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04:47:01

生物化学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篇1

1.1案例教学法比如我们在讲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时,先给大专学生讲讲疯牛病,疯牛病的起源,发病机制,让大家对此产生兴趣,开始讲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开阔了大专学生视野,提高了大专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了教学任务。

1.2问题引导教学法比如我们讲糖代谢,军训过后为何会肌肉酸痛?过几天为何症状消失?为何糖尿病会有三多一少症状?

1.3教学做一体化比如我们在讲血浆脂蛋白时,把这次课安排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采血,自己测测血浆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含量,再给大家讲血浆脂蛋白的种类、功能等,让大专学生在做试验中产生思考,在思考中看自己的测定数据。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1.4任务介绍教学法在讲核酸时,先让大家熟悉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在课堂上给大专学生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的过程,其中的有趣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同时知道一些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为科学奉献终身的思想。

1.5多媒体动画比如我们在讲酶的作用机制时,采用多媒体动画,让大专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酶的作用机制。

2学法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习方法是否科学,首先受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制约。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我校大专学生特点:(1)活跃;(2)独立;(3)求知欲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讲课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由讲改为导的教学模式。

2.1复习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的最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在学习相应章节时,要提前复习有机化学的相应章节。

2.2写小论文在重要章节的学习前,给大专学生布置写小论文的作业,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大体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2.3做题给学生发参考习题,学生通过做题掌握重点、难点,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4协作学习每一章节讲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一章得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

2.5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大专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指导方法,爱动手的,给机会在课堂上给大家演示试验;爱演讲的,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一讲医学上的小故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3.结语

生物化学论文篇2

【关键词】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Abstract:Thebilingualteachingisanimportantdevelopmentgoalofourcountry''''shighereducation,buteveryschoolhastheirspecialdetails,discoveringsuitablebilingualteachingpatternnowbecomesoneofthehotspotsincurrenthighereducationresearch.Accordingtomyschoolrealityofthebilingualteachinginbiochemistry,thisarticlemakesanpreliminarydiscussiontothemainquestionanditssolutionofthebilingualteachinginordinaryuniversities,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otherschools.

Keywords:Biochemistry;Bilingualteaching;Practiceandexploration

为了培养出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化医务人才,应对中国加入WTO后教育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包括专业英语)水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部也于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还特别强调“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也因此受到各高校重视[1]。目前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但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当前研究热点。我校也于2005年开始开展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本文结合我校实践对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以期能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生命科学是本世纪的主导学科之一,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其理论和相关技术已渗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医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诸如《遗传学》等的双语教学具有铺垫的作用,对推动和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这门学科不断出现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而这些最先进的信息多数储存在英文中,把这些概念译成中文,意义可能会变得模糊。我们双语教学的实践表明:采用英文原著上的表达,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这是单用母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材的选择与应用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没有合适的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目前我们尚缺乏统一的医学英语教材。我院目前是授课教师将现行的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讲稿,一是难度太大,二是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情况。

2.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我院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多为阅读理解好,由于老师未受到公共外语的专门培训,其听说能力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因而上课时难以展开解说,讲解时无法发挥自如,这样势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上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2.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在生物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存在着英语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的推进。由于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较深奥,很多知识只能靠抽象思维来分析、消化,原本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在接受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新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因而在上课时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在上双语课时打磕睡或看别的书,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请老师用汉语授课。若对这样的学生强行进行双语教学,结果必然是舍本逐末,不但达不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反而使学生连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到。

2.4教学时数不够双语教学中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学时不够充足,由于课堂上的部分信息要用英语传授,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等用英语讲完之后,还要用汉语对其中的难点作进一步解释,这样就延长了教学时间,使得原本一个学时(40min)的内容至少还需增加1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2]。

3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3.1选用适用教材生物化学的英文教材很多,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搞好生化双语教学的重点。目前,由于生物化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使英文原版教材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此外,原版教材大多为煌煌巨册,价格昂贵,学生难以承受,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3]。因此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情况,参考原版教材,结合国内现行教材,编辑出合适的生化双语教学教材,并在上课前两周发给学生,将重要而常用的专业词汇列举出来,标出音标及中文翻译,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理解以及课后复习。

3.2加强师资建设师资水平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双语教师短缺的现象,以非英语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进行双语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所以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口语和专业外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双语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可以有目的地组织部分教师到外语院校进行集中专门的英语口语培训,我校组织过两次此类培训,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3.3探索教学模式鉴于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专业外语的基础,双语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不能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进行[4]。可以针对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制定出不同的双语教学方案。如英语水平整体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英语授课的比例,而针对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英语授课的时间和部分章节,以保证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这一首要教学目标的达成。

3.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于双语教学中教学时数不够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需要用英语解释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尤其将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专业词汇,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来演示,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时间,也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用英语教学而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滕晓英.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7:31.

[2]益文杰,房立敏.双语教学的有关问题探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22(2):176.

生物化学论文篇3

(一)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中,高中生物教学评价模式逐渐有所改变,任课教师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想办法帮助学生逐渐培养良好的生物素质。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下,部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实际应用水平也得到提升。同时,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也增长了才干、拓宽了视野、锻炼了思维。因此,多元化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铸造。

多元化教学评价能够促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和亮点,能够帮助教师找到弥补不足的办法和发挥优点的途径,在多元化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教学水平可以得到逐渐提升,有利于专业素质的铸造。要使用好多元化教学评价,教师需要从其他教师的教学中学习好的办法,在对比中发现自身在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加快自身水平的提升。

(三)有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

每一种教学评价都有自己的侧重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的教学评价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指导意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说,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组成了生物教学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促使生物教学不断优化创新。

二、生物教学过程中多元化评价的应用

(一)学生自评。

高中生相对来说,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他们自身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有明确的认识,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此寻找到更好的办法学习,获得更大的提高。例如在教师完成一些展示实验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展示实验。试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反思实验中使用的方法、评价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效果。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失败的原因。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在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组织,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上的反思,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良好发展。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实际也是信息分析、整理、比较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

(二)学生间互评。

学生间的互评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互帮互学,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在学生间互评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提示学生互相评价时要注意对方的优点,同时能够看到不足,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给同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等等。例如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布置任务,通过知识传授和实验观察,最后让学生分组汇报学习内容和观察过程,并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在学生间互评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自身多项思维能力、判断能力、鉴赏能力。具体到互评的形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性地开展,穿行。

(三)教师评价。

多元化教学评价中,要降低教师评价在的比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工作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这样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评价中找到改进的办法。在评价中,教师的要用好延时评价。就是说,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而是留一段时间给其他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给出合理评价,这种延时评价方法,为学生讨论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发现和探究。同时,我们很有必要进行师生之间的互相点评。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生物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点评,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逐渐发现师生交流和合作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师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构性分数的评价。

生物化学论文篇4

首先是课前准备阶段,由于采用全英文授课,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宗教文化背景,又要考虑到语言障碍问题,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充分准备。笔者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虽然英语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他们的英文口语、阅读、听力水平均较中国学生高,但他们的英语发音与“美式英语”、“英式英语”有较大差距,特点是口音重、语速快,有些卷舌,如把标准英语中本应该咬舌送气的音th简化为t,而t又发成接近d的音。此外巴基斯坦学生英语词汇主要是停留在日常交流的范围之内,在生物化学的专业词汇的掌握和表达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给授课老师的英语水平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要求教师除了加强自身的英语学习外,还要尽量多接触学生,多与他们交谈,以适应他们的发音习惯。还要注意在初期教学中,要语速放慢,切忌对教学内容求多求快,提供给留学生足够的适应空间和时间。其次是教学法的实施,生物化学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很多学生感觉内容枯燥,教师课堂上应尽量调动其积极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是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好方法。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较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例如,在介绍DNA超螺旋结构前,提问:为什么长度达到一米的DNA线性分子可以压缩在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中?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经过学生分析讨论,进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索,发现问题,发现规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体会

通过比喻联想的讲解,复杂的DNA双螺旋结构就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就很容易记忆要点。在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比喻,便于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生物化学又是一门与生活及临床联系紧密的学科,生活中的很多例子都与生化有关,充分利用事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应用所学得知识去解释生活与病例现象。例如,在介绍酶与医学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联系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是农业常用的杀虫剂,中国是个农业人口占90%以上的大国,每年各地皆发生很多起农药中毒事件,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组织中乙酰胆碱的积聚,引起胆碱能受体活性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血压变化等。这样学生就把酶与临床疾病联系起来,就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另外,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有趣的动感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动画情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6,7]。如讲授DNA生物合成时,DNA-polⅠ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展示,动态合成过程学生也难以理解。而应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可以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DNA-polⅠ各亚基的结构功能,以及DNA合成的起始、延长和终止阶段,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教学效果较好。但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容易导致教学的程式化,讲解速度过快。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既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优势,又应用了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二者统筹兼顾,有利于增强课堂授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论文篇5

生物化学检验教师专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作为专业教师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做到“授人以渔”。近5年来,教研室通过选派教师到临床进修、参加省内外医学检验学术交流、到医院兼职、校内集体备课以及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等方式,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2转变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

比尔盖茨说过:“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以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做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由此可见,作为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重分数、重书本、轻实践,更不能热衷于教授一成不变的知识。而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做,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教学内容需与社会发展同步,及时更新,贴近临床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仪器的广泛应用,手工操作逐渐被仪器所取代,而学校教学上仍然采用手工化学法为主,如总胆固醇的测定仍然采用Zak反应法,而目前在临床采用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该项目;电解质的测定,学校所采用是化学滴定法,临床采用的则是电解质分析仪法等。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教学与临床相差甚远,不能有效衔接起来。为了使教学内容与临床能够有效衔接,教研室对临床进行了实际考察和调研,将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常见仪器的相关理论和操作作为掌握内容写入教学大纲。在理论教学时,对临床常见检测项目及常见仪器的基本原理细讲,对临床不用、甚至淘汰的方法少讲授甚至不讲授;实验教学时,对临床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加强实践训练,使学生既会一般操作,又能适应高新科技实验。

4加强学生实践力度,提高专业技能

见习和实习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讲,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即临床见习阶段、临床生产实习阶段、临床顶岗实习阶段。见习阶段时间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利用寒假的时间到医院了解职业规范,了解医院文化及特点,深刻理解劳动意识、时间观念及初步掌握岗位技能,建立对专业岗位的初步印象。生产实习岗位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大二整个学年寒暑假,在医院、疾控中心进行,旨在了解专业岗位要求、熟练掌握各岗位所需技能。顶岗实习阶段,主要安排在大三整个学年,用1年的时间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对本专业的技能形成较为综合的认识,熟悉各岗位技能要求,掌握相关技能操作规范。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力度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医学检验岗位认识,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操作和专业理论水平,同时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力度,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化学检验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改革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生化检验实验课考核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从平时的实验内容中抽出某个检测项目,根据学生所测结果进行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往往造成学生不重视基本操作,难以考核学生的真正操作能力,成绩不够客观。为了能够更加公正和客观地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考核,我们在实验考核评分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将实验考核分为平时实验考核和期终实验考核,平时实验考核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20%,主要由学生考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成绩组成;期终实验考核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30%,其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主要围绕从实验开始前的仪表、仪态及准备情况,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每一步是否熟练、流畅以及实验结束后实验台面是否清洁、垃圾是否处理、生物安全意识、时间控制等方面制定。考核时,对考核的数个实验编号,学生抽签进行考核,考官根据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进行逐一评分。通过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平时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更加提高了学生对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适当增加生物化检验的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基本技能操作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更是学生亲身体验检验诊断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将实验课课时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到48学时,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由于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生疏或者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每堂课都有经验丰富的老师现场指导,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指导,要求学生反复练习,遇到问题及时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强化训练,学生在基本操作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1个月里,专门针对实践技能加强培训和规范,使学生在操作上更加规范,更加熟练。

7结语

生物化学论文篇6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又被称为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来自于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国内外教育家对通识教育的涵义解释是丰富多彩、见仁见智的,但在各自不同的阐述中,达成共识的是:通识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方法和内容,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德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1]。第一个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之后,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教育理念与做法。20世纪末通识教育理念进入我国大学教育界,众多教育家对通识教育与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自由教育和通才教育等教育进行了辨析,通过辨析,逐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推行这一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具有多样化与联系性的特点。正确理解它的多样性与联系性,是把握通识教育科学内涵、促进通识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识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能较好地解决近代以来大学教育极端专业化和功利化所带来的一些弊端[2]。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的关系中,存在许多争议,作为医学院校专业课程的一线教师,笔者较为认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也就是说医学院校对于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其专业课程学习进行培养,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并指导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等),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激发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人文意识,倡导学生加入到基层卫生组织服务队伍中去。

2医学专业生物化学的专业地位

总体而言,其内容包括五大板块:人体的化学物质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正常代谢及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肝脏、血液等重要器官与系统的生物化学[3]。通过五大板块内容的学习,为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后期实习及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临床上各种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以及诊断、治疗与预防等都需要生物化学提供必需的理论和技术;利用其理论和技术,护理专业可以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检验项目中各指标代表的临床意义,药学专业则可将其理论、原理和技术用于指导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3运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

3.1以通识教育理念指导扩展内容的选取

3.1.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又有许多重大进展和突破,教学中可以时间为线串联、国别为线并联讲解学科发展史,并重点讲解我国人民为生物化学的发展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用粮食酿酒,而酿酒用的曲实质就是酶。“药王”孙思邈用中草药治疗维生素缺乏疾病;《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了444种动物代谢产物和分泌物。近代留美生物化学家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贡献斐然,但热爱祖国,终身保留中国国籍。1965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1994年,中国作为唯一发展中国家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协助这项盛大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2002年,我国科学家宣布中国水稻“精细图”完成[4]。这些知识既体现中国人民的智慧,又展现了现代科学家利用所学建设祖国、回报祖国的伟大壮举。作为青年学生,要用饱满的学习热情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投入学习与工作,实实在在地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3.1.2通过教学内容讲授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理念

生物化学由于其内容包括机体化学组成和物质代谢及调节等知识,所以很多知识点与健康生活理念息息相关。比如,在“物质代谢”中讲到糖异生概念和甘油三酯的体内合成途径时,强调生活中部分女生“以瘦为美、节食减肥”观念和行为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导学生培养“健康是美”“管住嘴迈开腿”的正确观念;在“肝的生物化学”中分析肝脏的“物质代谢中枢”重要作用,强调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培养学生远离烟酒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水代谢”讲解中强调机体每日所需水量为1500ml,而在饮用水中能更好地被机体吸收和利用的是白水。

3.1.3通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医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各级医药卫生相关组织和单位。医药卫生组织和单位是社会部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蛋白质的化学”章节中增加婴儿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文字材料和对婴儿造成损害的图片资料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5];在“核酸的化学”章节中强调名噪一时的核酸广告宣传的营养价值没有理论依据,即核酸并非机体必需营养物质;在“维生素”章节中强调维生素补充的每日需要量以及过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揭露一些厂家广告夸大产品作用等现象。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1.4通过扩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制定职业规划

生物化学学科在近50年来蓬勃发展,众多科学家通过缜密的实验设计、反复的实验研究、仔细的实验分析一步步推动着学科的进步,他们也因此获诺贝尔奖垂青。这些科学家各有特点,通过介绍他们的人生和科研经历,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树立远大职业理想,有目标地学习和生活。

3.2以通识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3.2.1引入微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我校参与了部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有适合医学专科层次的微课资源。所以,学期初,教师微课资源,鼓励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教学节奏以及就业后面临的执业和职称考试。

3.2.2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各校的教学调整,许多学校压缩了实验课学时,将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上,这与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生素质培养相冲突。因此,在保证各专业学生实验教学学时与条件的前提下,于经典验证性实验开设后增加设计性实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3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习惯于依赖和接受,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种现象,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笔者尝试在学期初将班级学生分组,将简单章节,如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部分疾病的生化病因等布置给学生,各小组充分准备后,将收集整理的材料制作成PPT,每组展示和讲解[6]。结果发现,学生不仅喜欢这种形式,课堂学习氛围好,而且知识点掌握得更为牢固,在考试中该部分得分率更高。课堂上,给出肝脏检验报告单,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指标来自于哪个章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等升高或降低有什么临床意义,并形成小组报告,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指导性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渗透共生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通识教育理念,能帮助专业课程教师在挖掘教学内容深度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提升自己的认知层面;同时,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激发专业课程教师对教学形式和手段不断变革,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最终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何丹 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陆一.从“通识教育在中国”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9):17-24.

[2]张慧洁,孙中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81-87.

[3]何旭辉,吕士杰.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何丹.浅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绪论教学体会[J].教育界,2012(33):142.

生物化学论文篇7

1.1缺乏完整独立的教学大纲

原有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附属于理论教学,没有单独开设课程,缺少完整独立的教学大纲,使得实验课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实验间的关联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展现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1.2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

由于受到实验教学学时以及实验仪器的制约,教学中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偏少.验证性实验的结果都是已知的,操作方法也是固定的,只要按照步骤进行实验就可以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3考核方法不全面

以往生物化学实验成绩只占生物化学总成绩的20%,仅单纯依赖实验报告完成的好坏进行评定,这样的考核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不重视生物化学实验课,从而使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1.4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不高

平时实验室只在实验教学时使用,对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的科研活动未完全开放,造成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导致实验资源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热情.

2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新的教学计划实施以来,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条件的现状,遵循客观性、相对独立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原则,对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制定新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材,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力度.通过在这些方面的改革,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使其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教学效果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2.1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

在新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并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所参与的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制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以基本技术为依据,包括离心、层析、电泳、膜分离、PCR与分子克隆等,根据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情况,按照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层次安排了具体的实验,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2实验教材的编写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参考生物化学实验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编写了适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教材.实验内容涉及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糖类、脂类、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含量和纯度的检测及性质的验证等,实验技术包括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和离心技术等.该实验教材中还加入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写作规范和写作要点,也增加了实验室安全要求、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实验中涉及到的安全隐患、实验器具的洗涤干燥及计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等较为全面的内容.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以期在教材再版时进一步地补充和修正,使其更加完善合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每个实验乃至每个实验步骤的设计目的和原理,这样可以使所学的知识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3教学内容的调整

实验教学内容是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时,始终注重与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衔接呼应,内容从易到难,并适度重复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并自我运用.原来的生物化学实验不是独立的课程,学时较少,只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新的教学计划中,生物化学实验独立开课,学时也有所增加.教学内容也进一步地调整为:首先讲授基本实验理论,传授基本实验技能,进行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实验技术要领和操作的规范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选题,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技术方案,优化实验体系,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启发学生的研究思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2.4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基本上以灌输、模拟和验证为主.授课方式多以板书为主,信息量较小,虽然能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现在的教学根据生物科学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的教学新模式.

2.4.1以教师为主导,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实践→总结归纳→再提出问题的可持续循环模式进行实验教学,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发散性、拓展性与联系性的思考.提出一个科学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研读,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在此过程中适时地给予科学的指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实验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的相关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思考问题的氛围,这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课外教学模式.实践证明,通过结合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拓展学习内容,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2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准备及讲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科学思维的能力.

(1)由学生准备实验.

在大多数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包括样品的准备和预处理、试剂的配制与分装、仪器的调试等),都是由授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准备的.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上课时“人到心未到”,像机器人一样进行操作,缺少必要的思考.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现阶段生物化学实验课基本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准备,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知道实验准备的重要性及规范实验操作的必要性.

(2)学生主讲,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前,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把不同的实验分配给这些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幻灯片,上课时,让各小组安排学生来讲解实验的目的与意义、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最后教师进行必要的更正和补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他们在文献查阅和PPT课件制作方面有所进步,提高了对生物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了他们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以错误为鉴,为正确的学习打基础.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对于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和不规范的操作,待实验结束后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纠正.要求学生在后续的实验中主动地相互纠错,培养他们细致观察、规范操作、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整合知识,锻炼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摒弃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学逐步实现教向学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以更好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施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现象的观察力以及数据的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高.

2.4.3运用多媒体,增加授课的信息量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录像、投影幻灯片等,将教学中难以用语言和图形表述清楚的内容,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这样既能够活跃学习气氛,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点或原理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验效率和教学效果.

2.5优化考核方式

改革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形式,最终成绩由四部分构成:考勤及平时课堂表现占20%,实验报告占20%,实验理论考试占30%,实验操作考试占30%.从实践效果来看,改变了以往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核内容更加丰富,考核形式更加趋于合理和全面,打破了以往的实验报告定成绩的惯性思维,提高了学生在实验中对实际操作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理论的理解.

2.6开放教学实验室

为促进教学实验室开放,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从2005年开始设立了“实验技术研究项目”,在2010年又设立了“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经费资助力度逐年增加.实验室的开放,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本实施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思维.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探索性科学研究,有利于激发创新灵感的产生,也有利于新想法在实践中得以释放和验证,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益的.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的相关课题,可把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得以加深.同时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有了初步认识,增强了积极开展科研的意识和专业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文献阅读、数据分析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结语

生物化学论文篇8

一、中职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生物这一学科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中职学生的生物课堂上,可以学到人体功能、生物功能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是每天都可以见到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一些可以应对身体的小毛病的技巧。还可以及时的预防各种疾病,对饮食等有更深入的研究。另外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之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因此,如果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热情,生物学习将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当前生物教学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上课积极性低。目前中职院校的生物课堂活动的开展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中职学生的自身文化素质相对薄弱,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上课中经常表现出意志消沉的现象。教师只能强制学生学习,加上生物这一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的低。生物课上不及时的回答问题,不能跟进老师的思路,严重的还会放弃生物这一学科。2.教师专业素质不够。由于中职院校在对教师的招收中要求并不严格,所以导致生物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不能给学生深入的讲解生物知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综合素质能力不能够达标。在学校进行改革之后,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仍然不愿意摒弃,不肯接受新的知识。所以在生活化的教学改革上有着很大的阻碍。3.教学模式的封闭性。目前我国的生物教学模式还处于封闭状态,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中职生物教学中,教师没有积极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像一些动态或者变化速度很快的现象教师不能生动的描述给他们。另外学生不能作为主体加入到思考中,很多教学活动中理论和实践都分隔的很清,学生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主体性的作用。思维模式如果不能改善,那么也不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中职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方法

真正生活化的生物教学应该在书本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自然元素,将他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和教学结合起来,将会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1.结合生活经验对生物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生物知识比在课上接触的多,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主动性不够,而且没有人引导他们去发现,所以很多人都忽略这些。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利用这一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所了解的生物知识对某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可通过辅助工具多媒体等给学生展示答案来加深记忆。为什么切洋葱会流泪呢,这个现象是他们所熟知的现象,将会急切的想知道答案,下面教师就可以引入应激性这一专业术语,流泪是一种人体自然的保护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和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之中也激发了生物学习的潜能,学习效果逐步提升。2.给学生留一些探索生活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本身就是为了给教学做巩固,让课堂上的知识可以更好的消化。想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教师就应该在课后作业中添加一些生活化的元素。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不仅可以去探索生活的奥秘,还可以通过生物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会更加的具有成就感。另外生物教师应积极的去指导中职学生做分组制作活动。比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生态瓶,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间充分的话可以写一份制作报告,不仅可以加深记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了生物知识的重要性。3.增添具有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对生物教材的分析提出一些有探索性的问题,比如在下一节课要讲遗传问题,在本节课结束时给学生提问“若爸爸妈妈都有某种病,那么孩子一定会有吗?”像这样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很有吸引力,先让他们在课堂上表述自己的想法,他们急于想知道答案就会提前进行预习。这样和生活中问题结合的提问方式既使学生作为了学习的主体,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4.加强生活化的生物教学研究。中职院校想要将生物教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比普通高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很有必要,生物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到相关教研活动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积极的做好反思工作,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强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四、结语

在新的教育改革之后,新课标的课程都在倡导要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中职生物教学作为所有课程中和生活实践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更应该加以重视。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繁琐的课程,如果将生物课程和生活融会贯通,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这其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合理的引导学生去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灵活的将生活转移到生物学习中,又可以在生物学习中思考生活,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中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作者:唐菊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徐格格.优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施方法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2).

[2]吴倩倩.简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生物化学论文篇9

研究共对教学对象进行过2次问卷调查,即包括授课前摸底调查和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情况调查。授课前调查摸底问卷包括:学生入学前知识基础情况,学习目标情况,对灵活教学的认可情况,对灵活考核的态度等。要求实名填写,以便灵活教学中目标和考核分组的区别对待。课程结束后学习情况调查包括:对所学知识的满意度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灵活教学的认可情况,对灵活考核的认可情况,对整个教改认可的综合态度调查等。

2设定灵活教学实践的范畴

受到教学改革实验条件的限制,本次教改尝试未能在同年级实行分班授课。灵活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要求和考核变化这5个方面的改变上。(1)教学目标的灵活:即根据学生文化基础情况等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2)教材内容的灵活取舍:一个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其研究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也是在不断充实和变化当中,而反映学科知识的教材为保持其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其内容往往也都比较庞杂,甚至与相邻相关学科多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限制下,面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灵活取舍教材内容是必须的。而且,教学中对教材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也是必要的。例如:教材第七章营养补充与兴奋剂中,有关运动员的合理营养和兴奋剂两节内容与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严重重复,教学中即可酌情删减。又如:教材第二章人体的无氧代谢供能系统中的第一节人体的能量代谢,讲述的是人体能量代谢概述性的内容,放在第二章下显然有突兀之感,所以在教学中将其提前单独组章讲述,显然更加妥当。(3)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群体是很不够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当时的状态、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条件等,灵活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授课对象学到必须掌握的知识。即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联系实践和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和语言。(4)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的灵活:对文化基础水平差异巨大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群体提出统一要求,让他们掌握相同水平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所以,理性的作法是要求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掌握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量。例如:在讲授糖酵解供能系统时,要求那些来自高中的理科学生、有一定化学知识基础的学生,要明白1个含有6个碳原子的葡萄糖分子是怎样经过无氧分解最后生成为2个含有3个碳原子的乳酸分子的,并且能够清楚知道在这个过程中ATP是怎样生成的,生成ATP的数量是多少。而对于那些没有足够化学知识的学生,只要求他们知道1个葡萄糖分子在这个分解过程中生成了2个分子的乳酸,并有2~3个ATP分子生成。(5)考核形式和内容的灵活: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载体。良好的考核制度是要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要能够反映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多少和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灵活教学法的教学成果检验体现在它对试卷设题的灵活、不同学生使用不同难度系数试卷、不同试卷所得成绩相同而最终成绩不同的公平、公正对待原则。即让不同学生自愿选择复习不同难度范围的知识内容,并参加不同难度试题的考试。

3灵活教学改革实验结果与分析

3.1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为了对教学对象有清楚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制订灵活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课题组制订了2份调查表。需要说明的是被调查对象中没有现役运动员在册学生。下面是有关调查的统计分析。3.1.1开课前摸底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开课前摸底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各216份,全部有效。主要了解3方面内容:学生入学前知识基础情况、本科学习目标定位和对灵活教学改革的认可情况。(1)入学前学生知识基础情况见表1。从表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烟台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来源复杂,其中大多数为高中毕业生,其次是来自于专业运动队的。而自我认可的真实文化程度,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的比例要比高中来的人低近10个百分点。中专毕业和初中毕业分别占到7.9%和12.5%,更有32%的学生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在关系到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学习与理解的化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调查中,达到高中水平的仅占35.6%和41.2%,初中水平的则高达49.5%和45.4%,无基础的也达到了14.8%和13.4%。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在运动训练专业讲授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艰巨性。(2)学生学习目标定位情况见表2。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同学想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拿到含金量十足的毕业证书,其人数占到了调查对象的56.9%;想全面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也占到了37%;不过想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即可和只需系统了解一下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即可的人则占到了38.9%和39.4;甚至有4.2%的同学只为取得一段大学生活的经历,对能否合格毕业并不在意;对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只初步了解一些的亦占到了23.6%相对较高的比例。这一结果虽然告诉我们多数同学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亦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所获知识的多少并不太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拿到那块“敲门砖”。这无疑也增加了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难度。(3)开课前学生对灵活教学改革的认可情况见表3。通过对表3的解读可知:2010级和2011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分层教学目标设立、对根据教学目标不同而适当取舍教学内容和设立不同难度分卷考试的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也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对上述三项改革措施的认可度分别达到了65.3%、78.7%和70.8%。学生们的认可与支持是本课题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动力。通过对表4统计分析可知:学生们对老师课堂授课的满意度、对老师在课堂上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教学要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满意和肯定的比例分别高达91.6%和85.3%。在对学生自我评估运动生物化学学习效果的调查中,达到预期和基本达到预期的分别占46.8%和47.4%,只有5.8%的同学没有达到学习预期。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灵活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运动训练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是受欢迎的,是成功的。(2)课程结束后学生对采用灵活教学手段改革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所持态度。表5所列的项目多半是课前问卷的重复,目的是检验学生在开课前、后对灵活教学的认识是否存在变化。从统计数据上看:学生对灵活教学法用于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在结束课程后,对灵活教学的认可高达90%,对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综合态度93.7%的支持率;对分层教学目标设立的认可从开课前的65.3%提升到结束课后的95.3%;对根据教学目标不同而适当取舍教学内容的认可亦从78.7%提升到95.3%;对设立不同难度分卷考试的认可从70.8%提升到结束课后的80.5%。这些调查数据证明了学生对这次教改是支持和认可的。

3.2考核试卷成绩比较分析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检验的重要手段,本课题限于教学条件的原因未能在同年级设置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为弥补缺憾这里将近5年即5个年级的考核试卷成绩作一个统计分析比较,以一定程度上印证灵活教学应用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上的适用性,详见表6。需要说明的是,这5个年级学生文化基础、素质水平和学风班风差异都比较大,特别是本次参与实验教学的2010级和2011级学生正是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比例要求,而强调体育专项测试成绩要占总成绩70%规定后录取的学生。据走访调查,2010级以来的各级录取学生的质量均比之前的各年级都要差上一些。2010级和2011级学生运动生物化学结业考试采用难度差别试卷,试题难度权重值分别为1.0和0.8。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二者之一参加考试。而使用难度权重0.8试卷的考生,考试成绩按卷面成绩的80%计入总成绩。汇入表6的这部分考生成绩已经过技术处理。因为存在着太多的不可比因素,表6所列出的数据只能供参考。统计数据显示2009级成绩最好,平均成绩、中位数成绩、及格率均较其他年级高,说明这个年级的学生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年级。而素质相对较差的2010级和2011级平均成绩与2007级和2008级不相上下,而中位数成绩和及格率则明显高于他们。这一结果可以从侧面说明,灵活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采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降低难度的讲解和学习要求也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畏惧感和对知识的排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到了他们想学和应该学会的东西。

4结论

生物化学论文篇10

各大高校中,最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专业就是生物与化学两个专业了。这两个专业的实验内容不少是需要将一些原材料进行实验之后,产生新的气体或新的实物,尤其是化学实验,为了让学生明确一些化学反映的过程和原理,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气体弥漫在空气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告诫学生要时刻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增强自己实验的绿色化保护。作为教师来说,可以让学生观察长期生活在化学有害气体当中的生物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从而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绿色化的意识有所增强,自觉的找到一种节能环保的实验过程。

2、低碳时代优化生物化学实验的各个环节

对于生物化学实验来说,要想优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到低碳时代的绿色化实验,首先就要懂得创新意识。由于实验需要各种水电等资源,而且对于部分实验来说,一些学生初次尝试,可能会因为手生,在实验步骤或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错误,产生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等现象。如此,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实验过程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准确的教授给学生如何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过程。最终产生的气体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从多媒体教学中得到学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到实验的同时,不必污染环境,对于学生自身也是一种安全保护。对于优化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说,首先要优化的就是对于实验项目的设立。对于这一问题,完全是教师的义务与责任。对于负责实验安排的教师而言,一定非常熟悉实验之后给环境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那么对于实验项目的安排来说,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以及低碳时代的绿色化问题。在安排生物化学实验的时候,需要避免安排产生有毒气体,污染性较强的实验结果的实验给学生进行操作。

第二,要优化实验素材。如生物实验当中需要观察解剖之后的生物器官的实验内容,就可以进行优化实验素材。将解剖的对象进行选取。尤其是对于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更要避免。而对于解剖实验来说,完全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对于解剖技巧则可以利用一些市面常见的事物提供给学生进行操作,比方说解剖鲫鱼,或解剖家禽等生物。这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开支,也是为了保护动物。而对于一些化学实验来说,要选择污染小,试验后比较好处理的实验试剂进行实验操作。

第三,要优化实验室中的环境。对于生物化学实验室来说,更多的是环境污染。即便是最简单的化学实验,也可能产生一些气体,而这些气体有些是容易挥发在空气中的。那么对于这些由于实验产生的气体或气味是应该想办法进行清除的。除了实验之后的必要清理手段以外,还应该在实验室中种植一些植物,让这些植物去吸收剩余的有害物质。比方说在实验室中摆放几盆石竹,茶花等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像是水仙,等植物可以将氮氧化合物转化成其自身需要的植物细胞的蛋白质等;再有吊兰,芦荟等,可清除甲醛等有害物质,可洁净空气。让学生和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授课。

第四,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对于教师来说,讲授实验课程的过程是十分简单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听则容易,做则难。许多学生在初次碰到实验材料的时候,由于不知材料是何物质,处于好奇,有可能会进行胡乱操作,而这样的行为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危险。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千万不要随意触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监督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过程。每年因为操作不当而引起实验事故的学生不占少数。而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操作不当的责任,也有教师监督的责任。因此,不论是对实验负责,还是对学生教师的生命安全负责,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严格把关。而对于实验结束后,也不可以草草了事,要认真清理实验台,尤其是一些器皿中的剩余物质,要告诉学生不要随意清理生物化学的实验垃圾,因为有些垃圾会产生霉菌,而有些垃圾会产生化学反应。对于生物化学实验的垃圾,一定要有规范的处理方式,告诫学生要严格按照垃圾处理方式去进行处理实验垃圾。

3、绿色化实验考核制度的创立

对于实验考核制度的建立,每个学校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而对于低碳时代的考核制度,就一定要符合环保,节能的原则。那么对于绿色化实验考核制度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污染物产生;其次是要判定是否出现实验事故,无论大小都应该在考核制度考虑的范围之内。对于绿色化实验考核制度的创立,其根本原则就是实验本身的过程、结果以及试验后的垃圾处理,是否符合绿色化的标准。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