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十篇

时间:2024-03-26 17:42:24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1

[摘要]负债作为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相比,高校较少采用负债方式筹资。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负债观念,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量化角度综合评价高校的负债状况。在负债评价指标的指导下,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而且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扩大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的重大方针政策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困境,资金匮乏是制约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建筑、学生宿舍、师资建设、仪器设备、图书等增长速度缓慢,进而影响招生规模的扩大。资金匮乏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也制约“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直接影响全面小康的实现。传统观念与僵化思维模式妨碍高校筹资,进而制约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借鉴企业的成熟经验,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高校负债状况,通过合理负债方式为高校筹集资金。

一、高校负债观念的更新

负债是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尤其是银行贷款已经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它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长期占据一定比例,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负债种类繁多,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用于补偿贸易、融资租赁)、专项应付款(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可以说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离开负债简直就难以运转。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校资金由国家全额拨付,高校市场意识淡薄。尽管高校改革已经开始,但高校财务管理观念仍然滞后,沿用传统习惯,对负债缺乏正确认识,在筹资活动中很少想到负债方式。即使部分高校在基建过程中有银行贷款,也是想方设法尽快还清,不能把负债作为高校经济活动中一项长期的有机组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会计中一直以“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结存”为会计要素进行核算,负债与收入同为资金来源,在核算过程中往往被混为一谈。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它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规定,首次将“负债”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引入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从制度上为高校的负债筹资提供了依据。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定义:负债是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清偿的债务。它是高等学校资产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或利益。我国高等学校的负债,主要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及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代管款项、应缴税金等。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没有明确的偿付期,一般来说,流动性较强。

目前我国居民存款已达11万亿元,银行资金相对宽松。如果高校能够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可观的资金,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使高校跨越式发展。

二、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

从企业负债和高校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除行为主体外,高校负债与企业负债是完全相同的。由于高校负债筹资目前处于尝试阶段,操作方法很不完善,如何评价更是无所适从。而企业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负债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借鉴企业评价指标,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从量化角度来评估高校财务状况,进而指导高校筹资活动。

企业涉及负债的评价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我们下面对其逐一进行分析。

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流动比率应为2:1,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较好。流动负债有1:1的相应资产保证,同时还有相当于流动负债1倍的可变资产保证日常经营。

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通常以1:1为良好,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资产相等为好。

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低,经营风险低,同时获利水平可能也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发展受到限制。因为当资产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时,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资产负债率高,经营风险高,其获利水平能够提高,使得企业可以较快发展。

④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是指企业实现利润对利息支出的保障程度,这一指标一般越高越好,说明企业对负债的偿付能力强。

三、实例分析

例:表1是B高校的资产负债表,该校2002年末事业结余为4268万元。我们借鉴企业负债评价指标,来考察该高校的负债状况。

表1资产负债表

单位:B大学2002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项目金额

一、资产类二、负债类

现金3借入款项

银行存款19,768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应付及暂存款904

应收及暂付款1,419应缴财政专户735

借出款251应缴税金26;

材料362代管款项1,711

对校办产业投资389负债合计3,376

其它对外投资968三、净资产类

固定资产56,817事业基金8,438

无形资产固定基金56,817

资产合计79,977专用基金5,184

未完项目差额6,162

净资产合计76,601

总计79,977总计79,977

下面我们做具体分析:在高校财务制度中,没有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等分类。但我们借鉴企业的分类经验,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应为资产负债表“现金”到“材料”项,共计21803万元。速动资产在流动资产的基础上减去不易变现的材料,应收及暂付款在高等学校会计中属于支出未报数,变现的数量很小,也应视同为不易变现,整体扣减,所以速动资产应为20022万元。

由于没有借入款项,因此该校没有长期负债。其3376万元负债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应属于流动负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1803/3376=646%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0022/3376=593%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3376/79977=4.2%

由于该校没有银行贷款,也未发生利息费用,因此利息保障倍数无法计算。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已经得出负债评价指标的值,它对我们的负债筹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

①借入款项为零,说明该校未能利用银行贷款形式筹资,其财务经营观念保守,不利于高校跨越式发展。

②流动比率646%、速动比率593%,均远远高于正常值,说明负债水平过低,该校利用负债筹资能力严重不足,观念保守。

设可增加负债筹资为x,当流动比率达到比较合理的2:1时,

2:1=流动资产/(现有流动负债+x)

x=流动资产/2-现有流动负债

=21803/2-3376=7525.5

说明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集7525.5万元。

同样可以计算出,当速动比率达到1:1时,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资16646万元。

③资产负债率太低,仅为4.2%,假如将资产负债率提高到30%,即:

(x+3376)/79977=30%

x=20617.1

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资20617.1万元。

④目前对于利息保障倍数如何评价,没有确切数据。假如达到5倍时,目前银行贷款利率约5%,即:

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4268+(x×5%)]÷(x×5%)=5

解得x=21340

也就是说,该高校通过银行贷款筹资21340万元时,高校盈余对利息保障倍数为5倍。从企业经验来看也是属于较大的,对支付有保障。

综上所述,该校通过负债筹资应控制在7,500—21,300万元之间。按四种方法的算术平均值(7525+16646+20617+21340)÷4=16,532万元,应为该校最适宜的负债筹资额度。

四、对高校负债筹资成本的评价

高校在筹资过程中,筹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们就负债筹资与其他形式筹资作筹资成本比较。

例:某高校欲建学生公寓一栋,造价1000万元,建成可供2500名学生住宿,生均住宿费预计800元/年。现有两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从银行贷款,利率为5%;B方案,与甲公司合作,交由该公司建设,并以10年住宿费偿付工程款。试问选用哪个方案比较经济?

从表面上看,B方案很优惠,学校不需付一分钱,就可以解决25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并且10年后可以收回楼房,等于“白拣”了一栋楼。那么到底事实是否如此,我们采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来具体分析一下。

①用净现值法分析:

A方案:净现值=1000万

B方案:由于付给甲公司的费用每年相等(2500×800=200万),可以通过求年金现值的方法来求净现值。查表得,10年期5%的年金现值系数为7.721,所以可得:

净现值=200万×7.721=1544.2万

通过分析可知,A方案支付成本现值为1000万元,B方案支付成本现值为1544.2万元,要多付544.2万元,A方案从银行贷款要优于B方案。

②用内含报酬率法分析:

年金现值系数=原投资额/各年现金净流量=1000/200=5

查表得,10年期14%的年金现值系数为5.216,10年期16%的年金现值系数为4.833,这就是说年金现值系数为5的内含报酬率应在14%到16%之间,采用插值法得内含报酬率R:

R=14%+(5.216-5)/(5.216-4.833)×(16%-14%)

=14%+1.1%=15.1%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方案实际支出利率为5%,而B方案实际支出利率高达15.1%,因而A方案要优于B方案。如果采用B方案的话,高校是大大地吃亏了而不是白拣了一栋楼。

由于资金持有者总是追求回报的,根据企业经验,资金的回报率一般要求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因此我们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采用银行贷款等形式的负债筹资,其筹资成本要低于其他筹资方式,适合高校目前发展的需要。

五、高校负债筹资评价对高校筹资实践的启示>通过对负债评价指标和负债筹资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我国高校目前负债水平普遍较低,说明高校没有或较少采用负债方式筹资,有较大负债筹资空间。

②在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利率仅为5%-6%的情况下,通过银行贷款的负债形式筹资成本较低,对高校发展非常有利。

③有了负债评价指标的指导,高校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而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通过合理负债为高校筹集资金。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2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应有效做好财务杠杆投资与资产投资管理,以有限自有资金增加投资或收益,筹资风险便是企业在资金调度上的风险,一个企业在资金调度上管理不当,如应利用资本为资金来源而用了借款,或应用长期借款却用了短期借款。财务管理并非绝对没有筹资风险,而是一方面防止企业筹资财务风险,一方面尽量增加投资人将来收益现值,同时兼顾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一、筹资财务风险的概述

筹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由于使用借入资金引起自有资金收益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或引起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计划资金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考虑能否有及时形成的足够的现金流入偿还借入资金,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回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筹资方式不确定性、多样性,长短期结构是否合理,筹资成本的高增长性等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如何防范是企业筹资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筹资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筹资方式。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筹资风险。

2.资产负债率。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利息费用支出越多,利润随之下降,导致偿还债务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越高,导致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增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3.负债期限结构。这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就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同时,负债规模一定时,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4.负债的筹资成本。利息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筹资成本的大小。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对股东收益受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当国家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较低筹资风险降低;相反,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贷款的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增加,筹资风险提高。

三、筹资财务风险的控制

1、树立风险意识

筹资前必须进行认真而慎重的风险分析,做到不盲目举债,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保持合理的负债水平。注意分析负债环境,不断调整负债水平。要充分利用应付帐款、预收账款等不需要支付利息的流动负债,优化资本结构,以减少债务负担。

2、确定优化资本结构

在实际操作中,选择最优资本结构是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收益。企业在确定财务结构时,必须综合考虑收益和风险的关系,选择最优资本结构,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资本成本最低。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而且无法获得因债务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可能会因此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从而导致筹资风险加大。因此,企业应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

3、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

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采用权益性资本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资金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根据当前的金融市环境,确定是否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同时,企业要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

4、先使用自有资金后举债的融资策略

自有资金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使用自有资金、后举债融资顺序。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3

关键词:债务融资;风险;财务杠杆;风险规避

1 负债筹资概述

1、1 负债筹资风险的概念

负债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期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一般表现为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丧失偿债能力、发生财务困难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1、2 负债筹资的财务效应分析

1、2、1 负债融资的正面效应分析

(1)利息抵税效应。

企业负债应按期支付利息,根据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负债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可在企业税前成本中抵扣,从而使企业能少交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实际的筹资成本,使企业获得潜在的收益。节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节税额=利息费用×所得税率。由此可见,只要有债务资本,便可产生节税效应,且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

(2)财务杠杆效应。

在企业资本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相对固定的债务利息,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那么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导致股权资本的利润则会相应增加,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用定量描述为:权益资本净利润=[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一负债利率)×负债资本/权益资本]×(1-所得税率),当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时,适当借入资金。就可以提高权益资本净利率。

(3)负债经营可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比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本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更有利。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不断贬值,到偿还日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在通货膨胀之前要小,原有负债额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的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4)债务融资可以降低资金成本。

企业借入资金,需要按期偿还本息。由于利息是在成本中列支的,可以税前扣除的,它有冲减税金的作用,能带来税盾收益,而股权融资中,政府要对股东个人的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以及企业法人双重征税。因此,一般来说,债务的资本成本要低于权益资本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1、2、2 负债融资的负面效应分析

(1)负债筹资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话,必须保证其投资要大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的越多,用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就越大。债务融资到期必须还本付息,一旦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企业就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甚至被迫破产倒闭。

(2)过度的负债削弱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其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债务到期时。若不能定期足额地还本付息,将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3)负债筹资经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周转。

企业负债经营必定需要按期支付利息,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筹集的资金还款较为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大量的资金进行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2 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成因

2、1 负债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2、1、1 负债规模

筹资规模取决于企业未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与企业的财务利益与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越低,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2、1、2 负债利率

从贷款企业的角度看,负债利率是其负债融资所付出的代价。在负债额既定的情况下,负债利息与负债利率成正比,负债的利率越高,企业所要负担的利息费用就越多,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负债利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2、1、3 债务的期限结构

企业债务融资中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融资成本不同,一般长期债务的利息会高于短期债务的利息。长期债务回收期比短期债务长,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计息,则企业必须以较高的利息率,否则资金所有者不会将资金出借给企业。另外,长期负债的收益因使用期限长具有不可预期性和不稳定性,而且企业从长期看也要经历市场风险,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如期还本付息。

2、2 负债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2、2、1 预期现金流入量与资产流动性

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及时支付到期的利息,企业就会面临支付性筹资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就能及时支付到期的债务,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企业就可能要面临及时偿还债务的压力,其财务风险就较大。

2、2、2 金融环境的影响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负债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另外,金融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都是企业筹资风险的诱导因素。

2、2、3 经营风险

企业供、产、销等各种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收益带来影响,因而经营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产生经营风险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如运输方式改变、价格变动等会造成供应方面的风险;产品质量不合格、设备事故会造成生产方面的风险;消费者爱好发生变化、销售决策失误会带来销售方面的风险。所有这些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都会引起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从而导致经营风险。

3 负债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风险防御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出现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企业在遭遇风险时,毫无准备、缺少对策、一筹莫展,必然会导致失败,所以企业应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且有效的应对风险。处于市场下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制定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注入企业,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筹资风险,把风险最小化。

3、2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加权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企业根据经营规模所拟定的资金需要量可以用多种筹资方式进行筹资,在资金总额既定的条件下,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的资金额就构成了不同的资本结构方案。分别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然后对其进行比较,选择其最低的筹资方案。而每股盈余分析法是根据各种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盈余的比较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每股盈余无差别点进行决策。所谓的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是指能使两个筹资方案相等的销售水平,即当销售水平无差别时,无论是采用债务筹资还是采用主权筹资都具有相同的效益。当预计销售额超过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时,由于财务杠杆是正数,采用债务筹资下的每股盈余必定会高于主权筹资下的每股盈余,此时增加债务筹资则可优化资本结构。

3、3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期限、利率

企业应强化预算方面制度的建设。在保持合理负债比率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经营和基本投资需求来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率。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各种筹资方式所能筹集到资金的数量、期限、成本以及所需办理手续的繁简程度等因素。掌握好筹资时间,使得筹资时间和资金的运用以及转化紧密衔接,努力降低资金的占用额,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资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度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集的资金,应采用浮动率的计息方式。

3、4 利用财务杠杆原理,降低风险

财务杠杆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对企业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在企业预测投资报酬率大于债务利息率的前提下,无论企业息税前利润多少,债务利息都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在债务利息不变的条件下,息税前利润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相反,息税前利润越小,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息税前利润和合理安排负债比率,使财务杠杆利益大于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普通股每股盈余逐步增长。另外财务杠杆可以与营业杠杆配合使用来降低风险,经营杠杆是通过销售额的变动来影响息税前利润的,而财务杠杆是通过息税前利润变动来影响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因此,企业在筹资决策中,通过合理使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来达到提高每股盈余的目标。对于营业杠杆系数较高的公司可以使用较低的财务杠杆,而对于营业杠杆较低的公司则可以使用较高的财务杠杆。

参考文献

[1]王庆成,王化成,西方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胡胄颜,论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J],会计研究,2006,(8)

[3]李志伟,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企业活力,2005,(10)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负债筹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的经营方式就是负债经营,如果这种经营方式运用恰当,就可以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运用的不够妥当,企业就会陷入困境,甚至是破产。在现实企业经济中,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是负债经营,负债概率很高,本文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目前资金紧张的现状,从筹资渠道入手,分析造成企业负债筹资财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1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负债筹资的现状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资金,资金是一个企业的基础,其在企业经营中被形象地誉为“血液”。但是,当下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高度缺乏运营资金,大都是通过高额负债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运营,平均的资产负值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导致施工企业出现这样的财务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得项目,就必须通过低价来中标,这样就会导致项目的利润降低,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这是根本的原因。通过对现在大型公路投标企业的调查发现,降标率在22%到27%的范围内。除此以外,导致企业资金流来源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管理水平低下,盈利能力较差。

第二,在工程项目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比如投标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等,这些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第三,垫资项目逐渐增多,垫资的数额也在逐渐增大。有很多项目不存在预付款条款,有些就是全垫资项目,这些都迫使企业采取负债筹资的方式来解决资金流的问题。

第四,企业在进行生产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企业收入无法得到业主的及时确认,这样就使得工程进度款或者变更理赔款无法及时地到位。

在当下建筑施工行业的经营模式下,对于大部分想要站稳脚跟,在竞争中获取胜利的施工企业来说,在经营中占据重要和关键地位的是做好负债筹资的风险管理以及防范。

2对建筑施工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研究

2.1筹资风险的主要来源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筹资风险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下面进行简要地描述。

筹资风险来源于具有不确定的企业经营利润率以及负债资金利息率。当企业投资利润率比负债资金利息率大时,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作用,利用一些负债资金来使自有的资金利润率提高;反之,企业采用借人资金的方式就会降低自有资金利润率,有时还会亏损,甚至是导致破产。

筹资风险来源于资本结构。作为一个企业来言,资本结构应该合理,也就是说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值应该合适,一般情况下若负债利息率低于投资收益率的时候,那自有资金收益率会随着负债比例的增大而变大,此时应当将负债的比例适当加大,不过当比例大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集中还债风险就会变大,虽然企业收益率较高,但是资金流一旦发生问题,依然会致使企业破产;另一方面,债务利息率高于投资收益率,自有资金的收益率会随着负债比例的加大而减小,严重的可能就会发生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好。

项目经营失败导致的风险。这其中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由于决策的失误而导致项目经营的失败;另一个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致使企业经营失败。不管是那种原因导致的经营失败,都没有办法将项目投入的大量负债资金归还,进而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

2.2防范施工企业筹资风险的对策

(1)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创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有些变化是企业无法预测和掌握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每时每刻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风险的评估和测试要定期进行,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2)企业的负债比率一定要合理。判定企业负债经营的合理性,是通过对企业资金结构的判断,也就是判断企业负债比率和企业的具体状况是否一致,风险和报酬是否是最佳组合。在实际的操作中,选择最佳资金结构的工作往往是相当复杂,而且难度较大,较高的负债比率适用于那些生产运营稳定、项目利润高、资金周转较快的建筑施工企业;较低的负债比率适用于那些经营不够理想的企业。如果反之,就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甚至是破产。

(3)负债财务计划一定要合理。负债量的确定依据的是企业的资产数额以及企业经营的需要和可能。另外,还需依据企业的负债情况将还款计划制定出来。所以,企业要想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获取生存和发展,就要在管理和资金周转两个方面下功夫,尽量减小资金的占用额、缩短生产周期,增大产销率,减小应收账款,强化防范风险的意识。除此之外,当企业借入资金的时候,资金的使用和安排都要依据需要进行,并要使资金的结构合理,还要避免出现过分集中的还款期。

(4)对利率风险要进行准确地把握。对于市场货币的供求以及国家的相关利率政策,企业一定要加以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以便做出合理的负债筹资安排。在利率较高的时候,企业要将筹资数额尽量降低,或者只筹借一些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企业也应该少筹资,对于必须要筹借的资金,企业应通过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来计算资金的数额。在利率较低时,筹资是比较有利的。在利率逐渐升高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积极地进行长期资金的筹集工作。

(5)将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对于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资金都比较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一些方式将资金集中起来,使资金整体的利用率提高。另外,在项目中标后,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使得项目的盈利水平得到提高,还应尽量减少对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3总结

建筑施工企业在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筹资风险时,应该创建一套与市场变化相一致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项目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使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在对筹资风险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充分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和进.建筑施工企业负债筹资财务风险分析.《山西建筑》.2011年3期

[2]冷冬署,张艳林.负债筹资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9期

[3]庄瑞清.基于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相关措施探讨.《商场现代化》.2012年28期

[4]郭平田.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发展》 .2010,5(4):233-234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5

关键词:负债筹资权益筹资资金成本 筹资风险

筹资方式的选择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和基本的环节,也是直接影响企业运营成效和财务状况的重要因素。任何企业都必须清楚的认识不同筹资方式的成本及风险,并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筹资方式,才能保障企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一、负债筹资所形成的成本与风险分析

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又可能引起筹资风险。因此,认清负债经营的利弊,力争负债经营的利益的同时,尽量降低负债经营的风险,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负债筹资所形成的资金成本分为长期借款形成的资金成本、发行债券形成的资金成本、短期借款形成的资金成本等。企业以负债筹资所形式的资金成本通常要比其他方式下的筹资成本低,因此负债筹资是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的主要地位

负债筹资所形成的风险首先是企业投资利润率和借入资金利息率的不确定性。企业的 利润率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投资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负债经营将进一步累积债务,加重企业负担。其次是资金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风险。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是否适当,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减少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最后是利率变动因素导致的风险。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随时面临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贷款利率提高时将将加重企业负担,企业会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企业利用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要比权益性筹资较低,在从长期借款筹资与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计算公式中也可以看出利息费用均可以在税前扣除,因此企业以负债筹资的筹资成本较低。企业利用发行债券及向银行借款等负债筹资方式可以给企业带来高于股东出资的额外收益。同时过度负债筹资有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按期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另外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周转。

例:方圆整体橱柜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专业生产、销售整体橱柜。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掀起购房和装修热潮,对公司生产的不同类型的整体橱柜需求旺盛,其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50%-100%。为此公司决定在2010年底前在清远郊区建成一座新厂。公司为此需要措资5亿元,其中2000万元可以通过公司自有资金解决,剩余的4.8亿元需要从外部筹措。公司在2009年9月31日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

(1)资产总额2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0%;

(2)公司长期借款有2.4亿元,年利率为5%,每年未支付一次利息。其中6000万元将2年内到期,其他借款尚余5年。借款合同规定公司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60%;

(3)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3亿元。

另外,公司2008年完成净利润2亿元。2009年预计全年可完成净利润2.3亿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25%。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利率分配政策,年利率为0.6元。

随后公司财务总监提出了两套筹资方案:

方案一:增发股票方式筹资4.8亿元。公司目前的普通股每股为10元,拟增发股票定价为8.3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净价为8元。为此公司需要增发6000万股股票以筹集4.8亿元资金。为了给公司股东以稳定的回报,维护其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仍将维持其设定的每股0.6元的固定股利率分配政策。

方案二: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资4.8亿元。鉴于目前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公司拟发行公司债券。设定债券年利率为4%,期限为10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发行总额为4.9亿元,其中预计发行费用1000万元。

采用增发股票的方式筹资公司不必偿还本金和固定的利息,而且可以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其缺点是会使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下降,影响盈利能力指标;由于股本的扩张,也会分散公司控制权。同时公司也无法享有发行公司债券所带来的利息费用的纳税利益;

采用发行公司债券方式筹资可以相对减轻公司现金支付压力、保持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发行公司债券承担的利息费用还可以为公司带来纳税利益。其缺点发行公司债券会使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

经过对两种筹资方案进行权衡,公司最终选择采用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进行筹资。

二、权益性筹资所形成的风险分析

1.决策性风险

决策性风险是由于股票筹资决策不当而不能实现筹资目标的可能性。股票筹资决策,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筹资时,按照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就其股票发行种类、规模、方式、价格、时机及承销机构等作出的最后决定。正确的股票筹资决策,将有利于股票筹资的顺利实现,不当的股票筹资决策,很可能会影响股票的顺利发行,甚至使股票筹资失败。决策性风险由股票发行种类风险、股票发行规模风险、股票发行方式风险、股票发行价格风险、股票发行时机风险和承销商选择风险等构成。

2.经营性风险

经营性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经营不佳失去权益筹资资格而不能实现权益筹资目标的可能性。如在我国利用股票筹资,我国的《公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股票发行人的资格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有些条款对企业的经营效果提出了严格要求,达不到这些要求,就失去了发行股票筹资的资格。这样也就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三、筹资风险规避措施的探讨

企业筹资的目标就是用最合理的方式,及时、有利地筹集资金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最大化。所以筹资决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筹资成本最低

如果企业筹措资金时是由多种筹资方式组成的,应以各种筹资方式在整个筹资额中所占比重为权重,分析计算不同筹资比例结构下的综合平均资金成本,以确定哪种方案筹资成本最低,筹资方案最佳。同时企业筹资时还必须注意:

1.税收制度对筹资成本的影响。企业同样数量的筹资额,选择以债务形式而非股权形式就可以使企业税负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2.企业筹资决策时,应注意选择合理的筹资期限,克服保守主义倾向。利息的高低与资金占用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例关系。对于短期资金的需要,筹集为其较长的长期债务势必会造成资金成本的提高,相反,企业若能够使资金占用与资金来源在期限搭配上很科学、合理,不断地通过借款利用多期资金满足长期资金使用的需要,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利息支出,降低筹资成本。

3.企业通过合理的利息控制,灵活调整利率也是降低筹资成本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在利率趋于上升时期,可采用固定利率借入款项或发行企业债券,以避免支付较高的利息;在利率趋于下降时,可采用浮动利率、灵活筹资,以减少利息支付。

(二)利用最佳资本结构进行成本及风险控制

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金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股权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是资金成本较高,收益也不能最大化。反之,如果没有股权资本,企业也不可能接收到负债性资本。如果负债资本多,企业的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风险却加大了。因此,应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晓慧.论企业筹资风险及其防范.发展,2008,03,27-28

【2】王晶杰.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01,14-16

【3】唐晓琴.负债筹资风险分析与防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1,5-6

【4】何滢;;关于企业筹资方式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8年22期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6

关键词:表外筹资;财务报表;对策

表外筹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适当地运用表外筹资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却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由于表外筹资自身的特点和企业使用时的一些弊端,现有的会计准则及规范难以合理地计量,使企业未能形成完善的运营机制。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首要之急。

一、表外筹资的概述

(一)表外筹资的概念

表外筹资(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也叫表外融资,是指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企业筹资方式,也就是说该项筹资既不会使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表现为某项资产的增加,也不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现为某项负债的增加,而其取得的经营成果和形成的费用却在利润表中反映。近年来,表外筹资业务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二)表外筹资的分类

1、表外直接筹资

表外直接筹资是不转移资产的所有权,融资企业享有资产使用权,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直接融资方式。由于资产所有权并未转入筹资企业内,而使用权却转入到筹资企业内,所以筹资未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2、表外间接筹资

间接表外筹资是由其他企业的负债来代替本企业负债状况,使得本企业的表内负债情况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该种筹资方式常见的有两种:附属公司、子公司。

3、表外转移负债筹资

表外转移负债筹资是指企业将表内的筹资转移到表外的筹资方式,常见的有:

(1)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业务活动。这种行为导致贴现企业产生了一项“或有负债”,虽然该项筹资行为并不作为负债反映而作为资产交换,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但从实质上来讲贴现企业得到了一笔提前到期的资金,所以也是一种表外筹资方式。

(2)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

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指的是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收购应收账款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向赊购方收账的一种交易行为。并且出售应收账款后,如果赊销方到期不能付款时,企业应承担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偿付款项的责任,并承担应收账款发生的坏账损失。从这种借款方式上来说它是一种以实际存在的应收账款作为贷款抵押的一种借款方式,与应收票据进行银行贴现的状况完全相同。这样,应收账款如果收不回来的话,贷款人就会对借款人行使追索权。但是因为在实务中,卖方对于售出的应收账款所承担的风险非常小,所以在会计账务处理上将其作为一种资产转让的形式,资产负债表内不应该计入应收账款和负债,因此,它也是一种表外筹资方式。

二、企业表外筹资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表外筹资的原因

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制约了很多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筹资问题长期困扰着它们。加上传统的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门槛较高,难度也较大,所以企业通过表外筹资的方式获取所急需的资金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即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问题,也给企业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保障。

2、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

企业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对企业合理利用资金,扩大再投资,获得更多利润有重大影响。企业为了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提前变现,早日获得所需要的资金,选择表外筹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加快资金的周转,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获得更多的利润,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表外筹资无疑会成为企业筹资的一种新的融资渠道。

3、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上融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表外筹资所筹集到的资金无需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从而使得企业在获得借入资金的同时,又保持了法规所要求的资产负债率,合理的避开了各项会计准则的一些限制条件,有效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融资渠道。贷款企业需要必须满足债权人提出的各项贷款条件来获取借款合同的签订,例如合同规定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不能超越所约定的资产负债率。于是,企业会通过表外筹资将一些债务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以此来避开合同中的各种限制。也使自身的资信程度达到一定的层次,企业通过将表内负担转移到表外,以压缩表内负债比率,以便突破高负债比例对企业借债所造成的限制,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上融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企业表外筹资存在的问题

表外筹资可以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张举债能力,加大财务杠杆效应,给经营者和所有者带来利益。但是,表外筹资的隐蔽性也很容易被异化成为欺骗社会公众的工具,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给国家宏观经济监管带来隐患。

1、企业对表外筹资的认识不够全面

企业一般比较注重对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项目的分析整理,而表外筹资项目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从而导致企业容易忽视对表外筹资各项目的管理,企业在表外筹资过程中有一些异样也不易被察觉。企业只了解进行表外筹资能够改变企业账面资产,事实上却不能真正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由于企业对表外筹资的认识不够全面,从而使其未能体会到由表外筹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表外筹资掩盖了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表外筹资使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表外筹资可以使企业向外界展现出一种良好的财务状况,然而,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和负债状况并不能因为其展现出的良好的财务状况而有所改观。恰恰相反,企业正是因为其掩盖了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使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状况盲目乐观、导致决策失误、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3、表外筹资有关会计准则不完善

迄今为止较少有会计准则涉及到金融创新形成的表外筹资的会计处理问题,导致企业也不清楚该把表外筹资所筹集到的资金划分为企业财务的哪一部分,也使得各企业对表外筹资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表外筹资会计处理混乱,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揭示表外筹资的实际意义。

4、表外筹资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表外筹资加大企业财务杠杆作用,增加企业运营风险。由于表外筹资绕过了资产负债表的反映,所以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资本结构可能跟企业真实的资本结构不相同,例如直接表外筹资很有可能低估企业的负债,对于一些经营状况良好、表外筹资频繁的企业来说,该项筹资成为了企业的日常活动,是一种长期性质的筹资。这种表外筹资虽然在账面上不增加企业的负债,但是在实质上会导致企业负债的增加。如到期时必须支付租金,应收票据贴现和应收胀款出售带来的或有负债,售后回购引起的以后经营期间的负债,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导致所披露的资本结构跟企业真实的资本结构有所不同,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

三、完善我国企业表外筹资的对策和建议

(一)适度运用各项原则,加强对企业表外筹资的正确引导

为了确保企业进行表外筹资的合法性,使表外筹资发挥其积极作用,应该允许合理合法的表外筹资,同时还应该规范不合理不合法的表外筹资行为。对企业表外筹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并且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重点审查将负债转移到表外、在表内以虚假利润反映的做法。加强对企业表外筹资的引导,使企业认识到表外筹资属于一种隐匿负债,这种隐匿负债最后还会使企业付出代价,并且企业对表外筹资的过分依赖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企业对表外筹资的运用应该适时适度,遵守一定的原则性,不能过度滥用。

(二)严格财务报表揭示,加强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表外筹资作为企业重要的理财活动,其引起的资产和负债虽然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但根据充分揭示的原则,这些融资活动所引起的或有负债和约定义务应该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如果表外筹资业务没有在报表附注中体现,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不利于企业的不同利益主体对报表的使用。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企业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每一项会计信息都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引导。

(三)积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由于有关表外筹资会计准则的不规范,企业表外筹资业务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应当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管理经验,建立和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表外筹资管理法规制度,完善立法,建立有效的表外筹资监管制度,对表外筹资业务的定义,方式,监管标准,操作规程等进行界定和规范。企业财务部门和主管财务机构要把加强会计表外信息揭示质量纳入会计培训及考核目标。加强社会中介机构对表外筹资信息揭示的监督作用,如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要参照国际惯例加以审计,以减少其风险性等。

(四)合理运用表外筹资的使用权限,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1、表外筹资给企业带来资金的同时,也给企业的资本结构带来影响,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一些企业为了取得短期的发展过分依赖表外筹资,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很不利,所以企业应该以健康发展为目的,合理的调整企业内部的资产结构和规模,运用适度的方法降低成本,发挥企业内部闲置资产的最大作用,并限制在企业的所能接受的最大能力范围内合理地运用表外筹资。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的表外筹资并将表外融资的目的限制在调整资产结构、调整资产结构等方面,限制危害较大的表外筹资的发展并将其纳入表内进行管理。帮助企业正视自身存在的缺点,积极解决表外筹资为企业的盈利和负债情况带来的风险,降低企业在实际营运过程中的风险系数。企业只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对表外融资充分运用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表外融资走入歧路。

2、培养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表外筹资的了解与认识。使他们对表外筹资的作用及做法有充分了解,事事都能会进一步充分考虑企业自身能够承受的压力,从而对企业内部的决策和考察更加认真、慎重,把风险降到最低,使表外融资真正起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减少表外筹资所增加的财务风险。

(作者单位:安阳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敏.论企业表外筹资[J].会计研究,2010,6(11):23-24.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7

(一)企业筹资的定量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筹资的数量依据。因而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量。企业资金主要被占用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上,所以在资金需要量预测时,应分别加以测算。企业固定资产的资金需要量比较稳定,较易把握。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主要是对流动资金需要量进行测算。主要方法如下:

1、趋势分析法。计算公式为:预测期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量×(1+增长速度)n.式中,n为基期到预测期的期数,一般是年数。趋势预测法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假定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已掌握,并将持续到预测期;第二是假定相关财务变量虽有变化,但不会改变这种趋势。

2、销售收入资金率法。公式为:计划年度资金需要量=计划期销售收入×(报告期资金占用额占销售收入的%-报告期资金其他来源占销售收入的%)。

3、产值资金率法。产值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资金形式表现的产品总量。算式为:计划年度资金需要量=计划年度总产值×上年产值资金率×(1-计划年度资金周转加速率%)。式中,上年产值资金率=[(上年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上年实际总产值]×100%。

4、资金习性法。按资金的变动与产销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分为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根据资金数量与产销量关系的规律测算资金需要量。其数学模型为:y=a+bx.式中:y为资金需要量;a为不变资金(即产销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这部分资金保持不变);b为变动资金(指随产销量变动而成同比例变动的那部分资金);X为产销量。资金习性法的关键是利用真实的历史资料,正确区分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方法有:

(1)高低点法。先根据历史资料算出b=(最高资金占用额-最低资金占用额)/(最高产销量-最低产销量);再分别把求出的b、报告期的x和y代人y=a+bx,求出a;最后根据计划期产销量x及求出的a和b代人y=a+bx,算出计划期资金需要量y

(2)回归分析法。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用回归直线方程求出a和b,预测资金需要量。回归直线方程组:

Σy=na+bΣx

Σxy=aΣx+bΣx2

先根据历史资料列表,分别算出Σx、Σy、Σxy和ΣX2,n为期数;其次把算出的Σx、Σy、Σxy和Σx2,以及期数n都代入回归直线方程组,解出a和b;最后把a和b的值,以及计划期的产销量x代入模型y=a+bx,测算计划期资金需要量y.

(二)企业筹资的定性分析。企业筹资有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这就呈现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即资本结构。企业筹资必须达到综合资金成本最小,同时将财务风险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是最佳资本结构。在实际中怎样才能合理确定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的比例,把握资本结构的最佳点?

1、从企业的销售收入状况确定:销售收入稳定且有上升趋势的企业,可以提高负债比重。因为企业销售收入稳定可靠,获利就有保障,现金流量可较好预计和掌握,即使企业筹资较大,也会因企业资金周转顺畅、获利稳定而能支付到期本息,不会遇到较高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销售收入时升时降,则其现金的回流时间和数额也不稳定,企业的负债比重应当低些。企业的销售收入规模决定企业的负债临界点。负债临界点=销售收入×息税前利润率/借款年利率。企业负债筹资规模若超越这个临界点,不仅会陷入偿债困境,且可能导致企业亏损和破产。

2、从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方面确定:长期负债大都是用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为借款的抵押品,所以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率可以揭示企业负债经营的安全程度。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率以2:1为安全。只有企业固定资产全部投入正常营运的企业,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维持1:1的比率关系。

3、从所有者和经营者对资本结构的态度确定: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愿使企业的控制权分落他人,则尽量采用债务筹资而不采用权益筹资。相反,如果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太愿意承担财务风险,则应尽量降低债务资本比率。

4、从行业的竞争程度确定:如果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或具有垄断性,销售收入和利润可能稳定增长,其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重可较高。相反,若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程度强烈,企业利润有降低的态势,应考虑降低负债,以避免偿债风险。

5、从企业的信用等级方面确定。企业进行债务筹资时贷款机构和信用评估机构的态度往往是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信用等级决定了债权人的态度,放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应以不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为限。

从以上筹资的定性分析中可概括出:(1)如果企业在新建或处于不稳定和低水平发展阶段,为了避免还本付息对企业的压力,应采取偏重所有者权益的资本结构,包括内部筹资、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筹资等。(2)企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则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借款等负债筹资的方式,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偏重于负债的资本结构。

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分析

(一)降低企业筹资成本。资金成本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一定量的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包括两部分:一是用资费用,企业在使用资金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如支付给投资者的报酬,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二是筹资费用,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为获得一定量的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如代销证券的佣金、印刷费、广告费、注册费和手续费等。资金成本有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表示法。相对数用资金成本率表示,资金成本率=[用资费用/(筹资总额一筹资费用)]×100%;绝对数指企业的筹资费用与用资费用的总和。

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进行筹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要高于其资金成本率,该项目才是可行的,否则是不可行的。那么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降低筹资成本?

1、以较低个别资金成本筹资。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即个别资金成本,包括银行借款、债券、优先股、普通股和保留盈余等各项个别资金成本。计算个别资金成本,通常即用上述资金成本率公式。在应用该公式计算个别资金成本时:借款和公司债券的成本应考虑扣税因素,即再乘以(1-所得税率);普通股和保留盈余的资金成本率都要在公式之后乘以普通股年增长率。

2、以最低综合资金成本筹资。企业从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进行筹资时,必须计算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也叫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它是以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权数,对各个个别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公式为:

Kw=ΣKjwj

式中:Kw指综合资金成本;Kj指第j种个别资金成本,Wj指第j种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计算方法:先分别算出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其次将各种资金的比重乘以相应的个别资金成本;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得出综合资金成本。通过计算,选择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结构进行筹资。

3、充分利用表外筹资,降低资金成本。表外筹资是指企业的筹资不在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而其形成的费用及取得的经营成果却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如经营性租赁筹资、应收帐款筹资、代销商品和来料加工等。表外筹资不涉及负债的增加,不支付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减少了企业的筹资成本。

(二)控制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筹资而造成财务困难的风险。企业控制筹资风险的方法:

1、要充分认识引起筹资风险的因素:(1)资本供求的变化。资本市场供给宽松时,较易筹集资金;若资本市场供给较紧,筹集资金较难,这时要谨防风险的产生。(2)利率水平的变化。应注意因资金成本的升高而带来的受益下降。(3)获利能力的变化。筹资时应坚持资本受益率高于资本成本率的原则。(4)资本结构的变化。注意因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综合资金成本升降。

2、要合理权衡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财务杠杆利益指利用债务筹资这个杠杆给企业所有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但是企业债务筹资的规模是有限制的,应结合企业所在的行业特征,把筹资量控制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许可的范围内。从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行业的合理资产负债率上限:第一产业为20%左右,第二产业为40—50%左右,第三产业为60—70%左右。若超越各该比率就是超负债。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8

关键词:企业筹资税务筹划

税收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不论是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发生有应税行为就要依法纳税。税收筹划是企业用足用好税务政策的新课题,在新形势下企业作为纳税人,熟悉了解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用足用好税务政策,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一、资金筹集的税务筹划

(一)根据资本结构所作的税务筹划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财活动,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而,分析筹资中的纳税筹划时,应着重考察两个方面:资本结构的变动究竟是怎样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生影响的;企业应当如何组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最低。由于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轻重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这便为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运用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资金,通常可以通过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发生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以及利用企业的保留盈余等途径取得。下面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为企业选择筹资方案提供参考。

1.几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

(1)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指借款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如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这种大规模的支出就需要长期借款来帮助完成。其成本包括两部分,即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一般来说,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高,会导致筹资成本高,但因为符合规定的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所以能起到抵税作用。例如,某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1%,筹资费用率0.5%,因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6.63万元。

(2)债券成本。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例如,某公司发生总面额为2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发生费用率为5%,由于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9.6万元。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以实际发生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

(3)留存收益成本。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如果企业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所获的收益率,企业就应该将留存收益分派给股东。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券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做出准确的测定。由于留存收益是企业所得税后形成的,因此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抵税作用,也就没有节税金额。

(4)普通股成本。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股票的筹资费用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要考虑筹资费用。例如,某公司发行新股票,发行金额1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股票市价的10%,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资金占用费即普通股股利必须在所得税后分配。该企业发行股票可以节税100×10%×33%=3.3(万元)

2.筹资成本分析的注意问题。企业筹集的资金,按资金来源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债务资本需要偿还,而权益资本不需要偿还,只需要在有嬴利时进行分配。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属于债务资本,留存收益、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属于权益资本。根据以上筹资成本的分析,企业在融资时应考虑(1)债务资本的筹集费用和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权益资本只能扣除筹集费用,股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必须考虑债务资本的比例,通过举债方式筹集一定的资金,可以获得节税利益。(2)纳税人进行筹资筹划,除了考虑企业的节税金额和税后利润外,还要对企业资本结构通盘考虑。比如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除了会带来高收益外,还会相应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3.根据资本结构所作的税务筹划。一般来说,企业以自我积累方式(留存收益)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贷款融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间拆借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企业间拆借资金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的税收负担。这是因为从资金的实际拥有或对资金风险负责的角度看,自我积累方法最大,企业内部集资入股方法最小。因此,它们承担的税负也就相应地随之变化。从纳税筹划角度看,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方式产生的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留存收益)方法效果最差。这是因为通过企业的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这两种融资行为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寻求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效益的途径。金融机构贷款次之,但企业仍可利用与金融机构特殊的业务联系实现一定规模的减轻税负的目的。自我积累(留存收益)方式由于资金的占有和使用融为一体,税收难以分割或抵销,因而难于进行纳税筹划。

以下仅以负责筹资与权益筹资(即发行股票)为例,对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影响加以比较。企业的资金来源除资本金外,主要就是负债,具体又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两种。其中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构成关系,通常称之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特别是负债比率合理与否,不仅制约着企业风险、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及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实现的水平。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节税及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包括税前和税后)等方面。其中节税功能反映为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抵减应税所得额,从而相对减少应纳税额。在息税前收益(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不抵于负债成本总额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效果就越显著。当然,负债最重要的杠杆作用在于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及普通股的每股盈余(税后)方面。这从下式得以反映: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权益资本(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率)。上式可以看出,只要企业息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比重,就会带来权益资本收益水平提高的效应。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分析仅是基于纯理论意义,而未考虑其他的约束条件,尤其是风险因素及风险成本的追加等。因为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融资的风险成本必然相应增加,以致负债的成本水平超过了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从而使负债融资呈现出负杠杆效应,即权益资本收益率随着负债额度、比例的提高而下降,这也正是上述所提出的实现节税效果必须是建立于“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不低于负债成本率”前提的立意所在。

(二)筹资中纳税筹划的一些特殊问题

1.租赁的纳税筹划。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租赁过程中的纳税筹划,对于减轻企业税负具有重要意义。对承租人来说,租赁既可避免因长期拥有机器设备而承担资金占用和经营风险,又可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计税所得额,减轻所得税税负。对出租人来说,出租既可免去为使用和管理机器所需的投入,又可以获得租金收入。此外,机器设备租金收入按5%缴纳营业税,其税收负担较之其销售收入缴纳的增值税为低。当出租人与承租人同属一个企业集团时,租赁可使其直接、公开地将资金从一个企业转给另一个企业,从而达到转移收入与利润、减轻税负的目的。另外,租赁发生的节税效应,并非只能在同一利益集团内部实现,即使在专门租赁公司提供租赁设备的情况下,承租人仍可获得减轻税负的好处。租赁还可以使承租者及时开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收益。

2.筹资利息的纳税筹划。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企业筹资的利息支出,凡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开办费,自企业投产营业起,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分期摊销;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后竣工决算以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众所周知,财务费用可以直接冲抵当期损益,而开办费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则须分期摊销,逐步冲减当期损益。因此,为了实现纳税筹划,企业应尽可能加大筹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的份额,缩短筹建期和资产的购建周期。

二、税务筹划注意问题及发展前景

(一)税务筹划的注意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1.税务筹划活动必须合法及时。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及会计财务制度,充分利用税务政策与会计财务制度的差别,如何将前后者结合起来,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以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防范筹划的风险。原来是税收筹划,政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所以,目前税收筹划的重点应是用足用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让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到位,这个空间非常大。许多纳税人对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还不了解,有些政策还没有被完全利用。我们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必须有紧迫感,否则,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过一段时间就取消了。

2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必须坚持经济原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但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及筹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又会发生种种成本,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先对预期收入与成本进行对比,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筹划方案才可付诸实施,否则会得不偿失。此外,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注重某一纳税环节中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还应运用各种财务模型对不同税收筹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实现节税与增收的综合效果。

(二)税务筹划的发展前景

税务筹划是在宏观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特别是税法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展税收筹划的方向和方法,加上各个地方情况不同,税务部门对法规的理解也存在差异,都会影响筹划的成功与否。但随着纳税人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税务筹划不仅会为纳税人所重视,也会为税务机关所接受,所以税务筹划在中国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盖地编著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姚小民,赵新顺,何存花编著财务管理学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9

关键词: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短期负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36-02

营运资金筹集政策,关系着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只有营运资金处于良好的筹集和运转下,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更快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1 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基本概况

营运资金筹集政策就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两者的合理配合。

1.1 企业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形式

企业营运资金筹资政策是对暂时性流动资产,长期性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由来进行管理。一般,有以下几种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

①适中型的筹资政策。此种筹集政策是指公司的负债结构与它的资产寿命周期相对应。适中型的筹资政策特点是:暂时性短期资产需要的资金用暂时性短期负债来筹集;永久性的短期资产和固定资产需要的资金用自发性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权益资本来筹集。这种筹集政策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将资产与资金来源在期间与金额上相匹配,以回避公司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风险。但是由于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各类资产使用寿命与现金流动不确定性,资产和负债的完全配合大多数情况下是做不到的。因此,适中型的筹资政策是一种理想的资金筹集模式,在现实中较难实现。

②激进型的筹资政策。这种筹资政策的特征是:暂时性短期负债不仅要满足暂时性短期资产的需求,还要满足一些永久性短期资产的需求,有时候甚至全部短期资产都要由暂时性短期负债支持。这种政策下,企业的资本成本低于适中型的筹资政策。但为了充分满足永久性资产长期、稳定资金需求,必然要在暂时性负债达到期限后再次举债和申请债务延期,将不断地举债与还债,加大了筹资与还债的风险。因此激进型的筹资政策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的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

③稳健型的筹资政策。此种筹资政策的特点是:暂时性短期负债只是满足一些暂时性短期资产的需求,其他短期资产与长期资产,使用自发性的短期负债、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来筹集实现。在此种政策下,在公司资金全部来源中暂时性短期负债的比例比较小,公司留存的营运资金比较多,可减少企业到期无法偿还债务以及遭受短期利润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风险。但是,因为长期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所占比重较高,在经营淡季还要负担长期债务的利息,所以这种政策在减小风险的同时企业也降低了其收益。所以这是一种筹资政策是低风险、低收益的筹资政策。

1.2 公司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选择

营运资本政策主要稳健型、适中型和激进型等。企业在经济发展动态,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营运资本政策,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采用何种短期筹资模式,需要企业决策层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层对待财务风险的态度来做出决策,企业在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两点:

①收益与风险的均衡。采用激进型筹资政策,一定销售额水平上的短期资产比例较低,使公司资金短缺风险和偿债风险最大,但同时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弱。一旦企业不具备及时偿还债务的能力,必将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在选择筹资政策时,要综合考虑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最大实现公司收益。

②保留适当的筹资能力。企业在选择筹资政策时,应保留一定的机动能力,以便在有意外资金需求的时候可以使用。由于短期资金具有的筹集灵活性高,机动性强的特点,因此,即使企业采用激进型筹资政策,也应当保留一定的短期筹资能力。

2 企业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的应用情况分析

不难看出营运资金筹集政策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从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营运资金筹集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不同的短期筹资政策将会影响企业的收益与风险。若企业拥有一定的资金总额增加短期资金,企业的收益也会增加。换句话说,因为较多的使用成本较低的短期资金,企业的利润会随之增加。但假如此时短期资产所占比例保持不变,那么短期负债的增加会导致流

动比率的下降,短期偿债能力的减弱,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2 企业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在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选择上,选择最多的是中庸型,其次是稳健型,再次是激进型。这是因为,不同行业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盈利水平也不同,但是,在盈利能力方面,总体上还是中庸型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明显远高于稳健型的营运资本的筹集政策。所以,大多数企业在中庸型和稳健型两者之间选择中庸型。再因为,虽然激进型政策受益大,但是其风险也比较大,对于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很少会采取激进型营运资本政策。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发现我国企业总资产中流动资产的比例逐年下降,企业营运资本筹集水平有所提高,这说明企业选择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来越激进,并且各行业之间所选择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差异性很大。我国企业近年来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变化不大,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变化小,我国上市公司依然重视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观念,尚欠缺从整体上把握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力。现金与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期不断减少,但是相比之下应付账款周转期变化不。商业信用,是一种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限制少的比较常用的短期筹资方式。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认识到商业信用的优点,没有对商业信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

2.3 营运资金筹集政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大。由于流动资产具有流动性较强,盈利能力较弱的特点,持有流动资产的过多持有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公司的价值的降低。我国企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合理的资产流动率,既能保持较强的流动性,又能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提高。

②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财务风险大,企业资金缺乏长期稳定的来源,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风险。另外,一些企业负债水平较高,对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低,造成严重的资金短缺,所以对营运资本的需求较大。

③营运资金筹集效率低下。与国外公司的高水平营运资金的管理相比,虽然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企业在将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运用于营运资金筹集这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此外,商业信用在营运资金筹集中的巨大作用也被我国企业忽视了。

3 完善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建议

针对上述在我国企业应用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合理确定资产结构

因为流动资产不仅自身没有直接盈利能力并且会因为资金的占用产生成本。如果企业的资本效率一定,流动资产过多会降低其他资金的创造利益的能力。因此公司在保持流动性适度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降低流动资产的占用比例。我们首先应该确定在流动资产规模,其次确定合理的流动资产结构。由于货币资金的较差的盈利能力,因此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货币资金的持有应该减少。若公司想要提高销售应提高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的比例,反之,则降低其比例。如果企业销售的规模是一定的,这时候企业应收账款的收账风险应该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另外,存货的规模还应保持在合理的规模。过多的持有存货会占用过多的资金,过少的持有存会则会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影响。

3.2 完善企业负债的结构

企业在选择营运资金筹集政策时,应努力做到使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匹配,达到现金流动和预期安排一致的结果。适中型营运资本筹集政策资产与负债配合较好,能更好的降低偿债风险及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企业在淡季时,企业应该只有自发性负债;企业只能在对临时性负债大量需求时,才举借临时性债务。商业信用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短期筹资方式具有成本低、限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企业应当利用任何一项可得到的免费信贷,如利用赊购和预收货款的方式来节余资金,因为节余的现金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盈利性的投资。

3.3 加快现金周转速度

企业的偿债与生产能力的强弱与现金周转率高低成正比,与周转期长短成反比。企业对外资金的依赖程度的强弱与现金周转率成反比,与周转期长短成反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现金周转率:首先,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公司在不同阶段,应该借助制定合理的赊销政策、加强销货

公司管理与及时结算等其他手段加强应收账款前期与后期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其次,提高存货周转率,同时避免周期过短造成的失去客户等不良后果。再次,在维持正常经营活动及不损害企业信誉的前提下延缓应付账款的支付。

3.4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①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利用商业信用的资源配置作用,促进信用中介的形成,建设社会信用档案,充分发挥商业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②多渠道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能够使企业灵活的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融资手段,使企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供多种长期和短期、直接和间接的融资方式,分散风险;降低融资各方面不对称成本。

③大力加强社会融资制度的建设,为企业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社会融资制度,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社会交易成本,还可以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增砖添瓦。

综上所述,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两者的综合利用。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体现了企业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效率,影响着企业价值的实现。企业为了保证必要的流动性和最大限度的实现盈利,在选择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时,要结合合理的融资政策,作出合理决策。公司在经营性淡季和低谷阶段,在对暂时性流动资产需要达到高峰时,公司流动负债仅存在自发型负债的状况下,公司才有必要举借各种暂时性负债。商业信用的融资方式在营运资金筹资管理中的作用重要,应该充分利用。另外本文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随着商界和理论界对于营运资金的筹集政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家及学者加入到有关营运资金筹集的研究中,相信改善营运资金筹集的有效方法将会不断地发掘。

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篇10

负债融资的税收屏蔽作用,主要体现为利息的减税效应能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负债越大,屏蔽越大,增加所有者权益的机会越大,所以很多投资者选择在投资总额中压缩注册资本比例,增加贷款的方式。如某企业投资总额2000万元,当年税前利润300万元,所得税率30%。若投资全部为注册资金,则年应税所得300万元,资本收益率300×70%÷2000=10.5%。若将注册资金降为1200万元,另800万元改为负债融资,假设因此增加利息支出70万元(年利率8.75%),则应税所得降为230万元,资本收益率却提高至230×70%÷1200=13.4%。

那么所有负债都能带来税务利益吗?非也。我们看到,在负债增加的同时,企业财务杠杆系数也增大了,就是说资本收益率对投资回报率(息税前利润率)的敏感程度增加了,投资回报率下降或提高必将带来资本收益率更大幅度的下降或提高。当负债比例不断提高时,这种风险也持续扩大。企业如有高比例回报为基础,现金净流量充分,能较容易地承担高利率、大比例的负债成本,自然可获相应的杠杆收益。但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效益一般,当负债增大到一定程度,投资回报水平便可能无法承受不断上升的债务成本,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如上例,假设负债率增至80%即1600万元时,企业因此资信不足,只能用高利贷借款等方式筹资,加上债权人费用和筹资费用随负债增加而大量增加达280万元(年利率17.5%),则年应税所得仅20万元,资本收益率降为20×70%/400=3.5%,形成了杠杆的负作用。而若息税前利润达400万,则资本收益率120×70%/400=21%,与全额权益融资的资本收益率400×70%/2000=14%相比,高风险带来了高收益。假使税前利润仅200万元,尚不够付息,那高额负债就成了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祸首。

由此,要获得稳健的税务利益,须根据企业实际经营与财务状况,确定适当的负债比例,将税收成本的降低和控制企业风险相联系,追求适度的财务杠杆利益。

  二、筹划的主要工作:分析不同方式的税后资金成本

总的说,负债融资是税前付息,只要符合规定均有税收屏蔽作用,而权益融资是税后分配,不能抵消所得税,所以前者的资金成本一般均小于后者,但具体到不同的负债方式其成本与效果还是非常不同的。

1、负债融资: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和费用一般都较高,资金成本也较高;公开发行债券属直接融资,发行费较高,但利息因避开了中间商,在同等资信条件下,往往比银行贷款低;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和企业间拆借资金由于涉及机构和人员较多,容易利用还本付息的不同方式,利息计算、资金回收期等的弹性寻找筹划途径;企业内部集资也具有拆借方式的特点,且操作更方便灵活,对资金的实际拥有或风险责任更小,税负一般也更低。

从上可以发现,仅从税收角度筹划,向非金融机构借款、企业间筹资及内部集资虽然透明度低,限制条款多(如对一个关联企业融资超过注册资本50%部分的利息不准在税前扣除等),但效果最佳。特别对于集团企业,通过设立财务中心(核心控股企业),对外可利用集团的资源和信誉优势,整体筹资,承担财务风险。对内可层层分贷,解决集团内部筹资,并调节资金结构和债务比例。这样,除了因财务功能集中而节约费用外,财务中心还能为集团带来可观的税务利益和资金管理效益,如通过内部拆借,在差别税率的两企业间转移税负;通过对利息收入的筹划,取得抵免税或延缓纳税的效果;集中优势资金、有效利用闲置资金、转移利润等。例如:A、B两关联公司互相提供1000万资金(设未超税法限额),A向B提供的是长期借款,年息3%;B则每年与A签订短期合同,年息10%,利率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水平。假设此关联交易前,双方税前利润均为100万,A适用所得税率30%,B为15%,则A所得税支出30万元,税后净利为70万元,B所得税支出为15万元,税后净利85万元,集团总税负45万元,税后净利155万元。关联交易发生后,A税前利润则为(100+1000×3%-1000×10%)=30万元,纳税9万元,税后净利21万元;同理B税前利润170万元,所得税支出25.5万元,净利144.5万元;集团总税负则为34.5万元,净利润165.5万元。利润及税负向低税率B企业的成功转移使集团共节税10.5万元。

2、权益融资:自我积累是保守的税后留利再投资,金额小,速度慢,虽稳健但不利快速扩张。发行股票或认缴资本能快速筹资,但发行费用大(这部分有抵税效应),投资者对股息有持续增长的要求,根据“股利增长模型法”的原理,这种方式资金成本最高。

3、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租赁使承租人既避免承担资金占用风险,又可通过租费抵减税收。在集团企业或关联企业中,特别是双方适用税率有差别的情况下,租赁更可方便地达到转移利润和减税目的。举例说明:某集团有A、B两子公司,所得税率分别为15%与30%,A拟处置一台年经营利润100万元(折旧已扣)的闲置设备给B,方案一是出售获400万净收入,其二是以40万年租租赁。不考虑营业税,则方案一增加集团所得税:A(400×15%)+B(100×30%)=90万元;同理方案二税负:A(40×15%)+B{(100-40)×30%}=24万元。可见,集团至少获得三大税务利益:其一避免交纳资产转让所得税400×15%=60万元;其二因税率差别税前多扣租金成本的抵税收益40×(30%-15%)=6万元;其三避免交纳租金收入所得税40×15%=6万元。其中前两项形成方案一与方案二的税收差距66万元。

一般地,租赁的税务筹划以经营租赁为主,对于融资租赁,因会计处理要求确认租赁资产和负债,是一种表内筹资,可能引起不利的资金结构变化。但融资租赁也有其优点:如融资租入资产的改良支出,可在不短于5年的时间内摊入成本,与自有资产改良增加原值,按年限提折旧相比,有快速摊销的节税效应。

  三、筹划的最终目的:确定最佳筹资结构

既然筹资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发生作用的,而资本结构又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因此筹划的目的即是在适度负债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筹资方式的税务影响和税后资金成本,选择最佳筹资结构。所谓最佳筹资结构,是在特定筹资规模下,税后加权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案。它综合了不同方式个别资金成本的作用,因此能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