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诗歌十篇

时间:2023-03-27 04:03:28

教育诗歌

教育诗歌篇1

在中国诗歌教育史上,也有许多启蒙诗歌教育读本,例如《启蒙尺牍》《千家诗》《少儿唐诗读本100首》《少儿宋词读本100首》等等,但是没有一本结合当代诗坛创作的实际,站在史论互应、教学统一、经典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角度,专门为青少年写的具有现代性、经典性、实用性的教材,王宜振先生填补了这个空白,他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

中国的诗歌创作,主要是沿着两条美学路径发展的:一条是华丽典雅、用典求R、冷僻生涩、意境峻峭,例如李贺、周邦颜、李商隐等;一条是清新自然、通俗易懂、朴素醇厚、明快畅达,例如王维、杜牧、杨万里等。新中国的儿童诗创作,更多的继承了后一路径的诗歌美学传统,王宜振先生的诗学精神也接近后一类。当然,他在这条诗之路上,广泛阅读,刻苦创作,集纳万象,推陈出新,历炼诗魂,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诗歌创作的路子,创作出了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赢得了诗坛的广泛认同。这为他著写《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伟大的教育家,无不重视青少年的诗歌教育。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朱熹曾提出“诗教说”。诗歌,是华夏民族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中灌注着我们这个民族长久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征,学习继承诗歌中的精华,是我们推进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复兴民族大业的必由之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该更进一步肯定《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的价值和意义。

《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立足于现代诗歌创作的本体,结合诗歌创作与欣赏、诗歌文本与学习分析、阅读欣赏与思考训练、诗歌理论与诗歌分析、诗歌作者与诗歌形式的各种实际,遵从教育规律,讲述诗歌的阅读与欣赏,提高青少年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少年时期想象力的开发,决定着一个人成年以后理性思维能力的高低。读诗是开发人的想象力,塑造人的美好感情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小学生诗歌阅读和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一环。然而,儿童诗歌的创作,又是非常不容易的,它需要清新鲜活、畅达明快、纯净晶莹、通俗易懂、想象丰富、意境广阔、青春靓丽、意趣盎然等等,王宜振先生具备这种素养。在著写这套书之前,他创作的四十多篇诗歌作品,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中小学语文正式教材,一部分作品入选香港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他还为孩子们写了《作文课讲稿》(上下册)等多部著作。他的多篇作品走向世界,入选《21世纪全球文学经典珍藏丛书》等多种世界文学经典文库。王宜振先生被多位评论家誉为“中国儿童诗第三座艺术高峰”。正是这种艺术的准备和修养,奠定了这本书的艺术水准和质量。

《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这套书具有经典性,它收集了当代诗坛上适宜青少年阅读的著名诗人的一系列经典诗作,这种收集和整理,是作者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套书具有针对性,它是针对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结构、阅读水平和习惯而写的;这套书具有教学和教材的实用性,书中的诗例分析、单元练习等板块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形式结构来设置的;这套书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既有作品欣赏,也有诗歌分析,还具有史论结合的整体性,从诗歌的概念、读诗的目的、审美的观点、诗歌的分类到诗歌的特征、创作的灵感、诗歌的风格,整套书结构严谨,学理清楚。

教育诗歌篇2

关键词:诗歌 想象力 传统文化

1.从诗歌内容出发,活跃学生审美的想象力,体会意境美

所谓的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都是诗人们精心挑选的题材,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诗,几乎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幅唯美的画面。相比较我们现在的诗歌,已经很难寻觅到这样的诗歌了。意境美已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是古代诗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那些雄奇开阔、旷远悲凉、恬静闲适、朦胧淡雅……的意境,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冲击。当然,要领会这些意境美,就必须要从诗歌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能在教师的讲解下,通过想象,看到蕴藏在诗词中的“言外之意”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由情悟理,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接受这种意境之美的陶冶。例如教学王维《过香积寺》,要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寻找作者描写了哪些内容(即寻找意象),有“古木、深山、钟声、泉声、青松、古寺”等意象,以及让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这些画面,想象出一个清幽、寂静的意境。诗的色彩美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诗的意境,对诗的理解也就更深了。可以说,引导学生从诗歌内容出发,通过想象,当那些绚丽多彩的景色、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无不陶醉于那些美妙的意境当中,这种想象力的冲击使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文化有着更深的感受,仿佛可以触摸到诗人们笔下的景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对于陶冶他们的心灵、审美、体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运用电教多媒体,再现美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要讲究形象直观和语言直观,以感性形象为支撑。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形、声、色、光,把音乐、美术、文学、音像等诸因素优化组合起来,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产生一定的情感,使之获得美的享受。

因为诗歌里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挖掘,诗人笔下呈现的画面之美,可以借助唯美的图片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那些平仄相间的语言,可以通过音频的朗读来吟诵;甚至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把我们带入诗歌的意境当中。如品析《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时,我就一边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一边带领学生吟诵,只需朗读两遍,学生就已陶醉于其间,自发地去理解诗歌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品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采用播放幻灯片的方式将两组图片进行对比:雪前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雪后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明丽可爱的景色,而且这两组图片都是以边塞作为背景。同时,我还播放民乐《阳关三叠》,让学生在诗与音乐的旋律中体会诗人的离愁别绪。

古诗词的语言极为凝练,它往往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在电教多媒体的帮助下,容易构建一个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这一文化瑰宝。

3.从作者的思想情感出发,深入挖掘,牵动学生情感

所谓“诗言情、言志”,在古典诗词中,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那么,鉴赏诗词中的内容情感就成为了重点。在他们的作品里,有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杜甫的作品;有表现建功报国的豪情壮志,如王昌龄、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诗歌;有表现思乡怀人的情绪,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还有一些表现超尘脱俗、感时伤逝的作品。这些情感的抒发无一不是诗人们内心最真挚、最热烈的呐喊,时隔至今,我们在赏析这些诗词时,仍不免为当中所透露出来的情感而折服。那么,为什么说对古典诗词中作者情感挖掘是鉴赏的重点?因为反观我们当代,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已非同一般,在金钱的驱使下,有多少人丧失了道德,适Я苏庵秩攘业那楦校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早已空虚,甚至是无以寄托。诗词中这些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恰恰是我们如今所缺失的,他们留下来的这些民族文化确是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情感发展正趋于一个定型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情感教育,让他们感受这些荡气回肠的旋律,感受中国古典诗词有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剂良药。

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我们要善于发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让民族文化的甘泉流淌在他们心间。

参考文献

教育诗歌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策略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一种至纯至美的文学样式,中国有着灿烂而悠久的诗歌文化,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往今来,中国古典诗歌对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古典诗歌的教育意义仍不可忽视,如何将诗歌与教学相结合,在诗歌的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学者前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长期的工具性观念影响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诗歌教学的方式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诗歌教学不够重视、诗歌积累过小、诗歌教学方式程式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 教学目的的功利化

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不可低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一些老师只能全身心地致力于对备考知识的讲解和强化,在诗歌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而是一头扎进诗歌背诵、默写的海洋里,把诗歌赏析课变成背诵和默写课。而学生则急于提高考试成绩,往往偏爱英语和数学等成绩提升快速的学科,而诗歌学习的成效往往是隐性大于显性,因此在缺乏足够引导的情况下,小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往往并不浓厚。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现象:教师功利地教学,学生功利地学习。

(二) 快餐文化的风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涌现出大量的“快餐文化”。先进的传播媒体和快捷的传播效率让当今小学生处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快餐文化在阅读领域的典型体现就是浅阅读模式的产生。浅阅读追求的是短暂的快感而不重视深层次的品位和长期的积累,浅阅读的出现和诗歌的欣赏方式是相违背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时往往喜欢选择轻松浅显的读物,浅阅读渐渐占据了他们阅读的半壁江山。然而,诗歌形式精悍,内容浓缩,需要仔细地品味和琢磨才能领略其神韵,故其不适合浅阅读,因此,许多小学师生不愿阅读古典诗歌,诗歌阅读积累量十分有限。

(三)教学过程的程式化

目前,小学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诗歌教学程式化现象突出。诗歌教学最常见的模式是:引题—破题—简介作者—自读或范读—诗句解析—背诵—巩固练习。本应内容丰富、充满激情的古典诗歌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主要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自由支配时间少。《中国教育报》曾做过一项调查:“目前语文教师的读书状况堪忧。许多教师只是在看一本参考书。一本参考书外加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仿佛有了永远的看家本领。”1要将诗歌教学课程设计地生动而深刻,教师须占有丰富的材料,这必将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客观上,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繁忙,教学任务繁重,又面对着较大的应试压力,无法支配足够的时间在诗歌教学的课堂设计上,于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们只能唯教参是从进而导致诗歌教学缺乏个性。

二、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

诗歌的鉴赏是一个综合的活动,涉及到诗歌的阅读、朗读以及写作等活动,只有把握好诗歌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立体地全方位地完善诗歌教学。

(一) 阅读方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歌阅读积累量是诗歌学习的基础。小学生的阅读时间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扩大诗歌的阅读积累量,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一定的诗歌积累,并用特定的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总之,阅读教学要把课后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语文的阅读效率。只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诗歌教学才有了稳固的基石。

(二) 朗读方面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2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诗歌形之于声的特性,诗歌朗读能使朗读者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朗读者能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蕴味。教师在课堂上应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在诗歌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魅力。

(三) 评析方面

“个性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魅力课堂应是个性课堂,真正的古典诗歌教学应是个性色彩鲜明的教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3 在诗歌的评析方面,要防止出现千人一律的现象,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教参而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应该充分融入诗歌的情境,对诗歌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引导学生自主地理解诗歌和认识诗歌,而不是僵化地记忆教参书中的解读。只有充分实现学生对诗歌的自发性和个性化解读,才能变“要我学诗”为“我要学诗”,使学生真正享受诗歌学习的乐趣。

(四) 写作方面

《文心雕龙》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足够的诗歌阅读积累和阅读赏析的基础上,诗歌写作也就有了尝试的可能性。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写作诗歌的难度较大,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事物,并鼓励学生用诗歌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更深刻地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诗歌评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情感,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水平。

三、结语

中国诗歌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快餐文化的风靡、教学过程的程式化,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认真把握诗歌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提升诗歌教学质量,以实现诗教结合、以诗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孝伟:《让诗意流过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

2 郑孟秋:《语文学科是“读”的学科》,《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第6期。

3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作者简介:李静(1982—),女,河南安阳人。大专,安阳市聂村小学,小学一级教师。

教育诗歌篇4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绝大部分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也有一小部分可能会或已经出现一些极端问题:有的学生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学生心理失衡,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或标新立异,或萎靡不振,不思进取;或认为自己不需学习就能得到好的前途。因此,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很有必要。生命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中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善待生命的生命意识。这样,我们的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生挫折,都会活得有气节,有尊严,有价值,都不会轻易放弃或浪费、残害生命;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都能够享受到自己生命的乐趣――这就是生命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可以说,生命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利用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古典诗歌在中华文化里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的新环境里,诗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怎样认识生命、面对生命。可以说,古典诗歌是社会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类生命意识的结晶,是可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的。教师恰当的利用古典诗歌,可以塑造青年学子美好的心灵及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让学生的生命放射出应有的光彩。因此,古典诗歌具有重要的生命教育的价值和优势。

利用古典诗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的生命里有崇高。爱国精神是人类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精神,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正是诗人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担忧,这些诗就成为一首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当我们读到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会感受到诗人对官军收复失地的兴奋之情;当我们读到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就会感受到他对壮年英雄气概的回味。我们从陆游的诗里读出了壮志未酬,从文天祥诗里读出了忠肝义胆,从林则徐诗里里读出了执著,从谭嗣同的诗里读出了义薄云天……这些都集中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把国家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挺身而出,奏响了一曲曲壮丽而豪迈的人生之歌。青少年学生通过学习爱国诗篇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懂得爱国的学生,也必然懂得什么是崇高――崇高即以一颗赤子之心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奉献自己应有的忠心和力量。而崇高的生命是值得拥有的。

利用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让学生的生命充满浪漫。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雪融化了是水,雪融化了也可以是春天,诗歌教育就是要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超越常规中看到春天的希望,并且在欣赏诗歌过程中,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价值取向。如学白诗,可以感受“燕山雪花大如席”“飞流直下三千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奇特想象;欣赏杜甫的诗,也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夸张,齐鲁大地春回大地、一碧千里的广阔景象,令人向往。沿着历代诗人的足迹我们可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可以“长风破浪”,还可以听到“羲和敲日玻璃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通过学习古典诗歌,可以使刚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用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诗歌的海洋中去探珠觅宝。这样,青春的生命不再沉闷,学生拥有了想象力和审美力,就有了发现美的能力,也就有了别样的浪漫。在诗歌的审美中度过青春年华,就是一种浪漫的人生。浪漫的生命也是值得拥有的。

利用诗歌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每一首古典诗歌,都代表着诗人的一段人生历程;每一首古典诗歌,都是诗人生命的一种诉说,是诗人生命体验的凝结和升华。读一首首古典诗歌,就像和一位位朋友做知心的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苦乐哀愁。读李白的《蜀道难》,我们知道了李白对朋友安危的牵挂,也知道了李白“谪仙人”的才华;读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我们知道了李白是多么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读李白的《行路难》,知道李白始终不放弃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知道了他的铮铮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李白的其他诗篇,可以感受到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从李白的诗中,我可以知道一个人可以这么有才华,有傲骨,有理想,有真情,有潇洒,有失意,有得意……真是令人敬仰。同样,读杜甫的诗,也能了解他独特的人生,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而读一千个诗人的作品,就是了解一千种人生。一千种人生必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促使他们人格的完善,积极追求合理的人生,珍爱生命,让生命更加完美。

三、诗教离不开审美教育

教育诗歌篇5

关键词:审美教育 古代诗歌 诗歌教学

审美教育是指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借助各种各样美的媒介,陶冶受教育者的性情。感染受教育者的心灵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感知、想象、直觉、情感渗透为特征,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中国古代诗歌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光照千古,也以其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古代诗歌的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还可以窥见其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审美世界。古典诗歌不仅传达着诗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以抒感为根本特征的古典诗歌自然应该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

审美教育的价值

审美教育可以引导、升华人的情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强弱。而转弱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升华人的情感,促进理性的健康发展。正如列宁所说的,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另外。审美教育也促进了教育目标的更新。因为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重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的完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发展人的个性。

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语言。我们学习古典诗歌,不仅是为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更是为了从鉴赏中得到美感。古典诗歌的语言不仅有节奏的音乐性,而且有旋律的音乐性,此外还有韵的音乐性。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诗歌语言铿锵悦耳的音乐美。体味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含蓄美是通过反复诵读实现的,在阅读欣赏诗歌时,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的美感。

古人写文章讲究声律的美,古诗词尤其如此,从形式上说,古诗词都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读起来铿锵有声,朗朗上口,因此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引导诵读,为学生创造审美氛围,给学生创设古诗词的意境和神韵,使学生充分享受听觉上的美感,自觉地进入诗文的情境中去。诵读可用各种手段,或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或播放高水准的朗读录音,或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或布置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或让男女生分部朗读……学生在听高水平的朗读或认真的自读中,可获得异常深刻的审美感受。他们在专注地听或读中,直接面对作品所展示的生动形象和真挚情感,并把这种美好的形象和情感自然地积淀在自己的心灵之中,并悄悄地内化为各自的认知和审美心理结构中,并成为有效的组成部分。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望。

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这就犹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如《越调・天净沙》(元・无名氏):“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这首曲子运用白描的手法,色彩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特有的大漠清秋图。一声雁鸣。给这幅寂静的大漠清秋图增添了无限活力。绿草、黄云、红叶、青山。这些意象组合使诗句高度浓缩,最大限度地加大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旬的力度。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常具有统一性。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例如,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观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着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观月梦中看”(唐・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感。再如,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之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之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之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之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等。在诗歌中,这些以景传情达意的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同定性,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紧紧把握这些意象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就能很好地体味诗歌的意象美。进而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术语。《老子》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艺术思想。其追求弦外之音、象外之意的美学特征。已与今天的“意境”内涵相近。“意境”就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往往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意境美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美。

体验意境美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人手,把握作者在诗中营造的氛围。意境是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显现。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是雄浑壮丽的。两句诗情景交融,意象飞动,我们在扣人心弦的诗句里,感受到祖国大西北的河山雄伟壮丽、辽阔广大,读之令人精神振奋。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激起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两句诗之所以是千古名句,就在于诗人以短短的十个字描绘了一幅塞上独特的壮美风景画面。在一望无际的大戈壁上,一股浓黑的烟柱扶摇直上,像一座孤塔冲入云霄;滔滔的河水,上下千里,不见源头;在暮色苍茫中,只见水天相接的西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漂浮在河面上渐渐地下沉。作者没有用复杂、稀奇的意象,没有选取特别的事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几个常见的事物经过作者的组合。西部特有的风味就凸显了出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体现意境美的例子很多,李白的《静夜思》以“地上霜”来比喻月光,描绘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的意境;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的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所有这些都因为诗人选取特定意象创设了恰如其分的意境,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因此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想象。由于诗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更凝炼也更富于形象性的语言,因此在表现形式上要借助于想象形成诗歌独具的形式美,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独特的想象是诗歌的灵魂,诗歌往往以直接唤起表象和想象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所以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的想象,在于创造新的表象,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完美体现者。读者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把诗歌中富有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从而把握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李白是一位想象力极为丰富的诗人,他的诗大都是根据想象中的感情映象所进行的创造性艺术活动的最终产物,而且总是带着强烈的感彩来进行想象,因而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凌空而落。飞涌直泻,势如破竹,加之山势高峻陡峭,自然是如自天降,“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水到渠成的想象。瀑布真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离奇又自然真切。此外,“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看人,人看山,互相敬爱,这是独自久坐产生的想象。大自然也具有了情感和生命。想象往往伴随着夸张,为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有意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绘。这时的想象就更强烈、鲜明、集中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助夸张的想象,显示出愁思如春水一样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使人陶醉在这想象造成的艺术境界之中,这是创造性的想象赋予艺术形象以鲜活的生命,给读者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享受。

古代诗歌审美教育的实现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再现性。它能使诗歌教学形声化。音像鲜明,可以充分展示诗歌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爱学与乐学的学习状态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起只靠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起课来,那显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使他们能在感情的参与下进行审美鉴赏活动。

在诗歌教学中,首先是朗读诗歌,但教师干巴巴的范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我在讲授“词”时,为学生播放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的歌曲,让学生理解词的歌唱性,欣赏词所达到的美感。当学生朗读《琵琶行》时,通过多媒体播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再配以古代歌女弹奏琵琶的图片,或者江南月夜的图片,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白居易所描绘的境界中。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理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描写,对琵琶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只有借助相关的琵琶曲,并有“flash”制作出相关的画面,如来一个五彩缤纷的珠子纷纷落下的画面,会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呈现出的目不暇接,转化为耳不暇闻的音乐变化之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望。让学生朗读《孔雀东南飞》。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缠绵凄婉的音乐让人似乎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的悲欢离合,体会到他们离别时的柔肠寸断。

教师积极引导,提升学生的审美层次。审美教育的落脚点是塑造美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优良的品质。这是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要从理论上引导学生领悟、品味、消化诗中的深刻意蕴。古典诗词中,其思想内涵有它独特的方面,如诗人的怀才不遇,他们虽然有疾恶如仇、正直贤达、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操,但也有情绪低落、消极避世的一面。要让学生分清美与丑,以便于批判地吸收。另外,“诗人”与“诗”离我们甚远。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也不同,所以引导学生不必效仿,要从诗中走出来,借诗移情,面对现实。结合现实谈个人的感受。

教育诗歌篇6

关键词:诗歌教学 意象 联想 生命教育 审美情趣

一、技校生诗歌功底之状况

关于技校生诗歌的修为是存在悖论的,普遍认为其文化基础差、学习懒惰、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诗歌是空白。而学生自己也是自暴自弃、自我认同感低、缺乏自信。情况到底如何?水平低,低至何度?笔者进行了摸底,问及学生:会诵读唐诗吗?大多都行,少则二三首,多则八九首,更有甚者十数首以上。问及成语,则是人人都会,只是多少不同。

由是而知:同是炎黄子孙,中国又是诗歌王国,诗性文化是浸入骨子里的。作为教师则是该如何去因势利导,培养其对于经典诗文热爱之情。

二、诗歌是以意象张扬情感的价值

何为意象?意:包含着情与思两种成分。情感内容须诚挚深沉,方能感人;思的表现则要含蓄蕴藉,方耐人寻味。象:包含着模仿与创造两种因素。其对客观生活的模仿要有真实度,当然这之中有诗人个人的独创性。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题名《秋思》,全篇却无一语道及其所思的内容,只是以九个意象,来诠释思之寄寓所在。需要借助读者的理解和想象,把意象与主人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一挖掘出来,最终了解作者秋思的主旨。

首句用“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折射出秋之萧瑟构成凄凉这一情感基调。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却又是明净、温暖、安谧的田园风光,一派勃勃生机。似为矛盾,则实属匠心独具。此是我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以乐景反衬哀景,陡使游子悲凉之情倍增。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勾勒出漂泊的人儿形单影只凄苦之情溢于言表。而一个“古”字,则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引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共鸣。“夕阳西下”,日暮途穷,归宿何在。唯于此刻游子不由发出悲哀的叹谓“断肠人在天涯”,人生的旅途在于寻求理想的归宿。可是对于这位游子来说,海角天涯,一切都是这样的渺茫。当思及此,真是叫人愁肠寸断。该小令给人感受不仅仅是凄凉悲苦的天涯羁旅,更是一个广阔的画面,一种弥漫的氛围。它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教师将这样的情愫培植于学生的情感之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以联想为契机,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

笔者讲授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笔者分析道:把“温柔”具象成风中摇曳的“水莲花”,而又把水莲花拟人化,塑造出少女一低头那瞬间表现出的娇美之情态可谓是歌颂女性美的典范之作。

在此,笔者希望大家展开联想,拓展出更多的优美诗歌,不要有羁绊,多多益善,想象无限。有学生说: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又有学生说:明月装点了你的窗户,你装点了他人的梦乡。有学生问:“民歌行吗?”“当然可以。”其则说:男人是船,女人是岸,自古只有船拢岸,没有岸拢船。其又说了首儿歌:和一团泥巴,塑一个我,塑一个你,打碎了又和在一起,再塑一个我,再塑一个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课上到此,有不满意的吗。联想太美妙了,诗歌太美妙了。授课者、学习者都得到了一次美的精神之愉悦。

四、从诗歌教学入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

一是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对生命意识、人生要义有个总体把握。例如泰戈尔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是通过诗歌中的生活场景描述,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如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自得,超凡脱俗。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耕耘与收获,恬静而优美的田园生活。以及崔护的情感小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目注神驰,物是人非,其情何堪。简单的人生经历,却道出千万人似曾有过的生活体验。其所塑造的唯美意象,千古传颂。

生活是生命各个层面的展示,其丰富多彩,绚美如画。语文教师就须如此引领学生去细细品味这些翰墨书香,去领悟生命之绚丽华彩。当然,教师又必须对学生指出如此美妙的人生是短暂而宝贵的。因为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要使学生明白生命不仅易逝,而且脆弱。因此我们要通过诗歌教学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教育诗歌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意义

高中阶段语文诗歌的学习,是促进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过程,该项学习内容能够对高中生的诗词歌赋文化审美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显著的提高。因此,高中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并不应只局限于应对考试试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自身的诗词鉴赏能力与阅读品位,并进行文学底蕴的有效培养。

一、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价值

诗词的鉴赏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进行:第一层面,可以通过对于诗词的字面意思来解析诗词。通过学生对于诗词大意的理解及诗词中的遣词造句来分析诗词中语言、文章格式上的艺术性。第二层面,可以通过在对诗词译文,字句解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诗词的深层含义、文章主旨、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心理语言。

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意义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并感受我国文化底蕴,不断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艺想象力和文学创造力。在语文诗歌的美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使其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双重的提高,进而加强学生的文学价值观。

二、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应用的策略

1.重视诗歌景色描写,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寄情于景的内涵

在诗歌当中景色的描写,对于整个诗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太白通过区区20个字描绘了一幅群鸟高飞,绝尽踪影,诗人独坐山巅,与群山对视的波澜壮阔的景象。在诗歌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诗中景色描写对当时作者身处的环境进行感官体验,并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有质感的环境画面,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充分地体会到李白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也明白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的苦楚。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景色描述中增添了诗人孤寂之感以及独坐敬亭山的无奈之感。另外,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该诗通篇都是描写景色,从而更好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钱塘湖畔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迷人春色。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美好景色的描写,体会到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2.重视诗歌背景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创作的主旨

在对古诗文进行研究时,如果不结合作者与时代背景,就很难真正全面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研究诗词的字面意思,更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境况对诗词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深地理解诗词,对诗词进行深度剖析。例如,的词《西江月・井冈山》,如果只是直接告诉学生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革命坚定的信念等,学生恐怕不会对文章有深刻印象,也起不到教育教学作用。应该结合创作当时时代背景,中国新民主主义工农革命进入艰难时期,敌人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了《西江月・井冈山》表达了主席对于革命坚定的信念。教师通过对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就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创作诗词作品的用意,即体会诗歌创造的主旨,从而实现美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3.重视诗歌的诵读,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感

诗词中有些词句、段落需要反复朗读充分理解其中的深层次含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诗词进行反复,且带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前,教师要对学生应该注意的朗读技巧以及文中重点词句进行主要讲解。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古诗词的画面美感,使学生更能充分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与作者的内心旁白。

4.重视诗歌的意境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中心思想

文学作者通过古诗词中对事物意向的描写,从而将画面的质感构筑出来。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词中意象的剖析来参悟诗词的深层次含义。

5.重视知识的创新拓展,使学生更好地分析诗歌的新知

课堂教学是古诗词教学重要的一环,但不是唯一一环。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知仅仅局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通过对课程中所涉及的古诗词相关知识进行理解整合,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通过对古诗词知识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拓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诗词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诗词鉴赏中学会举一反三。这样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古诗词知识的理解巩固外,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强化同学之间的有效交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古诗词美育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高中诗歌美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对诗歌字面意思讲授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注重对于诗歌所反应的中心思想、情感基调、作者背景的深度教学剖析。这样既能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更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欣赏、创造能力,从而实现诗歌美育教育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唐彦妮.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意义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6):235.

2.涂元伟.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审美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DOI:10.

3.于乐红.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教育诗歌篇8

关键词:诗歌教学; 以学定教; 教学实践

前言: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古诗如此,新诗亦如此。无论文言与否,诗歌所传达给我们的永远是生命的体验,是一种生命力的跳跃。学习诗歌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欣赏文学的极致,进而培养了一颗关怀万物的心.可见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引导人们与之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给人们带来各种情境的艺术体验.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文学的鉴赏力,提升鉴赏思维能力.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对诗歌仅仅是为了应试而学习,只注重其语言和知识因素,学生能识记和翻译就算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鉴赏思维的引导和培养,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我们在教学中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尊重其思维和活动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对知识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而教师则从学生的教导者变为指导者和咨询者。

1.探究性教学与接受性教学相结合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2],并对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教学更为侧重学生对知识认知的过程,可以锻炼及展现学生的自身能力。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广泛的进行对资料的搜集,再通过课堂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当然,接受性教学在诗歌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很多知识如名词术语、概念之类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科的系统的基础知识等,还是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进行学习。

2.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

发散思维是指在给定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联想、猜想、推想、合理想象等思维活动来开拓思路,从而产生更多的信息的思维过程。辅合思维则是指根据给定思维,通过比较发散思维得到的多种结果,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运用到诗歌教学中,对一句诗句,学生可以通过发散思维进行想象,对作者想表达的含义和感情可以得出多种结论,再结合作者背景、身份、历史情境等展开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追求的并不是结论是否正确,而是学生获得知识,得出结论的过程。

3. 建立整体教学观念

在诗歌的教学中,为了应对考试,教师会着重让学生背诵一些名句,不利于学生对整首诗歌的理解。每首诗歌的思维一般都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因此,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诗歌的完整性,从诗人立意的角度整体对诗歌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中融合诗歌的“情”“景”,理解诗歌的内涵。

针对以上教学方针,在诗歌的教学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

1. 建立学生主动参与,勤于研究的学习方式

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面、阅历都比较窄,因此,学生想要真正能领会诗歌的含义,感受诗歌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首先就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诗歌的创作背景等情况。对此,教师可以先简单对学生介绍诗歌及作者,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书籍等方式收集与诗歌、作者相关的资料,并总结归纳诗歌产生的条件、背景,当时作者的情况等。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而丰富的资料,能更为深刻的理解诗歌,与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勤于探究的习惯。与传统的单凭教师课上讲授相比,学生通过自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对知识的掌握更为详细全面,同时,让学生总结归纳诗歌相关资料,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2.展现诗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对于白话文来说,诗歌的语言更为含蓄、深奥,学生对语言文体不熟悉,就对其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诗歌教学应能够展现诗歌自身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使学生迅速投入到对诗歌的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会花费时间,把诗歌全部翻译成白话文来讲解诗意,既枯燥又缺少美感,不能使学生感悟和欣赏到诗歌的魅力。所以,教师应采取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获取知识:

2.1 吸引法。诗歌文辞优美,许多成语、名句、典故出自其中。教师可以从此入手,在教学中导入相关背景、民间故事等,必然能使学生产生追根求源的兴趣。

2.2 开门破题法。一些诗歌本身就具有设悬手法,能使人遐想万千,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直接从题目入手,就此引入诗歌的整体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求知欲,从而调动思维,主动学习。

2.3 情景感染法。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表达,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想要学生感同身受,就需要教师设计导入相应的感情氛围。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富有激情的描述性语言、多媒体画面的展示、相关乐曲的播放等来创造情境,能使学生更直接感悟诗歌中情感,快速有效理解诗歌的内容。

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情境表演法等,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多变,运用多种方法展现诗歌魅力,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思维,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3.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悟”性

“悟”是体会和感悟,诗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悟”性思维,使其能体会和感悟诗歌意蕴。因此教师应加以引导,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融入诗歌的意境中,体察诗人创作时的感情,想要表达的主题,并鼓励学生说出自身的感受,持之以恒,自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除此之外,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感染学生,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诗歌朗诵、诗歌接龙、诗歌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感悟、体味诗歌的美好。另外,教师还可以依托课堂或课外活动,发动、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诗歌创作,开展原创诗歌比赛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4.总结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掌握合理的方法和技巧,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重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对学生多加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在诗歌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发现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丰富文化知识修养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参考资料

教育诗歌篇9

关键词 诗歌;诗歌教育;学生成长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最早的文学样式。我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在统称诗歌。”诗歌要求高度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

一、审美意识的导向

新课标特别关注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其实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生命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提高生活的幸福感。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加强诗歌教学无疑显得十分的重要。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部分,可由于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大家便机械化地学习诗歌的字词意义以及引申意义,对于其审美情趣上的培养以及开放性思维的引导却忽略了,从而导致学生们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不够全面和生动。新课标说:“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现代诗歌呈现分行排列,打破以往如散文体的格式,就显得有独特的个性更能显得诗歌有序井然,抑扬顿挫比如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们来对这首诗歌进行剖析,对于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错落有致的排列方式有一种特别的美感。通过多次的诵读我们可以领略到音律上的抑扬顿挫的美感,意境上的回味无穷。诗歌作为一种文体格式,是通过它言简意赅的语言来抒发凝聚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带有着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念和体验。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的独特情感就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围绕着“错误”两字,这岂是三言两语可以阐述清楚的呢,“达达的马蹄声”带来了“我”在等的人吗……诗歌独特的特性和包容性就使得它深邃富有内涵,看似只字未提,其实事事早已在其中。

综上所述,诗歌对于学生具有审美导向的功能,学生学习诗歌,能触发他们对于美的感受,从而认识美、创造美。

二、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的创新语言以及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现代诗歌中语言的高度凝练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内容的表达更有深层次的意义。诗歌的语言一般都讲究凝练,它以尽可能简单的语句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甚至要求每一个词语都有极强的表现力。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让学生们仔细捉摸,反复品味,慢慢的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用意。我们从戴望舒的《雨巷》来看,每一句看似都是生活化叙述的口吻,非常精炼没有多余的废话,可实际上都经过了作者的仔细推敲,这种不露痕迹的叙述口吻是伴随着诗人的情感自然表露出来的,这首诗歌每一句都是如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细细的品味,仔细的推敲,才能得到它的真正神韵。

诗歌的词语是文学中享有最大自由度的形式,它可以打破固有的语言次序,以诗人自己意志而创作出来的语言去编排,很多词性的变化都能产生一种特殊效果,不仅仅是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可能成为整首诗歌画龙点睛之笔。

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的合理的想象,带给他们更多的回味,引起共鸣。其中,理解象征的意义一般是诗歌教学中的难点,但它正是升华诗歌审美情趣的精华之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了解时代背景,诗人背景和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做出个人的解释,得出带有个性特点的结论。

三、提高人文素养

自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开始越来越带有功利性,在生产过程当中,重视结果,重视一切物品的实用性。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们也开始盲目的学习国外的一些教育方法,注重工具化教学,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了严重的忽视,现在的学生不阅读或者很少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导致了一部分知识面的狭窄,又缺少人文精神的关怀。其实中学生是一群需要特别注重对待的群体,他们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比较心浮气躁,有的还比较叛逆,而诗歌中蕴含的丰厚的人文内涵将给学生们一定的引导,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诗歌篇10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诗歌 教学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体对象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关于情感教育的内涵,我国学者鱼霞在《情感教育》一书中做了这样的界定:“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态度为中心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高级情感,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情感教育的实施不能局限于思想品德课或心理教育课,学校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这方面的任务。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充满着很多的情感因素。新课标就指出,语文教学应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中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丰富的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和探究能力,增强民族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而诗歌教学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培养情感教育的重要素材。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又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古人常用诗言志,用诗言情,诗歌所具有的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别适合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使学生形成丰富美好的情感,健康高尚的情操,最终形成健全人格。因此,通过诗歌来培养当代中学生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诗歌是一种充满灵性的艺术,包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它能以其优美凝练的诗句带给读者强烈的情感体验,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灵。

(一)培养学生炽热的爱国情怀

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曾指出:“我们对青少年、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要有中华魂,要有民族根,而中华诗歌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就是爱国主义。”在中学诗歌教学中有很多爱国的诗歌,这些诗歌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情怀。如著名诗人屈原在《离骚》里写道:“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充分表现他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人民疾苦。“诗圣”杜甫也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诗作处处流露出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怀。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目睹到眼前一片衰败景象,不禁为战乱未平、国势危急而忧虑。当前我们的很多学生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成天“哈韩”、“哈日”,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诗歌教学同爱国情怀融合起来,将爱国精神通过诗歌传递给学生,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激情。

(二)培养浓浓的亲情

亲情是建立在共同血缘关系上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深厚、最稳定的一种感情。它就像一把尺子,在任何一个社会,如果连亲情都遭受到损害,那么其它一切美好的感情就更加岌岌可危了。在诗歌中有非常多浓浓的亲情诗歌感人至深。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将慈母博大、深厚、温馨的爱心与儿子的孝心交融互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也写出了儿子对母爱的理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登高,思念父母兄弟,由此而扩及“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唱,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共同心声。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父母长辈的宠爱,对此习以为常,认为别人为他们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教师应该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引导他们理解诗歌中那份浓烈的至爱亲情,让古诗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去感染他们,使他们学会尊老爱幼,关爱家人,理解并孝敬自己的父母。

(三)培养真挚的友情

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财富,古代有非常多优秀的诗歌中都表达了朋友间真诚的关怀和深厚的情谊。李白在《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情表露;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依依不舍;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深切关怀等等。当今中学生很重视友谊,也很渴望得到友情,但是却不明白何谓真正的友谊的困惑,以为友谊就是那种帮忙打架出头,误解了真正的友谊。教师可以通过诗歌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友谊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揭下蒙在友谊身上的那层虚伪面纱,让学生知道真正的友情就是要懂得真诚的关心、帮助朋友,而不是互相利用。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所谓的审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反映。诗歌是一种高品位的艺术,诗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幽远的意境可以使人充分欣赏到生活中千姿百态的包括哲理的美和情感的美,所以说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中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蕴含在其中的美感充分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又能接受教育。

三、中学生情感教育的诗歌教学途径分析

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建议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诗歌情感教育教学。

(一)反复吟诵,体会诗意。

朗读是学习各种文体都需要的教学手段,在诗词教学中尤为突出。通过反复的吟诵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实践证明,一首优美的诗篇,如果没有好的诵读,就无法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因此很难有较强的感染力。如读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循环动听的叠字、缓慢低沉的节奏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无限凄凉、悲苦、空旷、寂寞的心境,我们读着读着,仿佛看到文本的一字一句都是作者咬着牙根咽下的泪滴,仿佛听到作者那哽咽吸泣的声音,仿佛感受到诗人寻来觅去的沉重而迟缓的足音,从而体味到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置身于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吟诵诗词,深入分析,以作品情境作为情感的依托,以自己的主观感受、理解为情感触发点,迸发出灵动的创造力,让思想感情处于积极的运作状态,“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虚心涵泳,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动。

(二)琢磨字词,品味诗意。

诗歌的篇幅短小,用字少而精。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欲领悟诗歌的诗意,就要分析一些突出的字词的丰富表现力,领悟诗人在炼字上的技巧。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古典诗歌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为达到最高的境界,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炼字的明证。因此,学习古典诗歌,应该首先让学生体验诗歌的语言美,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美,提高文学素养。

(三)意象分析,领悟情感。

文学作品能够深深打动读者,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而诗歌尤其如此。诗歌的情绪,往往是通过基本单位――意象表现出来。因此,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欣赏诗歌首先就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如我在讲解《沁园春・长沙》时,先要求学生逐一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层林、湘江、百舸、雄鹰、游鱼等,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色彩绚丽、动静结合的湘江秋色图情境再现,然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大力渲染秋天欣欣向荣的景色?作者在这些景物上面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们对意象的赏析,就不难看出一代伟人对中国命运深沉的思考,学生对诗歌的内涵和意蕴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意象时,不必太注重“象”本身的特征,要注重“意”的内涵――即对作品思想感情的把握理解。

综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中上述几种方法有时可以同时使用,有时可以侧重运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审美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借助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蕴含的真、善、美发掘出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感情上得到满足,产生美的情绪体验,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且获得应有的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郑丽琴.如何鉴赏诗歌的艺术美[J].新课程(教师版),2007,(10).

[2]陈水献.古典诗歌与中学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2007,(5).

[3]刘著.品味古代诗歌[J].考试(教研版),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