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15 17:56:28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一每年5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的民族团结教育蔚然成风。说到民族团结,我的眼前忽然闪现《冰山上来客》那熟悉的电影画面,那悠扬的旋律“花儿为什么这样会红……”在脑海里一遍遍回放。因为在我们身边也住着一群,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教民。他们的孩子和我同上一所小学,一个班级。同在蓝天下,我们牵手同行。

有一天,我曾高兴的对爸爸说:“我们班新转来两位哈萨克族姐妹。”也许语言不通,刚开始她们对同学们的关心显得很冷漠。独坐静想,她们需要的仅仅是尊重。不胜其烦的打扰让谁也会不高兴的。我试着用一颗理解的心去对待她们,真的获得意外惊喜:原来她们是那样的热情善良。不会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灿烂的笑容花儿般绽放。有一次,姐姐指着墙上的画问我:“张虎是谁?”我说就是我呀!她用本民族的文字把我的名字写在纸上。我珍藏着,虽然现在还无法读懂,但是相信有一天我能。

同学们,打消你的疑虑吧,现在就行动起来。走进这些少数民族同学的心中!将心比心,你会觉得天更蓝,地更宽。我们的未来更令人憧憬。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让民族之花盛开,让花儿更红。至情无言,大爱无声。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请付诸行动吧。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二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现有15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截止__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从新疆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目前,全区有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42个民族乡。国家非常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8%,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政府机构以及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新疆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直在新疆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和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目前,全区有清真寺23000多个,充分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要。

自1983年以来,我们新疆已连续26年在全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越来越巩固。盼发展、求团结、思稳定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和共同追求。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持了我区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展望未来,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我们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新疆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在__年专门发了加快新疆经济建设发展的32号文件,为今后新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我们将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集中精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

新疆是祖国西部的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将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持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三从学前班到现在,有一对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好伙伴——闫晓丹和姑丽皮亚。她们虽然民族不同,但是她们两个比亲姐妹还要亲。她们两个现在居住到了同一个小区,更加促进了她们的友谊。

闫晓丹是一个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汉族女孩,她浑身洋溢着热情和活力,很爱微笑,一笑就露出两个小酒窝,很可爱。她还是个富有有爱心的孩子,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和美丽的大自然,更深深的爱着伟大的祖国,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位少先队员,她相信停带的思想是死水,单调的生活是萎靡,偏激的青春是放纵,无梦的人生堕落。所以,在平凡的日子里,她总是努力的学习,勤奋的工作,积极的思考,她要以她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来诠释她的大学梦。

姑丽皮亚是一个自信和执着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一个聪明可爱,思维敏捷,工作积极,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学习钻研,学习成绩优秀诚实上进,爱好广泛的优秀学生。她为了心中的梦想,坚忍不拔,奋力拼搏,从不退缩。哭过、笑过、迷茫过,可她不曾屈服过。她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她热爱身边的一切。她是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

她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都互帮互助,互相关心。在课间十分钟,她们总是在一起探讨学习的乐趣,在双休日她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些工艺品,并一起去书店阅览对学习有益的书籍,由于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使她们在学习上总比别人略胜一筹。姑丽皮亚有不懂的问题时,闫晓丹总会给他耐心的解释,知道她理解、学会为止,使姑丽皮亚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姑丽皮亚常常在闫晓丹参加文艺比赛时给予她最大的帮助,在她每次的比赛上姑丽皮亚会主动编排舞蹈,陪她一起排练,使闫晓丹在每次比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中,她们总以姐妹相称。当她们只身来到店里时,店里的叔叔阿姨总会问:“你的姐姐/妹妹呢?”但她们总会平淡的回答:“她没有陪我一起来。”由于每次都这样回答,至使那些店里的叔叔阿姨都以为她们真的是一对亲姐妹。

在闫晓丹烦恼时,姑丽皮亚总会为她排忧解难,逗她开心。当姑丽皮亚犹豫不决时,闫晓丹总会为她作出明确的判断。自从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活动以后,她们就更加团结友爱了,不仅如此她们还带动了全班同学,让全班同学深深地团结的重要,让他们明白了团结是建设祖国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团结才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只有全国人民一心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而这些道理是闫晓丹和姑丽皮亚让同学们懂得的。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足为奇的事,一些不足挂齿的事,生活中需要的一切,不可能自己生产。所以,人类是生活在团结合作的生活中,人类无疑是幸福的,但人类的团结有虚伪的团结。

不仅人类学会团结,就连小小的蚂蚁,在发现食物后,都会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们小小的体形,居然能把超过自己的许多倍的东西搬运。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团结的力量。智勇双全的张良,若不是投靠了刘邦,单靠单枪匹马的行刺,能实现宏图大志吗?离开了笛卡尔的启示和普里斯特等人的共同研究的科技成果,牛顿能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吗?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覆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献血,累计献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不少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而白克日。卡依尔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汉族儿童的生命。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的一位普通工人,去年为抢救不慎落入水中的汉族儿童,在救他时白克日。卡依尔也因次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和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他们这样的事例在各种民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春日的鲜花朵朵;也是夏日的和风习习;又是秋日的硕果累累;还是冬日的阳光融融。让我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芬芳!让我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的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们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们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2

 

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增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强化“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就是要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县委、政府大力改善民生,努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用战略的眼光,超前的思维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

 

当然,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需要一种爱国的强力支撑。民族是我们做一切事的基础,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坚实的保障,是新中国诞生的先决条件。

 

我国发展到现阶段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但是在这样的国度,我们也得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感,一些发分裂势力任然在秘密的进行破坏人民团结的活动,他们企图截肢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新疆地区作为多民族聚集地区域,合理的处理民族的关系成为更好的,和谐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关键因素。新疆地区也存在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三股势力”是我们维护新疆地区民族团结的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他们在一些学生当中宣扬反分裂的思想,希望有先进思想的大学生被他们所利用。我想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我们要用先进得思想去和一切的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矛盾的极端分子作坚决的斗争,用我们先进的思想去教导那些思想狭隘的民众,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要发展的必要前提。民族的分裂只能带来流血牺牲,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是经济的衰退,是历史的倒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时刻保持清晰地思维,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们要奋力阻止的,因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国的情怀深深地埋在了我们心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民族,贯穿了整个时代,实践证明民族团结给我们带来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民族团结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也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用每个人的努力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在新疆这块民族大聚集的地方,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思想,敢于和一切的反分裂势力作斗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新疆。

 

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心得体会及感悟5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每当说起这三个离不开,我就会想起我的“保护之神”。

 

悲伤逆流成河

 

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那一天,我瘦小的身躯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了内初班,离开了父母,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周围是陌生的面容,陌生的声音,陌生的影子。

 

总感觉自己像个没家的孩子一样,整天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影子走进教室,周围没有一个朋友。

 

阴沉沉的天气,冰冷冷的心,悲伤你留成河。

 

梦里落花知多少

 

“当当当”考试开始了,我摸着自己那沉重的头,看着那模模糊糊的黑圈圈,泪水滑过我的脸颊。

 

考完试了,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趴在那坚硬的课桌上,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只能听到我一个人的呼吸声,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来到了我的身边。

 

长相依日光倾城

 

她轻轻地迈着脚步走了过来,温柔地说:“怎么了?生病了吗?”我被眼前的这画面惊呆了,原来她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汉族同学红霞,没来得及回答,她就把我扶了起来,关切地说:“走,我陪你去医务室。”

 

一路上,只听她不停地唠叨:怎么一点都不会照顾自己呢?为什么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你以为没人管你啊!”我只记得她说了很多,但实在是记不起来她到底唠叨了些什么!

 

这时,我觉得我的世界开满了美丽的向日葵,是世界上最美的向日葵。那段日子,红霞就像我的“保护之神”,只要有困惑,她就会出现在我的身边,在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下,我的病也很快好了起来,一个霞光万丈的日子,我们拉着手,面向霞光许愿:做一生的好朋友,永不分离!

 

我的汉语水平不高,发音也不是那么的标准,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闲暇之余,我也会教红霞说几句维吾尔语,日子在我们的相伴中愉快的度过。

 

民族团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更加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的“保护之神”,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2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下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客观描述和对我国民族关系本质特征的最新概括,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对我国民族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擘画和远景期许。这一概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创新发展的理论品格,是***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宏大课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提在于深刻认识其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是命运共同体,即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构成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所以,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中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相互之间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才有希望,各民族才有未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打得更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在于牢固树立国情意识。***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既是历史事实,也是现实写照,但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升为“基本国情”的高度加以阐述,表明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大的公约数是统一,而多民族则是一大特色和一大有利因素,多民族的大一统,既是重要财富也是重要优势。必须深刻认识到,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也是各民族自己的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和“家底”意识,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祖国认同,打牢共同体的思想政治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以说,“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增强“五个认同”,就必须正确树立、真正树牢“五观”。

 

一是政治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由各民族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政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国之希望、民族之希望所在。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民族问题上削弱党的领导、背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错误言行。

 

二是历史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各民族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利用历史问题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对立的错误历史观。

 

三是民族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最本质的特征。既要认同本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更要认同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处理好本民族局部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正视多样性,增强一致性。要做民族团结的忠诚守卫者和捍卫者,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以及一切民族歧视、民族隔阂的言行,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四是国家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各族人民的神圣义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主权的言行。

 

五是文化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旗帜鲜明地反对把中华文化等同于某一个民族的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的倾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途径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既是民族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关系的常态。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势下,民族孤立主义、种族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既是人类进步的障碍,也是妨碍民族发展的毒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感情相依、情感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努力实现共建共享。***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共建全面小康,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挑战,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3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艺术创作

“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荣格提出来的。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弗洛伊德的学生,也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荣格发展了佛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将无意识具体地区分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按照荣格的话说,“集体无意识”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遗存既包含了人类先天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遗存,也包含了人类后天的社会生活意义上的遗存。

在荣格之前,弗洛伊德就已提出了“无意识”这一概念,但这种纯心理学意义的“无意识”只是一种“个性”,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只是客观个体的一种意识属性。正因为如此,“无意识”理论仅仅只可能用于研究客观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例如“释梦” [弗洛伊德将梦认为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梦中)“愿望的满足” ]及对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医生可以从病人的习惯行为中找到习惯无意识,再按照他或她的习惯无意识就可探索他或她的心理病因,最后可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而“集体无意识”的提出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它第一次将心理学从纯个性化的研究中解放出来,将心理学引入了广阔的人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以及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哲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宗教……)。

就艺术理论而言,“集体无意识”是解读人类审美心理、艺术欣赏心理的钥匙,完全可以有理由说,如果不理解“集体无意识”就很难将美学和艺术学置于坚实的地基之上。

简单地说,无意识就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或者说是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人们常常也将其称为“潜意识”。我们认为“潜意识”一词也许比“无意识”好,因为“无”字往往易发生误会,“潜意识”可能会更好。

人类的“无意识”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人的种群无意识,或者说是人的先天本能无意识;二是人的后天社会生活习惯无意识。人的种群无意识是人在漫长的种群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无意识,人在历史长河中会出现多种习惯思维方式,但随着岁月默默的无情冲刷,习惯思维方式在意识中被淡化了、隐退了(所谓时间能改变一切)、沉淀了,变成了无意识。此种无意识就历史而言是习惯无意识,就我们今天而言就是先天的本能无意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先天的本能无意识说到底实际上还是后天的历史的无意识,只不过是因为人只能将自己生命时间段之外遗存的习惯称之为先天的。

在简单的讨论了“无意识”之后,我们再看“集体无意识”。从学理上讲任何意识都只可能是人的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或者说任何意识都只能依附于实在的个体,都是个别的、具体的,也就是说,某个具体的意识(心理活动)不可能实在地依附于某个抽象的群体。“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指某一个集体中所有个体无意识的共同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不是某种集体的(无)意识,而是(无)意识的某种集体。按此种理解,“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某个集体中所有个体无意识的一种公共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公共无意识)同样的应包括两个部分:人类进化所形成的共同的无意识——公共本能无意识,以及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公共习惯无意识.

下面就来谈一下“集体无意识”(公共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美是能引起我们产生愉悦感(美感)的形式(形象、符号、外观、样式),艺术是用美的形式表现健康的情感意志(表现真与善),因此,我们在进行任何艺术创作时首先要求艺术作品具有高水准的艺术美,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令人产生愉悦感(美感),才能感动人,才能让欣赏者愉快地接受你的艺术作品,所以莱辛说“美是艺术的最高法律”。任何艺术作品仅仅是只有美的形式也是不够的,它必须同时具有健康的内容,它必须表现健康的情感意志,只有这样“形情并茂”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所谓形式主义、唯美主义艺术,严格得说它们并不是一种艺术,而只是一种美的创造。欣赏形式主义、唯美主义作品实质上只是欣赏纯形式美,欣赏视听冲击,而不是欣赏艺术。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艺术创作必须同时关注形式美与健康的情感意志,那么在艺术创作中存在什么理论原则?或者说应该遵循什么理论原则?实践告诉我们,某一形式它是否美,不是由形式自己说了算的(不是形式的固有属性),而是由艺术欣赏者按照他自己的审美心理所认定的,所谓“人是美的立法者”。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意志是否能为欣赏者所接受也是由欣赏者按自己的情感意志所认定的。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人的审美心理、情感意志在极大的程度上是人的一种超情感无意识。

原则上,从个人的心理层面上说,每个人的审美观点、情感意志都是个性化的,这下麻烦可就来了!我们怎么可能进行艺术创作呢?难道艺术家可能为每一个人进行艺术创作吗?艺术家可能理解每一个欣赏者吗?幸亏人类存在公共无意识!人类之所以能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其最终根源就是由于人类存在公共无意识,公共的审美心理、公共的情感意志,公共无意识是上帝(自然)建构于人类心灵之间的一座公共交流之桥。

当我们理解了公共无意识,又了解了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之后,艺术创作的原则就浮出水面了。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用某种美的形式去表现自己所想表现的情感意志,艺术欣赏是按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去理解艺术家所想表现的情感意志。实际上创作心理与欣赏心理是“互逆同构”的,如果是自娱自乐,则两者的心理是完全互逆同构的,或者说是互逆同一的。完全互逆同构的,或在艺术家与艺术欣赏者之间显然是存在差异性的,然而幸运的是,此种差异通常是被两者之间的公共无意识所覆盖的。他们通常都能在差异的条件下找到公共的无意识。尽管人们在欣赏艺术时会出现见仁见智的差异,但人同此心、心同此情的情况总是主流。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应该得出极其重要的创作原则:艺术创作应尽可能地符合受众群的公共艺术无意识。说具体一些就是,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应尽可能地接近受众群的审美心理(公共审美无意识),艺术作品表现的情感意志应尽可能地贴近受众群的情感意志(公共情感无意识)。任何艺术都是具体的,它必然也只能面对某一特殊的受众群,因此在艺术创作时艺术家心中必须对受众群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同时对形式美和情感意志有一个恰到好处的与受众群协调的定位,唯有这样的艺术创作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说到底一句话,艺术创作的关键是准确地紧紧地抓住受众群的公共无意识——公共情感无意识。

下面举两个实例对上述原则加以说明。

首先以儿童文学为例,在文学中儿童文学占有一种原始性的地位,它是全人类的启蒙老师。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儿童文学家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灰姑娘”、“丑小鸭”所传递的情感意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曾在它们的陪伴下成长。许多童话语言现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话语,已经成为人生哲理,已经渗入了人类的公共无意识。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偶然的,我们应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首先是这些作品中那种朴素、纯真童趣的形式美打动了儿童幼稚、天真的公共无意识,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小读者。再就是作品以儿童形式美所透露(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情感意志温暖着儿童天真无邪的善良的赤子之心。儿童的心是一颗最鲜活的原始的心,它充分地代表了全人类的本能无意识,儿童的心是人类本能集体无意识的一块精美的活化石。

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儿童歌文学不仅能打动孩子的心,而且能震撼每一颗成人的良心(成人的公共无意识);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不仅是孩子的“美味”,也是成人的“佳肴”,同时能让成人在返璞归真中获得启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儿童的,也是成人的,是“童叟共赏”的,是每一个人的共同财富。遗憾的是,今天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一切都成人化、市场化了,眼下的一些“儿童文学”,既失去了儿童喜爱的形式美,也找不到儿童的情感意志。社会丧失了童心,作者丧失了童心,人类似乎也丧失了童心!不少有识之士也曾大声疾呼,为儿童呐喊,然而这一切也许都是狂然。作家丧失了童心(儿童公共无意识)怎样可能写出童心!要写好童心,惟有自己有一颗童心。人类离开了童年也许是必然的,成年虽并不是坏事,但我们不希望它很快地就步入老年,至少在心理上不能如此。

再以爱情题材为例,人们常说“爱情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作为一个艺术家,尤其是艺术理论家,绝不应仅仅停留于承认此事实,更重要的是应探索,为什么?其实,此种原因或者更确切地说其根本心理学原因是: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公共无意识,而且就时间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本能的公共无意识。正因为如此,凡是优秀的以爱情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总能激发每一个正常人的情感,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享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成为了人类永恒的公共精神财富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爱情题材作品的成功绝对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人类的本能公共无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优秀的爱情题材作品必须尊重历史的社会的习惯无意识。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爱情,每一个民族有每一个民族的爱情,每一类人有每一类人的爱情,我们不可能将焦大的爱情与贾宝玉的爱情观相提并论,也不可能将薛宝钗的爱情观与林黛玉的爱情观相比。一切爱情艺术作品惟有能从爱的个性中展现了爱的公共无意识才是好的作品,才可能获得并征服广大的欣赏者,也许可以说,爱情题材只有是个性的才是人类的。

抽象的柏拉图式的“灵超越肉”的爱情当然是不存在的,但柏拉图式的爱的确是对至高无上的爱的一种希望,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认为,现实的爱情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用情爱去取代去排斥,但更不能让情爱完全依附于,追求情爱与的同一也许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

审视现代世界艺术中的爱情,几乎被全盘物质化、化了,陪伴他或她的除了豪宅、洋车之外就是时装、珠光宝气……。艺术是反映生活的,当然必然会反映现代社会生活,但艺术不仅应“告诉我们正在怎样生活”,艺术更重要的是应“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4

关于“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心得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进了党章。这为新时代我们党在民族工作上的初心和使命赋予了崭新的当代特征和时代内涵,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史上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拓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领域,丰富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内涵。我省是非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工作大省,开展任何工作,都躲不开民族问题,都绕不过民族地区,都离不了民族关系和谐,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甘肃工作的各方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统一的身份意识和强烈的国家认同,各民族都把本民族当作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都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回顾我们党民族工作的历史,就是一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我们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全部主张,归根结底就是为各族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前提。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把全体中华儿女紧密地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既要处理好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大家庭中不同成员的关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更加自觉地站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推动中华民族形成凝聚力更强、包容性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5

内容摘要:本文在回顾社区意识研究发展历程和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范式理论的基础上,就社区意识的具体性展开论述。在具体性上,文章建构了社区意识的四个具体性内容:社区参与、社区满意、社区认同、社区归属,并将社区意识研究归纳为四个主要范式:社会学、心理学、城市规划学、行政学研究范式。

关键词:社区意识 理论范式 具体性

问题提出

萨拉森在《社区心理意识:展望社区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应建立以社区心理意识为核心的社区心理学。萨拉森著此书的主要目的是把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关联起来,这些观点是其社区心理健康研究的成果,即社区意识缺失频繁;这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很大;减轻危害,预防社区心理意识缺失应是社区心理学的纲领和目标。萨拉森的研究给新兴的社区心理学带来两方面的积极意义:提供了一个形象或主体;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一个主要价值――在健康的社区里,社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享有一种超越个人的、情感上的交流和联系。1986年美国学术界也对萨拉森的研究有了回应,《社区心理杂志》(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出版了关于社区意识的特刊,学者纷纷组队开发模型以定量研究社区意识。

麦克米伦(David W.McMillan)和查韦斯(David M. Chavis)在众多学者中,被认为是萨拉森理论最大的实践者,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为了了解社区意识的运作方式,他们提出了“四要素模型”。但澳大利亚的学者们(Fisher等,2002),在评价1986年这场麦克米伦和查韦斯为代表的集体回应以及以后的发展,却毫不客气的用了“盲人摸象”这个词。他们只是很简单的引述了社区意识的先驱萨拉森在《社区心理意识:展望社区心理学》中这样一段话:“社区意识并不是心理学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这一概念并不精确,明显带有价值判断,同量化的‘硬’科学格格不入。”而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始致力建立一个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的社区意识心理学的架构,自然就类似于盲人摸象了。本文试图以研究的理论范式为视角梳理当前关于社区意识的研究,以对其进一步发展有所启示。

范式的概念及意义

范式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范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以及相应的研究, 他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他认为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这样,库恩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实际的“图象”、“模型”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

社区意识的具体性

社区意识是什么,这是建构概念模型的关键和最终目的。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访谈。由于多数受访者很难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只能间接询问他们如何评价本社区的社区意识,并以此理解他们对于这个概念的看法。笔者将他们的回答所涉及的内容和角度做了整理,可以看出,大家对社区意识的一些认识存在联系,但更多的是差异。有的侧重于一种整体性感受,有的则侧重于生活中的细节;有的侧重于行为上的社区参与,有的则侧重于思想上的心理认同;有的侧重物质条件的主观感受,有的则强调一种心理上的“家”。

经整理,受访者的回答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对社区的认同、社区活动的参与性、对社区的满意程度、对社区的依附与归属程度以及社区的凝聚力等等。而以社区活动为代表的社区参与和以社区物质条件为代表的社区满意是采访对象最为容易等价于或被认为是社区意识的。笔者认为社区参与的背后更多的是社区共同经历,而社区满意则关联着居民对共同利益的诉求。社区的认同与社区的依附与归属等方面也有部分受访者涉及,笔者认为大概是因为这些意识形态较前面二者而言,较为潜隐,不像前面二者有实际的行动与客观的事物作为载体和媒介。

但除了意识形态自身的原因外,导致受访者认识的侧重点不同,是由于其思维习惯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关注点或生活经历不同。社区居民理解的角度和涉及的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由此可知,邻里关系、社区物质条件、社区组织与社区干部、公共利益等对社区意识存在一定的影响。

虽然不能用学术研究的要求评价受访者的回答,但并不意味着受访者的回答不具有学术的意义。访谈的启示有:社区意识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形态在认识上具有显著个体差异性;社区意识在集体表述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一些内容如社区满意、社区参与等经常被涉及;社区意识研究中要明确界定其范围,即要明确社区的大小。

基于此,可以由具体性出发,初步得出社区意识是一个具有个体差异性与丰富内涵的概念,社区居民的生活经历对其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就其所包含的内容来讲,包括了社区认同、社区归属、社区满意、社区参与等方面:社区认同是一种身份感,相对强调文化、历史与生活习俗的作用和影响;社区归属是一种地域意识、地域归属;社区满意指对社区客观条件的主观评估;社区参与是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及活动的过程或行为。

社区意识研究的四个范式

学术界关于社区意识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城市规划学、行政学等学术领域,并有部分散落于环境、党建理论、哲学等学科内。除此之外,一些具有人类学和精神分析取向的研究也显得非常精妙。下文对社区意识研究的四个主要范式(即社会学、心理学、城市规划学、行政学研究范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社会学研究范式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意识包含了心理因素,这与心理学者的观点较为类似,但又不像心理学者局限于个体微观的层面。另一些社会学家认为,这个术语包含了许多其他文化因素,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更有一种社会心理的取向。总体来说,社会学家通常有这样两种表述方法:

一是认为社区意识是人们共同的精神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精神纽带,是一种共同的心理认同,是一个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关键。

二是认为社区意识是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一种心理情感,即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学术用语上社会学家一般习惯用“社区情感”,同时还有其他词语,譬如:社区满意、社区归属、社区兴趣、社区作用力、地缘感、社区情谊等等。

(二)心理学研究范式

萨拉森(1974)提出将“社区心理意识”作为社区心理学的一个关键术语,以认识异化、自私和失望等个人主义的消极方面。麦克米伦和查韦斯(1986)认为社区意识指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对相互重要关系的感知,对社区重要意义的感知,以及通过群体义务满足成员需要的共同信念。他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或要素理解社区意识:

成员意识,即感受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员并具有归属的权利。成员包含五个特质:界域、安全感、归属和认同感、个人投资以及共同的符号系统。影响,即对影响力的感受。影响是双向的,包括个体成员对社区的影响和社区对成员的影响。需要的整合与实现,即意识到成员的需要将通过群体成员所得到的资源而满足,从而产生强化。此处的强化是一种行为激励的重要因素,任何群体要保持凝聚意识,必须对其成员提供奖赏。共同的情感联系,即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的重要事件和交往经历,因而产生共同的义务和信念。

(三)城市规划学研究范式

在城市规划学科领域里,与社区意识较为接近的概念是“居民定居意识”,它是针对社区环境品质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的学科用语,是居民对社区满意程度的同一概念,也可以称为社区满意度的一个表征。

查韦斯和Wandersman从都市环境角度探讨社区意识组成因素,认为包括了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知程度(环境品质认知、环境满意度、环境问题发掘)。居民定居意识是居民对所在居住地长期(或永久)居住的意愿。在城市规划的学科里,这个概念是评价社区环境品质的重要指标,一种良好的居民定居意识是城市规划追求的目标。而居民定居意识与居民对社区的依恋程度相联系,这就表明这一概念实质上还包含居民基于满意程度对社区的归属感(杨贵庆,2000)。

(四)行政学研究范式

在行政学领域,社区意识被标示为社区公共意识。行政学领域的学者是通过界定公共意识的概念来界定社区意识的,“社区”在他们那里是作为公共意识的一种区域性限定而存在的。行政学者(杨寅,2005)认为,“人类在共同生活过程中,聚居的人类群体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由此就会产生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共同意识,这就是公共意识”。继而又指出,公共意识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取向的,是对于公共事务的态度、看法、价值观念的总和。

在这些学者的概念中,公共意识有许多层次,包括现代的、传统的公共意识,以及社会的、社区的公共意识,而社区意识又有许多主体层次,包括政府、社团、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

对于“社区意识”这个概念,城市规划学者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满足感,特别是对社区物质环境的满足感;行政学者是在社区居民公共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社区意识概念的,是针对公共事物而言的态度、看法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同样一个社区意识的概念在不同学科框架内虽然具有一些共同性,但也具有较大差异性。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着重点与切入点,社会学涉及文化因素,心理学更多考虑主观感受,规划学研究的是社区满意,行政学考察的是社区公共意识。相对性的本质在于,研究的结论在一定的时间或(和)一定的领域适用。笔者是这样理解这种“适用”的:这些结论都是成立的,但不够全面,仅做到了在一个研究领域的适用。那么如何才能得到广为适用呢?机械和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些结论进行综合。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应在构建社区意识的模型中进行尝试。

参考文献:

1.Fisher, A.T. & Sonn C.C. Aspiration to community: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J].Human relations,1999,24

2.McMillan,D.W.,& Chavis, D.M.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6,20

3.Sarason,S.B.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Prospects for a community psycholog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4

4.Sarason,S.B. Some initi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measurement of community identiy[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6,24

5.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6.杨寅.公共行政与社区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7.高鉴国.社区意识分析的理论建构[J].文史哲,2005(5)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社会主义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056-02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首先要界定一下政治合法性的含义,政治学意义上“合法性”(legitimacy)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的复杂形态都面临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即该秩序是否和为什么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1]。就是说政治合法性的主体是人民大众,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依据是人民的心理认同,而这种心理的认同可以理解为思想意识影响下的共同价值观和理念原则,是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对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表示的认同,是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来实施统治的正统性和正当性。

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以巩固和提高政治合法性为主要目标进行政治活动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写道:“一切经验表明,没有任何一种同质自愿地满足于仅仅以物质的动机或者仅仅以情绪的动机,或者仅仅以价值合乎理性的动机,作为其继续存在的机会。毋宁说,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它的‘合法性’的信仰。”[2]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国家是维护统治的暴力机器,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暴力就能够维持统治的持久稳固,它还取决于处在这个体制下的人们,政府可以尽可能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人们需求来实现政治合法性,但是合法性基础的部分在于建立、宣传共同的价值认同和理念原则,它不仅能为政治体系的存在提供合理的解释,还能够培养处于这个政治体系内的社会成员的强烈认同感,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核心价值支撑,就会没有奋斗的目标,社会的发展就会缺乏凝聚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巩固政治合法性的意义

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实质就是凝聚共同价值,培养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去引导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目标、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引领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

(一)整合思想,凝聚共同价值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利益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面对这一特殊局面,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走出价值误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就是目前面临的重要命题。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个人的主体性意识都在增强,从以政治斗争为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对政治合法性问题出现诸多异议,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意识宣传、控制也产生巨大冲击,人们的价值观混乱,共同价值的凝聚力弱化。任何执政党都需要构建能够代表最广大民众价值诉求和利益表达的系统,具有较强包容性和凝聚力的社会价值体系,整合复杂的价值结构。然而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体系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时代性不断地进行培育和调整,使其始终对变化着的现实有前瞻性,因此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形成思想共识,充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将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相结合,取得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共识,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人心。

(二)引领社会思潮,强化政治合法性资源

无论何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都迫切需要让本党的共同政治价值和理念原则占支配主导地位,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社会思潮起规范、引导作用。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思想意识空前活跃,社会思潮复杂多变,除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外,还有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它们相互交错,对人们的思想、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透视复杂的思想形态格局,我们能够发现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缺失,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主流意识形态核心地位构成冲击,导致混乱、无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有一种主导性思想价值观念来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践证明,思想上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只会影响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和社会主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动摇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三)完善制度和程序,巩固政治合法性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根据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科学总结概括出来的,它从实践中来也必然要回到实践当中去,促使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制度和程序来规范和维持,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合理的制度和程序本身就是一种权威,形成合理公正的法律,也是政治合法性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创新,促使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来巩固政治合法性。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理想共识越强则人们对体制裂痕认识越清晰,如果体制裂痕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弥补,则可能引发人们的理想认知失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科学总结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是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指导实际工作所总结出来的,是适应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新变化不断发展完善的,而核心价值体系都需要依托一定的制度才能切实发挥教化、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功能,所以对制度和程序的改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同时并进的,二者相互作用以达到巩固政治合法性的目的。

三、巩固政治合法性的对策

社会处于激烈的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纷繁复杂,不同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都拥有一部分信奉者,虽说意识形态之间可以互补、融通,可以互相激发、丰富各自的思想观念,但这并不能忽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固有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和冲突往往会对核心价值的地位产生冲击和瓦解,进而构成对党执政合法地位的挑战。而政治合法性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具体强调两点:一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有效运行;二是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1]。因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一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导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人们对党的支持和服从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能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成果,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价值茫然”、“价值错位”等现象。要使人们对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认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使党的执政价值理念符合人们的价值追求,这个过程并不是单向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辩证否定的过程,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要工人阶级在其政党的领导下完成,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就必然要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长期执政(直至共产主义实现)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所以,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逻辑整体,密不可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才能更有底气更有效地运行。

(二)加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制度基础,来源于对规则的遵循;二是政绩基础,来源于统治的有效性;三是理念基础,来源于意识形态[3]。

从这三方面来说,这里的制度仅仅指一些政策制度,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制度建设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而对制度的探索一直都在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偶尔出现的失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社会通过实践得出教训的代价已经太大,因此要稳步推动对制度的完善和改进,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如今的“听证会”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绩就是经济的发展是否满足人们合理的利益诉求,“十二五”规划中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提高居民收入、继续做大国民财富蛋糕的同时,要注意更加合理地切分蛋糕。这些调整措施的逐步到位,老百姓的“荷包”更加鼓胀,收入分配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不仅是巩固政治合法性的必要部分,同时政治合法性的重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也提供了新的路径。

(三)坚持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主要是从理论研究中探索,由于对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具有相对性,所以在巩固政治合法性的实践探索中,就是一个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在实践的过程。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葛兰西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教训后,提出了一个叫作“文化领导权”的理论,通过这个巨大的文化——精神网络实现对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文化和心理渗透,使被统治者接受、认同现行统治,从而达到维护政权统治的目的。现在看来,葛兰西所谓的文化领导权,也就是价值体系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和控制,我党从实践中吸收经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兼容并包整合不同的价值观,适应民众的合理诉求,控制文化领导权,在多样化思潮中寻求共识,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原则,对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合法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相互作用的,以巩固政治合法性为考虑能够在一个具体的目标中稳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同样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加深对政治合法性资源的更新与整合。

参考文献:

[1]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K].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心理契约 知识共享 组织绩效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渗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组织进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组织中存在很多障碍导致知识共享行为很难发生,其中一项就是心理的不安全感(姜文,2006),因此建立合适的心理契约,增强成员归属感,为知识共享提供组织支持,从而提升组织绩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理论假设,提出“心理契约―知识共享―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已有的实证研究,对心理契约、知识共享和组织绩效进行了整合与创新,以期实现对三者关系更为准确、全面和深入的把控,并将其应用于现有的组织实践过程。

2、研究假设

2.1、心理契约和知识共享

一般来说,当没有强烈的个人动机时,个体是不太愿意进行知识共享的。而心理契约通过组织与个体间的相互承诺,影响到个人动机,从而促进或阻碍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在交易型心理契约中,个体主要追求经济及外在需求的满足,所以为了能够尽快实现短期内的互惠互利,个体并不愿意花费时间将其知识进行编码共享,组织也不愿意耗费财力物力进行制度建设或给予员工培训学习机会以促进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a交易型心理契约满足程度对显性知识共享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对于交易型心理契约而言,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和任务的限定性,导致个体无法完全忠于组织,在此情况下,个体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并不愿意将其核心竞争力―隐性知识进行分享。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b交易型心理契约满足程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系型心理契约包含的最重要的元素是稳定和忠诚,这就使得员工对于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愿意奉献自己显性知识,同时企业为了促进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也会建立有关管理机制,加强对知识共享的重视,从而实现显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的传递和共享。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a关系型心理契约满足程度对显性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关系型心理契约中,面对组织的关怀,个体通常是愿意与组织共荣辱的。因此在为了组织的长远发展,个体会“积极主动的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b关系型心理契约满足程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知识共享和组织绩效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Knowledge-Based View,KBV),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是组织获得并维系竞争优势的构件。因此组织绩效要想获得充分的提升,就必须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组织内显性知识共享是通过个体将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快速传递实现的,这一行为将有助于组织内部成员技能的提升,从而实现组织成本的降低、产品和流程的改善,同时制度化常规化的显性知识共享行为可以使知识在组织内部进行均匀分布,提高员工认同度,最终有助于组织整体绩效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a:显性知识共享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隐性知识共享在改善组织绩效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隐性知识很难被编码掌握,因此组织外部竞争者将很难模仿,这将极大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通过人际互动形成的和谐组织关系也能够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a:隐性知识共享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3、心理契约和组织绩效

心理契约是个体与组织间彼此形成的责任和义务的各种信念。良好的心理契约会导致个人绩效的提升,最终可带来组织绩效目标的实现。

交易型心理契约主要建立在短期的付出―回报模型上,在这一模型中,个体的经济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经济状况,因此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个体必将加倍努力,以使得组织整体绩效得到提高。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5a交易型心理契约满足程度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关系型心理契约下,个体归属于组织,有着强大的内聚力,并且愿意做出组织承诺。因此个体更倾向于从组织的角度思考问题,即节约成本,提高利润,改善运营机制,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6a关系型心理契约满足程度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假设验证

针对以上各项假设,本文利用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初步验证。在心理契约与知识共享方面,卢福财和陈小锋的研究结果显示,交易型心理契约对显性/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91/-0.224,关系型心理契约对显性/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35/0.585,因此H1a,H1b及H2a,H2b的假设均得到初步验证。此外还有学者就知识共享和组织绩效进行研究,得出显性知识共享对组织绩效的回归系数是0.356,隐性知识共享对组织绩效的回归系数是0.213,因此H3a、H4a的假设初步得到验证。在心理契约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方面,吕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交易型心理契约对组织绩效的回归系数是0.329,关系型心理契约对组织绩效的回归系数是0.247,因此H5a、H6a的假设初步得到验证。

4、结论与局限性

上述模型的建立将心理契约、知识共享和组织绩效三者联系起来,基于以往的研究,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并利用前人数据对这一假设进行了初步验证,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但由于理论假设方面并未进行实证研究,而是采用已有数据,因此可能存在适应性不强问题。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卢福财,陈小锋.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组织信任与知识共享意愿[J].经济管理,2012,(4).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8

如何理解、构建和培育教师文化,并内化成为学校文化的内核?从建校伊始,学校领导团队就视之为重大课题,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与现实剖析之后,大家逐渐形成共识,并在办学过程中努力践行,我们渐渐有了许多的感悟和体会。

一、以精神引领奠定教师群体文化的基础

学校的教师文化,必须在一种精神的引领下形成一种基础的共识才有可能形成,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有:

1.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人格化的产物,它是学校的精神内核,是教职工形成优秀文化意识的思想认识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有了优秀教师文化的生长基因。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承接了百年老校东莞中学的办学理念,在学校教师群体文化的培育过程中,我们对学校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专门的研讨与解读,使之变得更加明细具体化。同时,学校坚持通过学习宣传、研讨交流,力争使每一个来到这个学校工作的人最大可能地理解和接受学校所追求的价值观。在新教职工到校时,我们都会给他们写一封信,在信中,会谈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任的办学宗旨;会谈到“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长的幸福,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事业的成功”的理想追求;还会告诉大家“我们要共同去绘制一本理想学校的画册——少涂抹一点功利与世俗的色彩,多留下一份责任和超越的记录”。在每学年的开学前夕,我们都为新教工举办岗前培训班,共同学习和研讨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使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教职工心目形成一种具体的、实际的表征。

2.构建学校的共同愿景

学校有了核心价值观,还必须使全体教职工有价值实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构建起一个美好的共同愿景。我们从教师的生命状态出发,这样描述过学校的共同愿景:“我们的学校,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能是幸福的,他们不仅有明日的幸福可期,也拥有着今天的幸福体验”“教师们在这里工作,不再是乏味的劳作、被动的应付和机械的重复,而是兴味盎然、热力四射的思考与创造,在老师们的心灵深处,学校是寄托理想和情感的家园”。在这里,教师的个体利益与学校的整体利益是共生的,个体利益将在整体利益的实现过程中得以实现。这样,大家都会朝向共同的愿景去努力,也会共同去维护学校的利益,这就为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文化树立起坚实的精神支柱。

二、以意识培养丰富教师文化的内涵

教师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吸取选择、扬弃生成的动态开放过程,具有很强的校本特征,但教师文化不可以通过传教而生成,它是教师的观念、行为在反复的影响和理解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文化意识的培养,这种培养的终极目标就是使学校文化真正成为一个群体的文化。因此,要形成优秀教师文化,就需要培育一种文化意识,在实践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有:

1.民主参与意识

教师的民主参与意识是现代公民意识在学校生活中的体现。一个具有民主参与意识的教师群体往往显现出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自觉主动的工作态度,而这样的教师群体又能使学校始终处于不断的聚集智慧和积蓄能量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主要思路是坚持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

首先在学校领导决策层形成民主风气,坚持集体研究、共同决策的程序。每一个重大问题的研究都在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思维碰撞而产生智慧结晶。这不仅促进了决策的相对科学性,也促进了班子成员率先树立起民主意识,并通过他们各自的工作渠道使这种意识影响到全校的教职工。

同时,学校注重为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工作提供平台,除了健全教代会、校工会等民主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外,坚持举办教师沙龙活动或各类人员的恳谈会,是我们培养教职工民主参与意识的成功尝试。在教师沙龙或恳谈会上,当每一位教职工都感觉到自己对学校的工作有话语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注时,当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惑或难题能进入学校领导关注的视线中时,在他们的心目中才会感觉,学校是一个与他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地方,选择在这里工作,就是选择了一种拥有自我的生活,学校对他们来说,就真正有了一种家的感觉。这样,关心学校,希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就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民主参与意识就能真正得以生长,学校从教师的身上也获得了真实的感情回馈。

2.精品质量意识

学校工作必须具有一种质量意识,这关系到面对受教育者的生命需要教育者应该承担起的责任。由此,我们把教师工作中精品质量意识的培养始终都作为构建优秀教师文化的重要方面。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义;认同构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55-02中国共产党在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了a当代中国社会的热词,其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理念。其意义体现在:首先是成就中国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石;其次,还是当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剂,也是整合社会意识的重要抓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识其意义,以及创立认同所需要的条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为我们当前的建设、当前的攻坚克难,起着灯塔的作用,成为我们的指引。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深,存在着误区。随后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就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经过艰难探索,筚路蓝缕,终于开创出一条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这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需要价值尺度来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尺度,因为它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构件,从而使得这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从理念价值的角度得到了回答。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其次,有效整合当前各种先进的价值观,使全中国思想更加统一,齐心协力,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够更加迅速地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个完善、健康的国家和社会,都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经济上欣欣向荣、政治上稳定协调、社会上和谐协作、价值观念上自洽。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因为,人是精神性的动物,需要为自己建构起一个意义世界,而意义世界需要有一个内核,就像是一串珍珠,如果没有绳子,就构不成项链。因此,要真正形成老百姓乐于接受的价值观念,就需要有能驾驭和调节各种价值的紧张与冲突、维持其合理价值观念的核心存在。所以,对于社会主义来说,这个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个人精神都需要一个内核,国家自然也是如此,一个成熟的社会和文化都会致力于建构和不断强化其核心价值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外的各种价值理念纷纷进入中国,加之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急剧转型,利益结构复杂,这些都使得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多样、复杂的特点,而多样化的r值观自然容易造成人们认识的混乱和冲突。例如,虚无主义特别是、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等等,把世界看成是一片虚无,唯有金钱至上。这样会混淆是非,出现荣辱无别的情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使之承担起了引领当代中国价值秩序建构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人们对多样性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对价值冲突进行消解,消除物质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思潮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能够使全社会人民都聚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焦点”上来,有效地管控社会价值分歧,避免思想独立和混乱,从而为中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价值保障。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增强各民族团结,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举措。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崛起、要强盛,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文化的繁荣。文化是纽带、是血脉,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文化也被称为软实力。谁拥有先进的文化,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国际价值观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价值观。因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竞争,是核心价值观凝聚力、影响力、吸引力的竞争。因此,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核心价值观培育起来,使社会形成一股合力,一股推动前进的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中国自身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建构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一环。

通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都证明每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共同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并且积极培育和践行这种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可为其成员提供价值理想、价值规范、价值规矩,能够使成员们形成一种共识,一种在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的共识,从而为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供依据,并且能够塑造其成员的观念,培育成员的共同体意识,使之产生一种感觉、感情和心理依赖。所谓感觉,就是这种共享的价值观念使得个人觉得是共同体的一员,使共同体成员之间产生亲近的感觉。所谓感情,就是指价值观使个人对共同体产生出一种亲近性、自我归属的感情,使自己对共同体产生一种亲情。所谓心理依赖,就是指价值观念能够对共同体的成员产生强烈的“吸附”性,让共同体成员觉得个人从属于共同体,由于分享了共同体的这些价值理念,从而使得个人对共同体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形成对共同体的强烈感情,以使自己更加认同这个共同体、以这种价值观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共同体。因此,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要人民具有这种感觉、这种感情和这种心理依赖,从而使中国这个共同体更加具有凝聚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团结的共同体。

总之,正如指出的,“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种认同意义,特别是对于完成“四个全面”建设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思想支撑作用,但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全体人民群众的认可,需要一定的认同构件,只有满足了这些认同构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凝聚人心、党心、国心的关键因素。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哪些认同构件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构件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深入民心,需要其价值观具有科学架构和丰富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党的十“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纲目”,其中的详细内容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人民群众真正地以其为价值准绳,需要夯实其自身的科学性内容。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和充实:一是必须继承和吸收世界上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要准确地反映当前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形势,并提供改变这种形势所需要的思想价值;三是能够解答个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人生困惑、彷徨等。只有切实满足这三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地体现出科学性,成为鲜活的价值观。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深入民心,需要契合中国的实际和传统。中国自身的实际和传统与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存在特别多的不同,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共生,强调集体意识,重视集体精神,但这与西方社会强调的“个人责任”至上是不同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培育上,需要契合我们中国的传统和实际,强调我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强调家国情怀,强调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中国梦”;反对“个人至上”,反对个人超越国家。另外,要让人们明白,我们进行提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不是一种口号、一种宣传,不是一种无聊的说辞。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1—0047—05

一 引言

近年来,“课堂学习共同体”在教育领域颇受关注。有学者从课堂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存在价值;有学者从教育学理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内涵;还有学者从对传统课堂问题分析的角度,指出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意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关“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比较丰富,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片面理解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路径,曲解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从词汇的语法结构分析,“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个偏正词组,“课堂”修饰了“学习共同体”。而在“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中,“学习”又修饰了“共同体”。可见,“共同体”是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共同体的源起决定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历史和内涵。现有研究中以课堂发展来界定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历史显然是片面的,对于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的分析和解读也不准确。相应地,实践中对于学习共同体的误用将不可避免。

2 缺少对课堂学习共同体中人的认知过程的关注

从现有文献来看,尽管许多研究者认为课堂学习共同体应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但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实践中,却往往因为过多关注组织机制,而漠视了个人。笔者认为,从传统的课堂型态到课堂学习共同体,改变最大的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学习者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认同与行动。学习者是否接受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否认识到学习共同体对于自身学习的意义,学习者在转变传统理念和行动习惯的过程中是否能获得持续的支持和帮助,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更影响到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未来学习倾向。

3 忽视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组织内部的层次分析

课堂学习共同体不是学习者的简单集合。为了体现1+1+1>3的组织价值,课堂学习共同体内部需要有明确而细致的组织关系设计,在这方面,现有的研究鲜少提及,更缺乏相关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开展研究。在理论层面,本文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通过对共同体的历史梳理,厘清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传统课堂组织形式的比较,揭示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对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实践层面,笔者以“学习心理学”课程为例,提出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策略。

二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从文献分析来看,“课堂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观点已得到研究者的普遍认可,但对于“课堂是一种怎样的学习共同体”这一问题,答案却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认识,需要从其核心概念,即从“共同体”出发,只有这样,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才能得以清晰阐述。

1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community)是一个社会学的词汇,最早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早期共同体的涵义指建立于自然基础上的群体(如家庭、宗教),强调成员群体间因为血缘、地缘、精神而自然形成的联合体。罗森博格曾用“温馨的圈子”来介绍这一群体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今天的交互媒体使得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开放而立体。传统的依赖血缘、地缘以及精神的共同体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跨血缘、跨地域以及包容个性基础上的新的共同体的重构。

同“共同体”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心理学领域,一个个学习理论粉墨登场,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于学习认识的不断深入。学习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对于这一问题,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视角做出回答。他指出:“知识存在于社会情境之中,学习通过社会中介的合作过程而发生”。由此,学习的社会属性受到关注。此时,共同体的组织型态满足了学习的社会性诉求,“学习共同体”成了新时代下学习组织的代名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共同体由基于自然基础的组织格局转变为突破时空局限,强调协商与协作的组织型态,同时,科技引起的知识革命也引发人们对于学习的再认识。由此,“学习共同体”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内涵为:学习共同体由学习者(群体)和助学者组成,为个体的社会性学习提供了组织基础。其中,个体得以跨越地域、血缘而相识,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通过交流确立共同目标,通过协作完成任务,通过对话促进学习与成长。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学习共同体在课堂情境中的组织形式,“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具有特定的身份或角色,带着一种认同、归属心理积极负责地参与和体验共同体的学习生活”。

当前,很多人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解并不准确,主要原因在于概念混淆。例如,人们往往将课堂学习小组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等同,但两者存在显著区别。课堂学习小组通常是教师用来改善教学效能的一种教学技术,尽管师生、生生之间有所合作,但合作犹如课堂中的一个短暂插曲,之后的教学依然会回归到教师主导的课堂节奏上来。而对课堂学习共同体来说,合作是该组织结构的固有属性,贯穿始终。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对于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完成学习目标。这种接近真实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日后在实际生活中合作关系的建立也十分有利。

2 课堂学习共同体对于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

课堂学习共同体在教育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在于,很多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课堂学习共同体来改善当前教育改革的困境。传统教学“唯教材、唯教师、唯课堂”的组织方式已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呼唤新的教育理念的出现。在此形势下,从科研院所到大、中、小学都投入到各种新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实践中。一时间,课堂里各种学习形式轮番上演,中外杂糅。然而,尽管学校和教师投入了很多,学生那里却收效甚微。

国外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雷斯尼克与霍尔在评价美国二十世纪教育改革的成效时,指出:“尽管影响教育的理论空前丰富……改革几乎没有穿透过教育的‘内核’——知识是如何界定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到底如何;学生如何聚集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科内容应当分配多少时间;如何评价学生的进步等等”。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内核”的关注应成为研究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课堂学习共同体恰恰能够准确回答来自于教育“内核”的一系列问题。从上文对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强调个体问的知识分享,体现了对于知识的本质认识和尊重;课堂学习共同体注重个体间的独立性和协作性,体现了对于个体发展的尊重;课堂学习共同体关注组织目标的达成,体现了对于共同体成长的目标追求。这些都反映了课堂学习共同体对于教育“内核”的准确理解。因此,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教育改革呼唤下的学习组织型态。

三 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要素分析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共同体的视角,借鉴共同体的因素分析观点来阐述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因素。温格认为,相互的介入(mumal engagement)、共同的事业(joint enterprise)和共享的技艺库(shared repertoire)是共同体的实践要素。相互的介入强调共同体成员问的相互影响与支持,共同事业强调共同体成员的共同目标以及行动,共享的技艺库强调共同体内拥有一整套共享的资源,如工具、概念以及做事的方式等。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相互介入、共同的事业以及共享的技艺库依然是重要的三要素,只是在课堂的语境下,相互介入更加强调师生间的相互影响与支持,共同的事业更强调认同与协商的关系,共享的技艺库则更强调知识资源的显性与隐性的互动。针对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素,简要阐述如下:

1 教师与学生

师生关系是课堂学习共同体中重要的关系,反映了教与学的平衡。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与学具有因果关系,即,有教才有学。但事实上,有学无教的例子更为普遍。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接受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的时间却贯穿生命的始终。由此可见,教对于学的影响是有限的,教只能成为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以学习共同体为组织结构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协调教与学的重心,探讨如何激发二者的互动关系,思考如何“教”得少而“学”得多,如何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如何发掘并发挥学习者作为导学的潜能等问题。

2 认同与协商

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共同的事业并不是指每个人都认同的一件事或一系列事,而是指事业是经过共同协商达成的,同时,事业是由共同体成员在追求它的过程中予以确定的。其中,认同与协商的关系影响着共同事业的最终达成。认同强调个体主动接受他人思想、观点以及做法,以求归属于所在共同体。协商则强调个体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以产生对于所在共同体的影响。在以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单元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思考促进认同与协商的方法,思考如何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间的平等协商?如何引导共同体的知识分享,以实现共同目标?

3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共享的技艺库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资源。这些资源以两种形式在共同体成员内流动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常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蕴含在活动中,无法被明确表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近年来的研究标明,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更为大量、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显性知识也需要依赖于隐性知识才能得到理解和运用。在以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单元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思考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学途径,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得?如何设计活动,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以及分享等。

四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笔者所教授的“学习心理学”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限选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通识课程承担着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培养学生对于学术和文化长远发展的兴趣和丰富高雅情趣的责任。基于通识课程的定位,“学习心理学”课程以了解和认识国内外学习理论发展,掌握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认知目标;以更新学习理念,认识自我学习特质和规律,改善自身学习状态为技能目标;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为态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反思学习,发现学习,学会学习”。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1 以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念设计课程

课堂学习共同体建立和存在的基础是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的培育。因此,从课程伊始,教师就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上。

首先,教师将课程的目标、定位以及整体课程设计“和盘托出”,便于学生尽快地了解课程,融入课程。

其次,邀请往届修读过该课程的学生进入课堂,以“导学”的身份分享学习的经验和感受,加深学生对于学习所能达成目标的认识。

再次,学生制作“个人名片”,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优势和特点,建立学习的自信。借助这一方式,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尽快熟悉每名学生,为学习团队的组建打下基础。

当然,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刻意制造“问题”或“争端”,以激发学生的反思和论辩意识。例如,在讲到个体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关系时,教师通过“木桶效应”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案例:是否应该用木桶效应来解释人的发展?

木桶效应: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学生辩论集锦:

甲学生:人的发展如同木桶盛水一样,短板限制了人的发展,因此需要努力弥补短板。

乙学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长处才是人应该注重和追求的,而不能只盯在短处。

丙学生:高考如果有门偏科,直接影响总成绩,这正说明木桶效应的教育意义。

丁学生:就业面前,有专长的人才往往能获得青睐,这说明木桶效应是有局限性的。

随着辩论的深入,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激发。其中一个学生的回答获得全班的喝彩:“如果不用木桶来装水,短板就不构成木桶的限制因素,人的发展也一样。如果不用统一的标准采衡量每个人,则都能人尽其才。”

一个个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像火把一样,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课上到课下,从面对面到网络,争论、对话一直在继续,学生们已经融入课程中,掌握了课程学习的主动权。在此情形下,学生对于即将开展的学习活动也表现出很高的期待。

2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习资源,让“教”得少而“学”得多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学习共同体中重要的关系。与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相比,课堂学习共同体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更以学生所拥有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学习资源。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已知,才能帮助他们去开启未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价值,才能实现“教”得少而“学”得多。

在“学习心理学”课堂上,基于通识课程的定位,教师按照反映学科重点、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设计了两个单元,共十五个主题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力求少而精,这些主题犹如一个个节点,形成一张知识导学图的主干,激发学生主动地添加分支,诠释内容。

另外,每个学生都是带着他们独特的学习经验走进课堂,他们的学习经验,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能够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的来源,是课程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教师通过任务分配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制作或找寻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并分享给他人。

3 师生共建导学、学习助手、学习团队三位一体的课堂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在多个层面的认同与协商

从传统的课堂型态到课堂学习共同体,改变最大的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认同与行动。为了促进学生接受、理解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师在组建学生学习团队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导学”和“学习助手”在共同体中的教育引导作用。

“导学”是3名往届修读过该课程的学生,导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在于导学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认同感;另一方面,导学同学生相似的年龄和学科背景易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诉求能够很快反馈到导学和教师,便于学习的及时引导。

“学习助手”是9名在早期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潜能,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帮助他人。他们协助教师开展团队活动,包括组建团队、协调团队内部关系以及帮助团队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等。

有了导学和学习助手的协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学生不仅对于概念、理论等知识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他们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心理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内部的组织层次如图2所示。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学生层,学生(图中“L”所示)参与到团队活动中,在与他人或其他团队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第二层为学习助手层,学习助手(图中“A”所示)在各个团队中,协助教师开展团队活动;第三层为导学和教师层,导学(图中“t”所示)指导个体或团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图中“T”所示)整体监控学习共同体的运行,对各个层次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

4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学习共同体,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组织结构的搭建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则为课堂学习共同体功能的发挥、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障。在“学习心理学”课程中,教师设计了涉及个人任务、同伴任务以及团队任务三个不同类型的近十个学习任务,每项任务由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进度进行布置,学生个人、同伴或团队在课下完成。

任务驱动是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个人任务有利于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内化与梳理,同伴任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形成较为稳定的互动关系,而团队任务则利于学生的角色扮演以及系统学习思想的形成。每项任务都要求学生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供了条件。

5 以综合性评价凸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收获成长

课程的评价方式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目标的达成起到关键作用。它不仅要关注个体的成长,也要考虑个体对于团队的贡献以及团队对于个人的影响。因此本课程采用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采用档案袋的评价方式。

档案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性评价。档案袋中主要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来说,“学习心理学”课程主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作品、参与的团队、团队进展等资料,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实践证明,档案袋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有效方式。

五 结束语

近年来,“课堂学习共同体”颇受教育研究者的青睐。但由于不少研究者曲解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致使课堂学习共同体并未获得全面而透明的理解。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从共同体视角,重新阐释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并分析了该组织型态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学习心理学”课程为例,提出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策略。期待真正转变旧三中心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范式。本文提出的关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成果和构建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课程在2013年春季校级教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参考文献

[1](日)佐滕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0。

[2]包蔼黎.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17-22。

[3]邵洁.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构建——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课程为例[J].北京.现代教育技术,2009,(8):120-124

[4]Ferdinand Tonnies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俄文版)[M]北京:教育学出版社,1991

[6]陈瑶.课堂: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J].北京:教育探索,2010,(8):31—33

[7]Resnick,LB.&Hall,Megan w。Learning organizations for sustainable education reform.Journal of American Acadamy ofArts and Sciences,Fall,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