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画观及艺术创作探析

时间:2022-09-28 09:10:32

苏轼诗画观及艺术创作探析

【摘要】苏轼作为一名书画家,首先提出了“诗画一体论”观点,在他的绘画、书法作品中尽管没有系统地论述,但已成为一种影响当代和后世的美学理论。通过对苏轼诗画理论提出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对其诗画理论及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作品蕴含的艺术美学理论及绘画美学思想,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轼;诗画一体;美学思想

在传统美术史的叙述中,宋代历年来被认为是文人画兴起的时代,文人画重意境,提倡画家的才情、学问和思想,这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还注重诗、书、画相得益彰。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中国早期文人画的引导者、倡导者,而绘画艺术的“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这种理念影响了苏轼和他身边的友人,更喜欢就某些特定的题材作画。可以说,他们的士人画,正是文人画的滥觞。苏轼有许多对书画的论述,被后世赞叹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他的绘画理论不仅影响了宋代及以后的绘画创作,还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对宋代文艺理论的集中阐释。一方面,他的文论思想也为创作道路清除障碍,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思路;另一方面,苏轼的文学、绘画、书法作品为他的理论思想提供了实践经验与支持,也为后世进行文艺创作给予了启示。本文从苏轼的诗画作品出发,探讨苏轼的美学思想与文论,并进一步说明对当代文艺领域产生的影响。

一、苏轼“诗画一体论”提出的背景

苏轼,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建树几乎是全方位的,具有很高的造诣,说他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座丰碑也不为过。此外,他还是一位文艺理论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创作实践,提出了诸如“诗画一体”“成竹在胸”等诗、画理论。这些杰出的成就与北宋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宋代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位居前列的,几乎达到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巅峰。宋代人口流动性大,货币广泛流通,对内对外贸易繁荣,这些都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北宋的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再加上宋代对于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重文轻武的政策都促使宋代士族阶层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壮大。一方面,他们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直接参与者;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艺术的直接创造者和传承者。宋代的科举制度为士族群体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寒士为官的风气给大批寒门学子创造了通过科举考试被选用的机会。由于出身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文人墨客,推动宋朝成为最有格调的一个朝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助推了士人、文人群体的发展壮大,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新旧党争、文人倾轧等。苏轼一生多次遭受陷害与打击,仕途坎坷。生活的艰辛,也造就了他对于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生活中,他通过诗文、书法、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书法方面,自成一家,卓有成就。在绘画方面,其代表作品有《枯木竹石图》等,同时还专注于书画理论研究,结合创作提出了“士人画”的思想。这一思想不同程度地在题画诗、题画记及一些绘画品评文章中有体现。文人画从他开始,逐渐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美学理论。陈传席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中指出:“宋代以后,没有任何一种绘画理论超过苏轼画论的影响,没有任何一种画论能像苏轼画论那样深为文人知晓,没有任何一种画论具有苏轼画论那样的统治力。”此外,由于苏轼受到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佛教和道家思想,对于他后来的文艺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倡导的书画理论不同程度地带有禅宗痕迹。

二、苏轼“诗画一体论”及其作品研析

诗画关系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探讨诗与画的同异性问题中,苏轼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在总结前人关于诗画的言论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体会,创造性地提出了“诗画同律说”。苏轼并不把诗与画看作是截然分开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他认为绘画与诗一样,都有着相似的创作规律以及欣赏原则,应当具有相同的地位和影响。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写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把诗和画的本质描述成“天工”和“清新”,“天工”的意思是天然形成的工巧。而创作者又以自己最真实的个性融入所有自然产生的艺术作品,就会呈现给人们与众不同的“清新”之感。苏轼认为诗与画应是“一体”“一律”的,都是源自对自然的追求和热爱。(一)诗文作品中的画面呈现。追根溯源,“诗中有画”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兴观群怨”说。这种学说是对诗的美学作用的深刻认识与高度概括,认为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人情感愉悦,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分析其情感倾向,从而了解社会、政治、他人等各种情况,此外还可以起到审美教育、认识、团结、批判的作用。苏轼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这一理论传统,并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提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一特点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得到了较为突出的表现。比如苏轼的代表作《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运用了远近结合的写法,使得我们在读诗的同时,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到跟随诗人的视角看到了画面重新生成的过程。又如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距离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呈现不同的样子。这是一首写景诗,但诗中又呈现出画意。前两句概括而形象地描写出千变万化的庐山风景,仿佛身临其境,留恋于庐山的景色之中,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中国山水画中独特的透视画法。后两句是在谈论游玩庐山时的体会,不能分辨庐山的真实面目,就是因为身在其中,视野被峰峦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从而进一步指出人们应讲究全面客观地观察问题,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苏轼从对景物的描写,上升到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诗歌不单单只是描写风景,而是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美学思想以及体会感悟与哲理思想。此外,苏轼又常常以禅入诗,以独特的禅宗审美眼光观照自然,并通过某种哲学、文学传统中的概念或意象,营造出特定的审美空间,如其作品《赤壁赋》和《记承天寺夜游》就营造了“空境”这样朦胧的审美意境,造成了作品中的多种意象交相辉映,但彼此之间又相互独立,诠释了“诗中有画”的含义。可以说,苏轼“诗中有画”是以富含哲理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各种手法营造出具体的审美空间,进而生成画面。他的诗歌创作悄无声息地渗透了绘画美学思想,用诗将画中的美学意境表达出来,使我们在读其诗句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感受苏轼自然清新的文人画风,体会到“诗中有画”的境界。(二)绘画作品中的文学意象。苏轼在对王维的绘画作品的评论中,提出了“画中有诗”的观点。他在《东坡志林•题王维〈蓝关烟雨图〉》中提到:“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画中有诗”,指的是文人画不同于传统的绘画,而是超越其上,究其内涵孕育着更为丰富的无形内容。苏轼擅长绘画,画风别具一格,突出创新。只有《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流传于世。《枯木怪石图》右侧画的是一株枯木就像鹿角一样,树枝粗壮有力,向上延伸,紧挨其旁的是一块形如蜗牛如海浪翻卷着的黑黝黝的石头,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画面比较简单。尽管如此,但整幅画中没有秋冬之季的凄凉感觉,而是给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幅画被后世的评论者认为反映了画家胸中的磊落不平之气,是其内在人格的外化。画中的枯木弯曲延伸向上,表达苏轼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彰显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一旁的怪石,给人一种运动着的观感,像是苏轼心中的郁结。《潇湘竹石图》则是以长卷式的构图,展现了江水合流之处,远远连接洞庭,景色苍茫一片,画面层次感比较强,通过这幅画卷就好像观看千里江山。画中那一株株竹子,包含了画家饱尝仕途坎坷的愤懑之情,使人体会到画家寄托在其中的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气节,并借此抒发心中的郁结,从而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可见绘画作品中的诗意流露不只是取决于画家具有的诗情,还在于画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情感的推动力。在苏轼看来,使用绘画这种形式表达情感,与诗一样具有同等价值。综上,通过对苏轼的诗歌创作、绘画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诗中有画”表现为苏轼诗文作品擅长通过营造、再现审美空间以呈现画面,“画中有诗”表现出作者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文学意象。苏轼通过大量的诗歌、绘画作品,结合创作实践,阐述并践行“诗画一体”的主张。纵观中国艺术史,从唐代的王维到宋代的苏轼、王安石,再到元代的赵孟頫、王冕等,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

三、结语

苏轼的诗就像一幅形意山水画,他不为写景而写景,却也不为抒情而写景,更多的是融情于景,也借景抒情。苏轼提出的以“诗画一体”为核心的诗画观不仅是对艺术创作的精辟总结,还对艺术创作、文艺欣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苏轼的诗画思想,在绘画观念上为宋代绘画提供了美学指导,并一直影响着中国诗歌和绘画艺术的创作,对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苏轼文论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周裕锴.诗中有画:六根互用与出位之思——略论《楞严经》对宋人审美观念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2005(04).

[4]刘晔.中国传统诗画同质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04).

作者:魏翔宇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