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4:29:57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1

【关键词】高职 道路与桥梁 教学 改革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计划编号:NJSY1228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38-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形式的产生是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做出重要贡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当顺应时代变化发展大势,利用好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以不断的创新改革促进自身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提升人才素质方面应当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在教学模式方面也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改革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才培养水平。

一、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特征及定位概述

(一)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及有高等教育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要素。它是为一线实践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高职院校通过对实际职业岗位的业务活动范围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培养出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专门技术人才。这种形式的教育 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针对性较强,因此对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加符合社会企业和其他部门的需要[1]。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对人才的实际技术素养要求较高。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中都应当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作为未来社会的综合型人才,又要兼顾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我们的人才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定位

我国培养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同时随着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了巨大的道路与桥梁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不但需要人才数量的增加,而且也需要人才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大批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成为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的基本任务。当前在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施工、监理和公路维护等方面都亟需大量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加入,例如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岗位、施工管理岗位、工程质量检查控制等方面都非常紧缺既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又具备扎实的实践技术的人才。在这方面,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应当认真对这些岗位和领域的调查研究。以自己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育模式的完善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更加宽广的舞台。

二、高职路桥专业毕业生调查与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充分激发,以及人才流动的市场化,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有了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为此,高职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当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更加理性的分析道路与桥梁专业的各种岗位特点和自己的专业优势之间的契合度,从而在自己的就业道路上迈出更具实效的一步。

当前,交通建设工程中的公路与桥梁工程测量、试验、施工、监理、资料及管理等岗位都需要大量的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人才,因此,笔者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就业后的任职情况作了相关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了必要的分析研究,以便于今后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学改革。

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主要针对256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和专业方向作了调查分析,具体调查数据如下:

由上表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都从事着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中,公路与桥梁建设的现场施工所占人数最多,而就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而言,现场施工又是综合性最强的一个领域,是锻炼人才的最基础岗位,因而这个岗位的人员是占比最大[2]。通过对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的调查问询发现,72.5%的被调查者反应,刚毕业的高职学生在工作中都能表现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他们的理论素养也较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这些学生在工作中很少与其他工人师傅沟通交流,甚至在遇到工作中的困难也不主动请教。这反映了这些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仍需要加强。同时,虽然这些学生一般在理论知识方面通常都具备一般工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与实践的结合还需进一步磨合。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有些学生看不懂复杂地形的施工图纸。因此,该专业应当继续完善和调整培养目标,确保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全面发展,不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素养,同时还应当树立起开朗大方,善于交流的人格魅力。

三、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正如上文所述,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实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在教学中应当始终遵循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为目标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根据岗位需求,结合课程设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育。

(一)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四种,即道路勘测与放样、施工检测、施工技术管理、专业软件应用。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校内模拟典型高速互通立交匝道建设项中进行培养,通过设立和完善这种实践课堂,使学生不断的接触真实的施工环境,使他们能够熟练的掌握测量和施工工具,以及各种施工软件,在长期大量的实践中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另外,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框架下不断推进[3]。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项非常普遍而有效的培养模式。通过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到企业的生产环境中去接触真实的施工现场。因此,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选取相关的企业和岗位,到岗位中去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模式除了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之外,还可以促进教师与企业高级人才之间的交流。

(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反应在施工现场或者其他工作环境中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不强。这些职业综合素质包括各种工具的使用,流程的衔接,图纸和符号的识别。有些知识虽然他们知道,但是却很难在工作中想起来。其实这就是综合职业素质的欠缺。这种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长期大量的实践锻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接触实际职业环境的机会。而且学生应该知道和懂得自己专业将来的工作岗位对技术人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而且要将这种要求积极的转化为自己学习和努力的目标,以这种职业氛围不断的熏陶自己,使自己能够在不断的工作和学习中提前接触企业环境,尽量缩短在今后工作环境中的磨合期。

另外,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还应当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开展生产实践实习。例如寒暑假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在高职教育的三年中,学生应当不断的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所学。其中一些社会调查和生产实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的锻炼和形成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在假期或者其他时间组织学生以这种方式积极接触社会和职业环境,使他们形成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和生存环境的基本认知。学生可以在暑假期间多参加道路与桥梁建设工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形成自己对专业知识和发展道路的独特理解和思想[4]。通过参加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应当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将三年时间进行合理的划分,针对一年级新生,了解道路与桥梁建设过程的实施流程即可,在此基础上适当训练自己的单项技能和专业认识,为下一阶段的实际参与做好铺垫。二年级学生应当切身参与到生产实践中来,到施工现场和各种环境中去从事真实的工作,在此过程中还要完成就业调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形成自己对职业生涯的总体规划。三年级学生临近毕业,应当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在实习中应当将自己定位为正是员工的角色,了解企业,了解生产,独立的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将来的就业和择业中占据优势。总而言之,通过三年不同阶段的培养和教育,应当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始终结合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双管齐下而全面发展。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支过硬的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学团队是该专业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团队应当形成科学的人员结构,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专业课老师和基础课老师为基础,同时还应当重视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道路与桥梁专业中的兼职教师一般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企业方人员,他们一般被高职院校聘为从事实践知识和技术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在这种实践教师的补充下,构成一支在职称、学历、“双师”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对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学改革将起到重要作用。在这种教学团队的强有力的推动下,不断完善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力度,为高职院校打造一个强势的道路与桥梁师资队伍发挥作用。因此应当在实际的工作中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使他们了解企业业务知识。

综上所述,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以不断完善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这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结合时展形势和社会需求特点不断改革和完善专业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齐文艳.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雷艳丽,谭建领.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3]孙红燕,张鸿.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0(28)

[4]王新武.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教师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U41-4;U44-4;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顺应这种趋势,增强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就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启示。

1工学结合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道路与桥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实践技能,顺应工学结合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课老师为更好顺应新情况和新挑战,应该增强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推动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从而有效应对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挑战,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结合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需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尽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足。本次调查学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97.75%。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与这些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老师及相关领导进行访谈,整理调查和访谈材料,归纳总结职业能力提升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制定完善措施提供参考。

(1)具备职业能力提升意识,但面临很多不足。80.25%的老师认识到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注重根据工学结合的时代背景,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这些学习和锻炼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但其中有71.50%的老师却认为,职业能力提升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他们认为这些阻力来自以下方面:对职业能力的构成内容认识不全面,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僵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

(2)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但指导工作不到位。调查显示,教师队伍普遍注重提高职业能力,有94.00%的老师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他们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以便有效指导实际行动,促进职业能力提升。但有68.25%的老师认为相应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规划,忽视加强指导工作,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效果。

(3)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很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调查显示,约有64.50%的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不够,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他们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也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学校的任课老师年龄偏大,约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对高职教育和整个社会的需求不了解,缺乏与实训基地的联系,影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4)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知识技能更新速度较慢。67.25%的任课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参与实践锻炼,通常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对道路桥梁工程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应该掌握的技能了解不全面,学校也忽视管理和培训,没有及时为教师创造实训机会,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并且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及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影响职业能力提升。

(5)教师社会实践不足,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到考核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教师队伍难以及时有效开展培训活动,有77.50%的老师未能参加社会实践,制约其实际技能提升。校企合作存在不足,不利于任课老师参加实践锻炼,制约教学活动和任课老师综合素养提升。

(6)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但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学校建立了教师培训机制,但资金不足,培训老师数量和技能未能很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一些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提升。

3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认识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存在的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指导和规划,注重“双师型”教师培训,让教师有效参与社会实践,并完善培训机制。从而更好推动教师管理培训顺利进行,提高职业能力,更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研立项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JTJZW2014-109。

参考文献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工程制图;快乐学习;尝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126-01

一、顺藤“引导”识制图――认识课程从专业方向上开始

《工程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规律的一门课程。在工程技术中,根据投影原理及国家标准规定表示工程对象的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工程图样。工程图样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工程图样是现代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文件。在工程技术中,工程图样不仅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也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因而有“工程界的语言”之称。图样的绘制和阅读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工程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这门课程,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教学要求及其在所学专业中的作用。新生进校及入学教育之后,就开始正式上课了,对学生来说一片空白,有很多问号在脑海中出现。《工程制图》是什么?怎么学习呀?学这门课程很重要吗?同时,在校生反馈的信息是:这门课很枯燥,不愿学;这门课很难懂,不想学;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了,不用手画,等等。针对各样的问题,笔者认为第一课很重要。

以铁路桥梁专业为例,学习制图从认识专业开始。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工作所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能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监理及养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就业方向来分析,学习铁道桥梁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多数在土木建筑领域从事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车站及民用建筑等方面的现场施工及管理工作,主要是工程项目的施工员、测量员、资料员、材料试验员、工程概预算员、安全质量员和制梁厂的技术人员等,可以说从事这些工作每天都要跟图纸打交道,依据施工设计及工程图样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学会识图即学会看工程图纸,是中职生最基本的要求,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二、创设“情境”学制图――传授知识在快乐学习中进行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营造紧张又快乐、竞争又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激情、自主学习的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就是要学生喜欢这门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结合章节内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首次上课讲《绪论》可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引导学生了解该课程,明确学习目标一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基础;二是为今后能胜任本职工作创造条件,为培养绘图、识图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二,带领学生认识教材、熟悉教材的重点章节,武汉铁路桥梁学校用的是《高职交通运输与土建类专业规划教材》,标准高,实用性强。要鼓励学生有“跳起来摘果子”的思想,通过努力学习,也可以和高职生达到相同的水平;第三,将课程内容形象地串起来,把每一章比作原材料,比拟成一个有趣的“糖葫芦”。通过“课堂互动”,请学生品尝“糖葫芦”的味道,学完后品尝出新的味道吗?最后哪位学生的“糖葫芦”个头大味道足?第四,要培养学生敢于展示的习惯,从“说一说”开始;第五,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观察课堂变化,多激励、多输送正能量。

教学精彩在课堂,点燃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并成为“快乐”的学习者,是笔者追求的教学目标。

三、教后“反思”品制图――培养学生往品质素养上渗透

上好一门课,除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授业、解惑”外,还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传道”――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学生的品质素养。

1.培养职业意识。学好工程制图课,首先要求学生要细心、要有耐心,线条、长度、角度一点马虎不得。课程学习要求可概括为:①严格遵守国家标准;②画图时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③善于观察、多想善断;④加强实践、反复练习。①和②要求学生树立遵守国家标准、培养高度责任心、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意识;③和④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多学多练。正如俞敏洪先生所言:“智商一般的人往往也能够做出一些事情,那是因为他坚韧不拔。一个单词重复三遍、五遍、十遍,你还能记不住吗?最后也就慢慢地背出来了。”学习制图也是一样的道理。案例一:曾有一个校友,毕业后从事黄河上某公铁两用桥的测量工作,给桥墩放线时把图纸标注尺寸的单位弄错了,桥墩的中心线偏离了线路的中心,导致这个墩子建成后被炸掉,损失了20多万元。以上事实说明,如果不细心看错了图纸,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学习工程制图课程,应首先建立职业意识,培养认真仔细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培养审美意识。学好工程制图,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品德情操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都大有裨益。为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笔者将建筑艺术鉴赏活动渗透到制图教学实践中。通过课程拓展,给学生展示我国优秀的建筑艺术,或者校友主持的建筑工程案例,如海南省三亚市“美丽之冠”酒店、青岛海上皇宫、北京南站、天津于家堡火车站等建筑工程,让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产生无限感慨,在建筑大师巧夺天工的构图美中享受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

3.培养竞争意识。在学生的课业评价中,引入竞争评价模式。结合《工程制图》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各占50%,在平时成绩中设立课堂加分项目,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加分,并在总评分数中体现。创新课业评价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过程考核与目标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及未来职业竞争意识。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4

一、我心目中的职教语文生态课堂

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群体,一方面它的教学对象是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很少品尝到明显成就感的学生,另一方面三年的职业教育之后他们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如何让成就感不多的学生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品尝到人生最后一个学校学习阶段的成就感,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时常思考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的任务,另一方面肩负着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积累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的任务。在这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生态语文课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能够激发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激发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能够拨动学生思维活跃的琴弦。

更重要的是,在实现这些目的的过程中,不能利用教师权威来实现,不能通过一些日常的所谓技巧来实现。借用一个比喻:生态语文教学应当像一棵小树的成长一样,其需要日光、养分,但日光是自然的,养分是天然的,如果施加了人工光照,施加了化学肥料,就谈不上生态。笔者思考中的职教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面向学生个体需要提供的语文教学,只有符合职中学生学习定位的语文教学,并形成类似于自然界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才可以称得上是生态语文教学。生态语文应该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应该是打造生态系统,而非破坏生态系统,才能契合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老先生“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的教导。

带着这一观点审视我们的职校语文教学,我们看到最多的是相对机械的知识传授,相对生硬的师生关系。针对这一现状,生态语文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二、我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实践

其实在笔者看来,在职教语文中尝试生态教学还是有其先天优势的,首先职教语文没有升学压力,因此不至于为应试而教;其次,职校的学生更渴望生态教学,他们也更适宜顺势而上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人为痕迹过于明显的灌输式教学;再次,职校学生面对就业,而社会正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如果我们能设计一个适合他们的相对小点的生态学习系统,就更容易受到他们的欢迎。

具体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实施语文生态教学可从多方面思考并实践,笔者隅举两点:

第一,注重构建生态的师生关系。这是生态语文教学的基础,如同植物生长的土壤一样,教学是基于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发生的。因此,新的教学理念提出的“以生为本”在生态语文的课堂上要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这样的生本理念要落到实处。当然,这些理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有困难了,笔者在实践中也深有感触,那怎样才能真正落实呢。笔者以《闽中桥梁甲天下》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该文主要介绍的是古代福建桥梁建筑的成就,赞扬的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但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适宜直接告知学生的,而应该通过学生的思考自然生成——自己获得的自己才愿意相信。那么,学生应当在一个怎样的过程中才能自然生成这些想法呢?这就必须由教师设计一个生态的过程。笔者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问学生:大家知道中国有哪些东西是“甲天下”的?学生自然想到“桂林山水”;然后笔者提出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甲天下的桥梁”,哪儿的桥梁竟然号称“甲天下”呢?此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让同学们进行猜想;之后再让学生探究福建的桥为何敢称“甲天下”;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实施的,教师只是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当学生通过猜想探究认识到闽中桥梁确有独到之处后,自然对“甲天下”有了一种认同感。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起的只是适时点拨作用,而没有刻意的强行灌输。因此,这可以认为是一节生态性的语文课堂。

第二,注重依靠文本来打造生态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最终是无法摆脱文本的,这也是国家课程意志的一种体现。因此,依靠文本打造生态课堂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这里我特别想引用江苏一位特级教师的话,他说“我们平常备课时不要急于看参考书,一看你的思维就会跟他走,应该自己先设计,哪怕设计得很低级,但必须有这样一个过程。”

笔者十分认同这一观点,并在教学中身体力行。根据实践经验,要想成功地设计出带有生态味道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掌握好“走入文本”和“走出文本”两项功夫。“走入文本”是指教师要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意图,准确理解作者意思;“走出文本”是指教师要能够将文本的基本精神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想方设法设计出能够由生活走向文本、由文本走向社会、由社会走向自己的生态发展之路。只有这两个步骤和谐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才可以称得上生态了。

以《最后一片叶子》教学为例,文章想表达的主题,显然是想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去认识到普通人的伟大心灵,认识到苦难人生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以弘扬人性美。把握住了这一主题,可以算是走入了文本。那如何走出呢?这里要十分注意的就是防止以自己的想象代替学生的实际。笔者的策略是让学生初步阅读,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这些感受中去把握隐藏在学生内心的想法与认识,然后分析他们的想法与文章主旨之间的距离,再去设计相应的桥梁,以让两者之间自然过渡。这种基于学生实际的设计,显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而是生态的。

当然,打造生态课堂的具体策略远非上述两点所能描述,此处不过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行的思考而已。

三、我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思考

语文生态教学主要是相对于扭曲学生发展规律的非生态教学而言的,上文已经说过,职教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职教语文教学也有着自身的规律。在笔者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注意到一点,就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表面上看,我们的职中学生有的基础差学不好,有的习惯差不好学,因而容易引起老师的不满,而学生也常常会通过一些貌似反抗的手段保护自己。

而事实上,当我们以生态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时,我们会看到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十分期待成功的。在笔者努力过的生态课堂上,很多学生都能一改常态,以很大的热情、很诚的真心参与到课堂中来。印象尤深的是《最后一片叶子》当中不少学生的真情流露,让笔者感受到生态语文教学尝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桥梁工程施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7-03

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随着逐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我校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上积极以工学结合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们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内教学、书本教学、灌输式教学等方法进行了颠覆性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达到学生毕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里结合武汉市内桥梁建设项目多的特点,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桥梁工程施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桥梁工程施工》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实际桥梁施工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模拟真实的施工现场,并将项目里的施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兴趣,经过小组讨论、老师讲解,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此教学过程中,项目是导向、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交流协作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方法。

一、《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桥梁工程施工》是我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实践性较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和下部结构施工两个部分,大都是典型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教学工程中采用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项目作导向进行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1.“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项目(感性认知)提出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讲解课程中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习实训(在实践环节中发展理性知识)。

2.教学过程中“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以本课程中“桥梁桩基础施工”为例讲述其实施的4个步骤。①感性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现阶段学校周边正在施工的桥梁工程项目――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的施工,通过使用多媒体播放二七长江大桥桩基施工视频录像、图片及讲述报章杂志的相关报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引入内容包括大部分教材上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例如桥梁下部结构的组成、基础的类型、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钻孔方法、清孔的方法、容易出现的事故及处理等桩基础的施工等内容。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②给学生展现大量工程图形信息,表达出工程实体,其具体、直观的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主动寻找答案。②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展现具体桩基础施工技术,提出施工中要解决的问题。仍然采用图形信息为主、文字为辅的多媒体方式,介绍实际桩基础施工工程,包括施工准备、钢围堰施工、灌注桩施工等内容,例如其中环节围堰如何定位,为什么采用双壁钢围堰、钢围堰如何制作,如何下水及浮云施工、再次之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及其资料研究,桩基施工时准备护筒及制备泥浆及钻孔方法的详细过程等基本信息,本教学过程中只提出问题,并不解答问题。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处于浓厚的工程氛围中,教师应使用规范的工程语言向学生传递实际工程信息和工程需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工程触觉,并带着强烈的求知进入下一步骤的理论知识学习。③结合第二步骤提出的问题,教授理论知识。在课堂上,结合第二步骤提到的工程问题,展开理论知识的教授。讲解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形成有的放矢、目的性较强的课堂讲授,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例如围绕二七长江大桥下部结构的基础为什么选择桩基础,桩基础的优点有哪些,桩基础是如何施工的,双壁钢围堰施工的难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学生学习到了桩基础的特点及其整个施工环节当中遇到的包括围堰、钻孔、灌注等理论知识点。通过以上三步骤,对于桥梁下部结构桩基础施工理论知识基本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学生此时可以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④发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新的工程问题。这个步骤是在前面三个步骤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理论知识构架学习完成的情况下,给学生提出新的工程问题,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注意过程当中将所学理论知识的发展运用。可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以讨论,模拟施工现场项目部的方式进行此过程。例如介绍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工程概况,了解其主塔墩深基础的形式分析其是否采用桩基础,并与二七长江大桥的桩基础施工方法进行比较、总结。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培养学习发展式的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将此用来解决没有遇到过新的工程问题,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再认识。

三、“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其学习兴趣;可使学生更了解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通过对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2.提高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桥梁工程施工》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授课教师应具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积极投身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实践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3.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本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小结及问题思考

《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新的教改教材,应选择教学内容按模块划分或按学习情境划分,要注意各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性及提出问题的承接性,特别在教学步骤2的实施过程中提的问题必须符合理论知识教授的顺序,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可选择将整个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分成先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再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做到按照施工顺序来教授。

2.作为导向的施工项目应既能反映该项目要表达的理论知识,又要尽量地反应出道路桥梁行业施工技术的前沿信息。同时尽可能地选择学校周边不远处的桥梁施工项目,在教学步骤1和步骤2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施工现场参观,更大程度地增加学生的感观认识。鉴于武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城市特点,教师有大量的桥梁施工项目可供选取与归纳。

3.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考试时应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例如加大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及动手能力的考查。

参考文献:

[1]姜秀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4).

[2]仲景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2,(6).

[3]叶作楷.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4).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

[5]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注释:

①水利部示范院校建设项目,2009年度立项课题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三点一线两对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成果。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专业;实体化

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就业岗位“零适应”,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社会实践。产学结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推行专业实体化是产学合作教育形式的重要体现,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

所谓专业实体化是指高职院校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根据本专业人才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把本专业技能训练的实验室、实训场建成具备经济功能的企业、公司等专业实体,成为具备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组织,即将专业办成教学实体、经济实体和管理实体,实行教学、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在专业实体中,教学管理上采取专业系负责制,教学组织上依托实体基地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师生共同承担实体的生产经营服务任务。师生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生产、经营、服务人员,教师既传授知识,又实地指导学生从事生产、经营与服务,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此达到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实行专业实体化的必要性

有利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只有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与提炼才能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将专业办成实体后,这些专业实体必然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承担生产经营任务,履行法人职责,从而将本专业第一线的职业岗位要求与素质要求及时提供给教学部门,为教学部门制定与调整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第一手资料,并据此为调整专业教学目标和构建课程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有利于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上,根据专业实体在实际运行中提供的人才培养规格、能力等信息,可以有效地指导并及时、科学地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整合;在理论教学上,实体运作的过程和阶段成果案例即为教学内容,可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上,实体可为学生岗位实践提供场地和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业务工作,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工程实践与服务中去,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在师资培养上,由于教师就是实体的员工,具有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身份,在实体的业务发展中,可以为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在实训手段建设上,为满足实体生产经营服务的需要,必然要配置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与设施,客观上也可加强学生实训手段建设。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从对就业市场的调查中可以看到,90%以上的企业在招聘人员时都提出了“具备工作经验”的要求,在同等条件下,具备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就业率明显高一些,这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求职的重大障碍。实行专业实体化后,学生在专业实体中进行学习和实训,可以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就是实体中的员工,在真刀实枪的业务发展中,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取和积累居于重要位置,可以获得在企业和公司等法人实体的工作经历,毕业后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专业实体化的原则

人才培养第一,兼顾效益选择适合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专业办成实体,首先,其目的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实体的经营服务活动,为教学和产学结合提供有力的支持,让广大教师、学生在真刀实枪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实践锻炼和提高;要利用实体的经济活动,为教学提供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依据。其次,既然是经济活动实体,必然要按经济实体进行运作,追求赢利,这是一切经济实体的共性,但赢利行为要为人才培养服务。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专业实体化应根据学院的主体专业基本情况因地制宜,有选择、有目的地稳步推进。第一,实施实体化的专业必须适合从事经济活动,专业教学内容与实体中的生产、经营、服务性内容应有较多的一致性;第二,实体必须具有基本稳定的生产、经营、服务市场,且能基本赢利;第三,专业实体化要有足够的硬件条件支持,如应有合格的专业实体负责人,有配套的实体设备、场地和数量足够的“双师型”教师;第四,在专业实体化进程中涉及固定资产的投入与工商登记注册等内容,要求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考虑,专业实体化不能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或为了实体化而实体化。

科学预测,准确定位专业实体化必须结合学校主体专业的优势,对专业实体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对具有长远发展前景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专业实施实体化,保证实体对教学支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专业实体的定位应能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实体化的运作中,应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有关评价制度及配套措施,通过指导、协调、评估等手段,引导实体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关系,鼓励与支持实体尽可能以赢利“反哺”教学。

专业实体化的实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公路与桥梁专业、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是我院的主体专业,也是湖南省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进一步探索产学结合的新路子,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培训,我院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将上述三个专业所在系的教学职能加以扩充,建立集教育、教学、科研、开发、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实体,先后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立了“湖南新中皇交院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皇汽车公司)”,在公路与桥梁专业建立了“湖南顺通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通公司)”,在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湖南众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智公司)”。三个专业实体建立后,在产学结合培养人才、促进专业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实现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成果。

实训教学手段得到了明显加强按照汽车专业维修省级一类企业建立的中皇汽车公司,是全国汽车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拥有汽车功率、安全、舒适性能检测仪、NHD-6101型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MT3500发动机分析仪、日本四气体分析仪、美国“战神”四轮定位仪等省内最先进的检测与维修设备,其先进的设施吸引了众多企业,中皇汽车公司先后成为长沙市政府公务车定点维修单位、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湖南分公司事故车辆维修推荐厂、猎豹(三菱)汽车长沙特约维修站。顺通公司拥有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和先进的土工、沥青材料、水泥砼等化学分析与物理试验设备,能够满足各类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试验和测试的需要。众智公司是公路工程造价服务机构,拥有编制审核建设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审计报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报告、提供工程造价监控及工程索赔业务服务、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及工程设计咨询所需要的服务设施和设备。三个专业实体具有完备的设备、设施、场地,既满足了企业经营、服务、对外承接业务的需要,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训场所和场地。

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三个专业实体化的实施,给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更多的实习机会。中皇汽车公司日常在线维修的各类车辆有10余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可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直接到公司承接和参与各类事故车辆维修、车辆保养、车辆损失估价与汽车保险实务训练。公路与桥梁专业的学生可直接到顺通公司的实体工地进行测量、放线、施工等方面的现场教学,学生先后参加了107国道加辅工程,湖南长永、新田、沅陵和广东连山公路工程,澧水大桥危桥改造工程,湘耒高速公路第九标段等工程的监理、勘测工作。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湖南教育电视台演播大厅工程标底编制、长沙市妇幼保健中心工程标底编制、湖南中兴健康城工程1/500地形图勘测与湖南白鹭湖工程1/500地形图勘测等工程。通过在公司实体的现场教学,许多较抽象的、在课堂上需花费较多时间才能讲清的专业理论问题,经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后,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在实体的实习与训练,学生熟悉了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我院十分注意了解与收集实体运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科学地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把有关知识综合成专业技术知识体系,如公路与桥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所有课程均由专业理论、专业计算和专业制图三门课程加以覆盖,这种以实践定向的课程设置,精减了课程内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了教学的不协调性和学习的盲目性,可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获得必需的知识;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结合实体的运作,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先后完成了交通部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全风化的花岗岩路基动态特性及稳定性研究》、省交通厅交通规划课题《流化剂作用机理及流态混凝土的应用》等6项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中皇汽车公司主动与企业合作,研究企业发展中的应用技术问题,主持研究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气门间隙自调式配气机构”获得了国家专利,主持的“DGQ吊管机应力测试研究”得到了企业重奖。

我院的专业教学改革在省级试点专业教学改革中期检查中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我院的学生在实体的服务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实现了与岗位要求的“零适应”,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被评为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王林.论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职教论坛,2004,(11).

[2]楼一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3]王林.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12).

[4]孙中范.关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5]彭元,王林.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03,(3).

[6]杨达生.CBE职业教育模式[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7,(2).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仿真 文氏桥 正弦波产生电路

正弦波产生电路很多,有由分立元件构成的,有由555时基模块构成的,有由IC8038摸块构成的等等,根据频率高低要求、频率稳定性要求以及复杂简单(成本)要求等等选择具体电路。前面已经对三极管RC移项振荡器和555时基模块波形产生电路进行了浅析和Multisim 12仿真。本文论述的是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文氏桥正弦波产生电路,其是一个很实用的电路,它不仅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信号源电路,而且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使用的实训好项目。

1 文氏桥振荡器原理

文氏桥振荡器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由两个“桥臂”构成,R1、RF构成负反馈桥臂,并联RC网络和串联RC网络再串联构成正反馈桥臂。

负反馈增益为 A1=1+RF/R1

正反馈增益为 A2(jf)=1/[3+j(f/f0-f0/f)]

总增益为 A(jf)=A1*A2(jf)=(1+RF/R1)/[3+j(f/f0-f0/f)]

其中 f0=1/2πRC

当f趋于0时,f0/f趋于无穷大,总增益趋于零。

当f趋于∞时,f/f0趋于无穷大,总增益趋于零。

当f=f0时A(jf)=(1+RF/R1)/3,即A(jf)是实数,也就是说,频率为f0的信号经过环路一周后,其相移为0°。当RF/R1的值不同时,电路出现下述三种情况:

a、当A

b、A>1时,假如电路有一个扰动,则信号每经过环路一次,就被放大一次,信号幅度将不断增大,电路将不稳定。

c、A=1时,频率为f0的信号(扰动信号中的f0分量)维持原有大小,无限的持续下去。显然,这样的电路不适用。

适用的电路应该是开始时,A>1,振荡幅值达到预定的幅值之后,A=1,输出稳定的波形。如图2为文氏桥稳幅电路,其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来改变电路启动到稳定工作的负反馈深度。

2 文氏桥正弦波产生电路

在Multisim 12仿真上可调幅文氏桥正弦波产生电路如图3所示。波形由U1A运放产生,其由两个“桥臂”构成,R2、R4、R5、R6、D1、D2构成负反馈桥臂,并联R3、C3网络和串联R1、C2网络构成正反馈桥臂,正反馈大于负反馈,电路就发生振荡,产生正弦波。其计算公式为:

3 仿真实验

文氏桥正弦波产生电路仿真波形如图4所示。

改变电阻,频率变化表如表1所示。

改变电容,频率变化表如表2所示。

仿真值与计算值相差约2%左右。

该电路如果±12V换成±5V,电路也能起振,但幅度变小。如果换成单电源,则不能起振。

4 用文氏桥电路产生的正弦波做单管放大实验

如果把文氏桥电路产生的正弦波作为单管放大实验的信号源,则比较理想。图5为在Multisim 12仿真软件上的电路,图6为三极管工作点适合时三极管输入输出波形图;图7为三极管工作点偏低时三极管输入输出波形图(截止失真);图8为三极管工作点偏高时三极管输入输出波形图(饱和失真)。

(图8)(上方为输入波形,下方为输出波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输出波形调节出三种状态(不失真放大、截止失真、饱和失真)时,输入波形均保持稳定不失真。可见,文氏桥正弦波产生电路不仅波形失真度小,带负载能力也好,可以作为信号源。

5 结语

RF>2R2时(在线性区),电路就能顺利起振,产生正弦波;若RF>3(在非线性区),则输出波形失真(不能稳幅),输出为近似于方波的波形。为输出稳定的正弦波,必须同时调整R1R3C1C3以得到不同频率。此电路一般产生低频正弦波。

参考文献

[1]张树江.王成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篇)(第二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49-153.

[2]陈亮.施智兴.三极管RC移项振荡器浅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4).

[3]陈亮.施智兴.555时基模块波形产生电路浅析[J].科技展望.2015(04).

作者简介

陈亮(1963-),男,海南省海口市人。工程师职称,现为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师。

施智兴(1993-),男,海南省澄迈人。现为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2012级学生。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8

关键词:上莘大桥,车桥耦合振动,移动载荷,动态响应,ANSYS

0 前言

随着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车辆与桥梁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移动车辆对桥梁的动力冲击作用会对桥梁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桥梁上运行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又是评价结构动力设计参数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1]。本文对长兴县经四路南延线上跨越长兴港的一座南北向钢桁架桥-上莘大桥在移动载荷下的桥梁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

1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在近一个世纪的车桥共振理论和实验研究中,人们对共振机理、激励原因和共振特点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然而,实验方法只能获得车桥耦合振动各种因素作用的综合效果,难以形成规律。因此,从理论上确定在移动载荷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成为了工程师们感兴趣的课题。根据桥梁车辆振动分析的古典理论,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4]:

1. 匀速移动常量力模型:将车辆简化为一匀速移动常量力通过简支梁;

2. 匀速移动简谐力模型:将汽车荷载视为匀速运动简谐力,研究其通过简支梁桥的情况;

3. 匀速滚动质量模型:该模型将移动荷载的质量纳入考虑,假定车轮和路面始终保持接触;

4. 匀速移动弹簧-质量模型:将车辆模拟为一个质量-弹簧系统,研究其通过简支梁桥的情况。

2 算例

2.1 工程概况与计算条件

上莘大桥是长兴县经四路南延线上跨越长兴港的一座南北向钢桁架桥。该桥采用62+100+62m三跨下承式连续钢桁架结构,桥梁全宽30m,桥面横断面布置为20.25m(栏杆)+21.75m(人行道)+23m(非机动车道)+22m(隔离带)+28m(机动车道),主桁中心距为18.08m。桥梁主体结构(主桁、桥面系、平联)均采用Q345qD级钢材和M24高强螺栓,设计荷载为城-A级,人群荷载按3.5kN/m2进行计算。桥梁桥型布置如图1所示。

a 上莘大桥侧立面

b上莘大桥平面 c上莘大桥正立面

图1上莘大桥桥型布置图

2.2 移动载荷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5-8]

本文采用ANSYS大型结构分析软件建模并分析,其中两片主桁架上弦、下弦、斜腹杆,桥面系中主横梁、次横梁、次纵梁以及联结系采用梁单元Beam188,桥面板采用壳单元Shell63。其他桥面铺装、人行道板、防撞护栏等其它部分自重折算为均布荷载施加于桥面系各单元上。空间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对于汽车施加于桥的载荷给出两种简化假设:一是将移动汽车简化为无质量的匀速移动常量力;二是考虑到路面的不平整,汽车的重量可以简化为简谐作用力。本文采用汽-20级(300kN),加载车型图见图3,加载方式采用对称加载和偏载。为了便于有限元模型的运行,将车辆荷载简化为单轴轴重作用在车道上,具体的车辆横向布置见图4所示。车辆移动速度采用40km/h,车辆载荷简谐力为F=120cos(t)和60 cos(t) (=5,10,20)。

a 上莘大桥整体模型 b 上莘大桥桁架模型(半个)

图2上莘大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

图3加载车型图

图4-a横向加载方式1(对称加载) 图4-b横向加载方式2(偏载)

图4横向加载图

1. 钢桁架桥位移响应(匀速常量力)

图5为在匀速常量力作用的情况下,车辆以40km/h的速度通过钢桁架桥时,中跨跨中节点的最大位移响应(不考虑自重)。

图5匀速常量力作用下中跨跨中节点位移图

2. 钢桁架桥位移响应(匀速简谐力)

图6~7为在匀速简谐力作用的情况下,车辆以40km/h的速度和不同的激振频率通过钢桁架桥时,中跨跨中节点的最大位移响应(不考虑自重)。

图6匀速简谐力作用下中跨跨中节点位移图(对称加载)

图7匀速简谐力作用下中跨跨中节点位移图(偏载)

由图5可见,中跨跨中节点最大位移响应出现在移动载荷即将离开钢桁架桥时,这与理论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比较图5和图6~7,显然最大位移都是发生在车即将离开钢桁架桥的时刻,但是常量力的最大位移比简谐力的要大,这与简谐力的激振频率有关。由图6~7可以得出,当频率减少逐渐接近钢桁架桥的固有频率时,将发生共振而使得载荷在离开桥梁的时刻发生的位移响应最大。

3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本文就上莘大桥在移动载荷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两种车辆耦合振动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挠度满足设计要求。

2. 建议

本文的分析是在假定建模条件下得出来的,而结果与假设有些不符合,则需要采用更加适合的车辆耦合模型来模拟桥梁在移动载荷下的动态响应。

参考文献

[1] 夏禾. 车辆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 李国豪. 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修订版)[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3] 宋一凡. 公路桥梁动力学[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4] 林梅, 肖盛燮. 桥梁车辆振动分析理论评述[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8, 17(3): 18.

[5] 白葳,喻海良. 通用有限元分析ANSYS 8.0基础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郝文化,叶裕民,刘春山等. ANSYS土木工程应用实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7] 刘涛,杨凤鹏. 精通ANSYS[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 刘坤. ANSYS有限元方法精解[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云峰,199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系;现就业于浙江科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9

工作导师:xx

生活导师:xx

徒       弟:xx

工作导师

王x,男,29岁,群众,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5年10月任公司施工设计部副部长职务,2013年10月被聘为工程师。自加入公司以来一直任职于施工设计部,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全面地掌握桥梁施工结构的设计,也能很好地与现场进行沟通与协作,带领设计组成员对施工结构进行优化,使现场施工更有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大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效益。曾获得2009年五公司青年员工桥梁知识竞赛三等奖等荣誉称号、公司2013年"先进(生产)工作者"、2014年度"技术标兵"称号、质量先进个人、2014年集团公司CAD制图大赛团体一等奖、2016年五公司技术负责人汇报比赛二等奖。并获中铁大桥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活导师

彭x,男,34岁,党员,工程师,2005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先后在五公司施工设计部、大桥局设计事业部工作,历任见习生、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现任五公司施工设计部总工程师。荣获九江市"优秀团员"、公司优秀技术骨干、安全(质量)十佳标兵、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以及中国中铁模范师徒等荣誉称号,获国家专利(扣索锚固方法及专用装置、拱桥主拱多次竖转施工中上下拱肋的连接方法及中间铰、大跨度钢拱桥拱肋二次竖转施工方法、斜拉桥钢桁梁架梁吊机的走行装置及使用方法、桥梁施工用自浮式托架支架、双曲线型索塔横梁调节式托架)6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五公司科技论文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大桥局第二届内部研究生。

肖x,男,汉,1991年生,湖北黄冈人,共青团员,工学学士,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在中铁大桥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设计部从事桥梁施工设计工作。

2015年7月进入设计部从事设计工作;2015年8月学习施工设计的相关规范以及力学书籍;2015年9-11月赣龙铁路项目整理索赔资料;2016年3月,参与了白石大桥东岸3×32.5m引桥满堂支架设计。

他们的事迹材料是这样的~

自从201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在两位师父的带领下,我从一个对工作了解不多的新生,逐渐成为一个对工作,对公司,对企业了解更深的员工。初到设计部时,不管是制图还是计算,对我来说都是大学学到的知识,对部门的标准,对施工规范的了解,对工作性质的认识,都很不到位,或者说几乎没有了解。一开始,生活导师彭颇,作为部门总工的他给我讲了很多工作时应有的态度,即将面对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推心置腹的给我上了一课;从我刚进来接触万能杆件时,我的工作导师王宇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因为我在学校制图的很多坏习惯,或者根本不对有问题的地方,在我画的图纸上面,一一的反应出来,给他看的图纸,几个快捷键,我都还没看清他敲击的是那几个快捷键,他已经把我图纸存在的地方一一的找了出来,至此,我深刻的感觉到,我的以前的习惯有多么差,而师父的水平也太不可思议了,特别是对待工作的严谨,对待图纸的一丝不苟。两位师父在工作上的达到的高度,或者说他们对待设计工作树立的标杆,此时此刻,我觉得不求超越他们,但是想向他们看齐,虽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我会为之而奋斗。在这近一年来,在两位师父的严格要求下,我完成了以下工作。

第一,学习万能杆件,了解杆件上面怎样开孔,杆件与杆件之间的连接,从而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再去画图,画的过程中,加深对结构的认识,以及对CAD制图的了解,怎样才能加快画图速度,且与部门的制图标准更好的结合起来。

第二,学习规范,在师父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习《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我的工作内容在绝大部分上都与施工规范有联系,所以,对规范的学习是以后进行各类设计工作的基础。在学习之中,遇到不懂的,有疑问的我都请教师父或者部门的师兄们,直到自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或者说,了解了为什么规范规定需要这样做。当然,如此多的规范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看完的,就算看完也难以完全运用自如,以后在工作中还需要边工作边学习。

第三,软件的学习,对于计算软件,接触的就是MIDAS,虽然在学校的做毕业设计的时候用过,但是还是不够熟练,工作了,从简单的简支梁开始学习,然后,计算简单的支架模型,再次,学习更加复杂一点的模型。经过几次的学习,基本掌握了MIDAS的基础部分,也是经过学习才知道,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还是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学习下去。以后在加深对MIDAS学习的基础上,还需要再学习一下另外的计算软件,比如:SAP2000之类的。

第四,在师父的指导下,设计白石大桥引桥满堂支架,本次设计是一次完整的尝试,确定模板的大小,计算面板,小肋,背带,拉杆等等,然后根据计算画出布置图,详图等等,这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在师父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完成的,特别是模板的计算,要编制计算书,要模型通过计算,等等,都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真正意义上开始设计模板工作。

第五,在去年我和新来的两名员工一起去赣龙铁路项目上出差,去项目上感受和机关不一样的生活,了解了项目上的工作方式,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因为最开始被派出出去领导给我们交代说是出差半个月,结果去了一个月还没回来两个师父非常关心我,在QQ聊天上,电话里督促我不能忘了部门的职责是做设计,要熟悉各种规范,熟练CAD绘图。

路桥工程师职称论文篇10

“以交通的汉语拼音字母‘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组合,形成‘环绕地球、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持交通发展,从而又使教育依托交通的发展得以发展。这是我们学校校徽的设计理念,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毅说。该校从2008年起,把“二结合一融通”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专业群、物流管理专业就是该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出的三大金牌专业。

“淡进旺出”双循环,适应行业特性育“专才”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一直以来是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的金牌专业之一。路桥施工具有周期长、线路长、施工作业面大、材料不能重复利用等特点,因此学校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时根据专业需求和工程项目,实施了施工季节性“淡进旺出”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桥施工 “旺季”安排学生生产实习,“淡季”安排学生校内学习。

“淡进旺出”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工程建设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能力培养、生产性专项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校内外交替进行。

张毅院长告诉记者,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完成职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学校实施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实训的教学过程;在第三学年的教学安排中,考虑江苏施工的季节性特点,利用7月至11月施工旺季,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第一次顶岗实习,利用12月至2月施工淡季学生返校进行专业能力提升、职业技能鉴定以及专业拓展学习;次年3月施工旺季时,学生再次返回企业进行第二次顶岗实习。

“该专业依据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季节性特点,制定了‘1+1+0.25+0.75’的分段培养模式,其中前两个‘1’指的是学生在第一、二年在学校学习,而‘0.25’指的是在第三年学生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0.75’指的是第三年学生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企业。”张毅说。学生在企业用工旺季时,连同专业导师一同进入企业的相应岗位,由企业内训师和企业师傅开展适岗内训,工作即学习。学生在企业用工淡季时,连同企业师傅一同进入学校学习理论和技能课程。这样的举措不仅有效解决合作企业用人的季节性需求,还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技能水平。

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与企业双方共同承担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学校与企业还利用远程互动平台,创建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强化师生交流。企业导师团队以及院系导师团队通过远程活动平台学习或者工作任务,上传行业发展动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同研讨工程项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学校管理者也能及时了解师生动态,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一体化育人。

项目化课程教学,为“汽车后市场”育“专才”

有资料显示,“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国内企业虽然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目前该行业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专业群面向“汽车后市场”制定了项目课程化教学模式,培养一批实操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汽车专业群包括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等专业。该专业群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合作培养教师、共建实训中心,实施“任务驱动,实境教学,教中学、学中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汽车专业群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实融合、学做一体、赛训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项目化课程从2009年9月开始实践至今,有效解决了专业群毕业生的适岗性和职业发展需求等核心问题,效果良好。

汽车工程学院以汽车专业群各就业岗位所必须掌握的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采用课程校企双负责人的形式,与企业共同开发出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等10门项目化课程,重建了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完成了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校本教材、学习工作单、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网站等,形成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一主一辅、班级轮转”的教学运行模式,专业群内学生被分成10个班级,分别进入10个将教室、实训室、实习车间一体化配置的理实一体化学习站,每个学习站集中学习4周(80课时),完成一门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后,轮转到下一个学习站,用一学年(40周)的时间完成所有项目化课程学习。这些项目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主、辅讲双教师负责制和轮转式教学运行模式。每门课程由主讲、辅讲两名教师共同负责,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辅讲教师协助进行实践教学、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参与教学评价。

与此同时,汽车工程学院还与著名汽车企业合作,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建成了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长安福特华东培训中心等6个校企合作培训中心,导入一汽大众TPQ技术培训班、丰田T-TEP班、丰田F-SEP班等12个企业订单班教学资源,嵌入企业文化,整合和利用企业教学设备、工艺标准、培训内容和评价方式,聘请企业培训教师参与教学;核心能力平台和岗位技能平台课程全面推行“理实融合、学做一体”,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岗位技能课程导入订单班教学资源,在丰田、福特、标致、大众等培训中心进行,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

“岗、课、证”融通,为物流业育“专才”

岗、课、证融通,即课程设置源于岗位技能和资格证书要求,课程内容融入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课程目标满足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于2001年开始专门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现代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4年,我们进行了助理物流师证书的认证工作,实施了课证融通;2006年开始,在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课程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张毅表示,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明确了专业定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对接物流行业,深入物流行业企业调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的需求状况、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人员进修需求、毕业生就业岗位等,将学生个人目标、企业需求和学校教育目标有机结合,从过去的偏重技能,转变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并重。

目前物流行业缺少专业型人才,很多物流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于具有岗位技能的学生十分看重。岗位技能的提升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就业,物流管理专业因此积极探索并实施“332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三个循环、三方评价、两个融合、一个贯穿”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3”即通过三个循环实现学生从“入门”“入行”到“入职”的转变;第二个“3”即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对人才培养水平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2”即知识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融合,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融合;“1”即把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职业基础模块学习校外实习基地职业角色体验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学习校外实习基地轮岗实训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学习物流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物流管理专业从2008年开始实行轮岗实训,学生轮岗实训指导教师由校企共同安排,轮岗实训的每个岗位均有相应的校企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培训指导。在学生轮岗实训中,专业课教师既是班级管理者,又是实训的指导者;企业部门主管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