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十篇

时间:2023-04-03 23:15:49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1

关键词: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争议问题 综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坡仙”这篇传世九百余年的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旷达中暗蕴悲郁,豪放中饱含苍凉,着实称得上脍炙人口、千古绝唱。自其问世以来,人们围绕这首词所发生的争执可以说绵延不绝、热闹非凡。本文试对其中的“故垒”所在、“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所指等争议问题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

一、“故垒”

历来注释家对“故垒”所指何处都未言明,仅解释为:“旧时营垒”。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亦如是。而张裕庚《“大江东去”和“晓风残月”》则说得颇为具体,即“当年周瑜建功立业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废旧的营垒”。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说法,即“黄州城”和“黄州附近的邾城即女王城遗址”。童勉之《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便认为只有“曾发生过激烈战争的邾城故址,才同后面的‘周郎赤壁’配得上”。

潘良炽和刘孔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这三种说法都不成立。理由是北宋以后才建黄州城,而且从方位上来看,赤壁位于黄州西北方,而不是西边。至于女王城遗址,赤壁位于其西南方,亦不是西边,且相距十余里。认为苏轼在东坡构思创作这首词,并由《东坡八首诗》序及其第一首诗知,“东坡原来是‘故营地’,苏轼把它称为‘废垒’。因此,毫无疑义,‘故垒’确实是指东坡。”

饶晓明在《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探疑》中对潘、刘两位先生对方位的精确要求不以为然,觉得不论是“西北”,还是“西南”,都没有离开“西边”这个大方向,并提出一个更综合的说法,即“‘故垒’既应泛指‘邾城’(或称‘女王城’、‘西阳城’),又应具体指‘黄州府治’连带城东东坡躬耕地”。

二、“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人们对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大致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成了赤壁之战发生地。如《辞海》1979年版“赤壁”条释云:“宋时苏轼游湖北黄冈赤鼻矶,作有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误以为赤壁之战处。”潘良炽和刘孔伏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苏轼不识周郎赤壁,“仅是人云亦云而已”。虽然他贵为文豪,学识渊博,但也并非无所不知。不知道“周郎赤壁”,丝毫不影响他的光辉形象。

第二种认为苏轼并没有搞错。如朱彧《萍洲可谈》“坡非不知自有赤壁,故言‘人道是’者,以明俗记尔”。同意朱氏此看法的人占多数,只不过有的人以为作者用“人道是”“卖弄狡狯,巧设疑词”,有的人觉得“人道是”用得巧妙,因为这样既可借地“怀古”,又不会犯历史常识的错误。比如王灿和刘鸣《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赤壁”》就认为苏轼采用了“借地发挥”的手法,即把黄冈赤壁作为怀古抚今的工具,“既不是‘误用’,也不属‘错用’”。

苏轼《与范子丰书》云:“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苏轼显然知道所谓的黄州赤壁是否就是曹操兵败所在存在争议,只不过他未加考证而已。笔者认为,说到底,文学创作和编撰史书、地志不是一回事,即便苏轼不知道“周郎赤壁”,即便苏轼错用又何妨?清代的朱日浚曾作《赤壁怀古》诗,其中就言道:“赤壁何须问何处,东坡本是借山川。”童勉之在《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里说道:“东坡不过是‘借山川’来抒怀罢了,周郎赤壁到底在不在黄州,无关紧要。”

三、小乔初嫁“了”

“小乔初嫁了”的“了”字属上还是属下?是否勘误?人们众说纷纭。周汝昌在为孙正刚《词学新解》所作序中,从“念奴娇”这一词牌的“正格”角度考虑,视将“了”字放在上句为笑谈,认为应属下,即读为“了雄姿英发”,并将“了”释为“全然”。童勉之《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提出如果把“了”意为“全然”,就把它当作表范围的副词,问题在于副词“了”不能修饰以名词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所以“了雄姿”压根就讲不通。但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却举出了一例,和“了雄姿英发”一模一样,即段宏章《洞仙歌》的首句:“一庭晴雪,了东风孤注。”对于和周汝昌类似的看法,清代工词善曲的万树早在他编著的《词律》中就曾批评过:“更谓‘小乔’句,必宜四字,截‘了’字属下句乃合,则宋人此处用上五下四者尤多,不可枚举,岂可谓之不合乎?”

先著、程洪《词洁辑评》认为:“‘了’字上下皆不属,应是凑字。”即“了”没什么意义,苏轼凑个“了”字是为了满足词格的要求。王季思《从两首苏词看苏轼的婚姻观》认为“了”字属上,是语气词,表示完成时态,即“小乔初嫁了”意谓周瑜娶了小乔,拥有了美满的婚姻。王崇明《浅谈词的文句、乐句——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为例》认为不论“凑字”抑或“语气词”,“了”字都不表达实际的意义,并“以为这大概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对“了”字的句读问题之所以会众说纷纭,王崇明认为是由于乐谱的丧失,人们只能依词谱的词格来判定造成的。加以词格的不确定,有正格与别格的区别,而且人们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争议就在所难免。毛先舒说东坡《念奴娇》云:“‘小乔初嫁了’,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此意见比较折中,故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对于“了”字的勘误问题,人们有争议。认为其有误的,以为当为“与”字或“正”字。清人王闿运《湘绮楼评词》认为:“‘与’旧作‘了’,‘嫁了’是嫁与他人也,故改之。”即“小乔初嫁与,雄姿英发”。对此观点,近人郑文焯笑谓“此正是湘绮不解词格之证,即以音调言,亦哑凤也”。施蛰存也认为王闿运“好妄改字,全不解宋人语”。郭沫若在《读诗札记四则·大江东去》中深为称许:“‘了’字,王闿运校改为‘与’字,至确。二字草书,形极相近。”

至于认为“了”字当为“正”字的,主要有洪静渊、叶圣陶和谢世魁等人。洪静渊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认为后人错写和误植“正”字为“了”字。即应为“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叶圣陶先生赞同此看法,觉得用“正”字,“句式与文意俱顺适”。谢世魁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质疑》中认为“了”字可能为“正”字误,且属于笔下误。而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则认为不管从音、形、义哪个方面讲,“正”字误为“了”字都是不可能的。洪静渊所采用的《坡全集》为明代天启壬戌版梅庆生注本,而现存最早的苏词注本是南宋傅干《注坡词》,最早的苏词刻本是元代云间本《东坡乐府》,在这两个本子中,该句均为“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且此二本显然都早于洪氏所采用的版本。童勉之在《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中认为明代梅本《坡全集》中的“了”字作“正”字是“明人妄加改篡的,不足为据”。

四、“羽扇纶巾”

“羽扇纶巾”所指为何人?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说是指周公瑾,比如精通中国古典文学、擅长词学的俞平伯;有的则认为指诸葛亮,比如师从况周颐、朱祖媒且深得二人赏识的刘永济。主张前者的主要着眼于苏轼这首词专咏周瑜。如彭秀模、吴广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辨析》认为苏轼既然写“周郎赤壁”,“则人物一人而已,似不可横生枝节”。赵吉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探幽》认为词的下阕从“遥想”到“烟灭”呈现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公瑾”便是这幅画的中心形象,“不容横生枝节,又岔出一个诸葛亮来”。

主张“羽扇纶巾”指诸葛亮的重在强调“羽扇纶巾”的历史演变和词的写作艺术。“羽扇纶巾”作为一种服饰习俗,在东汉时兴起,虽然一开始并非诸葛亮专用,但当他穿戴使用之后,渐为其专有,成为后世文人雅士效仿的对象。从创作角度看,前面写“小乔初嫁”,意在借小乔来烘托周瑜的风华正茂,此处写“羽扇纶巾”,意在借诸葛亮来彰显周瑜的胆识韬略。李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管见》认为“羽扇纶巾谈笑间”前省略了介词“与”,“羽扇纶巾”一句采用陪衬和烘托的手法,艺术效果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潘良炽、刘孔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认为周瑜只有与诸葛亮在谈笑间退敌取胜,才能映衬出他的风雅闲散、举重若轻。笔者认为有了诸葛亮这么一个配角,周公瑾这个主角的形象才愈发显得流光溢彩、气概非凡。

参考文献:

[1]童勉之.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J].文学评论,1983(6).

[2]潘良炽,刘孔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饶晓明.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探疑[J].作家,2011(10).

[4]王灿,刘鸣.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赤壁”[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5]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J].乐山师专学报,1988(2).

[6]谢世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质疑[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2).

[7]王崇明.浅谈词的文句、乐句——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为例[J].教育,2012(2).

[8]彭秀模,吴广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辨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2

A老师的导入:

我国的文学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文体。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词的题目——赤壁怀古,从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同学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得很好,就是苏轼来到赤壁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雄奇壮阔的景象,联想到三国时的周瑜在这里建功立业,而自己年纪老大却功业未成。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B老师的导入:

同学们对流行歌曲都情有独钟,可是老师却喜欢古人的流行歌曲,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一样喜欢,下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演唱。(教师放声高唱《明月几时有》。用时4分钟。唱毕,教师介绍: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散文《赤壁赋》、词《水调歌头》等作品。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散文成就很高,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家”,书法、绘画的造诣也很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C老师的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作者本着“七分虚构,三分写实”的原则,给我们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个就是周瑜。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首与周瑜紧密相关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D老师的导入:

老师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大文豪苏轼的作品,他的千古名句至今还在我的耳旁唱响。同学们知道这是出自苏轼的哪篇名作吗?(学生争相回答《赤壁赋》)

对!同学们的记忆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吗?(学生又争先回答)

今天,老师将带领各位同学一起赏析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写赤壁景色,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听完这四堂课后,我想,在当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改变以往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林斯坦教授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在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的导入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认为,这一环节应力争做到高效、激趣、精巧。下面将结合上述四堂课的导入,谈谈自己的理解。

A老师的导入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结合怀古诗词的特点进行解题,给学生以理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整堂课都紧紧围绕怀古诗词的特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赏析,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不错的导入。

B老师的导入以高唱《明月几时有》导入,确实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但所选的歌曲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教师未能及时转入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而是介绍苏轼的相关常识,这些知识初中早已学过,该教师还用大段的时间来介绍,使学生刚被调动起来的兴趣丧失殆尽。这位老师奉行的仍是前苏联的块状教学模式,课堂的导入仍是“知人论世”式的,似乎不进行作者介绍,这一课就没办法上了。整个导入用时约15分钟,预示着这堂课将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C老师的导入用时仅2分钟,但未能扣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特点,因此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D老师以复习《赤壁赋》导入新课,学生不仅复习了《赤壁赋》中的名言警句,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关赤壁、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等等相关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起来,为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这是一个相对高效的导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3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赤壁 复杂情感 心路历程

苏轼吟咏黄州赤壁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篇,人们对它们的欣赏、解读不外以下几种:一是认为苏轼在作品中抒写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对比周瑜、曹操等,自己年华老大、一事无成,发出慨叹;二是认为这些作品虽有豪放之意,但更多的是表露旷达之情,反映了苏轼在经历政治挫折、矛盾挣扎之后寄情山水,达到自我解脱的目的;三是过分强调苏轼悲观、消沉的一面,等等。我认为要想真正理解苏轼彼时彼境的心路历程,应该把这三篇名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更加清楚地探寻到苏轼在经历了政治风雨后百般挣扎、反复曲折的复杂情感。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个重要之地。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几乎丧命,次年春被贬黄州,这对怀抱用世报国之心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重大打击。在黄州,他的政治处境仍很险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就流露出忧谗畏讥的心情;经济上也十分拮据,每月要精打细算才能不至于挨饿。

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释、道三家杂糅,但其思想的主体是儒家的孔孟之道,崇尚人格气节,比较重视现实人生。儒家特别重视善处穷通之际的一种自持的修养,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苏轼被贬黄州后,虽形同囚犯,但其报国、济民、建功立业之心并未减退,曾多次表示“虽废弃,未忘为国虑也”。思想和现实的矛盾必然会导致精神上极大的痛苦,这时,佛道思想就成了他求得心理平衡的工具。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而在遭遇挫折时,佛老思想又成为他的主要处世哲学。这种逆境中的痛苦、不甘、自我挣扎、自我安慰,终至达观自解但终究有些茫然若失的情感历程,在他三咏赤壁的名作中有着或明或隐的体现。

苏轼被贬黄州后,似乎对黄州赤壁情有独钟,据说苏轼在黄州经常来赤壁游览。在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更是三咏赤壁,先后创作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三篇传诵千古的名作,在缅怀三国英雄、激赏山水美景中,披露自己复杂的情感,显示在困境中艰难挣扎的心路历程。

苏轼为什么这么钟情于黄州赤壁呢?一是因为赤壁在长江边,自然界波涛汹涌、不停流逝的大江,峭拔高峻的江岸,不同时间、季节不断变化的山水景物,更符合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也更适合寄托自己的所思所想;二是因为这处地名更易使人产生联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代是豪杰并起、乱世出英雄之际,来到黄州赤壁,就自然会联想起那一场对鼎足三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大战;三是苏轼自己的处境使然,在正是建功立业的壮年却遭此沉重打击、前途未卜,和历史上在赤壁鏖战过的豪杰相比,自然会生出无限感慨,个中滋味“剪不断、理还乱”。

古典诗文中,咏史、怀古、写景一类的作品,大都是借对史事、古迹、美景的评论、观赏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感,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不例外。

综观苏轼的《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其抒感有着相近的模式轨迹。三咏中都有景物描写,情景交融,想沉浸在自然山水中忘却现实,结果却勾起心事,经自我宽慰调适、想法摆脱,以达到遗世独立的境界而终究有着深藏心灵的孤独迷茫。

《前赤壁赋》中,苏轼采用赋家的“主客之辩、抑客伸主”的手法,借主客对话表达内心的矛盾冲突。作者先写令人陶醉的美景:清风、明月、江水,产生“羽化登仙”的,但如此美景却勾起作者的联想慨叹。借客人之口,感叹丰功伟业终归虚幻,宣泄备受压抑的苦闷和人生短促渺小的忧患;接着用庄子的齐物思想宽慰自己,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中忘怀现实,借主之口传达出从江水、明月中感悟的对宇宙人生的思索,从而在回归自然之乐中求得心灵的安宁与超脱;最后在杯盘狼藉中一觉到天明,“不知东方之既白”,超脱中有一丝落寞。

《念奴娇·赤壁怀古》起头就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体,隐含的急迫和焦虑之情扑面而来,篇中壮阔的景物既是写实更是作者内心汹涌情感的体现。联想到历史长河中的“风流人物”、“三国周郎”,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的无限向往与钦羡;对比自己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篇末“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此句有对人生短暂的悲哀和无奈,而更多的是慨叹,是由周瑜联想到自己年华老大却壮志未酬的遭遇,感伤和悲愤油然而生。本词情感起伏跌宕,多姿多彩。先是作者面对时间长河的焦虑、急迫,到对历史人物的羡慕、神往,接着是对比历史人物而感到的不甘、悲慨,再至神游后的自嘲、无奈,最后是寄情山水、邀月同醉的放达。情感起伏变化,由前面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后面俯察一切的清醒,在由热到冷的情感变化中,作者内心挣扎,以放达掩饰痛苦、矛盾的心路轨迹就伏隐在字里行间。

《后赤壁赋》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作者在江岸上的活动,情景交融。先写“月白风清”下,有良朋、佳肴、美酒,似乎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夜晚;接下来的景物却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岸上更是峭壁巉岩,奇异惊险,景物清幽、寒寂,令人产生忧惧、恐怖之情;最后以孤鹤、道士自比,三位一体,寄托了作者失意后的超脱、旷达;而篇尾却写梦醒后“不见其处”一笔双关,意味深长,表露出本想从山水自然中寻求超脱,结果却反而给心灵带来新的哀痛,不得不回到令人压抑的现实。

前面已经分析了苏轼三咏黄州赤壁的情感轨迹,那么在这三篇名作中,作者又是通过哪些具体方法来披露自己内心隐秘而复杂的思想情感的呢?

第一,对比的运用,表达作者内心的焦虑、痛苦、无奈、悲哀等情感。三篇作品或明或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露作者的思想情感。《前赤壁赋》中含有几个对比。第一处是古今对比而且比中有比:一是拿三国时的曹操和现在贬谪一隅的作者比较,想当年曹操建功立业、叱咤风云,而自己却遭谗下狱、政治失意;二是就曹操本身,当年的辉煌功业和如今的“灰飞烟灭”做对比,轻重如此悬殊,给人一种消极虚幻感;三是从结果做对比,曹操称雄一时,结果是“而今安在”,那政治失意的自己未来又是何情形?不由油然而生心灰意冷的情绪。第二处用明月、长江的无穷无尽和自身的生命短促做对比,想共明月、长江长存却只徒增无奈与悲哀。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运用了古今对比。首先用周郎和自己做对比,赤壁之战时的周郎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而自己却失意遭贬“早生华发”。其次是风流人物的生前身后对比,历史上类似周瑜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在自然的山水面前都是匆匆过客。前面的描写越是豪壮,人物越是意气风发,慨叹越显得深沉厚重,动人心魄。

《后赤壁赋》中首先暗含景物对比,即文中所写之景与《前赤壁赋》所写之景的对比。三个月前还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三个月后就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山不可复识矣”,寄托了作者对世事转瞬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其次是主客相欢的场景和只身登山的处境相比。在赋的开头作者和朋友在明月下携美酒、佳肴本自快乐,而来到江岸边却只有孤身一人登山,写出了作者被贬黄州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和孤苦无告的精神状态。

第二,时空的运用,表达作者悲慨、无奈、放旷的情绪。苏轼在其作品里很擅长借助时空的描写表现他复杂多变的情绪。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置小入大,描写了苍茫天地间的一个蜉蝣,辽阔浩渺的水域中的一叶小舟、一粒粟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前者用差异很大的空间对比,烘托一种超逸脱俗、出神入化的境界;后两者以之喻指自己命运的孤独、无奈,个人的渺小、茫然。

《念奴娇·赤壁怀古》用无限的时空暗指自己汹涌起伏的情感。起头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滚滚东去的大江象征时间的一维不可逆性,这大江既是自然界奔流不息的大江,又是绵渺不停流逝的时间长河。境界阔大,情感急促而迫切。“故垒”、“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公瑾当年”思接千古,将无限时空纳入胸中,正是心中变幻不定的情绪反映。

《后赤壁赋》则以动态的空间表现情感。“断岸千尺,山高月小”,体现人的压迫感;“攀栖鶻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以上下悬殊的空间对比写出了景物的险恶,表现处境的险恶,内心的惊惧;“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则表现了内心的翻腾、挣扎、悲恐。

第三,借景抒情,以多变之景表现多变之情。古典诗文中的写景大都是借景抒情,所写景物都是作者情绪的投射。《前赤壁赋》中作者就是借景抒情、借景言理,借江水、明月、清风这三个自然景物的描写,描绘了如诗如画、清新明丽、悠闲舒适的夜游环境,也寄寓了作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快乐;借洞箫声音的描摹表现了悲哀、伤痛的情感;以水之流逝与月之盈虚阐述变和不变的哲理,并以此表明自己超脱世俗的牵累之情;最终的“杯盘狼藉”也透露出一丝不甘、落寞。

《念奴娇·赤壁怀古》先以壮阔的“大江东去”形容内心的波澜;“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翻卷的“千堆雪”更是不断翻涌、矛盾挣扎的内心的写照;被酹的“江月”也含有哀怨、消沉的况味。

《后赤壁赋》中,开始的“人影”、“明月”、“月白风清”等景物表现了踏月之乐,轻松愉快;接下来的冬景描绘就给人清寒、惊惧之感,“危巢”、“幽宫”等阴森惊险的景物是作者现实处境的真实再现,也是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的象征;而只身登山、风起水涌更是自己被贬黄州之后的孤寂、险恶环境的再现,情感也悲哀得无法抑制;至于孤鹤、道士是他孤独苦闷、超凡脱俗、弃世幽情的象征。

总之,苏轼三咏赤壁的名篇在写景、叙事、抒情、说理中,潜隐着他心灵深处的焦虑、无奈、哀怨、悲慨、自嘲、放旷、忧惧等情感,真实地表现了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痛苦挣扎、自我宽慰、不断调适自己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沈祖芬著.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4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这首词所透发的真情美。此词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七月(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写的,当时,苏轼的思想状况是矛盾的:一方面,由于政治压力,精神痛苦,不得不借游山玩水、谈禅参佛排遣内心郁积,借以掩饰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他的理想幻想常常闪现,经世壮志仍未消失,并因此形成旷达不羁、雄放慷慨的性格特点。应该说,这是苏轼当时的真实感受与心境,这首词正是这种处境与心境的艺术写照。吟诵这首词,我们仿佛看到他屹立赤壁(实为赤壁矶)战场,感情的波涛如滚滚东去的江水不可遏止。由眼前之景想到茫茫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并对他们进行热情的歌咏,加之对自己壮志未酬、华发早生的主观矛盾的揭示,非常自然地流露出怀古的情怀。这里,既有江流如斯,英雄千古、物是人非的感叹,又有英雄虽逝,江山依旧、勋绩昭彰、彪炳后人的赞誉之情;既有对如画江山的热爱之情,又有对光耀史册的英雄的崇敬之心。词人用饱蘸浓情之笔,描绘出赤壁的壮丽及在此造就历代风流人物的形象后,感情的波澜再也无法抑制。他想到了周瑜年少建功,比之自己暮年无为,壮志难酬,感慨万端,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至此,词人报国壮志无法实现、功名毫无成就,志不能伸、愿不能偿,把内心郁积的苦与痛推向了炙热点,十分真切而自然地向我们掏出了自己一颗充满矛盾与痛苦的心,使人们感受到肺腑般的情真美。或激奋、或惆怅、或自疚、或感叹,我们的心与苏轼的心一起跳动。作者以写三国赤壁之战,而酣抒自己的情、自己的志、自己的爱、自己的慕、自己的忧、自己的喜。确乎自然真实,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这种情的真实性在于,词人不仅颂赞了周郎,更要紧的是,于赞颂之中,于反衬之中,闪现出自己的事业心与爱国情怀。与其说这首词是以“铜钹铁板”般的气势、雄放不羁的风格使我们倾倒的话,倒不如说是一种真情美的艺术感染力令读者崇尚不已,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更符合艺术美的规律。

《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所以具有超乎寻常的美的魅力,还在于它具有真实自然、富于典型特征的景观美。艺术美是以具体形象的真实为基础的,苏轼在这首词中,用自然化的眼光、真实而富有变化的笔触、绚丽协调的色彩,绘制了一幅雄壮阔大的江山图,把赤壁景观美多侧面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读后,如同身临其境,产生艺术的意象和意境的美的感受。苏轼敏锐地抓住赤壁景观中“山”和“浪”这些最能体现美的本质特征的自然景物,“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建造了赤壁江山自然风貌的美的景观。词人一着笔就描绘了赤壁主要的胜景佳处:一是长江;二是浪涛;三是乱石;四是江岸;五是浪花。这些景物在作者的笔下,被描绘得穷形尽相。其主张“随物赋形”就是美。作者在《与可飞白赞》中明白地说:“美哉多乎,其尽万物之态也。”基于这种思想,他认为,形式决定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艺术不仅要写出事物的常形与变形,即不仅仅要写出事物的形象,还要写出事物的神情、气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开首写长江,不仅写出了长江滚滚东去的态势,而且“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九个字,写出长江气吞万象的气势,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出威武雄壮的历史战场的方位,时间、地点、人物三个不同性质的方位名词,组成一幅历史风云画卷,将“赤壁之战”的图景呈现于读者面前,并赋予赤壁景物以深邃的令人敬慕的内涵。“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个字,先写“山石”,写得陡峭峥嵘,险峻奇特;次写“江涛”,写得性格粗犷,气势澎湃;三写“浪花”,用“千堆雪”状写了水石相撞所出现的奇丽景象。可谓字字珠玑,穷形尽相。词人又将各自为佳的景物,巧妙地运用动词,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幅壮丽多姿的赤壁江山图。作者用一个“淘”字,一个“道”字,将黄州赤壁置于历史风云之下;用一个“穿”字将赤壁与天相连;用一个“拍”字、一个“卷”字将长江与赤壁、惊涛与玑石融为一体,把江、山、水、石有机地、颇有韵致地交织在一起,既有常形美,又有变形美;既有静态美,又有动态美,巧夺天工地建造了一座历史悠久、风韵独特自然的千古胜迹的美的景观,具有“天成”“自得”“超然”的艺术美。《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所具有的景观美,是其一大特色,也是其具有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的艺术魅力,还与它具有浩烈雄放的气质美分不开。大诗人陆游曾在《跋东坡贴》中,用四句话概述了东坡先生的一生:“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这是很有见地的。坡很崇尚英伟豪杰之气、烈丈夫之风。他不愿为世俗营营的思虑所缚,凡有不能自已,不得不吐的议论,宁愿一吐为快,就是触怒于人,甚至犯大难亦不顾。在《思党记》中,他曾说:“嗟夫,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则发,不暇思也。未发而思则未至,已发而思则无及,以此终身,不知所思,言发于心而冲余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这段话讲得直爽、痛快、铿锵、有力。可以说这是他自身具有气质美的写照。

东坡这种美的气质,凝于笔端,奔泻于纸,很自然地形成了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这首词所具备的“英伟豪杰”之气、“烈丈夫之风”的气质美,我认为可以从“力”“势”“韵”“概”四个方面领略到。《念奴娇·赤壁怀古》具有横扫千军之力。词的起兴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上口便使人感到有一种冲刷力,“淘尽”二字充分显示出这种力度。接下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作者用“穿空”一词和“卷起千堆雪”这一短语,显示出词所具有的强大的内蕴力;在词的下片,描写赤壁鏊兵的雄壮历史画卷时,用“羽扇纶巾,谈笑间”与“樯橹灰飞烟灭”进行反衬和对比。于反衬和对比中又显示出一种“横扫千军之力”。这首词具有突兀峭拔之势,这种“势”不独表现在笔势纵放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词的美的建造方面。苏轼曾说:“大凡为文,当气象峥嵘……”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词的上片主要写景“浪”“乱”“石”“惊涛”其势突兀峭拔、宏大横逸,实令人为之叫绝。应该说这是此词所具有的气质美的内涵。

因此,苏轼(大江东去)词,之所以具有不寻常的艺术魅力,不唯是“豪放”,而是真情美、景观美、气质美和音韵美融为一体的结晶。

[ 学法指导]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感受。其一,感受其豪放大气的特点;其二,仔细揣摩词中的两种映衬手法: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

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这些景物描写,声势浩大,雄伟壮观,是以往的词作中从未出现的。宋朝初期及前朝的词作,在景物描写上多呈现纤细清丽的特点,比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破阵子·春景》)等。用词来表现壮丽景色,是本词让人感到豪放大气的主要原因。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5

关键词:知人论世;念奴娇・赤壁怀古

孟子谓万章曰:“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其中“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是针对结交朋友而提出的,而“颂其诗,读其书”也应该“知其人”、“论其世”,即“知人论世”,被后世普遍接受与运用后,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知人论世”包含“知其人”与“论其世”两个方面。“知其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生活际遇、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论其世”,就是要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生活风貌、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等。

中学教材中所选取的古诗文的作者与写作的时代对中学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因此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而“知人论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恰当的方法。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代,当时社会情况复杂,作者生平事迹也较复杂,而且词中还涉及到三国时期的人物和社会状况,因此人物和社会背景更为复杂,所以在文学鉴赏教学中就要运用“知人论世”这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

一、“知其人”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的应用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文学鉴赏时,涉及到三个人物,“我”,“公瑾”,“小乔”因此要做到知这三个人物。

1、知“我”

在西方文艺理论中,“我”与作者是不同的,但这不是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亦不是高中文学鉴赏的教学目标,因此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此处仅把“我”看作是作者。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时年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游览,写下此词。经过“乌台诗案”后,作者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转折,文学创作进入全盛时期,成就斐然,而且创作个性更加成熟,反映现实的同时表现得更加洒脱、更加旷达,“一尊还酹江月”。

此诗是豪放词。从总的方面来看,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却也衬以婉约之句,英俊将军与国色美人相映生辉,慷慨豪情与洒脱旷达的思绪相互交替,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英气勃发的儒雅将军,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对用词表现社会题材产生了重大影响。

2、知“公瑾”

“公瑾”,即周瑜,三国时期吴国人。若论相貌,《三国志》记载他“长壮有姿貌”,想来外表自然不俗。若论本事,“英达夙成”,赤壁之战更是言谈笑语间让曹军“灰飞烟灭”,想来军事更是了得!若论品德,他脾气好,肚量大。如论才情,“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足可见音乐造诣精深。若论人际交往,“策年十余岁,已交接知名,声誉发闻”其个人魅力也是超群的。

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个人魅力,都是一位风流千古的人物,此时来到这赤壁(鼻)矶,就更让诗人心中更加无限向往与遐想了,同时与自身境遇及坎坷的仕途对比,感慨万千了。

而“周郎”一词,语出《三国志》,“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由此可见此时的周瑜已经有所建树了。

3、知“小乔”

据《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周瑜“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从“国色”可以看出小乔是何等美女。自古美女配英雄,能娶国色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可见周瑜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二、“论其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的应用

1.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

北宋时期,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1069年,王安石主持变法,但宋神宗死后,变法废除,北宋走向衰亡。而作者所处时代正是北宋走向衰亡的时候,凭借文人对社会状况的敏锐嗅觉和对社会的责任,诗人感到不安以及渴望改变国家命运。

2.作品涉及时代的社会背景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群雄逐鹿,国家处于不稳定时期。但正是如此,才使得周瑜等人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诗人虽是文人,但也希望像武将一样渴望保家卫国。

3.与作者、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第一,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她色艺双全,其声名一直传至后世,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

第二,羽扇纶巾是古代儒将的打扮。而何为儒将呢?就是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儒门将帅。如周瑜、诸葛亮、陆逊等。

第三,赤壁,古代地名,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而词中的赤壁是古代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在今湖北省黄冈市。

第四,怀古诗,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内容、思想较沉重。这类诗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借用了三国时期与周瑜有关的典故,借而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内心产生共鸣,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此不同的是他的感情基调是慷慨激昂,豪放洒脱。

在进行文学鉴赏时,“知其人”、“论其世”是密不可分的,知人的同时需要论世,反之亦然。做好“知人论世”,才能充分理解古人的作品,体会他们所抒发的情感,进而指导今人的写作与生活。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6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不少学者指出,其中的“多情”一词当视作“多情之人”的省称,即如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句之“多情”,属性状借代。那么,此多情者究竟意指何人呢?启功先生认为:“‘多情’者,谓周郎之多情也。以彼之英发,见我之早衰,自应相笑。”①持类似观点者也将前句“故国神游”的主语设定为周瑜,意谓周瑜的魂魄重游赤壁故地的话,志满情丰的周郎必当取笑词人的“早生华发”。如此释读,似乎保持了本词下阕主体(周瑜)叙述的一贯性,却忽略了词人在耽于“遥想”公瑾神采和伟业之际忽而召其魂魄前来的突兀感。再者,虽说苏轼为渲染周瑜的英雄风采而点配了“小乔初嫁了”,但因此就将周瑜符号化为“多情”者,未免以偏概全、轻重失当。即使将“多情”的内涵进一步扩充为“年少有才、情场得意、战场骋志”之类,以如此“多情”之主人公来取笑“老来事业转荒唐”的词人,犹土豪揶揄瘪三,也只能显出周瑜为人的浅薄和苏轼所追慕的人生境界的浅狭。

这样算来,词中明言叙及的人物里,堪称“多情”的便唯剩“小乔”了。郭沫若曾在《读诗札记四则》中浪漫地想象,这一场盛大的“故国神游”既有周瑜、诸葛亮的出场,也有小乔乃至东坡本人的参与。抛却人物间的历史年代因素,四人中数小乔最年轻,而东坡最年长,“多情”的小乔便忍不住讪笑东坡的白发了。②许是“多情”一词天然的女性质地,像许渊冲这样的汉译英名家也有意识地将“多情应笑我”译作Senti-mental,his wife would laugh to say。③不过,让恰值夫贵妻荣、青春靓丽的小乔去嘲弄一个老迈无成的贬谪之人,未免过于冷酷,也有失一位儒将夫人的身份与涵养。毕竟明笑他人、暗炫自家夫婿的做法太小家子气,大大折损了人物应有的格调,假使苏轼为此自卑、烦恼,那更是俗物一个了。况且,在词人的歌咏中,周瑜是主角,与之对应的是苏轼自身,小乔只是陪衬周瑜而己,关键点解读不宜节外生枝。可郭老似乎还嫌不够热闹,又从“羽扇纶巾”处附会出一个诸葛亮来,并臆想东坡也穿越时空,与他们会聚在一块儿。这样,四人神游故国便不啻八仙过东海了,个个逞强斗能,嬉笑闹腾,致使“多情应笑我”中词人深沉的自我慨叹意味荡然无存。

多年以后,台湾学者吕正惠先生依据郑骞《词选》里的相关注文又抛出了一个新人耳目的观点。他认为,“故国神游”当指东坡做梦回到了故乡眉山,“多情”则指其早年亡故、归葬眉山的元配王氏。④此论一立,颇似考古上的独家新发现,大有挑战其他流行释读的架势。不过,稍事推敲,吕先生的几处论证并不能使人充分信服。譬如,他对人们将“故国”释为“旧地(赤壁古战场)”很不以为然,觉得苏轼当时就站在赤壁旧地,何来“神游”呢?其实,此处的“神游”与下阕首词“遥想”的呼应,也是词人遥想内容赖以呈现的独特视角。苏轼确实“身”在“人道是”的周瑜之故国,但这并不妨碍他“神”思故国之周瑜。本来,游遗址思先人就是人类的一种极普遍、极自然的情感反应,也是怀古词作的常规写法。所谓“故国神游”,实乃词人在空间维度上的时间性想象,他身游的是地理之赤壁,神游的却是历史之赤壁,即三国风云中周瑜所建立的不世功业。再如,吕先生引经据典以强调《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纯粹的怀古词,而是借古咏怀之作,即借周瑜隐衬苏轼自身。此言固不虚,但由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索隐出东坡当年“十九娶王弗,廿一中举”的履历来,未免横生枝节。更甚者,周瑜赤壁一战名垂千古,而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两相对比里突然冒出一个亡妻来取笑“我”的一事无成和白发徒生,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词“怀瑜伤己”的整体架构,削弱了词人悲慨情感的纯一性和深沉性,犹似匹妇责难匹夫之没出息,堕入了庸常世界的俗趣。

至于林庚、冯沅君两先生将“多情”泛解作“关心他的人”,亦不过是对郑吕“王氏”说的扩大化而己,依旧没有准确揭示出苏轼赋予“多情”一词的特定涵义。

要言之,上述关于“多情”的解释本质上都是孤立地就词猜词并自圆其说,未能从全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高度去观照“多情”独特的意蕴处境。就抒写重心而言,苏词上阕及下阕“遥想”句至“灰飞烟灭”句,主写周郎之赤壁与赤壁之周郎,周瑜是主,在明处,而词人是宾,在暗处;“故国”句至篇末,着一“神游”收束前文,自虚境跌入实境,由思古怀人转入抚今悼己,词人反宾为主,周瑜则悄然隐没于“我”之中了。显然,“多情”一语正处于全词主宾易位的节点上,此“情”虽激发于周瑜之事,却内归于苏轼之心,是词人面对如画江山和风流人物意识到了个人的人生处境而生发的复杂喟叹,是全词少有的蕴藉之处。因此,“多情”的含义亦须从东坡本人丰盈的生命情感状态里去索寻,而非妄解作某某人。很多大家将“多情应笑我”释作“应笑我多情”的倒文,正是注意到了“多情”一语在此处言志述怀的功用。

不过,如何理解作为形容词的“多情”的具体意蕴,人们依然莫衷一是。有人受词中英雄配美人的叙述结构的影响,将“多情”解作男女间的喁喁私情,似又折回到了“王氏”说。可是,无论在现实世界抑或文本世界,东坡终究不是耆卿那般的风流情种,即便专题抒写与王氏的伉俪深情(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他也恪守着人伦的界限。况且,在一首借山川咏怀抱的豪放词里任笑叹卿卿我我之情泛滥,未免有失分寸。也有人释“多情”为“善感”,即“容易引发感触”的情绪特征,个中的软弱无奈之味确可与周瑜的自信倜傥之姿形成鲜明的映衬,从而增强词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失败感。可这样的释读只凸显了“多情”的功能性状,几乎架空了“多情”的内在意蕴。更有甚者,干脆将“多情”泛解为“人生的种种感受”或“感情太丰富了”,致使原本丰富独特的“多情”的面目变得模糊莫辨。综而观之,诸如此类的关键词意蕴探寻酷似词典释词,只注意义项的常规性与普适性,却忽略了特定语词在前后语链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独特况味。

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引有向巨原语,言苏门四学士之黄鲁直尝手书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其中今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书作“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这大概是东坡初稿上的词句,姑不论句中“前四后五”或“前五后四”的句读之别(其实两者的区别对词意的影响微乎其微),单看“应是”一语即能见出“多情”与“生华发”之间的因果关系;修改稿在语词上略有增删,表达也愈发饱满畅达了,但其间的逻辑联系并未根本性改变。朱纯深教授敏锐地捕捉到了修改稿语词背后微妙的语蕴关联,以一支生花妙笔译道:I must laugh at myself:letting sentiments grow/lnto grey hairs,too soon。⑦该英译清晰地勾勒出了苏句的情感肌理:笑(laugh) ——多情(sentiments) ——华发(greyhairs)。尤值称道的是,朱教授用grow into(含种子渐渐发芽生长成植物的意味)来连接senti-ments和grey hairs,愈加形象地展现了“多情”的种子悄无声息地萌发出丝丝缕缕“华发”的全过程,可视可触亦可感,极具文学性。

可以说,无论是苏轼的初稿,还是朱纯深的英译,都为我们破解“多情”之谜提供了一条独到而又合理的思路:“多情”为里,“华发”为表;“多情”是因,“华发”是果。正如苏轼在《宿州次韵刘泾》诗里所云:“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因此,欲求“多情”的内蕴,不妨由表及里、自果溯因,从“华发”处入手。不言而喻,人生白发缘于生命机体的衰老,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东坡为此“多情”,自然有对生命美好的留恋,也有对生命短促的无奈,但这样的感触与常人的普遍经验并无不同。要贴近独属于苏轼“这一个”的“多情”,我们还须特别关注“早生华发”中的“早”字,也就是本词修改稿里特意增补的语词。倘若“华发”是伴随着生命衰竭的节奏自然而然生出来的,那么以东坡向有之旷达是不易产生如此“多情”之感喟的。词人高调地嘲笑自己“早生华发”,与其说戚戚于“生华发”的生命现实,毋宁说耿耿于“华发不该生而生”的人生遭遇。据载,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业已45周岁,照宋时的平均寿命,也算迈入老境了,在此等年纪发染霜白并不见得有多“早”。但词中东坡自言其“早”,只能说明在他的潜意识里满头“华发”不是岁月染就的,而应由功业与年龄的反向错位所致。如果将功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视作顺遂的人生模式,那么功业剧增而年纪轻轻的人生便是惊伟的(如周瑜),功业空蚀而年岁徒增的人生则是悲怆的(如苏轼)。东坡强言“早生华发”,意即在壮怀难酬的现实面前依然不愿白白地老去,实出于生命里某种伟大的不甘和焦灼。子日:“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可苏轼竟罔顾这般生命现实,一厢情愿地沉湎于“故国神游”之中,对以周瑜为载体的功业世界倾慕不已,岂非“多情”?

当然,就此将“多情”理解为东坡对建功立业的魂牵梦萦,还是有点粗泛的。中国古代士人对人生功业的期待各有不同:有的追求现实世界里的权势名位,如信奉“书中自有千钟粟”之流;有的做着改天换地以一展文韬武略的枭雄梦,如欲“赢得生前身后名”,只“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可考察苏轼一生的行止以及其他文本所呈露的心灵世界,他既不是凡庸的禄蠹,也不是卓荦的枭雄,而是一个处困厄而一饮一食未尝忘其君的杜子美。据说,宋神宗曾读及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感叹:“苏轼终是爱君!”⑧而这种爱也是其来有自的。《宋史·苏轼传》记有苏轼由常州团练副使破格拔擢为翰林学士后,与宣仁后的一段对话。后问轼:“何以遽至此?”苏轼一一估猜,宣仁后一一否定,终末道出:“此先帝(指神宗)意也。”苏轼闻之“不觉哭失声”。⑤此后,无论遭受多么深重的祸患,苏轼念兹在兹的总是“主恩未报耻归田”(《喜王定国北归第五桥》)、“国恩未报敢不勤”(《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因此,东坡心中的功业很大程度上是以偿报君恩为刻度的,正如“故国神游”中周公瑾之于孙氏兄弟。当然,东坡绝非唯君命是从的愚忠之徒。相反,他常揣着一颗纯良之心忘躯极谏:“臣非不知陛下必已厌臣之多言,左右必已厌臣之多事,然受恩深重,不敢自同众人,若以此获罪,亦无所憾。”(《论边将隐匿败亡宪司体量不实札子》)当王安石的青苗法被地方官吏歪曲执行而蜕变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以攫取巨息的苛政时,东坡甚至不惜犯颜责君:“夫陛下苟诚心乎为民,则虽或谤之而人不信;苟诚心乎为利,则虽自解释而人不服。”⑩可见,东坡的忠君思想里烙着鲜明的国家立场和强烈的民本意识,其回报主恩的途径与指归皆为济世泽民。

概言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情”乃词人糅入了君臣恩遇的淑世情怀,是素以旷达之姿闻世的苏轼的未能摆脱处。东坡在词中自笑多情,一方面犹“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苏子,对君充满了忠爱眷恋之情;另一方面又如“荃不察余之中情兮”的屈子,对君含着怨愤牢骚之意。就在这亦爱亦怨的缠绵状态里,一个血肉饱满的人间苏轼便诞生了。

①启功《坡词曲解》,见《启功丛稿·题跋卷》第186页,中华书局1999年。

②郭沫若《读诗札记四则》,《文艺报》1982年第11期。

③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汉英选译)第151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

④吕正惠《浪淘不尽是多情》第97页,《读书》2007年第6期。

⑤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第6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⑥[宋]洪迈《容斋随笔》第107页,中华书局2007年。

⑦朱纯深《古意新声·品赏本》(汉英对照)第8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⑧[宋]杨浞《古今词话》,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种第31页,中华书局1986年。

⑨[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苏轼传》第7510页,中华书局1985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7

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一首名作。这首词描绘了壮美、雄奇的赤壁景色,歌颂了古代的英雄豪杰,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这首词风格豪放、俊逸,境界阔大、深远,写景用词洗练、绘声绘色,刻画人物更是生动传神。

关键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景色;人物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不久,他便被贬为黄州(在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黄州时期,是他政治上的失意时期,然而,仕途的不幸却使他迎来了文学创作的又一丰收,《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当时的著名词作。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壮美、雄奇的赤壁景色,歌颂了古代英雄的光辉业绩,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其情韵之情状,气魄之宏伟,意境之雄浑、深远及形象之鲜明、生动,无不令人赞叹称绝。因此,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也成了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品。

词的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大江东去”既是对眼前实景的具体描绘,又是指历史长河,一语双关。“浪淘尽”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风流”即“杰出”之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豪杰的赞许。三句连起来是写作者凭高远眺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内心感慨。浩荡的长江,汹涌澎湃,日夜奔腾,无休无止,历史的长河又何曾不是如此?仔细想想,千百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豪杰,他们都曾显赫一时,都曾是时代的骄子。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这些风流人物,以及他们的光辉业绩,不也已成为过去了吗?这三句,景物、人物并出,江山、英雄合写,又空间、时间交错,使词在开篇便创造了一种壮阔、旷远、深邃的意境,为全词笼罩了一层既豪迈激荡又沉郁悲壮的感情基调。

“故垒西边”三句写作者视线由江涛转向赤壁,切入正题,直接怀古。“故垒”,旧时营垒;“人道是”,据说是,并非实指赤壁之战古战场;“三国周郎赤壁”交代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此处“周郎”与“赤壁”并列是暗赞周瑜英名与千古赤壁共存,也为下阕咏周瑜打下伏笔。

那么词人所见的赤壁江山景色又如何呢?“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作者禁不住脱口赞道“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承上概括赤壁景色,“一时多少豪杰”由赞叹而联想到当年在此鏖战的众多英雄。这里再一次将江山和人物合写,既照应了前面的“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又引出下阕所咏周瑜。

词的上阕由地及人,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写景、怀古、咏史、抒情融于一体,真是意与境浑,人与景谐,一幅雄浑、深远而又波澜壮阔的艺术画面展现于读者眼前。

词的下阕: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遥想”点明是在怀古,再次扣题。“当年”指赤壁之战时。“雄姿英发”是写周瑜少年英俊和才智出众。“小乔”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衬周瑜,衬周瑜的春风得意,衬周瑜的风流倜傥。接下来的三句,“羽扇纶巾”写其服饰,“谈笑间”写其音容,“樯橹灰飞烟灭”突出其战功显赫。试想,大敌当前,他身为主帅却不着戎装,紧要关头,他不是手执金戈指挥于千军万马之间,而是手摇羽扇运筹于帷幄之中,俨然一副儒者的形象,多么潇洒而又自然!正是因为他有着惊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度,才在“谈笑”之间使曹军的船舰灰飞烟灭。可见其韬略过人。连起来看,这六句以特写的笔法刻画了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迸射着智慧光辉的洒脱浪漫的英雄形象。同时,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还看到了作者的影像。因为一切抒情作品,包括怀古之作在内,都要联系到抒情主人公本人,这首词也不例外,无论是写景,还是怀古都是在以词人自己的眼光写景和怀古,而词人所刻画的周瑜形象正是他理想的化身,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词人的追求与向往,可以说,活脱脱的周瑜形象即活脱脱的苏轼形象。

“故国神游”三句,又从历史回到现实,由怀古转到直抒胸臆。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笔者认为,这只是他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闷之情的自然流露。结句写他自己在伤感之中只有邀请江边明月以酒浇愁,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但尽管如此,也并不妨碍全词的昂扬与激越。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8

【关键词】 苏轼 比较阅读 豪放 境界

中学教材中选入的的《沁园春・雪》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雄浑、气势磅礴,二词皆以“豪放”见长。坡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沁园春・雪》被誉为是“使千古词人尽折腰”。但细品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胸襟和抱负。

《念奴娇・赤壁怀》是苏轼最具英雄气概的代表作,全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徐《词苑丛谈》)。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在广阔的空间与时间中把浩瀚的长江和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场景广阔而悠远,气魄恢弘。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把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古战场的险要,搏击江岸的汹涌波涛,卷起千堆雪的滔滔江流,全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黄庭坚《花草蒙拾》)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其豪壮情调跌入沉郁,但全词的音调也十分豪壮。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故事说明了苏词的豪放风格。词中的豪放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儒雅潇洒、足智多谋形象的塑造上,寄托着作者创不朽伟业的理想。他借周瑜这个形象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周郎年少得志,深得孙权信任,作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千古流芳。苏轼自小也有此抱负,“帕首腰刀是丈夫”(《南乡子・旌旆满江湖》);也有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想有朝一日能“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抗击入侵的敌人。这不就是想使“樯橹灰飞烟灭”吗?词人在借古人的衣冠,抒发自己渴望在抗击辽和西夏的入侵中立功报国的胸怀。可事实上,作者写这首词正值黄州遭贬之际,无以成就大业,壮志未酬,但人已衰朽,早生华发。人生失意,无以释怀,只好“一樽还酹江月”,流露出词人对政治失意的不满,有着“人生如梦”的消极情思。写人物,以雄奇之景去衬托,有形貌描写,有情态的刻画,有英雄业绩的渲染,形象突出,个性鲜明。苏轼的豪放词风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词作,情思豪迈奔放,表情激越壮伟,意境深邃高远,笔墨激昂飞动,具有雄豪劲健的阳刚之美。总而言之,苏轼豪放词笔力纵横,气势磅礴,豪壮清雄,新人耳目,在题材、意境、体制等方面对豪放词均进行了开拓和革新,对词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有益的推动作用,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弱的词风,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而作为政治家、革命家、诗人的则不同,他身上更多地表现为儒家的积极进取和革命者的英勇无畏。他的诗词中,反映着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着革命家的伟大思想。它深深地植根于现代中国革命战斗生活的土壤中,又吸吮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雨露阳光的滋润,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代伟人的自由意识的生命活动,矗立起一个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抒情主人公的典型性格形象。他的诗词,以整个世界――天、地、人――作为他描绘和表现的对象。他是一个与大地谈心,与高山交流的视野开阔的伟大诗人。这些与诗人的人格魅力有极大关系。政治家的襟怀和诗人的素质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的结合,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的词作大都气势磅礴,大多都能以壮景写豪情,意境悠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沁园春・雪》创作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当时日寇进逼华北,军队节节败退。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塑造的北国的冬天没有丝毫的枯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景色多么的苍茫壮丽,气势雄伟,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内外,黄河上下,雪后的山峦,茫茫的高原,给人们一幅惊心动魄、心情激荡的画面。也和苏轼一样,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江山景色,也引出一个个英雄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感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虽有雄才大略,能建功立业,但与为人民谋解放的中国共产党人相比就不得不“折腰”了,热情地赞美了革命的“风流人物”,豪迈之情溢于言表,读来气吞山河,韵味无穷,意境深远。词中洋溢着一股革命必胜,反动派必将灭亡的革命斗志和豪情。

从美学理论上讲,这种辽阔、巍峨、宏伟的壮丽景象表现在外在的美是崇高,是伟大而高尚心灵的反映,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古罗马朗吉弩《论崇高》)。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艺术意境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是“情、气、格”。即心灵、情感摹写、生命的传达、人格的高尚格调的折射。由此可见,“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与苏轼相比,诗词的豪放不仅在于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其情感的抒发在于自我的真性情,而在于自我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折射出的是一种高尚的格调,即与人民融为一体,代表着一个民族,体现着历史的宇宙观。同在人生低谷时,苏轼有“我欲乘风归去,犹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出世”“入世”思想,随着政治的迫害越多,他的出世入世思想也越来越复杂,隐退思想也越强烈。而则在红军长征千折不回、革命处在低谷的危难关头,能从容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抒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时,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的改造旧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对革命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其内在的精神、生命的光芒、高尚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又如,同时悼念亡妻之作,苏轼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生死离别的悲哀;而“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情感宏大,情都是真情,只是苏轼囿于个人的情感,而毛泽而的词是“胸怀天下”,是“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气势自不可同日而语。把个人的情感和革命事业、民族的解放融合起来,境界当然更为宽广了。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9

柳宗元生活在唐朝,确切地说是中唐时期。此时的国势远不及贞观、开元时期:国势衰微,藩镇割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唐王朝定都长安后,周边的吐蕃、高丽、匈奴、回纥等少数民族政权就经常与唐王朝有摩擦冲突,有时甚至威胁到唐王朝的统治。而为了消除边境隐患,唐王朝也一直没有停止开疆拓土的步伐,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边境战事不断,尚武自然也就成为一种风尚。文人要想建功立业,跻身仕途,除了参加科举考试(隋大业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到唐朝初年还不够完善,录取的人数也有限)外,还有一条重要途径,那就是投身边塞,在边境的对敌斗争中赢取功名。于是也就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有了“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李颀,有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王翰,有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李白,有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卢纶,有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李贺……于是有了盛唐轰轰烈烈的边塞诗派。文人都如此热衷于边塞斗争生活,除了要名垂青史外,那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将受重用。那些能征善战之将的地位、待遇自然不是一般文人能比的,而经过安史之乱的洗劫,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就更有发言权。

柳宗元就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而他又因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受到牵连,先是被贬到永州,做了一个闲职——永州司马,后被调任柳州刺史,实际上是贬到更远的地方。这对抱负雄伟的柳宗元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所以柳宗元在永州、柳州时,心情非常郁闷、痛苦,境遇很是凄凉,心中郁积了太多的不平之气却又无法排遣,于是乎,他只能寄情于山水,试图通过游山玩水来忘却心中的烦恼和愁苦。因而他在永州做司马时,带着童仆和少数下人游遍永州城的山山水水,为我们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柳宗元抑郁愁苦的心境在一组山水游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始得西山宴游记》)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从这些生动的描写中,不难感受到柳宗元凄凉的心境和孤苦无依的处境,以致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怀着悲愤愁苦的心情客死他乡。

而同样是被贬,甚至比柳宗元被贬得更多、贬得更远的苏轼,他在被贬之后的处境又怎样呢?不妨也从苏轼的诗文中来寻找端倪。苏轼因政见与执政者不合,不管是王安石执政还是司马光执政,他都得不到重用,反而多次被贬,先后被贬到杭州、密州、黄州、惠州等地,最远的地方被贬到了今天的海南岛(今天三亚的“天涯海角”就是他题写的)。按理说,苏轼在诗文中应该表现出他内心的不满和抱怨,但当我们翻看他被贬后的诗文,几乎找不到这样的文章,相反,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隽永的诗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念奴娇?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从这些诗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柳宗元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凄苦、孤独,而是经历挫折、磨难、打击后的一种从容淡定,那是一种豁达的胸襟,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同样是被贬,两人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会有如此之大的区别呢?一个人身处逆境是否消沉、悲观、愁苦,固然与一个人的性格、经历、家庭背景有关,但与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也不无关系。当整个社会都崇尚某种风气时,自然就会影响到这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柳宗元生活在唐朝,唐朝尚武之风盛行,当他被贬后,他自己都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再被起用,那他还有什么理由乐观起来?特别是对于一个想施展自己抱负的人来说,这无异于宣判了他政治生涯的死刑,我们就不难理解柳宗元作品中的那一声声消沉、伤颓、无奈的叹息了。

反观苏轼,他生活在宋朝,宋朝是怎么起家的呢?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政权,平定天下后,赵匡胤害怕手下大将效仿他,于是通过“杯酒释兵权”,铲除了心头大患。之后,宋朝统治者大量重用文人,所以在对辽、西夏的斗争中,宋朝经常打败仗,只好通过纳绢、进贡、称臣来求得暂时的安定。但文人的地位却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过着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有些人虽被贬,但往往很快又被重新起用,即使暂时不能被起用,在地方上也能拥有实权,发号施令,生活同样过得有滋有味。所以欧阳修被贬后还能写出《醉翁亭记》,苏轼被贬后还能写出《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水调歌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篇10

关键词:同一文本;不同处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76-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把其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目加以编排。近来笔者连续听了几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听课之余,有所感。现述如下:

这几节课,由不同的执教者执教。纵观这些课,教者都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均能不同程度地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时代对话、与抒情主人公对话、与作品中塑造的形象对话。但由于执教者的个人学养、个人特长、个人阅历、个人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等的差异,在教学中又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为了便于叙说,笔者把不同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处理描述为现象。

现象一:教者凭借自己出色的诵读功底,侧重于对学生朗读体悟能力的培养。如节奏声调技巧的指导、清诵与配乐诵等不同的朗诵表现艺术形式指导,在指导朗诵的过程中,通过背景介绍、重点词句揣摩、重点意象分析等不断寻机让学生用心体悟作者的情感,用声音传达出这种情感,或集体朗诵或个人朗诵,形式多样,整堂课师生口诵心维,其情融融、其意切切、其势洋洋。

现象二:教者在必要的诵读指导外,对文本的处理,则侧重于对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内心情感、表现手法等深入地探究。课堂上有激烈的思维交锋,饱含着思辩色彩。作者通过“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与“与历史对话”的教学板块的设计,把对文本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对人生的体验等不断地深化、升华。课末教者设计了“我与苏轼对话”的小练笔,这个教学环节则把学生个人的人生经验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利于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表达,从而把课堂教学氛围推向了高潮。看得出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赤壁、自己的苏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象三:教者除了让学生体验写作过程中的丰富情感外,更侧重于让学生对大情之中的逻辑思维的把握:词的上阙侧重于写什么?(写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壮阔)作者写壮景除符合实情外还有什么用意?(壮景引英雄)词的下阙写了哪个美人?(小乔)为什么要写美人?(美人配英雄)写壮景写美人作者仅仅是为了赞美英雄、仰慕英雄吗?(借机插入背景介绍,学生自然明白作者本意并非如此,自然过渡到对词末作者感怀的体悟)以上一连串的发问,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引人深思。师在问答之中,寻机板书:

如此让学生明白,即使生活中有大情怀,大感悟,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必须要有很强的逻辑性。纵观整个思维流程,于文本而言,便于整体把握;于写作而言,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应该说教者很好地做到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

现象四:教者花半节课的时间疏通文本,诵读感知,然后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作者的其它豪放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同时代的辛弃疾的豪放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感受同为豪放词人,同为怀古诗,不同词人因境遇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其表情达意的异同之处,甚或同一词人不同境况、不同背景下的豪放作品,其风格、意蕴、情感等也有诸多差别。此外作者还引导学生阅读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让学生领略了苏轼缠绵多情、凄哀悲婉的一面。通过对同一词人同一风格或不同风格的词作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学会全面多维地走进词人、了解词人的方法。

可以说以上教者的课都极具特色,都能给人教益,都能从不同角度彰显课堂教学理念。笔者现就个人的体会,谈谈从以上课堂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一:课堂教学应追求多样化、个性化。同一文本,解读的角度不同,其个性化的表现亦不一样。如此就形成了个性各异的课堂,个性各异的教学风格、个性各异的生命体验。现代社会正因为事物的多样性,个性的差异性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同样,课堂教学也应该表现出千姿百态,如此才能培养出个性多样的现代人和培养现代人生命体验与表达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