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十篇

时间:2023-04-09 18:28:05

苏轼前赤壁赋篇1

【关键词】《前赤壁赋》苏轼;精神流变

笔者在职业中专,面对的是中职生,在给学生讲述苏轼《前赤壁赋》中,对此文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和大家交流。

一、感受不同,缘于主客品位的不同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客观景物可能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不同的表现。那么为什么苏轼和客的美感体验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面对浩瀚清明的大自然,客由苏轼吟诵的明月之诗联想到诗作者曹孟德。遥想当时,曹操挥兵下江南、横槊赋诗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只可惜如此“千古风流人物”也不免被时间之“浪淘尽”,空留遗迹山川让后人嗟叹。客不免联想到此时“吾与子”虽亦“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表面上看去自由自在,但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生须臾,江山无穷,想登仙界却又乏术,无可奈何间客只好将悲思通过箫声诉之于秋风。

能和苏轼相往来的客,定非俗客。但是,对人生的把握,对人生的感悟,和苏子比较,品位就有了高下之别。

第一,客在欣赏大自然的时候心态是浮躁的,功利的,是站在以我为本的位置上去感受大自然的。这种欣赏角度,在客的潜意识中形成物我对立的局面。物我相隔则不能顺应万物之性。以人为中心赏景,赏景的人处处受牵制。客的箫声如泣如诉,如孤舟之嫠妇,就是因为心受束缚,不自由导致的。客之心之所以受束缚,不自由,根本的原因是客放不下现实世界中的恩恩怨怨,纠缠于众多的人世羁绊,心灵受制于功名利禄物质世界的积压乃至身心的系累,使客无法超越自己的心灵。试想,面对美妙的大自然,捧着一颗不满足的心,一颗颓然失意的心,想着人生处世的不得志,想着得失荣辱,无法做到天人合一的客对美景自然是无法超然的把握。所以,面对壮阔宁静的自然,不老的月华,不息的江水,陡峭的赤壁,客不能不生出悲凄之叹息了。

第二,客不该拿短暂的人生去和浩瀚的大自然相比较。比较使他徒然发出了对人生短暂、自我渺小之浩叹:人生是“天地间一浮游,沧海之一粟”,即便是绝代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也不过如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一晃而过。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被大自然的博大轻轻的瓦解。这时,客自然倍感苍凉、无奈、颓唐和自卑。

第三,客无端又羡慕起“长江之无穷”来,客希望能长生不老,希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的幻想只能增添客的无限悲哀感伤。“知不可乎骤得”,客在这一点上是清醒明白的,但正因为客在大方向上的糊涂和局部上的清醒,对着无限壮阔的大自然客才感到无所适从,感到无法把握短暂的一生。故此,客和苏轼相比,对人生的把握毕竟略逊一筹。

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主宰一切的夜郎自大,消弭了人与物的界限后的苏轼,在心灵上就能含万物而不与之相悖,就能飘然物外随意遨游。灵魂就能轻盈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不认为人是渺小的。把人生投入大化中的东坡是和谐潇洒的,但同时也是哲理的,深刻的。在自然面前,他超脱地洞察人与宇宙之间的辩证关系。月夜江上,苏轼借眼前的江水与明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他站在天、地、人三个平等共处的角度去把握自然,把握人生。人的逝去正如月的亏、水的逝去一样,是从这个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人也是生生不灭的。天地自有所长也有所短,人亦有所长也有所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得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于子之所共适。”我们尽可借其长而避其短,利用清风、明月、江水陶冶性情,净化灵魂。苏轼脱俗地把超越自然的期望转为超越自我的祈向。这是一个深刻的心灵的文化的转向。因为人生的经历不同,因为对生活的感悟不同,因为审美品位不同,面对同样的景色,苏子和客的感受是各异的。对自然的不同感悟终于转化为艺术的表达。

二、苏轼精神流变历程

苏轼的人生感悟,并非来自一时心血,而是有他的精神流变过程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出仕前后,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对人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实践,苏轼就已开始思索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一著名的人生探索,是写在他刚出仕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任之时,那时他还涉世未深,主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抒发人生的忧患感,对人生的感悟,同后来写入文中的李委一样是在同一个层面上。

从出仕到写下《前赤壁赋》这期间,苏轼不断的有超然于物外的领悟。谪居黄州前,他在《和子由浴罢》中写道:“颓然语默丧,静见天地复”,意思是说:他沉静下来无语深思,就觉察到了天地运行往复的道理。到黄州后,他写了《雪堂记》。在这篇文章中,他主张人要摈除心智,形如槁木,心同死灰,以达到与天地万物同一的境地。“乌台诗案”、谪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那时他已经逐渐从“故我”中解脱出来,对污浊尘世产生了厌倦之情。坎坷的仕途体验,使他意识到自己屡屡遭受沉重打击,原因就是对功名“利害之途”的追逐,一旦抛弃这一枷锁,那就是海阔天空的自由自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坡传[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

苏轼前赤壁赋篇2

又,卷末有“文待诏八十六岁真笔,纯出自《集王圣教序》,且秀润独得,尤为入老境所不能,此其足以千古处。此佳制得于十六年前,今值启框曝照,故补记。庚寅大伏候。七十一叟,天衡。”在这段跋中可知三点:第一,文徵明此卷《后赤壁赋》是从《集王圣教序》取法而来。第二,此跋是庚寅年(2010),即韩天衡先生71岁时所补记。第三,按推算,韩天衡先生早在1995年得此卷。此卷由韩天衡先生收藏后,捐赠予韩天衡美术馆。反观当今书画艺术市场,艺术品贵重万金,更何况是明代大家文徵明真迹,韩天衡先生慷慨捐献,可见其对艺术的一片赤诚之心。

前后《赤壁赋》是由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所作。据粗率统计自苏轼之后,有元代的赵孟、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张瑞图、董其昌分别书写过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说明明代的书家还是比较喜欢书写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而这其中,尤以文徵明书写的次数最多。在文徵明的传世墨迹中,关于《赤壁赋》的版本就有好几种(一本,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七月十日作,点石斋印;一本,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七月作,有正书局印;一本,嘉靖三十七年戊午二月既望作,原故宫印本,艺苑真赏社复印;一本,嘉靖三十年辛亥四月十六作,日本博文堂印本),这其中还不包括小楷的墨迹版本。这种现象,是值得玩味的。

文徵明多次书写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在一定的程度上讲与其书法取法有关系。文徵明书法初由苏轼入手,后跟随李应祯学书法,经李应祯点拨而逐渐地寻找属于自身的艺术语言。在文徵明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之前,与大部分书家一样经历过博采阶段,更令人称赞的是他不但搜遍尽可能见到的传世的法帖(例如王羲之的法帖),而且能以其过硬的腕下功夫为法帖所丢失部分补书。例如,赵孟的小楷《汲黯传》中缺失的197字是文徵明所补,卷末有其跋文:“此传自‘反不重邪’以下凡缺一百九十七字,余因不得刻本,漫以己意足之。”另外,苏轼《前赤壁赋》所缺的36字,也是文徵明以“苏体”补书。基于此,文徵明多次书写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也在情理之中。

关于文徵明的行书书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以王羲之为基调进行书写的行书小品。第二,以黄庭坚笔意书写的大行楷。此卷《后赤壁赋》很明显属于第一种情况。韩天衡先生在卷末的跋中也言简意赅地指出该卷“纯出自《集王圣教序》”。但笔者将此卷与赵孟书写的《赤壁赋》进行比较后发现,两卷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举两个例子:赵孟书写的“十月之朔”四字(如图1)与文徵明书写的此四字(如图1),以及赵孟书写的“之行影”三字(如图2)与文徵明书写的此三字(如图2),无论是字的造型、线条的粗细,还是字组之间的呼应都有如出一辙之感。另外,这两卷《后赤壁赋》中,只要是“有客”两字的地方,也几乎是出于同一人之手(如图3)。赵孟《后赤壁赋》与文徵明《后赤壁赋》,从总体的章法上讲,两幅作品相比较,每行的字数几乎一致,相差不过一二,正文总行数皆为31行,外加题目一行共计32行,更有意思的是,结尾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见图赵孟《后赤壁赋》结尾与文徵明《后赤壁赋》结尾(图4)。基于上述,笔者不敢武断地下结论,文徵明此卷《后赤壁赋》是意临赵孟的《后赤壁赋》,但至少说明文徵明在书法取法的过程中,或是在赵孟的《后赤壁赋》手卷中下过很大的功夫。反过来讲,光凭纯属巧合是很难解释上述现象的。

若将两幅手卷分开来说,赵孟书写的《后赤壁赋》更多的是得力于王羲之的尺牍墨迹的神韵,而文徵明书写的《后赤壁赋》更多的正如韩天衡先生所指出的“纯出自《集王圣教序》”。

苏轼前赤壁赋篇3

一、作品的语言之美

《赤壁赋》在语言上表现出精炼优美的特点,文章中构建出的形象准确、生动,能够迅速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例如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苏轼仅仅作了一点渲染和勾勒,而不是进行详尽的铺排描写,便让画面鲜明的呈现出来,且显得极为空明疏朗,让读者的想像空间由此变大。比如在描写“风”时,将其称之为“徐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秋气的爽朗;在写“江面”时,称之为“水波不兴”,让人感觉到秋江的平静;同样,在写“白露”时用“横江”二字,在写动作时,用“纵一苇”和“凌万顷”两句,都有着其他词句难以达到的韵味。特别是“箫声”一段尤其精彩,苏轼采取一连串比喻的手法,很好地抓住了箫声所具有的特点,当看到怨、慕、泣、诉这些字时,读者皆可以感觉到箫声那幽咽与哀婉的腔调。在教学初期的朗诵过程中,学生如果无法体味这些特点,教师则需要刻意加以强调。再比如《赤壁赋》里面对偶句、四字短句应用较多,这也使本文读起来有着琅琅上口的音韵之美,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熟读、精读,相信学生定能从中体味到作品语言之美的独特魅力。

二、结构的形式之美

苏轼的这篇《赤壁赋》在结构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形式美在于,它中间采取了主客问答的方式。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汉朝为止,散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单句特点,六朝以后,骈文开始大量出现,对辞藻、排偶、音律等非常讲究,但也由此带来了内容的华而不实之弊,唐代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殆至晚唐,古文运动也终于趋向衰落,使得文风重新回到讲求雕章琢句的境界中去。到了北宋苏轼时代,则又提出师法韩愈、文道统一的观点,于是才有了所谓宋朝散文六大家,也才有了苏轼的这篇平易自然的《赤壁赋》,但在形式上,赤壁赋则依然有前朝遗风,保留了主客问答的华丽形式,作者虚拟出一个“客”来,用于和作者对话,表现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一面。苏子同客在情绪的宣泄上是完全不同的,想法有差异、表达有区别,这很明显是作者苏轼在贬官外放后的痛苦的人生思索。教师若是带领学生细推究之,则完全能够从中发现作者痛陈其胸前空阔的思绪。这种形式取法于屈原等先贤,受汉赋文章形式的影响,然而苏轼又能在文章中大胆打破辞藻、音律等的桎梏,克服其弊端而彰显其优美,这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表达的。

三、作者的人格之美

《赤壁赋》创作的时间,正是作者政治上不得意之时,在心情极度困顿、精神压力极大的情形下,他自然更容易有一种世事无常、人生若梦之感。然而可贵的是,作者苏轼并未因此对人生采取否定态度,而是想办法自我超脱,以一种超然旷达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境遇。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去发现,在文章里面,作者渴望在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里找到感情寄托,这是不屈从于生活无奈境遇的良好心态。了解了作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后能够发现,苏轼胸怀旷达,而且在政治上颇有远见与抱负,但当这种抱负无从实现时,他只能在月夜美好景色中自顾酣畅淋漓与酒酣耳热,同时在月光盈虚中体悟万事变化。特别是当写到想当初魏武兴兵南下、横塑赋诗的一段历史时,此时的苏轼虽然会产生“千古风流人物”俱被大浪淘尽的悲凉之慨,然而与此同时,他还有一种英雄可贵之处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冲淡之想。精神可以永存,无论是英雄还是凡人,只要具有旷达和超然的心态、刚直和赤诚的境界,就能够泰然面对各种人生不幸,也就能使自身价值为世所见、为人所钦。所以,暂时的苦楚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切都可以放开,因此苏轼最后落笔道:“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会到了《赤壁赋》这篇千古名文的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后,还应当继续深入了解,明白使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得以展现的深层次原因――作者那心灵的高尚之美。苏轼将其所经历的一切、感受的一切、还有时代变化中自然流露的一切,都倾注于自己的文章里。学生如果细细品味,是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苦痛的,然而他却因苦痛而富饶,由沉醉而清醒,在打击面前变得更加坚强,特别是在他由京城向外流放的过程中,更能够从虚无走向现实,体味到民风民情,从而为接下来的政治抱负奠定基础。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是支撑文章不朽的原动力,更是千载之后课堂中学生需要深入体味之处。

苏轼前赤壁赋篇4

一、苦中自作乐与宦海浮沉的悲恐的矛盾

被贬黄州的苏轼,精神上是寂寞的,由于本身属于戴罪之身,安全上毫无保障。而他在生活上也十分拮据,他所担任的团练副使仅是个八品小官,俸禄微薄,生活窘迫,不足以养家。后来在友人马梦德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东坡荒地,开始过起了开荒种地,自耕自食的农夫生活。生活虽然清贫,他却苦中自作乐,尽情地享受着耕种之乐、建房之乐、游玩之乐、饮食之乐。“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便是他的苦中自作乐心情的集中体现,暂时的乐让他忘却了内心的烦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千夫所指,尤其是他一向认为的朋友也在背后捅了他一刀,让他明白了宦海和人心的险恶,而每当想到这一切,每每让苏轼心有余悸,不寒而栗,“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正是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心态的集中体现。

即使苦中自作乐,但宦海沉浮悲恐的阴影却一直萦绕于苏轼的心头,构成了苏轼黄州时精神世界的第一组矛盾。

二、心忧天下积极进取与壮志难酬的矛盾

m遭贬谪,但苏轼从未忘报国之心,“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从字面意义看,从《前赤壁赋》的“七月之秋,壬戌既望”到“是岁十月之望”,期间仅仅过了数月,由于秋冬季节的自然变化,江山景色已经变得不复相认了。其实,这里面是大有深意的。据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元丰五年(1082)九、十月间,宋神宗在西部发动的开疆拓土的战争惨遭失败。统帅徐禧在横山修建永乐城,刚竣工,西夏大军便兵临城下,切断水源,城中将士“渴死大半”,城池陷落,守城宋军全军覆没,死者大约六十万人。宋神宗本人也抑郁而终,宋王朝从此走下坡路。虽然被贬,然而苏轼却始终心忧天下,这也是“江山不可复识”的真正寓意。

“予乃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f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苏轼不畏艰险,独自一人努力攀援的外在行动正是其积极进取的内心的一种象征,而“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正是其力求摆托困境、勇于探索新路的具体反映。

虽然心忧天下积极进取,但被贬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心头,壮志难酬的愤懑始终挥之不去,“划然长啸”,“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正集中表现出他极力想宣泄内心情感而不得的矛盾。

三、本我、自我、超我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后赤壁赋》体现出苏轼的内心世界中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本我,是一个官场备受打击、心灰意冷、寻求出世的苏轼,“凛乎其不可留也”,体现其对于官场由衷的恐惧;自我,则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苦中作乐、积极进取、胸怀天下、讲求入仕的苏轼;而超我则是一个深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的超然而旷达的苏轼。不管是《前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皆如此,本我是一个“愀然”、 “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苏轼,自我是一个“饮酒乐甚”“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f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苏轼,苏轼入睡梦道士,道士也罢,鹤也罢,苏子即为鹤、道士,鹤、道士亦为苏子,超我则是一个深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的欲“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化鹤梦道士的超然而旷达的苏轼。

其中的“予”、“客”正代表着苏轼的自我、本我,“盖二客不能从焉”,正体现了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苏轼广泛地吸收了儒佛道三种思想为其所用,很好地平衡了本我和自我的矛盾,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旷达而超然的人生观,铸就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千百年来苏轼最为后来历代文人所景仰的最根本原因。

苏轼前赤壁赋篇5

《后赤壁赋》

作者: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11)。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25)悄然(26)而悲,肃然(27)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8)也。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1)。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2)。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3)。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4),戛然(35)长鸣,掠(36)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37)。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8),过临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40)而不答。“呜呼!噫嘻(41)!我知之矣。畴昔之夜(42),飞鸣而过我(43)者,非子也邪(44)?”道士顾(45)笑,予亦惊寤(46)。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1.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hú),意为隼,鹰的一种。作者多次描写到赤壁上的鹘,如《赤壁记》:“断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

23.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píng)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2]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苏轼前赤壁赋篇6

关键词:苏轼;《赤壁赋》;黄州;月;水;泛舟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破曹的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诗人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这篇游记。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江城的风物,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前赤壁赋》。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文章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

文章以“风”和“月”开卷,苏轼与客泛舟夜游,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接着,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

月夜,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游。正当主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接下来,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最后,仍从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文章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

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身心于空明的禅境放松。

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与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孔子见流水而有感,李白之因明月而思乡,最能表明水与月的这种精神导向性。佛教禅宗认为它是一种思想的象喻。“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释子借一月与千江之月的关系,喻言有和无、变和常的辩证关系,在世界的差别之中更注重无差别的觉悟。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参禅证道的入门处。宋代禅思想深入人心,理学济以禅思,诗学济以禅喻,士大夫们大都将禅思作为思想的增容剂,苏轼也不例外。在此空明静观之夜,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他和释子一样,也借水月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的水与月中,感觉到永恒同样潜伏在自己的体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时段中发生变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获得自然性而满足。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获得的这种禅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间释滤了长期以来囤积的压抑和苦闷,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沐浴着无尽的清风明月,主与客一起摆脱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连梦也不来骚扰一下。

苏轼前赤壁赋篇7

《赤壁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是千古美文,千古妙文。教者将本文当作一个心路历程的展示平台,带领学生走进黄州时候的坡,看他如何在身处困境时突围出来的。通过赏析,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智慧和豁达胸襟,构建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欣赏古代赋体文的优美情势,以情怀为内涵,以文字为载体,精致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行文方式。

从景入手,由景及情,由情及人,由人及理,人、景、情、理熔于一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欣赏一种景理情的绝美融合。

依行文的思路,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走进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体会其独特的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词的词义、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悟山水文化。

教学重点

整理、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山水智慧。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理解作者独特的智慧视角改变着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苏轼生平资料,乌台诗案资料,中国山水诗文中的智慧人生等相关资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山水画视频资料,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喜客悲

1.解题导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自然会想到这是作者游赏赤壁之后所写的赋体文章。那么千年之前、赤壁之下哪些景物勾起了苏轼的文思?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接”“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师范读第一段,生感受音韵节奏)

2.此情此景,同游的苏轼与客分别是什么状态?

明确:有山有水,有酒有月,此情此景,苏轼“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而同游的客却黯然心伤。引出“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顺点解“客有……者”定语后置,“舞”“泣”的使动用法。

讨论:客的哀伤是否突然?从何而来?

明确:不突然。从前文看,苏轼“扣舷而歌”在先,客“倚歌而和之”在后,客的洞箫是为了应和苏轼的歌,而此处洞箫声透出了客心中的隐忧与哀愁,这里应该可以通过客的洞箫声推求出苏轼歌的特点也是悲伤的,即歌声勾起了客的愁肠,歌声是箫声的触发点。

3.那么苏轼歌中的什么内容勾起了客的愁肠?

明确:苏轼的歌声里有“流光”,即水面上流动的月光;有“渺渺兮予怀”,即悠远的心怀;还有“望美人兮天一方”,即远在天边的美人。面对如水明月,想起远方的人儿,不禁心怀渺渺,情思悠远。我们常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此情此景,望月怀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此时教师不必先入为主地介绍“美人”意象,还是遵由学生的阅读体验慢慢展开)

4.客经由苏轼的歌声引发了内心的哀愁,客哀愁的是如歌所诉的思念吗?

明确:由后文客的回答可知,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长江相比,江流千古,而人生短暂,客生发的是人生短暂之悲。

5.客悲从何来?在赤壁泛舟怎么就突然感慨起人生短暂了?

明确:客由夜月之景联想到“月明星稀”之句,进而由眼前赤壁之景联想到曾在赤壁古战场驰骋纵横的英雄豪杰。历史英雄尚且不在了,更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呢?客的哀愁不是突然生起,而是触景生情。

(学生自读感受客对英雄的哀叹之情)

师指导诵读要点:诵读其生之辉煌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语速宜迅疾有力,语气高亢激昂,以流贯吞吐之势读出曹操一世之雄的英雄气概。越是生之辉煌才能越是对比反衬出逝之无奈。至此,学生应能领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读法,语气遏制陡转,充满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浩叹。

是啊,任是这样的英雄也敌不过时光的轻轻一叹,曾经的豪杰尚且都在苍莽奔突的时间长河里消逝了,更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

6.生畅谈人生短暂、生命有限之感。

明确:这不是客的一己之悲,而是千古同悲,曹操有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连豪迈至极的李白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红楼梦里妙玉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杜甫也说“卧龙跃马终黄土”。教师引用古人诗句让学生对客的悲愁有更深的体会。

(二)主解客愁

7.客形象地将短暂的生命比作“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齐读“况”字所领起的内容,再次感受客的生命短暂之叹。

8.之前的清风至此已然变成了“悲风”,那么苏轼对于人生苦短这一哀叹怎么看?他与客在这一观点上是一致的吗?

明确:苏轼认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与客的观点截然不同。

9.苏轼何以持生命永恒的观点?师指导生由结论倒推原因与理由,既然观点前面有个“则”字,说明理由在前文。师引导生理解这段文字的“变与不变”是针对的“水与月”。

斯,这,指前文的水,逝者如斯,水在流逝,它流走、消失了吗?没有,水循环往复,并未减少;彼,那,指前文的月,盈虚如月,月有阴晴圆缺,它为此增减过吗?没有。由此,苏轼认为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永恒不变。

10.苏轼以水月作比得出结论,可是我们理解起来仍是模糊不清,为什么苏轼认为生命永恒,谈谈你的理解,为苏轼的结论找找合适的理由。

生讨论,师明确:(一)人有生生死死,可生命却一直在延续,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生命的本质却是永恒的。

(二)道家认为,生命是气,即能量。根据能量守恒规律,生和死只是生命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呈现形式,死并不代表生命的结束。

(三)佛教认为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

(四)人的周遭环境与境遇是不断改变的,即外在的“变”,而本我与内心的坚守是不会因之动摇的,即内在的“不变”。

11.师总结:苏轼从个人的、局限的思维困境中跳脱出来,换了一个角度,就天地宽阔、豁然开朗了。相比客,苏子站得更高,活得更乐观、旷达。

12.他接着劝慰客人:与其无谓伤感,不如尽情享受眼前的清风和明月。这才是世间最无尽的宝藏,最精粹的永恒啊!

生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讲解“苟”“藏”“适”的意思。

(三)主客齐乐

13.客在苏子的精神感染下,倏然开朗,二人再次举杯,师解释“狼藉”“枕藉”“乎”,狼藉的杯盘,枕藉随意的睡姿,在船上一觉睡到天光大亮的状态,足见二人格外轻松,之前的哀愁一扫而空。

背景介绍:苏轼以山水为喻,化开了客心中的愁结,可是你们知道吗?此时的苏轼正因为乌台诗案忍受着文坛齐齐向他泼来的脏水,蒙冤受屈,一度入狱,又被贬黄州,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伤痕累累的他却以旷达的胸襟完成了困境中的突围。这篇写于被贬黄州之后的《赤壁赋》,与其说是劝慰客人,还不如说是苏轼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作心灵的自我拯救。这也符合赋的写作特点,即汉赋惯用“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

介绍“乌台诗案”

14.身处困境中的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思考交流人生体会与收获。

(四)主客合一

15.既然此文是苏轼的一己之作,并无客影,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前文苏轼歌声里的“美人”与悲伤了。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杜甫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看来,“美人”这个意象就不是现实中的人了,而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16.《文心雕龙·神思》中,刘勰认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目之所及、盈满眼目的景定是为内心的情感而有意筛取、选择的。这种意象服务统一于意境的作法古已有之,苏轼也不例外,开篇所描写的赤壁夜景与此时作者的心情是一致的。

想象孑然一身的苏轼在贬谪之地寂寞泛舟,眼前之景无不被笼罩上了一层落寞、冷清的色调。“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风有一丝清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表现了云影重重、影影绰绰的样子,看来月并不朗照,倒像满怀心事,此时的月有一丝清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境有一丝清幽。苏轼恍然间如入太虚,恨不能清舞飘飞。这与苏轼被贬密州期间所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出一辙。这清冷、孤寂、飘渺的意境并非人间胜景,而是此时苏轼内心的外化。此时,对苏轼来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最后,苏轼在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与作用下,渗透了“惟江上之清风于山间之明月,耳之而为声,目之而成色”的物我永恒、天人合一,明白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我永远还是那个我,不会因了外在困境与挫折而改变内心”。这就是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智慧。

苏轼前赤壁赋篇8

一、导入新课

师:词中有一派叫豪放派,其中代表为“苏辛词”,今天我们就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下著名朗诵家鲍国安朗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读得真有气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是的。关于如何朗读豪放词,我再给大家举一个实例。东坡在玉堂,日游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刘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样大家就更加明白豪放词的气势了吧?

生:老师,柳七是谁?

师:柳七就是柳永,是北宋婉约派的杰出代表,后面咱们会学到,但他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吟唱”,而东坡词豪放、铿锵有力。

生:明白了,不同词派的词需要读出不一样的气势。

师:是的,不同派别的词有不同的朗读技巧。下面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读出气势,读准节奏,读出重音。

二、研磨新课

1.初读有声,整体感知

生初读。

师:刚才大家读出了豪放的气势,并且读准了易错字,那么,大家读完之后,能否体验到那种“大江东去”的豪放之情?

生:感觉很有力量。

师:能否概括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生:写作者在赤壁想起周瑜当年在此打败曹军,写出了周公瑾的雄姿英发、少年得志。

生:通过写周瑜赤壁之战,表达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情。

师:很好,这是一首怀古词,作者通过写历史事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再读一遍这首怀古词,体验一下作者到底抒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大家自由读,一定要读出气势。

2.再读有悟,体验感情

师:读完这一遍能否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我的看法跟前面的同学差不多,作者通过写周瑜的少年得志,来反衬自己的郁郁不得志。

师: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看法是否恰当。怀古词都有一定的赏析路径,我们按照下面的路径来赏析一下这首怀古词,共同走进苏轼的世界。(师在PPT上呈现怀古词的欣赏路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问题:通过这首词学会怀古词的欣赏路径。

主问题:怀古词欣赏路径

观眼前之景: (赤壁)

思历史人事: (周瑜)

抒一己之怀: (苏轼)

师:按照老师的提示,找一名男同学来读一下这首怀古词,大家再次感受一下这首词具体写了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事,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每个小组把握一个主题,分别是眼前之景、历史人事、一己之怀,相互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概括主要内容。

3.三读有疑,明白事理

生读。

师:读得真棒,大家要像这位同学学习,读好课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现在讨论一下这首词的三个主题。

生:我们小组负责第一个主题。

生:我们小组负责第二个主题。

生:我们小组负责第三个主题。

师:研讨主题一样的小组,回答后可互相补充。

师:时间到了,哪个小组先来?(看到大家都踊跃举手,师随机提问了一个小组的代表)

生:我们小组的研讨主题是眼前之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雄壮的赤壁之景。

师:很好。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还写出了波澜壮阔的赤壁之景。

师:很好,大家回答得都很好。看一下PPT。

“穿”――写出石壁的陡峭;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你看到一幅怎样的赤壁之景? 的赤壁之景。(言语实践)

师:刚才大家的回答都很好,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波澜壮阔的赤壁之景。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波澜壮阔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风流人物渲染气氛。

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写法以前也学过,这次更加明白了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

师:大家可以试着在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接下来到哪个小组发言了?

生:我们研讨的是第二个主题:思历史人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出了周公瑾的才华横溢、风流倜傥。

师:很好,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生:我们小组觉得还写出了周瑜的潇洒。

师:对,大家对文章的把握很到位,老师来总结一下大家的看法。PPT呈现: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周公瑾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你看到一位怎样的周瑜? 的周瑜。 (言语实践)

师:根据大家的回答,我整理出来,描写了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儒雅、潇洒从容的周瑜。

生:为什么说他风流儒雅呢?

师:问得好,为什么说周瑜是儒将呢?儒将用谋略争胜于疆场,风流儒雅,谈笑间使敌虏败阵。周瑜赤壁之战以少胜多,谋略胜于疆场,并且他精通音乐,醉酒之时也能听辨出曲子是否弹奏得准确。江东流行着这样的话:“曲有误,周郎顾。”古书云:“数吴国多士,有五儒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及其子陆抗。”

生:我还真不知道这些史实佳话,周瑜真是难得的全才啊!(众生笑)

师:接下来解读思历史之事,大家看PPT。

小乔初嫁了――①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他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卓越不凡。

②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

雄姿英发――才华横溢、风流儒雅、潇洒从容。

羽扇纶巾――风流儒雅。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气度从容。

这不仅写出了周瑜年轻有为、英勇善战,同时也写出了他的气度从容、风流儒雅。

生:明白了,他作战时从容不迫、指挥若定,这就是儒雅的周瑜。

师:但作者本来写赤壁,为什么用那么多篇幅描写周瑜呢?

生:借古讽今,自己被贬,抒发愤懑之情。

生:通过对比,映衬自己的怀才不遇。

师: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接下来老师讲解一下自己的看法。PPT呈现: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浪漫情趣

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风流人物渲染气氛。写风流儒雅的周公瑾,表面是反衬自己现在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壮志未酬,但作者的真实意图是借周瑜的年轻有为、雄姿英发来感叹自己的人生经历。如果苏轼只是这样想的话,他只能是苏轼,却不能是坡。

导入苏轼的背景与经历:

(1)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魂飞汤火命如鸡”。

(2)元丰三年(1080年):《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3)元丰三年(1080年):《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4)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与十月完成前后《赤壁赋》《定风波》。

以上均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在其被贬黄州时,据说黄州城南门外一里左右有个风景秀丽的山坡,称“东坡”。坡上绿树成荫,不远处就是滚滚东去的长江。苏轼常到此漫步,曾赋诗词云:“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他很喜爱这个地方,遂以“东坡”自号,在被贬之时,依然有心情去享受自然,而不是自怨自艾,真不愧是“乐天派坡”。苏轼有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将一生贬谪生涯视为功业,其中不乏自嘲意味,却道准了贬谪生涯在他一生中的位置。漂泊万里而眼界开阔,历尽忧患却境界升华,对尘世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感悟。黄州、惠州、儋州为其人生政治之低谷,却为其思想性格之高境、文学成就之巅峰。一般人连遭三次贬谪,都会意志消沉,何况苏轼已到人生风烛残年,他却出人意料的“乐天”,依然自得其乐,不得不令人佩服!

林语堂在《坡传》中这样评价苏轼:“我可以说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坡的全部……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生:原来苏轼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才华横溢,我们只看到他的文采飞扬,看到他的壮志难酬,却从未体验到他是天生的乐天派,不愧为“坡”。

(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陶醉在教师的讲解中)

师:这下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苏轼,大家再思考最后一个主题,到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抒发了作者洒脱的情怀。

生:抒发了作者豁达的情怀。

师:看来大家读透了这个文本,请看PPT。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抒发了 的情怀。(言语实践)

师:根据大家的回答,此句抒发了苏轼精神的自由、洒脱旷达的情怀。

师:人生如梦,不论得失,古往今来的人生都是一场梦。且把千古以来兴旺盛衰的感慨,个人早生华发的悲哀都丢开,举起一杯酒,洒在江心,以酹祭江心的一轮明月。明月之光映在江心之中,那种空明的境界正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合而为一。不管别人的赞誉诽谤,他若内心是坦然的、光明的,则是光明的。

师:大家齐读PPT上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生:我们在《前赤壁赋》中学过,主要是写作者寄情于山水、豁然开朗的情怀。

师:是的,作者的内心是光明的,他从江月之永恒、人生之短暂中,积极追问生命的价值,探索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换一种角度去思考,生命的天地便豁然开朗。

师:大家看PPT呈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是如何借月来抒发何种感情的?

生:他带有一种悲凉,没有苏轼乐观。

师:可见苏轼是真正的乐天派。

4.四读有形,体味其神

师: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最后齐读一遍这首词,是否能领悟到它的神韵――“天生乐观”的坡这一形象呢?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师:他把自己的悲慨不但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中,而且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除了道家的修养之外,他还有一种历史上的通观,把自己放在整个大历史背景中,不是一个人的盛衰成败荣辱,而是古往今来有多少盛衰成败荣辱。作为一个人,应该有一种历史的观点,才不至于把小我的利害计较得多,才不会把小我的忧患看得那么沉重,因为古今许多历史人物和你一起负担了这些盛衰兴亡的悲慨。希望大家能真正体会到这首词的精神所在。

苏轼前赤壁赋篇9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共同阅读关于我看苏轼高一作文,请您阅读。

我看苏轼1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工程师,是瑜伽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政治上坚持己见,新法的反对派……

他嫉恶如仇,遇到不惬心意的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任太守之职时,他关心百姓,了解了百姓的苦衷和被官府的压迫,他心中难忍怒气,写下了一首首抗暴诗表达对当前政治的不满。正义的`他批判了数次后,小人们坐不住了,开始不断弹劾他,并利用权力将他逮捕,甚至入狱。苏东坡首次经历了人生中的黑暗,在生死间徘徊,看清了当权者们的狡诈阴险,也懂得了官场的黑暗、危险。

但他仍是一样的乐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身上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能遏制,由他呱呱落地开始,这股力量即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上了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消失。他能狂妄狂癖,也能庄重严肃,从他的笔端,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有喜悦,有难过,有梦幻的觉醒,也有顺从的忍受。

人生百味,官场纷扰,自有小人狗苟蝇营。正义之士被贬向四方,或退隐山林,只有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超俗。

苏轼对弟弟苏辙说了一句话,用来描写他自己最恰当不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我看苏轼2当盛唐消逝,成为历史,当那些才华四溢的风流人物成为历史,本以为之后的岁月里会变的不堪回首。不过还好有了苏轼来弥补。

爱情

古代,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何来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就是爱,门当户对就是爱,两小无猜,亲上加亲就是爱。人类伟大的.感情就这样被压制。

然而压不住苏轼。

花褪残红之时,燕子双飞之际。苏轼去寻找心中的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徘徊在高墙之外,那边秋千的吱呀声合着轻盈的笑声激起了心中的涟漪。等待着,希望可以重逢。然而“多情却被无情恼”。笑声渐息,只留下多情的长叹。

数十年后,头发由黑到白,多情的心变成了独钟。可是只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伤。爱情找到了,却那么短。十年的生死,时间,空间发生了巨变,无法改变爱。在孤坟前驻足,想着再见面时的情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切都无法改变了,你在里头,我在外头,我们还能见面吗?

也许是上天的怜悯。一夜幽梦实现了他的愿望。然而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的孤寂和思念在相逢的那一刻也只有泪能表达。

人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道出了自己的愿望。面对明月,举起一杯浊酒。人生似乎太艰辛了,于是想乘风而去,可是飞出又有合用?正是少年何不干一番大事?况且可以“起舞弄清影”,人间也可做天堂。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世事!

他成功的站到了高台上。可是那是很危险的,众人嫉妒他,排挤他。“乌台诗案”之荒唐将他挤出了都市。“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残月下漫步,孤独又谁知?“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在官场上行走,仇恨又有谁知?也许只有这轮残月吧。一张张邪恶的笑脸在他四处漂浮,那些无耻小人以为可以将他打败。可是没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他唯一的态度,即使无处可依,我还有自己,还有我的脊梁可以支撑。世道扭曲又如何?孤独一生又如何?“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淡的一笑,接住了所有的打击。我不会改变,我会成功的。回首过去,他看清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世上浮荣本是虚无,世上艰辛本是虚无。我一定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只是如今小人当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需努力,我终会“左牵黄,右擎苍,遣冯唐!”

可是上天似乎是嫉妒他。他始终无法实现愿望。终于他老了。本以为他会放弃。可是当他蹒跚在兰溪旁,望着自己弓形的身躯依旧喊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老了又何妨?我还可以率领千骑卷过平岗!

我读苏轼,读出了那份执着,那份坚强,那份自信,那份乐观!

我看苏轼3唐诗宋词,宋词可以说是很有名的了。岳飞既是战士,也是词人,这让我想起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告诉我们珍惜时间。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品读“大江东去,浪淘沙……”不由得想起我敬佩的词人苏轼来。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的一生与诗词相伴,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句词出自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描写三国赤壁之战的词。他所看到的赤壁并不是当时的赤壁,所以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他明白。他看到这雄伟壮丽的场面,怎能不想到当时的赤壁之战,于是他诗兴大发,写出了这首词。看!他是多么豪放,多么的有才华,我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他。

大家都知道,他在异地为官,总是想念自己的亲人。中秋佳节,他不能与家人团聚,多么令人心痛!为了思念亲人,他写下了《水调歌头中秋》。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流传千古,这首词深受人们喜爱,为了便于传扬,人们还特地把这首词变成了歌曲。

当然,他写的古诗更是驰名中外,就拿《题西林壁》来说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既写景又蕴含哲理。他热爱大自然,连美景也写的`得这么豪放。

提到春天,就会想到《惠崇春江晓景》中一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写出了春天的可爱与美丽,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看到西湖,人们不禁念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用了拟人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而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出了晴好天气与雨天之西湖之美。

苏轼,既是北宋文学家,也是书画家,他与苏洵、苏辙称为三苏,他的人生历经坎坷,但即便再苦,他都能乐观的面对生活。

我看苏轼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仿佛是一扇古铜色的门。我推门而入,仿佛看到苏轼站在时空虚空的另一头向我掂须微笑。

一首《念奴娇》,将豪放派诗词艺术推至了顶端。苏轼泛游赤壁,留下的是两篇名赋与一首怀古之诗词。读《赤壁赋》,读到“叹吾生只须臾”两句,忍不住启唇轻诵。当时呈现在东坡面前的应是怎样一番景象啊,使得那感概遁着千年贯穿古今的线索而来,在我面前停格,打动的是自古而来千万的文人墨客。在《后赤壁赋》中上下颉颃翻飞的黒雁,不仅入了苏轼的梦,更是让我心头一悸。若不是苏东坡,北飞的雁儿又怎会名垂千古?苏轼善文,更善感概啊。

若只是犷野豪放与荡气回肠,苏轼这千年前的男子并不会倾了我的心。你不会不知那悲怆凄痛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深情的悼亡词,是东坡为亡妻王弗所作。那描绘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毛笔,写起旧人描眉的动作,竟如此深入骨髓。且看那“小轩窗,正梳妆”,那“那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都是无法离世的痛楚与哀愁。遒劲的风吹过荒山野岭,吹过王弗安眠的地方,你可听到苏轼哽咽中念诵的词句“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苏轼的一生中,乌台诗案是他征途日渐消沉,文技每况愈上的转折点。黄州,一个凄凉的城,囚住了苏轼的形,却囚不住他的神。他自比孤鹏,在梧桐树枝头飞过,哀鸣,愤懑不平。“谁见幽人独往来”,东坡不忧亦不恼,甘做幽人,独来独往,“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不攀高枝,不附权贵,气节让他不肯择木而栖。“缺月挂梳桐”他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明月松间照”时,他把酒临风。任长廊上的清风贯穿春秋,苏轼不觉苦闷,有词足矣。

苏轼,他是古代的学者,他有一往情深和高洁的气节。千年后的我懂得他,在他的笔锋间如痴如醉。哪怕今后阅文无数,苏东坡在我心中的位置,也是无可取代的,我坚定!

我看苏轼5我认识苏东坡并非偶然,从小我就听当老师的舅舅讲苏东坡的故事。我每次都在他的'故事里沉醉,如沐春风。

他是一个长衫飘飘的士人,有着飘逸的神采和胡须,那么,慷慨激昂地歌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情满怀,激起片片雪白的浪花。在浪涛滚滚间,时光无情的泯灭了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容颜,把鲜活的身影淘洗得没了形迹。他总是叹惜古人的消逝却不知自己的身影也在叹惜中成为人们的记忆,大浪掏尽的人物中,他成了一个代表。

我曾认为,像他那样的人应该是一个完美的风流才子形象吧。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特别是他的诗词,文章,一直流传至今,让后人们玩赏的数不胜数。纵观历史,虽有许多的词人,世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他光辉一生,但又有哪一个如他一样洁白灵动?当他把豪放与俊逸洒脱得那样自然时,天地之间,豪放词成了精品,与婉约形成了对立的两大流派。

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但他并不排斥婉约。事实上,他也写过许多有名的婉约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他也有情意悠长的时候呀!晚越缠绵,与豪放无关,展示了男人柔弱的一面。

他很喜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他有了竹,脱离了俗。在他的住所旁,少不了竿竿翠竹,披风拂云。在他的画卷中,秀竹姿容俊美,与诗文增辉。

苏轼前赤壁赋篇10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其叶沃若。(《诗经・氓》)

4.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陆游《书愤》)

5.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6.夫夷以近,______;险以远,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鸟雀呼晴,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8.______,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9.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杜甫《阁夜》)

10.纤纤作细步,______。(《孔雀东南飞》)

11.采之欲遗谁?______。(《涉江采芙蓉》)

12.山不厌高,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14.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16.______,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7.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18.______,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

19.歌台暖响,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20.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苏轼《定风波》)

21.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2.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23.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4.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25.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6.______,______,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

27.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陆游《书愤》)

28.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9.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30.湖月照我影,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1.戎马关山北,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3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屈原《离骚》)

33.______,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34.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杜甫《阁夜》)

3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6.______,可以卒千年;______,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37.云青青兮欲雨,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8.水面清圆,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39.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0.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杜甫《登高》)

4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42.事不目见耳闻,______,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43.鹰击长空,______,______。怅寥廓,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44.迢迢牵牛星,______。(《古诗十九首》)

45.少壮不努力,______。(《长歌行》)

46.驾一叶之扁舟,______。(苏轼《赤壁赋》)

47.锲而舍之,______;锲而不舍,______。(荀子《劝学》)

48.______,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49.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0.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1.舞榭歌台,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2.一种相思,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53.茕茕孑立,______。(李密《陈情表》)

54.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5.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杜甫《客至》)

56.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秦观《鹊桥仙》)

57.乱石穿空,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8.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李煜《虞美人》)

59.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__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60.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1.呜呼!______,非秦也;______,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62.纵使相逢应不识,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

63.凭谁问: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4.______,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65.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66.老当益壮,______?穷且益坚,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67.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68.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69.______,______。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70.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以愚黔首;______,杀豪杰;______,聚之咸阳,______,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

71.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石头城》)

7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______,______,______。推此志也,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73.北海虽赊,______;东隅已逝,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74.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7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论语》)

7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77.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78.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杜甫《蜀相》)

79.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0.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8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屈原《离骚》)

82.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李商隐《无题》)

83.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84.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又有______,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