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1:56:35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范文篇1

中图分类号:A84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1999)04-0011-05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让中国强盛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及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伟大实践。本文比较研究两位伟人的“富裕观”,意在探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和途径。

一、“共同富裕”:与邓小平的共同追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就如何领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对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现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了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起来。”(注: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7,197.)“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注: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7,197.)这里我们看到,的“共同富裕”思想包含下列几个重要观点。(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2)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共同富裕”的唯一出路;(3)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继承了“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在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共同富裕”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他说:“中国根据自己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邓小平还说:“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就是我们要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坚持了的基本观点。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共同富裕”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看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是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一个共同点。

把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又一个共同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不仅指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且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前提,以工业化为基础,他说:“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53-1956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302页.)特别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在以后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经济“”等做法,目的在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邓小平总结了“共同富裕”战略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同时进一步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第47页.)他还强调说:“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力,日子怎么好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可见,他把发展生产力,看成是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办法,从而为中国人民指出了共同富裕的方向和途径。注重从中国基本国情入手,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较长过程,必须分阶段逐步实现,这是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又一个共同观点。

与邓小平在制定共同富裕目标时都注重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比如,在1958年《介绍一个合作社》中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它体现了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特有的辩证法观点。基于对国情的分析,在实践中形成了他的发展战略,“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以达到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目的。后来提出在10个五年计划到15个五年计划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越来越感到实现共同富裕,要有100年时间,并设想一百年分四步走,他说:“大概十几年后稍好一点;有二十年三十年就更好一点;有个五十年可以勉强象个样子;有一百年那就了不起,那就和现在大不相同的。”(注:环球因此凉热[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4页.)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把“共同富裕”看作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却犯了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

邓小平深深懂得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邓小平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从当前中国特点出发,不能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定得太短,因此,他制定了建设现代化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因此,与邓小平在现实条件下都认识到,“共同富裕”的实现只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否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目标是难以有效实现的。

二、“共同富裕”:与邓小平的异同

第一点区别,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上,以发展生产力为其前提条件,且在实践中更多地是借用群众运动方法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而邓小平的突出之点是强调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在实践中十分重视改革和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没能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在民主革命时期,认为检验中国一切政党及政策主张的客观标准是“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注: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他仍强调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否成功,不依主观评价而定,而依是否解放、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转移。尤其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强调:“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注:选集(下册)[M],1986.771.)至于新的生产关系体制是否还需深刻变革,到第三层次上的解放生产力,是无法预期的。更为严重的是1957年之后,转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发展生产实践上,更多借用革命斗争中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来指导经济建设,想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还想通过唤起千百万群众的革命热情,造成一种轰轰烈烈的建设气氛。这严重束缚以至破坏了生产力发展,“共同富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些事实说明,没有真正做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所有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没有把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尤其是对科技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没有充分认识,甚至有所忽视。对这一点,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进行多次论述和多层面探索。比如,1963年听取中央科学小组汇报科技工作十年规划时,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搞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是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但对科技推进生产力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有时估计不足,甚至到晚年也不承认自己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这一认识局限,曾使中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然而,不是不想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当时代推进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样面对着中国仍很贫穷和落后这一现实,这使他不能不优先考虑发展生产力。更可贵的是邓小平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他深深感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存在束缚生产力的现象,还有肩负解放生产力的任务,他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这一思想,为有效地发展我国生产力找到了突破口。为此,邓小平果断提出改革、解放生产力思想:“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

另外,邓小平把科技看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他指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1997年,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40,40页.)他认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改革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40,40页.)在1988年的两次谈话中,邓小平根据新情况,终于提出超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第二点区别,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上: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平均发展、同步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则开创出一条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带动多数人、多数地区逐步富裕的有序致富途径。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虽然在时间上充分认识到由贫困到富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在空间上没细致考虑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贫富差距,因此有时把“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混淆不清。他为了防止两极分化,片面理解按劳分配原则,不适当地强调缩小差别,搞平均主义。平均主义表现在个人之间分配上,尽量地扩大供给制部分,缩小收入差距;表现在集体之间就是均贫富,吃大锅饭,无偿调拨。这种“同步均富”思路束缚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结果是避免了分配中的差距,带来了“大锅饭”,躲过了两极分化,没有逃过贫穷,最终导致的只能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事实证明,这条平均发展、同步发展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邓小平对我党在这方面的失误有深切体会,在如何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周密的考虑,首次发现了有序致富的真理。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因此,他主张“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这个由先富到共富的大政策,指出了达到共富的现实途径。有序致富是邓小平找到的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很现实的捷径。更重要的是邓小平把有序致富当成“共同富裕过程中一个启动步骤,且他指的“共同富裕”不是“同一程度”上的富裕,而是要让有能力致富的地区和人放开手脚,解除思想束缚,通过发展生产力而致富,只有这样,全国人民才能在渐进有序地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点区别:在对待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上:在处理共同富裕分配原则时,有点过分强调“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而邓小平认为现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坚持共同富裕原则的现实选择。

的思想始终存在着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真诚愿望,因此他十分注重发展生产,提高效率。但把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加以肯定。因而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公平,他追求的效率是以不损害和妨碍社会公平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为着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社会,并认为公平可以带来效益。对在这方面出现的某些问题,往往上升到原则的高度加以分析和评价。比如,60年代初进行农村政策调整时,把包产到户当成资本主义道路批判。在他晚年甚至认为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跟旧社会没多大区别”,正如逢先知所言:“不能说不重视发展生产……但如果把发展生产力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比作天平上的两端,那么,他的砝码总是更多地加在后一方面。”(注:董边,镡德山,曾自.和他的秘书田家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70.)这样,按劳分配原则,在实践中被扭曲,分配中人为地拉平差别,抹煞人们之间合理的利益差别,现实生活中只能是共同贫困。

然而,邓小平据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他首先关心的是如何提高效率。邓小平反复告诫全党,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要争取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即使发生像1989年那样动乱和暴乱,邓小平仍提出的第一项当务之急就是“经济不能滑坡。凡是能够积极争取的发展速度还是要积极争取”。这些都体现了他“效率优先”思想。但邓小平时常提醒说:“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体现了一种求实谨慎的态度。

共同富裕范文篇2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小康”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内涵也不断地量化和充实。19**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年,邓小平指出:“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美元。”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9**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小康社会崭露雏形。在这样历史背景下,2**2年11月8日,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小康不再只是中国人心底的渴望,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小康概念。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建设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都达到全面小康的现代化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更加注重社会意义上的全面进步,追求的是社会全面的和谐发展。

目前,总的来看,我们已经跨入了小康社会的门槛,但是,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有统计数字显示,到2**0年,我国尚有3**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从全国整体来看,还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尚未实现小康,需要在今后十年内全面实现小康。这就说明我们离全面的小康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

正因为此,十六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确定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即经济上,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政治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社会主义法制;文化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全方位进步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客观地讲,本世纪头二十年,即我们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的二十年,是最为艰苦和困难最大的时期,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要通过调整甚至是革新才能渐渐达到和符合小康社会的要求,这些困难和压力将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等各个领域。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并全面带动其它方面的工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尽可能快地完成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的转变。

小康社会着眼于共同富裕

从今天的小康水平到二十年后的小康社会,中国将实践从先富到共富的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异,减少城乡差别,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果。

共同富裕范文篇3

实现共同富裕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大局,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都能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方面。虽然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貌似十分遥远,但却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价值诉求,又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实现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针对IHi~@的积贫积弱和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青年时代的就曾发出“大同者,吾人之鹊也”的豪迈之言…”。。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对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框架。他指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ll”针对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及其导致的共同贫穷,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富,而且是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311253。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应该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要通过加快发展加以解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4]470。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极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要求从社会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和高度重视社会发展的均衡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_5f2。,认为,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的共同富裕,是“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全面”性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正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最近1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进,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近40万亿元人民币,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们构建的小康社会仍然是不均衡、不全面、不发达的小康社会,但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不能等、不能拖,越往后解决起来越困难,成本也越高,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共同富裕问题,如果我们越早解决,就会处于越主动、越有利的地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就共同富裕问题提出过睿智的见解,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I6,“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l6_3“。1992年,邓小平对我们长期探索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给予了经典性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_6J3所以,能否通过现实而稳妥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是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中心课题”,虽然这一过程必定漫长而艰巨,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发展的均衡性、系统性、复杂性和预见性等。

二、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理论分析现阶段,中国已进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的发展时期,已步入全面建设发展成果惠及全体13亿多人民、以共同富裕为重要标志的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既需要发达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硬件条件作支撑,也需要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先进文化等软件条件为保障。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第一,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是对以往平均主义发展模式的纠偏。社会主义既反对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也反对平均主义。虽然贫富分化可能会产生暂时的高效率,但必然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会产生持续的高效率;而平均主义虽然有“结果公平”之诱惑,但却以低效率和普遍贫穷为代价。改革开放前,因受“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思维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影响,中国选择了“公平优先、均中求富”的发展模式。不可否认,这一模式在调动人们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那种通过人为手段建构公平、忽视经济利益发展模式的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使人们把共同富裕错误地理解为“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形成了职工、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的局面。这种状况不仅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状态下生产,并进而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因此,为了打破平均主义,激发建设四化的积极性,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人民的富裕,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在四天后的另一次谈话中,他又强调指出:“我们过去是吃大锅饭,鼓励懒汉,包括思想懒汉,管理水平、生活水平都提不高。现在不能搞平均主义。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j3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6J23。他认为“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大政策”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

第二、不发达的国情以及诸多自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发展模式。我们知道,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他曾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耕地少,人口多,尤其是农民众多,仍然是世界上较为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众所周知,中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坚持。同时,长期受户籍制度等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城乡二元格局。尽管名义上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人人平等的,但由于存在多种不同所有制形式,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是不平等的。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J。在中国,虽然按劳分配原则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家庭背景以及勤奋程度存在差异,在以劳动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唯一尺度时,不同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各地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那些技术水平高、劳动效率高、工作熟练的工人和善经营、懂管理、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必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们必定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这就决定了所有社会成员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富裕在实际上不具有可行性,也决定了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路径只能是“先富一后富~共富”发展之路,决定了走向富裕的过程必然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渐进过程。

第三,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决定了我们应该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党锲而不舍追寻的目标,是以为首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N2_、坚持不懈地探索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为了彻底消灭剥削和压迫,为了建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_邓小平指出,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没有让人民富裕起来,“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_6Il,并要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作为评判工作成败得失的依据。新世纪新阶段,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坚持共同富裕价值取向没有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战略任务和目标,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引领我们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目标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要求。指出:“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985年3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讲话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同年4月,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他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_I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_6。资本主义虽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这一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分配却是以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为代价的。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l6j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坚持和发展了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认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只能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让一部分地区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和帮助未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既定政策。这个政策不能变”_4;,“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_】彻。

第五,坚持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J7。马克思主义以现实个体的人作为出发点,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个体的人的生产能力发展的历史,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发展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是人和人类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各种潜能的拓展,也包括人的多方面需求的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指标。人类一切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ll。,马克思主义所预见的未来社会图景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16]”。,“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l】_2。因此,一切发展最终都要归结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他一切活动都只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手段。虽然共同富裕在现阶段代表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但相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而言,它只能是阶段性目标,只具有工具理性价值。“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212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l2,让人们“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可见,人们除了满足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满足社会公平等精神方面的需求,正如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所言,“人不仅仅是靠面包过活的。无论人的物质生活可能被提高得多高,也无法治愈他在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需要”。所以,我们自始至终都应把实现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活动的最终归宿。

三、实施共同富裕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由上观之,不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还是共产党的目标宗旨,都决定了我们应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只能选择“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发展道路,“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l61“。。在实现共同富裕路径上,邓小平首倡的“先富一后富一共富”发展模式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稳妥、代价小、风险低等特点。在实施共同富裕策略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贫富差别不能太大。提倡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是要允许不同人、不同地区发展中存在着富裕先后、富裕程度的差别。但这只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阶段,并不是说差距越大就越能尽快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弄清楚富裕程度的差别在什么范围内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必须适时掌握合理的贫富“差别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61373-374。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方向推进的过程中,少数人凭借各种资源优势迅速致富,部分人甚至利用权力一夜暴富,而多数人因缺乏资源无法致富甚至落到贫困的境地。而迅速致富者面对未来会有更多机会可供选择,贫弱者可供选择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却越来越少,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迅速从一个平均主义较为严重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较大且继续扩大的国家,自然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如何既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积极作用,又将市场经济自发盲目性及其导致两极分化的消极作用控制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确实是一道不易破解的难题。否则,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一旦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不仅会使民众产生不满情绪,危及社会稳定,而且会导致技术发明和创新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更严重的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改革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延续、共产党执政地位能否稳固等重大问题。有鉴于此,邓小平告诫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应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并认为收入差距“太大也不行”l3l。,主张“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71374。

第二,先富只是手段,共同富裕才是目的。提倡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允许人们在富裕程度和时间上有快慢先后之分,目的在于发挥先富群体的标杆和激励作用,让先富人群帮带尚未富裕的人们尽快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l6_J。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是暂时的,它同阶级社会因为私有制和剥削造成的两极分化是完全不同的,这一贫富差距的消极影响是可以被限定在有限范围之内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要逐步增加人民收入,不允许产生剥削阶级”_3。在这里,邓小平指出,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允许有先富者和后富者。相对于先富者而言,后富者是贫者,但要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深刻阐明了先富、后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实践证明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状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按一个模式发展,也不可能同步发展、同步富裕。让一部分条件、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先富起来,并以实际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来带动未富的地区也逐步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符合中国经济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的。”1]9_“各地的发展,有先一点后一点,在同一时间内,发展的速度有快一点慢一点,不可能齐步走。但是,各个地区最终都要达到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I19l71。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

第三,实现共同富裕历史进程具有长期性。共同富裕的实现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允许有先有后、有快有慢,要求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以同等速度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在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谈及共同富裕时曾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实现共同富裕与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基本一致的,“至于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现现代化,这要继续摆脱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缚,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此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邓小平提出的“_二步走”发展战略要求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J2。也曾指出,“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我们党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lOO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同富裕范文篇4

中图分类号:A849.1;A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254(2000)03—0005—04

斯大林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他们的经济建设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共同富裕”是他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和研究他们这个思想,对于我们深入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斯大林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认识和理解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如何进行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斯大林邓小平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所采取的种种不同做法除了国情不同导致做法相异外,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差异乃是问题主要所在。

1、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而是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1934年,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苏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说:“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为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富裕的和文明的生活。”(注:《斯大林选集》第337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事隔半个世纪,邓小平在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页。),“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然而,斯大林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认识却不一样,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他反对“社会主义可以在贫苦生活的基础上用稍许拉平各人物质生活状况的方法巩固起来”(注:《斯大林选集》第375页。),却没有反对对富裕的拉平。事实上,斯大林始终无法用他的方式去实现共同富裕,因为他的方式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不同意这类思想,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应该是保持着差异的富裕,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的均衡论哲学。1986年他在会见新西兰外宾时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使他深有感触:“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7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商品经济阶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态度始终受着物质利益影响和支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离开这个事实去侈谈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搞平均主义实现不了共同富裕,而只能是有害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人的能力差异决定着分配差异,无视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会直接挫伤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否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能成功的。邓小平这些思想,深刻体现了他的辩证求实精神。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人民群众摆脱贫穷,获得富裕。斯大林说:“农民按其地位来说是非社会主义性的。但是,他们应当走上而且一定会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为除了和无产阶级结合,除了和社会主义工业结合,除了通过农民普遍合作化把农民经济引上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轨道以外,没有而且不可能有其他足以使农民免于贫困和破产的道路。”(注:《斯大林文选》上卷第450页。)并说,“如果我们不是要使我国人民过美满生活,那就用不着在1917年10月推翻资本主义,进行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了”,(注:《斯大林选集》第337页。)肯定社会主义是苏联人民摆脱贫穷,通向富裕的唯一道路。邓小平也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8页。)并认为“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0页。)同样肯定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摆脱贫穷,通向富裕的唯一道路。但是,不同也是明显的。邓小平把共同富裕提到社会主义原则和本质内容的高度,斯大林缺乏这种深刻认识。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1986年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又重申:“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1992年他在南巡时更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原则和本质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之所以屡屡出现重大失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没有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解决这一问题是邓小平的一大历史贡献,给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3、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斯大林在苏联行将完成社会主义过渡阶段时说:“社会主义只有在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只有在产品和各种消费品丰裕的基础上,只有在社会全体成员都过着富裕而有文化的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胜利。”(注:《斯大林选集》第375~376页。)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也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1988年他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裕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分别指出了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不仅如此,邓小平斯大林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还蕴含着一个更为深刻的意义,就是力图通过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来战胜资本主义,最终实现人类的远大理想目标。所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关系重大,实现共同富裕也不仅是为了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它本身带有深刻的政治意义。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看作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只能随着生产力发展来逐步实现,不能不顾国情和现实条件去盲目追求,并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共同富裕要分三步走的战略。分三步走战略是个逐次提高的战略,表现了邓小平始终站在辩证唯物主义高度实事求是地提出目标,用辩证的眼光来认识和看待共同富裕问题,把长远计划和现实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有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完整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斯大林在这方面的认识比较机械简单。1933年他在全苏集体农庄突击队员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就曾强调,“如果我们诚实地劳动,为自己,为自己的集体农庄诚实地劳动,那末我们就能做到在短短两三年内把全体集体农庄庄员,不论是从前的贫农或从前的中农,提高到富裕农民的水平,提高到享有丰富产品并过着完全文明的人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当前任务。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而且是我们无论如何必须做到的。”(注:《斯大林选集》第323页。)他把共同富裕进程看得过于短暂和容易,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现状,显然对实现富裕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需要的条件认识不足,后来虽然有所意识,但仍然是不充分的,粗浅的。

二、斯大林邓小平关于实现“共同富裕”途径的思想

斯大林邓小平在选择道路上虽然都坚持把社会主义作为根本途径,但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才能达到使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走的是一条与斯大林完全不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现实主义道路。

1、如何发展生产力。斯大林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个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归结为“把生产资料公有化”,(注:《斯大林选集》第542页。)通过强制推行高度公有化来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采取“最统一最集中”的计划经济手段推动生产力发展。斯大林的做法,在苏联生产力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显然是一种超越经济发展所能许可的行为,不符合苏联实际,客观上造成生产力发展缓慢,其结果只能是延缓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悖于他自己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认为斯大林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页。)必须进行改革,把生产力从计划经济束缚下解放出来,通过实行市场经济来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有利于“把经济搞活”,有利于增加和扩大社会需求,刺激生产,达到发展生产力目的,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邓小平这个思想与马克思是一致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过科学论述:“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3页。)虽然“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但消费反过来却能够“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出生产的动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6页。)马克思这里说的消费就是指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就是消费经济,有多大的社会消费需求就有多大的市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当前所面临着的如何增加社会消费需求刺激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突出表明,社会消费需求对生产发展的作用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已由被动转为互动,即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邓小平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和运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只有解决生产力发展问题才能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否则,共同富裕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不能实现的理想目标。邓小平高明之处,不但在于他能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更在于他能找到达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2、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斯大林所持的是同步富裕的思想。1934年他在苏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就说,“公社和劳动组合不同,劳动组合只把生产资料公有化,而公社直到不久以前为止不仅把生产资料公有化,而且把每个社员的生活也公共化了”。他认为“在技术不发达和产品不足的基础上”还不宜实行公社,但他同时又说:“这当然不是说公社根本不需要了,它不再是集体农庄运动的高级形式了。不,公社是需要的,它当然是集体农庄运动的高级形式,”只不过“是将来的在技术更发达和产品十分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公社。”(注:《斯大林选集》第332~333页。)这是十分明确的同步富裕思想。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同步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认识,共同富裕必须有先后。为此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加以强调,如1985年3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即席讲话,9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0月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的谈话,1986年8月视察天津时的谈话,及1992年的南巡讲话等都讲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问题。可见他在努力把这一思想加以贯彻,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邓小平分步富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6页。)我国幅员辽阔,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差别较大,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发展较慢的落后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二是让“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人的能力(包括智力、体力、活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大小是有差异的,各地区能力大的人先富起来有利于带动和帮助能力小的人去共同致富。邓小平这一思想及其解决问题的办法既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求实精神,又包含着消灭差别与差别合理统一的辩证原则和深刻的哲学内涵,科学地解决了在共同富裕问题上效率和速度、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坚持社会主义和按劳分配。斯大林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结中就说:“党的出发点是:不实行集体化,就不能把我国引向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康庄大道,就不能使千百万劳动农民摆脱贫困和愚昧。”(注:《斯大林全集》第13卷171~172页。)直接把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能否使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来看待,“因为只有公共的大生产才能充分利用科学成就和新技术”。(注:《斯大林选集》第156页。)斯大林把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坚持公有制等同于坚持社会主义来看待,在坚持公有制时完全排斥其他非公有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必要性,认为非公有经济“是资本主义类型的生产”,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这两种不同的基础上”,(注:《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7页。)社会主义只能是“国家的即全民的所有制以及合作社集体农庄的所有制。”(注:《斯大林文选》上卷第76~77页。)因此,与单一公有制相适应的单一按劳分配制度成为苏联唯一形式的分配制度。邓小平同样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选择,除此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更好道路,但他同时又特别指出社会主义不能只搞单一公有制,要允许其他经济成份存在和发展。他说,“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今天,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把它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139页。)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思想完全符合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在。中国的实际就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与此相应,我国分配制度采取了按劳分配为主和其他分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为经济发展较快的部分地区和能力较大的部分人先富起来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开辟了现实途径。邓小平这个思想深刻之处在于他认清了中国社会的“实际”,并从这个“实际”出发去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实现共同富裕要防止两极分化。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是一种同等富裕,不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因而也就没有防止两极分化的思想内容。他认为社会主义完全消灭了两极分化及其出现的可能性。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种不同步也不同等的富裕思想,因此防止两极分化出现就成为这一思想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的关键。邓小平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早在1985年他就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邓小平同时指出防止两极分化“决不能搞摊派”,用搞摊派办法来防止两极分化其结果只能是对人们劳动致富积极性的挫伤,对共同富裕政策的损害。邓小平这一设想是科学的。防止两极分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不能单纯用政治手段解决,也不能单纯用经济手段解决,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力量制定相关政策来达到防止两极分化而又不损害共同富裕的目的。同等富裕在理论上虽然也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但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度里,在人的思想素质和能力大小不一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而不同等的共同富裕理论在防止两极分化问题解决之后,就使得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由空想变成为科学。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杰出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丰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斯大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不同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续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伟大实践,它既无先例可寻也无经验可资借鉴。斯大林实行计划经济所造成的矛盾和弊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虽有所显现,但尚未充分暴露。而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所面临的困难和形势却非常突出和严峻,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时刻妄图颠覆和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以后,又面临着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威胁,作好反侵略战争准备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强有力的计划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着巨大作用。战后,又出现了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冷战局面。如此种种情况,不可能让斯大林一心一意去搞建设,也不可能让他去考虑市场经济模式。共同富裕虽是一种追求,但当时并不是最紧迫的事情,斯大林不可能花太多精力去研究和探讨这个还不紧迫的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科学地去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

共同富裕范文篇5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一直被社会各界当作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加以倡导推行。近年来,针对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学者们众说纷纭。有些观点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已到了社会无法忍受的程度,需要政府立即改革,并指责这一切都归结于我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其实,邓小平同志始终没有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可否认,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效率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绝不应是低效率的,在鉴于我国生产力极度落后,人们长期过于追求分配结果的平均、平等的情况下,从生产力标准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加快经济建设,提高效率的思想。因此,在一段时期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提法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和报刊上,被全社会广泛接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体现邓小平同志公平思想核心内容的“共同富裕”的理念,以及如何妥善的处理好公平和效率关系的伟大预见却在改革的浪潮中被忽视了。

邓小平同志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仅仅是该理论体系中一部分,当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针对当时的客观情况,首先解决整个社会普遍贫困的落后面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者有可能带动后富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人不会因此变得更贫穷,不会因改革而受损害。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并由此提出改革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见他始终是把提高效率作为手段,即作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内在目的服务的手段,始终没有忽视公平这一价值目标。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就是不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把共同富裕既作为出发点又作为目的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风格。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邓小平强调“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对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所作出的前瞻性的论断充分体现了他经济发展思想中社会公平的一贯性和指导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已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不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现阶段我国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共同富裕经济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经济思想一脉相承

1.和谐社会理论是共同富裕思想的回归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富裕起来,作为我们国家本世纪前期规划的宏伟目标,对今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指出追求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肩负着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他说: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实现利益共享,这也是对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经济思想的再次回归。

2.和谐社会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于“”结束后,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于共同富裕的考虑主要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随着中国在总体上达到小康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政治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健全的地方,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不只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还有精神上的文明和政治上的民主,我们将要实现的共同富裕的社会将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和谐的社会。

三、和谐社会下邓小平共同富裕经济思想的实现路径

第一,坚决制止贪污、行贿、盗窃社会公共财产以及其他违法行为。邓小平1980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政策问题时对我国的政治改革发表了纲领性意见,他指出:由于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也由于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不少弊端:官僚主义现象严重;权利过分集中;家长制作风;形形色色的政治经济特权,而近年来由于改革的不彻底,这些弊端在新时代又产生了很多新的腐败形式,例如利用市场上交易信息不对称,信息强势方面能够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损害信息劣势方面而获利,像证券市场上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庄家操纵以谋取暴利,在逐步推行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措施和程序公正,国有资产向少数人流失等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加剧了社会两级分化程度。中国改革的确定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还提出了两项最最重要的举措: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第三代领导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重新启动政治改革。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改革总目标;2002年十六大再推进政治改革方面又提出:建设法制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升政治文明等目标,前不久,十七大报告又鲜明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采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的倾向。效率和公平是人类社会的两大经济问题。经济愈发展,公平问题就变得愈是突出。因此,世界上各市场经济国家都要多少不等地采取政策手段来保持一定程度的平等,以保持社会的安定。常用的手段包括:财政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的征收,社会福利设施的建立和完善等等。我们是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搞市场经济,就要更加自觉地运用国家的政策手段来防止两极分化的发生。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出要全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他指出:“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国家开始逐步加快税收制度改革的进程,2000年,由一批中外经济学家组成的《中国财税体制进一步改革》课题组重点就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议:完善增值税;规范进出口税收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营业税政策;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和完善地方税;加快费改税步伐;调整税权;在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已经确认其中了几项改革政策,并在近年来逐步得到实施。

第三,提倡已富帮未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目.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时候,中央开始重提“共同富裕”,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之一,中共十六大提出要在“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采取“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的政策,以期更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正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十七大报告中针对目前收入分配领域中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让财产性收入覆盖更多的普通百姓,让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这些都是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内容的公平思想的实现路径。

四、结论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分两步走,首先,搞活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始终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经济领域的多方面的改革,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才能先富带动后富,进一步的贯彻改革开发的思想路线,改革要彻底,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和谐。

当下,进一步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因为中国目前的改革还没有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体系进一步的贯彻下去,中间有很多阻力和客观因素,因此目前我们要寻求一条合适的道理,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大胆的贯彻和执行下去,才是和谐社会实现的有效出路。

参考文献:

[1]朱卫华.从在文章中引用邓小平那段论述谈起[N].,2007-02-2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123.136.370.

[3]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12.

[4]文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二○○二年十一月八日>)(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

[5]学习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10.

共同富裕范文篇6

深刻领会共同富裕思想和战略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围绕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今天的实践,深刻领会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应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一是认清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什么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二是明确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们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三是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多数地区和多数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归结起来,主要包含四个层次:一个总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一项大政策———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先发展;一条主渠道———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人,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一个大原则———把握适当的力度和时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调节贫富悬殊问题。

为了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还要在实践中廓清一些重大的理论认识问题:

第一,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同步富裕是平均主义的表现,追求它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共同富裕与同等富裕也有重大区别。共同富裕在实施过程中,是以承认差距为主要特征的,必然具有差异伴随性。从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发展又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

第二,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不是根本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是实现富裕的道路和目标的关系。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是部分先富的最终结果。没有目标,部分先富就会失去方向和归宿;没有道路,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刻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部分先富政策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部分先富政策符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及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角看,部分先富政策既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目的论和发展方法论的统一。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了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1995年,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他又说:“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在这里,同志正式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1999年6月,同志指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目前,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实现“五个统筹”。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后,我们党面临着如何统筹兼顾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如何消除地区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社会各阶层差别,以及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艰巨任务。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所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阐明:共同富裕要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要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欠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须有新观念、新作为

共同富裕思想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宁夏的GDP增长虽然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年达到两位数以上,但宁夏的现状时刻警醒我们,如果不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快发展,宁夏与全国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进而会影响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最终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发展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稳定。实现宁夏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是发展的先导。观念陈旧、气魄不大、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及畏首畏尾、怕字当头的保守思想等,是制约宁夏发展的主观因素。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树立大招商招大商、大市场大开放的新观念,树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创大业的新观念,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新观念,树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新观念,通过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宁夏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统筹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第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县域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为乡村和企业送去先进实用技术和人才,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层次。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农村、社区和企业等基层文化建设。以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医疗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第三,西部是国家生态建设的天然屏障,也是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宁夏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南部山区实行“少生快富”工程;依法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消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宁夏要克服区位劣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必须把信息化作为重要杠杆。一流的信息化硬件、一流的整体网络布局与一流的软件相匹配的效率高、成本低的信息高速公路,可以跨越时空距离,使区位劣势弱化,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成倍增加。宁夏不靠海不靠边,又远离都市群,区位劣势明显。宁夏的制造业按照传统发展模式不可能超越上海和广东,但信息化可以使之与最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改造和提升。因此,建立电子信息商务港是宁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宁夏2000年开始推进信息化建设,坚持高起点,形成了比较好的市场,率先建立了西部电子商务港。今后,宁夏的信息化建设还要更上一层楼。

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银川市是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物流、信息和金融中心,是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唯一的大城市。自古以来,银川商埠云集,辐射陕甘蒙等周边地区。宁夏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必须抓好大银川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尽快把银川市建设成为西北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全面落实放宽市场准入和促进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非公有制经济以平等待遇。

共同富裕范文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视域;共同富裕思想;与时俱进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

什么是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目标认识越来越清楚,实现共同富裕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根治深层次矛盾的总钥匙。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与时俱进看待共同富裕的命题。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党对共同富裕思想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这是对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党的十二大提出先富带动共同富裕。党的十三大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党的十四大提出共同富裕建立在先富带动、缩小差距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提出小康、和谐、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内涵进一步升华,实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共同富裕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发展之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如何看待共同富裕的问题,就是要坚持动态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二,共同富裕是根治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比如刚才讲的分配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2]两极分化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也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优化生产关系的统一。两极分化的存在势必阻碍共同富裕,进一步制约共同富裕,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说,两极分化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它加剧了贫富的悬殊、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破坏了生态环境、污染了精神世界甚至扩展了腐败的土壤。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3]我们在肯定社会主义的同时,必须警惕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危害社会。第三,中国梦是共同富裕的梦。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4]十八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梦是几代人脚踏实地奋斗的总结,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富裕梦想。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如何动态理解共同富裕思想

2.1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实质上强调结果公平

在邓小平看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才能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后富向先富看齐,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不仅如此,邓小平对全国社会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来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5]

2.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进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集体,大步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3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003年,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国内外经验,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中国梦的重要内涵

共同富裕是几代中国人未圆的中国梦,百年坎坷复兴路,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政策;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目标是共同富裕,到2020年“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将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中国梦是深刻内涵与其说是一种愿景,不如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努力奋斗的经验总结。民富是国强的保障,国强才能实现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富裕不是中国梦,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是中国梦的真正体现。中国梦的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梦想。历史经验证明,均富思想不是共同富裕思想,两极分化也不是共同富裕预期的结果。“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探索,关于中国梦的阐述与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的探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都遵循了一个不变的原则: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思想是邓小平对于经济发展必由之路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实干兴邦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写照。

作者:陈盈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R].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重要讲话,2013.

共同富裕范文篇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如何领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的好不好,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全体人民能够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科学构想所指明的道路。这一科学构想为我们展现了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阐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特别是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使这一构想更加深刻,更加完整,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把共同富裕建筑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早在50年代,我们党就曾提倡过“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但当时认识不深,在实践中未能很好地把握。反而“三大改造”完成后,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又大批“唯生产力论”,把发展生产力降到很低的地位,从而束缚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也就成了空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又明确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等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天天富裕起来,现在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实践证明,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二、在分配上敢于承认差别,在发展上鼓励先富。邓小平很早就提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80年代至90年代,有了许多实践以后,他就明确地说:“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一部分地区的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论断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下,人们由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工作效益,经济收入也不一样;有的富得早一点,富裕程度高一点,有的富得迟一点,富裕程度低一点。就地区而言,由于历史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那些基础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可能发展得快些,先富起来。分配上合理拉开差距而产生的先富和后富是正当的。不这样就不能克服平均主义,就不可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就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同时达到共同富裕,必须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共同富裕科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启动步骤。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共同富裕范文篇9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田纪云、王恩茂、费孝通等先后视察大营街,法国、加拿大等22国驻华使节也欣然参观大营街,对大营街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称大营街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模范”、“中国农民的希望所在”、“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榜样”。

穷则思变:认准“发展”这个理

每个大营街人心里都十分清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过去的大营街是人尽皆知的穷村子,吃粮难、喝水难、住房难、行路难、说媳妇难的“五难”远近闻名。一个“穷”字,压得大营街人喘不过气来。

穷则思变。面对有限的土地,如何才能让群众摆脱贫困,成为当时大营街党总支、居委会一班人苦苦思索的问题。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在社队工副业的基础上,从建筑业起步,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乡镇企业。短短几年,红砖厂、芝麻片厂相继建起来,并很快就产生经济效益。1981年,大营街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同时,加快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他们在分田到户的基础上,把办乡镇企业的积累,逐年投入到完善道路、排灌、农电网络等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将低产田改造成可以机耕机耙的高产田,采用自种自收、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集约化经营,进行科学化管理。

从1987年开始,大营街又对台山台地进行综合开发,兴办农场,发展林果、加工业。以前,3000多壮劳力围着1000多亩土地转,日子还过得穷巴巴的,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1000多亩土地仅用6个农民就可进行全面管理。粮食、蔬菜和禽类等农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大营街人在千亩土地上,不断提升传统农业,实现了高产稳产,不仅在有限的土地上耪出了口粮,解决了“吃粮难”的问题,而且还第一次从“集体”统分结合的计划经济中尝到了甜头。

富而思进:走好“创新”这条路

温饱问题解决后,如何谋出路,求得更大的发展,成为摆在大营街党总支、居委会一班人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依赖进口的水松纸和滤嘴棒,成为制约我国烟草产业发展的“瓶颈”。大营街人敏锐地看到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1988年,在玉溪卷烟厂的鼎力支持下,时任大营街办事处主任的任新明立下了“军令状”,贷款4000多万元,建起了玉溪卷烟厂滤嘴棒分厂和玉溪市水松纸厂。两个厂建厂当年就见效益,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收入390万元,上缴利税65万元。1990年,水松纸厂和滤嘴棒厂效益蒸蒸日上的时候,他们不惜重金从德国、意大利引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同年,这两个厂实现总产值1640万元,利税达到150万元。随着企业效益的逐年增长,1992年,大营街办事处农村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玉溪第一个名副其实的“亿元村”。在水松纸厂和滤嘴棒厂的支撑和带动下,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企业也拔地而起。到1995年,大营街的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8家,农村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富而思进。一步步走向富裕的大营街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1998年,乡镇企业改制如火如荼,大营街党总支、居委会一班人再次陷入了痛苦的抉择。当时一些人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朝气蓬勃的开拓创新精神减弱了,一些人出工不出力,过去“大集体”的弊端有所回潮。不改革创新,不但不能保持发展势头,还有可能葬送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如果改革不成功或是不彻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积累起来的集体经济,一旦分散经营,就再难合拢,只会富了少数人,穷了一大片,同样会葬送经济发展的成果。经过激烈的争论,党总支、居委会一班人达成了共识:大营街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不能变!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能变!他们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完成了对年产值达12亿元的8个大型骨干集体企业实施强化管理的内部机制改革,成功地对20个中小型企业进行了租赁、拍卖、转让、股份、兼并等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改制后的第二年,大营街乡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0468亿元,比1997年增长23.6%。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经济结构的建立,使大营街乡镇企业又一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居安思危:管好“集体”这本账

创业难,守业更难。面对几亿元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运作,面对世纪之交“两烟”企业经济的滑坡,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二次创业”,大营街党总支、居委会一班人居安思危,沉着应对,作出了“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以生态农业推动旅游业,发展大营街品牌经济”的新的战略决策。

市场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营街人在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过程中,培育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二次创业”中展露头角。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大营街就利用企业积累,采取集体投资与群众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分配、统一管理,开始了“旧村改造”。在新一轮的小城镇建设中,他们又请省设计院重新规划设计了《大营街居委会集镇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先后投资2亿多元,把村庄道路全部修建成城市道路,在旧河滩上建成占地230亩的汇溪公园,恢复重建了佛教圣地——玉泉寺,建成了占地1.31万平方米的汇溪,建成了占地14亩的大营街综合集贸市场和日产水3000立方的自来水厂。大营街居委会还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村办电视台——汇溪电视台。为全村居民安装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配备了液化气灶具。2000年,大营街又提出了全新的农业发展目标——生态农业,成立了汇溪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种植花卉420亩。又投资近亿元,建成了占地800多亩的汇龙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和玉泉湖公园。2002年,大营街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近亿元的汇溪大厦正在开工建设,房地产业在大营街悄然兴起。

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为大营街工业发展再次注入了新活力。2000年,玉溪市水松纸厂和滤嘴棒厂双双获得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营业收入和上缴国家税金均居全省乡镇企业之首。玉溪市水松纸厂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松纸企业,建厂至今,累计上缴国家各项税金近亿元。今天的大营街,逐步形成以卷烟辅料配套产业,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工业经济在整个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99%。

致富思源:不忘“两委”这班人

经济的大发展给大营街人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大营街居委会95%以上的劳动力已经进入到二、三产业,每户人家都拥有了三楼一底的“小洋房”,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的8平方米增加到了56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39平方米。

大营街百姓还有一套颇具特色的“福利制度”——一出生就有平安保险;年满3岁免费入托,一年四季四套衣服;从小学至大学有助学金,学成后若愿意回家乡,视其特长或专业安排就业;参军入伍,每年仍按大营街人均收入的80%分配,服役期满转业回乡作为安家费一次兑现;年满55岁的妇女和年满60岁的男性退休领取养老金,安度晚年;大营街还为村民们存着1600多万元的保险金;此外,大营街每户农民都有三本供应证,水电、燃气和肉、禽、蛋、油及蔬菜均免费消费。

“吃水不忘挖井人”。1987年,大营街办事处买了一辆拉达轿车,群众朝拉达轿车吐口水,认为干部搞特殊。10年后,大营街居委会干部坐上了奔驰轿车和丰田越野车,群众却说:“干部们坐上直升机才好呢,他们跑得快,办事效率高,我们大营街就发展得更快、更好。”

共同富裕范文篇10

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证明,推进共同富裕是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的统一。做蛋糕和分蛋糕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强国建设宏伟事业之中的。其基本精神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及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持续提高我国经济总量,增强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全社会可分配财富。共同富裕落实在分蛋糕上,主要是两大块内容:一块内容是城乡居民普遍的收入提高。民生的基本及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就业增收,就业创造财富收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这是全社会创造财富增量的基本的劳动进取态度,有劳才有得,有就业方有分配,通过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增低扩中”,通过抓住重点、精准施策,不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来缩减其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这是全社会成员同行同向提升收入,而不是整齐划一均贫富地一刀切分蛋糕。对高收入群体,是“合理规范和调节”,通过规范税收及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光彩精神,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更多回报社会,并继续鼓励他们做大蛋糕——“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共同富裕除了社会各群体、各地区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党和政府通过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公共性的、共享性的、非直接货币性的,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按需酌情分配的福利待遇。这个福利待遇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包括国家教育、医疗、卫生、生育、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是对人民生活全方位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普惠性努力和逐步实现。

笔者认为,做大蛋糕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本义和践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而分好蛋糕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党和政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紧密结合在一起。民营经济要成为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更重要动力。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和缩小低收入群体是重要验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发达程度等,与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呈正相关,对提升中国高质量制造业水平及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拉动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这需要民营企业家组织带领企业员工奋发努力,坚定信心、心无旁骛做大蛋糕,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胸怀星辰大海,坚持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坚决做强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民营经济要成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第一责任者。民营企业应该是完善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大小进行初次分配的制度的大力实践者。

民营企业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劳动三方协调机制的重要成员,民营企业家有保护劳动所得、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民营企业要加大力度强化企业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减轻员工刚性支出负担,增加一线劳动者、蓝领员卫的劳动报酬;更积极地在劳动分配中反映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贡献,分配好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高技术工人的收入蛋糕。民营经济要成为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中的更大税赋源。民营企业本质上是社会企业,应该取之社会,回报社会,守法诚信纳税。特别是一些头部民营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借助线上线下市场广泛性、深入性的优势,创造、积累了巨大资本,在做蛋糕和分蛋糕上,理应自我约束摒弃垄断独乐做法,充分顾及多方共赢,为增进全社会福祉和夯实基础,为政府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提供坚实的支撑,为促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民营经济要成为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更主动有为者。随着全面脱贫任务的完成,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要更主动地投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全面脱贫和小康成果,结对帮扶相对后发展地区的乡村建设,通过乐善施教和产业造血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致富和地区城镇化进程,积极投入民间捐赠、光彩事业、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济困扶弱义举,更积极地回报社会,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成为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更主动有为者。民营企业要成为政府政策兜底、大力推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方。政府加大全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帮助,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基础性配套建设及数字经济新基建投入和运行服务。民营经济要发挥民间资本投入、人力投入的积极参与作用,尤其在现代服务业和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及智慧养老等数字技术体系建设中,总结、借鉴成功经验,建设好高技术劳动者队伍,发挥创新建设和提供社会全面保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吴跃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