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7:28:24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范文篇1

本文作者:熊伟工作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方式调查分析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女生(52.77%)通过学校组织参加体育锻炼,实际调查了解到女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都希望有人陪伴,并且希望学校能够多开展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这一点与女性群体害羞、含蓄、腼腆、无安全感、害怕孤单的心理特点是不谋而合的。另外,有34.04%的女生是独自参与体育锻炼,这不仅印证了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女生不喜欢用固定的组织形式束缚自己的行动,而且凸显了在大同的世界里创造大不同的社会现实。还有13.19%的女生是通过协会活动或健身俱乐部参与,但由于自身和学校的条件资源有限,这2种方式并不适合大部分女生。女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调查分析据统计,56.60%的女生选择慢跑,比例最大。因此,慢跑是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选,但其运动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小球类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深受女生的青睐,其中55.74%的女生选择羽毛球,25.10%的女生选择乒乓球。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项目没有过强的身体接触与对抗,但又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些项目也符合女生力量相对男生弱的生理特点。大球类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也逐渐走入女生的视野,有18.30%的女生选择排球,无身体的直接接触与对抗却不乏趣味性。另外,一些彰显个性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女生也很喜欢,20.43%的女生选择了此项。健美操所具备的时尚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既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潮流、走向,又能够很好地展示自我,增加自信,符合女生追求时尚和美的心理特点。

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时长次数调查分析据统计,被调查对象中有48.50%的女生选择在傍晚参加体育锻炼,而晚上、早晨、中午参加锻炼的人数为24.26%、20.43%、6.81%。84.88%的女生每次锻炼时长均在1h以内,这不仅可以让大脑从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很好的休息,还可以为晚上更高效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选择早晨和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分别占20.43%和24.26%。早晨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一天的学习和心情。选择晚上则是让劳累一天的身体得到放松。总之,女生对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是比较合理的。40%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固定,能够坚持每天锻炼的女生仅为5.11%,这说明女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在2次或2次以下的女生占31.06%,如果按照我国体育参与情况调查中规定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来看,她们和真正的体育人口还有差距,但却是最具潜力的体育人口。究其原因,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安排时间少,体育氛围不浓,无人陪伴以及自身的惰性是参与次数少的原因。尤其在期中、期末考试阶段,课程复习紧张,大三忙于考研,大四忙于毕业论文、找工作,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与次数就会更少。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仍有23.83%的女生能够坚持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5次,这一群体的存在必定影响和带动周围女生的体育行为,将来很可能成为终身体育的坚决执行者和有力倡导者。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据统计,场地器材的缺乏(48.51)是制约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有场地、但场地条件不好(28.51),无相关人员指导(28.51),体育项目开展的不够广泛、供女生选择的项目太少(14.89)。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升本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陈旧的体育器材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更新,而且学校相关部门也没有意识到由于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多而造成的体育器材设施短缺现象。这也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必备硬件设施,体育场地器材既要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外借的需要。另一方面,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是导致某些体育项目课程无法开设,可供女生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相对减少的原因。而对于没有开设体育专业的升本院校,体育指导员的匮乏也是影响女生参加体育锻炼质量高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宿州学院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态度是综合多元的,对于美的追求是成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又一重要诱因;女生具有较强的体育强身观念,体育认知程度较高,但真正付出实际行动的却很少;女生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多样化,更青睐低竞技和趣味性强的项目;女生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合理,但次数少,不固定。制约宿州学院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排序(由主到次)为缺少场地器材;有场地,但场地条件不好;无相关人员指导;没有时间;其他;无自己喜欢的项目。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体育活动知识讲座,让更多的女生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进而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把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体育活动内容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坚持从了解动机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出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体育教学改革,鼓励人性化的教学,大力推广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如形体训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多开展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克服女生胆小、含蓄、羞涩、希望有人陪伴参加等心理,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让更多的女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设法加大对体育的投入,购置体育器材,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大部分女生共同参与的需求。对于已经开设体育专业的专升本院校,应充分利用体育专业学生资源,指派或成立体育活动志愿指导小组,定期定时对各个院校的女生体育活动给予专业指导,以达到“双赢”。

体育锻炼范文篇2

面对高中生体育锻炼中的若干问题,以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为切入点,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7号文》)颁布初期(2007年3月)调查的数据开始(以下简称“07年数据”),至2017年2月调查的数据为止(以下简称“17年数据”),连续10年都进行了跟踪比较分析,就体育锻炼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为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7号文》颁布10周年跟踪调查为例,对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分析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2.2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自编“每天锻炼1小时情况调查”问卷,在《7号文》颁布初期(2007年3月)对学生进行调查,10年后(2017年2月)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以同一做法对学生进行调查。从3200名高中生中随机抽取2005级(高三级)、2006级(高二级)、2007级(高一级)和2015级(高三级)、2016级(高二级)、2017级(高一级)共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每个年级抽查学生100人,男女生各50人。2.2.2数理统计法。采用比较、逻辑归纳等方法,使用Excel2007对回收的问卷建立数据项目表,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决定了体育锻炼的质量。要切实解决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问题,有必要对之进一步分析,以求找到一些解决存在问题的路径。3.1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3.1.1问题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由表1可知,2017年有50.5%学生每周体育锻炼4~5次,与《7号文》颁布初期的44.7%变化不大。不过,每周锻炼6~7次的学生就由2007年的18.4%下降到现在的6.5%,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呈减少的情况,分别为高一13%、高二8%、高三1.3%。在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方面,2017年有70%的学生每天锻炼30分钟以内,比2007年的49.7%增加了20.3%,且各个年级段都比2007年相应的年级要多;在每天锻炼60分钟以上的选项中,2017年则较2007年相应的年级少,分别为高一年级由24.5%下降至13.2%,高二年级由18%下降至12%,高三年级由17.4%下降至5.3%,全校由20%下降至9.2%。3.1.2形成路径——建全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从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显然与教育部“中学生每天都进行锻炼”的要求相差很大。为此,如何建全学校的体育工作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它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保障,其核心内容就是抓落实。(1)落实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及安全等问题进行督查,确保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进行;(2)落实到学校教学计划中,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强化课程意识,将大课间、课外活动等均纳入课程体系,把体育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3)落实到师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中,科任教师要支持学生体育运动,确保不挤占体育活动时间;(4)落实到学校的考核奖励机制中,把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同等条件下对重视体育的教师实行评优奖励政策。3.2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强度。3.2.1问题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强度。由表2可知,从2007年至今的10年中,学生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方面提高不多,只有8.2%,但是高三学生在锻炼的积极性方面比2007年的34.8%提高了20%;在锻炼态度的不积极性方面则由2007年的10.9%下降到现在的0%,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与以往差别不大。在锻炼强度方面,高三学生的控制也较为合理,有92.3%的高三学生以中等运动强度进行体育锻炼,比2007年的60.9%提升了31.4%。全校学生在这方面也提高较多,有84.6%的学生能够保持合理的运动强度,较2007年提高了20%。而在无明显出汗方面,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呈减少趋势,依次有8%左右的下降比例。3.2.2形成路径——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现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程度还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觉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为此,需要合理设置体育运动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达成目标,认识该目标的达成对自身长远发展的意义,这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关键。在学生的个体发展过程中,学生一但认为这种运动是有意义的,从中能够感受到其与自身生命发展的某种联系,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目前,以中等锻炼强度进行运动的学生比2007年增多了20%,说明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对强度的掌控能力还是不错的,体育运动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3.3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3.3.1问题分析——学生锻炼的影响因素。由表3可知,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空余时间少”,在两个时段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5.5%和82.3%,这比其他方面的因素要高得多。这反映了现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课外作业严重超标,学生根本没有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现实。至于“缺乏运动兴趣”选项的学生,两个时段3个年级均有非常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为高一年级由42.4%下降至18.5%,高二年级由32%下降至9.5%,高三年级由28.3%下降至8.8%。3.3.2形成路径——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当学生处在一种秩序井然、合作和谐的良好运动氛围中时,其运动必定是高效的。从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来看,当人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获得幸福感。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营造和维护的。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各学科之间要统一课外作业的协调安排,给学生足够多的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多年的实践表明,靠拼时间提高升学率的做法,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还危害到学生的健康。其次,必须大力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7号文》颁布至今已10年了,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还是没能得到解决,依然有45.2%的学生感到场地器材不足。再次,要重视学生体育团队的建设,形成人人参与运动的校园体育氛围。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加强指导,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体育运动模式,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比赛”。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投身到运动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4结论与建议

(1)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形成思想意识上的统一,他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必须是明确的,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前提。(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一定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使体育锻炼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中。此外,还要加强与社区、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3)学校要制定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在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组织方面加强管理,将各项有针对性的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有计划、有内容、有场地、有器材、有辅导、有检查、有保障、有奖惩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若锋.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2]段佳丽,王观,高爱钰,等.北京市2014年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知识态度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3):341-344.

[3]罗炯,唐炎,彭莉,公立政.重庆市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选择与制约因素的关系[J].体育学刊,2011,18(6):94-100.

体育锻炼范文篇3

随着“家庭”人口流动趋势的出现,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1]。然而,他们的城市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群体城市适应状况较差,仍是一种“局部适应”,还是城市的边缘人,未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2];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例如,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3]。显然,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影响因素,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更健康地发展,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意义。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者们提出了两个较为突出的观点,一个是过程论,另一个是变量论。过程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会经历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阶段[4];变量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适应,二是社会文化适应[5]。本文主要以城市适应的过程论为依据。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歧视[6-8]、社会认同[9-10]、家庭环境[11-12]、教育安置方式[13]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王中会等人(2013)对流动儿童的区域文化适应与城市适应进行了研究,其中,文化适应包括生活方式适应困难和人际观念适应困难两个维度。其研究表明,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越多;生活适应容易、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整合与融入越多,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14],可见人际观念适应对城市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新思路。人际交往能力是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个体的人际适应有直接影响,同时也能反映个体的其他适应特征。MarkLeary关于自尊的社会计量器理论[15]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好的个体通常能被他人接纳和喜欢,其自尊水平也较高,进而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力。Prelow等人(2007)发现,社交能力是社会环境风险(如母亲的心理疾病、母亲的养育压力、经济压力、社区环境)影响青少年适应的中介[16]。因此,本文假设人际关系能力是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愈来愈受到关注。研究者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体育锻炼能够提供更多积极社会反馈及同伴认同,从而完善个体的自我观念,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17]。体育运动帮助儿童尊敬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积极提高自尊和自信,促进社会认知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进步[18]。Fox(2000)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他认为研究结果足以证明“体育锻炼是发展儿童积极自我的一个有效的媒介[19]。同时,身体锻炼对于社会适应的作用也已被证实。如,RichardBailey(2006)[20]认为,体育具有使儿童的身体、生活方式、情绪、社会性和认知发展方面提高的功能。Sibley等人(2009)认为,运动可以改善儿童的认知功能,并且发现,儿童的运动能力越高,代表儿童大脑的神经发展越成熟,且认知功能中的分辨功能指标也就越高[21]。袁建伟(2010)研究认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利于流动儿童的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作为一种面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参与者的彼此了解,减少社会隔阂,有利于培养流动儿童社会化,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因此,体育活动可以成为流动儿童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的有效途径[22]。综上,本研究将同时关注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流动儿童群体很大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对学校的归属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城市的适应状况。流动儿童自身以及外在诸多因素可能也会通过影响学校归属感从而间接地对城市适应发生作用。因此,本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另外,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儿童完成问卷填答的局限,因此,本研究被试包括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流动儿童。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北京市某三所打工子弟学校,有效被试301名,其中,小学高年级165人,初中136人;男生168人,女生133人;年龄在9岁-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32岁。

2.2研究工具

2.2.1人际交往能力问卷采用Buhrmester等人(1988)编制[23]、王英春等人修订的人际关系能力问卷[24],包括5个维度: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和冲突解决。该问卷共35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人际交往某方面的能力越强。研究者指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5],本研究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2-0.68之间,总体为0.88。2.2.2身体锻炼等级量表采用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1994)修订[26],从身体锻炼的强度、一次锻炼的时间及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身体锻炼量,并以身体锻炼量来衡量身体锻炼参与水平。身体锻炼量的得分=锻炼强度得分×(锻炼时间得分-1)×锻炼频率得分。每个方面各分5个等级,5级评分。身体锻炼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82。2.2.3学校归属感问卷采用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27],包括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该问卷共24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本次测量中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3-0.78之间,总体为0.88。为了验证学校归属感问卷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70,NNFI=0.93,CFI=0.93,GFI=0.92,AGFI=0.91,RMSEA=0.05。2.2.4城市适应问卷采用刘杨(2008)编制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28],包括4个维度,48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4个维度分别为:兴奋与好奇,分数越高说明流动儿童第一阶段兴奋、好奇、高兴等情绪状态越高;震惊与抗拒,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探索与顺应,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三阶段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整合与融入,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四阶段高兴、舒服的心境越多,对北京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本次测量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4-0.79之间,总体为0.89。为了验证城市适应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67,NNFI=0.92,CFI=0.92,GFI=0.91,AGFI=0.90,RMSEA=0.06。

2.3研究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所有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当场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用SPSS19.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根据城市适应的理论构想,四个维度属于不同的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分别以四个维度为因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87,df=299,p<0.01),女生的城市适应好于男生;年级差异检验发现,初中生在兴奋与好奇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3.79,df=299,p<0.001),震惊与抗拒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10.39,df=299,p<0.001),探索与顺应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2.41,df=299,p<0.05)。

3.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学校归属感

与城市适应的相关分析计算身体锻炼量、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归属感和城市适应4个维度的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相关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学校归属感、城市适应三者两两显著相关,流动儿童体育锻炼与学校归属感、城市适应中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显著相关。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的4个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和整合与融入的相关程度较高,均在0.54以上,与震惊与抗拒相关较低;体育锻炼与震惊与抗拒显著负相关,与探索与顺应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均与学校归属感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与0.25;学校归属感与城市适应显著相关,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及整合与融入为显著正相关,与震惊与抗拒有显著负相关。

3.3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

与城市适应中的中介作用检验根据相关分析,以及本文先前的假设,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构建了以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为外源潜变量,身体锻炼量为外源变量,以学校归属感为中介潜变量,以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为内生显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由于身体锻炼量与兴奋与好奇、整合与融入相关不显著,因此在兴奋与好奇、整合与融入中只以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外源变量,进行模型建构,拟合指数如表3所示。由图1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兴奋与好奇有直接效应(β=0.47,p<0.001)和间接效应(β=0.19,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兴奋与好奇的总效应为0.66,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9%。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兴奋与好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2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震惊与抗拒有直接效应(β=0.60,p<0.001)和间接效应(β=-0.23,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震惊与抗拒的总效应为0.37,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2%。身体锻炼量的直接效应为-0.28(p<0.001),间接效应为-0.04,总效应为-0.32,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3%。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身体锻炼量与震惊与抗拒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3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探索与顺应有直接效应(β=0.47,p<0.001)和间接效应(β=0.38,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探索与顺应的总效应为0.85,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4%。身体锻炼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为0.07。人际交往能力的直接作用显著。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探索与顺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体育锻炼的直接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身体锻炼量与探索与顺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图4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整合与融入中的中介作用由图4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整合与融入有直接效应(β=0.26,p<0.01)和间接效应(β=0.44,p<0.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整合与融入的总效应为0.70,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3%。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整合与融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讨论

4.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特点

流动儿童的震惊与抗拒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城市适应好于男生,男生在震惊与抗拒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前人[29-30]的研究结论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源于男女生本身的性别差异和社会对男女的不同期待有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在城市适应四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小学生。初中生的年龄以及在生理、心理上比小学生成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有着更深的情绪、情感体验和适应能力。这与前人的研究不一致,王中会等人(2013)研究得出年级变量负向预测城市适应[31],这可能是与选取的被试不同有关,本文中流动儿童的选取范围为4-9年级,王中会等人选取的被试为1-8年级,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4.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的关系

流动儿童由于家庭、社会制度、户籍等因素成为处境不利的儿童,其城市适应状况较差。那么,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呢?本研究得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显著相关。但同时也发现,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4个维度的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与探索与顺应的相关系数达到0.67,而与城市适应震惊与抗拒的相关程度低,相关系数为0.27,这也符合城市适应过程理论,震惊与抗拒为城市适应的第二个阶段,更多的代表城市适应中的适应不良和负性情绪,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而探索与顺应阶段是第三阶段,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因此人际交往能力与探索与顺应有更高的相关。体育锻炼与探索与顺应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说明体育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城市适应也越好;与震惊与抗拒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这说明体育段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其震惊与抗拒就越小,体育锻炼可以对震惊与抗拒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3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得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能直接或间接预测其城市适应,基本证实了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的各个阶段中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分析发现,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能通过学校归属感预测城市适应。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对探索与顺应的预测力高达到85%,说明在探索与顺应阶段人际交往能力对流动儿童的适应有很大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对震惊与抗拒的预测力为37%,相对较弱,说明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对震惊与抗拒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大,可能还受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学校归属感在体育锻炼与震惊与抗拒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体育锻炼与探索与顺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体育锻炼负向预测震惊与抗拒,其预测力为32%,说明喜欢体育锻炼,身体锻炼量大的儿童震惊与抗拒相对较小,即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体验到的害怕、孤独情绪以及负面情绪越少,体育锻炼对探索与顺应的预测力为17%,主要是通过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实现的,也就是说体育锻炼对学校归属感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体育活动的合作性、团队意识对置身其中的儿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他们在参与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多的体验到集体情感和团队意识,因此可以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同时,也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预测力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是由于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程度较低。袁建伟(2010)研究表明,尽管流动儿童自身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有着强烈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是流动儿童在面临学校、社区与家庭这三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其参与体育的行为并不容乐观,同城市儿童相比,更多的是被排斥在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享受的体育快乐之外[32]。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中的潜力和价值,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干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本研究结果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以及增强学校归属感来改善。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基本都是很难改变的现实因素,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干预。本文从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出发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如果能够培养并发挥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的作用,即使那些身处不利社会处境的儿童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可以作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保护因子,在国家积极倡导阳光体育的政策下,打工子弟学校也应该好好利用政策优势,对流动儿童进行体育教育,提高自信心,改善同伴关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5结论

体育锻炼范文篇4

关键词:基层民警;体育锻炼;运动意识培养;锻炼意识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元素,在各城市中的公园、文化广场等场所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形式。目前,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了全民健身时代。基层民警作为保护民众安全及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团体,更加需要在工作之余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增强实战能力。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基层民警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待增强。

1基层民警的体育锻炼现状

1.1对体育锻炼缺乏重视

目前,在公安机关中,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基层民警,均没有对体育锻炼给予应有的重视。领导干部对基层民警督促力度的不足,导致很多民警存在惰性心理,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日常锻炼习惯[1,2]。另外,很多民警日常工作比较繁忙,空闲时间常用于休息,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2缺乏管理制度

导致基层民警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管理制度,通过走访调查可知,各个地方的公安机关与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民警的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给予较高关注[3,4]。虽然近几年来,国家政府相继推出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但在地方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管理方法的落实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约束力。

1.3缺乏系统化的锻炼方法

虽然部分基层民警能够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因缺乏专业指导而无法制订出科学化、系统化的锻炼方案,不仅阻碍了锻炼效果的发挥,而且容易因运动不当而造成身体损伤。

2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

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通过科学、系统化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保证人体的健康发展,还能够达到增强体能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处于合理范围内的兴奋状态,有效调节神经系统的灵活程度,保证机体可以更好地应对由外界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各项压力。其次,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保证成年人机体的健康,提高运动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增强肌肉的控制能力。再次,体育锻炼可以更好地保护内脏器官,增强心肌能力的同时,提高肺活量,使人体的呼吸效能达到更高标准。最后,体育运动可以完善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效提高对各项病毒免疫能力。由此可见,基层民警如果想要拥有更为强健的体魄和更加优秀的体能,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项目,制订长期、稳定的运动计划。

3提升基层民警体育锻炼意识的途径

3.1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

对于体育锻炼的问题,很多基层民警强调的是自己的工作太忙,没有精力和时间参与运动。还有一部分民警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已经很大了,如果再抽出一部分休息时间用于体育锻炼,不仅不会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正常休息。事实上,此种错误的观念正是阻碍基层民警体育锻炼意识形成的核心原因,如果不能尽快加以调整,将会严重威胁到基层警察的身心健康。事实上,高效率的警务工作与高质量的生活保证并不冲突,而体育锻炼就是平衡二者关系的调节剂,科学、系统化的运动方案不仅不会影响民警的正常作息,还十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体生物钟,大大提高基层民警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公安机关需要合理利用媒体手段来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督促基层民警尽快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高于一切的真正含义。其次,需要尽快将体育锻炼融入到公安队伍建设工作中,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组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为基层民警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体育运动,想要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必须养成长期坚持的习惯,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将体育锻炼真正融入到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3.2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保证基层民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根本上激发出他们的运动热情,则必须要尽快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各个地方的公安机关可以通过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来掌握当地基层民警现阶段的运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体育锻炼管理计划与执行方案,并安排相应部门来落实。上级主管单位则要进一步分析管辖范围内所有民警的身体素质状况,将其按照年龄和岗位进行分组,为各个小组制定出不同的警体训练标准,并针对其训练结果进行达标考核,采用抽查的方式对达标情况进行了解,奖优罚劣。除此之外,公安机关需要严格按照《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与基层民警展开一对一交流,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保证体育锻炼方案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可以为其打造更为简便易学的健身流程,如集体广播体操、擒敌拳、跑步、跳绳、自由搏击、散打及各类对抗性比赛等。基层民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体育锻炼方式,不仅可以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能够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时结交更多朋友,促进同事之间情感的加深。最后,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基层民警还要不断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的知识,掌握一定的保健和医疗常识,积极配合参与各项体检活动,让自己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3制订科学、系统化的体育锻炼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影响基层民警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唯有从现实出发,保证基层民警可以拥有足够的运动与休息时间,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安排,有更多的精力主动参与到警体训练中,将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各个地方的公安机关需要适当调整基层民警的工作时长,深入到基层了解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改革当前的管理方案和工作措施,通过调整工作安排来帮助基层民警摆脱工作与锻炼时间无法合理调配的困境,真正做到工作、锻炼两不误。除此之外,公安机关也要在社会中聘请专业的健身教练,根据基层民警的工作状态来为其制订出科学、系统化的体育锻炼方案,尽可能丰富训练形式,确保基层民警可以灵活选择。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应当由基层民警根据自身的工作强度和身体状况来合理安排,具体的内容包括如下6个方面。(1)提高耐力素质,可选择的运动方式包括各类有氧运动,如匀速跑、间歇跑、游泳、跳绳等[5,6]。(2)提高力量素质,增加肌肉含量,可选择的运动方式包括引体向上、负重深蹲、俯卧撑、波比跳、马步站桩等,民警也可以与教练展开沟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制订系统化的训练方案。(3)提高柔韧性,可以选择一些瑜伽类的拉伸动作,如猫式伸展、犬式压腿、体前屈、弯腰探物等。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拉伸时一定要保证姿势的准确,切记不要幅度过大而造成身体损伤。(4)提高平衡与协调性,可以选择的动作包括闭眼行走、前滚翻、小燕飞、单脚站立等。(5)提高跑步速度,则要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同时安排一些可以训练反应的指令,如听哨启动、急停训练、快击训练及冲刺跑等。(6)提高灵敏度,各种类型的跑步训练十分有效,如突然启动、改变方向、急速停止及迅速转体等,由于对身体素质与跑步技巧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慎重选择。在选择体能训练方法时,务必要保证训练内容的娱乐性和生动性,为基层民警打造出轻松愉快的训练环境,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鉴于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较大,可以考虑在体能训练中安排一些带有游戏性质的训练活动。例如,将游戏主题设定为“营救人质”,此项训练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民警的身体灵敏度与协调性,可以将参与游戏的民警分为2组,以竞技的形式来进行对抗。2组队员都要在起跑线同时起跑,跨越相同高度的跨栏,而后再以蛇形跑的方式绕过多个障碍物,将场地对面的“人质”背起后,按照相同的路线返回,最先完成的组即为获胜。为了能够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可以采用接力的方式来进行,所有队员均成功解救人质的组即为获胜。这种游戏训练形式可以有效增加民警的参与积极性,消除机械式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厌烦感,而且整个游戏的安排与实施十分简单,只需要几个矿泉水瓶、跨栏架及接力棒即可完成活动。基层民警可以举一反三,利用工作之余约上三五个同事来共同完成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增进同志感情。

4结语

基层民警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为了能够打造出更加强大的公安队伍,需要加紧培养基层民警的体育锻炼意识,进一步统一民警思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在未来工作中,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要积极创新管理方法,打造出科学完善的指导方案,督促基层民警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以此来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王刚.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9.

[2]刘彩凤,黄自然.民警身心健康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应对思考:以惠州公安机关民警为例[J].公安教育,2019(5):37-40.

[3]蓝怡.警察的健身参与行为:一项区域性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0):143-149.

[4]唐杏湘.我国警察执法的公民监督制度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

[5]朱成东.通过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男子大学生有氧能力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体育锻炼范文篇5

(一)研究对象介绍

文章所述研究活动的信息采集对象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六所高等学校的在读研究生,这六所学校均位于西安本地,研究对象包括男、女两性,合计700人。研究对象的选择无论从地点、性别、还是数量上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资料采集时间从2013年3月1日到2013年6月5日。

(二)研究方法说明

本课题研究过程包括前期数据采集和后期综合分析两个阶段,其中,前期数据采集阶段采用了翻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直接访问3种途径,后期数据分析阶段以微软EXCEL软件为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问卷调查主要是围绕研究生早操活动、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等主要体育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编制规范化调查表,向上述6所大学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累计发放700份,共回收618份,其中有效问卷536份,有效率达76.6%。调查问卷共涉及调查对象536个,其中男女比例为55:45,文理科比例为28:72。访问调查采用组织研究对象召开座谈会、访问学校领导和教师等方式,针对研究生日常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等问题进行直接交流。再通过上述途径取得大量资料、数据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微软ex-ecl表格软件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找出内部规律。

二、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与论述

(一)开展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的意义

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转为社会教育前的最后一个阶段。研究生体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各阶段体育教育中最后一个具有强制力的阶段。一旦脱离这个阶段,体育活动就有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这个阶段体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好坏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十分关键,对于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研究生体育教育,是保障我国高层次人才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顺利开展,打造“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全民体育思想的重要措施。做好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对于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制定在读研究生体育教育决策具有重要的辅助参考价值。

(二)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影响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个人要参加体育活动,那么其必定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愿望。具体到研究生体育教育这个层面来说,研究生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愿望是其实施体育活动行为的基本动机。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男、女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不同的。其中男性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兴趣爱好所致,而女性参加体育活动则是为了保养、美体的需要。当前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除了上面两种主要原因,释放压力、调剂心情、丰富生活、扩大人际交往圈子等因素也是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原因中比较突出的。反而是强健体魄这个因素相对而言不是十分明显。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和研究生学习任务繁重,工作、考试压力大等有着密切关系。表1为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数据统计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强健体魄动机仅占取样总数的6.7%,远低于其它动机。

2.研究生体育活动内容

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研究生对于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呈现出较强的实用化、多样化、娱乐和健身性特点。最为常见的体育项目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占总数的71.5%。其中男性更加喜好运动量大、对抗性强、挑战难度较高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大球类项目。女性则偏向于烈度低、相对平和,肢体没有或直接接触的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类项目和慢跑等。此外,女性对于美的的追求,使得健美操等具有美体塑身功能的体育项目更加受女性研究生的欢迎。这些都直接反映在男女双方体育项目的选择上。

3.现阶段研究生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运动场地、运动设施和器材缺乏。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场地、设施和器材的配套支持。缺乏这些配套设施,开展体育活动也就无从谈起。就西安本地情况而言,西安高校的体育场馆、运动设施和器材质量较高,但数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广大研究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扩招、学校资金不足或对体育锻炼缺乏重视等原因所致。二是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难度较大。通过对陕西省教育部门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缺乏对体育教育的明确规定和支持保障。教育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的规定仅限于体育选修课。由于缺乏制度上的支持,使得研究生体育课程开设工作面临着很大困难。三是研究生体育锻炼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依据。体育锻炼是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依照科学规律进行锻炼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安全并收到最大的锻炼效果。由于研究生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是兴趣使然,对锻炼的科学性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理论指导,使得当前研究生体育锻炼方式、方法的科学性严重不足,锻炼效果不佳。此外,研究生体育锻炼时限往往很难达到锻炼要求底线,同时锻炼时间的选择也不够合适,这些都限制了体育锻炼的效果。国家规定,学生锻炼时间的标准为1小时/天,即5小时/周。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而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研究生锻炼时间不达标,选择早上锻炼的不足20%。四是体育锻炼行为严重落后于思想观念。作为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对于体育锻炼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但却不能很好地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形成了想得多,做得少,想的到位,做不到位的情况。从调查数据上看,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每周体育锻炼次数为零。和男性相比,女性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更加严重。

(三)调查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和数据统计,本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研究生体育锻炼缺乏足够重视,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和学生本人。二是部分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缺乏科学指导。三是研究生体育锻炼时间、频率严重不足。四是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缺乏。

三、关于改善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的若干建议

(一)建立健全研究生体育教育管理体制

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改变教育部门及高校管理层对研究生体育锻炼的认识和观念,使其更加重视研究生体育教育,将研究生体育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全民建身政策方针的重要一环来抓,围绕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实施一系列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推动研究生体育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发展,切实保证体育教育质量。高校要组织研究生成立体育组织,建立队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教育部门要成立专门负责研究生体育教育、锻炼的管理机构,承担起相关管理和指导职责。

(二)完善研究生体育教育运行机制

教育部门要积极发挥研究生体育教育管理职能,出台扶持政策,制定激励措施,将研究生身体健康水平和评先选优挂钩,发挥评选工作的杠杆作用,提高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引导研究生更加积极地开展体育锻炼。通过阶梯式的长期引导,培养、强化研究生体育锻炼习惯,提高研究生体育锻炼科学化水平。

(三)下大力气做好体育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

体育锻炼范文篇6

【关键词】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当代大学生业余兴趣爱好之一,也是大学生拓展素质、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也有很多相对复杂的原因,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要致力解决的。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班抽取10人,一共抽取120非体育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进而对影响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使大学生体育意识得到提升,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促进终身体育锻炼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动力。本研究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1.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年级、性别由表1明显可知,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在调查人数中,有63%的男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非常有必要,女生仅仅占到37%,男生性格相对开朗敢于为树造健硕的体格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女生性格较男生内敛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容易受到影响。从湖南文理学院实际情况来看,女生总人数比重大于男生,然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男生比重却要大于女生,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不仅如此,文理学院每年新生男女比永远是女生居多,而参与课余锻炼的女生却不多,这意味着文理学院校园比较安静,也反映出学校举行的社团活动不多。雄厚的师资力量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但由于学校之间存在差异性,一些学校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无法满足体育社团开展的需要,导致不得不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担任体育教师的工作,而缺乏体育教师独有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将直接导致教师无法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社团体育活动,同时也加重了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负担。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各年级间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大一年级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2%,大二占33%,大三、大四分别为13%、3%。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占比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刚从中学升学至大学需要一个空间环境适应的过程,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少,进入大学后学习可自由自配时间多,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力强。大三、大四年级学生所占调查人数总比例有大幅度下降,调查了解到主要是由于进入大学后两年面临就业,校外实践和学习任务加重导致锻炼时间减少。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长度和时间段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段和强度容易受到课务的影响,性别差异也存在很大不同。从表3可以看出,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女生锻炼时间超过30分钟的占31%,而男生则占到36%,说明性别不同,在锻炼强度的选择上有很大不同。在锻炼时间选则上,从表4可以得知,32%男生选择喜欢在下午锻炼,而24%女生则选择有晚上锻炼的嗜好。由于男女之间的性格差异,以及对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在课外锻炼时间段的选择上存在不同,属于正常情况。3.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从表5可以看出,25%的男生每周参加课外锻炼在1-3次之间,能够达到3次以上的仅为11%,没有固定周期的高达16%。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固定周期的高达19%,一周5-7次的也占有15%。由于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随意性突出、锻炼强度不足的状况,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这些问题,使湖南文理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强度得到明显提升,身体机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4.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表6 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N=从表6可以看出27%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男生选择球类运动作为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其次是占到13%的田径类项目。女生有32%喜欢选择体操舞蹈类锻炼项目,比例居次的是田径类锻炼项目。从表中也可以得知除了传统项目得到青睐之外,时下流行的新颖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受到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追捧。

二、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1.体育场地、设施的影响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一部分,体育设施的完善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从表7可以看出,有45%的学生认为我校体育设施存在不够用的现象。湖南文理学院作为湖南北部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达到20000多人。然而,体育设施场地无论从人均还是总体上都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体育场地的总量不足,文理学院承载着学生项目服务的场地仅有足球、篮球、和少量排球场地,而室内的体育馆又不对外开放,不仅如此,操场还是传统的300米跑道;二是开展体育项目的场地不足,从场地情况可以看出,现在文理学院供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锻炼的项目仅有足篮排三项,女生不爱好激烈对抗运动,羽毛球场地却又没有,这大大阻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三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够,学校场地空间受限以及校领导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许多学校缺乏完善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严重阻碍了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这也是影响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2.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表8 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每学期体育消费水平(N=从表8我们可以看出,有62%的学生还处在很低的体育消费阶段,100-200元消费水平的占调查比例31%,能够接近全国500元/年的体育消费水平的比例也很低,只占7%。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大多数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进行兼职,空闲时间越多,参与兼职的学生也就越多,而大一、大二的学生则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参加社团活动上,根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进行锻炼,生活消费水平不高也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原因之一,体育消费水平也制约着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3.锻炼后情感状况的影响爱因斯坦认为:“对一切来讲,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其参与活动、事物成败的关键。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许多学校在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所设项目单一,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难免产生对体育项目的厌烦情绪,因此失去对该项目的兴趣,影响社团活动的效果。从表9我们可以看出,有68%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后感觉非常轻松愉悦,很乐意接受这种锻炼后的情感收获;而占到21%的学生锻炼后感觉心旷神怡,能接受这种情感收获;感觉锻炼后无力疲惫持反感态度的也占到了8%的比例;感觉痛苦极度反感的学生占有3%。从心理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角度出发,课外体育锻炼后心理情感体验也是影响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1)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刚从中学升学至大学,需要一个空间环境转换的过程,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少。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面临就业压力加大,社会实践等增多导致锻炼时间减少。(2)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在锻炼强度的选择上有很大不同,在锻炼时间选则上也存在很大差异。(3)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性较高,但是存在的共性是锻炼随意性突出,锻炼强度低。(4)有45%的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认为我校体育设施存在不够,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5)大学生已经初步树立了体育消费的观念,超过一半的学生还处在较低的体育消费水平段。2.建议(1)积极倡导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应该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形成一个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低年级学生呼唤高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良性模式。一方面,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地增减体育社团活动项目,建立符合学校实际且有特色的体育社团;另一方面,建议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办特色教学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还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再一方面,指导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通过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投入。(2)注重女同学性格培养工作,引导选择合理的锻炼时间段。(3)体育教师努力营造课内体育课的氛围,适量加大课内体育锻炼的强度,加强体育锻炼强度功能的宣传工作。(4)采用开源截流的方法,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与补充,注重新颖体育项目的推广,特别是一些对体育场地设施要求较低的项目如(轮滑等),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文理学院体育社团活动的重视,并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养。(5)倡导学生参加课余时间兼职增加收入的同时,可以开展体育消费相关的宣传讲座等。(6)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疏导,学生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自身的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强化,朝健康积极状态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征宇.自尊、自信、自我有效感与体育运动[J].体育学刊,2000,13(1):104-106.

[2]许磊.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08.

[3]姚德一.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因素探析[J].科技信息,2011,(09)14-23.

[4]陈炳辉.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9(22):54-57.

体育锻炼范文篇7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洪山区的非正式结构体育组织成员,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洪山区随机抽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200名,都来自洪山广场、公园以及各个社区等运动场所。这些对研究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了近几年在体育期刊上发表的文献资料。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特别是关于“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等相关方面的论文和书籍,为该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信度,问卷的设计是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经过效度和信度的检验设计了人数规模分析调查表,并随机发放给武汉市洪山区非正式结构体育成员200名,共回收有效问卷为190份,回收率为95%。对回收的190份问卷进行了统计,根据数据统计出样本中人数规模大致为0~10人、11~20人、21~50人和50人以上这四个等级,再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表1。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从不同变量因素对人数规模的影响进行统计描述,最后用Excel软件绘制表格。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规模与锻炼项目的相关分析

由表1中的相关分析可看出,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规模与项目的相关系数为0.710。当相关系数r接近0.8,说明二者的相关性很高。由表4可以得出广场舞和羽毛球是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最受欢迎的两个项目,共133人占样本总数的70%。其中在0~10人的人数规模、11~20的人数规模和21~50的人数规模中,广场舞和羽毛球是人数最多的两个项目。

2.2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规模与空间距离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看出,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规模与空间距离的相关系数为0.885。当相关系数r已经超过0.8,说明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空间距离主要指的锻炼者锻炼的地点和家的距离。由表3可以看出人数规模在0~10人中空间距离主要1000m之内,其中离家500m占该规模人数的73.7%.在11~20人的规模中距离超过2000m的为0人,21~50人的人数规模中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人数减少。

2.3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规模与年龄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看出,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规模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650。当相关系数r接近0.8,说明二者的相关性比较高。该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在30~50岁之间人数最多。其中,在人数规模在0~10人的团体中年龄在30~50岁最多(76.8%)。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表明,当团体的规模在增加的时候其内部的人数就越少,呈现“倒U”形式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上述分析可得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参与体育的人数规模与运动项目、年龄、空间距离有很大的相关性。

3.1.1运动项目对人数规模的的特征

通过上述的分析得出在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运动项目中主要以广场舞和羽毛球为主,这突出了运动项目的的单一化。具体体现在:场地设施,技术的缺陷和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等因素。

3.1.2不同年龄对人数规模的特征

从调查数据上得出在非正式结构社团中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体现了其年龄的中年化。在群体中,人们主要选择小团体,年龄和自己相近的人参与一起锻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的发展。

3.1.3空间距离对人数规模的特征

根据规模人数与空间距离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小规模的群体会随着空间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这体现其空间距离化。他们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选择在离家近的小区,广场和附近的学校。

3.2建议

3.2.1加强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引导,促进社团多样性发展

加强对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正确引导,加强社团的技术指导,让成员用更科学的方式进行锻炼,同时加强活动项目的趣味性。体现出运动的“新颖性”和“针对性”,做到运动项目的普及化。

3.2.2增强人们的体育观念

增强人们的体育观念,不仅仅需要在运动项目上创新,同时也要打破传统的年龄的界限,提倡全民运动。促进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一起相互交流,同时还可以减少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这不仅可以使社团规模得到发展,还能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如:交流能力、接触不同年龄段的知识等。

3.2.3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首先满足人们有地方锻炼,再考虑其人数规模的发展。公共服务的建设是一项相当繁重的工作,政府需要转变其思想观念,需要与当地社区相结合,转变单一发展的模式,应充分发挥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公共服务的建设能使全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作者:李先雄 成铁桥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卢元稹,吕树庭.体育社会学[J].福建体育科技,1996.

[2]刘一民.关于创建体育行为社会学的构想[J].体育科学,1990(2):82-83,81,96.

[3]张铁明,谭延敏,刘志红,等.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11):23-40.

[4]刘明生,李建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53-56.

体育锻炼范文篇8

如今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要么长成豆芽菜,要么长成小胖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研究假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摸索出一套培养体困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方法,从而使体困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以一个班的体困生为研究对象。

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措施

(1)大力宣传,使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A.身体形态发育水平。B.生理机能水平。C.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水平。D.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E.心理状态。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身体好坏强弱的标志,一个人的体质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遗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体质强弱的现实性更多是依赖于生活环境,营养卫生,特别是身体锻炼等因素。其次,体育的功能。体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知识的获得所依靠的是人的大脑,脑是人体的一部分。体质的好坏与脑的发育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进行体育锻炼强化了体质,实际上也就增强和提高了脑的功能。体育活动要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知觉,而这些感知活动都要通过脑中枢,脑中枢又指挥跑、跳、投掷、攀爬等活动。体育的这些活动训练了大脑的灵活性,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经常发生人与物体的移动,空间和时间的变动,学生需要观察和高度注意,才能够对方向、各种形状、硬度、时间和距离加深认识。体育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是现代化生活的一部分。体育中蕴含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培养刻苦锻炼、顽强勇敢、团结合作、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体育中的美育,还能培养端庄的体态,达到形体美、动作美,充分展现人体美。(2)通过竞技比赛,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竞技比赛是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争强好胜,在比赛中获胜的学生会越来越爱好体育,更喜欢锻炼,失败的同学会更加努力锻炼,争取下次比赛取得好名次。春季召开运动会,冬季开展越野比赛,每月组织一次小型单项比赛,如:跳绳比赛、踢毽比赛、拔河比赛等。在各种比赛活动期间,同学们都能自觉坚持锻炼,以求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集体争光。(3)通过各种游戏,增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游戏就是田径运动的基本活动形式。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及其相应的身体素质,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增强了趣味性。灵敏素质:发展灵敏素质,主要是通过听节拍加速跑,根据教师的手势变速跑,“8”字跑接力,“叫号赛跑”“障碍赛跑”等游戏来进行。柔韧素质:柔韧性是许多运动项目必备的身体素质,学生要充分利用做准备活动的时间,进行柔韧性练习,如“甩腰”“劈叉”,双人的“翻饼”“烙饼”,三人的“套花篮”等游戏。速度素质:很多游戏项目都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如“足球游戏”“篮球游戏”等。力量素质训练:有很多游戏可以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如“蛙跳接力”“青蛙过河”等,这些游戏的开展,使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而是在兴致盎然中发展了四肢肌肉力量。耐久力素质:对于学生来说,耐力是薄弱环节,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很好,却不能吃苦耐劳,表现在运动中便是耐力差。学生要通过游戏提高耐力,较为简便的游戏有“跳绳”“爬楼梯”等。(4)通过球类增强体育锻炼的娱乐性。球类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其活动特点是合作性强、竞争激烈、锻炼身体综合效果好,已成为娱乐性项目。(5)养成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习惯。每次运动前先要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要做放松活动和整理活动。

三、衡量是否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第一,向学生做调查:你每天能进行多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你的体育锻炼是自觉的还是被强迫的,你在体育锻炼时感到快乐吗?第二,向家长做调查:你发现自己的孩子爱锻炼吗?你支持孩子锻炼吗?第三,向班主任做调查:你班学生每天课间都做些什么活动?第四,根据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测定: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体育达标成绩要好。第五,收集一些资料:体困学生身高体重的资料和体困学生肺活量的资料。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表现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重视学生情感上的需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学活动更富有创造力,更富有艺术感。要让体困生真正喜欢体育课,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体验更多的快乐,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作者:李俊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范文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质健康信念;影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的。人们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学生作为国家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更需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质健康信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目前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总体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不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这与学生的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要想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体质,就要培养学生体质健康信念,促使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一、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1.学习任务繁重

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大,除了周一到周五的正常在校学习外,还要参加家长给安排的补课,学习任务繁重,课业繁忙。许多家长存在这样一种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他们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参加各种补课班学习,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快乐成长的时光,也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学校与体育教师不重视

很多中学没有开设规范、科学的体育课程,一味地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身体锻炼。体育课形同虚设,只是表现在课程表上。体育教师即使上体育课也只是列队集合,绕着操场跑圈,随后便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在体育课上就是消耗时间,找不到半点乐趣,也学不到什么专业知识,久而久之,自然消磨掉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进行很好的体育锻炼,课余时间就更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了。

3.学生自控能力差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差,禁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大都喜欢玩游戏,所以他们的课余时间一般都会用来玩游戏而不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主要是缺乏体质健康信念。

二、体质健康信念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1.体质健康信念是体育锻炼的动力和方向

信念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信念的人生,就如同没有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波浪中四处漂泊,很可能被惊涛骇浪所淹没。体育锻炼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体质健康信念的支撑,就会失去动力和方向。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质健康信念就相当于是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在兴趣的作用下,学生可以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2.体质健康信念是体育锻炼的目标和追求

如今,身体健康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生的体重己远远超标,而体育锻炼作为一个减肥的好方法,为大家所追求。然而,许多学生也只是一时兴起,锻炼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因此,培养学生体质健康信念,使其成为体育锻炼的目标和追求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长久的体育锻炼热情,不断增强体质。

3.体质健康信念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基础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要想改变体育锻炼的被动局面,就要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体育锻炼,认同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然而,如果没有体质健康信念的支撑,学生是不可能长时间坚持体育锻炼的,因此,体质健康信念是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有一次,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态度调查,教师设置了三个选项:重要,一般,不重要。结果显示,选择重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选择一般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2%,选择不重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在关于体育锻炼的动力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应付考试的学生达到39%。很明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初升高”考试有关。该调查显示,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不热爱,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是以考试为目的,这说明学生缺乏正确的体质健康信念。

体质健康信念与学生的行为意向及习惯有一定的关联,是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质健康信念才是扭转体育锻炼被动局面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体质健康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逐渐爱上体育锻炼。综上所述,培养学生体质健康信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目前体育教学的重点。体育教师要根据健康训练模型理论,利用健康训练量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质健康信念,从内心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消极态度。要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自主锻炼,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国家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董宝林.健康信念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影响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7(04).

[2]邓丽鹃.增强体能训练丰富体育课堂[J].江西教育,2014(03).

体育锻炼范文篇10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机制;实施对策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关于如何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文件,但体质健康数据表明,青少年体质仍在持续下降,青少年近视率、肥胖率逐年增高。基于此,本文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视角出发,进行相关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1体育锻炼习惯的释义

“习惯”一词最早亦作“习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从字面意思看,习惯就是我们所说的21天行为习惯定律,通过长期坚持做某件事,而形成的一个常态化行为。有学者认为习惯是不需要特殊的练习,是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是指与完成某种自动化动作相联系的、并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习惯是人在后天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定的、自觉的参与和坚持身体锻炼的行为。基于此,本文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一个长期坚持后最终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是一个后续相对稳定的运动过程,无需再刻意为之的体育活动。

2体育锻炼习惯形成机制

2.1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生理机制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从生理机制上来说,首先它是由一些外部信息经过大脑中的网状结构处理后传输到前额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由反馈神经网络和网状结构运行到下一级去进行处理。人们如果想要掌握新的技能,就必须不断地再输入新的信息模块,再从大脑中找到与此信息相类似的信息块,进行构建与联系,经过反应器、控制器相互配合,形成最后的行为。经过循环往复,反应会逐渐加快,产生易化效应,外部的信息认知阶段转化为内部的认知阶段让其反应过程呈现出定型化、自动化的特点,习惯就慢慢产生了。简言之,人们对事物的熟练程度越高,在做动作的时候就越准确,表现出来的行为就越自动化。

2.2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

巴甫洛夫经典性作用理论和斯金纳操作条件理论是美国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最早的行为研究实验。其认为一切行为的改变都源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个体在某种刺激下会产生一连串的肌肉活动,经过多次反复形成肌肉连锁反应,就会有自动化的倾向,即产生习惯。在体育项目中,如篮球的投篮动作,体操中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控制等,经过多次刺激后都会产生下意识的行为,体育锻炼也是如此,体育锻炼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自动化行为。

3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潜在价值

3.1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体育的发展和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对个人和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但现实是,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多数体育训练仍只注重比赛结果,而忽视了让青少年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对体育的乐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才会出现众多的“小胖墩”“小四眼”等现象。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学校、家庭层面,都应该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并落实,不仅要让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更要选拔高水平体育人才,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发展。

3.2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一直是体育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在体育教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人总是喜欢把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归因到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上,殊不知教学是教师的教和青少年的学的双边教学活动。青少年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其表现也会影响体育教师上课的状态,当然一名专业素质强的体育教师能对青少年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少年可塑性强,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阶段,体育教师应该注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上因材施教,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和时效性,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使青少年就爱上体育课,同时也间接调动了教师传授知识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也能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从而形成一个螺旋上升发展的趋势,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3.3促进全民健身的普及

近些年,“全民健身”一词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从年起,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提出,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新要求,足以看出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程度。青少年既是当今时代的后浪,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一个人的锻炼,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家庭的体育锻炼,辐射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带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4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制约因素

4.1学校因素

学校体育是青少年掌握技能和培养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教育基地。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为保障青少年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h。0年8月4日,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号(教育类033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保证青少年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h,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尽管在国家层面上,对青少年校内体育锻炼时间做了多次要求,但学校执行和落实情况并不可观。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背离初衷,重文轻体,以升学率高低衡量一个学校教育好坏的现象层出不穷,体育课变成文化课的补习课堂,大课间变成自习课的现象越来越多,学校不断压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时间,忽视了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4.2家庭因素

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影响着青少年个体的发展,家长一直秉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不成文的理念,这个起跑线并不是体育田径项目中的起跑线,而是文化课分数。因此,家庭体育在整个家庭教育中变得可有可无,甚至完全被抛在脑后,更有家长认为,先学好文化课知识,考上好大学,再锻炼身体也不迟,这直接制约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4.3自身因素

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时期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其体育锻炼时间逐渐被电子设备和网络游戏所取代。青少年对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淡薄,缺乏吃苦耐劳和良好意志品质,也是其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原因之一。

5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实施对策

5.1激发青少年内生动力,将体育锻炼变为习惯

内生动力是行为机制的原动力,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内生动力分为2个来源:一是生理需要,二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让青少年从小对体育产生兴趣,形成锻炼的意识,应注重从内生动力上下功夫。本文认为,从小让青少年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使青少年从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又可以培养其良好的体育品质,如抗挫折能力、规则意识、团队精神等。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身体带来的愉悦感,逐渐将体育锻炼向自觉性行为转变,让锻炼成为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习惯。

5.2注重外在环境的熏陶,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2.1加强学校体育教育(1)加强宣传。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栏、橱窗、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媒介加强对体育知识的讲解和普及,包含体育发展的历史、体育明星的体育人生、女排精神等,让青少年加大对体育的了解,逐渐走进体育、爱上体育,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2)开展体育主题班会。学校可以在每学期的班会课程设置中,安排一些关于体育方面的班会,通过视频播放、教师讲解、学生体验、讨论发言等,对青少年进行体育熏陶,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规则意识、体育精神,运动乐趣等。(3)加强体育课程的创新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青少年年龄阶段的特点开展因材施教,注重其兴趣的培养,在课上多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运动,青少年爱上体育课也就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对其养成运动习惯是十分有益的。5.2.2注重家庭体育的培养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体育教育中,家长应该起到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让青少年从小跟着一起运动。良好的环境教育对青少年习惯的养成起着促进的作用,家长可以利用亲子互动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不仅增强劳体育运动的趣味性,还能促进家庭的和谐共处。

5.3改良教育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机制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反观我国的评价机制,还存在着“唯分数论”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虽然人人都知晓体育的重要性,“健康第一”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但目前,我国体育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要从教育体制方面入手,打破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将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培养纳入其中,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5.4运用积极的运动成瘾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成瘾是指在一定的人格基础和外界条件下,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致瘾源或反复刺激中枢神经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状态。在运动中,人的身体产生的内啡肽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渴望的感觉,如果中止运动,人就会因为内啡肽水平降低而焦躁不安,运动成瘾的症状是大脑中内啡肽水平降低造成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运动成瘾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可以利用运动成瘾机制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达到一个平衡点,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使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马超.体育锻炼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0(8):28-2.

[2]郭欣,王慧,吴献忠.北京市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青少年体育,0(3):120-122.

[3]乔玉成.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1,18(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