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工业革命十篇

时间:2023-03-26 18:31:28

二次工业革命

二次工业革命篇1

有人将外包喻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但不管怎样,外包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一个企业在当前背景下,还想凭借一己之力打造供应链条的完美闭环,那决策者的脑袋肯定积水。

对于以外包业务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企业来说,外包只是一种适时的战略选择。换句话说,外包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在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的战略选择,它不是简单划一的。如果说外包面临风险,那么不做外包的企业难道就没有风险了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包括那些非外包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如此便因噎废食岂不怪哉?

企业外包业务其实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外包市场的成熟而自然选择的,有着诸多利好。从企业角度看,把原材料供应、生产(研发)、物流、销售平台、售后服务以及市场反馈信息等优势资源连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上,是一个理想的完美景象。并且,在这些领域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承包商,无论发包方是从成本还是市场占有等原因出发,都会发现有一个丰富的外包市场等待选择,这时,需要做的就是选对你的外包合作伙伴。而完美链条景象一旦出现,你会发现自己的企业实际上为“和谐世界”和“和谐社会”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这不是政治,这是经贸,是企业最佳的发展环境。今天,企业都在讲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营造拥有和维护一个良性的资源关系的能力,就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外包带来的企业规模、收益扩大化,地区经济繁荣的例子不胜枚举。是借外包之势发展壮大自己,还是将这种商业模式进行到底,抑或做外包的目标就是最终被收购,都是无可厚非的战略选择。对外包简单粗暴加以诟病显然是不负责任,没有道理。

外包的益处论据和数据还支持了经济学家来说服政治领袖们,不可武断地非难全球化,这些迹象表明在外包问题上一些政策坚冰正渐渐融化。

外包市场的活跃和规模扩张,以及技术能力的提高为外包企业提供了广阔天地。

以IT业为例,OEM的成熟规模已经创造出像台湾ACER这样的全球化品牌,直到今天ACER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代工”业务。其实类似的公司很多,笔者就知道这样一家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三维模型、动画制作公司,成立刚一年多,承揽了世界顶尖模型制作公司和游戏公司的一些外包业务。公司在外包过程中,迅速在业界打开知名度,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顶级的技术力量。该公司老板准备明年开始打响自己的品牌,但表示仍然不会放弃外包的业务。

坚定地选择承揽外包业务的企业――那些“粘包”们,不一定是别无选择,在特定的企业发展阶段,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或者是具有独特能力的企业,会选择长时期外包的战略。因为企业自身情况各不相同,量体裁衣,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传统行业像蒙牛乳业起家时一无奶源,二无工厂,只好选择了山西的亏损厂家进行液态奶的加工,这里不说蒙牛当时的无奈之举,只说山西的几家乳品加工厂随着蒙牛的成功也阔绰起来,时至今日坚持自己的加工业务,放弃了那些狭隘的地域观念,随着蒙牛品牌的提升,干脆俺就“姓蒙”了――这也是一种战略选择。

二次工业革命篇2

三次科技革命是中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但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此知识掌握较差,经常弄混淆这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为了便于学生弄清,这里我把三次工业革命整合在一起,层层深入地分析,让学生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过程

1.前提与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确立;英国拥有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近代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理论的新突破。

2.时间和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标志是以信息、生物、材料、空间、海洋、能源为主导的高技术发展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核心。

3.主要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珍妮机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逊—火车(英1814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4.领先的国家和新兴工业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程,生物工程。

5.进入的时代和代表人物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瓦特。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爱迪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比尔·盖茨。

6.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7.交通工具

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英国人史蒂芬孙)、汽(轮)船(美国人富尔敦)。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福特被称为汽车大王)、飞机(莱特兄弟)。

第三次科技革命:宇宙飞船。

8.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工业革命:(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9.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5)无产阶级壮大,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

第三次科技革命:(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

10.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1.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落后就要挨打。(3)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4)只有不断发展高新科技,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教学反思

二次工业革命篇3

关键词:历史;工业革命;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72-02

随着课程改革在江苏的开展,新教材全面启用。由于新旧教材在教学内容、编撰体例上存在很多的不同,习题也需要更新换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旧题都不能用了,事实上一些比较经典的高考题在高三的复习中还是在被大量地使用。本文就是笔者将一道旧高考题在不同专题复习中加以运用的实例。

原题如下: (2000年上海卷・41题)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2分)(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8分)生产力方面:(2分)_____社会关系方面:(4分) 国际格局方面:(2分)____(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一、明修栈道:直奔主题,依模块分理之

一般来说,这道题目经常被用在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中两次工业革命的专题复习中。在复习本专题时,由于课本在这一章节中对(1)(2)两小题的答案有比较明确的叙述,学生还是能够比较轻松地解答出来。但是在回答第(3)小题时往往会遇到困难,通常不能答全。第(3)小题参考答案如下: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3)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答变法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不难发现,本题答案散落在三本必修教材中,对学生的概括要求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的新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编写的,无形中比以前按时间顺序编写的旧教材,对学生答题更为有利。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教材必修1、必修2、必修3中发生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相关事件,理清时间顺序。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必修1中涉及的事件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必修2中涉及的事件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必修3中涉及的事件有: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必修1中涉及的事件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注:必修1中没有的内容);必修2中涉及的事件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必修3中涉及的事件有: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分析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一一对应如下: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序幕;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近代工业产生;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和义和团运动表明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不难发现,这些影响正好可以分为政治(包括社会性质和爱国救亡运动)、经济、思想(向西方学习)三方面,也正好与新教材的编撰体例相吻合。

最后,再将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归类和对比,以加强学生对本题的印象。(1)社会性质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爱国救亡运动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3)社会经济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工业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向西方学习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按照这种方式得出的答案,其实比原题提供的要更加完整,也更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这种解题方法如能被学生熟练掌握,今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也能游刃有余。

二、暗渡陈仓:追本溯源,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种运用方法其实不是直接在解答这道题目。

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10课“鸦片战争”和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介绍了近代的四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材重点介绍了这四场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在高三的复习中,必然要将三本必修教材融会贯通,因此需要补充这四场战争在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影响。

首先,也是引导学生回忆在三本必修教材中分别发生在这四场战争之后的相关事件(已经在第10课“鸦片战争”和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两课中提到的有关社会性质方面的影响除外),理清时间顺序。

鸦片战争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必修2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必修二中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必修2中的开眼看世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必修2中的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必修3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甲午中日战争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必修1中的义和团运动、必修2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必修3中的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必修1中的辛亥革命、必修2中的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必修3中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然后,结合“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两课中提到的这些战争的影响,按照新教材的编撰体例:政治(包括社会性质和爱国救亡运动两个方面)、经济、思想,可以形成以下结论:社会性质方面: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爱国救亡运动方面: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无;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社会经济方面:鸦片战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社会思想方面: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民主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列强发动这些战争时的世界形势。联系这些战争发生的时间,学生不难答出:两次鸦片战争正是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而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正好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这时再展示上述那道高考题,学生必然恍然大悟,根据结论就可以轻松得出答案了。

上述两种方案,其一的关键在于理清时间线索,抓住答题要点;依托教材编撰体例,理清答题思路。其二实际上是借用了列强侵华专题,从影响入手,追本溯源,反其道而行之。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教材的编撰体例――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在有些时候是非常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答题思路的。很多重大事件的背景、影响通常都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这三方面分析,教师如果在平时复习中注意引导和训练的话,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再者,这样的答题训练,也能够让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前因后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弥补因新教材弱化时间顺序而导致的学生时间先后概念的缺失,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二次工业革命篇4

【关键词】应用物理学;工业革命;人类文明

1 应用物理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1.1 应用物理学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座里程碑,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在劳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当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打破了以往只有靠人力来进行生产的局面,使人类文明迈向了一个新时代。当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功与应用物理学是分不开的,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正是当时的“牛顿力学”与社会生产力的结合,当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应用物理学的发展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应用物理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反过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又推动了应用物理学的研究。

1.2 应用物理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就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言,应用物理学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生产技术层面而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当时的社会生产主要是依靠人力劳动的,然而在应用物理学的推动下,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代替了大部分的人力劳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即机器劳作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应用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工业依附于农业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工业资产阶级以及工业无产阶级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逐渐的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中的新兴力量。同时,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个全新的社会生产体系逐渐的发展起来,蒸汽机技术逐渐成为社会中的主导技术,与其相关的钢铁冶炼业,交通运输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

2 应用物理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2.1 应用物理学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推动而言,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奥斯特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该现象的发现,打破了一些传统的观点和想法,从那以后人们就开始更多的研究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经过物理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终于在几年以后,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确立了被后世所推崇的“电磁感应定律”,同时这一定律的发现为后来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发电机的发明与使用,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充分利用电力的社会,这与应用物理学的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分不开的。随着应用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当今的超导材料使得发电更加的有效率,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2 应用物理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现与使用对当时的社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电磁感应”的发现,才使得发电机的发明与使用成为现实,并进一步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物理学的强力推动,使电力的广泛使用成为现实,为人类社会找到了一种新型能源,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电力社会中。同时从电磁感应实验以及应用物理理论研究到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电力成为新型主要的能源,同时电力设备也逐渐的发展起来。电力能源在今天依然是我们社会中主要使用的资源,电力设备也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就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便利生活。由此可见,应用物理学对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3 应用物理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3.1 应用物理学推动微电子革命

应用物理学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将人类社会发展推向了更高的层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一些物理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了晶体管,这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发明创造。因为,在晶体管发明以后,人们就可以用较为小巧并且消耗功率较低的电子器件来代替之前的电子管了。在应用物理学的推动下,电子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为以后集成电路的问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应用物理学与新时期新能源的发展

应用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新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核能源是新时期一种利用较为广泛的新型能源,核能源所蕴含的的巨大能力,成为各个国家都积极研发使用的新型能源。除了核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新型能源业在逐渐的被人们所使用,在应用物理学的推动下,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都进入人们的视野,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4 结束语

应用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应用物理学在几次工业革命中的推动作用,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劳动生产,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同样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应用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支持下,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生产率,使人类文明的发展更为迅速。而在第技术革命中,应用物理学则直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强有力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应用物理学在不断的探究与发展之中,同样也有利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江先国,王静波,米仪琳.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探索[J].物理与工程,2004(01).

[2]孙超,黄浪欢,刘应亮.氮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与光催化性能[J].功能材料,2005(09).

二次工业革命篇5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溯源与辨析

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热点话题已经一年有余。回顾各界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可以看到,迄今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内涵的理解还远未达成共识,各种观点见仁见智,同时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有模糊化的趋势。因此,当前对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各种观点加以辨析,仍然十分必要。

各界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看法众说纷纭,大致源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也即主要的原因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概念进入中文语境有两个差异大于共性的来源。一是以美国学者里夫金在其2011年9月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为代表,也可以称为“新能源版本”,认为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均是由新的通信技术与能源技术相结合所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是纸质媒体(报刊、杂志、书籍等)并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是电子通信技术(电话、无线电、电视等)并以化石能源为主要燃料;而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推动全球发生第三次工业革命。二是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4月刊发的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别报告”中提出的观点为代表,也可以称为“制造业版本”,其对工业革命的划分依据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晚期制造业的“机械化”所催生的“工厂制”,其发展取代了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组织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早期制造业的“自动化”所创造的“福特制”,其发展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制造业的主导生产方式。而人类正在迎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的“数字化”,以此为基础的“大规模定制”很可能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

第二个原因是国内参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讨论的论者相当广泛,在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融入了具有自身知识背景或者专业特色的理解。这就使得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是什么”这一问题上论者均各执一端。

从学理上讲,对工业革命的界定标准本身应具有自洽性,方能将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的近代史划分出若干个相互连续又彼此互有区别的发展阶段,即若干次工业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诸多说法中,“新能源版本”和“制造业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相比于其他提法具有更强的学理基础。还要看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提出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有利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重新定位发展方向,也将有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等问题。这也是“新能源版本”和“制造业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相通之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兴起之际,适逢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中文语境后迅速与我国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促使论者进一步探讨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我们认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制造业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比“新能源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具现实指导作用。首先,“新能源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虽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毕竟其所勾勒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蓝图(即“五大支柱”)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制造业实体经济,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规律,而“制造业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契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其次,除3D打印技术外,“新能源版本”对于新材料、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产业技术关注不足,因而限制了其对我国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指导意义。再次,“新能源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前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如美国正在推进的制造业复兴计划和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虽有相叠之处。但是密切程度远低于“制造业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后,“新能源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加强调全球化,而“制造业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更为重视国家间产业关系和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

综上,我们认为,可以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界定为新兴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下的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变革。这不仅在逻辑上自洽,而且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总体上看,这场由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全称为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通用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应用所驱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促进制造技术向一体化、智能化、微型化、全周期化和人机关系更加友好的方向快速发展,并最终促使整个工业生产方式呈现出高度柔性化、可重构化和社会化的特征。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生产系统的控制将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在新的生产系统中,每台设备都成为生产系统中的一个模块,这些模块与材料传输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生产系统。设备控制不仅在每台设备本身实现,而且同时被集成到整个工厂,从而在“工厂”层面而不是过去“单台设备”的层面实现对整个生产设施的系统性控制和优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还将促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制造通过综合运用控制技术、统计和信息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全程检测不合格的部件和产品,而且可以对生产系统本身进行检测和诊断,即具备了生产系统的自检性。智能制造通过将工厂和企业的数据系统化来实现制造成本、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大幅改善,通过计算机模拟、建模和数据处理的结合提高制造的柔性、生产速度和产品定制化程度。

纳米材料技术和新的产品开发设计工具的发展将促进制造系统的微型化。未来制造技术将能够生产具有复杂内部结构和梯度材料结构的、三维拓扑优化的部件。工业产品、生产工具和一体化生产系统的微型化将成为制造系统设计的关键。快速微制造技术、三维微部件的生产、具有自调节能力的微型机床和机器人以及微型制造系统和微型工厂将在工业生产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重构生产系统将实现产品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化。随着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过去单一产品生产系统的高额固定成本、缺乏弹性的产能逐渐失去了经济合理性。为了适应高度动态的市场环境,新的具有更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可重构生产系统能够根据产品功能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功能,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产品而不是单一产品的生产。例如,一条最初针对产品A建设的生产线,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为可以同时生产产品A和新产品B,未来还可以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同时生产产品B和更新的产品C,如此等等,保证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匹配。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人机工作界面将使得人机关系更加友好。新的制造系统所反映的工业关系不仅体现在制造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上,更体现在以人为核心的生产系统设计中。工人的生产环境不仅是安全、健康的,而且人机工作界面是非常友好的,人机合作可以通过人的自然语言甚至动作就可以实现,生产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人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人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不是用单调、重复的手工劳动“替代”机械生产,也不是用经验式的技能“补充”机械生产,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性地“主导”生产过程。

以上技术特征综合作用,最终将促进新型工业生产系统形成高度柔性化、可重构化和社会化生产的优势。首先,原有大规模制造中基于成品的批量生产将转化为基于模块的批量生产。辅之以多样化的外部构造,实现以低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甚至个性化生产,从而大幅提升生产系统的柔性。其次,以可重构制造系统为代表的新型制造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这类制造系统以重排、重复利用和更新系统组态或子系统的方式,实现快速调试以及制造,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灵活性以及突出的生产能力,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刚性制造系统下的产能过剩和产品开发周期过长的问题。最后,生产制造由工厂化生产向社会化生产转变。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大量物质流被成功虚拟化。从而转化为信息流。除了必要的实物生产资料和产品外,生产组织中的各环节在产品层面和技术层面充分分工,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成为创新主体,从而使生产方式呈现出社会化生产的特点。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产业组织结构变革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为适应新的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要求,无论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还是外部的产业组织结构都将经历深刻的变革。

二次工业革命篇6

里夫金认为,每一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要具备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机制。因此,他预言,就像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以下三个科技领域的进步引领和推动:一是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二是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三是拥有自动化物流的交通运输网络。而3D打印、物联网等新技术将搭建起进行这场工业革命的舞台:一个人人皆可参与其中的“分享型经济”生态圈。这种经济生态,将有别于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是一种能让更多人受益的普惠型经济。

换句话说,因为科技进步,生产者将和消费者合二为一,成为“产消者”。每个人都可以很低的成本生产些什么,除了自己消费外,还可以出售给他人。这将极大减少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使一些资源的获得接近免费,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同时意味着,这场工业革命,不仅将改变工业生产的方式,也将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里夫金认为,在这场正在到来的革命中,中国有潜力扮演独特角色。

中国的角色

尼尔森咨询曾做过一个全球性调查,看哪个国家和地区最渴望“分享型经济”,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里夫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天然地包括“分享”这一重要价值,这点与以个人主义为主流的西方社会非常不同,将成为中国有利的价值观资源。

同时,中国政府对新兴技术的重视,是另一项支持里夫金对中国乐观的证据,具体包括:在中国一些地区,个人已可以自建光伏发电设备,并将多余电能出售给国家电网;3D打印技术和P2P式租车服务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国家已出台物联网发展规划;拥有世界第一的高铁网络等等。

这似乎是在说,中国正跃跃欲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挺立潮头。

但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在这场新工业革命中,与德国、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只是刚刚起步,未来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的确,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最大的单一风电场、市值最大的光伏发电公司(汉能)和互联网公司巨头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以及其他成就。但是,这就足够了吗?分析美国和中国两个股票市场的企业估值排行榜,会发现,美国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不乏苹果、谷歌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而反观中国,则一律是银行、石油等传统行业巨头。几家已经建立起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大公司,还都是在美国上市的。这显示出中国在科技振兴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现实差距。

的确,中国的文化传统,重团体而轻个人,但细加分析,却会发现,中国人的团体观念,和现代西方的团体观念,又有极大差异。这一点,怕是里夫金没有能力去顾及到的。

具体来说,中国人心中的团体,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那种形态,比如,重乡土而轻国族,重圈子人情而轻契约法治,重上下里外,轻一视同仁。这些,是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上的重要特征,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成因。绵绵延延,不绝至今。

比如,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闽浙等省的企业家,仍然以同宗同乡为商业信用网络的基础,这番景象,仍宛如清代的晋商徽商。乃至民间借贷链的形成,几乎完全建立在熟人关系的基础上。这也说明在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转的现代金融机制建设方面,我们仍然欠缺。

技术好学,习俗难易。阻碍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上述文化心理因素和制度建设,怕难辞其咎。

在迎接新工业革命方面,可以绕开这些掣肘和羁绊吗?甚至这些因素摇身一变,成为了推动力?难讲。

但至少,年轻人拥有优势。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要靠那些还没有被既定的社会规则固化的青年们。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不仅进入城市上学、工作,而且也在城市定居下来,建立家庭,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与前一代人的境遇是极为不同的。这一浪潮将更深刻地改变中国的基层社会结构。城镇化,不仅能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潮流,更成为“创客”一族,利用科技来开辟创业之路。谁说在他们中间,不会出现中国的瓦特、卡尔・本兹、特斯拉和乔布斯?

就像里夫金反复强调的,新一代年轻人,已经习惯用互联网来解决各种问题,他们没有物质匮乏之虞,更愿意与遥远的志同道合者协同创新,更有兴趣参加网络公开课,更愿意共享汽车等资源,也不迷信权威和广告。

可以说,对于中国而言,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将是需要同时进行、两者互为支撑的艰巨事业。在这一进程中,充分解放思想的年轻人,可以大有作为。

新世纪理想

前两次工业革命,伴随的是两次科技革命。只不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轫,几乎全靠工匠的实践经验,利用的均为人类既有的科学知识。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先有新的科学发现,后有产业技术革新。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科学技术不仅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铺好了知识之路,更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从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让人类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显现出这个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发生在二战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就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逻辑一样,它也在能源、交通和通讯三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新一次的工业革命铺平道路。

有人可能会疑虑:这真的会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吗?

对这一趋势,我们应该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很多人在说,智能电网距离还很远。我要说,智能电网已经来临。”通用电气副总裁斯蒂夫・伯兹在中国演讲时如此判断。可不是吗,里夫金也以中国国家电网正在推行的分布式发电项目作为支持其理论的力证。

如果说,实现共享之国的物质基础,是互联网和物联网,那么,它的社会基础,则是人们通过上述技术而实现的直接互相联系和互相服务。

也由此,共享之国成为一种“免费之国”。

这不是玩笑或空想。网络论坛、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已经让知识生产、公共讨论和信息传播都接近免费,网络公开课让教育接近免费,能源互联网将让电能的使用接近免费,新的商业模式也将使家用电器等产品接近免费,更进一步,随着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制造技术的成熟,将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接近于免费。这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一如电视出现后让大众娱乐接近于免费一样。

而更深刻意义上的共享之国,则意味着无论是空气、水和土地,还是能源、知识、通信和交通,各种资源的分配和使用,都可以通过新科技手段,超越“你的我的”观念,打破藩篱,跨越沟壑,实现全民平等共享。

这,既是对共享之国愿景的粗略描绘,也构成一份值得追求的、通向更美好生活的新世纪理想。

工业革命123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发端于英国,开启了人类的工业时代,同时也宣告农业时代的落幕。煤炭成为工业主要能源。工厂遍地开花,冒黑烟的烟囱到处耸立起来。农田被圈占用于为工厂提供原材料,农民们或主动或无奈地从农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田园生活逐渐变成记忆,城市因而不断扩大。日益庞大的工业生产活动也催生了上市控股公司这种新的企业组织的诞生,以往的家庭作坊和工场,升级成雇佣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和上市公司。

标志性发明:珍妮纺纱机(1765年),瓦特蒸汽机(1782年),蒸汽轮船(1807年),蒸汽机车(1814年)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下半叶。以发电机、电灯、电报、电话等发明为代表,开启了人类的电气时代。石油上升为主要能源。现代社会成形。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达,人们开始迁往更适合居住的城市郊区。收音机、电视的诞生,重塑了民众的娱乐生活。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和福利制度的建立,即使是工人也可以享受假期,休闲生活和相关产业开始发展。在企业制度方面,复杂的生产链条需要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基于集权式管理模式的垂直整合型公司作为应对之策于兹诞生。

标志性发明:摩尔斯电报机(1837年),勒努瓦内燃机(1860年),西门子发电机(1866年),格拉姆电动机(1870年),汽车(1886年)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如果说,按照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是自动化,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就是智能化。英国经济学家保罗・麦基里认为,以互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为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

按照里夫金等人的观点,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是因为在新能源、新交通方式和通信领域出现的重大突破而引起的全面的产业变革,或者说,人类在能源使用、物质和信息交流方面的新成就,将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就像之前一样,科技创新催生出新的创业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模式,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公司管理“扁平化”趋势、只负责品牌和营销,不从事具体生产的“轻公司”、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Soho)等等。而最具变革意义的新经济模式也正在出现,它被称为“协同共享”,特征是通过科技拉低资源生产的边际成本,使多种资源接近于免费。

实际上,一些在今日令人惊叹的科技创新,已经在上一次科技革命中有了萌芽和初步发展。其中,高铁就是一个好例子。早在1931年,德国人就融合火车、飞机和飞艇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列车“铁路齐柏林号”。之后一直到1964年,第一条实用型高速铁路才在日本开通。这之后,世界各国掀起了修建高铁的热潮。而今日发达的互联网的基础之一――电子计算机,以及原子能,也是得益于二战前后取得的科学突破。

二次工业革命篇7

话题:能源与第三次工业革命

对话:

Q_《能源》杂志记者 武魏楠

A_杰里米·里夫金 未来学家,《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

我们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十字路口。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而我们也需要对未来的经济模式进行大胆的描述,以进入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世界面临挑战

Q:在您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同于之前两次的最突出之处在哪?

A: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大量的工厂和集中化的生产方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利用信息技术将实现分散化的生产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产者,拥有自己的公司,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是3D打印技术。

 

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互联网与新能源相结合,使人人都能制造信息、新闻、提供能源,以五大支柱为基础,催生新的经济模式,即能源互联网经济。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是分享能源,在能源互联网上,每一个微型电站生产的多余能源都可以跨洲出售和传输。

 

Q:目前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在哪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还需要世界各国做出怎样的努力?

A:德国是引领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的先锋。境内生产的电力有25%来自可再生能源,并有望在2020年超过35%。同时,联邦政府和德国电信公司已经和德国国内六个地区合作,实验引入一个“能源因特网”。“能源因特网”可使数十万德国企业和数百万德国家庭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以氢气的形式储存,并在智能能源因特网上共享绿色电能。

 

在欧洲,已经有几百万幢建筑可以自己产生能源,在建筑内将太阳能、风能转换为可使用能源的技术也会越来越便宜,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我们的预测是,10年以后,将有数千万幢建筑可以自己产生能源。25年之内,在欧洲、中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这项技术将几乎完全免费。

 

过渡到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大规模重构世界各国的经济基础设施,可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和无数新的商品和服务。世界各国需大力投资新能源技术,将无数建筑改造成发电厂,将氢能和其他能源储存技术植入到全国基础设施,将使用内燃机的汽车替换为插入式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并建立一个能源因特网。

 

重塑世界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更新产业设备需要对工人重新培训,规模之大将不亚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初对工人的大规模职业和专业培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新技术劳动力需掌握以下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绿色建筑、IT和嵌入式运算、纳米技术、混合动力和氢动力运输,以及许多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

 

世界面临挑战

Q: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于欧洲和美洲,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还会这样么?

A:英国人的时代有煤和电,美国人的时代有石油和汽车。我认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等欧洲国家正在领先,中国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突破也许会从欧盟(德国)和亚洲(中国、日本)某种形式的合作开始。

 

我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国很有可能借助这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欧洲和亚洲曾属于同一块大陆。亚洲向欧洲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中国等亚洲市场则经济增长强劲,可以建立起非常有趣的合作关系。

 

第三次工业革命会更早在亚洲发生的一个原因是,欧美自启蒙时代后就信奉个人主义,深信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而亚洲人则仍然抱持一定的集体主义信念,认为个人是整体的一部分。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每个人既是有能力、有企业精神的个体,又可以合作形成合力,并回报给整体。这也是互联网的精神本质,似乎也与亚洲的传统哲学一脉相承。亚洲人可以很快地从欧洲学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念,并将之本土化。

 

Q: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必将超越欧美?

A: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国。其太阳能光电产业生产总值更是占世界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但是,中国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科技产品几乎均销往海外。目前,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中国国内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只有0.5%。鉴于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这一事实无疑令人失望。

 

目前的情况是,欧洲已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等国家正在努力跟上,我想未来的风向可能会偏向这里。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是分享能源,在能源互联网上,每一个微型电站生产的多余能源都可以跨洲出售和传输。

目前的情况是,欧洲已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等国家正在努力跟上,我想未来的风向可能会偏向这里。

二次工业革命篇8

以预见科技新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革命而知名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畅销书作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石油和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并导致严重气候危机的时候,是否会产生出一种“后碳”时代的新经济模式?

经过约10年的思考、实践、讨论和总结后,里夫金率先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在他看来,人类将在18世纪以纺织工业机器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初以汽车大规模装配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这一次,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全球数以亿计的普通人将可以在自己的家庭和办公室里生产出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共享,就像现在在互联网上和分享消息一样。与此同时,还将带来一场社会革命,从根本上重塑经商模式、人际关系和教育方式。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今年4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这一概念迅速在全球政界、学界和传媒界引起热议。事实上,欧洲人早在2005年前后就注意到了这个新概念,并已经悄然着手准备,以占得先机。

在过去10年中,里夫金有2/5的时间都在欧洲访问,为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等担任顾问。2007年,欧洲议会正式通过了把“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长远规划的欧盟发展路线图,并已制定了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0%的目标。

日前,里夫金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独家专访时说,他已经“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而“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到时候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身陷于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

“我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

《瞭望东方周刊》:是什么样的动因,促使你开始思考“第三次工业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在上世纪末,我就观察到,人类已经面临着两大严重危机。

一是石油危机。2001年,石油价格每桶还不到24美元。我当时就预测说,油价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上升到每桶50美元,石油危机因此会很快到来,这个观点曾遭到 广泛的质疑和嘲讽。

2007年,油价已经超过了每桶70美元,这时全球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开始攀升。2008年7月,世界市场的油价冲到了创纪录的每桶147美元——我把它称为全球化的巅峰期。其实,当油价超过每桶100美元时,不少国家都爆发了抗议和骚乱。

种种迹象都表明,我们已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人均石油占有量已经达到了峰值。

另一个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危机,其主要原因是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二氧化碳过度排放。联合国的科学家测算说,未来7至8年内,全球气温将上升3摄氏度。

而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全球水循环的改变。我们是一个水星球,水循环有一定的方向。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大气保水量将增加7%,温度升高会导致水分布的根本变化,从而引起更多的干旱、飓风、海啸。

因此,现在我们已经不止站在了全球经济的关键节点,更是处在了人类物种发展史上的决定性时刻,需要认真地思考:下一步怎么办?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答案是?

里夫金:默克尔当选总理后数周就邀请我去德国,讨论一个问题:德国在21世纪如何发展经济?

我反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在石油时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渐渐终结的时候,你希望德国在下一次革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方面世界正深陷危机,另一方面,我也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网会在“25至30年后成型”

《瞭望东方周刊》:能否具体描述一下你构想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依赖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但它们已经越来越稀少,越来越难得到。但实际上,这个星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是能源的来源。

以中国为例,中国有9.3%的国土面积适合太阳能发电,从面积上看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此外中国还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中国提高风电补贴、改善输电网络,2030年风力发电可以满足中国全部的电力需求。

此外你们还有地热能,沿海地区还有巨大的潮汐能,农村里还有生物质能(产生于谷物与树上的甲醇和乙醇的生物物质团源),小水电的能源潜力可能也是全世界无与伦比的。

因此,能源其实每天都有,谁都可以得到,并不必须被集中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可以变得非常扁平化、分散化,然后通过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

而如果回顾过去,你会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科技和经济革命都是在新能源体系和新通信技术结合下产生的。因为新能源体系加深了经济活动之间的依赖性,通信革命则成为组织和管理新能源的途径。

过去25年中,人类社会中诞生了一项非常强有力的通讯革命——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全球现在有23亿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合作。无处不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与可以随时获得的新能源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平台。

更具体来说,这个构想有五大支柱:向使用可再生能源转型、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收集可再生能源、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网转化为能源互联网、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燃料电池动力车。

二次工业革命篇9

作者:李富森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肖莱马对有机结构理论及异构现象作了正确的解释,预见到丙醇应有两个异构体存在。后来他分离出正丙醇,并合成了该物质。肖莱马的这些划时代成就使他成为现代科学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876年,德国海因里希•卡洛制造出“真正的红色染料”。两年后,哈•鲍姆发明了酸性猩红染料。而随着焦油染料工业的繁荣兴旺,酸碱和其他无机副产品的生产也得到了发展。1898年,德国化学家弗兰克和卡罗研制出了碳酸铁。19世纪晚期至一次大战前,德国的焦油染料工业完全取代了天然染料。1877年,德国合成染料的产量占世界的一半,1913年占80%。染料的使用范围也被纺织、皮革、油漆、皮毛、造纸、印刷等工业广泛使用。19世纪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研究和实验做出杰出贡献的韦勒、杜马、李比希等13人中,有7个是德国人。德国的化学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最后,德国的炼钢工业雄踞欧洲。德国钢铁工业历史悠久,早在1815-1820年间就引入了英国的“搅拌法”冶炼技术。1811年,德国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在埃森城建造一个小熔铁炉,发明了一种生产铸钢的新方法。19世纪40年代以后,铁路建设对铁轨、机车和车皮制造等需求的刺激推动了德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1851年,老克虏伯长子阿尔弗里特•克虏伯他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一件铸钢炮筒。1859年,普鲁士政府一次向他订购300门野战炮。因此,克虏伯的钢材世界闻名。1862—1863年,他建立了欧陆上第一家酸性转炉钢厂。随着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铺设铁路,制造蒸汽机车,建造轮船,架设电讯电缆,生产近代武器等,对钢铁的需要量激增,一种能在8—10分钟内把铸铁炼成钢的贝塞麦转炉应运而生。70年代后德国引进了这一新技术,1865年,德国巴哈•曼勒斯曼发明了轧制无缝钢管的工艺和设备,填补了钢材加工的一个空白,在当时引起过轰动。1867年克虏伯父子发明了坩锅法,进一步推动了冶金工业的发展。[3](P192)在80年代,德国采用托马斯—吉尔克莱斯碱性转炉炼钢法。此后,高炉建筑不断改善,轧钢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合金钢、不锈钢、型钢等开始生产,德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并把英法两国远远抛在后面。到一次大战前,英、法、德的钢产量分别为773万吨、469万吨、1833万吨。在19世纪后半叶的钢铁时代,德国脱颖而出,跃居欧陆之冠。在此基础上,德国建立了一个变化无穷的冶金工业体系,最显赫的成就是创立了近代造船工业和海轮发动机工业。另外,在通讯工具和其他领域,德国也有突出成就。1860年,德国累斯设计了一种巧妙的通话装置。他在啤酒瓶上蒙上一层薄膜,膜上贴上一条铂丝,当有人讲话时,膜发生振动,铂丝便交替接通和断开电路,于是远处的电磁铁随电流的通断会发出所谓“伽伐尼音乐”。这实质上是第一部电话。1861年,累斯改进了这一装置,并取名叫“telephone”。这一英文名称一直保留至今。[5](P75)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为人类利用X射线诊断与治疗疾病开拓了新途径,开创了医疗影像技术的先河。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伦琴就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电气化学等具有代表性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并使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真正意义上的领袖国家。[6](P264)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1914年,德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了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德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大国之一。

德国虽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迟到者,却是第二次上业革命的急先锋。和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以下特点:第一,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以工具机的发明和蒸汽动力为特征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下半期起始于英国,然后扩张到欧美其他国家。由于当时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德国直到19世纪30、40年代才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60年代末70年代初终于在大部分地区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这时的德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立即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彻底驶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对德国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这就有利于在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得到开展,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发现应用于工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德国快速地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领域,并加快发展电气、化学等新兴产业。德国的煤炭工业迅猛增长的主要动力得益于新科技的运用,即新的矿井设备和开采机械等的使用。在煤炭开采上,德国人一改往日的人工挖掘,对于储量丰富的褐煤采用炸药炸开、机器压碎、然后由货车运出的新方法,成效巨大。19世纪80年代,电力矿用铁路开始投入使用。19世纪末,电动泵开始运用于矿井汲水,电动马达驱动的通风机也取代了原来的蒸汽机。采煤工具中则出现了开采锤、簸动输送机等新设备。以上新技术和新工具的使用,使得德国采煤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炭开采量迅速上升。新技术对德国的炼钢工业影响最大。19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人托马斯通过向衬有白云石的贝塞麦转炉中掺人石灰的方法,解决了含磷铁矿石的脱磷问题。德国钢铁行业对这一最新技术成就反应迅速。1879年,莱茵钢铁厂和霍尔德尔联合会等德国钢铁企业迫不及待地将这一专利引入了德国,德国的钢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依靠它在钢产量方面将英法等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钢铁工业的大发展成为德国工业化的坚强基石。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异军突起,成为确立德国工业强权地位的支柱性产业。正是这些新兴产业使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领袖国家。化学工业是德意志帝国时期令德国人最值得骄傲的部门。以合成染料、人造橡胶以及新药品为主要内容的这一新兴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煤焦油为主的煤的副产品的利用。[7](P150)1856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的学生、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珀金利用煤焦油首次制成了一种合成染料。但是,这一发明在英国没有引起重视。1864年,在伦敦化学学院当教授的霍夫曼把这一发明带回到德国,并很快研制出数十种新的合成染料,染料工厂便随之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德国第一家染料厂弗里德里希•拜耳公司染料厂到19世纪90年代时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企业。焦油染料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酸碱和其他无机副产品的生产。德国化学工业界还大规模推广电能等新能源在强碱电解和大气氮肥生产等方面的运用,将化学工业和新科技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自己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西门子将科学技术的发明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领域。拉特瑙则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专利从美国带回了德国,并于1883年创办了德国爱迪生公司,即后来的通用电气公司。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话的普及和电灯的使用,德国人率先开始了电气工业大规模发展。工厂、车辆、电讯和照明等领域迅速电气化。电气工业迅速成了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到20世纪初,德国在电炉炼钢、铁路电气化等电能应用方面居世界之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在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的环节上动作十分迅速。在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方面,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正是德国人对最新科技的敏感性,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从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看,1870年时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已达到16%,仅次于美国(35%)。德国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第三,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轻、重工业同步发展的特点。德国工业革命也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在重工业雄厚技术基础的刺激,以及普鲁士政府企图用武力统一德国,需要大力发展军备工业,因此,德国在轻工业开始发展不久,重工业领域就开始了技术革新。而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推动了钢铁、煤炭、机器制造等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展示了德国工业革命走上了轻、重工业同步发展的道路。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衡量一国工业实力标志的煤炭、钢铁等重工业在德国得到了高速增长。1870—1913年间,德国的煤炭开采量从3400万吨增至27730万吨,钢产量从17万吨猛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到1913年,德国的钢铁产量比英法两国钢铁产量的总和还要多,仅次于美国。轻、重工业同步发展对于提高德国工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的高速增长,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工业生产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德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成为工业化国家。

二次工业革命篇10

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其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是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过去的工业技术革命,均是为了把人类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类体力的增大与外部器官的延伸;而这次技术革命,却是把人类从繁杂的脑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是人类脑力的增大。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J.Gould)曾经写道:“我所读到的生命史,是一连串稳定状态,其间有少数迅速发生的重大事件所界定的间隔,并借此建立了一个稳定状态。”[1]这个历史的间隔即所谓的技术革命。虽然人们对技术革命的存在及历史地位予以承认并达到一致,但对于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新技术革命的划分以及起始时间,在认识上仍有相当差异。人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用不同的认识方法,对客观历史进程作出多种不同的描述。然而由于科技革命不仅是研究科技历史的重要工具(例如,世界古代科学史与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线是1543年,即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这也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开始),也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点之一。这是因为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法、思维方式的发展。因此对上述问题的澄清和界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称谓

当今学术界,对于上述新技术革命的称谓,至今还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技革命,称谓竟没有为世人基本认同,似乎与其伟大意义难以相称。总结众多学者的描述,这场新技术革命常见的称谓有:“现代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及“智能技术革命”等几种提法。这些称谓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指征这场科技革命,但让人总觉有所不足。鉴于以下理由,我们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理由一:“现代科技革命”中的“现代”和“新技术革命”中的“新”这两个词都是时间概念。“现代”一词对于现代的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它所指的内涵,但几百年以后,仍用“现代”来指征这场科技革命,则就难以切中了。而“新”字,今天可以称“新”,他年可能应该称“旧”,因此,也没有揭示这场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2](P9)

理由二:“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第几次”这个次第数字只能说明这次科技革命相对于前几次科技革命所发生的排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仅从字面上也不能指征这次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况且,究竟是第几次,标准也不一样。

理由三:按照技术功能论的思想,信息技术就是一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加工和利用等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而在这四项信息技术(又称信息技术四基元)中,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处在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而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目前为止甚至还有人提出广义信息技术的概念,把信息技术的的基础技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支撑技术(指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即应用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类具体技术)也包括进来。例如,曼纽尔·卡斯特就认为:“我把遗传工程及其日益扩大的相关发展与应用,也包括在信息技术里。这不仅是因为遗传工程的焦点是对生物信息符码的解码、操纵,以及最后的重组,也是因为生物学、微电子学和信息科学无论在应用与材料上,甚至更基本的概念取向上,似乎已经彼此汇聚互动。”[3](P6)

一般来说,新技术革命自兴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基本阶段(见下文的讨论),20世纪40-50年代是新技术革命的形成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其中计算机技术开辟了人类智力的新纪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技术革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信息高速公路,即网络技术等。网络是现代通信的新表现方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等技术相结合而成。

我们把整个世界作为—个庞大的通信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的关系应被确认为,计算机与通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把通信看作是计算机的设备。智能技术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仅包括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所以,“智能技术革命”不足以指征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况且智能是与体能相对应的概念,这正像我们没有将“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称谓为“体能技术革命”一样,同样也不能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谓为“智能技术革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在—起,形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它目前是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我们知道技术革命就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技术手段的巨大变革,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新技术体系的确立,实质上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因此,如果把前两次技术革命依次称为“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的话,那么这场新技术革命就可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三、信息技术革命的起讫时间与划分

(一)历史的回顾

人类的技术革命之产生可以追溯到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次伟大的转变被西方的一些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而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革命则是发生于近代史上的事情。因此本文对于科技革命的考察是从近代科技革命入手的,类拟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称谓,近代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目前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四种,即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及多次说。

二次说认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8世纪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是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蒸汽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至今仍在进行的革命,其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以及现代科技革命。

三次说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前者是相同的。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9世纪末以电的应用为标志而发展起来的电机、电讯及汽车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二次大战后期至今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此外,三次说还有另一种观点,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不是开始于二次大战后期即20世纪40年代。

四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上述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进一步提出第四次科技革命,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及空间技术为中心内容的科技革命。第四次即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时间及标志是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的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

多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也与上述基本一致。但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

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掌握核能的新时代;1955-1965年,第二个10年,以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的时代;1965-1975年,第三个10年,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年,第四个10年,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年,第五个10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建立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995年至今,以互联网成为核心技术并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二)问题的症结

关于近代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以上几种说法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三次说和四次说,只有较少数的学者赞成二次说和多次说。二次说的主要代表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书中认为,1760-1830年的工业革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因为它标志着现代工业化的开始,并导致了都市化。书中没有把第一次革命与在此之后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革命并列看待,而认为在第一次“革命”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此我们不想对二次说做过多的讨论,关于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在许多书中许多学者都曾做过论证。笔者认为,近代科技革命的二次说主要是对电力和计算机技术革命的影响性及革命性认识不足,而且其判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或都市化。而由上可知,多次说认为,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但从他们的认识来看,很难断定每次巨大变化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综上所述,人们对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一致。因此,近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科技革命的起始时间及划分,各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和争议之处,即问题的症结,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革命是否发生在二战后20世纪40-50年代,即信息技术革命的起始时间问题。

第二、20世纪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是否属于同一次革命,即三次说还是四次说。

(三)问题该怎样认识

下面将分别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