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筹资的方式十篇

时间:2024-03-26 11:29:56

负债筹资的方式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1

所谓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指在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的息税前利润,它表明筹资企业的一种特定经营状态或盈利水平。每股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息税前利润-负债利息)×(1-所得税率)

每股利润=

普通股股数

当企业处于无差别点状态时,无论是采用权益筹资还是负债筹资方式,股东的每股利润都相等,权益筹资方式和负债筹资方式没有差别;当息税前利润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大于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企业应当优先选择负债筹资;当息税前利润小于无差别点时,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大于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权益筹资。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设某企业原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普通股50万股,每股权益10元,负债500万元,利率10%。现因生产发展需增加资本1000万元,可采用权益筹资方式增发普通股100万股,每股价格10元,也可采用负债筹资方式,负债利率为10%。当息税前利润分别为230万元,200万元,185万元时,可作筹资决策分析如表1所示:

表1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息税前利润230200185

筹资方式权益负债权益负债权益负债

负债资本500150050015005001500

权益资本150050015005001500500

资本总额200020002000200020002000

息税前利润230230200200185185

利息501505015050150

税前利润180801505013535

每股税前利润(元)1.201.601.001.000.900.70

注:为简化分析过程,本文采用税前利润进行无差别点分析,下同。

从表1可知,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为息税前利润200万元,此时,权益筹资方式下和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都是1元,两种筹资方式对企业的收益来说没有差别;当息税前利润为230万元时,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为1.60元,大于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1.20元,企业应当优先选择负债筹资方式;当息税前利润为185万元时,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为0.90元,大于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收益0.70元,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权益筹资方式。

笔者认为,以每股利润指标作为筹资结构决策时无差别点的判断依据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采用每股利润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计算分析过程反映不出有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2)每股利润不能反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水平。当新老股东每股成本不等时,有可能在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但企业的权益资本利润率并不相等。筹资者进行筹资决策时,不仅要看每股利润的高低,更要看权益资本利润率的高低,如果仅根据每股利润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就会作出错误决策。假设例1中的企业增发新股的价格为每股20元,息税前利润分别为250万元和230万元,筹资决策分析如表2所示:

表2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息税前利润250230

筹资方式权益负债权益负债

负债筹资50015005001500

权益筹资15005001500500

资本总额2000200020002000

普通股股数(万股)1005010050

每股权益(元)15101510

息税前利润250250230230

利息5015050150

税前利润20010018080

每股税前利润(元)2.002.001.801.60

息税前利润率12.5%12.5%11.5%11.5%

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13.33%20%12%16%

从表2可知,随新股发行价格的不同,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在变化的。当新股价格高于原每股权益时,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上移,权益筹资区间扩大,负债筹资区间缩小;当新股价格低于原每股权益时,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下移,负债筹资区间扩大,权益筹资区间缩小。当新股价格从原每股权益10元提高到20元时,增发新股股数由100万股减至50万股(1000万元/20元=50万股),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由200万元上移至250万元,权益筹资区间由小于200万元扩大至小于250万元,负债筹资区间由大于200万元缩小至大于250万元,即当息税前利润在200万元至250万元区间时,企业的优选筹资方式由负债筹资方式变为权益筹资方式。如果企业仍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筹资决策,这种改变将会导致企业筹资决策失误。

如当息税前利润为230万元时,权益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80元,高于负债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60元。按照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分析法,企业应优先选择权益筹资方式,但显然这种决策是错误的。虽然负债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60元,低于权益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80元,但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平均成本为10元,权益资本利润率为16%,而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平均成本为15元,权益资本利润率为12%,所以应优先选择负债筹资。

同理,当新股价格降至5元时,增发新股股数由100万股增至200万股(1000万元/5元=200万股),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由200万元下移至175万元,200万元至175万元的区间由权益筹资区间转变为负债筹资区间。如果企业仍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筹资决策,这种改变同样会导致决策失误,本文就不再详细举例。

笔者认为,采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权益资本利润率是净利润与权益资本相比较后得到的一个相对数指标,不受每股价格的影响,便于筹资者进行筹资决策。其次,采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能够反映权益资本利润率与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资本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联系。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税前权益息税前资负债息税前资负债

=+×(—)

资本利润率金利润率权益金利润率利率

从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新增负债利率等于原负债利率时,(1)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增资后资本总额×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如例1,负债利率=10%,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10%,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2000万元×10%=200万元。(2)权益资本利润率的高低受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资本结构(负债与权益的比例)三个因素的影响,而与股票价格无关。(3)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负债的杠杆作用失效,无论是采用权益筹资还是负债筹资,权益资本利润率不变,且等于息税前资本利润率。

负债

(4)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时,×(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权益

为正值,即财务杠杆发生正向作用,负债比例越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就越高,故应优先选择负债筹资。

负债

(5)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小于负债利率时,×(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权益

为负值,财务杠杆发生反向作用,负债比例越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就越低,故应优先选择权益筹资。

当新增负债利率不等于原负债利率时,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并不等于新旧负债的加权平均利率。本文对此作如下进一步分析:

假设Y为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X为息税前资本利润率,A为原有负债,B为原有权益资本,C为增资额I1为原有负债利率,I2为新增负债利率,

AI1+CI2

I3为负债增资后加权平均利率,即I3=

A+C

则权益筹资的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为:

A

Y1=X+(X-I1)(1)

B+C

则负债筹资的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为:

A+C

Y2=X+(X-I3)(2)

B

令Y1=Y2,则有

AA+C

(X-I1)=(X-I3)

B+CB

整理得出权益资本利润率无差别点为:

AI1+(B+C)I2

X=(3)

A+B+C

根据以上公式(1)、(2)、(3)可作分析如下:

1、当I1=I2=I时,

AI+(B+C)I

X==I

A+B+C

A

Y=I+(I-I)=I

B+C

如例1,I=10%,X=10%,Y=10%

2、当I2≠I1时

AI1+(B+C)I2

X=

A+B+C

Y=I2

如设I1=10%,I2=13%,则

500×10%+(500+1000)×13%

X==12.25%

500+500+1000

Y=I2=13%

表3权益资本利润率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I1=I2=10%I1=10%I2=13%

筹资方式权益负债权益负债

负债原有负债(A)500500500500

新增负债(C)10001000

负债总额(A+C)50015005001500

权益原有权益(B)500500500500

新增权益(C)10001000

权益总额(B+C)15005001500500

资本总额(A+B+C)2000200020002000

原有负债利率(I1)10%10%10%10%

新增负债利率(I2)10%13%

负债利息(AI1+CI2)5015050180

无差别点息税前

资本利润率(X)10%10%12.25%12.25%

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200200245245

税前利润1505019565

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10%10%13%13%

筹资

决策

分析X>10%,负债筹资X>12.25%,负债筹资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2

关键词:EBIT-EPS分析法 最佳资本结构 基本原理图 直线关系 直线斜率

佳资本结构应当是使企业的总价值最高,在企业总价值最高的资本结构下,企业的资本成本也是最低的。在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地利用债务筹资,科学地安排债务资本的比例,是企业筹资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企业应该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方法主要有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EBIT-EPS)分析法(每股收益分析法)、比较资本成本法和公司价值分析法。运用EBIT-EPS分析法有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其中一种方法计算出债务和普通股等各种筹资方式下的每股收益(EPS),比较EPS最大的方案是最佳的筹资方式,此种方法容易理解;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找出每股收益(EPS)无差别点,当预期息税前利润(EBIT)或业务量(Q)大于无差别点EBIT或业务量(Q)时,应当选择财务杠杆效应比较大的债务筹资方案,反之,选择普通股筹资方案有利。本文对第二种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

EBIT-EPS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都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EBIT)或业务量(Q)水平,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佳资本结构融资方案的方法。本文先以两种最简单的筹资方式负债筹资和普通股筹资勾画出EBIT-EPS分析法原理图,其中横坐轴表示自变量EBIT或Q,纵坐标表示因变量EPS,具体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如图1所示。

二、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中的直线关系

本文用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I表示某种筹资方式下的利息费用,T表示企业所得税税率,D表示原筹资方式下优先股股利,N表示普通股股数,则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每股收益EPS=[(EBIT-I)(1-T)-D]/N。企业在按照负债和普通股追加筹资时,因为两种基本筹资方式下I、T、D和N都是已知常数,则因变量EPS随自变量EBIT的变化关系可以用EPS=(1-T)EBIT/N+[-(1-T)I-D]/N表示。此等式中如果自变量EBIT用自变量x表示,因变量EPS用y表示,常数(1-T)/N和[-(1-T)I-D]/N分别用常数a和b表示,则等式EPS=(1-T)EBIT/N+[-(1-T)I-D]/N正好符合直线方程y=ax+b。综上所述,企业的债务筹资和普通股筹资基本原理图不是其他线性关系,而是相对应的两条直线。

三、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中的直线斜率

基本原理图中纵坐标轴因变量EPS与横坐标轴自变量EBIT的直线关系表示为EPS=(1-T)EBIT/N+[-(1-T)I-D]/N,利用直线关系y=ax+b,可以看出直线斜率a=(1-T)/N。企业在追加筹资时,由于追加普通股筹资相对单纯的负债筹资来说增加了一部分追加的普通股股数,因此,上述斜率的分母企业追加普通股筹资的股数N比追加负债筹资的股数大,在1-T为固定常数的前提下,则负债筹资的斜率大于普通股筹资的斜率。同时因为斜率(1-T)/N是大于零的,可以看出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中,企业追加负债和普通股筹资都是上升的直线,只是负债追加筹资比普通股追加筹资的直线上升的陡峭。

四、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中横坐标轴的直线起点

根据公式EPS=[(EBIT-I)(1-T)-D]/N,对于横坐标轴,若EPS=0,则负债和普通股筹资在横坐标轴上的起点EBIT=D/(1-T)+I。在无优先股追加筹资时,负债和普通股两种追加筹资方式下D/(1-T)相等,除了原有资本结构中的利息I原外,负债筹资比普通股筹资的利息I增多追加筹资增加的利息I新债。进而可以看出,普通股筹资在横坐标轴上的起点EBIT1小于负债筹资在横坐标轴上的起点EBIT2。

五、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中的无差别点及运用结论

(一)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中的无差别点。综上所述,普通股筹资在横坐标轴上的起点EBIT1靠前于负债筹资横坐标轴上的起点EBIT2,然而负债筹资直线斜率大于普通股筹资的直线斜率。基于此,可以很容易得到上面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负债筹资和普通股筹资存在交点(即无差别点),在EBIT-EPS无差别点上,无论负债筹资或普通股筹资方案,每股收益EPS是相等的。假设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对应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则负债筹资下的无差别点EPS=[(EBIT-I原-I新债)(1-T)-D原]/N原=普通股筹资下的无差别点EPS=[(EBIT-I原)(1-T)-D原]/(N原+N新股),其中,I原表示原资本结构中的利息费用,I新债表示追加负债筹资新增的利息费用,N原表示原资本结构中普通股的股数,N新股表示追加普通股筹资新增的股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对应的EBIT=N原I新债/N新股+I原+I新债+D原/(1-T)。

(二)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的运用结论。企业追加筹资时,哪种方案下EPS较大,该种方案就是最佳筹资方案。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预期EBIT小于无差别点EBIT时,普通股筹资方案下的EPS大于负债筹资方案下的EPS,则此种情况下普通股筹资有利;相反,当预期EBIT大于无差别点EBIT时,选择财务杠杆效应较大的负债筹资方案有利。在理论和实务分析中,运用EBIT-EPS分析法正是运用上述结论进行筹资决策选择。

六、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的引申

企业追加筹资不仅仅是上述的单纯的负债筹资或普通股筹资,常见的还有负债与普通股混合追加筹资和优先股追加筹资等,下面就企业负债和普通股混合追加筹资、企业优先股追加筹资做一简要引申:

(一)企业负债和普通股混合追加筹资。相对企业单纯的负债或普通股追加筹资而言,部分负债和部分普通股混合追加筹资(混合筹资)可以看成两种情况的一种折中。若画原理图,则混合筹资是处于单纯负债和普通股筹资之间的一条直线,即在横坐标轴上的起点EBIT3处于EBIT1和EBIT2之间,其斜率高于普通股筹资的斜率却低于负债筹资的斜率。与此同时,对于最终运用何种方式进行筹资决策:混合筹资和负债筹资比较时,把混合筹资看成类似于单纯的普通股筹资;混合筹资与普通股筹资比较时,则把混合筹资看成类似于单纯的负债筹资。这样就可以利用上述关于EBIT-EPS分析法基本原理图的结论进行筹资决策。

(二)企业优先股追加筹资。实务中,企业在追加筹资时,通常不把负债追加筹资与优先股追加筹资看成一组备选方案。究其原因,企业在追加优先股筹资时EPS=[(EBIT-I原)(1-T)-D原-D新优先股]/N原,其中,D新优先股表示追加优先股筹资增加的优先股股利;企业追加负债筹资时EPS=[(EBIT-I原-I新债)(1-T)-D原]/N原。由此可以看出,追加优先股筹资时,I原、T、D原、D新优先股和N原都是能确定的常数,在画原理图时,因变量EPS与自变量EBIT也正好符合直线方程y=ax+b,而追加优先股筹资和追加负债筹资两条直线的斜率都等于(1-T)/N原,追加优先股和负债筹资是两条平行的直线,即无交点(没有无差别点)。若追加负债筹资与追加优先股筹资付出的代价相等,即新增利息支出I新债等于新增股利支出D新优先股,则优先股筹资在横坐标轴上的起点EBIT4=D新优先股/(1-T)+D原/(1-T)+I原大于负债筹资在横坐标轴上的起点EBIT2=D原/(1-T)+I原+I新债。基于此,企业优先股追加筹资在画原理图时,在横坐标轴上的起点居于负债筹资之后,并与负债追加筹资是一条平行的直线。

(三)关于EBIT-EPS分析法原理图。通过上述分析,企业在追加筹资时常见的方案有四种:(1)追加负债筹资;(2)追加普通股筹资;(3)追加负债和普通股混合筹资;(4)追加优先股筹资。四种筹资方案的EBIT-EPS分析法原理图可以用图2表示。

七、关于EBIT-EPS分析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具体运用

例:某公司原有资本1 000万元,其中普通股400万股(面值1元),留存收益200万元,银行存款400万元,年利率10%。假设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现准备扩大经营,增资600万元,有三种追加筹资方案:

A方案:全部发行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按1.5元/股发行400万股。

B方案:全部发行债券。发行600万元债券,年利率15%。

C方案:同时发行债券与普通股。发行债券300万元,年利率12%;同时按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为1.5元/股增发200万股普通股。

当企业的预期EBIT分别为180万元、200万元和260万元时,运用EBIT-EPS分析法分析企业应采用何种最佳筹资方案?

计算分析步骤如下:

首先,把A和B看成两个备选方案,假设A和B两方案的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1。则根据(EBIT1-400×10%)(1-25%)/(400+400)=(EBIT1-400×10%-600×15%)(1-25%)/400,可得EBIT1=220万元。因此当预期息税前利润小于220万元时,选择A方案筹资有利;当预期息税前利润大于220万元时,选择B方案筹资有利。

其次,把A和C看成两个备选方案,假设A和C两方案的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2。则由(EBIT2-400×10%)(1-25%)/(400+400)=(EBIT2-400×10%-300×12%)(1-25%)/(400+200),可得EBIT2=184万元。在得出结论时,与普通股筹资的A方案相比,可以把混合筹资C方案看成单纯的负债筹资。当预期息税前利润小于184万元时,选择A方案筹资有利;当预期息税前利润大于184万元时,选择C方案筹资有利。

最后,把B和C看成两个备选方案,假设B和C两方案的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3。根据(EBIT3-400×10%-600×15%)(1-25%)/400=(EBIT3-400×10%-300×12%)(1-25%)/(400+200),可得EBIT3=238万元。在得出结论时,与负债筹资的B方案相比,可以把混合筹资C方案看成单纯的普通股筹资。当预期息税前利润小于238万元时,选择C方案筹资有利;当预期息税前利润大于238万元时,选择B方案筹资有利。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利用两种方法得出追加筹资决策的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由上述两种方法可以看出:当企业预期息税前利润EBIT小于184万元时,选择A方案筹资有利;当预期息税前利润EBIT处于184万元至238万元之间时,选择C方案有利;当预期息税前利润EBIT大于238万元时,选择B方案有利。因此,该企业的预期EBIT分别为180万元、200万元和260万元时,分别选择A、C和B筹资方案有利。S

参考文献:

1.骆永菊,郑蔚文.财务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2014年度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财务与会计[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4.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2014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3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应有效做好财务杠杆投资与资产投资管理,以有限自有资金增加投资或收益,筹资风险便是企业在资金调度上的风险,一个企业在资金调度上管理不当,如应利用资本为资金来源而用了借款,或应用长期借款却用了短期借款。财务管理并非绝对没有筹资风险,而是一方面防止企业筹资财务风险,一方面尽量增加投资人将来收益现值,同时兼顾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一、筹资财务风险的概述

筹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由于使用借入资金引起自有资金收益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或引起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计划资金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考虑能否有及时形成的足够的现金流入偿还借入资金,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回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筹资方式不确定性、多样性,长短期结构是否合理,筹资成本的高增长性等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如何防范是企业筹资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筹资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筹资方式。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筹资风险。

2.资产负债率。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利息费用支出越多,利润随之下降,导致偿还债务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越高,导致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增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3.负债期限结构。这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就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同时,负债规模一定时,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4.负债的筹资成本。利息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筹资成本的大小。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对股东收益受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当国家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较低筹资风险降低;相反,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贷款的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增加,筹资风险提高。

三、筹资财务风险的控制

1、树立风险意识

筹资前必须进行认真而慎重的风险分析,做到不盲目举债,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保持合理的负债水平。注意分析负债环境,不断调整负债水平。要充分利用应付帐款、预收账款等不需要支付利息的流动负债,优化资本结构,以减少债务负担。

2、确定优化资本结构

在实际操作中,选择最优资本结构是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收益。企业在确定财务结构时,必须综合考虑收益和风险的关系,选择最优资本结构,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资本成本最低。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而且无法获得因债务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可能会因此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从而导致筹资风险加大。因此,企业应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

3、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

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采用权益性资本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资金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根据当前的金融市环境,确定是否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同时,企业要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

4、先使用自有资金后举债的融资策略

自有资金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使用自有资金、后举债融资顺序。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4

关键词:债务融资;风险;财务杠杆;风险规避

1 负债筹资概述

1、1 负债筹资风险的概念

负债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期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一般表现为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丧失偿债能力、发生财务困难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1、2 负债筹资的财务效应分析

1、2、1 负债融资的正面效应分析

(1)利息抵税效应。

企业负债应按期支付利息,根据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负债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可在企业税前成本中抵扣,从而使企业能少交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实际的筹资成本,使企业获得潜在的收益。节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节税额=利息费用×所得税率。由此可见,只要有债务资本,便可产生节税效应,且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

(2)财务杠杆效应。

在企业资本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相对固定的债务利息,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那么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导致股权资本的利润则会相应增加,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用定量描述为:权益资本净利润=[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一负债利率)×负债资本/权益资本]×(1-所得税率),当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时,适当借入资金。就可以提高权益资本净利率。

(3)负债经营可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比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本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更有利。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不断贬值,到偿还日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在通货膨胀之前要小,原有负债额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的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4)债务融资可以降低资金成本。

企业借入资金,需要按期偿还本息。由于利息是在成本中列支的,可以税前扣除的,它有冲减税金的作用,能带来税盾收益,而股权融资中,政府要对股东个人的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以及企业法人双重征税。因此,一般来说,债务的资本成本要低于权益资本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1、2、2 负债融资的负面效应分析

(1)负债筹资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话,必须保证其投资要大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的越多,用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就越大。债务融资到期必须还本付息,一旦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企业就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甚至被迫破产倒闭。

(2)过度的负债削弱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其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债务到期时。若不能定期足额地还本付息,将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3)负债筹资经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周转。

企业负债经营必定需要按期支付利息,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筹集的资金还款较为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大量的资金进行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2 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成因

2、1 负债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2、1、1 负债规模

转贴于

筹资规模取决于企业未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与企业的财务利益与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越低,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2、1、2 负债利率

从贷款企业的角度看,负债利率是其负债融资所付出的代价。在负债额既定的情况下,负债利息与负债利率成正比,负债的利率越高,企业所要负担的利息费用就越多,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负债利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2、1、3 债务的期限结构

企业债务融资中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融资成本不同,一般长期债务的利息会高于短期债务的利息。长期债务回收期比短期债务长,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计息,则企业必须以较高的利息率,否则资金所有者不会将资金出借给企业。另外,长期负债的收益因使用期限长具有不可预期性和不稳定性,而且企业从长期看也要经历市场风险,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如期还本付息。

2、2 负债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2、2、1 预期现金流入量与资产流动性

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及时支付到期的利息,企业就会面临支付性筹资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就能及时支付到期的债务,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企业就可能要面临及时偿还债务的压力,其财务风险就较大。

2、2、2 金融环境的影响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负债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另外,金融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都是企业筹资风险的诱导因素。

2、2、3 经营风险

企业供、产、销等各种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收益带来影响,因而经营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产生经营风险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如运输方式改变、价格变动等会造成供应方面的风险;产品质量不合格、设备事故会造成生产方面的风险;消费者爱好发生变化、销售决策失误会带来销售方面的风险。所有这些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都会引起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从而导致经营风险。

3 负债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风险防御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出现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企业在遭遇风险时,毫无准备、缺少对策、一筹莫展,必然会导致失败,所以企业应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且有效的应对风险。处于市场下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制定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注入企业,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筹资风险,把风险最小化。

3、2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加权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企业根据经营规模所拟定的资金需要量可以用多种筹资方式进行筹资,在资金总额既定的条件下,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的资金额就构成了不同的资本结构方案。分别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然后对其进行比较,选择其最低的筹资方案。而每股盈余分析法是根据各种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盈余的比较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每股盈余无差别点进行决策。所谓的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是指能使两个筹资方案相等的销售水平,即当销售水平无差别时,无论是采用债务筹资还是采用主权筹资都具有相同的效益。当预计销售额超过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时,由于财务杠杆是正数,采用债务筹资下的每股盈余必定会高于主权筹资下的每股盈余,此时增加债务筹资则可优化资本结构。

3、3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期限、利率

企业应强化预算方面制度的建设。在保持合理负债比率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经营和基本投资需求来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率。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各种筹资方式所能筹集到资金的数量、期限、成本以及所需办理手续的繁简程度等因素。掌握好筹资时间,使得筹资时间和资金的运用以及转化紧密衔接,努力降低资金的占用额,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资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度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集的资金,应采用浮动率的计息方式。

3、4 利用财务杠杆原理,降低风险

财务杠杆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对企业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在企业预测投资报酬率大于债务利息率的前提下,无论企业息税前利润多少,债务利息都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在债务利息不变的条件下,息税前利润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相反,息税前利润越小,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息税前利润和合理安排负债比率,使财务杠杆利益大于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普通股每股盈余逐步增长。另外财务杠杆可以与营业杠杆配合使用来降低风险,经营杠杆是通过销售额的变动来影响息税前利润的,而财务杠杆是通过息税前利润变动来影响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因此,企业在筹资决策中,通过合理使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来达到提高每股盈余的目标。对于营业杠杆系数较高的公司可以使用较低的财务杠杆,而对于营业杠杆较低的公司则可以使用较高的财务杠杆。

参考文献

[1]王庆成,王化成,西方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胡胄颜,论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J],会计研究,2006,(8)

[3]李志伟,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企业活力,2005,(10)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 筹资风险 成因 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自资本市场建立之始,中国企业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大大丰富,财务管理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涉及面也日趋广泛,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虽然政府对外贸、信贷和财税等方面的政策进行积极调整应对,但是很多企业仍未能独善其身。由于银行银根紧缩,导致筹资难度增加、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链相继出现问题,运行规模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引发了其它一连串的负面后果。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更是公司选择上市的主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资金筹集已经成为关乎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资金短缺已经成为企业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资金筹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保留盈余、计提折旧、银行借款等,对上市公司而言,还可以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在金融市场进行筹资,但无论是以方式还是以债权方式进行的筹资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筹资风险。这种风险呈现出双重性质,它既是基于资金来源角度的财务风险,又是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结果的集中表现与爆发,因此对上市公司而言,进行筹资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筹资风险概述

(一) 筹资风险概念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狭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由于使用借入资金引起自有资金收益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或引起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

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该观点认为如果企业经营的资本金全由投资人投入,没有债务,则不存在筹资风险。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即使得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二) 上市公司筹资风险特征

筹资风险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确定性的存在,筹资风险中收益与损失并存,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风险越小,收益越低;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1.上市公司筹资风险的优势。首先,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后续资金。从财务理论角度讲,股权融资具有低风险、高成本的特点,但由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没有严格的股利分配限制,所以常被视为低风险、低成本的融资手段,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它是公司永久性资本,在公司持续经营期内都无需偿还,除非公司解散。第二,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公司有盈利,并认为适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给股东;公司盈利较少或虽有盈利但现金短缺或有更有利的投资机会,也可以少付或不付股利。第三,筹资风险小。由于普通股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一般也不用支付固定的股利,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第四,普通股筹资形成权益性资本,能增强公司信誉。普通股股本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等,是公司对外负债的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公司融资渠道,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风险。

2.上市公司筹资风险的劣势。首先,上市公司圈钱忙于募集资金使其使用效率低下。由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融资等方式获得大量不计回报、无需付息的社会资金,因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对此乐此不疲。同时,上市公司在圈钱成功后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其次,委托理财风险凸现“二传手”的尴尬处境。委托理财原是正常财务现象,由于季节性销售等原因,企业有闲散资金头寸,存银行还是投入资本市场运作,企业是有权利选择的。

二、上市公司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筹资风险只存在于有负债的企业,但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前一类因素称为筹资风险的内因,后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外因。要完善企业筹资管理,必须对内外部的筹资风险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结合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上市公司筹资风险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额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的高低。上市公司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当。一方面是指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归还负债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将会增加上市公司的筹资风险。

3.资本结构不合理。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当,使资金周转慢,当债务到期时,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引起财务风险。筹资方式、金额和期限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决定了上市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以及未来的财务风险与破产风险。上市公司借入资本的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此外,当前企业中商业信用广泛存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上市公司筹资风险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在上市公司筹资过程中,其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筹资活动的安全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货币资金) 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然而各种资产的流动性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而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

三、防范上市公司筹资风险的对策分析

分析筹资风险成因的目的,就是要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程度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及时加以规避或防范,从而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理财的安全性。

(一) 选择最优资金结构

上市公司资金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运营效果,合理的资金结构既能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又能最有效的防范资金风险。在实践中,上市公司要优化资金结构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自有资金的比重,从整体上降低筹资风险;另一方面,对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与负债利率等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根据上市公司实际发展需求和当前负债规模自动调节资金来源结构,即在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下降时自动降低负债以降低企业负债风险,在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上升时自动调高负债比率以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

(二) 合理布局资本结构

负债比例的合理性主要控制在四个方面: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流动比率在100%以上,并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速动比率在75%以上,并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利息率在2%左右。首先,当上市公司资产净利润率较高而债务资本成本较低时,适当提高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对企业是有利的,不能据此认为债务资本越多越好。如果上市公司债务比重过高,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就会要求提高他们的投资收益率,从而加大企业资本成本,使企业财务陷入困境,而形成筹资风险。其次,当资产净利润率较低而债务资本成本较高时,降低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对企业是有利的,因为这样能减少财务杠杆损失,从而维护所有者利益。 最后,上市公司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恰当的配合方式。

(三) 增强筹资方式的可转换性,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由于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大小不同,因此在筹集资金时,应注意各种筹资方式之间的转换能力,即从一种方式转换为另一种方式的能力,以避免或减轻风险。通常情况下,短期筹资方式的转换能力强,由于期限短,如果风险太大,可以及时采用其他方式筹资。而长期筹资方式转换较为困难,长期筹资中,如果合同中规定可以通过一定手续进行转换,则风险也相对小些。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筹资应广开渠道,不能过多地依赖于一个或几个资金渠道,而应进行多元化筹资,亦可增强转换能力,降低筹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曹兴.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和防范.科技创业,2010年第6期.

[2] 李智敏.上市公司筹资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第3期.

[3] 刘一闽.企业筹资风险分析及防范的相关问题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2期.

[4] 任红.企业筹资风险分析及防范.《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1期.

[5] 马小会.论企业筹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统计与咨询,2008年第2期.

[6] 杨玉才.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2期.

[7] 许学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中国商界》,2009年12 月总第188 期.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6

关键词:企业筹资税务筹划

税收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不论是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发生有应税行为就要依法纳税。税收筹划是企业用足用好税务政策的新课题,在新形势下企业作为纳税人,熟悉了解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用足用好税务政策,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一、资金筹集的税务筹划

(一)根据资本结构所作的税务筹划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财活动,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而,分析筹资中的纳税筹划时,应着重考察两个方面:资本结构的变动究竟是怎样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生影响的;企业应当如何组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最低。由于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轻重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这便为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运用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资金,通常可以通过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发生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以及利用企业的保留盈余等途径取得。下面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为企业选择筹资方案提供参考。

1.几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

(1)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指借款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如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这种大规模的支出就需要长期借款来帮助完成。其成本包括两部分,即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一般来说,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高,会导致筹资成本高,但因为符合规定的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所以能起到抵税作用。例如,某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1%,筹资费用率0.5%,因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6.63万元。

(2)债券成本。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例如,某公司发生总面额为2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发生费用率为5%,由于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9.6万元。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以实际发生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

(3)留存收益成本。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如果企业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所获的收益率,企业就应该将留存收益分派给股东。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券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做出准确的测定。由于留存收益是企业所得税后形成的,因此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抵税作用,也就没有节税金额。

(4)普通股成本。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股票的筹资费用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要考虑筹资费用。例如,某公司发行新股票,发行金额1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股票市价的10%,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资金占用费即普通股股利必须在所得税后分配。该企业发行股票可以节税100×10%×33%=3.3(万元)

2.筹资成本分析的注意问题。企业筹集的资金,按资金来源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债务资本需要偿还,而权益资本不需要偿还,只需要在有嬴利时进行分配。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属于债务资本,留存收益、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属于权益资本。根据以上筹资成本的分析,企业在融资时应考虑(1)债务资本的筹集费用和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权益资本只能扣除筹集费用,股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必须考虑债务资本的比例,通过举债方式筹集一定的资金,可以获得节税利益。(2)纳税人进行筹资筹划,除了考虑企业的节税金额和税后利润外,还要对企业资本结构通盘考虑。比如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除了会带来高收益外,还会相应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3.根据资本结构所作的税务筹划。一般来说,企业以自我积累方式(留存收益)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贷款融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间拆借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企业间拆借资金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的税收负担。这是因为从资金的实际拥有或对资金风险负责的角度看,自我积累方法最大,企业内部集资入股方法最小。因此,它们承担的税负也就相应地随之变化。从纳税筹划角度看,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方式产生的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留存收益)方法效果最差。这是因为通过企业的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这两种融资行为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寻求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效益的途径。金融机构贷款次之,但企业仍可利用与金融机构特殊的业务联系实现一定规模的减轻税负的目的。自我积累(留存收益)方式由于资金的占有和使用融为一体,税收难以分割或抵销,因而难于进行纳税筹划。

以下仅以负责筹资与权益筹资(即发行股票)为例,对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影响加以比较。企业的资金来源除资本金外,主要就是负债,具体又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两种。其中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构成关系,通常称之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特别是负债比率合理与否,不仅制约着企业风险、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及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实现的水平。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节税及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包括税前和税后)等方面。其中节税功能反映为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抵减应税所得额,从而相对减少应纳税额。在息税前收益(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不抵于负债成本总额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效果就越显著。当然,负债最重要的杠杆作用在于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及普通股的每股盈余(税后)方面。这从下式得以反映: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权益资本(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率)。上式可以看出,只要企业息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比重,就会带来权益资本收益水平提高的效应。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分析仅是基于纯理论意义,而未考虑其他的约束条件,尤其是风险因素及风险成本的追加等。因为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融资的风险成本必然相应增加,以致负债的成本水平超过了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从而使负债融资呈现出负杠杆效应,即权益资本收益率随着负债额度、比例的提高而下降,这也正是上述所提出的实现节税效果必须是建立于“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不低于负债成本率”前提的立意所在。

(二)筹资中纳税筹划的一些特殊问题

1.租赁的纳税筹划。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租赁过程中的纳税筹划,对于减轻企业税负具有重要意义。对承租人来说,租赁既可避免因长期拥有机器设备而承担资金占用和经营风险,又可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计税所得额,减轻所得税税负。对出租人来说,出租既可免去为使用和管理机器所需的投入,又可以获得租金收入。此外,机器设备租金收入按5%缴纳营业税,其税收负担较之其销售收入缴纳的增值税为低。当出租人与承租人同属一个企业集团时,租赁可使其直接、公开地将资金从一个企业转给另一个企业,从而达到转移收入与利润、减轻税负的目的。另外,租赁发生的节税效应,并非只能在同一利益集团内部实现,即使在专门租赁公司提供租赁设备的情况下,承租人仍可获得减轻税负的好处。租赁还可以使承租者及时开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收益。

2.筹资利息的纳税筹划。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企业筹资的利息支出,凡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开办费,自企业投产营业起,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分期摊销;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后竣工决算以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众所周知,财务费用可以直接冲抵当期损益,而开办费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则须分期摊销,逐步冲减当期损益。因此,为了实现纳税筹划,企业应尽可能加大筹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的份额,缩短筹建期和资产的购建周期。

二、税务筹划注意问题及发展前景

(一)税务筹划的注意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1.税务筹划活动必须合法及时。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及会计财务制度,充分利用税务政策与会计财务制度的差别,如何将前后者结合起来,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以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防范筹划的风险。原来是税收筹划,政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所以,目前税收筹划的重点应是用足用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让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到位,这个空间非常大。许多纳税人对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还不了解,有些政策还没有被完全利用。我们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必须有紧迫感,否则,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过一段时间就取消了。

2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必须坚持经济原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但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及筹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又会发生种种成本,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先对预期收入与成本进行对比,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筹划方案才可付诸实施,否则会得不偿失。此外,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注重某一纳税环节中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还应运用各种财务模型对不同税收筹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实现节税与增收的综合效果。

(二)税务筹划的发展前景

税务筹划是在宏观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特别是税法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展税收筹划的方向和方法,加上各个地方情况不同,税务部门对法规的理解也存在差异,都会影响筹划的成功与否。但随着纳税人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税务筹划不仅会为纳税人所重视,也会为税务机关所接受,所以税务筹划在中国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盖地编著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姚小民,赵新顺,何存花编著财务管理学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3李玉枝,刘先涛浅论企业税收筹划新知税收网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7

关键词:企业筹资税务筹划

税收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不论是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发生有应税行为就要依法纳税。税收筹划是企业用足用好税务政策的新课题,在新形势下企业作为纳税人,熟悉了解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用足用好税务政策,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一、资金筹集的税务筹划

(一)根据资本结构所作的税务筹划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财活动,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而,分析筹资中的纳税筹划时,应着重考察两个方面:资本结构的变动究竟是怎样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生影响的;企业应当如何组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最低。由于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轻重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这便为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运用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资金,通常可以通过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发生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以及利用企业的保留盈余等途径取得。下面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为企业选择筹资方案提供参考。

1.几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

(1)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指借款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如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这种大规模的支出就需要长期借款来帮助完成。其成本包括两部分,即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一般来说,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高,会导致筹资成本高,但因为符合规定的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所以能起到抵税作用。例如,某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1%,筹资费用率0.5%,因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6.63万元。

(2)债券成本。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例如,某公司发生总面额为2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发生费用率为5%,由于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9.6万元。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以实际发生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

(3)留存收益成本。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如果企业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所获的收益率,企业就应该将留存收益分派给股东。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券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做出准确的测定。由于留存收益是企业所得税后形成的,因此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抵税作用,也就没有节税金额。

(4)普通股成本。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股票的筹资费用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要考虑筹资费用。例如,某公司发行新股票,发行金额1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股票市价的10%,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资金占用费即普通股股利必须在所得税后分配。该企业发行股票可以节税100×10%×33%=3.3(万元)

2.筹资成本分析的注意问题。企业筹集的资金,按资金来源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债务资本需要偿还,而权益资本不需要偿还,只需要在有嬴利时进行分配。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属于债务资本,留存收益、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属于权益资本。根据以上筹资成本的分析,企业在融资时应考虑(1)债务资本的筹集费用和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权益资本只能扣除筹集费用,股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必须考虑债务资本的比例,通过举债方式筹集一定的资金,可以获得节税利益。(2)纳税人进行筹资筹划,除了考虑企业的节税金额和税后利润外,还要对企业资本结构通盘考虑。比如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除了会带来高收益外,还会相应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3.根据资本结构所作的税务筹划。一般来说,企业以自我积累方式(留存收益)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贷款融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间拆借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企业间拆借资金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的税收负担。这是因为从资金的实际拥有或对资金风险负责的角度看,自我积累方法最大,企业内部集资入股方法最小。因此,它们承担的税负也就相应地随之变化。从纳税筹划角度看,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方式产生的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留存收益)方法效果最差。这是因为通过企业的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这两种融资行为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寻求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效益的途径。金融机构贷款次之,但企业仍可利用与金融机构特殊的业务联系实现一定规模的减轻税负的目的。自我积累(留存收益)方式由于资金的占有和使用融为一体,税收难以分割或抵销,因而难于进行纳税筹划。

以下仅以负责筹资与权益筹资(即发行股票)为例,对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影响加以比较。企业的资金来源除资本金外,主要就是负债,具体又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两种。其中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构成关系,通常称之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特别是负债比率合理与否,不仅制约着企业风险、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及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实现的水平。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节税及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包括税前和税后)等方面。其中节税功能反映为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抵减应税所得额,从而相对减少应纳税额。在息税前收益(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不抵于负债成本总额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效果就越显著。当然,负债最重要的杠杆作用在于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及普通股的每股盈余(税后)方面。这从下式得以反映: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权益资本(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率)。

上式可以看出,只要企业息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比重,就会带来权益资本收益水平提高的效应。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分析仅是基于纯理论意义,而未考虑其他的约束条件,尤其是风险因素及风险成本的追加等。因为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融资的风险成本必然相应增加,以致负债的成本水平超过了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从而使负债融资呈现出负杠杆效应,即权益资本收益率随着负债额度、比例的提高而下降,这也正是上述所提出的实现节税效果必须是建立于“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不低于负债成本率”前提的立意所在。

(二)筹资中纳税筹划的一些特殊问题

1.租赁的纳税筹划。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租赁过程中的纳税筹划,对于减轻企业税负具有重要意义。对承租人来说,租赁既可避免因长期拥有机器设备而承担资金占用和经营风险,又可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计税所得额,减轻所得税税负。对出租人来说,出租既可免去为使用和管理机器所需的投入,又可以获得租金收入。此外,机器设备租金收入按5%缴纳营业税,其税收负担较之其销售收入缴纳的增值税为低。当出租人与承租人同属一个企业集团时,租赁可使其直接、公开地将资金从一个企业转给另一个企业,从而达到转移收入与利润、减轻税负的目的。另外,租赁发生的节税效应,并非只能在同一利益集团内部实现,即使在专门租赁公司提供租赁设备的情况下,承租人仍可获得减轻税负的好处。租赁还可以使承租者及时开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收益。

2.筹资利息的纳税筹划。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企业筹资的利息支出,凡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开办费,自企业投产营业起,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分期摊销;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后竣工决算以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众所周知,财务费用可以直接冲抵当期损益,而开办费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则须分期摊销,逐步冲减当期损益。因此,为了实现纳税筹划,企业应尽可能加大筹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的份额,缩短筹建期和资产的购建周期。

二、税务筹划注意问题及发展前景

(一)税务筹划的注意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1.税务筹划活动必须合法及时。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及会计财务制度,充分利用税务政策与会计财务制度的差别,如何将前后者结合起来,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以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防范筹划的风险。原来是税收筹划,政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所以,目前税收筹划的重点应是用足用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让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到位,这个空间非常大。许多纳税人对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还不了解,有些政策还没有被完全利用。我们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必须有紧迫感,否则,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过一段时间就取消了。

2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必须坚持经济原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但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及筹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又会发生种种成本,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先对预期收入与成本进行对比,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筹划方案才可付诸实施,否则会得不偿失。此外,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注重某一纳税环节中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还应运用各种财务模型对不同税收筹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实现节税与增收的综合效果。

(二)税务筹划的发展前景

税务筹划是在宏观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特别是税法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展税收筹划的方向和方法,加上各个地方情况不同,税务部门对法规的理解也存在差异,都会影响筹划的成功与否。但随着纳税人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税务筹划不仅会为纳税人所重视,也会为税务机关所接受,所以税务筹划在中国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盖地编著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姚小民,赵新顺,何存花编著财务管理学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3李玉枝,刘先涛浅论企业税收筹划新知税收网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8

摘要: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共同特征,适度的负债经营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的竞争力和获利能力,是现代企业为获得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种积极主动和进取的经营手段。我国目前阶段,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筹资就成为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渠道。负债筹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也是企业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负债筹资可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并且用借贷来的资金还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有负债就会有筹资风险,因此,因负债而引起的风险也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企业 负债筹资 负债经营 财务风险

1、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今天,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增强其自身经济实力,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而单靠企业内部积累的自有资金,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金额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负债经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和进取的经营手段,它可以使企业运用更大的资金力量以扩大规模和经济实力,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面对这一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和科学合理的负债财务计划来避免因为过度负债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2、负债筹资风险概述

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应用可以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弥补企业营运长期发展资金的不足,是改善治理机制的一种外在监督因素,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但过度负债经营又会引起财务危机和筹资风险。现代企业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事业等,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吸收资金,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这种借钱生钱的经营方式即负债经营,现已在我国各类企业中被广泛使用。不少企业因而不断快速壮大,实力得到极大增强,不过,也有不少企业因为不堪重“负”,而濒临破产的边缘。因此,研究负债筹资风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财务杆杠的负面效应引起的风险

“财务杠杆”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当企业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1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财务杠杆正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所有者权益资本投资的年收益率,但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谷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当企业的利润迅速下滑,权益资本的收益会随之以更快的速度下滑。当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时,“财务杠杆”发生负面效应,每1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增加,权益资金利润率因此而降低。负债比例越高,权益资金利润降低得越多。所以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经济环境恶化使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以及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从而导致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出现财务杠杆反作用,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财务危机。

2.2 无力偿付债务风险

对于负债性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而用负债方式所筹集的资金来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就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再则,如果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不善,现金流量不畅,既使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债务到期时,企业无货币资金偿还债务。若企业债务到期不能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而且影响企业信用甚至陷入法律诉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筹资渠道萎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严重的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破产之灾。

2.3利率变动风险

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负债筹资资金成本的高低,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在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社会货币供应量萎缩,贷款利息率提高,在筹资额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将因利率的提高而提高,当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高于企业的投资利润率时,企业会因为负债融资而使费用增加,盈利减少,甚至发生亏损,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除此之外,对于股份制公司,还存在股票市场价格下跌等风险;而持有外币筹资的公司,汇率的变动也会带来相应风险。

3、负债筹资风险形成的原因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一般是指由于资金供需情况、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企业筹集借入资金在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的同时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这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负债筹资而产生的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二是指负债筹资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丧失偿债能力甚至破产的风险。

负债筹资风险形成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3.1企业负债的规模过大以及负债结构不合理

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的确定是否适当。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越低。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同时,负债规模一定时,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负债规模大则企业用于支付由于债务而产生的利息费用支出将增加,此时,企业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也相应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就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企业的负债结构不合理是指企业负债与权益资本的比例不合理和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不合理。

企业负债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即企业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可以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但是,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流动负债是企业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一般用流动资产来偿还;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依靠在生产经营中获取的盈利来偿还。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若是不合理则会产生长短期借款还款比较集中,使企业资金出现暂时性短缺,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可能使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甚至能引发财务危机。

3.2企业负债的利息率过高

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在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增加,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筹资风险;反之,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在一定的负债规模条件下,企业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变动幅度的影响也加大,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并且企业倘若筹借的是外币,还可能面临因外币汇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当企业借入的外币在借款期间升值时,企业到期偿还本息的实际价值就要高于借入时的价值。当汇率发生反方向变化时,即借入的外币贬值时,可以使借款企业得到持有收益,即由于借入外币的贬值,到期仍按借入额归还本金,按原利率支付利息,从而使实际归还本息的价值减少。

3.3息税前利润率与借入资金利息两者差额的不确定性

当企业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一部分借入资金,可以因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达到增加企业收益的目的;反之,企业使用借入资金将使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使企业发生亏损,严重的甚至因资产负债率过高或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

除此之外,企业负债偿还期限不合理和企业生产经营不当也是引起的风险的原因之一。

4、负债筹资风险的防范

4.1正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首先必须考虑负债经营的度。如果企业能很好地把握这个度,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同时减少其风险。企业的自有资金税前利润率应高于借款利息率,这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适度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会给企业带来提高所有者权益资金收益率的财务杠杆利益。但过分强调财务杠杆的作用,举债过多,则会增加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掌握最佳的负债规模。对于一般企业,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30%为安全,40%较合适,突破50%则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债权人也将考虑不再增加贷款。

4.2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

4.2.1 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

企业在使用负债经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适度负债经营很重要。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能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而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

4.2.2选好负债筹资方式

目前,可供企业选择的负债性筹资方式日益多元化,包括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债券、融资租赁以及商业信用等。然而负债性筹资方式不同其财务风险也不同,所以企业应在负债性筹资渠道既定的情况下采用最合理的负债性筹资方法筹措资金,既要保证企业资金需要,同时又使企业的代价最小风险最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减少投资风险,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投资的战略制定,确定合理的比重与格局,要考虑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竞争能力大小,产品的市场容量及可占市场份额,带来的收益如何,尽量避免把资金用于无收益甚至亏本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资金收益大于资本成本。

4.2.3优化筹资组合

这里说的企业的筹资组合是指企业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总额中各自所占有的比例。一般来说,企业的长期借款是保证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指企业的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但因其占用期间长,在资金占用期间企业利润率、资金市场的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及利率变动等风险,筹资风险程度高。短期借款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周转的暂时短缺,往往需要筹集一些短期资金,指企业的流动负债:包括商业信用、短期银行借款、短期融资债券等。短期资金在企业资金中的比例不能过大,否则会使企业在短期内承担过大的偿还债务的压力,容易造成企业经营活动的波动增加破产风险。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构成企业全部资金的期限结构,合理安排企业的期限结构有利于实现企业资金的最佳配置和筹资组合,降低筹资风险,企业要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恰当的资金组合,合理搭配资金,并避免出现长短期还款期限比较集中,使企业出现财务上的困难。

4.3充分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制定正确的负债财务计划

企业通过借入资金筹得的资金,从而形成了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所以企业在负债经营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其长期偿债和短期偿债的能力,才能减少筹资的盲目性,规避财务风险。短期偿债能力就是变现能力,一般分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比率高则偿债能力强,反之则不然;通常认为流动比率在200%以上较为合理。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以偿债的能力,一般要求在100%以上较理想。长期偿债能力是指在未来的偿债能力,一般的长期投资者都非常注重这一能力。它可以用资产负债率和权益负债率来衡量。资产负债率太高,无法还本付息时,可能被债权人强迫破产清算或改组,应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40%~60%较为理想。负债与所有权比例就是权益负债率,比例低时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强,反之则弱,一般应维持在1∶1的范围内较合理。

企业要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正确制定财务计划: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例如,当企业的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应高于借款利息率(这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企业可以进行负债性筹资,如果计算出的利息率高于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就不能举债,只能用增资的方法筹资,并且应努力减少现有债务,避免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在做好这些的同时,企业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

4.4针对由利率变动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

对于利率变动所带来的负债筹资风险,企业无法采取自动措施进行控制但企业也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的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的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降低负债利息率。

4.5在经营管理中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这就要求: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也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提高资金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范邢松.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陕西经贸学院,2006

[2] 宋云杰.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中文科技期刊,2006

[3] 王 潞,孙长坤,李云宏.筹资风险及其风险规避[J].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4

[4] 岳红梅.新形势下债务风险相关问题剖析[J].经济师(期刊),2009年第一期

[5] 马中华.用好筹资负债这把双刃剑[J].资金理财方略,2009

[6] 谢守时.对企业负债经营的若干探讨[J].学术论坛前沿,2009年2月

[7] 张晓琴.负债筹资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

[8] 袁晃.浅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管理天地,2008

[9] 喻宝珍.试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年12月

[10] 刘敏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预警浅析[J].金融财经,2009年5期

[11] 吉力如.浅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J].商业经济,2009年第1期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9

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因素

(一) 引起筹资风险的内部因素分析

(1)负债规模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利息费用支出会越多,由此因为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税后利润即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企业负债规模增大,势必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2)负债的利息率

负债的利息率是衡量借人资金增值量的基本单位,即借入资金的增值同借入

资金的价值之比。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额越高,必然引起财务杠杆系数增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企业财务风险也同时加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

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人资金的相对比例结构。一般情况下长期资金通常采用长期融资方式筹集,短期资金通常采用短期融资方式筹集。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长期资金却采用短期融资方式(主要是短期借款)筹集,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具体表现为:第一,使用长期融资方式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使用短期融资方式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资金,并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人资金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入资金本金和利息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短期借款融资速度快,通常利息率水平较低,筹集金额较少,虽然对企业影响期限较短,但偿债风险较大。而长期借款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但偿债风险相对较小些。

(二) 引起筹资风险的外部因素分析

(1)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财务杠杆系数为r,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并用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加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荡然无存,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会使企业丧失偿债能力,处于破产的境地。

(2)预期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人及流出,是企业现金的动态反映。而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称为现金净流量。许多企业尽管账面上表现出丰厚的利润,却因无力支付和清偿到期债务而陷人财务困境,仍然摆脱不了破产清算的厄运。相反,有些企业则可能账面利润表现并不突出,但因其现金流量状况良好,支付及偿债能力强,却能够不断地发展。因为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货币资金)偿还,因此,企业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偿还本息,取决于企业预期的现金净流量是否足额及时。现金净流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3)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资产的变现能力及潜在偿债能力。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而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非现金资产的变现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资产转化为现金的必要时间,二是该资产变现时变现价格的确定程度。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不同,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关系甚大,当企业资产的总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

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从而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4)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性商品交易的场所。金融市场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提供场所,另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提供一种机制,促进社会资本合理流动。企业的筹资活动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而且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再次融资利息费用会剧增,导致利润下降,甚至有些企业会因为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

(5)经济环境

企业筹资的经济环境很多,一般有宏观经济政策、物价变动和周期变化等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在鼓励一部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也限制了另一部分企业的发展,这就有可能加大这类企业的筹资风险。物价水平的剧烈变动会广泛地影响到所有企业的财务活动,从而加大筹资风险。经济周期对企业筹资活动影响也很大,在经历若干次从投资膨胀、生产高涨到控制投资、紧缩银根而步人正常发展的过程中,反映出的企业筹资风险差异较大。例如,在控制投资和紧缩银根时期,社会资本紧缺,利率飘升,企业筹资活动非常困难,筹资风险非常大,甚至严重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引起筹资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筹资风险。一方面,可以说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能引起筹资风险。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同理,由于负债经营的作用,当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大幅度下降,企业财务风险加大,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在负债利息率及期限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企业所面对的风险就更复杂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采用负债经营必须认真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损失。另一方面,经营风险、预期现金净流量、资产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在企业开展筹资活动时会间接地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随着负债比率的增大,负债利息越高,会导致负债的期限结构越不合理,从而加大企业的筹资风险。虽然引起筹资风险的各种因素复杂多变,难以预料,但是通过开展各项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仍然能使许多企业在负债比率较高的情况下,经营业绩平稳发展,经营风险不断降低,即使在市场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其他同行企业更高的利润水平。

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树立风险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不断加大时,企业却毫无准备,更谈不上应对措施,结果必然会遭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发生风险,并且有效应付风险。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负债经营虽然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于一些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的企业,因其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境况欠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防止因商业风险加大而增加筹资风险。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负债普遍过高,一般在70%左右,有的在80%以上,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我国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危机发生机率。

(四)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减少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并使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保持在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人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以减轻企业偿债压力。

(五) 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

针对由于利率变动引起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集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减少筹资活动,不得不筹的资金,应尽量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以降低筹资成本。

 

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因素及防范措施相关文章:

1.试论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的策略

2.浅谈中小企业筹资风险的规避与研究论文

3.什么是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成因介绍

4.筹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负债筹资的方式篇10

    [摘  要] 负债作为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相比,高校较少采用负债方式筹资。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负债观念,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量化角度综合评价高校的负债状况。在负债评价指标的指导下,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而且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扩大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的重大方针政策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困境,资金匮乏是制约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建筑、学生宿舍、师资建设、仪器设备、图书等增长速度缓慢,进而影响招生规模的扩大。资金匮乏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也制约“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直接影响全面小康的实现。传统观念与僵化思维模式妨碍高校筹资,进而制约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借鉴企业的成熟经验,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高校负债状况,通过合理负债方式为高校筹集资金。 

一、高校负债观念的更新 

    负债是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尤其是银行贷款已经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它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长期占据一定比例,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负债种类繁多,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用于补偿贸易、融资租赁)、专项应付款(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可以说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离开负债简直就难以运转。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校资金由国家全额拨付,高校市场意识淡薄。尽管高校改革已经开始,但高校财务管理观念仍然滞后,沿用传统习惯,对负债缺乏正确认识,在筹资活动中很少想到负债方式。即使部分高校在基建过程中有银行贷款,也是想方设法尽快还清,不能把负债作为高校经济活动中一项长期的有机组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会计中一直以“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结存”为会计要素进行核算,负债与收入同为资金来源,在核算过程中往往被混为一谈。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它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规定,首次将“负债”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引入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从制度上为高校的负债筹资提供了依据。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定义:负债是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清偿的债务。它是高等学校资产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或利益。我国高等学校的负债,主要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及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代管款项、应缴税金等。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没有明确的偿付期,一般来说,流动性较强。 

    目前我国居民存款已达11万亿元,银行资金相对宽松。如果高校能够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可观的资金,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使高校跨越式发展。 

二、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 

    从企业负债和高校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除行为主体外,高校负债与企业负债是完全相同的。由于高校负债筹资目前处于尝试阶段,操作方法很不完善,如何评价更是无所适从。而企业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负债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借鉴企业评价指标,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从量化角度来评估高校财务状况,进而指导高校筹资活动。 

    企业涉及负债的评价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我们下面对其逐一进行分析。 

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流动比率应为2:1,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较好。流动负债有1:1的相应资产保证,同时还有相当于流动负债1倍的可变资产保证日常经营。 

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通常以1:1为良好,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资产相等为好。 

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低,经营风险低,同时获利水平可能也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发展受到限制。因为当资产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时,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资产负债率高,经营风险高,其获利水平能够提高,使得企业可以较快发展。 

④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是指企业实现利润对利息支出的保障程度,这一指标一般越高越好,说明企业对负债的偿付能力强。 

三、实例分析 

例:表1是B高校的资产负债表,该校2002年末事业结余为4268万元。我们借鉴企业负债评价指标,来考察该高校的负债状况。 

表1           资产负债表 

单位:B大学       2002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一、资产类  二、负债类  

现金  3  借入款项  

银行存款  19,768  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  应付及暂存款  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