苏轼赤壁赋十篇

时间:2023-03-31 20:14:03

苏轼赤壁赋篇1

关键词:《前赤壁赋》;明月意象;内涵

苏轼是一代文化名人,他的诗歌和散文分别代表了他在这两个领域中的独特成就。特别是他的散文,秉承了中国文化人旷达乐观的情怀,体现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超然,人教版必修二中所选的《前赤壁赋》就是杰出代表。

《前赤壁赋》是“乌台诗案”的产物。贬黄期间的苏轼精神世界经历了一个“追求——痛苦——超越——旷达”的过程。贬黄期间他人生如梦的苦恼只有通过“一樽还酹江月”来排解。经过了“大江东去浪”般的时光淘洗,终于达到了“客喜而笑”的境界,实现了思想境界的飞跃。这一飞跃的载体,就是贬黄期间的诗文中反复吟咏的“明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月出》写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从此,这轮明月便照彻了古今文坛,浓如暮色的“明月情结”盘亘在了文人心头,流淌于他们的血液中。月,高悬穹宇,那么的洁亮,又是那么遥不可及;那么洁美,令人遐思无限。那么含蓄又意蕴无穷……圣洁而不可亵渎的明月,传达着文人们的许多审美经验:“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思乡愁;“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是孤独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心静宁远的人生超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超越个人情思的宽广胸怀。这是传统文化中的明月。

撇开其他诗文不谈,笔者只探究《前赤壁赋》中的明月的内涵。

从表象上看,《前赤壁赋》中,作者以明月为意象,借明月设意境,托明月表主旨。又以明月串全文,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但从苏轼思想情感的变化上来体察,旷达乐观绝不是阵痛后的顿悟,应是痛苦又漫长的“参月”、“悟月”后的沉淀。

在“壬戌之秋”与“既望”这两个突出的时间点上,月为人而出。“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心声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悲叹;“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知不可乎骤得”。如何解脱?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时,人因月而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盈虚如彼,卒莫消长”,“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唯“清风”“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明白了这一道理后“客喜而笑”。苏轼从思“月象”到“客喜而笑”的过程,就是人生境界升华的过程,他完成了一次从凡人到超人的转变。因此,这一次认识的飞跃得力于明月的启迪。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探究苏轼在思月观象中所悟获的明月内涵。

道家文化中,明月的内涵:

首先,月神女娲、嫦娥表现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女娲、嫦娥个性平和,具有温柔而坚韧、聪明而善思、热情又乐观等女性特质,因而闪现着母性的光辉,能给人亲近、依恋和同情。月神的传说反映了寻找母亲温暖怀抱的文化主题。现实世界是难以把握的,不光痛苦,还充满着血腥的斗争!而明月却是宁静的,安详的,永恒而和平!像母亲温暖的怀抱,能安抚不堪重负的疲惫灵魂!

其次,中国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对永生的追求。《山海经》中记载许多巫医皆有不死之药,服之可得永生。楚文化中,不死药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只要获得不死药,就能与月亮一样永生不死。嫦娥窃取不死药而奔月的神话,暗示了一种追求不死的生命精神。月中桂树创口会随时自动愈合,月中冰蟾能复活都是不死的隐喻。故月亮也能掌握人的生死,既可赐予人不死,也能创造新的生命。这种执着的愿望主要见于道家,由此也开启了中国两千年的炼丹史。另外,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也影响了道家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家思想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一种人生智慧。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已深入人心。阴阳鱼太极图就是明显的体现,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样,月亮作为一种永恒存在的神秘象征,又成为士大夫逃离现实的人格化身与一种飘逸的风范。当士大夫历经宦海波澜,顿悟人生禅机之后,便一头扎进那澄透晶莹的月光世界里去了。

因而明月就代表了安详、永恒、和平的母亲温暖的怀抱,代表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

《前赤壁赋》中道家思想有很显著的体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羽化”是道家语,道家称飞升遐举为羽化。“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这种变与不变的观点,是受了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相对主义哲学观点的影响。“举匏樽而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心中明月是安详、永恒、和平的,生生不息的,他把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寄托在酒中,和明月交谈,回归生命至情至美的本真,指向了道家生命的哲学!

佛家文化中明月的内涵:

佛家文化中明月的意象意蕴十分丰富,其中独具代表性的意蕴主要是喻指自性的圆满空净。《佛说月喻经》曰:“皎月圆,行于虚空,清净无碍。”同时,《华严经》中宣扬了法界缘起,理事无碍,圆融自在,认为宇宙间的各类关系都是圆融相通的。

苏轼散文《前赤壁赋》中,佛家思想有鲜明的体现。佛教常以水流的流转不息、易逝难追喻指人生的无常。佛教水意象突出的是时间观,讲的是人对生死如何超脱的道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认识,“羽化而登仙”的心境,正是佛家“容而化之”的观照。

禅宗的顿悟理论认为:成就佛道,不需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也不需经验积累,只凭感性直观在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苏轼就是借助于此去追逐一种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

道、佛中这些对明月的认识,深刻的影响了苏轼。正是由于有了对明月这一物象意蕴的深刻理解,他才参悟到了自己的处世哲学,得以自疗伤痛。散文《前赤壁赋》就借助明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苏轼从思“月象”到“客喜而笑”的这一过程中,完成了灵魂的升华,完成了一次精神世界的转变。因此,这一次认识的飞跃得力于对明月内涵的解悟。

苏轼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治国济世的儒家思想,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让他以理性的现实的态度来对待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显得从容自如,让他冲破正统儒学伦理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回归自然,超世脱俗。佛家的圆满空净,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消解了悲剧意识。儒、道、佛精神成了苏轼安身立命的精神柱石:以儒为主,兼以道、佛为辅。即以儒家思想作处世之具,以道家思想作修身之术,以佛家思想作安身之法。

苏轼赤壁赋篇2

周郎赤壁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所吟的赤壁便是指周郎赤壁。

周郎赤壁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县)西北36千米处的长江南岸。三国时,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对于这次战役,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和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均作过精彩记述,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对此也有生动描写。

蒲圻赤壁,古名石头关。孙权、刘备联军曾在此用火攻,大破曹操战船。由于当时火光冲天,映照江岸,崖壁一片彤红,“赤壁”由此得名。此处遗迹很多,成为历代名人凭吊、吟咏抒怀的胜地。解放后,经过修整,并增建了亭台和旅社等。

在赤壁矶头的石壁上,刻有各种文字、印记、诗赋和画像。仅镌刻“赤壁”二字的题榜即有4处之多,其中字体最大的“赤壁”题榜为楷书,字径达150厘米×104厘米,气势雄健,遒劲苍古,相传系周瑜亲笔所题。南宋时,诗人谢叠山乘船经过时,亦曾见石壁上有这两个字。此字的上下方均有刻字,其上方刻有高达120厘米的“鸾”字,其下方有古代诗人题记和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镌刻的诗文。近旁有诸葛亮、刘备等人的画像。这组古代石刻,左右配伍,上下辉映,更增添了赤壁的历史厚重感。

在蒲圻赤壁遗址的南屏山顶建有拜风台,又名武候宫。传说是诸葛亮祭东风的七星坛遗迹。后入筑台建官,以资纪念。拜风台前后相连着两殿一厅,周围环绕苍松翠柏,巍峨宏丽。前殿有介绍赤壁之战的各种图片、文字史料,后殿塑有诸葛亮、刘备等人的坐像。抱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

金鸾山腰建有凤雏庵,相传三国时,庞统曾隐居于此。在赤壁山头,建有翼江亭,传说是东吴的军事哨所,周瑜、诸葛亮等曾在此嘹望江北曹军的动静。亭系近代重建,四周芳草凝碧,山花斗艳,极富诗情画意。在此可一览大江风光。前人到此曾留下许多诗篇:“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长江天堑系安危,江上帆樯曳夕辉”。

今天,浦圻赤壁以其丰富的文物和优美的风景,以及历代诗文碑刻和动人传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从这个意义说,蒲圻赤壁可谓“文武兼备”的赤壁。

东坡赤壁

看过小说《三国演义》的人也许会问:怎么又出了一个“东坡赤壁”?回答这个问题,要冼从苏轼贬官黄州谈起。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四川眉山人。他20岁考取进士,担任过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和侍读(给皇帝讲课的官)等官职。后来因写了一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诗词和文章而获罪,被捕入狱。出狱后,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剐到黄州,就写卞了《初到黄州》一诗:“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竹连山觉笋香……”他一到黄州,就爱上了黄州的山水,也喜欢上了黄州的美食,并写了很多文章和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因为苏轼在黄州写了《赤壁赋》,黄州赤壁才有了名气,成为海内皆知的名胜古迹。

东坡赤壁位于长江北岸,在古黄州(今湖北黄冈)城西。断岩临江,突出下垂,色呈赭赤,形如悬鼻,因而得名“赤壁”。据《黄州府志》记载,城外赤鼻山“崖石屹立如壁,其色赤,亦称赤壁”。

赤鼻山风景优美,为历代名人游览的胜地。唐代时,李白、杜牧等曾来此游玩。杜牧留下了“城高倚绝,地胜足楼台”的赞美诗句。北宋文学家苏辙说这里是“波流浸灌,与海相若”。南宋诗人陆游认为这里是观赏风景的“佳处”。苏轼评价这里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可见,古代的黄州赤壁以水取胜,以山见长,山水兼备,景色宜人。难怪苏轼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经常邀请客人泛舟于赤壁之下。他们或乘着月光,或身披霞辉,驾着扁舟,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面上惬意飘荡,饮酒赋诗,相互唱和,好不快乐。

黄州赤壁名胜古迹很多,大多与苏轼有关。拜谒黄州赤壁,不能不去二赋堂。此堂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画檐雕棂,清秀雅致。堂内有苏轼前后《赤壁赋》的木刻和石刻,故名二赋堂。正中,有一上下顶立的巨幅木壁,将堂分为前后两半,木壁正面是《前赤壁赋》,背面是《后赤壁赋》,均出自书法名家之手。走进二赋堂,顿有“唯闻翰墨香”之感。

东坡赤壁的现存建筑是1922年改建的。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整理,焕然一新。除二赋堂外,还有留仙阁、碑阁、酹江亭、放龟亭等瑰丽典雅的建筑群。每一处古迹都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留下了不少古人的诗文佳句。

赤壁辨析

查阅《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我们得知,赤壁有三――蒲圻赤壁、黄州赤壁和今天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的赤壁,后者是十六国前赵光初元年(公元318年)刘曜称帝所在。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云:“西望夏口(今武昌),东望武昌(今鄂城),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泛舟赤壁,浮想联翩,他不由得发出了感叹:难道这不就是曹孟德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二赋”写成之后,有人讥笑苏轼不知道三国赤壁究竟在哪里,以为苏轼弄错了地方。其实,苏轼明知黄州赤壁非蒲圻赤壁,仍按三国赤壁来写,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清代诗人朱日浚在《赤壁怀古》诗中写道:“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古来胜迹原无限,不遇才人亦杳然。今古登临同此地,风流未坠草芊芊。”苏轼本人也写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就是“别人说是”,显然,这是苏轼借传说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蒲圻赤壁,又称三国赤壁、周郎赤壁。因它与战争有关,古人称之为“武赤壁”。它在长江南岸。

苏轼赤壁赋篇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苏轼词的代表作,而且是整个词史的巅峰之作,甚至被奉为词艺的最高峰,千百年来几无疑议。然而,其艺术究竟如何高妙,却缺少明晰的读解,往往是大而化之的质的定性比较多。胡仔说:“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元好问也说:“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许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金・元好问《题闲闲书赤壁赋后》)具体量的分析比较到位者甚是寥寥,就连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也只是说:“上片即景写实,下片因景生情。”[1]最具新意和深度的是孙绍振教授关于“豪杰风流和智者风流”的分析[2]。而我个人认为,这首词的艺术探索还有未竟的领地。就艺术而言,其高妙之处全在于一个“错”字,“错”出了水平,“错”出了风格,“错”出了艺术,“错”出了魅力。

一、“人道是”:明言错,将错就错,怀古伤今

“人道是”,也就是别人说是;至于“我”自己,是颇为怀疑的。苏轼在《赤壁洞穴》里是这么说的:“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北宋・苏轼《东坡志林》)他在《与范子丰书》里也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北宋・苏轼《与范子丰书》)黄州赤壁很可能不是真赤壁,真的赤壁在哪里呢?在赤鼻矶的上游,长江的南岸,和赤鼻矶相距几百公里呢,它叫蒲圻赤壁,又叫周郎赤壁,还有个名字,叫武赤壁(黄州赤壁就叫文赤壁)。苏教版必修一《赤壁赋》注释说:“苏轼所游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当地人误读为‘赤壁’,进而以为是赤壁古战场的遗址。一般认为,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当在现在的湖北蒲圻。”[3]唐朝著名史学家杜佑说:“鄂州之蒲圻县有赤壁山,即曹公败处。”(唐・杜佑《通典》)

为什么要在“三国周郎赤壁”之前注明“人道是”呢?要知道,诗词不比散文,字数是有严格限制的,可谓一字千金。苏轼至少有两层意思要表达,一是做一个说明,我苏轼是不相信此赤壁就是三国赤壁的;二是虽然明知不是三国赤壁,可我还是要借其怀古。怀古是和伤今联姻的,这里面就包含了强烈抒情的意味。换言之,苏轼太想伤今了,以至于这个“古”是真是假都不管不顾了,即便是错的,将错就错又何妨?问题是,苏轼现在怎么了?他有怎样的“今”呢?课本注释说“谪黄州团练副使”,“谪”是十分粗略的,问题在于为何“谪”,怎么“谪”。

林语堂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他调任江苏太湖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过分的话。六月,一个御史把坡谢恩表中的四句话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4]哪四句话呢?“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北宋・苏轼《湖州谢表》)“其”,就是“我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逮捕,押往京城。然后是审讯,余秋雨在《坡突围》里写道:“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坡!”[5]苏轼一心想着死,他觉得连累了家人。他给苏辙写诗诀别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北宋・苏轼《狱中寄子由》)好在他朝中的好友范镇给神宗写信,说他“实天下之奇才”,宋神宗其实也不想杀他。在坐了四个月的大牢后,苏轼获释,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连签署公文的权力都没有。副使闲官根本就没什么俸禄,苏轼寄居在黄州的寺庙里,靠朋友帮助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亲自耕种,自号东坡居士。苏轼被关的地方叫御史台,因为院内遍植柏树,乌鸦栖巢于上,故称乌台,苏轼的案子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侮辱摧残以至于斯,可谓劫后余生!他的罪名其实是莫须有的,是一帮排挤他的小人捏造的。苏轼自己对这段遭遇也闭口不言。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十分困窘,他这样描述当时的窘境:“余至黄州,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北宋・苏轼《东坡八首・序》)缺衣少食而需要垦荒种地,至为落魄潦倒。旷世才子,一代文豪,如此遭遇,令人唏嘘感叹。关键是,在此之前,苏轼还算是比较风光的。我们来看看他的简历。

仁宗嘉佑二年(1057),二十岁,考中“事实上的状元:主考官欧阳修,因猜测封闭试卷出自他的弟子曾巩之手,为避嫌,才把苏轼擢为第二。”[6]嘉佑五年(1060),二十三岁,参加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殿试,又考了第一,宋代开国一百年,在苏轼之前,只有一人。嘉佑六年(1061),二十四岁,出任凤翔签判,有签署公文和断案的权力。神宗熙宁四年(1071),三十四岁,出任杭州通判,节制太守权力。熙宁七年(1074),三十七岁,出任密州太守;熙宁十年(1077),四十岁,出任徐州太守;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十二岁,出任湖州太守。元丰三年(1080),四十三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太守已经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况且苏轼每在一地,政绩卓著,百姓拥戴。苏轼似乎也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在密州,有一次打猎,他写词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不仅豪气干云,而且风光无限呢。

在密州时,“鬓微霜”,零星白发;现在呢,在黄州,“早生华发”。“早生”,本不应该这么早,却这么早就生出白发了;而且,“华发”给人白发很多的联想,未老先衰了。诗案前后,不啻天壤!

这是伤今,他借的“古”呢?“公瑾当年”。“当年”是什么时候?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时。公瑾当年多少岁?三十四岁。年轻呀,加上“小乔初嫁”,情场得意,地位特殊(二乔姐妹,孙策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可谓春风得意。而且周瑜很英俊,“雄姿英发”,有诗为证:“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南宋・范成大《吊周瑜》)真豪杰,美男子,倜傥风流。“羽扇纶巾”,儒雅呀;“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曹操的百万大军,在周瑜儒雅的谈笑间灰飞烟灭,够潇洒!赤壁一战而天下三分,周瑜功勋卓著。爱情,才貌,功业,地位,无不称心如意,简直美不胜收!

什么叫鲜明对比,这就是。未老先衰,劫后余生,潦倒落魄的苏轼;春风得意,倜傥风流,儒雅潇洒的周瑜。相形之下,苏轼伤今之意跃然纸上。所以黄苏说:“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总而言之,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宾于主。”(清・黄苏《蓼园词评》)借古之周瑜,伤今之苏轼。

二、“小乔初嫁”“羽扇纶巾”:有意错,错出艺术,设错因梦

有意思的问题在于,苏轼不仅怀古怀错了地方,而且还怀错了事实。一是周瑜娶小乔的时候二十四岁,苏轼把时间整整推后了十年;一是装束为“羽扇纶巾”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周瑜,苏轼张冠李戴了。我们来看几则史料。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娶小乔时周瑜二十四岁,是在攻取皖城(公元214年)之后,不是在赤壁之战时。

“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素舆葛巾,持白毛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东晋・裴启《语林》)

诸葛亮羽扇纶巾,是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而周瑜“羽扇纶巾”则未见任何史料。

“臣(诸葛瑾,笔者注)窃以瑜昔见宠任,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虽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是一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威武勇猛的武将,而不是羽扇纶巾的儒将。

是苏轼不知道这些事实吗?不可能,大学士坡,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野史笔记,悉皆通晓”,不可能连四大史书之一的《三国志》也不读的。他这是故意的,明知故错。问题在于,苏轼为什么要明知故错呢?

“小乔初嫁”时,周瑜才二十四岁;至赤壁之战时,周瑜已三十四岁,小乔已嫁十年,不是“初嫁”。作者写赤壁之战而写“小乔初嫁”,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彰显周瑜的少年得志,所谓“英雄美人,相得益彰”是也。而写周瑜少年得志,则是为了反衬自己的不得志。这是潜台词。

“羽扇纶巾”的张冠李戴,却是颇费思量的。为什么把儒将诸葛亮“羽扇纶巾”的标志贴在武将周瑜身上呢?也就是把儒将、武将合于周瑜一身了,儒将化了的周瑜,是个什么形象?风流潇洒。苏轼可能觉得,只是勇武,缺少可爱;加上美人,称得上风流;而只有具备了羽扇纶巾的儒雅,才称得上潇洒。(苏轼本就是一个十分潇洒的人,从《密州出猎》就可见一斑。)

潇洒到什么程度?“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一场血战,火烧连营,飞矢如雨,竟然如此轻松自在!这是夸张,更是衬托,勇武的拼杀变成了儒雅的说笑,淡化武力其实是为了强化儒雅。

不只于此,苏轼还为这“谈笑间”的大战设置了一个十分壮阔的背景,是怎样的呢?“乱石穿空”――岸上险,“惊涛拍岸”――岸边险,“卷起千堆雪”――江中险,(“雪”除了白的颜色,还有冷的感觉。)险,险,险,雄奇壮阔,惊涛骇浪,声势浩大,雷霆万钧。在这种情状之下打战,战场之惊险可想而知!而周瑜只是“谈笑间”,何其潇洒!正着说还不过瘾,苏轼又反着来说,接下来他怎么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吗?惊涛骇浪,雷霆万钧,可以画出来吗?画是美好的代名词。而波澜壮阔者,非有襟大气度者不能画,且此画也只能于胸中构画。有多少豪杰?不就是周瑜嘛。这些都是背景,为的是让周瑜出场。

这就恐怕不只是用来反衬苏轼自己的落魄了。我们不妨用仿句的方法来理一理思路。

把黄州赤鼻矶错当成蒲圻周郎赤壁,是为了借以怀古伤今,所谓将错就错、事出有因,进而表现出苏轼伤今的强烈愿望。

把“小乔初嫁”推迟了十年,是为了彰显周瑜的少年得志,所谓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进而反衬苏轼现今的潦倒落魄。

把“羽扇纶巾”转借给周瑜,是为了给武将周瑜以儒将风度,所谓文韬武略、儒雅潇洒,进而突显苏轼心中风流潇洒的梦。

很显然,这里可能寄托了苏轼的某种理想或曰梦,自己多想成为周瑜那样的人呀。为此,苏轼不惜用时光倒流、偷梁换柱的办法来无限美化周瑜。能不无所不用其极吗?他是偶像嘛,偶像务必是完美无缺的。一句话,原来苏轼故意弄错几个事实,实际上是想因为他心中的一个梦,像周瑜那样风流潇洒的梦。

这里需要略微解释一下“风流”这个词。词典上有四个义项:“①风雅洒脱,有才华而不拘礼法;②杰出不凡;③男女私情;④放荡轻浮。”[7]苏轼这里,除第四项外,余者似乎兼而有之,以风雅洒脱,杰出不凡为主。而且可能还有突破,因为苏轼笔下的周瑜还包括建功立业宏图的实现。因此,苏轼的“风流”应该增添一义:建功立业宏图的轻松实现。

苏轼的梦实现了吗?当然没有,实现了就不叫梦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神游”故国,强调是精神相遇,也就是联想想象;应笑我多情,难道不可笑吗,潦倒落魄如此,还做着风流潇洒之梦,想想也无非是梦一场。认识到“人间如梦”,说明美梦已醒。梦醒了,苏轼做什么?“一尊还酹江月”。用一杯酒祭奠江中之月。这个“江”,在词的开头出现过,它不是一般的江,而是“大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滚滚东逝的长江,大浪淘沙的长江,逝者如斯夫的长江。他是在祭月亮吗?不是,他是在祭奠他心中的那个梦。流走的是江水吗?不是,是他心中的那个梦。淘尽的都是英雄人物吗?也不是,还有梦,那个风流潇洒的梦!

这个梦还是一个清醒的梦,换句话说是苏轼精心营造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向往和憧憬,是个白日梦。这之后不到三个月(赤壁词作于七月底),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他还真做了一个梦,睡着之后做的梦,他在《后赤壁赋》里写道:“是岁十月之望,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顾笑不答,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北宋・苏轼《后赤壁赋》)如果说前面的梦随江水流走了,这里的梦则随仙鹤飞升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了。但不管是流走了还是飞走了,梦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冰冷的现实!

如此说来,好像苏轼该呼天抢地、痛心疾首了。事实不然,这里分析的只是诗意,也就是赤壁怀古词词意所应在。生活中的苏轼不完全是这样的,在他散文化的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泰然、超然和洒脱。他在给李之仪的回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北宋・苏轼《答李端叔书》)纵情山水,开心于不为人知。《前赤壁赋》也说:“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之前在《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词序里说:“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北宋・苏轼《西江月・序》)放浪山水,欣然自足,应该还是很洒脱的。

三、“酹江月”“惊涛拍岸”“千堆雪”:无意错,艺术的“错”,诗文有别

当然,梦是没有了,可“错误”还在继续。“酹江月”说明时间是在晚上,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景似乎于白天乃见。“江月”,江中之月,能看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说明风平浪静;而上阕“浪淘尽”“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似乎表明此时还惊涛骇浪。进而,明月之夜,满地满江皆似霜雪,浪花之雪白(“千堆雪”)如何见出?还有,题为“赤壁怀古”,似乎苏轼站在赤壁山上,居高临下,雄视千古,可苏轼真到过山顶吗?

其实苏轼并没有上到赤壁山的顶峰。他在《赤壁洞穴》里说:“断崖壁立,江水深碧。遇风浪静,辄乘小舟至其下,舍舟登岸。入徐公洞,非有洞穴也,但山崦深邃耳。”(北宋・苏轼《东坡志林》)洞穴肯定在山腰,而非山顶,而且风平浪静才去,“惊涛拍岸”恐怕是去不了的。苏轼在《前赤壁赋》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的晚上,当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他在《后赤壁赋》游赤壁是在当年十月十五日的晚上,当时“月白风清”“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是在天气顶好的情况下游赤壁的。前一次没有上山,“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后一次上山了:“予乃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盖二客不能从焉。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北宋・苏轼《后赤壁赋》)但很难爬,虽然苏轼比“二客”好一些,但依然没有爬到山顶。

苏轼没有登临赤壁山,也就是说《赤壁怀古》完全是他想象联想之词,唐圭璋先生“即景写实”,所言非也。这就涉及到诗词和散文的区别了。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超越了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之类的限制,它是概括性极强的,视自由的、假定的想象为生命。黄生说:“极世间痴绝之事,不妨形之于言,此之谓诗思。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清・黄生《一木堂诗麈》)明知故错,还要错上加错,苏轼之梦不可谓不“痴绝”;而所谓“即景写实”其实是“以虚为实”。这和散文有很大不同。散文里的事实虽然不是生活事实的复制,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接近事实的。在诗词中说“白发三千丈”,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在散文里硬要说“生出了三千丈长的白发”,则肯定要闹笑话了。像前述日记式的《赤壁洞穴》开头“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记游性质的《前赤壁赋》开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后赤壁赋》的开头“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等都是十分具体、真实的。

“把‘大江东去’,当作即景写实,从字面上理解为‘长江滚滚向东流去’,就不仅遮蔽了视觉高度,而且抹杀了诗语的深长意味。这种东望大江,隐含着登高望远,长江一览无余的雄姿。”[8]而事实上苏轼并未登高,大江东去,一望无余的视野,显然是诗人的心域,是假定性的想象。且“千古风流人物”是不管怎么“看”都是看不到的,而是联想到的。想到了大江,想到了历史英雄人物,仿佛他们都在“我”的脚下,就给人一种诗人处于雄视千古的高度的错觉。空间之高和时间之长就这样一“望”而知,时空的瞬间转换只有诗的想象才能完成;也只有完成了这种自由的想象,诗才会具有如此深长的意味。这种错觉是很美妙的,妙就妙在若有若无之间。

同样的道理,“乱石穿空”三句,也为想象之语。上文已述,他是在给周瑜的出场创设背景,并非登高望远之所实见。在散文里,“断崖壁立,江水深碧”“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丝毫看不见惊涛骇浪的影子。这就足以说明,诗性的想象是假定的、自由的。孙绍振教授说得十分明确:“诗歌中的物象并不是客观的物象,而是客体的一个特征被主体的某种感兴所选择,在想象中同化的结果。”[9]彼时的大江需要它波涛汹涌,它就会在诗人笔下涌起惊涛骇浪;而此时的大江需要它波浪不惊,诗人就可以让它风平浪静。“酹江月”时风平浪静就是缘此。光“酹江”,诗意还是十分平淡的,虽说有对开头“大江”的照应,但这种照应还只是线性的,只不过是将“望”江变为“酹”江而已,“酹”是“望”的结束。而“酹”江中之月就不一样了,月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前赤壁赋》里“月”象征永恒;而在《赤壁怀古》里,似乎可以代称词人的理想、梦想。月光本来不动,而有了“江”,月光就流动起来了,也就是那个本来也算是永恒的梦也随之而流走了。此时的“江”就一定得是静的,波浪不惊,这才能看见水中之月,能见水中之月,才知“我”的梦虚无缥缈。诗意的美妙就在这动与不动之间。

诗尤其是抒情诗是极致化了的情感(“痴绝”)的介质(“形之于言”),是理想化了的生活(“以无为有”),靠的是自由的想象(“以假为真”)。既然是假定的想象,我们也就大可不必深究这首词写的是白天还是晚上了。或者,他写登高望远之时是在白天,像“大江东去”,像“乱石穿空”;而俯首祭月之时是在晚上,因为唯有月亮才是他此刻的知己,此刻的寄托。(这也是他赤壁诗文里每次出游都在明月之夜的原因)于是,前述的几个“错误”也就不是错误了,而是艺术的虚拟,假定的想象。余秋雨说:“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10]细究苏轼赤壁词,信然!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26.

[2]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60.

[3]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75.

[4]林语堂.坡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122.

[5]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39.

[6]刘小川.品中国文人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8.

[7]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393.

[8]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61.

[9]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4.

苏轼赤壁赋篇4

苏轼的《赤壁赋》,远在直接阅读原作之前,我们其实早就通过明朝魏学的《核舟记》而接触并掌握了其中的名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从对联创作角度言,苏轼《赤壁赋》名言在此之出场,用专业名称来讲就是“集句联”。所谓“集句联”,就是摘取前人作品中的词句组合而成的对联。

作为文学名篇,人们对苏轼《赤壁赋》阅读、理解和接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它为源而生发出了许多的集句联,而台湾东吴大学文学系刘宗烈教授个人成联就达三十副,其中八言十八副,十言一副,十一言三副,十二言一副,十四言两副,十六言三副,二十九言、四十九言各一副。

本文拟对源自《赤壁赋》的集句联进行分类介绍,这样既能显示《赤壁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也可使读者一窥“集句联”和创作特点,在写作上获得相应的启发。

一、“全一原”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全都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

如《核舟记》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及刘宗烈教授如下两副对联:

1 玄裳缟衣,遗世独立;桂棹兰桨,顺流而东。

2 挟飞仙以邀游,吾生须臾。知不可乎骤得;泣孤舟之嫠妇,今者薄暮,予亦悄然而悲。

二、“全一化”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虽然全都引用《赤壁赋》语句,但有直接引用的,也有间接引用的f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扣弦而歌,风起云涌;举酒属客,月明星稀”。

又如题写在东坡赤壁二赋堂上的对联: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上联概括《前赤壁赋》所写之“月”,八百多年前曹操“月明星稀”之“月”和八百年后东坡所见之“月出于东山之上”之“月”,是同一个月亮――江山依旧。但隐含其间的却是。曾为“一世之雄”的曹操“而今安在哉?”的人事已非之感。下联直接用《后赤壁赋》句子写“水”,由此也可隐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感慨。全联仅用八个字写景,但因为与苏轼・的著名词赋构成了“互文关系”,所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景理融为一体的画卷,耐人寻味。

梁羽生《名联谈趣》曾经抄录清末民初文学家樊增祥题黄冈赤壁联云: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霜露既降。木叶尽脱,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

下联“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乃是《后赤壁赋》中“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之浓缩。此集文联对仗工整,大气超然,尤其难得。

其它,如刘宗烈教授下述六副对联:

1 游赤壁下,风起水涌;过黄泥坂,月明星稀。

2 纵所如,凌茫然,一苇万顷;取无禁,用不竭,明月清风。

3 望美人兮天一方,予怀渺渺:谋诸妇日我斗酒,其声呜呜。

4 步雪堂,归临皋,日月几何,行歌相答;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顺流而东。

5 抱月长终,渔樵江渚上,侣鱼虾,友麋鹿,踞虎豹,登虬龙,悄然而悲,肃然而恐;遗世独立,徘徊斗牛间,梦道士,挟飞仙,寄蜉蝣,渺沧海,虚者如彼,逝者如斯。

6 舟游赤壁下,水波不兴,纵一苇,凌万顷,击空明,溯流光,逝者如斯,是无尽藏,浩乎冯虚,扣舷歌之,舞幽壑之潜蛟,来横江之孤鹤;月出东山上,霜露既降,从二容,望美人,梦道士,挟飞仙,吾生须臾,而又何羡,划然长啸,饮酒乐甚,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

三、“半-原”式部分,就是集句联,仅只上联或下联,是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另一联则来自他人的作品。如‘清末民初学者王均卿(名文濡,别署学界闲民,又号新旧废物)曾撰了许多楹联悬于室中,其中之一系集《徐文长传》、《后赤壁赋》句而成:

乌衣葛巾,纵谈天下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黄冈赤壁题有这样一副对联: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上联化用俞文豹《吹剑录》:“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下联虽是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但已被苏轼以直接引用的方式纳入《赤壁赋》,故也算是《赤壁赋》语句。

而广东珠江亭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上句出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珠江亭,在海珠桥上。海珠桥,横跨于广州市区的珠江上。因桥跨珠江,临江面海,行人如流,熙来攘往,上联正反映了桥上的热闹情景,集句可谓恰到好处。下联描绘了清风水波之景,寥寥两笔,点出好一派悠游氛围。联语上下句相对,虽为集句而自然天成,不露痕迹,即使读者不知道其中在用典,也不影响理解这副对联中含义,知道它在用典,更觉得意味无穷。

四、“半一化”式,就是集句联,一联来自他人的作品,另一联虽然来自《赤壁赋》,但却是间接引用的(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刘振威先生所作一联:

携酒与鱼游赤壁:随蜂伴蝶赏东篱。

上联明嵌一“酒”字,下联化用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蜂”、“蝶”、“东篱”隐示一“花”字,一明一晦,令人回味。

而福建省连江县青芝寺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翁所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上联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意,因为下联已有“水”,所以上联的“山水”改用“山林”。集句成联,虚词相对,天然巧合,天衣无缝,可称佳作。

五、“点一化”式,就是集句联,并非上联或下联,而只是上联或下联中的部分,是化用《赤壁赋》语句的,其它部分则全都来自他人的作品。

如晚清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题安徽省桐城徐勇烈故居诸雪堂联:

雪壁写东坡,大好江山,天与此堂占却;芳樽开北海,无边风月,我如孤鹤横飞。

徐勇烈,名丰玉,字子逢,号石民,清安徽桐城人。官至湖北粮储道。后于田家镇与太平军作战,兵败自刎而死。“雪壁”句:徐丰玉驻节黄冈县时,作者曾到其地,徐礼遇之,“馆诸(之于)雪堂”,作者遍游黄州东坡赤壁诸胜迹,醉书此联。徐氏死后,其后人将此联原件带回,悬之于厅堂。

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此堂:指黄州赤壁的“雪堂”,系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来。北海:汉末孔融曾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他曾自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孤鹤”系化用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联语即事写意。借景抒怀,对仗工整,意境高远,极有气势,堪壮厅堂之气象。

清代诗人顾复初题杜甫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异代”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

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同时,又借用了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诗意。“月白风清”来自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这副对联意境开阔,词采风流,文气伟岸,感慨深沉:时代不同了,江山依旧,历代龙蟠虎卧的诗人又有几个呢?怀才不遇的杜甫,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却写下了“长留天地”的不朽诗作,留下了“月白风清”的不朽草堂。

除此之外,顾复初还曾在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浣笺亭题联:

引袖指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上联写山。“引”、“拂”,衬出楼阁高耸人云,给人以无限遐想。第二句即时景生情。苍茫,形容意境旷远迷茫的状况。以下两句写四周云山连绵,一派春意,剑外。指剑门关以西、以南地方,不是指剑门关外。下联写水。首句摘自谢胱《移病还园示亲属》:“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意即停下抚琴,等待新月上升。“予怀浩渺”,化用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襟怀浩荡,乡思种种,意想随着锦江水,乘舟回到故乡东南。“绿到江南”,化用王安石《泊舟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联语绘景抒怀,意境深远,格调闲雅,融情人景。“看”、“送”两字,给人以舒展之感,“青来”、“绿到”写活了自然界景色,有生意盎然之趣。

晚清诗人李振钧题安庆大观亭联: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上联化用苏轼《赤壁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指作者乘船由湖北东下至安庆。下联化用南朝诗人谢《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和唐朝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联语借苏轼泛舟赤壁和李白独酌的韵事,怀古寄意。虽有“无此乐”之寂寞感,但表露出乐在其中之心情。

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度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此联极富想象。自坡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以来,从此就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而此联又把湖心亭比作西子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雨奇晴好”化用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月白风清”化用东坡《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此联富于想象,灵活清新。

苏轼赤壁赋篇5

其一,对《诗经》中“明月”诗的理解不妥。历代的传统理解认为这就是一首月下相思爱情诗,表达的是男子对情人的思念,兼有男子幸福的烦恼,或是求之不得的渴望之情。此类诗歌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比如《邶风・静女》。

由此可见“明月”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并非体现“惆怅、焦虑的情绪”, 当然和苏轼的心境也并不是吻合的,反而是大相径庭的。

其二,与苏轼“此刻”的心情不符。在清风明月的夜晚,唱《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是作者触景生情的表现,身体的放松、心灵的放纵使超然独立的形象和潇洒脱俗的胸怀跃然纸上。“苦闷和忧伤”之情又是从哪里谈起呢?所以,此刻,无论在歌咏“明月”诗之前还是在歌咏“明月”诗之后,作者的情感都是愉悦、畅快的。

其三,与此时苏轼的人生观不符。《赤壁赋》写于1082年七月,距离被贬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总得来说,是消极中有积极,超脱中有执着,郁闷中有旷达,忧愁中有开朗。当然,这恰恰体现了儒、道、佛思想对苏轼的思想、情感的深远影响。

其四,与文章多变的情感不符。全文结构上前后照应,感情上脉络清晰――由乐及悲再至极乐,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这不仅让人感受到感情变化之美,更让我们看到苏轼不虚伪、不做作的真实心境。

其五,与“赋”这种文体的特点不符。赋的特点首先在“体物”,即摹写事物。然而,赋在侧重“体物”的同时,也注意到“写志”,这与诗言志的传统又是一致的。而苏轼的《赤壁赋》完全符合赋的特点:前两段叙述实况真事,描写眼前美景;三四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变与不变的哲理,属于议论部分,这是全文的重心。所以苏轼吟唱《月出》之诗,是叙述实况真事,并非来“表达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忧伤”的情感,而是为后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与张本。

那么,苏轼复杂多变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呢?笔者有以下认识:

从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主要表达了两种情感: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之短暂;二是对“取之不禁,用之不竭”的“造物者之无尽藏”的尽情享受。而这两种感情都是从第二段苏轼所唱歌词和客人所吹箫声中生出,歌声和箫声不仅引出了主客间的问答以写志抒情,而且全篇的立意都体现在这歌声和箫声中,真可谓“一歌一箫总关情”。

苏轼所唱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显然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渺渺兮予怀”表现的是临风惆怅,思绪悠远黯然,面对浩渺开阔的江面,极目远眺,自然地想到天隔一方的“美人”。“美人”是苏轼所倾心的对象,内心思慕的人,是理想君主的象征,代表了苏轼的一种理想追求。然而,现实如此,岁已不惑(此时苏轼已是45岁),空有抱负,恐怕难以实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感慨自己“早生华发”,这种悲伤之情表达得更明确深沉),自然产生了知音何处、忠君用世而不得之情。所以苏轼“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

苏轼借助歌唱所表达的情感哀愁和政治感慨非一般人能理解,非知音不能解。而此时却有一段“倚歌而和之”的箫声响起,那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显然是理解苏轼的内心波澜和情感变化的,正是按照苏轼的感受伴奏的,他不仅是苏轼的知音,仿佛更是苏轼的代言人。在伴奏乐器的选用上可见其用心:箫是一种古老的、悲剧色彩较浓的吹奏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里边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故常出现在抒写离别或思念之情的作品中。

于是,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苏轼心曲。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竟能使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苏轼借助夸张和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苏轼赤壁赋篇6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叟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

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

“扬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的不朽。

苏轼赤壁赋篇7

立赤壁峭岩,见眼前大江澎湃,苏轼顿觉万千往事如长江水滚滚而来,他不由自主地发思古之幽情,写就《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众多风流人物中,那倜傥潇洒的周瑜又是出类拔萃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那谈笑自若之态,指挥若定之势令“我”形秽不已,“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古之士大夫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人生准则,此时,苏子可谓“穷”矣。一则他已敏锐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不由时刻关心边庭战事。边疆危机加深,而宋廷却萎靡慵懦,此情怎不令人忧心如焚?二则朝廷党争激烈,官员彼此掣肘、相互攻讦,他更有“道士难容,才高见嫉”之感。况且他已至中年,然而仕路蹭蹬,壮怀莫酬,光阴虚掷之叹也让人扼腕痛惜。

而此词中占主流的是苏轼那积极入世、想有所作为的思想,这既缘于他对现实人生的热爱,也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对他文化性格的塑造,即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在《赤壁赋》中作者展示的是极复杂的内心世界:“我”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沉醉美景,以忘怀世俗;谁知乐极生悲,不由想到历史上的风云人物,顿感人生短促、虚无;最后作者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诉人类与万物永存,显出了他的旷达与乐观。这里有苏轼由于仕途失意、理想遭受重挫后的悲观与虚无;有“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沉沦;有“日月诸时不我待”的敏感。但在这复杂的情感背后,是一场激烈的搏斗,他与现实搏,与宇宙搏,与人性搏。此赋中体现出苏轼儒道佛三教杂糅的复杂思想,外儒内道的世界观,既招致了他备受打击和排挤的悲剧,也培养了他身处逆境却依然旷达从容的性格。这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麻醉,而是一种战胜磨难的智慧。“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竹杖芒鞋的印迹中,我们发现了他静达圆通的秘密――淡泊。“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超脱了权力与物欲,还有谁能挡住苏轼面前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呢?

三个月后,苏轼再游赤壁,写下《后赤壁赋》。这里已没了先前的安谧幽静,有的是惊险恐怖、迷离恍惚;开阔旷达的胸怀不再,只见一只孤鹤掠舟而去。“玄裳缟衣”的孤鹤投下的是苏轼想出世、消极退居的阴影。在他的《放鹤亭记》中他直言了自己对鹤的偏爱,他认为鹤清远闲放,远离尘世,并且《易经》和《诗经》中都把它比做尘世间的贤人君子,那道德高尚的隐士亲近它、玩赏它就是理所当然了,也不会有什么危害;而君王则易丧志,所以做君王的乐趣和做隐士的乐趣也不能相提并论。这里的苏轼似乎更真实,他想归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曾努力让自己尽可能宠辱不惊,尽管强大的皇权压缩了他的人格,粉碎了他的理想,但他仍想在有限的自由时空中寻求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他欲入世,关山重重;他欲出世,俗念切切。进之不得,退之不甘,诗人进退维谷,矛盾重重。冥冥之中,空中传来鹤唳:“归来兮,归来兮,西山不可久留。”可哪里的高山幽谷能安顿他这颗躁动不安的心呢?

苏轼赤壁赋篇8

但苏轼走向黄州又何尝不是带着渴求走来,带着超脱走来,带着重生走来,带着辉煌走来。“二律背反”、“穷而后工”、“史家不幸,诗家幸”在苏轼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即创作于此。如果说黄州带给了苏轼创作的辉煌,那么赤壁无疑是辉煌中的巅峰。苏轼神游赤壁,灵魂在矛盾中挣扎,生命在超脱中重生。

一、在凄苦中挣扎探寻灵魂的归宿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父洵虽大器晚成但饱读诗书,其母深明大义兼以忠义礼智信教之,可知儒家文化在他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奋厉有当世志”的淑世精神必然是他生命的精魂,可是“乌台诗案”打碎了他的“忠君报国”梦。“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继承了《楚辞》中用“美人”隐喻君主的传统,“美人”指当朝神宗皇帝。遥望天一方,“山高皇帝远”,山水渺渺,我心渺渺,我梦亦渺渺。“一尊还酹江月”,苏轼祭奠的何止是江月而是自己的“忠君报国”。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放任小舟随它飘零,正是苏轼“灵”与“肉”、理想和现实失重的外化,残酷的政治迫害让他失去了归属感。“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箫声凄凉,歌声幽怨,潜蛟起舞,嫠妇夜泣,此恨绵绵,我心何往?种种意象无一不是对苏轼“灵”与“肉”的撕扯,他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穷则思变”,他在纠结中寻找出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入世”之路既然如此艰辛,为何不“乘风归去”走向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出世”之境?

此时儒与道的矛盾也让苏轼陷入两难的境地。这一点在苏轼的《后赤壁赋》中也有所体现:“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既然不能“兼济天下”,也只能“独善其身”,这是古代士子的两重境界。苏轼也不能免俗。在“灵”与“肉”焦灼之时,在心无所属之刻,在灵魂深处他听到了隐者的召唤,苏轼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想要遨游仙境,但终究知道“不可乎骤得”,真是恍然如梦。他在《水调歌头》中也写道:“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想早登仙境可是又难耐寒冷、凄清,还是人间好。“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后赤壁赋》中在道人向他抛来橄榄枝之时,却大梦初醒。可见苏轼最后还是摆脱了纠结,最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对“忠君报国”、积极入世至死不渝。他是独一无二的苏轼,他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的陶潜,也不会成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王维。苏轼在苦痛的挣扎中最终找到了灵魂的归属。“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苏轼这位先哲自有他的“移山之法”。

二、以哲学之思走出生存之惑

苏轼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与心灵对话,观照自我。“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倾尽心中苦水之后,苏轼尝试以哲学之思解开生存之惑。江水日夜奔流, 却永无止境;月盈,月虚,却始终无消无长。从“变”的角度看,天地无时不刻不在变化,“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可见变是绝对的;反之,从“不变”的角度看宇宙万物皆是永恒的,人类更是生生不息,繁衍万世的。个体不过是“沧海一粟”,但人类的发展长河却是源远流长的。如果说吾生是须臾的“小我”,那么整个人类的繁衍生息就是永恒的“大我”,必将与天地同在。因此苏轼释然了,发出了“而又何羡乎”的感慨。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的曹操,“而今安在哉”?倒不如“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珍惜拥有,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放下姿态,留心身边的美景,岂不乐哉?苏轼重新审视着自己生命的价值正像林语堂在《坡传・序》中说的: “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以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苏轼被贬到黄州以后,完成了“忠君报国”理想与个人价值观的重建。

其实,“大我”和“小我”并不矛盾。珍视自我,重新发现自我价值,心系苍生为百姓多做实事。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 把忠君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把“达则兼济天下”与“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两重境界合二为一是苏轼的一大超越,不仅超越了梦想更超越了生命。想清楚了这些,苏轼与客又“添酒回灯重开宴”:“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如果说文章的开篇他与客在借酒浇愁,那么结尾走出生存之惑的苏轼在以酒庆祝,庆祝自己的新生。正像余秋雨在《坡突围》中所说,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得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而苏轼在被贬黄州后的作为更是为他这种超脱、豁然的心声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他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建造堤坝,成立“救儿会”布施慈善,惠泽一方百姓。

苏轼赤壁赋篇9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徐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举起酒杯,邀请客人同饮,吟咏《明月》诗篇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水光与夜空溶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好像离开了人世,无拘无束,飞升变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我思慕的人啊,他在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悠,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箫声啊,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客人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击败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接连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上洒酒祭奠,横端着槊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现在却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麇鹿为朋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像蜉蝣一样地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尽无休。希望偕同仙人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我说:“您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吧?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是它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是它始终没有增也没有减。这是因为,要是从它们变化的一面来看,那末,天地问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那末,万物和我们都是永远存在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问,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问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您共同享受。”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涤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光了,酒杯菜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一、选择题

1.《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A.杭州

B.湖州

C.密州

D.黄州

2.《前赤壁赋》是一首()

A.抒情小赋

B.骚体赋

C.文赋

D.骈赋

3.北宋开创豪放派词的词人是()

A.欧阳修

B.苏轼

C.辛弃疾

D.王安石

4.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抒情和说理都借用的自然景物是()

A.清风、明月、江水

B.清风、芦荻、明月

C.江水、明月、箫声

D.江水、秋雾、清风

5.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

B.苏轼

C.辛弃疾

D.陆游

二、填空题

1.赋是____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2.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

3.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余音袅袅,__________。”

4.苏轼《前赤壁赋》:“寄蜉游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

5.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举酒属客。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8.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

9.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11.托遗响于悲风。

12.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四、简答题

1.根据作者情感的变化划分层次,写出层次大意。

2.本文在结构上继承了赋的何种表现手法?其实质是什么?

3.本文关于清风、明月、江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作者在本文中是如何描绘箫声的?

5.本文阐发了什么哲理?表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五、分析题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箫声的?

2.文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这段对箫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1.D2.C3.B4.A5.B

二、1.汉

2.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3.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4.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5.主客对话抑客伸主

三、1.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为既望。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2.徐:慢慢地。

兴:起。

3.属客:劝客人饮酒。属:倾注,引申为劝酒。

4.少焉:不多时,过了一会儿。

5.横江:笼罩江面。

6.纵:放纵,听任。茫然:旷远迷茫的样子。

7.冯虚御风:在空中乘风遨游。冯:通“凭”,靠,依托。虚:大虚,指天空。御:驾驭。

8.愀然:神色严肃忧愁的样子。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

9.缪:同“绕”,缠绕。

10.方:当……的时候。

11.遗响:余音。

12.适:享用。

四、1.本文以作者因景生情、由情人理的感情变化(乐一悲一乐)为线索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第二部分写听到箫声呜咽而生人生无常之悲;第三部分通过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最后认识归于一致,精神得到解脱。

2.本文在结构上继承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扬主。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渲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了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作用:一是借清风、明月、江水的自然景物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二是借清风明月、江水的自然景物立论,来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全文因景生情,由情人理,将写景、抒情、说理巧妙融合,使文章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极富理趣。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阐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哲理。表明了苏轼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

1.作者从三个角度来描写洞箫声。一是直接描述箫声的哀怨情调;二是写箫声细长悠远的余音;三是写箫声的感人效果。

苏轼赤壁赋篇10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多维解读】

旷世奇才,英雄本色——他有着超凡脱俗的旷世才华,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份诙谐,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是一座丰碑!他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很高的造诣。

性情率真,品格崇高——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人生坎坷,经历丰富——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坚贞不屈,乐观豁达——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热爱生活,进退自如——正是由于对生活充满热爱,苏轼从来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压倒,而是永远含笑面对人生。即使晚年贬谪岭南,处境艰难,他仍然随时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如《食荔枝二首》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轻松的笔调中,透出的是独立不羁的个性。

【运用示例】

窗棂边的栀子花

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了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

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环,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

无息中,生命走得更远

静静的湖水似乎荡漾开去,原来是苏子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从而在晨曦将露时叹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石钟山边吟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他的无息,是他对人生的追求,让后人铭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