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十篇

时间:2023-04-11 05:02:53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1

关键词:丹江口库区 上游地区 经济发展 水环境 建议

基金项目:该文系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规划确立后的商洛旅游发展战略及旅游管理突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Z066)”研究所得。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首都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但供水需求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依据北京市提供的水形势预测可知,缺水问题将会随时间日益严重。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限制首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随着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量逐年减少,并有着严重的水污染,进而影响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效益作用,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环境与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本文从实际出发,依据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总结和分析了人类活动、经济发展及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并提出改善状况的有效建议。

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现状

(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基本情况

(1)地理情况。丹江口库区位于鄂西北、陕东南及豫西南等地区的交界处,处于长江和黄河河流之间的汉江的中上游部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主要水源区。在自然地理位置上,归属于秦巴山地的区域范围之内,位于北纬32°36′-33°48′,东经110°59′-111°49′之间。

(2)地貌情况。丹江口库区位于汉江流域的中上游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和环境,地理形势较为复杂,地貌呈现多姿状态。丹江口库区的西部和北部由伏牛山围绕,其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呈现山地、丘陵及平原等地势,与汉江平原相接,两岸即是狭长盆地。

(3)气候情况。丹江口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是季风性大陆性半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季节变换明显,降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较暖和,约在14.4-15.7℃之间。

(二)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上世纪中期之前,库区及上游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种植玉米、谷子、莜麦、小麦、豆类、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由于该区域内水土资源及矿产资源丰富,开始开发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并大力发展采煤、电力、化工及制药等工业,大大促进了库区及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工农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

(三)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环境的影响

通过调查显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总量并未增加,造成库区及上游地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逐年下降。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增大了需水量,不仅人口用水量越来越大,工农业生产所用水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人口总量的不断上升,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大大增加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而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也大大加剧了工也污水的排放量,大量污水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由于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工程。该工程对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地表的径流水量。

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矛盾

随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丹江口库区是人类活动的核心水资源,具有移民搬迁量大、淹没损失严重、周边关闭企业太多等问题,由此造成丹江口库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当地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库区问题的严重性远远大于其上游地区。因此,在《规划》中,不管是政策的支持,还是资金扶持方面,都对库区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

(2)由于《规划》不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操作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淅川县的政策实施,单方面的为了保证水质,造成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难度提升、产业转型难度升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凸显、大大加重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等。对于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及出现的实际问题,《规划》中并未有明确的引导方法和资金扶持。

(二)解决建议

(1)增大对水质核心区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作贡献的多少、淹没损失的大小、环境保护的难易程度及当地和国家财政状况等实际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就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制定具有合理性、真实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金分配制度,主要偏重于库区和淹没区。

(2)增加库区及上游地区的财政转移和支付等专项政策。在对库区及上游地区进行政策规划和资金扶持等保障措施时,确实加大当地的财政转移和支付的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企业和居民的搬迁补偿标准。设置用于库区发展的专项基金,同时把关闭企业造成的税收减少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一并纳入中央财政转移和支付的范围之内。

(3)依据实际情况,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实施特殊的财税政策。为了扶持库区及上游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建议国家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尤其是库区和淹没区执行特殊的税收政策,在税收、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特殊的照顾,增强扶持的针对性、表现出地区的特殊性。

(4)增加和调整与之相关的重大建设项目。建议在《规划》规定建设的重点项目的基础之上,补充添加和调整与库区发展有关的重点项目,使之能够以全面、完善。同时可以将其以附件的形式归属于《规划》的范畴。

(5)建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的改革试验区”。参照和分析国外一些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成功案例,在我国实施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加大资金、政策及建设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发展力度,积极实现“三保一高”的建设目标,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

(6)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体制。由于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国家应当在建立具有常规性、高规格、高质量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管理委员会”,对水源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的保护等进行规划和实施,并对水源区进行统一的统筹执法、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等水源区的监督和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成为国家扶持的重点对象。在发展水源区的经济时,同时兼顾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使库区及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健康发展,促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稳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区域发展规划;特征与问题;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6.004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部分规划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方创琳[2]指出在新时期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五个基本发展趋向;胡序威[3]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规划的内容、特点及现状,并就未来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李广斌[4]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弊病,并从区域规划编制形式、方法和实施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革新提出若干建议;鲍超[5]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弊病;何丹[6]在梳理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十多项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当前区域规划及政策的特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雯[7]、付承伟[8]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政界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对象,从若干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

上述诸多研究的焦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我国宏观层面上区域规划的历史与展望、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二是就单一区域规划的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然而,目前以省域尺度上落实的区域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见,而基于此视角能更清楚地审视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正式启动,至此,山东共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四项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了省域空间区域规划全覆盖。本文以山东省四项区域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几点参考。

1 研究区发展概况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发展轴线上,省内共有17个地级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9685万、GDP 为5.5万亿、进出口总额267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15%、9.67%和6.4%,人均GDP为全国的1.34倍,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山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部过渡带(如图1)。随着由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的凸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山东省也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考验。同时,山东省西部产业稀疏区未能得到足够的资本驱动,甚至部分具有极大潜力区域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未能发挥应有效应。鉴于此,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性问题,适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下山东省特定问题的解决、空间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演变

作者在整理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新世纪之前,山东省还未出台成文规范的区域发展规划,有的只不过是一些远景的区域发展战略。如1983年的“沿海重点城市带动、大片区开发”战略,提出将全省划分为东部沿海、济南、淄博与鲁北、鲁中南、鲁西北五大片区;1984年的“梯次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三个梯次,即沿海滩涂、海岛、渤海湾岸线的第一梯次、东平湖、南四湖、黄淮海平原的第二梯次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第三梯次;1986年的“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8年,把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1991年的“海上山东”战略,提出加快发展蓝色产业聚集带 ;1995年加快“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两大发展战略等。虽然这些区域发展战略不具有操作的可行性,然而却为后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区域发展经验的积累,山东省开始探索多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道路。“五大板块”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市化战略等相继提出,为了在省域空间上具体落实这些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具体可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阶段。

2005~2008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探索阶段。2005年7月山东省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山东省成文的第一部区域发展规划。 2007年1月山东省建设厅颁布了《济南都市圈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及滨州7市,旨在通过规划培育济南都市圈,进而促进区域和全省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2月,《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这是对“一体两翼”战略中“南翼”的落实。2008年10月,山东省制定《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

2009~2013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化阶段。2009年12月及2011年1月,国务院相继批复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省区域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与支持,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2013年8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研究通过。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覆盖,这从侧面反映出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跨越的强烈原景。

3 区域发展规划现状特征

目前,山东省共有4项区域发展规划(见表1),并呈现出3方面的特征。

3.1 规划战略的明晰性

就总体而言,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已不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怎样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而是转向了以寻求特色产业突破、注重发展质量与空间均衡为核心的新阶段。基于问题导向性原则所编制的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明晰地表现出当前山东省的均衡发展战略,从东到西的每个区域均有规划落实。就单个规划而言,发现各个规划所体现出的发展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均属于特定功能区域定向发展规划,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示范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体现出发挥省会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规划区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战略即改变山东西部长期落后的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说,山东省目前的区域发展规划既体现出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发展目标指向,又体现出省域层面上均衡布局、协调发展、区域带动的宏观战略决策。

3.2 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区域范围内经济要素和活动的布局与重构,成为这四个区域发展规划的焦点。通过整理四个规划对于空间经济结构的表述,发现其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见表2),其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内城市之间空间关系、交通设施布局等均构成其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区,其区域空间结构已从传统的以青岛为中心的极核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网络化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深,不同等级城市区域之间形成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地域系统;省会济南及与周边城市已逐步形成以济南为核心层、莱芜、淄博和泰安为中间层、德州、滨州、聊城为层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通过“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区域发展路径,不断整合空间优质资源、优化经济空间结构;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处于空间结构演变初期阶段,区域空间要素在重要增长点和发展轴线上集聚,在市场主导的区域开发环境中,通过适时引入政策变量克服市场的消极作用,将有利于两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3.3 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

与2009年之前的区域发展规划相比,目前四个规划的保障措施更加切实有力,体系更加完善。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现状与目标,从营商环境、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人才、民生保障、扶贫开发、协调推进等9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如设立10亿元发展专项资金,这个力度在2009年之前的规划中是无法想象的。更为可贵的是,山东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规划区的发展问题。黄蓝两区均设有建设办公室,省会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也正积极筹建,该类办公室隶属省发改委,负责规划区内的综合协调、审核指导、招商引资等工作,旨在落实保障政策、推进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组织与实施主体之一的该类办公室,将在有关区域发展重大矛盾问题的协调解决、上下层级之间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山东省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上述四项区域发展规划是在基于各种发展诉求、适应内外发展环境转变的情境下形成的,与以往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相比,除了体现出上述诸多现实性特征,并且在深入挖掘与发挥区域优势竞争资源、探索区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差异性竞争、引导空间经济格局有序演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就规划本身及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4.1 存在多个规划战略和政策重叠区

地方主导的区域规划(或发展政策)不仅在山东省密集度出台,而且在其他省份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如广东省出台了四个省域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粤东、粤西、粤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然而,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四个规划所涉及到的区域重叠现象非常明显(如图2)。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各级政在宏观层面上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缺乏协调,缺乏实施机制平台;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规划之间相互重叠,甚至彼此冲突,令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并且直接导致区域政策的边界模糊,个别城市发展方向不明,公共资源的重复利用,进而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效率。

4.2 不健全的考核机制

纵观目前山东省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文本可发现,各规划不仅强调经济的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硬”问题,还涉及到区域一体化策略、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软”环境,这种多议题的区域规划犹如多变贸易体制下的“一揽子”协议。然而,在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下级政府的“经济人”角色凸显,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根本属性之一。一方面,现行的政府考核目标是经济增长水平,这与国家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虽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硬”问题和“软”环境都是政绩函数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发展的“硬”问题是可以数量化的,而“软”环境则难以数量化,因而现阶段政府的绩效考核是以GDP为导向的。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规划区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重要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鸟类自然保护区。规划中虽然有一章专门论述如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然而近年来黄河中上游大量截流,农田、油田开发加快,威胁着三角洲生态系统,导致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由此可见,现行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指标不能适应规划区的发展要求,不利于规划区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大大弱化了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从无到有,目前在省域空间有四个规划得到落实,表现出规划战略的明晰性、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等三方面的特征,但仍存在多个战略和政策重叠区及不健全的考核机制等问题。面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创新考核机制,树立新的政绩观,建立符合各规划区功能定位的考核指标,如加入以民生相关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等指标,并将绿色GDP纳入指标体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核程序,充分挖掘规划区内公共参与能力,将更多政府的本职职能从体制内能释放出来。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更多的让位于市场,转而考虑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促进规划的综合协调性。第二,在今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完善规划的编制机制,特别是针对规划区范围的划定,要做到近期与远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保障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针对即存的规划重叠区,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挥好自身的政策优势,肩负起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秀山,董继红,张帆.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0 (2): 5-12.

[2] 方创琳. 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 地理科学,2000 (1): 1-6.

[3] 胡序威. 我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6,61(6): 585-594.

[4] 李广斌,王喜,王勇. 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 (5): 10-13.

[5] 鲍超,方创琳. 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J]. 经济地理,2006,26 (2): 177-180.

[6] 何丹,李晶. 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评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1, 25 (3): 36-40.

[7] 陈雯,陈晓,张蕾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区域发展影响评估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5(2): 125-147.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研究方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区域经济规划概述

什么是“区域经济规划”?长期以来,人们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定义莫衷一是。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以及不同的目的,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传统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1]。这是从宏观上定义区域经济规划。到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孙久文先生在《区域经济规划》一书中的定义:区域经济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2]。

区域经济规划以区域为规划对象,其基本职能是从总体上进行综合协调,不同于行业规划、部门规划、专题规划。不仅要对经济、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等进行协调规划,而且要对条块之间、块块之间、区内区外之间进行协调规划。除此之外,还要对主要产业部门这间、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之间进行协调规划。不同层面形成的规划一般是单项规划。单项规划是综合规划的基础。它与综合规划相互联系,构成了区域经济规划的体系。

二、区域经济规划方法

(一)常见的区域经济规划方法

区域经济规划方法的选用与规划的目的、规划的任务、规划的工作时间和经费等因素有关。区域经济规划工作者必须了解规划的特性、规划的目的和人物要求,采用相适宜的规划方法。区域经济规划作为区域经济学与规划学的交叉科学,它有自身的一套理论与方法。常见的区域经济规划方法有系统法、综合平衡法、比较法、数学模拟法等[3]。

1.系统法

系统法又称系统分析法。系统法的理论认为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有着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完整综合体。区域的组成要素,如土地、水域、植被、人口、工业、农业、城镇、中心村、各种基础设施、建筑物、生态工程等等,都是区域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一个子系统。

系统分析法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首先是系统问题的形成,即确定规划的区域、规划的目的要求和发展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第二,系统分析,即对系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系统的组织、结构、状态和可能的变化,通过综合处理,建立模型,反复验证,以做出判断,并提出抉择方案。第三,分析设计方案(包括书面报告、图件等)提出后,或者分析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根据效益、成本、影响等基本指标,对规划设计方案做出综合评价。

2.综合平衡法

综合平衡法是传统综合方法中的一种,是编制国民经济长期计划采用的方法。同时,综合平衡法对产业布局规划、特别是区域经济规划十分也十分重要。

所谓平衡,就是各种关系的处理。综合平衡法的具体含义包括,一是它要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内部各具体产业部门之间协调平衡;二是对各产业部门、区位布局和厂址进行选择时,应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与专业化分工;三是尊重区域间的经济、社会、人文联系,立足本区,广泛开展区际分工与协作,使各区域平衡发展;四是使生产发展与各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以便使自然条件和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五是合理分配使用人、财、物,安排建设速度和顺序,使生产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与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以及生产与生活之间相互协调配套,加快建设步伐,调高投资效率。

综合平衡法一般分为3个步骤:①确定综合平衡的内部内容和指标体系;②预测发展需求,包括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的预测,确定各项目的需求量;③综合平衡,通过供需双方的比较,反复调整,最后确定规划方案。

3.比较法

比较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地理学认识区域特征和规划学进行方案论证、择优方案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在规划工作中被广泛地运用。比如:第一,通过规划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对比,认识区域的优势,明确其发展方向。第二,发展目标与具体指标的制定。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条件类似或大体相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一社会经济现象会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因此区域规划自标和具体指标经常是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才加以确定的。第三,重点开发地区和经济建设项目布局地点的选定。它们都是以区域的宏观研究为指导,以区域内各地方微观研究为基础,根据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地区关系,选择多个方案加以比较的结果。

比较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①选择比较对象;②确定比较标准;③分析评价。

4.数学模拟法

在区域规划中采用数学模拟法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规划研究只停留在定性描述、定性分析、定性下结论的话,往往分析不准确,论证不充分,结论不确切。在规划研究中引入数学模拟法,可以使规划建立在更加理论化、科学化的基础上,提高规划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另一方面,采用数学模拟法,能比较有效地掌握多方面的大量信息并进行有效地整理,解决多目标、多方案、多种结构所提出的复杂要求。实践表明,自从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拟方法应用于区域规划研究,使得以多目标、多要素、复杂结构,多方案和动态变化为特征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解决。

当然,因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区域经济规划中也逐步应用了一些新规划方法和手段。比如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而不单是采用少数学科的简单的方法。又如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网络、GIS技术、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遥感测绘、航空照片、卫星观测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在数学应用方面广泛采用模糊学等不确定因素分析方法[4],并采用数学模型和模型体系。

(二)区域经济规划方法的发展

1.国外发展状况

区域经济规划方法是伴随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国外区域经济规划已有较长的历史。规划的方法在漫长的研究历程中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现已十分先进。

国外的区域经济规划建立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位规划的基础之上,如1922年至1923年英国卡斯特煤矿区的规划和1929美国纽约的城市区域规划[5]。但这个时期的规划范围较小,相对比较简单。直到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区域经济规划的方法大多比较单一,主要采用工业区位方法和地理学法[6]。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推进,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要,城市的规模大了,辐射和带动的区域范围也不断扩大,建设和规划工作面临着不少难题。英国在1944年首先编制大伦敦区域规划,随后大范围的区域经济规划先后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原苏联及东欧国家普遍推开。这一个时期,区域经济规划的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投入产出法和线性规划得到广泛应用。投入产出法的应用,为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际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线性规划则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方便。

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的研究,区域经济规划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由单纯的经济向着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五位体的综合性规划演进。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综合规划的复杂性,这一时期区域经济规划方法又演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西方,区域经济规划规划方法逐渐由定性描述、区划及分析等传统方法转变为使用系统工程、灰色控制系统、AHP法、系统动力学(SD)模型、多目标决策规划等方法[7]。进入1990年后,不少地区又将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引入区域经济规划编制工作,是规划方法手段革新的又一大转折点。这些新技术能帮助规划师与决策者们更好地解决规划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弱化人为因素产生的主观性影响,并重视规划中的量化问题[8]。如今,区域经济规划不单是采用少数学科的简单的方法,而是采用多学科的综合的方法。如各国在区域规划中充分运用了RS,GIS,GPS等高新技术和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的数学建模技术;这一方面方便于公众快捷、方便地参与规划,了解规划结果;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以定性研究为主的规划方法,对区域进行定量研究,使区域预测的发展目标尽可能接近区域实际发展[9]。在数学应用方面广泛采用模糊学等不确定因素分析方法,并采用数学模型和模型体系。目前,西方区域经济规划方法正向着数量化、模型化的综合模式演进。

2.国内发展状况

在我国,区域经济的规划方法的应用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1953年至1957年,为了配合工业新区和工业城市建设,我国曾经进行过以联合选厂为基础的区域规划。当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简单区位方法、地理学方法和数学方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央决定发展国土规划工作。大部分省、市、区相继进行国土规划,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982年山西省率先编制了省级、地区投入产出表,接着不少省、市、区也编制了投入产出表。此后,新疆编制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中,系统动力学得到了应用。而在天津和青海在区域宏观经济模型中,计量经济方法得到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规划的编制水平;模型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区域经济规划进行定量分析,提高规划的质量[1]。

后来,随着区域经济规划研究与实践的逐步展开,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规划方法相继呈现。1990年,李德贵和李坚建立了一整套基本指标模型体系和诱导指标动态滚动模型体系,用于在制定云南思茅地区、昆明市晋宁县的发展战略规划,使所指定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自适应能力[4]。1997年,高荣兴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了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10];1998年,姜爱林、包纪祥等对区域经济规划的模型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尝试将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组合起来研究区域的规划问题[11];2001年,李树桂就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原则、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与阐述[1];同年,齐新安在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基本定义基础上,对运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解决区域经济规划问题的思路、建模步骤和原则等进行了讨论,并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做了分析[12];2003年,李文实等探讨了GIS在区域规划研究中管理数据、分析数据、辅助决策和表达规划成果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并就GIS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应用给出了一个探索性的实证研究,最后得出GIS技术方法在区域经济规划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结论[13];2005年,毛汉英就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进行的探讨,文中提出新时期的区域规划应该普及遥感和GIS技术的应用,使区域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计算模拟、规划制图到实施监督全过程实现信息化[14];同年,赵红蕊、饶顺斌开展了把GIS技术用于重庆市宏观经济规划辅助决策中的研究[15];唐景峰也对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做探讨,提到地理比较法是应用于重点开发地区和经济建设项目布局地点选定中的重要方法[16]。2007年,周庆文等将模糊综合评判应用于西部区域规划中,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西部地区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17]。同年,又将灰色关联决策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应用于区域经济规划中,两者的结合使决策过程中灰色信息的“白色”化而且使决策因素量化,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18]。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4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部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5

内容摘要:从2010年起,我国逐渐在全局战略规划上显现出调整迹象。中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发展与东部相比逐渐呈现出一种滞后性,这严重影响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对国家的经济战略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就我国现有的区域制度规划做出分析探讨,对我国区域经济转变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对区域经济的转向以及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战略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发展 转向

国家战略区域概念性简述

(一)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概念

1.国家战略与区域性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其核心内容是根据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等。

区域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管治的重要手段,一般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基于地区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综合整治做出的总体部署。或者说,区域规划是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某些战略、思路、布局方案和政策措施。近年来,许多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在区域层面上落实的重要手段。概括而言,“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有三个方面的标志:一是由国家出台并由国务院批复、发文或讨论通过,即近年来常说的“国家战略”;二是具有典型的经济区域导向特征,是针对特定类型地区的规划,而不是针对全国的整体规划;三是区域发展规划,而不同于原有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和国土规划。因此,很多由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区产业规划和国土规划并不在所分析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范畴(张晓东等,2001)。

2.国家战略区域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对于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客观上要求新的应对措施。具体来看:第一,随着区域要素流动的不断增强, 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过去基于单一行政区的规划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区域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跨区域问题,比如流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不断涌现,急需突破行政区划进行协调(徐建华等,2005)。第二,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逐渐形成了基于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但该总体战略的空间尺度仍然偏大,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第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较为长期的增长速度低迷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新的举措和政策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向沿海地区集中,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的区域差异,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拉动中西部地区和其它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缩小区域差距(覃成林,1998)。因此,近年来围绕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落实重大发展与改革战略以及深化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密集出台了“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

(二)对我国国家建设的意义

1.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009年,国务院将12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深层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二是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更是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变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对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基本形成,但如何使区域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有统一的管理,提高跨行政区层面的协调机制(沈正平等,2004)。为适应这一趋势必然会涉及多区域多部门的改革,为政治改革提供契机。

我国目前在区域管理中缺少直接针对协调区域发展的法律法规基础,使政府制定政策、行使调控职能都缺少法规依据,政府应发挥主要作用的途径,如制定战略、规划、政策和协调以及行使区域经济调控职能等都缺少基本的支撑。这就需要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顺利和有效的实施。

既有区域经济政策的缺陷

(一)忽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空间开发无序现象十分严重。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以过度占用土地、矿产、水等资源和环境损害为代价,不同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盲目开发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区域规划,如果只是冲着特殊优惠而来,就有可能出现在一些资源环境条件欠佳或脆弱地区,在行政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味追求GDP增长,致使资源更加匮乏,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刘君德等,1996)。

(二)重视东部忽略中西部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大开发所需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问题,其中,资本投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要形成大规模资本投入,最佳途径就是借资本市场的推动。造成我国各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各经济区域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区域规划缺乏大局意识

在区域的划分上,我国目前存在着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战略区划分,行政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划分和经济区划分等多种区域的划分方式。战略区的划分在国家层面致使协调组织上也分为四块,且以行政组织协调方式为主,市场的作用和社会主体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的地位和作用也并未明确,配套的法规和规范尚未起步。国家层面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由于我国具有调控区域发展职能的部门较为分散,职能分工并不明确,部门政策的调控方向也不尽相同,因而区域管理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以统一有效的管理为目标的区域管理体制改革并未得到高度重视。各个区域规划只注重自身发展,缺乏对其他周边地区或区域的互补与良性发展,往往造成重复发展、供大于求的现象,这样的盲目发展只会给资源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也不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赵伟,2001)。

(四)只注重争取国家优惠且自身发展乏力

一些已经发展充分的地区,本来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已经呈现日益下降的趋势,结果依然凭借“关照”而更加“超载”,使区域规划的空间管制和区域调控职能落空,对形成合理的国家区域政策体系造成冲击。另外,由于政策制定的随意性和自由度较大,与各地的谈判和公关能力密切相关,自然会诱发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攻关和游说,跑“部”“钱”进。

区域经济的战略转向

(一)因地制宜并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区域经济治理走向了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方向,但是一切治理方法和模式几乎都是以自上而下政策为主,各地区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十分欠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尤其如此。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实行“十二五”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中央指导、地方创造的治理特点(高萍,2006)。不同区域,由于其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状况和软要素支撑能力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要针对区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走出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国家在经济政策、资产投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东部地区要在率先发展中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要求,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发展重心转向三类地区

自2011年以来,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重心逐渐转向三类地区。首先是老少边穷地区。目前出台的53项区域规划中,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规划达到10项。其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已专门针对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等出台了规划,未来老少边穷地区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关注,相应地区的规划也会陆续出台。其次是边疆地区。目前关于边疆地区的区域规划已经有15项,设立了一系列的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经济区,促进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最后是海洋经济地区。国家专门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出台了山东半岛、浙江、广东等一系列的区域发展规划,同时辽宁沿海、江苏沿海、海西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广西北部湾等临海地区也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引导其进行海洋经济发展。

(三)注重“全局意识”

1.区域一体化发展。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交互作用下,区域日益取代纯粹的城市概念而成为多元利益主体进行协调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全球竞争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基于如此发展背景,区域规划者提出了区域功能整合、区域治理网络化和制度机制创新等系列主张,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区域一体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

鼓励多边谈判制度和和协商治理的理念,积极倡导区域的整体观念与合作观念,努力超越国家范畴和省(州)域行政区范畴束缚,培植强烈的区域集体认同和组织认同感。特别通过创建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协调与合作机制,促进整合区域内各种分裂、隔阂现象,以利于加快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2.加强区域间合作。区域合作是基于合作成员的相互依赖与职能的组合,是一种资源优势互补的关系,通过合作把单一区域的优势资源整合成一个具有多个优势资源的整体。区域的竞争力通过区域合作、利用资源优势互补来达到。

3.注重全面协调性可持续的发展。按照实际出发调整发展战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促进企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我国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实际出发,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遵循经济规律的发展要求,促使企业选择低能源和低资源消耗的产业,解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解决就业压力,促使农村多余的劳动力顺利地向城市和工业部门转移,尽快解决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同时,在保护环境和资源中加快科学发展,以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发展转移到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四)区域经济建设规划的制度构建

国内统一市场建设正在加强,但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上要严格把关,做到科学、合理,因地制宜,注重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减少区域间的壁垒。与此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把规划落实好,做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条件不足、资质不具备的区域不能放宽标准让其享受相关政策优惠。针对那些通过欺瞒手段获得相关政策优惠的,一旦查实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制度的完善切实让区域经济规划起到促进民生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战略转变方向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规划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区域一体化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有望形成新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4)

2.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1)

3.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2)

4.沈正平,刘海军,蒋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国软科学,2004(2)

5.刘君德,舒庆.中国区域经济的新视角—行政区经济[J].改革与战略,1996(5)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6

如何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在江西、利在全国的重大项目做好,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省相关地市、部门及国内外有关单位正在动员和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规划等前期工作。我们认为,搞好*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要协调好三种关系,坚持五项原则,把握四个环节。

一、协调好三种关系

1.认真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首先,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而*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的第一要务。其次,*是全国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保护好*生态资源与环境不仅是江西也是全国性战略。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保护优化发展,在发展中搞好保护,以发展促进保护。具体地就是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率先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路子。

2.认真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是一个有机经济体,强调的是内在联系,既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分工、互补与合作。从现实看,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市场壁垒、要素流动障碍、利益分配冲突、产业同构严重、过渡竞争等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环湖周边10多个县区,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作为支柱产业。区域内还存在着部门分工和部门利益,过分强调本部门的职能和利益,会与其它部门发生冲突,甚至会损害整体或其它部门利益。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从区域整体优势发挥的角度,从加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目标出发,找准自身的定位,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另外,还要处理好*区与*区流域的关系,俗话说,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区的治理与保护,需要*区及五河流域的共同努力。

3.认真协调好规划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规划是跨行政区的泛区域规划,其必然涉及到已有的和现正在制定的各种规划,已有的规划如国土规划、各行政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村镇布局规划等,还有其他综合或专项规划,如《环*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江西*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江西*部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等。现正在制定的规划如林业部门的林业、湿地规划,水利部门的综合水利规划等。因此,要建立各种规划整合的沟通、交流与协调机制,理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在纵向上,要对规划的空间层次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层次的内容;在横向上,要通过衔接与协调,避免相互冲突与矛盾。从而强化规划的权威性,有效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

二、坚持五项原则

1.统一规划的原则。

*区域分属几个地市管辖,仅涉及*的管理部门就有七八个,3个地市12个县级行政区划分割管理着*湖面5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因此,必须置于一个统一规划思想之下,按照“三带”、“四区”规划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三带”即在环*生态经济区优先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四区”即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划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通过统一的规划,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市场为纽带,以行政的协调领导为保障,最大限度地整合地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使*区域形成有机的经济体。

2.分步实施的原则。

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经济区在生态文明、产业集聚、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高标准规划。然而,环*地域广袤,行政区划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因此,要在高标准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在统筹兼顾中抓住重点,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以点连线,由线扩面。在功能上,先解决保护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利用和开发的问题。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再考虑产业与资源的整合问题。在区域上,首先考虑滨湖县区,其次再向周边扩散辐射。在时间上,近三至五年打好基础,形成框架,五至十年快速发展,初具规模,十至十五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3.突出特色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与其它经济区最大的不同是生态资源特色,因此要突出*作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优质淡水湖、生物多样性淡水湖的特色,突出*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环湖中心城市昌九景鹰可以建设亲水生态园林化现代城市的特色。其中南昌为滨湖生态英雄城,九江为港口生态旅游城,景德镇为园林生态陶瓷城,鹰潭为山水生态铜业城。有这三大生态特色和四个主导产业各异的生态型城市的支撑,基本可以确定*生态经济区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经济区的定位。

4.界定范围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这直接涉及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定位、生产力布局及产业分工等等。建议近期规划以*为核心,以环湖4个设区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主要支点,以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辐射周围50公里左右范围。这是*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区域,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再扩大辐射到上饶、抚州等其他部分县市。

5.开放建设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不是独立、封闭的城市体系,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体系。*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要广泛借鉴学习国内外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同时,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与省内其它各地的联系分工与合作。还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国外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要素,学习东部经济区的发展建设经验。加强与中部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

三、把握四个环节

1.掌握全面数据是基础。

科学规划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而准确把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编制规划的基础。从水文、动植物的基础数据资料看,现在利用的仍是80年代中期进行的*第一次综合考察所获得的资料,20多年过去,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其它方面的数据资料,虽然有所更新,但分别掌握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手中。建议迅速着手进行第二次*环境资源综合考察,以准确掌握*基础数据资料。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各部门掌握的其它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合,建立一个全面的*基础数据资料库,以利于全社会开发利用。同时,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为*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及时提供科学资料。

2.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前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因此,要针对*流域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加强保护规划。如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江河湖水系。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沙土治理,清理河道淤积,加强土壤保护。治理好现有企业的污染源,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护和发展湖区、山区和平原林业,保护湿地,加快湿地植被恢复,保护候鸟,巩固和丰富生物多样性。

3.利用好生态资源是关键。

绿水青山、环境优美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巨大财富,也是环*生态经济区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在良好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要充分利用湖区的土地、水面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重点发展高效特色生态种植业与养殖业、特色水产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借助、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转化产业,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使环*生态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利用畜禽粪便等原料,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同时,加快发展环*生态经济区内的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业。

4.发展好生态经济一体化是重点。

事实证明,环*区域的绿水清山,仅靠被动防守是守不住的。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掠夺式的生活方式,必须优化区域内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从理论上说,*生态经济区就是*区域内产业通过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空间。即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网络空间连绵分布,以若干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发挥其经济集聚与辐射功能,并联结带动周围城乡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人口密集、产业集聚、联系密切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经济区域。

一是统一规划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城市的效率源于基础设施的一体和共享,同样,区域内的效率也依赖于内域各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所以,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环*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区域内经济体的彼此合作,必须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为依托。即由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通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各城市之间空间结构的骨架和连结枢纽。从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7

搞好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事关乡村的久远发展,事关全市经济的久远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加快推进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是推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市是欠发达市,发展后劲缺乏,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和很多问题。通过经济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相关企业和项目入区,优化经济布局,积聚生产要素,培育形成经济集群,做大做强冶金机械、矿产开发、化工、物流、食品加工等主导经济,从而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推进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是落实“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具体体现。

通过经济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区内未利用地多的优势,进行技改扩模或建设新的项目,有效突破土地“瓶颈”制约。同时,可以利用财政、税收上的支持政策,搭建平台,吸引一批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从而落实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主基调。加快推进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是调整工业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肯定选择。通过经济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加快我市工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实现由激进工业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经济集聚的转变,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是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乡村化的现实需要。通过规划建设经济集聚区,扩城上山、工业外迁”各类工业经济和项目向经济集聚区集中,中心城区定位在居住、商务、餐饮、金融、文化、科技、教育方面,从而拓展乡村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功能布局,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推进乡村化进程发明条件。

二、需要掌握的原则

加快推进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应掌握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起步的原则。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经济集聚、经济循环”要求,高标准、高起点编制经济集聚区规划。并依照经济布局、经济发展规划,由市里统一制订项目准入条件,按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完善功能、分步实施的原则,确保每一个入驻项目顺利入驻、建设和发展。

二要坚持工业进区、集中发展的原则。今后,除经济集聚区以外,乡村规划区内原则上不再摆放新的工业项目;中心城区内所有老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原则上放到经济集聚区内去建设,争取尽快把经济集聚区建成全市经济的增长极。

三要坚持平台共用、利益分享的原则。这次规划建设经济集聚区,突破了行政区划,打破了区域限制,为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平台。今后,各县区、各有关单位的招商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其它新上项目,凡符合统一准入条件的均可入驻,并依照谁引进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利益分享。

四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区域性经营的原则。对规划建设的经济集聚区,由有关县依照重要基础设施配套的要求进行开发,由市有关部门解决水、电等设施及路网建设问题,由经济集聚区管理机构对外招商。三个经济集聚区的运营将依照属地管理、独立经营的原则,实施经营管理和服务。

五要坚持科学审视、严谨论证的原则。经济集聚区的规划是委托专业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和专家反复勘查论证后确定的规划总体思路和原则符合的实际。经济集聚区进一步的规划和建设中,一定要科学审视、严谨论证。

三、总体规划和起步区规划

市经济集聚区总规划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19平方公里,起步区一期工程面积75平方公里。分为经济集聚区、怀化经济集聚区、东山经济集聚区。

(一)经济集聚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规划。城区西边靠近中心区区域,未利用地,规划远期可控制面积50平方公里(75万亩)西部经济集聚区。这一经济集聚区起步区控制面积12平方公里(18万亩)东至桥西界,南至京包铁路路北,西至207国道,北至线两侧。其中一期工程4平方公里(6000亩)二期工程8平方公里(12万亩)由于这一区域位于我市腰占堡水源地准维护区边缘,属我市的上风区和上水区,区内主要发展机械装备加工、食品深加工、物流等低污染、低耗水的经济。

(二)经济集聚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规划。县的东北部和宣化县的西部,规划远期可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3万亩)经济集聚区。这一经济集聚区起步区控制面积4平方公里(6000亩)东至宣化县村。

(三)东山经济集聚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规划。

四、规划建设时间布置

经济集聚区(起步区)各项规划建设工作按以下时限要求推进:

(一)前期准备阶段。月底前,完成组建机构、起步区规划、土地详查等工作,完成起步区论证及定位。

(二)启动建设阶段。月上旬,开始经济集聚区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1各县在征地、拆迁的同时,组织施工队伍入区进行土地平整,月底前完成经济集聚区起步区一期工程的土地平整。

2市交通局在县里平整土地的同时,进行主干线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及经济集聚区内主路网的建设,年底前完成经济集聚区起步区一期工程主干线道路和主路网的建设。

3市供电公司进行经济集聚区的电力设施立项、设计及建设,年底前完成经济集聚区起步区一期工程的电力设施建设。

4水务局开始集聚区水源点的确定,搞好水源点的设计和建设,年底前具备向经济集聚区起步区一期工程内供水的条件。

5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经济集聚区煤气、天然气气源的确定和管网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年底前完成规划工作。

6市财政局负责启动资金及资金安排调度,确保市安排经济集聚区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7市国土局负责土地调整的报批,确保土地工作不出问题。

8市发改委、车务段负责铁路专用线的规划和报批,年底前完成。

(三)竣工验收阶段。今年年底前完成起步区一期工程的三通一平”通上水、通电、通路)具备企业入区建设条件,搞好管网的设计和预留。明年初开始起步区二期工程建设,明年九月底前完成起步区的全部建设工程,逐步达到七通一平”通上水、通下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然气或煤气、平整土地)规范,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各县对施工队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工程竣工后,市统一组织对三个经济集聚区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五、相关配套政策

为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项目和企业进区,促进经济集聚区发展,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经济集聚区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月日前,拿出初步意见,报市政府。

一是异地投资鼓励政策(市财政局负责)鼓励城区内的企业进入经济集聚区,企业进入经济集聚区后,地方税收基数局部仍由企业原所在区收取,超收局部由企业原所在区和经济集聚区所在县共同分成;鼓励县区引进项目入驻经济集聚区,地方税收由引进县区和经济集聚区所在县分成。

二是项目入区优惠政策(市发改委会同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负责)鼓励新上项目进入经济集聚区,新上项目进入经济集聚区后,税费收取、土地使用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扶持企业发展。

三是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市商务局负责)主要是鼓励各单位及个人招商,招商项目入驻经济集聚区后,对引进单位和个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是项目准入政策(市发改委工业发展运行局会同经济集聚区所在县负责)研究制定经济集聚区的项目准入政策,鼓励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入区,限制和淘汰高耗能、高耗水、占地多、低效率、污染重和不符合平安生产条件的企业和项目。

五是经济集聚区的管理体制(市发改委工业发展运行局会同经济集聚区所在县负责)根据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和属地管理、独立经营的原则,研究制定经济集聚区的管理体制。

六、推进措施

要切实落实各项保证措施,倾全市之力推动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开展。为加强对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的领导,市县都成立了组织机构。各机构人员要迅速到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工作。要倾全市之力推动这一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发明性开展工作,全力支持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确保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二要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为落实责任,市政府已经层层明确了责任目标。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确定的工作目标,落实各级职责,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努力形成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层级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各单位要将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操作层面的各个具体环节,明确具体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切实做到时限明确、规范严格、责任到人。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8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特点;实施建议;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提要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以陕西省西安、铜川、咸阳、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为规划范围。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该地区发展任务重,潜力大,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发改委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于2009年6月编制的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该规划以发展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改革开放、政策措施为纲要,详细阐述在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下,经济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领域,因地制宜做出相应部署。

二、典型区域规划理论的运用

规划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包含两个内涵: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发展。

(二)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突出各级中小城镇的作用,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使区域发展各要素形成有机整体,形成开放式发展态势。“一轴”: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为节点,依托陇海线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

(三)辐射理论

“三辐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托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加强与辐射区域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区南北两翼发展。 以包茂高速公路、西包线为轴线,向北辐射带动陕北延安、榆林等地区发展; 以福银高速公路、宝鸡至平凉、天水至平凉等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银川线为轴线,向西北辐射带动陇东平凉、庆阳等地区发展;以沪陕、西康、西汉等高速公路和宝成、西康、宁西铁路为依托,向南辐射带动陕南汉中、安康和甘肃陇南等地区发展。

三、规划特点概述

(一)根据发展优势多角度分析区域发展潜力

1、区位优势突出。作为我国内陆中心,亚欧大陆桥重要支点,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重要枢纽和西部连通东中部的重要门户,其区位优势是区域与周边相互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战略决策的依据。

2、科教基础雄厚。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部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的支撑势必极大地促进经济区规划的实施。

3、工业基础扎实。拥有部级和省级开发区21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5个和大学科技园区3个,是国家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

4、文化资源富集。经济区所在地域系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孕育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关中-天水人民。区域内古城遗址、传统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地貌等众多人文自然资源是经济区文化优势的亮点。其中西安是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源头。

5、城镇化发展迅速。2007年底,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西陇海沿线城镇带已具雏形,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二)明确区域历史发展机遇与发展方向

1、政策带动明显。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加大产业投资力度,为区域跨越性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国内需求亟待扩大。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进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将实现经济要素在经济区的集聚和优化。

3、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发展新契机。经济区凭借要素成本优势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具备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当前,该规划已实施两年,国际知名企业入驻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已经显现。

4、建设创新型社会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带来机遇。

(三)科学分析面临的挑战

《规划》提到:当前,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提升空间潜力大,但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城乡统筹任务重;民生问题严峻;资源利用率低,生态保护仍需加强;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度不高。从国家层面看,地区发展不平衡;针对区域内部,发展程度差异也很大。

四、针对《规划》的实施建议:

(一)灵活解读政策,大胆创新

《规划》提出,国家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央财政将加大引导性投入,促进经济区竞争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国家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加快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因而,经济区应灵活解读国家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整合科技资源,调动高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融资渠道,加强民间资本准入,借鉴和汲取国际国内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经济区发展的特色路子。

(二)全面加强经济区硬软环境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硬件实力,重视项目落地率;全面贯彻新型的区域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政府运转效率;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度,营造区域良好的发展氛围,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全方位,高效率,大跨度发展。

(三)深化经济区交流与合作

树立“合作、融合、共赢、同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强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的交流对接,促成区域内城市之间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施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合作专项协议,在工业、农业、交通、文化、旅游、商贸等各领域实现融合与发展。

(四)加快经济区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业,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完善中小企业配套水平,加快推进产业园建设,着力谋划支撑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合理确定各城市功能定位,加强区域交流协作。

(五)统筹兼顾,突破发展瓶颈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9

一、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为指导,规划目标要全面反映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要求,规划内容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体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改善、农村改革的战略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增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要求,编制出能科学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以发展为主题,做好“五个坚持”:

——坚持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抓住重要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坚持绿色增长持续发展。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生态恢复建设和环境保护并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城市与农村、“一圈”与“两翼”、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内陆开放与扩大内需、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使各方利益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用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在开放大格局中思考未来发展,坚持走内陆开放型道路,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划目的从促进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围绕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满足百姓需求、实现百姓利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适广大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二、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内容

继承以往五年规划成果和经验,“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规划在理念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内容上要改革创新,在规划体系上要科学务实。

(一)规划内容要体现“四大转变”。一是更加注重向“发展型”规划转变。规划目标要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将增长作为手段,发展作为目的,全面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向“时空型”规划转变。既要做好规划任务的时序合理安排,更要搞好规划任务的空间科学配置,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和规划任务的科学落地。三是更加注重向“城乡统筹”规划转变。把城市、农村作为整体统筹考虑,由“城乡分割”规划,到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四是更加注重向“方案型”规划转变。改变长期以来将规划作为宏观蓝图而束之高阁的现象,突出规划作为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综合方案的特点,强调其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的导向作用,增强规划操作性。

(二)规划体系要科学合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按行政层次分为市级规划和区县(自治县)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四个层级。市级“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12个重点行业规划、3个重点专题规划构成,形成“1+12+3”规划体系。

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特指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纲领性的特性。它以宏观战略指导为主,明确五年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相应的建设重点,是制定农业政策,编制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题规划和农业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期5年,从明年至2015年,为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目标展望到2020年。“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市农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参与编制,报市政府审定和实施。

2、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规划是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某一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策划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的依据。如粮油、经济作物、蔬菜、畜牧、渔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行业和兽医、农机、农村能源、农业科教、农产品市场及农村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农村经营管理、饲料工业等领域编制的五年规划。重点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自行编制,送市发改委审核,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内某种功能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它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空间细化和落实,是引导社会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政策手段,与行业规划处于同一层级。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规划等。

3、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专题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如三峡水库天然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奶业发展规划、扶贫开发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十二五”重点规划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4、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是指以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规划中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内容,以公益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等建设为内容编制的规划,是争取和安排中央、市级投资,推进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的依据。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等。

“十二五”期间,需编制的其他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工作情况另行安排。区县(自治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农委(农办)牵头编制,报审程序参照市级规划执行。

三、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前,必须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要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三农”问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二)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和参与制度。涉及农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划,牵头单位应主动征求意见,有条件的应允许他们参与规划编制。

(三)加强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行业规划、专题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规划衔接工作由市农委统筹协调,各区县(自治县)、市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规划衔接工作。

(四)实施评估调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规划执行效果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出分析评价,并针对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调整和修改规划提出意见。评估分为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评估,在市里统一安排下进行。

四、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乡企局、市气象局、市供销社、市农机办、市农综办、市教委、市交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参加的“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发展计划处。

(二)成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市级“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大学、*市社科院、*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院校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规划的咨询、论证、评估等。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规划专家咨询组的意见,规划初稿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三)成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专家小组。从委直属事业单位抽派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结构的规划编制小组,在规划编制期内相对集中办公。

五、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安排及经费保障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篇10

1. 陕甘宁革命老区部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创建启动

2008年7月27日,陕甘宁革命老区部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甘肃省庆阳市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建立陕甘宁革命老区部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的 《建议》、《工作方案》、《联席会议制度》及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名单等区域合作的基础性文件。此举标志着陕甘宁革命老区七市共同创建部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正式启动。

会议决定,七市在区域合作上要加强区域能源开发合作,集中发展一批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工项目,并促进能源化工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以期把陕甘宁革命老区建成为产业关联度强、生产集约程度高、在全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建立战略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整合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共同培育和发展区域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资本、技术、信息、人力的优化组合。统筹考虑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对接,促进区域经济振兴。充分利用陕甘宁革命遗址,共同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统筹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

2009年11月20日,陕甘宁革命老区部级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第二次联席会议暨规划编制启动会议在延安市召开。自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以来,试验区创建前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陕甘宁革命老区规划编制工作列入了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2009〕55号)中。《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研究》总报告和7个专题报告的编制完成,为开展陕甘宁革命老区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2. 陕甘宁老区振兴规划来自一场“请愿”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陕甘宁老区比历史上的陕甘宁边区范围略大,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的“聚宝盆”。陕甘宁老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油气资源分布丰富区,中国陆上新发现的最大油田西峰油田就位于庆阳。区内煤炭资源探明储量总计约1949亿吨,超过全国探明储量的1/7;稀土产品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3;天然气资源分布在榆林、庆阳和吴忠等市。

首部革命老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在今年10月前推出。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之后中央层面对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一项区域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被赋予了特殊定位,即首个针对“老少边穷”地区制定的专门性跨省域规划,也是首个典型的政策类型区域规划,是一个全局性的振兴规划,涉及方方面面。规划制定的初衷就是给予陕甘宁革命老区以政策倾斜和支持,探索通过财税、土地等政策实现资源经济的还富于民、还富于当地,推进“老少边穷”地区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规划《征求意见稿》显示,该规划范围将包括陕西省的延安、榆林、铜川,甘肃省的庆阳、平凉,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吴忠、固原、中卫,以及陕西渭南富平、咸阳旬邑、淳化、长武、彬县、三原、泾阳,甘肃白银会宁,宁夏银川灵武等8个地级市和9个县(市)。其规划范围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大约与成渝经济区相当,涉及人口近2000万。上述市县共同点是:都位于我国能源开发基地――鄂尔多斯盆地境内。而目前这一地区已查明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39%,蕴藏的能源资源约占全国的35%以上,能源调出量占全国能源调出量的一半以上。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提上日程,源自一场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请愿”:以陕西延安和甘肃庆阳、宁夏固原市三地政府为主体,经过跨省会商,一致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对老区给予特殊政策支持的请求。延安与庆阳,是该规划最初的实际发起者。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是延安的最大优势,而红色革命老区的资源是“吃不尽也用不完的”。号称“大庆第二”的庆阳,早就提出抓住国家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调整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发展战略的时机,主动谋划跨区域合作的大项目,让庆阳逐渐由区位上的“死三角”向发展上的“活三角”、“金三角”转变。该规划的发起城市,庆阳市一位官员表示,规划的灵魂是“回报老区、支持老区”,过去资源开发利益分配过度向央企倾斜的格局,能够通过规划的落实有所改观,“利益向当地政府倾斜,向当地人民倾斜”;而对于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治理压力,也能够真正实现“中央、央企、地方三方共治”。

【图表说明】出自《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3. 陕甘宁建立生态、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

陕甘宁振兴规划与陕甘宁经济区规划的规划范围大致相同。前者侧重于对革命老区的政策扶持和补偿,后者侧重于科学规划利用当地丰富的能源资源。《规划》出台就是为了发展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让老区人民脱贫,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根据规划,老区将推进“红+黑+黄+绿”四色战略。“红”是打好老区牌,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整合和开发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黑”是科学、合理、可持续性开发能源,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黄”是以黄河、黄土保护与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国家西北生态屏障建设;“绿”是注重陕甘宁老区生态环境治理。

陕甘宁的最大优势就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不用靠扶贫,它也能很好地发展起来”。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能源化工和红色旅游等是规划发展的重点。按照中央的部署,在即将展开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区建设将成为重点工作之一。中央的意图是,要把经济区建成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目前中央对西部地区经济区布局基本按照了“三”、“四”、“五”的原则:“三”指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包括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四”指西部地区的新经济增长带,包括呼包银、新疆天山北坡、兰西格、陕甘宁等经济区;“五”指省域经济增长点,包括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一江三河”等。在众多经济区布局当中,陕甘宁经济区属于第二层次。经过前十年以及此前更长时间的积累,西部在三个方面形成较为突出的优势。这就是资源密集地区、交通区位优势和老工业基地。陕甘宁老区虽然地面环境比较恶劣,但地下资源丰富。只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能源基地将成为本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据陕西省发改委官员透露,陕甘宁经济区规划实际上也正是利用陕甘宁在能源方面的优势资源来定位这个“能源金三角”区域的。未来该区域内的陕北榆林以及延安定位是“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而甘肃庆阳和宁夏固原等地也在积极地做能源化工方面的产业链。因此,陕甘宁革命老区未来的定位将是“能源硅谷”。不单单是简单的利用资源谋求发展,而是寻求资源如何更好地促进各方利益的和谐共赢。而在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看来,经过过去30多年的积累,陕甘宁革命老区所确定的范围内的丰富资源转化能力,使该地区具备了建设部级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是承载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的最佳区域。

陕甘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将包括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红色文化产业基地、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等“三区两基地”。其目标是,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建成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超过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绝对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从时间表看,陕甘宁经济区也有望成为定位于西部地区新经济增长带的“四”个经济区中,最先亮相的一个。随着陕甘宁经济区的即将亮相,新一轮西部大开局渐渐清晰,呼包银、兰西格、天山北坡和陕甘宁四大经济区成为引领大西北发展的四驾马车。而陕甘宁经济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合作与互补发展也成为该地区未来发展的一大亮点。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而陕甘宁经济区则将与关中―天水经济区一起领衔大西北,从而推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别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有关“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纲领,未来该经济区将有望以“打造新龙头、引领陕甘宁、融入环渤海”为纲。当地学者表示,未来环渤海地区将毫无疑问超越珠三角、长三角,成为国内经济区域龙头,在此宏观背景下,迫切需要打通陕北榆林方向到北京的交通通道,以能源、资源深加工为代表产业的陕甘宁经济区将为这一“第一增长极”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和后盾。这两个经济区是互补的,陕甘宁经济区的科技教育、先进制造业是落后的,它就需要关中―天水提供科技教育和制造业装备,关中发展先进制造业也需要能源和资源。通过互补让关中―天水有了广阔的空间,也让陕甘宁有了技术装备的来源。在能源化工之外,与红色革命文化相关的旅游产业也是规划着力的一个重点。延安、六盘山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陕西省政府参事、陕西社科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认为,以陕北的经验来看,未来的5到10年陕甘宁肯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4. “能源金三角”欲重划利益版图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在革命老区探索建立部级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与其配套的产业专项规划则是《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战略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划分了调入、调出和自给三个功能区。调入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华北、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包括西南、新甘青两个规划区。据2010年年中召开的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披露, “十二五”规划中,这一划分将会调整为,调入区包括四川、重庆、、青海、东北、京津冀、华东、中南等地区,调出区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和新疆,煤炭主要产地西移的态势将更加明显。

《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战略规划》最初发端于国务院副总理2010年2月25~27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次视察。当时,副总理表示,宁东、鄂尔多斯、榆林(陕西)现在看是个“金三角”,如果能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很可能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发挥举足轻重的全局作用。这可以视做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实现阶梯式发展的核心蓝图的一部分。

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核心区包括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西榆林市、甘肃陇东地区,区域面积13.38万平方公里,依托区包括宁夏沿黄城市带、内蒙古河套地区及陕西延安市,面积34.65万平方公里。2009年,鄂尔多斯能源盆地原煤产量占全国20%,油气当量占全国近18%,天然气产量占全国14%;该盆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蕴藏的能源资源约占全国35%以上,能源调出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国内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有6个在区内,它无疑是本世纪乃至下一世纪我国唯一可集中开发的国家特大级能源基地。

此前国家发改委也一直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的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早在2010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就在京召开了上述规划领导组(张兼任组长)第一次会议,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五省(区)发改委和相关政府官员,以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代表出席,这标志着有关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专题会议召开后数天,副总理就在宁夏提出了涵盖泛鄂尔多斯盆地的“能源金三角”重大战略定位,时间上看来并非完全巧合。在国家发改委总体规划思路的基础上,一个更庞大的“能源金三角”蓝图由此浮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国家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透露,“能源金三角”之所以圈定鄂尔多斯盆地周边的陕甘宁蒙四省(区),就是因为这里能源资源丰富,且具有良好的资源整合空间。设想中的“能源金三角”,从行政区划上说,不会确立任何一个所谓中心,也不可能将覆盖范围明确到地市一级,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资源整合,让金三角区域内的能源资源实实在在地反哺本地经济。专家认为,“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区域合作,只能通过外部资本的强力参与,因为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区域合作所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的建设,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起到主导作用。”有陕西学者认为,此次制定“能源金三角”规划的最大利好,应是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地方增加的财政投入可以投入到非煤炭产业上去,这对我国重要能源输出地的鄂尔多斯盆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同寻常。但也有地方官员表达了担忧:现有的资源利益分配体制,已经形成相当牢固的格局,具有深层次的原因,打破的难度不言而喻。

5. 规划的灵魂是“回报老区、支持老区” 给予政策扶持

陕甘宁革命老区目前人均GDP和财政支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6%和69%,城、乡居民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和68%,55%的县是部级贫困县,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

规划的灵魂是“回报老区、支持老区”,涉及如何做到“支持”和“回报”,与以往大量经济区规划所赋予“先行先试”改革权不同的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给予相当力度的支持政策。比如在财政政策上,中央财政将提高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系数,大幅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大幅度提高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加快在老区推行资源税改革,煤炭、石油按5%税率从价计征,资源税分配向基层政府倾斜。《规划》征求意见稿还显示,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财政性投资要优先向老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中央安排的公益类项目,取消老区市、县配套资金,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分担。适当降低其他项目资金的地方配套比例。此外,针对困扰于资源开采和环境治理无人埋单的问题,《规划》指出,开征资源开采生态补偿费,石油、煤炭按每吨售价的2%征收,其他矿产资源按1%征收,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其他“帮扶政策”还包括建立“中央企业支持老区发展的长效机制,每年从当地分支企业经营利润中拿出2%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

6. 诸多难题待解 陕甘宁老区振兴须整体联动

陕甘宁老区规划致力于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改变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有利于促进黄土塬和黄河中上游生态综合治理,这也是老区建设的当务之急和发展的长远之策。在生态建设方面,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让外界一直担心该区域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陕甘宁经济区自身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干旱缺水地区,在陕甘宁经济区发展能源化工这种高耗水的产业面临最大的制约就是水资源问题。陕甘宁地区的延安、榆林、平凉、庆阳、固原和吴忠6市水资源总量仅为8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有668立方米,分别相当于全国的0.3%和30.0%。各地为了发展能源化工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陕北神木县原来有300多个泉眼,现在只剩不到50个。专家指出,再过几年陕北地区就再也没有可以开发利用的水源,只剩下向黄河取水了。每年陕西能分到的黄河用水指标是37亿方,不过,这个指标已经“缩水”。以前这37亿方仅仅是指从黄河干流的取水量,现在则是指从黄河干流、渭河、泾河、黑河等黄河水系取水的总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认为,再过几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会更加艰难,施行起来困难重重。此外,还有一个交通问题。陕甘宁经济区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其市场主要在环渤海等东部地区,但是目前仅有青银高速、青兰高速、太中铁路和神华运煤专线,远不能满足未来需求。

按照陕西省“十二五”规划,对陕北地区的定位将是“打造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然而,也正因资源产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该经济区未来资源所产生财富如何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之间,形成更好的分配关系,仍有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