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硕士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17:09:08

数学硕士论文

数学硕士论文篇1

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一

一、数学课堂进行游戏教学的意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数学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学习。游戏的趣味性不但激励学生去探索,去了解其中的规律,而且在探索、了解的过程中,使学生尝到积极思维的无穷乐趣,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发展。融入数和运算规律的游戏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和途径之一。

二、数学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具体过程

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

借某校三年级上了一堂数学课,班级共有27人,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好。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掷一掷。在教学前,制订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规律。2.运用探索的规律,了解游戏的运行原理。3.运用游戏方法和规律,探索“可能性的大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游戏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取出两颗骰子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掷一掷,看看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并把他们记下来。

学生操作,然后思考得到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不可能有和13。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兴趣。教师的引导也使学生对游戏的秘密进行思考,提高了思考的效度。

2.激发动机、研究规律,提高学习兴趣。

老师和学生比一比,如果是5、6、7、8、9就算老师赢,如果是另外的6个就算你们赢。

学生操作,记录结果,看谁能赢。

结果肯定是老师赢,学生很好奇很想知道原因。

对规律的探索和游戏秘密的揭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寻找规律,探索未知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趣和亲切,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猜想的提出、验证,方法的得出,都是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结果。虽然整个过程一帆风顺,但教师适当地制造“碰壁”,反而会推动学生走向成功,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相继诱导。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运用规律、诱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发表格和骰子,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几,就在几上面涂一格,涂满其中一列,游戏结束。

小组交流,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哪些小?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6可以分成几和几,7可以分成几和几。

应用学生发现的规律和方法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肯定,通过填表的练习,让学生感到自己探索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对《标准》教学观念的体现。引导学生联想,消除学生依赖的心理,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维空间。遇到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与之有联系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巩固创新思维能力。

三、数学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阶段。有着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怀有“好玩”的思想倾向。游戏教学刚好迎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以观察、操作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在摆、拼、画、折、量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培养了学生游戏的兴趣。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观念,将最大限度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探索和交流。虽然学生的语言有时不够规范,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这样的课堂真正做到了:我们的课堂我做主,课堂也在学生和老师的游戏中灵动。

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二

一、课题研究的类型目的和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找到一套适合我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行动研究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文献研究、调查法、个案跟踪法和试验法。首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现行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进行甄别和梳理工作,针对现行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手段的弱点加以分析,重建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然后由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共同实践和研讨,三位一体合作对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共建和交流,及时调整研究过程中的偏差,记录成功的经验。通过两个学年的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及兴趣状况调查报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并提出指导意见向广大教师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步骤和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2006年7月~2009年12月1.

准备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应资料,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经验交流和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对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并着手调查研究。

2.实验阶段:2007年3月~2009年1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7年3月~2008年1月通过经验交流对共建学校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进行教学实践,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作外部参照。实验班的教学主要以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教学为主,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进行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理论。

第二阶段:2008年3月~2009年1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师在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并做好研究过程的记录。期终对第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最终结论。

3、结题阶段:

数学硕士论文篇2

1工程硕士信息资源的需求特点

本次统计限于河北联合大学2009—2011年毕业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虽然不够全面,但由于学校工程硕士招生时间短,人数比较少,故本次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学校工程硕士文献需求和特点。在学位论文中,引文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对文献需求的集中反映[2]。通过对引文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工程硕士对文献的归纳能力和创新水平,掌握其利用信息资源的特点和需求,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供量化依据。

1.1信息资源需求的不均衡性

1.1.1引文数量分析引文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硕士生对相关学科文献信息的了解和吸收能力[3](见表1)。从表1可见,在统计的6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共引文献3029篇,平均引文量为54.83篇,引文篇数最多的达82篇,最少的有40篇,可见工程硕士从选题、调研到写作的每一环节都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的需求量比较大。

1.1.2引文语种分析———引用文献的语种不均衡通过对引文语种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工程硕士撰写论文时利用国内外文献的情况,吸收信息的能力[3]。同时,对图书馆如何合理地收藏各语种文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表2可见,学校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引文语种最多的是中文文献,均占总引文的60%以上,而对英文文献的引用率只有将近30%左右。

1.1.3引文文献类型分析———引用文献类型不均衡在所统计的60篇论文中,引文文献包括期刊、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见表3)。结果表明,论文引文中有70%以上的文献来自于期刊,其次为图书,而其他类型的引文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可见,工程硕士由于“进校不离岗”,不能像在校生那样有时间、有能力系统地利用书籍,而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等特点,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而且,工程硕士论文准备时间有限,写作过程求快,这也导致他们更多地依赖期刊。同时,随着图书馆学位、会议论文数据库的日益完善,查阅起来更加快捷,也正日益成为工程硕士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

1.1.4引文年代分析通过对引文年代分布的分析,可以了解工程硕士利用文献的时间范围情况,作为测评论文新颖性的标志之一。在所统计的3029篇引文中,中文文献最早发表于1947年,最近的为2011年发表的文献,时间跨度为65年。中文引文主要集中在1991—2011年这20年(引文共2707篇,占中文总引文量的89.37%)。因此,做好这20年的文献信息工作,对图书馆来说有重要意义。

1.2信息资源需求的应用性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职业为背景,他们要真正成为企、事业单位合格的专家型人才,就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一特点决定了工程硕士生的学习、科研始终要与工作实际相联系,所学知识必须强调应用性[4]。从学位论文来看,其选题大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如《南洺河铁矿河滩下采矿工艺设计》、《唐钢洁净钢生产工艺研究》、《唐山不锈钢板坯质量控制研究》等论文的选题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注重这方面书籍的采访与流通,保证工程硕士的实际应用需要。

1.3工程硕士检索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相对欠缺

工程硕士大多来自生产第一线,他们平时进修学习机会较少,其专业知识结构开始老化,科研能力弱化。虽然“进校不离岗”,但工程硕士仍期待自己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在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全面的提高。所以,他们普遍表现出求知欲强,需求信息量大而又对信息资源的检索能力相对欠缺的特点。目前,不少高校图书馆针对工程硕士的文献信息服务还是空白,他们的信息需求得不到保障,各类数据库资源也不能被工程硕士有效利用。故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重视并加强对他们的服务,以助其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将科研更好、更快的转化为生产力,为生产和建设服务。

2对高校图书馆做好工程硕士信息资源服务的建议与策略

2.1针对工程硕士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不均衡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针对学位论文引文的语种可见,中文和英文是工程硕士引用文献的主要语种,英文是其检索国外情报资料的主要语种,图书馆应保证英文重要期刊的连续性。(2)针对工程硕士需求文献类型的不均衡,图书馆应重点做好期刊、图书等文献采访和流通工作,同时还应兼顾其他类型文献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3)对引文年代分布分析表明,图书馆应加快文献购置速度及上架速度,还要做好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的保存和服务工作,以满足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

2.2针对工程硕士文献信息需求的实用性特点,搞好特色读者服务

学校作为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所招收的工程硕士也多为工科专业,如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矿业工程等,其目的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学位论文实行学校与企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践和具有工程背景。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加强与工程硕士和学院、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必要时可征求学生与导师的建议,望其推荐书目,以期调整馆藏结构,增加工程硕士所需的各类实用型馆藏,为教学和科研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把工程硕士的历届硕士论文、研究论文、学术会议、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的研究成果、最新出版的各类实用型文献等制成网页,链接在图书馆主页上,为工程硕士提供方便、充实的服务。

数学硕士论文篇3

一般来说呢,考专业型硕士的难度会比考学术型硕士的难度要低,但是有少数专业是专业型硕士反而更难,就比如说医学专业,反正就是竞争很激烈。学长查到了2014年的数据,大家看到数据应该会很明白。中国2014年考研人数是172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68万,也就是近40%的人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余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占60%。而那年考研录取比例约为3:1,录取的研究生总共是57万左右,专业硕士录取比例接近50%。也就是说,加入现在有100人考研,其中有60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0人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最后总共录取33人,学术型录取17个,专业型录取16个。

这一点学弟学妹们都应该注意一下,一定要到你报考学校的官网查清楚你考的是哪一门。大多数专业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中政治和专业课考试都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差别其实有点大。一般来说,学术型考试的英语考的基本上是英语一,但是专业型考试考的英语基本为英语二,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啊,最后还需要参考你们报考学校的官网。数学有些也有不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虽然同为数学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大家复习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去复习。有一种考试心态是很忌讳的:我把全部的都学会,管它考什么。这种心态最后只有失败,当然你特别牛除外。

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学费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较多,很多学校都是全面覆盖,也就是说所有学生都会有奖学金,只是有的多有的少,一般奖学金就够你一年的学费了,平常生活费也有补助,基本不需要父母出钱。但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比较高,大约为12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也比较少,所以想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们还是得准备一些钱哦!

如果你读的是专业硕士是全日制得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学术型硕士一样,都是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如果你读的是在职专业硕士,那确实只有单证。另外,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得毕业证和学位证都一样吗?答案是,毕业证是一样的,学位证不一样。具体差别在于学术型硕士的学位证会细到你所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学科门类名称,而你如果报考的是专业硕士,你的学位证将会细到你所报考专业硕士的专业硕士名称!看着很绕,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是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专业型硕士则会授予“会计硕士学位”。

数学硕士论文篇4

关键词:艺术硕士 教育模式 实践型 应用型

一、稳步前进的中国艺术硕士教育

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健全和完善国家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200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我国32所高等院校作为首批艺术硕士试点单位,开始了招生工作。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已经有102所院校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2012年,全国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经达到30%,2015年已经超过50%,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实践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处在探索中前进的我国艺术硕士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已经初步形成规模,招考体系愈加规范、培养体系也逐步完善。

二、中国艺术硕士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毕竟创立时间短,培养体系还不够成熟,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院校和招生人数大量扩招,体制保障未得到相应提高

2005年,全国首批招收艺术硕士的高校为32所,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15年全国有200余所高校设立艺术硕士学位点,招生人数也直线上升,但相应的教学质量和保障体系并未得到提升。比如专业学位的导师队伍并不十分“专业”,在艺术硕士的培养方面,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型教学层面,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没有清晰的区分开。艺术硕士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这个目标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式。校外的实践基地也必不可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践基地的设立并未得到保证。在艺术硕士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学生越来越多,而相应的学科基础、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甚至还停留在原地,成为限制艺术硕士教育发展的短板。

(二)招生选拔制度不完善,“学术”与“专业”界限模糊

艺术硕士在招生和选拔方面,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要与学术型注重理论这方面相区别开。虽然现在艺术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考试科目如英语在初试中有了区别,但是在复试中,学术型和专业型的考试内容并没有区分开来,也没有一些规范性的复试内容库。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中,考生们一味的追求考试分数,于是就出现了初试分数高的考生,专业却很弱,而专业水平强的考生,却因为初试分数不佳而未能被选拔进来。所以在艺术硕士招生选拔制度方面,初试和复试,都该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将学术型和专业型考生的界限区分开来,这样才更有利于艺术硕士的选拔。

(三)培养体系不完善,管理模式陈旧

在艺术硕士培养方面,如何培育“实践性和创新性”高层次人才,与市场所需人才相匹配,是首要目标。但是目前在艺术硕士培养方面,各个院校少有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系统性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对具体专业方向的定位不清晰,专业要求不到位,课程内容空泛都是培养体系不完善的表现。在研究生管理方面,一些高校的管理模式还和本科生管理模式一样。高校艺术硕士数量上的盲目扩招使学生数大量增加,而很多高校的研究生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缺少专职研究生教务管理人员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效率低下,这些都制约了艺术硕士的教育培养体系的发展。

三、如何改进中国艺术硕士教育模式

1.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我国的艺术硕士起步较晚。我们起步的同时,欧美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就已经形成了体系比较健全的艺术硕士培养制度,美国的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设立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对艺术硕士培养标准都有详细的制度规定。在培养方面十分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毕业标准和学位论文中十分注重设计作品和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能力。虽然目前我国艺术硕士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也逐渐规范,但是在熟练的实际运用方面还有路程要走。

2.培养过程中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对专业硕士理论素质的培养。艺术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并不是相对的,学术型硕士要求理论知识为主,但是艺术硕士也不是一味的以实践型为标准进行培养,艺术创作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艺术理论的支撑和熏陶,加强艺术硕士的文化理论培养,有助于艺术硕士在专业实践的道路上越走越长远。

数学硕士论文篇5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7-0075-04

A Study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duc ation of Sports Master's Degree in China

LI J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 2005, the State Council Academic Degrees Committee adopted the“Sport Master 's Degree Program” and decided to set up sport master's degree and enroll maste r students in the major.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onthespot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major and putsforwar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port master's degree; 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仅1999年至2005年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年均增长率依次达到23.49 % 、27.57%、26.47%。这种快速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了很 大 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05]8号文件通知,经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体 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这标志着 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又一次重要转变,同 时也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截止到目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共21个,他们几 经努力,在摸索和总结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此同时,一些培养中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采 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专业型体育高层次人才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 求,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理念与定位、培养模式等问题,已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

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

1.1 职业性特点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 的一种学位”。所以,体育硕士专业必然具有体育工作职业的特征,这是它区别于体育学学 术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以体育领域的职业为依据,设 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四个职业背景的专业领域。

1.2 实践应用性特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旨在提高体育工作者的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 题的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其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 方式、课程设置、论文选题与评价、指导教师等方面。

培养目标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5年下发的学位[2005]8号文件中,明确体育硕 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 养目标应当是掌握某体育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 体育专门人才。招生对象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是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背景的人员,一 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他们是具有一定体育实践经验、学历层次较高、优秀的体育工作者。 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者、策划者、宣传者和社 会体育指导员等,都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培养方式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在职培养为主,“进校不离岗”,强调学校与 体育实际工作部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专业 素质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学位授予标准方面,专业学位 是对学位获得者从事体育工作岗位专业技术能力的认定,论文内容强调体育理论知识在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大众健身指导等实际

投稿日期:2010-03-29

作者简介:李静,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 中的应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应分为核心课、专业领域方向课和选修课3 类。核心课是使学 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专业领域方向课是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选修课是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 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习相结合的 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重视案例教学,即把工作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引入课堂,围绕某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运用理论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 点带面,纵横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论文选题与评价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运动技术教 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并 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论文形式可为专 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对论文的评价着 重考虑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指导教师中除了吸收有体育学科优秀的指导教师外 ,同时聘请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 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共同组成导师组。

1.3 招生对象的特殊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主要来自体育 各领域的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者、社会体 育指导员或大众体育健身指导者等。而学术型学教育的招生对象包括体育院校应届本科毕业 生和有工作经历者。生源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学位教育有很大的不 同。

2 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招生考试办法不合理只有科学地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和内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招生考试办法。如艺术专 业,它们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它的技能技术方面,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学术理论水 平。因此,对体育专业水平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入学考试的办法和标准上能够 得以体现。从2005年的招生办法看,没有把专业技能技术摆在重要位置,而过多的看理论考 核,尤其是外语。如外语不过关,专业技能考试的机会就没有,而外语要求明显过高,从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录取结果排序”中看,体育硕士专 业学位外语分数的最低控制线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法律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 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的外语控制线,这也许正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首次招生未能完 成计划的主要原因。同时,没有考虑东西部地区的实际,录取标准全国一刀切,而西部地区 的倾斜政策在其他专业学位招生录取中都有明显体现,这些都是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相脱节从前面所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角度上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 对象应与之相对应。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不同,学员应具有该职业特有的、更高层次的专门 知识和专门技能,学员至少要有相关的这种职业经历,经过系统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开发创新,这不仅是专业学位教育职业 性的特点,也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从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初衷来看,是以招收高级 教练员、高级运动员、高级裁判员为主要对象。培养的人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体育工作人 员,所对应的职业应当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他们除了掌握专门的知识外,还应掌握本领 域高层次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为体育事业做出较大的贡献。从这 种意义上说,更应突出职业特点,这也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最主要的标志。不具有该 特征,背离培养目标,就不能称其为“专业学位”。

从2005、2006、2007、2008年报考人数所占百分比看(表1),考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教师, 历年教师所占百分比已达为84.8%、84.9%、83.9%、81%;而在其他人员(包括教练员 、运动员、裁判员)中,前三年每年报考人数所占比例均不超过9%。2008年其他人员报考比 例为11%,其中单独统计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报名人数也不过是6%。由此可见,以往学 员整体职业经历、技能水平一般,可培养性、可塑性比较差,未来职业的高级性特点不突出 ,与培养目标出现脱节的现象。

表1 2005-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考生来源统计

入学年份2005人数比例/%2006人数比例/%2007人数比例/%2008人数比例/%教师228284.8344184.94308583.99305081行政干部1856.82125.231845.002266科技人员230.85220.54742.01371其他人员1786.63328.202937.9818911现役军人220.81441.09371.02371 2.3 定位模糊,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重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与体育学学术型学位是同一层次上两个不同的学位,两者定位不同, 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招生对象、学位论文等方面均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当 前某些学校和单位仍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教育,两者没 有区别对待,而是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应用型、专业型体育高层次 人才对知识需要和能力需求,这说明专业学位教育还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体 育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2.4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培养特色不突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划分,共分四个,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竞 赛组织。目前各培养单位培养特色并没能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反映不出各培养单位的培养 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还始终难以跳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框架;另一方面反映不出各领域特色 。由于报考领域多数集中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许多培养单位基本上是将这两个领域 混在一起培养。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报考体育教学领域人数比例超过60%,这些学员基本上 来自于学校,毕业后又回到学校工作,学员们毕业后又在重复着普通教学,导致形成的培养 结果仅仅是满足了学员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满足了各高、中等学校对在职教师学位 层次的要求,并没有突出各专业领域应有的特色。

2.5 实践性课程设置不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相对于体育学术学位来说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中 的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 我国各学校不同领域的课程设置资料,总结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情况(表3) 。我国目前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领域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知识,在实践性课程设置方 面比较薄弱。虽然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方案的写作,但是平 时实践性课程训练的缺乏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提高自身实践探索和解决实际领域问题的能力。

表2 2005-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专业统计

入学年份2005人数比例/%2006人数比例/%2007人数比例/%2008人数比例/%体育教学161660245460.60224061248466运动训练82331121730.04117532105528社会体育指导16661964.8414741133竞赛组织8531834.5211031133表3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学分公共课程自然辨证法、逻辑学、科研方法、外语、计算机15专业核心课程

(任选一领域)体育教学领域:体育课程导论、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 、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12运动训练领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科学监控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12竞赛组织领域: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导论、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育赛事组织与 管理12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大众、体育管理12选修课程高校体育改革、教育心理学、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摄像与运动技术分 析、教育技术学5学位论文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22.6 学位论文形式单一,学术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形式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几乎没有典型案例分析和 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形式的论文,找不出专业学位论文的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还发现,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水平普遍较低,可能与不脱岗的学习性质有关,其时间跨度长,平时 工作中接触的科学研究少,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与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式、培养要求、课程设置 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

2.7 缺少质量评价体系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前还欠缺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相应 的监督调控机制。特别对课程内容、学术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的质量和价值、 学位论文的学术综合水平等,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总结和评价近几年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关于质量评价体系还是非常欠缺的,不论是从人才竞争的角度,社 会需求的角度,还是开放视野、面向国际的水准,都迫切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 和培养监督机制,否则办学声誉、学术声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制约我国今后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3 促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对策

3.1 调整招生结构和考试办法历年招生中的问题是生源结构不合理,真正想招的人招不进来。体育教学领域报考比例 过大,反映出结构上的不平衡。事实上,运动训练、竞赛管理才是更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应用 型人才的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主体是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一线管理人员,因此,在招 生政策上要向这一方倾斜,吸引和解决更多的优秀体育工作者报考。对少数优秀人才实行特 殊办法,单独划线,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建议对“优秀运动员”录取办法进行调整,方法上 可采取加分、实战问答等考试内容,吸收专业技术特别突出、有培养前途的学员,把真正想 招的人招进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

3.2 准确定位,制定科学的培养模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于2005年起在全国全面展开,确立该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的合理定位非常关键。因此,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有科学性,既要现实又不能偏离专业学 位的特征。要根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学位的特点,针对各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3.3 突出专业领域特色专业领域的设置宜精不宜多,关键特色要突出。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他们 在一定的职业背景下,具备较好的体能训练、技术与战术训练、运动队队伍管理、比赛临场 指导等实践应用能力,各培养单位应该在针对培养对象实际特点的同时,结合本领域自身特 点,在所设置的领域制定出具有本领域特色的培养方案,不同的领域要突出不同的培养特色 ,可以反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等方面。

3.4 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最优化,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专业学位强调应用性与职业背景、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应的 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培养目标要求体育专业学位 教育必须注重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方法与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应用的有机 联系。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其基础性、实践性、科学性。突破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 式,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实施具有专业学位特色的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提高 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单位应选择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企事业单位 ,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单位,使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3.5 加强专业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并且鼓励论文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提交,但选题必须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强调理论在体育 实践中的应用,着重评价学位论文的实践价值。可聘请体育领域相关行业中高水平的专家参 与教学和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并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检查制度。

3.6 建立符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特色的质量评估体系培养质量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第一主题,是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 生命线。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培养监督机制十分必要。要充分发挥体育硕士专业 学位教育指导委员的作用,建立定期评估机制,通过评估,在各试点各单位之间建立起一个 动态的竞争机制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逐步推进规范化培养,从而保证培养和学位教育的 质量。

3.7 注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要善于借鉴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成熟经验,探索具有中 国特色的更科学、更优化的教学模式。

要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 家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激发体育硕士教育工作者 开展体育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通过不断改革与总结,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更加科 学的中国特色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道路。

4 结束语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无章可循”,大部分培养单位是“摸 着石头过河”,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在实践中尝试,不断交流和总结。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 式,仍然面对许多困惑。笔者愿更多学者关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系 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转向[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高玉英,张春合.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60-61.

[3]刘国瑜.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3 1-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Z].教育部学位(2005) 8号文 件.

[5]娄方平,李国泰.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 8,42(3): 98-100.

[6]孙庆祝,孙晋海,赵先卿,孙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75-77.

[7]李国栋,关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 1):104-105.

[8]高玉英,张春合.影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因素的调查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5):442-443.

[9]曹健,芮国强,曹光龙.新形势下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4,38(6):123-125.

[10]钮力书.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3):33- 35.

[11]谢桂华,主编.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7-208.

[12]午启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2006, (5):1-4.

数学硕士论文篇6

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归因

就其界定来说,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而设置的,但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则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前者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后者的目的是提出或创造出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两者培养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学术性的研究、轻实践,更不用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严重的学术倾向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的定位虽然我国早已规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院校基本还是把教育硕士按照教育学硕士处理,只是在要求上适当做出一些调整。这些院校认为教育硕士既然属于硕士层次、需要授予硕士学位,自然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但考虑到教育硕士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降档”处理。2.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甚至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相同,也仅仅只是在个别课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调整而已。

3.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思维定势,在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中主要以单一的班级授课为主,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在课上灌输一些与实际关联不大的理论知识,甚至有意回避与实践关联密切的部分,更不会重视学员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多是现有的教育学专业的授课教师为教育硕士授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常引用教育学硕士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极少进行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并很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在授课内容方面,大都沿用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偏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很少联系中小学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

4.导师水平及遴选方面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除了决定于学员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导师的专业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能力强的导师,那么又何谈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院校在聘用教育硕士导师的问题上也很不规范,往往以导师的学术的水平、学位的层次作为聘任教育硕士导师的标准。所以聘任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授课教师,常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学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与国家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相违背。

5.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现在许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实践探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所做出来的论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学术与实践严重脱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培养目标相距甚远[1]。而在教育硕士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的过程中,则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导师在对教育硕士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方式大多与教育学硕士的指导方式相一致。在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导师往往会减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界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养院校缺乏对教育硕士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特殊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疏于实践探索造成的。但实际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并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只是应该对其培养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罢了。从某些角度说,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因为教育学硕士注重理论,而教育硕士注重实践,而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对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构新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偏重学术性研究的现状,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应用性。笔者初探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对教育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统领着本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摒弃以学术性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型教师。

2.培养方式的改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院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在校学习一年,余下时间在职学习;(2)利用假期等休息时间在校集中学习;(3)混合型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校学习一年、寒暑假集中学习或是利用周末上课等;(4)全日制培养方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生源的学员,培养方式应略有不同,即所选择的培养方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籍的管理也应适应实际情况。比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学籍制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开拓和稳定生源,比如中小学校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攻读教育硕士,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工作。

3.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往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通常重理论、轻实践,其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培养院校需要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创建贯通课堂内外、连结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至少要修12门、34个学分的课程,课内总学时为844分”。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占据大部分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一年内要修完12门课程,时间紧迫,大部分院校因此只能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对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实际操作性课程的比重,精简公共课比例,突出教育硕士的特点。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联系。除课堂教学外,还须通过案例分析、观摩、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来补充或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将案例引人课堂,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增加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案例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相当于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共享的平台。因此,学校不但要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编写与实际相关的讲义。还要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际教学和进行实际教学研讨的机会。在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教学观摩会议与研讨会议期间,最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授课方式会出现,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也会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现场,给学生们提供直接交流的机会。观摩活动还可以是学生相互说课、相互评课的观摩。学术讲座可以帮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带着针对性在实践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环节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经典书,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数学硕士论文篇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学教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58年至1976年法学教育的挫折和停滞时期;1977年至1993年法学教育的重建和恢复时期;1994年以来的急速发展时期。

(一)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49-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时全国53所高等院校设有法律系,有在校法学本科生7338人。[1]1952-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对原有53个法律系进行整合归并,创设四所政法学院,即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和西北大学法律系,构成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四院六系"。在一举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的全部法学教科书之后,代之以从苏联引进的各种法学教材,并聘请苏联专家担任主要科目的授课教师。至1957年才出版了新中国自己的第一套法学教科书。至1957年,全国累计招收法律本科生12569人,毕业法律本科生10856人,当年有在校法律本科生7954人。

(二)法学教育遭受挫折和停滞时期(1958-1976)

1956年开展所谓"整风反右"运动,强调阶级斗争和否定法治的左的思潮泛滥,凡是主张法治和主张法律具有继承性和社会性的法学教师均受到批判并被划为"资产阶级",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急遽萎缩和衰败。1959年撤销了主管法学教育的司法部。四所政法学院被下放地方,并压缩招生规模。

196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各政法院系师生被分批编入四清工作团(队)深入农村参加"四清运动"。至1966年5月,"四清运动"升级为""。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课,称为"停课闹革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撤销,称为"砸烂公、检、法"。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1966年,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止招生,1968年政法学院和综合大学法律系被撤销,仅保留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两个法律系。中国法学教育出现了长达10之久"停滞期"。

(三)法学教育的恢复时期(1977-1993)

结束,需要重建法律机构和法律体系,恢复法律秩序。首先就是重建在中被撤销的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要重建50年代被废止的律师制度,急需大批应用型法律人才。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及法官不够、检察官不够、警官不够、律师不够。

为了重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恢复律师制度,采取了所谓"专业归队"的应急措施,即将分散在各地各行各业的法律人才调回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或者鼓励其重操律师职业。但据资料显示,1949年至1976年,全国仅毕业法律本科生23618人。按照邓小平的意见,中国建立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需要50万律师,区区2万多人,即使至结束时都安然健在,且全部"归队"到各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据1983年对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干部队伍的统计,属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属于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33.6%;属于初中学历以下的占58.3%。其中,法律大专以上毕业的占3%;接受过短期法律知识培训的占54%;未接受过法律知识培训的占43%。可见,尽快恢复发展法学教育,加快培养法律人才,是中国在结束后所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

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法律系开始招生,当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共696人。紧接着,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相继重建、开始招生,各综合大学也陆续重建法律系开始招生。至1993年,已有5所政法学院和130个大学法律系,已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5万多人,有在校生4万人。此外,还有114个成人高等政法院系,已培养成人本科、专科学员10万多人。还有58所中等司法学校,已培养中等法律人才近10万人。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后重建法律秩序、法律机构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四)法学教育的急速发展时期(1994-)

随着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大,人们对法学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特别在1993年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之后,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任务,不仅要继续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且要为各级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培养大批高层次、多样化的法律人才。导致中国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据1998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普通高校214所,在校生8万余人;另有成人高等政法院校150所,在校生8.6万人;中等法律学校57所,在校生2.2万人。

1998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进入所谓"大众化"发展阶段,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激增,招生规模成倍增长。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1998年为214所,2001年为297所,2004年为269所,2005年增至564所,2006年达到606所。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新招法学本科生108779人,法学博士生2305人,法学硕士生22465人;在校法学本科生414309人,法学博士生7520人,法学硕士生57752人;毕业法学本科生76140人,法学博士生1191人,法学硕士生12912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的创设。至90年代中期,高等法学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培养法律人才的数量和类型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建设法治国家和加入WTO,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有必要开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新途径。于1994年论证、提出方案,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借鉴美国法学院JD教育的成功经验,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1995年为8所,1997年为13所,1998年为22所,1999年为28所,2003年为49所,2004年增至60所。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累计招生近50000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8102人,现有在校生近30000人。

现今中国已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政法学院(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财经、理工、农林、医学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主要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少数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种类型,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法律函授、法律夜大、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政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法律专科);第三种类型,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29所司法学校和27所司法警官学校,培养中级法律人才。

二、中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类型

(一)法学本科教育

新中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院系调整",建立四所单科性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所谓"四院六系"。四所政法学院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业务型法律人才,即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培养业务干部,统称为"政法干部"。六所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为五年制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型法学人才,即为各综合大学、政法学院及法学研究机构培养法学教师和研究人员。

改革开放初期重建法学教育,四所政法学院与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均为四年制,其培养目标相同,均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的任务,改由各政法学院和部分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教育承担。

80年代至90年代中,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曾经按照法学"二级学科"设置专业,如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行政法专业、诉讼法专业等,并相应将法律系拆分为法学系、经济法系、国际法系、行政法系、诉讼法系等。90年代中期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之下,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改为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亦即将原先的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合并为一个专业:法学专业。

法学本科教育的对象,是经国家统一高考合格的高级中学毕业生,统一实行4年学制。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五类课程: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第二类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三类为专业选修课;第四类为实践教学必修课;第五类为综合素质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科目,学校和学生均无选择、变更余地。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教学条件开设,学生自由选修,达到所要求学分即可。

法学本科学生,在四年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担负法律实务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属于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不做细致的专业分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基本原理,掌握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录取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不超过四年。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75学分。采取灵活考核办法,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分为三类课程:第一类为必修课程、第二类为推荐选修课程、第三类为自选课。其中,第一类必修课12门(32学分);第二类推荐选修课8门(要求选修13学分);第三类自选课(8学分)。必修课科目和第二类推荐选修课科目,均由该《培养方案》统一规定,第三类自选课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从事法律职业的实务背景,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特别增加第四类实践必修课程(12学分):法律文书课(起草合同书、公司章程、诉讼文书、仲裁文书等的训练,由律师、检察官、法官讲授);模拟法庭训练课(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法律谈判课;法律实践课(在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2-3周)。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撰写学位论文(10学分)。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规定,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不限于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代替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由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其中须有一位校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答辨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务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

法学硕士学位属于学术学位。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具有学士学位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统一划定各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由招生单位决定录取。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法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能力的学术型法律人才。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一些发达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型学位不同,中国的硕士学位是一个独立的学位。中国的硕士学位教育是独立的培养阶段,学制较长(一般为3年),要求较高的学术水平。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的方法。

课程设置分为:第一类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外语课。第二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一般3-4门。第三类社会实践必修课;第四类选修课。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然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3万字。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前,应由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至少有一名外单位的专家。答辩不合格的,可在一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硕士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由答辩委员会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经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审查合格的,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四)法学博士学位教育

法学博士学位,属于中国现今三级学位的最高学术学位。特别应注意的是,中国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同于将博士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不重视课程学习、通常无须修课的欧洲模式,也不同于着重课程学习、须修满大量学分的美国模式,而是兼采欧美两种培养模式的长处,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即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也有课程学习的要求,但不要求修大量的学分。

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如具有高等学校的讲师职称)者为招生对象。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法学理论研究人才。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年。导师个别指导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课);(2)外语课,第一外语(必修课),第二外语(选修课);(3)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专业课(必修课);(5)选修课。课程学习,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

课程学习经考核合格,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学年。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10万字。按照《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根据《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者,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三、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存废之争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长期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原来属于教育部的综合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型法学人才,二是原来属于司法部的政法学院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审判、检察、公安和律师实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进入九十年代,综合大学法律系本科教育与政法学院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已经同一,其结果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既不符合学术型法学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在九十年代中期,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创立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后,发生了法学本科教育存废的争论。目前争论虽仅局限于网络等媒体,但问题重大,值得关注。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宭境

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逐渐成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二:

其一,由已有培养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造成同一法学院既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也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尽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加强教学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要求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以弥补法学院在法律实践方面的缺陷,但往往难于切实贯彻落实。许多法学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都与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没有实质差别,最终导致所谓"学术型人才缺理论,应用型人才缺实践"的问题。

其二,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法律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职业的前提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而检察院、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职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法律硕士学位获得者并不优先考虑,造成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的人数极少,大部分法律硕士毕业生不得不在法律职业之外另谋出路,与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相悖,且造成法律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学者建议将司法考试与法律硕士生入学考试合二为一,将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司法研修合二为一,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即有从事审判、检察与律师职业资格。新晨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困惑

现行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参照苏联的副博士学位,主要特点是要求过高,3年时间要完成修课与学位论文写作的任务,并且与博士阶段的学习缺乏衔接。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培养学术型人才。只是十年前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还很少,毕业后一般都有机会进高校做教师。但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而毕业后能够进入法律教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数极少。除少数报考法学博士研究生外,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学位毕业生都选择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或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超级秘书网

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只能从事实务工作,而培养目标却坚持学术取向,造成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冲突和左右摇摆,结果弄得非驴非马,不知所措。并且,大批法学硕士研究生涌入法律实务部门,挤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机会,造成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冲击。因此,有的学者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当缩短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降低其学位论文的学术要求,甚至主张取消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将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作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的过渡阶段。

数学硕士论文篇8

关键词:行政管理 学位论文 选题

0 引言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还比较粗疏,影响论文质量提升。一些学者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展开了研究。徐金平(2006)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些硕士论文选题盲目求“大”、求“新”、求“异”,或者论文选题过于平淡,体现不出应有的开拓性。[1]周毅(2009)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即根据研究目的、实力、条件、兴趣和独到见地,结合地方特色、社会实际、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小题大做”、扬长避短原则。[2]雷伟伟、袁占良(2008)探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3]吴赞敏、梁旭巍(1997)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质量的关系[4]。孙国强(2007)[5],李志义、刁玉玮(1995)[6]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选题时,研究生既要从不同来源确定选题,又要掌握正确的选题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以往研究主要是把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一个抽象的一般概念进行研究,即不根据专业特征对一般学位论文共性进行分析,对某一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深入分析较少。随着公共领域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程度的加深,行政管理硕士有更多“文章”可做,这些“文章”选题质量值得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截至2014年10月30日显示被引用过的2011至2013年行政管理硕士(学术型,下同)学位论文样本的选题质量进行实证研究。

1 研究框架及假设

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归属发生变化,即从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成为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由原先的理论型向实务型转变[7]。斯托克斯不赞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体系分别是,高基础、低应用的波尔象限、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双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双低的以训练为目的的象限。[8]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选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解决问题导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有较高期望。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经验主义方法收集资料。按照行政学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将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调查或实验法。[9]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运用经验主义方法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可能会转而借助于非经验主义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文献法。虽然采取文献法能够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资料,但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创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能成为一些人“加工论文”的工具。论文相互借鉴、模仿,大量选题重复。本文提出假设: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 “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2 类目及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同时,在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分析类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划分为行政理论、城市治理、行政体制、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社关系、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政府规制、公共政策、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政府职能等子类。研究层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 Scott)提出的研究组织的三个分析层面,即社会心理层面、组织体层面和生态群层面[9]。其中,社会心理层面关注个体行为;组织体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生态群层面关注环境中的组织群。本文的分析单元是文献题名、年份、出版者等。在进行样本分类时,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主观判断因素,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导师、同学中背对背进行相同数据分类。减少主观判断成分。

本文在“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当中,分年度筛选出一级学科代码为“120401”(即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序。对其中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过的论文共495篇,全部抽样。由于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也随之增加,如2011年当年知网平台收录的论文,当年被引用1次,在随后的两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论文总体规模大,为方便研究,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458个样本。样本容量为953个。

3 结果与分析

3.1 硕士研究生选题偏好分析

如图1所示,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与网络舆情、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选题则比较分散,每一主题的样本占比都不足10%, 7.56%的选题难以归类。

①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社区等公民自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公共服务外包、公民参与等问题。其中,研究社会组织的占35.03%,涉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等;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等;以及准政府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职能,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工会职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区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区治理的样本中51.52%对某个案例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如《我国城郊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麦子店社区为例》。此外,这一类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如高校去行政化、医院“管办分离”;村民自治、公民参与等问题。

②研究公共危机以及网络舆情。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共危机的诱发机制,政府同其他主体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机的研究以为主。如《我国的发生机制研究》、《征地拆迁引发的及其对策研究》、《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③研究政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下简称为“公共服务”)。专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本21个,占这公共服务样本总数92个的22.83%。研究公共服务的样本呈现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针对西部地区,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如《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泰安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问题研究》。有2个样本介绍国外经验,分别是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养老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就业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从研究层次上看,近五年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生态群层面的研究。研究生态群层面的样本数405个,占总数的42.50%;研究组织体层面的样本数366个,占总数的38.41%;研究社会心理层面的样本数126个,占总数的38.41%;其他样本数56个,占总数的5.88%。由此可见,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将政府置于外部环境当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主题互动的外部视角。研究政府自身的内部视角占了较小份额。

不难看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层次与近五年热点问题存在相关性。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上升,公共部门对公平性、回应性赋予更高的价值,需要理清政府权力边界,给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仍然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一般将“治理”理解为一种角色关系,将好的治理理解为多元主题的共同治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这类角色关系的论文占总体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政理论研究数量很少,只有三篇论文,分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描述。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会对相关理论进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论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而文章主体部分脱离理论展开,理论游离于文章之外,“两张皮”现象较多。行政管理专业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

3.2 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分析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较为集中。前已述及,选题偏好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而其他研究主题样本数量较少。以“公共财政”为例,每年“公共财政”的选题样本数占当年样本总数的比重都不超过5%。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内容,对公共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预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预算民主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研究》等。选题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此外,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也比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选题下存在多个样本。

对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选题的集中重复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假设,即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4 选题质量提升对策

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趋政治热点、社会问题,基础性研究较弱,理论应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复的选题较多,选题结构失衡,多数停留在“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阶段,研究价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硕士研究生原著阅读量有限。硕士研究生对原著缺乏兴趣,仅仅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二手资料对理论进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论积淀,难以上升到一定层面。因而对理论的应用呈现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短板”。习惯于采用非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收集期刊、论文资料后,进行整理、修改。通过非经验主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相比实证研究更加简单便捷,但过多的依赖二手数据写作论文,难免造成研究的重复,而且许多论文都仅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对现有成果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如果研究生没有从意识上消除对二手数据的依赖,在研究中不愿意实践和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未来的论文质量将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硕士研究生经典阅读意识。目前的激励机制,易导致研究生过分关注、参加课题、学术会议数量,潜心钻研原著的时间和兴趣减少。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二是倡导研究生实证和创新精神。消除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对二手资料的过度依赖,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多途径开展问卷、访谈等经验研究,增加用于课堂外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了解现实问题,同时,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增加计量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56-57.

[4]吴赞敏,梁旭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与论文质量的研究[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03:29-32.

[5]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义,刁玉玮.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浅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 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题“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号:2004JY01)的阶段性成果。

数学硕士论文篇9

一、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论文应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硕士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学科教学(英语)除外),字数一般在10000字左右。

二、硕士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一)题目:能概括整个硕士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二)、摘要(中外文):硕士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800字左右),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或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为便于文献检索,在摘要的最后另起一行,相应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8个。外文摘要另起一页打印。推荐阅读>>>硕士毕业论文的各个部分怎么去写

(三)、目录:应是硕士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简明扼要。章、节、小节分别以一、1、

(1)等数字依次标出。所标页码应与正文一致。

数学硕士论文篇10

关键词: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高学历的人是社会的佼佼者,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而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缺乏必要的关怀。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尤其是高校扩招的推进,研究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因心理困扰而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影响到研究生的健康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女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生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其心理压力与健康问题更加突出,而目前,女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因而,十分有必要切实了解女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准确把握她们的心理特点,有针对地解决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有效改善她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一、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与成因

1.学业压力造成的焦虑感

女硕士研究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特有的敏感、细腻特质使其面对学习压力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1)考研动机与专业学习兴趣的矛盾。部分女硕士研究生考研的原因是因为在社会中无法获得较好的工作岗位,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考上研后更多地是为了获得硕士文凭增加就业竞争力因而对所要学习的研究生课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尽管硕士研究生课程数量不多,但难度较大,需要创造性地学习,部分女硕士研究生由于对其专业兴趣不大,创造性地学习也就存在一定的困难,无形中会形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产生紧张、无所适从的现象。,对策。(2)学习要求与自身能力的冲突。硕士生在学期间除了要完成相关的课程外,一般要求在期刊上及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才能顺利毕业,而论文的撰写通常是学生的劣势,特别是有很大部分女硕士生是跨专业报考,不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而所读年限又很短,往往会存在自身能力达不到学习上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焦虑甚至厌倦感。

2.就业压力造成的忧郁感

大部分女性选择读研都是为了能在硕士毕业以后找打一份好的工作,可是现实社会的状况却并非如此,这不能不让女硕士研究生产生一种对前途的忧郁感。这种忧郁感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社会的性别歧视。尽管现在是一个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但是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尽管没有明文上说不招女性,但是当拥有同样学历的女硕士研究生和男硕士研究生进行应聘时往往都会考虑男硕士研究生,无形中使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处于一种不利的境地,必然造成女硕士生对自己的前途的担忧,长此发展非常有害于女硕士生的身心健康。(2)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近些年来,国家为了提高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研究生也越来越普遍,使得研究生就业形势已经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对策。女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一般都希望能找到一份舒适、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这不得不让女硕士研究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极易产生抑郁症状,影响其心理健康。从近年来女硕士研究生自杀或患神经疾病的事件中就可窥见一斑。

3.人际交往不和谐造成的孤独感

女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最主要的交往对象是导师和同学,与导师和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有助于提升生活的愉悦度。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与导师和同学人际关系不和谐而产生孤独感的女硕士研究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是:(1)在导师方面,往往只管学生的学业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引导学生。在导师眼中,学术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他们大多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术上取得一定的成绩,所以在与学生交往时关心学生学术较多而其他方面较少甚至没有,这很容易让导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距离感,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同时,高校的导师大多数是男性,性别的差异使女硕士研究生在遇到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时较少向男导师寻求帮助,自己又无力解决,这样就会使问题郁积在心中,产生一种无处诉说的孤独感,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2)从同学方面看,人际交往面的狭窄往往导致心理宣泄渠道的缺乏。女硕士研究生交往对象最多的是本专业、同宿舍以及宿舍邻近的硕士研究生,交往人数十分有限,而且研究生的专业性很强,大部分时间需要自主学习。除公共课一起学习的人数多一点外,主要是与同一师门的同学交往,而一个导师通常带1~3个研究生,交往的时空不大,加上女硕士生群体成分较为复杂,因个性、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交往产生隔膜或问题,这样极易产生个体的不安全感和寂寞、孤独感。

4.婚恋压力造成的困扰感

婚恋问题是女硕士研究生一个非常敏感又值得关注的问题。按正常入学年龄计算,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取硕士研究生时的年龄在23~25岁左右,正是女硕士生考虑个人婚恋问题的关键年龄,但是由于处于学习阶段,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个人婚恋造成问题,形成压力,产生困扰。女硕士研究生因婚恋问题造成的困扰感主要来自于:(1)潜心于学习和交际面过窄。正如前所述,女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学习压力是很大的,部分女硕士生面对这种压力就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上,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异性进行交往,恋爱婚姻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同时多数的女硕士生交际圈只限于自己大学校园里的生活圈,交际面窄,特别是文科的女生接触男生的机会更少,这就造成女硕士生交友难的局面。,对策。(2)自我期望过高。大部分未婚的女硕士研究生把入学后恋爱找对象作为研究生在学期间的首要任务,心情比较迫切,同时期望值也较高,总希望找到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性,但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甚至被喻为“剩女”,找不到合意的对象,形成心理落差,产生无助的困惑感,有的女硕士生甚至产生性压抑或想入非非,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二、解决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女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来自各个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国家、高校和个体要形成合力,切实为女硕士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个适室环境。

1.国家要为女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当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女硕士生的就业状况,为她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1)国家相关部门要积极完善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系统,为毕业硕士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国家有关就业指导的相关部门应根据硕士研究生专业和层次的不同,建立适合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就业市场,让硕士研究生找到适合自己并能展现自身能力的工作平台。(2)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来保障女硕士研究生公平就业的机会。,对策。当前,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中,对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如工作三年内不能结婚或生孩子,而女硕士生在毕业时大部分都到了结婚生孩子的年龄,这就限制了她们与男硕士生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国家应出台保障女硕士生公平就业的相关政策,减少她们找工作的压力,从而减少影响她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对策。(3)国家应为自主创业和到艰苦地区国家工作单位的女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与支持。尽管目前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本科生、研究生自主创业和到国家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力量,但由于女性自身特有的生理与心理条件,致使她们会遇到比男性更多的困难与问题,因此国家应为有志的女硕士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支持,切实解决她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她们感受到温暖,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

2.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女硕士研究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让硕士研究生对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产生对学习更大的热情,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促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2)学校要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如举办歌唱比赛、辩论赛、羽毛球赛等适合女硕士研究生参加的活动,让女硕士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光彩,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同时在这些活动中也扩大了女硕士生的人际交往面,有助于她们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养成,从而能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3)学校要组织女硕士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去养老院、孤儿院当义工,让她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获得社会教益,实现自身与社会间的良好互动,更好地调整心态,从而让自己身心健康。(4)建立专门的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咨询网站,让她们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可以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平台,从而排解心中的不愉快,促使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3.女硕士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

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因此女硕士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非常重要。(1)加强自我的心理教育。,对策。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自我进行心理教育,对以自学为主的硕士研究生而言,这种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解铃还需系铃人,每个人都要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遇到心理问题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式加以解决,防止更多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要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每个人都有自己越不过去的“坎”,当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郁结又无法自我解决时,要主动地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和支持,如可以向同学或老师倾诉,一旦心理的郁结解开,就能重新发现自我,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2)培养正确的归因。遭遇到失败是难免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多个方面做出客观的归因,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盲目菲薄,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形成个体的独特性。(3)确立合适的目标。女硕士研究生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估价自身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给自己确立合适的目标,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固步自封,脚踏实地向既定目标一步步地迈进,从而找到自己的人生平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莉莉,王翠兰.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2

[2]聂俊平.关于高校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2007,6.

[3]金宏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