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3-28 00:45:11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1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饮用水二次供水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饮用水二次供水(以下简称二次供水),是指建设加压供水系统,使用高低位水箱、蓄水池、水塔、泵站、加压、管网等设施,将供水企业或自备水厂的自来水转供给用户的供水形式。

第四条县级以上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二次供水的行政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第五条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对二次供水实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适应。

第六条供水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二次供水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选址和设计审查必须有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与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书面通知城市供水主管部门。

第七条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城市供水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设计参数和先进的工艺设备,并征得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次供水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管网测压点,做好水压监测工作,确保二次供水管道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八条地下蓄水池和高位水箱,应当加盖、加锁,不得有跑、冒、滴、漏现象,进水孔、溢流孔、排污孔应配有密封防护设施,所用材料必须无毒、无害。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二次供水设施与城市供水管网直接连通。因特殊情况确需直接连通的,必须经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同意,报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在管道连接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安装管道泵从城市管网内直接抽水。

第十条二次供水设施竣工后,由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参加。与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组织竣工验收的部门应当通知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

二次供水设施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或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第十二条二次供水设施产权或管理单位对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检查、监测,并按供水规范要求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保证安全供水。

第十三条二次供水应当保持不间断供水。由于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经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并报告城市供水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供水企业和二次供水用户应按照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要求,协商蓄水方式和时间,并严格遵守执行。

第十五条二次供水设施产权或管理单位必须按规定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发现水质污染或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时,必须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第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对饮用水二次供水的水质定期进行监督性监测,对水质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应责令限期清洗、消毒或暂停使用。

第十七条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应由专业清洗消毒机构承担。

第十八条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产权或管理单位发现二次供水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应立即通知供水企业和卫生部门共同查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大。造成事故的,应妥善处理,并立即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依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建设部和卫生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二次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未经供水主管部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建设并投入使用的;

(二)未按规定进行日常性水质检验工作的;

(三)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义务的;

(四)未按照规定检修供水设施或者在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及时抢修的;

(五)擅自将二次供水设施与城市供水管网直接连通的。

第二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二次供水工程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参加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供水的。

(二)二次供水设施产权或管理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供水的;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南通市区二次供水设施概况进行调查,对2003―2007年二次供水监测所采水样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 检测项目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铅、砷;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余氯。

1.3 检验方法

采用《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GB5750-2006)。

1.4 评价标准

水质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每份水样所检指标中有1项不符合标准即判为不合格水样。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南通市区卫生部门登记_在册的二次供水单位有92家,二次供水设施112套,以低、高位水箱为主,占97.8%(90/92)。水箱共221个,其中低位水箱112个,高位水箱109个。水箱材质为钢混结构的170个,玻璃钢39个,不锈钢5个,普通钢板7个。二次供水设施分布于学校、饭店宾馆、企事业机关单位和物业管理居民小区,分别由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防病机构对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进行监测,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由房管部门负责。

2.2 监测结果

5年共检测二次供水水样480份,包括卫生监督监测采样和水箱清洗后自送检,其中检测合格水样450份,5年总合格率为93.8%,2003--2007年各年度的合格率分别为88.0%、96.2%、91.5%、86.3%、99.2%,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各年度合格率均为100.0%,各年度检测不合格指标主要为细菌学指标(表1),其中菌落总数最高达4 800 cfu/mL,检出大肠菌群。

3 讨论

2002年南通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工作的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二次供水单位水箱、水池的清洗、消毒、检测等管理工作。在创建中,责任部门对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学校等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水池、水箱周边环境差,有的水箱、水池元盖、无锁;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有的未进行上岗培训、无健康合格证等;资料、台帐建立不到位、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物业管理部门卫生意识和责任感薄弱,对二次供水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二次供水卫生知识和要求了解较少,对发生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

从监测结果来看,2003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初期,二次供水监测合格率仅为88.0%,2003―2005年监管力度加强,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2%、91.5%,说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对提高城市二次供水卫生质量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二次供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菌落总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限值和余氯浓度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l7051―1997)明确规定:二次供水检测指标菌落总数≤100 cfu/mL,总大肠菌群≤3 MPN/L,游离余氯≥O.05 mg/L。本次调查中个别水样菌落总数达4800 cfu/mL,超过国家标准48倍,检出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最低浓度为O.0 mg/L。自来水经过市政管道长途送水,再加上高楼水箱较长时间储水,余氯不断挥发,余氯浓度不足,则无法达到抑菌效果,易致水性传染病的发生,这就需要二次供水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加氯措施,保持余氯浓度。《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中二次供水游离余氯的卫生标准限值为≥0.05 mg/L,但没有制订上限值。在本次统计的检测结果中,部分水样游离余氯浓度>0.3 mg/L,最高达0.5 mg/L。游离余氯具有抑菌作用,但加氯浓度过高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

为从源头上保证二次供水设施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特提出如下对策。

3.1 建立卫生许可制度,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

由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建筑的设计、监督、竣工验收,包括设计是否合理,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水质经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发放卫生许可证,对达不到卫生要求的二次供水设施要求其整改,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3.2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卫生监督监测队伍力量,监督监测覆盖率和频次应达到规定要求。卫生部门应制定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计划,对二次供水的卫生设施及清洗消毒队伍进行管理。清洗消毒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规范清洗公司的清洗工作及后期加氯等卫生服务,对符合管理要求的清洗公司发放合格证。对二次供水责任单位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防病机构应对二次供水水质做好周期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抽样监测。

3.3 加强责任单位卫生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水平

根据《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二次供水管理部门应每年对二次供水水箱(池)至少进行1次全面的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二次供水水质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这是保证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的最基本措施。卫生部门要对二次供水单位及清洗消毒单位进行相关卫生法规、卫生知识的强化培训,明确二次供水产权单位应做好二次供水设施日常的管理,建立设施的维护、清洗、消毒和记录等制度,清洗后的水质应送卫生部门检测。

3.4 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提高饮用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次供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每个饮用者的健康,通过卫生知识的宣传,切实加强二次供水用水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全民都来关心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共同监督二次供水单位的规范化管理。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3

作者简介:陈嘉(1973— ),男,主管医师,硕士。

摘要: [目的] 了解本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二次供水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预警控制平台中二次供水卫生监督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本市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及水质自检等方面合格率较低,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仍低于同期管网水合格率。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耗氧量、菌落总数和余氯。 [结论] 二次供水水质卫生仍存在薄弱环节,应通过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预警控制平台,实现二次供水的科学监管,确保二次供水水质安全。

关键词: 二次供水; 卫生监督; 监测

中图分类号: R 194 文献标志码: B

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等,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1]二次供水主要是为弥补市政供水管线压力不足,保证居住、工作在高层楼房人群用水而设立的,也是高层供水的主要形式。由于城市市政供水压力不可能满足城市所有地方和任何高度供水压力的需要,楼高超过一定范围的建筑,都应设计和建设二次供水设施,确保用户的正常供水[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二次供水设施也不断增加,二次供水覆盖的供水人口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城市供水的主要形式。二次供水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已建立覆盖全市的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络, 并通过“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预警控制平台”(平台)综合分析评价本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现将平台中上海市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寻找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同时探讨平台在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照辖区内市政水厂供水人口的比例确定二次供水设施水质监测点。共设置284个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水质监测点。每季度进行1次水质检测,采样点为二次供水设施的出水口处。监测数据录入平台并进行分析。

对全市的二次供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检查采用统一的二次供水卫生监督检查模板,检查内容包括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二次供水设施情况、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监督数据导出生成Excel表进行分析。

1.2 水质检测指标与方法

检测指标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除放射性指标外的常规水质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消毒剂余量指标等共计40项,水质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执行。

1.3 评价标准

水质指标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每件水样所检测的指标中有1项指标不符合评价标准视为不合格水样。依据《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评价。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

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总体情况良好,日常卫生管理制度、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制度的合格率均在98%以上。2007—2010年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的合格率平均为91.0%,与之相比,2011—2012年有了较大提升。但2011年二次供水单位使用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合格率仅为65.4%,2012年上升至81.0%,尽管较2011年有提升(P

2.2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防护情况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防护情况良好,卫生防护合格率在97%以上。(表2)

2.3 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情况

二次供水单位的定期清洗消毒记录的合格率为98.6%,但检查二次供水单位清洗消毒后进行水质自检并能提供水质自检报告的情况,其合格率仅为81.0%(表3)。

2.4 二次供水设施水质检测结果

2012年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样品合格率比2011年有所提高,但仍明显低于同期管网末梢水的样品合格率(P

2011—2012年二次供水水质检测不合格指标共计352项次,菌落总数、浑浊度、余氯和耗氧量等为主要不合格指标(表5)。

3 讨论

上海市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监测结果显示,本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水质状况总体情况良好,但二次供水仍存在隐患,水质合格率低于同期管网末梢水水质,二次供水单位在水箱清洗消毒及水质自检等方面仍存在管理漏洞。应依托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预警控制平台,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效率,保障二次供水卫生安全。

3.1 本市二次供水依然存在安全隐患

二次供水卫生监管一直是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重点。近年来随着卫生监督工作力度的加强和宣传培训,全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提升。但从卫生监督结果来看,本市二次供水依然存在安全隐患。本市二次供水单位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合格率2012年较2011年虽有大幅提升,但与总体合格率相比,依然偏低。水质自检合格率也仅为81.0%左右。二者合格率偏低显示部分二次供水单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消毒产品,忽视清洗消毒后的水质自检,这将会导致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效果差,带来水质卫生隐患。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低于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同比降幅超过10.0%。影响二次供水水质的不合格指标主要为耗氧量、菌落总数和余氯,分别占比46.3%、27.6%、8.5%。耗氧量超标显示水质可能存在有机物污染;菌落总数和余氯不合格,显示水质消毒效果差,存在微生物污染。而这些都和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不彻底有关。今后,应针对这些薄弱环节,督促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加强管理,消除水质安全隐患。

3.2 进一步加强二次供水监管,确保用水安全

① 完善二次供水管理办法,以立法助推二次供水良性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二次供水设施也在不断增加,二次供水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如新形式二次供水的出现、新材料在二次供水中的应用、现有管理模式中某些管理职权划分不明、管理职责不清等。而现行的《上海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办法》制定于20世纪90年代,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已不适应目前城市二次供水发展和卫生监管的需要。应尽快着手制定新的管理办法,对二次供水产权主体、管理责任、行业标准,以及运营服务等方面做出具体的界定和要求,保障城市二次供水良性发展。

② 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二次供水科学监管。二次供水设施数量多,存在巨量水质监测数据。如单纯依靠有限的人力监管,难免不出现监管盲点,导致水质安全隐患。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9年建立了“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预警控制平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二次供水卫生中实现科学监管。“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预警控制平台”的目标为实现生活饮用水的监督预警和科学管理,整合了包括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等多种供水形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最终达到科学监管的目的[3]。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通过与平台密切相关、覆盖全市的监督监测网络,定期进行水质监督监测,监测结果汇总入平台数据库,并进行分析整合,以便及时发现水质变化规律和异常情况,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此次通过对平台内的二次供水监督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并通过与管网末梢水水质数据的比较,发现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水质卫生隐患,说明平台的建立与运用有利于掌握和分析全市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状况,防范二次供水污染危害人群健康,有利于合理调配有限的卫生监督资源,实现二次供水的科学监管,为科学决策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障二次供水卫生安全提供支持。

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4

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是指单位和个人将城市供水经自建设施储存或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如楼房使用楼顶水箱、蓄水池或加压水泵进行供水,就存在二次供水问题。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末梢和特殊区域用水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长沙市的高层建筑和高地集中式居民住宅小区大量出现,城市二次供水设施随之迅速增加。二次供水在解决高层建筑供水的同时,也带来了水污染的严重问题。市政协常委、市民革副主委李晓明在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交提案,建议加强长沙市二次供水管理。为此,长沙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民革长沙市委联合,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由李克俭、王力力副主席带队,于6月17日至18日对我市二次供水管理情况进行了视察,先后听取了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房产管理局、市卫生局有关二次供水情况的介绍,实地考察了湖南电位器厂、安华宾馆、泰时花园小区、名都花园小区、五华大酒店的二次供水设施及管理情况,考察组成员进行了座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长沙市二次供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市节水办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市拥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800余家,建有水箱水池数千个,直接涉及城市用水人口90余万人,占市区用水人口的60%以上。

1992年,市政府颁发《长沙市生活饮用水二级供水卫生管理规定》,启动了长沙市二次供水的管理工作。我市承担二次供水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两家: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工作,其下属单位市节水办负责发放二次供水设施合格证;市卫生局负责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工作,其下属单位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发放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市公用事业局和市卫生局在二次供水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市房屋产权管理局也将居民住宅小区的二次供水管理纳入物业管理企业评优内容,促进了物业管理小区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已对贮水量在200M3以上的278家二次供水单位进行管理,纳入管理的单位基本做到了“两证”齐全,未发生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故。

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市二次供水的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体制不顺,二次供水设施又多为产权单位自建自管或物业公司代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措施,因而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隐患。

1、二次供水管理混乱,水质污染严重。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市除部分新建居民小区和少数单位对二次供水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外,大多数单位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各居民点、社区的二次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据了解,至今还没有一个居民点或社区在市节水办进行过二次供水备案登记,而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案的也大多是一些大宾馆、学校等规模较大的单位,仅占二次供水覆盖面的lO%。目前我市究竟有哪些单位建有二次供水设施,全市共有多少个水箱、水池,有关部门均提不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情况和数据。实行房改后,我市多数二次供水设施产权转为多业主共同所有,加上房屋租赁市场的活跃,也给二次供水管理带来许多新问题,多业主管理实际成了无人管理。特别是一些效益较差的企业,由于缺少资金,更是忽视二次供水的管理。按照规定二次供水的水池(箱)每年至少须进行两次清洗消毒,而这些单位的蓄水池(箱)无专人管理,长期不进行清洗消毒,有的甚至从未清洗过。水箱内淤泥沉积,蚊虫孽生,细菌繁殖,卫生状况极差,在有的水箱里甚至还发现了爬满蛆虫的死鼠、死鸟等,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目前我市无统一的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规则,二次供水设施清洗保洁单位也未进行资质审查,保洁从业人员大都未经过专业培训,基本无健康证和上岗证。清洁方式和标准不一,清洁消毒工作不规范等,也使得保洁质量难以保证。1998年1月29日,省地税局办公楼十余名工作人员集体腹痛腹泻,经市自来水公司现场调查及取样分析,其原因就在于新建办公楼屋顶水箱使用前未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严重超标所致。

2、不少单位二次供水设施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在新建、扩建、改建二次供水设施时,多数单位不按规定向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预防性审查;有的单位二次供水设施设计不合理,蓄水池的选址、供水设备的设置、设施的材质等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如1997年竣工的城市合作银行,在二次供水设施施工时将附一层的地下水池进水管与水泵的吸水管设在同一端,水池的另一端则成为死水,导致水质不合格。调查中,

我们还发现有的蓄水箱与化粪池距离太近,下水管道一旦堵塞,极易发生污水倒灌进蓄水池的事故。类似情况已成为二次供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二次供水管理缺乏法律规范。已颁布实施的《长沙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对于二次供水管理的规定只有一条,且无相关的处罚条款。省建委、省卫生厅1997年颁布的《湖’南省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只是一个行业管理办法,对于行业外的二次供水产权单位约束力不强,尤其不适应房改后多业主共同管理二次供水设施的需要,给监督执法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长沙市至今没有制定二次供水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管理部门和用水单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得二次供水的管理难以落实到位,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二、加强长沙市二次供水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次供水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千家万户的正常用水、安全用水息息相关,也影响着供水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二次供水管理不善导致的水污染,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搞好我市二次供水管理刻不容缓。为此,建议:

1、立即着手摸底调查,建立我市二次供水设施档案

市政府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城市供水质量管理规定》,责成有关部门对我市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清理统计,对每个水箱、水池按区域实行统一编号,建立档案,所有二次供水管理和使用单位都必须检查验收,合格后核发卫生许可证,为今后科学、规范的管理打下基础、创造条件。在做好调查摸底、清理统计的同时,要在广大市民中普及二次供水知识,大力宣传二次供水水质受污染的危害性和水池清洗、消毒的必要性,使加强二次供水管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尽快制定地方性法规,依法加强我市二次供水的管理

建议尽快制定《长沙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要规定城建、房管、卫生、公用事业、物价等相关部门在二次供水管理中的职权职责,协调它们之间的工作关系,规定各用水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明确主管单位、物管单位和产权单位的职责。要强调在二次供水管理中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作用,将对本社区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纳入该社区的管理职责范畴,对不依法管理的二次供水单位,社区有督促、举报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对二次供水的监督管理作出操作性强的强制性规定。如从设施的设计、修(改、扩)建、验收,到定期清洗、监测等都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地方标准;对水箱的定期清理、卫生达标、日常监测等都应有严格、具体、明确的指标要求;对违反规定的应有明确的处罚条款;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法律责任等等,做到依法管理,违法必究。同时,要通过立法,有效合理地解决二次供水污染防治费用问题。物价部门应认真、准确核算成本,合理制定设施改造、清洗消毒、卫生监测等价格,费用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由受益者分摊;对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和楼房,费用纳入物业管理费,即物业管理费中包含有二次供水清洗保洁费用;对少数“无主”的二次供水池(箱),则应由有关部门统一清洗消毒,费用由各区财政负担。

3、从市情出发,制定并实施二次供水管理的近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根据发达国家的供水情况,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二次供水的方式必将被更先进、更科学的供水方式所替代。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市二次供水还将长时期存在。由于我市一直以来在二次供水管理上“欠债”较多,使得治理起来难度大;更由于许多单位和个人对二次供水知之较少,还没有意识到污染的危害性,因此要实现依法管理,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建议我市学习和借鉴外地一些城市的管理经验,制定并立即着手实施防治二次供水污染的近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二次供水;监管;高层建筑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市政给水管道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因此二次供水是高层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在我国城市供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二次供水水质相比于自来水厂水质而言,更容易受到污染,其供水卫生一直是外界关注焦点。据统计,日常管理中,饮用水水质投诉案件约80%都是由二次供水造成的,因此,加强对二次供水卫生的监督管理,落实二次供水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已是当务之急[ ]。

2.二次供水卫生现状分析

本文以上海市某区二次供水为例展开讨论,选择了不同管理模式下不同地区的具有较强代表性的140家二次供水单位,就其2013年6月-9月的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现状展开研究。在这140家二次供水单位中,宾馆饭店33家,商品住宅楼82家,商务大楼25家。其中有51家在2000年以前就使用二次供水,2000-2009年使用二次供水的有39家,2009年以后使用二次供水的有50家。二次供水设施采用的材质有水泥、玻璃钢、不锈钢、水池以及无负压供水设备。

2.1二次供水水质情况分析。[ ]

140家二次供水单位中,2012年水质合格率达到了最高的93.1%,2011年和2013年分别降到了80.3%和88.7%,水质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浊度、色度、pH、肉眼可见物、臭和味、菌落总数、氨氮、余氯、耗氧量、氰化物、砷等。其中,主要是菌落总数和余氯不合格,从而影响了水质的合格率。

2.2二次供水消毒情况分析

二次供水消毒分为水质消毒和设施消毒。水质消毒基本上采用的是氯化物消毒,消毒剂以漂白精片为主。11.2%的单位没有对设施开展定期消毒,37.7%的单位每两年对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剩下的单位则每年都会对设施进行清洗消毒。仅有9.7% 的单位配备了水质余氯检测设备并能开展自检,90.3%的单位没有配备余氯检测设备,其中17.6%的单位也不采取委托送检的方式,因此不能提供每日余氯等水质项目检测报告,这些单位仅依赖卫生部门每年开展的水质监督监测工作了解供水水质情况。

2.3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情况分析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情况涉及的项目较多,包括卫生管理主体、设施使用前卫生检查、管水人员配备情况、污染事件防范能力以及规章制度等。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但是设施预防性卫生检查情况比较严峻,合格率仅为13.6%。此外,25.9%的饮用水和消防水共用一个水箱,10%的水箱入口没有上锁保护,导致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

3.二次供水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

3.1供水设施设计没达到要求

在进行二次供水系统施工时,应该按规定向卫生管理部门提出预防性检查的申请,但有很多单位没有执行,造成二次供水设施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供水设备的设置、蓄水池的选位以及设施的材质等都没有达到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饮用水和消防水箱共用的情况比较突出,很多水箱超过48小时用水量。

3.2设施消毒不符合规范

部分承担二次供水设施清洗工作的单位没有经过资质审查,从事水箱清洗消毒工作的人员大都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健康状况也不明朗。清洗工作没有指定统一的程序和标准,清洗所用消毒剂的品类,清洗工具的种类以及消毒产品是否具备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卫生许可批件,管理部门自己也不甚清楚。13%的消毒剂不具备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给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埋下了隐患。

3.3卫生管理不到位

很多二次供水单位没有配备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也没有指定卫生管理的具体责任人。由于管理不善,导致部分卫生记录缺失,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健康检查,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索证资料缺失,设施周围存在污染源,水箱入口处甚至不上锁保护。10.2%的二次供水单位没有对设施开展定期的清洗消毒工作。整体来说,新建小区二次供水的管理情况优于老旧小区,其中老旧小区水箱的清洗消毒是一大难题。

4.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监管措施探讨

4.1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监管,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旧版《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颁行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城市二次供水事业的发展需要。为此,新的《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对二次供水的相关内容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还应加强法规的落实,进一步就行业标准、管理责任、产权主体以及运营服务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和明确界定,消除现有管理模式中某些职权不清、责任不明等现象,保证城市二次供水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4.2运用信息化监管技术

运用信息化监管技术是二次供水卫生实现科学监管的必要条件。二次供水设施庞杂,需要监测大量的水质指标。仅仅依靠人力监管,很容易导致监管盲点,引发水质安全问题。2009年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建立了“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预警控制平台”,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二次供水卫生的监管工作中。该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收集、分析和利用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监测数据,以实现科学监管的最终目标。

4.3完善二次供水设施消毒工作

二次供水设施的消毒工作必须由专业规范的清洗消毒单位负责。目前,很多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单位并不具备专业的清洗消毒能力。上海市已经颁行相应的地方法规,采取登记备案的方式对清洗消毒单位进行管理,但应对清洗单位的注册资金、从业人员、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实施动态管理。其次是制定规范的清洗消毒流程,对清洗消毒的准备工作、清洗消毒的具体内容、清洗消毒后的验收以及水质监测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加强清洗消毒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清洗消毒水平和服务质量。

4.4推进二次供水透明化

按照新版《上海市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该积极接受业主监督。为此,卫生行政机构应该开展经常性的二次供水单位的卫生检查,并将卫生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对二次供水单位造成压力,迫使它们规范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和相关制度,确保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达到卫生安全标准。

结语

二次供水在现代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理健康,因此解决当前客观存在的二次供水卫生安全问题已经是当务之急。供水单位应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改进供水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相关卫生监管机构也应该切实发挥监管作用,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确保供水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伟光.二次供水节能与防止水质污染的对策[J].节能环保,2010,01.

[2]熊晓.城市二次供水系统现状及优化改造[J].技术与市场,2015,22(5).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二次供水;特许经营;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一、概述

通常人们所称的生活二次供水,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统一建设的住宅,由于建筑高度超过城市供水服务压力,通过内部供水管道将市政管网供应的自来水,经储存、加压,再供给高层住户的供水方式。二次供水是目前高层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但是,长期以来的,许多城市二次供水存在设施建设不规范、设施维护保养不合理,水质不达标等诸多问题,而现阶段的二次供水设施质量、施工质量、水质监测技术等已能满足要求,却没有理顺管理机制,探求一种合理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对于解决二次供水难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二次供水管理现状分析

1.水质无法保证

水池内水的存储时间长。实验证明,水样在不完全封装环境下,春秋季每24小时细菌总数增加100%,夏季更短,冬季稍长。在水池水塔中,由于小区用水量不同,会有或长或短的存储时间,特别是一些小区水池水塔设计过大,一些多层小区部分户表改造后,用水量减少,水塔储水时间增长,均会出现细菌超标、余氯过低等情况;蓄水设施日常管理不善,如地下水池漏水,地下污水进入水池,还有距离周边污物过近;或者屋顶水塔顶盖缺失,溢流口无防护网等问题,导致水质受污染。当然偶尔也存在地下管道爆管,将地下泥沙带入水池及水塔的情况;水池内壁材质不同对水质影响。

2.管网损耗大

大部分城市供水企业只服务到小区供水总表,小区内的二次供水管网和设施由房地产公司建设后,移交给物业公司管理。由于二次供水管道施工的工艺不到位、管网管理措施不妥、维修存在难度、违章用水以及水表计量误差等因素影响,导致现在二次供水损耗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老的小区。高损耗也因而成为小区物业公司的成本不断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避免与业主纠纷,不少物业公司甚至将二次供水内部管理矛盾转嫁给供水企业,小区因漏耗而欠费事件也时有发生。

3.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

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需要有足量的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而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二次供水未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定价,二次供水水费是各小区物业根据各自小区漏耗和用电等情况,在市网生活水价的基础上加价向业主收费,各小区的收费价格各不相同。虽然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对物业收取高层水费要求公示,接受监督,但是信息不对称使得二次供水价格成本难以监管,很难从根本上消费者明白消费、公平“埋单”。

4.规范缺乏统一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尽管一些城市出台了二次供水的地方性法规,但大部分城市仍存在制度缺失。由于目前缺少与本地区市政供水相配套的技术要求和实施办法,设计、建设单位对满足长远的水质和水压的要求考虑不足;对今后长期清洗维护的方便和防止水质污染的必要措施考虑不全;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更新升级考虑不够;一些高层住宅二次供水的关键部位,如水泵机组、变频设备等关键设备选型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给今后的管理带来不可逆转的“硬伤”。

三、二次供水特许经营模式

当前国内城市水业正在推进市场化改革,引入特许经营管理模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模式下,小区内供水设施由社区或业主拥有,专业化的公用事业企业取得特许经营权,通过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来覆盖提供服务所需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

1.产权归属

产权归业主所有,这也是特许经营模式的前提。二次供水设施受益对象是特定的物业所有人,专有和共有财产权的同一性确保了业主房屋权利的完整性。对于由供水企业或政府出资建设改造的设施或产权不明经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许可转移的设施,产权归二次供水企业所有。

2.设施建设维护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二次供水企业承担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及日常维护,对二次供水业务负总责。二次供水企业可以为供水企业下属全资或控股公司,也可以是社会资本企业。市场择优选择的竞争机制促进二次供水公司的提高专业化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3.资金来源

二次供水设施所需的资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建住宅, 包括设计、安装施工等工程费用,电能消耗费用,设施、设备检修维护费,设备更新费用,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费用等。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安装费用应在房地产开发成本中给予考虑,电能消耗费用在物业费渠道中支付,日常检修、设备更新、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费用等,应通过物价部门确定,由二次供水企业测算报物价管理部门审核确定后,在提供二次供水服务前设定年限一次性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第二种是已建的存量住宅,包括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费用、水表出户,电能消耗费用,日常检修、设备更新、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费用等。由于一些比较老旧的住宅没有房屋维修资金,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费用由政府出资,水表出户费用由用户承担,电能消耗费用在物业费渠道中支付,日常检修、设备更新、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费用等,应通过物价部门确定,由二次供水企业测算报物价管理部门审核确定后,向用户一次性收取一定年限的运行维护费。从长远角度出发,二次供水运行维护费应该纳入水价成本,实行同网同价。

4.行业监管和制度建设

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关乎百姓的身体健康,关乎供水安全和民生福祉,必须从严监管,从严执法。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的二次供水监管职能。行业主管部门对二次供水设施选材、施工必须严格验收,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使用渠道,对二次供水服务企业从立项设计、建设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整个过程达到的标准提出约束性要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水质应进行监督抽检,并保证清洗频率的合理性,如果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应责令其限期清洗、消毒。经过清洗、消毒水质仍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应停止使用,查明原因,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给予经济处罚。

四、结论与建议

二次供水安全关乎千家万户,解决日益突出的二次供水矛盾,实现“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的理想目标,妥善解决二次供水问题迫在眉睫。建议采用特许经营管理模式:

1.出台配套政策。由政府制定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对二次供水具体负责单位、生活和消防用水权责界限、以及新旧小区的二次供水移交接管的标准、流程、时限做出规定,使移交接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由政府物价部门出台设施建设配套费和日常运行维护费收费标准。同时由行业主管部门出台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设备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以文件的形式对高层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设施设备的选用和建设等做出严格的规定,从制度上保证系统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2.规范新建小区。对于规划新建小区,必须严格按相关规定强制执行。市网供水压力能满足顶层用水要求的住宅,在建设时应采取市网户表供水,开发商不得建立二次供水系统;对于高层住宅,按照确定的方案要求建设。由于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建成后要与市政公共管网相连接并由特许经营企业负责接收管理,为保证工程质量和便于今后的运行管理,规划新建高层住宅的相关二次供水设施,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委托特许经营企业实施二次供水系统的建设,向特许经营企业一次性支付二次供水设施配套建设费,竣工后签订相关协议和缴纳特定年限的日常运行维护费后,特许经营企业管水到户。

3.强制改造在建小区。对于在建小区,未采购安装二次供水设施的,按规划新建方式执行;已采购安装的,由房开按规定自行改造或出资委托特许经营供水企业代为改造,验收合格,签订相关协议和缴纳特定年限的日常运行维护费后,特许经营企业管水到户。

4.自愿改造已建高层小区。按照自愿原则,由特许经营企业实行成熟一个接收一个改造一个,先易后难,逐步改造实现管水到户。

参考文献

[1]赵旭.求解重庆二次供水难题[J].水务世界,2012(5):29-34.

[2]傅涛,范晓军.澳门供水特许经营的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10(10):1-8.

[3]韩静,张雪.国内典型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研究[J].供水技术,2011(4):57-61.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理体系;制度约束

当前,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城市供水水质关乎国计民生,是城市供水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人们饮用水安全与健康,同时也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是城市供水管理的首要任务。我国于1985年8月首次的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年7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修订的标准借鉴了美国、俄罗斯、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共同体等国家和组织的水质标准,针对我国现实环境和人民健康要求进行了重大调整,这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制水要求。目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和卫生的因素有水源、输水、水处理、供水、需求侧管理等环节,如管理不慎随时都有可能对水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需要针对具体涉水系统环节研究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的管理措施,多层次、系统地建立水质安全保障的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增强应对水质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日常供水安全。

1建立健全水质安全制度,实现制度约束

由于城市供水安全涉及到供水企业内部(水源、水厂、输配水等)和外部(供应商、用水户、社会、环境等),其水源选择和防护、净化、消毒、输送及储存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饮用水受到污染,一旦水源及供水过程中受到各种化学物质及致病微生物污染,即可引起大范围的急性和慢性中毒及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建立供水内部和外部约束机制,从制度上规范水生产程序才能保证供水安全(图1)。

1•1外部制度约束

a.政府制度约束。政府制度包括对供水企业实行授权特许经营制、市长授权经理负责制、企业社会承诺制、行政监督检查制、水质状况定期公报制等,监督执行地下水、地表水、生活饮用水等水质标准,实现水质管理制度约束。

b.供水安全技术约束体系。通过构建饮用水安全评价体系、水质安全预警体系,强化源水、制水、输配、供水、净水工艺体系和管网水质保障体系来实现供水安全技术约束体系。

c.卫生管理与监督。依法对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进行监管,加强对城市供水单位、二次加压设施产权单位、二次供水清洗和维修单位监督管理,把二次污染的防治纳入法制化的科学管理体系,保障终端居民饮用水安全。

1•2供水部门内部质量监测控制制度约束

a.建立供水多级质量控制制度,实现内部制度约束。将生活饮用水污染防治和不断提高水质纳入制度化、标准化、有序化的管理轨道,为生产合格、优质、清洁水提供基础性保障。建立由公司法人、水厂厂长、车间主任及班组长组成的水质安全管理组织,实行各个质量环节“水质负责制”,减低水质风险,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保障水质合格。

b.建立多级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网络,严格按照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质监测制度进行检测。城市水质监测中心要加强监督检查城市供水安全,杜绝任何危害供水水质的行为发生。

1•3加强水质安全教育,实现社会环境约束

加强供水企业全员水质安全教育,树立水质安全质量观,建立分区分片监管供水环节和终端用户水质安全,防止污染发生的检查保障体系。对已经发生的污染,立即启动城市供水应急预案,阻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及时处理污染事故。加强市民水质安全教育,提高社会水质安全监督意识和应对突发水质污染事故协调处理能力。

2建立供需一体化的水源水预警互动制度

针对商品水的天然性和社会性,构建水源供需沟通机制,建立与源水供应商信息互动平台,协调运作。按水源水质检测制度,对购买的地表、地下源水定期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通报水源管理部门,防止水质渐变累积和突发污染,保证源水水质达标。水源水预警系统要和城市供水预警系统联动,一旦发现源水严重污染或投毒等重大事件发生,立即启动供水应急预案,关闭所有源水入口,关闭有污染的出厂水阀门,防止污染城市供水管网,待源水检测合格后,或水厂有能力处理污染的源水时,再开通阀门正常供水并跟踪监测。

3水厂质量控制与内部污染监控

3•1水源接触者管理

直接从事制水工作的员工要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调离制水岗位。同时要加强水厂周边环境的监控,严格控制厂外人员与水源接触。

3•2制水原材料及供应商管理

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和产品比较制度,严格检测水厂制水材料和药品,保证所有批次的制水材料和药品合格,防止原材料污染制水。

3•3制水质量保证体系

监控制水工艺环节、建立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实现闭环控制,实行岗位水质考核奖惩制,如加药、加氯运行安全控制量考核;沉淀池排污、滤池冲洗参数控制考核。按不同水源、水厂工艺特点,科学设置质量监控点,对关键控制点实现制水过程跟踪制,如余氯能杀死水中再度繁殖的微生物,起到消毒作用,但产生消毒副产物氯仿、四氯化碳等,这些副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加氯量要严格全程控制在规定限度内,保证出厂水常规和非常规指标检测合格。

3•4水厂安全保卫监控管理

水厂遭遇破坏污染时,启动供水应急预案,关闭水厂来水和进入城市供水管网的入口,启动泄水阀泄水,待水厂处理完污染水后,开通阀门冲洗、泄水,再正常供水。

4城市管网改造与管网污染监控管理

4•1执行定期冲刷清洗制度

严格执行定期冲刷清洗制度:①定期放水冲洗管网内死水区和管线终端等部位;②新管线投产和旧管线改造及更换管材后要进行冲洗、消毒;③定期对管网进行清管、刮管、除垢、涂衬等维护工作;④加强日常管网污染监控管理。

4•2供水企业管网管理

监控供水管网安全,禁止在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范围内挖坑取土、修建建筑物及其他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行为,防止管道腐蚀和污染入渗,保证管线不受污染。

4•3推广优质新型管材

镀锌管易锈蚀、结垢严重,国家已禁止使用。目前推广使用新型管材,如PE管、UPVC管等塑料管材;不锈钢管、铜管等耐腐蚀金属管;衬里钢管、铝塑复合管等管材。塑料管耐腐蚀不结垢,有较好的卫生性能、输水性能,但强度较低;金属管耐腐蚀强度较高,但价格高且对水的稳定程度不如塑料管,易出现锈水等现象;复合管既有塑料管和金属管耐腐蚀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建议结合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工作的全面开展,将各小区内的供水主管道更换成复合管,并建议用水户将建筑物内管道更换成塑料管或复合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使用新型管材监管机制,防止管材二次污染水。

4•4用水户准入制度管理

对生产、使用或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用水单位实行间接取水方式,禁止将内部用水管道直接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连接,以保证主管网水不受用户污染。稽查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开关公共供水阀门及擅自在公共供水管道上接管取水行为。

4•5管网科学调度

加强管网运行科学调度,防止供水管网阀门重大调整时,水源发生变化而引发管道内水的流速、水压突然变大和改变方向依不同质、不同温的地表水地下水突然混合,造成水质恶化,出现“泥水”、“红水”、“黑水”等水质事故。

5建立供水安全管理体系

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建立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图2)。

城市供水生产、设计部门针对需求预测具体用水情况,提供科学用水方案,定期宣传教育市民爱护供水设施、保护水环境;引导市民科学饮水,形成健康的饮用水文化构筑全民参与的生活饮用水良好安全环境。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换热站 自贡控制 调节方法

中图分类号: TB4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换热站和热水管网是连接热源与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和设施,它在整个供暖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热水管网分为一次网和二次网两种。其中,一次网是指连接于城市管网与换热站之间的管网。二次网则是连接于换热站与热用户之间的管网。换热站则是连接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场所,它装有与用户连接的各种相关设备、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机房等,用于调整和保持热媒参数,使得供热、用热都达到经济、安全的运行,是热量交换、分配以及系统监控和调节的重要枢纽。

换热站的主要工艺以及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换热站主要工艺

换热站设备一般包括2台换热器、3循环泵、一用一备式变频恒压补水系统及水处理设备;锅炉房热水经一网循环把热量送入换热站,站内隔离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二网循环送往用户;换热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监控一网、二网进、出水的温度、压力、流量和循环泵、补水泵的状态、启停控制、转速、故障以及电量等参数。

换热站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压力变送器、热电阻、流量计、液位变送器、数采模块、隔离配电模块、嵌入式触摸屏、MCGS嵌入版软件。

换热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调节方法

2.1 系统实现

控制系统结构为:人机界面—PLC-变频器——仪表模式。人机界面采用触摸屏与PLC直接相连,通过配置触摸屏按钮内置数据。实时改变PID参数;监测换热器、调节阀、循环泵、补水泵及变频器工况,显示现场温度、压力信号;内设报警极限值可进行声、光报警,方便调节和控制整个工作过程。PLC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可设置PID参数进行闭环控制:根据PID运算结果进行D/A变换输出,实现手动或自动调节执行机构(调节阀、变频器);具有系统故障诊断。判断异常温度、压力、电流等故障信号;实现循环泵及补水泵工频,变频切换控制。变频器实现多个泵的轮换及补水工作,通过变频器调节循环泵与补水泵转速,实现节能调速。变频器与PLC采用Modbus方式通讯,由PLC控制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仪表测温元件采取PTl00铂热电阻。压力测点采用0-1.6MPa进口压力变送器。蒸汽侧采用进El涡街流量计,蒸汽侧采用具备断电自动关阀功能的进口电动调节阀。

为满足热力站需求,软件系统采用组态编程软件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功能组态。实现将换热站的温度和压力等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与设定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按照预定控制方案自动调节。通过PLC驱动调节阀开度或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满足换热系统恒温运行。同时控制补水泵启动与停止,维持热网系统压力基本恒定。避免因缺水而带来安全隐患。触摸屏能通过PLC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报警,达到高可靠性、稳定性运行。

2.2 控制方案

换热站控制基本原理就是随着热用户温度和回水压力的变化,自动化控制调节阀开度和循环泵、补水泵转速。达到恒温恒压的控制要求,同时对系统进行连锁保护。

2.2.1 二次供水温度的调节

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以及供热对象的特性,给出一条室外温度及自然时间与二次供水温度之间的对应曲线:按此曲线自动设定供水温度;按照设定好的供水温度设定值进行恒温控制。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对二次供热系统的温度检测、分析,算出最佳的供水温度,通过调节一次管网流量,使二次供水温度接近于它的设定值。这样在供热系统满足用户需求量的前提下,保证最佳工况。

2.2.2 循环泵控制

循环泵开启的多少和大小由回水温度设定值与二次回水温度的差值来决定,当二次回水温度低于回水温度设定值时。需要增大循环泵的开启量;反之,则相反。回水温度设定值是根据室外天气来确定,当天气冷时,回水温度设定值应该小些,这样可以使大量热量充分留在用户里。程序本身定义了回水温度设定值与室外温度的关系曲线,操作员可以在人机界面触摸屏上直接定义回水温度设定值。

2.2.3 补水定压控制

通过回水管网上压变器反馈值与内部设定值比较,使输出到补水泵电机的频率相应变化,而出水压力则始终维持在设定值附近,避免了管网因出水压力郭大而破裂的危险,降低期间损耗,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因故障停机的频率。

2.3 热力站的自动调节

热力站自动调节的目的是使热力站的供热量与用户的需热量相一致。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按照供热温度调节曲线进行供热温度或流量的调节,以实现用户按需供热。热力站的自动调节分为自力式和电动式两种。

常用的自力式调节阀有以下几种:

(1)流量控制阀(或称流量限制器、恒流量调节阀)

流量控制阀一般安装在热力站一次回水的管道上,他的功能是限制通过的一次回水流量不超过给定的最大值,因此可自动的将热用户的流量限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2)压差调节阀(或称压差流量调控阀、压差控制器)

热力站的压差调节阀一般安装在供热系统的一次或二次供、回水总管上,主要用于供热系统供、回水流量的分配,从而使供、回水之间的压差达到恒定值。对于循环水泵已采用变频控制的变流量系统,其二次管上不适宜安装压差调节阀。

(3)自力式温度调节阀

自力式温度调节阀是根据液体膨胀原理制成的流量调节装置,其感温包安装在二次供水管上,阀体安装在一次回水管上,主要用于生活热水和空调系统供水温度的自动调节。常用的电动调节阀主要是带有自动控制执行器的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作为调节一次水流量来实现热力站二次水温度控制的执行机构,其选型合理非常重要。

结束语:

换热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投运.过去主要依靠人工调节的手段彻底改善,失调现象得到有效解决,按需供热、节能降耗,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动控制完成对换热机组的自动检测、控制、顺序控制、自动保护、有计划地调控热工参数,使热力站机组供热过程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张凯清编著.热力站启动调试与安全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 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优缺点;缺点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寸土寸金,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高层建筑格外青睐。而高层建筑均需采用二次加压供水,于是二次加压供水已成为城市供水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对生活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应运而生。何为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 ?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的供水方式,是变频恒压供水技术的发展与延伸。

我国采用的建筑二次供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采用“储水池+水泵+高位水箱”的供水方式。市政水注入储水池,然后由水泵加压后送至高位水箱,由高位水箱向用户供水保证供水压力。这种方式对于用水低区来说压力过大,可能要加设减压阀,造成能量浪费。储水池起到高峰用水时调节作用,可以应对短时停水、停机、可兼消防前期给水。

第二阶段采用“储水池+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设定了系统的供水压力后,在智能程序控制下,水泵的转速和投入运行的水泵数量随供水量的变化而改变,输出压力恒定,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能。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第三阶段bianpin技改进、贮水调节和加压供水方案;在低压电器的配置上“变频无负压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设备直接连接在市政自来水管网上,不需要设置储水池,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压力,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等特性,所以这种供水方式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最常用的供水方式。

变频无负压供水系统主要由变频调速水泵机组、稳流补偿器、真空抑制器、压力和流量传感器、预压自平衡器、控制柜等设备组成。取消了传统供水方式的储水池和屋顶水箱,水泵直接从与自来水管网连接的稳压平衡器吸水加压,然后送至各用水点。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作为最常用的建筑二次加压供水的技术,被视为目前较为理想的供水技术,必然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点。优点如下:

1、 节约能源。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通过智能程序控制变频调速来实现供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用水点工作压力,并时刻监测市政管网压力,当压力低于用户所需压力时,微机自动控制子变频器启动,确定水泵投入运行台数及转速,直到管网压力上升到用户所需压力,并控制水泵以一恒定转速运行进行供水。当用水量增加时转速提高,当用水量减少时转速降低,时刻保证用户的用水压力稳定。无负压供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市政自来水管网的原有压力,对市政管网不产生负压,节约能源。另外,没有传统二次加压供水的蓄水池等贮水设施,免去定期清洗、消毒等工作,故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2、 安装便捷,占地面积小。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成套出厂,体积小,直接与管道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即可,安装简便,施工周期短。一体化专业设计,结构紧凑,投资少,外形美观。因为较传统二次加压供水省去了贮水池和屋顶水箱,缩小了占地面积,从而可以节约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 水质保证。传统的二次加压供水方式将市政自来水注入贮水池,贮水池的水易被灰尘等脏物所污染,尤其在夏天易产生藻类或滋生蚊虫,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无负压供水设备采用全密封方式运行,避免对水的二次污染。

4、 自动化程度高,易管理。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原理,完全自动化,设备工作状况一目了然。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全自动运行,操作方便。设备具有过流、过热、缺相、缺水等多种保护功能,管理简单。

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节约能源,并且还具有全封闭、无污染、占地面积小、安装便捷、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部分弱点:

一、用水可靠性低

1、市政停水。变频无负压供水系统最大的局限就是,无负压供水系统取消了贮水池,自身无法进行流量调节。目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稳压平衡器容积一般较小,存水量很少,水位在短时间内降至最低控制水位而使系统停止工作,因此对于那些不能间断供水的特殊用户,它并不适用。其次,由于它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技术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应用条件也有待于市政供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2、停电。变频无负压供水系统均为电气设备,一旦市政供电系统停电,则该系统将无法供水,所有二次加压系统停止工作。

二、设备维护难

随着设备使用年限加长,设备房潮湿造成电脑元器件老化加快,供水系统止回阀的失灵,反映故障和处理故障的时间也延长。由于水泵运行是由变频控制柜来完成的,如果变频控制柜出故障,一般的物业电工无法处理,需要设备厂家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造成设备不能及时维修,供水无法保证。

总之,虽然变频无负压供水系统的设备房相对管理简单,节能环保,技术相对较成熟,但对住户用水缺乏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变频无负压供水系统的稳定性,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下:

1、在选择无负压供水时,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考虑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或者,与传统二次加压供水有效结合起来。在无负压供水机组的基础上增加储水箱(储水池)可提供不同的储量 ,以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厂家生产成套无负压增压水箱给水设备,兼具传统二次供水及无负压供水的优点。另外,为保障供水稳定性,还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级配电箱自动切换。当常用电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小负荷下备用电源也可由发电机供电),使设备仍能正常运行。

2、控制系统是无负压二次加压设备的神经中枢,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以及能耗的高低。它的程序软件直接影响系统的所有功能能否实现。所以,电器元件如,变频器、PLC等建议选配国内外知名品牌,使控制系统具备较高的质量水平。为降低设备房潮湿程度,延长电器元件使用寿命,可为设备间配备除湿机。另外,设备房管理人员应该先熟悉设备原理和机构特点,仔细阅读相关使用说明书,遵循设备的操作规则。

结 语

所有技术应用都存在着一个前提:合理选用,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及特点选用。如上文所述,目前这种技术还存在一些缺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改进。这种技术逐渐成熟的过程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希望我们在建成一栋栋外观漂亮的高楼的同时,对人民、对环境负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浅析无负压供水技术及其应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5)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换热站 控制系统 PLC

一、换热站简

换热站和热水管网是连接热源和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供暖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换热站是指连接于一次网与二次网并装有与用户连接的相关设备,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机房。它用于调整和保持热媒参数(压力,温度和流量),是供热,用热达到安全经济运行,是热量交换,热量分配一集系统监控,调节的枢纽。

换热站一般由汽水换热器组成的换热系统,循环水泵组成的循环系统,补水泵组成的补水系统来构成。在控制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物理量,如压力,温度,流量等模拟量参数。需要通过PLC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换热站的自动控制,即实现整个进气和供水过程的全自动控制。

二、换热站的构成

换热站由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变频器、流量计、水泵、进气阀、减压阀、自动排气阀、止回阀、温度表、压力表等组成,分为以下三部分:

(1)测量仪表及变送器。用于对换热站的运行参数及室内外温度进行测量,主要包括一二次供水温度、室内外温度、二次侧供水流量、一二次压力等测量传感器。

(2)执行机构。对于换热站运行的调节机构进行电动调节,主要由变频器和泵电机组成。

(3)PLC和工控机。对换热站运行的自动控制和运行参数进行监测控制、记录、统计、报警、报表打印等。

三、换热站工作原理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为热源提供的蒸汽在换热器中与循环水相混合,加热循环水并经供水管道输送到用户,再把用过的热水经回水管道通过循环水泵回收到换热器中加热循环使用,利用供,回水温差产生的热量给用户供暖。

该结构采用的调节方式是一次侧采用量调节方式,二次侧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并且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调节补水泵对系统进行补水定压,本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计算及控制各传感元件和执行器,实现对换热站的自动调节。

以热水和蒸汽为载能体,通过管网为一个区域的所有热用户供热。通常是由一个和多个供热设备集中供热,例如供热锅炉、热电联产装置、温泉地热、低温供热核反应堆的热源及工业余热等。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用户和热网三部分组成。热源负责制备热媒,热力网负责热媒的输送,热用户是指用热场所。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有供暖、通风、热水供应、空气调节及生产工艺等用热系统。

四、换热站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为间接连接方式

间接连接方式是指热网循环水与热用户内部采暖系统循环水相互隔绝,而其间只限于热量交换的连接形式。从运行角度来分析,直接连接系统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受到热网运行工况的影响,故又称为局部系统与热力网的关联式连接。

换热站系统对温度的调节控制就是要保证二次侧有一个恒定的与设定供水温度,控制元件是换热器一次侧的电动调节阀,该阀门控制换热器的一次供汽量。将预设定温度作为给定值,测量温度值作为反馈值,法门的开度作为输出值,保证二次供水温度的恒定。当换热器的二次供水温度偏离设定值时,控制调节系统就自动调整执行器的动作,即改变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改变进入换热器的一次热媒的流量,改变传送到换热器的热能,使二次的供水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为了保质供热质量,采用了二次供水温度自控系统对工况进行分段质调节。主要功能是通过对二次供水系统的温度检测、分析,结合外界干扰因素,算出最佳供水温度,通过调节一次管网流量,使二次供水温度接近设定值。控制元件是换热器一次水出口的控制阀,该阀门控制换热器的一次供水流量。将预设定温度作为给定值,测量温度值作为么馈值,阀门开度作为输出值,采用PID算法,保证二次供水温度的恒定。

五、换热站的控制调节

(一)循环水流量的调节控制

由于供暖系统供暖的热负荷是随着室外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当室外温度偏高时,供暖热负荷就应偏低,如果还按着设计热负荷进行供暖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上面出现不必要浪费的情况,对换热站二次侧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把室外温度分成二个阶段,当室外温度高于某个设定值时,循环水泵工频运行;当室外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循环水泵以0.75工频运行,此时系统的循环水量也就相应的减小。

(二)压力的调节控制

压力传感器将用户管网水压信号变成电信号(4-20mA),送给变频器内部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根据压力设定值与实际检测值进行PID运算,并给出信号控制水泵电动机的电压和频率。当用水量较少时,1#泵在变频器控制下变频运行。如需水量加大,压力传感器在管网端测的水压偏小,则变频器输出频率上升,直到50Hz。这时1#泵由变频切换为工频运行状态。同时系统对2#泵进行变频起动和调节。如果两台泵供水仍不能满足供水要求,则系统将2#泵投人工频进行,将3#泵投人变频运行。供水量增大,加泵情况依次类推。如用水量减少,变频器的频率会下降。当变频器频率下降至下限值时,PLC将最先工频运行的水泵停掉如果频率下限值仍持续出现,PLC再停止第2台工频运行的水泵。系统按先开起的泵先切除的顺序逐台切换泵,以维持管网水压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