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4:45:23

体育发展

体育发展范文篇1

有利于促进全民体育运动的普及

体育媒体是大众和体育之间的纽带,体育媒体的深入采访和报道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体育,身临其境地感受体育,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当前体育传媒对体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和宣传,包括体育赛事直播、体育养生保健常识、科学的锻炼方式方法以及健康的体育健身观念等,能够有效地激发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引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使其投身于体育运动的实践中。体育传媒的报道逐渐增加了大众健康和健康理念的内容,而非过度强调争金夺银的“唯金牌论”,改变以往“重竞技,轻大众”的体育报道理念,逐渐由报道体育赛事为主向报道体育赛事、体育故事、体育文化、体育明星等多元化发展,对大众体育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健身理念,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全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有利于培养体育意志、弘扬体育精神

体育作为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的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其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人们的意志力和爱国精神。体育媒体在宣传和报道体育的过程中通过典型人物和比赛来体现体育的教育功能。比如通过对体育明星和团体项目的采访和宣传,传播他们取得的成就和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以及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激发人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主动锻炼的体育意识,弘扬中华优秀的体育精神。比如对姚明、李娜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动员的宣传,使我们对篮球、网球等运动热情高涨,便于培养从事体育的兴趣;“女排精神”更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代名词,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特殊的作用。

有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国际化发展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体育文化发展史的体育大国,发展并沿袭下来的体育项目众多。以前由于信息的闭塞、传播途径的局限,很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仅仅是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众中进行,普及面较低。随着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加,这些优秀的体育文化被传播出去,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熟知,比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体育健身气功被广泛传播。同时,体育媒体使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更趋国际化。通过互联网、体育传媒等方式的宣传使得越来越多体育文化形式被世界了解,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比如,中国功夫在外国人眼中一直是神秘而富有魅力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被确定为表演项目,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又比如,有悠久历史的龙舟竞技项目通过体育媒体详细、大篇幅的报道,尤其是电视直播,让大众熟知,并在2010年首次被广州亚运会纳入正式比赛项目,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再次纳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与创新

体育教学是教授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根本目的在于教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各类学校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在以培养领导干部为主的党校工作中也有其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体育媒体的发展给体育教学带来丰富的体育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能够充实课堂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山东省委党校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创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快速、便捷地将丰富的体育信息传递给教师和学生,既可以通过图文并茂、音像并举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和优化课程设置,还能够使师生互动交流更为灵活与便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从根本上强化了师生的体育意识,实现全民体育的最高宗旨。

体育媒体作为传播体育信息的重要载体,与体育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承担着推动体育发展的重任,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创新。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传媒的优势,引导体育回归自身的本体价值,把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诉求,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理念,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在宣传体育方面应该合理分配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报道量,深化对体育的报道广度和深度,增加体育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的关注度,激发体育热情,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①吴宪:《对我国体育新闻传媒与大众体育互动关系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4年第7期

②张丽梅:《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8年7月中

③玄延军王晓贞:《体育传媒在竞技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互动与双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第7期

④杨建峰雷海平:《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新格局》,《中国体育科学》,2012年第1期

⑤许正林:《体育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体育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体育媒体;社会体育;协同发展

1.体育媒体发展现状

1.1体育媒体忽视社会体育。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增大,人们的身体素质也日益下降,竞技类体育涉及的人员参与度太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身体锻炼的需求,不利于人们整体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人们释放压力,排解不良情绪,适应社会压力。据目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体育媒体对社会体育的关注度极低,例如,我国CCTV-5中央体育频道在2008-2018年间报道有关社会体育的内容不足25%,这样权威的体育媒体平台都出现如此现象,可想而知当今社会体育被媒体忽视的程度。社会体育是大众提高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体育媒体需要广泛传播社会体育,不能仅仅报道竞技体育,国家需要的是人民整体体能的提升,而不是鼓动群众单纯看一场比赛,盲目追逐体育明星却不切实锻炼身体不是国家开展体育竞技活动的根本目的。1.2体育媒体缺乏宣传社会体育的节目。社会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众的参与度,只有广大人民参与并积极锻炼,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人民的健身意识提高了才能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体育媒体要多多设置大众广泛参与的社会体育节目,例如安徽卫视播出的“男生女生向前冲”水上闯关活动就是社会体育的榜样节目,该类节目不需要太多的明星光环,重点是鼓励大众参与进来,一起锻炼身体,为我国体育领域人才的培训奠定基础。1.3体育媒体的宣传方式过于商业化。随着各类体育竞技节目的播出,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体育明星,甚至经常会看到体育明星和赛事登上各类主流媒体平台的头条内容,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关注体育的结果是增大媒体平台的阅读量和内容流量,这是可以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受益人自然是媒体平台,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充当媒体平台的客户而已,这跟最初举办体育赛事促进全民健身的宗旨背道而驰,不仅不利于媒体的自身形象,而且不能引导大众积极健身,反而让大众沉迷网络,足不出户。体育媒体商业化的运营模式阻碍了体育媒体实效性的发展,不能有效传播体育精神,也不能在大众中间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围,因而不利于社会体育的发展。1.4体育媒体未有效发掘社会体育的亮点。当下也有部分体育媒体报道社会体育,但是报道内容十分简单乏味,有些就是平铺直叙,没有任何的修饰语,这样的宣传报道没有太大价值,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只是完成任务,没有任何调查数据,不具有任何说服力,是不能很好传播社会体育的价值意义。因此体育媒体要积极寻找社会体育的亮点和特色的信息整理成资源,传播给大众,提高大众关注度。

2.体育媒体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2.1提高大众关注度和重视度。任何事物的广泛传播都离不开媒体的有力宣传,社会体育也是如此。提高大众关注度的有效途径就是增大媒体的宣传度。体育媒体需要积极搜索社会体育信息中可以博取大众眼球的内容作为文章主题,不断创新思路,迎合大众的喜好,报道内容要贴合实际,不可盲目夸大事实。体育媒体也可以在大众中开展各类调查活动,以调查的可靠数据为支撑,使报道内容更具传播价值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媒体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大众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促进全民健身。2.2促进体育媒体创新发展。当下媒体主要围绕流量明星来支撑内容,内容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这对于体育媒体来说是很难长远发展的,相似的内容终有一天会被人们厌倦。而今在体育媒体内容中加入社会体育的部分,让不具有明星光环的素人不断进入大众视野,这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更能够激发大众的好奇心,提高关注度,大众的关注度提高了,那么社会对这类信息的渴求度就会相应提高,自然就会有更多的社会体育媒体运营商介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有利于体育媒体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有效传播了社会体育的价值和意义。2.3为体育人才的扩充打下基础。体育人才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加大体育媒体对社会体育的关注度,可以增加大众对体育的了解与喜爱,人们广泛参与到运动健身,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体育特长,找到自己身体优势的地方,从而走上专业运动员的职业道路,扩大了我国优秀运动员队伍,这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全民健身,传播竞技精神,使健身意识在大众中普及,促进了大众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

3.体育媒体和社会体育协同发展的策略

3.1提高体育媒体报道能力提高体育媒体报道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案:3.1.1以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大众体能素质为目的,增多社会体育的报道内容,拓展报道思路,向思维更深处发展,注重内容的亲民性,生活气息浓一点,保证贴近人们日常活动。此外,体育媒体可以招募更多专业的体育媒体报道人才,扩充人才队伍,提高媒体人的理论知识素养和专业性,提高整体报道能力。3.1.2体育。媒体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应该把方向只锁定在竞技类体育,要促进大众健身和体育媒体的协调发展,尤其要重视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媒体记者可以走进大众,和大众积极沟通,记录大众的真实需要,将这种需要通过网络传播出去,激起大众共鸣,力求传播的高效性,切实为百姓着想,为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做出努力。3.1.3体育媒体应该遵循发展规律,创新猎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在实际报道相关新闻时要注重宣传科学高校的健身方法,提高意识群众的锻炼,增强身体各项机能,加快社会体育的发展。3.2开展创新型社会体育节目。体育媒体要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本着传承体育精神的宗旨,以切实增强大众健身的观念意识为目标,开展创新型社会体育节目,节目中的主体是大众而不是体育明星或者流量明星。节目的形式可以依据当下大众喜欢的类型,每个节目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要贴近民众生活,不可相互模仿,导致内容重复,没有新意。为了让大众能够更加方便的交流锻炼心得,节目组可以安排大众在专门的官方网站进行留言互动,让群众将健身遇到的各种问题反馈给专业人员,专业人员给与群众相应的指导。类似这样的社会体育节目可以给大众提供便捷的健身平台,让大众都积极参与进来,促进了大家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运动健身的好习惯。3.3促进体育媒体和各大媒体平台的合作。体育媒体与其他媒体平台的合作可以给大众的健身带来巨大变化,这是体育媒体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媒体人员要积极和各类媒体平台全方位的合作,为大众搭建体育知识和锻炼融合的学习平台,给大众提供更多健身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体育媒体可以在各大媒体平台相关的社会体育题材的推文,让更多群众了解社会体育的概念和内涵,体会社会体育所蕴含的精神价值。3.4体育媒体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体育媒体可以建立和社会体育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分派人员进入群众大量调查,将所有调查数据整理汇编,通过计算机程序编入信息库,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的开设社会体育的专项研究,对此,体育媒体可以与相关高校的体院合作,实地考察研究之后得出数据,根据数据得出有参考意义的研究论文,将这些权威性的研究论文到专业的网站,例如知网、万方等文献数据平台,有效传播社会体育的相关内容,借助其他媒体平台来推广社会体育,有效促进大众对健身的全面认识,充分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才可能在群众中间激发锻炼热情,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围,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当今社会大众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促进社会体育发展,加强大众健身意识是当下体育行业的重中之重。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积极推动体育媒体和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两者的协调可以给大众健身带来巨大变化,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媒体人员要积极推动两者的合作,为学生搭建社会体育理论学习和实践融合的平台,给大众更多锻炼的机会,激发民众健身热情,让体育锻炼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促进体育媒体创新发展的同时推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身体素质水平,向世界强国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李莉.体育媒体与社会体育的协同发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5):142-143.

体育发展范文篇3

1.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

1.1社会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和保障。体育是人们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其中竞技体育是以竞赛为主,以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为显著特征,由专业人士参加的,以夺取比赛优胜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又被称为群众体育、大众体育,其开展的目的是增强国民体质。广泛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使人民群众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提升幸福指数,还可以为竞技体育提供后备人才力量。

1.2竞技体育对社会体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刺激作用。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种缩影,部分国家将竞技体育作为增强民族凝集力,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竞技体育的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间接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良性发展的竞技体育实现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刺激作用,它可以促进全民健身开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措施

2.1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资源。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着力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增强我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将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写入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体育民生的投入,设立社会体育专项发展资金,统一规划,集资兴建和综合利用新场地,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渠道,资助体育场馆、健身场所的运营和发展,为群众建设更多更好的健身场地设施,缓解群众健身需求增长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为群众开展健身体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加大现有场地向群众的开放率,使各类体育活动设施常年为群众免费开放,惠及不同年龄人群和不同参加活动时间段的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较好的体育活动平台;积极探索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多元健身市场主体,促进体育消费的新途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建立国家、社会、企业及个人等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体系,通过政府扶持、引导社区居民自筹资金鼓励社会捐助等办法,建设体育场所,配备活动器材,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服务的机制,合理规划配置体育场馆资源和健身站点布局,形成全民健身风尚。

2.2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采取多种途径,传播社会体育理念,最大程度的对社会体育的意义进行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理念,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开展免费的体育培训班、兴趣班,不断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苗子和体育人才,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广泛宣传公益性文体事业;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体育品牌,构建高水平、具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社团组织,发挥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团体在发展社会体育中的组织作用,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好各种资源组织龙舟、登山、跳绳等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推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举办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以及各类体育单项比赛,丰富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吸引群众关注体育,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体育发展成果。

2.3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社会体育发展,实现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指导员要对体育锻炼的群众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高层次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短缺状况,提高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整体水平,要建立健全社会指导员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安排专业的指导人员,指导群众开展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大量吸收年轻人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加强培训,针对目前社会育指导员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运动健身技能传授的基本方法进行讲解,提高社会指导员队伍的素质、提高社会指导员的业务能力,鼓励社会辅导员认真学习提升自我素质,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结语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等仍处在较低水平;城乡之间的体育发展程度差距明显,国民体质下降等问题普遍存在,面对着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实现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

作者:杨江林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体育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赫哲族冰雪体育;促进;持续发展

“阳光体育运动”是提升我国广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运动,自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然而,北方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气寒冷,不宜出手,“阳光体育运动”的许多室外项目难以在北方学校均衡全面的开展。虽然“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运动”已经成为北方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冬季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但是开展现代竞技冰雪运动需要建设规范的滑雪场和滑冰场,使用规范的滑雪和滑冰运动装备,费用很高,只适合于有条件的群体开展运动。北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学校较多,普通学校难以普及性开展冬季现代竞技冰雪运动。赫哲族有丰富多彩的传统冰雪体育资源,深入研究其适宜“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运动”的项目内容,打造成北方学校冬季“阳光体育运动”的品牌性民族体育活动项群,具有促进北方广大学生冬季体质健康水平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2022年是北京冬奥会的盛开之年,北方学校要深入贯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抓好北京冬奥会促进赫哲族冰雪体育协同发展的契机,将改良研发成熟的赫哲族传统冰雪体育及其文化引入北方学校冰雪体育教学。这既能够助力黑龙江省“赏冰乐雪”系列活动,又能够推进北方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冬季“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发展。

1北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北方学校冬季体育运动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的现状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主席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学校体育工作“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由于学校体育曾长期受应试教育及升学率的影响,制约了素质教育和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在大、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标测试中曾出现及格率严重低下的问题,部分学生因身体肥胖而做不了引体向上,因柔韧性差而坐位体前屈手够不到脚,部分学生因腹肌无力而仰卧状态起不来,部分学生因腿脚无力而立定状态跳不远,部分学生因心肺和腿肌功能差而50m及800m跑不快、跑不动,甚至出现了测试期间学生昏晕送医的现象。说明了相当部分的学生身体素质曾严重下降到体质健康标准以下,可见体育教学工作要不断加强,素质教育要不断深化,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要不断提高。

1.2影响北方学校冬季体育运动开展效果的主要问题

1.2.1北方学校冬季体育运动存在季节性与场地器材间断及缺失的问题北方由于季节性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影响,冬季天气寒冷,冰雪封盖体育场地,很多室外体育项目难以正常开展,造成了北方很多地区冬季体育运动项目与场地器材的间断及缺失。北方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较多,普通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冰雪运动器材和用品的购置及维修均不能到位,影响了相关体育项目的开展。这些问题造成了北方不同地区冬季“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不平衡,出现了北方普通学校冬季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难以开展的现象,致使北方广大学生冬季没有相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体质健康水平出现大幅度下降。1.2.2北方学校冬季体育存在地区性资金贫乏与冰雪项目普及难的问题北方许多地区普通学校的体育教育资金不充足,难以购置现代竞技冰雪运动装备与冰雪教学装备,冰雪教学训练装备的公益性配备使用亦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方学校冬季体育教学的发展水平。以往北方许多学校冬季体育教学的冰雪装备曾一度落后,造成了北方普通学校冬季竞技冰雪体育项目普及难的现状,冬季体育教学内容和教法也因此而难以进行改革更新。同时许多学校能够开展的冬季体育项目其功能要求和活动效果的兼顾面也较小,北方地区性资金贫乏与学校冬季体育竞技冰雪项目普及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2赫哲族冰雪体育项目资源与北方“阳光体育运动”的弥补效应

2.1北方普通学校以往冬季冰雪体育运动开展的基本状况

北方地区性经济条件和季节性自然环境影响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据不完全资料调研,北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冬季现代竞技类冰雪项目开展不平衡,部分校园环境和冰雪条件好的学校冬季能够浇冰场、开设滑冰课,或利用临近滑雪场开设滑雪课,但只有4~5周的冰雪期,每周1次课,教学效果和学生体质锻炼效果均不理想。大多数普通学校活动场地较小,冰雪运动资金紧缺,器材贫乏,无法开设现代竞技类冰雪课,冬季室外活动仅有课间操踏雪漫步跑、雪地踢足球、自发性嬉雪游戏等娱乐活动。有的学校只采用雪地漫步跑或雪地踢球的单一教学模式应对冬季体育教学,还有些学校冰雪运动项目空白,达不到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体质健康目标的要求。

2.2赫哲族传统冰雪体育适宜拓展学校冬季“阳光体育运动”的项目

2.2.1赫哲族传统冰雪体育适宜拓展学校冬季竞技性与游戏性的项目赫哲族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传统的冬季冰雪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有:高山滑雪、滑冰、滑雪爬犁、滑冰爬犁、滑雪跳远、托日乞(狗拉雪橇)、雪地逐鹿赛、滑雪莫日根赛、打冰尜、推冰磨、打雪仗、创下坡、滑冰鞋、雪地摔跤、雪地鹿毛球、打冰滑溜等,还有很多赫哲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既适合于夏季,又适合于冬季。孙大光在与时俱进推动体育文化大发展中说:“中国体育是一座极其丰富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去努力挖掘、总结、整理。”赫哲族传统冰雪体育特色项目,能够弥补北方学校地区性和季节性体育运动项目的缺失与间断,促进北方学校冬季“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开展。2.2.2赫哲族冰雪体育器材经改良开发易于制作使用和普及推广赫哲族冰雪体育器材及实用新型教具经济实用,成本低廉,投资小,易于改良制作,易于使用,易于学练,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及群体部门自制使用、产销及进行冬季体育运动。可选取较成熟易流行的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鹿毛球、冰崩子球、雪地足球、打冰尜、推冰磨、打冰滑溜、撑冰车、蹬冰滑子、滑雪、滑雪爬犁、闯下坡等成本低廉、易于取材制作、易于普及操作的民族体育项目,在保留民族原生态特色的基础上,改良创新体育教学装备,研发新型教具及其竞技与游戏方法,试用并完善其功能。设置单项运动技术方法、多项系列活动方式及学校体育课内外教学的内容与教法,融入到北方学校冰雪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冰雪活动之中,促进学生良好体育心理特征和优良意志品质的形成。通过进一步深化北方学校体育教学手段和先进教法的改革,使之成为广大学生喜爱的冰雪运动项群,确保北方学校冬季“阳光体育运动”的后续效应。

3北方学校利用赫哲族冰雪项目开展冬季“阳光体育运动”的方式

3.1北方城镇冰雪资源的利用与赫哲族相适宜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

北方冬季可以利用城镇公园、社区空旷广场、河道适合地段、学校田径场、操场等场地,在清理城镇街道、社区广场和学校场区积雪的过程中,统筹堆建小型滑雪道或滑雪斜坡,开展赫哲族滑雪、滑爬犁、闯下坡等活动。也可以浇出适宜的冰场,开展赫哲族溜冰、滑小冰爬犁、滑脚滑子、打冰尜、推冰磨、打冰滑溜等活动。还可以在平坦的雪地上修筑雪战壕、雪碉堡等,开展打雪仗活动,在适合的雪地上开展雪地足球、登雪坡、踏雪和嬉雪游戏活动等。使北方城镇学校的学生和社区青少年从“猫冬”中出来,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民族冰雪体育项目,拓展北方“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运动”的活动内容。

3.2北方乡村冰雪资源的利用与赫哲族相适宜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

北方乡村学校和乡村文体工作部门,可以利用冬季适宜的自然雪坡,开展赫哲族滑雪、雪地逐鹿赛、雪坡乌日贡赛、雪坡跳远赛、滑爬犁、闯下坡、雪地登山、雪地足球和嬉雪等活动。也可以利用自然水域的安全冰面或浇小面积冰场,开展赫哲族溜冰、滑小冰爬犁、滑脚滑子、打冰尜、推冰磨、打冰滑溜等民族传统冰雪体育活动。没有自然雪坡和自然水域的乡村学校,可以利用清理街道和操场积雪堆筑雪坡,修建雪战壕、雪碉堡等,或浇小面积冰场,就近开展适合本校区或本乡村的赫哲族冰雪体育运动项目。通过利用丰富多彩的冬季民族传统冰雪体育竞技活动和游戏活动,拓展学校学生和乡村青少年的冬季传统冰雪体育内容,提高广大学生和乡村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3.3利用赫哲族冰雪体育运动深化中华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再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方向发展和整体转型的重要时期。通过梳理研究和普及交流赫哲族的每一个冰雪体育项目,都能够了解到其所蕴含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能够进一步唤醒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的民族自强意识、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通过赫哲族冰雪体育的特色优良传统教育教学,吸引北方学校广大学生踊跃参与民族冰雪体育的竞技和游戏活动,创设生动、活泼、积极、自主、互助和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及学习氛围,深化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创业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再教育,促进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的民族气质、身心健康、社会公德、自律良好操行等自我效能的优化发展。

3.4利用北京冬奥会契机掀起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新热潮

要抓好北京冬奥会的有利契机,利用黑龙江省地理地缘条件和学校教科研优势及冰雪体育教学,传播民族优良冰雪文化和民族传统冰雪技艺,激发北方学校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培养广大学生的民族冰雪体育专业技能,储备充足的民族冰雪体育人才队伍。通过多方面改良创新赫哲族冰雪传统体育的竞技与游戏项目,有效地吸引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投身于民族冰雪体育运动,参与体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民族风情和浓厚民族文化内涵的赫哲族冰雪运动,参与体验具有民族优良文化气息的赫哲族冰雪体育特色旅游和民族风情冰雪旅游,传承弘扬少数民族冰雪体育文化,展现中华民族冰雪体育辉煌。要乘2022年北京冬奥冰雪体育盛会的强劲东风,掀起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新热潮,进而掀起北京冬奥会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冰雪体育运动及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新热潮,逐步使北方学校冰雪体育课内教学有计划地延伸拓展到课外、校外、野外、社会的冰雪体育活动,形成学校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民族冰雪体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形成体魄强健、智能优化、体育核心素养与身心健康协同发展的后续效应。

3.5北方城乡学校冬季开展冰雪“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

3.5.1北方城乡学校冬季冰雪资源开发与强化安全的组织管理北方城乡各类学校和群体部门应积极组织校内外赫哲族传统冰雪体育运动。拓展冬季冰雪运动内容。同时要加强对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安全教育,防止摔伤、冻伤及野外滑冰落水等事故发生。在雪坡滑雪和闯下坡项目、雪地足球、打雪仗和嬉雪等活动中,要制定好适宜的游戏规则和活动注意事项,避免参加游戏活动的学生和各族青少年因快速下坡冲撞受伤,也要避免被过大或过硬的雪块击伤,还要避免冰雪灌入衣服内过多、过冷而引发感冒等事项,确保安全拓展城乡赫哲族传统冰雪体育运动。3.5.2北方城乡学校冬季冰雪体育运动竞技与游戏的协同组织管理北方城乡各类学校和群体部门应形成抓好冬季民族冰雪运动的合力。领导班子要加大民族冰雪运动相关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专用管理,学校团委及城乡文体部门要制定好冰雪运动的组织管理措施,科研和勤务部门要注重民族传统冰雪运动器材及实用新型教具的研制与利用,体育教师及社体指导员要加强民族传统冰雪运动教学训练和技能辅导,使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学会赫哲族冰雪体育运动的技术与技能,能够参与民族冰雪体育活动,弥补北方冬季现代竞技体育开展的不平衡和缺失,确保北方冬季“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开展。

4结语与建议

4.1结语

北方城乡各级教育部门和群体部门应合力组织,齐抓共管。通过梳理整合、改良研发赫哲族较技较力的滑雪比赛、斗智斗勇的雪爬犁比赛、多彩多姿的传统系列冰雪竞技、冬猎与冰川捕鱼、雪地鹿毛球与雪地冰崩子球、系列冰雪传统游戏等广大学生和各族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民族冰雪特色项目,呼应黑龙江省辐射全国、全省联动的760余项“赏冰乐雪”活动。通过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教育、冰雪旅游,培植共建全国少数民族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和冰雪赛事承办基地,初步建立布局与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冰雪体育产业格局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具有国内外竞技运动级、大众冬季休闲娱乐和多民族冰雪特色旅游一体化的冰雪运动经济强省,深化北方学校冬季“阳光体育运动”,营造全民上冰雪助力北京冬奥会盛大召开的热烈氛围。

4.2建议

体育发展范文篇5

学校体育的地位一是指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二是指学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学校体育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直接关系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一方面学校体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学校体育教育重心的转移,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教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学校体育通过系统的教学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为大众体育人群打好体育基础。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重心偏后,重过去,重眼前,功利主义教学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发展,使体育教学中现有的矛盾越发突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学校体育的对象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体育在学校教育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目标,即促使学生的机体得到完美的发展。所谓的完美发展,就是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形态、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充分、均衡、协调的发展,这是学校体育的另一个目的。

二、社会体育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被包括在社会体育之中,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分支或称之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学校体育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的制约。同为学校体育实践也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它们属于属种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而后者是前者的种概念,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处于中间环节,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当我们探讨体育可持续发展时,应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协调发展和未来的社会对人才健康素质的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三、影响学校功能发挥的因素

我国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要接受9~15年的教育,体育又是其中一门时间跨度最长的课程。通过长时期的体育教育,学生应具有合理的体育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及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为进入社会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个人体育连续长期地进行。但国家体育总局于1997年对我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经过学校教育后的人进入青少年时期有中断体育活动的现象。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中,20岁以下者占50.7%,30岁以下者占78.8%,说明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四、体育观念陈旧

学校体育实际地位与应有地位明显不符,各级领导对学校体育管理规章贯彻不力,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仍处于从属地位。体育课时难以保证,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设施条件较差,其根源仍是指导思想问题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重智轻体的传统观念严重阻碍着体育的发展。加之,在我国身体条件并不影响学生升学和今后的劳动就业,故体育锻炼被学生、家长、老师所忽视。

五、体育文化氛围稀薄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不仅要让全体学生接受并享有体育,而且要把体育文化融入学生的体育活动实践中,使学校体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体育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且还要将体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现有的学校体育教育过分偏向于增强学生体质,突出近期的显性效果,忽视了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作风、行为习惯、生活观念等一系列文化教育的长远潜在性功能。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十分稀薄,大部分学校都是在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举办时热闹一阵,而且偏重于在低运动水平的基础上争夺锦标,长期和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以此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学生人数偏少。在全球倡导终身教育,发达国家学校体育稳步健康发展并有力支撑其社会体育的大潮中,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步伐稍显滞后。

六、教学内容繁杂而脱离实际

体育发展范文篇6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实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去粗取精,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是我国未来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与总要求,是实现文化领域“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第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和主体,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整个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华儿女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而文化复兴正是中华民族复兴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立足于当前我国文化现状及未来发展期望而确立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将为我国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引领文化发展前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面闪耀的思想旗帜。第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软实力提供支撑。当前,全球竞争日益加剧,而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指标早已超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传统领域,越来越注重国家软实力。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财富,正不断发挥其软实力的作用,而且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在国际社会中推广中华民族特有的、与时俱进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喜爱、认同中华民族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但这并不意味就可以沾沾自喜。目前,我国东西部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依然不均衡,要实现“中国梦”还有很多的难题急需解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让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时刻牢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并不断为其提供强大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力量,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体育文化的定义、作用

体育文化的概念既抽象也具体,不同的学者立足自己研究领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周爱光在其《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一文中认为体育文化是人文精神的客观表现,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表现。通过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他指出体育文化“总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着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在这种不断的演绎、反映的过程中,体育文化逐渐成为‘现代’、‘文明’的代名词。”周爱光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解析了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强调了体育文化的历史性和现代性。学界对于体育文化的定义有着很多的解读和分析,但是目前尚未出现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概念解读,正如张进才在其《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一文中所强调的一样,对体育文化概念尚无一致的看法,且彼此之间存在分歧,难于求得完全一致。[5]他将体育文化概念分解为“体育文化模式”、“体育文化冲突”以及“体育文化交流”三个层面。张进才认为体育文化的概念很难概括,但是可以通过解构的方式进行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体育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它既可以表现在物质层面,也可以表现在精神层面,甚至表现在制度层面。正因为如此,体育文化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其定义。从目前研究现状看,学界基本认同体育文化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体育文化对社会和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体育文化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多角度、多领域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不可小觑。体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组成单元,它对提升综合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文化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竞技运动,还包括群众性运动。奥运文化是体育文化重要的组成。每4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就是一次展示本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尤其对于主办国而言,是为本国国际竞争力积蓄正能量的最佳时机,更是展现其国家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世界舞台。第二,体育文化有助于发展体育事业。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表现,是体育物质、体育精神的集合体。从体育发展史来看,它同样是一部体育文化发展史,是人类追求自由独立的奋斗史。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农闲的游戏逐步演变为竞技性、群众性体育运动,而人们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上升,从单纯的强身健体转变为诠释竞争、友谊、团结等体育文化内涵。可以说,体育运动促进体育文化产生,体育文化进而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要建设体育强国必须重视体育文化,只抓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这“老三样”,是远远不够的。[6]第三,体育文化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人在体育运动中除了收获健康的身体之外,还放松、愉悦身心,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体育文化对于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一方面体育文化通过锻造身心健康的人和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为人的主体性提供良好的提前条件;另一方面体育文化坚持反对和排斥非文明、反文明的体育形式和思想,使人的主体性受到制约,抑制人的主体性的无限制发挥,将人类行为和思想导向文明的范畴。[7]体育文化,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文化历来都是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塑造完备的素质、促成健康美好人生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和精神力量。[8]体育文化使体育运动参与者能够更好理解体育运动本质,从而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态度转变,自觉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同时,积极宣传体育运动益处,传播体育文化,形成体育运动圈,逐步提升城市的体育文化氛围。

3体育文化的结构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体育文化和任何进入人们视野的研究对象一样,从其内部逻辑关系方面是可分的。可以说,对体育文化结构的解剖是体育文化学研究的首要程序和根本基础。[9]科学合理解剖出体育文化内部结构是研究体育文化的前提条件,是正确把握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根据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及发展依托基础,把其分为以下四类。

(1)体育物质文化。所谓物质文化,即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具有第一性,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因此,物质生产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体育物质文化即人类物质生产中产生与发展的文化形态,它主要表现在文化的物质基础以及文化的物质形态。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基于物质决定意识,文化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体育文化是人类在具体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中产生的体育运动形态。体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人类在长期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物质财富。体育本质上可以看做是一种劳动,劳动必然会产生物质财富。体育劳动基础上产生的物质财富实际上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体育文化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即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文化,也是现实社会实践中的物质文化。客观存在性是体育物质文化的本质属性,社会实践是体育物质文化的根本载体。

(2)体育精神文化。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思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10]体育精神文化是一种精神、思想以及意念,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并且对体育活动产生重要作用的意识观念。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软基石作用。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主体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产生的意识观念。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体育精神文化实际上是体育活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和体育规则,它也是自发形成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主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为了规范体育活动和加强体育的客观性和价值性而商议形成的意识观念或行为规范。

(3)体育制度文化。所谓制度文化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可见,体育制度文化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自我发展而确立的规范体系。体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体育文化就是人类文化之一,体育制度文化也是社会制度文化的一部分。社会制度文化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规范体系来约束和规范人类活动的行为,以保证人类行为能够在人类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制度文化具有社会制度文化的共性特点,也有这体育活动本身的特点。体育制度文化是保证体育活动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人类强身健体和体育比赛公平性的前提。不管是体育锻炼还是体育比赛,体育制度文化都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4)体育行为文化。所谓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体育行为文化是体育文化中最基本、最表象的一部分。不管是体育物质文化,还是体育精神文化或体育制度文化,它们都离不开体育行为文化。因为体育文化的各个部分都是要建立在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先进的体育文化必然是对社会发展有益、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活动。体育行为文化就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进行的有价值、有意义、文明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体育活动或体育行为的经验以及体育活动的创造性和突破性。体育行为文化在基于体育行为的基础上对社会活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例如体育行为文化中的“更快、更好、更强”的经验和理念时时刻刻激发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动力。

4体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体育发展范文篇7

一、根据中央、省委、州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中央、省委、州委的统一部署和《中共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及《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全州体育系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这个主题,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典型示范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五个贯穿始终”和“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推进改革创新、领导科学化能力,着力开创我州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五个着力”的落实,统一认识,深化学习,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提高执政水平,推动科学发展“六个认识”。一是州县体育系统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负责学习实践活动日常工作的办公室,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二是精心组织,狠抓学习培训。自3月底以来,全州体育系统以《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省委书记白恩培努力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署名文章为主要教材,积极践行“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要求,请专家讲课,观看录像,学习研讨,采用自学与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相结合,通过学习,提高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按照州委的要求,结合州体育局党组确定的“实现‘二次跨越’,体育怎么办?”的调研课题,分别赴全州四县、部分乡镇、学校、村委会,社区开展专题调研,先后撰写调研报告16篇,学习心得体会22篇,为实现体育健康发展提出了发展的主要思路,找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四是认真组织开展案例分析和大家谈活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引导全州体育系统干部职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五是认真组织开展征求意见和建议活动,先后发放征求意见表166份,收回162份,经梳理,意见建议241条。六是精心组织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认真撰写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成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宗旨意识、工作能力、责任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会风务实,气氛热烈。七是认真起草分析检查报告和班子成员分析检查材料,认真剖析存在的原因,提出今后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八是精心组织群众进行评议,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分析材料再完善,并在全州体育系统范围内进行公开通报。九是撰写了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进行了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100%。

二、把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为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提高行政活动的透明度,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公众民主化、落实规范化、监督制度化、信息查询便捷化目标,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怒府办[]65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体育系统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把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依法依规,严格以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省、州有关文件为依据,切实规范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制度。二是公开透明、重大决策制定、重要项目实施、重点工作进展以及政务信息都将实行全程公开,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便捷高效,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多方式、多渠道为社会公众参与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和政务信息查询提供最大方便,提高公众参与度。四是突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把突出体育工作涉及民生的事项作为推动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重点,同时制定了《体育局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府信息查询制度实施细则》,确保体育系统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年11月,共重点工作通报4篇,录入基础信息22条。

三、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

为充分调动各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成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工作全局,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全州上下联动,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组织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如登埂“澡堂会”民族射弩、秋千、上刀杆、下火海、“尚旺节”民族传统运动会,大兴地乡篮球运动会,六库地区“迎五四”青年篮球运动会,县第四届“财政杯”职工运动会,“乃仍节”民族射弩比赛,县“路警共建交通安全杯”篮球运动会,兰坪金顶“二月会”、通甸“锣锅箐”东方情人节、石登端午节“雪门坎”、“大羊场”民族体育盛会,六库地区“烟草杯”篮球运动会、第三届“烟草杯”篮球运动会、六库地区“敬老节”离退休职工运动会,老年人太极剑、太极扇、健身秧歌、柔力球、乒乓球、健身气功、门球比赛活动,活动人数114228人(次)。组队参加了年北京东城区门球赛,省老年人乒乓球运动会,年省老年人柔力球比赛,省第一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象棋选拔赛,年“体彩杯”省四种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赛,获铜牌一枚,优秀组织奖2个,既锻炼了队伍,竞技体育水平也得到提高。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53人,体质监测各类人员521人。

四、切实做好年“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

根据省体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的通知》(云体发〔〕79号)、全民健身指导协调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的通知》(怒健字〔〕1号)文件通知要求,8月8日至9月18日,在州府六库、四县县城所在地、乡镇、农村、社区、晨晚练点、学校,全州联动,历时40天组织声势浩大、内容丰富、点面结合、特色浓郁的全民健身活动,活动项目设省十套少数民族健身操、老年人太极拳(剑)、健身气功、八套民族健身舞、柔力球、乒乓球、象棋、排球、围棋、门球、射弩、拔河、跳大绳、篮球、万人健步走、登山、飞渡等项目,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共43286人,仅省少数民族健身操指导员达459人。目前,省十套少数民族健身操已在全州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晨晚练点全面普及。

五、进一步加大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资金的投入。

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为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平台,夯实基础,有效提升体育基础设施的数量和档次,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契机,全州各县继续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仅县已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个,新建篮球场25块、乒乓球桌9台、价值10万元的健身路径1条、投资120万元的登山路径1条、投资80万元对州体育局灯光球场进行了修缮,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体育健身活动环境。全年共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经费355万元。

五、狠抓落实,体育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发展体育产业,不仅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各项需求,也是实现“以体养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半年来,全州体育系统以体育销售为龙头,继续加大对体育销售的宣传力度,坚持“安全为本、销量第一”的原则,加强管理,截止11月30日,全州共销售体育6092.4万元,其中即开型销售3471.54万元,预计年底完成6350万元。同时,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和大众消费体育,以体育健身服务为基础,突出体育与休闲、健身娱乐、体育培训,发展相关产业,盘活体育有形产业,积极发展体育无形资产,推进体育竞赛社会化。茶马古道ATV摩托车赛俱乐部在兰坪成立,标志着我州体育产业迈出新的步伐。

六、切实抓好业余训练,推动竞技体育水平逐步提高。

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素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综合实力强劲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全州体育系统,针对明年举行的省十三届运动会,省九届民运会,把发展竞技体育、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作为全州体育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依托传统项目学校、走“体教结合”之路,举全州之力,上下联动、竭尽全力、有针对性抓好赛前训练,思想上、组织上、保障和各方面准备工作已及早进入状态,对预赛和各阶段的指挥,协调、训练、保障思想教育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了周密计划,系统安排、精心落实,为省运会取得较好成绩打下了基础。组队参加了省省第九届残运会暨第三届特奥会,获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2枚;组队参加了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田径、举重、击剑、柔道、中长跑各项目的预赛,共有20人取得决赛资格。

七、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还不够深入。由于我州地域的差异与发展不平衡,致使个别县的群众体育工作难以开展;

群众体育忽冷忽热、时续时断,群众体育的区域性、民族性、特色性不够突出;二是个别单位领导对参与体育活动意识还不够强,存在“不是政府组织就不参加的态度”,社会办体育的路子还不宽;三是农村体育仍然是我州体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经费、场地原因,缺活动、缺场地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公共服务供给和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矛盾日益显现,竞技体育名列全省倒数第一位,进一步提升实力和水平任务艰巨;五是体育自身建设还需加强。

八、年主要工作要点:

(一)完成州民族体育馆施工图设计、招标投标各项工作,启动州民族体育馆建设。

(二)精心组织、积极备战,组队参加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田径、举重、柔道、竞走、击剑五个项目的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与州民委协调配合,积极做好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项训练与参赛工作,组织举办全州射弩锦标赛。

(四)加强对体育销售管理工作,切实做好体育分级管理,理顺关系,确保体育销售稳中有升,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和大众消费,体育突出体育与休闲、健身娱乐、体育培训发展相关产业,盘活体育有形产业,积极发展体育无形资产。

(五)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资金的投入,完成县12个,县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6个乡镇“全民体育健身路径”,夯实基础,有力提升体育基础设施的数量和档次。

(六)完成中国体育“雪炭工程”县民族体育场遮雨棚改造项目。

(七)组织举办好节假日、双休日各项体育比赛。

(八)组织举办第四届“烟草杯”篮球运动会。

(九)完成体育志编篆工作。

(十)继续抓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体育发展范文篇8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石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竞技体育要保持、赶超世界水平,需要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以及高水平运动员等.竞技水平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将从不同的方面对竞技运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我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应重视对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1-2].高校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中,美国体育代表团的80%左右的运动员是从大学生中直接选拔出来的,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3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自斯坦福大学,一共获得10枚金牌[1].此外,据德国体育协会的统计,在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中,约有33.5%的德国运动员正在大学中学习.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在我国,举国体制办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背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种体制的不足.现阶段,一方面想继续依赖传统的制度保持辉煌的成绩,一方面又想通过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去发展竞技体育,以此解决传统体育体制带来的弊病.但是,国家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高校竞技体育要想得到适当的发展必然会占用一部分传统体育体制的资源,那么为高校竞技体育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会组织结构见图1,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由国家教育部下属学生体协联合会秘书处主管,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会秘书处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大学体育协会的常设办事机构.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正处在以政府管理为主,中国大学生协会协助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管理的“政府社会型”阶段,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教育部职能划分、角色关系的问题;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目标模式的问题;高校竞技体育协会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操作随意性大的问题;中国大学生体育学协会系统与全国性专业运动协会极少联系,自成体系的问题;经费来源渠道少,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等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生源质量不高我国高校竞技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有4个:①省、市专业队在役和退役的运动员;②省级体校、一般业余体校或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学生;③体育重点中学的学生;④传统中学学生.从理论上讲,传统中学学生是高校竞技体育最佳的生源来源,但由于中国竞技体育的体制决定了这部分运动员中运动技术水平高的人数极其有限.按照目前高校竞技体育队伍的招生办法和生源水平,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肯定是有限、滞后的,解决没有捷径,只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才有可能改进,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水平低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现实[5].高校教练员执教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持续性发展优秀的运动员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练员.高校教练员团队的组成主要有3个来源:①高校体育教师兼职.我国大部分高校教练员是有由高校体育教师兼任,由于工作负荷重、精力有限,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培养竞技体育训练工作上.虽然他们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但是缺少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经验[6].②人才引进.少部分高校教练员由于在体委竞技体育系统成效卓越而被高校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吸收为教师编制的教练员.这类教练员一般都有丰富的直接经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及知识结构,所以在执教中不能自主把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训练实践是影响其训练水平的一个实际问题[7].③临时聘用.一些高校运动队为了达到较高的训练水平,选择临时性地聘用高水平教练员.这种现象在CUBA中比较普遍.这种临时聘用的模式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不适合高校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8].传统教育体制下忽视竞技体育功能的作用,阻碍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的成长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训练.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体育的发展只是个人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能牺牲文化教育为代价,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最终要回归教育.北京奥运会倡导的“人文奥运”理念,揭示了体育与教育的本质联系.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受世界竞技体育环境的影响,竞技体育始终没有摆脱对“利益”、“金牌”的追求,忽视了竞技体育具有培养、教育、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忽视了对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和重视,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

体育强国竞技运动发展与高校竞技运动开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分析国外竞技体育的发展与高校竞技体育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多元化下建立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作为传统体育强国,美国有着十分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以学校为中心.特别是在高校,现已成为国家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摇篮.另外,管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部门是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9].联合会设置有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联合会的相关工作.执行委员会下设一级领导委员会、二级主席联盟和三级主席联盟,分别管理各级别的具体工作.联合会内部还设有管理、纪律、规则、等事务的分会.该组织只接受美国奥委会的领导,而且领导的权限仅限于在选拔参赛运动员、奖励等方面,美国奥委会也不能随便干预NCAA的正常运行.在管理层面上,NCAA具有相当完整的独立性和自主权[10]德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德国约有8206万人口,近50的民众参加体育运动,有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是体育俱乐部成员.德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建立在俱乐部的体制的基础上,俱乐部体制是德国竞技体育重要组成部分[11].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德国高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德国高校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德国,为了给高水平运动员提供更好的生活、训练和学习环境,德国高校体育协会提出了“竞技体育伙伴高校”的计划,一旦加入这一计划的高校就有义务为运动员制定更灵活的学分制度,以确保他们更好地处理与训练学习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尽管德国高校没有承担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任务,但为大学生运动员提供文化教育的优越环境,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德国高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9].澳大利亚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在上个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制定培养了高水平运动员“精英计划”,以参加奥运会为最高目标.澳大利亚共有9所sport学院承担着培养竞技精英运动员的任务.其中最负盛名的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由国家竞技运动中心委员会直接参与管理,日常经费主要由政府支付,是国家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另外,澳大利亚几乎每个洲设有体育学院,各院有特别优秀的项目,并且与澳体育学院有紧密的联系.澳大利亚为促使各州体育学院蓬勃发展,提出了学院社会化的思路和加速项目分散计划,各州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培养精英青少年运动员.同时设置有竞技体育助学金,用于支持特定的奥运项目,主要资助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精英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可由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主教练和全国性单项组织推荐,运动成绩好的有可能选入国家队,继续享受奖学金或进入职业队.一般运动员则在被淘汰后找工作或继续读书,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设有运动员就业培训和择业服务处,来帮助他们接受培训和寻找工作[12].国外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特点的借鉴作用美、德、澳三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都与高校竞技体育密切相关、紧密合作,其发展模式根据国情的不同有各自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借鉴的地方,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管理结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权;②重视高校竞技体育市场化,与社会其他领域建立互利互惠关系;③重视选材、重视广阔的群众基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实现了双赢;④重视体育科研;⑤重视高校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而且各个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个地区高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也不一样.因此,我国必须立足本国的国情,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模式.

体育发展范文篇9

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它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似性

本文的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粤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云浮、肇庆五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其它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许多相似性和独特性,因而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一般特征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在粤西这片土地里长期生活我国多个民族,因而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一般特征首先体现了民族性。生存在粤西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是统一在整个中华民族之中,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是构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元素之一,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一样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最明显的是中华民族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在大众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换雨、消灾除魔,是吉祥之物,中国历代皇帝都喜欢自诩为“真龙天子”,龙舞在粤西很多,湛江的人龙舞、草龙舞、簕古龙舞,茂名的人龙舞、香火龙,肇庆的龙鱼舞、鱼龙舞等等。粤西地区每逢节日、喜庆之时都有舞龙活动,以增加节日快乐氛围。通过龙舞等民族传统体育同时也体现了粤西人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形神合一、追求内外合一、身心全面发展、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因有了粤西的民族传统体育这种特有的文化世代影响了该民族中的每位成员,而该民族中的每位成员都有这种共同民族性使其紧紧聚在一起。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不同的地理环境里和同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由于各民族所生存的地理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粤西五市中的三市湛江、茂名、阳江临海,云浮和肇庆虽不临海但也河流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成这粤西民众赖以生存的基础,因而粤西地区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以水上运动见长,如各种龙舟赛、游泳、跳水、垂钓等。同时粤西的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既临大海,又有幽深的峽谷;既有四面环山的盆地,又有细长的河流。因而产生了各种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如:湛江的人龙舞、网龙舞、爬刀山等,云浮的禾楼舞、双龙舞、飘色、抢花炮等。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交融性。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相对封闭而又开放的系统。因而不同的文化模式和相似的文化模式不断发生碰撞和交流,更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间共同交流、相互交融,最终达成共识,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之后经过民族间或各民族之间交流进而接受和改造,渐渐发展起来。据考察粤西5市每年农历5月初五都有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比赛,近年龙舟赛越办越大,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如湛江市政府举行“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湛江的龙舟赛吸引众多国内外人员参与,同时对湛江也是很好的宣传,利用龙舟赛这项民族传统体育做文章已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了,通过龙舟赛,其比赛规则、船只等已和国际接轨,但又保留其传统是在海上举行,这都是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融合与交流过程中产生的项目。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性。民族传统体育虽然数量较多、各有差异,但其非常接近生活。民族传统体育有的项目是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有的项目是不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有的项目是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因而民族传统体育是随时随地可以开展,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可以达到健身的价值,增强了体质。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蕴含竞技性、娱乐性、艺术性,可丰富人民社会文化生活,使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民族传统体育能培养人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热爱本民族的情操,激发参与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这些都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性分不开。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独有特征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海洋文化特征。粤西五市的其中三座城市是沿海城市,因而三市沿海渔民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耕海为生”的日子,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自然形成了自身固有海洋特性。粤西三座沿海城市的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有龙舟赛和“鱼”、“龙”方面的舞蹈。龙舟赛主要有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阳江端午逆水龙舟、茂名化州合江龙舟,其中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的地点就在海上。“鱼”、“龙”方面的舞蹈拥有较多的有:茂名鳌鱼舞、茂名电白人龙舞、茂名香火龙、湛江调顺草龙舞、湛江东海人龙舞、雷州沈塘人龙舞、湛江赤坎簕古龙、湛江赤坎的网龙、湛江吴川公母龙等等。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海洋性首先体现是大气,有海一样的胸怀、度量如海。海纳百川,有聚集财富,融汇英才之义,又有团结统一之意。其次是灵气,柔情似水,与时俱进勇于学习他人之长,敢于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才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是霸气,指做事刚烈直爽。这都是粤西民族的海洋文化的表现。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农耕文化特征。粤西地区的地形主要由低山、丘陵和台地组成,整体地势大致呈北高南低。特殊的环境地形形成了本区独特的热带气候特征。是我国三大热带区域之一,全年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2.7~23.3℃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8.2~28.9℃,由于夏季受海洋气候调节极端最高气温不致太高,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5.0~16.4℃。同时光照资源也相当丰富,全区年平均太阳辐射为456.3~521.0kJ/cm,年日照时数为1825~2161h。从粤西地区的地形、热量资源、光照资源可以看出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粤西地区的经济作物是以农耕为主,粮食主要是以水稻为主,水稻一年两造,在湛江的徐间地区水稻一年达到三造。粤西的以农耕为主文化自然也会产生相应的民族传统体育,如茂名的春牛舞、跳禾舞、跳花棚,云浮的春牛舞、禾楼舞、禾谷醮,肇庆的春牛舞、蝴蝶舞等等。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舞蹈文化特征。粤西地区的民族是能歌善舞民族,笔者统计了粤西地区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部级、省级和市级)属于民族传统体育有项目有54项,在其中的54项中就有41项是属于舞蹈类的,占76%。可想而知粤西地区的舞蹈类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所占比重非常大的,因而舞蹈文化特征是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主要特征。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舞蹈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龙舞、狮舞为代表,其中龙舞有茂名的人龙舞、香火龙、云浮的双龙舞,肇庆的龙鱼舞,湛江的草龙舞、人龙舞、网龙飞舞、公母龙舞、火龙舞、高跷龙、簕古龙等,狮舞有茂名的高脚狮,肇庆的壮狮舞、舞山狮,湛江的遂溪醒狮等,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龙狮舞是代表粤西民众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第二类是以祈求和庆祝丰收的舞蹈,主要有茂名的春牛舞、跳禾舞、跳花棚,云浮的春牛舞、禾楼舞、禾谷醮、肇庆的春牛舞、蝴蝶舞等等;第三类是追求理想爱情的舞蹈,主要有茂名的跳禾楼、肇庆的麒麟白马舞、湛江的公母龙等。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灵巧文化特征。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十分有趣、内容丰富多彩、别具一格,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常常和当地的民间民俗活动结合一起,小巧灵活,同时富有浓厚的劳动生活气息。粤西五市每逢重大节日都有舞狮表演,其中湛江的遂溪醒狮表演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以“险、难、惊、新”为特点,被誉为中华一绝,其中高桩狮则在传统套路上,加以发挥提升,在制作一条长达十多米、高近3m的高低错落的桩柱上表演,更显惊险高难,桩阵的高低装置,是根据套路、动作、编排、舞狮者的体能、功底技巧而设计[1]。又如湛江的“爬刀梯”村民们表演时赤足徒手在18m高的刀梯上上下下,以示胆艺高超,表现更多的灵巧性。粤西地区类似的民族传统体育还有湛江人龙舞、射驽、陀螺、板鞋竞速等等。

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法规保护目前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民众的观念正在经受着市场经济浪潮涤荡,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具有唯一性、脆弱性、易被破坏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在这关键时期,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79年1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拉开了制定挖掘、整理、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规章制度的序幕。2006年2月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同时《通知》总体目标分两个基本阶段,一是到2010年,初步建立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较保护,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五月二十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审议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行[3]。2011年10月1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实施,《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国内第一部地方性配套法规[4]。这些法律实施将推动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目前我国已公布了三批共1219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属于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有:湛江东海人龙舞、湛江遂溪醒狮、湛江吴川飘色、湛江麻章傩舞、湛江廉江舞鹰雄、阳江放风筝、茂名化州跳花棚7项(见表2)。同时广东也公布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属于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有28项(表3)。多种形式的教育保护现状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保护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学校教育保护、社区(村落)教育保护、风俗教育保护。这些方面学校教育保护最为重要,学校教育保护主要由高校教育保护和中、小学教育保护。粤西高校中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多的,有:狮舞、舞龙、龙舟、武术、毽球、风筝、秋千、拨河、珍珠球、蹴球、射驽、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养生功等。从表4中可以看出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安全因素还是放在首位。从保护学生角度出发,危险性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还是较难进入高校的,但高校的学生几乎都是成年人,对危险有较好的防护能力,所以其要求不象中、小学校,如:龙舟、射驽、高脚竞速等带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只要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完全可以开展。第二,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比赛规则没有严格的要求。由于高校场地厂,有较充足的教学经费,因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选择场地、器材不是其主要考虑因素,同时高校学生对规则要求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有很好的理解,因而规则因素不成问题。第三,高校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和比赛的主要场所。如:广东省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其中代表湛江市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几乎都是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广东海洋大学是长期担任湛江市民族传统体育的训练任务,其训练场所也在广东海洋大学。现在多不胜数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场所是设置在高校的。第四,越来越多的国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进入我国高校。在粤西高校开展的体育项目中已有部分是国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印度的瑜珈、韩国的台拳道、日本的空手道等。在粤西地区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跳绳、秋千、拨河、舞狮、武术、毽球、风筝、爬竿、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从表4中可以看出粤西中小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如:跳绳、毽球、武术、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这些安全性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秋千、爬竿、风筝等在20世纪80-90年代粤西中小学校都比较普及,由于这些项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只有在边远的农村学校才看到这些项目。第二,中小学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场地少、器材简单。由于中小学校的校园普遍在市区,占地面积都较小,这也决定了选择民族传统体育是需要场地少,同时中小学生年龄都较小,这也决定了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所需的器材简单轻便。第三,进入中小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规则都较简单易懂,易于开展。如: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这都利于学生掌握。第四,有些学校把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的传统项目,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如湛江市第十六小学就把武术作为学校的传统项目,常代表湛江市参加武术比赛,也打响了学校的声誉。又如:湛江遂溪文化艺术学校是一所专门以龙狮、武术等民间艺术培训的学校,这所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龙狮、武术人才。粤西民众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主要是在社区,有些偏远的地区是在村落。每当空闲时在这些地方都会自发聚集了大量民众进行身体锻炼,而民族传统体育是这些民众不可缺少的锻炼方式。因而在民众进行锻炼的社区(村落)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起到事半功倍的较果。粤西包括5市,地域较广,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农材,而且当地风俗较多,因而可利用这样特点进行教授。如粤西地区有一项风俗传统就是年例,年例在粤西数百年来盛行不衰,素有“年例大过春节”之说,是当地民间敬神、祭祖、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在年例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是举行当地的各项民族传统体育,而且粤西地区每条村子的年例时间不一样,因而在粤西地区每年四季都年例活动,热闹非凡。通过粤西年例这一风俗的教育,使粤西地区很多珍贵的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互动协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村落)的互动,需要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教育都应参与进来,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促使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赛事、旅游形式的保护粤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赛事较多,如:龙舟赛、武术赛、醒狮赛、民族运动会等等。粤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主要如表5。每年农历5月初5粤西地区各县市都组织龙舟赛事,有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茂名化州的合江龙舟赛、阳江的端午逆水龙舟赛、肇庆的金利龙舟赛等。其中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已打响了品牌,每年都有来自世界的各国龙舟精英队参与这项赛事,这项赛也打破我国龙舟的传统,赛场是设在海上,非常俱有湛江特色。现在粤西五市都在加大对本市的旅游宣传,因而民族传统体育也成为旅游项目不可缺少的名片了,粤西地区列入当地旅游项目的民族传统体育有如表6。例如作为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遂溪醒狮就已经走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首先是组织各类醒狮表演活动,大力挖掘醒狮文化,发展醒狮旅游业、结合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和特色海鲜美食。第二筹办醒狮旅游文化节,致力打造遂溪特色的旅游品牌,形成醒狮品牌效应,把“文化品牌”转化为“经济品牌”,使“遂溪醒狮”文化品牌成为遂溪经济腾飞的发动机,从而推进遂溪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走完全的市场化道路,而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据不完全统计:遂溪文车醒狮团每年表演200多场,收人达40多万元。遂溪许屋醒狮团与上海文化艺术创星有限公司签订为期10年在国内外进行商业性演出的合同,每年演出80多场,收人达30多万元。遂溪石盘醒狮团每年演出70多场,收人达50多万元。遂溪梅坡岭醒狮团每年演出80多场,收人近40万。全县醒狮团每年演出900多场,收人达300多万元[6]。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去,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现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世界民族体育文化的瑰宝,传承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粤西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意义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各民族团结。粤西地区是我国国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粤西地区各民族团结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粤西地区各民族历史悠久,都是在中华的大地上曾生活着许许多多分散的民族,他们之间经过不断交流与融合,同时也伴随分裂与消亡。现在共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具有一种凝聚力,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荣辱与共、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欧洲的历史向来就是不断分裂、不断组合,造成小国林立的局面,有的地区民族问题还很严重。而中国地大物广,拥有那么多民族,不仅没有分崩离析,反倒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具有凝聚力,虽经过多次战乱,却保持了统一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和谐。粤西民众都具有包容和谐的民族精神,在这种包容和谐的文化思想主导下,在粤西地区历朝历代一般都容许不同类型、不同派别、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儒、道、佛三家并存、相互结合、相互融合,近来中国文化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也是采取包容和吸引的态度。中华民族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拥有漫长的陆地国境线,很容易受到外来侵犯,而大多数情况下,战争是外族挑起的。视战争为罪恶,主张“兵者凶器,将者死官,故不得已而用之”。同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从汉起,就有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到了唐朝,许多外国人还在唐朝担任高官。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同舟共济、相互促进已成中华民族的共识。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有:(1)家族血缘性传承。指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家族血缘性传承,由上辈传给下辈,传承在家族血缘内部进行。(2)收徒拜师性传承。通过拜师入门才能由师辈传给徒辈,在封建社会的中国这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重要方式。(3)地域民族性传承。指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是在一定地域内部传承,不同的地域在一些民俗节日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和风俗是有区别的,这种传承也有拜师学艺传承,但大多是在休闲娱乐中进行传承的。(4)学校社区性传承。指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在学校或社区,由专人进行传承,这是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传承方式。(5)比赛任务性传承。由于要参加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而有比赛任务,对相关运动员进行传承,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竞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表10是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方式总表,从表10可以看出:首先是地域民族性传承的项目是最多的,这说明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同样名称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的地区其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也有所区别。如龙舞和狮舞在粤西每市都有,每市的“龙舞”和“狮舞”是有所区别的,有“人龙”、“香火龙”、“公母龙”、“草龙”、“高脚狮”、“醒狮”等等。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家族血缘性传承和收徒拜师性传承项目越来越少,这说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还是以家族血缘性传承和收徒拜师性传承必然是行不通的,必需面向大众,面向社会才是发展的大方向。第三,学校社区性传承的项目是人们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这说明学校社区性传承是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传承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第四,比赛任务性传承的项目主是具有竞技性的项目。理论性研究不够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但对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性研究还不够。主要体现在:首先,当前研究大部分限于仅从单纯的体育视角或兼顾其民族特性进行论证,而不能全面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提炼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同时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已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已具备了多重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价值。其次,我们研究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时缺少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是在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多少带有封建社会的迷信色彩,因而我们研究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第三,应用性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着重研究其竞技性,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中娱乐和表演的成分,是以进军奥运会、民运会或是其它形式的比赛为重点的,越来越脱离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第四,部分资料的获取多为文献的相互转载,缺乏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第五,目前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个案的研究较为缺乏。保护与传承化环境恶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现代传媒武装下的商业文化无孔不入,特别是在西方体育的冲击下,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农村的年轻人进入城镇成为打工族,仍留守着传统的老一辈被渐被边缘化,随着老人的逐步离去,使青年一代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机会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的娱乐方式也随之增多,很多民众不再愿意从事枯燥又没前途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同时,由于受经济的影响,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设施因经费紧张、欠账太多而使其投入严重不足或破旧不堪无力维修而闲置,或者被挪作他用。近几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短缺状况,原因是“由于制度外获取资源的空间大为缩小,基层政府财力普遍不足,导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的进一步下降”[7]。为了经济建设,很多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站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场所甚至给经济让路而被拆除,一些过去长见的家族宗祠、戏台、寺庙也渐渐消失。粤西地区居住环境的文化特色也渐渐消失,粤西地区城镇的砖木结构四合园不断被高楼大厦取代。农村的毛草房也被楼房取代,这种四合园和毛草房最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冬暖夏时凉。特别是毛草房是一种就地取材、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其环境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的优点。这种四合园和毛草房是被认为是一种贫穷和落后的象征,面临着被遗弃和被取代。最要命的是随着西方文化的深入,当地民众的审美观也开始改变,认为我们传统的东西已失去文化价值,而不愿意从事祖宗留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这非常可鄙的。当地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谈化在今天的经济社会里,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绝大部分都存在农村,其中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只有极少部分。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少经济收入,因而民众都不愿意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算掌握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年轻一代为了生活都进城镇打工。在本人研究的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中只有湛江遂溪的文车醒狮队的队员才能长年有工资的,这归功于文车醒狮队名声在外,当地政府支持,且长年有表演的收入。在文化角度看,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多方面已经和正在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挤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的娱乐方式也随之增多,很多村民不再愿意从事枯燥又没前途的民族传统体育,渐渐当地年青人对传统文化已失去兴趣。因而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谈化,给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空前的危机。传承人濒危后继乏人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是依靠口传、身传和心传来传承,有些没有几年的基本功是没法完成的。但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年龄都较大,目前粤西地区有三位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表8,可以看出粤西地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年龄都较大,而且这些项目后继乏人问题非常突出。这些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据统计,在已公布的1488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平均年龄64岁,最大年龄100岁,最小年龄28岁,45岁以下的传承人不到10%,近1/3的传承人是70岁以上的老人[8]。

体育发展范文篇10

一、发展近况及特点

近年来,体育工作坚持“精品工程”计谋,出力打造以羽毛球为中心内容的体育品牌,促进了体育财产疾速发展。财产范畴不时拓展,发展规划逐步增大,财产效益分明进步。

(一)本体财产成效突出。本体财产指从体育竞技培训、体育销售、体育休闲效劳为主体的体育效劳业。年以来,体育因羽毛球等活动项目竞技成果明显而享誉全国,并带动了体育人才培训市场、群众健身休闲市场和包罗体育销售在内的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一是羽毛球活动在体育财产发展中处于抢先位置。羽毛球项目完成了我市奥运会金牌零的打破,具有普遍的群众基本,积年来参加人数不时添加。当前除市羽校和安化羽校两支专业队外,全市良多部分、单元、学校都已构成较为不变的羽毛球活动人群。市域内民营本钱运作的健身场合,绝大局部开设有羽毛球项目。二是体育已成为独具特征的体育消费。我市大型体育活动飞腾迭起,体育越来越遭到人民群众喜爱,体育各销售站点单机销量已超越福利。三是体育培训市场逐渐构成。先后培育了5位世界冠军和一多量全国冠军。在省“九运会”上跻身全省“三强”,在省“十运会”上发明了湖南羽毛球发展史上的“景象”。竞技体育的崛起,促进了我市体育培训市场的构成。市羽校培训的活动员除国内11个省(市)外,还有的曾来自越南、塞舌尔等国家。四是体育人群日益扩展。年以来,全市总计举行县级以上大型群众性活动会82次,单项竞赛940余场。延续十年举行“群众活动会”,为体育财产发展培养了厚实的群众基本。

(二)起劲盘活场馆资产,获得了优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以来,全市一多量符合国际竞赛规范的体育场馆接踵建成,建立总投资超越了开国以来前50年的总和。当前全市共有规范体育场地1321个,个中体育场24个、体育馆11座、灯光球场32个、水上体育场1个、高尔夫球场1个。奥林匹克公园、秀峰公园、沿江风景带以及小区健身设备不时完美,为群众就近磨炼供应了优越前提。

奥林匹克公园是国内独一以体育为主题的4A旅行景区。公园年对社会开放以来,先后承办了一系列高规格体育赛事和文艺上演,开展了丰厚多彩的群众文艺体育活动,累计创收余万元,已逐步凸显其体育竞技、全民健身、会展上演、休闲旅行的功用效应。与公园隔路相望的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占地2400亩,由民营本钱投资13亿元建成。当前高尔夫球场采用会员制的发展形式,首要面向长沙等周边城市高消费群体。

(三)很多高规格体育赛事激活了竞赛扮演市场。年省“九运会”后,接踵承办了全国“五城会”局部竞赛、年和年“世羽赛”等高规格体育赛事,累计承办省级以上大型体育竞赛120余场(次),招待了国家羽毛球队雅典奥运汇集训,并被确定为国家队练习基地。一系列高规格体育活动共吸引了近15万人次直接参加。个中延续两届“世羽赛”,共吸引了16个国家和地域的150多名羽毛球顶级选手参赛,多名各级指导和新闻界、企业界伴侣来调查,河南、陕西、山东、北京、广东、辽宁等地球迷协会纷繁组团观看竞赛,现场观众累计超越6万人次,国表里7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竞赛盛况,拜访网站人数比从前同期增进60%。

凭仗体育手刺,遭到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的普遍存眷,为赛事举行开拓了新的筹资渠道,促进了体育财产全体规划不时扩展。办赛筹资的外向度不时进步,资金起原由市内为主已逐渐过渡到市外为主,竞赛扮演市场发育水平不时进步,已成为宣传企业产物、推介城市品牌的首要载体之一。

(四)体育财产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促进了城市基本设备改善。申办省“九运会”以来,城市建立速度大幅度进步,中间城区南扩40平方公里,南城区“五纵五横”骨干道悉数拉通,大路扩容提质,整个城市功用和档次不时提拔。二是促进了旅行业发展。全市星级宾馆的添加,黄金旅行线路确实定,4A旅行景区的评定,无一不打上了体育的烙印。省“九运会”时期,招待搭客10万人次,执行旅行综合收入5000万元。有材料显示,近两年大型体育赛事时期的旅行综合收入甚至超越了“黄金周”,体育竞赛扮演市场曾经成为全市旅行综合收入的首要增进点。三是促进了招商引资。仅依托省“九运会”平台,签约投资项目22个,引进资金11.46亿元。凭仗体育品牌资本,环奥林匹克公园带已成为投资热土。四是促进了文明财产发展。的新闻、出书、播送、电视,历来与本乡体育密不成分,体育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主要构成局部,成为了文明财产化运作傍边的首要内容之一。

二、根本经历

(一)必需坚持“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赛形式。近年来承办赛事,坚持“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竞赛扮演市场规划不时扩展。“县政府主导”重在导向、协调,便于整合各有关部分资本,集中力气办大赛。“市场运作”关键是应用市场装备资本,筹集办赛资金,促使办赛方进步效劳质量和办赛程度,以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解除县政府办赛经费不足的后顾之忧。“县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是办赛成功的两个主要环节,相辅相存,缺一不成。在国内里小城市承办体育赛事遍及亏本的大情况下,的办赛形式被不少兄弟城市借鉴。年市体育局招待上门请教办赛经历的来客13批(次),触及7省(市)10个城市。

(二)必需坚持施行“金牌带动”计谋。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财产是整个别育事业的三个“车轮”,竞技体育在个中起到关键的驱举措用,是体育事业的中心局部。因为竞技体育能吸引很多的部分参加,触及交统统讯、电视告白、场馆建立等很多环节,进而决议了体育财产可以带动和推进相关社会活动的不时深化和发展。这种联系关系带动功用,还也使竞技体育占有了体育财产的中心位置。近年来,体育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坚持不懈地施行“金牌带动”计谋,注重做好打基本、增潜力的工作,后备人才层出不穷,国际赛场捷报频传,成功打造了城市的体育手刺。由于体育,遭到了世人的深度存眷;由于遭到存眷,体育才有了财产运作的人气、言论、市场和资本,才有了发展的本钱。

(三)必需坚持效劳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育财产自身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据国家计算部分测算,每添加1万元体育财产的总产出可以带动国民经济添加2.71万元。鼎力发展体育财产,不只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还还会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分的发展。因而,体育财产只要归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情况中,才干博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才有更大的作为。近年来,在发展体育财产时,一直坚持效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宣传推介,为发展造势,为旅行、文明及相关财产发展搭台,打造了可资借鉴的财产发展形式。

三、加速体育财产发展的考虑

体育财产所储藏的宏大商机,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法到这个新兴财产的宏大魅力。体育财产该当掌握前史时机,勇于理论,变革创新,完成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创新机制,昌盛体育健身效劳市场。一是充分发扬国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功用。虽然全市公共体育场馆绝大局部已面向社会开放,但因为治理程度不高、运营方法陈腐、人员负担繁重,未能发扬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当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包管国有体育场馆产权不变、体育功用不变、公益性不变的前提下,整合伙源、一致治理,逐渐完成一切权和运营权别离,进步综合经济效益。鼎力倡议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元、学校的体育设备有偿低费面向社会开放,完成体育资本的社会共享。二是积极鼓舞境外和民间本钱进入体育健身效劳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前提,增强营业指点和政策搀扶。然后逐渐树立以体育俱乐部、体育会所、高尔夫活动项目为主体的高端市场,以公共体育场馆、城区通俗体育运营场馆为主体的中端市场,以及以学校、社区配套体育健身场合为主体的低端市场。构成结构合理、门类较多、条理清楚的体育健身效劳系统。

(二)乘势而上,拓展竞赛扮演市场。高程度体育竞赛具有普遍影响,对拉动旅行、交通、通信、物流、商贸、餐饮等相关行业发展,提拔城市知名度具有积极意义。一是要借“世羽赛”春风,持续争夺承办影响力大的高规格体育赛事。进一步完美“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赛形式,鼓舞中介机构进行告白署理,吸引更多企业以冠名冠杯、告白招商、特许运营等方式普遍参加。二是答应和鼓舞社会体育生意组织、生意人积极承办群众脍炙人口的贸易赛事,争夺构成1-2项每年按期举行的传统性体育活动。三是对具有当地特征且构成了必然影响和规划的当地体育活动,如“群众活动会”、羽毛球电视应战赛、老年人门球赛等进行进一步的包装、宣传,以吸引更普遍的参加,逐渐做大。四是相关财产部分要充分应用大赛平台,联手反击。文明会展、旅行产物、招商引资、商贸物流等要应用大赛平台,做好筹划包装,积极宣传推介,延长体育赛事的贸易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