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策略

时间:2022-10-24 08:45:56

新医改背景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策略

[摘要]随着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院固定资产体系内的医疗设备占比不断提高,针对医院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开展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界定不清,审计过程关系复杂,部分财政资金兑现进度不及时和支出进度安排不合理以及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足等问题。该研究以新医改为视角,对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进行研究,分析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及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并在多个层面给出可供参考的审计建议:强化对医院新购置医疗设备的可行性研究和集体研究;重点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严控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注重产出效益分析工作。

[关键词]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新医改

随着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院固定资产体系内的医疗设备占比不断提高,针对医院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开展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绩效审计是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何种方式创新思路,不断探索绩效审计全新的管理模式,成为医院审计工作关注的重点[1]。医疗设备属于医疗业务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设备运行效益还是资源利用水平,都与医院的正常有序发展直接相关。在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需要以评价为主、以监督为辅,针对影响医疗设备购置和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挖掘其潜力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强化医院投资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一、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内容、方法和步骤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疗设备在医院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提高,甚至会成为医院规模最大的固定资产类型,并在医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对医院医疗设备开展绩效审计时,需要明确其主要应用到医院工作的哪些方面,重点对其在教学管理、科技研发和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予以关注[2]。同时,审计机关在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审计监督时,需要严格规范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程序,通过多种有效方法,让审计工作为医院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当然,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还应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出发点,对绩效审计的步骤进行界定和优化,从而在对医疗设备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把更多有价值的审计成果应用到医疗设备购置和管理之中,在优化医疗设备配置的同时,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能。

(一)审计内容

新医改背景下,审计机关对医院医疗设备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需要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事项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看其是否体现了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率性,重点发现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和管理当中的薄弱环节,然后给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一是采购决策合规性审计。审计机关需要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绩效审计,重点检查采购之前是否设立了设备管理委员会,是否组织专家对采购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是否针对设备投资收益和使用效率等问题开展了系统性分析,是否将研究结果提交到医院管理层进行了研究讨论。二是设备价格合理性审计。审计机关对医院医疗设备价格的审计需要关注预算情况,即制定的设备采购预算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前期是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是否重点针对计划采购设备的类型、功能、数量和医院实际需要的相符程度进行分析,其中是否存在盲目采购或者腐败问题。三是设备效率性审计。审计机关需要重点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在特定时间内是否存在闲置等浪费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并将其与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比对,以确定医院医疗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

(二)审计方法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工作具有多种目标———既要对医疗设备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予以综合审查和客观评价,也要借此优化医疗设备的运行绩效,全面发现医疗设备在投资决策、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借此提升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医院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审计机关需要采用合适、有效的审计方法。一是常规审计。新医改背景下,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绩效审计,首先审计机关要针对采购环节进行审查,将其中涉及的部门视为调查对象。其次审计机关需要通过常规调查和座谈等方式,掌握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和使用的所有环节和既定流程,并对临床资源的配置、采购设备所需资金的取得和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深入查证。最后审计机关需要以年度为周期,汇总和统计医院医疗设备的收入和产生的耗材费等情况,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核实,防止分析结论出现错误。二是重点分析。审计机关需要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项目的需要,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审计工作。在开展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以便了解医院医疗设备的运行成本和运行效益。审计机关需要重点针对医院的年现金净流量、净利润等开展基于设备运行成本和运行效益的分析,关注设备运行是否科学合理,设备购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显著等。

(三)审计步骤

在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绩效审计时,审计机关需要对全部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予以审计,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确保可以提升设备的使用效果,其具体审计步骤如下:一是审前准备。审计机关需要对医院医疗设备的总体情况和科室分布情况等常规信息进行记录。二是选择审计重点。审计机关需要选择采购金额较大、对诊疗水平有显著影响,并能够产生较高经济效益和经营绩效的设备开展重点绩效审计。三是收集资料和确定审计方案。审计机关需要收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的运行统计资料,在获得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之后,确定详细的绩效审计方案。四是内部控制测试并核实资料。审计机关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测试对设备收支数据进行审阅,对数据可靠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进行核实。五是落实审计方案。在审计工作进行过程中及其结束之后,审计机关需要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绩效和成本收益情况,重点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审计建议,以便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医院运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重点

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制度和招标制度有待完善,设备维护的缺陷急需弥补,监督体制的漏洞需要补位。鉴于此,审计机关需要在执行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制度和管理规范的同时,确定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重点。这样才能确保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设备运行绩效。

(一)购置程序审计

审计机关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立项审批、论证和决策程序的完备性,是否存在流于形式的情况;购置部门给出的立项申请是否经过集体讨论和系统研究,与科室的现实需要是否相符,设备正常运营的操作人员和设备的使用人员是否充足;是否从医院发展战略出发,将医院医疗设备购置视为其重要业务。同时,审计机关要从市场需要的角度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专业性进行评判,看专家给出的意见是否公正客观,是否能够在预定的投资回收期内获得既定收益。

(二)招投标和合同审计

审计机关需要重点关注招投标是否合法、合规,避免违纪违法现象的出现,重点关注下述方面:设备采购的参数制定是否合规、投标人是否符合要求、评标方法是否科学,特别需要审查招标采购参数制定过程,看其是否经过资产管理部门审核;重点关注审核过程是否存在倾向性、限制性或者排斥性的“嫌疑”;评标委员会的产生是否合规,其组成是否符合要求,关键人员是否遵循回避原则等;合同签订是否合规、合法等。

(三)设备验收和合同执行审计

在该阶段,审计机关需要重点审计以下环节:是否针对医院医疗设备投资成立验收小组,是否针对设备品牌、型号、功能、技术参数等进行清点验收,是否与合同内容进行比对,在验收之后是否进行记录和交接签字。在设备运行后,审计人员需要进入现场,以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和访谈的形式,对医院医疗设备的实际运用和绩效情况予以分析,确保设备投资都按照合同来执行。

(四)项目投入审计

医疗投入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投资,医疗设备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审计机关需要审查通过项目实施,落实完善相关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要求的情况,能够解决医疗设备配置不足的问题,协调医疗工作、整体医疗资源规划和管理情况,有效提升医疗救治效率,为人民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五)使用效益审计

效益性是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应重点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主要审查设备使用率、完好率和故障率,设备的各项成本以及设备投资回报率等。绩效审计人员应当着眼于医疗设备产生的真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审计人员要对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治疗效果、医院医疗水平提升程度、患者使用满意度等内容进行审计,从而获得真实的社会效益信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审计结果,能较好地体现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三、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难点和策略

目前,中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绩效审计发展整体平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医疗设备的高效运行[3]。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被投放市场,医院对新型医疗设备的采购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由于技术更新及其过渡期较短,可能会造成医疗设备的堆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审计机关需要明确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难点,积极寻找完善绩效审计的策略,并以医疗设备绩效审计为突破口,主动探索改善医院财务收支、优化资金运用和强化成本控制的方法,在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医院整体的进步。

(一)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难点

针对医院医疗设备开展绩效审计,能够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还有利于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防止资金流失[4]。但是,在加强成本和预算资金控制的过程中,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还面临如下难点,需要相关从业人员与医院管理者多加注意:一是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的界定存在一定难度。在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出于节省时间和费用,部分审计人员可能会按照口头资料抑或是书面资料的形式界定审计范围,而非以真实的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需要的审计证据来准备相关数据资料,这使得绩效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难以获得有效保证。二是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关系到医院诸多部门,审计过程十分复杂。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要和多个部门的人员开展沟通和协调,而且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对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全过程进行审计,这无形中增加了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三是部分财政资金兑现不及时,支出进度安排不合理,其表现为:部分财政资金落实不及时,未按合同约定及时付款;个别资金支出进度快于合同约定执行进度,如尾款作为质保金,应届满付清的却提前支付了全部款项;有些资金支出不合理,实施项目和项目间的关联性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如服务费、交通费等管理费用。四是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足。预算设置不够规范,不能科学指导项目实施。数量指标设置不够全面;质量指标设置和效益指标混淆;成本指标设置与项目总预算一致,成本约束作用不足;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设置和效益指标混淆。同时,项目满意度调查的方式不能直观反映回访问题,样本量偏小,支撑效果不足,对民生项目满意度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等,使满意度调查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

(二)新医改背景下完善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策略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关不但要制定相对完善的绩效审计方案,提升管理工作水平,而且要完善管控体系,明确绩效审计的特点和要求,逐渐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一是强化对医院新购置医疗设备的可行性研究和集体研究。审计机关在充分考虑设备实用性、先进性和效益性的同时,需要以财务为视角,对医院的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进行全面分析,重点考虑设备投资所需资金产生的时间成本和投资风险价值。二是重点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注重设备的使用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对已经购置和现存的使用效率较低甚至闲置的医院医疗设备,审计人员应对其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在统筹调剂的过程中,建议医院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实现设备资源的统筹与共享。三是严控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审计机关需要重点针对同种类型的医疗设备进行多方调查,要对多种型号、多种价格的设备进行综合研判。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诊疗需要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设备的购置成本。此外,还应关注医院医疗设备的低成本维护和重点管理,使医院在降低维护费用的同时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四是注重产出效益分析工作。审计机关需要以实现效益为导向,注重产出效益分析工作,全面收集、梳理项目投入、产出和效益情况,优化受益对象满意度调查工作,将绩效产出和效益进行比对分析,总结经验和查找不足,为今后重大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项目执行和绩效实现提供参考。同时,审计机关需要对后续项目效益和满意度进行跟进,考察项目可持续影响效益实现情况,提升绩效系统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瑾.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案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5(1):60-62.

[2]张颖.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3):89-90.

[3]施翠霞.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154-155.

[4]刘健坤.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分析[J].财会学习,2016(18):150.

作者:张鹿瑶 单位: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