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4-03-27 11:10:20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专业气质 电子电路安装 中高端人才培养 教学探讨

专业气质是职业人员专业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在职业劳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稳定的专业特点的典型职业心理倾向,它透过专业心理的内在能够散发出文化底蕴、知识内涵、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形成特有行为习惯。专业气质通常o自身和他人的信心带来一定的影响,是职业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专业气质能提高职业技能的自信心和感染力,并且促进专业技能知识与专业气质相互作用,对提高学习兴趣和质量能产生质的促进,并使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成功的喜悦,是学习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动力。在健全职业能力人格和提高专业技能过程中,笔者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旨在准确抓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特色的量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身上专业气质的质变。

职业教育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依靠现代职业教育结构、模式改革,培养与市场匹配的职业人才,形成重视职业技术能力的社会氛围,促使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质量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缩小国内外中高端产品质量的差距。职业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稳定的职业心理倾向和职业底蕴、职业内涵、职业素养,并综合形成特有的职业感染力,透过专业气质的散发达到符合中高端职业市场需求。《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是技工院校机电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骨干课程,特点是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非常强,属于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职业技能透过专业气质散发出高品质信息,是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

基础知识包含了文化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包括了语、数、物、德、体等科目。这些基础学科虽然与专业技能联系不大,但这些基础学科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常识、逻辑思维能力、价值取向,为职业技术和科学成就奠定基础。综合基础知识包括了计算机、职业生涯、心理健康、职业礼仪等,这类知识能引入CAD专业绘图、专业工作体验、专业心态健康发展。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了材料学、电工基础、电磁学、机械基础等直接为《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提供基础的知识,是承载《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必要条件。

基础知识凝聚是专业教学中应当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学工作者具有多年专业浸润浓郁的专业气质,并自然释放出专业气质,使其弥漫整个教学课堂。基础知识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未能引起重视,但只要科学地找出其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扎实基础知识底蕴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就能达到以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根基的需要。

二、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的内核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中的专业知识,涵盖了电气元件基本知识、放大电路分析、直流电源应用技术、数字逻辑电路、数模转换技术等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作为内涵,孕育着专业气质,从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积聚专业知识的内涵,通过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直流电源稳压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等知识内容的传授,让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内涵。数模转换作为技术联合的桥梁,从另一个视角中获取专业知识的内涵,在一点一滴的积聚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特性,并以一种专业气质稳定下来。

电气元件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内涵的根基,由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材料、特性、功能、应用场合等基础知识组成。每种元器件的特性尤为重要,例如电阻的限制电流、调节电流特性对电子电路起到约束作用;电容的能量存储特性是在电子电路中建立电场提供能量;电感的电磁感应作用是电子电路中建立磁场提供能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和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等都是电气元件基本知识的重点,它们作为专业知识内涵的基础加以积聚,只有在专业基础知识上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使专业知识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它们又以专业知识内涵的形式,逐步形成专业气质的基础。

放大电路分析作为《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一,属于一种常用的能量放大电子技术。这一内容作为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内容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知识内涵进行沉淀。通过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可了解到其利用电气元件基本知识发展成专业知识的内涵,它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至较强的电信号来控制较大功率的负载。静态工作点分析中的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和动态工作状态分析中引入微变等效电路将非线性问题经过微小变化等效成线性问题来分析解决,达到简化电路复杂性的目的,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内涵,实现以专业知识内涵强化专业气质,以知识内核的形式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又以气质的形式内敛成内核。

直流电源《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二,是属于一种常用的应用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内涵的重要内容,它以实际应用技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并通过应用实例来剖析教学内容。分析从电网获得交流电开始,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逐步变成稳定的直流电源,对电子电路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并最终悟出其工作原理。该课拓展各种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子电路专业应用技术,认识不同电路的特点,合理运用专业知识,组成合适电路应用于实际工作场合,从专业知识获得内涵达到强化专业知识内涵的目的。

数字逻辑电路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三,上述的放大电路分析、直流电源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模拟部分,而数字逻辑电路则转向另一角度,在数字部分表现专业知识的内涵。数字逻辑电路是利用逻辑代数分析和设计作为基本数学工具,通过对逻辑代数、逻辑门电路的分析,实现各种与时间无关的逻辑函数功能,组成各种组合逻辑电路部件,应用逻辑门电路和各种触发器实现各种时序逻辑控制的功能,组成各种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其知识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发展成由存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状态是由存储电路来记忆和表示,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分析是关键要领,从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过渡到设计应用,有效地从另一个专业知识角度获得应有的知识内涵,达到强化专业知识内涵的目的。

数模转换技术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中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的知识整合,也是专业知识内涵的整合,它作为技术耦合的桥梁使专业知识内涵得到充分酝酿,这一部分充分利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特点进行了技术互补。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能够用数字系统处理模拟信号,必须先把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才能送到数字系统中进行运算处理,再将处理得出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实现对被控对象模拟量的控制。在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经常把压力、温度、流体和流量等指标通过传感器检测变换成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处理,经处理后再由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量控制相应的伺服机构执行操作的过程。掌握数模转换技术是让专业知识内涵充分发挥的关键,在获取专业知识内涵的同时能诱发专业气质的出现,使专业气质进一步转化为其内核。

在《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教学中,随着专业知识的理解、分析、深化,专业知识的内涵也不断地渗透,并在环境和时间的效应下发生内敛,形成一种独有知识内涵。其内涵在酝酿中成长为专业气质并稳定下来,长期存在于人的身上,作为专业气质内核存储,能有效达到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内核的目的。

三、以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气质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教学中,旨在突出实用、强调能力、分段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培养,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线,重点放在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按照基础知识一实际操作锻炼一综合技能训练的顺序合理安排,根据专业技能的要求,强化基础技能、焊接技术、电路制作、电路测量分析等教学训练内容,保证专业技能训练收到应有专业技能水平,最终将技能水平能力融入自身,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并以专业气质形式依附于人的身上。

基础技能是掌握各种工、量具的使用方法,熟悉电子设备的型号、用途、特点,懂得查阅各种元件参数、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这一部分的关键是做好电子线路和线路板的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元件型号的选择,准备安装所需的工具、仪表等工作,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等电子仪表进行检测和焊接,掌握测量和更换损坏元件的专业技术,通过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达到适应专业工作能力水平,为强化专业气质做好准备。

实际操作锻炼是进行电路制作、焊接技术、电路测量实践操作等一系列过程。根据电路图的要求,在电路板上安排元件,对照原理图在方格纸上画出印制导线,再作其他元件的连线,最后标出地线。在上述制作电路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积累工作经验。焊接技术作为电子电路安装工作的基本功进行训练,焊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加热―熔入―浸润―冷却―连接”。在助焊剂的配合、促使焊料与焊件发生渗透与融合,这一过程的关键是金属表面的洁度、温度和时间等技术要素。关键要达到焊接牢固、外观整齐、通电质量等要求,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专业自信,从这一角度来说,专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专业气质,以达到强化专业气质的目的。

灵活运用简单的万用表检测技术、专业仪器检测技术和替换法进行训练。例如;在故障检修中,尤其是在遇到一些软性故障(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容器、电感器等非线性元器件的故障),简单的万用表无法检测,又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运用替换法可达到快速排除故障的方法,也是专业气质的表现。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孕育着专业气质的形成,成熟的职业技能一定带有稳定的专业气质,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存在于技工院校学生的专业气质中。

四、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

专业知识以专业内涵方式存在,同时又以专业技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与专业技能融合成为综合技能。通过基本放大电路、稳压电源电路和数码表决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促使专业技能逐渐成熟并在技能实践的行为和活动中表现出专业气质。而专业气质随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深入,逐渐转化成成熟的技能和稳定的专业气质。综合技能包括接受产品设计、制作任务、完成电路图的设计、根据电路图备好元件工具、测量元件参数和检查工具、合理安排电路制作工艺线路、制作完成实际电路板、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原理对电路进行功能进行安全检测和技术调试等一系列的步骤。在技能训练过程得到锻炼,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相互促进,由专业知识、基础技能、操作技能、检测技术、综合训练等组成的综合技能获得提高。综合技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专业气质共同发展,以典型专业特点表现于稳定的心理过程,并从中得到稳定化。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是专业气质的内涵及其渐进式培养重要环节,两者的相互配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与专业气质的体系化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是技工院校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专业课,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技能的实践中。如何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分析技术问题和解决技术难题的综合能力,以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化,是技工院校着力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

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的制作是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的一个典型专业课题。无线广播电台通过发射机的天线发射无线广播信号,之后通过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广播信号,并将其还原成声音。学生通过掌握职业技能特有的专业知识,并在制作中获得职业技能特有的技术力量。两者经过相互渗透,实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

具体而言,对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技术参数的分析,如性能指标,灵敏度、选择性、输出功率、l率范围、电源消耗经济性等,是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的表现。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机振荡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产生中频输出,中频信号将检波器检波后输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经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推动扬声器还原输出声音。通过制作实践,学生理解这一专业知识的技术原理,专业技术得到体系化实践,使学生获得技术收益并以特有的气质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品质。

六、以综合职业能力为表现的专业气质输出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教学以讲求实用、强调能力、培养气质为特点,通过加强实用技术的培养,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线,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按照“基础知识一专业实践一综合技能训练”的进路,实现渐进式培养专业气质,这一渐进式培养方式以五个基本环节为主要内容: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的内核、以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气质、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化与专业气质的体系化。培养的结果最终以综合职业能力为表现的专业气质的形式出现,在自有职业行为习惯散发出特有感染力,作为专业气质输出。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知识来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11--0043---05

一 问题的提出

2003年4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颁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全面实施,至2010年9月,全国先后有30个省级单位进入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教师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者与课程的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是信息技术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多种来源。职前教育和在职期间的经历是两个主要的方面,每个方面又可以划分出更为具体的来源。比如,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同事间的日常交流、在职培训、自学专业书刊等,这些都属于在职期间的经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哪些来源相对比较重要呢?新加坡学者Fan对芝加哥地区中学数学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是“自身教学经验与教学反思”和“同事间的日常交流”;在职培训和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是比较重要的来源;而相比之下,作为学生的经验、职前培训、自学专业书刊则是最不重要的来源。

近年来,在国内也有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发现教师的自身经验与反思、同事交流是教学知识的重要来源,而职前培训的作用不太重要。已有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首先,已有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是数学、英语和语文,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学科,还有待验证。其次已有研究限定于教学知识领域内,而教学知识仅是教师专业知识的一部分,将研究范围从教学知识拓展为教师专业知识也是必要的。另外,已有研究大多把职前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实际上,职前教育还可分为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见习与实习等来源,职前教育这一变量有必要具体化。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问题聚焦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调查不同来源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 研究设计与实施

1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

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美国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Lee S.Shulman)的研究影响较大,他将教师专业知识分为七类,即(1)学科内容知识;(2)一般教学知识;(3)课程知识;(4)学科教学知识;(5)有关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6)教育情境的知识;(7)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后来许多研究者在其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知识分类观。本研究借鉴马云鹏教授提出的专业知识基本框架,即教育理论知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法知识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要素。在本研究中,教育理论知识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基本原理、一般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指教师具有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概念、事实、原理、方法等的知识,亦即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密切相关的知识。课程知识指教师具有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知识体系的知识,具体表现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教师利用教学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接受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知识。

借鉴范良火对教学知识来源的分类,同时结合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实际,本研究将专业知识来源划分为14项:A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课;B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c学科教法课;D教育见习与实习;E微格教学(包括教师技能培训);F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如自考、函授、继续教育);G在职专业培训,H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I教学观摩活动;J和同事的日常交流;K自学专业书刊(与特定专业知识相关的书刊,不只限于本专业);L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电子书籍);M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博客,QQ群等);N技术实践(如机房管理等)。其中A-E为职前来源,F-N为在职来源。A、C-N作为学科知识的来源;B-M作为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来源。

2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问卷,分别调查了四种专业知识的来源。在各部分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特定的专业知识进行解释,使调查对象明确每种专业知识的含义。然后以等级量表形式呈现各种专业知识来源,并对个别来源做必要的解释说明,请被调查者对每种来源对特定专业知识发展的有用性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从“非常有用”到“没有用”共4级,考虑到有的调查对象可能没有某种来源方面的经历,所以在4级之外增加了“无此经历”项,并明确要求被调查者做出唯一选择。

本研究调研范围为东北地区两个省会城市,调研对象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共发放问卷95份,100%回收,剔除回答不认真和缺失值过多的问卷,有效问卷共92份,占回收问卷的97%。利用SPSS 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录入时对不同的评价等级赋值,从“非常有用”到“无此经历”依次赋值4至0。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通过各来源的参数估计值和显著系数推断各来源对特定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程度。

三 研究结果

1 不同来源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贡献的描述性分析

利用SPSS 17.0软件对问卷中信息技术教师发展四种专业知识的不同来源进行处理。输入时,对于“很有用”赋值4分,“有用”赋值3分,“不很有用”赋值2分,“没有用”赋值1分,“无此经历”赋值0分,并计算教师对每种来源评价的平均值。其贡献程度的平均值如图1―图4所示。依据教师所作评价的平均值可以看出:

第一: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发展他们的专业知识,但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存在共同性。

第二:“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四个最为重要的途径。这与范良火等前人研究相比在信息技术教师中“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和“教学观摩活动”同样也是其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2 不同来源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贡献的回归分析

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不同来源应用logistic模型与“在职专业培训”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在学科知识获取中,与“在职专业培训”相比较,“技术实践”、“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教学观摩活动”、“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在统计检验0.01水平上,具有非常显著地的重要性;而“自学专业书刊”、“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则具有较大的重要性,“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教育见习实习”与“在职专业培训”具有较相同的重要性;而“学科教法课”、“微格教学”的重要性则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则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的不重要性。

在教育理论知识获取中,与“在职专业培训”相比较,“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自学专业书刊”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的重要性;“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教育见习实习”与“在职专业培训”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而“教育类课程”、“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微格教学”、“学科教法课”的重要性则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

在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知识获取中,与“在职专业培训”相比较,“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浏览网络获得知识”“教学观摩活动”、“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分别在统计检验0.01和0.05水平上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知识发展具有非常显著地的重要性;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自学专业书刊”和“在职专业培训”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而“教育见习实习”、“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的重要性则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微格教学”、“教育类课程”、“学科教法课”的重要性不仅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且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地不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学法知识获取中,与“在职专业培训”相比较,“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教学观摩活动”、“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分别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非常显著地重要性;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自学专业书刊”和“在职专业培训”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而“教育见习实习”的重要性则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而“学科教法课”、“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微格教学”、“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不仅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且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的不重要性。

3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来源重要性比较分析

为全面地显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各种专业知识来源对其专业发展的作用,对上述分析的不同知识来源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总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1)“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浏览网络获得相关专业知识”、“教学观摩活动”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获取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的来源。

(2)“自学专业书刊(纸质)”、“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和“在职专业培训”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获取专业知识比较重要的来源。

(3)“教育见习和实习”是信息技术教师获取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比较重要的来源,而对于其他专业知识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来源。

(4)“技术实践”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获取学科知识最重要的来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专业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学科知识比较重要的来源。

(5)“微格教学”、“学科教法课”及“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四种知识发展的重要性均不大。

四 结论与建议

1 技术实践的重要性

与其他已有学科相比,技术实践是信息技术教师知识发展重要的来源之一。信息技术教师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师,其主要职责除了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包括技术作品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层面的应用指导和学校信息化教育系统的技术维护,其技术实践性比其他学科更强。这种技术实践有助于教师建立高水平的自我效能信念,减少信息技术教学的焦虑,形成更为积极的信息技术教学态度,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知识增长。

2 浏览网络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在当今网络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大都能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运用网络来获得专业知识发展。在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表示对于解决不了的专业问题一般都是先在网上查找或交流,希望借助网络来解决。其次就是网络电子书籍的阅读,网络书籍因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已经成为促进各类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们纷纷进行网络专业书籍的在线阅读,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3 教师实践与反思以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以及与同事的交流是其专业知识发展非常重要的来源,这与以往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对于信息技术这一特殊学科来说,除了物理环境下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来自虚拟学习共同体即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交流。随着Web 2.0、Web3.0的出现,博客、Wiki、虚拟学习共同体等都成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师合作交流、实践反思的有力工具。进一步推测,这一结论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师,但这一推测还需要专门的研究来验证。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自身的学科特长进行网络教研,通过网络教研,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教案、案例、课件、经验等发帖到论坛与专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讨论、吸收、分享,使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过程,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环节。信息技术教师还通过教育博客,发表自己的教育实践后的教学感想,进行有效的交流反思,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4 教育见习和实习的重要性

教育见习和实习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发展都比较重要,是职前教育经历中作用最明显的来源。以往研究大多发现职前教育不太重要,但从本研究来看,这一结论过于简单化,不够全面,对于教育见习和实习而言是“不公平”的。这表明,对“职前教育”中的具体来源进行专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具体、全面地判断“职前教育”的作用。笔者在前期对师范生专业知识状况的调研中发现职前信息技术教师即大四的师范生在经历了教育见习实习后学科教学知识及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状况都明显优于未经历教育见习实习的大三师范生,可见应加大职前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学分,促进职前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学科教法课应与基础教育联系更紧密从而更好地促进职前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课程知识的发展。

5 在职专业培训的重要性

“在职专业培训”对于信息技术教师四种专业知识的发展都比较重要。在职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学习的一个平台,是提高教师素质,塑造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新较快,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已经不能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因此,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定期在职培训,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改进他们的技能水平。而在本研究中在职培训对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促进作用并未如预想的那样重要,可能是由于在职培训的内容多以宏观教育理论为主,且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需求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在制定培训内容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

6 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类课程需要改进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培养目标;特色

高职英语教育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招生对象、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哪些特色,高职英语专业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与普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究竟有哪些不同,这些都是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高职英语专业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比较

高职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由社会需求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大致为四类: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前两类人才一般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后两类人才则应由职业教育培养。而技术型人才(也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则由高职教育培养。将二者的培养模式加以比较,其中的差异便可一目了然。

由下表不难看出,高职英语教育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从师资到教学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高职英语专业的基本特征

高职英语教育培养模式的定位确定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即以提高英语文化素质为核心,以传授英语知识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分析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结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给高职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一个准确定位。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职业中专毕业、技工学校毕业以及相当于上述学历的在职人员,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术、能实干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其总体培养目标应体现下列特征:

职业特征高职英语专业既有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又有其学科个性;既有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科共性,又有不同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职业特征。一方面,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是相关专业必然使用或即将使用的;另一方面,学生求职就业时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及岗位角色意识与相关岗位的工作特征明显一致。依据高职英语专业的职业性质,直接针对社会岗位是高职英语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培养较多考虑毕业生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性,而高职英语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职业性反映了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

应用性特征高职英语专业又可细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和高职高师英语专业等。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和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就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侧重商业英语的传授,后者注意旅游英语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具体体现了高职英语各个专业的实用性。高职英语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即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对英语的不同要求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经验,注重以应用性职业能力的需要和提高为依据,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方法技巧的运用程度,特别是能够使用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适应性特征高职英语教育应帮助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实用人才是其根本任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时,要处理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矛盾。但从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与针对性来看,又必须相对灵活,避免单一和僵化。因此,对专业的增减需慎重对待,开设新专业必须对人才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做好人才预测与论证,突出重点专业的办学特色。高职英语教育不但要突出职业性、地方性,而且还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加强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构成复合型知识结构,加强毕业生对未来岗位的自我调整、自我应变能力的培养。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与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来看,毕业生应体现下列特点:(1)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就业心态稳定;(2)英语专业知识牢固,口语表达能力强,有很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3)在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等关键能力上略胜一筹。转贴于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我国现阶段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大专层次的实用知识,其中包括英语基础知识、专业英语知识和相关的英语知识。基础英语知识是指适应职业岗位必需的常规性知识;专业英语知识是指职业岗位必需的专业技术英语知识,要求不但具备本专业的一技之长,还要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相关英语知识是指适应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岗位可能的变化等必需的相关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产业知识。因此,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以基础英语知识为前提,打好本专业牢固的基础;以专业英语知识为重心,突出一技之长;以相关英语知识为辅翼,力求一专多能。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高职英语专业人才的工作领域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岗位,如企事业文秘、导游、服务行业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或教师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因此必须赋予学生职业技能的兼容性,应从汉语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专业学习的可延续性、专业的可迁移性、自主创业的意识等方面入手,体现课程建设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人本位的特点,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下列分支模块:

1.了解本国文化,夯实汉语功底。深厚扎实的母语文化背景对任何专业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可包括诸子百家著作,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经典古籍,现代文学赏析,汉语实用文体写作等;另外根据地域特色,可设立介绍本土风物的科目,如地方史志,旅游资源介绍等,这些科目对高职生的实践课及其职业发展颇具实用价值。

2.实用英语先行,突出职业性与工具性。科目包括旅游英语、饭店英语、财经英语、文秘英语、公关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函电书写等,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译能力。

3.掌握英语背景知识与相关理论知识,与高层次专业学习沟通。包括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词汇学、语言学、英文写作、翻译理论等课程。

4.教育学课程。随着我国全民学习英语热潮的迭起,高职生就业领域必须扩大到教育行业。开设教育学、幼儿和青少年心理学、英语教材教法等课程很有必要。

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与完善,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计算机应用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科目应是构建现代知识结构的主要框架。

6.就业指导课程和人际交往课程,如公共关系、演讲学、洽谈技巧等课程应成为鼓励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自创实业,自我谋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修课程。

7.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在理论课够用的基础上,实践实训课程应不少于40%,实习基地建设应在互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要实行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把学生在校内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应以拓宽就业口径为目的,提高专业兼容性,培养职业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具备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力。

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高尚的职业道德也应是高职英语教育必不可少的培养目标之一,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迅速发展与不断丰富,道德素质在学生整体素质中显得愈加重要。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也应结合专业实践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结合专业进行的道德教育,可使学生容易接受,更加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培养学生普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信仰,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更富有时代特色。

“双证书”制度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要保证质量,必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与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实行职业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去基地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本专业的前沿技术知识,感受时代气息,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如要求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历证书之外还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历证书之外还要取得海关报关员证书和导游证书,这样可以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高职英语教育的质量意识与特色意识,建立以教材为核心的高职英语教学基础体系,突破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与技能性。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创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运用英语知识完成语言交际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成思危.站在历史新起点,开拓职教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姜安心.技术伦理教育与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王前新,等.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J].高等职教,2001,(4).

[4]李振波.职业技术教育课发展概要[J].外国教育资料,1998,(1).

[5]杨金土.高等职教的特色问题[J].职教通讯,2000,(1).

[6]黄元山,等.关于高职人才教育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1,(2).

[7]徐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J].中国成人教育,1999,(8).

[8]杨金土.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1999,(4).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4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graduates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s in a short tim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he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ecial disciplines teaching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graduates feedbacking from the enterprises, and put forward the key issues about textbook frame of knowledge, teaching method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key issues is done to solve the critical problem of teaching reform ,which will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of engineering course.

关键词: 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技术知识表达能力;技术管理程序

Key words: textbook frame of knowledge;teaching methods;expression ability of technical knowledge;technical management progra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60-02

0引言

工科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与实际生产结合的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根据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评价信息,反映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工科毕业生普遍存在以下二个突出问题:①工科应届毕业生对生产过程整体的技术管理程序了解很少,导致在学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难以主动、灵活地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②工科应届毕业生面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即使在局部的环节,难以把所学到的技术知识表述出来,表述能力严重欠缺,因此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起来一项技术工作。

企业通常认为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用,甚至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也不优秀。这说明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企业用人单位的认可。虽然许多工科高等院校都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比如: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程量;在实验课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专题讲座提高创新意识等等,但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初期仍然达不到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反映出上述两个突出的欠缺问题,这说明工科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急需进一步的改进,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技术人才。能否解决上述两大欠缺问题,也是专业课教学能否达到“学与用”紧密结合这一效果的标志,也将成为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进行这项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显然是重中之重的问题,需要讨论。

1工科专业课教学现状分析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反映出的两个欠缺问题,是从组织实际生产的角度提出来的。由于实际生产是依托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进行的,所以专业课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符合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才能适应实际生产需求。下面重点对目前专业课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是否符合企业用人单位对招聘应届毕业生技术人才的需求。

1.1 工科专业课理论教学教材知识结构工科专业课理论教学教材知识结构主要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实验方法、设计方法这五大知识体系构成。这五大知识体系的理论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长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非常重要。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是企业实际生产的两大支撑体系,只有技术不能有效地组织起实际生产,技术只有依托技术管理才能在实际生产发挥作用。但是过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大纲中没有这项教学任务,认为这是到企业以后先实习一年逐渐了解就行了。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没有一年法定的实习期,需要招聘来的技术人员尽快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程序,能够组织起一项技术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知识结构应从技术型扩展到技术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这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虽然工科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技术人才,但是教学知识体系是纯粹的技术型的,这本身就是欠缺。特别是在人才市场自由化的时代,企业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要求尽快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前不仅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还应该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管理程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懂得如何执行技术管理程序去组织完成某项技术工作。结合企业的技术管理程序这个应用基本面,才能实现的将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去,这是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材的知识结构。

1.2 专业课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知识结构目前工科专业课实践教学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部分组成。现阶段认识实习多以参观为主,达到感性认识的目的;生产实习是参与实际生产设备的运行,达到初步了解实际生产流程的目的;毕业实习多以调研产品设计知识为主,达到指导毕业设计方法的目的。许多学校以增加实践教学课程量来反映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紧密程度,但是导致上述两个欠缺问题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实践教学课程量不够这个课程量结构问题。特别是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教学环节上,在目前相同的实践教学课程量的条件下,如何加强对企业技术管理程序的实习指导应该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的指导教材中也应该增加这部分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工科专业课教材的知识结构是纯粹技术型的,但是纯粹的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必须紧密结合组织生产的技术管理程序才能进行下去,所以应届毕业生必须了解技术管理程序才能在工作岗位应用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学校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往往被企业认为不优秀,也正是欠缺这部分知识而被误解,因此说掌握组织生产的“技术管理程序”知识是“学与用”能否结合的关键结合点,应该成为专业课知识的组成部分。

1.3 目前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如何结合实际生产的技术管理程序要求,改进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对技术知识的应用表达能力将促进解决学和用紧密结合的问题,成为改进工科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针对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反映出的两个欠缺问题,前面已经分析了教材知识结构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教学方法也是导致上述两个欠缺问题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的表达能力已经成为组织企业实际生产的迫切需求。工科专业课教师应深入分析目前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虽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及互动式等等的教学方式的改进,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肯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并没有解决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反映出的两个欠缺问题。教学方式并不是某种固定模式能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的,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1.3.1 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表达能力这是工科专业课教学方法遇到的新问题。工科院校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中没有这项培养内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也没有针对这项培养目的,应该改进,以适应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使用要求。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的表达能力,需要系统性的进行教学研究。在本学校连续三年在一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给出专业问题,以每周讨论式30分钟表述、提问式30分钟表述和学生备课后讲课30分钟这三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表述能力进行了比较,经过3名教师和5名学生打分,结果显示学生先备课后亲自讲课的这种练习方式效果最好,得分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方式,供教师参考。经过训练的班级学生在近三年毕业就业率大幅度提高,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就业环境中,一次性就业率猛增了20%,达到100%,这足以说明企业十分愿意招聘来技术表达能力强的应届毕业生。因此,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表达能力应成为工科专业课教学培养目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3.2 专业课教学过程增加技术管理知识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是企业实际生产的两大支撑体系,只有技术不能有效地组织起实际生产,技术只有依托技术管理才能在实际生产发挥作用。但是过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大纲中没有这项教学任务,认为这是到企业以后先实习一年逐渐了解就行了。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没有一年法定的实习期,需要招聘来的技术人员尽快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程序,能够组织起一项技术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知识结构应从技术型扩展到技术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这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虽然工科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技术人才,但是教学知识体系是纯粹的技术型的,而缺少技术管理知识反映出教学知识体系的欠缺。

如何结合实际生产的技术管理程序要求,改进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对技术知识的应用表达能力将促进解决学和用紧密结合的问题,成为改进工科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如何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祢补上述二个缺陷问题,是对传统的工科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挑战,也是对专业课教师的挑战。如果能够解决上述二个缺陷问题,将标志着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上了更高的台阶,能够实现培养企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这会直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比率,提高工科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学的性价比。

2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2.1 教学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适应实际生产要求为目的的工科专业课教学,要求从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构建教学知识体系,而且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应用的表达能力。因此,改进教材知识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将成为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2 可行性分析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5

为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现就加快推进全市专利工作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总体要求,以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求为主线,大力组织实施“十大专利工程”,全面推进“八项保障措施”,着力在推动城市专利创造、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培育重点产业专利核心竞争力和打造知识产权优势区域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发展,为我市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和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十二五”末,我市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全面提升,专利制度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专利工作综合能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中上水平。

——专利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发明专利年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0000件和4000件,全市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向国外申请专利数量较2010年翻两番;培育100家专利优势企业,在未申请过发明专利的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发明专利“清零”;在蓝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核心技术专利。

——专利运用能力大幅提升。建立健全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设10个专利技术产业化基地,完善专利运用转化体系,全市专利实施率达到80%以上。

——专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专利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协调运作机制更加健全,专利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协调运转,企业专利维权和涉外应诉能力显著提高。

——专利管理和服务全面加强。专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成20个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专利中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蓝色硅谷知识产权优势区培育工程。加大对蓝色硅谷专利创造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我市海洋领域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重点在海洋生物、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海洋电子仪器仪表及深海勘探设备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核心专利,到年,区域内年发明专利产出较年翻两番;完善蓝色硅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国内外具有海洋科技服务优势的高端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提高区域内知识产权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吸引国内外涉海专利技术向蓝色硅谷聚集,助推区域内专利技术转化交易活动的活跃与发展,努力把蓝色硅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涉海专利集聚区和交易转化密集区。

(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专项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提升专利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建立一批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一批重点产业专利分析及预警报告,公布一批业内全球最新专利技术,培养一批专利信息资源开发人才,明晰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合理进行专利布局,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并重,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专利产出上实现突破。

(三)实施孵化器专利运营示范区创建工程。加强孵化器集聚区专利服务体系建设,为在孵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配套服务,加速区域内的专利产出;建立由政府引导、在孵企业、投融资机构共同参与的孵化器“投资俱乐部”,帮助在孵企业寻求融资机会,给会员投资人优先投资在孵企业专利技术的权益,把“投资俱乐部”打造成企业和投资人的重要桥梁和信息港;扶持建立一批专利运营公司,指导和鼓励专利运营公司把专利作为一种优质资产,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博采世界范围的科技智力资源,开展购买、二次开发、许可、转让等专利运营活动,把孵化器打造成专利制造和运营的示范区。

(四)实施重点产业专利联盟推进工程。围绕家电电子、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等重点产业,指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专利联盟,构筑专利池,壮大产业整体竞争优势;鼓励集团等优势企业和有突出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积极参与云计算、无线电力传输、物联网、先进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专利池构建,争取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到2015年,指导组建10个专利联盟,扶持5家企业进入国内、国际专利池。

(五)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推进专利创造倍增计划,重点对我市年专利申请量在50件以上的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和政策扶持,使其年专利申请量实现倍增,年培育20家以上专利申请过百件企(事)业单位;开展发明专利“清零”行动,强化知识产权指导与服务,在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实现发明专利“清零”;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

(六)实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利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在青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原始创新方面的优势,依托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争取在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实现科研突破,形成一批关键性、前沿性的核心专利技术;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委托开发、联合研发、技术转让等形式开展合作,创造更多具有市场价值的知识产权。

(七)实施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加强国家专利技术产业化试点基地建设,建立市专利技术产业化基地,每年选取20家企业进行专利产业化资助,促进知识产权优势产业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国内外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等方式,快速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专利,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加强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扶持各类知识产权交易转化机构建设,完善专利交易制度,定期企业知识产权需求目录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化目录,促进专利技术的交易和转化。

(八)实施专利技术标准化培植工程。充分利用设在我市的21个国际和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优势条件,完善财政对标准化的资助奖励政策,引导企业完善创新过程中的专利和标准化管理,支持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制定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到2015年,全市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项、制修订国家标准100项、行业标准100项、地方标准100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0家。

(九)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各区(市)要结合产业布局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分平台,助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构建覆盖全市的专利信息服务网络,促进专利信息在技术创新和经济活动中的有效利用;鼓励引进国内外优秀知识产权机构,对在服务高端核心专利技术创造、中小企业专利托管和企业发明专利“清零”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介服务机构给予资金奖励,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挖掘发明专利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十)实施专利保护推进工程。加强专利保护和促进方面的立法调研,适时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加强执法条件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展会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重复侵权、群体侵权等恶意侵权行为,增强损害赔偿的补偿、惩罚和威慑效果,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着力营造鼓励发明创造的法治环境,激发城市发明创造活力。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鼓励发明创造的激励政策。强化经济、科技、贸易工作中的专利导向,出台促进专利创造的金融、财政和税收等政策措施;设立市专利奖,开展市发明家评选活动,对获奖项目和人员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建立激励发明创造的奖励和分配制度,采取知识产权入股、员工持股、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激励发明创造。

(二)强化财政金融资金的导向作用。市、区(市)财政要增加对专利工作的投入,专利专项资金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科技、商务、金融等部门在安排相关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专利的创造和产业化;完善《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对国内发明专利、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向国外申请专利和获得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给予资助,对发明专利维持费给予补助,对孵化器内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件的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蓝色经济产业领域年专利申请量超过50件的企业给予特别扶持。

(三)完善专利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区(市)和重点园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协调有序、联动有力、齐抓共管的知识产权工作新格局;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具有专门人员、制度、资金的专利管理体系,提高实施专利战略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专利指标考核评价体系。把发明专利纳入对区(市)的年度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专利考核评价机制,将专利产出和运用情况作为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和科技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将拥有发明专利的情况作为大项目引进、重大科研立项、科技资金资助、科技奖励评审和科技型中心企业创新基金申请的衡量指标和条件之一,作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评审和复审的重要条件,积极促进发明专利的创造和产出。

(五)完善专利投融资体系。鼓励市场主体设立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将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纳入科技信贷风险补偿体系,通过贴息、参股等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商业金融机构的投向,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

(六)推行重大经济活动专利审查评估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产业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进行重大项目决策和管理时,应进行知识产权立项评估和跟踪分析,对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使用财政性资金或国有资产投入支持的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并购事项、重点引进项目、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重点装备进出口、核心技术转让等重大经济活动,实施责任主体要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防止专利流失,避免专利侵权,减少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职业能力;能力评价;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等级

作者简介:谢英姿(197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高职成本管控专业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编号:XJK013BZY027),主持人:谢英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1-0017-05

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已成为当前国内外职教界人士的通识。为了有效地衡量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有效地检测学校培养人才的效果,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学校人才培养更具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职业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

科学性。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要综合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的大环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具科学性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评价指标选定要全面科学,真实反映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二是指标权重确定要有科学依据,避免随意性;三是评价等级不能仅依靠定性描述来界定,需加以量化。

职业性。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一种新型教育,其人才培养应具有明显的岗位针对性。评价指标体系具职业性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职业能力评价指标要体现出行业、工种与岗位职业活动特点;二是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中与岗位密切相关的技能指标应赋予较高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认应有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三是根据评价指标评价出来的等级能客观、真实反映学生从事该项职业活动的能力,得到行业用人单位的认可。

可操作性。评价体系实施的难易程度是衡量该评价体系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操作性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评价指标具代表性,所选择的评价点是明确的、可观测的;二是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要可行易实施;三是所设置的评价等级不宜过多,在已有的条件下是可以运用和实现的。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定

根据徐国庆对德国职业能力划分标准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选定评价指标:第一,从能力内容角度,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具有职业特殊性,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非某种职业所特有的能力,具有职业普遍性,能在不同职业之间广泛迁移。第二,从能力性质角度,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能力,是个体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关键职业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1]。

将以上两种划分联系起来看,首先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了基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基本专业能力是从业者胜任本职工作任务,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主要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基本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任务所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与工作方法,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岗位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手段;基本社会能力指从事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的人际交往、沟通协作等方面的行为能力[2]。其次关键职业能力是基本职业能力的延伸,也包括了关键专业能力、关键方法能力和关键社会能力。关键专业能力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要求从业者具备经济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关键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基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方法能力强调从业者的逻辑与抽象思维、获得信息的方式、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及创造力等。关键社会能力指较强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工作积极性等[3]。

职业教育毫无疑问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不是全部的职业能力。就基本职业能力而言,学生在进入职业教育时经过六年小学、六年中学的基础教育,应具备一般的如读写、观察、人际交往等基本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而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能力,职业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是针对获得基本专业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基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基本专业能力及关键职业能力。关键职业能力应该是职业教育要培养的,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手段,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培养。但抽象的专业能力具有不可观测性,难以评价,也难以成为职业能力评价的内容;关键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能通过具体职业活动观测出来,进行评价,应成为职业能力评价的内容。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不同能力观测点不一样,但相互间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各能力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限其实是很难的,学生如果具备较强的难以观测的关键专业能力,会不可避免地为其他可观测的能力加分。因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基本职业能力中的基本专业能力,以及关键职业能力中的关键方法能力和关键社会能力。据此,可形成树型结构的三层次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

(一)一级指标

可设定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两大类一级指标。基本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里仅指基本专业能力。关键职业能力是学生为完成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仅指可观测的关键能力。

(二)二级指标

基本职业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要求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因而又进一步分解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二级指标。专业知识是与具体职业活动任务相关的技术知识,是从事某一职业活动任务必须掌握的知识,是技能获得的基础和前提。高职学生要想胜任职业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必须系统地学习、理解并掌握本职业活动任务相关的知识,这类与具体职业活动任务相关的知识即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学生谋生的主要手段,是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活动任务所必需具备的操作技能。关键职业能力按内容又进一步分解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二级指标。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特别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关系、理解奉献与矛盾、与他人负责任地友好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

(三)三级指标

因不同专业职业活动内容不同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不同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工作岗位任务来确定其下的三级指标。不同专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指标应该大同小异,但不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不同专业的重要性不一样,如语言表达能力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来说很重要,但对某些工科类专业就没那么重要,所以不同专业对这些能力所赋权重肯定是有区别的。下面以某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个案进行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模拟构建。

1.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下设立工程制图与识图知识、建筑材料知识、建筑构造知识、工程计量与计价知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知识、工程经济知识、工程财务知识、建筑经济法规知识8个三级指标。

2.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下设立项目投融资技能、工程制图与识图技能、工程概预算技能、工程招投标技能、工程合同及资料管理技能、施工过程成本管控技能、工程财务成本核算技能、工程成本分析技能8个三级指标。

3.方法能力。方法能力下设立获取知识与信息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应用写作能力8个三级指标。

4.社会能力。社会能力下设立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精神6个三级指标。

综上所述,可构建包括3个层次、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具体指标的建筑工程管理类专业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的权重是指在相同的目标约束下,各指标间的重要性关系,因此,科学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对整个评价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两两比较法、基准指标对比统计法、调查统计法、秩和运算法等等。直接去比较30个具体指标孰重孰轻,毫无疑问是很困难的,按树型结构分层一步步确定,并将同层次同类型的指标放在一起比较,可比性更强,也更易操作。对于一级和二级指标,由于指标数量少,可采取德尔菲法来确定;而对每个二级指标下各具体能力评价单元指标(三级指标)可进行两两比较法,采用0-4评分法来确定。下面以表1为背景资料,说明评价指标权重的具体确定。

(一)采取德尔菲法确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一级和二级指标所占的权重

1.编制第一轮咨询表(如表2所示)。

2.遴选专家,发放咨询表。选择专家是关键,按照咨询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的专家一般应是掌握咨询项目某一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人,一般应为大专以上学历,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人数一般以10-20人为宜。根据职业性原则,不仅应选择来自学校的专家,还应选择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这里拟选行业主管部门专家4人,企业专家6人,学校专家5人。

3.回收咨询表,进行相关统计处理(如表3所示)。

4.发放第二轮咨询表(如表4所示)。使用德尔菲法,为使结果科学合理,需反复收集意见整理,因而以第一轮统计结果为背景资料,进行第二轮咨询。

5.回收咨询表,进行相关统计处理(如表5所示)。

经过两轮调查结果,离均差在±0.03之内,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即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两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65%和35%。如离均差很大,说明专家意见还有很大分歧,还可进行第三轮咨询。然后以同样的方式确定各二级指标的权重。根据德尔菲法确定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如表6所示。

(二)采取0-4评分法确定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三级指标所占的权重

这种方法的做法是请一组专家共同对各个指标两两比较来评分,评价两个指标重要性时采用三种计分方式:

1.非常重要的指标得4分,另一个相比很不重要的指标得0分。

2.比较重要的指标得3分,另一个相比不太重要的指标得1分。

3.两个指标同样重要时,则各得2分。

0-4评分法的指标对比中总分=2n(n-1),表7中由6个指标组成,总分=2×6×(6-1)=60。各指标的分权重即各指标在社会能力二级指标中的权重,由各指标的得分除以总分得到。各指标的总权重,即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由各指标分权重乘以社会能力二级指标权重15%得到。其他三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权重以同样的方式确定。

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等级的设置

评价等级的数量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来讲,评价等级数量越多,其精确度就越高,整个评价的复杂程度也会随之增强。考虑等级设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与当前学校惯用的评价等级相结合,可设置五级职业能力评价等级。

1.强健级: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能将相关知识灵活地运用到项目任务中去。能按照企业的操作规范熟练正确地完成项目任务,并能将工作任务放到整个系统中去认识,不仅考虑任务的复杂性,还考虑多样化的企业和社会环境条件对工作过程和结果的不同要求。整个项目任务执行过程中体现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2.满意级: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能将相关知识灵活地运用到项目任务中去。能按照企业的操作规范熟练正确地完成项目任务,保证工作任务成果质量,并体现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3.基本满意级:基本掌握专业知识,基本能按照企业的操作规范完成项目任务,具备基本技能,具一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4.薄弱级:具备有使用专业工具所需的与情境无关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只能部分完成项目任务,专业技能有限,具一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5.极弱级:仅具表面的、概念性的专业知识,只能完成极少部分项目任务,专业技能缺乏,具一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级别具体的划分可根据前面的分数权重采用百分制计算,然后将总分转换为五级制成绩,标准如下:90 ― 100分为强健级,80 ― 89分为满意级,70 ― 79分为基本满意级,60 ― 69分为薄弱级,60分以下为极弱级。

以上等级设置看上去简单明了,实际上评定出来的学生职业能力等级是否与以上各级别要求相匹配,取决于具体评价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规范合理的评价过程包括:首先,要针对各评价指标选用合适的测试项目。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特点不一样,仅采用一种方式,单从某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中检验出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是较困难的,因而在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测评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对专业知识及无法直接从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表象的关键职业能力采用笔试测评,对专业技能及能从项目任务完成中表象的关键职业能力采用多样的项目任务实施测评,如可采用笔试+现场操作+毕业设计+平时工作成果展现等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其次,要根据不同测试项目的特点,结合以上各级别的要求,将每一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值科学地分配到各测试项目中去。最后,应采用学校、行业、企业多元评价主体,如笔试由学校测评即可,但现场操作、毕业设计和平时工作成果的测评则须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

构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表面上看是为了测评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其实际意义远不止于此,而是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高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因而要使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真正发挥作用需将相关的指标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到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融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去,进行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在日常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45-247.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7

1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体会

1.1基本建立了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制度,保护意识有了显著提高

我国《专利法》的实施已进入第30个年头,《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也有15个年头了。这么多年的宣传与保护成效,尤其是品种权保护制度为农业科研人员带来了可观的奖励性收入,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各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制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交易实施细则等),明确了专人负责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工作,明确了个人奖酬金的提取等。在项目立项、合作研究、人才流动等环节,明确要求对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知识产权权属有清晰界定。同时,江苏省农科院将科技产出、知识产权拥有量、知识产权效用影响列为科研人员晋升职称的评定条件,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了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1.2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从专利、品种权延伸到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商标等更宽范围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地位上升到历史性新高度。国家职能部门提出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向更宽的范围延伸。同时,各级政府纷纷设立知识产权专项经费,推动了专利、标准、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研究与保护。专利与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实施,让权利人与发明人(品种培育人)从知识产权的效用产出中获得了物质、精神的双重享受。这些举措让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意识到,农业知识产权不仅仅是涉农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而且还涵盖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商标、农业著作权等。在科研活动中,应扩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推动科研工作向更宽层面发展。

1.3走研究与保护、经营与管理并重之路

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已初步能做到渗透于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当时机合适,能及时申请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在与其他单位开展合作研究时也能明晰知识产权归属,尤其是中央层面出台政策提出简政放权,下放财政性资金形成的无形资产处置权时,激活了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对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主观意识,调动了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注重科技产出和知识产权效用影响的积极性、主动性。梳理资源、盘活资产,一边进行科技创新一边着手权利保护,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着力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转化应用,走研究与保护、经营与管理并重之路。

1.4制订并落实激励政策,推动知识产权转化

作为主管单位,江苏省农科院制订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将职务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所得的知识产权收益在院提留5%作为管理基金外,其余部分按院20%、所20%、成果完成人奖金30%、项目组科研经费30%的比例进行分配。作为下属单位,各农区所在制订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时,除参照江苏省农科院现行办法外,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了更灵活的激励政策,尤其是放宽了个人奖酬金的提取标准,极大地激励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知识产权转化收益逐年提高。为了研究探讨的方便,以江苏省农科院的8个农区所分别定义为A、B、C、D、E、F、G、H。2010~2014年8个农区所的知识产权年收入情况见图1。

2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知识产权产出和效用影响不均衡

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知识性成果类型单一,主要以涉农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为主,农业著作权、地理标志、商标等形式的成果偏少。农业专利与植物新品种权的效用影响不一样,植物新品种权一经产出基本上能产生效用,如淮麦33,品种权实施许可费用高达1033万元,创造了全国单个小麦新品系经营权许可价格之最,获2013年江苏农业十大科技贡献[2]。而专利的产出效用普遍不高,以2010~2014年江苏省农科院8家农区所专利的转化利用率为例,5年间,共申请专利352项,获得授权156项,实际转化应用的专利只有7项,占授权总数的4.49%(表1)。专利转化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一是专利本身质量不高。大多数专利的申请是为了完成课题任务,往往课题一结束就被束之高阁,难被授权,更难以转化。二是专利运营能力不强。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缺乏专利运营管理人员,更不具备专利运营的经验与能力,不能有效把握专利的内在价值。发明人对专利的市场价值判断不准,导致提前放弃了一些具有产业化潜力的专利现象时常存在。三是专利转化渠道不畅,缺乏专项资金推动。四是自许可动机作怪。农区所的优势学科都有关联企业,目前各农区所专利的转化应用基本上限于所与关联企业间的自许可,不以盈利为目的。上述这些做法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完整专利运营产业链有较大差距,各农区所的专利运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实现专利价值的最大化[3]。除专利外,农业著作权、商标的应用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调查的8家农区所中,只有1~2家申报注册了商标,且商标知名度还不高。

2.2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尽管各单位都制订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在制度上杜绝了知识产权的流失,但事实上普遍存在执行流于形式,无力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等,造成了知识产权不同程度的流失。其形成原因与农区所现行的科研管理方式有关。目前农区所科研管理模式为:3~5人组成科研项目组开展某个学科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核心遗传资源往往由这几个人掌握,当这些科技人员工作变动时,极易将一些在原单位取得的但还没来得及申请专利或品种权的成果以新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去申请。另外,在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对职务智力劳动成果与非职务智力劳动成果的区分较困难,也易造成流失。

2.3激励政策力度不大

我国1996年颁布实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其中规定: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将其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他人的,单位应当从转让该项职务科技成果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这一政策施用了近20年,截至目前,从江苏省政府层面没有出台政策明确上述奖励额度,农区所只能套用江苏省农科院制订的28.5%个人奖酬金提取额度。这与湖北、北京的政策相比,严重影响着农区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2013年,湖北省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授予高校、院所研发团队研发成果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高校、院所研发团队在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转让的收益,其所得不得低于70%,最高可达99%[4]。2014年,北京市出台《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试行)》(“京校十条”):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将由项目承担单位依法取得,并赋予科研机构自主处置权。同时,建立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经职工代表大会同意,科研机构可提取70%及以上的转化所得收益,划归科技成果完成人以及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所有[5]。纵观全国,除上述两地区外,其他省份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建设上步伐较慢,对个人奖酬金没有明确的提取额度,这就严重影响着科研单位尤其是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4运营人才储备不足

8个农区所没有一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其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要么归并于科研处,要么在其他部门。虽然各农区所都明确了专人负责管理知识产权,但管理者都是半路出家,仅具备农业科学的专业知识,对法律、知识产权管理等知识欠缺很多。知识产权运营需要复合型人才,目前各农区所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只能做些日常的管理工作,不能对植物新品种权进行市场价值的有效分析,不能开展高效精准的专利检索分析,不能有效挖掘专利的内在价值,更不能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商业化推广营销等,兼具农业、法律、知识产权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严重影响着各农区所的知识产权运营尤其是专利运营。

2.5面对侵权束手无策

植物新品种侵权是种子产业的毒瘤,创新源头“盗窃”频发、品种被仿冒被侵权、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维权诉讼程序复杂、执法不力等,导致侵权现象愈演愈烈,而走司法程序,举证难、处理慢、费用高、惩罚轻,足以让诉诸法律成为一件性价比很低的事情。当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得知自己的品种被侵权时,既抽不出力量去维权,也无从去侵权方调查取证,更不能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桎梏为自己的被侵权获得相应补偿,往往是叹息一声随它去吧,一切交由品种权实施单位去处理。种业大环境的不自爱屡次让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很受伤,江湖化的调解方式竟成为聊胜于无的安慰。作为品种权人在受到侵权时只能束手无策,别无它法。

3对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动力的源泉所在

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仍然是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产出主体,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中坚力量。根据我国目前的体制,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多数单位经费较为紧张,根本没有农业知识产权成果市场化所需要的资金实力。因此,期望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建立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惠益分享机制。近日,国务院总理在视察华为公司时也指出:没有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就无从附依,可见从国家层面建立激励政策的时间已不远。作为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可以尝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专利发明人和品种培育人的奖酬办法,调动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3.2所有权仍然是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心

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对服务区域的农业生产情况十分了解,培育的品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迅速在当地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率较高。尽管商业化育种剥离已成为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依照长期以来形成的科研体系和惯性思维,以企业为商业化育种的主力还有待时日,因为农作物遗传育种材料、科技人才等大部分资源仍掌握在农业科研单位手中。在这样的形势下,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要放下身段,主动融入到国家倡导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进程中,加强与种子企业对接,做好品种的培育和技术协同创新,获取知识产权的所有权。3.2.1做好育种材料的登记与保护工作育种材料是科技资源的重中之重。2014年12月,农业部委托中国农科院建立了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从国家层面做好了植物新品种权、涉农专利、育种材料、育种方法专利、基因元件等知识产权的交易。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对涉农专利、植物新品种权不陌生,但对育种材料的登记保护、育种方法的专利申请、基因元件保护等涉及不多。各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要多关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变化,做好宣传、引导与普及,全方位开展本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育种材料的登记与保护。各发明人(培育人)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权利保护,共同推进本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3.2.2做到委托育种过程中知识产权权属明晰在国家倡导的以企业为主的商业化育种进程中,当商业化育种剥离和事企分开冲击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现有科研模式时,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必须改变思路,接受种业公司的委托开展品种培育,但要与委托单位签订技术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尤其是要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确保培育品种的知识产权清晰。

3.3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是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先决条件

为提高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工作水平,要注重对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培训,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接受系统的法律、政策、技术合同等业务知识培训,比如参加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专项培训、专利人资格证书的培训、加强专利法、经济法、技术合同法等法律知识的培训等,以提高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还可以组织安排向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学习,借取别人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先进经验[6]。

3.4拓展转化渠道是知识产权经营收益倍增的重要措施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8

【摘要】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未来岗位群或行业不同,导致其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自身特征,因而其相应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必须改革。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改革思路,以期为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财务管理 专业核心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一、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

(一)培养目标

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服务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适应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需要。依托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相关企业,围绕投资融资、工程项目审计,培养掌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和具体业务操作方法;熟悉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具有知识面广、技能扎实、应用性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财务管理专业岗位群

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和历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历程一般经历基层、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其岗位群分别是初级岗位群、中级岗位群和高级岗位群,每类岗位群的岗位如表(1)所示。

(三)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及要素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岗位群可知其专业核心能力包括财务核算能力、财务预算能力、投资融资能力、财务控制能力、理财规划能力和财务审计能力。每种能力进一步细化为相应的能力要素。如表(2)所示。

(四)财务管理专业相应知识结构

相应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前沿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内容: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基础会计知识、经济法知识、市场调查与预测知识、税收法律制度知识、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企业文化知识、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应用统计学知识。专业知识内容:财务核算知识、财务预算知识、投资融资知识、财务控制知识、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理财规划知识、资产评估知识、财务审计知识。法律知识内容:国际、国家、行业、企业财务方针、财务政策、财务准则、财务法规、财务惯例等知识。前沿知识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所属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五)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需要相对应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做支撑,因此,其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应做以下设置。如表(3)所示。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财务管理软件应用实训、会计信息化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证券投资模拟实训、项目评估实训、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二、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特征

(一)培养人才区域定位不同

理论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一种通用人才,没有特定的地域性和针对性。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针对高校当地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岗位群和行业特点来培养的,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容易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培养人才工作岗位定位不同

按照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规律看,一项生产技术的产生是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过程,需要人们去从感官中寻找规律、再变成科学技术、最后转化生产应用的过程。理论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是负责前一阶段,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是后两个阶段。理论型大学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主要是负责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准则的制定、制度的设计。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是后两个阶段,即准则和制度的落实、执行。注重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效益的提升。所以,往往更有实用性。

(三)知识结构不同

理论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理论知识讲究系统性、专业性和前沿性。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强调专精实用。理论知识讲究“实用”“ 够用”。

(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同

理论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按照学科设计制定,主要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注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按照“岗位群或行业—专业核心能力—知识结构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及实践教学环节”制定。

参考文献

[1] 蔡敬民,魏朱宝.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2).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本科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计划

随着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观念、毕业生未来发展能力等问题日益突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了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大事。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落实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上层建筑,是人才培养目的和培育要求的具体手段,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怎样依据人才培养目的和规范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整合,是打造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内容。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设要求

(一)秉持知识、能力、素质和谐推进的要求。加强授知前提下,增强学生获知、提问、析问、答问水平的培育。着重开拓基础教育内容,改进教育内涵太窄、太专特质,增强含自然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理论、技能的教育和基本素质的培育。

(二)秉持整合的要求。依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的与学制的需要,统筹全局,科学整合基础和专业、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主科和支科、教和学等诸关系,清晰各自目的与功能,把握它们间的主次与联系,确立科学的时间权重。重视学科融合,适当调配,整合课程,精求综合。推陈出新,重视优合。

(三)秉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联系的要求。教学计划须把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联系起来,反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与能力。以学生为本,就学生差异引发对教学要求的差别,编排模块化的知识构架与弹性的课程安排,对相关课程推行层级教学。适当减必修课、增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完善。

二、打造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途径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和培育要求是确定培育计划的开始站。应用水平的培育是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确定培育计划的主轴,依该主轴打造整合的,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三位于一体的课程内容系统、教学计划,是确定培育计划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圆此目标,就必须打造以下5 个科学途径:

(一)依照一级该学科专业的培育目的和培育要求,依照近来对用人单位的务实查询,对该学科专业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开展广泛思辨,即开展学科知识要求思辨、专业技能要求思辨、综合素质要求思辨。

(二)依照对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思辨,根据“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于一体”的主轴,推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该设置啥课程,该含啥教学内容,该安排啥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有个基本构架的方案,清楚主干课程和主干实践性教学内容。

(三)依照整合要求,理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依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打造学科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需开拓巩固,所以须依课程内容系统整合目的,打通在该学科下的若干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优选内容,并整合学科基础课,建设整合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同时,打造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方向课平台上的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

(四)依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谐进行的要求,横向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纵向促成三个密切联系、一起并行的教学内容系统,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的内容系统。

(五)根据课程的纵向构架编排教学进程表,且配置学时和学分,最终成就教学计划。

三、以技术技能水平培育为主轴打造课程体系

传统本科人才的培育内容系统常依学科体系建设,重视厚实的学科理论根基、宽厚的专业口径,一般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和深奥理论的教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育,对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就缺少深层的考虑与体系的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需要统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要求,以水平培育做主轴,打造既独立又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组成上必须要有宽厚知识、扎实基础、强实践力的特征,所以要求努力整合理论课程,突显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打造目的清晰、逻辑严密的平台和联系模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在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的过程里,要对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进行改革,重视基础、专业平台的建设,在课程架构上慢慢促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结构、“专业方向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育系统,推进人才的基本规格与多样化、个性化前进,让学生加强了对社会的适应。

依人才培养目的与样式需要,改革传统的按学科范畴安排课程的做法,努力整合课程与学生全局知识架构的计划。在全局计划出学生要把握的知识点与能力提升的需要后,从实际出发,就各课程开展主动剪裁、整合与内容的翻新,计划、组织且建设崭新的课程,打造较为完善、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相应给实践教学预留足够的学分学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中心,把课程分成几个课程组,清楚课程组在人才培养计划全局中的地位、功能和它同其他课程组的关系。经对组内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与丰富,使所有课程组的教学内容全部强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形成专业特色。根据类设计学科基础模块,打造一致的公共基础平台与技术基础平台。要完备思考社会对人才的各项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设置利于学生自由选择的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系统课程,许可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成为公选课,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时空更大,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应的考虑该专业特征,推行分层与分类教学。

除所规定的专业主干课为必修课程外,须加一些有行业应用技术内容,同专业主干课程相融合的下游技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将行业要求作主轴,把所学的知识相串联,为综合技能的建设供给较好的系统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

(二)建设实践教学内容系统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平需要,要求打造分层教学、分类计划、分步落实、独立设计选修和必修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打造自课堂内系统的、全方位的实践技能培训,至课堂外自选的开放实验、打通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培训与校外实习相联系的培育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专业人才动手能力的需要,和谐实验内容,敲定对应的基础实践技术系统、专业实践技术系统与模块实践技术系统等内容,裁减证实性实验权重,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成分。证实性实验同相关理论课保持紧密关系;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须表现技能的综合训练需要,表现实验课的阶段需要。需突显各阶段的能力培育重心,证实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培育个性化,在确定实验课程性质时,可将本专业需把握的知识点确定为必修实践;技能拓展性实践或次技能点实践,设为选做实践,给学生自选,供学生个性化前进时空。用基础性和先进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相统一的原则,淘汰一些老课程内容系统内的证实性经典实验,改善、整合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深入认识实验原理、方法,解决、处置实验中可能曝露的问题,提升分析困难与解决困难的水平,加强学生的拓新水平、技术研发水平的培育。

就实验教学的方法,须重视因果式指引与成果型培训,激励学生的成功感,激励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钻研的上进心。这是主动学习性格和研究气氛养成的正能量。

(三)建设素质拓展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非“狭窄于技术”的工匠,却需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所以除理论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外,还需打造素质拓展系统。要拓展的素质,含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质,和适合社会前进的综合水平、精神面貌与身心情操。须把规范化的素养拓展追求当作学生全面前进的工具,重视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功效,重视科学精神的启迪对成人、成才、成功精神的熏陶。所以,把素养拓展置入人才培养计划,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因素。

素质拓展内容系统含社会综合能力的培训与专业外延的培训。须促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融汇,推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课内教学的融合,规范与增强课外教育管理事业。校内素质拓展培训,可同科研工作相统一。考虑专业特征,推行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激励学生踊跃参加科研与拓新行动,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经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和实施,提升知识运用水平,达到初级的科研水平。激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等比赛,参与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训练,以提高学生素养、获取技能。可结合学生社团工作,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得到提高。

素质拓展系统化,含一定的必修、强制内涵。素质拓展用学分模式纳入教学方案,学生只有获取对应的专业素质拓展学分、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才能毕业,只有获取对应学分需要才有评奖等资格。学生用项目方式申请素养拓展内容,通过审批,确立项目学分。学生依设计符合培训需要时,可获取对应学分。

综上所述,以能力培育为主轴的三大教学内容系统的全局打造,是培育知识、能力、素养和谐与共的高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在需要。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自己的特色,持续整合人才培养计划,务实推进因材施教与激励学生个性完善,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30.

[2] 特约记者.技术本科: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新定位--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6(9A):46-49.

[3]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 陈飞.技术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生态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3):32-35.

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知识产权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专利 商标 商业秘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何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知识产权资源在企业优化配置,企业发展这一“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方国家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特别注重开发、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全方位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已成为它们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获取巨额利润的法宝。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概论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这一术语对我国不少人来说还比较陌生,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有关,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尚属浅层次的。我国有关学者将它简单定义为: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与手段。它具有以下特点:

1.法律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依托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它与智力成果不能等同,具有依法确认的特点,而且,确认后的知识产权的利用、管理、保护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其每一步利用都必须置于法律规范的制约之下,法律规范是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行为规则;另外,法律规范对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又具有可靠的保障作用。

2.保密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经济战略直接相关,它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经济和科技情报分析、市场预测、新产品动向,以及经营者在某一阶段的经营战略意图,如果被企业竞争对手掌握,将对自己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具有保密性的特点。

3.时间性和地域性。这是由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和地域性特点所决定的。与某一知识产权战略相应的知识产权期限届满或因故提前终止,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就应提前调整,同时,企业在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时应考虑到知识产权的权利产生地,这一点对于企业实施国际知识产权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是极端重要的,今年来我国许多著名品牌在国外屡遭“抢注”,蒙受巨大损失,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4.整体上的非独立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属于企业经营发展的一部分,其目标的实施与企业其他战略往往是相互包含、相互交错的,单纯地运用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跨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当然其立足点还是法律和经济两面。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在运做上却是十分具体的,可从知识产权权利内容及对权利的管理、利用、保护几方面加以分类:从其权利内容上分类,可分为企业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从对企业的运做分类,可分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利用战略、价值化战略、保护战略等。这些主要涉及的是工业技术问题或企业管理问题而非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在此不多加讨论,这里要讨论的是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战略中与法有关的问题。

二、企业常用知识产权战略的运用

说到知识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的战略决策问题,我们的许多企业都不感兴趣,这和知识产权战略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的误区有关。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通常认为,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才需要考虑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专利技术一定是高科技的技术。其实知识产权的战略策略人人可谈,人人可用。大企业有大企业的战略,小企业有小企业的战略。就大家最不敢高攀的专利而言,有需要巨额投资,联合攻关才能完成的尖端专利技术,也有一般技术人员甚至能工巧匠稍动脑筋就能完成的小发明。高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小专利一样可以创出大市场,我国广东省小专利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说明了并非大企业才有资格谈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专利战略的具体运用。专利战略的制定是“量体裁衣”的过程,“体”是企业自身的情况,企业特定的发展规划,自然,不同企业的专利战略应该是各有千秋的。但是如何从企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形成专利战略决策,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要素的。

(1)形成正确的专利战略意识。首先当然是要重视专利,正视专利的重要性后,进而要意识到专利战略应该立足于全局,立足于长远。

(2)构建以专利为基础的企业经营机制。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有两种常见的致命缺陷:一是决策的主观随意,二是“人走茶凉”。科学完善的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专利事务的战略意义当然也要在企业经营机制的构建中得以体现,构建一个以专利为基础的决策机制和以专利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机制非常重要。

(3)营造适宜专利事物发展的外部环境 专利事务在企业经营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可以解决企业的“生死”,因此营造一种适宜企业发展的专利环境也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性的任务,应成为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营造一个适宜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何为适宜的法律环境?概而言之,就是有力但又不过分苛刻的专利法律保护。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现有技术借鉴的基础上的,过分苛刻的专利法律保护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企业利益的严密保护,实际上是限制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损害企业的根本利益的。因此,企业应以专门的力量或联合的力量来影响立法工作,在法律中反映自己的要求。外国的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非常注重这一点,他们投入可观的金钱和人力,通过各方式影响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利益。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十分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二是建立专利战略联盟。“6C”联盟向中国DVD厂家收取专利使用费的事件使得许多国人从睡梦中惊醒。这些公司并不是单枪匹马作战,而是组成了一个联盟,使我们认识到了组建专利战略联盟的重要性。不管企业的技术实力有多么雄厚,想要拥有相关技术的全部专利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是多个企业之间各自拥有部分专利权,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足见专利联盟可以实施各自的专利技术以降低各自的成本,提高效益;对外采取统一的行动维护专利权,又可以收到单一行动难以企及的效果;一个联盟甚至可以借助其力量达到影响目标市场的竞争结构的效果。我国在专利事务上的联盟还很少见,而我国企业的专利实力整体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面对这些大企业向我们展开的凌厉的专利战,单打独斗只能是以卵击石。

总之,企业应当从发展全局的高度考虑专利事务,充分发挥专利的作用,将专利纳入整体的战略之中,以专利立足,以专利取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