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的优势十篇

时间:2024-03-19 11:46:42

高职教育的优势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强化;优势;措施;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高职教育自1999年以来,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地发展起来。据权威人士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数量增加问题,而是质量提高问题。怎样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认为,强化高职教育的优势是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教育的优势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这一定位非常准确,既适应了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也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探索出一条发展的路子,顺应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高职教育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有了立足和发展的基础。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遵循知识和理论自身的逻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关注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而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它以用人单位对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致力于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其偏重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中更强调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动手能力。而社会在任何时候,需要量最大的都是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操作型人才。因此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成为高职教育最主要的特色和优势。

2.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行业联系密切

高职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封闭教学的办学模式,各地高职院校普遍是根据所在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和需要创建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内容等也是按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而调整,实用性体现得非常明显。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度,让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有些院校还为企业量体裁衣,定制特殊岗位的人才,这种做法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开拓与创新空间广阔,深受一线和基层的欢迎,大大增强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自身的生命力。

3.高职毕业生容易就业

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往往是因为他们好高骛远,对自己就业的期望值估计过高,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或生产一线工作。而高职毕业生知道自己的就业方向,到用工缺口比较大的基层或生产一线去工作,容易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不太挑剔,踏踏实实地工作,对薪水的期望值也更贴近实际,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只要稍加培训就能立刻上岗,再加上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高过技校生,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又胜过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正是企业急需的人才。

二、强化高职教育优势的措施

1.强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既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它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就要做到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主线,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需要进行取舍,不必拘泥原有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准确、实用,目的是使学生学懂会用。实践课教学既要保证课时量,又要保证质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训练出专业技能。对学生的考评要全面,要突出高职特色,重点考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和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日常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大专学历证加专业技能证两证结合,才能体现出高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

2.强化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行业的密切联系

高职院校要与当地的特色企业、优势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了解企业对人才、技术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应该建立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当地就业结构相适应。高职院校要提高服务意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关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只有能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才有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才能获得当地政府和企业更多的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吸纳高职毕业生等方面的支持。高职院校改变封闭办学的传统模式,向社会开放,深入社会,适应社会,为社会提供适应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学校的发展才有出路,才有后劲,才能可持续发展。

3.强化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第一,要做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所具有的能力发挥出来,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第二,与企业签订协议,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的“订单试教学”的方式,使这部分学生解决了毕业去向的问题。

第三,学校要为学生搭起与未来工作联系的平台,尽量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工作单位实训、实习,使企业与学生沟通和联系的渠道畅通,方便学生找到工作。

第四,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哪个行业、企业需要高职培养的毕业生,学校就应该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使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适应。

高职教育只有扬长避短,强化高职教育的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独树一帜,为社会培养出适应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才能赢得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的承认、欢迎和支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2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 阅读教育优势 建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02-02

阅读教育是指通过阅读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阅读教育的倡导者把阅读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内涵。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除要求具备专业技能之外,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和信息素质等综合素质。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的教辅职能格外重要,它是师生继续教育的最佳补充形式。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指导大学生如何利用好图书馆资源,还要适时开展阅读教育。

一、高职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必要性

阅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许多缺陷,在数字时代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阅读广泛化、阅读功利化、阅读能力下降的情况,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高职生除理论实践课程教学外,还需要在学校指导下进行自我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及信息检索能力。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独特的“自学+教育”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补充作用,可弥补课堂教育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信息教育方面的不足,补充第二课堂内容,对课堂阅读教育的不足具有充分的补偿和矫正作用。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本表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专业书刊,优秀综合读物是高职生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阅读教育制度、加强图书馆建设、提高新生入馆教育实效、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对大学新生的阅读教育,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高职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优势

(一)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资源优势

具有教辅职能的图书馆作为一个文献信息中心为高校提供专业信息服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丰富专业的馆藏资源。图书馆紧跟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服务于实践教学改革,满足教学的“职业性”要求,突出馆藏的专业性特色性,具有普遍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提供了互联网所不能提供的优质纸质资源,满足读者对纸质资源的需求;在资源配置上,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并对资源进行筛选、整合,使读者更便于检索,满足读者大大小小的信息需求;图书馆还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数据库资源;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资源提供了各种文化教育的场地,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学术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二)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内容优势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献信息储存和传递的中心,其丰富的馆藏给自学者带来了最全面的、最专业的老师。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多项教育:一是文化素质教育。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存在不足,需要学生主动自学。图书馆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二是心理素质教育。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同属高等教育,但他们属不同性质的教育、不同的生源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进入高职教育后,学生面临新环境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以及情感问题,存在自卑心理、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麻木等心态。图书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实例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是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是高校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高校的图书馆是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中心,肩负着教育和情报信息服务的双重职能,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的各种主要信息需求。图书馆可以全方位为学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法律信息服务、专业信息服务、就业咨询服务及情报咨询服务等。

(三)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方式优势

1.愉快自学优势。传统的教育以传授与吸收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师长处于主动。传统教育旧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自学能力普遍偏弱,现代教育要求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传授对象,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钻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过程就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而这个教育方式是一个“自学+教育”的自我教育方式。学生通过图书馆的自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了自学能力。图书馆自由选择的气氛,使学生学习更具主动性、灵活性、广泛性、专业性和轻松愉悦性。图书馆的教育是无声教育,学生在愉快阅读中可以获得知识和教育。

2.专业咨询辅导优势。一方面,丰富的馆藏是自学者最全面的、最专业的老师。另一方面学科服务图书馆专业团队为学生提供参考性强,有价值的咨询服务。专业咨询服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增强他们自助阅读和选择阅读的能力。以优秀书刊目录作为导引,推荐优秀作品和读物,指导学生阅读;传授检索方法,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高职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建议

阅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以“树人”为目标,旨在通过阅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拓展人的心灵空间。高职图书馆应深入开展阅读教育的研究与开发,建立行之有效的、完善的阅读教育长效机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根据高职教育和高职生特点,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提供阅读情境的亲切度和敏感性。高职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造舒适的人文阅读环境,提高亲和力;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印发图书馆宣传资料和光碟,让新生了解图书馆,亲近图书馆;主动推介新书海报,加强网页宣传,注重时效性,热点性,不断吸引读者;介绍名人与图书馆,在全校开展书评、书展、读书竞赛等活动,激发热爱读书热情。

第二,根据高职生的不同学龄层次特点开展阅读教育指导,因材施教。不同学龄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需求,因此阅读教育应按不同学龄层次进行。一年级阶段的高职生着重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等阅读教育,二年级学生着重价值观等阅读教育,三年级学生着重心理阅读疏导等阅读教育。

第三,开展专题阅读教育导读,探讨各类阅读专题对高职生读者的影响作用,了解教育规律,提高图书馆阅读教育作用。例如,开展负面心理阅读疏导、女性专题阅读、职场就业咨询阅读指导等。高职生存在的负面心理一直是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疏导调节;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阅读教育可以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就业是高职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压力,可以通过向高职生推荐就业咨询、职场心理等专题读物疏导高职生在就业压力中出现的迷茫、失落情绪以及数次求职失败挫伤的自信心,指导他们拓展思路,少走弯路,勇敢面对就业。

第四,加强对读者阅读习惯的分析研究。对高职生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方式、阅读时间以及阅读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改善图书馆的管理和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图书馆阅读教育功能;

第五,进行读者阅读需求的研究。以高职生读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读者需求调查研究,了解读者的阅读方向,改善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供合理的阅读教育资源。

第六,开展通识教育、课前阅读、图书馆阅读指导、高校文化活动等深层次的阅读教育服务,可以通过讲座、专栏介绍、读书节、专题导读、个体咨询导读等形式进行。

第七,结合阅读教育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培养高职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研究建立适合高职生自身特点的健康向上的阅读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兆臣.从阅读教育入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J].辽宁教育,2009(4)

[2]张秀峰.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教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王慧秋.高校图书馆建立阅读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

[4]秦贞臣,路涛.开展校本阅读教育课程,切实加强学生课外阅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

[5]白明凤.大学新生阅读教育之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0(4)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3

[关键词]高职本科 高职专科 民航运输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24-02

[收稿时间]2013-05-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校级课题“民航运输专业高职本科教育研究”(项目负责人:万青;项目编号:XY11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万青(1968-),女,湖北武汉人,航空工商管理硕士,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航管理、教育管理。张辉(1979-),男,安徽灵璧人,管理学硕士,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航管理、教育管理。贾晓慧(1979-),女,山东东明人,管理学博士,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航管理、教育管理。

一、引言

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一个亟待解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原有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较难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介入此类人才的培养。因此,经济结构的变革使得教育结构的变革也成为应有之义,高职本科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

二、民航运输专业开展本科层次教育的需求分析

目前理论上大约有五种发展高职本科的途径选择。第一,将部分本科院校,特别是地属普通本科院校或行业特点鲜明的普通本科院校改制,举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李望国,2008;梁燕,2009);第二,由高职专科院校,特别是办学基础比较好、办学效益突出的国家示范性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举办本科层级的高职教育(肖海涛,向春,2007;姬慧,2009);第三,通过部分普通本科大学办高职学院的方式实施高职本科教育(罗文柯,2008;顾坤华,2010);第四,通过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发展高职本科教育(顾坤华,2010);第五,遴选部分高职专科院校的优势专业或品牌特色专业实施高职本科教育(顾坤华,2010)。

民航运输专业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 2007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多年来为民航企业运输生产一线培养了大量的专科毕业生。近十几年来民航业发展突飞猛进,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兼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我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民航企业职业岗位能级和层次结构呈现上升趋势,技术幅度加大,技术成分提升,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员在服务领域可以应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语言能力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并承担相应责任。

我们对民航有关企业进行调研之后,发现民航运输相关岗位就业人员学历构成情况如图1所示,公司管理岗位、管理支持、市场营销、地面服务、生产支援等岗位对本专科生的学历需求比例较大,特别是管理层岗位对本科或以上学历的需求比例较高,达到70%,管理支持和市场营销岗位对本科或以上学历的需求也均达到了30%以上,说明民航企业在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用人需求上,越来越看重对于高学历人才的引进。

图1 民航运输行业相关岗位群人员学历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民航运输专业专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民航企业对高级服务技工人才以及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高职本科教育亟待开展。

三、民航运输专业本科与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不同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民航运输专业专科,其培养目标是围绕民航客运销售、旅客服务、航空货运销售、航空货运服务等民航运输岗位的核心工作,以民航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岗位资格证书教育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具备扎实的民航运输专业技能,服务于机场、航空公司、销售、航空旅游等民航服务相关行业操作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民航运输专业本科,应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民航运输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如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业岗位管理任务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向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二)教学模式的不同

民航运输专业专科适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传授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以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突出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民航运输专业本科比较适宜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高级服务实践的教学模式。

(三)职能结构的不同

民航运输专业专科以教学为主要职能。民航运输专业本科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

(四)知识结构的不同

民航运输专业专科以横向的民航企业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强调民航运输一线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

民航运输专业本科以纵向的框架式知识体系,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强调民航运输一线岗位业务管理知识和实践操作高级技能的培养。

(五)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同

民航运输专业专科教师队伍建设要按职业类型来构建,专业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更要有丰富的民航企业工作经验,即“双师型”素质。民航运输专业本科教师队伍建设应高学历的学科梯队建设与“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并重。

综上所述,随着民航业的迅猛发展,民航企业职业岗位能级和层次结构的大幅度提升,原有的民航运输专业专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民航企业对高级服务技工和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高职本科教育亟待开展。在这种形势下,探索民航运输专业本科与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具有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望国,何孟义.构建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J].高教探索,2008,(1).

[2] 梁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现实基础[J].现代教育管理,2009,(4).

[3] 肖海涛,向春. 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4] 姬慧.发展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基于高职专升本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0).

[5] 罗文柯.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构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9).

[6] 顾坤华.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是理性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0,(36).

[7] 孙小红.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性研究——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9).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4

[关键词]精品课程 公平性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作者简介]郭雪营(1988-),男,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崔勇(1958-),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陈雪翠(1988-),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19-03

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在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背景下展开的。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等教育(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利用5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部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国家精品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又重点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重点建设3000种国家规划教材,以配合当前高职领域内的改革。

截至2010年,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建成1023门精品课程。对建设过程中体现的公平性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课程建设中合理配置资源。通过“对口援建”等举措缩小不同教育类型、不同院校、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大类间的差异,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公平性意蕴

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公平性意蕴,即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效率促公平,以发展促公平。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与共享。

著名的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就指出公平和效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形式,“许多社会主义经济的决策困境正好是由这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的抵触而引起的”。在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上,据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高层次的公平。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取法于邓小平的公平实现路径,“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资源的投人适当向先天条件好的教育系统倾斜,利用优势系统充分发展形成的辐射作用。

二、“效率优先一兼顾公平”模型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选择效率,以效率促公平,该模型(如图所示)的构建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以发展促公平”的思路,是邓小平公平效率观在教育上的反映。

(一)“效率优先一兼顾公平”模型呈现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将资源的大部分投入优势子系统,使其优先发展,形成与劣势子系统间的“势能差”,利用政策倾斜实现资源在各子系统间的“二次流动”,优势子系统构建的共享平台,可以减少和避免劣势子系统不必要的投入和重复开发。通过初次的“分类分层投入”和各子系统间的“二次流动”,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水平,实现各系统间的公平。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模型解释

1 “效率优先”,强调发展性。该模型适用于“资源有限,发展不均衡”的教育系统。如果优势子系统是本科院校,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高职高专院校;如果优势子系统是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如果优势子系统是制造、电子信息、财经等专业大类,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法律、环保气象与安全专业大类。通过优势子系统的优先发展,辐射带动劣势子系统。

2 “兼顾公平”,强调公平性。模型中优势子系统和劣势子系统用不同的几何图形表示,说明两者的发展水平和目标不同。应该制定向劣势子系统倾斜的政策,保证资源顺利完成“二次流动”;制定不同的分类评价标准,促进各子系统自身特色的发挥,最终实现各个子系统间的公平。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下的举措

(一)挖掘特色促进高等教育各子系统间的公平

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之初,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一直处于劣势,2003年本科申报通过的国家精品课程数量是127门,而高职高专只有24门,所占比例仅为15.89%。此后,评审工作对高职高专的关注日益提高,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所占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所占的比例为30%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起步较晚,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特色不明显,有“压缩”本科的痕迹,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都处于“劣势”。然而,2003~2006年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与本科共用一套,这不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各子系统间的公平。2007年起,高职高专独立的部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建立。2008年,在一级指标中增加了“课程设置”,对高职教育精品课程的定位和设计提出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此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教学效果等各项级指标也越来越强调高职特色,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驶向“快车道”。实践证明,只有充分挖掘高职教育的特色,才能建成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精品课程,使高职高专不仅在规模上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在质量上与本科教育“并驾齐驱”,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各个子系统间的公平。

(二)示范辐射促进高职院校间的公平

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100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整体水平高,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先天”优势,加之评审的流程是“在院校建设的基础上,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者地方教育部门推荐”,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由“优势转移”导致的不公平。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林宇处长针对这种情况指出:“部分推荐不是以质量作为衡量课程优质精品的唯一标准问题。且这个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实际的操作中,地方在推荐时往往以支持示

范校为名,增加示范校的精品课程推荐数量,产生不公平推荐的情况。”有学者统计,2003~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数目排名前10的只有1所不是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建设数排在前10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到2009年建成的部级精品课程共计160门,占总数的19.66%,出现精品课程的建设过分集中在示范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均衡现象。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课程教学资源库”,强调社会服务的功能。自2009年起,高教司按年度对精品课程的网络开通及资源共享情况进行复核,按照复核结果决定国家精品课程的称号保留与否。这一举措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共享,带动了一般院校精品教材的开发、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促进资源的“二次流动”。同时,一般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共同促进院校间的公平。

(三)对口支援促进区域间的公平

据统计,精品课程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基本相适应。2003~2010年,精品课程建设总数排名前三的是广东、浙江、江苏,共计332门,占全国的32.45%。而排名后十的安徽、云南等省份共计41门,仅为全国的4%(如表2所示)。再以具体省份为例,广东的精品课程的建设优势明显,几乎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加。而云南、海南从2006年才有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通过审批,新疆、甘肃、内蒙古2007年才实现精品课程建设零的突破,青海第1门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在2009年,宁夏是2010年,不得不承认,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区域间的差距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开展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行动,结合不发达省份的特色资源,帮助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精品课程的建设。2006年1月,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西部19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导向、开放联合的原则,实现双方自身发展能力提升。对口支援不仅帮助许多西部省份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零的突破,也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带动了西部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区域的公平。

(四)限额分配促进专业大类间的公平

为合理规划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的专业分布结构。教育部根据精品课程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制定了“2006~2010年部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分专业配额表”,供各申报单位参考。配额表中计划建设的精品课程共计1000门,其中机动指标185门,根据基本配额数来看。制造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位列三甲,这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基本相适应,是对产业倾斜的具体反映。实际入选数排在前三的是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按完成配额情况排序,前三名的依次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完成率均超过150%。2010年入选的精品课程较2009年有显著增加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基本配额的有生化与药品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在类,完成平分别从2009年的72.97%、67.80%、54.00%增加到2010的113.51%、98.31%、82.00%。总体来看,各专业大类完成率仍有较大差距,如材料与能源大类基本配额为19门,实际完成_人选的是34门,超额完成78.95%。而公共事业基本配额为30门,实际完成12门,完成率仅为40%(如表3所示)。

由于课程设置和目标的不同,专业大类间资源流动比较困难,通过限额分配的方式均衡各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然与应然仍有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资源的投入上,优势专业大类占用了较多的资源;二是优势专业与劣势专业结构相差较大,难以形成资源的“二次流动”。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投入适当向公共事业、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等专业大类倾斜,探索通畅的资源“二次流动”渠道。同时加强专业大类内各个专业间的合作,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5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 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文化传承、教书育人使命的专业人员。教师对其职业的价值认识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其教育行为和工作成效。因此,了解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于教师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用问卷是由赵伶俐教授等负责编制的《重庆市女性特质及素质调查》调查问卷(女士卷)》,统计所用数据均源于“重庆女性特质研究”检验数据库。调查对象为重庆高校女教师,对这一被试群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职业价值观方面由职业优势、职业自评和职业他评三个维度构成,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并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人计算机,结果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职业价值观包括对职业优势、职业自评和职业他评的调查分析。

3.1 职业优势

在“你认为什么样的职业或角色更能够发挥女性的优势”一题中,重庆市高校女教师选择最多的三项是:白领(82.1%)教师(75%)和艺术(46.4%),而重庆女性选择最多的三项也是教师(60.7%)、白领(56.1%)和艺术(52.4%),事实也表明了在教师、白领和艺术家中,女性确实有着比男性更好的自然优势。

3.2 关于职业优势的差异分析

第一, 年龄段不同的教师对女性职业优势看法的差异。30-39岁的女性教师较多的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的优势。而30-39岁的女性教师和23-29岁的相比,较多的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优势,因为30-39岁的女性教师更有教学经验,也处于事业的高峰期,因此选择教师职业的更多一些。

第二,工龄不同的教师对女性职业优势看法的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工龄为11-19年的女性教师较多的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优势。而工龄为11-19年的女性教师和工龄为30年以上的女性教师在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优势一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工龄为11-19年的女性教师在教学上更加娴熟,更有教学经验,而工龄为30年以上的女性教师可能对教师职业已经疲倦,因此选择率要低一些。

3.3 对职业优势和职业自评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在职业优势和职业自评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够发挥女性优势的和选择认为教师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呈正相关,和选择“不太适合”自己的呈负相关。这说明女性对职业优势的判断会影响到对自己职业的评价,若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理想的职业有背离,则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

3.4职业自评和职业他评

对“你认为你的职业和角色是否适合自己”一题女性高校教师的选择“比较适合”的最多,占到71.4% ,而在职业他评“他人经常评价您对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一题中,选择“比较胜任”的最多,占到60.7%,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2,并且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这些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评价还是比较准确客观的,而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评价,往往都是通过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成绩反映的,他人也是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上对其作出评价的,进一步说明了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成绩。

4 讨论与建议

从对“认为教师职业或角色更能够发挥女性的优势”和职业自评之间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要热爱教师职业,才能更好的从事教育事业。因此在进行教师资格的考核时,应加强考核制度,保证每个教师都是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

从对“年龄段不同的教师对女性职业优势看法的差异”以及“工龄不同的教师对女性职业优势看法的差异”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年龄在30-39以及工龄在11-19年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优势,即这些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较其他教师高,因此,学校就应重点培养这些教师,加强对这些教师的培训,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注释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6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既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又是有助于江苏省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江苏省现已形成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为适应产业集群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苏省应采取三大策略:一是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三是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高职教育发展

产业集群(industrial dusters)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年在《论国家的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经济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的集合。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如今,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正成为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2%,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力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1.8%。因此,我们应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出发,顺应当前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一、产业集群与江苏高职教育发展

(一)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有助于消除劳动力素质这一制约产业集群的瓶颈问题、增强江苏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产业集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起“血液”作用,是提高江苏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江苏省只有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紧扣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高职教育增强办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提升办学水平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扣产业集群调整和发展的大趋势,以本省产业集群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提升江苏省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在立足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作为高职院校自身也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找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位置,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拓展和延伸办学思路,调整好专业结构,努力使专业群与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相适应,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兴起准备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因此,紧扣产业集群发展高职教育有助于增强办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从而提升办学水平。

二、从江苏省产业集群的特点看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与调整方向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集群在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做大做强做优的思路下,形成了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有的产业集群2008年已经达到了年销售额400亿以上的规模,如宜兴官林电缆产业集群,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产业集群既涉及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电器、建材、轻工等传统行业,又涉及IT、环保等新兴产业,分布区域涵盖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相当数量的产业集群在全国已有相当强的市场影响力,如姜堰五金产业集群、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吴江丝绸产业集群、宜兴陶瓷产业集群等。

回顾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经过三十多年的精心建设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8所,在校生72.44万人。2000—2008年,校舍建筑面积由209.75万平方米增长到1964.74万平方米,增长了8.4倍;校园占地由6232.38亩增长到70033.13亩,增长了10.2倍;生均仪器设备值由2005元增长到6198元,增长了3.1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由4854人增长到47565人,增长了8.8倍。全省现有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3所,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1个;共有部级高职实训基地3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56个;有13所职业院校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所高职院校进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行列。江苏省高职教育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江苏省经济健康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面对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要求方面,江苏省高职教育在院校布局、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仍需新的思路与突破。下面,笔者将结合江苏省产业集群特点来对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与调整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一)江苏省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的特点与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的优化

紧紧围绕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以乡镇为地域依托是江苏省产业集群在空间布局上的重要特点。如作为宜兴特色优势产业的官林电缆产业集群,围绕电缆产业链,形成了铜材电缆、涂料化工、塑机电子三大门类200多家企业,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分工明确、专业彰显的产业集群,其广泛分布于官林、川埠、南新及周边乡镇。再如横跨苏中、苏北的亚洲最大的不锈钢产业集群——“中国·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在地理位置上,以兴化市戴南镇为核心,由分别隶属于兴化、姜堰、东台3市的戴南、张郭、茅山、兴泰、溱潼、溱东、时堰等7个乡镇所组成。反观江苏省高职教育在区域布局上与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极不匹配。江苏省按照每30万人口居住范围内设置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原则,其高职院校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产业集群分布的乡镇几乎没有。即便是县级市,仅有四分之一设有高职学院。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比例稍高,已占到一半左右,如江宁(区)、江浦(区)、六合(区)、句容、武进(区)、锡山(区)、宜兴、江阴、张家港、太仓、昆山、吴中(区)等。其中苏州市和无锡市所辖的各县级市均设有高职院校,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则仅有射阳、涟水、铜山(区)、邗江(区)、仪征、海门等县级市(县、区)设有高职院校。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想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调整和发展的大趋势,就必须优化院校布局,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向乡镇倾斜,从而更好地为产业集群服务。

(二)江苏省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与江苏省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江苏省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近年均稳定在55%左右。从总体上看,未来江苏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体现为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逐渐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缓慢增长的特征。可是,当前的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不能适应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直至未来若干年,江苏省高职院校仍以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为主,但为适应江苏产业发展战略与趋势的变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高职教育专业会有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会有一个大力发展的过程。

今后随着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伴随而来的产业调整、企业重组和兼并、技术改造也将在大范围内展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技术与资本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替代性更强,一方面对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排斥强度也必将越来越强烈。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它们从客观上要求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撑。而目前江苏省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组成,从办学层次上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一)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拥有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但缺乏资金以及对市场的把握和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而产业集群中拥有资金,有把握市场以及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的优势,但缺乏先进的知识、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江苏省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应该利用各自的互补优势,合作共赢。一方面,江苏省应将促进高职教育发展融进产业发展和扶持的政策中,利用免税、减税和提供扶持资金等政策,鼓励产业集群和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江苏省高职院校还应将职业技术培训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义务,为产业集群内的劳动力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础。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进行学历教育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产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二)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各地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以及江苏省产业发展政策会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类型,而不同的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类型对高职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具有不同的需求。为此,江苏省应依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

1.要将高职教育布局结构重心向产业集群所在的经济发达的乡镇发展。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建立产学合作中心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手段将办学触角延伸至产业集群所在的乡镇。力争到2020年,江苏省近1D0多个产业集群均有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影响存在。

2.优化布局,避免趋同。对学校布局、专业布局类同,又缺乏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坚决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布局的现象。

3.鼓励各区域之间的高职院校合理分工,形成特色、错位发展。各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自己的办学传统、办学基础和现有水平,扬长避短,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全力实现分工合作,在错位中找准学校的发展优势,在错位中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4.要注重向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当倾斜。目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省会南京和苏南地区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南京和苏南地区已经形成与各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相匹配,功能、层次、形态既有差异又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形态格局,仅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就有高职院校50所(其中南京19所、苏州15所、无锡10所、常州6所)。而苏北地区包括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泰州、宿迁加起来才15所(其中徐州3所、盐城3所、淮安4所、连云港2所、泰州3所、宿迁1所),仅与苏州刚好持平。为最大限度地避免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在政策上要注重向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当倾斜,在这些地区发展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性高职教育中心区,从而推动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目前,江苏省的一些产业集群在大力发展各具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同时,正在不失时机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集群内原有优势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为适应这种变化,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江苏省应采取以下策略:

1.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建立由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硕士)层次共同构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

2.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要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优先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不仅要扩张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而且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全面提升专业水平。

(2)要根据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积极创造条件举办那些传统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及一些新兴的、边缘的、交叉的、复合的、有生机活力的专业。

(3)对那些已经具有强烈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势头的专业,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促使其迅速发展,加快成长为新兴的、具有较大发展后劲的专业。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36-04

近三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为全国850万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而这些家庭过半数是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家庭。高职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也逐步提高。

西部高职教育在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潮流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显著的差距,办学综合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无疑为加快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我们要理性分析面临的挑战,紧紧把握发展机遇,提升西部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积极作用。

高职教育对推动西部经济

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农林牧业、旅游资源、能源与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具有优势的行业,走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道路,但由于基础条件薄弱、产业结构布局欠优、劳动者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应用型人才紧缺,加上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等种种因素,资源优势没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梯度转移的加速,作为产业转移承接的西部地区,必然形成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各类教育中培养高素质适用性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对接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定位科学、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注重内涵、质量可靠、突出特色、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的西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西部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这样,才能在新一轮大发展、大变改的时代潮流中,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赢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创造力。

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

十余年来,西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办学实力及社会影响力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东西部的高职院校无论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规模、社会环境、发展速度,还是在经费投入、校园建设、硬件设施、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品牌专业、课程建设、教改科研、实习实训、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不平衡性,有着显著的差距。

从东西部横向比较来看,东部高职院校总数是西部的近两倍;从2006年开始成为国家示范和骨干的高职院校来看,目前东部有106所国家示范和骨干院校,西部有55所,且西部的国家示范或骨干院校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西部相对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从西部自身纵向比较来看,西部高职院校从2000年的29所发展到目前的269所,增长了近11倍,但西部各地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四川、重庆、陕西、广西、云南发展较快,青海、宁夏、西藏发展缓慢。

(二)影响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高职院校主要是由行业办学和地方政府办学。由于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和地方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均十分有限,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年

生均投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即使是西部骨干院校,其学费收入所占比重也过高,达到了46.2%,办学经费的一大半要依靠学费收入,政府投入不足,学校无法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办学条件改善,进一步制约了西部高职的发展。

师资队伍薄弱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多,师资力量日渐不足,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而目前教师引进主要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但他们缺乏技能教育的经验,实践和动手能力不强。一方面,西部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另一方面,受人事管理政策的限制,学校想从企业调入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又十分困难。

专业设置欠优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西部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调研及中长期发展预测,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还不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与企业用人标准和需求的对接度还不高。

校企合作不够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缺乏政策与法律保障,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势。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双方合作动力不足,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合作内容、方法、评价机制上缺乏成效,难以形成持续的长效机制。

加快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主导职能,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和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应建立区域高职教育协调机制,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提高生均预算内拨款,建立国家主导的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基金,对部分专项项目进行针对性建设和支持。地方政府应把高职教育发展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发展高职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政策,采取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补助和职教经费统筹等措施,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同时,在办学用地、办学贷款、人才引进、校企合作的企业方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二)立足区域,科学定位,创新体制机制

高职院校要科学定位、准确分析自身的地理位置、社会资源、办学传统、专业优势等。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上要强调应用性、行业性、区域性,及时跟踪地方产业的动态变化和人才需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学院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与区域产业优势、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如此才能得到地方政府更多更实在的政策支持和倾斜,逐步形成经济与教育发展相互拉动的良性格局。

(三)树立正确人才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大力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建设一支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相对稳定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培养现有师资,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多途径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大力推进工教结合,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使教师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际岗位学习实践,随时了解、把握、跟进企业新技术、新趋势;另一方面,积极与政府人事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地方人才引进特殊政策,从企业生产一线引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再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形成专兼结合、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优质师资队伍。  (四)对接市场动态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是学校育人理念的载体。优化专业设置,应在努力保持和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敏锐掌握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信息,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导向。西部高职教育必须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加强调研、分析、预测,进行专业布局,增设新专业、储备预专业、改造老专业、淘汰旧专业,打造宽窄适宜、稳定与灵活结合、长线与短线结合的专业格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材、实训基地等各项内涵建设。形成专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发展,专业、产业互动的良性态势,形成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五)深化产学研

合,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要深入分析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加强校企合作,紧紧依托行业,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组织保障机制、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能够更贴近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校内基地岗位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将企业的产品、案例、技术、标准、项目引入到课程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构建实训教学体系,将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训中有一种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之中的感觉与体验。要加强对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促进双方形成稳定持久的互动合作关系。

(六)推进中、高、本衔接,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

中高职“立交桥”的搭建和有效衔接在顶层设计的体制层面、具体运行机制方面都亟须完善和优化。要打破中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各自为政”现象,在政策上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立统一的专业目录;积极尝试“对口单招”、“注册入学”、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面向中职和高中毕业生的“3+2分段培养”等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设计,在目标导向、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另一方面,适度扩大高职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比例、渠道和专业面。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试点,高职以国家或省级示范、骨干院校为主,本科以应用型普通本科为主,进行项目的联合申报,实行“3+2”、“5+2”分段培养模式,即高职教育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2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同时,国家对西部地区办学条件好、发展快、示范性强的高职院校应给予相应政策支持,筛选确定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契合、优势突出、办学实力强的专业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扩大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规模,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七)拓展各类职业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西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以面向区域经济为立足点和切入点,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科技服务,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再就业培训需求,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动者素质提升需求。要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社区、乡村等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要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同时,要注重文化服务,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八)优化东西部援助长效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增强发展能力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实施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2006年1月,东部11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西部19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拉开了高职院校东西部对口援助的序幕。近年来,结对的学院不断增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施路径、援助内容、保障措施、工作实效、发展带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深化推进。需要国家继续在宏观上统筹规划,建立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对口支援项目激励机制,由教育部牵头,省教育厅衔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与援助和受援院校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对口支援、跨区域合作办学的长期运行机制,从领导组织机制、监督协调机制和指导机制等方面加强制度保障。同时,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对口支援的投入力度,设立对口支援专项经费,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

场导向、开放联合的原则,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教师互访、实训基地、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多途径、多模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实现优质资源跨区域共享,增强西部高职院校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双方发展能力的共同提升。

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人才市场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又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西部高职院校要抢抓历史机遇,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加快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培养一大批文化基础实、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定勇,杨华明.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1(21).

[2]张圣喜.打造高职教育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9(20).

[3]廖波光,张慧敏.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及趋势展望——基于第六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高职类)报告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办学机制;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一、办学机制转变的现实诉求

(一)学校教学脱离生产实际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换代”及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高职院校多年不变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安排、人才质量与企业行业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明显相脱离,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造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不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实际应用工作能力及专业能力不强,甚至还得企业二次培训,毕业生在一至三年内无法迅速达到“岗位要求”[1]。

(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现行的高职教育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弊端,部门、行业间存有“界限”,企校资源“不共享”,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对接”。特别是,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关系还不能够最优化地得到处理,大多数高职院校是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主体又隶属于教育系统,在这样一种体制下,存在“劳动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系统”等多方参与的倾向,这个倾向既影响了高职的发展活力,又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三)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国家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但地方政府并未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条例,按照“职业法”的规定:“企业等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等机构组织的学生实习、学生实训及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还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等等”[2],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没有规定企业的社会义务,显然,以上关于“校企合作”的条文只是从法律层面上建立了有效的合作保障机制,但是却缺乏具体的做法。“合作教育”的相关条文对院校、企业、行业合作办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多方义务、权益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对各方的权利缺乏必要的监管和约束,例如“税收优惠”,这种“优惠”在目前也仅仅是一种政策,没有详细的操作方案及明确的实施准则,而且,法律、政策中存在的诸多与“合作”相关的问题,在制度中找不到答案,导致缺乏政策、法规配套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在具体实施中操作性不强。

二、办学机制转变视野下的“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一)国外“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变趋势的日益加深,教育部门与企业界密切合作是高职社会化发展的方向,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带来的变化,办学机制转变视野下的国外高职教育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以下趋势:

1.“现代学徒制”多种形式的发展趋势。德国的“双元制”,其本质就是一种“学徒制”形式的教育,“学徒制”以技能的学习为中心,“边干边学”,体现了高职固有的“职业+教育”的特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高职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在吸取传统的“学徒制”教育的基础上,在许多新兴的行业、产业积极推行“现代化的学徒制”教育,如在“大众传媒”、“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培训教育,在欧盟各国建立“现代化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等,而且在“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上更多元化,“培训时间”上更人性化,企业在教育上享有更多、更灵活的“自”。

2.“高职教育”终身化,政府将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政府在高职教育的“主导作用”就是制定和实施法律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高职教育也将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也将在“高职教育”终身化中发挥更强大的主导作用。

在欧洲,如德国政府,对高职教育涉及到的“职业进修”、“培训条例”等内容不断进行完善,各州政府都为“高级技工”和“技术员”提供各种职业进修的机会。在亚洲,如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类法律法规等形式来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如近年来颁布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等法律条文,组建了包括“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中心”、“职业设计指导中心”等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使“高职教育”逐步走向终身化[3]。

3.“高职教育”国际化,行业企业参与将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日益交流,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培养技能型的“国际人才”已成为各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各国教育部门都在积极联合相关行业、跨国企业、跨国集团、国际组织开发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新课程和适应每个职业领域需要的新教材及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高职院校与跨国企业、跨国集团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深。

(二)机制转变视野下国内的“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1.“高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趋势。“高职教育”的发展既受到“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制约,又同时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教育的繁荣起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与“统筹安排”,通过“统筹规划”、“统筹办学”、“统筹政策制定和实施”等措施,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因此,将呈现出“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趋势。

2.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逐步提高的趋势。通过政府主导,政府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增加教学投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其办学质量,增强了“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促使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此外,更加突出“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明确和规范合作各方在合作中应承担的责、权、利,地方政府可根据实情,制定更加详细的、具体的实施规则,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贷款优惠、财政补贴、合作立项优先考虑与奖励”等措施,通过各类有效的法规来鼓励和激发企行各方主动地参与合作教育,行企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将逐步提高。

3.企业和高职院校呈现“双赢、共赢”的趋势。通过政府“主导”、统筹安排等措施,制定合作的“办学法规”,建立合作的“保障制度”,如建立合作培养人才的“外部保障机制”、“内部互动机制”,以及建立合作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拓展合作培养人才的“领域机制”等,贯通合作教育的绿色通道,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形成合作的良好局面,逐渐呈现出高职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共赢”的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9

在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上,永安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职业教育资源丰富,职业教育体系健全

据统计,目前永安市拥有4所中职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其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5个省级精品专业,综合教育实力雄厚,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专业设置上,本区职业院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了建筑、电力、电子信息、水利等热门专业,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优秀人才。此外,永安市职业中专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拥有20个专业,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建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1.2工业基础雄厚,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具有相对优势

近年来,永安市工业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工业发展基本面较好,发展潜力巨大。永安市是福建省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和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公司的所在地,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目前,全市共有35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主要业务业务包括能源技术开发、建材生产、能源资源运输等。其中,仅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274家。随着本区企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其对人才的需求量随之提高。这就客观上为永安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相比于其他地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具有相对优势。

1.3城市化水平高,有利于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永安市地处闽中地区西部,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县,南毗漳平市,北与明溪县、三元区接壤。本区交通发达,公路铁路干线众多,具有一定的运输优势。鹰厦铁路、泉三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永宁高速公路、205国道、307省道、208省道贯穿境内,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随着永安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连续18年处于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行列,各项建设一片良好。这不仅有利于其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有利于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生源较为稳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生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劣势分析

与此同时,永安市在教育中心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2.1职业教育的大众认可度低,教育处境尴尬

目前,永安市在开展职业教育时普遍得不到企业、家长、政府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末流教育,是正常升学目标难以实现情况时的无奈选择。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存在歧视职业教育倾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职业院校招生难度大,生源质量低,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毕业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和尊重,就业形势不理想。

2.2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不足,缺乏科学有效地教育指导规划

永安市政府在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的划分上缺乏科学指导,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甚至引发了恶性生源竞争,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仅以三明地区为例,该地区存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实训基地建设不合理、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落后问题,各院校为抢夺生源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但仍谁也“吃不饱”。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影响了其人才培养质量。

2.3区位优势不明显,本地生源流失率高

永安市地处闽中山区,在区位上处于明显不利地位,这就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职业院校的招生难度。一方面,外地生源不愿到此艰苦地区接受学习,招生吸引度不高;另一方面,本地生源想去沿海地区开阔眼界,学习知识和丰富阅历,生源流失率高,严重影响了永安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3关于山区城市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议

在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时,山区城市应该深入挖据自身潜力,不断完善其职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3.1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合理整合和分配职业教育资源

为有效减少抢夺生源情况的出现,作为山区城市应该积极发挥其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职能,根据地区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指导规划,因势利导,统筹兼顾,明确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为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政府部门可以针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这一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鼓励和引导各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专业,不断提升其综合竞争力。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积极打造职业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增进各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3.2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争取将职业教育做强做大

职业院校要想更好地提升其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就必须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工作,严把招生质量关,从源头上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专业设置上,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积极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力量进一步优化专业体系结构,使其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此外,了解和掌握当前就业市场发展形势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职业院校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招生吸引力。

3.3建立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广泛开展职工再教育活动

加强对企业技术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不仅能够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还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如配电工、维修工、井下爆破工等,政府部门应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歧视,并鼓励和引导其积极参与专业等级考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定期检查企业落实职工继续教育政策情况,确保企业资金到位,制度落实,职工继续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

3.4提升职业教育地位,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一是加大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职业教育功能,消除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二是合理调整和控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比例,最大程度地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积极提升毕业生质量;三是加快用人体制改革,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建立职业岗位激励制度,激发职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语

高职教育的优势篇10

1.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中的优势

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知识库”和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1文献信息的资源优势

图书馆丰富的高品位的藏书和提供丰富的知识,显示着它的教育实力和地位,是素质与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高职图书馆的藏书普遍都有几十万册,同时还有几千种中外期刊、资料及非书资料。大量的书刊资料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不断学习和汲取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1.2获取知识的时空优势

素质教育注重整体的多渠道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仅仅接受教师课堂上和实验室里所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专业课及选修课之外。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来源于自学。在学校,图书馆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最好去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在知识传播和创新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方式将发生多元变化。电话、电传、光盘、校园网、电子邮件、因特网等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利用,图书馆将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中心和数据库的优势,促进高等职业教育。

1.3良好阅读的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书馆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 有着安静肃穆的阅读氛围、清新、整洁、明亮的读书环境, 能提供良好的文献资料服务。这里各种文献资料摆放整齐有序,阅览室自习室清洁明亮、安静幽雅,读书环境和气氛良好。图书馆优美整洁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利于独立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良好条件和环境,安静浓厚的学习气氛,特别是图书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

1.4“第二课堂”的作用日益明显

图书馆是学校的知识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基于素质与创新教育的高职教学资源配置与重组,将从过去依赖课堂教学的灌输,转向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第二课堂,寻求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图书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教育形势更为灵活。它既能通过图书资料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里迅速提高,又能通过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过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弥补专业知识过窄之不足,培养独立获取知识、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

2.图书馆职能的发挥

2.1调整藏书结构,优化馆藏文献资源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体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收藏基础性、专业性和综合性书籍,使之文理得当、结构合理,有利于素质与创新教育。文献收藏坚持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注重教学与专业特点,选择新科技、新方法、新思维的专业书籍,满足广大师生对文献的需求,以丰富优秀,高品位高质量的藏书,促进教学。

2.2加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实施素质与创新教育提供保证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逐步连接,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加快,其传播的网络化将对图书馆职能的发挥带来机遇和挑战。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的实现,将大大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多途径查询与检索,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国内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要依靠资源、设备、及人才优势, 利用文献信息检索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和图书馆各种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传授论文写作、评价和利用的知识。

2.3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

图书馆馆员的敬业精神、学识水平及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工作质量与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图书馆的工作纪律,谦逊礼貌的服务,条理分明的规章制度都要通过馆员来体现。馆员要掌握本馆的藏书体系和特色,熟悉馆藏目录与图书排列,日常工作中作到心中有数,能向读者提供和推荐书刊。为适应创新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馆员要努力增强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要借助各种继续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来充实自己,补充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