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电影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1:27:44

体育电影

体育电影范文篇1

中国体育电影中涵盖了更多的时事政治成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体育电影的主题以国家不强、争取民族斗争胜利为主,反应在那个时代人们渴望通过强身健体,弘扬体育精神来改变旧中国屈人之下的面貌,彻底甩掉“东亚病夫”的称号。新中国成立到九十年代之前的体育电影与当时的中国不同时期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国家性质特点,美国人思想开放,工作、生活很少受不同时期国家政治的影响,因此体育电影中很少有美国政治文化表现成分。美国是一个视体育运动为国家生活的大陆,美国体育电影能够更加深入人们日常生活,更加能够得到美国老百姓的青睐。

2中国励志体育电影更加强调集体主义,以及个人情感因素,而美国励志体育电影显示更强的个人英雄主义

中国的励志体育电影大多强调的是集体主义精神。运动员是为了国家、集体荣誉而战,成绩往往是属于集体的,即使在如《女篮五号》、《沙鸥》、《女足九号》等电影中刻画出了主人翁的一些形象、但也是重点以描述主人翁如何刻苦训练、为国家集体争光,或者以个人情感为主,很少特意去表现主人翁去力挽狂澜去夺取胜利的英雄主义气概。这与中国有着古老传统的国家所拥有的诚实、稳重,的名族性格以及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体育文化特点有很大关系。美国励志体育电影都会特意的去刻画一名英雄,展现出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美国精神”,即使有团队配合也是展示在英雄成功的背后有一支默默的支持他、为他付出的团队。美国的很多其他电影也从不缺乏英雄的身影。这与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自由、奔放、张扬的个性、崇尚英雄、渴望英雄的国度有很大关系。在现实体育比赛中,美国也是有意识地造就英雄,如在篮球比赛中,中国大多通过多次传球、依靠集体配合、找出机会投篮得分,而美国往往是在“非机会”情况下单打独斗、强行出手;橄榄球也是往往一名核心球员在其他队友的配合帮助下,一人连续过人、达阵得分,美国人认为这样更加容易出现英雄。

3中国体育电影的情节相对单一,不同时期的体育电影文化主题差别不大

中国体育电影虽然经历了90年的发展变迁,但中国的体育电影始终贯彻是两个主题:一是借体育电影表现爱国主义主题,弘扬金牌至上的体育精神;二是歌颂运动员、教练员的生命体验和昂扬斗志,缺乏娱乐成分。一直到了2008年所拍摄的“大灌篮”等电影又变成了单一的娱乐成分,情节过与肤浅。美国体育电影往往扣人心弦,不同电影充斥了不同的电影风格,在一些影片中美国将科幻卡通技术运用于体育电影拍摄中,加上跌宕起伏的情节自然能够拍出成功的高质量的体育电影。充分展示了美国作为多元化的年轻国家创新思维开阔的体育人文特点。说明在电影制作和拍摄过程中,美国的电影人能够开拓思维、不断创新,很少受地区政治文化束缚。中国的电影人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影片的情节规划和创新力度与美国有一定差距。

4美国体育电影能够邀请更多的一线体育明星参加演出,拉近了体育明星和民众的距离,中国电影人很少邀请一线体育明星参加演出

美国体育电影中的《空中大灌篮》和《乔丹接班人》等影片中邀请了美国NBA众多的明星参加演出,在影片中描绘了许多明星与普通人之间的故事,拉近了人们与自己心爱明星的距离,受到了人们的热捧。正是这种所谓的明星效应,这些电影创造了小投入大产出的奇迹。如“空中大灌篮”中由于“飞人”乔丹是主演,加上巴克利、拉里伯德等明星助阵,投入8000万美元的影片获得了。2.4亿美元的票房,虽然没有《终结者》、《阿凡达》等好莱坞巨片吸金,单也创造了人类体育电影奇迹。中国的体育电影演员过于平庸,虽然中国通过参加奥运会、世锦赛加上国内职业体育的开展,也打造出了许多中国的体育明星,但体育明星很少参加电影拍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疏远了体育明星与普通人的关系,限制了国人的对本国体育电影的兴趣。

5中国体育影片在国内的低位、数量和质量与美国差距甚远,美国的大众体育发展广泛、深入人心,造就了美国体育电影的成功

2012年奥斯卡来到了第84个年头,而在前81届中共有28部体育影片获得115项提名,最终获奖21项,最近三届都有体育题材入围最佳。相比体育题材电影已在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美国是众所周知的体育大国和强国,体育产业是美国的第六大产业。美国大众体育更是深入人心,2008年,有七项集体项目随意的非正式比赛数量超过了有组织的正式比赛数量,据2009年统计有4500万美国人加入各种不同的健身中心,美国人每年花在健身房的会费高达190亿美元,超过1.7亿美国人参与健身运动,体育文化遍及每一个学校,一项拉拉队队大赛就能吸引上万支队伍参加。在人人都爱体育运动的国家,体育题材的电影获得成功显得顺其自然。中国影坛的体育电影却是少之又少,曾获奖的还要追溯到1981年以女排为题材的《沙鸥》,而去年共有20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体育题材影片无法分得一杯羹。中国体育军团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越发的给力,2008年奥运会上以51金超越美国跃居首位:一方面拥有体育大国头衔,一方面体育电影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这种矛盾的存在其实并非偶然,这与中国电影商业环境差、缺乏体育因素。群众体育开展滞后有很大关系。

6结论与建议

体育电影范文篇2

体育电影的影像蕴涵的意义

体育电影是将体育与影像艺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艺术,它以特殊的视听语言形式使体育运动中所反映的奋发有为的魅力融入到电影中去,不仅使体育文化与精神能够有效地传播,同时也使电影的形式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如今体育运动早就不是单纯的埋头苦干,而是通过艰苦训练与技巧性的训练有机结合,进而取得理想的体育效果。体育电影不但可以很好地反映本国的体育文化,更是反映国民精神的一种良好的形式,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有效渠道。体育电影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蕴涵了十分丰富的人文主义情怀,是社会价值、思想意识、社会风气、行为规范的真实体现。大部分体育电影的故事情节都是取材于真实的体育故事,这种题材可以有效地抓住观众的内心世界,以现实生活改编而来的精彩故事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更有利于对观众进行教育,对观众产生的影响也更有信服力。伴随我们国家的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我们当前的体育电影不仅仅具备单一意义上的娱乐以及消遣的价值,当前很多体育电影导演正努力尝试利用体育电影题材为人们呈现出具有更强艺术价值的影像作品。体育电影主要通过体育竞技的残酷竞争性、体育人物的百折不屈、敢于拼搏以及超常的智慧完美结合的影像,生动地呈现出体育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情感。体育电影通过展现电影人物在训练过程中的勤奋、刻苦,以振兴国家、民族的精神力量为中心主题,从而激励人们奋发拼搏的民族精神。体育电影中的主人公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通过在体育赛场上取得的胜利、转变中国以往在世界人民心中“东亚病夫”的负面形象,而支撑电影中的主人公奋勇拼搏的主要是他们身上那种非常强烈的民族尊严与自豪感。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长期遭受各种磨难和耻辱,而在民族奋起当中,中国一直在为重新获得全世界的尊重而不懈努力奋斗。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须建立在拥有十分强健体魄的国民基础之上,而中国的国民由于历史和自身体质的原因,曾经被日本侵略者称之为“东亚病夫”。体育竞技其实是国家之间的竞争与较量,因此,必须强化体育锻炼,进一步提升中国国民的整体体育素质。体育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密切相关。任何时期、任何时代背景的体育电影其最大的期许、愿望以及所传递的主要民族精神是为了彻底扭转世界人民对中国是一个体育弱国的观念。因此,振兴体育自然而然也就成为振兴中国综合国力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标准。大部分的体育导演也是这样一群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忧患感、自尊心、自豪感以及使命感的艺术家,他们所拍摄的体育题材的电影作品也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体育电影在讲述运动员成长的过程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坎坷遭遇,进而深入揭示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体育电影中的人物经过自身长期不懈地艰苦奋斗,在追求卓越和尊严的生命历程中确立了奥运会长期以来所提倡的宗旨,也就是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他们在体育运动的竞争过程中正是以其融入血液中的民族自觉意识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奋斗、努力拼搏、永不放弃、虽败犹荣的精神之旅。在体育电影中,体育运动所呈现出来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种个人理想以及民族意识的充分体现,正是这种单纯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在体育电影中,身体并非是运动的唯一主题,电影的最终目的是透过身体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呈现出一种感性意象的审美,观众通过对于相对静态的形式的感悟,产生一种不同于体育活动的身体物理张力的视觉样式以及景观结构,从而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美感享受。体育电影不仅需要呈现出运动员身体的技术动作,还必须通过选择和不断切换来获得超现实的穿越式感官享受。在比赛场景中,通过影像的特定艺术手法让运动员的身体能够爆发出极富想象力的高难度技术动作,通过电影镜头的有效组接,从而清晰地展现他们灵活的自然肢体活动,并且透过赛场上那种极富煽动性的音乐以及音响效果,激发观众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体育电影那种振奋人心的无穷魅力在观众酝酿已久的内心世界油然而生。

中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前途

由于现代电影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体育电影肯定会有一个十分美好的发展前途。我们有着非常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如何使外部环境与内在意蕴完美融合起来是发展现代体育电影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电影人必须打破传统理念模式的限制,寻求一个符合现代体育电影发展要求的框架结构,以全新的理念,运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把中国体育电影打造成一个极富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现代优秀的体育电影将人性思考的主题巧妙地融入其中,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电影透过体育人物的感人故事反映对生命自身的礼赞。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要求注重研究并满足社会主流心理需求与愿望。而部分体育电影创作人员将体育电影单纯地理解成“励志”。诚然励志也是体育电影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然而绝非唯一的主题,一部优秀的体育电影应当对励志主题作进一步的拓展。体育电影的主人公必须通过体育竞技进一步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战胜各种困难与挫折,实现个人梦想的不断超越。体育电影是讲述体育运动相关的社会生活故事片,主人公的命运、故事情节应当与竞技项目、体育事业有机联系起来,精彩、激烈而紧张的体育比赛场面非常多。对于体育而言,其最终目标并非竞结果,竞技自身也并非最终表现对象。力与美不过是体育电影的表象,梦想才是其核心,而始终贯穿全过程的是情感或情趣。一部优秀的体育电影,能够给观众更多的价值启示以及精神鼓舞。创新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特别是体育电影这种艺术,更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以寻求在艺术上不断获得突破。在我们国家的各项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创新改革中,体育电影也必须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在充分参考、借鉴传统体育电影的优点的基础上,注入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鲜元素,为体育电影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结语

体育电影范文篇3

一、我国体育电影产业的发展分析

体育电影,是对人们社会发展进程、文化进程的生动纪录和有力的真实写照,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的。体育电影,也是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它包含体育故事片、体育纪录片和体育资料片。体育电影又是电影业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电影已经有几千部之多,它包括当代电影、电影世界、电影艺术、黄梅戏艺术、中国戏剧等。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从1897年第一部体育电影问世,又经历了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诞生了一大批体育电影,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克服困难走向大成功的事迹,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振兴民族精神的高尚品德。所以,体育电影不能总是停留在关注最终的竞技成绩上,缺少体育精神的新意和创意。当体育文化的魅力和参与民族主体的特点两者融为一体时,显示出它自身的独有魅力,有理想、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富有创新的精神和意识,虚心奋进,顽强拼搏,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振兴奥运人文精神的崇高品质,剖析体育电影中隐含的人性的或人生的信仰,理解、沟通,拯救和新生的主题,体现出对生命本身的礼赞。例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的是刘长春一个人经历千难万险为敲开中国通向奥运的大门,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整个中国,站在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100米起跑线上的事迹。

体育精神的内涵:不仅是运动员精湛的技艺,不甘平庸,不畏艰险,敢于斗争,团结进取,超越自我,赢取胜利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主人公对于体育的热爱和坚强而乐观的人生追求,是力与美的表现,是梦想的传达、情感和精神鼓舞。在我国,体育电影作为体育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以艺术性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体育运动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强身健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完美结合。它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艺术魅力所在。在体育精神传播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特有的娱乐色彩和戏剧元素,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它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是娱乐形式体育与影视结合的结晶,是推广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有关专家认为,针对我国体育电影的创作方向,发展体育电影产业,首先要认识和尊重它的产业属性和精神文化。只有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体育精神,我们的电影才会拥有无限生机,才能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也应该学习美国的先进理念,把体育电影作为一种产业来规划和发展,应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为中国体育电影产业寻找应对策略,入世后必须进行全面的重建,注重观众欢迎度和市场竞争力,是中国体育电影要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水平。

二、我国体育电影的内涵与特征

受中国电影传统以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体育电影始终没有形成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表现形态,更没有表现出紧张、激烈的竞技场面,使得中国体育电影变成了负载着本应由其他电影类型承担的多种功能,影片中那种紧张的比赛现场、刻画主人公内心活动的镜头少之又少,丧失了体育电影自身应具有的最强艺术冲击力;体育电影应该表现的东西不表现,不该表现的东西却承载的过多,在艺术上乏善可陈,在商业的层面全部失利,最终使我国的体育电影取得成功的很少,既无艺术价值,也无商业成果。所以,体育电影的主题必须紧扣竞技核心。体育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竞技性,我们更应该强调体育运动竞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出体育电影特有的风格和特点,除了可以看到训练与竞赛,更可以看到团队和团队、个人和团队、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合作、竞争以及规则与沟通等社会主题,使得竞争性在竞技体育中得到进一步的融洽和升华,才能真正吸引观众,赢得赞誉和掌声,最终成为竞技体育与体育电影的强大吸引力。

通过体育人物和故事,自然灌注于影片以集体、民族、国家等“大我”的精神和气质;使体育电影所蕴含的拼搏、奋斗的精神呈现出来,主导和端正人们的体育精神价值观,鼓舞民族士气,凝聚民族精神。其中最具有代表特色的有《沙鸥》《女篮5号》和《水上春秋》,《沙鸥》是中国体育电影事业一个经典之作,是少数获得成功体育电影之中所含的精神力量和崭新的民族国家概念的相契合。它表现出人物特有的悲剧性命运和丰富的个人情感力量;叙述了沙鸥在个人感情和身体痛苦和伤病的同时,克服一切因素,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以最为成功的方式阐释了影片对人性的表达与体育精神的弘扬。列宁曾指出“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电影最为重要”,这直接影响了前苏联电影事业的发展与走向辉煌。所以,从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艺术从诞生之日起便担当起宣传、教化和鼓动的大任。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承担起唤起民族自尊、鼓舞人民士气的历史重任。增添人物和故事的塑造性和真实性,适时恰当地传递效果密切相关的政治意图,体现出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人文体育情怀,流露出对个人感情的尊重和表达。例如,90年代的《女帅男兵》刻画了前女篮国手闻婕临危受命,在追求信念和维护体育精神的同时,以热烈激昂的情感力量带领男队员参加比赛的画面。在赚得观众眼球的同时,又生出淡淡的温情,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为推动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蓬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的策略

针对我国体育电影的普及和发展,应学会结合励志探讨人性。体育电影的表达是体育运动精神的探讨,但对体育精神的阐述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影片人物人性的深入挖掘。优秀的体育电影,应追求隐含人性的表达与人生主题的展现,通过这种表达,将生命本身的意义展现出来。例如《伯尔尼奇迹》,这部体育电影的人物心理的刻画异常成功,坚忍的人物心理与沟通理解主题的深入挖掘,人物形象丰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观众深深的灵魂震撼,这种直抵心灵的体育电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因而成为经典。在传播体育精神的同时,体育电影已经与其他形式的娱乐方式充分结合,成为娱乐业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体育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与电影的充分结合已经成为欧美体育的一大特色,其中最具有影响力和特色的就是美国的NBA职业篮球联赛。不仅充分体现了体育精神的传播和增大,而且在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同时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体育电影,实际上呈现出了精神和娱乐并重且相互交织的景象。但作为一种叙事性的艺术,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体育运动者个人经历自然地融入集体事业当中,使二者形成互补、相辅相成,各自发挥特长,挖掘强化影片的娱乐功能,增加影片的可视性,拍出的电影才能既鼓舞人又感染人。

体育电影,既是一种极好的教育工具,又是一种电影观念。体育电影的正确方向是弘扬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是体育精神与中国既存的民族的文化艺术和审美传统完美地结合,逐渐形成的一套独具特色的体育电影思维和艺术方法的体系。这是创作者有意追求的结果,但更多的是文化心理积淀的无意识流露,是中国体育电影民族精神风貌的形成。竞技主题的突出,具有时代特征。在意义上,《沙鸥》是当时我国女排连续在世界杯上夺冠为背景的电影。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反以前概念先行的电影语言,克服影片停留在小人物应克服种种困难而最终又取得成功的老套路,影片结尾对竞技成绩的关注多过对人物命运的探讨,自主创新,深入挖掘对影片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的深层次表达,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加强对体育精神的阐述。体育电影的表达不仅仅是励志,更重要的是表达对人性的探讨。考察中国体育题材的电影,会发现一个有意味的现象,妇幼以及残障人的弱势群体,即以妇女、儿童以及残障人为题材的电影占了很大比重。对儿童及残障人员的关注则更多地体现了体育电影的人文色彩和情怀。主人公在银幕上诠释了崇高的体育精神,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深深被他们的那种乐观、坚强与勇敢面对失败的体育精神所感染,得到所有人的精神共鸣,这才是现代体育的魅力所在。比如《女篮5号》《我的九月》《沙鸥》《隐形的翅膀》《千手观音》等。相信每位观众每当看到这些时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体育电影范文篇4

一、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站在主流趋势的电影是战争片、农村片、反特片等题材。直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体育电影才开始有所发展,它的边缘性题材也受到人们的注意。在1956年拍摄的《两个小足球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1957年由谢晋导演拍摄的《女篮五号》是我国第一部彩色的体育题材的故事片,这部作品反映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运动员的不同遭遇与命运。在1959年拍摄的电影《水上春秋》通过叙述一个运动员在不同时期的中国的遭遇与命运,能够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的景象。1964年拍摄的《女跳水队员》中的主演张克兢在拍摄电影之前就是国家专业的跳水运动员,通过真实的训练与竞赛场景的拍摄,能够让观众对这种体育项目有着较深的了解。在这一阶段的体育电影有着较强的时代感,一般电影的主题都是以展现体育运动员积极向上与勇于拼搏的精神,这有利于促进全民的体育运动发展。在1962年拍摄的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与《球迷》有着很强的喜剧色彩,能够对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活动有着真实的展现,进而有力地推动了群众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

到了“”期间,体育电影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几乎处于完全停滞的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逐渐形成了变化而多元的电影艺术格局,丰富的体育题材的电影让群众对体育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能够凸显出我国积极参与到国际体育事业发展之中,依靠体育来实现外交的策略。这一阶段出现了以《乳燕飞》《沙鸥》《战斗年华》等电影为代表的体育电影,1979年拍摄的《乳燕飞》是为了向建国三十周年献礼的影片,这个作品有着浓郁的青少年生活气息。电影《沙鸥》曾经获得了我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电影奖,观众们能够从排球运动员沙鸥经历的挫折但不断顽强拼搏的过程中,看到我国民族精神的自强不息。这一阶段的电影《神秘的大佛》开创了我国武术动作片的先河,在随后的类似的体育电影层出不穷。1982年拍摄的电影《少林寺》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反响,这让全国人民对于武术的热情重新高涨并增强了关注。

在这一时期同样优秀的武术电影还有《武当》《少林寺弟子》等电影。90年代是体育电影的转型时期,这一阶段的体育电影既要能够顺应政治主流思想的趋势,也要能够顺应市场的需求。1993年的电影《来吧,用脚说话》讲述两个国家足球队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故事。1997年的影片《黑眼睛》讲的是盲人运动员丁丽华通过社会的关怀与自身的努力,进而努力拼搏取得了世界残奥会的佳绩。在1999年拍摄的《冰与火》主要是以我国90年代著名的冰上项目运动员叶乔波的典型事迹为创作原型,在电影中展现了运动员面临重重阻碍敢于突破的动人事迹,用自己超出凡人的毅力来投入到比赛与训练之中。这一时期同样优秀的作品还有《我的九月》《挑战》《女足九号》等。

在现代的21世纪,我国的体育电影取材更为广泛,尤其对于体育精神的渲染更加注重,例如《隐形的翅膀》《梦之队》与《闪光的羽毛》等影片。《隐形的翅膀》中讲的是关于残疾运动员励志的故事,在故事中展现出运动员身残志坚,用自信、开朗的性格来积极地面对挫折的人生。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的是建国前我国运动员刘长春历经了千辛万苦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感人故事。在电影《买买提的2008》中讲的是在新疆的一个村落里有许多爱好踢足球的孩子,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北京看奥运会”而努力训练足球,这些村民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汇集起来努力建设家乡的故事。

二、阻碍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的因素

第一,我国电影市场发展不够活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增多,让大众逐渐降低了对电影的关注度。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我国电影行业发展较慢,因此让电影事业停滞不前。在上个世纪末,我国的多数电影院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也影响了我国电影的生产。随着当代影视技术的发展,创作者对于电影的要求逐渐增加,因此制作的电影场面也越来越大,投入的成本提升,这让小公司都难以承受,导致体育电影数量减少。第二,创作者对现代体育电影创作思路不够开阔。一直以来,我国的体育电影创作主题都是围绕“体育冠军”而进行的,对于体育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大加赞扬,对群众的热情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人们的思想开放,我们不能只是局限在这个主题上进行创作,我们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思路。第三,体育节目分散了观众对体育电影的兴趣。现代传媒的发展,让体育节目能够直接报道运动员的事迹,也会注重对心灵的描述,许多手法本应在电影中体现的出现在节目中,因此取代了观众观看体育电影的兴趣。

三、对发展我国体育电影的思考与对策

第一,突出竞技主题。在当前的体育竞技中的目标是为了能够赢取锦标,因而引来了诸多竞赛、训练、合作等社会内容,与欧洲的社会主流文化精神相吻合。在另一方面,一些社会阶层的群体能够通过竞技体育来建构新的社会结构,而这种新型的结构组织完善了,也可以将社会矛盾转移,而这种竞技体育也能够与民族国家的概念相吻合。由于受到传统电影的概念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体育电影并没有将竞技体育作为主体的体系形成。我国体育电影中,除了以《沙鸥》为代表的少数电影,多数体育电影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上都遭受沦陷的命运,可以说大部分电影都没有机会展现给观众,在艺术价值上乏善可陈。

第二,加强对我国体育电影创作主题思想性的深入挖掘。在创作体育电影中,需要多个角度对于体育活动进行创造,展现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在深层次上揭示体育文化内涵,需要超过传统的体育报道中对于人与事的描写。例如电影《黑眼睛》与《隐形的翅膀》,对主人公的“健全”与“正常”进行着重刻画,我们虽然看到残疾人比正常人在某些方面欠缺,在体育训练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只要有着健全的心理与正常人的心态,就能够获得成功,而我们在社会中关心残疾人的过程中也要平等”地对待残疾人。在当前我国体育电影中大部分是展现运动员能够勇于拼搏与克服内心恐惧的故事,虽然这种励志主题的电影需要我们大力宣传,但是我们体育电影需要更多展现出一些精彩的方面,例如体育队伍的合作精神、奋发向上的精神等。我们可以将体育作为电影中表现情节与人物命运起伏的手法,主人公能够通过体育活动探寻生命的内涵与价值观,进而吸引观众来热爱体育与生活,对体育电影深层次进行挖掘,是实现体育电影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三,提升体育电影制作人员对体育运动自身的驾驭能力。我国的体育电影制作队伍对于体育竞技运动不够熟悉,因此在拍摄电影过程中,对于一些体育项目的驾驭十分生疏,明显抄袭了一些体育电影。不真实的体育场景并不像体育电影,反而类似动画片或者科幻片,这阻碍了观众欣赏电影的质量,让一些体育迷们感到哭笑不得。在近几年,我国的一些体育明显加盟了多部电影的拍摄,也有在自己领域取得成功的明星,例如世界冠军田亮、刘璇等,也有许多没有站在中国体育顶峰的运动员加入到我国的电影行业中来。例如曾经有着十年花样游泳经历的小陶虹,曾在1996年拍摄的影片《黑眼睛》中饰演女主角,她的表演十分出色。由此看来,体育电影的创作人员需要有着良好的体育知识素质,避免闹出笑话,尽最大可能来保障体育电影的质量。同时也要选取有经验的演员,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些演员曾经的经历能够帮助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进而实现体育精神的深层次表达。

体育电影范文篇5

我国体育电影发展历程在中国的电影发展史上,体育题材的电影也对我国体育文化传播和体育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纵观新中国体育电影史,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50到7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初见端倪,体育电影虽数量不多但体现了不俗的艺术品质,如《女篮5号》《冰上姐妹》《水上春秋》等。作为该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女篮5号》采用对比手法,讲述了新旧中国对发展篮球事业的迥异态度,反映了新旧两代人的别样人生,该片不仅真实再现了篮球比赛的紧张、生动场景,而且对年轻运动员的心理情感刻画细腻,不愧为中国体育电影银幕上的经典之作,曾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这一时期电影主要以弘扬民族主义和为国争光的精神,在社会上曾引起过强大的反响,也成为我国体育电影初步发展的基本模式。

2.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体育题材电影开始深入挖掘,将体育精神与人生意义相结合。代表作是《沙鸥》,影片中沙鸥为实现自己个人生命价值———夺得金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同时推动中国排球事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该片通过对中国女排姑娘训练、比赛、生活的真实描写,反映了中国女排历经风雨终见辉煌的艰辛历程。此时,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思想潮流涌动,许多国人处于迷茫阶段。影片中女排姑娘心怀对祖国母亲、对排球运动的热爱,不畏失败,不怕挫折,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女排精神,为国人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感召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此外还出现了《加油———中国队》《京都球侠》《一个女教练的自述》等一批体现爱国主义的电影。而体育故事片的佼佼者当推《一盘未下完的棋》《棋王》,两部电影以“棋”为媒介,揭示了不同的文化寓意。前者政治色彩较浓,体现了历经磨难,中日人民之间依然保持友好的政治主题。后者主要展现了象棋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主人公“棋呆子”痴迷于棋的性格刻画,表现出主人公“贫贱如乞却又心融万汇,行于浊世而又超然物外”的处世哲理。它揭示了“十年浩劫”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是一部在当代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某种经典意义的艺术片。[1]

3.20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电影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女帅男兵》中,人物形象多面化,性格刻画真实,还涉及了体育竞赛中的一些黑暗现象,如假球等。此外,爱国主义的影片有《黑眼睛》;群众题材的影片有《赛龙夺锦》《我的九月》;残疾人体育题材的电影有《赢家》《跆拳道》,等等。[2]这一时期,借北京亚运会东风,体育开始逐渐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国体育电影人物开始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专业运动员,电影《我的九月》,围绕一群即将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小学生展开故事,通过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体育对青少年成长的教育价值。

4.21世纪初至2008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全国电影工作者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和热忱的爱国情怀,精心策划拍摄了一批以迎接奥运为主题的体育题材影片,向北京奥运会献礼,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等。这一时期可谓是体育电影的繁荣时期,体育与电影相辅相成,电影使体育传播更加广泛,体育使电影银幕更加绚烂瑰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近年来,体育电影出现了很多如《女足九号》一类的优秀影片,但是因为在人物性格刻画及命运把握上不够深入和立体,所以这些影片的问世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主要原因是电影主题不够深入。纵观中国体育电影,其内容大多是运动员遭遇挫折,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最终战胜困难,勇夺金牌,对人物性格、命运、影片主题没有做深入的挖掘,只是一味关注竞赛的最终结果,忽略了电影中一条主要的法则:讲述故事过程往往比告诉大家故事结果更有感染力。[1]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现状纵观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也曾有过辉煌,但是与世界体育电影相比,显得单薄许多。

体育题材影片数量少,优秀作品不多,与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及体育文化的兴盛很不协调。其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挖掘不够,缺少好的剧本创作。体育电影往往含有励志的成分,这是它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主人公在比赛中经历种种磨难,却并不退缩,经过顽强拼搏,最终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夺得荣誉。这是大多体育电影的老套路,由于过分强调主角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最后获胜这一主题,而在对人物命运的把握上没有很好地设计,对人物性格刻画也不够深入:人物扁平化、主题统一化、模式固定化,成为大多体育电影的缺点。而这些方面,国际优秀影片向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百万宝贝》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生命过程本身远远比追求其结果有更大的意义”这一深刻道理。剧中麦琪笃信命运是自己主宰的,命运是可以靠自己改变的,只要你拥有生活的信念和不泯的激情,充分体现了体育电影励志的一面。麦琪在其事业高峰期,在一次比赛中被对手偷袭而成为全身瘫痪的植物人,由于无法承受要求安乐死,最后其教练弗兰基含泪拔下输氧管,麦琪面含微笑地安详逝去,让观众看到了体育电影中人性的光芒。好的剧本创作是电影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电影主题深入人心的根本,我国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虽然继续民族主题,但是对个人价值的展现,对体育运动极限的挑战深得人心,堪称一部优秀的体育题材影片。但是这么优秀的题材竟然被埋没如此之久,这在美国体育政治体制下是不可能发生的,体育是美国文明与政治的象征,而我国体育政治体制未能充分认识体育电影在传播文化及政治文明上的重要作用,在政治层面上失去了繁荣发展体育电影的驱动力,体育题材剧本创作也就被边缘化,好的体育题材剧本就更是少见。

2.电影制作人员及演员专业技能欠缺。电影制作人在体育电影各个项目方面缺乏专业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片在画面和细节上的描写和刻画,冲击力不够强,感染力也大大削弱。体育明星演技不够优秀,非专业演员的体育技能又不够专业,这些因素容易造成细节失真。同时,粗糙的情节设计,离谱的体育场景描绘也会影响电影质量。体育电影要的就是一种紧张的比赛氛围,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选手眼神动作传达出的内心情感,现场观众的积极反应等。所以在体育电影中对体育素质和体育精神要求相当高。我国的体育运动员更多地把体育当做一个职业来看,体育人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被隔离的区域,一般大众对其环境规格并不熟知,这在体育电影拍摄上需要极大的投入,才能为观众展现一种竞技的冲击力,强大的感染力,而我国电影界缺乏这样的电影制作人,作为非专业演员的技能训练也并不长久。美国《百万宝贝》电影女主人公在拍摄电影前每天技能训练三小时,持续长达5个月,最后拳击技能达到能与中量级冠军对决的水平,这为我国体育电影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3]

3.我国对体育电影的研究不够重视。体育电影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展现,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个人精神、体育精神甚至民族精神。体育电影在美国作为一种与政治文明挂钩的项目来展现,据不完全统计,在100多年的电影历史当中,体育题材的影片高达3000多部,而对体育影片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在我国,回顾电影史,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还停留在《女篮5号》《沙鸥》等20世纪50年代及80年代的作品,中国体育电影市场低迷,体育电影数量不多,优秀影片更是甚少,自古“弱国无外交”,而中国如今俨然已成为世界强国,也是公认的体育大国,但体育电影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不但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屹立世界也是一个不利因素,电影研究对2008年前后学术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电影研究在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有二十多篇,而在其前后每年均为个位数,甚至少到只有两篇,由此看出,体育电影作为一项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载体并没有被中国大众乃至学术界认可,更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这将成为我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缺陷。

体育电影范文篇6

一、民族存亡时。内忧外患下的中国体育电影

20世纪初的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频发,在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下。电影和体育都不能称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但为数不多的体育电影仍然在那个贫弱的年代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中国电影对体育题材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就是说实际上从中国人开始自制电影之初就已经开始了对体育所包含社会价值的思索。在统治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封建体制最终瓦解后,民族资本得到壮大。促成了中国体育电影最初的发展。成立与1918年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多部纪录短片中都包含体育题材的内容,如<东方六大学运动会>(第五次远东运动会><约翰南洋比赛足球>(女子体育观>等。121至此,人们开始用“强体”的视角去了解世界、审视自身命运,探求国家、民族的历史存亡问题。“欲强国,先强身”是这一时期爱国人士的共识,从鲁迅先生“弃文从医”的经历便可见一斑。中国体育电影的社会价值得以初步体现。1933年10月。当时电影业的纲领性文件<电影事业之出路》中指出:“电影要用来宣传推动全民的体育运动,用体育使全中国的民众人人‘强健”’。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落后贫穷使得拍摄体育电影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以孙明经先生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人还是创造出《健身运动》<女子体育>l:国术>等用于“唤起民众”的体育电影佳作。第8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的佳绩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志气。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被喻为中国体育电影开山之作的《体育皇后》应运而生。这部摄制于1934年的影片表现了“短跑皇后”从沉醉于灯红酒绿的迷醉生活到回归自己所爱的短跑事业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影片所宣扬的体育精神,实际上就是“体育救国”信念的具体凝练和细化。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利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影射当时政府的“对日妥协政策”,受到了社会进步人士的推崇,为宣扬阶级斗争和促进民众革命意识觉醒提供了重要载体。从1937年到抗战胜利.民族抗战时期的特殊社会环境使中国电影人都失去拍摄体育电影的机会。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复兴中的中国体育电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局面复杂多变,“鼓舞国民士气、凝聚民族精神”成为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要求,而体育所蕴含的拼搏、奋斗的精神与之非常契合,振兴体育也成为民族复兴的代名词。体育电影也因此被灌注了集体、民族、国家的精神气质。这一时期的电影银幕上涌现出了一批艺术品质不俗的体育影片。‘女篮5号><水上春秋><冰上姐妹>等作品都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片将中国体育史作为素材,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运动员不同的遭遇和命运,突出“国家落后势必体育落后,弱国无体育、国强才能体育强”的深刻意蕴。p3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一种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在背后支撑他们的是强烈民族尊严与感情,通过人物命运的不同境遇反衬出新旧社会变迁的差异.也是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女篮5号》堪称这一系列体育电影中的巅峰之作,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影片曾于1957年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1960年又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该片将体育比赛与民族精神紧密地联系在~起。影片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只能输、不能赢。而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并在比赛中战胜外国球队的田振华从身体到精神上都遭到了残酷的报复。片中的主人公努力用体育比赛上的胜利来挽回旧中国“赢弱”的民族尊严。影片反映了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拯救”的社会主流意识,也影响了之后几代中国体育人。“”时期是中国一代人具有的集体性创伤记忆,社会文化发展几乎停滞,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体育电影自然也无处容身。

三、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体育电影

1976年“”结束之后,体育事业也开始得到了全面的振兴和发展,中国电影事业也开始复苏。1984年我国重返奥运赛场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中国女排连续三次加冕世锦赛冠军,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激发了民众对体育的热情。同时国家更有开始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在国内掀起了体育运动的热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体育电影,涉及众多体育项目,L4]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曲棍球、击剑、花样游泳、自行车、拳击等都作为电影素材被搬上银幕。那个时代优秀体育电影的代表有<沙鸥》(1981年,张暖忻导演)、《剑魂》(1981年,曾未之导演)、《一个女教练的自述》(1983年,詹相持导演)、《高中锋和矮教练》(1985年,李文彦导演)、《拳击手》(1988年,刘苗苗导演)、<球迷心窍》(1992年,崔东升导演)等。中国体育电影在当时进一步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沙鸥》在这一时期的体育电影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影片讲述了女排运动员为实现打败日本女排、夺取世界冠军的目标,虽然不断遭受打击,但仍然顽强拼搏的故事。影片把中国女排的奋斗与中华民族复兴、祖国腾飞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中华巨龙必将腾飞的坚定信念。【5o由于影片的影响,曾经异常冷清的圆明园遗址对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产生了独特的吸引力,在圆明园的断壁前留影甚至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时尚。由此足见体育电影传播的精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I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历史时期.涉及社会各方面的转型与发展。体育事业的改革也在发展的同时进行着艰难的探索,很多体育运动项目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假、赌、黑等一系列黑幕。1999年上映的<女帅男兵>是一部以篮球为题材影片,片中人物不再是充满理想化的单纯、简单,涉及“打假”等阴暗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阴暗面。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如<黑眼睛><跆拳道>等体育电影作品,但由于没能抓住时代的主线,这些影视片都没有能在观众中产生大的反响。由于当时处在特定的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人们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和多变,民众在社会规范重建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惑。体育电影单纯的激励作用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需要.这也是当时中国体育事业和电影事业共同进入思索与变革的一个真实写照。…

四、迈入新世纪.中华腾飞中的中国体育电影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近10年涌现出的一大批体育电影:‘防守反击>(2000年,梁天导演)、‘女足九号>(2001年,谢晋导演)、‘女帅男兵>(2002年,戚健导演)、<跆拳道)(2003年,麦丽丝导演)、‘乒乓小子>(2005年,谢铜导演)、<亮亮的梦>(2005年,白羽导074目田隧圈日匹圜演)。新时期的体育电影数量不可谓不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这些体育电影中真正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屈指可数。伴随全面奥运的高潮,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诞生《初夏》<大山里的拳击手》《隐形的翅膀》《大灌篮》《梦之队》《扣篮对决》《闪光的羽毛》<买买提的2008)<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等影片。胪’在全社会上荡开了一层涟漪。例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一片中描述了主人公刘长春的遭遇和国人以其为寄托的“国富民强”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实现。新旧中国的对比令观众感叹不已,也使观众为当代中国的强盛感到自豪。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体育电影渐渐失去了原先承担着“宣传”“教化…引导”体育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的社会重任,其地位逐渐被边缘化。体育电影也逐渐失宠而让位给商业化特色明显的娱乐电影。日益国际化、商业化、社会化的体育与后工业时代的影视如何找到新的结合点并使体育电影再现辉煌是中国体育电影发展所需解决的全新课题。

体育电影范文篇7

1.教育意义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运动电影的主体教育也应该是运动文化的重要范畴。传统教育忽视了对于教育政策的实施。只是停留在对远景展望与规划上,严重阻碍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运动领域的教育也曾被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行当。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迫切需要转向符合时代性的教育传播品。运动教育领域也备受传统教育(说教式、填鸭式)的影响,严重影响我们作为人主观性的一切美好可能。论运动员的教育,这样被冠以励志的头衔和注重形式的励志演讲势必不会起到持久并且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容易造成观众的抵制情绪。哲人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并且对他的观点进行传播和发扬,受益大众。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雅典古典智慧的再现是对教育终极价值的捍卫。当今时代是绘画走近观赏者,而非观赏者走进绘画,运动教育业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运动教育已不再是教育者根据被教育者的主动适应性以及具体环境而改变,转变为迎合并重视受众的视觉习惯。当前的很多教育影片就是通过体操、唱歌和一些娱乐性活动来教育孩子,即通过教他们玩耍把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教给他们。这种柔性的教育方式是人们最乐于接受的,在运动影像的休闲活动中学会知识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也可以说体育电影的艺术性感染力在影响着我们的发展前进,在其艺术感召力下,我们对体育电影的理解就更加深层。时下涌现出一大批的运动励志电影,如《卡特教练》(美国2005年)中的卡特;高中篮球队的传奇《甜心辣舞》(美国2003年)中的哈妮,他们不懈奋斗的人生经历。不可否认影片中传达着美国理想、价值观和现实环境都优于其他国家的影像,但其运动教育实施的尝试更是让人慨叹。

2.社会意义体育电影中往往可以表现出很多精神,其中对生命意志和文化符号的技术尤为明显,其题材也不断显示出多样化和广泛性,此类体育电影业经常鼓舞人心,让人们在看了体育电影后产生振奋的力量!再如,不可小视的便是它的巨大影响力,因为体育电影本身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因此它的影响力随之也变得十分广泛。同时运动电影文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又有重大的作用,对提升国民精神风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春万岁》纪录了1959年第1届我国全运会的盛况,从中我们能感受到政府对这一事业的深切关注。体育电影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体育电影中以风俗习惯、宗教、艺术等各方面的社会文化形式来建构社会,为社会的和谐作出巨大的贡献,其影像具有社会安全阀的功能。电影中有些画面往往会呈现暴力的场面,在这些超现实的暴力画面中,会发泄有的人本能的暴力倾向和欲望,因而减少了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消除了一些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一代拳王》(1996年)、《百万宝贝》(2004年)等影片都是呈现具有攻击的画面。《狂飙少年》(美国2003年)、《极速飞车》(美国2004年)等影片是对赛车运动进行大肆渲染,进而满足受众的刺激感与审美冲动。运动电影这一特殊的类型电影,有着与身俱来的无穷魅力。其将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社会形成全方位的、多元的促进作用。

二、体育电影对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重大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重要产业,与传媒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并且在世界传媒经济中占有有利的位置。作为世界电影主流的运动题材电影业倍受观众的青睐。运动电影凭借其独特的审美意境和在社会中的文化扩展意义,成为体育电影重要的可选择的影像素材,因此掀起了一阵运动电影的浪潮。如以奥运为主题的《奥林匹亚》横空出世,《洛奇》系列、《告别昨日》、《女子棒球队》、《奔腾年代》等影片层出不穷。几年以来,运动电影的票房也大有可观,其中《闪避球的奇迹》(美国2004年)这部影片以3000万美元票房位居上映周北美票房之冠。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电影的产业价值。作为倍受观众与政府喜爱的运动电影其取得的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的。一部优秀的电影能够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带来直接或是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提升社会潜在的影响力。其产生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如棒球电影《梦想的竞技场》,这部影片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拍摄于美国爱荷华州,当影片上市后,该地也成了一个旅游的好去处,有的人是去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而有的人则是去感受棒球的魅力,追群棒球的足迹。美国主流文化对于运动电影一直保持认同的心态。《洛奇》这部影片我们都很熟悉,该片以拳击运动作为主题,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以至于《洛奇》系列电影的后续创作。近几年,世界运动电影在此掀起一阵高潮,《泳往直前》(澳大利亚2003年)、《苏格兰飞人》(德国2006年)、《舞者的纯情》(韩国2007年)、《大灌篮》(中国香港2008年)等影片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运动电影是电影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经济和文化感染力,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体育电影对审美规范与理论建构的重大意义

体育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观众提供各种视觉冲突和艺术感受,电影中致力于发现运动生活中具有特定价值、意义或可供描画的基本素材,为渴望从事运动的人们创造条件。运动电影注重运动实践,将日常生活世界以真实的镜像反映出来,从而传达具有特定价值与意义的影响运动实践进程的能力。有人曾说“运动是真实的,电影却是寓言的”,体育电影为个体提供角色支持以及文化适应作了摹本。超真实或虚拟的现实运动电影的审美理想符合观众的审美经验。电影呈现给观众的审美规则符合运动社会共同的原则。观众旨在运动影像的世界中寻求自我和社会认同。这一特征表现最明显的典型是美国励志运动电影风行,还有其隐含的美国大众文化输出方式与全球性质的社会建构,其明显的特征是将本质性的东西潜藏在内核,而将运动电影的拼搏进取精神放置于表层。通过影片的图像、思想、音乐、价值观、时尚等方面,美国文化正在逐渐沿着全球化道路流动,并对全球性的体育电影做出了指导性作用。基于上面我们提到的运动电影的重大社会的意义,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深切关注运动电影研究的社会意义将会对运动文化反思及相关的理论建构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运动电影是一种运动视觉文化的影像,汇集画面、文字、声音于一体的叙事方式。运动电影艺术对实现运动电影视觉文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很好的阐释。运动电影的研究要以传播学和电影理论作为支撑,并能推动运动电影理论的不断发展。四体育电影对电影艺术创作和电影艺术的重大意义体育电影在创作室多数运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让电影的叙事性更加自由,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新鲜的表现手法,独特的拍摄技巧加上一个出神入化的演绎,就可以让两个不同的空间运动并列并交叉,造成紧张的悬念。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往往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把“电影时间”打造得淋漓尽致,在电影影片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使人们尽情享受体育电影艺术的熏陶,为体育电影的创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在剧情上还是表现手法上,其艺术感染力都是电影的核心表现。然而,体育电影恰恰是通过一个个画面向读者展示体育电影的艺术魅力,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体育电影通过画面带给我们发人深省的思考。总而言之,体育电影对艺术创作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它为艺术表现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借助体育电影将艺术力表现出来,可以说它们是相辅相成。于此同时,体育电影对电影艺术影响也较为深远,好的影片往往通过艺术创作表现出它的精彩一幕。虽然有的影片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但是它表现的艺术感染力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四、结语

体育电影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体育电影;应用分析

体育电影在体育课堂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其可以不受天气的制约进行教学。而且还能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体育电影在教育中,已经初步得到应用。其不仅拓展了体育教学的方式,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改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体育电影的应用至关重要。

一、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电影的应用概况

(一)体育电影发展的趋势。在目前,很多人已经有了体育锻炼意识,而体育运动也成为了一种健康的运动模式。基于这种背景,体育电影也应运而生。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是体育与电影的有机结合,其可以利用体育素材为基础,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深刻的描述,而且还能以精神为主旨,让人们养成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孙瑜拍出的《体育皇后》开创了中国体育题材电影的先河,这部20世纪30年代出品的无声电影直接奠定了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基础。体育电影在取材方面通常为一些真实的故事,甚至一些片段为真实的片段,这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十分迅速,在20世纪50~60年代。以《两个小足球队》和《球场风波》等为代表的一类体育电影无不散发着新中国特有的气息。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作为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题材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可以看出,体育电影极大推动了整个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体育电影文化逐渐加深,从而使得体育电影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二)体育电影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由于体育电影具有较强的体育文化理念,其影响力也在进一步增强。近几年以来,很多大学已经开始尝试以体育电影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开拓,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体育电影使得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在逐渐的学习以及反思中,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体育观念,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但是,在目前很多高校还未树立体育电影教学的教学体系。部分院校甚至还没有体育电影教学的意识,这就使得体育电影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体育电影却能够给学生带来很深的印象。例如以周杰伦主演的体育电影《大灌篮》就十分有教育意义,不仅让学生明白一种坚持不懈的人文精神,还让学生懂得了体育精神的弥足珍贵。虽然体育电影的发展速度还不是很快,但是其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体育教学中,体育电影的作用不可忽略。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电影的作用

(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热情,开拓学生视野。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较为单一。除了基础的列队以及体育活动,基本没有其他的体育教学模式。很多体育教师都喜欢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样学生玩得开心,老师也教得省心。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发现在体育课中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单调的自由活动也会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所以为了在体育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体育电影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十分关键。其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激发。而且体育电影能够用声音和图文将体育形式以最为直观的现象体现出来,让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有了更多的认知。体育电影的教学能够较好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体育知识能够有更好的认知。使用体育电影能够较好结合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体育电影的回忆和反思中对自己的体育课程进行思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体育教学效果。

(二)能够让学生积极进取,培养体育精神。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电影通常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将传统的说教方式,转化为视频动作,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够更好去把握学习的细节。而且体育电影一般具有很深刻的内涵,学生在观看之后基本都会有观后感,在这种感悟中,学生会逐渐养成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的意识。大学生在欣赏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很多大学生都能从这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该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必然能够鼓舞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积极向上,奋力拼搏。而且学生的体育精神必然能够得到极好的培养。因为在体育电影中,他们更明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人生哲理。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电影的应用分析

(一)应用体育电影,力争教学创新。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体育电影作为媒介,逐渐引导学生在电影中去反思、去学习。从而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要加强教育上的创新,在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上要有所突破以及创新。例如:在应用体育电影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用心筛选电影内容,将一些积极向上,引人深思的体育电影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同时教师还应当让体育电影与自己所授理论知识相互吻合,要杜绝出现电影与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发生。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体育电影的应用也要适当而且合理,如果能够将传统教学中的优势与体育电影教学相互融合,那么必然能够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各取所长,实现教学的全面创新。

(二)要加强体育电影与体育学科间的融合。在应用体育电影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清楚认知体育电影的运用只是为了辅助体育教学,但是其并非是体育教学的全部。在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还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以及规律,对教学知识进行整合。在选取体育电影的过程中,要从其本质意义上出发,如果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那么只会浪费教学的时间。另外,要注意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果电影太过于深奥或者其没有什么亮点,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样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应用体育电影时,一定要加强其与体育学科之间的融合。让每一位学生在体育电影的引导下,更加热爱体育,热爱运动。

四、结语

体育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对于体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有更深的认识,还能让学生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所以体育教学与体育电影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认真筛选适合体育教学的电影,加强其与体育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体育电影的辅助下,体育成绩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屈雯喆.从体育电影看中国体育文化的演进[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

[2]孙永胜,屈雯喆.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资本探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

体育电影范文篇9

关键词:奥林匹克文化;精神内核;中国体育电影

一、引言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源于古希腊奥运会,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他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传统思想,极力倡导奥林匹克精神,使现代奥运会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顾拜旦坚决反对把奥林匹克运动看作纯粹的体育竞技,坚持“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对人们的行为规范、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都有很大的影响。体育电影是奥林匹克精神最有效的传播载体,如何让更多的人通过体育电影感悟到体育的奥林匹克文化内涵,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体育电影创作的关键所在。

二、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核

奥林匹克文化是以体育运动为主要载体,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它与文化教育紧密相联,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奥林匹克文化注重体育的参与精神。顾拜旦指出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奥林匹克精神不只是体现在比赛的竞争中,赢得冠军只是比赛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比赛的参与精神。这种理念已被世界各国人民广泛接受。现代奥运会国际间体育交往广泛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地域环境等因素不再受到限制。奥林匹克运动使运动员在参与比赛中化解了人类仇恨,放弃政治、宗教和种族的偏见而握手言欢,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一种促进世界和平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力量。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最大特色,是奥运会与一般体育活动的根本区别。(二)奥林匹克文化注重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顾拜旦独具慧眼地选择了体育运动作为手段来实现人的全面教育功能。他曾经指出体育具有高度的教育价值,奥林匹克主义最实质的内容就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独特之处是把体育运动置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中,使双方在冲突、对抗、竞争中相互认识并激发出各自的潜能,这一过程既鼓励运动员努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又在比赛互动中使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萨马兰奇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为了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它通过个人拼搏、榜样的示范与尊重人类的普遍伦理原则给人以快乐”。①也就是说,竞技场上身体博弈只是体育的一个方面,体育更应是一种尊重规则并给人以榜样力量为快乐的生活方式。这种理念会引领大众体育观念的改变,进而创造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促进整个社会不断和谐与进步。(三)奥林匹克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近些年,体育界出现的各种丑恶现象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不择手段地追求运动成绩,以牺牲身体的健康去获取金牌和奖金;政治干预、球场暴力,某些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腐败等各种异化现象不断曝光,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使奥林匹克崇高的人文理想越来越远,引起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前景的焦虑。解决这种“人文危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特有的方式,使大众在身体、心理、精神不断得到锻炼与滋养,在体育比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避免各种丑恶现象的发生,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正如罗格提出奥运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②。这一奥运格言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表现出对人类生存、健康、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

三、体育电影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

体育电影是以艺术的视角对体育内容进行创作,将人的情感与意志视觉化、故事化,具有很强的精神激励作用,是一种承载丰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文化艺术形式。中国体育电影作为表现体育精神、折射体育文化的光影记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回顾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可以看出,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一直是不同时期体育电影的主题。旧中国时期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几部体育电影,如《二对一》《一脚踢出去》《体育皇后》等影片,表达出体育救国的时代精神及摆脱东亚病夫形象的坚定信念;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电影的数量不断攀升,拍摄了《女篮五号》《两个小足球队》《女跳水队员》《冰上姐妹》《碧空银花》《女跳水队员》《小足球队》等十余部影片,都是服务与国家意识形态,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至上的主题,塑造了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主义“新人”;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体育的腾飞,体育电影的数量、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出现了《沙鸥》《加油,中国队》《黑眼睛》《京都球侠》《一个女教练的自述》《候补队员》等多部优秀的体育电影,在电影的形式、内容、叙事等方面不断探索,体育电影的题材更加广泛,渗透了人文精神的表达,但依然在延续国家振兴、爱国主义的主题;新世纪迎来了一个多元化表现形式的时代。具有时代气息并具鲜明个性的影片不断涌现,如《女足九号》《女帅男兵》《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闪光的羽毛》《隐形的翅膀》《篮球公园》《破风》等一批轻松幽默的元素融入到体育电影中,为体育电影的风格与主题带来了创新,令人耳目一新。从奥运之后到现在被称为后奥运时代,这一时期拍摄了《许海峰的枪》《极速天使》《激战》《赛车传奇》《速8》《攀登者》等影片,这些影片商业化气息浓厚,视觉动感强烈,明星荟萃,目的是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但上座率并不高,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国体育电影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面貌,但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一直是体育电影不变的主题。当然,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确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展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体育精神表达单一,挖掘深度不够,叙事模式陈旧,表现视角雷同等问题。体育除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团队精神外,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主题,如“参与”意识、公平竞争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体育背后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等人类共同面对的主题。体育电影如果缺少了人们最渴求的终极价值和人性关爱,必将失去观众,失去体育电影应有的魅力。

四、奥林匹克文化视角下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与思考

众所周知,美国好莱坞每年都创造出大批的优秀体育电影,通过对体育人物、相关事件的生动展现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因表达了体育本质和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对社会的激励,得到全球广泛的观众认可。中国体育电影所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不断借鉴国外优秀影片的经验,开阔眼界,探索出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路径。奥林匹克文化精髓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创作有很大启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体育电影如何借助于体育竞技的外在叙事背景,把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内核表现出来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让奥运精神成为体育电影主题创作的灵魂。体育运动为体育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奥林匹克文化内涵是多元的,体育运动为体育电影提供坚实文化基础,赛场内外都有丰富感人的故事,不只是励志,还有合作、竞争以及规则与沟通、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主题,都会成为竞技体育与体育电影的强大吸引力。从体育精神追求到人性探索及体育背后的社会问题都将成为体育电影文化主题,以提升体育电影的深刻立意,使观众对人的生命价值及生命意义进行思考。(二)要适应时展转换体育电影文化主题。体育电影要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关联。运动员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时又存在许多的社会问题。随着政治和商业色彩对体育的入侵,“假球事件”“兴奋剂丑闻”、政治干预、球场暴力层出不穷,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道德危机都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不同的时代要求赋予不同的文化主题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世人认可与关注,体育观众的价值取向已经由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唯金牌论”逐渐变为渴望实现体育公平竞争精神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奥林匹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变化,都会对中国体育电影的主题创作带来启发,成为体育电影创作的源泉。(三)宣传新的体育观念。奥林匹克文化普及了一种新的体育观念: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体育更应是与自我进行对话、感悟生命的一种途径,是一种能带给人无限快乐的生活方式。中国体育电影在表现宏大国家主题和激烈竞技精神的文化内涵之外,还应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挖掘大众体育中触动我们的人和事,激发人们参与运动的兴趣,唤起对体育的热爱,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体育的目的让体育真正地促进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的发展,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和影响力。

五、结语

体育电影是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有利推手,奥林匹克文化所蕴含的内容为体育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主题。奥林匹克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文化,中国体育电影的创新之路任重道远,相信中国体育的腾飞必将带动中国体育电影的创新,带动奥林匹克文化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王静.体育电影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6):198-202,206共6页.

[2]彭筱.中国体育精神礼赞:浅析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7X):P.107-108.

体育电影范文篇10

关键词:体育电影奥林匹克精神教育

一、电影具有与生俱来的传播属性

电影是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电影是文学艺术的一种传播形式,具有文学艺术跨文化传播方式的所有的优点;电影是一种以视觉符号为主的、直观的传播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播功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传播渠道进一步整合。网络的普及使网络电影成为了一条范围广大的电影传播渠道。在大众传播领域,电影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长期的实践中往往会变成一种更为强大的影响力。论文百事通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媒介即是信息”的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影响了人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所以,电影可以帮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电影中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并将其视为必然。不同的国家都希望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承传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建构能够被国民普遍认同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而确立一种大众共同信守的文化秩序。在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是奥林匹克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媒介,体现人类公正、忠诚、勇敢、善良的艺术形象,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强调体育的真、善、美,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进而促进和维护人的尊严与和平的社会建立。

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特点

体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体育题材电影具有一般电影所具的娱乐、审美和教育功能,体现了三个传播特点:一是传播的受众目标高度集中,有关体育的信息接受度强。体育信息在影院渠道进行传播,具有一种特殊环境下的“强制性”因素,令受众不由自主去接受。二是“窄众”传播。电影院的广告干扰信息相对较少,目标受众对体育信息传播的记忆度高。三是对传播的信息能动接受。体育题材电影传播往往融情节与体育为一体,在影院的特殊环境下受众比较容易接受,尤其是将体育比赛“嵌入”电影故事情节的传播方式。观众通过体育题材电影解读正确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

劝服性传播学家霍夫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有一个经典的试验,利用电影《我们为何而战》来鼓励和激励士兵,成为了现代传播史上重要的传播效果研究影片。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当某种行为行为得到奖励而被强化时,学习的过程就发生了。电影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过程产生。体育运动是人类认识自身,改善自身,认识和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育运动是通过某种竞技比赛形式具体反映出来的,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它具有的教育功能,以作为竞技体育最高形式的奥林匹克运动最具有代表性。体育题材电影传播介绍体育和奥林匹克知识,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国家自豪感,宣传大众体育,介绍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的多样性,通过电影中的象征性中介物呈示榜样的行为方式,吸引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身体力行,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由于人的社会化贯穿一生,在最为重要的青少年阶段通过体育题材电影所无意中学到的关于人的社会模式行为方面的信息,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体育题材电影进行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意味着对体育比赛或奥运会竞技体育比赛形式的介绍、展示,更重要的是展示体育和奥林匹克丰富的文化内涵,倡导“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世界和平进程的愿望和宗旨,将奥林匹克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确立一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达到《奥林匹克宪章》所提的宗旨:奥林匹克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三、体育题材电影和奥林匹克精神

获得1982年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始剧本、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始音乐四项大奖的电影《火的战车》讲述了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获取100米、400米冠军的两个英国人的故事。影片表现了高尚的奥林匹克精神和道德精神,体现了反对种种对于竞赛、种族、宗教以及国家等等狭隘的理解的社会准则,是关于理想、奋斗与信念和信仰的励志电影。威廉?布莱克在诗歌《耶路撒冷》中写到:“请给我一把火炼金子的弓!给我欲望的箭!给我矛吧!云啊,请不要遮住!给我火的战车!我不会停止思想的战争……”。“火的战车”一词出自于《圣经》,代表着执着和信仰的光芒。电影《后继有人》是一个关于一支橄榄球队勇气、热情、永不磨灭的意志与梦想实现的真实故事。《冰刀双人组》展现了两个昔日的竞技对手不但尽弃前嫌,密切合作,达成高度的一致和默契,在冰场上再现辉煌的情景。在《重振球风》中,一支感化院橄榄球队的小伙子们,通过结合团结与对抗等多重拼搏内容在内的对抗性比赛—橄榄球赛,逐渐在一次次的比赛中重拾自信,得到社会的重新认可。在《幸运搏击》中,法国泰拳的标志性人物DidaDiafat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91年成为了泰国泰拳公开赛的冠军,并获得了11次世界冠军。《车神》让人们看到了两支世界顶极F1方程式冠军车队之间的激烈竞争。而《铁拳男人》向我们展示了爱的神奇力量和人性非凡的的忍耐力。刻画出一个不但具有勇气,而且体能和拳击技巧上也十分优越的拳击手。《银牌车手》讲述的是一位曾经与金牌只差0.01秒的中国国家自行车赛手的故事。即将放映的《出水芙蓉》是有关中国游泳运动的励志电影,美国电影《出水芙蓉》讲的是一名青年男作曲家和美丽的女游泳教练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爱情与篮球》、《安娜与武林》、《百万金臂》、《棒球少年》、《冰上奇迹》、《冲锋陷阵》(美国)、《大联盟1、2、3》《呆呆向前冲》、《愤怒的公牛》、《高山上的世界杯》、《红粉联盟》、《滑板狂热》、《火爆教头》、《空中大灌篮》、《洛奇1、2、3、4、5、6》、《梦幻成真》、《少林足球》、《赤道雪车》、《乒乓特种兵》等等电影,以体育的各种不同项目为题材,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展现了在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运动员们勇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付出辛勤的汗水去争取胜利的意志和品质。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对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教育观念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健身意识和品德修养,搞好人际关系和建立合作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竞争的竞技原则与社会的行为准则一致。《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2条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顽强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结友谊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对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其他形式的活动所无法替代的。体育题材电影应该体现出一种受众所普遍认可的稳定的价值观,拥有特色鲜明的表现方式,最终达到影响受众于无形的效果,实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价值。使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创造一种以奋斗、教育和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怡,于浩飞.论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5.(3)

[2]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编.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3]王军,王猛.奥林匹克与人的社会化.体育与科学[J],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