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执着十篇

时间:2023-03-30 06:10:36

生命的执着篇1

——题记

最后一秒

夜晚把人们的身体搬到了床上,而你的思想开始奋力前行!

眼睛在黑夜中无法走远,但是你的一束灯光却拨开了我的蒙昧。在一方矮矮的屋子里,我看到了你的身影。看到黑暗在你四周节节败退。你单薄的身影此时正斜斜地画在地上,在灯光里安静无语。沉浸在求知的书海里的你,好像要吸纳所有来丰盈自己。笔在书页上耕耘,你像极了一位在田畴里耕作的农人,醉着新翻的泥土气息。母亲伛着腰披着睡衣一声紧一声的催促,你听到的催促里淀着满满的疼惜,合上书,安恬地安慰母亲,在母亲匀称的呼吸里你调暗了灯光,你的心中一直活跃着一位母亲的感言,飞越大海的往往是动作笨拙的海鸥。你坚持着,不放过最后一秒。以深宵灯火为伴,漂白了四壁。

你用了比别人多出一倍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迎来了全省第一的佳绩,当老师让你说感言,你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坚持,哪怕最后一秒钟,也不能放弃。”你是素朴的一首诗,坚持是其中的警句。

快乐着活

巷子里的早晨醒来得早,巷子两边的摊点正描写着火热的段落。就势来到街上,热腾腾的面条借着筷子在咝拉拉抒情,馄饨把自己包成丰腴的摸样氤氲在袅袅的蒸气里。一吸入口的感觉,匀称而生动。他站在自己的小摊边,看着,甚是餍足。

活着其实不就是这样简单吗?但是如果你活得懦弱,活得平庸,活得魂魄远离躯体,好像脸上也涂抹着笑,但是总觉得那些笑太浅,或者可以说并不是出于心底深沉的快乐,那该算是本能的泛滥。活着并快乐着并非易事。它需要你实时的付出,有时还要不计成本的付出。你计较多了,心里的快乐就像鸟羽上系了黄金,能飞得动吗?你还要知道,生活的长河里有坦荡如砥的平原,也指定少不了戈壁、险滩、黄沙漫漫,心里没有一片绿洲,你怎么能愈合被戈壁砾石划伤的疼痛?怎么不在险滩的淤泥中黯然神伤?怎么可以不被漫漫黄沙兜头罩住眼睛的前行的方向?

持有一颗淡定的心,执着的心,活着才可能快乐,才可能快乐着活。

风干泪水

眼泪,可能是你内心伤痛的明证,我想着落下是对伤痛的分解,但是到你那里分明添了一段不了的怨怼。

考场上,至关重要的一道题,却在你的粗心里分数被狠狠减去,好像剪断了你的梦想一样。事后的你眼泪决堤,好像要淹没了自己未来的路。你恨依靠一次考试决定结果的选拔。可是这样的选拔只能漠视着你的哭诉。其实我只想告诉你,考试不相信眼泪,就像幸运不相信眼泪一样。与其在这里消耗自己,卸去元气,不如将所有悲转化为动力,投入到下一条河流,谁说河流的方向不是通往大海的呢?去拼搏吧,坚持下去,坚持下去。不要在情绪的漩涡里浮沉了,唯有理智才能拨开阴霾迎来云开初霁。风干眼泪,以这次的失误为经验的累积,把它当做一块跳板,执着地向生活的深涧纵身一跃。记住姜钦峰所说的话:“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只承认汗水。与其在泪水中消耗自己,不如在汗水拼搏!”

生命的执着篇2

曾经我们一定有过对一件事的执着追求,不管大小如何。执着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有时是幸福快乐的,在痛苦幸福兼同之下,我们在成长。

掀开史册,在历史上留名的,有关执着的故事,数不胜数,有如像,孔子,岳飞等等;离我们更近的,有像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一批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革命党人,因为他们的执着,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自然,这个执着过程是很艰辛的,只因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所以我们无法理解。

历史永远是对的,不管曾经它是如何的错如何的对,在以历史的形态呈献在后世之时,它永远是对的,它让我们要走对的路。正所谓“前车覆,后车鉴。”

对于我们自己,不管曾经怎样,未来怎样,只要我们对事怀有一颗执着的,保持本心的心,我们终将无悔,即便未来是平凡的。

即使现实不堪,我们依旧执着,这是一种待事的真正态度;即使我们一直相信命运,而我们依旧执着,这是一种对所谓命运,不甘的执着。即便不能改变什么,但这至少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至少我们曾经执着过。

改变你的,是一种叫执着的态度;不是知识改变你的命运,而是你自己的心改变你的命运,知识只是充实你的灵魂,不让你变的愚昧无知。

行一生,思一生。执着不可缺少,要成功的必不可少。执着,一个千百年来不灭的话题。对万物的执着,对生命的执着……

曾经我们一定有过对一件事的执着追求,不管大小如何。执着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有时是幸福快乐的,在痛苦幸福兼同之下,我们在成长。

掀开史册,在历史上留名的,有关执着的故事,数不胜数,有如像,孔子,岳飞等等;离我们更近的,有像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一批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革命党人,因为他们的执着,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自然,这个执着过程是很艰辛的,只因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所以我们无法理解。

历史永远是对的,不管曾经它是如何的错如何的对,在以历史的形态呈献在后世之时,它永远是对的,它让我们要走对的路。正所谓“前车覆,后车鉴。”

对于我们自己,不管曾经怎样,未来怎样,只要我们对事怀有一颗执着的,保持本心的心,我们终将无悔,即便未来是平凡的。

即使现实不堪,我们依旧执着,这是一种待事的真正态度;即使我们一直相信命运,而我们依旧执着,这是一种对所谓命运,不甘的执着。即便不能改变什么,但这至少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至少我们曾经执着过。

生命的执着篇3

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而由于自身的重量,巨石还总是滚下去,西西弗斯这不得不下山再往上推。诸神觉得没有比这种机械重复无休止的劳动更严厉的惩罚了,而西西弗斯乐此不疲,用每一个坚实的脚印写自己不懈的追寻与充实的人生。执着,就是这样淡泊的心境,一种刚毅的精神气质,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总是周而复始地工作着。它们由黑珍珠一般得子儿到小小的蚕儿,当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之后,便用生命的丝来织网而息,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小小的生命始终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只美丽的蛾。因而执着地坚守着那个希望。终于,她咬破了自己织制的网,出来了,完成了生命的飞跃。执着,就是分期分批的投资,而成功则是对这投资的一次性回报。

执着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错锭般稳定,稳住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心思;执着是忘情专注,是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的追寻与探索;执着是投入,是一份深深的眷恋。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意境中坚守执着,终成大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史转《吕览》;韩信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以作也。”正是因为执着,使他们领略到了一览众山小的雄伟风光。

生命的执着篇4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1

听,是谁在舞动邰丽华的惊人舞蹈《千手观音》;听,是谁在拨动爱迪生手中的钨丝;听,是谁在奏响贝多芬钢琴上的《命运》?是它一份坚定的执着。

是她,邰丽华,以一场千手观音感动了全世界。她在自己的舞台上,成就了一个艺术天堂。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诠释,她向世界人展示:她执着的彼岸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梦想的实现。

是他,爱迪生,以1000多次的失败,终于找到了可以用来做灯丝的钨丝。刚开始,他还只是个无名的科学家,看到他失败那么多次,没有人赞同他。有人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那么多次,不会再成功了。”爱迪生却说:“不,我在成功,我现在已经知道这10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我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成功。”最终,在第1300多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成功了。他以自己的成功向人们诠释了执着对成功的重要性。他执着的彼岸不仅仅是世界的称赞,更多的是世界的灯火通明。

是他,贝多芬,以一部《命运交响曲》使世界上的人人都认识他。他是一个从山峰跌落到低谷的失聪人。但他却在失聪之后,咬住木棒,在钢琴上“听”声音,奏响了《命运交响曲》。他像一个音乐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爆发出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重新握起了笔,无论失恋的痛苦多云令人断肠,无论失聪的苦闷多么令人绝望。他只会将命动的不公掷于九霄,他只会用音乐向挫折宣战!他胜利了,《命运》的旋律证明!他胜利了,《欢乐颂》的节拍证明!他执着的彼岸,不仅仅是世人的仰望,更多的是战胜挫折后的成功。

如果没有那份执着,又有谁可以真正到达成功的彼岸呢?邰丽华残疾后的泪水无人可言,但她仍然选择了执着,才成就了自己的艺术天堂;爱迪生的执着换来了今日的灯火通明;如果贝多芬过早地放弃了对音乐的创作,那么,今天还会有震撼世界的《命运》吗?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选择了执着,才造就了历史上的无数神话。今天,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他们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最美的乐章,而我们呢?我想,我们仍然要乘着执着的翅膀,飞向梦想的彼岸。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2

生活中,总有一种情让人心存温暖,总有一种人让人心生感动

《梦想的力量》中6岁的小主人公加拿大男孩瑞恩,当他得知那些非洲孩子因喝不上水而疾病缠身,甚至失去生命时,“为了给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便执着地根植于他小小的心灵。

从那以后,他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用他稚嫩的双手和执着的心,赚钱打井。他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朋友,也感动了同学和老师,还感动了整个加拿大。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并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三十口井,让四十五万人受益。如今,“瑞恩的井”还在不断增加,不久的将来,非洲将成为世上最美丽的家园。

我的心被瑞恩的执着和爱心撑得满满的,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同学史心逸的爸爸高高的个儿,偏瘦,架一副眼镜,是个憨厚的平凡人。可就是这么个普通的爸爸,他平均每年无偿献血二至三次,每次400CC,这件事他已经整整坚持了六年。我震惊了,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只是淡淡地说:没为什么,只觉得自己年轻,对自己没什么伤害,对别人有好处就去做了。朴实的言语透露着真诚,朴实的语言折射出的是奉献。

如今,每当我看到他窗外的身影,总会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他的身影在我的心中是如此的伟岸高大。看着他,我的心中会泛出阵阵暖意。

一个平凡普通,一个朴素执着,一个让人心生温暖、心生敬意的爸爸。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3

执着是力量,引领人类改变未来——题记

执着,是对生命最本质的坚守。执着,是一种伟力。执着,使猿不安于现状最终走出了茹毛饮血的世界;执着,使人历经千难万险而无悔。

左丘明失明着《左传》,司马迁遭宫刑写下史家绝唱。执着,使人为它粉身碎骨而无怨。商鞅将临分尸之刑而谈笑自若,谭嗣同面对屠刀高呼:“快哉!快哉!”大江挟雷霆之势,虽面前有千沟万壑仍奋然东流;瞻头雨珠依恋大地,明知会跃个粉碎,依旧投向泥土;大雁心怀故园,万水千山也阻挡不了它的归来……执着,是一种伟力,永远存在于世间。

古往今来。历史沿革,人类留下了一页页“汗”的创业史、“血”的奋斗史,英雄在创造历史,凡人也在创造历史,于是历史的车轮才不断滚滚向前,这就是人类的“执着”。执着于改革,则能兴盛;执着于奋斗,则获成功;执着于创新,则有发明;执着于登临,则览名胜;执着于求知,则得渊博!

只要执着,世界便永远长新。鲁迅先生赞叹吃蟹的第一个人是勇士,为人类发现了一种佳肴,这是一种执着;达尔文周游世界,创立进化论学说这也是一种执着。执着有大有小,但只要执着新生事物,执着真理,那么无论匹夫走卒,王后公卿,他们都是平等的执着者,对于他们,执着永报以鼓励的笑颜。他们的精神也将超越身份、地位、时间、空间而流传下去。

执着到深处,那执着本身便化成了一种快乐。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滋味;居里夫人获得的“诺贝尔”奖章却成了孩子们的玩具。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执着已融入伟人们的血液,不需要什么回报,执着本身已给他们心灵以慰籍。

执着也会成为“痴”。据说,曹雪芹批阅十载而终于写成《红楼梦》,当朋友们来探问他时,见到他还在痴痴地吟读着,朋友唤他,曹公抬头茫然一笑,又低头吟读起来,这部血泪凝成的《红楼梦》已使曹雪芹深深地陶醉进去。执着使他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了一个世界。这其中滋味,惟有执着者才理解得最真切。这便是境界,执着的境界。

我们要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们更要有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大气,专注执着吧,变化即将到来!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4

执着,就是这样一种勤勉的跋涉,淡泊的心境,一种刚硬的精神气质,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节操。

执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执着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锚碇般坚强稳定,稳住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心思;执着是忘情是专注,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的追寻、探索,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探求;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一份深深的眷恋;执着也是给予是付出,是全副身心的追求。

现代社会为现代人解脱了传统社会的种种陈规陋习的束缚和禁锢,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生活机会——一个人有了更多的需要,也有了更多满足需要的手段。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许多人就多了无所执着的空虚与无所依托的孤独。也正因为如此,有所执着才成了下现代人渴求的品质。

执着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心灵的需要。毕竟,人活着不能没有东西吸引你往前走,也不能没有为追赶上这个东西而付出奔跑。或许,我们奔跑了仍然没有追上,但为了有所追求而执着,岁是艰辛的,却必然也是一种幸福。

不论你身居达官显位,还是身处平常街巷,无论你奔波于闹市通衢,还是栖身于田园山水,只有有所执着才能置常人眼中的得失、荣辱、毁誉于不顾,才能拥有笑傲人生的旷达与潇洒。

执着是一场漫长的分期分批的投资,而成功是对这场投资的一次性回报。执着于自己所爱的事业,追求一份成功与收获,该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只有坚守执着才可能有所收获。

古有精卫鸟,相传为炎帝女,因为在东海游泳,不幸溺亡,经常衔西山之木去填东海,这就是精卫填海的传说,也是执着于人生目标的一个精神典型。为了我们的事业与生活,我们永远应该坚守执着,也许收获有迟有早,有大有小,但我们坚守执着的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大收获。

欣赏执着,品味人生。如果说软弱是生命的悲哀和无奈,逃避是意志的沉沦和丧失,那么执着则是理想的升华和永恒。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5

梦想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或许,你曾为你的梦想奋斗过,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你的梦想是能否实现,但至少你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很多。梦想或许是虚的,但是你为梦想奋斗的过程是真实的。为梦想奋斗,留下真实与感动。

梦想。如果你真的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可能还答上来,其实在写这篇作文之前我从来没认真的思考过我的梦想。即使现在在回忆中去寻找当初那关于梦想的残缺的画面,那梦想也只能是残缺的,显得那么模糊不真实。那不是梦想,那只是幻想,因为我从来没有为其而付出过努力和汗水,连过程都没有的梦想能说是梦想吗?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为梦想奋斗的故事依然是很好的典范,他们在梦想的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麦哲伦他为梦想而坚持的精神令我挺敬佩,他也有一个梦想就是环游世界证明地球是圆的,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梦想,但难道麦哲伦有特异功能吗?并没有,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他与我们不同,他一直都坚持着他的梦想,直至最后一刻,当他胜利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只有执着于梦想的人才能体会到的。

如今我选择了幼教这个专业,在无形中我就向梦想跨出了新的一步。可能当时选择这专业时也是被父母要求的,但现在仔细想想,当幼师也是不错的。

生命的执着篇5

没有关爱之心,生命便会暗无天日,迷茫无光。

有人会说,生命最宝贵的是那颗执着的心。执着,是车夫背上辛勤的汗水,是拉夫肩上条条红红的纵横,红的直透眼睛深处。那是坚守贫苦的执着。又像那山溪边突起的减石,坚守自己的岗位,让水流从身下而过。那是坚持的执着。又像鲁迅笔下报国的忠义,没有任何人能阻挡他的批判的愤怒。那是灵魂的执着。

没有执着之心,生命便会毫无意义,无需奋斗。

有人会说,生命最宝贵的是理想的那份境界。如果没有理想,生活便会毫无追求。当蝴蝶从幼虫开始,理想在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萌芽着,疯狂地生长。当你看到一只为脱蛹的蝴蝶是,你也许会感到一丝辛酸。但是,脱蛹后的美丽不正是哪绽放的花朵吗?然而蝴蝶理想的花朵没有掉落,它寻找着自己的家园,飞过草原,飞过森林,在海风凛冽中,它被海风摧残在沙滩上时,你可以看到理想的果实。

没有理想的境界,生命便会失去方向,便会枯萎。

然而,我却想,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那颗等待的耐心。等待的人像海边的石头等待着大浪的来临,等待着大浪的温柔洗礼,默默地。海深处一朵朵灿烂的葵花不也正是等待的体现吗,它们不光等待着食物,也在坚守着岗位,寸步不离。等待能使人宽以待人,等待能使人懂得珍惜。

失去等待之心,生命就会愁云万里,没有目标。

生命的执着篇6

几位老友,不常见面,见了面总劝我“放下”。放下什么呢?没说,断续劝我:“把一切都放下。人就不会生病。”我发现我有点儿狡猾了。明知那是句佛家经常的教诲却佯装不知。佯装不知,是因为我心里着实有些不快;可见嗔心确凿,是要放下的。何致不快呢?

既知嗔心确在,就别较劲儿。坐下,喝茶,说点儿别的。可谁料,一晚上,主张放下的几位却始终没放下几十年前的“文革”旧怨。所以,放下什么才是真问题。比如说:放下烦恼,也放下责任吗?放下怨恨,也放下爱怨吗?放下差别心,难道连美丑、善恶都不要分?放下一切,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总不会指着什么都潇洒地说一声“放下”,就算有了佛性吧?当然,万事都不往心里去可以是你的选择,你的自由。但人间的事绝不可以是这样。也从来没这样过。

错的不是执着,是执迷,有些谈佛论道的书中将这两个词混用,窃以为十分不妥。“执迷”的意思,差不多是指异化、僵化、故步自封、知错不改。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但谋生,从而谋利,只要合法,就不是迷途。名却厉害。温饱甚至富足之后,价值感,常倒把人弄得不知所归,其实也是在谋名了。价值感错了吗?人要活得有价值,不对吗?问题是,在这个一切都可以卖的时代,价值的解释权通常是属于价格的;价值感自也是亦步亦趋。

而“执着”与“执迷”不分,本身就是迷途。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人们常管这叫欲壑难填,叫执迷不悟,都是贬义。但爱财的也有比尔・盖茨。他既能聚财也能理财,更懂得财为何用,不好吗?恋权的嘛,也有毛遂自荐的敢于担当,也有种种“举贤不避亲”的言与行,不对吗?图名的呢?雷锋,雷锋及一切好人!他们不图名?可谁说他们没干好事,不是好人?不过是不图虚名、假名。争强好胜也未必就不对,阿姆斯特朗怎么样,那个身患癌症还六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人?对这些人,大家怎么说?会说他执迷?会请他放下?当然不,相反人们会赞美他们的执着――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都是褒奖。

主张“一切都放下”,或“执着”与“执迷”分不清。是否正应了佛家的另一个关键词――“无明”呢?

“无明”就是糊涂。但糊涂分两种。一种叫顽固不化,朽木难雕,不可教也,“无明”应该是指这一种。另一种,比如少小无知,或“山重水复疑无路”,这不能算“无明”,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是成长壮大的起点。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已然是大智慧了。

后一种糊涂,是错误吗?执着地想弄明白某些尚且糊涂着的事物,不应该吗?比如一件尚未理清的案件,一处尚未探明的矿藏,一项尚未完善的技术、对策或理论。这正是坚持不懈者施才展志的时候呀,怎倒要知难而退者来劝导他呢?严格说,我们的每一步其实都在不完善中,都在不甚明了中,甚至是巨大的迷茫之中,因而每时每刻都可能走对了,也都可能走错了。问题是人没有预知一切的能力。那么,是应该就此放下呢,还是要坚持下去?

老实说,我――此一姓史名铁生的有限之在,确是个贪心充沛的家伙,天底下的美名、美物、美事没有他没想(要)过的,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他多病的原因。不过,此一史铁生确曾因病得福。二十一岁那年,命运让这家伙不得不把那些充沛的东西――绝不敢说都放下了,只敢说――暂时都放一放。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暂时都放一放”,绝非觉悟使然,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先哲有言:“愿意的,命运领着你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你走”。我就是那“不愿意”而被“拖着走”的。被拖着走了二十几年,一日忽有所悟:那二十一岁的遭遇以及其后的二十几年的被拖,未必不是神恩一一此一铁生并未经受多少选择之苦,便被放在了“不得不放一放”的地位,真是何等幸运的事情!虽则此一铁生生性愚顽,放一放又拿起来。拿起来又不得不再放一放,至今也不能了断尘根,也还是得了一些恩宠的。

如今已是年近花甲。也读了些书,也想了些事,由衷感到,尼采那一句“爱命运”真是对人生态度之最英明的指引。当然不是说仅仅爱好的命运,而是说对一切命运都要持爱的态度。爱,再一次表明与“喜欢”不同,谁能喜欢坏运气呢?但是你要爱它。就好比抓了一手坏牌,你骂它?恨它?耍着赖要重新发牌?当然你不喜欢它,但你要镇静,对它说是。而后看你如何能把这一手坏牌打得精彩。

大凡能人,都嫌弃宿命,反对宿命。可有谁是能力无限的人呢?那你就得承认局限。承认局限,大家都不反对。但那就是承认宿命呵。承认它并不等于放弃你的自由意志。浪漫点儿说就是:对舞蹈说是,然后自由地跳。这逻辑可以引申到一切领域。

生命的执着篇7

执着,就是这样一种勤勉的跋涉,积极的心态,一种刚硬的精神气质,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节操。

执着就是坚守,在那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同锚锭一般坚强稳定,稳住游离不定的心思;执着就是忘情而又专注,是那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的追寻,是那锲而不舍的探索;执着就是热情的投入,就是一份深深的眷恋;执着也是给与,付出,那是我们不舍的追求。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摆脱传统社会的各种陈规陋习的禁锢,同时也给人们一个广阔丰富的世界。在这纷繁的世界面前,许多人们有了无所追求的空虚以及莫名的孤独,这是如此,有所执着成为人们渴求的品质。

执着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心灵的需要。毕竟我们活着不能漫无目的的前进,不能没有为了目标而付出的精神。或许,我们不断付出而毫无收获,但是,为了有所追求而选择执着,岁月是艰辛的但却必然也是一种幸福。

无论声名显赫,还是平淡无奇,只有有所执着才能不顾得失,荣辱。才能拥有笑傲人生的旷达,潇洒。

执着就是一场漫长的分期投资,而这成功就是这场投资的丰厚回报。执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努力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一分收获,就是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然而,只有坚持不懈的执着才会有所收获。

生命的执着篇8

教学目的:使学员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有关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执政水平

教学提示:通过对资产阶级政党执政和共产党执政的异同比较,说清共产党执政规律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涉及的范围,说清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含义。

教学时间:1.5个小时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要求我们加深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一是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二是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三是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个问题都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和掌握了这些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达到一个新境界、新高度,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由于这些问题涉及领域广泛,涵盖内容丰富,所以研究难度很大。它不仅有赖于理论思维和理论概括的高度,而且有赖于实践和发展对这些问题展现的程度。

一、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经谈到关于研究战争规律的方法论问题。他分析了一般战争的规律、革命战争的规律和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认为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解决战争规律的问题,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解决革命战争的规律,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他指出,我们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不但要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无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做好那件事。的这些论述,表达了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要着眼于事物的特点,二是要着眼于事物的发展。

研究执政规律和研究战争规律从方法论上讲,道理是一样的。党的状况、党的领导方式,执政前后有很大的不同(教学提示:可以从党的队伍状况、党所处的环境、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具体进行比较)。因此,研究执政党的执政规律,必须从执政党的特点出发,立足于执政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环境。如果不从执政党的特点出发,仍然沿用战争年代的建党方式,那就会事倍功半,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那么,今天我们党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是什么呢?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概括为“两个历史性的根本转变”和“三个重大变化”,即: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同时,面临着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党的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两个历史性转变”和“三个重大变化”,是我们研究党的执政规律的依据和出发点。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党处于执政地位,处于改革开放条件下,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才给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党与国家政权和其他非党组织的关系,如何在执政条件下建立新型的党群关系,如何建立确保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如何提高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如何适应和应对时代主题的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依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把法制原则贯彻于党的全部决策活动、授权活动、行政行为的过程之中,等等。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才使我们党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正确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就要发扬改革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从固有的教条本本出发。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使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真正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

二、党的执政规律中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几个基本问题

执政是相对于非执政而言的。西方国家有执政党、在野党之分,其政党执政的起源与职能,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政党在议会政治中产生,是为取得议会的多数而组织起来的。他们的基本职能是争取选民,争得政府首脑和议会多数,而这些活动主要是通过政客来实现的。当选举结束以后,党的职能就弱化了,国家领导主要由各级政府和议会来实行。共产党执政和西方的执政党有很大不同:一是共产党本质上是,不存在在野党,也可以说共产党就是领导党;二是共产党执政并组织政府以后,党自身的功能并没有弱化,仍然肩负着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领导国家和社会等重要职责(教学提示:可具体说明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属性)。因此,共产党执政和西方的执政党在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执政规律自然也有区别。那么,什么是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呢?就其实质来说,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运用民主和法制原则,表达和整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就其范围来说,就是党的领导规律和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统一。根据这种认识,执政的共产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跳出所谓的“历史周期率”,就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以下一些基本问题:

1.执政党必须确定和实践正确的理论和路线,科学制定各个历史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执政党保证理论和路线的正确,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符合客观实际,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党80年来特别是执政50年来的经验反复证明,能不能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命运,也关系党的生存的命运。中国革命有了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才赢得了胜利,才有了新中国;新的历史时期,有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才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社会主义才有了生机和活力,中国才出现了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教学提示:可用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说明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性)。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要求党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路线和政策。这样,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才能永葆党和党的事业的青春与活力(教学提示:可结合同志“七一”讲话内容,具体说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丰富)。

2.执政党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一般说来,西方国家执政党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它们争得执政地位以后,除了在议会中进行党派纷争以外,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都由政府和司法机关承担,执政党本身并不参与具体的行政和司法活动。我国政权建设的历史和领导体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从1941年根据地提出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起,到建国后直至“”,我们都一直沿用这种体制,“工农兵学商,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样,就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局面,政权的职能遭到弱化。一方面,党组织实际上自上而下地直接管理、直接指挥;另一方面,又设置一套自上而下的政权组织。这两套组织作用于同一对象、同一客体,要理顺、协调好实在太难。因而,往往造成机构重叠,互相扯皮,内耗不断,办事效率低下(教学提示:可联系实际具体说明党政不分的弊端与危害)。这就提出了共产党如何执政和执政方式问题。什么是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呢?这里要回答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党和政的关系。党怎么领导政?党的领导职能是什么?政的职责是什么?从原则上说,党应管路线,管政策,管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管重要干部人选的推荐;政应管经济,管政务,管公共事业的设施。这样,既强化了政权组织的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没有削弱党的领导。因为,党和政的目标与任务是一致的,政是由党领导的(教学提示:可结合实际,具体谈谈近年来我国党政领导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尚存在的问题)。二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领导要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不仅要相信群众,代表群众的利益,而且要依靠群众。核心问题是发扬民主。如果民主不充分,当家作主就是空谈,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落实。三是党和法的关系。党的十五大已经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无论是党和政的关系,还是党和群众的关系,都要运用法律来规范。

3.执政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民主和法制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总结历史上的统治者和当今各种类型的执政党,其执政方式可概括为三种:一是人治,二是民治,三是法治。民治要通过法治体现出来,两者是统一的,这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人治是以领导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科学的,也是靠不住的(教学提示:可适当列举当前我们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的各种人治现象)。共产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实行民主和法治。共产党执政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人民是权力的主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是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所以,民治和法治的统一,是共产党最科学、最富有生命力的执政方式(教学提示:可具体阐述当前我国法治进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生命的执着篇9

我作为一名刚加入公安队伍的新兵,今天可以站在这个讲台上,和各位战友共同学习交流,感到非常荣幸。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为民执法 镌刻忠诚》!

迎着初升的朝阳,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我终于踏入了这个挚爱的行业。这一刻,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开始的兴奋与欣喜过后,我们渐渐理性了,作为警察,真正让我们感到光荣和自豪的,是他的责任和使命。在人民心中,警察是朗朗乾坤的保护神,是正义与和平的化身;在犯罪分子的眼里,警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克星。如果把奉献比作一幅画,那么警察就是五彩缤纷的色彩;如果把奉献比作一首歌,那么警察就是那不断跳动的音符;如果把奉献比作一台机器,那么警察就是默默运转的齿轮。

作为警察,立法为公,保护人民是我们的天职。新时代的人民警察,头顶国徽,肩扛星杠,肩负着“巩固******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信念所在。我们的使命神圣而伟大,我们的任务沉重而艰辛。在工作中,我们感受过群众投来的求助、渴望,最后是感激、信任的目光。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恪尽职守、无怨无悔,用青春谱写了壮丽的人生颂歌,用行动捍卫着法律的神圣尊严。

作为警察,无私奉献,执法为民是我们的宗旨。作为一位人民警察,要树立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无愧于“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就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遗憾的是,党和人民赋予警察权力,生活中部分执法者却也曾利用手中的“权力”在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执法治民、执法欺民、执法刮民、执法扰民、执法愚民等现象时有发生,深深地刺痛了人民群众的心灵!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执法为民”?是为群众做一件好事?是为群众捐一些钱物?是为群众办一个案件?还是为群众追回一点损失?不是,都不是。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警察而言,为群众服务一两次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刻刻心里都装着群众。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这样的“执法为民”,需要建立在一种浓烈而真挚地感情基础上,只有视群众为自己的衣食父母,以血浓于水的感情“执法为民”,才能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 特殊的职业赋予警察特殊的使命,特殊的使命赋予警察特殊的追求。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应该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一光荣称呼。也许,我们不会像同龄人那样,在五彩缤纷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也许,我们会把年少轻狂紧锁心中,取而代之的是东奔西走,服务群众。可是,我们说值,因为我们知道,这就是警察的责任。忠于职守以血为誓,以命作抵,我们心中永远装着这样的使命:让人民永远享受和平安宁,让犯罪分子不再有任何机会逍遥法外!

生命的执着篇10

这种高度清醒和高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面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责任,就及时向全党提出了“本领恐慌”的问题,唤醒了全党对领导中国革命能力的忧患意识,引起了全党对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从而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把握并遵循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大大提高了全党驾驭和领导中国革命的本领。正因为如此,党才以卓越的领导能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真诚拥护和信赖,领导中国人民把一个一盘散沙、积贫积弱,近代以来一直被西方列强耻笑为东亚病夫的国度,一举变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现代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前后,有人散布“共产党可以打天下而不能坐天下”的论调,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外一些友好人士也担心中国共产党会经受不起执政的考验。例如早在1940年,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时就指出,“然陕北地贫,交通不便,商业不盛,地方非广,故治理较易风化诚朴。设中共若握着东南富庶市场,区域广大,不知能如此廉洁,兴利除弊,为人民造福如延安之精神乎?”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后,也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类似的警示。后来的历史证明,党在走向全国执政地位以后是比较成功地经受住了执政的各种考验的,党的执政能力总体上是合格的。

那么,既然合格,还谈何“忧患”?还为何在今天如此急切地提出并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这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受外部封锁、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人民执掌政权,从事国家建设,变为在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人民执掌政权,从事国家建设。在党的执政环境和条件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不能说,我们的能力准备是足够充分的。比如,党对领导计划经济轻车熟路,对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有一个适应过程;对一元化领导方式比较熟悉,对通过依法执政的方式实现对国家公共权力的领导,则比较陌生;在通过群众运动的形式动员群众方面有经验,对通过发展民主政治的办法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则探索不够;等等。这些“不适应”,又同时与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国际背景相联系,更使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