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十篇

时间:2023-04-01 14:50:40

生物学家

生物学家篇1

星座:白羊座

血型:A型

中学时候的职业梦想:生物学家

中学时候最喜欢的学科:生物、物理

寄语中学生: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尽量帮助别人。

从小,就有人问我们:你们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从小,我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长大以后,我要当个科学家。到了中学,信念更坚定:我要当个生物学家。

13岁时,我进入上海市的大同中学读初中。我特别喜欢动手做实验,做轮船和飞机的模型,用细细的砂纸仔细打磨小木片,小心翼翼地弯折轮船的龙骨,可真是非常有耐心,而且兴趣盎然。那时,我还曾用小肥皂盒做过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外壳是由两个旧肥皂盒组成的,上面是绿色,下面是红色,里面一块小线路板上,焊着几个简单的结构,插上个小耳塞,就能收听到电台的节目。当时,爸爸妈妈规定我晚上9点钟上床睡觉,有时我就躲在被窝里用这个小收音机偷听故事。还做过一个简易照相机模型,不能用来拍照片,但却能反映出照相机的原理,外面的影像可以倒过来映在木匣子中。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生物课,每个星期还参加两次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在课外兴趣小组中,我们学习制作水果的蜡模型,把滚烫的蜡水浇进模子里,可制出来橘子、梨子、苹果、香蕉模型;还学习做叶脉书签,采来桂花树的叶子,放进氢氧化钠水溶液里煮,煮上15~20分钟后,先用水冲洗,然后用小刀片轻轻地刮去已经腐蚀了的叶肉,叶脉的经络就清晰地呈现出来,在上面染上各种颜色,用吸水纸夹干,就成了五颜六色的书签。做标本当然也是课外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我们做过兔子、鸟、蝴蝶等动物的标本,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做植物标本。

除了由生物老师带着我们课外兴趣小组的成员出去采集标本外,我自己也收集了不少植物标本。当时我还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标本夹,两根横向的木条固定几根竖着的木条,两片合在一起,采来的植物标本用练过字的毛边纸或报纸层层夹在当中,然后再将标本夹的两头用绳子紧紧绑牢。做植物标本时,每片叶子都要展平,有一部分还要反放,这样压好的标本就能把叶子的正反面都表现清楚。夹压植物标本的毛边纸或报纸要每天换,一个星期左右,植物里的水分就会被吸干,而植物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颜色,压干的花仍然非常鲜艳。把压好的标本缝钉在大的铅画纸上,右下角写上植物的名字、采集的时间和地点等。那时家中有一套20世纪中期按学科分类分册出版的试用本《辞海》,其中有一册是生物学的,所以,我就从里面寻找植物的拉丁文名字,在缝钉标本的铅画纸的右下角仔细描画下来。

初三的时候,经过兴趣小组的推荐,我去参加了上海市少年宫在黄山举行的生物科技夏令营,那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出去独立生活,也算当时成长的里程碑了。而且,可真是大开眼界。首先是见到了美丽的黄山,第一次见到山谷里的日出和日落,见到了云海、奇石、迎客松,当然很激动。那几天,也在黄山脚下各地采集植物、动物标本,收获非常大。

当时我一心一意的梦想,是当个生物学家。为此,还经常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在大同中学的那几年,每年春天,我都要观察并详细记录校园里树木开花发芽的情况,那时候我能叫出每一株植物的名字。记得我还曾给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张香桐教授写信表达我的理想,还得到他助手的一封回信,祝愿我梦想成真。

虽然我的数理化成绩一向全优,但我当生物学家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追究起来要怪我那双眼睛。我从十来岁起就开始戴眼镜,度数从150度开始一直往上走,去眼镜店验光是我最害怕的事,至今我还能感觉到一次次从吴良材眼镜店走出来时心中充满的绝望。最后,眼镜的度数终于超过了600度,当时的感觉仿佛是天塌下来一样,按当时的规定,我若选择理科,唯一能报考的只有理论物理和数学。所以,不得不弃理从文,打消生物学家的梦想。记得当时,我曾在日记中愤然疾书。显然,在一个少年的心里,那可真是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挫折了。

现在,不知学生物是否对视力仍有严格的要求。

【路子对你说】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几个画面,击缶、太极、昆曲、木偶……那些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景,让人心驰神往。和朋友们聊起来,我也情不自禁地赞叹,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那个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传统文化只意味着那些绵延传承很久、精美绝伦、已经消失或将要被时尚湮没的事物,譬如昆曲、木偶戏。

许多有形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濒临灭绝,是因为人们不再有那份欣赏的心态和志趣。读读这里选载的介绍对联、木偶戏和风筝的文章,你对这些事物感兴趣吗?

一个偶然的场合,听一位师长谈往事。他与书法家、学者启功先生非常熟悉。他说,每一回去启功先生家,都是老先生亲自来迎,哪怕保姆先开了门,也是向里面通报一声,某某来了,启功先生一定亲自来到门边,拉着门把手,把客人让进去。作为后辈,他感到不安。熟悉了,才知道启老对每位来客都是这样,无论尊卑老幼。他有些好奇,有一次忍不住问。启功先生说:“当年我的老师陈垣先生就是这样对我的。”这位师长总结似的感叹一句,传统文化,更是人的因素,“师之前,传之后”,传统才能绵延,人气断了,传统自然也没有了生命力。

生物学家篇2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进化综合中心的生物学家发现,在北美洲太平洋加州海岸蒙特利海底峡谷1,000米深处存在微小的生命体,它们将自己隐藏在海底沉积物中,并将附属肢体伸出以猎取食物为生。这些小生物依靠海洋生物尸体的碎屑或者“雪”为生。这些“雪”便是海洋表面死亡的浮游生物、排泄物、菌体等像雪花样的东西,它们从水体表面迁移沉降至海底,也被科学家称为“海洋雪”。

伦敦奥运会纪念币解释“越位”规则

为迎接将在7月27日开幕的伦敦奥运会,英国皇家铸币厂日前推出了一套纪念币,共29枚,分别代表了29个参赛大项,每一枚的面值为50便士。其中最有特点的当属代表足球的纪念币,这枚硬币上铸有越位规则的图解。越位是足球比赛中亘古不变的话题。设计者希望用一个普通的画面来诠释足球,进而借这幅图画来激发人们对这一话题的讨论。非足球迷们,你们能看得懂不?

世界上最小的工作犬

这只小萌狗名叫Lucy,身高约15厘米,体重0.91公斤,它打破了之前世界最小工作犬的纪录(约2.99公斤)。目前,Lucy在新泽西州工作,就职于养老院和医院,为那里的人们带去欢乐,抚慰心灵。吉尼斯的证书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记录这只狗狗所做的一切。

随折随用的纸锅

Hexa锅是由一种无毒防水的多层纸质材料制成,可以折叠。当然,最关键的是它携带特别方便,尤其是野外聚餐或露营的时候,可以把它跟正常锅一样直接放在明火上烧。可以用来煮一些液体食物,比如水、咖啡、牛奶、茶等。

新型太阳能电池板,让温室冬暖夏凉

西班牙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电板,在发电的同时对温室内种植的作物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在夏季还能制冷。该系统是根据一年四季太阳高度变化的原理,利用调整系统作用的方式来设计的。冬季太阳高度低,阳光会因为玻璃的折射转向光电板,而夏季则不受到透镜的干预,部分阳光会直接照射在光电板上。看似普通,实际上在夏季的冷却作用上省了空调的事。根据第一阶段在夏季的测试显示,该系统采用了光学方法,比起传统的单纯日照跟踪机械手段,可以增加15%的发电量。目前,第二阶段的测试正在进行中。

空中会议室,你还敢打盹吗

这是坐落在哥本哈根海滨的Nykredit银行办公大楼,拥有大型玻璃外墙的优雅外观,也是哥本哈根最大的办公楼之一。这样大型的玻璃外墙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散热,但是设计师们想到了用冷却水来降低室内温度,同时确保部分屋顶和侧面的玻璃可以打开通风。大楼最引人注目的设计是悬浮的会议室:在第三层和第五层分别设有悬浮的会议室,距离地面15米以上。另外,这幢大楼还设有玻璃电梯、阳台等,创造了一个敞亮、整洁的工作环境。

冰山状的房子

也许某天你在东京散步时,猛一抬头会以为自己看到了冰山。当然,日本建筑师Sanpei Junichi并没有想着要把这所房子设计成冰山的模样。这座沉睡在东京郊区的房子,外表是光滑白色的,线条组成了不规则的外观。房子内部的设计可用“极简”来形容,但是大片的透光玻璃让光线可以充满整间房子,亦不失温暖。

生物学家篇3

[关键词]气候 物候 文学家 生命意识 中国智慧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152-07

在中外文学批评史上,不止一个人提到过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法国19世纪著名批评家斯达尔夫人(1766-1817)在《论文学》一书里,在讲到“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苏格兰等国的文学)与“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的文学)之间的地域差别时说:“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别。气候当然是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斯达尔夫人之后,法国另一位著名批评家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里,除了一再强调“精神气候”(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提到过自然气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英国小说老是提到吃饭,最多情的女主角到第三卷末了已经喝过无数杯的茶,吃过无数块的牛油面包,夹肉面包和鸡鸭家禽。气候对这一点大有关系。”自从斯达尔夫人和丹纳提到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之后,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学批评界,也有学者提到这一问题。气候影响文学这一提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这个发现无论是对文学批评来讲,还是对文学创作来讲,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遗憾的是,斯达尔夫人等人并没有就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他们只是点到为止。气候影响文学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具体问题:一是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是什么?二是气候影响文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这两个具体问题得不到解答,那么气候影响文学的问题就只能是一个或然性的问题;如果解答了这两个具体问题,气候影响文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必然性的问题。关于气候影响文学的主要表现问题,笔者已有多篇论文探讨。①本文的目的,即在试图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借助气候学与物候学的知识,必须借助中国智慧。

一、从气候学与物候学的角度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

气候是一种自然现象,文学是一种精神现象。气候是不能直接影响文学的,它必须以文学家为中介,气候只能通过影响文学家来影响文学。那么,气候影响文学家的什么呢?可以说,既能影响文学家的身体,也能影响文学家的精神。换句话说,既能影响文学家的生命(包括健康状况、寿命长短等等),也能影响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包括对生命的种种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就生命(或身体)这一方面而言,气候对所有的人都能构成影响,文学家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真正有所不同的,是在生命意识(或精神)方面。正是在生命意识(或精神)方面,文学家对气候有着特殊的反应。

(一)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所谓生命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命所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生命本身的感悟和认识,例如对生命的起源、历程、形式的探寻,对时序的感觉,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等等,可以称为“生命本体论”;一是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把握,例如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的不同看法,可以称为“生命价值论”。人的生命意识的形成,是与人的时间意识同步的。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面对有限生命和无限时间的矛盾,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学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命本体论和生命价值论。所以人的生命意识问题,从本质上来讲,乃是一个时间问题。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与普通人的生命意识,就其内涵来讲是一样的。但是表现不尽一样。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比普通人的更强烈,更敏感,也更细腻。尤其是对时序的感觉这一方面,文学家的优势特别明显。

时间的流逝是悄无声息的,一般人对时间的流逝过程,通常是浑然不觉的。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之所以会有某种时间上的紧迫感或危机感,是因为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这些生命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一是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即有关的物候现象。关于后者,英国学者弗雷泽说:“在自然界全年的现象中,表达死亡与复活的观念,再没有比草木的秋谢春生表达得更明显了。”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命是异质同构的。人的生老病死,与动植物的生长荣枯一样,都体现了自然生命的节律。问题是,一般人对人类自身(尤其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的生老病死的反应是敏感的,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则不够敏感,甚至有些麻痹。多数情况下,似乎只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种地的农民)和文学家算是例外。然而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于物候的反应,通常是一种知性的或理性的反应,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例如种地的农民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想到的是季节的早晚,以及农事的安排;文学家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则会想到时间的流逝,并由时间的流逝,想到个体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晋代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就是讲文学家因四时物候的变化,引发了关于生命的或悲或喜的情绪体验。郁达夫在他的散文《杂谈七月》中写道:“阴历的七月天,实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所谓‘已凉天气未寒时’也,因而民间对于七月的传说、故事之类,也特别的多。诗人善感,对于秋风的惨淡,会发生感慨,原是当然。至于一般无敏锐感受性的平民,对于七月,也会得这样讴歌颂扬的原因,想来总不外乎农忙已过,天气清凉,自己可以安稳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缘故。”由此可见一般人和文学家对于物候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文学活动是一种生命体验。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他们的这些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清代黄宗羲《景州诗集序》云:“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倾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所谓“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就是指诗人能够敏锐地、细腻地、强烈地体验和感知动植物的生命律动;所谓“能结之不散”,就是指他们能够抓住这种体验和感知,并且把它用诗化的形式(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家对生命的体验、感知和表现,又可以唤起或强化更多的读者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所以说,生命意识对所有思维健全的人都是重要的,对文学家尤其重要。一个文学家如果没有敏锐、细腻而强烈的生命意识,不能算是优秀的文学家;一个读者如果不能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他(她)对于生命的体验和思考,乃至他(她)的生命质量,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二)气候与物候

文学家为什么对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这与物候的特点有关,也与气候的特点有关。

所谓气候,按照《现代地理科学词典》的解释,是指“某较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特征和综合统计情况”。同气候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它的周期性,一是它的地域性。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而所谓物候,按照《现代地理学科学词典》的解释,“是生物受气候诸要素及其他生长因素综合影响的反应”,用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的话来讲:“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物候是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时序性和地域性。通过物候,可以了解气候的变化、时序的更替和各地季节的迟早,所以物候学也被称为生物气候学。

物候被称作是“大自然的语言”。在大自然中。那些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以一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物候现象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植物(包括农作物)物候,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苗、开花、吐穗等现象;二是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两栖类动物的迁徙、始鸣、终鸣、冬眠等现象;三是气象水文现象,如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等。物候这门知识,原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为了掌握农时,早在周、秦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物候的观测,根据物候来安排农事。中国关于物候的记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诗经》、《左传》、《管子》、《夏小正》、《吕氏春秋》、《礼记》、《淮南子》等书,都有不少关于物候的记载。如《礼记・月令》讲:“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玄鸟至。至之日……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这就是两千多年前人们对黄河流域初春时的物候现象的一个概述。物候学最早是在中国产生的,中国是物候学的故乡。

(三)物候的时序性与文学家的时序感觉

在中国,最早关于物候的记载,是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诗经・豳风・七月》云:“四月秀萋,五月鸣蜩”;“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讲的就是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的物候现象。而《秦风・蒹葭》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邶风・北风》之“北风其凉,雨雪其雾”,《王风-黍离》之“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等等,讲的则是西周时期的秦(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一带)、邶(今河南汤阴一带)和东周时期的洛邑(今河南洛阳一带)的物候现象。这说明物候现象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也影响到文学创作;也说明文学家对于物候现象的感受、观察和描写,实际上要早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农民根据相关物候的出现来判断季节的迟早,从而适时地安排农事。文学家则由相关物候的出现,感知时序的更替,从而引发种种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这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诗经・唐风・蟋蟀》云:“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蟋蟀在堂”,这是西周时唐地(今山西曲沃一带)秋天的物候。蟋蟀进屋了,一年的时光就所剩无几了,诗人由此想到有限的生命正在一天一天地流失,于是主张及时行乐。但是又认为行乐也不能过分,还得顾及自己的责任:“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所谓“忧深而思远也”。这就是文学家由“蟋蟀在堂”这一物候所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所以笔者认为,物候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就像物候与农事之间有必然联系一样。中国文学有着3000年的历史,其中有2900年是古代文学的历史。古代文学作为农业社会的精神产品,它的题材、情感、思想、表现方法和形成机制等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农业社会的种种印记。由物候联想到时间,再由时间联想到生命的流程、状态、价值和意义,这是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形成机制。

物候所体现的是大自然的节律。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命同样体现了大自然的节律。是什么东西把物候和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了呢?笔者认为,是时间。物候所反映的是季节的迟早和时序的更替,它的实质是个时间问题;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文学家对自身生命和时间的一种自觉,它的实质也是个时间问题。正是时间这个“节点”,把物候和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了。因此,在文学作品中,物候的出现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的流露,可以说是一种因果关系。当文学家写到物候的时候,多是为了表达某种对于生命的体验或者思考;当文学家表达某种对于生命的体验或思考的时候,往往离不开某些特定的物候现象的触发。

综上所述,正是气候的变化引起了物候的变化,物候的变化触发了文学家对时序的感觉(生命意识),文学家对时序的感觉(生命意识)被触发之后,才有了文学作品的产生。气候并不能对文学家的时序感觉(生命意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必须以物候为中介;物候也不能对文学作品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必须以文学家的时序感觉(生命意识)为中介。因此物侯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就成为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

二、用中国古代文论智慧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

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除了借助气候学与物候学的知识,还可以借助中国古代文论的智慧。笔者发现,早在南朝梁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约466-约537)和钟嵘(约467-约519)就曾经不自觉地涉及到这一问题。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乌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圭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果”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骸毖Р莩嬷韵。

笔者认为,刘勰的这两段话其实就是在讲气候与文学的关系,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讲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要真正理解这两段话的意思,必须注意厘清以下三组概念(词语)的内涵:一是“气”、“阳气”、“阴律”;二是“物”、“物色”;三是“心”、“情”、“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矜肃之虑”。

先看第一组概念(词语)。“气”这个字在汉语中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心雕龙・物色》的这两段话里,“气”字一共出现了四次,“英华秀其清气”的“气”当是指气味,“写气图貌”的“气”当是指气氛,“天高气清”的“气”当是指天气,这三个“气”字似乎不难理解,那么,“阳气萌而玄驹步”的“气”是指什么呢?这需要联系同一语境中的相关词语来理解。先看“阴律”。刘勰讲:“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玄驹”就是蚂蚁,“丹鸟”就是螳螂,而“阴律”二字,就是指“阴气”。詹瑛《文心雕龙义证》:“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这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春天)阳气萌发而蚂蚁行走,(秋天)阴气凝聚而螳螂潜伏”。㈣刘勰这两句话,从意思和句式两方面来看,均源于汉代崔驷《四巡颂》:“臣闻阳气发而鸽鹧鸣,秋风厉而蟋蟀吟,气之动也。”阳气萌发而鸽鹧(黄莺)鸣叫,秋风凌厉而蟋蟀,这是讲春秋两季的两种物候。这两种物候的出现,正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所谓“气之动也”。清代宋荦《(明遗民诗)序》云:“譬诸霜雁叫天,秋虫吟野,亦气候所使然。”可以看作是对崔驷这几句话的一个最切当的解释。刘勰这两句是由崔驷而来,崔驷是在讲气候问题,刘勰也是。再联系“四时”这个词来看。刘勰讲:“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人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当“气”字与“四时”处于同一语境的时候,这个“气’’字便是指气候。所谓“微虫犹或人感,四时之动物深矣”,意即小小的虫子(蚂蚁和螳螂)尚且受到气候的感召,可见四时气候对于生物的影响原是很深刻的。总之,当“阳气”与“阴律”(阴气)并举,又与“四时”这个表示时令的词出现在同一语境的时候,这个“气”字,就只能是指“气候”了。既然“阳气”与“阴律”这两个词是指气候,那么“春秋代序,阴阳惨舒”中的“阴”与“阳”这两个词,也是指气候,因为它们和“阳气”、“阴律”一样,也是与“春秋”这个表示时令的词组出现在同一语境里。

再看第二组概念(词语)。“物”这个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物,万物也。”本义是指客观存在之“物”。王元化指出:“《文心雕龙》一书,用物字凡四十八处(物字与他字连缀成词者,如:文物、神物、庶物、怪物、细物、齐物、物类、物色等除外),……这些物字,除极少数外,都具有同一涵义。……即《原道篇》所谓郁然有彩的‘无识之物’,作为代表外境或自然景物的称谓。”由此可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所讲的这个“物”,是指“自然景物”。需要指出的是,“自然景物”不可笼统言之。按照物候学的观点,自然景物有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者,也有不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者。前者为物候,后者为一般的自然景物。例如《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讲的“物”,就不是一般的自然景物,而是指物候。要理解这一点,必须搞清楚“物色”的含义。“物色”这个词,最早出于《淮南子》、《礼记》等书。《淮南子・时则训》云:“仲秋之月,……察物色,课比类。”《礼记・月令》云:“仲秋之月,……察物色,必比类。”可见“物色”这个词是和季节联系在一起使用的。又梁萧统《文选》“赋”的“物色类”中,收有《风赋》、《秋兴赋》、《雪赋》、《月赋》四篇,唐李善注云:“四时所观之物色之赋。”“物色”的定语为“四时所观”,可见“物色”是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景色,即物候,不是一般的自然景物。大凡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景物,即属于物候学所讲的“物候”。刘勰这两段话是在讲“物色”,其实就是在讲物候。例如:“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讲物候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讲物候对人的影响;“岁有其物”,是讲物候的周期性(以一年为周期);“物有其容”,是讲不同的物候具有不同的季相(也就是不同的色彩和形态),而‘‘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则是讲特定气候环境下的物候现象,不是讲一般性的自然景物。至如“‘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骸学草虫之韵”等等,也都是在讲特定气候条件下的物候现象,而不是讲一般性的自然景物。

再看第三组概念(词语),即“心”、“情”、“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矜肃之虑”。这一组概念或词语,是指文学家的主观感受,也就是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讲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中的“七情”,亦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个不难理解。问题是,文学家的主观感受是有具体指向的,所喜者何?所怒者何?所哀者何?所惧者何?等等,是不可以笼统言之的。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的情感也是有季节性的。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所谓“叹逝”,就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时光周而复始,今年花开叶落,明年还会花开叶落,但人的生命却不能周而复始,今年见到花开叶落,明年不一定还能见到花开叶落。此即所谓“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叹逝”具体来讲就是感叹人的生命在一天一天地流逝。这就是人的生命意识。人的生命意识是人的一种人文积淀,其中既有人类集体的记忆,也有个体的体验和思考,它是长期形成的,久存于心的,并不是此刻才孕育的。通常情况下,人不可能每时每处都想到生命问题,人的生命意识沉潜在人的意识深处,它需要某种感召,某种触发,才能被激活起来。所谓“喜柔条于芳春”,是说看见早春刚刚抽芽的柳条这一物候,感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新的一年预示着新的希望,预示着生命的新的起色,所以为之欣喜。所谓“悲落叶于劲秋”,是说看见深秋纷纷而下的落叶,感到一年的时光又将过去,自己的生命又老了一岁,离死亡的大限又近了一步,所以为之悲伤。这就是“瞻万物而思纷”。所谓“万物”,在这里就是指不同季节、不同时令的物候;所谓“思纷”,就是指由不同季节、不同时令的物候所触发的关于生命的种种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所以说,人的“七情”是有具体指向和具体内涵的,是有季节性的,不可笼统言之。同样,刘勰所谓“献岁发春”、“滔滔孟夏”、“天高气清”和“霰雪无垠”是说四时物候,而“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和“矜肃之虑”,则是与四时物候相对应的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思考。物候乃四时之物候,具有季节性和时令性,文学家因物候的变化而触发的生命意识也具有季节性和时令性。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和“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几句话,实际上涉及到以下三组关系:一是“气候”(阴阳)与“物候”(物色)的关系,二是“物候”(物色)与人的生命意识(心或情)的关系,三是人的生命意识(心或情)与文学(辞)的关系。由此可见,刘勰对于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的认识,实际上要比斯达尔夫人全面得多,也具体得多,只是历来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未曾察觉而已。历来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只注意到第二、第三组关系,而忽略了第一组关系。例如,刘绶松《文心雕龙初探》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两句很扼要地阐释了自然环境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只有真正地对自然环境有了深刻的感受,而这种感受迫使人们不得不用艺术语言(辞)将它表现出来,这样产生出来的作品,才能够具有感人的力量。”刘大杰《中国文学批评史》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两句,扼要地说明了人们的感情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而文辞则又是由于感情的激动而产生的。”他们都强调文学(辞)是由于感情的激动而产生的,而感情又是随着自然景物(物色)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他们都不曾意识到,自然景物(物色)又是因为什么而变化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刘勰已经触及到了,这就是“春秋代序,阴阳惨舒”,就是“阳气萌”和“阴律凝”,也就是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春秋代序,阴阳惨舒)引起物候的变化(物色之动),物候的变化(物色之动)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心亦摇焉,情以物迁),文学家生命意识的触发(心亦摇焉,情以物迁)导致文学作品的产生(辞以情发)。这就是气候影响文学的机制。刘勰的表述本来是完整的,后人的阐释反而不够完整。

当然,也不能责怪后人思虑不周,或者“失察”,因为刘勰本人的主观意图并不在讲气候与文学的关系,而在强调“以少总多”的创作原则,反对“文贵形似”的错误倾向,倡导“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效果,也就是主张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所以笔者认为,刘勰只是触及到了气候与文学的关系,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关系的重要性,更没有对这种关系进行专门的研究。

刘勰之后,梁代另一位著名批评家钟嵘在他的《诗品序》里,也触及到了这个问题:“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里的“气”,也是指“气候”。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一书在讲到钟嵘这四句话时,就是这样解释的:“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把“气之动物”的“气”解释为“气候”,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当然,这条解释也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把钟嵘这里所讲的“物”笼统地解释为“景物”,二是把他这里所讲的“性情”笼统地解释为情感。实际上,钟嵘这里所讲的“物”,并非一般性的景物,而是指“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等四时物候;钟嵘这里所讲的“性情”,也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指由物候所触发的关于生命的种种体验和思考,包括“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以及逐臣去国的悲哀,弃妇离宫的伤痛,将士久戍不归的惆怅,思妇独守空房的幽怨等等,而这种种的体验和思考,其实就是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生物学家篇4

一次是为了麻雀。1955年,听信农民意见,麻雀祸害庄稼,于是在他亲自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第27条规定:“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并在全国开展了“除四害”运动。

麻雀虽然在秋天啄食庄稼,但在其他季节更多地是大量捕食虫子和虫卵,对人类益大于害。1956年秋,中国动物学会在青岛召开了一次麻雀问题讨论会。朱洗首先发言,他说,1744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因为讨厌麻雀每天唧唧啾啾叫个不停,而且偷吃樱桃园里的果子,就下令悬赏除灭麻雀,谁杀死一只麻雀就可以得到六个芬林的奖金。于是大家争相捕雀,结果麻雀没有了,果树的害虫因没了天敌,越繁殖越多,把果树叶子都吃光了,结不出一个果子来。国王不得不急忙收回成命,并且被迫去外国运来麻雀,加以保护和繁殖。朱洗还介绍了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了扑灭害虫,从国外引进麻雀的情况。当时,郑作新等专家也为麻雀的命运发出了科学的声辩。

1957年10月26日公布《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麻雀留下了一个口子,“除四害”的条文改为:“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要消灭。”但在1958年高潮中,还是不分城乡,开展了消灭麻雀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据统计,共捕杀麻雀19.6亿只。1959年春夏,上海等地树木发生大面积虫害。朱洗等生物学家再次发声。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向报送了《关于麻雀益害问题的报告》,介绍了朱洗等人的意见,引起了的关注。1959年12月29日和1960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再次召开麻雀问题座谈会,成立麻雀研究工作协调小组。1960年3月18日,发话:“麻雀不要再打了,代之以臭虫。”接受了科学家的诤谏。

另一次是为了写书。朱洗从1936年动笔,开始写66万字的巨著《生物的进化》,几经搁浅,到1958年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内容是进化思想的渊源、进化的事实和对进化原因的讨论,只是在最后,把生物界的现象引申到人类社会。认为克鲁泡特金反对弱肉强食,用事实证明要先有和平、安适,才有进化;要互持、要互助,才能抵抗自然界中千万的强敌。生物中数目最多,种族最隆盛的物种,大都是合群的,如蚂蚁、白蚁、蜜蜂等,它们在团体中过着友爱美满的生活。人类当然不能例外。同种相残是退化灭种的因素;互助友爱才是进化的大道。这是由观察自然现象所得的高尚道德。大家如果明白过去大小战争的错误,痛改前非,那么,不但大小战争可以绝迹于人世,而且未来的和平幸福是享不完、受不尽的。朱洗的见解,和现今提倡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相当吻合。但在当时却不合时宜。

生物学家篇5

化石的研究者,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的权威古生物学家柯里教授(Philip J. Currie)及其博士研究生邢立达,美国犹他州迪克西州立学院的哈里斯教授(Jerald D. Harris)描述了这批珍贵的标本。

昌都地区的地理位置位于拉萨与成都之间,这是雪域高原的另一个世界,是锁在横断山脉深处的一片净土,孕育着神秘、孕育着恢弘、孕育着古老而独特的高原文明。这里还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产生和流传的主要地区,“大脚印”则是昌都城外一处有名的神迹。

“大脚印”并非格萨尔王所留

闻名昌都的“大脚印”位于昌都镇国道沿线路边的悬崖上,至少八对“脚印”由上往下而行,脚印最长达1.7米,近观犹如巨人光着脚丫踩在泥泞上而留下的印迹。这处遗迹发现于1999年初,当时工程队正在修建昌都邦达机场至昌都镇公路,修路放炮时“炸”出了这些足迹。

当地民众认为是这一举动惊吓了山神,山神一怒之下远走他乡而留下的“脚印”,也有人认为那是格萨尔王留下的足迹。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戌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名扬四海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此后,当地信徒将“大脚印”奉为神迹,凡经此地,不少信徒都要敬上一条哈达,所以现在“脚印”周围都是人们敬献的哈达。而昌都地区政府为了保护这处古遗迹,也在大脚印周围布置铁围栏,并在脚印上涂抹了保护剂。

此后的数年里,邢立达等人多次考察了此遗迹,经过详尽的野外考察与分析,最终确认这批“大脚印”为早-中侏罗世的恐龙足迹。“蜥脚类恐龙的足迹非常特别,是由较小的前足迹和大型的后足迹组成,”邢立达告诉记者,“而这前后足迹有时候会相当靠近,甚至重叠,这时候就会出现类似人脚的形状,如果上下颠倒来看,就更像了!这也是大脚印被认为是巨人足迹的原因。”

奇妙的昌都恐龙群

目前,经过古生物学家的分析,已经暴露出来的蜥脚类恐龙行迹至少有八对,分为三道,行走方向基本一致。古生物学家将这批足迹归入雷龙足迹(Brontopodus)。雷龙足迹是一类著名的恐龙足迹,全世界目前已发现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大半都属于此类。

有趣的是,足迹附近还发现了丰富泥裂和波痕。“这表明了昌都大脚印的保存环境,可以想象,当时的大型蜥脚类恐龙漫步在水畔,在泥泞的地面留下足迹,随后水退去,地面干裂,”哈里斯教授介绍说,“从地质时间上来看,昌都当时正处于海陆交替的阶段,这些大恐龙说不定正漫步在海边呢!”

那么,具体是哪一类蜥脚类恐龙留下了“大脚印”呢?柯里教授告诉我们答案:“这些足迹能提供我们很多造迹者信息,从较宽的行迹来看,很可能是大型的巨龙形类留下这些足迹。”而足迹推断,这些巨龙形类可能长达18米!这几乎等于两辆公交车的长度!

生物学家篇6

如今,面对油价高企和环境污染的困扰,在大豆、玉米等生产生物燃料近年来争议不断的情况下,海藻燃料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多国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寻找在经济和环境上可行,且可以商业规模生产海藻燃料的方法。

产油率是其他作物数十倍

西班牙一家生物公司日前与欧洲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一项绿色工程,其在位于西班牙北部的奇克拉纳市建造了海藻养殖池,利用污水处理场的废水作为养料,通过海藻的光合作用生产并提炼出生物燃料,希望以此向人们展示这一技术的广阔前景。不同菌种的海藻生产不同种类的燃料―一些海藻用来生产像大豆或其他油料作物生产出来的那种甘油酯,其他的海藻则用来生产类似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此项目预计将在一年时间里生产出500升生物燃料和1500立方米甲烷。

研究人员将富含有机物的废水输入养殖池中,通过光合作用加速海藻的繁殖。当海藻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取出。经过脱水、液化和高压处理后,就能够获得几乎与目前石油一样的生物燃料。

与甘蔗、油菜籽等其他能够产生生物燃料的作物相比,海藻相当高产。美国能源部一份报告中提及,目前特定藻类的出油量已经达到大豆的60倍。

公司创新与技术部经理弗兰克表示,如果将现有的养殖池扩大到10公顷,那么每年将产出20万升生物燃料和60万立方米甲烷,足以供400辆汽车使用一年,而且生产过程绿色环保,这家公司希望尽早推动这项技术的商业化运营。

投入商业运营尚需十几年

海藻产油研发专家表示,这一产业前景之所以诱人,是因为海藻生产出来的燃料不仅和现行的汽车的油路结构如管道、油箱和油泵等兼容一致,而且燃烧起来比化石类柴油更清洁。

目前很多公司已经看到了这一技术的潜在商机,纷纷加大力度进行研究,但是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将这一技术投入商业运营可能还需要十几年时间。因为,要想真正在未来取代石油,就必须要过“价格关”。

目前海藻产油技术还需要解决产油量低和耗能高的问题。研究员克劳迪奥说:“把生物燃料从水中提取出来还是个技术难题,因为如果生产环节的耗能比产出还高就得不偿失了,更谈不上绿色环保。”

对此弗兰克表示,“我们需要把生产环节的费用降低到目前的五分之一才能与化石燃料竞争。”他所在的公司希望能在2015年之前实现这一目标。

除西班牙外,美国、法国、英国等多国早在几年前就纷纷开始了研究,致力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希望能在海藻产油领域拔得头筹。有的公司选择在封闭的黑暗环境中养殖藻类。封闭式光合反应器的优点在于水分不易散失,可以长期省水省肥地培养藻类,成为比较受欢迎的海藻培养模式,但是研究发现这也并非尽善尽美。

比如,缺少了水分蒸腾这一天然降温手段,就需要额外耗费能量控温。此外,密闭的容器内部容易形成细菌菌落的生物被膜结构,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因此需要定期清洁,这也是一大笔开支。还有,一般而言,光合反应器中藻类的密度会比露天池塘大,伴随高密度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确保管中的藻类都能得到足够的光线。为了优化光照,目前采取的通用手段是用泵让藻类不断翻动,结果是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产生了额外的碳

生物学家篇7

但正当电影中的情节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时,却有一些人―古生物学家对此大为不满。

他们认为,虽然这部电影有助于唤起人们对恐龙的兴趣,但其中的情节却会误导人们对侏罗纪时代的生物产生的认识。片中最引人争议的部分是暴虐霸王龙看不见静止不动的人体,以及伶盗龙知道怎么开门。

参与影片制作的科学家杰克・霍纳(Jack Horner)则声称,这些批评的声音中,有许多都是出于个人偏见,而不是事实真相。“我可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肉食恐龙当然会开门,因为它们有手又有胳膊。”他表示,“我们并不确定这些恐龙有多聪明。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一家之言罢了。而且如果之前没见过人类,并且你站着一动不动的话,大多数动物都是识别不出人类的。”

然而,参与发现了20种恐龙的詹姆斯・柯克兰德(James Kirkland)对这部影片中肉食恐龙的形象存在较大的疑问。他认为,《侏罗纪世界》中将它们描述得甚至有点可爱,这与他在挖掘过程中发现的猛兽化石相去甚远。

古生物学家不只对这些肉食恐龙存在疑问,还普遍为片中将恐龙描绘成覆盖鳞片的怪兽感到失望。

电影中的恐龙通常都像蜥蜴一样,有着粗糙、恐怖的外皮,包括分别于1993年、1997年和2007年上映的三部《侏罗纪公园》,都将恐龙描绘成这副模样。然而,许多恐龙实际上都是身披羽毛的。近年在北美洲、中国和德国发现的化石证明,这些猛兽实际上身覆羽毛,甚至颜色也很鲜艳。

《侏罗纪世界》的导演,科林・特莱沃若(Colin Trevorrow)承认科学界中有关恐龙的进展,但并未将这些进展吸收到影片当中。他补充说,这部电影之所以在科学上存在很多“不精确之处”,是因为它只是一部科幻电影,而不是纪录片。然而,他的这一决定激怒了古生物学家。

南安普顿大学的一名古生物学家达伦・奈什(Darren Naish)称:“最初的《侏罗纪公园》中,恐龙也并不是只会咆哮的恐怖怪兽,而是活泼、有社交意识、身躯有力的鸟一般的动物。”“而现在,《侏罗纪世界》只不过是一部无聊的怪兽电影罢了,而且还特意让影片中的恐龙看上去和我们认为的不一样。”

德克萨斯大学的茱莉亚・克拉克教授(Julia Clarke)补充道,观看了这部电影的年轻人们会继续将恐龙视为“恐怖而极具攻击性”的生物,这是很不幸的。

安德鲁・法尔克(Andrew Farke)是雷蒙德・阿尔夫古生物博物馆(Raymond Alf Museum of Paleontology)的一名研究角龙进化及功能形态学的专家,他也认为“片中对恐龙的描述是一大退步之举”。

但分子生物学家霍纳认为,片中的这些恐龙是由DN段创造出来的,因此并不需要和它原本的样子一模一样。他还表示,这毕竟只是一部科幻片而已。“这是一部电影,一部科幻片,”他说道,“有那么多科学家跳出来批评这部电影,我觉得很搞笑。《侏罗纪公园》刚上映的时候,他们不也是这么做的吗。”何况电影也并没完全弄错。例如,片中由基因改造的混种恐龙比电影中的恐龙“从科学上看更可信”。霍纳表示,创造一只转基因动物比使用DNA重现恐龙更加贴近现实。

不管科学家们有多反对片中的不精确之处,《侏罗纪世界》的前身《侏罗纪公园》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驱动了科学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正是从动物化石中搜寻远古生物DNA的热潮开始的时候,”伦敦大学学院的一名科学技术博士预科生伊丽莎白・琼斯(Elizabeth Jones)说道,“科学家称之为‘西部拓荒’或‘侏罗纪公园热潮’。那正是《侏罗纪公园》的影响力最为显著的时候。1993年是《侏罗纪公园》上映的一年,也是远古DNA研究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

生物学家篇8

以往,由于医学美容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它的价格的昂贵性,大部分的人对此望而止步,大部分公众恐怕是又爱又怕,我们爱它可以快速的将一个毫无色彩的女性变成一位容光焕发的美女,但又担心它的风险性及副作用。如何正确的认识的医学美容?

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相比的话,就在于它的安全与功效性,尤其是它的功效性绝非生活美容所能匹配的。

传统化妆品是用来修饰或维护皮肤外观,依照化妆品的法规,无法改变皮肤之构造或生理功能,所以不能满足功能性保养的需求。然而冒然使用药品,需要医师的处方与指示,又有潜在的副作用及风险性,不适合一般大众的安全使用。

医学护肤品的出现,填补了药品与化妆品的空间,因为地位是介于两者之间,这与医学美容结合的护肤品趋势,受到了皮肤医学的专业人士的推崇,逐渐改变了大众的保养习惯。

医学护肤品的特点

1、成分的有效浓度较高,效果比较明确

2、有严谨的实验数据支持,专业的研发及制造单位,品质较有保障。

3、特定的专业通路。

分子生物医学美容

Mumerator Biomedical Science Hairdressing

如今美容化妆品科学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传统的化学领域中,而且更融合了皮肤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微生物学及香精香料科学的有关知识,尤其是近年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遗传、基因工程的不断引入融合,大大提升了化妆品的科技内涵,以基因工程学为核心包含了细胞莓、微生物发酵等工程,还有生化工程、核酸基因及蛋白质工程等多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所形成的分子生物医学的运用,已成为现代美容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亮点。

“蜜绮”分子生物医学美容就是把医学与美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医学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美容实践中,护理问题皮肤,完善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给予皮肤组织细胞营造一个优越的生命环境,并携带多种营养物质、活性成分,给表皮或深层细胞补充水分、养分,并改善新陈代谢过程,造就皮肤的持久健康或达到修复的功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肌肤的根本方法。

蜜绮品牌

Micci Brand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化妆品公司要研发此等高新技术之生物医学美容产品,其学理基础、设备、制程、配方、材料及至生产后之临床,其过程之复杂及所费人力、财力、物力浩大均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

密绮集团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专长于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医学、应用化工、激光科技等领域。集团与美国CBI生化实验室针对人类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学术上有重大合作,同时与法国波尔多等七大实验室(专长于萃取技术)进行合作。此外,集团还与美国柏克莱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四大名校及全球36位生物学博士分享研究成果,并在中国台湾成立了9个生物医学工厂以及具备奈米制备专业技术的分子及量子实验室。

美国MICCI集团

法国波尔多等7大实验室

美国CBI生化实验室

36位生物学博士

中国香港MICCI

中国台湾MICCI生医科技公司

9个生化工厂 

“蜜绮品牌”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深入研发。不断的引进、吸收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努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品牌,多年来已在东南亚、中国台湾等地区取得辉煌成果,并获消费者的认同。

 92年进入中国台湾,首年销量突破数百万瓶

 首届中国美容皇后大赛指定美容护肤品

 “健康肌肤皇后”大赛指定冠名单位

 国际医疗美容机构推荐产品

 二十多年品牌见证

 2008年中国美容行业杰出发展潜力品牌

MICCI分子生物医学,展现极致美学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生物学家篇9

据国外媒体报道,蝾螈是“太阳能脊椎动物”?科学家首次发现在蝾螈体内存在着光合作用生物体。

科学家长期以来认为仅有植物、藻类、细菌和部分无脊椎动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它们能够直接将太阳光转变为能量。但是目前他们首次发现一种光合作用脊椎动物,这种神秘生物正是普通的斑点钝口螈(学名为:Ambystoma maculatum)。有趣的是,对于研究人员而言斑点钝口螈并不是一支新物种,并且人们长期以来都知道该生物的胚胎与光合作用藻类存在着共生关系,然而之前科学家仅认为这种共生关系存在于身体之外,蝾螈与藻类分别交换能量。

原来之前研究人员并未细致深入分析,达尔豪斯大学科学家赖安-克奈伊(Ryan Kerney)在研究一批斑点钝口螈胚胎时发现这与之前的观点存在着差距,并认为一种亮绿色物质源自细胞内部。

这种亮绿色指示了叶绿素的存在,它是一种吸收光线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素。克奈伊说:“在实验中我对即将孵化的斑点钝口螈胚胎进行长时间曝光呈现荧光图像,通过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法,我证实了自己的观点,藻类的确共生存在于这种蝾螈的细胞中。”

事实上,自然界生物共生关系经常存在于可生成细胞能量的线粒体、细胞器,因此很可能线粒体直接收获氧气和碳水化合物,这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副产物。

这项发现之所以令人惊奇是由于所有脊椎动物都拥有适应性免疫系统,能够自然摧毁它们细胞中的异质生物物质,然而斑点钝口螈细胞中的藻类如何避开这种防御性仍是一个未知谜团。

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克奈伊同时发现成年雌性斑点钝口螈的输卵管中也存在着藻类,在这里胚胎体形成于它们的液囊中。这意味着很可能共生藻类是在繁殖期从母体遗传给后代。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卫-沃克(David Wake)称,我想知道是否藻类能够进入胚芽细胞,但这是一项真实的挑战,之前观点认为脊椎动物细胞能够处理异质生物物质。

虽然这是首次发现脊椎动物与光合作用微生物存在共生关系,但这项发现将开辟新的研究视野,让科学家未来探索是否其他动物也存在着类似的特征。

生物学家篇10

    父亲是董事长不让他随便花钱

    杨一凡(化名)在沈阳某大学读大四,他有一个不错的家庭,父亲是某公司董事长。父亲为了让小杨能继承产业,采取了一系列“严管措施”。在金钱上除了必要的开支,每个月只给小杨300元的零花钱。这让小杨感觉在同学心目中,丢面子。

    制定发财计划盯住学校自习室

    为了挽回面子,小杨决定自谋资金———靠盗窃同学财物发家。他发现各高校的门卫制度非常松散,大学生的防范措施也很差,自习室和寝室都是他“大展才华”的好地方。每次作案前,小杨都会以低价转让物品为名发出启事,在得到买家后,再去按“订单”盗窃。

    从2005年4月起,小杨开始了“发财计划”,他分别在大东区的两所高校内轮回作案,盗窃物品主要以“销路不错”的手机、MP3为主。在小杨眼里盗窃的现场就是大学自习室,因为很多同学为了占位置,常会将书包等物品放在桌上,他盗窃时就像拿自己的东西一样顺利得手。

    校园销赃落法网涉案金额2万元

    今年6月24日,大东区管城派出所副所长李宏斌与民警刘勇在外出办事时,发现了正在校园内交易赃物的小杨。二人上前盘问,小杨的答复前后矛盾。在检查小杨的书包时,二人发现包内有一部MP3和两部手机,并且手机卡已被拔出。由于小杨的异常表现,民警立即将其中的一部手机启动,并按手机内的号码拨了过去,对面的一个女孩喊道:“这电话是我同学刚丢的。”

    民警迅速将杨一凡带回到派出所,经审问,小杨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其初步交待,从4月份至今,他共从两所高校内盗取了5部手机、4部电子辞典、3部MP3,涉案金额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