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6 17:18:13

生物科技知识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1

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生物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老师进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老师可布置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家中独立操作完成,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知识点时,提前布置学生在家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课堂上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学生便很容易理解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4]

利用多媒体技术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把声、光、电结合起来,实现声、像、图、文相统一,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展现生物体。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发展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提高理解和记忆能力。例如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可以播放一段北极熊生活的影片,让学生考虑为什么北极熊长有白色的毛,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去听讲,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5]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生物教学除了重视知识的应用,还要和现代生物技术及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介绍现代科技的新发展、新成就,紧密联系现代生物科技成果,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体验同生物学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进行生物小制作、小发明等。通过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在讲授《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内容时,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让学生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加速医学科学基础的研究和发展,使人类在疾病诊断和医学保健等方面建立全新的人类医学,为人类造福。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2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本次科普活动月以“科技支撑增产增收”为主题,以农村为重点,普及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我区农业优化升级,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纳入了“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考核、“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要求相关部门每月报送激活农村生产力要素进展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在局务会议上传达了《通知》精神,把开展“科技之春”活动当作做好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找准其与科技工作的结合点,以科技支撑农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周昌应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刘志刚同志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罗玉梅同志负责具体事务。

二、深化认识,强化措施

(一)整合资源,部门联动。一是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科协召开了社科联工作会议,整合社科资源,深入开展社科知识普及交流。二是结合“双打”专项行动,与市科知局、区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商务局等部门密切协调,通过广播、标语、讲座等形式深入宣传产权知识,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加强农民对种子、肥料、农药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认知。行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计5000余份(册),展出知识产权展板20余块,接受企业、社会群众咨询300余人次,上报市科知局信息3篇。三是全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各镇街道高度重视“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科技下乡活动,区农业局、农办、科技局、科协和涉农部门等单位。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部门职责,密切合作派出科技特派员小分队和专家大院专家,开展科普大课讲座,现场咨询答疑解惑,发送科普知识、实用技术资料,入户进院了解农民技术需求,满足针对春耕春作现时需求等活动。部门联动推动科普工作,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广普及农业适用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3

他个人先后获得:**首届十大优秀在外创业青年,**市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市首届杰出进城务工青年等称号。现任**自治区工商联常委、**市政协常委、****总商会副会长、**市**商会常务副会长**睿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公司先后获得,**自治区**商会副会长单位、**形象窗口企业,**市“奶业富发”工程龙头企业,**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长最快的民营企业,**市社会帮扶工先进民营企业。质的飞跃离不开量积累,默默无闻的艰辛孕育了轰轰烈烈的辉煌。**的创业之旅。就是用信念抗争因难,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刚毅书写人生的历程。

l9岁的他过早地领悟了“天下大事都做于小、世上难事皆始于易”的道理。他凭借**鞋业的优势,在**市租过柜台,开过小店、由经营“杂牌鞋”到专营“品牌鞋”。在**市人对质次价高的**鞋的一片责备声中,他坚持“质量立市”的经营思想,宁可损失利润也要保证质量。他以诚信赢得市场,他的业务量从零售发展为批发,他的业务范围由东河区的街头巷尾辐射到自治区各盟市及甘肃兰州等地。l993年,他投资创建了**王中王鞋城,标志着他的创业初战告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感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必须在做事的同时先学会做人。

他给自己立了规矩:诚信为本,取之有道;回报社会,共享财富。

他给自己提了要求:勤劳务实,敢为人先、艰苦创业。

他给自己加重了学习任务:自学取得了“营销与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文凭”参加了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各地**商会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班,在他的书架上赫然排列着:市场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比尔?盖茨访谈录、柳传志和张瑞敏感成功之道、李嘉诚经营思想为人之道、还有政策汇编、西部大开发,孙子兵法科技知识等书籍。他收看的电视栏目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内蒙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也在他地关注之列。

知识给人的重量,知识给人的力量、知识使他用理性来取代偏执,用科学来消融愚昧。把气魄和实干结合。3O岁的他,胸怀大志,培养大智,畅想大梦,敢做大事。

在完成了第一轮原始资本积累之后,他没有小富即安,裹足不前,而是积极进取,把一个个句号变成一个个逗号,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角,**的其大思路、大气魄、大举措,稳扎稳打,科学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远征。

2000年7月,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市市长钱兴中接见****总商会领导成员,鼓励在外地的**企业家返乡投资,为家乡经济发展作贡献,一个大胆的构想在**头脑里形成:当年我依靠家乡品牌资源完成了在头山原始资本积累,现在是到把**的特色产品引回家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时侯了,8月,他返回**,经过市场调研,毅然决定投资500万元在**市商业中心地段开设“小肥羊”火锅城,组建了**小肥羊餐饮有限公司,成为商会返乡投资第一人。

2000年底,他与**市三家集团公司共同投资7000万元,收购了呼和浩特市委办工地,成立了呼和浩特市维多利房地产开发公司,参与开发了维多利商厦和首府步行第一街——**商业步行街。

2001年,**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睿智实业有限公司”致力于多元化发展。

2002年,他通过与开竞标收购了位于呼和浩特新扩建市区黄金地段的111亩土地,一个高标准、人性化设计的、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的康居样板商住小区全面动工,三年后交付使用。

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发展特色经济。,奶业富民,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先人一步,决定投资5000万元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创建占地460亩,集养殖、相关技术开发,胚胎移植为一体的**睿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2003年,**投资近2000万元之创办了**自治区睿智钢构彩板有限公司,引进**市场领先的彩钢生产,安装技术、试产半年即完成2000万元产值,产品远销全国1O多个省市。

2004年,为提高产奶质量,确保乳业加工项目顺利开展,又设资建立了580亩的饲草种植基地。

2005年,**投资创建了**固阳县晶源矿业有限公司,向铁矿的开采,冶炼行业进军。

16年来,**的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机遇似乎始终垂青于他。其实不然,机遇中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他有创业的天才,但生活也给了他几倍于天才的苦难。得到机遇是勤奋和智慧的积蓄,是心血和汗水的凝结。

**深知,他今天拥有的一切,除了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外,还与党的改革开放路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密不可分。他不是简单的商人,他是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致富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要回报于社会。他的贡献主要有: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l6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他先后投资5个多亿人民币用于他办各类民营企业,向国家交纳利息8000多万元。

为政府分忧解难。在他的企业里,先后吸纳和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人员2000多人,使他们获其岗,得其酬,居有屋,食无忧。

扶贫济困。**睿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饲草种植茎地与周边300多户农户签订了饲草种植购销合同,使他们每人每年收入增加到2800---3000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4

(一)以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我县围绕发展精品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目标,整合科技资源、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开展优势农产品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组织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等重大农业科技专项项目,研究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高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近年来,先后实施国家创新基金,省、市、县级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成果推广等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多个。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技术进步,一批农业和民生先进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其中“威灵仙野生变家种及规范化种植研究”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基金立项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甜菊新品种‘菊隆5号’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注液液压扩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研究”等10项医疗卫生科技成果通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并在县内得以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以开展科技培训为依托,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县以提升农民科技种养水平为目标,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实际需求,通过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加培训投入,全面提高农民接纳和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一是实施了“百、千、万”科技培训工程。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以讲求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实施了“百、千、万”科技培训工程。创新推出了“专家+示带户+贫困农户”、“龙头企业+推广部门+农户”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等新型培训模式,实现了专家与农民进行“零距离”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带动发展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近三年,我县共举办科技培训班40余期(次),受训人员达1.6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4万余份(册)。二是开展了“科技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为进一步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县在10个乡镇举办“科技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15期,重点培训了脐橙、蔬菜、甜叶菊、果业、烤烟种植和生猪、水产、蜂蜜养殖等知识,印发技术资料8000余份,培训农民3200余人(次)。三是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在全县各乡镇评选培育了200余户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户把先进种植技术辅射带动周边农民,提升了全县农民科技种植水平。四是表彰了一批农村科技致富标兵。近年来,我县农村涌现了一大批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种植、养殖、加工业致富能人,他们不仅自己率先致富,而且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成为广大农村最具潜力的创业资源和最具带动力的致富典型。为鼓励先进,我县开展了农村科技致富标兵评选活动。共评出了果树种植、烟叶种植、甜叶菊种植、蔬菜种植、水稻种植、园林种植、水产养殖、生猪养殖、农产品加工等9个产业54名农村科技致富标兵,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以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我县以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为手段,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示范促推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打造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根据农业优势产业特点及产区分布,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在各乡镇创建了精品脐橙、无公害蔬菜、优质烟叶、特种水产养殖、高产甜叶菊、高效花卉等科技示范基地42个,推广应用测土施肥、节水滴灌、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新技术116项,引进推广高产水稻、蔬菜、油茶、甜叶菊新品种98个,打造了生态、环保、循环农业,为全县农业发展提供了示范。二是建立了一批甜叶菊科技服务站。在全县甜叶菊种植乡镇建立了一批甜叶菊科技服务站,通过科技服务站,把甜叶菊仟插育苗、有机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最新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县予以推广。三是创建了“县无公害农业科技服务展示基地”。在吉埠镇创建了“县无公害农业科技服务展示基地”,基地主要介绍了我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政策和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点及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使用等,以实物形式展示了我县吉埠贡芋、阳埠腐竹等无公害农产品,以农业科技书籍、科普挂图、农业科技培训视频点播等形式展示了技术要领。四是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保护大生态,整合大产业,挖掘大文化,发展大旅游,打造大品牌”的发展思路,我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通过将农业、科技、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涉农资金进行捆绑,实行集中项目资金重点打造,通过技术协作、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不断提高示范区科技应用水平,现已形成了“规模化特色种养、精深加工、客家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观赏农业、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农业产业集群。2010年10月,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县现代农业科技园被认定为市级农业科技园。2012年1月,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坚持以农业科技园为孵化器,积极推广了脐橙、甜叶菊、无公害蔬菜、油茶、花卉等优势农业种植技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四)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我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大户和工商企业兴办农业科技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精品农业和农业规模经营。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我县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和强化服务等手段,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69家,其中“谱赛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绿宏实业有限公司”、“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省2012年度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荣誉称号。二是积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县在项目、资金、人才、用地等方面落实了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与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牵引带动,引导基地和农户提高商品化意识,实施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竞争力。目前已发展脐橙、蔬菜、甜叶菊、腐竹等特色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多个,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利益共同体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大力提高了农业产业经营集约化程度,实现了产业、企业与农户“三赢”的目标。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5

半年以来,县科知局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日”等宣传活动,加大向农牧民群众宣传种植、养殖、知识产权等各方面科普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科技文化知识水平。

1、以“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活动为契机,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3月27日县科知局与县科协在休闲广场开展了以“助力脱贫奔康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发放资料、科普宣传等形式进行了宣传。同时邀请了县农业、畜牧专家进行现场咨询、解答种养殖方面的问题。活动中,发放藏汉双语的《食用菌栽培手册》、《科普》、《科普好玩》、《牦牛养殖技术》、《地震应急知识》、《知识产权100问》、《地球与环境》、《科学与生活》等农牧业科技实用技术知识书籍共16种1200余册,咨询人数达150人次。

2、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4月26日由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县食药监局、县文体广新局开展了以“倡导创新文化,尊重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此次宣传周活动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法》和《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为主要内容,并以发放图片资料、播放影像资料等方式进行,共计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3、切实做好科普宣传周宣传教育工作。2018年5月,为切实做好科普宣传周宣传教育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科技创新强国富民”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在休闲广场悬挂宣传横幅,全体机关干部发放宣传单、宣传册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广泛宣传科技创新知识。在科技周期间,利用部门优势,加强协作,强化宣传,营造声势,进一步扩大了科技周活动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活动的开展。

二、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超额完成民生工程任务我局通过“沉下去”、“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

大了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上半年完成全县1900余人次的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一是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和运行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建设项目。5月9日-20日,县科知局工作人员到乡、乡、乡、乡、龙藏乡等19个乡镇35个贫困村对“科技扶贫在线平台”的信息员进行平台业务培训。各村信息员下载注册并学会使用“科技扶贫在线平台”app,对各信息员平台app使用方面进行帮助解答。为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科技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专家帮扶、产业示范、成果转化、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二是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加大“请进来”的技术培训力度。长期聘请广元青川县土专家韩平高。通过“以劳代训”的方式,在乡对农牧民群众实施天麻、食用菌种植、青杠黑木耳采摘等技术进行现场培训。

三是上级领导实地调研,提升项目实施效果。5月17日-18日,州科知局阿旺副局长一行到科研项目基地(腾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黄秦艽育苗基地、哇多铁棒锤种植基地、川贝母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对县科知局和相关企业所做得工作及创新作出肯定。并对科知局和项目企业提出项目管理的宝贵经验和意见。6月5日,由欧阳梅副州长、州科知局张险峰局长、阿旺副局长等五人组成的调研组到县对中藏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组对基地贝母种植情况、数据标准化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对种植基地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助农增收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三、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人次:

1、完成农牧民推广技术培训356人次;

2、农牧实用技术培训1439人次;

3、完成实用技术骨干培训162人次;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6

当然,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要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记得前不久我在上“减数分裂”这节课时,感觉知识点特别抽象难懂,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由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难点,因此把这个内容彻底掌握了也就能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了。课前,我让学生先准备了一些不同颜色的小纸条和图钉(小纸条代表染色体,图钉代表着丝点)用来模拟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前,我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标出新概念,使学生大体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这几个概念的内容,这时学生的脑海中对精子的形成依然会是一个模糊、静态的认识。此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用直观形象的方法理解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错误的地方,此时我适当帮助其纠正。学生在解决完疑惑后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心情,更能牢固掌握本节知识。可见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第二,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将生物知识“生活化”。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长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愿意学,而且学得又快又好。要想让学生对生物感兴趣,重要的一点是要将生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将生物教学“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当我在讲《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这节课时,我特别给学生介绍了DNA指纹技术。首先告诉学生DNA指纹并不是指手指纹,而是一些特殊的DNA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DNA指纹几乎全世界每个人都不同,因而可以用于亲子鉴定,刑侦破案以及濒危物种的保存等。然后我特别给学生介绍了DNA身份证。在生活中身份证经常用到,几乎大家都认识,但是DNA身份证同学们可能第一次听说。于是全班同学精神高度集中,就连平时爱捣蛋的学生也竖起耳朵听课。

我于是微笑地告诉大家,基因身份证和普通身份证在外形和基本内容上没有多大差异,主要差异在身份证号码。原来的身份证号码是由表示区域、出生日期、性别等特征的数字组成,这样的身份证有时会出现雷同甚至造假的现象。而基因身份证主要是利用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基因位点进行鉴定。基因是固有的不变的遗传标记,由小孩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只需选取若干个位点就可以鉴定出来。基因身份证的号码是由多个能够表示这些基因位点特征的数据来表示,这些选出来的基因位点的组合具有唯一性,因而可用于身份的鉴定。基因身份证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出现雷同,也不可能去伪造,因而以后可能会逐步取代原来的身份证。通过对生物科技知识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面,了解了当今生物技术发展在生活的应用,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使看似与生活关系不大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知识回归生活。最后,教师的语言必须精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精炼的语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精练,是不是少讲几句就叫语言精练呢?不是的,语言精练是指讲到点子上,讲到关键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使学生一听就懂。有的教师唯恐学生理解不了,讲课语言繁琐累赘,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更别提培养学生的能力了。但是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语言要精练必须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定要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教学的每一环节,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在课堂中使用简洁到位的语言,使学生有更多吸收和巩固知识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浅谈趣味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7

一、总结经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各族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向获得地区和**表彰的获奖单位及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和科技部门按照国家、自治区、地区的部署和市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率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是全面推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科教兴市”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把**建成以高新技术为突出特色、在全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强市”的奋斗目标,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创先”活动成效明显,先后被塔城地区、自治区评为**-**年度、**-**年度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并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哈图布呼镇、车排子镇、石桥乡、四棵树镇、八十四户乡、百泉镇、夹河子乡七个乡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科技兴乡(镇)工作成效显著。

二是全民科技意识逐步增强,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大力实施“科技兴市素质工程”,加大科普培训力度,聘请区内外46名各类专家来我市授课,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768人次,培训农牧民15.5万人次;播出“星火科技”、“科技素质工程讲座”、“科技之窗”等电视、广播栏目396期,编印、发放汉、哈两种语言的《科技兴市素质工程实用技术手册》等宣传资料6万余册,科技信息1960条。各乡场镇累计投入1785万元均建成了科技文化活动室(中心),建成科技书屋138个。哈图布呼镇科技文化活动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确立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2007年,市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的预算支出为485万元,实际到位553万元,占财政决算支出的1.27%,较**年增长263%,科技三项费的增长速度均高于财政增长速度。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为我市新技术的引进、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依托中科院、内地大专院校、兵团农科院的高新技术资源,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支撑作用和科技研发优势,搭建科技服务及交流、合作平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加快。共实施国家、自治区、地区及市级科研计划项目171个,其中,有3项科技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成果二、三等奖;有11项科技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成果一、二、三等奖;有34项科技成果被专家组评审为市级科技成果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啤酒”被评为新疆名牌产品,北方新科有限责任公司与新疆大学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的“金属波纹管浮环组合机械密封装置”,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品。洛滨化工有限公司水处理剂技术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同时,西北工大科技园入驻**,搭建了“产、学、研”一体的有力平台,填补了我市乃至地区产业科技园的空白。市科技开发中心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合作,引进的阿魏菇大田人工种植技术,自主研发的阿魏菇反季节生产技术,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验收证书。选育出“**1号”无芒雀麦,通过了全国牧草种子委员会审定,被确定为牧草新品种,并已列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和名牌产品的涌现,加速了我市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力推进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科技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布局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为主线,培育壮大了以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屯河番茄**分公司、海川乳业和澳羊种畜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建成了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10万亩优质棉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万亩优质水稻基地等十大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引进并大力推广了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牛、羊的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48%、70%,特别是通过**市澳羊生物科技繁育基地引进萨福克种羊改良当地羊8万只,增加产值800余万元。同时,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已完成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中国化工集团80万吨电石项目(一期30万吨)正在建设,**啤酒20万吨技改扩建项目正有序实施。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基金,扶持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培育出规模工业企业21家,科技型民营企业10家,其中,**市北方新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

五是科技人才工作机制日臻完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深入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了5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创办实体和创建品牌等活动,使一批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科技特派员与广大农牧民、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建立了专家顾问团,下设工业、农牧业、科教文卫、政策体制研究、其他相关行业共五个专业组,专家顾问团的工作范围不断拓宽,决策咨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大力支持他们组织开展高新技术研发项目,共选拔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7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92名,提拔使用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00余名,有力调动了科技人员从事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科技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存在着技术人才资源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创新体制不够健全、科技成果普及运用水平和转化率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工业强市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明确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这是党中央把握世界科技革命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新形势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32号文件,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发展新优势、提升整体发展实力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撑。当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满怀信心、凝心聚力,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而努力奋斗。这些都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面对经济欠发展、物质基础薄弱、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的基本市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加迫切,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迫切需要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全市各级党政和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意义,切实把科技事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强大的创新动力;必须紧紧围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高水平的供给和系列化的服务。

二、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科技兴市”工作各项措施落实

按照自治区、地区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构建以常规适用技术为主的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及鼓励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科技支撑和持久动力。到2010年,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例力争达到1.5%;科技三项费用达到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1.5%,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1%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基本完成减排目标;常规适用技术得到普及运用,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资源大市向工业强市、经济强市转变。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本质上是农业科技化的进程。因此,必须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要适应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品种选育、高效种养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农牧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开发为重点,加强农牧业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培育**绿色农业品牌,努力把**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市”。要把大力推行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以节水灌溉和降耗增效为重点,加快关键技术的配套和推广,提高农业和农村水资源利用率。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立足澳羊生物科技公司科技平台,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实施品种改良,推广胚胎移植、冷配等先进繁育技术,努力扩大优良畜群规模,促进畜群畜种结构合理化、牲畜品种优良化,力争把我市建成地区和自治区重要的农区畜牧业发展基地。要坚持“把龙头企业建到田间地头”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参与我市农业深层次开发,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并用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理念影响教育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要坚持用一流的技术和装备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我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加快推进以应用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和本领。

(二)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事关我市现代化建设全局。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坚定不移地实施和提升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面向石油天然气、煤电能源和金属及非金属矿产等优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新技术,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规模,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优先发展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综合发展的高载能产业,依托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中国化工80万吨电石等项目,努力实现“煤—电—高载能产业”一体化,促进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要加快发展围绕大炼油大乙烯的精细化工产业,紧紧抓住独山子大炼油大乙烯建设的机遇,按照“积极支持上游、大力发展下游”的原则,以中下游产品深加工、石油石化助剂及与石化产业相配套的项目为重点,扎实开展相关项目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为石化项目的立项、开工、建设做好协调服务。要大力发展以矿机、运输、农机、石油仪器为主的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产业,按照“高科技含量、高技术装备、高附加值”的原则,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企业,着力把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兴支柱产业。要坚持发展以玉米、油料、番茄、肉品、乳品等为主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按照“建基地、强龙头、连农户、闯市场”的原则,逐步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加工水平,扩大规模,争创品牌。要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作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高度重视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切实抓好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节能降耗工作,鼓励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增强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环保型和高效益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产业、朝阳产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引擎作用。虽然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一定要坚持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相结合,既要立足自主创新,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取得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又要积极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再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依托西工大**科技园等有效平台积极主动地开展科技咨询,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一定优势和基础的领域,大力加强研究、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形成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名牌产品。要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十一五”末,力争科技型民营企业从现有的10家发展到30家,高新技术企业从现有的1家发展到5家。要高度重视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要运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技进步成果,推动通信、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上层次、上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提高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在加快经济领域科技创新的同时,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和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一要围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相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与应用,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清洁生产,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有效利用。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研发,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要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三要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成果惠及各族群众。要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卫生及安全、重大疾病和地方流行病防治、药品食品安全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保障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要加强综合研究,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要着眼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推进平安**建设。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与管理,维护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创新和管理体系,是保护和推动自主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各相关部门要从事关全局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工作。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建立健全市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二要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抓好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三要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为知识产权主体维护合法权益、推动自主创新提供优质服务。

(六)全面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良好环境。人才是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关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构建人才高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总体来说,我市人才总量偏小,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现有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人才分布的素质结构、学科结构等与建设创新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改善人才结构状况,抓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援疆干部的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生动局面。当前,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重点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创新带头人,形成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二是改革科技人才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建立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实现人才需求与人才规模、结构的动态平衡和优化配置。探索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优惠办法,在注重本地人才使用和培养的同时,积极引进外地优秀科技人才。注重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尤其要注意引导科技人才向乡村、企业流动,建立人才和科技项目、科研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夯实基层科技基础。三是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把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研机构、科技计划、科技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使评价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涌现,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四是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从项目奖励为主逐步转向项目奖励和人员奖励并重,重点奖励在科研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和对全市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五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和就业技能培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训农民和农民经纪人,增强他们在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和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造就新型农民;结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实训基地和农广校的作用,以下岗职工、城镇待业青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职业转换能力,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大批新型产业工人。六是广泛普及科学知识,重视加强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设,传播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团结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努力把我市科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经常过问科技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定期听取科技工作汇报,加强对有关重大问题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牢牢掌握领导科技工作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科学、用科学,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用科学方法推动工作。要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推进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能力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选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强干部抓科技、谋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关心、爱护广大科技人员,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要强化政策扶持。根据自治区《关于面向优势资源转换加强科技创新的意见》及全国、自治区、地区科技大会精神,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各部门要用足用好国家、自治区、地区和我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各项政策,抢抓“全国科技支疆”活动启动的大好机遇,及时研究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政策支持。要充分发挥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兴市重点领域产业化项目。科技部门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切实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真正使政府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从体制上根本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以及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吸引区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基地。要加强兵地、油地合作,建立兵地、油地技术创新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兵地、油地技术研究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及创新成果的双向转移,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8

一、总结经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各族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向获得地区和*表彰的获奖单位及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和科技部门按照国家、自治区、地区的部署和市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率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是全面推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科教兴市”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把*建成以高新技术为突出特色、在全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强市”的奋斗目标,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创先”活动成效明显,先后被塔城地区、自治区评为20*-20*年度、2005-2006年度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并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哈图布呼镇、车排子镇、石桥乡、四棵树镇、八十四户乡、百泉镇、夹河子乡七个乡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科技兴乡(镇)工作成效显著。

二是全民科技意识逐步增强,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大力实施“科技兴市素质工程”,加大科普培训力度,聘请区内外46名各类专家来我市授课,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768人次,培训农牧民15.5万人次;播出“星火科技”、“科技素质工程讲座”、“科技之窗”等电视、广播栏目396期,编印、发放汉、哈两种语言的《科技兴市素质工程实用技术手册》等宣传资料6万余册,科技信息1960条。各乡场镇累计投入1785万元均建成了科技文化活动室(中心),建成科技书屋138个。哈图布呼镇科技文化活动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确立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2007年,市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的预算支出为485万元,实际到位553万元,占财政决算支出的1.27%,较20*年增长263%,科技三项费的增长速度均高于财政增长速度。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为我市新技术的引进、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依托中科院、内地大专院校、兵团农科院的高新技术资源,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支撑作用和科技研发优势,搭建科技服务及交流、合作平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加快。共实施国家、自治区、地区及市级科研计划项目171个,其中,有3项科技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成果二、三等奖;有11项科技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成果一、二、三等奖;有34项科技成果被专家组评审为市级科技成果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啤酒”被评为新疆名牌产品,北方新科有限责任公司与新疆大学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的“金属波纹管浮环组合机械密封装置”,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品。洛滨化工有限公司水处理剂技术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同时,西北工大科技园入驻*,搭建了“产、学、研”一体的有力平台,填补了我市乃至地区产业科技园的空白。市科技开发中心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合作,引进的阿魏菇大田人工种植技术,自主研发的阿魏菇反季节生产技术,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验收证书。选育出“*1号”无芒雀麦,通过了全国牧草种子委员会审定,被确定为牧草新品种,并已列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和名牌产品的涌现,加速了我市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力推进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科技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布局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为主线,培育壮大了以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屯河番茄*分公司、海川乳业和澳羊种畜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建成了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10万亩优质棉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万亩优质水稻基地等十大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引进并大力推广了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牛、羊的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48%、70%,特别是通过*市澳羊生物科技繁育基地引进萨福克种羊改良当地羊8万只,增加产值800余万元。同时,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已完成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中国化工集团80万吨电石项目(一期30万吨)正在建设,*啤酒20万吨技改扩建项目正有序实施。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基金,扶持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培育出规模工业企业21家,科技型民营企业10家,其中,*市北方新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

五是科技人才工作机制日臻完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深入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了5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创办实体和创建品牌等活动,使一批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科技特派员与广大农牧民、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建立了专家顾问团,下设工业、农牧业、科教文卫、政策体制研究、其他相关行业共五个专业组,专家顾问团的工作范围不断拓宽,决策咨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大力支持他们组织开展高新技术研发项目,共选拔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7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92名,提拔使用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00余名,有力调动了科技人员从事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科技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存在着技术人才资源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创新体制不够健全、科技成果普及运用水平和转化率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工业强市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明确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这是党中央把握世界科技革命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新形势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32号文件,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发展新优势、提升整体发展实力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撑。当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满怀信心、凝心聚力,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而努力奋斗。这些都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面对经济欠发展、物质基础薄弱、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的基本市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加迫切,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迫切需要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全市各级党政和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意义,切实把科技事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强大的创新动力;必须紧紧围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高水平的供给和系列化的服务。

二、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科技兴市”工作各项措施落实

按照自治区、地区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构建以常规适用技术为主的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及鼓励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科技支撑和持久动力。到2010年,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例力争达到1.5%;科技三项费用达到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1.5%,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1%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基本完成减排目标;常规适用技术得到普及运用,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资源大市向工业强市、经济强市转变。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本质上是农业科技化的进程。因此,必须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要适应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品种选育、高效种养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农牧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开发为重点,加强农牧业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培育*绿色农业品牌,努力把*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市”。要把大力推行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以节水灌溉和降耗增效为重点,加快关键技术的配套和推广,提高农业和农村水资源利用率。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立足澳羊生物科技公司科技平台,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实施品种改良,推广胚胎移植、冷配等先进繁育技术,努力扩大优良畜群规模,促进畜群畜种结构合理化、牲畜品种优良化,力争把我市建成地区和自治区重要的农区畜牧业发展基地。要坚持“把龙头企业建到田间地头”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参与我市农业深层次开发,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并用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理念影响教育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要坚持用一流的技术和装备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我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加快推进以应用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和本领。

(二)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事关我市现代化建设全局。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坚定不移地实施和提升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面向石油天然气、煤电能源和金属及非金属矿产等优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新技术,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规模,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优先发展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综合发展的高载能产业,依托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中国化工80万吨电石等项目,努力实现“煤—电—高载能产业”一体化,促进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要加快发展围绕大炼油大乙烯的精细化工产业,紧紧抓住独山子大炼油大乙烯建设的机遇,按照“积极支持上游、大力发展下游”的原则,以中下游产品深加工、石油石化助剂及与石化产业相配套的项目为重点,扎实开展相关项目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为石化项目的立项、开工、建设做好协调服务。要大力发展以矿机、运输、农机、石油仪器为主的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产业,按照“高科技含量、高技术装备、高附加值”的原则,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企业,着力把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兴支柱产业。要坚持发展以玉米、油料、番茄、肉品、乳品等为主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按照“建基地、强龙头、连农户、闯市场”的原则,逐步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加工水平,扩大规模,争创品牌。要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作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高度重视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切实抓好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节能降耗工作,鼓励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增强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环保型和高效益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产业、朝阳产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引擎作用。虽然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一定要坚持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相结合,既要立足自主创新,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取得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又要积极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再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依托西工大*科技园等有效平台积极主动地开展科技咨询,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一定优势和基础的领域,大力加强研究、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形成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名牌产品。要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十一五”末,力争科技型民营企业从现有的10家发展到30家,高新技术企业从现有的1家发展到5家。要高度重视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要运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技进步成果,推动通信、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上层次、上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提高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在加快经济领域科技创新的同时,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和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一要围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相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与应用,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清洁生产,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有效利用。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研发,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要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三要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成果惠及各族群众。要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卫生及安全、重大疾病和地方流行病防治、药品食品安全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保障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要加强综合研究,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要着眼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推进平安*建设。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与管理,维护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创新和管理体系,是保护和推动自主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各相关部门要从事关全局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工作。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建立健全市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二要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抓好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三要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为知识产权主体维护合法权益、推动自主创新提供优质服务。

(六)全面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良好环境。人才是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关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构建人才高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总体来说,我市人才总量偏小,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现有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人才分布的素质结构、学科结构等与建设创新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改善人才结构状况,抓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援疆干部的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生动局面。当前,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重点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创新带头人,形成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二是改革科技人才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建立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实现人才需求与人才规模、结构的动态平衡和优化配置。探索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优惠办法,在注重本地人才使用和培养的同时,积极引进外地优秀科技人才。注重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尤其要注意引导科技人才向乡村、企业流动,建立人才和科技项目、科研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夯实基层科技基础。三是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把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研机构、科技计划、科技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使评价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涌现,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四是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从项目奖励为主逐步转向项目奖励和人员奖励并重,重点奖励在科研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和对全市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五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和就业技能培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训农民和农民经纪人,增强他们在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和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造就新型农民;结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实训基地和农广校的作用,以下岗职工、城镇待业青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职业转换能力,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大批新型产业工人。六是广泛普及科学知识,重视加强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设,传播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团结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努力把我市科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经常过问科技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定期听取科技工作汇报,加强对有关重大问题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牢牢掌握领导科技工作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科学、用科学,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用科学方法推动工作。要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推进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能力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选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强干部抓科技、谋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关心、爱护广大科技人员,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要强化政策扶持。根据自治区《关于面向优势资源转换加强科技创新的意见》及全国、自治区、地区科技大会精神,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各部门要用足用好国家、自治区、地区和我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各项政策,抢抓“全国科技支疆”活动启动的大好机遇,及时研究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政策支持。要充分发挥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兴市重点领域产业化项目。科技部门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切实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真正使政府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从体制上根本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以及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吸引区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基地。要加强兵地、油地合作,建立兵地、油地技术创新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兵地、油地技术研究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及创新成果的双向转移,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9

一、大力造林,推进城乡绿化

㈠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开展。今年3月10日,在宜昌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等领导带领下,“四大家”领导、市直机关干部、当地村民共500余人在姚家店镇油榨坪村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共定植桂花、油茶5500余株,掀起了市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的高潮。今年以来,我市义务植树活动一改过去大轰大嗡的搞法,注重实效,采取“小型大规模、分头作战、坚持点面结合、城乡绿化一体化、部门配合”的形式,科学规划,科学定植,严格验收。一是市级领导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市直部门在搞好机关、庭院和道路绿化的同时,结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到所联系的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二是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实行各负其责,包栽包活。市政府下文明确乡、村两级要建立义务植树基地,且基地面积分别达到50亩、20亩以上,并树立标牌,明确责任人,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成活成林。三是严格义务植树管理,确保“三率”目标。市绿化委员会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对各地各单位植树尽责率,街道庭院、校园绿化率、基地建设完成率逐一检查验收,登记建卡,一年一通报。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以营造“低碳生活环境”为主题,号召广大市民栽植“低碳林”、“生态林”;以开展“节日纪念”为活动,鼓励广大市民栽植“生日林”、“三八林”、“夕阳林”等。截止目前,全市各乡镇、办事处和市直各部门抓住春季造林黄金季节,我市动员21.5万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78块,基地面积8500亩,定植苗木115万株,尽责率95.6%,建卡率100%,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㈡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全市依托林业项目,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围绕柑桔、茶叶、桑蚕、冬枣、银杏以及速生丰产林等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投工80万个,投劳10万个,完成植树造林2.1万亩,其中低产林改造0.9万亩(工程造林0.6万亩)。在完成面积中,用材林0.82万亩(杨树0.17万亩、松树0.15万亩、其它0.5万亩),经济林1.28万亩(柑桔0.2万亩、油茶0.5万亩、油桐0.02万亩、茶叶0.1万亩、花椒0.16万亩、冬枣0.13万亩、核桃0.1万亩、黄桃0.12万亩、其它0.0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3万亩,中幼林抚育2.15万亩,育苗310亩(其中容器育苗230万袋)。

㈢林业科技推广深入农户。为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普及林业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林果生产管理水平,增强农民实用技术操作能力,市林业局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实用科技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在活动中,主要是探讨冬枣、油茶、湿地松等树种的栽培、速生与丰产的研究工作,将先进、适用的林业科学技术不断面推向基层,半年来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涉及乡、村10多个;印发林业科普小知识3000册,科技信息资料1.5万份,培训林农近6000人次,受大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严格护林,保障森林安全

㈠全面落实了天然林资源管护目标责任。一是全面完成了年度天保公益林建设任务,多次接受上级审计、财政、监察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年我市只有财政投入部分,组织财政、林业部门联合编制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年度财政专项资金实施方案》,共需投资3.44万元,其中中央投入188万元,地方配套121.44万元,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加强了森林资源管护,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于年5月接受了省天保中心的检查。二是进一步完善森林管护网络。设置在林木采伐源头上由乡(镇)村分管领导“一支笔”审批、在木材道路运输上由木材检查站和森林警察大队进行检查把关、在木材销售市场上由森林稽查大队对木材来源进行稽核的三道防线;建立市级管护总站、乡镇林业(天保)站、森林管护片、管护责任区四级管护机构;明确巡山护林、林业政策宣传、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管护案源信息五项责任。全市共设置1个天保总站,10个乡镇天保站,36个管护片,101个管护责任区,聘用158名护林员(其中专职66人,兼职92人),形成了“三、四、五”的管护格局;三是加强基层站务管理。认真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巡山护林到位,信息渠道畅通,案件查处及时。各站所实行月例会,周集中,安排下一阶段工作,通报有关情况,专兼职管护员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强化管护职责。

㈡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许可行为。一是严格森林限额采伐制度。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年森林资源消耗量限额控制在5.55万立方米(其中非商品材4.49万立方米,人工商品林1.01万立方米,楠竹22.33万根以内)。严格非商品材和商品材的采伐管理,实行伐前调查、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强化森林资源权属管理,完善退耕还林地确权发证工作,使林权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二是严格征占用林地事前审批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全过程的监管和服务,完善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手续,依法规范林地征占用行为;对全市征占用林地情况进行了清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在服务重点工程的同时,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事前审批制度,依法按章办事。同时,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对林权证使用审核、林木种子质量检验合格证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审批、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审批由国家法定审批的90日、30日、30日、15日时限缩短为60日、20日、20日、13日内批复,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征占用林地审批由原来的业主顶着不办、拖着慢办到现在的主动办、马上办,全市依法征占用林地率达100%;三是认真抓好窗口优质服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行政许可453件,其中木材运输证审批2件,运输木材165.152立方米,苗木3404株,竹材6吨;森林植物产地检疫合格证审批2件。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36件,蓄积641.6立方米,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㈢有效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疫情。一是切实抓好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清除-年度病(枯)死树33411株(其中南桥村、白鸭垴村疫点疫木2384株),所有病(枯)死树全部进行了除害处理,同时兑付农户疫木除治补助资金11万元,全面完成了年度枯死树清理任务,5月14日,省森防总站书记张维专题检查了我市松材线病疫木除治工作,对我市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二是认真开展了年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经调查统计,全市年春季枯死松树876株,其中红花套、高坝洲两个松材线虫病疫点枯死松树112株。三是深入开展松褐天牛综合防治工作。从5月份开始,在五眼泉麒麟山、高坝洲、聂家河等地挂设松褐天牛诱捕器200套,预计可诱捕松褐天牛成虫2000头以上。同时,选用宋山为松褐天牛综合防治点,利用挂诱捕器、喷洒生物粉剂等措施,防治面积500亩,受到了当地的大力支持。四是认真开展马尾松防治工作。我局先后两次对我市与松滋市接壤的松木坪镇观音桥村、泉水垱村、徐家湾村局部林班飞防4架次,防治面积3000亩,控制面积6000亩。飞防结束后,及时对防治区域进行效果检查,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㈣林政执法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查源头、抓流通、清市场等有效措施,在全市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共立各类林政案件129起,破案129起,查处率100%,涉案木材750立方米。按照有关要求,对依法没收木材进行了公开拍卖,共拍卖实物5批次,价值35万元,增值近4万余元。同时,充分发挥森林公安的骨干作用,破获森林刑事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有力地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气焰。

㈤森林防火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自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了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并进行了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及时修订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层层签订责任状,着力推行市长、乡长、村长、组长、家长、学校校长“六长”负责制和市级领导包乡镇、机关干部包村、护林员包组、农户包山头“四包”责任制,严把“三头”(即:山头、坟头、人头)管理,形成了片片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格局。全市落实防火工作经费30万元,组建由市公安局、市人武部、武警驻宜部队组成的专业扑火队伍3支98人、半专业扑火队伍10支400人、应急扑火小分队60支1800人,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农历8万份,发送森林防火警示短信6万条,新增防火固定宣传牌110块、防火龙门架6座。目前,市防火办配备风力灭火机50台、干粉灭火器200个,油锯5部、2号工具1500把、砍刀300把、防火服150套。各乡镇处共配备干粉灭火器200个、二号工具1000把、砍刀500把、防火服200套。各种森林防火应急器材物资做到专库专管,应急拿得出、用得上。在年度全市重点森林防火期内,全市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三、项目扶林,发展林业产业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两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两推进”(低产林改造和生物科技园区建设),科学合理安排好建设项目,认真编制项目建设作业设计,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检查验收程序,严格责任追究,全面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为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奠定基础。

㈠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对天保工程实施以来33.1万亩公益林(封山育林27.9万亩,飞播补植4万亩,人工造林1.2万亩)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复查,封山育林重点围绕“五有”,人工造林重点围绕成活率、保存率、合格率和抚育管护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面积实、质量高,管理到位。5月中旬,省级天保工程复查组一行四人对我市年度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后,一致认为:全市森工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到位,政社性支出人员核实率100%,森林管护责任落实100%,公益林建设面积核实率、合格率均为100%,人工林采伐设计规范、手续完备,工程管理机构健全,资金管理及使用规范。二是认真做好天保工程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国家批准我市生态公益林面积为37.1万亩(其中部级26.4万亩,省级10.7亩)。年省级公益林启动2万亩,涉及1个林场和1个村,资金10万元,其中补偿资金9万元,公共管护经费1万元;年省级10.7万亩全部启动,资金52万元,其中补偿资金48.15万元,平均每亩4.5元,公共管护经费3.85万元,部级启动16.6万亩,涉及三个乡(镇)19个村521个小班,资金79万元,全部为补偿资金,目前资金和补偿面积已张榜公示,资金待拨。

㈡退耕还林工程成果不断巩固。一是接受2006年和年退耕还林省级复查。对历年坡耕地退耕还林进行全面检查,乡镇申报文件逐村逐户逐小班一一核查,弄清情况,摸清家底,乡镇申报文件,确保兑现年政策,本次兑现第一周期45777.37万亩,其中,2002年235.17亩,2003年17104.1亩,2004年29.1亩,2005年2942亩,2006年1987亩,已全部兑现。今年4月6日至9日,十堰市林勘院受省林业局委托,对我市2006年和年退耕还林进行了复查,其中,2006年抽中1758.7亩(高坝洲荒山造林1000亩,聂家河退耕地还林758.7亩)、年抽中912亩(姚家店荒山造林799亩,陆城荒山造林113亩)。二是接受部级年退耕还林阶段验收。今年5月24日至6月7日,经过半个月认真全面的检查,我市退耕还林工程顺利通过部级阶段性检查验收。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检查组一行四人,采取随机抽取的形式,对我市五个乡镇2002年10071.6亩生态林和2005年45.2亩经济林保存合格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通过15天的逐村逐小班实地调查,认定我市2002年生态林保存合格率99.8%,2005年经济林保存合格率100%,充分肯定了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八年来成果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并顺利通过部级阶段验收。三是认真完成了年度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今年1月份,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认真对年度全市退耕还林面积完成政策兑现工作。全市10个乡镇办事处、24157个退耕还林农户年度应兑现粮食补助与现金补助资金15万元,已悉数发放完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8年以来,市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流入长江、清江流域的泥沙量明显减少,生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今天的水更清、山更绿、林更密。

㈢低产林改造项目稳步推进。省林业局下达我市年度低产林改造0.6万亩,计划投资120万元。涉及1个乡镇(红花套镇),7个村,56个小班。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精心编制了《市低产林改造项目规划设计》,制定落实了“全市统一领导、乡镇统筹负责、村组具体操作、部门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按照项目选址立项——规划设计——项目听证——任务下达——项目招标——签定责任书——施工组织——工程监理——检查验收——资金拨付等10个工作流程规范实施,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强势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4820亩,完成总任务的80%,定植优质苗木75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5%。

四、产业富林,促进林农增收

1、狠抓林业示范基地建设。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科学规划布局,认真抓好全福河万亩高效茶叶示范区、九道河千亩冬枣示范区、纸访冲2000亩花椒基地、枝城三畈2000亩黄桃基地、姚家店2000亩油茶基地等现代林业“五大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采取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逐步形成了产供销结合、贸工林一体的新型产业格局,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及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狠抓林业龙头企业发展。我市立足林业资源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有力推动了林业产业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柑桔产业上,由丰岛集团领头,发展打蜡加工企业80家,柑桔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初步构建了完善的保鲜、打蜡、加工产业链。在茶叶产业上,以宜红茶、潘湾富锌茶、绿源生物为主体,网络81家中小茶厂,其中加工规模在2万担以上的企业6家,形成了分布合理、吞吐量大、工艺先进、种类齐全的茶叶精制加工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林产品加工企业114家,年加工产值达13亿元,企业从业人员5000余人,网络基地18.5万亩,辐射带动10万农民致富。同时,大力发展精品名牌,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蜜柑、天然富锌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分别被评为“十大名牌农产品”、“宜昌十大名茶”。去年12月,我市“土老憨”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3、狠抓林业产业合作经营。市政府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办法》,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林业协会17家、合作社7家,拥有社员1200人,注册资金2000万元,入社股金3000万元,经营面积3万亩,带动基地建设10万亩,年销售额10亿元,向社员返利3000万元。

4、现代林业产业科技园效益显著。现代林业生物科技产业园于今年2月24日获省级批准建立,位于我市高坝洲镇、红花套镇,核心园区5平方公里,目前已投资3.5亿元,主要是用于园区前期场地搬迁、场地建设、道路的维修、改造等。该园区主要是以现有东阳光、丰岛集团、绿源生物、土老憨、宜红茶叶等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为主构架,建立林业产业原材料基地30万亩。今年,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起科力生集团(年产5亿株人工光植物种苗项目)、宏发纸业(再生纸项目)、天人果汁食品等一批涉林企业落户园区,协议投资近18.5亿元。力争在“十二五”未期,园区内企业总产值将达到50亿元的规模,创利税5亿元。

五、改革活林,稳步推进林改

市是全省6个林改试点县市之一,也是试点县市中唯一的天保工程县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截止目前,共完成确权到户5.4万户17.3万宗115万亩,占集体林面积的97.4%,其中:直接均山到户101.38万亩,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流转6.87万亩,采取招拍挂方式公开拍卖6.76万亩,成交额769.2万元。今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市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强县市之一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市委副书记蒋正雄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经验及主要作法,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与会代表的肯定及好评。一是抓试点示范。坚持市乡村三级主要领导抓林改,提出了“资源权属清晰化、推进流转规范化、分类经营法治化、增绿增效持续化”的目标。全市共举办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班126期,培训人员1.23万人次,确保每个乡镇有一个林改专班、村有1-2名林改专干,组有1-2名林改明白人。市级确定五眼泉乡、潘家湾乡为林改试点乡镇,各乡镇办好1个示范村,边试点边推开、边总结边完善。在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家、省级媒体宣传报道我市林改工作110余件。二是抓林农主体。我们组织83个专班310人次,深入各村、组、户、山头进行全面调查,与村民代表、农户到现场查面积、定四界、定蓄积、定可采伐量,现场勾绘地形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无争议。在决策方式上,牢牢把握“两个三分之二”的决策原则,即:集体林确权流转须经2/3以上的村民同意,集体林均股均利方案须经2/3以上的村民同意,做到“一村一策”、“一山一策”,分类推进改革。在决策范围上,坚持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实行“四签”,即:会议通知签收、召开会议签到、投票表决签名、通过方案签字,确保决策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各乡镇设立了信访和山林纠纷调处机构,村级设立了山林纠纷调解员,先后稳妥化解山林权属争议50起,全市无一例涉林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三是抓规范流转。市政府出台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通过转让、承包、租赁、买断等形式参与林权流转。在林权流转程序上严格按照村级提出→乡镇审批→林业备案→资产评估→公开招标→公开交易→签订合同→变更林权证等8个步骤实施。市编委批准设立了市农村土地林地流转中心,所有林权流转全部进中心办理。借鉴国有资产拍卖的成功经验,将林分质量好、群众期望值高的森林资源资产,委托给专业拍卖公司公开拍卖交易,确保了林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收益最大化。四是抓基础档案。按照“县为基础,逐级归档,统一管理,方便查询”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健全规范市乡村三级林权档案网建设,被国家档案局、国家林业局在全国宣传推广。按省特级标准整理自1981年以来的林权档案20万份,将全市17.3万宗林地的资源调查材料、林权文件材料收归市林地流转中心统一管理,只进中心一个门,便可知晓全市所有森林资源和林权方面的变动情况。在村级探索建立了林户材料档案“一袋四簿”的管理模式,即:户有林改政策明白袋,村有文件政策簿、林情资料簿、群众决策簿、合同文书簿,确保林权纠纷调处不出村。五是抓政策配套。市乡两级财政落实林改工作经费150万元,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从2007年9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停止征收林业“两金”,减轻农民涉林负担350万元。将承担林政执法和林业技术推广职能的4个二级单位25名人员全部纳入了财政供养,森林公安局按政法系列同等标准落实了经费保障。为了规范林权抵押贷款,市政府出台了《市林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市信用联社出台了《市农村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操作实施细则》,组建丰源投资担保公司,启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共开展林木资产评估321宗、面积6800亩,为4家龙头企业、20个林庄大户落实抵押贷款900万元。目前已为8个林业大户办理抵押贷款9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启动森林火灾保险业务,松木坪庙河村农民熊祥春为自己201亩山林投保6000元,投保额达100万元。目前,全市共有14户林农,为自己8300亩山林投保11.2万元,投保额达2750万元。

六、管理兴林,加强自身建设

1、认真抓好党员理论学习教育。林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只有打好思想基础,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此,我们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狠抓全系统党员干部春季集中培训工作。今年2月下旬,我组织全市林业系统98名干部职工集中开展春季培训,在为期三天的春训培训中,先后聘请了市委党校、市纪委领导和本局林业专家,重点围绕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林政执法程序、退耕还林、森林防火知识等方面开展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今年以来,局党组先后开展集中学习5次,机关业务学习11次,办学习专栏5期,党员人均撰写读书笔记6000字以上。

2、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度,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各班子成员、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5份,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履责情况与年终考核评先挂钩,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建立了《履责纪实》制度。给各班子成员、二级单位负责人制发《履责纪实》人手一册,要求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详细记载,作为年终考核的基本依据。三是建立了廉政谈话制度。对新提拔的7名干部实行任前谈话制度,要求他们不忘廉政,落实好“一岗双责”。对存在瞄头性问题的2名干部进行了谈话提醒,对违规违纪问题的6名干部及时进行警示谈话教育。四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大事报告制度》、《礼品礼金登记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交心谈心谈心制度》。用制度建设打造林业工作反腐倡廉的防线。

3、认真抓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为认真抓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层层签订责任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全市“二清”工作,并成立了市二类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程鹏同志任组长,市林业、交通、水利、国土、建设、财政、监察等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组成12个外业调查工组,1个技术指导组,1个质量检查组,并组织4批、30人次参加了省级和宜昌市二类清查技术培训。为全面完成“二清”工作,我市落实工作经费1万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等相关设备,共购买电脑15台、GPS13台、数码相机5台,彩色打印机2台,电子地图一套;制图应用软件一套;准备了各种表格及相关调查工具。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正在整理档案资料,为省级检查验收做好准备。

4、认真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继续执行“七个严禁”,落实“五办作风”,完善决策机制、健全督查办法,局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办事程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行能力显著增强,为服务“三农”造就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扎实推进现代林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今年以来,局主要负责同志不定期、不提前打招呼直接深入林政执法、林地管理和林业重点工程一线明查暗访本系统林政执法、廉政执法和效能建设情况10余次,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3个。通过规范执法、狠抓行风建设,全系统无“三乱”现象发生。通过明查暗访,现场拆换二级单位负责人1人,扣发二级单位6人一季度效能奖3600元。

生物科技知识范文篇10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

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多,由于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的技术人才需求的失衡是经济发展的明显障碍之一。为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多方面的要求,扩大高等教育内涵,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性人才,促进职业、技能和知识的直接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我国发展应用型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转型的必走之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4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发出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我校被确定为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大学物理是工程技术的基础,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大学物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下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在新形势下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部分高校为了强化专业性,将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的学时削减,更有专业认为学学物理没用,直接将物理课程删掉。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大学物理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学学物理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物理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1合理设置教学大纲

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以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为地方培养高级专业型和职业型人才。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为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与知识型人才。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应根据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现阶段的大学物理教学大纲仍然是以经典物理学为主,对力、热、光、电和近代物理进行讲解。知识过于陈旧,没有新意,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另外,这几部分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接触过,会让学生觉得重复、乏味。听完绪论课,还有学生会误认为大学物理就是中学物理加高等数学,就会更加厌烦物理这门课程。而现阶段大学物理教材的编写也大部分都是局限于这些陈旧的内容,新的近代物理的知识比例较少,物理知识的应用部分就更少,这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讲不出新意,学生在自习的时候也看不到物理的新意,自然就会对物理失去兴趣。要提高大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就必须要求高校的物理教师根据应用型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材,编写具有应用性培养目的的教学大纲。

2分模块教学,注重与专业的结合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来筛选,加强与学生专业的联系。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与学生专业课教师的沟通,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来安排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模块讲授,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侧重的模块也不同。例如对于食品与生物科技的学生,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可以侧重流体力学、热学、气体动理论的教学。对于信息工程类的学生,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可以侧重激光、光纤、纳米技术、磁技术。对于机械工程类的学生,可以侧重质点力学、刚体力学、电学、光学应用等方面。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规律、基本运动形式和相互转化的一门科学,是所有理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虽然有些大学物理内容表面上看起来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所有的物质运动都必须遵守物理学的规律。如果对于一些专业,大学物理内容删减过多,一旦学生用到的时候,查找资料都无从下手。所以,应根据学生专业侧重点不同,有重点地讲解大学物理内容,但是也不能忽视掉一些经典的成熟的理论。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大学培养模式的侧重点不同于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①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面对的都是非物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大学物理课程都是属于公共基础课的范畴,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此时学生还很少接触到自己专业的课程,学生感受不到大学物理与他们专业的联系,甚至不少的学生认为学学物理没有用。如果教师在前几届学生中讲授大学物理时照本宣科,较少地与专业联系,将大学物理内容讲授得深、难、繁、旧。那么新学期学生在往届学生交流时就会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学物理没用。因此,大学物理必须尽早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1结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②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培养一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构建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组织体制。因此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学校应当成立主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部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活动的协调、指导老师任务的落实、教师工作量的计算、科技成果的评审与奖励等一系列工作。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设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等活动,通过该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从创新选题、创新实验操作、创新成果设计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微课程

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新热点。微课教学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知识载体,针对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录制教学视频,由学生自行课外学习观看。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内存小,时常短,同时还包含习题、教案、反思等教学辅助文件。特别适合现代信息化社会,学生在平板电脑,手机上的使用。通过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课前教师分析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完成预习任务,提出提问。课中教师创设环境,将学生分组协作,答疑解惑,给出反馈评价;学生在课中通过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和微课观看最终解决问题。课后教师跟踪指导,并且做出教学反思,将学习结果与学生分享交流;学生在课后复习微课,得出学习反思,再总结提炼,甚至深化创新。“微课导学”教学模式节约了师生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问题的探究能力、总结创新的能力和与小组的团结协作能力。

3.3通识课与专业课并行的教学模式

通识教育一般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的基本常识性教育,通识教育可以同时培养人的情感和智力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思考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人自身的文化修养。自然科学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的常识性教育。较多的应用型院校在转型发展后更注重学生专业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通识课的教育,不能健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忽视通识教育,也很难达到学科交叉的要求。所以我们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前情势下学科交叉的特点,加强学科交流,完善和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物理在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新形势下,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大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必须要提高,才能发挥物理学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作者:李灿灿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注释

①冯虹,刘文忠.对应用型大学的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9(2)(总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