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融资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4-03-27 11:10:20

负债融资的概念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1

实际利率法在财务管理中已有广泛应用,只不过《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准则)第十四条针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进行了具体解释:实际利率法是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应该说实际利率法概念本身并无很大问题,其主要问题出在其所涉及的摊余成本的概念上。

“摊余成本”一词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首次出现,准则第十三条指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分析该摊余成本之概念,发现它存在以下问题:(1)不是标准概念模式。按标准的概念模式,摊余成本概念应为“摊余成本是……”,所以准则中的概念最多算是一种计算公式的文字表述。(2)表述令人费解、含糊其辞。准则中的概念第二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中,“加上或减去”令人费解,让人无所适从,不知何时应加何时应减。“到期日金额”和“累计摊销额”的说法是含糊其辞的,因在不同付息方式下,“到期日金额”和“累计摊销额”的内涵是不同的。(3)强行统一、逻辑混乱。准则中的概念试图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所谓“摊余成本”进行统一,概念中统一用到了“摊余成本”、“偿还”、“本金”等用语,殊不知这完全是不遵循客观规律的强行统一,其结果是导致了逻辑混乱。尽管人们对“成本”一词的解释各异,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成本是投资(可广义、狭义)的代价或耗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对立的矛盾双方,一方形成金融资产,另一方就形成了金融负债。金融资产方对其投资可用“成本”概念,金融负债方对收到有投资是不宜用“成本”概念的,可用“本金”。同样,金融负债方归还本金时可用“偿还”字眼,金融资产方则应为“收回”。

另外,比较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两概念,笔者认为摊余成本概念中“初始确认金额”与实际利率概念中的“当前账面价值”其实是一样的,为何要用两个概念也令人费解。

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不是应用,而是在进行数学计算

实际利率法要求在核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上合理摊销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溢折价,并使每期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但由于摊余成本概念的缺陷,使得人们认为实际利率法非常深奥。有关教材、参考书在讲解实际利率法时甚至舍本逐末,忘记了实际利率法只是在核算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或金融负债的利息费用时的一种方法、一个理念,不去阐述如何进行核算,只是进行列表计算摊余成本,变成了纯粹的数学计算。

[例1]甲公司20×1年1月1日,支付价款1000000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发行的5年期债券,面值12500000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本金到期一次支付。甲公司将购入的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首先计算出实际利率i为10%,(实际利率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省略)然后是列表确定以摊余成本为主的有关数据,见表1:

通过列表看似简单明了,可以供人们查询使用,其实非常复杂,让人难以理解和掌握,单看此表,初学者根本不明白利息调整为什么是实际利息减去票面利息,更不明白年末摊余成本为什么是年初摊余成本加上利息调整。而折价购入债券时,数据关系又会发生变化。同样,金融负债方的数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初学者基本都是依葫芦画瓢,离开教材或指导书后就无从下笔了。

三、实际利率法的改进

(一)取消摊余成本概念,修订实际利率法概念 仔细分析摊余成本,发现它其实就是账面价值,这个账面价值是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同时摊销溢折价后自然形成的,通过查看总账即可得知,无需引入一个新概念。

在取消摊余成本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实际利率法可定义为:实际利率法是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此定义既简单明了,又重点突出,实际利率法的核心就是核算实际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

(二)深刻理解相关概念内涵,回归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1)理解实际利率法、摊销等概念的内涵及目的。要熟练应用实际利率法,必须深刻理解实际利率法、摊销等概念的内涵及目的。要理解实际利率法,不仅要了解票面利息与实际利息。而且要理解摊销问题。关于摊销主要明白三个问题:摊销什么;为什么要摊销;如何摊销。笔者认为这是理解和应用实际利率法之关键,但没有任何一本指南、教材或参考书谈到这个问题,这也是造成初学者难以真正掌握实际利率法的主要原因。

关于摊销什么:准则要求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不考虑发行费用等,公允价值就是双方的买卖价格,这个公允价值与其面值或成本之间上是可能存在差额的,这是因为债券的发行受同期市场利率的影响较大,会产生溢折价。实际利率法下要摊销的对象就是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溢折价。如前例中的摊销对象就是购入债券时的折价额2500000(12500000-10000000)元。

关于为什么要摊销:和所有摊销的目的一样,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溢折价的摊销也是为了体现权责发生制,并使实际利息收入或费用能较均衡地平摊到存续期间,避免会计数据失真。只不过在实际利率法下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溢折价的摊销不是按直线法摊销,也即不是简单地按债券的存续年限进行平均分配。通过逐期摊销,在债券期满时,债券的溢折价要摊销干净,以使债券的账面价值等于票面金额。

关于如何摊销:首先是摊销时的借贷方向问题。因为摊销后的最终结果是要使债券的账面价值等于票面价值,因此,在逐期摊销时,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金融负债,也无论是溢价还是折价,进行与初始计量时的借贷方向相反的处理即可。这样不断使账面价值逐渐接近票面价值,最后一期正好回归到票面价值。

然后是摊销金额的确定问题。在后续确定逐期摊销金额时,主要采取倒挤法确定每期摊销额,也即用票面利息(票面金额乘以票面利率)减去实际利息(账面价值乘以票面利率)(溢价情况下)或用实际利息减去票面利息(折价情况下),但在最后一期时要进行尾差调整。

(2)走出纯计算误区,回归账务处理实务。正因为要采取倒挤法也即相减的办法确定每期摊销额,因此许多教材、参考书纷纷重点介绍如何编表,却忽略了账务处理本身,这既使初学者觉得实际利率法难学难用,又对他们产生了误导,以为实际利率法就是编表,或者以为编表是实际利率法的前提,其实不然。理解了实际利率法的真谛并回归会计处理实务时,会发现实际利率法既不难,也不需要编表。

[例2]承例I20×1年1月1日购入债券时,为折价购入,折价额2500000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科目下的“利息调整”明细科目,这个“利息调整”就是摊销对象。账务处理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00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借方余额10000000元,初始待摊销(调整)总额为2500000元。

后续各期计算票面利息、摊销“利息调整”并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时,因“利息调整”初始记录在贷方,后续分期摊销时,则应记录在贷方;同时,计算的票面利息理应计入“应收利息”借方,确认的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贷方。因此,账务处理模型为:借记“应收利息”(票面利息=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实际利息-票面利息),贷记“投资收益”(实际利息=账面价值×实际利率)。

据此,20×1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12500000×4.72%) 59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000000-590000)

41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00×10%) 1000000

收到票面利息利息时的账务处理(后略):

借:银行存款 590000

贷:应收利息 5900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借方余额10410000元(10000000+410000)。

20×2年12月31日即第二年末确认实际利息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12500000×4.72%) 59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041000-590000)

451000

贷:投资收益(10410000×10%) 10410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借方余额10861000元(10410000+451000)。

20×3年12月31日即第三年末确认实际利息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12500000×4.72%) 59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96100

贷:投资收益(10861000×10%) 10861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借方余额11357100元(10861000+496100)。

20×4年12月31日即第四年末确认实际利息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12500000×4.72%) 59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45710

贷:投资收益(11357100×10%) 113571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借方余额11902810元(11357100+545710)。

(3)第五年末要进行尾差处理。截止到第四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借方余额11902810元,比票面金额12500000元还差597190元。从另一个角度看,初始待摊销(调整)总额为2500000元,第1、2、3、4年已摊销(调整)金额合计为1902810元(410000+451000+496100+545710),还余597190元。因此,第五年末的摊销额即利息调整额应为597 190元,而实际利息收入即投资收益应为应收利息加上利息调整额。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12500000×4.72%) 59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7190

贷:投资收益 1187190

从以上的核算过程可以看出,只要真正理解了实际利率法, 需要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或费用时,完全可以利用相关原理、查找账簿中的余额进行简单计算后来进行账务处理,根本无需列表计算。

参考文献: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2

财务会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其中,会计计量在会计确认和报告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上,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会计计量为特征的,所以,会计计量问题多年来并没有被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引起足够重视,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各国会计准则体系中也鲜有对会计计量提供专门的框架或者指南的。然而,随着会计界越来越多地试图把纷繁复杂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和资产减值会计等的广泛应用,历史成本以外的计量基础(如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会计实务中。这种情况一方面凸现了会计计量问题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因计量而生的新型问题,比如允许选用的计量基础究竟应当包括哪些,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等。我国在会计改革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与国际会计界同样的会计计量问题。因此,关注国际上会计计量理论与准则研究及制定的最新发展对于我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将主要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现行规定(包括概念框架和各项准则等)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会计计量问题研究上的最新进展,探讨当前财务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并提出我们的对策。

一、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转向多重计量基础并存的会计模式

从早期的国际会计准则来看,大多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制定的,比如存货、固定资产准则等。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兼具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质量特征,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坚持的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目标要求。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大大加快,、创新业务层出不穷,从而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减值问题在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始终以其初始实际成本(或者摊余成本)计量和反映的,在资产持有期间不确认减值损失。在严格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在相关资产发生转让、出售等时,才予以确认。其结果是,当资产的市价、可收回金额等低于资产实际成本时,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净利润等均将被高估,从而导致财务报告难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引入资产减值会计和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为此,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等计量基础来反映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4号——长期资产减值和处置会计》,要求长期资产(或者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如果超过了其公允价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我国于1998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自2000年起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又扩大到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同时,要求计提这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司范围也由上市公司逐步扩大到其他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施行和除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的引入,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

(二)创新金融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问题近年来,大量创新金融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不断涌现,不少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是从事这些业务的主角,这些业务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影响日益增大。因创新金融业务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衍生出的许多金融工具,它们通常属于履行中合约,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企业一般无需付出初始净投资或者初始净投资很小,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标的资产和负债的转移也通常要到合约到期或者履行时才能实现。因此,如果严格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这些金融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在合约取得乃至履约过程中都将难以得到确认,资产负债表将无法反映这些交易信息(包括相关的风险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将这些交易称之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重要原因。

但是,近些年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金融工具实务的发展(尤其是不断发生的因金融工具交易及其管理不当而产生的财务丑闻)表明,金融工具会产生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者权益工具,如果将它们(主要是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处理,不纳入表内核算,则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负债信息不全面,无法如实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然而如果要将这些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等纳入表内核算的话,除了那些具有实际成本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如购人的准备持有到期的投资、银行贷款、应收账款等)可以按照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外,对于那些在取得时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者几乎没有发生实际成本)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而言,如果符合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就需要应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比如公允价值等),才能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核算,而且这些金融工具的价值经营会变动,要求揭示这些价值变动的风险,也需要引入除历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计量基础。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12月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已经规定,对于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原则上均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在后续计量中,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的变动额应当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对于贷款、应收款项、持有准备到期的投资则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三)将在未来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但其发生时间或者金额不确定的负债问题在实务中,企业通常面临着大量不确定事项或者或有事项,这些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可能已经导致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但是实际履行义务的时间将在以后会计期间,而且履约的时间或者需要偿付的金额并不确定,它们会随着未来有关事件的发生或者不发生而发生改变。比如,企业为所售产品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企业所承担需要在未来支付的养老金义务等。显然,如果严格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这些将在未来履约而且支付时间或者金额不确定的负债将难以入账,并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要反映这些负债,企业必须在充分考虑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按照恰当的方法采用估计的应付金额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方法来确认和计量这些负债。《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要求企业必须对于时间或者金额不确定的负债(即准备),在符合规定的负债确认条件的情况下,予以确认,其金额应当按照以资产负债表日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计量,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统计上的“期望值法”(在涉及的现时义务为多项的情况下)或者最可能结果法(在涉及的现时义务为单项的情况下)予以确定。

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使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要完整地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负债状况,要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关的信息,就必须引入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会计计量基础(比如公允价值等)。近年来的会计准则制定实践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正在逐步地被改造成为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基础并存的多重计量基础并用的会计计量模式。

二、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于会计计量的基本规范及其存在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其概念框架中指出,会计计量是指“确定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确认和列报的财务报表要素的货币金额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特定计量基础的选择问题”。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其概念框架中列示并界定了四种计量基础,它们分别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结算价值)和现值。概念框架并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选用其中的一种计量基础,或者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但强调历史成本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最为常用的计量基础。所以概念框架的实质含义是财务报表可以以历史成本结合其他计量基础的方式予以列报①。然而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实践来看,可以发现准则与概念框架、准则与准则之间在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着诸多不一致,一些重大的会计计量基本概念问题没有解决,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应用的一些会计计量基础无法在概念框架中找到理论依据从已经的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各项准则中除了引入概念框架规范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以及现值等四种计量基础外,还引入了许多其他计量基础,比如使用价值、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重估价、市场价值等。这其中,尤其是公允价值已经成为计量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其他有关资产或者负债的重要计量基础。但是,由于这些计量基础(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没有被明确包括在概念框架中,使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计量原则与概念框架之间出现了不一致。从制定概念框架的初衷以及概念框架在准则制定中作用来讲,概念框架扮演着为具体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的作用,各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当在概念框架的指导下制定,但不得突破概念框架。毫无疑问,现行的一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采用的计量基础已经突破了概念框架所界定的范畴,因此在概念框架中明确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则便显得十分迫切。

(二)概念框架没有明确其规范的四种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概念框架尽管规范了可供选择的四种计量基础,并且允许采用多重计量基础相结合的会计计量模式,但是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每一种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即应当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采用其中的哪一种计量基础。同样的问题实际上也存在于除上述四种计量基础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上。这种对计量基础应用前提规范的缺乏,导致在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对于计量基础的选用出现一定的随意性,或者在引入某一会计计量基础或者某几种会计计量基础处理一项经济交易时没有内在一致的概念基础作支持。同时,这也会导致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在遇到一些新型交易或者事项时,在选择究竟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进行计量时,要么无所适从,要么随意选用计量基础,从而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三)不利于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未能在概念框架中对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作出规范,所以,各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在对于会计计量的处理上实际上存在较多的不一致(即使大家遵循的是相同或者相类的概念框架)。比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以可收回金额为基础,而美国会计准则则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允许采用公允价值或者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而美国会计准则只规定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等。显然,这种会计计量实务上的差异,导致相同的项目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体系下会得到不同的会计处理(即不同的计量结果),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利于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

毫无疑问,无论是从提高概念框架的权威性和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角度,还是从保持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之间一致性的角度,都有必要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上述会计计量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于2002年启动了“会计计量”研究项目,试图从重建会计计量的概念基础(理论基础)和提供公允价值的应用指南等方面入手,解决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出现的会计计量问题。

三、解决会计计量问题的国际努力与未来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向

(一)为会计计量提供概念基础:明确计量目标,提供评价标准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在致力于解决财务会计中的计量问题。美国曾经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会计计量的基本概念问题,但是该概念公告形成于20多年前,目前看来已经显得过时,无法适应会计计量实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当时没有在概念公告中提出公允价值计量基础问题。2000年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部分地解决了相关问题,但是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基础、计价技术等仍然缺乏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规范。为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3年6月增加了一个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项目,拟在短期内,按照现行的、需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提供一个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其长期目标则是修改概念公告,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基础。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4年6月23日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统一了所有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与方法问题,对公允价值进行了严格定义,对如何确定公允价值提供了相应的层次结构,对利用公允价值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所应披露的信息等作了具体规范。

与美国所作努力相对应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2年和加拿大会计准则理事会合作,共同启动了“会计计量”研究项目,着手研究会计计量的基本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基本理念是,为会计计量提供概念基础首先要解决会计计量的目标问题,即会计计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信息需要,只有会计计量目标解决了,才能从基本概念上厘清为了达致目的应当采用的计量基础,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的问题。

基于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明确决策有用性是会计计量的目标,即会计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即与概念框架中的财务报告目标相一致)。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某一计量基础(如历史成本)无法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如某些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那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可引入其他计量基础,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但是,在引入某一计量基础时,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其允当性?这是会计计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首先应当以概念框架中的以下标准来加以衡量:(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即会计计量的结果是否符合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要求;(2)资产和负债的概念。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都强调了未来经济利益预期将流入或者流出企业,所以,会计计量基础应当有助于计量“未来经济利益”;(3)有助于资本保全;(4)考虑成本——效益。

毫无疑问,从概念层次建立会计计量目标及其评价标准,将有助于为会计计量建立一个统一的概念基础,避免准则与准则之间、交易与交易之间出现不一致。但是上述会计计量目标及其评价标准毕竟比较笼统,在遇到一些具体的计量实务问题时,仍然显得指导作用有限。比如在应用上述评价标准时,如何权衡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考虑不同的会计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对会计计量的影响②?如何避免将上述评价标准应用到会计实务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解释问题等?在基本的概念和原则层次,会计计量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二)区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自从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减值会计、重估价会计③、部分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会计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因为会计报表不仅需要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初始取得成本,而且还需要反映一些资产或者负债在会计期间的价值变动情况,所以,当代会计计量问题实际涉及到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初始计量基础主要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最佳估计金额等,而后续计量基础则主要有摊余成本、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重估价、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由此可见,在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无论是初始计量基础还是后续计量基础,种类都较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针对这种情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决定系统梳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基础与方法问题。

其中,对于初始计量,已经初步决定了五个可供选择的计量基础: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使用价值和公允价值。至于后续计量,则需要深入考察各国的法律法规规定、各国的计量实务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在进行的其他项目(如收入和负债概念项目、报告综合收益项目、金融工具项目)后方能作出原则上的判断。可以预料,现行概念框架中的四个计量基础,除了历史成本将被保留外,其他计量基础(包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现值)可能都将被修改或者替代。

(三)为公允价值提供应用指南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等国会计准则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而且可以肯定,公允价值将成为未来财务会计发展的重要计量基础。所以,如何界定公允价值,如何在实务中确定公允价值,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在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文献中,除了对公允价值给出定义外,对在实务中应当如何确定公允价值较少给出具体的应用指南。其中,尤其是对于公允价值究竟应当是投入价值(Input Value)、还是脱手价值(Exit Value),应当是实体特定价值(Entity-specific Value)、还是市场价值(Market Value)上,并不明确。而在实务中,投入价值与脱手价值之间,实体特定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则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导致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公司对于相同的资产或者负债会得出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换句话说,在上述问题不明确的情况下,所谓的“公允价值”可能并不是唯一的。这种状况已经使得会计实务有时无所适从,或者公允价值的计量五花八门,从而影响到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拟首先从概念上进一步界定公允价值的内涵,并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应用指南④。具体包括:明确公允价值究竟应当是投入价值、还是脱手价值,应当是实体特定价值、还是市场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用投入价值或者脱手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用实体特定价值或者市场价值;在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又应当如何采用一些计价技术等来确定公允价值等。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来看,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初步意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对我国会计计量发展的思考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3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的基础。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二、会计的发展

三、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四、财务报告的目标

五、会计法规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二、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四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要素

第二章 会计核算方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概念、种类及运用;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了解账务处理程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记账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

三、复式记账

第二节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含义和种类

二、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第三节 会计账簿

一、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二、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三、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四、登记账簿的规则

五、对账和结账

第四节 财务报告

一、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二、财务报告的列报要求

第五节 账务处理程序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四、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章 货币资金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方式。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库存现金的核算

第二节 银行存款

一、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

二、银行存款的核算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

一、外埠存款的核算

二、银行汇票存款的核算

三、银行本票存款的核算

四、信用卡存款的核算

五、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的核算

六、存出投资款的核算

第四章 应收款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应收款项的有关内容。理解应收票据的概念、种类及应收账款的确认。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的核算方法及应收款项的期末计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种类与计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第二节 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第三节 其他应收款项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第四节 应收款项的期末计量

一、坏账损失的确认

二、坏账损失的核算

第五章 存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存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理解存货的计价方法。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掌握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掌握存货清查的核算及期末计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存货的分类和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存货的分类

三、存货的计量

第二节 原材料

一、原材料的核算内容

(一)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二)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第三节 周转材料

一、周转材料的内容

二、周转材料的核算

第四节 库存商品

一、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二、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第五节 存货清查

一、存货的清查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

第六章 投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对外投资包含的内容及理解它们的含义。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二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确定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第三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第七章 固定资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和计量。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折旧和处置的核算方法。理解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租赁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量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投资转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四、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

五、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六、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租赁

一、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一、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二、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第六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一、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捐赠转出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七节固定资产的清查与期末计量

一、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期末计量

第八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及转让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三、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支出

四、无形资产的计量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一、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三、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期末计量

第九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条件。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与确认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核算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账面价值计量的核算

第十章 负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负债的概念及包括的内容。掌握主要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核算;掌握长期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掌握借款费用的核算;掌握债务重组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及预收账款

一、应付账款的核算

二、应付票据的核算

三、预收账款的核算

第二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第三节 应付债券

一、应付债券的概念及种类

二、应付债券的核算

第四节 其他负债

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二、长期借款的核算

三、应交税费的核算

四、应付股利的核算

五、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六、预计负债的核算

七、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五节 借款费用

一、借款费用的概念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

四、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五、资本化暂停和停止

第六节 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

二、债务重组确认与计量原则

三、债务重组的核算

第十一章 费用与成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费用和成本的含义。了解费用的分类及划分费用的界限。理解成本计算的程序。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费用与成本概述

一、费用与成本核算的内容

二、费用的分类

三、划分费用的界限

第二节 成本计算程序及账户设置

一、成本计算的程序

二、成本计算应设置的账户

第三节 期间费用

一、期间费用的概述

二、期间费用的核算

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掌握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实收资本(股本)

一、实收资本(股本)的概念

二、实收资本(股本)的核算

三、企业资本(股本)增减的核算

四、库存股的核算

第二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的概念

二、资本公积的核算

第三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概念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十三章 收入与利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收入的含义及收入确认和计量。掌握所得税费用和利润的计算;掌握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三、收入的核算

第二节 利得和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一、利得和损失的核算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

第三节 所得税费用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计税基础

三、暂时性差异

四、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

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 利润

一、利润的核算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财务报告及包含的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有关内容;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有关内容。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第二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利润表的编制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三、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计算题

四、综合业务题

五、简述题

参考教材:

1.刘菁主编,《会计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2.赵敏主编,《财务会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4

关键词:全面收益;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3-0026-05

从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全面收益表取代利润表将成为业绩呈报的主要报表。全面收益导致会计观念和会计原则重大的、实质性的突破,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石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遵循一定的财务会计概念基础。在企业收益计量理论中,主要存在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大流派。若是通过期初、期末净资产的比较来确定收益,谓之“资产负债观(Asset-liability view)”,其相应收益为“全面收益”;收益若是通过收入与费用相抵减的配比方式来确定,谓之“收入费用观(Revenue-expense view)”,其相应收益为“会计收益”。

收入费用观是指在计量企业的收益时,先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根据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按其经济性质的一致性联系起来,据以确定收益。因此,它可以得到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数据。这些明细数据比一个收益总额无疑更为有用,这是收入费用观的最大优点。其基本公式为“收益=收入-费用”。显然,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报表重心,资产负债表成了利润表的“附表”,其特征为全面遵循历史成本、配比性和谨慎性三大原则。

然而,正是由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强调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使得诸如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价格变动等缺乏客观证据的事项,不能予以确认,进而在收益表中无法反映其对收益的影响。从而导致历史成本会计下资产信息的相关性、真实性有所降低。还因为科技的进步使得企业的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地位日趋重要,而其价值在会计中又得不到公允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复杂,历史成本会计对此显得无能为力;由于配比原则成为收益确定的核心,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要求、但又会对企业的收入或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就只能跨期摊配而暂时记到资产负债表中去,等到以后各会计期间再将其逐步转入利润表,如递延借项、递延贷项等,这就使得资产负债表中出现很多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项目,从而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其典型表现就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其财务报告在危机之前仍然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

相比之下,资产负债观认为,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即: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业主投资+业主派得。在资产负债观下,资产(负债可以看作是负资产)计价优先于收益的确定,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资产负债观下,历史成本属性不再是主要选择,公允价值被广泛使用。为了比较准确、合理地确定期末净资产,要求将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按同一时间基础予以对比,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将是更恰当的计量属性。澳大利亚学者钱伯斯(Raymond.J.Chambers)所提倡的“脱手价值(exit value)”会计模式,就是通过计量资产和负债,然后再比较确定每期的收益。资产负债观下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只要企业的净资产确实增加了,就应该作为收益的内容之一予以确认。

由此可见,两者在具体会计处理中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不包括业主投资及业主派得),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包含了未实现损益;收入费用观则直接确认一定时期已实现的每笔收入和为取得这些收入而发生的费用,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不包含未实现损益。两者的具体差异见表1。

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持资产负债观者,重在规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其他各要素由此而推定;持收入费用观者,主要关注利润表要素的定义,将收益的确认和计量作为准则规范的首要内容。

二、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学收益的提出――资产负债观萌芽阶段

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收益概念。他在《国富论》中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1890年,艾・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首先将亚当・斯密的“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引入企业,提出了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的经济学收益思想。1946年,J・R・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把收益概念发展成为一般性的经济收益概念。他认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与期初同等富裕的情况下,可予消费的最大金额。

在近代簿记发展初期的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们不自觉地进行簿记记录,主要是为了帮助其进行财产管理。由于企业规模都较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关心自己的财务状况,只编制资产负债表,不编制利润表。期末,将前后两期期末财产进行对比,其差额就是盈利。

从经济学收益观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通过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它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

(二)会计学收益的盛行――收入费用观主导阶段

会计学收益观采用的是“收入费用观”,即在历史成本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按其经济性质上的一致性联系起来,据以确定收益。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股份公司等新的企业形式,以及企业合并等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动,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促进了企业产权(股权)的分散化。产权(股权)的分散化使得每一位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作用都很微弱,少数股权所有者的投资目的,更主要地表现为获取投资收益,而无意、也无能力进行股权控制。这样,投资人就开始对企业利润格外关注,而将企业的财务状况放到次要地位。与此同时,在美国,税法的变更,不再以财产税为主,而是以企业所得税为主。因此,到20世纪30年代,已明显表现为对收益的重视。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在其著作《会计理论结构》第二章中阐述了“收益重心论”:“所有利益集团在大部分情况下,最重要的信息只能由系列的利润表来提供。”从此,利润表成了企业对外报告的法定财务报表,并成为第一财务报表。1968年,美国的鲍尔和布朗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会计收益具有信息含量。

在这一时期,美国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会计意见书时,通常采用收入费用观,如1966年11月的会计原则委员会第8号意见书(APBOpinion No.8)《养老金计划成本的会计处理》和1967年12月的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1号意见书(APB Opinion No.11)《所得税的会计处理》(SEC,2003)。可见,这一时期收入费用观占主导地位。

(三)全面收益的探索――资产负债现复归阶段

在物价稳定、交易多为有形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下,资产负债收益观和收入费用收益观所确定的收益一致。但当交易进一步复杂,资产计价打破历史成本而引入公允价值、尤其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基于社会各层面利益的考虑,允许一些财富变动项目绕过利润表而仅仅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变化时,以实现原则为基础计算的收益就与收益的本来含义失去了一致性(体现企业持有资产现行价值变化的未实现利得进入了资产负债表,但并未在利润表中反映,因此,导致了资产负债收益观和收入费用收益观所确定的收益的不一致),以至于体现企业财富增加的净资产变动和净利润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其根源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纷至沓来,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历史成本原则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人为操纵利润的事件层出不穷。收入费用观下的利润表没有反映未实现的收益,这一缺陷越来越引起报表使用者的不满,认为财务报告缺乏信息含量,只是一堆“无用的数字”,甚至误导了投资者的判断。收入费用观能详细说明利润的来源,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但由于其没有看到经济交易的实质。只是一味强调配比原则,于是导致大量性质不明的递延费用(deferred charges)和递延贷项(deferred credits)等进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中转,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

1974年10月、1975年3月FASB分别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SFAS 2)《研发成本的会计处理》和第5号(SFAS 5)《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标志着FASB开始认为资产负债观优于收入费用观(zeff,2005)。1980年12月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SFAC3)《企业财务报表要素》,是FASB偏好资产负债观而不是收入费用观的一个公开宣告(Zeff,1999)。FASB在公告中首先定义了资产和负债,并将其作为首要概念要素,依照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定义其他要素(权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针对会计准则改革的报告中呼吁,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指出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SEC,2003)。不久,FASB在对SEC的答复中,明确表示在其准则制定项目上坚持资产负债观。

全面收益出现以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用单一的一张全面收益表,还是辅之以第四张表?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已经基本定型,这种改进在近期只能是在配比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配比和历史成本所不能反映的内容,或者说是在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之间进行折衷。

三、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我国原来的会计准则较为侧重收入费用观,这是因我国当时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并非我国会计准则制订者的主观期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保证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按照资产负债观,就应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从而构建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会计准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在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都以全面收益观下的资产负债观为基础,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经由收入费用观开始转向资产负债观。

新会计准则以反映企业全面收益为直接目标,部分放弃收入费用观、大范围使用资产负债观这一收益计量理念,更多地考虑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充分揭示企业的风险,全面反映和计量企业的收益,以反映企业的价值。资产负债观在以下新准则中得到了体现:

(一)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体现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采用全面收益理念的资产负债观来定义会计要素。基本准则中首先定义了资产,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使之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并明确规定“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例如,原企业毁损存货记入“待处理财产损失”,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项目中予以反映,而新准则规定由于“待处理财产损失”已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此,不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同时,《准则讲解》中还明确提出了对于企业持有的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尽管它们没有实际成本或实际成本很小,但是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也应作为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将利润定义为“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并进一步指出,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资产成为企业获利的资源,利润由资产派生,且依托于资产。采用资产负债观以后,对会计要素的本质揭示更加清晰。

新颁布的基本准则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两个概念的引入,使得传统会计收益的范围得以扩展,体现了全面收益的资产负债观。

(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的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改变了旧制度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采用利润表债务法的做法。其第四条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是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充分体现。

在利润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依照收入费用观,揭示某个时期内存在的暂时性差异这一状况。首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然后再计算当期应缴所得税额,最后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现行税率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现行税率+税率变动对前期递延税款的调整数

递延税款=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可见,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不是严格按照资产(负债)的定义出发去进行相应的确认和计量,只是倒挤的一个差额。该法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视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产生了大量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和(或)贷项。“递延税款”项目更多地扮演了起平衡作用的余额项目角色,不符合会计要素的内涵。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首先要正确确认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然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最后确认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现行税率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暂时性差异×预计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可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暂时性差异所反映的是累计的差额,而非当期的差额。并将该累计差额对最终的本期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因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符合其作为资产或负债的定义特征。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名副其实,表示企业未来的纳税利益或未来的纳税责任。

(三)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的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明确规定取消利润分配表而增设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这也正是资产负债观理念的具体体现。

该准则在对利润表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的同时,还要求企业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指出该表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在准则的指南中明确指出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企业已实现并已确认的收益)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企业未实现但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即:综合收益=净利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净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向资产负债收益观改进迈出了一大步。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净资产体现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利润的实质是净资产的增加,亏损表示净资产的减少。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传统利润表的净利润开始,增加除净利润以外的全面收益项目。即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的影响等,最后报告全面收益总额(见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减值等都是以公允价值为标准的,突破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收益观。

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也都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规定,并改变了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核算的方法。将衍生金融工具放在资产负债表内以公允价值反映,可以更加容易地评价金融企业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结论与思考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sEc,2003)报告中,明确提出会计准则建立基石的概念。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作为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的基本方法,被奉为“会计准则建立的基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大多偏好利润指标。从监管方面看,在资本市场上,公司的上市、停市和退市等监管条件主要都是视其利润指标;从投资方看,以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确认的收益的在国家、金融机构及其它管理型投资人和比例较低的职业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根深蒂固;从对管理层激励机制看,也比较重视利润指标。因此,导致了我国以利润表为重心的现状。这说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充分关注企业长期营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环境。变革现有的收益确认计量模式,必然会触动社会各方的利益,需要修改和(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但从长远看,重视资产负债表,重视企业财务状况和长期营利能力,应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5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因为“权益”的解释为:“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合法权益”,所以它是属于政法性质的概念。而在企业会计复式记帐的资金平衡式“资产二权益”中,“权益”所包括的内容为“负债、资本、利润”等,因而它们都是属于经济性质的概念,与这些经济内容价值相对的权益者为债权人、投资人、获利人,而这些权益者中当然也包括企业会计主体本身。换言之,也就是债权人、投资人、获利人等将自己具有所有权的资财,依据合约协议或法定手续,有偿或无偿地交给会计主体去占有与使用,砖是这些资财就构成了会计主体可以自主经营管理的“资产”。因此,会计复式记帐的资金平衡式以“资产=负债+资本+利润”来表述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而且它还具有以下优点:(一)式内各项概念都是相对会计主体而言的应享经济权利与应尽经济义务,能够体现出经济管理中的“权责分明的科学管理制度”。(二)各项概念的内涵,因为都是属于经济性质的资财,所以都可以用货币价值来计量,并符合经济社会中企业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货币资本的实际。(三)各项概念内涵的资财,因为都可以用货币价值计量,所以它们都是具有货币实体的概念,而且各项所包含的内容单纯,名称直截了当,易于理解。(四)各项概念从表面上虽然不显示“权益者”,但是在内涵上都能表明其权益人,如“资产”的权益者为会计主体;“负债”的权益者为债权人;“资本”的权益者为投资人;“利润”的权益者为获利人;砖是在具体数额平衡上能够划分出各种权益人应享的资财价值份额。(五)“资产=负债十资本十利润”平衡式,是在西方20世纪提出的、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资本”平衡式上延伸出来的,具有历史上已经实践检验的可靠性。其实,那时平衡式中的“资本”中,就己经包括有“利润”了,只不过企业主为隐蔽利润而没有直接明显地表示出来就是了。所以,若用政法性概念“权益”取代经济性概念“负债、资本、利润”等,必定不利于今后在会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会计理论与方法上的科学发展。

现在再进一步用实例来说明它的不够科学。例如同为会计主体的甲、乙两个企业,它们在经济往来中,甲企业为乙企业注入资本金100万元,由银行存款帐户中拨付。这笔经济交易在双方复式记帐的记载中,当然不会相同。按会计制度规定,甲企业要帐记一种经济权益(银行存款)减少100万元,另一种经济权益(资本性债权)增加100万元;而乙企业要帐记一种经济权益(银行存款)增加100万元,另一种经济负债(资本性债务)增加100万元;这时如果将乙企业增加的资本性债务100万元,不直接称为乙企业的资本性债务,而是间接地称其为甲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这样确定是有缺点的,既有乙企业不以本身为主体来进行会计核算的歧异,又有将甲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资本性债权)等同于乙企业的“资本性债务”的误会。更可虑的是:唯恐人们利用“权益”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与非实体性,设法进行贪腐与隐匿泡沫经济,甚而给企业酿出金融经济风险或危机。例如美国当前发生的社会金融经济危机,就与所执行的会计准则不完善有关。

何况,一般资产负债表中所编报的总括经济内容,就是资产类(债权类)货币价值量与负债类(债务类)货币价值量的平衡。这种债权类与债务类的平衡,也可以简称为“权、债平衡”,据此,就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列入平衡式负债类中的“权益”概念所内涵的“权”就与资产类中“债权”属性的“权”,出现了重合与混淆。所以,在己构成“权、债平衡”的复式记帐平衡式中,再在负债类内列入涵“权”的概念“权益”,是很不相宜的。

“权益”概念由于它是不属于内涵货币价值资财的经济性质概念,而是属于内涵法定权利的政法性质概念,所以它就不具有“负债、资本、利润”等经济性质概念的以上优l氛。但是“权益”的包括范围却很广阔,除有政法胜的、经济性的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社会性的,如劳动保障性的、文化教育性的、人身自由性的,··…等等,究竟是哪一种 “权益”,如不详加解释,是让人无法确定的。更何况遇有企业会计主体破产,债权人、投资人、获利人等方面的“不容侵犯”的权益,是难以完全得到保证和实现的。所以说,强用政法性概念取代经济性概念,是不符合客观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实际的。

另外,从汉语修辞上讲,资产、负债、资本、利润、权益等,虽然都属于名词,但是其中独有“权益”名词不能与数量词相组合,若是硬要组合,例如组合为“100万权益”,那就让人有一种“100万什么权益”的虚幻不实感觉,于是这就证明“权益”名词难以作为货币价值数量的载体;而“资产、负债、资本、利润”等名词与数量词相组合,却是顺理成章的。对于“权益”的虚幻不实感觉,尚有一例,足以证明:2002年12期《财会通讯》上曾有人提出以不能成立的“资产+权益=O”,取代“资产=权益”平衡式,他误认为“权益”为负值,去抵消“资产”的正值,登不知“权益”所包含的“负债、资本、利润”等,也都是正值的。

实际上“资产=权益”平衡式中的“权益”,它所代表的是资产价值二重性中的社会性筹集的负债类货币价值,它与自主性经营的资产类货币价值是同一与共居的,因此这两层货币价值的等量平衡,就可以作为会计复式记帐的理论基础。因为在资产价值二重性中,具有自主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它就能够联系到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学说中的商品生产劳动具有的私人劳动(具体劳动)和社会劳动(抽象劳动)二重性、商品生产价值具有的个人使用价值与社会交换价值二重性,它们的二重性是一脉相承与相互沟通的,都是突出地说明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商品生产劳动、商品价值、以及自主经营的资产价值,都具有社会性。朴是,我们可以综合以上证明,非货币价值数量载体的“权益”概念,不宜列入会计复式记帐的资金平衡式。就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时,也不应当只注重借鉴其表面形式,而不注重结合国情研究其实质内容,否则,将会影响到我国会计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倒退。

另外,“资产=负债十资本+利润”平衡式,通过变项和移项,还会联系到我国17世纪初复式记帐法“龙门帐”的合龙门双轨计算盈亏的“进一缴=存一该”平衡式,即: “资产二负债+资本十利润”平衡式可变项为:“资产=(负债十资本)任损益性收入(收入)一损益性支出(费用)口”平衡式。(因利润是损益性收入与损益性支出的差额);①式移项为:“资产一(负债十资本)=损益性收入一损益性支出”平衡式②;②式等号左右可移为:“损益性收入一损益性支出=资产一厂负债书资本)”平衡式③;③式即与双轨计算盈亏的“进一缴一存一该”平衡式相一致。因为我国传统会计复式记帐法龙门帐的“进”项相当于现代复式记帐法中的“损益性收入(收入)”;“缴”项相当于“损益性支出(费用)”;“存”项相当于“资产‘,;”该“项相当于”负债+资本“。由此可见,不列入”权益“的”资产=负债+资本十利润“平衡式,不但继承与发扬了中国传统会计复式记帐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而且还充实完善了现行复式记帐中的六大会计要素,从而能够定期综合列出六大会计要素的财务报告平衡式:”期末资产=期末负债十期末资本+期末利润+(本期损益性收入一本期损益性支出)“。如再将该平衡式等号左右项目换位,并可与我国传统的四柱计算法(四柱结算法)”旧管+新收一开除=实在“(即”期初结存十本期收人,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平衡式相联系,即:”期初结存(负债十资本十利润)十本期收入一本期支出=期末结存资产“。

至于非企业会计主体应用的资金平衡式,就可以将”资本“改为”基金“;将”利润“改为”盈余“;将”损益性“改为”盈亏性“;放是六项要素的综合平衡式,就可以供给中外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普遍应用。而以”权益“笼统地取代”负债、资本、利润“三项,或者”资本、利润“两项,都不能完善地列出以上反映六大会计要素的综合平衡式,所以”权益“概念需要从会计复式记帐的资金平衡式中剔除。

作者工作单位:北京商贸学校离休教师、高级会计师、中国会计学会会员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村八区四排五号邮政编码:102212

联系电话:(010)60721460 60721463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6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债转股是当前国家大政方针的战略之一。继去年8月16日,首个债转股方案花落中钢集团后(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钢国际和中钢天源),多地债转股工作也加速推进。一些人极力鼓吹,认为其是降低企业杠杆率,化解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风险的“灵丹妙药”。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债权转股权是“换汤不换药”,而且极易成为企业逃废债、银行短期内美化报表的“双赢”工具。

债转股的“市场化”特性

债转股,顾名思义即是将债权转化为股权,是一种债务重组,也是处置不良资产的常用方式之一。债转股使得企业的债务减少,注册资本增加,原债权人不再对企业享有债权,而是成为企业的股东。

“债转股强调两句话,一是市场化,一个是法治化,不搞行政命令、不搞行政谈判,我们没有指标计划,完全是由当事各方自觉自愿协商谈判。但是,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禁止作为市场化债转股的对象。”2017年3月2日,郭树清在银监会专场新闻会上说。

在这场国新办召开的新闻会上,新任银监会主席三天的郭树清介绍了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这也是他履新后的“首秀”。

此次“首秀”,也释放了“强监管”的信号。郭树清曾任职证监会主席18个月,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他推出70余项改革措施,包括完善新股发行改革、退市制度、推进新三板等,几近“7日一新政”,也因此被称为“改革者”。在山东履职4年后,郭树清再回金融系统,被多方解读为中国将更加严肃对待金融改革与监管问题的一个信号。

被视作金融支持“去杠杆”重要举措之一的市场化债转股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潮,预计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市场总规模将达万亿元级。与此同时,作为首个吃螃蟹的银行――建设银行债转股模式获得了市场认可,即银行子公司和被转股企业作为降杠杆基金的一般合伙人(GP),引入社会资本等外部资金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

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类贷款。因此,此轮债转股,并不支持过剩产能“僵尸企业”参与,同时财政不再兜底。

目前而言有实施意义的行业预计应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些也是杠杆率相对比较高、风险集中暴露较多的行业。

各银行自行推进债转股

我国债转股历史始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1999 年,为处理国有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我国政府相继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下文简称AMC)分别对口建行、中行、农行和工行四大国有银行,将四大行1.4 万亿坏账剥离。财政部作为唯一股东向四大AMC各注资100 亿元,并担保四大AMC 向央行再贷款融资5700 亿元,四大AMC 再向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发行8200 亿金融债券,以此作为全部资金按照面值购买四大行的不良资产。

四大AMC 成立后,对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收购和交接,截至2006 年,四大AMC 累计处理不良资产1.21 万亿,占接收总额的83.5%,累计回收现金约2110 亿,回收率约17.4%。

坏账的剥离让银行轻装上阵,随后四大行相继走上财务重组、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股改上市的改革道路。债转股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也存在回收周期长、退出通道狭窄等问题。

债转股的实施也成功防范了银行不良资产率过高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避免了国有大型企业因负债沉重大面积倒闭的局面,对维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既然是银行债权转股权,银行家们最为关心的自然是对银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并渴望借此将银行业表内资产尽快实现市场化运作,资产管理也要加快升级,以解决银行业表内资产单一化倾向严重、存量资产流动性弱及银行体系不良贷款迅速上升等问题。也正因为此,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银行业积极参与债转股,助资产质量预期改善。

今年以来,各大银行更是积极布局和推进债转股。比如,此前作为本轮率先试点债转股的建行,已披露的债转股项目企业包括武钢集团、云南锡业、厦门海翼集团、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交通集团、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能源集团、焦煤集团等大型企业。再看工商银行,据介绍,截至目前已签了7单债转股的框架协议,涉及金额将近600亿。资料显示,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已达4300多亿,实施金额400多亿。另据信达证券预计,本轮债转股不仅限于不良资产,潜在不良和正常类贷款也有望转股,预计规模能达5000亿左右。总体而言,预计本轮债转股的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可以说,市场化债转股潜力巨大。

“债”概念股蓄势待发

市场化银行债转股方案一出,市场热议非凡。对市场化债转股感兴趣的不只是银行,各路资本都在争抢进入AMC领域。进入2017年后,上市公司也加速布局AMC。这样一来,银行业通过债转股加快资产管理升级步伐的设想在实施过程中或充满竞争。

“债转股的启动,标志着企业降杠杆的开始,主要利好以下几类行业板块。”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首席投资顾问符海问认为,那些资产负债相对较高以及周期性较为突出且处于去产能阶段的行业板块,如钢铁、煤炭等,但由于债转股是一种渐进式的做法,因此对上述板块的影响可能也是渐进式的,不大可能立竿见影。但作为处置参与主体之一的资产管理公司(AMC)则不一样,因为这类公司受益最为直接,因此相关概念股的表现短期表现可能更强劲。

“对应债转股的参与者,债转股概念股可以细分为五类:AMC业务、金融交易所、转股获批、转股预期以及银行。”国联证券分析师张晓春指出。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银行将受益债转股,但当前银行股表现并不明显,市场似乎并未将其纳入债转股概念。中国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孙学工日前更表示债转股可能增加银行的风险,但政府已有安排来限制此类风险。

“目前债转股还没有进入实质性操作之中,对于债转股仍然是概念性的投机炒作,除海德股份外,其他大部分概念股的可持续性值得商榷,高度也是有限的。”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刘光桓说。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43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下,国内外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国内企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才是其本旨,而其中财务杠杆效应就反映着企业的经济后果,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才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有关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焦点,许多研究都让我们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这些研究都未给出明确调控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给出合理资本结构的具体方法,因此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可靠的建议。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综合比较分析、规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深入、广泛的资料搜集和文献阅读了解债务融资以及其产生的杠杆效应的概念界定以及本文所能涉及的所有相关财务指标的知识。

其次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相关实例或者数据,运用横向和纵向比较方法来充分证实债务融资杠杆效应所面临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最后通过具体企业的实际数据,利用规范研究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方法,运用各项财务指标的相关计算公式为案例企业探寻较为合理的资本结构和债务融资结构,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控制企业债务规模,降低资本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债务融资及相关财务指标的概念界定

2.1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相关概念

2.1.1经营杠杆

企业因存在固定的经营成本,在不超过固定经营成本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来降低单位销售额的固定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这就形成了经营杠杆。企业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影响就引发了经营杠杆效应。企业利用经营杠杆既能获得经营杠杆利益,又遭受经营杠杆风险带来的利益损失。经营杠杆用息税前利润EBIT表示资产总报酬即销售额减去变动性和固定性成本,经营杠杆的大小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表示即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销售变动率之间的比。

2.1.2财务杠杆

企业因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当企业债务经营时,无论企业掌握多少营业利润,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固定的。一旦息税前利润增大,每一份息税前利润所要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使得企业普通股收益或者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从而会给股东带来较大的收益。这就产生了财务杠杆。它是用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表示即息税前利润与息税前利润减去债务利息差额的比,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则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2.2债务融资相关财务指标的概念

2.2.1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即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现为企业资产总额中,债务资金所占的比重,用来综合反映企业偿债能力。

(2)流动比率是企业存在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企业最合理的流动比率是2,在此情况下企业偿债能力才有保障。

(3)速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扣除存?等变现能力差且不稳定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准确可靠地评价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4)股权比率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比率,股权比率越大则表明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占比大。

(5)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即净利润、所得税和利息费用三者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代表企业获利能力对债务利息偿还的保障程度。

2.2.2盈利能力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两大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代码为ROE,定义为净利润/净资产,反映企业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指标代码为ROA,定义为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效果。净资产收益率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在总资产报酬率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息税前利润率全面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一般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则表明该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经营管理水平也就会越高。

3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债务融资模式运用较为广泛的形势下,我国企业仍然存在着依靠自有资金经营发展或者由于企业自身规模太小难以举债经营发展的两大举债不力的问题。

首先,针对企业依靠自有资金经营发展的情况来看,家族企业在这类不进行债务融资的企业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家族企业众多且分布广泛,家族企业的利益高度相关,其经营者即所有者拥有了家族共同的整体利益。一旦家族企业进行了债务融资,不管是利用债务融资获得了利益还是利用债务融资承担了风险,对于家族企业来说,无疑是不妥的。如果企业通过债务融资获取了相应的财务利益,作为家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就会因为缺乏如其他企业那样的科学分配模式而造成家族企业为了获取的利益而分崩离析。为此,在众多不利用债务融资的企业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家族企业是很少通过债务融资来进行企业的生存发展的,更多的是利用家族自有的资金来发展企业,在此传统的经营模式下,这类企业就会丧失通过举债引起的杠杆作用而产生的收益。

其次,针对企业难以举债经营发展的情况来看,这类企业目前融资能力有限,融资非常困难。由于债务融资中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筹资方式受到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导致该类企业难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融入资金经营;再者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自有资金有限,但是鉴于债权机构对于该类企业的评估,可知该类小型企业规模小,资金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较差,一旦债权机构向其借入资金,就必然会承担着到期不能收回债务的风险,为此,尽管这类规模较小的企业期望债权机构给予相应的借贷资金来谋求企业长久发展,债权机构也不愿意向这类企业借入资金来增加自身的投资风险。

4解决债务融资杠杆效应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通过债务融资的筹资方式无疑能够获得财务收益,若企业放弃这一方式就会丧失利用借入资金获取收益的机会,因此部分举债不力的传统企业需要改变经营模式,适度举债经营,具体对策如下:

(1)企业应当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传统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相结合,若举债经营,一方面获取财务收益,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难以科学分配利益;另一方面发生风险,企业所有者即企业经营者,必然承担全部责任,难以区分责任的大小及其归属。为此,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只有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债务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改变其经营模式。

(2)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扶持。企业难以通过举债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债务融资的常用方式:发行股票及债券、银行借贷受到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旦政府出台政策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让企业能继续发展来给我国国民经济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那么政府就应该在适应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出台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给予企业政策扶持,以方便企业更加透明地经营发展。

5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

5.1案例企业介绍及选取

常州市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是一般纳税人性质的企业,该企业财务指标的相关数据如表1。

基于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在现今运用不合理,存在着较多问题,大多数企业难以合理控制债务比率,无法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债务来把控企业财务杠杆并且经营企业,在此,为了对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债务融资下的财务杠杆效应状况进行可靠性分析,本文将运用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具体数据作为分析所需要的样本数据来客观认识该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然后通过相关财务指标运用其计算公式来分析目前该企业在债务融资的情况下各项财务指标的使用程度以及企业的经营形势,进而可以对症下药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来自我调节企业的债务,使得在债务融资的筹资方式下,利用更大的财务杠杆利益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财务风险所引发的不利影响,并且科学控制相关财务指标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下去。

5.2案例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债务融资到期需要偿还一定的本息,因此分析该企业的偿债能力,能够更好地使得企业认识到债务融资给予的是财务杠杆利益还是财务杠杆风险,并且为企业做出科学的债务融资规模提供切实可行的根据,本文将对该案例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支付倍数、股东权益比率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作出判断,见表2。

从短期偿债能力角度看,该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较低,表明该公司并没有偿还流动负债的良好保障,无论是流动资产还是扣除存货以后的速动资产都难以有效地保证企业能够偿还债务,这表明该企业的短期??还能力较差;从长期偿债能力角度看,该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较小,2012年所有者投入占企业资产的29.41%,2013年所有者投入有所增加,2014年则继续保持了增加态势,增加了债务融资,总体上分析,该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较低,过度依靠债务融资,对于债权人缺乏有效可靠的保障,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5.3案例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指标分析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代表企业获得少量的财务杠杆利益,也承担着少量的财务杠杆风险。在上述两大指标下,若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那么该企业就能够具有偿债的保证和具有获取财务利益的可能。根据第二章重要盈利指标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该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见表3。

根据表3的企业盈利指标数据的显示表现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30%-50%的平均水平,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都比较低,ROA明显低于同期Rd。

根据表3中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数据,可以得出下图1,直观地看出两者的变动关系。

通过图1可以得出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线性关系,随着在产负债率的增加或者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降低或者增加的趋势。

通过图2直观反映了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与资产负债率也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资产负债率的降低或者增加,总资产报酬率呈现增加或者降低的趋势。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8

一、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原因

(一)从国际趋同角度来看。据统计,FASB从1990年12月至2006年9月的55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就有41份,约占准则总数的75%;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中运用现值和公允价值的比例约占75%,2003年和2004年由IASB的准则中,有关资产、负债确认与计量的准则直接运用公允价值的比例已超过90%。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的会计准则中也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与国际趋同,但同时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公允价值的运用方面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和规定,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还处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资本市场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既是会计计量的不断前进,又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二)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历史来看。我国在1998年的《债务重组》中首次采用了公允价值,在2001年修订前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易》、《投资》等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有直接的运用。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调节报表进行会计造假,财政部于2001年和修订八项准则,取消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和投资准则中的使用,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但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用了折中的方式,即用资产减值来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据谢诗芬的研究表明,我国除在上述准则中直接使用公允价值外,在其他一些准则中还间接涉及公允价值,认为除现金流量准则外,我国现行准则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允价值,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占现行准则的95%。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再一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会计计量属性由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共同组成。

(三)从当前经济环境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公允价值的经济环境。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奠定了环境基础。公允价值运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公开、公平、有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同时,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提高资本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违纪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财政部也不断地加大了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鉴别的能力也有所加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这些方面的改进和提高都为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提供了软环境,同时也为公允价值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奠定了一定的环境基础。

二、公允价值的涵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而要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国际会计界,不同的机构对公允价值有不同的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5年6月的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2)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0年2月颁布的第7号概念公告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当前的非强迫交易或非清算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FASB2000)。”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同时,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使用公允价值也提出了一些限定条件。

这些会计准则都强调了公平和自愿的相同点。同时,不同点是:FASB定义的公允价值是:“在当前交易中”使用的金额,从而将历史成本排除在公允价值之外,而其他国家定义的公允价值没有时间限制。也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谢诗芬研究了公允价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除了已得出公允价值概念的本质是:“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会计表达、是对能反映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现值概念的体现”的结论外,还得出了关于公允价值概念的特征,即包括交易的公平性、计量对象的全面性(资产有公允价值,负债也有公允价值)、交易市场的兼容性(既有活跃的市场也有非活跃的市场)、交易和交易双方的假定性(虚拟性)、计量的不可加性、概念的动态性、历史成本相比的概念优势(包括信息及时、充分、因面向市场而客观可比、全面反映管理层决策水平、可简化金融工具会计的复杂性)等,但公允价值概念的根本特征是“真实和公允”。我国以前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实际上历史成本也是当时的公允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成本也是过去状态下的公允

价值,两者是不矛盾的;只不过在现在经济环境下,更应该以公允价值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公允价值应用的主要方面

(一)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运用。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衍生工具则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合同,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合同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同时,准则规定对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减值等都是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实质是公允地全面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运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认损益。同时,如果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中的运用。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从债务人方面来看,当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就有可能被某些有心人加以利用,一方面解除了负债,同时还可能获得收益,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从债权人方面来看,以现金清偿债务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现金之间的差额,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四、对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思考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做了适当的改进和一些限制条件。这就与国际会计准则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由初创转向完善,这为公允价值的确定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我国的企业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越来越密切,同时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及企业间的股权投资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有其实际的现实意义,准则的制定也为规范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9

一、IASB概念框架、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2010)中将“确认”定义为:“确认是把满足确认标准的会计要素列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过程。每个要素都由文字和货币金额表示,其金额计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合计数中。未能确认这些项目,无法通过披露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或通过附注或解释材料来加以补正。”概念框架规定了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有两条:一是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二是该项目的价值或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在评估一个项目是否满足确认标准时,还要考虑重要性和可靠性原则(完整、中立和没有差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与计量》(简称SAFC No.5)中,将“确认”定义为“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及数字表述某一项目,其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对一项资产或负债而言,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与发生,还要记录其后续的变动,包括导致该项目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FASB认为确认包括对某一个项目的初始确认,该项目以后发生变动的后续确认以及如果该项目消失时的终止确认。SFAC No.5提出四项确认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另外,某个项目是否确认,还应满足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准是: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与该要素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者流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额或者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不难看出,我国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基本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通过分析IASB概念框架、FASB概念公告和我国基本准则中对确认的表述,我们可以发现:

(1)IASB概念框架与FASB概念公告都对“确认”的概念进行了详细定义,而我国基本准则仅仅列出了会计要素确认的标准,并没有定义“确认”的概念。

(2)FASB在“确认”的概念中提及了终止确认,即应该确认导致某项目从财务报表中移除的事项。而IASB概念框架与我国基本准则没有涉及“终止确认”。

(3)IASB概念框架与我国基本准则都在确认标准中加入了可能性门槛,而FASB没有将可能性作为确认标准。但是,FASB在确认标准中加入相关性,这是其他两者没有的。

(4)IASB与FASB对可靠性的定义不完全相同,IASB认为可靠性应该包括完整性、中立性和无差错。而FASB认为可靠性包括公允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二、现行会计要素确认原则存在的问题

IASB概念框架、FASB概念公告与我国基本准都直接用于指导财务报告的编制,它们将确认活动限定在财务报表影响范围之内。因此,报告主体并不需要确认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而是仅仅确认符合资产负债条件的项目。

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更加复杂多变,信息使用者要依据会计信息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对他们有用的信息就是企业掌握的全部资源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及企业的管理层如何高效的管理和使用这些资源。要实现上述目的,最准确和最容易理解的做法就是把企业掌握的资源和承担的义务全部纳入确认的范围。

然而,现有的会计要素确认标准显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它将财务报表之外的信息排除在确认活动之外,因此导致大量经济业务无法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各种表外业务);另外,由于缺乏可靠的确认标准与计量技术,像人力资产、智力资产、虚拟资产、自创商誉等这些对决策者至关重要的信息都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反映,这使得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降低。

三、IASB确认原则的修改思路

现行的概念框架确认原则无法在报表中反映所有的经济业务,因此它会影响信息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决策。2013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了概念框架的讨论稿,在讨论稿的第4部分中,修改了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一)删除可能性门槛

现行的会计要素确认标准规定:与要素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或者流出企业。一般情况下,“很可能”的概率区间是大于50%并且小于等于95%。

但是,在特定时点,有些项目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较低,但它们的确是资产或者负债。在这种情况下,设立可能性门槛,会导致这些项目不能计入财务报表。

另外,有些事项是否发生的概率会围绕着可能性门槛上下波动,这就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实体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但是,项目不确定性仅仅能影响该项目的计量,而不能决定报告主体是否确认该资产或负债。

综上所述,IASB认为“可能性”不应该作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报告主体应该确认其掌握的全部资源和应履行的义务,不确认这些项目,无法通过揭示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或通过附注或解释材料来加以补正。

(二)将相关性加入会计确认的标准

虽然概念框架删除了可能性门槛,但是若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不确定性太大,使得确认某个项目以后得到的信息仍不具有相关性。这时是否应该确认该项目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ASB在讨论稿中将相关性加入会计确认的标准。

相关性与未来事项相关,它要求会计信息要具备预测价值.能使信息使用者预测到未来的结果。因此.相关性针对未来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符合相关性的信息就是能够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making a difference)。

在大多数情况下,确认报告主体掌握的全部资源和应履行的义务就能够给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确认这些资源和义务提供的信息与使用者并不相关,或者提供信息需要的成本超过了使用该信息带来的收益。 因此,在确认会计要素时,将相关性加入会计确认的标准。

1.如果经济事项是否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确认该项目需要做出重大的估计,那么确认该项目对信息使用者就不太相关。例如:研发项目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是非常不确定的,估计这个项目的经济利益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确认这样一项资产就是不相关的。

2.有些资产负债项目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确认某些特定的资产负债项目而不确认它的关联项目,产生的信息将因为不完整而难以理解。例如:如果会计主体利用衍生工具作为套期工具,对冲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风险。这时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是相关项目,仅仅确认衍生工具而不确认被套期项目所产生的信息就是不相关的。

3.自创商誉不确认,就是因为确认自创商誉产生的信息是不相关的。因为通用财务报表并不是用来对企业进行估值,而是为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信息,帮助他们评估报告主体的价值。而自创商誉的确定恰恰是建立在对报告主体的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所以自创商誉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信息将带有决策倾向,其中立性会受到影响,因此不再具有相关性。

综上所述:IASB在确认会计要素时将相关性作为确认标准之一。如果确认资产或负债产生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不相关,或者提供这些信息的成本太高,使得信息的相关性降低,报告主体可以不确认该资产或负债。如果这些信息是相关的,并且提供这些信息的成本不会超过其带来的收益,无论是否确认,报告主体都应该披露这些资产或负债。

(三)将如实反映加入会计确认的标准

2010年IASB和FASB联合了修订完成的概念框架中的两章,分别是《第一章—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第三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其中对“如实反映”的表述是:完整的、中立的且没有差错的。

完整性即主体应该确认其掌握的全部资源和应履行的义务;中立性即主体在使用确认标准时,不会预先选定立场,对资源和义务以及收入和费用均等对待,不厚此薄彼;无差错的要求是当确认资产和负债的决策流程或者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容易出现差错时,报告主体不应该确认该资产或负债,因为确认产生的信息不符合相关性要求。

另外,修订后的联合概念框架将可靠性删除。可靠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难以量化,其定义的范围涵盖了如实反映和可验证性。但是,可验证性并不是信息有用性的必要条件,许多对未来的估计并不能被直接验证,但是它们却是相关性较高的财务信息。因此,IASB仅仅将可验证性作为增进质量特征,而不是会计确认标准之一。而如实反映与会计计量密切相关,是可靠性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所在,因此联合概念框架把其本质的概念抽取出来替代可靠性更符合会计信息的特点。

综上所述:IASB将如实反映作为会计确认的标准之一,但是,如果报告主体已经披露与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相关的所有必要的描述和解释,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还不能如实反映报告主体的资源或义务及其变动情况,报告主体就可以不确认该资产或负债。

(四)考虑增进质量特征

增进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

如果主体未能确认某些资产和负债,将会导致其财务报表的及时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受到影响。可验证性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确定财务报表的信息是如实反映。但是,某些并不能直接被验证的信息,对于使用者是非常相关的。例如:某些超前的估计。因此,可验证性并不是项目确认的必需条件。

由此可见,讨论稿并没有强制要求会计要素在确认时符合增进质量特征。

最后,对于无需确认资产或负债的情形,IASB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修改某些准则,以确定哪些资产和负债不需确认。

四、IASB确认原则修改后的潜在影响

理清IASB的修改思路后,笔者认为如果IASB的概念框架最终采纳了讨论稿中对确认原则做出的修改,将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产生以下影响:

(一)众多表外负债将被记入财务报告

公司表外负债和表内负债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表外负债通常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项所确定,表外负债发生时并不能明确地知道其结果,而且也难于证实。因此现在是否需要偿还以及偿还对象和时间等方面都不确定。如资产证券化、售后资产的回租、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环境负债、未决诉讼和质量担保负债等,它们成为表外负债,既有企业自身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同时又有会计准则规范的不确定性。

将可能性门槛从会计确认标准中剔除以后,上述表外负债就不会因为不确定性而被排除在报表之外,财务报告就能更好的反映报告主体掌握的全部资源和应履行的义务,信息使用者也能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以供其决策。

(二)降低决策者面临的不确定性

由于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会计信息的重要功能是降低投资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相关性上升为基本质量特征后,能从根源上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

可靠性本身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反映基于过去事项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考虑到部分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利益就会向该部分利益相关者倾斜,这样可靠性就会减弱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如实反映满足用客观标准定义的信息真实性要求,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在现实的条件下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时间、数额,如此就能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五、IASB确认原则修改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启示

(一)降低确认门槛,扩大确认范围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概念框架讨论稿中,对要素定义以及确认标准都做出了修改。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可以借鉴IASB对可能性的处理方法,将可能性门槛从要素的确认标准中删除。

我国现行的确认标准包含了要素定义,然而很多无法满足要素定义的事项,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使用者来说往往是极为重要的会计信息,例如:人力资源、智力资产等。这些资源是否应该计入企业财务报表中?是表内确认还是表外披露?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企业业务模式的创新,企业会更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风险,而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等等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未来经济利益 流入或者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无法可靠估计。但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要求将衍生工具纳入表内,若严格按照基本准则中,资产负债的确认对可能性的要求,有些衍生工具将无法纳入表内,这就造成了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冲突。

另外,如果将可能性的门槛界定为发生的概率大于50%,如何判断事项发生的概率也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因此,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我们应降低确认门槛,扩大确认范围。

(二)增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分层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没有阐述相互之间的逻辑结构,也没有区分相互之间的层次,而且部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还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如相关性和可靠性、谨慎性和中立性等。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特征分为基本信息质量特征和增进信息质量特征。基本质量特征即相关性和如实反映,是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的条件。增进质量特征即可比、可验证、及时以及可理解,对基本性质量特征起巩固和加强的作用,使得会计信息有用性得以放大和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联合概念框架对这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分层,建立概念清晰、逻辑层次分明的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三)在基本准则中引入确认的定义

会计确认作为会计的核心,应当成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所要明确的重要内容。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与计量》,IASB在《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中都对会计确认做出了明确规定。

负债融资的概念篇10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作为这一概念的直接解读者,先后于2月17日和3月7日在央行网站上发表《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的中间目标》两篇文章。

争议随之而来,焦点集中在社会融资规模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性、可控性,以及行政规模调控等问题上。

这一新统计概念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新思维?4月1日,盛松成在央行办公室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不能用旧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新的概念。“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往往会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阐述它,由此对新概念产生误解。”

面对各界对行政调控的担忧,盛松成多次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是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绝不意味着把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债券、股票等具体调控指标,而是通过数量与价格调控手段相结合,保持今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合理。

理论和实践创新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怎样的意义?

盛松成:迄今为止,社会融资规模概念有三种提法,即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规模和社会融资总规模。它们是同一概念的三种不同的提法。

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是我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将对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使金融宏观调控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即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绕开贷款规模。

三是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社会融资规模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结合起来,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无类似的国际经验?

盛松成: 首先,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受到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的启示。

这些理论认为: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不仅仅是狭义的货币,而且是包括狭义货币在内的所有短期流动性资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行为,而且是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活动和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货币当局不仅应该控制商业银行及其负债,而且应该控制其他金融机构及其负债;货币供给并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的外生变量,而是取决于经济过程本身的内生变量。

同时,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也是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思考的产物。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联系密切,贷款的提供者扩大到整个金融体系;信用过程不仅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内,而且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已不能完全反映货币信贷创造过程;资产负债期限转化职能不仅局限于传统商业银行,而且发生在“影子银行”的其他多种形式中;宏观审慎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大量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产品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

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不能满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中央银行需要监测更广义的信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广义信用的概念囊括了实体经济部门债务资金的所有来源。

详解中间变量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新概念,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调控思路?

盛松成: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往往会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阐述它,由此对新概念产生误解。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一个新概念,其创新不仅体现在其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它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监测指标和中间变量的市场化方向上。

从历史上看,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曾有一个发展过程。1994年10月起,央行开始正式按季度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分层次监测指标。1995年央行尝试将货币供应量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1996年起,货币供应量正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由此可见,社会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也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拟从2011年一季度起试公布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未来条件成熟,可按月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及各组成部分。

《财经》:央行一直在强调价格和数量工具的综合运用,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将带来哪些新的转变?

盛松成:近年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逐步确立,Shibor在金融产品定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影响社会流动性水平和市场利率水平,会对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股票和债券价格及其融资规模。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在实际操作中,将如何发挥其作为中间变量的作用?目前社会舆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理解存在一些分歧。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在实际操作中会被分解为信贷、债券、信托等具体规模调控指标。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这绝不意味着把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债券、股票等具体调控指标,而是要“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采用基于2002年至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CPI的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尤其要指出的是,社会融资规模与物价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意义重大。

同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基础货币、利率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基础货币与社会融资规模的正相关系数为0.15,高于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正相关系数(0.06)。利率与社会融资规模的负相关系数为0.57,高于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负相关系数(0.53)。

探路逆周期监管

《财经》:今年1月的国务院工作会议和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出现了“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表述,如何理解“合理”的含义?

盛松成:应从总量和结构上来理解“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首先,社会融资规模应在总量上保持合理。一是社会融资规模应与宏观调控目标相一致。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测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应社会融资规模。二是社会融资规模应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吻合,与宏观调控导向相吻合。三是社会融资规模应有助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其次,社会融资规模应在结构上保持合理。一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构要合理。二是要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三是要重视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

社会融资规模涉及金融市场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需要各相关部门更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财经》: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行三会”的协调问题,目前有什么新进展?

盛松成:我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达成共识,在原有数据共享基础上加强协作,保证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财经》:“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社会融资规模在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盛松成: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操作上,逆周期调控社会总体流动性水平;目标上,加强金融体系稳健性分析监测和评估,避免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上,要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