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4-02-20 17:42:50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1

刚才,*同志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阐述了中央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使命、作用和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同志的讲话立意深远,高标准、严要求,对做好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要求从2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国务院又相继作出了一系列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定,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与节能减排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可以说,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政治经济任务。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保障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的生产供应和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近年来,各中央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创新管理模式,能源消耗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单位产值(产品)综合能耗明显下降。20*年石油石化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年下降了60千克标煤,五大发电企业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了4.57克标煤,四大钢铁企业吨钢能耗下降了41克标煤。以上三个行业20*年合计节约标煤约1200万吨。二是化学需氧量(COD)排放继续下降。2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增长1%,而中央石油石化、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军工等重点企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比20*年下降了5.8%。三是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年中央石油石化、电力、化工、建材、军工等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增长0.6%,增幅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四是一批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年,中国华能集团平均供电煤耗344.87克/千瓦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克。*股份公司吨钢综合能耗734.14千克标煤,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总结近年来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节能减排的意识和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增强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自觉性,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前提。20*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钢铁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6家中央企业迅速响应国务院的号召,联合发起了《关于在中央企业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倡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年8月,17家中央企业在“全民节约、共同行动”活动中,向全社会做出了节约资源的庄严承诺。20*年7月,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14家中央企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了节能责任书,承诺“十一五”期间节能2321万吨标煤。为了确保承诺的兑现,中央企业迅速行动,制定了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十一五”期间,按照“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结合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循环式生产,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主要用能、用水和用地指标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项目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纲要》,将建设环保型、节约型企业的理念、指标贯彻到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到2010年线损率比20*年下降0.3个百分点,线损电量减少95亿千瓦时(相当于1座180万千瓦火电厂全年发电量)。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在分析自身节能减排现状和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和行业特点,也制定了高标准节能减排目标。总体来看,绝大多数中央企业认识比较到位,行动比较自觉,工作比较主动,措施比较有力,充分体现了中央企业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对全国强化资源节约意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二)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完善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保障。为了切实加强领导,大多数中央企业已经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制定了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据初步统计,20*年,148户中央企业上报了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占中央企业总数的93%。为了确保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许多中央企业还设置了专门工作机构,并要求所属企业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构,初步构建了从上到下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集团有限公司于2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部,统一归口管理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除了设置专门机构从事节能降耗的指导管理工作外,还在车间配备了专(兼)职节能管理员,在班组配备了节能员,自上而下建立起责任层层落实的组织机构。此外,不少中央企业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从建章立制入手,制定了《节能工作暂行办法》、《节能监督管理办法》、《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规定》、《能源量化管理与节能评定大纲》等规章制度,并启动了节能标准体系研究,对推动和规范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明显作用。

(三)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是做好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许多中央企业把节能减排与结构优化、技术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果断淘汰了一大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引进了一批节能减排的先进设备和装置,自主开发了一批低能耗、低排放的技术装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石油石化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炼化装置结构日趋复杂的情况下,通过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装置,提升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实现了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持续下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分期分批对小型炼油厂或装置实施关停并转,目前,已关停落后炼油能力1620万吨,计划到2010年前再关停落后炼油能力722万吨。钢铁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加强技术改造,开发高附加值节能环保钢材,有效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提高了环保水平。

*钢铁集团公司淘汰平炉实现全转炉炼钢,吨钢成本降低100元;淘汰模铸工艺实现全连铸,降低能耗67.9%,吨钢成本降低200元;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连轧、冷连轧、冷轧硅钢和万能重轨轧机等现代化生产线,能耗、物耗及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发电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下决心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火电机组,提高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的比例。今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完成关停中小火电机组454.5万千瓦,约占全国同期关停总量的83%。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开发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粉锅炉等离子点火稳燃技术,如果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每年可节约燃油600万吨以上。中国铝业公司自主开发的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使铝硅比低下的贫矿经选矿后成为“富矿”,延长了矿产资源使用效率;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的开发,使产能提高50%,能耗降低41.7%,赤泥排放量减少40%;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铝电解综合节能技术,生产1吨铝的氟化物排放量由原来的20公斤降到目前的1公斤以下,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中国建材集团公司采用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日产900吨的超大型节能浮法玻璃生产线,比国内日产600吨的浮法线节能15%-20%。

(四)节能减排基础管理进一步加强。严格、精细的管理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础。许多中央企业将节能减排融入基础管理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一是与先进企业进行对标。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企业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对标管理系统,通过逐项指标的对比和逐项措施的落实,有效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二是加强运行调节和系统优化。今年年初,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印发了《*年运行方式》,围绕“节能、环保、经济”的调度要求,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利用南方电网大平台,科学安排运行方式,加强水火互剂和省间互补,全面落实差别电价政策,优先安排可再生、节能、环保的机组发电,供电网结构得到优化。三是创新管理模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所属电机厂采用高度集中的下料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实行整板布料,对备料、布料和套裁以及生产管理、库存管理的每一环节进行精细控制,减少边、余、残料,材料利用率逐年提高。四是着力精细管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惠安公司制定了《精细化管理细则》,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主线,以节能降耗为重点,以成本核算为手段,将精细化管理引入班组管理中,从细节入手降低成本和各种能源消耗。五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实施“绿箱子环保计划”,所属县级以上60%的自有营业厅已设立了回收设施,回收废弃手机23万余件、废弃手机电池186万余块,回收物品交由专业厂家统一分解处理,促进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

(五)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保证。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矿(项目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区队)等基层单位,一级抓一级,逐级进行考核,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层层得到了落实。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每年对综合能耗、工序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指标制定合理先进的定额,形成了一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定额指标体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全面实施了定点检修、集控运行、技术监控等方面的绩效考核,将员工的运行绩效和设备管理水平与薪酬挂钩,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将节能工作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对常规性的能源消耗和航油消耗实施分类考核,并实行节能降耗季度公报制度,将公司下达的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定期上网公布,促进了所属各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

此外,中央企业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实践中,不仅努力提高自身节能降耗、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水平,而且还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以“科学用电,节能减排”为主题的节能服务“绿色行动”,通过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深入开展节能服务和宣传活动等工作,促进了当地社会节电意识和节电水平的提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20*年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产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这部分机组的供电煤耗均在每千瓦300克标煤以下,以全国供电煤耗每千瓦366克标煤计算,一年可节约标准煤1000万吨,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90%以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建设的四万吨级非晶带材及制品产业化项目,如果应用到配电网变压器中,将会产生十分可观的节电效益。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上述成果,是广大中央企业共同努力、扎实工作、艰苦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向战斗在节能减排第一线的广大领导和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但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别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比较淡薄,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体系不健全、层层责任未落实等问题;一些制约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少数中央企业对节能减排缺乏整体规划和有力指导,工作系统性和前瞻性不强,进展和成效不明显;一些中央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投入力度不够,所属企业中仍有一批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资源利用率低的工艺、设备和装置尚未淘汰掉;不少企业基础管理仍然比较薄弱,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不扎实,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对这些问题,有关中央企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明确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节能减排是缓解全球资源紧张、减轻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建设美好地球家园的世界大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福子孙后代的国家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已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出了总动员令。各中央企业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节能减排大趋势的战略高度,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节能减排的战略决策,切实担负起并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中央企业的历史使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调整结构、技术进步为根本,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手段,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完成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并初步建立起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新局面。

为确保“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国资委在对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到“十一五”期末,中央企业要确保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其中石油石化、冶金、电力、交通运输、化工、煤炭、建材等重点行业,要力争到2009年末,提前完成上述目标;国资委确定的30家“重点型”中央企业,各项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部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以上目标,结合中央企业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20*-2009年第二任期的节能减排分解目标是:

石油石化行业:2009年,主要产品单耗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下降9.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下降8.4%;单位增加值新水用量比20*年下降24%。

钢铁行业:2009年,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企业的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吨钢综合能耗比20*年下降10%;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下降23%。

电力行业:2009年,火力发电企业平均供电煤耗接近国际平均水平,供电煤耗比20*年降低5.1%,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下降27.8%;电网企业综合线损率平均下降0.36个百分点以上,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有色行业:2009年,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分别下降8%。

交通运输行业:2009年,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居于国内同行业较低水平;民航运输企业万元收入综合能耗比20*年下降12.8%,水运企业万元收入综合能耗比20*年下降14.2%。

化工行业:2009年,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下降8%。

煤炭行业:2009年,煤炭采区回采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不低于85%;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8%。

建材行业:2009年,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下降1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下降6%

其他中央企业要围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污染物减排等重点,进一步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为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在这次会议上,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中央企业节能减排考核奖励办法》和《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目标》三个征求意见稿,听取大家的修改意见。各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完善本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方案。

(二)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根据国务院下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企业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是尽快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战略决定未来,规划引领发展。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长远的战略需要。规划设计不合理必然造成很大的浪费,规划落后必然带来工作的被动。因此,各中央企业要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对企业发展规划进行认真检查,没有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的要尽快纳入,已经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的也要对照国家的要求,认真查找不足,及时加以完善。在完善企业发展规划中,要把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对所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保证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节能和环保优势。

二是推进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近年来,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装置,节能减排效益正在逐步显现。但目前仍有一部分中央企业,包括下属二、三级企业,还有一批落后工艺、设备和装置在继续运行使用,淘汰落后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央企业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能耗限额标准,坚决防止发生高耗能、高污染生产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电力企业要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关停小火电机组的任务,对列入国家二氧化硫治理规划的燃煤电厂,要加快脱硫改造的步伐,实现火电机组全部脱硫改造。钢铁企业要加快淘汰年产20万吨及以下的小转炉、小电炉和30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坚决关闭高污染、高能耗生产工序,大力开展余热余压利用,减少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有色金属企业要全部淘汰小型预焙槽电解铝,加快再生铝等低能耗产业项目的建设。煤炭企业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建设安全高产高效矿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建材企业要加快淘汰落后的平板玻璃、水泥生产装置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新型干法水泥和浮法玻璃的比重。

三是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中央企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在节能减排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能够取得新的突破。新技术的开发、制造和推广应用需要增加比较大的投入,这些投入从短期看可能会增加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央企业这些年发展势头很好,经济效益显著改善,企业已有一定积累,具备了加大投入的能力,因此要舍得在新技术上增加投入。

四是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水平。目前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存在着一些不平衡,多数企业进展比较快,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进展比较慢,工作基础较差,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尤其是基础管理不能适应当前节能减排形势的需要。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从夯实基础入手,全面强化企业管理。各中央企业要结合所在行业的特点,选取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标杆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标,找出差距,采取措施,完善管理,迎头赶上。

五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社会节能减排做出贡献。中央企业中,电网、发电设备制造、科研设计、节能投资咨询等企业,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为社会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电网企业可以通过开展需求侧管理,优化调度方案,执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鼓励清洁、高效和综合利用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效机组发电,促进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落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带动全国供电煤耗水平的降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科研设计企业和节能投资咨询机构,可以通过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提供科学的能效管理方式和生产流程优化方案,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为督促中央企业落实目标、抓好重点、取得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建立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报告制度。国务院国资委拟按照能耗情况将中央企业划分为三类:第一是“重点型”企业(30家),第二是“关注类”企业(66家),第三是“一般性”企业(58家)。按照各类企业的不同任务和不同特点,提出完善指标监测和加强工作情况报送的分类要求。“重点型”企业要设立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符合行业特点的其他节能减排技术指标,并加强监测分析,每个季度要将统计分析报告抄报国资委。“关注类”企业所属的节能减排重点企业要参照“重点型”企业的标准,强化统计监测,每半年由集团公司向国资委提交综合分析报告。“一般性”企业每年底要向国资委报告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所有企业均要开展与同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指标的对比和分析,并向国资委提交年度分析报告。

二是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完善奖惩机制。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之中。对“重点型”企业,国资委原则上考核“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或单位产品能耗。对“关注类”企业,要求集团公司针对所属的节能减排重点企业,尽可能提出量化的节能减排考核目标,纳入集团公司的考核内容,并将有关考核内容在与国资委签订的责任书中加以明确。对“一般性”企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设置定性考核指标,并在业绩考核责任书中予以约定。国资委将在第二任期结束时,依据考核情况,严格进行奖惩。到第二任期末,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和地方政府签订责任书的企业,必须按进度完成工作目标。对超额完成目标、节能减排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结合任期业绩考核成绩给予特别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企业,要根据情节相应给予扣分处理。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或弄虚作假的企业,除有关部门依照规定给予处理外,国资委将在业绩考核中给予降级、降分处理。为确保节能减排考核数据的真实、准确,我们将依托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对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复核、审查。

三是总结典型经验,推广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做法。自20*年11月起,国资委连续三年对“重点型”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开展调研,总结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并利用新闻媒体加以宣传和推广。今后,国资委将继续加强典型经验的总结和宣传,突出反映中央企业的整体形象和节能减排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三、下一步中央企业需要抓紧落实的几项工作措施

要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和第二任期业绩考核目标,时间很紧,难度很大。各中央企业要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落实主体责任,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确保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一)完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为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中央企业要抓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要切实承担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责任,有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各成员要按照各自分工,明确责任,抓好落实。“重点型”企业和“关注类”企业要设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积极指导下属企业开展工作。“一般性”企业应明确节能减排工作部门,配备节能减排管理人员,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统计、计量、分析和监督检查。

(二)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各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节能减排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抓紧完善节能减排监测网络。要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监测,密切关注各种数据参数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置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杜绝严重跑、冒、滴、漏和重大环境污染。要建立自下而上的数据统计制度,做到定期收集、定期汇总,定期分析,力争比较全面地掌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要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中央企业下属企业对集团公司的信息报送和集团公司对国资委的信息报送,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并尽可能完整,以便于上级组织随时掌握进度和有效作出决策。在对节能减排指标的统计中,中央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口径、范围、折算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行为的发生。

(三)完善企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各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将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纳入企业内部的业绩考核。在考核内容上,要根据行业特点,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提高考核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和企业的总目标,尽可能设置可量化、可核实的指标,合理确定指标的权重和加减分标准,并将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下属企业、基层单位和个人,层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奖惩措施,建立权责明确、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环环相扣、层层促进的工作压力,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推动中央企业强化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利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2

一、**工业用水情况

**年,**工业用水量为9.01亿立方米,比2006年工业用水8.91亿立方米增加1000万立方米,增长1.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3立方米,比2006年下降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55%左右。

二、**工业节水主要工作

(一)工业和生活用水定额。2002年,**启动了工业、生活、农业用水定额编制工作,经过三年的用水状况调查、水平衡测试、资料统计分析与定额编制,完成了《自治区工业及生活用水定额》报告,并于**年6月6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共编制完成19个行业315种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

(二)组织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5号令),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工作,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水利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和取水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资源论证许可的要求,开展管辖范围内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监督管理。先后组织完成对中电投乌苏热电厂一期工程、华电昌吉热电三期热电联产项目、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二甲醚工程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的审查工作。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节水取得进展。近几年,我区先后在哈密地区、乌鲁木齐市启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吐鲁番地区、博州也相继提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哈密地区被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目前,哈密地区和乌鲁木齐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都已取得明显成效。

1.哈密地区工业节水情况

为加快推进哈密地区工业企业节水工作,加强节水制度建设,哈密地区制定了《关于加快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开展企业水平衡测试的管理办法》、《关于下发**年开展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企业名单的通知》、《关于对自备水源取水单位“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用水总量核定的通知》和《关于哈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用水季度报表的通知》。组织召开了“**年哈密地区工业企业节能、节水工作座谈会”,有关重点用能、用水企业介绍了企业节能、节水的经验和做法。

在工业节水工作中哈密地区着力推广“产品有定额、企业有总量”的“量化”管理,结合取水许可证的换发工作,对区域内取水单位按照用水定额重新核定了水量。全地区规模以上和重点工业企业共64家定额管理达到100%,其他工业企业定额管理达到90%。建立和实施工业企业用水季度报表制度,监督检查各企业取用水“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的执行情况。**年,对哈密地区工业企业及自备水源取水单位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哈密地区开展了对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有2家企业完成测试,正在开展测试的有7家,进行节水技术改造的有2家。

2.乌鲁木齐市工业节水情况

**年,乌鲁木齐市颁布实施了《乌鲁木齐市城市供用水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了节水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实现依法管水。加强对水务集团公司、天山源水管理经营有限公司、城建股份供水公司及各污水处理厂的行业监管,积极推进计划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一是对用水单位实施计划管理,规范用水行为。**年,新增计划用水管理单位152个,计划用水管理率达95%,全年实现节水5225万立方米。二是对用水单位用水情况加强监控,强化超计划累进加价和加价水费的催缴力度,“户表改造”工作已经启动。三是加强计划用水程序管理,简化工作环节,提高计划管理效率。四是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了解用水单位用水状况和用水水平,已完成92家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工作。五是修订了乌鲁木齐市各业用水定额。

鼓励工业项目使用回用中水,提高中水回用率。**年,已有华电苇湖梁热电联产扩建项目、中泰化工、华电西山热电厂计划采用七道湾、河东、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为水源,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公司已开始进行中水管网和配套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

三、**工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工业企业对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节水减污、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减轻供水设施压力,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措施还缺乏足够认识,浪费水、污染水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工业水价及水资源费标准偏低,企业普遍缺乏节水的积极性。

(三)节水投资严重不足,节水政策不配套,工业节水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激励机制,企业节水动力不足。

(四)污水处理及回用率偏低,水资源利用率低,工业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据自治区环保局《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我区废水排放达标率只有40%多,污水处理能力低。

(五)工业企业节水涉及各个主管部门,节水管理尚未形成合力,需要建立部门间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四、2008年**工业节水主要工作安排

(一)加强节水立法和政策研究,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尽快制定《自治区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定有利于促进节水发展的制度、政策和激励机制及规定。

(二)做好《自治区工业及生活用水定额》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抓好工业企业节水试点工作,推进取用水计量管理,全面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

(三)继续推动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哈密地区、博州、乌鲁木齐市以及吐鲁番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奇台县、木垒县、呼图壁县、和田县、乌苏市和库尔勒市等6个县(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

(四)继续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扩大计划用水覆盖面,坚持计划用水、定额管理,推进超计划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着力推行“产品有定额、企业有总量”的量化管理。

(五)加强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监督和考核,促进企业落实节水措施,全面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3

一、主要做法

(一)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考核问责制。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县(市)区能耗情况,每季度公布一次重点企业能耗情况,明确节能工作责任人,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二)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对新建、改建、扩建、搬迁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将节能评估审查作为工业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从源头上控制能耗的增长。

(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以来,取缔了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32台烧结锅、衡阳市恒立水泥厂等落后工艺及生产线,关停了57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冶炼化工企业。对全市造纸企业污染进行了集中专项整治。

(四)加强能耗限额标准监督检查。按照有关要求,对照已的相关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实行地毯式检查。对超能耗限额的产品和企业,将实行惩罚性电价;特别对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上的,比照淘汰类电价加价标准执行。

(五)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和工业节能预警体系。开展季度工业节能形势分析,对工业能耗上升比较明显的县市和企业,及时启动预警体系,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六)加快节能技术创新和推广。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集中力量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和工艺流程。

(七)依法加大节能监管力度。认真落实《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省里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抓好能源监测和节能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节能监察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节能违法行为,使节能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主要成效

(一)万元GDP综合能耗逐年下降。2009年衡阳市万元GDP综合能耗较上一年下降5.1%,超额完成5%的下降目标。“十一五”前四年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降低进度节能目标完成80.15%,其中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较上一年下降2.27%、4.62%、5.49%、5.1%,在全省排名保持在先进行列。

(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十一五”前四年,衡阳市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02个,其中淘汰有色冶炼企业15家;钢铁行业基本淘汰了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和15吨以下的小转炉;完成了20座水泥机立窑的拆除,淘汰落后产能238.6万吨;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70万吨;造纸行业关停了24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13.6万吨;铜冶炼实际淘汰3万吨;锌冶炼实际淘汰4万吨。

(三)新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率提高。累计完成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38.9万支。累计改造燃煤工业锅炉110余台,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100余台。推广节能空调器12000余台,节能冰箱8700台,年节约用电达1.2亿千瓦时以上。在建设生物质能发电项目1个,装机6万千瓦,年发电量3.2亿千瓦时。水电总装机容量约为28.5万千瓦,水能资源正进一步开发,拟建设水电站二座,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5万千瓦。全市户用沼气池共计6000座,年产沼气217万立方米。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四)废旧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近四年,我市经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突破40亿元,年均增长35%,利用固体废弃物469.5万吨,年均增长37%。到2009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在2006年的基础上各提高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5%和4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0%,煤矸石达到6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59%,木材综合利用率已提高到60%左右。

(五)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具体情况见下表)

三、存在问题

(一)能耗结构调整难度大。衡阳市三次产业占比中,工业占比较重,而重工业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占比达70以上%,这种结构分布提高了整个能源消费量,而且短时间内难以转变。衡阳市能源消耗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原煤和电力,其中原煤占的比例达60%,电力占比达33%,其他能源品种加总也不过7%。煤炭的大量直接消费,不仅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而且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增加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环保的投入。如衡钢原料系统自去年三月投产,耒阳电厂增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增加80%,导致2010年一季度,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出现了不降反升的状况,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上升2.82%,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上升4.49%。

(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衡阳市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冶炼、采矿和电力等“三高”行业企业。这些行业不仅能源消耗量大,而且是国家环保重点限制类行业,但是这类企业在衡阳市的经济中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2009年这类企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利税总额的55%。为了保持衡阳市经济平稳发展,必然要花更大气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三)排污项目整治难度较大。由于众多企业缺少技改资金,节能减排技术得不到推广,再加之工业加快发展,因而近年来衡阳市排污情况形势较为严峻,容易反复,项目治理情况不容乐观。

(四)新能源技术利用率偏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相对滞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

四、几点建议

(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既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做好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在新建项目的审批上,要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

(二)开发利用优质能源。提高优质能源使用比例,要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以促使能源产品换代升级,从而使能源消费结构有一个大的改变。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加快发展,优化结构;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减法”,置换发展,提高质量。加快推进钢铁、有色、水泥、煤炭等传统行业技术进步,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抓好关键技术开发和节能降耗产业化示范工作,从重大节能工程、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入手,重点开展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热电联产、余热余能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大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国家要出台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同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意识。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4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带动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进节能降耗,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低碳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十二五”期间,我区单位GDP能耗下降总目标为18%,年度节能目标以市政府下达我区的节能目标为准。

2、按要求做好全区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3、每年有计划地选择2-3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实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节能评估审查、星级能效企业评定、工业能耗总量控制”等四项制度;落实“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扩大政策扶持范围、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抓好重点领域节能”等八方面措施。

(一)实行四项制度

1、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认真贯彻《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强化节能降耗监测、统计、分析等基础工作,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认真组织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的规定。进一步健全节能评估体系,严格执行产品能耗定额和有关行业节能设计标准,限制超过我区行业能耗平均水平的项目上马,从源头把好节能关,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定期对我区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违反能评规定的企业,给予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

3、深入推进星级能效企业评定制度。巩固“星级能效工业企业”创建活动成果,引导更多企业进行参评,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通过树立标杆、示范引导,形成更加浓厚的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推动重点用能企业持续提高能效水平。

4、探索建立工业能耗总量控制制度。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工作,按照节能目标要求,结合不同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等具体情况,下达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对新建、扩建项目的企业进行总量平衡。对没有纳入能耗增量计划的高耗能项目,实施能耗总量替代,淘汰等量的落后生产能力。

(二)落实八方面措施

1、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力度。充分运用国家、省、市相关节能激励政策,继续推进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向全区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大力推广成熟、高效的节能技术与节能产品,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

2、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调查摸底工作,并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完成省、市下达我区的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按省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要求,继续清理整顿各类化工生产企业,对违法违规设立、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化工生产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同时大力推进化工集中区整治和化工企业入园进区工作。

3、全面推进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在全区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中,继续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制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方案,方案要全面反映企业能源管理和能效现状,明确企业能效与标杆指标的差距和潜力,制订提高能效的管理措施,拟实施的工艺、技术、设备改造项目,阶段性达标时间安排。把对标达标活动作为星级能效工业企业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扎实的方案实施和工作推进,提高能效水平,缩小与能效先进水平的差距。对标达标活动开展情况将作为重点用能企业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一项长期开展的常规工作。通过组织、监督和指导重点用能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标目标,推进区域能效水平持续提高。

4、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继续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基础管理工作,加强企业节能规划编制,帮助企业查找节能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节能降耗水平。督促企业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耗能设备和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并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改的力度,做到合理用能,技改节能。

5、扩大政策扶持范围。切实发挥省、市、区三级财政资金对节能降耗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企业大力推进节能技改,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区级节能与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在支持节能降耗重点工程的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开展节能技改和节能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深度挖掘节能潜力,同时鼓励构建种类多样的节能技术服务平台,促进节能新技术的推广。

6、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推进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应用推广,围绕能量、水资源梯级利用等,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化应用,推进产业内和企业内的循环经济,建设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示范工程。在化工、建材等传统高耗能行业中进行低碳化发展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试点,大力推进企业的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探索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新途径。继续加强清洁生产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培训和指导,在重点企业持续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项目。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树立节能环保产业为朝阳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意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7、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建设。在重点用电大户中开展电力需求侧项目建设,鼓励他们应用变频调速、节能变压器等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企业用电量。建立能效电厂项目库,积极争取省、市级电力需求侧项目资金的扶持。

8、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稳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加快老旧汽车、船舶的报废更新。认真组织实施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等制度,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制度,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四、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节能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全区各乡镇、各部门、工商企业、社区、学校、医院、金融、家庭等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节能工作做贡献。为加强对全区节能工作的领导,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楚州区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监察局、法制办、经信委、发改委、住建局、财政局、统计局、科技局、质监局、交通局、旅游局、农委、水利局、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等为主要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委),负责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节能工作的政策措施,安排部署全区节能工作,对全区节能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如下:

经信委:牵头负责全区节能工作。重点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推进全区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清洁生产标准、制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制定和组织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的分年度具体工作方案,按期淘汰冶炼、建材、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按省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要求,继续清理整顿各类化工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提高节能准入门槛;严格执行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加大节能执法力度,组织开展节能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制定有序用电方案,引导企业合理用电。

发改委:落实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严格产业准入条件和标准,引导企业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执行新建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建立项目审批问责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按照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政府办、法制办:政府办负责政府机构、区直部门节能工作的开展。法制办负责加快完善地方性节能措施办法,规范节能工作。

统计局:负责节能统计工作和统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节能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按照节能考核指标要求,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的提供节能考核和阶段性总结分析所需各类统计资料和数据,特别是单位GDP能耗数据。

财政局:负责节能财税政策的落实,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加大政府对节能的投入。

住建局:负责全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设计标准,鼓励实施节能65%设计标准,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加大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加强城市公共场所、公用设施、道路照明等领域的节能管理,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力度。

质监局:依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国家标准,督促用能单位合理配备能量计量器具并执行周期检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交通局:负责全区交通节能工作的开展,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控制高耗能、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老旧汽车。

科技局:负责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和科技转化工作,组织开展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技术对接,进行科技攻关,研究开发和攻克一批节能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水利局:负责全区节水工作的开展,加强计划用水,制定用水定额,抓好农业节水工作,监督其他行业节水。

国土资源局:负责节能土地相关政策的落实,严把土地供应关,禁止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供用地;落实国家鼓励节能的土地政策。

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国家有关鼓励节能税收政策的落实,清理纠正在税收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优惠政策,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运用国家税收政策,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物价局:负责节能价格政策的落实,清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优惠政策,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旅游局:负责全区旅游行业节能工作,组织旅游行业开展节能工作。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5

一工业用水现状

县委1县政府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近年采。立足资源优势,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力度,把工业发展方向、布局调整、结构优化1总量扩张和效益提升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经过不懈努力5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强工活商促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至年末,全县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2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工业增加值达到4.26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8%J工业占G肿的比重达到16.1%,初步形成了食品、煤炭、酿准,棉纺1建材1化工等行业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全县实际总用水量达6.36亿m3万元GDP用水量为2397m35单方水GDP产出为4.17元。其中工业用水900万m3占用水总量的1.4%,年。工业单方水效益为4733元。农业灌溉用水5.2亿m3占用水总量的81.8%J农业单方水效益为2.15元。工业用水效益是农业用水效益的22倍,全县单方水G肿产出的11.35倍。年,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Um3比全县万元肥用水量低2186m工业是全县国民经济各大产业中用水效益较高的产业。县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食品、酿造、煤炭三大行业,这三大行业用水量占全县工业用水的70%以上。尽管目前全县工业用水总量较少,部分工业伞业配置的用水量还有节余,但我县工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随着二批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3工业用水将大幅度增长。目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工业用水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节水意识不强。对水资源和生态危机认识不足0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二是节水设施投入少。新办企业1新上项目因投资总量不足,采用节水设施·很少厂生产流程中缺少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设备,废水排放不达标,既浪费,水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三是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水权配置不足。现有的葡萄、葵花1南瓜等重点产业基地水权配置不足,成为工业经济发展将要出现的新问题。四是企业用水管理水平不高。企业普遍存在着用水管理制度不完善0执行工业用水定额不到位,供水管道和用水设备的跑冒滴漏”等现象。

二制定工业用水规划的重要性

分析目前全县工业用水规模和今后工业用水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抓当前工业节水,为今后工业发展留有足够的配水空间,制定全县工业用水专项规划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第一。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大力发展工业是增强经济实力、优化结构的着力点,制定工业用水规划有利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工业是三次产业的核心。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最大的节水增收工程,改善民生二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只有既抓工业节水又充分保障工业用水需求,超前破解工业发展中将要出现的用水矛盾,才能更加有效地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不断提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制定工业用水规划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工业是水资源利用效益比较高的产业。目前,县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大水资源消耗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必须转变水资源利用模式和管理方式,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向用水效益高的二、三产业转移,使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制定工业用水规划有利于解决工业行业内部用水矛盾,规范企业用水行为。通过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市场引导1公众参与的作用,有效地解决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用水矛盾。工业企业实行计划用水制度,用水计划的制定要和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1综合效益指数等经济指标相结合,促使工业企业提高用水管理水平3严格执行用水定额,进一步规范用水行为。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配置水权:建立和完善工农业水权置换机制,保障工业用水,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力『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以强化用水管理为手段3建立和完善工业和工业内部各行业用水的合理配置和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超过目前,力争到年。且有所下降,工业用水量控制在2852万m左右泡括工业园区用水量和预留水量占用水总量4.47亿m6.3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08m以内,新增工业用水的45%依靠节水解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串达到55%,工业废水+90%达标排放。年,全县工业用水量控制在5341m左右包括工业园区用水量和预留水量占用水总量l31亿m12.3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60m以内,新增工业用水的55%依靠节水解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工业废水基本达标排放。

三基本原则

适度超前配置的原则。按照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1坚持工业经济总量调控。为工业发展适度预留水量,总量上适度超前配置,实现工业经济总量与对水资源需求相协调。

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规划,2坚持统筹兼顾。科学配置,对带动作用大、水资源消耗低的项目、应用节水工艺技术的企业和重点企业的原料基地实行用水优先,全力保障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建设用水需求。

以节为主的原则。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3坚持用节并举。统筹工业用水管理,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重点治理,力争工业新增用水的一半以上靠节水来解决。

三、工业用水配置方案

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实施和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十一五”乃至今后几年是县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需水量将大幅度增长。考虑到全县工业发展方向、产业重点、实施的重大项目及采用先进的工业节水技术,结合国家和省、市对工业用水指标的限制,参考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工业用水指标变化规律,预测到年3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9.3亿元,占GDP比重将达到3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定额为208m3年均下降04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7.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60m3年均下降5.11%。

按行业分:

预测增加值达到0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5.38%;用水量达到115万m3占全部工业用水的4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30血’.年,预测增加值达到1.38亿元,占全部工业的5.06%;用水量达到275,1食品工业。年。~-m3占全部工业用水的5.15%,万元工业增力口值用水量200m3

预测增加值达到47亿元,2煤化工业。年。占全部工业的5054%;万元工业增加用水量达到1118.6万湳汫埘磡:江业厨水值用水量,238m32~0t年;预翅子增:加值达水量达水的53.4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9m3值达约39.23}6蓟:飞9717亿全部工业用全部工业的1043%;用水量达到232.8万m3占全部工业用水的8.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40m

3年,预测增加值达到163亿占全部工业的5.99%;用水量达到325万m3占全部i业用水的6.0g鯓: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0m3

预测增加值达到l5亿元,4飞棉纺工业。年。占全部工业的1613%;用水量达到1575万m3占全部工业用、水的5.5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5m3年,预测增加值达到178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54%;用水量达到1602万m3占全部工业用水的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0m3

5建材值达到0.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4.3%,用水量达到7万m3占全部工业用水,2.5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0m3年,预测增加工业的276%;用水量达到12375万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65m3

6其它工业。年,预测增加业的1323%;用水量达到239.85万m330.‘75亿元,占全部串工业用水的232%,值达到l23亿元,占全部主占全部工业厨水的8.41%,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5m3年,预测增力p值达到2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9-19%;用水量达到450万m3占全部工业用水的8.43%,m值用水占全部工业用水的1趴30%。

预留水量达到60052万m3占全部工业用水的11i24%。年配水285L23万m\20¨,水量达到431932万时厨水量达到5如.0b才万到2叮5年。年配水3232.18万m322年配水366431万m3年配水53408万m3各行业配水计划如下

全县工业用水分行业配置方案

一预留水量。预留水量主要用于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基地补充用水。年,预留水量达到47616万m3占全部工业用水的16.7%。依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中‘分配的总水量和县行业用水定额双控制的要求,充分满足工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优化配置工业水权,有计划地增力口工业用水,今后五年及“十二五”规戈U期,全县工业水权配置计戈U为:年配水土事29万班’保护绿洲,走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认识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实际出发,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转变用水观念,提高节水意识,自觉执行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规定。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产品力口工、酒类酿造、煤炭开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努力提高工业经济的总量和质量。进一步力口大以节水为重点的工业结构调整,压缩现有高耗水工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水资源消耗少、用水效率高的产业。对一些耗水量大、用水效益低的工业企业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造升级,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三优化工业水权配置。以发展定需水量、以效益定供水量”原则,科学合理安排水资源。行业水权宏观配置中,要留足工业水权,充分满足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儡在用水方面的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招商项目、重点龙头企业,要千方百计优先满足其合理用水需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用水量大、用水效益低的高取水行业、企业和项目,要坚决采取限制措施。

四完善工业用水计划。积极实施工业企业计划用水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企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要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规模、用水现状.、行业定额和新上项目用水需求,核定相应的用水总量指标,下达企业年度用水计划,并和企业签订用水计划责任书,做好企业取水许可证或水权证的核发及年度审核。

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工业节约用水。一是强化工业用水项目源头管理。取水量较高的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必须制定节水措施,否则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水务部门不予办理取水许可手续。二是加大对高耗水行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严格禁止高耗水工艺和设备进入生产领域。三要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试点。制定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低率等定量指标为主的节水型企业”基本标准,有计划地推进工业节水行动。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6

节能降耗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项紧迫而非常重要的任务。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节能降耗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实现全县“十一五”节能目标,坚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为主要抓手,以工业领域节能为重点,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促进长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节能降耗取得了良好进展,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重工化趋势加快,生活用能水平不断上升,客观上决定了能源消费处于增长加速期。同时由于我县属欠发达地区,工业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能源利用效率总体较低,做好节能降耗困难不少,要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压力较大。本文就我县能源消费情况及下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进行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xx县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一是能源消费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20xx年xx县能源消费总量54.2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56%,万元gdp综合能耗0.99吨标煤(全国1.21、全省0.86、全市0.82),在丽水各县(市、区)中居第二位,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指规模以上工业,下同)能耗0.75吨标准煤(全省1.43、全市0.92),比全省平均水平少0.65吨标准煤,比全市平均水平少0.17吨标准煤,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处于中下位置。

表一 :20xx年全市各县市区gdp和工业能源指标 (吨标准煤/万元)

全市

市区

xx

青田

遂昌

松阳

云和

庆元

景宁

龙泉

单位gdp能耗

0.82

0.77

0.99

0.73

1.37

0.66

0.81

0.51

0.50

0.74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0.92

0.96

0.75

0.58

1.89

1.10

0.91

0.29

0.29

1.23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市经贸委、市发改委《关于20xx年各县(市、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的通报》

二是电力消耗总量较大。目前我县能源消费品种主要为四大类:煤炭类(原煤、焦炭等)、油汽类(汽油、柴油、液化汽等)、电力和其他燃料。电力是我县能源消费的最主要品种。20xx年全县电力消费74995万千瓦时,按等价值折成标准煤为26.25万吨,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48.40%,接近全县年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煤炭类能源中原煤消费12.77万吨标准煤,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23.54%;油汽类消费中汽油和柴油分别消费2.80万吨标准煤和5.30万吨标准煤,分别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5.17%和9.78%。其他燃料消费3.82万吨标准煤,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7.05%,主要为竹木加工企业的下脚料和薪柴等。

表二 :20xx年全市各县市区单位gdp电耗情况 (千瓦时/万元)

全市

市区

xx

青田

遂昌

松阳

云和

庆元

景宁

龙泉

单位gdp电耗

1030.3

833.8

1373.8

1198.0

1763.3

678.6

1128.1

604.9

634.2

648.7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市经贸委、市发改委《关于20xx年各县(市、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的通报》

表三 :20xx年我县全社会能源消耗情况 (吨标准煤/万元、%)

煤碳类

油汽类

电力

其他燃料

能源消耗量

13.50

10.66

26.25

3.82

在全县能源消费总量中比重

24.89

19.66

48.40

7.05

数据来源:县统计局

三是第二产业能耗是能源消耗的主体。20xx年,在全县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费41.49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6.51%,其中工业能源消费40.67万吨,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00%;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分别占全部能源消费的2.45%和10.33%;生活能 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10.70%。

表四:20xx年全县三次产业能源消费情况 (万吨标准煤、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居民生活

小计

工业

能源消费总量

1.33

41.49

40.67

5.60

5.80

在全部能源消费总量中比重

2.45

76.51

75.00

10.33

10.70

数据来源:县统计局

四是工业主要行业能源消费不平衡。20xx年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75吨标准煤(当量值)。在全县能源消耗中排名在前5名的行业分别是水泥及建材行业、造纸及纸加工业、阀门铸造行业、电光源制造行业、金属压延加工行业,这5大行业20xx年能源消费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0.9%,而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县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5%,耗能量超过三分之二,而工业增加值还不到三分之一。

二、近年我县在推进节能降耗中做了大量工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节能降耗工作放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年度工作目标,积极创新理念,完善举措,落实责任,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20xx年,我县万元gdp能耗为0.99吨标准煤,比20xx年(1.02)下降了2.94%。今年前三季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56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33%。节能降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各项工作的落实。在组织领导上,坚持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方针。县政府成立了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推进全县节能降耗工作。县政府在每年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对全年工作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与重点乡镇、重点用能企业签订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将其纳入各乡镇、部门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 突出重点控制源头

一是抓项目审批源头管理。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的强制性门槛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审核条件,禁止投资建设各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项目。20xx年,专门制订了xx县工业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协调制度,对所有拟在我县投资的工业项目实行严格的决策咨询评估,把好项目进口关、产业布局关和项目投资审核关。今年以来,成立了xx县工业用地竞标者资格审核委员会,制订了《xx县工业用地竞标者资格审核办法》,对参加招、拍、挂的工业用地竞标人和投资项目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坚决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拒在门外。在经济工作中,优先鼓励发展能源消耗低、对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是抓重点行业和企业。我县将年综合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28家企业确定为县级重点用能企业,把水泥及建材行业、造纸及纸加工业、阀门铸造行业、电光源制造行业、金属压延加工行业作为全县节能降耗工作重点行业来抓。积极引导企业在目标制订、生产发展、技术投入、工艺改进、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管理等各方面融入节能理念,加强节能管理,落实节能措施。为积极推进重点能耗行业节能降耗工作,今年以来,开展了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编制,把准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关键环节、缺失环节以及推进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不断提高节能降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狠抓建筑等领域节能。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规模控制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安排,根据能源环境等要素的承载能力制订建设规划。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必须严格实施节能设计标准,在项目设计、建造中,使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材料。黄龙香格里拉建设项目被列入20xx年度应用新墙材试点项目,兴城广场公寓项目被列入20xx年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小区项目。积极关停粘土实心砖瓦生产企业,到20xx年初,全县20家粘土实心砖瓦生产企业全部实现关停。大力发展页岩砖等新型墙材,目前全县页岩砖生产企业达到8家,笕川页岩砖厂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新墙材生产示范线。大力开展生态乡镇建设,沼气等清洁能源在多个乡镇和村被利用,太阳能利用进一步普及推广。大力推进电网输配改造及新农村电气化改造,不断降低电力线路的损耗。

(三) 加强基础促进长效

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大院名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新型节能工艺和设备,改善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工业和生活锅炉及系统更新改造。在钢铁、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推广连铸连轧、热送热装等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试点和开展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通过iso14000认证和清洁生产认证的企业,县财政都给予了重点奖励。到20xx年底,我县共有6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4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业园区开展了生态化改造工作,并启动了规划编制。

三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要求年用能在1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必须组织实施一个以上节能技改项目。年用能在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必须编写能源利用评价报告。要求企业在项目新建、生产扩建中同时做好节能研究与设计,与生产同时竣工投产。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鼓励企业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和设施,引进上马新机器、新设备和新的工艺流程。水泥企业全部淘汰了机立窑生产线。燕京啤酒(浙江仙都)有限公司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废气全部回收用于工业燃料及日常能源,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费水平。今年以来,全县28家重点用能企业共上节能技改项目45项,总投资额达到5723.24万元。

四是不断完善节能潜力数据库体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要求每季度上报能源消耗情况,建立并完善能源使用台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数据库体系。县经贸、统计等部门加强对规模以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稽查和检查,积极开展培训和辅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全县节能状况,摸清了能耗底数,为“十一五”期间全县推进节能工作打实基础。

(四)加强监管营造氛围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根据国家部署,全面组织开展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活动,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底数,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全县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积极组织开展节能降耗联合执法检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整改无望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不按期淘汰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产或关闭。

二是注重教育培训。企业是节能降耗工作的主体。针对较大部分企业能源统计知识缺乏,统计不规范等情况,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召开专门培训会等形式,切实提高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是积极营造氛围。为了更好地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今年全县工业经济会议期间,专门邀请了浙江工业大学鲍健强教授作了题为《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讲座,提高了全县上下对做好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认识。精心组织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重点用能企业培训会、节能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起人人重视节能,人人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县在推进节能降耗中主要承受着两方面压力,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快速增加的压力,二是受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降低能源消耗的压力。“十一五”时期,我县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而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要完成这一约束性指标,压力相当巨大。从我县目前节能降耗工作所面临的难点现状和发展形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面临着能源需求总量快速增加的压力。我县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深化“工业强县”战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战略。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20xx年,我县的工业总产值顺利突破了百亿大关,同比增长了26%。而我县的能源消费总量比20xx年上升了11.56%,其中电力总用量同比上升了28.27%。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等能源消耗势必大量增加,用于生活消费的能耗也将保持较高增幅,这些都给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增加了压力。

二是企业节能降耗的支撑压力较大。目前我县还没有一家大型企业,全部是中小企业和近年来新办的企业,所有这些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期。与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都存在着共性问题,一方面是资金短缺,现有的资金大部分用来基础建设、发展生产和技术更新改造,难以抽调更多资金安排节能降耗。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特别是企业的节能技术人才十分稀缺,在节能技术研发及推广、节能工艺改进、节能产品生产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节能降耗工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目前来看,我县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新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引导和奖励企业节能降耗的措施不多,力度还不大,专门的节能政策措施目前还没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节能管理工作的新机制相对不足,缺乏对各类企业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管理节能的政策法规,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在“两高”行业清理整顿过程中,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关停淘汰限制等方面,缺乏具有刚性的、强制性手段。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尚不健全,工作人员相对较少,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经费短缺,给节能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在全国、全省大力倡导节能降耗,省内多数市县建立了节能专项资金的情况下,我县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国外普遍采用的综合资源规划、电力需求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能效标识管理、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还在探索之中。

四是节能降耗行业推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近年来,我县节能工作重点主要放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上,而且是仅局限于企业生产工艺、技术项目等节能改造,对其他行业节能改造涉及不多。建筑业、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等领域的节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县全社会综合能耗由一、二、三产业能耗和居民生活用能四部分组成。从20xx年全区全社会电耗结构分析来看,建筑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53.00%;商业住宿和餐饮业比上年增长32.94%;居民生活用电比上年增长13.42%;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比上年增长3.10%。

表五:20xx年主要行业领域用电量增长情况 (千瓦时 %)

建筑业

商业住宿

和餐饮业

居民生活

公共事业

及管理组织

20xx年用电量

560

1348

8061

1623

20xx年用电量

366

1014

7107

1435

增长率

53.00

32.94

13.42

13.10

数据来源:《20xx年xx统计年鉴》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建筑业、商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生活用电、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的能耗增长不容忽视,在下一阶段节能工作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五是节能降耗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规下工业能耗数据基本不健全,统计部门只进行抽样统计后进行概略测算区域规下工业能耗状况。节能宣传工作通常只局限在每年节能宣传月、宣传周上,全民性宣传发动不够。企业的节能降耗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不够,部分企业对能源统计知识缺乏,还有部分企业存在埋报产值现象。

三、主要对策措施

(一)明确一个目标

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既是经济任务,更是政治任务,必须要完成。在下步工作中,要紧盯“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不放,做到思想更统一,目标更明确,责任更落实,措施更严厉,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要细化年度节能降耗目标,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二)突出二项重点

一是突出项目节能重点。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大力实施燃煤锅炉改造、电机系统改造、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十方面的重点节能工程。结合xx实际,切实抓好“七个一批”节能项目实施,即“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抓好“一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测(审计)”,创建“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能源利用效率较好、节能技术先进的节能型企业,或清洁生产及绿色企业”;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项目”;抓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抓好“一批建筑节能项目和宾馆、商场节能改造项目”,抓好“一批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同时切实抓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促进节能降耗技术开发应用、节能工艺技术改造、新能源的推广应用等,使我县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

二是突出工业节能重点。切实抓好年综合耗能1000吨标煤以上的县级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督促企业在目标制订、生产发展、技术投入、工艺改进、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管理等各方面融入节能理念,加强节能管理,落实节能措施,在项目新建、生产扩建同时做好节能研究与设计,做好节能项目建设,与生产同时竣工投产,做到“增产不增能,扩建不扩能,增能靠节能”。重点用能企业必须加强能源利用管理,建立健全用能管理制度,落实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度,执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依法上报年度能源利用状况,组织实施节能降耗项目和技术措施,确保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实施三个抓手

一是积极推进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是节能降耗的主动力,是节能工作永恒的主题。一要推进锅炉及系统更新改造。据统计,我国三分之二的能源被锅炉消耗掉,全国工业煤80%用于锅炉燃烧,我国工业锅炉的实际热效率只有65%,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目前我县共有在役锅炉171台,其中工业锅炉115台,额定蒸发量4吨以上只有14台,总体锅炉小,热效率利用低,推进锅炉及系统更新改造相当迫切。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县锅炉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在锅炉改造中大力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燃气等高效、低污染锅炉技术,推广应用粉煤燃烧、辅机系统等节能先进技术改造低效落后、陈旧老化、运行效率低的工业和生活锅炉,分期分批改造甚至拆除现有能耗大、污染重的工业小锅炉和生活锅炉。二要推进电网、输配改造。推广应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逐步淘汰能耗高的老旧设备,不断降低电网损耗。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开展金属冶炼及金属制品等行业谐波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低效电机、风机、水泵等耗能设备。三要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推广连铸连轧、热送热装等新工艺、新技术,推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等。四要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推进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企业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创新体系,开展节能技术开发与技术攻关,开发能耗较低或能效较高的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技术与管理模式,创建节能型示范企业。

二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围绕工业发展目标,要集中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优先发展能源消耗低、对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贯彻落实“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政策,在工作推进上做到:一要“出新”,推上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清洁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清洁生产认证,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积极引导能源消费结构转变,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二要“选优”,引进来。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严格把住能耗增长的源头关,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能耗水平低、产品附加值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对年耗能1000吨标煤以上的扩建、新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按照国家产业导向目标,把好项目能评关,确保耗能行业准入各项制度的落实。三要“汰劣”,逼出来。采取有力措施,通过落实责任,明确节能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促进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设备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必要时对个别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使其外迁,促使能耗高的企业实现梯度转移。

三是着力探索节能管理。一要加强企业节能精细化管理。重点用能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强化基础工作,配置能源管理专职人员,通过专项节能改造、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实施,对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环节进行节能改革和创新,同时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到企业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二要加强新建项目管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年耗能超过3000吨标煤或年用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的新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必须包括符合节能要求的内容(节能篇),或增列节能篇报告。三要强化能源监控体系建设。县质监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增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四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能源利用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支持有技术有能力的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节能降耗信息咨询、技术服务,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四)拓展节能四大领域

一是抓好建筑业节能。全面贯彻《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第234号令)和丽水市政府《关于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丽政发)20xx[70]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型建筑,积极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严格组织建筑项目论证、设计、施工。积极推广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建筑产品,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空调与热水及地源热泵等用能技术和产品。加大对现有宾馆、饭店、政府和商业大楼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民用建筑节能。

二是抓好商业住宿和餐饮业节能。在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照明、制冷、供热等方面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节能新产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三是抓好居民生活节能。积极实施“绿色照明”工程,鼓励、引导全社会广泛应用节能型照明灯具。推广应用高效节能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半导体、太阳能照明系统等高效节电照明新光源和装置。鼓励农村推广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和太阳能,推广使用太阳能。

四是抓好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节能。政府机关要做好表率,带头节能,成为全社会节能的榜样。有关部门要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建立能源消耗考核制度,努力降低部门人均能源消耗。切实贯彻国家三部委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意见,禁止采购淘汰类用能产品和设备。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鼓励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油耗、低排放环保型车辆。各机关单位要带头执行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有关规定,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

(五)抓好五项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推动节能综合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扶持和成立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包括能评审核机构、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如清洁生产审核机构、节能技术咨询中介机构、能源监测测评中介服务机构),扩大各类中介机构规模,健全技术转移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技术转移的配套服务网络;通过节能服务网络平台,建立健全区域“三库”建设,即建立节能专家库,充实节能项目的技术点子库和节能企业行业案例库;探索建立节能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使之具备为企业、机关和学校等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的能力。

二是抓紧完善推进节能降耗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节能法规政策管理体系,重点要建立完善节能降耗责任、报告、公告、考评、督察等制度,形成有利于节能降耗的强逼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导向,完善相关节能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加大节能扶持资金的投入,对重大节能项目通过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渠道的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逐步完善对节能投资项目、研发生产节能新产品的企业扶持政策,激励节能工作的实施。加快制定和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引导、鼓励发展低耗能、高效益的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大力推进能源利用的减量化、循环化、高效化。强化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每年与重点用能企业签订节能责任书,下达年度节能降耗指标,并进行考核。要实行节能降耗“一票否决制”,对没有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的企业,取消当年各项优惠奖励政策。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乡镇,取消所有评先资格,并对主管和分管领导实行行政问责。

三是进一步加强节能监察管理工作。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积极建立区域重点耗能企业能管员联络机制和乡镇节能工作机制,规范节能工作台帐建设,特别对年耗能1000吨标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要设置一企一档,搜集相关能耗数据、节能设施状况及节能技改项目情况,做到有据可查。要积极实施年度监测计划和能源审计计划,加大处罚力度。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节能队伍建设。不断充实节能管理力量。要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在能源利用、统计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调结构、转方式、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机制创新、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保障,以“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为重点,以价格杠杆为手段,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通过能源“双控”倒逼机制,促进我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县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下降5%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控制在5.73%以内;全社会用电增速控制在9%以内,实施“腾笼换鸟”优化用能2万吨标准煤;完成30个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完成5家重点企业的能源审计和2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0MW;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3个。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抓好用能量交易机制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明确提出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行节能量、碳排放等交易制度”。2014年,全县要以用能量交易为突破口,深化能源“双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能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是建立用能总量预算化管理。实施用能总量预算化管

理,改变过去敞开口子用能,对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我县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用能总量预算化管理办法,根据“十二五”能源总量指标和年度节能降耗目标,核定各镇(街道)、开发区年度用能总量,通过用能登记、半年通报、年度决算、强化考核等制度安排、推动各镇(街道)、开发区完善用能预算管理、加大淘汰落后、节能技术改造、可再生能源推广等措施,确保实现区域用能总量动态平衡。

二是实施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初始用能权的核定是实

施用能预算化管理和推行用能量交易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县将制定出台重点用能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指导意见,以年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为重点,根据“十二五”前三年的年度用能情况,按照“三公”原则,全面核定其初始用能权,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公示,为开展用能量交易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用能管理的内生动力。

三是完善节能降耗目标考核。按照“十二五”能源“双控”工作要求,修改和完善我县节能降耗考核办法,把用能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用能预算化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管理、用能量交易实施情况一并纳入对各镇(街道)、开发区2014年度能源“双控”考核内容,推动全县用能量交易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积极发挥体制机制的倒逼作用。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倒逼作用,推动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是实施差别电价。结合运用工业绩效评价成果和差别电价认定权限下放的有利时机,加大对“”高能耗行业中淘汰和限制类工艺、设备以及确定的C类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二是实施惩罚性电价。国家和省共颁布实施了67个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几乎涵盖了高耗能行业和部分非工领域。今年要开展对高耗能行业和部分非工领域的行业能效对标考核,对超能耗限额1倍以内的,加0.1元/千瓦时,超1倍以上的,加0.3元/千瓦时。

三是实施用煤总量控制。2014年,省、市政府分别制定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们要按照上级的的工作部署,确保到2017年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一方面,倒逼热电企业加快锅炉改造,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倒逼非电用煤企业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运用。

三、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实现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根本所在和重要途径。2014年,我县要主动有为,强化推进,狠抓落实。

一是着力推进“机器换人”。按照“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机器换人365”工程,努力形成“机器换人”政策激励、重点特色项目推进和行业服务平台推进机制,着力推广以生产环节换人、单台设备换人、生产线改造换人、智能改造换人和组织管理改造为主的五种方式。实施“机器换人365”专项行动,力争实现“机器换人”项目150项和减少企业一线劳动力6000人的工作目标。

二是着力推进退低进高。进一步深化工业绩效调查结果的分析运用,建立健全全县工业企业用地、用能,用电、排污、税收“五本台账”,并按照《县提高工业企业亩均产出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对A、B、C三类企业实施差异化政策,以此推进“腾笼换鸟”、“退低进高”工作,全年腾退低效工业用地1300亩以上。

三是着力推进淘汰落后。按照“改造提升一批、转型发展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有序转移一批、整治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结合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和工业企业绩效调查,以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织造、粘土砖瓦窑等为重点行业领域,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通过分期分批,切实淘汰一批高耗能、重污染和不具有能源利用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相对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国家、省、市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实现年节标准煤2万吨以上的节能量。

四、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推广,发挥企业在能源“双控”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节能新技术推广。继续加大对印染、造纸、化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传统行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节能新技术推广会、交流会等形式,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技术、能量系统优化技术等节能适用技术向行业推广,不断提高行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深化非工领域节能。在做好工业领域节能的同时,不断深化建筑、交通、商贸、农村、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建设部门要按照建筑节能的要求,以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LED等绿色照明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路灯LED改造规模化水平,完成一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项目。交通部门要继续加大公路、水路运力结构调整,引导运输车结构向重型化、厢式化、专用化率方向发展,淘汰高耗能的车辆,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同时,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完善运力配置,引导人们绿色低碳出行。商贸部门要以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为重点,强化以节电为主要内容的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运用,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农经部门要以秸秆等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建设一批沼气利用示范工程。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以公共机构能耗统计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长效机制,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创建一批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三是强化重点企业的节能。深入开展重点企业能源体系建设试点。2014年,全县要开展能源体系建设示范企业的创建,引导重点用能企业逐步建立高效运转、持续改进、节能成效明显的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夯实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继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能源审计力度。2014年,确保完成5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任务。要把清洁生产作为贯彻落实省、市大气环境治理和“五水共治”的切入点和主抓手,以节能、节水、减排为重点,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4年,确保完成2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目标任务。

五、大力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工程。节能工程既是落实能源“双控”工作举措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主要途径。

一是实施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工程。组织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全力推进完成30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节能6万吨标准煤。在锅炉窑炉改造中,重点推进锅炉煤改气、煤改生物质、窑炉油改气等技术。在电机效能提升中,重点推进50千瓦以上落后电机的淘汰更新。在绿色照明推广工程中,重点推进路灯、企业车间照明LED替代。

二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相关政策要求,加大政策宣传、财政奖励、指导培训、备案服务等举措,鼓励县内外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在我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开展业务,对符合财政补助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优先安排节能专项资金。确保全年实施3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同时,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帮助节能服务机构争取国家、省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资金奖励,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大可再生能源推广运用。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不断调整和优化我县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用能增量。2014年,抓推进、抓并网、抓运行,确保完成20兆瓦的建设目标。

六、进一步完善能源“双控”长效管理。能源“双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当前,面对新一轮企业投资体制改革,我县将制定出台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对于清单外企业投资项目,政府将不再审批,而是实行立项备案、前置审批按准入标准自主承诺、竣工统一验收、事中事后“零容忍”监管制度。在确保实现“十二五”能源“双控”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我县项目能耗的准入标准和项目竣工节能验收管理办法,强化事后监管和相关整改、处罚等措施,进一步规范项目准入。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8

按照省委、省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部署,根据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办有关文件精神,什邡市工业经济局作为什邡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整治组组长单位20__年汇同相关成员单位,与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密切合作,切实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作风工作来抓,并列入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发动全市工业企业认真开展以“清洁化、秩序化、制度化”为标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是保证企业圆满完成灾后重建任务,重返全省“十强”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市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和进一步健全了由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周波同志任组长,市工业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什邡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工业企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2、结合实际,切实制定和重新印发了《什邡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如干部职工的发动、指导检查由总工会牵头,工商联、工业局配合。加大环保投入,加强工业污染的治理由环保局牵头,工业局配合;关闭小煤矿由安监局牵头,煤管办配合;节能减排由工业局牵头,环保、安监、工商联配合;质量监督和管理由质监局牵头,相关局配合,并明确了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3、运行状况良好。今年以来,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使该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入扎实。

二、目标明确,重点整治

1、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把“节能、节水、节材和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生产能源损耗,按标准技术废气废水废料排放,把企业建成生活工作环境优美、节能减排达标,文明规范的现代化企业”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的重点整治目标,要求全市工业企业按照目标要求,扎实有序的开展整治工作并取得实效。

2、各市属重点工业企业按照《什邡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整治组实施方案》,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的需求,重点抓好了以下整治工作:

(1)加强生产管理。一是原材料进厂必须进行检验或验证,按规定进行标识记录,按质堆放取用,堆放整洁有序;二是生产过程按工艺要求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按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有效控制,工艺控制指标达到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工艺纪律和工艺考核;三是生产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设施性能和正常运行,无积灰、油污和跑、冒、滴、漏现象;四是生产现场随时进行清洁、清理、整理,营造良好生产环境,保证生产有序进行;五是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各企业加强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的质量法规,质量责任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认真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职责考核,增强履责能力;六是严格质量把关,杜绝假冒伪劣。各企业严格落实质量检验制度,产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出厂,不合格产品决不允许出厂,要严格执行不合格产品、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严禁生产销售。七是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管理,确保各项指标达标,努力营造良好施工环境。

(2)集中治理生活区环境卫生,并转发了什邡市“除陋习、树新风”集中治理“三乱”工作的总体方案,要求各企业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认真执行。围绕城镇“七好”(垃圾收集好、污水处理好、广告设置好、车辆停放好、摊点摆设好、环境绿化好、文明习惯培养好)的治理目标,各企业切实抓好生活区环境治理,全年共收集运送处理生活垃圾1987吨,处理生活污水1768吨,设置各类广告牌128个,纠正车辆乱停乱放7648车次,发动员工参加公益劳动396次、7459人,并做到厂区卫生随时打扫,生活区卫生每周打扫,

办公室和办公区每天打扫,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3)继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百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全年各企业共提合理化建议6218条,帮助企业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充分的调动和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做到从“我”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为企业“节能减排”献计献策,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4)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为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国发[20__]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发[20__]12号)以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意见》(川府发[]45号)的要求,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指导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督促,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国务院、省、市对节能降耗工作的要求,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增强企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有可能影响全年节能目标任务完成的不利因素进行摸排、处理。积极运用现有的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加快节能技改,加快技术、工艺和产品升级,为完成节能目标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编织了《20__年什邡市工业节能工作方案》和《什邡市节能降耗工作预警调控方案》。配合省节能监察中心对川烟工作什邡分厂进行了节能监察,配合省工信委对川恒化工公司利用余热余压锅炉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核查(该项目获省工业节能奖励补助资金40万元),通过核查,该项目达到要求。此外,我局还根据省工信委的要求,组织了宏达股份公司、川恒化工公司、利森建材公司等三家企业进行了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资料申报;组织了大方新型建材公司、明日宇航工业股份公司、川恒化工公司、嘉寓门窗公司、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申报20__年节能减排中央投资项目预申报,完成了什邡市桂湖水泥有限公司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预计到20__年12月底全市14家部级、省级、市级重点用能企业能够全面完成20__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三、继续加强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良好气氛,形成长效机制和浓厚氛围

为了让全市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__年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领导小组继续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气氛,以便形成长效机制和氛围。全年共召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会议6次,共720人参加。对全市工业企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进行再宣传动员,对在新的一年中扎实有序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并于8月17日,为配合奋战100天,决战9.30,在什邡广场举行了“文明伴我行,和谐促发展”职工誓师签名活动,全市22户企业1000名干部职工参会,激发了广大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9月初又按照市总工会的要求,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市总工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竞赛》,33户企业参加,完成试卷890份。今年还印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宣传图解单页资料10000份,印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企业”活动工作措施1200份,下发专题文件4个、1600份,书写宣传标语1000条。各企业还通过层层发动,充分利用企业广播、报刊、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广泛动员职工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各项活动,形成人人爱企业、个个争当环保的宣传员、保洁员和监督员的良好氛围,营造我参与、我出力、我享受的舆论环境。

四、强化督促指导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领导小组重点督促指导了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原材料堆放、废料堆场、生产区内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管理和企业生活区卫生环境的治理等。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领导小组从今年以来分别对城关区企业和有关镇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目前,共检查大中企业(蓝剑饮品、科新机电、美大康药业、华润啤酒、宏达股份、玻钢、瑞特服装、川恒化工、新日钢、沃特龙服装、蓝剑磷化工等20家企业),深入双盛镇、师古镇、南泉镇、马祖镇工委所辖企业(小型企业)共30余家。通过以上现场检查,绝大多数企业生产和生活区环境都井然有序,有的企业还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启动仪式”, 开展了企业员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题签名活动。

9月18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总工会会议室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推进会,市总直属企业工会主席参加会议,会议就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进一步强调和要求,会上,市总工会向各乡镇企业发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措施和宣传文明标语共计1200份。强化培训。为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深入扎实的推进,市总工会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领导小组对企业和乡镇工委工会主席、骨干进行了4期共400余人的主题培训。

五、加强检查指导,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单位和相关人员,多次到蓝剑饮品、美达康药业、科新机电等30余个企业检查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要求企业全面整治“脏、乱、差”现象,改善安全环保状况,提高企业职工文明素养,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主动参与企业节能减排、工业污水、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废渣等工业垃圾的治理工作,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功能与作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整治领导小组召开联系协调会议4次,并就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能与作用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同时在宣传、协调、督促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合作,从而保证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有序高效的开展。

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

2、个别企业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理解不深,只注重抓企业发展,对企业的环境整治不够重视。

七、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全市工业企业共同支持、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企业环保设施投入,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3、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有关规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4、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规范化管理。

内容描述 关于20__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工作总结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9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市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工作落实,能耗指标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有效削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取得新成绩。

1.各项指标圆满完成。节能指标方面:据初步测算,XX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同比下降4.5%、5.61%,超额完成年初确定4.4%、5.3%的目标任务。“xxx”前三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下降率累计14.7%,XX年万元gdp能耗降到1.45吨标煤,已完成五年目标的73.5%。减排指标:经上级核查确认,我市XX年污染物减排完成年初下达的计划指标,cod排放量为33476吨,比上年下降7%,比XX年累计下降12.78%,so2排放量为12189吨,比上年下降16.35%,比XX年累计下降21.16%。

2.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健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组成人员、职责分工和议事规则,及时调整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完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督查、评估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层层落实责任,继续与各乡镇(街道)和重点企业(项目)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了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3.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尖峰水泥余热发电项目等3个国家节能(节水)重点项目、6个省节能(节水)重点项目、10个省千家重点企业节能推进工程项目、15个杭州市工业循环经济项目、25个富阳市工业循环经济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列入清洁生产计划的60家企业除1家因转制外均完成审核。日处理15万吨污水的灵桥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登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污水处理及污水管网工程基本完工。11家热电企业锅炉脱硫改造顺利推进,进展情况名列杭州市前茅。扎实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完成了237家企业的监测设施安装验收工作。

4.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加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按项目能耗量级别,实施分级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建设。根据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要求,全力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沿线小冶炼行业环境综合整治,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关停小冶炼企业19家,取缔铜球摊点1060.7亩、取缔无证无照球磨机加工点39家。启动第二轮限期淘汰关停“低小散”造纸生产线(企业)工作,已关停造纸生产线24条。淘汰关停粘土砖瓦窑9座196门、石灰窑37座。继续推进联片集中供热工作,完成第二批自备工业锅炉拆除工作,拆除锅炉容量共290.5吨/时。

5.宣传监管不断强化。切实加强能源监察,对XX年上半年没有达到节能目标的35家重点企业在媒体上公开通报,并责令整改,到年底,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142家重点用能企业只有1家能耗比XX年上升。出台《关于从严监管从重处罚违法排污企业的实施意见》,探索完善“捆绑责任制、有序用电制、有奖举报制、错时巡查制”等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顶风作案、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企业采取严厉措施、从重从快处罚,全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52件,罚没款1500多万元。继续抓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采取丰富多采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应予充分肯定。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抓好XX年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难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严峻的经济形势对抓好XX年节能减排工作增加了新压力。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市绝大部分工业企业面临着资金相对紧缺、效益下降的问题,而资金短缺、效益下降,就会影响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投入,其自觉性和主动性也肯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工业企业受原辅材料的影响,产成品价格大幅下滑,特别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如造纸业、铜冶炼业,其产成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40%以上,势必影响全市工业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总量。而一方面工业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总量大幅减少,相对来说,其产量没有减少多少,这就势必导致单位能耗的上升。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去年同期上升4.4%。146家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735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上升13.67%。

二是艰巨的保增长任务对抓好XX年度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由于我市现有产业结构的特性,客观上,原有的能耗、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基数高、总量大。“xxx”期间,杭州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平均水平为0.87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23吨标煤,而我市分别为1.7吨、2.71标准煤。尽管近几年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我市能耗水平仍然是杭州市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也正是由于我市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基数高、总量大,所以杭州市下达给我市“xxx”期间减排任务也特别重,位居杭州地区第一位,如“xxx”期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求我市在XX年的基础上削减30%(省下达给杭州任务削减15%,杭州下达给其他地区均为1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求我市在XX年的基础上削减20%(省下达给杭州任务削减15.1%)。一方面能耗、污染物排放基数高、总量大,削减的任务很重,而另一方面,如何保增长给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保增长,固然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固然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然而这个结构调整,这个转型升级,这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假以时日,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依然是当前保发展、保增长的重要选择。然而,新上工业项目特别是需要新上有一定能耗、有一定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已非常突出地面临着环境容量的制约。

三是体制性、制度性的问题也对抓好XX年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课题。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制约了管理工作的缺位;一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不够,影响节能减排任务的落实;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协调配合还不够,全社会重视搞好节能减排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节能减排机制不够健全,探索和创新的力度不够;全市计量、监控、统计、考核等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薄弱,监控的手段和统计考核的指标体系、方式方法等尚不健全完善。

以上三个方面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清醒的认识,并逐步努力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切实增强抓好XX年节能减排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和责任感、使命感的认识,才能切实做到坚定、清醒、有作为。

二、“5+2”工程,三年行动

今天大会的标题是富阳市节能减排暨“5+2”工程升级工程动员会。换句话说,既是XX年节能减排工作部署会,也是“5+2”环境升级工程动员会。对于“5+2”环境升级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已有一个文件下发给大家,请大家认真学习和抓好落实。在这里我再强调三层意思:

一是为什么要制订“5+2”环境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环境升级主导工程的细化、具体化;二是有助于在未来三年中全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方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晰。

二是什么是“5+2”环境升级工程

也就是什么是“5+2”,指的是未来三年我们要在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垃圾处理、绿化等5个方面狠抓整治升级,另外还要着力抓好造纸、铜冶炼“两大”行业的整治升级。如果“5+2”工程抓好了,我相信富阳的生态环境将会进一步有大的改善和提高。

三是抓好“5+2”工程需要我们各方配合,实干苦干

“5+2”环境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一方面需要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力配合,抓好落实,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不断细化、深化每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细化、深化每个部门和乡镇街道的目标任务,从现在抓起,从每一件具体工作抓好。

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真正通过整合“大环保”建设力量,提升“大环保”监管水平,健全“大环保”工作机制,就一定能逐步构建起具有“规划引导力、统筹执行力、创新创强力”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就一定能够为开创富阳“xx”环保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三、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XX年是实现“xxx”期间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今年的各项节能减排措施能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整个“xxx”期间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今年我市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是,(1)节能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确保完成4.6%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以上;耗能千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4%以上。(2)减排目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XX年的基础上削减24%,排放总量控制在2.9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XX年的基础上削减16%,排放总量控制在1.3万吨。围绕上述目标,各级各部门务必干字当头,打一场节能减排攻坚战:

1.必须严格控制准入,管住增量。(1)严把项目准入关。健全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市发改、国土、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分别从产业导向、土地供给、信贷等方面严格准入条件,禁止和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市环保部门要通过“以新带老”、“以大代小”等减排手段,有效遏制污染物排放的新增量。积极开展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提高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强化生态功能区规划。要严格实施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功能区的区划,并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和产业导向目录确定功能区发展方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按照“三位一体”方针,优先发展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小、对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要大力引进和发展运动休闲、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2.必须强化重点整治和设施建设,削减存量。(1)强化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整治。要抓好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造纸等能耗高的重点行业节能,尤其是要继续抓好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42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深化化工、印染、水泥、冶炼、造纸、电镀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工作,加强对cod、so2排放重点企业的监管。在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开展废水、废物循环利用工程,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总量。(2)要继续加快治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和废水综合治理工作。要继续抓好小流域综合整治。继续开展大源溪、松溪、剡溪、湖源溪、新桥江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3)要大力推进节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改,XX年开展市级以上节能技改投资项目建设30个。加快钱潮水泥0.45万千瓦、三狮水泥0.9万千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确保今年10月底前建成投产。加大工业锅炉技术改造力度,实施工业锅炉节能工程。实施抽凝式汽轮机组改造,鼓励热电企业将抽凝发电机组逐步改造为背压机组,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确时间、明确标准,重点推进春江回用二期及春南、灵桥区域截污管网建设。确保新登污水处理厂如期投入运行。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加快板纸热电污泥焚烧、富春江环保热电造纸污泥焚烧处理项目的建设,实现污泥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确保11家热电企业锅炉脱硫治理和10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改造任务的完成。(4)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抓好开发区高新园区、5个工业功能区循环经济试点和25个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推进30个重点节能节水工业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抓好30家重点用电单位电平衡测试。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完成全市6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3.必须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容量。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造纸、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今年必须按新的行业排放标准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淘汰。要确保完成常安小化工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并通过杭州市摘帽验收,要重点抓好1万吨以下造纸企业和第三轮粘土砖瓦窑企业的淘汰工作,确保今年完成50条造纸生产线关停工作。要继续拆除集中供热范围内的自备工业锅炉。

企业年度节水工作总结篇10

2007年,建材工业生产和销售快速增长,出口形势持续向好,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等重要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生产:统计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为17556亿元,同比增长32.7%,(增幅仅次于冶金和有色行业),高于上年同期3.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居各工业部门之首),增幅高于上年2.7个百分点。全国累计生产水泥13.6亿吨,同比增长9.9%,增幅低于上年5.6个百分点;累计生产平板玻璃4.97亿重箱,同比增长13.4%,增幅高于上年0.1个百分点。建筑陶瓷、深加工玻璃、玻璃纤维纱、石膏板、防水卷材、耐火材料生产增长幅度均超过25%。国家建材信息中心重点监测的12月份数据显示,140户水泥企业累计生产水泥4.44亿吨,同比增长12.9%;42户玻璃企业累计生产平板玻璃3.31亿重箱,同比增长11.2%。

销售:统计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现价)17156亿元,同比增长32.8%,高于上年2.9个百分点。平均产销率为97.72%,高于上年同期0.08个百分点。1―11月份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852亿元,同比增长32.7%,增幅高于上3.4个百分点。其中,水泥3503亿元,同比增长22.8%;平板玻璃412亿元,同比增长31.1%;建筑卫生陶瓷1490亿元,同比增长36.2%;水泥制品1203亿元,同比增长31.8%;非金属矿采选1181亿元,同比增长37.1%。1―12月份重点监测水泥企业累计销售水泥4.55吨,同比增长13.2%;玻璃企业累计销售平板玻璃3.19亿重箱,同比增长7.3%。

价格:2007年以来建材价格水平总体平稳有升,全年建材产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提高2.86个百分点。水泥价格总体稳中有升,部分地区提高明显,海口、广州、长沙、南昌、成都等省会城市第四季度都先后出现过短期暴涨。平板玻璃价格承接上年底上涨趋势,始终维持高位振荡。重点监测企业普通42.5级水泥和4mm浮法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288元/吨和69元/重箱,同比分别有明显提高。

效益:全行业经济效益同比大幅提高,1―11月份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96亿元,同比增长56.6%,行业内各分行业无一亏损。其中,水泥制造实现利润206.6亿元,同比增长64.7%;平板玻璃26.2亿元,同比扭亏增盈37亿元;玻璃深加工32亿元,同比增长5.7%。玻璃纤维及制品35.4亿元,同比增51.1%。建筑陶瓷64.9亿元,同比增长50.2%。水泥制品50亿元,同比增长47.8%。非金属矿采选87.8亿元,同比增长37.6%。

出口:累计完成出货值1461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出口创汇总额152.4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增幅较上年回落14.8个百分点。平板玻璃、深加工玻璃、玻璃纤维纱出口创汇继续保持30%以上高增长。近两年持续出口高增长的水泥自去年一季度首次出现下降,全年累计出口水泥及熟料3300万吨,同比下降8.6%,说明水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作用显现。但由于出口价格的提高,水泥出口创汇不减反增,较上年增长2.5%。

投资:建材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99亿元,同比增长50.8%,较上年提高17.8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持续两年下降后去年出现恢复性增长。上半年水泥工业投资增幅最高时达54.3%,下半年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较上年增长33%。平板玻璃89亿元,较上年增长23.4%。投资增幅超过50%的产品有隔音保温材料、砼结构制件、石灰和石膏制造、建筑用石、防水材料、建筑陶瓷、玻璃深加工等,非金属矿采选投资增长45%。

结构调整:去年新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88条,新增产能8940余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55%,落后产能由于淘汰力度加大进一步下降。中国建材集团控股组建南方水泥集团在水泥行业影响巨大,中材集团、海螺、冀东等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势头良好,兼并重组步伐也明显加快。水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10位大企业产量比重接近23%,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中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5%以上,其中,优质浮法达到20%,玻璃深加工率达到25%,前10户占全部玻璃产量比例超过50%。玻璃纤维产品中大型玻纤池窑工艺所占比例达到70%。

淘汰落后:去年各地关停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000多万吨,其中,通过拆除生产线淘汰的落后产能达到5200多万吨。关停淘汰落后玻璃产能650多万重箱。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已全部拆除或停止机立窑水泥生产。许多地方对落后立窑实施集中爆破拆除,淘汰落后方式和工作质量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过去淘汰落后产能那种停而不关、关而不拆状况得到改变。

节能减排:全行业节能减排意识提高,利用水泥生产余热发电的在建、拟建项目同比明显增加,仅获得国债和财政贴息支持的项目就有121项。协同处理和利用废弃物、垃圾生产水泥项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重视。建材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5.1吨标煤,较上年下降12%。主要建材产品单位能耗进一步下降,吨水泥综合能耗115千克标煤,比上年减少4.8千克,降幅4%。每重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17千克标煤,较上年下降9.7%。由于更加严格执行环保排放标准,有关水泥生产造成的粉尘及CO2、SO2排放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建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5.6亿吨,较上年增长16%。

2007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无论生产和投资的增长都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二是经济效益更好,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出口增速减缓,结构趋于优化。虽然出口增长是2002年以来同期最低的,特别是非金属矿和水泥等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速明显下降,但玻璃深加工和玻璃纤维及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四是建材价格波动幅度在加大。突出表现为水泥产品,去年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水泥需求旺盛。加之淘汰落后力度加大,一些地方上大压小节奏掌握不好,出现水泥价格在某一区域某一时段波动幅度加大。

二、2008年发展趋势

从国际环境看,今年全球经济可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前景尚不明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波动,主要资本市场震荡加剧,全球经济发生波动和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在增加;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从国内环境看,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政府换届之年。同时,还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举办29届奥运会。所以,今年必须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三过"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价格上涨压力更加明显,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尚存。因此,建材工业运行和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同在。

当前,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潜伏着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一是部分地区新上项目过于集中。虽然2007年水泥投资是恢复性增长,但不能忽视的是,部分地区也出现突击上新线、短期建设项目过于集中的问题。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中普通浮法工艺在建、拟建生产线也增势不减,甚至出现一个地区拟上7―8条线的现象。

二是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进展不平衡。虽然目前全国新型干法水泥平均比例达到55%,浙江省达到100%,但仍有少数省份比例还不到30%。按照“十一五”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应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去年虽然关停淘汰5200多万吨落后产能,但由于缺少经济补助等有效政策,仍然有一部分没有彻底拆除生产线,随时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三是外部原材料涨价,成本上涨压力增大。煤、电、油、运涨价趋势未改,华东等地水泥企业纷纷反映燃煤价格年初同比上涨100―200元。这些涨价因素将使建材生产成本费用提高、短期盈利能力下降,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面临较大压力。

四是年初出现的极为罕见的50年一遇的冰冻雨雪灾害对建材生产造成的影响。1―2月份已经出现水泥产量同比下降、效益下滑。

三、2008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2008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总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扎实推动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工作,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使建材工业继续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发展。

2008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目标:工业总产值19000亿元,增长15%;水泥产量14.5亿吨,增长9%左右;平板玻璃产量5.4亿重箱,增长10%左右;出口170亿美元,增长20%左右;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00亿元以上;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水泥和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能耗和排放较上一年进一步下降。

2008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重点工作是:

(一)继续促进结构调整

2008年要在总体推进全行业结构调整时,继续突出水泥、玻璃两个重点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好经国务院下发的有关结构调整文件,以及我委联合有关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的通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等文件的精神。

抓好总量控制,坚决制止盲目扩大产能。对新上水泥扩能项目必须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对新型干法比重较低的地区、继续支持其依靠发展促淘汰,加快结构调整。对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经较高和在建、拟建项目较多的省份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鼓励走出去,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新上项目所在地方政府要帮助企业实施好“等量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玻璃行业要按照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上普通浮法玻璃项目,防止重复建设。

今年要研究制定和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同时,根据已经的准入条件尽快对平板玻璃行业实施具体公告管理。

(二)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

根据去年工作进展情况,今年我们要在淘汰落后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工作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加强“上大压小”政策执行力度,各地要加快实施本地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方案,坚决完成既定的淘汰目标。对承诺上新型干法淘汰当地原有落后产能而不能如期淘汰的,要加大对落后产能企业差别电价、环保执法等措施力度,并停止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免税政策在内的各种税收优惠。尽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可考虑用取消水泥出口退税增加的税收设立水泥结构调整资金,专项用于落后企业的关停并转。

(三)继续鼓励支持大企业加快发展

水泥行业要把我委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的有关重点支持结构调整的大型企业集团政策落到实处。使他们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兼并重组帮扶落后小企业寻找转产出路,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在结构调整方面发挥导向作用。玻璃行业也要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之间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四)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出台切实可行政策,为企业开展节能减排项目扫清体制和政策上的障碍。水泥要重点支持余热发电、协同处理和利用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垃圾等方面的项目。要帮助水泥企业消除余热发电并网方面的障碍。平板玻璃在余热发电和推广使用节能门窗玻璃方面也要取得突破。整顿规范粘土砖生产秩序,促进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