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品十篇

时间:2023-04-03 03:26:31

医疗用品

医疗用品篇1

情境体验设计以情境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一般情况下其流程包括相关产品研究、需求可视化、建立情境方案、设计与评价4个步骤。针对情境体验的5个要素,结合用户需求层次,得到情境体验设计的6个设计要素,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功能需求、感觉需求、交互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需求。在情境研究中,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设计师对相关产品进行详细研究,并分析用户和环境等因素。之后,通过示意图、照片、虚拟现实等手段将需求可视化,以一定的逻辑提出方案,确保模拟情境的可靠性。最后,通过模拟结果提取设计要素,对产品进行工业设计。现在主要用情境案例法与情境剧本法模拟目标情境,家用医疗产品的用户体验的设计目的是改进原有产品的设计,故选用情境案例法。

2家用医疗产品的情境体验设计

2.1家用医疗产品与使用情境

家用医疗产品一般可以分为检测设备、医疗保健设备、理疗设备、护理设备4大类[8],它们有不同的使用情境,但也具有一些共性要求。为了适用于家庭这一交互情境,家用医疗产品与医院使用的专业医疗产品相比,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可用性好、方便患者生活等特点,同时具有使用风险、需要前期准备和后期维护等不足[9]。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境与更多的设计要素。家用医疗产品的使用情境相差较大,不同的使用情境可以提取不同的设计要素,特定家用医疗产品的设计要素需根据其自身特点和相应的使用情境进行增减,以获取最全面准确的设计要素。

2.2家用医疗产品的情境体验设计

以适用于普通产品的情境体验设计方法为基础,结合家用医疗产品特殊的设计要求,提出针对家用医疗产品的情境体验设计流程和方法,如图2所示。家用医疗产品的使用情境相对单一,交互系统不会脱离常见的家庭环境,人物也仅包括使用者及其家人,所以在对家用医疗产品进行情境体验设计时,可以先构筑一个通用的家庭医疗情境作为设计的基础,然后在其中提取家用医疗产品的共性设计要素。通过对现有产品使用情境的现场观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使用者及其家人的询问可得到一些情境要素,再将这些要素结合起来,构筑成目标产品的家用医疗情境。将目标产品的家用医疗情境通过情境模拟或故事叙述等方式展现给目标使用者及其家人,可以得到他们对于该产品使用情境的需求、体验等因素。针对同一个用户,不断展示产品的使用情境并追问其感受,期间设计师通过观察、引导,直到实验对象完全清楚自身的需求和形成稳定的体验。家用医疗产品的设计普遍具有明确的设计目标,针对目标产品,将在其专用的家用医疗情境中提取其特有的设计要素。在目标家用医疗产品前交互阶段、交互阶段和后交互阶段的各平行情境中,可提取到不同的设计要素,这些设计要素可能会对产品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特定阶段设计要素的提取要兼顾整个交互过程,提取其中具有共性的、对用户体验影响最大的那些设计要素,而忽略一些仅针对某一阶段的或是对用户体验影响较小的设计要素。通过对目标产品交互情境的迭代,得到一致的设计要素。除了提取重点共性设计要素外,还需要在情境的研究中找出干扰设计要素,将干扰因素对设计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对目标产品家庭医疗情境的研究,得到丰富的设计要素,对同类设计要素进行分析比较,保留具有一定共性的设计要素,它们可以保证视觉形象一致,带来相近的用户体验,然后利用这些设计要素有针对性地改进现有产品。

3家用呼吸机的情境体验设计

3.1家用呼吸机的通用情境构建

家用呼吸机主要用于改善呼吸功能,是家庭首选的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和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仪器[10],其中以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无创睡眠呼吸机(CPAP)最为常用。通用家庭医疗情境明确了人、机、环境、背景及时间这5个要素。人包括使用者和家人,机则是家用医疗产品,交互环境处于家庭之中,交互时间有长有短。这些要素,已经可以构筑出一些简单的通用情境。

3.2家用呼吸机的目标情境构建

对目标产品的调查分析是构筑目标产品家庭医疗情境的第一步。结合家用呼吸机的自身特点,制作调查问卷来研究其使用情况。调查时需要对用户样本进行细分,分别了解其特征。了解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产品使用现状,并询问他们对产品的期望和要求。通过使用者及其家人的描述可知:进口CPAP和国产CPAP虽说功能相近,但价格却相差很大。国产CPAP主要模仿进口产品进行设计,长时间连续使用有不舒适感。用户希望能有价格更低、操作更方便和使用更舒适的产品。通过CPAP购买记录,联系其购买者本人,并向他们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43份。其中发给使用者30份,回收27份,发给使用者的家人20份,回收16份。对问卷进行统计的结果是,CPAP用户中超过77%(33/43)的使用者年龄在60岁以上;平均使用时间最短的不到1个月,最长为8年,每日使用6~14h,平均6.8h;CPAP的使用压力6~10cmH2O(1cmH2O=98.06Pa),平均7.33cmH2O。部分情境描述见表1。家用呼吸机的目标情境是晚上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用户使用CPAP,以获得较好的睡眠质量。根据前期研究,设定该情境的背景为中国普通的小康之家,家庭生活和谐。标准的卧室,其环境主要包括一张床、两个床头柜、几把椅子、一个衣橱、一个电视机柜、一台电视机和几盏熄灭的灯,窗帘也已经拉上。人物主要包括年老的患者及其配偶,可能还未入睡,也可能正在熟睡。机器就是设计的目标产品———CPAP。该情境完整的交互过程为:前交互阶段,患者配偶为CPAP的正常使用做准备,该阶段的体验以患者配偶为主;交互进行阶段,该阶段体验持续时间较长,设定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为7h,则体验时间为7h,该阶段情境体验以患者自身的体验为主,兼顾其配偶体验;后交互阶段,患者老伴正在收拾CPAP,对其进行日常维护,该阶段的情境体验以患者配偶的体验为主。

3.3情境展示

通过情境模拟,在前交互阶段,患者配偶在卫生间给湿化罐注水,拿回卧室安装好,给CPAP通电,为患者带上呼吸面罩。在交互进行阶段,患者面带呼吸面罩睡眠,配偶睡在身边。在后交互阶段,患者除去呼吸面罩,配偶断掉CPAP电源,为患者清洗呼吸面罩、更换滤网等。这样完成了整个目标医疗情境中一个平行情境的构建。根据前期研究得到的情境要素,可以构建更多的平行情境以丰富情境体验。将目标情境通过视觉和语言的方式展示给用户,通常采用情境故事板和故事叙述[11]相结合的方式,将整个情境虚拟化,确保模拟出的情境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获得用户的真实体验与需求,甚至挖掘到某些用户的潜在需求。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用户观看故事板时,设计师需要对情境做进一步解释,以便用户更好地理解使用情境。针对同一情境,设计师需要引导用户,并不断追问用户的需求。设计师需要得到的不是用户“可能”、“也许”的回答,而是和用户沟通直至用户给出肯定的回答。

3.4产品定位与设计

通过对CPAP使用情境的模拟,可以发现特定的用户需求以及现有产品存在的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最终体验的问题。a.用户需要功能合理、实用的产品。b.用户相信大品牌,在经济许可的前提下倾向购买品牌产品。c.呼吸面罩较难佩戴良好,其头带松紧度不适宜。d.紧急情况下不能迅速移除患者与CPAP之间的连接。e.长时间使用时呼吸面罩会对面部产生压迫,偶尔会有腹胀现象。f.呼吸机参数需要手动设置,无法根据患者状态动态改变,其缺省参数容易引起不适。g.呼吸面罩及湿化罐需要每天消毒,内部清洗不便。h.滤膜需要经常更换,且更换起来不方便。i.在安静的夜晚容易听到CPAP的工作噪声,让人感到不安。j.CPAP需要按照顺序操作,有时会产生误操作。k.移动处于工作状态中的CPAP时,湿化罐中的水会倒流而损坏主机。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以及使用产品时容易发生的问题,发现影响CPAP情境体验的主要设计要素有产品的实用功能、交互性、用户的感觉需求和社会需求。实用功能设计要素要求突出主要功能、附加合理功能,可免工具拆卸、清洗,降低产品使用、维护难度,加强产品可用性、安全性。尽量减小主体尺寸,使产品便于携带。交互性设计要素要求简化产品操作界面,简化产品操作步骤,减少用户误操作可能,提高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使产品能够自动地调整工况,并引导用户合理、正确地使用产品。用户的感觉需求要素要求CPAP造型美观,可采用圆润的曲面造型,色彩明度高、纯度低,将造型、色彩与功能有机统一,与家具环境相协调,给人以愉悦的感受。采用适宜与人体长时间接触的材料,设计贴合面部的呼吸面罩,减少长时间使用的不适感。用户的社会需求要素要求产品设计能充分展示其品牌优势,具有明显的产品族特征。利用最新的技术,掌握用户的实时动态,将服务云端化、系统化,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服务体验。在对CPAP进行情境体验设计时,设计师除了要关注上述4个重点设计要素,还需要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用户使用CPAP是出于治疗目的,几乎没有受调查用户将CPAP用于娱乐目的,或是喜欢使用CPAP。用户对于CPAP的感情比较复杂,不喜欢使用,但又必须使用,所以CPAP的设计并不是用来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排除用户情感需求对体验造成的影响。作为家用医疗产品,CPAP的设计目的非常明确,设计要求也非常严格,这使得该类产品不可能是个性的、自我的,无法满足用户的自我需求。虽然自我需求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对情境体验的影响比重更大,但在CPAP的设计中,设计师还是要将其忽略。根据家用呼吸机情景体验发现的问题和需求,依据发掘的设计要素,得到图6所示的概念设计原型。

4结论

医疗用品篇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医院临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医者和患者都感到既方便又安全,但若管理不当,也会带来一系列隐患。因此,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和监督,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

1一次性医疗用品带来的问题

1.1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生产设备、技术要求等比较简单,利润比较丰厚,因此,全国生产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厂家很多。由于我国对医疗用品督促管理尚不完善,使一些低质量,甚至伪劣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入市场。

1.2在市场经济下,有些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受采购中的回扣风影响,偏离主渠道进货,购进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用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及卫生许可证。

1.3医院中多部门进货,购进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不经严格审核(包括产品名称、数量、批号、产地、规格、有效期、消毒日期等)。

1.4对存放一次性医疗用品仓库不进行通风、定期消毒等处理,以致物品变质,超过有效期。

1.5各病区和科室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过程中,操作规程不严格(包括消毒、毁形、分装、安装、回收等)。

1.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无固定存放处或存放在条件极差的地方,存放处无门或未加锁。

1.7回收运送人员文化层次较低,缺乏医疗常识及法制意识,有的甚至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

2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卫生部颁发的有关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的文件,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通过教育,提高大家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执行各种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规定的自觉性。

2.2控制进货渠道:成立由院领导牵头,感染科、护理部、供应科参加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小组,严格控制进货渠道,由设备科统一进货,供应室领取发放,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购进一次性医用品时严格执行对《医疗企业注册证》和《卫生许可证》的索证、验证制度,同时还必须加查《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于所进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数量、批号、有效期、灭菌措施进行认真登记,严格把好进货关。同时建立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供应室每月从仓库领取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认真执行登记和签收,各病区、门诊、医技科室按日常工作需要到供应室领取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同样也登记签收。

2.3规范存放:存放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仓库要做到专人管理、专室储存,环境保持洁净、通风,按规定进行紫外线消毒。对库存数量达到适当值,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不因物品积压而超过使用期,保证物品出库完好。

2.4加强使用时管理:使用科室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前认真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有无不洁净或霉变,取用时按失效期的先后顺序使用。使用后物品妥善保管。按不同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在坚韧、耐用、无渗漏的塑料袋内。

2.5实行供应室回收双签名制度:建立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回收登记本,供应派专人每天2次到各病区、科室回收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回收中双方做好送收登记。供应室将回收回来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存放在专用储物桶内,每天交由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站统一回收,毁行处理,并实行供应室――集中处理站双签名。

2.6加大检查力度,落实检查制度

2.6.1使用科室自查: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作为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质量监控的重要部分,护士长经常检查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存放和使用情况,并作为护理质量考核详细记录。

医疗用品篇3

近年来,民营医疗机构在国家医疗体制放开政策的指引下得到快速发展,私营、联营方式成立的医疗机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有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的不足。但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民营医疗机构在药械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为规范我区民营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结合近期民营医疗机构被媒体和相关部门明察暗访暴露出来的各类问题,根据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市人民政府令第222号《××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我分局从仓储管理、进货渠道、购进验收记录、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对下城区民营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

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31人次,检查12家次,其中医院3家,门诊部4家,诊所5家,占我区民营医疗机构的25%。检查中抽样10个批次,其中不合格批次为1批,不合格率达10%。检查发出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5份并已全部执行到位。这次专项检查对规范辖区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监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今后加大对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积累了经验。通过这次专项检查,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辖区内的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一次调研,调整分局的监管思路,确保分局药械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一、我区民营医疗机构的总体结构及政策背景

我区现有民营医疗机构(包括民营医院、门诊部、诊所)48家,占全区医疗机构总数的25.3%,其中民营医院3家,门诊部23家,诊所22家。从诊疗范围看,有口腔专科13家,美容专科6家,眼科专科3家,其它26家。3家民营医院分别是××建国医院、××强生泌尿外科医院、××阿波罗男子医院。这3家民营医院规模相近、经营相仿,均在各大报刊杂志及广播电视中了大量的医疗广告,以强大的宣传攻势来获取最大量的客源。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1、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其中一级综合医院住院床位总数20至99张(我区的三家民营医院即属于此列,由区卫生局审批设立),要求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并有相应的药剂人员;2、门诊部及诊所未作住院床位要求,但门诊部至少应设有药房、化验室,其中中医门诊部要求至少设一名中药士,综合门诊部和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未对药剂人员作要求;3、诊所未要求设药房和药剂人员。

二、我区民营医疗机构目前现状

1、药品储存条件差强人意。被检查的民营医疗机构中,除建国医院和阿波罗男子医院有药品仓库外,其它大部分设有门诊药房,小部分诊所的药房依附于相邻的有一定经济关系的药店。××阿波罗男子医院药库虽有空调、温湿度计,并作了记录,但湿度超过80%也没有采取除湿措施,温湿度计形同虚设。××延龄医疗门诊部药房一直未把贮存条件为2-10。c的丽珠肠乐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放入冰箱保存,存放药品的冰箱内却放着数个鸡蛋,药品仓储制度虚设。××数科医疗门诊部冰箱里3盒注射用辅酶a冻干粉针已牢牢冻结在冰箱内壁,解冻后盒子上还冻结着一大块冰,盒子被水浸湿污损严重。××中河医疗门诊部西药房狭小的空间里堆放了很多纸板箱和生活杂物。一半以上的门诊药房内无空调和换气扇,无法及时调控温湿度及通风换气。执法人员当场指出了欠缺之处,要求立即整改并针对具体情况作出了当场行政处罚。

2、不合格药品管理随意性大。检查中感到民营医疗机构基本了解过期失效药品的管理办法,有些药房人员自己也经常检查效期,有些还专门设了小黑板登记近效期药品,但对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没有书面制度可循,致使有些检验科把过期失效的诊断试剂收集在一起后仍摆放在科室内,没有及时作为不合格药品退回药库放进不合格品区,不合格药品管理上漏洞较大。

3、药品购进验收台帐及相关票据尚不规范。经过多年宣传,大部分被检查单位有购进验收台帐的意识,有些做了电脑帐,有些做了手工帐。但对随机抽取的药品进行检查时发现,部分厂家直销的药品未入购进验收台帐,或虽入台帐,但信息较少,缺少供货单位,供货时间、批号等重要内容。检查发现,对于供货原始票据,药品批发企业特别是本地药品批发企业都随货跟过来一份电脑打印的详细标明批号、生产企业、供货企业、品名、规格、数量、金额等信息的随货同行联,但厂家直销药品大多只提供手工填写的送货单,送货单上只有品名、数量、金额等几项用于财务结算的简单信息,有些连批号都没有。更有甚者,有些既没送货单又没台帐,无法说明药品的来源及数量批号。执法人员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对无法提供药品购进验收台帐的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

4、购进企业的合法资质和供货方业务员身份证明等索证审核不到位。从目前情况看,民营医疗机构药品的来源大部分从药品批发企业购进,同时每家基本上都有厂家直销的药品。检查中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拿出了购进企业的材料,但对供货方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资格是否合法,《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已过期等缺少审核。甚至有一家医院提供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上的单位名称都不一致。而且多数民营医疗机构对供货方业务员需要提供法人委托书及身份证复印件概念不强。检查中发现有些单位也有供货方业务员的法人委托书和质量保证协议,但法人委托书和质量保证协议是空白的,受托人、委托时间、委托期限、委托范围和协议签定时间等都未填写。没有委托期限等方面的限制,如果供货方业务员跳槽后将其它途径来的假劣药品销售给该医疗机构,该单位使用假劣药不但要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而且最后可能连索赔的依据和对象都没有,从而也将影响到行政部门追根溯源查找假劣药的来源。

5、临街设药柜在诊所中非个别现象。在检查的5家诊所中,就有2家存在临街设药柜的现象,但在门诊部中未发现此现象。这几家诊所迎着临街大门的就是药柜,玻璃药品陈列柜和做在墙上的药品陈列架与药店类似,如果不注意,很容易使人误解为药店,并且诊所存在不凭本机构的处方直接卖药的情况。对此行为执法人员当场予以制止并要求立即作出整改。

6、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不到位。除了三家有简单的书面管理职责外,其它民营医疗机构均未建立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对药品的采购、验收、养护,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等处理程序都没有明确规定。

三、现状分析

1、医疗机构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医轻药”的习惯。虽然药品占了医疗机构全部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几甚至更多,为医疗机构的创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医疗机构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医轻药”的习惯。各民营医疗机构对药品储存需要的温湿度控制及通风要求很漠视,在对其指出药品储存条件需要改善之后,多数都强调客观理由,有强辩说隔壁诊室装在角落里的壁挂式空调的凉风能吹到药房的,也有解释门诊部勉强维持生计无力装空调并承担电费的,很少想到一些对储存条件敏感的药在不合格的储存环境中可能会变质失效,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2、分管领导对药事法规知之甚少,重视程度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早在2002年就已颁布实施,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作为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四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法律法规上已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并且2009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市政府令222号《××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此作了更为细致详尽的规定。为普及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多次组织各医疗单位学习,并在市政府令222号实施后,根据我分局提供的下城区医疗机构名单,通过信件的形式逐一发出书面培训通知,于2009年11月底12月初分批组织各医疗机构进行了《药品管理法》和《××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学习。但在检查中发现很多民营医疗机构虽派药剂人员去参加培训,但可能回来后在汇报传达上存在问题,分管领导对培训的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很少,而且平时对药房的管理只停留在货品数量有无短缺的层面上,对药品需要进行批号跟踪,购进药品应该审核供货单位合法资质很茫然。因此,出现仅个别单位订立粗线条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3、药学人员配置尚可,但相应的业务能力及责任心不够。在所检查的民营医院和门诊部中,基本都配有药学技术人员,有药师也有药士,一部分是从区级或市级医院退休的原药房工作人员,一部分是近年毕业的医药学校的大中专学生。但有些药学技术人员虽有职称和文凭,但多数只停留在单纯发药的层面上,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做好药品质量管理。有部分药房人员只要收到供货企业提供的资料就放在一边万事大吉,不知道在稍有空闲之余去审核整理资料,执法人员检查时就抱出一堆杂乱的资料来应付,有时连他们自己都很难从这堆资料中找到需要的内容。从药品的购进、养护、资料审核缺少全面把关、仓储管理混乱等方面也侧面反应了药学技术人员接受培训后消化学习内容及贯彻落实的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厂家直销药品管理措施未跟上。为实现药品收益最大化,各民营医疗机构或多或少都有厂家直销的药品(即首营品种),目前厂家直销药品多来自偏远省份。国家并未禁止民营医疗机构直接从厂家购进药品。与药品批发企业价格相比,厂家直销药品的利润确实非常诱人。但这些厂家直销药品的质量和业务人员的身份也是最需要考验的。厂家直销药品的业务人员因为资金、人手、意识的问题,有些仅把药品当作一般商品买卖,未提供提供内容详尽的随货同行的清单。但现在都是买方市场,医疗机构作为购买方完全可以要求厂家提供详细的清单,如果没有电脑打印的随货同行联,手工填写的清单具备相应内容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只要医疗机构认识到药品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个人,及时记录购进验收台帐,要求供货厂家提供首营品种需要的药品合法资质(如批准证明文件、质量标准等)、生产厂家和业务员的合法资格证明(如药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业务员法人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提供内容详尽的供货原始凭证及签订药品质量保证协议都不是难事。

5、临街设药柜凸显了某些诊所鱼与熊掌兼得的私念。因为开药店有一定的管理要求,比如需要两名执业药师或从业药师,药店不能卖输液,卖处方药需凭处方,且必须要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验收。诊所的经营者既想通过看病输液获取较好的利润,又希望象药店一样卖出更多的普通药品,于是通过临街设药柜的方式,把本应是诊所内设的药房做成药店的格局,既当作药店经营,又兼作诊所的药房,完全避开了药店对人员的要求和售药范围的限制。针对相关法律法规未对此作具体规定,市政府令222号第二十六条已对医疗机构以临街柜台形式变相经营药品和向非本机构就诊者销售药品作出明令禁止,执法人员也在现场对诊所作出整改要求。

6、医疗机构药房设立的审批资格不在药监部门带来执法难度。药监部门对药店的设立有审批权,在药店开办之初就对药品的储存、陈列有明确的要求,并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对药品经营的各种索证作出要求。但卫生部门在批准医疗机构设立的同时也批准了药房的存在,药监部门只是事后的监管,审批和监管的分离给规范医疗机构用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应对措施

1、检查又普法。在本次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不仅是单纯的检查,而是事前就准备了多份××市政府令222号,分发给对此规定尚不大有概念的医疗机构分管领导或药房负责人,并边检查边就药品采购、验收、资格审核如何把关,该索取哪些证明材料,药品储存养护应具备哪些硬件条件和软件配套等一一再次进行强调,各单位对结合药房具体工作的讲解很欢迎,纷纷表示对药品质量管理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2、警示兼处罚。针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求各单位及时整改并递交整改报告。检查就药品储存不符合规定、购进验收无台帐记录等对五家医疗机构发出了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给予警告并处200元-1000元罚款。尽管处罚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但必要的行政处罚将给相对人思想敲响警钟,促使其绷紧药品质量之弦。

3、抽样并告知。为把控民营医疗机构药品质量情况,同时结合市局监督抽样要求,检查中对一些质量有疑问的药品和厂家直销药品现场进行了监督抽样,检查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告知被抽样单位。并对抽样检查中质量不合格的药品进行了立案调查。

4、红榜加黑榜。为了让各界了解我区药品使用单位的质量状况,鼓励、倡导合法行为,警示、惩戒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扩大和巩固长效监管机制,此次检查处理情况及抽样结果在我分局网站*)的“药械质量红黑榜”中进行了公布,并将以此作为“诚信监管”的重要信息。我分局在各种场合中分发监管联系卡,将网站地址及网站有关情况告知行政相对人,要求他们多上网了解各项政策法规,并注意“药械质量红黑榜”,对公布的违法违规行为引以为戒。我们希望能以红黑榜为载体,起到“吓死的比管死的多”的效果。这也是行政管理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医疗用品篇4

中国的卫生IT产业迄今十分羸弱,一直没有催生出一家具有规模实力的纯医疗软件公司。原因何在?除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因素,是否有着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以及由此决定的经营模式的问题呢?

从本期开始,新卫生专栏将开设“医商道”子栏目,重点探讨卫生IT企业的经营之道。“医商道”不仅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竞争策略这一层面,更包括企业的终极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医商道”的更高境界。

几乎所有医疗ISV都以项目实施为核心,在此过程中,医疗卫生行业的复杂的个性化需求扼杀了医疗软件产品规模化的可能性。最近,有着用友集团控股背景的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在公众面前浮现,有无可能尽快改变这一历史?

用友进军卫生行业,给卫生行业用户带来一抹惊鸿,更给卫生行业软件提供商带来一阵异样的骚动。引发这种效应的根本原因,并非用友医疗卫生软件产品现在就有多么强大,而是用友在应用软件提供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它采取的不一样的行业进入策略。

2009年9月,用友公司投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医疗”),加入了8500亿元新医改“大蛋糕”的角逐阵营。随后不久,用友医疗便在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两大重头领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医院,推出了完备的整体解决方案。

用友正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加速前进。很多人都在关注,作为我国本土和亚太地区最大的管理软件提供商,用友进入医疗卫生行业,能否将其在ERP领域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医疗卫生行业?擅长财务、擅长ERP的用友能否真正掌握医疗行业复杂的业务需求?

强化专业性

用友集团每三年会做一次战略发展规划与业务策略,2010年~2012年是用友新三年规划的阶段,医疗卫生行业就是集团在这三年的战略发展方向。

2010年初,用友集团举行了隆重的新三年战略会,主题为“八舰齐发,世界加速”,诸位高管全都以海军舰长的装束亮相,场面甚为壮观。以往,用友的发展战略是水平化的,新三年战略则更强调垂直化与行业化。“我们要强力推进行业化经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说: “医疗卫生、财政、审计和烟草是我们要战略性重点发展的四大行业,而随着国家新医改方案的推行,医疗卫生信息化必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用友愿意把22年在信息化领域积累的规划、研发、交付和服务的经验全面服务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支持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用友加入医疗卫生行业并不是要与谁争抢,而是要与同行们共同努力,尽量把这块蛋糕做大。”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冬如此表示。据介绍,用友进军医疗信息化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用了一年的时间做了充分的行业调研。吴晓冬认为,“用友医疗虽然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比较晚,但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赶上了好时机,国家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电子病历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方案都已经相继出台,我们开发的产品完全遵循卫生部标准,可以发挥出自身的后发优势。用友医疗的优势在于专业化和本土化服务,用友医疗将竭力打造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化团队和解决方案。”

不过,对于医疗卫生这个领域而言,用友是“半路出家”,那么用友医疗宣称的“专业化”优势从何而来?擅长财务和管理软件的用友,如何吃透医疗卫生这个业务极其复杂的行业?对于这个问题,吴晓冬表示,“首先我们会打好并购牌。”用友医疗自成立以来,并购了两家专业的医疗卫生应用软件与服务公司,分别是安易医疗软件有限公司和用友医院管理软件有限公司。通过并购专业公司,用友医疗得以快速实现专业性的移植与延展。据了解,用友医疗的并购资金很充足,大约会有三四亿元的资金用于并购。

“其次是加强团队建设。”在用友医疗,只有5%的人员是从用友集团转过来的,其余95%的人员都是从医疗卫生行业里招聘的专业人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用友医疗并不急于挣钱,而是把服务好中国百姓的健康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公司将用两年时间来培育、提升自身的专业化优势。

“七二一”推动规模化

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软件服务厂商大都是区域性的,常见的合作模式是项目化的――某一家IT厂商服务于本地的几家医院,而且这种服务肯定都是“贴身的”、“个性化的”。与“产品化”相对应,这样一种产品开发与服务的模式被称为“项目化”,“项目化”的成本很高,软件厂商建完一个系统就相当于背上一个包袱,这注定让软件厂商难以做大做强。

回想一下十年前的ERP领域,当时个性化的需求甚嚣尘上,很多企业都认为自身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是与众不同的,需要ERP厂商对其进行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开发。然而,十年之后,实践证明个性化的道路难以走远,产品化才是发展方向,也唯有产品化才能将个性化发展到极致。

用友曾在ERP领域率先推出“ERP普及化应用”、“大规模定制化开发”等理念。如今,用友则把其在ERP领域的产品化经验带到了医疗卫生行业,这个经验就是“七二一”模式。客户70%甚至更高的管理模型是相同或相通的,可以将其固化在平台中; 此外根据其所处的不同行业,大约20%的管理需求是具有行业相通性的,可以在交付过程中通过简单配置来满足用户需求; 剩下的10%则是个性化需求,需要进行客户化二次开发。而且,还可以对这10%进行抽象和提取,将其中的共性融入到70%的大平台之中。

也就是说,“七二一”模式是个动态的、闭环的循环链,以此能协调“标准、行业、个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七二一”模式产品得以不断成熟、不断翻新,而且能够实现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化与规模化。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几乎没人敢提“产品化”这个词,用友医疗扛起的产品化大旗将给整个行业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

“产品化”除了开发与实施方面的内容,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层面就是“批量服务”,这也是用友医疗强调的优势所在。其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以及本土化的服务优势,当前任何一个医疗IT厂商都难以与之一争高下。“我们的服务更侧重于地市级,更能解决批量服务的难题。”吴晓冬说。

创新区域卫生

4月29日,用友医疗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服务新医改、幸福亿万人”的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厅(局)长、大中型医院院长、信息中心主任等160余位嘉宾共同探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在此次研讨会上,吴晓冬表示,用友医疗主要定位在三个方向: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和个人健康信息服务管理,其中,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是当前的侧重点。

用友医疗在区域卫生信息化领域总结出了三种典型的应用模式。一是区域化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大连模式),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健康档案和社区收费系统为建设重点,建立区域EHR(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内EHR数据共享及统计、决策分析。目前已在大连市5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未来还可根据需要扩展应用范围和规模。

二是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江门模式),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内医疗数据(HER、EMR、PACS、HIS)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内互相转诊、远程会诊、检验结果互认等。由于系统、平台由一家公司建设,不存在异构数据的整合问题。

医疗用品篇5

摘要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本文对药物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作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药品费用控制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控制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关键是弄清楚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医疗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养医、用药管理松懈,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

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院,付费方、需求方即病人等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

目前国内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1],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2],制定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3],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这些方法对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一是它更多地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因而其在控制药品费用短期上涨的同时,可能带来药品费用的长期上涨;二是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控制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可弥补这一缺陷,它从药物的成本和治疗效果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评价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

一、药物经济学。

(一)定义: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指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它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提供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人。药物经济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analysis,CMA),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

1.最小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它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1)成本与效果比值法:成本与效果比值,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2)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额外成本,是否能产生额外效果,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降低的血压数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即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4.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成本效果分析所不同的是结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它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然而,许多中、短期临床效果变化,例如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状态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有关长期效果的数据资料很少或者很不全面,而且经济学家以外的临床医疗人员和公众很难接受以货币单位衡量的生命、健康的货币价值。所以,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三)实施步骤: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实施需要10个步骤来完成:(1)明确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确立研究的观点;(3)治疗方案和结果的确立;(4)选择恰当的药物经济学方法;(5)结果的货币价值;(6)资源的区分;(7)确立结果事件的概率;(8)决策分析;(9)进行成本兑现或敏感性或增量成本分析;(10)结果表示。

必须明确药物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观点。

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可来自于社会、付费方、机构、部门、病人、任何或所有这些方的一个结合。其次,必须区分治疗方案和与它们相关的积极或消积的后果。选择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其治疗结果用货币价值来表示。药物获得成本与医疗成本包含在与临床效果直接相关的成本之中,也可来源于文献或者历史记载,也可以将其建立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之上。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不仅注重药物治疗的成本,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结果,因而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质量。药品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但其仍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同样的取决于药品的价值和质量(效果)。药品的成本效果(效益)越大,其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对研制生产药品的厂商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从而获取所需的利润。药品生产厂商可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作出是否生产某种药品或在遵循药品价格制定原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药品的价格以提高药品的成本效果。

(二)用于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来考虑的,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济因素、价格因素考虑较少。该药物名录适用于全民,主要是指导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基本医保医疗用药核销范围的药物遴选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础形成的。用药核销范围既考虑临床需要,又考虑经济等综合因素。其经济因素主要指药物的疗程价格,它没有考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其它费用,如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它也不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国外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确定药品报销范围时,除了要求厂商提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外,还要求厂商提供该药与国内治疗同样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或以适当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对照比较物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国家指导委员会将参考药物经济学的结果来作出是否给予报销的决定。

(三)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

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开始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其基本思想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降低医院的药品收入,使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成本效果好的药物,将成本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可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阻止不合理用药。

(四)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患某种疾病的某一人群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人群不一定有效,其成本效果也是低的。例如,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是公认成本效果好的治疗措施,而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成本效果不佳。若将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许多没有危险因素的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不但不能降低医疗费用,相反将引起医疗费用的上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是特定人群特定疾病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因而其针对性较强,目的比较明确。

(五)帮助病人正确选择药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有所改变,不会纯粹是医疗服务的供方市场,尤其是药品服务,越来越多的病人将会自己到医药商店选择和购买药品。因此,病人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药品的价格、效果和成本效果。

病人希望得到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药物经济学研究可满足病人这方面的需求。

药物经济学可从多方面来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上涨,在我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给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中的作用以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其还不了解,知之甚少,国家在制订《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没有完全考虑药品的药物经济学特性。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并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国家一样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纳入有关的规定中,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查仲玲1药物利用研究1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2:112.

医疗用品篇6

随着人们对医疗用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已广泛用于临床,对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及保证医疗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采购、质检、储存及发放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完善制度、健全质检流程,采用物品采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严把质量关,感染管理科严格监督,科室使用信息反馈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从进入医院起,整个流通过程中都处于严格细致、科学有序的管理之中[2],保证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质量的安全、可靠、适用,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模式。

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任务

规章制度是管理的前提和条件[3]。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院“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明确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在采购、质检及质量反馈全程管理中各部门的职责,同时利用教学、局域网及院报宣传等培训方式,提高各类人员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意识,促进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规定的有效落实。

健全质检流程,保证质量安全

物品采购中心严把进货关:①审验5证:物品采购中心根据使用计划,依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负责审验供货商5证,即《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卫生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及推销人员证件。②检查包装:由外向内检查大、中、小包装,包括外观、质量标志、生产厂家、产品名称、数量、规格、批号、生产及灭菌日期,有效期是否与检测报告单一致,灭菌标准是否符合要求,从源头上拒绝不合格产品的进入。

消毒供应中心严把检测、库存及发放关:①质检关: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购入后,消毒供应中心依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随机抽取0.5%进行热源检测及无菌试验,并在检测单上注明产品名称、规格、批号,便于追溯和监督管理。②库存关:检测合格后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消毒供应中心入库,器材库设在清洁区,库室保持整洁,干燥通风。所有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均置于存放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5cm,距屋顶≥50cm,按规格、品名、有效期规范放置,便于清点、取用。需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去掉外包装后放入。③发放关:消毒供应中心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发放科室前,要认真检查包装有无破损,灭菌有效期是否清晰、有无过期,规格、型号是否与临床科申请单相符,严禁将包装破损、灭菌日期不清或小包装无灭菌日期及过期物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感染管理科严把监督关:①检测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抽样送检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由医院相关检测部门将结果直接反馈到感染管理科登记备案,感染管理科依据检测结果通知消毒供应中心是否入库。②监督检查:感染管理科不定期下科抽检使用中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规格、批号与送检合格的产品是否一致,有无漏检及私自购进情况;消毒供应中心及科室存放是否符合要求。

科室信息反馈:①跟踪调查:物品采购中心每个月下科室2次,用调查表形式书面了解各种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情况,能否满足临床需要,有无需改进及质量问题。②及时反馈:临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时,如发现包装破损、有质量问题应及时退回消毒供应中心查找原因,以便确定是否全院召回。

通过健全的制度,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层层衔接、环环相扣,杜绝了不合格产品的进入及流通,保证了医疗及护理安全,有效地防止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伟玲,张晓燕,周翠萍.供应室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4.

医疗用品篇7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近年来,各个医院都在大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尤其是一次性的注射器、输液器、引流袋等,都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得到普遍使用。为了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增加无菌有效期,避免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必须要有效提高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储存和发放,增加工作效率。因此,笔者就医院供应室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此安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保证医疗安全。

1医院供应室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购买监督存在漏洞

大部分医院供应室在购买和监督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只是对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号的用品进行监督,但是没有严格控制和检测统一厂家不同批号物品,并且统一厂家统一批号分批购入的物品也没有得到相应检测。

1.2依然存在医院外返回现象

个别使用科室将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向患者,患者在使用时,又按照患者需求,这些一次性医疗用品又返回到供应室,并将输液器型号进行更换。然后就是个别医院内一些工作人员私自保存有一次性医疗用品,比如注射器、输液器等,当用品即将失效时,则拿到供应室进行更换。返回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都得到供应室人员的审查,保证用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未超过范围,并没有出现漏气现象,但是本身的安全性并没有得到保证。

1.3一次性医疗用品储存存在的问题

供应室未能将一次性无菌物品和一次性非无菌物品进行分开储存,使无菌用品和其他物品混合在一起,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1.4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回收、消毒、毁形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毁形过程中,调查人员发现一些输液器虽然被剪断,但一些断端仍比较长。在回收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发现,回收的用品数量明显少于发放的数量,有着较大的流失量。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失后,并不能确定这些流失量。而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在经过消毒时,其浸泡的消毒液浓度配置不精确,在经过反复多次消毒时,也没有对消毒液浓度进行测定,对消毒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2医院供应室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应对措施

2.1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综合管理水平

在综合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可以成立管理小组,由业务院长为小组组长,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由设备科对用品的采购、验收、存储等工作进行负责和监督,保证用品管理质量。感染科要全面监督用品质量,对每个厂家和每个产品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建立相应的档案。当发现不合格、过期的医疗用品时,要立即停止使用,并要及时将这类问题报告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工作

相关医疗人员要学习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用品质量的鉴定。让医疗人员认识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的重要性,使每个医疗人员能够自觉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同时对设备科人员做好责任意识的培训工作,加强技术操作的学习,保证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能够符合管理工作的要求。

2.3严格控制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购买和验收

在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采购、验收、存储、发放、使用、毁形等工作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由器械科对用品进行统一购买。根据国家标准,随机抽查每批购买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检查医疗用品的外包装、生产日期、灭菌批号及有无漏气等情况。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合格,才能够储存。在使用每批一次性医疗用品之前,要对用品进行微生物等监测,当检查合格后,才能够使用。

2.4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专库贮存,由专人管理

将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用品放置在专用的库房内,利于从窗口传入输液器、注射器。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存放室保持干燥、清洁及通风环境。存放室要安装相应的消毒设备,并配备专用的存放货架,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每天消毒一次,每次一小时。每月对存放室进行细菌监测,并由相关人员对每天输液、注射的数量进行统计和总结,由供应室发放登记本,由专门人员管理,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回收的准确性。

2.5严格控制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管理

现今一次性医疗用品得到大量使用,为了防止出现医院感染,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使用后的输液器、注射器等,需要由临床护士进行初期护理,将注射器针头拔掉,抽出活塞,分离输液器软管和针头,将管内液体排出,需要将注射器、输液器浸泡在消毒剂内,保证消毒剂500mg/L。由供应室专门人员统一回收使用后的医疗用品,并进行分类详细登记,将毁形后的残骸进行分裂,并装入相应的塑料袋内,将封口扎好。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头皮针放入一次性针头毁形盒内,并由临床护士将毁形用品送往指定地方,都由专门卫生部门将用品进行统一回收,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总结

随着各个医院都在大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尤其是一次性的注射器、输液器、引流袋等,使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越来越重要。在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中,要针对管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管理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比如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工作。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符合管理要求。同时要严格控制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购买、验收、储存和管理,并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管理进行严格控制,以此安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波,刘劲松.医疗机构消毒产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现状调查及规范管理对策研究 [J].河北医学,2013,36(04):556-559.

[2]徐琴芳.医院供应室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4(30):113-115.

医疗用品篇8

品、Ⅰ类的管理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为了保证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也是为了保障医疗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有医务、药剂、护理和保卫,管理的环节有采购、验收、贮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包括处方的记数管理、空安瓿的回收、残余量的处理等),报残损、销毁及安全保卫工作。其中管理的难点是处方的记数管理和空安瓿的批号跟踪。

根据临床摸索和向兄弟医院的学习、借鉴,总结出二级医疗机构品、Ⅰ类的领用及处方计数管理办法。

空安瓿的批号跟踪,贯穿在品、Ⅰ类的领用程序中。

首先,药库要有详细的入库验收记录。建立单品种专用账册,包括入库及出库的逐笔记录。项目有:日期、出入库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入库数量、出库数量、批号、效期、批准文号、生产单位、供货单位(出库单位)、结存数量、验货人、保管人(发货人、核对人)、领用人。

药房建立:①单品种出入库专用账册。项目包括:日期、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批号、效期、生产厂家、出入库单位、入库数量、出库数量、结存。②空安瓿回收登记本。项目包括:日期、品名、规格、批号、数量、交回人签字、药房接收人签字、药库接收人签字。(销毁记录:省略)③建立残留量处理登记本。项目:科别、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使用药品名、规格、使用量、剩余量、处理方式、处理人、监督人。

手术室领用:所有的麻醉、Ⅰ类均从药房领。领取时带上病历及使用过的空安瓿,药房人按病历记录核对空安瓿数并登记,相符后领新,不相符须附说明并签字。手术室应建立残余量处理登记本,由药师核查。

住院及门诊病人使用:首先由有麻醉处方权的医生根据病情索取,填写一定的证件后按要求开具(麻)或(精Ⅰ)处方。调注射剂处方时,药剂人员不发给患者药品实物,而是交给注射室护士,护士收到实物后在处方背面签收,护士注射完后将空安瓿及残余量处理登记表一同交回药房,并再次在处方背面签字,以确认返回。

医疗用品篇9

关键词:交互界面 可用性设计 家庭医疗保健 老龄化 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20-03

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直接导致科技产品快速全面地介入人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已全面数字化,当这一切似乎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人们却也在忍受或被迫适应着人机交互过程中所带来的不适感。这其中,各个年龄层的“被数字化”程度和接受度不同直接导致这样的结果:当老年人操作电子产品时总会顾虑重重,因为那些复杂的按键会让他们担心错误操作会导致坏的结果,自然很多新功能都不敢去尝试,转而一定要求助于家里的年轻人来完成操作。如此的现状并不特殊,科技应用并未如预期一样带给用户诸多的愉悦体验,特别是老龄用户群。

随着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慢性病患者或亚健康者希望能够在家里随时监护每日身体状况,辅助慢性疾病的记录和防治,达到随时监护、方便操作、实时记录的作用,以及应对突况的呼救,甚至舒缓使用者的情绪。医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Home Health Care家庭医疗保健成为可能,基于技术、网络与大数据之下的“用户-家庭-社区-医院”的共享系统平台正在形成,在医疗产品数字化和家庭化的趋势背景之下,将会有更多的提供便捷服务与功能的电子医疗产品逐渐走入家庭,如何减少老年用户群在面对数字化医疗保健产品时的无所适从感,将他们从人机交互的被动地位中解脱出来,提出人机交互的有效策略应用,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事情,其情感化、可用互设计研究正不断引起重视,可用性的研究意义将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产品运用的层面。

1老龄化社会趋势与老年人家庭健康管理

据统计,目前国内老年人口数量已大于2亿,至2025年将突破3亿,而到了2052年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在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大背景下,老龄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关注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怎么办?老年人医疗保健怎么办?如何管理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等。我们所需要研究的不仅仅是当老年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以后我们如何提供长期护理,更要研究如何能使得老年人生活的更健康。在这当中构建包括政府、家庭、市场、企业、社区等未来老龄社会的行为主体整合,才能形成良性的产品支持体系。

针对老龄用户需求开发设计老年产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龄产业发展,已成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家庭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占主体,新一代老年人文化程度更高,经济实力更强,消费观念更新,对高品质的养老生活有更多的期待。这将催生包括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业、康复护理业等,从而引导老年人消费。

随着近年来家庭健康管理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中操作数字医疗产品以满足日常保健需要,医疗产品的直接用户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转为非专业的普通家庭用户,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甚至是残障群体,而一般的数字医疗产品的交互界面并不适用于普通的家庭用户,更不要说方便老年用户使用了,面对老年用户群而设计的家庭医疗产品则应以可用性为设计导向,满足老年用户的特殊需求,以老年用户为中心去设计,让产品体现对用户的关心、亲近和体贴。

2老年用户群体的共性特征

据统计:超过65岁的老年人当中有8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随着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老年用户群体体现出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共性特征,在设计老年人相关家庭医疗产品及交互界面时要充分考虑其用户特征,在产品交互设计和界面设计时首先需要针对老年用户群体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测试与评估,了解老年用户的行为,依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获得市场分析数据,建立老年用户模型,用于指导产品交互界面的设计。

(1)老龄用户的心理特征

A.讲求实际、方便和实用:老年消费者注重实际,要求使用上方便实用,消费倾向以自身健康为主要目的。

B.不会轻易冒险:往往比较重视完成任务的准确性、避免犯错误,做事轻易不愿冒风险,这一点在老年人操作数字产品时特别明显。

C.其积极情绪体验表现为轻松感、自由感、满足感和成功感。

(2)老龄用户的生理特征

A.运动反应迟缓

老年人的感官系统随着机体的衰老,视觉和触觉等都会发生变化,反应变得迟缓,行动、持物动作、发音等方面反应速度较青年减慢20%一30%。

B.记忆能力的错位

机械记忆、回忆能力明显衰退,记忆速度明显减慢,短时记忆能力下降。

C.疾病发生率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和慢性疾病发病率高使其常体验到躯体不适,因而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感和孤独感。

老年人家庭医疗产品的交互界面设计是针对老年用户为主体的设计,在研究用户行为、分析交互设计主要任务的时候都需要了解其基本感觉和认知特性,从而会让产品更具有可用性和实际意义。

3老年人家雇医疗产品交互界面分析

家庭医疗保健终端的可用性设计是医疗产品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老年用户群体与家庭数字产品之间的联系就如同尼葛洛庞帝所言,“在知觉与实体的接触上都受到相当的限制”,尽管目前的家庭医疗产品对于视觉显示持续改进,但从心理层面上展现的微妙互动反应仍还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建立在按键以外的触觉感官与互动层面的听觉仍需要进一步改观。

(1)视觉层面分析

老年人眼睛的老化十分明显,家庭医疗产品借助矩形显示器的信息传递与使用者建立交互关系,视线焦距与显示对比都会让眼睛产生疲累感,为何不能作点突破,提供智能的显示环境,或是扩充视觉感官,根据老年人视觉特征设定显示信息结构的设置,使其感觉有如真实空间。

视觉交互的设计是一个从外观到界面的综合设计结果,从视觉设计角度分析老年人家庭医疗产品交互界面的要点:A.清晰性(从界面字体大小到按键分布位置,所有的操作与交互界面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清晰可见,符合老年人视觉特点);B.可识别性(符合老年人动作行为及操作习惯,能给出清晰指示,独立出重要的信息,加强文字和背景的对比);C.美观(线条优雅的外观,适当偏圆润的造型,简单漂亮的界面,沉稳的风格倾向,使用不反光的表面,图案符号选择适当大小和颜色);D.反馈(交互方式易亲近易上手,界面与按键反应一致,有适当的提示,具备引导与反馈)。

(2)触觉层面分析

老年人家庭医疗产品的设计需重视在基本感觉之外的尺度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操作范围,建立触觉交互模式,利用触觉进行设计以达到与老年用户的关心和亲近。家庭医疗产品有许多按键式感触的互动模式,按键的设置同时考验着手指运动的灵敏度,针对老年人感官系统的退化,可在研发感知使用者界面(TUI)方面设计触觉响应,将触觉感官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触觉体验与交互设计要点集中为:A.触感(建立产品外观使用的材质与用户的亲近感,不要有过多棱角,并且做到防滑防尘);B.尺寸(控制器的大小和形状能用单手轻易的握持,方便携带和收纳,可调整使用方式,按键与界面大小适当);C.安全(必须确保老人在使用时没有障碍或危险,提供明确反馈信息和安全防护)。

(3)听觉层面分析

听觉作为补偿视觉识别的同时,能够直接反映人的情绪指标,老年人家庭医疗产品听觉层面的设计要点:A.提示音(提供音量控制,适应不同听力,减少因产品产生的噪音,符合听觉识别习惯);B.可识别(对警报、信号和控制键提供多种感知方法);C.音乐(轻柔亲切的语音对话,柔和悦耳的按键提示与轻柔的背景音乐,不要使用噪音作为提示音)。

在这此基础之上的老年人家庭医疗产品交互界面的可用性原理探讨,以老年人家用医疗产品终端的界面设计为主体,需结合老年人的感觉、认知、生理、心理等诸方面的发展,研究老龄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寻求针对特定群体设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可用性方法与实践基础。

4基于可用性的老年人家庭健康管理系统人机交互设计

交互界面设计必须针对目标用户展开,如果问题的产生不被“自然”地解决,就会让用户感觉不到产品的“体贴”,这往往是由于缺乏用户体验分析而降低“可用性”的结果。基于可用性的交互设计产品所提出的是一种创新的使用方法,注重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从人的角度来看,产品系统是否易用、高效、令人满意,让使用变得更简单,尽量减少逻辑错误,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舒适和便捷。

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是可用性理论的核心,基于可用性的家庭数字医疗产品设计首先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服务该平台系统的各项健康管理终端产品及人机交互界面,要以深入分析研究老年用户为核心,根据老年人用户群体特征为依据,设计符合该用户群使用特征的人机交互界面及终端操作平台,而非一般平常的电子产品设计原则一概而论,为他们真正的需求而设计适合他们的易学、好用、亲切的交互产品,如图4.1所示。

(1)老年人家庭健康管理系统

在借助和整合互联网(移动)技术、通讯网络、智能急救呼叫、信息云技术等科技手段,以信息化网络服务为依托、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对象,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全方位信息化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并以此为信息交互平台开发具有稳定性、便捷、安全的家庭健康管理终端。通过建立老年人慢性疾病和健康信息数据库,提供老年人日常家庭健康管理远程监控、测量、提醒、医疗咨询、紧急救援、定位、生活娱乐等基础健康服务内容,远程对老人各项医疗测量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通知本人或子女,可以供老人就医的医院参考,有效整合医疗服务个体性人性化服务资源,建立灵活便捷的老年人“随身护理专家”平台。

(2)基于可用性的人机交互设计

首先,该类产品的User Interface要满足针对互基础需求,涉及明确的图标、颜色、文字设计等,突出的是界面的排布和展示,重点在于表意清楚的文字结合,用户主要通过它们来使用系统,其设计的要求点:图标精美、文字直接、注重情感化,设计上要趋于简单、明确、自然、达意。

其次,基于UI界面形式之下的内部运行机制构建的User Interactive,要满足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习惯和操作模式,在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更有效、易用、亲切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除了界面的美观之外,更加注重的是操作的简便快捷和功能的综合化。其设计要求:稳定、可靠、安全、便捷;注重可用性、网络化、及时性、大数据。

(3)UCD的设计思想

一个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从设计一开始就要考虑可用性问题,并在以后的实现过程中始终将可用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始终围绕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User-Centered Design),从用户的需求和感受出发去设计产品,而不是让用户被动适应产品,如图4.2所示。老年人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应建立在老年用户的使用习惯及情感体验之上,通过预期的使用方法、心理感受、视觉反应、行为模式等方面,在产品的使用流程、信息架构、人机交互方式上达到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这其中包括产品的易学程度、友好程度、体验感受和心理变化等。

(4)适用于老年人家庭健康管理系统的交互设计可用性原则(heuristics):

“零”学习――外形简洁和结构简单,尽量做到一看就会用,一学就会。

简化功能――提供有效的达到用户目的的功能,抛弃不需要的累赘功能。

易辨性――针对操作动作应提供相应的反馈,以便用户随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

便捷性――减少操作步骤,精简功能,将常用功能和紧急呼叫按键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对于错误操作便于用户退出异常状态。

有效识别――对于操作、选项应提供可见性,并尽可能预防错误的发生。

灵活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操作简单、直观、图形化,适合老年用户的生理心理需求;适合家庭使用环境特性需要,可以进行信息分组和详细信息记录,并可以随时调阅。

医疗用品篇10

方法:对注射器和配液方式进行文献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调研。

结果与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免推注技术是在传统配液方式的基础上的一次革新,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和实际应用,其安全、便捷和实用的特点能满足现在甚至未来一段时间配液的要求。

关键词:合理用药基本药物免推注式技术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61-01

随着创新技术“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的出现,给卫生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机遇[1],通过实现粉针剂配药无菌化、操作自动化、使用方便快捷,从而改善了传统配药方式的不足,很大程度的解决了基层医疗单位用药安全问题。

1器械介绍

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为多位科研工作人员潜心研制二十余

载,经过不断的改进而开发出来的新型冻干粉针剂溶药移液器,目前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包括核心专利(ZL201120380164.3、201120380158.8、201110137781.5)[2-4]等。

与该药械配套使用的为西林瓶包装注射用水(专用溶媒),另外还可以是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瓶内充有正压的洁净氮气。应用本品用于溶解药物并转移至输液瓶中,可以达到免抽吸、免推注的效果。具体的产品见图1。

2免推注式无菌溶药技术的实用价值

2.1高附加值性―暂时代替静脉配置中心。本品所具备的密闭环境下免抽吸免推注无菌溶药移液的功能,是目前国内医院不具备操作性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替代模式,可起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效果和达到无菌配药的目的,更具价值的是应用这种模式,各医院不需要设立专门机构,不需要做任何投入,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2.2安全性方面。

2.2.1避免包材污染:在冻干粉针溶解及加入到大输液的过程中,应用本品时药液只在金属导通针里流通,均不接触外部的塑料材质,可进一步避免一次性注射器接触药品可能发生的其他化学反应或溶质迁移现象,同时避免了一次性注射器抽杆头部胶塞微粒脱落引起的微粒污染问题[5]以及解决了廉价一次性注射器抽杆头部胶塞上带有的硅油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

2.2.2避免二次污染:①本品在使用前免除安瓿切割或敲碎过程,避免了每次切割安瓿瓶而造成的玻璃屑及砂轮屑混入药液而引起毛细血管栓塞、肉芽肿、静脉炎、肺动脉瓣闭锁不全等不良反应[6];②由于本品具有在无菌情况下自动溶药的功能,因此有效地解决了将注射液吸入注射器等过程中药液暴露于空气中而造成的微粒、微生物等二次污染问题。

2.2.3避免违法重复使用:目前基层医疗单位为了节省经费,普遍存在将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存在极大的用药安全问题以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品配套使用带正压力的注射用水西林瓶,因使用后压力自动释放,所以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避免部分不法人员重复的更严重污染的可能[7]。

2.3有效性方面。

2.3.1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本品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西林瓶内加注洁净氮气正压(专用溶媒),在与粉针剂瓶连通后,溶媒在正压的作用下,自动注入粉针剂瓶,并使粉针剂瓶保持一定的正压,提高药品的溶解度(与常压下溶解度相比),同时缩短溶解时间,确保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全部溶解。同时有效避免了因药物溶解不充分而采取其他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加温使其溶解导致有效成分因高温而变化,如用力振摇导致溶液起泡沫而损失等等[8],相对提高了药物的品质和疗效。

2.3.2药液转移充分:本品在临床应用时由于不更换器具,同时保持粉针剂瓶内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在正压的作用下可以使药液完全转移至大输液瓶中,避免了注射器具沾合药物和转移过程中的药物减损问题,消除了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部分不能充分转移的弊端,同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9]。

2.4临床应用实例。使用免推注式专用溶媒型技术的相关药物在陕西西京医院、总医院、广州陆军总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数十家医院进行了数十万支的临床实际应用,护士一致认为本品配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减少配药差错,降低劳动强度,且通用性良好,安全可靠,可使目前医院的配药现状得到很大的改进。

3结论

综上所述,在临床应用安全性方面,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与传统药物配药过程相比,避免了玻屑和纱轮屑、空气的二次污染,避免了塑料包材的污染或迁移,大大避免了医务人员的扎伤感染。在药物溶解和转移方面,与传统药物配药过程相比具有溶解迅速充分,转移完全的特点。所以,相对于传统药物配药使用,本品应用于临床是更加安全有效的,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本品是国内外第一支实现粉针剂混药自动化、操作无菌化、移液简便化等功能特点的粉针剂混药移液技术。这一全新的专利器械和独特的混药移液方法的广泛推广应用,必将使数十年来一直沿用的粉针剂配液方式和临床使用模式发生革命性进步,为推动医疗改革、实现全民医保,为基层医疗单位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竺.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0,(9):18-19

[2]一种与免抽吸免推注式药瓶一体的溶药器,专利号:ZL20112038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