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师生关系共同体探讨

时间:2022-05-23 09:31:09

人工智能背景师生关系共同体探讨

【提要】师生关系共同体是由学校的学生与老师一起构建的,是为了实现并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同时促进双方全面发展。而在人工智能大环境下如何构建师生关系共同体,还需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动模式”指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师师之间的主动性学习、互动性学习和联动性学习。通过“三动模式”能更好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形成师生关系共同体。

【关键词】共同体;主动性;互动性;联动性

师生关系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与学习模式,以“三动”模式构建师生关系共同体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同时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对核心素养实施的有效途径,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提升。

一、主动性学习

为了学生能摒弃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功利性、目的性强烈的缺点,以一个更有趣味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怎样运用现阶段所掌握的人工智能方法,在课前、课中、课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呢?第一是微课,即通过录屏软件和课件展示等多媒体手段,利用网络平台阐述某一知识点,将时间限制在5~10分钟以内的教学短视频。课前将微课发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的载体,这种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主动地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和梳理。课上播放微课也可活跃课堂氛围,课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而录制不同层次的作业讲解,也可以大大提高作业完成率。第二是课后服务,毕业年级也可使用课后服务时间,让学生自主报名,进行分层教学。虽然课程形式相同,但根据方式、速度、内容以及拓展空间,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实施了差异化教育,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了师生共同体合作交流的效果。

二、互动式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路导航人,应进一步增强自身学科素养,培养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以及加强合作能力。在教学上积极设置问题情景,分组讨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调节课堂气氛,并努力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和现代教学理论建设有效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如果缺乏有效的互动性,就无法充分交流与互动,而长此以往,老师的教学内容就会偏离学生实际,于是师生交流就呈现了单向化。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希沃白板等技术手段都能够高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将难以掌握理解的教学内容用多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更多的信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由于科技手段的出现,使学生学习的气氛更加浓烈,整堂课就是在师生互动中克服了教学的重难点。由于疫情原因,大多数学校采用了直播上课形式。教师隔着屏幕进行教学,有效的互动不仅是督促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手段,也表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教师做好问题预设,课上学生可以采用连麦的方式进行回答,选择题可以线上答题卡,能实时地看到学生的答题效果。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同屏操作,像平时在学校的黑板一样,随时可以进行有效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效的课后辅导也是构建师生关系共同体的方式之一。在课后学习这一方面,除了分层作业,我们还采用了微课形式。而此微课不仅仅是老师录给学生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录微课的形式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道题进行讲解,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可对此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广泛性、实时性和无障碍性等特点,实现有效的互动性学习。

三、联动式学习

教师是共同体文明的主要建设者、参与者。联动式学习意指“骨干教师”与“新进教师”的联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以及师生之间的联动式学习。作为老教师教学和备课经验丰富,但是教学手段却相对落后,学生学习兴趣并不高;新教师即使有一些美好的信息化素养,但离开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做好新老教师之间的联动式学习是构建师生关系共同体的首要条件,课前新老教师互相帮助,课后共同反思,以共修“内功”的方式促进教师成长,效果显著。教师间的切磋,为教师业务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构筑了良好的平台。为进一步构建师生关系共同体,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我校举办了“聚焦政策核心,打造四度课堂”为主题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活动现场展示课调整为现场直播和线上教学两部分。形式改变,内容不变,质量不变。覆盖面更广,交流深度更佳,实现教学信息化和与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线上直播形式与线上教学模式都是当下疫情防控研判下出现的新生事物,更是凝聚多部门多工种联动共赢展现自我超越性的产物。合理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必须完全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通过不同的教学工具将课前、课中、课后信息有效融合,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积极投身到学习过程当中,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被动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使学生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及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得以有机融合。“三动”模式真正呼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

作者:安瑶 柳娜 崔丽静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