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12-11 17:14:50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1

1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1.1陡坡板栗经济林地生物治理模式。1.1.1板栗套(补)种红松治理模式。板栗是辽东山区特有的经济林,多年的经营使板栗园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缺株、树体老化越来越严重,生产力水平逐渐降低,水土流失剧烈,生态环境恶化。此种情况可通过补植红松提高植被覆盖度,并逐步更新成人工红松林。红松是辽东山区地带性经济林优势树种,不仅是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的最佳树种,还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一直是该区板栗经济林更新替代、套种和老板栗园改造的主要树种,深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按株行距2.0m×2.0m补植红松,采取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断面为半圆形,断面尺寸根据径流量计算公式W=F•C•h(W为单位面积径流量,m3/m2;F为集雨面积,m2;C为径流系数;h为鱼鳞坑深度,m)确定,设计标准按照10年一遇最大3~6h暴雨标准设计,根据当地降雨特征值计算出鱼鳞坑短半径r=0.75m,深度h=0.5m。鱼鳞坑密度即为红松的造林密度,上下行品字形排列。鱼鳞坑具体规格见图1。1.1.2紫穗槐穿带生物治理模式。紫穗槐是多年生小灌木,根系发达,并有大量的根瘤菌,栽植当年即可形成茂密的生物带,起到拦蓄地表径流和控制泥沙下泄的作用,因此选择紫穗槐在板栗林中营造穿带植物篱。(1)带间距确定。坡地植物篱带间距需要根据植物种类的搭配及土层厚度、坡度、气候条件等来合理确定。假设植物篱全部拦蓄带间泥沙,仅考虑土层厚度和坡度因素,则不允许有基岩出露并且有最大田面宽度的带间距为L=4H/sin2α〔L为植物篱带间距,m;α为地面坡度,(°);H为土层厚度,m〕,由此计算出地面坡度为3.5°、5°、10°、15°时相应的植物篱带间距分别为29.4、21.0、10.5、7.0m。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此为依据,考虑板栗树分布,对带间距理论值进行调整。(2)植物篱结构和株距。植物篱结构一般分单排植物篱和多排植物篱两种。单排植物篱省工省时,占地较少,但篱带的强度和密度不如多排结构,且篱带本身的经济效益不易提高;多排植物篱水土保持效果好,篱带本身效益也较高,但占田面宽度较大,对地力消耗较大。结合试验区坡地的坡度、水土流失情况及带间距,确定采用双排植物篱。株距的确定充分考虑所选植物的特性及拦截水土能力,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定为0.1m,双排品字形排列。(3)整地栽植。在板栗园中沿等高线筑高0.25m、宽0.25m的单行栽植埂,按品字形将紫穗槐苗栽在埂上,覆土踩实即可。坡地植物篱纵剖面见图2。1.2缓坡耕地植物地(护)埂治理模式。梯田埂植物带和地埂植物带能有效改善该系统的水热条件,抑制杂草生长,拦蓄沙土,加强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达到减少坡耕地土壤侵蚀的效果,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良好的标本兼治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1.2.1紫穗槐护埂治理模式。辽东山区降雨量大,对裸露的土质埂冲刷强烈。根据我们的调查,新修土质埂梯田当年雨季后细沟侵蚀达1~2条/m2,第二年雨季后即有局部土质埂小面积塌落,春季常发生小面积的压苗现象,虽然有野生杂草的防护,但随着修筑时间的延长,土质埂田坎在雨水的冲刷下,坡度变缓,占地面积增加,防护效果降低。为延长土质埂水平梯田的使用年限,提高梯田质量,本研究设计采用在土质埂上栽植紫穗槐护埂(见图3)。具体做法是在已修筑的水平梯田土质埂上,撒播紫穗槐种子,覆土厚度3~5cm,或栽植2年生紫穗槐苗,株行距0.5m×0.5m。紫穗槐每年平茬2次。1.2.2经济植物穿带技术。辽东山区坡耕地坡度陡、土层薄、地表支离破碎,很大一部分坡耕地不适宜修筑水平梯田,但这部分坡耕地既是生产潜力最大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一旦地表浅薄的土层被冲蚀,耕地将不复存在。多年来,人们探索出了坡耕地紫穗槐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技术,以此稳定耕地面积,改善耕地环境,提高耕地肥力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紫穗槐地埂植物带虽然对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埂带占用耕地,而且紫穗槐生长茂密、根蘖能力强,对埂带两侧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加之紫穗槐没有经济效益,不受老百姓欢迎,因此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在注重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收入问题,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农民种植习惯,选择刺五加、楤木(刺嫩芽)营建植物埂带,具体设计见表1和图4。1.3沟道生态经济林植物封沟治理模式。辽东沟道类型主要是短促型,上游多直通山脊,沟底比降大,土层薄,支沟相对较少;中下游相对较平缓,土层较厚。沟道是水沙的汇集地,遇强降雨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导致脆弱的生态系统不断退化并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结合沟道上游修筑谷坊工程,在中下游采取特色经济林植物封沟措施,可在加速沟道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恢复、提高生态系统功能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达到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生态、经济效益同步的目的。核桃是根系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根系垂直分布深,水平扩展范围大,肉质根粗大,有菌根,根际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中生长良好、寿命长。野生山核桃主要生长在山区河谷两旁,适合在辽东山区沟道中下游栽植。为防止沟岸向外扩张和沟底下切,常在沟壁、沟底同时栽植山核桃恢复植被。根据辽东山区雨量大、土层薄的特点,采取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0.3m×0.3m×0.3m,雨季前栽植。详见表2。1.4小河道植物护岸(堤)绿堤治理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河道治理日益受到重视,但往往片面考虑河岸的实用耐久性,多采用硬化措施护岸,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及其生态作用被忽视,常造成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污染加剧。辽东山区小河道多,断面不规则,河道比降大,流速快,汇流时间短,洪峰峰值大,洪水暴涨暴落,水流摆动性大。工程防洪标准低,一般有堤河段为5~20年一遇防洪标准,无堤河段低于5年一遇防洪标准,洪水破坏性大。为控制洪水,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和景观,充分利用当地乔木树种枫杨耐淹、主根明显、侧根发达、生长快、根蘖强、固土防风能力强的特点,植物护岸措施采取以枫杨为主,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快山区中小河道整治。1.4.1自然原型河道枫杨护岸治理模式。自然原型护岸是指单纯种植枫杨保护河岸,利用枫杨的根、茎、叶来固持河道,保持自然河岸特性,有效促进林下植被复层结构的形成,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增加河岸的生物多样性。枫杨固坡护岸,有助于水陆过渡带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此护岸类型主要应用于小河道的中、下游河段,此类河段一般地势较平坦,河床两侧地势较高,下切河床较稳定,河流流速较缓。为防止河流在大洪水时改道,在河道两侧栽枫杨2~4行,株行距一般设计为1.0m×1.0m或0.5m×1.0m。1.4.2石砌河堤枫杨护脚治理模式。在传统河道工程措施治理模式中,土堤以干砌石或浆砌石护堤为主,但工程投资大、维护费用高,经年累月后,冲刷严重部位堤脚被淘空,堤坝损毁严重。同时,工程措施是硬性覆盖,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提高工程措施效果,提高石砌堤坝的耐久性,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在堤脚栽植1~2行枫杨,株行距1.0m×1.0m,可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的目的,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大幅度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1.4.3土筑河堤枫杨绿堤治理模式。在无护坡措施的土筑河道堤坝坡面采取枫杨绿堤措施,既以生物措施保护堤坝,又能提高河道生态景观功能,实现固堤、美堤的目标。栽植分两种形式:一是坡面栽枫杨,株行距为1.0m×1.0m或0.5m×1.0m;二是堤脚、坡面同时栽植枫杨,株行距为1.0m×1.0m或0.5m×1.0m。

2治理效果

2.1山地板栗园植物穿带、红松镶嵌补植模式效果。本研究通过对老板栗园采取板栗套(补)种红松防治技术、中幼板栗园紫穗槐穿带生物防治技术进行育补结合的生态修复,快速恢复了植被,建立了中幼板栗园“带式”、老板栗园“镶嵌式”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模式,有效提高了板栗园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文功能,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侵蚀量减少50%以上,板栗园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变。2.2坡耕地刺五加、楤木(刺嫩芽)特色植物资源穿带护埂模式效果。针对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采取紫穗槐生物护埂和刺五加、刺嫩芽经济植物穿带技术,建立“宽带式”水平梯田生物护埂模式和“窄条式”特色经济植物穿带模式,植物地埂绿期可以达到180天左右,覆盖率达90%以上,0~40cm土层植物根系密集,有效阻滞、拦蓄地表径流,拦截泥沙,每年形成7~11cm高的土坎,地面坡度降低0.5°~1°,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控制了土壤侵蚀,改善了农作物立地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坡耕地生态系统逆向发展得到遏制。2.3沟道山核桃特色经济林全方位治理开发模式效果。辽东山区沟壑密度较大,侵蚀剧烈。本项目在沟道上游工程措施治理基础上,从沟头到沟口,从毛沟到干沟,从沟坡到沟底,全方位布设山核桃经济林治理开发措施,组成一个上下纵横、多层次、多防线、多功能、立体型特色经济林综合治理开发体系,山核桃经济林形成规模,林下植被群落基本稳定,土壤结构逐步改善,土壤抗冲性增强,防止了沟岸扩张和沟底下切,有效地控制了沟道侵蚀的发展,为山核桃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立地条件,促进了山核桃和林下植物的生长,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沟道生态系统。2.4小河道“枫杨护岸锁龙”式综合防护体系效果通过对小河道中下游河段采取自然原型河道枫杨护岸技术、上游石砌堤坝段枫杨护脚技术、土质堤坝枫杨绿堤技术,充分利用枫杨耐淹、主根明显侧根发达、生长快、根蘖强、固土防风能力强的特点,修建枫杨防洪护岸工程2474km,形成了较完整的植物护岸防洪体系,体现了生态治理河道的科学理念,促进了河道动植物生态平衡,恢复和美化了河道生态景观,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

3结论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病虫害是阻碍其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创建出了多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逐?斩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运而生。采用这种方法防治病虫害,不仅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更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1农业病虫害实行生物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生物防治技术在对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能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1.1时间较短,效果不明显。我国在近几年才提出生物防治技术,至今仍处于使用生物防治技术的初级阶段,而农作物生长是一个漫长过程,很多时候需要经过多次生长才能检测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因此,生物防治技术对于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不是十分明显。1.2缺乏宣传,规划不成熟。虽然生物防治技术经过了多次研究和试验,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更容易接受的还是传统防治技术,要想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接受新的防治技术比较困难。对于生物防治技术,有关部门缺少成熟的规划,没有完整的防治方案,而且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广大农民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1.3环境改变,实践不到位。生物防治技术最初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分析,但农作物的真实生长环境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多在实验室中试验成功的技术方法,一旦被应用到实际中,效果往往不理想,这与生物防治技术的实践不到位有关?。

2对策

2.1加大生物防治研究力度。针对目前发展时间短、效果不明显、实践不到位等问题,应组织专业队伍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并且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围绕农业病虫害进行突击,更新研究方法和途径,创制出更适合农业发展的生物防治技术,从预防角度出发,将检疫除害、预测方法、无害预防等技术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2.2加强生物防治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宣传,打消广大农民对于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疑虑。同时,可以在线下组织小型活动,利用简单的试验进行宣传。生物防治技术是根据农业病虫害研发出来的,其最普遍的用户就是广大农民,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生物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接受[2]。2.3加深对病虫害规律的掌握。农作物的生长会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依附于农作物的病虫害也会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科研团队应加深对病虫害规律的研究,掌握其变化特点,因地制宜,改进生物防治技术,以期更好地防治病虫害。2.4多种生物防治手段相结合。生物防治技术分为多种类型,有的依靠菌类的生长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有的选用某些害虫的天敌来消灭虫害。对于比较顽固的病虫害,可以采取多种生物防治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利用无危害的化学药物与之相结合的办法。只要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伤害,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就是合理的防治技术手段2.5以实践结果为依据改进技术。实验室的成功虽能证明一定的问题,但要想生物防治技术取得更大的成果,就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以实践结果为依据,改进技术。科研团队可以开发出一小块田地,种植多种农作物,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其中,以实际结果来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进而完善其实际应用效果[4]。

3结语

病虫害已成为农作物生长的最大阻碍之一,传统防治技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而逐渐1被淘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农业病虫害防治中,但受发展和实践的限制,生物防治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农民对其的了解和接受度,以保证农业发展走上文明化、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董旭霞.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9,39(7):31-32.

[2]窦宝峰.生物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5(8):10.

[3]黄炽辉.生物防治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8,36(7):95.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钻蛀性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网;食物链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深度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颁布有力政策为林业建设和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地区有效结合地域环境,高度整合林业建设资源使得全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退湖还林、退耕还林观念深入人心。为有效保存林业建设成果,钻蛀型害虫防治至关重要,生物防治技术在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钻蛀性虫害防治需求。

1钻蛀性害虫危害特点

据相关调查显示,至2017年底,贵州省林地面积已达880万hm2,约0.088亿hm2,全省森林面积达到974.2万hm2,约0.097亿hm2,森林覆盖率达55.3%,森林蓄积为4.49亿m3。可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支持下,贵州省林业建设以取得显著成就,但钻蛀性害虫防治仍旧是贵州地区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以下对钻蛀性害虫的特点进行介绍:第一,生活隐蔽。钻蛀性害虫,顾名思义是指在林木结构内部生存的害虫,其活动和繁衍将严重影响林木健康,生活隐蔽性特点增加了林木害虫防治难度,使得相关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局限性。第二,虫口稳定。钻蛀型害虫的移动性较弱,其在林木结构中以植物纤维为食,虫道宽而弯曲,可达一尺以上,与其他害虫相比,钻蛀性害虫受到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弱,具有较为稳定的繁衍条件。第三,危害严重。一般害虫常以林木枝叶为食,不会对林木产生致命性伤害,但钻蛀型害虫主要在林木枝干结构中得以存在,以植物纤维为食,会在林木结构中持续钻进,严重影响林木健康,长期得不到治理,将使林木枝干坏死,不利于林业建设成果保存。

2生物防治技术在钻蛀性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优势

钻蛀性害虫对林木生长的严重影响,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理至关重要,以下对生物防治技术在钻蛀性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第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与化学防治技术相比,生物防治技术具有更好的生态性和环保性,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反而能够形成更为稳定的种间关系,有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第二,与其他林木害虫相比,钻蛀性害虫具有较高的隐蔽性,这也使得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的防治效果较低,而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应用生物种间关系和食物链关系进行害虫防治,因此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长期以来,我国在林业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有力政策,林业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我国林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林业管理人员也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水平,能够有效地结合各地区的林场环境,做好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规划,降低钻蛀型害虫防治的经济投入。

3生物防治技术和方法在钻蛀性害虫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贵州省聚焦“9+3”县(区),制定《“9+3”县(区)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方案》,为林业发展提供了稳定驱动力,以下对贵州地区林木钻蛀性害虫生物防治进行分析。3.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在生物防治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转基因技术最早在农业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相关调查表明2018年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7500万hm2、5000.2万hm2、2300.9万hm2,1200.7万hm2和1100.6万hm2,转基因技术应用率分别为93.3%、93%、100%、92.5%和95%,表明转基因技术具有宽广应用空间和优良应用前景。就钻蛀型害虫防治而言,各地区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引进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先进人才,在林木培育中有效地发挥转基因技术的融合性优势。例如,相关调查表明,昆虫神经毒素和苏云金杆菌内毒素基因可以与树种基因进行转化融合,使树种具备优良的抗虫性,这类新型树种能够有效地释放植物因子,抑制钻蛀性害虫的侵袭。另外,在钻蛀型害虫防治中,还可应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体内的蛋白水解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若钻蛀型害虫食用了该植物的植物纤维,蛋白水解酶就可进入该昆虫的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并在昆虫的肠胃中的以昆虫体内的蛋白物质进行反应,降低昆虫的蛋白活性,最终影响昆虫的消化系统,组织昆虫生成氨基酸,最终导致钻蛀性害虫死亡,满足治理需求。3.2利用食物链关系。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超过万亿元的林业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木材加工及木材制品制造业、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这些支柱产业规模分别为13044亿元、12810亿元和14492亿元,可见林业经济在我国经济总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钻蛀型害虫对林业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对其进行针对性防治至关重要。食物链关系决定了昆虫的天敌,食物链关系的稳定决定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相关调查表明,啄木鸟在钻蛀性害虫治理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因此,各地区林业管理部门可通过设置鸟巢吸引啄木鸟在林区内安家,发挥啄木鸟对钻蛀性害虫的克制性作用。另外,为延长啄木鸟在森林系统中的留存时间,各地区还应有效调整森林种间关系,通过种植杂交林,为啄木鸟提供优良的筑巢环境[1]。3.3建立生物防治网。相关调查表明,2018年我国林产品进出总值、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分别上升10.7%、11.4%和10.1%,表明我国在林业发展上仍旧具有较大空间,可建立生物防治网对钻蛀性害虫进行有效治理,以下对其进行介绍。在钻蛀性害虫治理中,生物防治网的核心为钻蛀性害虫,生物防治网中的其他种类生物具有较为协调的种间关系,均能对钻蛀性害虫进行控制。例如,啄木鸟可对钻蛀型害虫进行处治,而其他鸟类可以在钻蛀型害虫繁衍阶段,对其繁衍母体和钻蛀性害虫的虫卵进行处治,另外,天敌昆虫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钻蛀性害虫的生长和繁衍[2]。为提高生物防治网络治理有效性,林业管理人员应该有效结合林业发展规模和治理需求,深度践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虫害防治方针,做好防治信息整合,根据前一年中钻蛀性害虫造成的林木损失,分析本年中钻蛀性害虫的数量,以合理规划生物防治网的规模,确定生物防治网中各类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调查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林木产品贸易、进口、出口上贸易额分别为529亿美元、298亿美元和231亿美元,增速分别为4.7%,4.8%和4.6%,该数据充分体现了林业经济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对钻蛀性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可以维护我国林业经济的稳定产出态势[3]。3.4综合性防治。目前我国在钻蛀性害虫防治中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各地区林业管理部门应充分意识到钻蛀性害虫对林业生长产生的负面作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害虫治理效率。例如,可引进物联网技术,将智能传感器灵活布设在林木生长环境中,通过信息反馈整合一段时间内林木的生长状态以及钻蛀性害虫对林木的危害程度,掌握钻蛀性害虫防治重点。以此为基础,可通过释放生物因子,引导天敌昆虫和鸟类对钻蛀性害虫重点危害区域进行有效治理。另外,为控制钻蛀性害虫对林木危害持续扩大,还可适当结合化学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例如通过诱捕器(如图),利用昆虫性引诱剂进行诱捕松墨天牛成虫等。实现技术融合,全面保存林业建设成果。

4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支持下,我国已在林业建设中取得显著成就,森林覆盖面积有效增加,生物防治技术及方法在钻蛀性害虫防治中具有多样性优势,可结合林业发展需求和虫害防治重点,灵活应用转基因技术、利用生物链关系、建立生物防治网、开展综合性防治,降低钻蛀性害虫对林业发展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武海卫,朱文成,康智,等.松材线虫侵染的黑松钻蛀性害虫时空动态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9,38(6):6-10.

[2]王春娅,胡纯华,刘燕,等.核桃叶粗提物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以及幼虫钻蛀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4):14-19.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SPOC;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生物防治技术是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关于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的理论和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综合课程[1]。为解决近年收集的关于学生、授课教师反映的生物防治技术教学中存在各类问题,对本校的生物防治技术教学开展了基于“SPOC+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初步的教学实践,课程组将混合式教学贯穿于生物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综合分析教学实战经验并进行总结反思,以期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为今后更好开展生物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生物防治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生物技术专业为我校四年制理学本科专业,专业重点传授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和开发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紧密结合社会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将人才培养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有基因工程原理、基因与蛋白质组学、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动植物细胞工程、生物防治技术等。随着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与环境保护国民意识的增强,我国不断完善政策制度,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来相继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的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生产害虫综合治理、生物入侵防治都需要大量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专业科学研究人才。课程组在近几年生物防治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中开展中期、期末、随机教学问卷调查和课后访谈,多种形式地收集学生针对本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如“教学内容偏多”“希望增加师生交流时间及途径”;授课教师也深感因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繁重、生物技术专业人数逐年递增等原因出现的教学困境,包括“教学方法较为传统”“课程内容缺乏与时俱进”“停留于表层的师生互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不佳”等。

2“SPOC+雨课堂”的生物防治技术混合式教学整体设计

2.1“SPOC+雨课堂”教学模式基础

在“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基于MOOC、SPOC、雨课堂等的混合教学模式已然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热门研究课题,其依靠信息技术迭代能有效改善教学交互不足和学习“浅层化”的问题,有助于将教学向深层次、专业化推进[2-6]。课题组期望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实现大班课堂教学与个体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学生能更好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生物防治资源、生物防治途径与方法、生物防治的实施与作用评价等原理方法和常见病虫害以及入侵生物的主要生物防治因子、利用途径的应用实践,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培养“适用、实用、能用”和“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2“SPOC+雨课堂”的生物防治技术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主要基于校内SPOC网络教学平台及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体系的线上部分,为更好使得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并进,设计的基于“SPOC+雨课堂”生物防治技术混合式教学基本流程分为教学实施前、课前、课堂与课后四个板块。教学实施前期中需要两个层面的准备,第一,校级教学管理部门部署校级SPOC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做好平台的校级运行管理,对开展混合式教学所需各类资源如教室基础网络硬件设施的配置准备,院级教学管理部门根据课程安排实际情况于每学期正式开课前完成授课数据填报、分配,管理部门、专业技术工程师通过校级教师平台交流QQ群进行使用问题答疑,同时不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培训,适时给予平台使用指导及技术支持;第二,课程组、授课教师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完成SPOC网络课程建设和雨课堂混合教学设计,遵循“两性一度”的标准优化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各类教学资源,如课程导学资源的内容应反映国际国内生物防治技术的前沿领域,依据课程开设实际对SPOC平台中的单元学习、课程资源、课程活动等栏目内容进行编辑维护,完成选课学生的管理及课程学习权限的设置,通过SPOC、雨课堂双平台及教学微信/QQ群开课教学通知和课前任务。课前导学阶段,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通过SPOC、雨课堂双平台适时推送导学资源,包括与课程进度章节对应的相关文献、插入教师语音的预习课件、网络视频资源等,这些教学资源延展有助于扩展学生思维,并在雨课堂公告中提前1—3日课前预习任务;学生通过雨课堂公告、教学微信/QQ群接收任务,根据具体任务通过SPOC、雨课堂双平台自主完成线上课前预习,SPOC课程讨论区可进行课前线上交流互动。课堂教学阶段,授课教师课前打开教学幻灯登录雨课堂个人端,开启雨课堂教学,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输入课堂暗号进入课堂、完成签到,线上考勤更加便捷有效;课内教师授课以传统多媒体讲授为主,完成课程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的教学,基于学生课前对教学延展资源的线上预习背景,采用问答为辅的启发式教学,通过雨课堂随机点名答题、推送随堂测试、红包奖励等方式引导学生的讨论。课后辅助阶段,教师通过SPOC、雨课堂双平台推送MOOC等课后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参与课程答疑、查看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完成章节课程巩固复习,重点关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及高阶思维。校级院级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起到监督、指导和规范管理的作用,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

2.3创新混合式教学的成绩评定,使评价客观全面

课程学生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试结果性评价组成。过程性评价是将混合式教学的线上部分与线下部分有机融合,采用双平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个人学习相关记录数据和雨课堂出勤及课堂答题表现作为线上部分的评分依据,采用学生在课程实验教学操作、实验报告提交、生物防治技术综述撰写、综述汇报等的表现作为线下部分的评分依据。

2.4问卷调查和访谈课程组对授课班级

2017级生物技术全体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以此了解学生参与“SPOC+雨课堂”的生物防治技术混合式教学后的学习效果、学习满意度以及学习能力提升认可度,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发出调查问卷92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94.56%。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调查对象对课程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为91.95%;88.50%的调查对象认为课程较好的结合线上学习资源与课堂教学学习活动;混合教学的线上平台各功能使用频次排序分别是雨课堂课前预习、雨课堂课件回看、雨课堂公告查阅、SPOC作业提交、SPOC试题库练习、611SPOC推荐MOOC自学,对于雨课堂的课堂教学运用较为认可;对增加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辅助功能满意度排序列分别是红包奖励、随堂测试、随机点名答题。通过访谈,部分学生表示雨课堂互动功能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高课堂关注力,使得自己能更好地掌握授课章节内容,通过课后线上预习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新的教学模式初步使得自身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实现深度学习。

3反思和讨论

3.1遵循“两性一度”的标准,贯穿混合教学设计各环节

有机融合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做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课程组教师积极讨论、谋划,在此过程中需遵循“两性一度”的标准,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贯穿于混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前期准备、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辅助环节,并在教学中持续改进、完善。

3.2调动不同平台优势,互为补充

生物防治技术混合式教学应用中,学生对雨课堂各项功能较为认可,分析原因与移动终端的使用便利程度相关,混合教学线上两平台的功能使用频次排序中雨课堂显著高于SPOC,为了加强两平台的利用率发挥各自的优势,应进一步在SPOC教学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

3.3合理安排课前导学,建立学生内

在学习动机要根据实际教学目标进行课前学习导学的安排,并且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前沿、时代背景,需考虑学生整体学习负荷,以免过量影响各科的课后安排。课前导学建立学生内在学习动机,通过“SPOC+雨课堂”建构与学生深入沟通的平台,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促进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3.4合理的课前教学设计、课后及时答疑,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石

课程组基于两学期的教学实际感悟到,SPOC和雨课堂的应用必须基于合理的教学设计,课前预习、课中浏览课件、课后自学扩展可以带来良好的课堂互动,起到良好的教学辅助功能;授课教师在个教学阶段应关注双平台新的学生提问和讨论,特别是课后、复习阶段为避免答疑滞后,及时响应回复、解答、纠错,如是学生关注的课程共性问题可至课堂进行回顾分析讨论,有效提升学生线上、线下课程体验感,达到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结语通过从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着手“SPOC+雨课堂”的生物防治技术混合式教学设计,采用有效教学改革活动提高了生物防治技术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使教学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标准及要求。课程组也认识到SPOC建设与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不足,在今后教学实际应用中还将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兵,钟乃凤,刘利利,黄世祥,曾柱,刘红美.医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防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106-107.

[2]李亚丽,汪志勇,唐镍诗,徐林,修江帆,蒋红梅.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4):46-48.

[3]姚林香,周广为.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教学效果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92-100.

[4]彭建,朱贵明,刘丽娜,曾柱,刘红美,胡祖权.“雨课堂”模式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的课程设计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9):66-68.

[5]李文娟.SPOC破解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困境的策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03):108-113.

[6]王雯,韩锡斌.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混合教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68-78.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林业经济;病虫害生物防治;管理探讨

1引言

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管理工作是现阶段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实行不同的处理措施是现阶段相关林业部门考虑的关键,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重视。

2我国林业病虫生物灾害概述

2.1我国林业病虫生物灾害现状分析

林业病虫生物灾害是指,树木等自然资源受到病虫等生物性灾害的破坏,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甚至出现大规模的死亡现象的一种灾害现象。根据病虫生物灾害的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这两大种类,本文将分别对其进行阐述。对于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来说,是指在我国林业部门进行检疫的过程中发现的在我国境内产生的病虫灾害生物,由于其产生于我国,因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强,且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因此对其进行彻底的治理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来说,其主要指的是从国外传播到我国境内的有害生物,由于其产地是国外地区,因此大部分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治理起来也相对比较简单。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这两种病虫生物灾害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并严格防止其传播,在大部分地区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少部分地区,不仅不能达到有效地抑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亟待解决。

2.2林业病虫生物灾害的种类分析

根据现阶段我国相关林业部门对林业生态结构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将现阶段存在于我国的病虫生物灾害初步总结为100种甚至更多。目前,我国相关病虫灾害的检测部门已经能够对发现的病虫灾害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时对其发源地和发源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措施。

3针对现阶段我国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与管理探讨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止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的防治管理案例,将其相关措施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现阶段在我国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与管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利用生物手段去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治理,具体来说也就是所谓的“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等等,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性,利用其天敌对其进行消灭。随着现阶段我国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关科研部门还研制出了利用生物有机体对病虫害进行治理,例如:相关林业科技部门研制出了针对松毛虫的黑蚂蚁生物防治手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生物防治法的治理力度相对较强,同时也能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现阶段在我国应用相对广泛。

3.2林业基础技术防治

林业基础技术防治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林业苗圃种植时,根据该区域土质的特点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事先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在种子的选择方面根据病虫害的情况进行严格地挑选,尽量选择那些抗虫害能力相对较强的种类。在进行种植之后,需要相关部门定期安排人员对苗圃卫生情况进行治理,对杂草和枯叶现象进行及时的清除。除此之外,很多地区由于对抚育伐的时间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控,导致病虫害在这一过程中迅速滋生,并逐渐蔓延,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还需要根据林业和苗圃发展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抚育伐计划,并采取一定的防虫措施。根据现阶段我国苗圃及林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其实际的工作中,病虫害生物一般比较容易出现在干枯和水分含量相对较大的树木之中,这种环境下细菌滋生相对较快,因此病虫害繁殖能力也相对较强。对于这一部分的治理措施来说,一般会采用砍伐和焚烧的形式,直接切断整个病虫害生物的传播源头,对其进行彻底的治理,但是由于其杀伤力和规模相对较大,且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因此一般情况来说不提倡这种做法。

3.3化学防治法

对于化学防治措施来说,其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产品来对病虫害生物进行消除工作,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病虫害生物的化学防治法进行调查,将其具体的种类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其化学防治法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药物喷洒或者喷雾剂的形式,工作人员将化学药品稀释,利用喷雾剂等设备对病虫害地区进行喷洒,进而达到消灭病虫害生物的作用,这种模式应用起来较为简便且喷洒范围相对较广,效果非常良好,因此在现阶段已经开始大规模进行使用。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化学防治法就是人工涂抹、撒布和包扎等,这些方式一般都在一些经济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应用,相对来说耗费人工,且效果并不是十分良好,相关林业部门并不是很提倡该种形式。一般来说,只有在一些极其贵重的树木和植被的病虫害生物的防治中才会对其进行使用。

4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未来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

作者:李琼 单位: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林业局永定林业站

参考文献:

[1]冯莹,黄茂俊,许少嫦,等.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工作[J].广东林业科技,2012(02).

[2]郭丽洁.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3]杨利娜,惠会峰.林业的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营林技术;有害生物;防治作用

目前,随着我国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苗木种类越来越多,随之导致林区内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而采用营林技术来防治有害生物,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加强对林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1林业有害生物概述

所谓的林业有害生物,指的是会阻碍树木及树种健康生长的害虫、病害、杂草等。林业有害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不容易进行治理。根据相关的统计研究发现,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高达1.9万种,而且无法进行彻底治理。尤其是最近几年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森林面积越来越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现阶段,林业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导致虫害多发的原因主要是很多新林区尤其是人造林的成林速度比较快,但其自身的生态恢复能力和抵抗虫害的能力都比较弱。而害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再加上其属于食物链中的一部分,如果生态循环遭到了破坏,就会造成害虫天敌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影响了森林的调节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害虫繁殖更为迅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作用

2.1及时发现和清除虫害。在受到有害生物侵害的林区中,新造林和幼苗最容易受到有害生物的侵害。这主要是因为苗木自身抵抗能力较弱,而且整个林区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因此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生物,从而对森林造成毁坏。而营林技术的使用,能够及时发现林区中的有害生物,还可以利用抚育技术、疏伐技术等,及时清除遭到危害的苗木或者枝叶,改善林区环境,获得良好的有害生物防治效果[1]。2.2林区间发挥有效隔离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飞虫在林业有害生物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成群结队的飞虫往往会在毁坏一片林区之后,飞往下一区域继续为害。同时这种有害生物繁殖速度惊人,因此防治效果不理想。而通过营林技术的使用,能够将飞虫的幼虫灭杀掉,在林区单元设置隔离网、隔离绿化带等,但绿化带的苗木要有别于周边林区的苗木,以防止有害生物的快速转移,之后辅助灭杀技术将林区中的有害生物消灭掉。2.3增强树种的抵抗力,预防有害生物。在防治有害生物时,需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利用营林技术能够对林区中的有害生物进行合理的预防,这是营林技术的一项主要作用。不仅如此,通过营林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水肥充足,使得林区中的各种苗木都可以茁壮生长,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3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措施

3.1营造功能性生态林,增强林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想要实现森林资源的健康开发,那么必定离不开植树造林。通过现代化园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打造生态林。例如,某林区中的一种有害昆虫在该林区的食物链中占据主流地位,可以利用营林技术来种植相克的树木品种,从而栽种出能够防治有害生物的人工林。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林木产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有害生物。3.2及时疏伐、调整林分,清除有害生物载体。在当前的林区管理中,不仅要完善造林任务,而且要加强对林区的抚育管理。对于尚未成材的林区,需要进行及时的疏伐、抚育及调整林分,从而在提高树木生长速度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营林效果。而且可以利用营林技术,清除林区内的有害生物载体,如枯死的苗木及病株枝条等,使有害生物的生长空间越来越小,从而不容易发生病虫害[2]。

4结语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营林技术对于预防和治理有害生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营林技术的研究,加大营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力度,从而合理地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提升林木的抗虫害能力,获得良好的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莉昕.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1):164.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词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

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沈阳地区一般发生年份玉米可减产10%左右,大发生年减产达20%以上。目前,我国对玉米螟大面积防治主要靠化学药剂,生产上仍以人工投放高毒的颗粒剂为主,在配制和使用中极易发生中毒事故。为此,应用安全无毒功效高的新技术防治玉米螟,应是当前植保工作的大课题,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希望。为满足农民要求,1991年起,我们就正式开展了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十几年来,经全体同志努力拼搏,刻苦攻关,采取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同步进行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效益。

一、试验材料

1.1赤眼蜂种类

松毛虫赤眼蜂。

1.2赤眼蜂来源

由沈阳市辽中生防站提供。

二、试验内容

2.1不同放蜂量试验

设2个用量,即30头/m2和45头/m2。各处理均放蜂3次,第1次放蜂在田间百株玉米螟落卵量达1.0~1.5块时进行,以后每隔5d放1次,小区面积6.67hm2(2个用量3次的放蜂量分别为:30头/m2,为6头/m2、15头/m2、9头/m2;45头/m2,为12头/m2、18头/m2、15头/m2);对照区设在放蜂田上风头1000m以外,其玉米品种、管理均与防蜂田相同。田间放蜂方法,放蜂75点/hm2,每20垄设1放蜂垄,每17步(约11m)设1放蜂点,将蜂卡别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试验点在新城子区大辛二村、苏家屯区姚千户镇和沙河镇。

2.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

放蜂量均为30头/m2,分2次放蜂及3次放蜂2个处理。2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12头/m2和18头/m2,每次放蜂间隔7d;3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6头/m2、15头/m2、9头/m2,每次放蜂间隔5d。

2.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

1991~1992年为滚式繁蜂,1993年起改为卵式繁蜂。

2.4研制长效蜂卡试验

即在蜂卡上粘有不同发育时期的蜂卵,在田间放蜂时可达到陆续出蜂的目的。

2.5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在上述各种小区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放蜂量均为30头/m2,采取2次放蜂的办法,1992年在东陵区示范面积195hm2;1994年东陵区、新民县、辽中县大面积推广。

三、试验结果

3.1不同放蜂量试验结果

3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放蜂,放蜂30头/m2与45头/m2的田块,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块寄生率无明显差异。

3.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结果

据东陵区祝家镇、辽中县长滩镇1991~1992年试验结果,放蜂2次的卵块寄生率为80.0%~88.9%,放蜂3次的为83.3%~87.5%,放蜂2次的卵粒寄生率为65.9%~77.8%,放蜂3次的为69.8%~79.4%。表明在放蜂量相同的情况下,放蜂2次与3次的效果基本一致。

3.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结果

长期以来,扩繁赤眼蜂一直用滚式繁蜂法。这种方法,种蜂用量大,接蜂比为1∶6(即种蜂卵与寄生卵的比例),而且繁蜂效率偏低,在繁蜂中一直是采用先粘好卵卡,再向卡上接蜂,这种办法接蜂蜂卡上往往有20~30%的坏卵和不寄生卵无法去掉,对蜂卡质量影响较大。改为散卵接种后,接蜂比为1∶20~25,种蜂可节省3/4,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繁蜂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由于卵粒接蜂后可以精选,选后再粘蜂卡,坏卵、不寄生卵、质差的卵可被淘汰,蜂卡上卵的寄生率可达95%以上,蜂卡质量明显提高,同样也提高了放蜂的质量。

3.4长效蜂卡研究结果

普通蜂卡出蜂齐,放到田间后,蜂3d可出完,田间不能经常保持有蜂,而田间玉米螟落卵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影响防治效果。长效蜂卡由于蜂卵发育时期不同,出蜂期不同,有早有晚,每张蜂卡出蜂期在5~8d,延长了田间有蜂天数,提高了对玉米螟的寄生机会,可将3次放蜂改为2次放蜂,既做到了省工省事,降低成本,又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颇受农民欢迎。

3.5大面积示范

在小区试验的同时,又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1991~1994年累计放蜂24.27hm2。放蜂30头/m2、放蜂2次的面积为4.2hm2。据各点调查,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卵粒寄生率、玉米螟蛀孔及活虫减退率,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3.6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由于研制出实用性较强的高质量长效蜂卡,改造了由滚式繁蜂为卵式繁蜂的最新生产工艺,使生产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产品的质量始终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自1995年以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这项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截止2003年,在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97.8hm2,遍及3个省,45个市、县、区,226个乡镇。

四、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1991~2003年累积应用面积97.8hm2,玉米平均单产为9423.8kg/hm2,按玉米螟一般发生年减产8%计算,增产玉米754kg/hm2,共计挽回玉米损失72862kg。平均价格按0.8元/kg计算,增加经济效益5.83万元。

社会效益: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其社会效益更为明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以虫治虫,它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存在污染环境和农药残留,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界生态平衡。

五、结论

(1)本研究成功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玉米螟新技术。实践证明,对玉米螟的防治采用单一的传统技术,往往受环境条件等的限制,收不到理想效果。我们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为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不同地区的农民防治玉米螟提供了充分选择余地。公务员之家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潜伏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林木的正常生长,对林业持续发展造成阻碍作用。造林面积的持续扩大,随之提升有害生物的发生几率。因此,管理人员需充分明确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意义,探索更加高效的防治技术。

1林业有害生物的产生原因

1.1繁殖特性。有害生物往往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较短时间内即可繁衍较大的种群。一些林业管理人员在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由于防治观念、防治技术不够科学,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显著减少有害生物的天敌,导致有害生物频繁出现[1]。1.2外来传播。新时期下,不同地区之间的林业交流显著增强,交换树木品种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有害生物传播进来。由于新传入有害生物的天敌较为缺乏,导致有害生物的危害面积显著扩大,威胁到林业的健康发展。1.3人工造林。为改善自然条件,人工造林活动得到深入广泛的实施。通过人工造林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森林面积覆盖度得到提高。但一些地区采取较为单一的树种,不具备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导致有害生物的发生率较高。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

2.1无人机喷药技术。和传统喷药技术相比,无人机喷药技术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和较高的灵活性,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显著节约。同时,基于GPS定位功能的支持,无人机喷药设备能够对特定林区精准喷施,显著提升喷药效果。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工作人员需将雷达、遥感等现代化技术运用过来,对林区实时监测,找出存在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区。其次,基于专业软件的支持,对无人机喷洒路径合理设计,高效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距离、飞行高度以及喷药量,促使喷药成本得到降低[2]。最后,要做好林区管控工作,避免人们进入到喷药林区,否则将会危害到人体健康。2.2生物信息素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需长期开展,如果过度依赖农药产品,不仅严重影响到林区树木的生长质量,也会对林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针对这种情况,可将生物信息素技术运用过来。本种技术将生物的激素特征利用起来,能够对病虫天敌进行吸引,或对有害病虫进行驱赶,促使有害生物防治目的得到实现。通过在林区内放置有害生物的追踪信息素,能够向林区内引入有害昆虫的天敌,促使有害昆虫得到大量捕杀。同时,也可向林区空气中释放疏散信息素,对有害生物的化学感觉器官进行刺激,有效驱赶有害生物,促使林区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得到减少。2.3雷达与遥感技术。本种新技术目前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能够全方位检测林区生态系统。通过雷达技术的运用,可对有害生物发出的信号高效收集与检测,向林区监控室传输之后,由计算机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有有害生物存在,统计与确定有害生物的活动范围,进而针对性开展集中防治工作。通过遥感技术的运用,能够将不同类型的生物传感器设计出来,诱导捕捉有害生物。一些林区具有较大的规模、复杂的地形条件,难以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则可将本种技术运用过来。

3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策略

3.1树立预防为主理念。有害生物的危害与防治难度较大,因此,需将预防为主作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主要原因,动态监测林区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积极培训林业管理人员,加大成本投入力度,完善建设专业设施与设备,促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需求得到满足。同时,管理人员要对区域内有害生物的常见类型、发生规律等进行系统总结,明确重点监测对象,将调查、监测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其次,工作人员需客观、科学的分析、预测林业有害生物状况,将短期、中长期有害生物预报工作开展起来,促进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为保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效果,还需要对监测点的数量合理增加,促使有害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得到完善和健全[3]。3.2营造混交林。相较于混交林,纯林不具备较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更加容易出现有害生物。混交林因具有较为丰富的树种,生态系统优良,能够吸引更多的有害生物天敌,遏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与繁衍。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需重视混交林的营造,促使林木抗性得到增强。工作人员要将地区环境条件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合理确定混交树种。如地区经常出现鼠害与兔害,栽植的树种需为害鼠厌食树种。同时,要深坑栽植树种,这样害鼠的栖息环境将会遭到破坏。3.3重视生物防治。相较于其他防治技术,生物防治不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防治效果也可以得到改善。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践中,需充分重视和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保护与招引天敌。以害鼠、害兔为例,猫头鹰、狐狸等是其主要天敌类型。在防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营造利于天敌生物生长的环境。如对人工鸟巢、招引架合理布设,将猛禽吸引过来等,促使害鼠、害兔的繁殖得到高效抑制。其次,运用生物制剂。可将不育剂、生物灭鼠剂等应用于害鼠、害兔经常活动的区域,控制有害生物的密度与基数。3.4构建应急机制。有害生物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如果处理工作没有及时开展,将会于较短时间内扩大灾害面积。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需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构建起来,高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有害生物事件。要提前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资,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将实战演练活动定期组织起来,提升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需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在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的防治技术,保证防治效果。同时,要构建完善的综合防控体系,多管齐下,提高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春.浅谈彰武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12):217-217.

[2]宫英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及推广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3):65-65.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新技术;林业有害生物;应用探究

随着人们林业防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过程中,通过科学引用各类新技术,不仅能够科学、有效防止一系列有害生物,也可以尽可能减少给林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发挥出更理想的林业保护作用,因此,针对新技术的应用探究,相关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

1雷达技术

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很早就针对雷达遥感系统、生物学的科学整合作出了深入探究,且逐渐实现了及时、准确监控和检测林业有害生物的活动信息。其中的雷达技术主要是通过雷达实现相关昆虫一系列活动信息的采集、整理,在基础上,通过雷达遥感技术的科学运用来监测林业有害生物,基于其检测结果来采取针对性的防止措施,以此来尽可能的避免或者是减少给林业带来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已经架起了一定规模的雷达监测系统,且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来实现结合林业有害生物的实际情况,给予更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雷达技术起步较晚,林业信息存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为了将雷达遥感技术的优势特点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充分发挥出来,使其检测系统得到不断完善与创新发展[1]。

2飞机技术

由于我国林业面积相对比较广阔,这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飞机技术的科学引用,则能够促进其防治效果与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作为一项规模较大、投资相对较高的工作,在正式开展各项防治工作之前,应落实好各项准备工作。应明确、分析林业中有害生物的具体分布情况,科学运用计算机来将有害生物密度、等级的分布与范围准确分析出来,以此来促进飞机喷洒药物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应结合林业有害生物的实际分布情况,针对飞机喷洒药物制定出科学适合的行程。同时,还要将整个喷洒过程中需要的药物提前购买好,按照标准要求给予妥善保存,避免药物挥发,进而给药物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针对药物喷洒的宣传工作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有效落实,在实际喷洒中,严禁林区人员或是周围居民进入到林区当中,最大限度的避免一系列危险事故的发生[2]。

3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抗虫性植物基因,以及昆虫神经毒素等其他类型的基因来改良树种基因,以此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防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技术的应用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通过近几年的深入探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由于各地区技术基础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要想进一步推动该技术有害生物防治中的科学运用,还需要相关部门构建出更科学完善的应用体系[3]。

4数字化技术

通过科学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精准、高效的检测、预测森林相关信息。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林业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传统的人工管理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难以实现快速的规模化管理,也不利于林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而通过科学运用数字化技术,则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整合;对森林详细做出科学整合与数字化分析,基于此来更好的预测相关信息。尤其是图像等一系列多媒体资源的不断扩充,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给予高效、准确统计,以此来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止效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5结语

目前,虽然很多地区都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积极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但是由于各地区技术基础存在一定差异,要想实现先进技术的快速普及还需要一定时间与改善空间,对此,相关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从不同层面来研究各类新技术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提升林业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凝.浅谈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7(01):171.

[2]戴勇.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3):114.

生物防治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新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具体应用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1.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远程观察的新兴技术,主要是通过传感器、遥感器、电磁波和辐射等远程探测技术来监控、分析物质的性能、特点与形态,并加以归类。20世纪90年代,林科院开始使用航空录像技术来拍摄、记录整个林业区的情况,并通过遥感图像处理系统来处理拍摄的图像,以准确反馈林业区域内的有害生物区。2006年,湖南省开始使用航空电子勾绘系统,逐渐完善与提升了国内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增强了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能力。1.2雷达技术。雷达技术运用到林业方面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晚的,但通过借鉴他国一些成功的案例和不断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同时也进行了地区试点检测,反馈结果十分理想。雷达监测技术在林业应用领域上是行之有效的,但技术层面还存在着局限性,其中部分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相信随着尖端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技术一定会成为防治林业害虫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1.3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集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技术与遥感技术为一体的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收集、处理获取的信息数据,以准确反馈有关区域的数据信息。在欧洲发达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被广泛应用到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与灾害预测等领域中,获得了认可与支持。1.4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生物技术,能够借助抗虫性植物的基因与其他动物的抗虫基因,培养出优秀的基因树苗,可有效改善树木的品种,提升林业的抗病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林业领域,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1.5数字化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由于林业资源分布范围较广、林地面积变化明显,如果沿用传统的人工检测与管理模式,很难快速监测出林业有害生物区。数字化技术是以GIS技术、RS技术、通信技术与GPS技术为依据,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采集与分析获取的数据信息,将预测的结果发送到系统监测中心,以便人员了解整个林区的林木生长情况。因此,实现林业数字化,可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使办事效率得到提升。

2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2.1营林防治。营林防治技术是一种包含种苗、造林、抚育和收获等一系列活动的技术,近年来,各地均组织开展了与营林防治技术有关的林业有害生物实践活动,对减低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较为常见的营林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通过伐根嫁接,快速恢复林业系统。第二,筛选、培育与种植优质的抗有害物种的树种,以提升林业抗有害生物的能力。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适当营造混交林,优化树种结构。第四,合理进行封山育林、修枝抚育、高干截头,以提升林业系统防御有害生物的能力。第五,合理抚育采伐,修整病虫害木,减少虫口密度与危害。2.2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应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中,施药机械、施用时间、剂量、次数及剂型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林业部门应将新技术与新方法应用到化学防治中,通过有效的喷药方式,将药剂注入树干内,在保护益虫与施药者的人身安全上,降低虫口密度,以保护林业环境。对于攀上乡土阔叶树种的薇甘菊,可在每年4—5月与10—11月,选用杀灭薇甘菊根、茎和叶为主的甘草膦与森草净,适当增加增效剂,按1∶2的比例兑水搅拌,然后通过根部施药法,使用砍刀、剪刀剪断接近地面攀附的蔓茎,向地下根茎喷洒药液。治理后持续观察监测,进行补防,反复喷施药剂,直到薇甘菊根除为止。施药后,要注意人、畜安全,在施药区域悬挂警示牌,防止人员、牲畜中毒。此外,喷施药物,应在晴天作业,一旦施药6h内下雨,需及时补防,以免影响药效。2.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在种植林木的过程中,通过害虫的天敌来克制害虫的传播与蔓延,确保林木正常生长,起到长期防治的作用。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可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严重的区域与重点预防区域放入松褐天牛进行防控,并引入信息素防控技术,在部分区域设置信息素诱捕器,实施诱捕防治。待松褐天牛成虫羽化期,需在预防区内设置诱木,以控制松褐天牛过度繁殖。2.4物理防治。在防治松材线虫病的过程中,可在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剪病枝的方式,择伐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松林,并辅以单株清理的方式除治与疫情相邻的松林,从外向内清除疑似感病木、衰弱木和枯死木,做到即死即清。为了减少虫口密度,需对全部伐桩作除害处理,并控制伐桩高度<5cm。使用16%的丁硫克百威乳油喷洒伐桩,直到伐桩浸透为止,或使用厚度为0.8mm的塑料薄膜与1~2粒磷化铝和土覆盖表面,并将土层控制在20cm内,确保全面覆盖伐桩的表面。2.5新型林业的有害生物热烘、辐照、微波处理技术。在新型林业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中,辐照、热烘、微波处理等技术,也叫三理防治技术。应用原理:把已经发现的各种有虫害木材直接放于烘房内,经过高温加热、加压,把虫害直接杀死。辐照处理技术指的是应用离子化能的照射能量来阻止有害生物的生存条件,破坏其生存环境,而后将害虫杀灭;热烘处理指的是在烘房内把有病虫害木材做加热处理,使温度达到杀死病虫的最佳温度;微波处理指的是把木材直接放于微波环境内,对其做干燥、加热、灭菌、杀虫等处理,微波处理在杀虫灭菌中应用较广,且在当前的木材检疫中应用效果越发显著。以上3种新型有害生物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可较好地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且在当前的害虫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3结语

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中,有效应用新技术能够提高林业防御有害生物的能力,促进林业的稳步发展。但是,在林业有害防治过程中,要提高防治的效果,还需将其灵活运用到营林防治、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中,改善林业环境,减少有害生物对林业的破坏。近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经营不善等因素导致了林业病虫害频发,制约了林业产业的正常发展。在目前的林业生产中,做好林业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日常防治工作中,科学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有序开展,是现阶段林业人员应当重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兰永平.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农技服务,2017,(05):159.

[2]吕美臣.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体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7,(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