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4 10:20:11

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法学教育;教育改革;法律素养;法律职业

人工智能是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层次孕育而生的事物,对于利用人工智能来解决人类发展中的工作效率及效益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其他重大的新兴事物一样给人类的社会带来观念和认知上冲击,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是对于人类的社会需求的回应,这种不可逆化的情形,需要人类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中不断升级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做好风险的防范和即将到来的危机的处理。法学以理性、逻辑与注重现实存在的特点与人类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法学的发展应该对于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人工智能进行法学的视角的回应,“法学的特点决定着法学教育应该如何进行①”,法学教育中对于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契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在回应这些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认知的表面,诸如只言及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法律从业者的工作及人工智能时代法律就业的困境,但是却没有根据人工智能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来深入的认知哪些工作是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的和不能替代的原因,以及人工智能在什么阶段可能对于法学教育形成全面的冲击等。法学教育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适用程度决定了人工智能和法律结合的程度,决定了法律职业的发展的前景与生命,更决定了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变革的方向与进路。

一、人工智能特点的认知和对法学教育的冲击与思考

1.人工智能特点的认知:以“意识”为展开核心人工智能的定义有很多种表达,如“用机器来承担通常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完成的活动,运用计算机来探索和模拟人的感觉及思维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①”;“亦称人工智慧。计算机系统具有的学习、推理判断、解决问题、记忆知识和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②”;“探索和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而设计出类似人的某些智能的自动机的科学③”;“利用电脑模拟人脑智力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之一。它可以代替人进行某些操作和作业,从事科研活动或执行一定任务④”。显然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有不同的描述,迄今为止在人工智能领域并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的困难不在于“人工”的表述,而在于“智能”一词的理解上存在偏差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人工智能的总的概念的理解将其限定在对于人类发展有益的“学科”、“科学”、“能力”上来解释人工智能并未超出人类认知的限度,以人的有限视角来观察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科技现阶段所处的水平相关,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化对于人类的认知也会带来新的冲击。以人类智慧凝结的产物,与人类主体之间存在着鸿沟,那就是人工智能并不具备其“独立意识”。正如很多学者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具有威胁和挑战⑥,可是按照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水平来看,人工智能的威胁论被夸大了,人工智能的“奇点”并没有来临⑦。“人类还有最后一道防线——自我意识。现在的所有人工智能系统都没有意识,一切都是按照程序的安排,因此对于人工智能的危险不必过于担忧。⑧”,“人工智能要想进行反叛,首先就必须获得能够理解什么是“反叛”并把人工智能主体自身与作为控制者的人类区分开来的独立意识①”,显然人类暂时做不到赋予人工智能“意识”的能力,毕竟人类对自身意识的认知也有局限性②,再者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的有限性及对不确定事物的恐惧,从而放大了对于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渲染,在一定形式上采取保守的态度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不利的,反映到人类的科技发展中会导致人类认知的狭隘被延长,影响人类文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文科学对于人工智能认知如果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更加不可能具有与人工智能科技对话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已融入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法学作为人文学科中与人类社会生活现实存在联系比较紧密的科学,应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加强在法学教育领域对于人工智能特点的认知,以便于在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更好的规范人类社会发展的秩序运行,提供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发展的秩序选择的最优方案。2.人工智能对法学教育的冲击。人工智能具有探索与模拟人的感觉及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学习、推理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的拟人智慧的特点。人工智能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服务人类,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以便人类获得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水平。人工智能的拟人智慧运用到法学领域里,可以运用海量的司法数据来帮助人类完成法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市场对于法律职业需求的改变,法律行业不需要太多的初级法律工作者,对于法律的初级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而不是选择人力成本更高的人,这样必然导致大量的初级法律工作者的失业,如人工智能可以进行法律知识检索与咨询,帮助法律从业者进行案件预测并辅助量刑,同时参与合同的起草与审查的法律工作等③。美国学者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在未来的10到20年较短的时间内,有47%的工作种类处于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高风险类别里,而律师助理和助理律师在被替代的高风险类别里面(可以被自动化完全取代),而依赖律师助理或者助理律师的工作的律师因为人工智能在创造性和社会智能方面的工程瓶颈而不可能完全取代④。鉴于人工智能并不具备完整的人类意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独立意识,人工智能并不能代替人类进行司法、立法与执法,故而人类的法律职业并不会被完全取代。设想如果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将来的一天,人工智能突破了人类认知的桎梏而孕育出了“独立意识”,人类的认知的水平的提高自然也在提高,法律人也会获得更高层次的法学素养,相对于人工智能主体的智慧,人类的智慧并不会逊色。“法学的使命在于改善对正义的管理⑤”,细化来说就是在于对于正义的坚守、改善和提升,那么法学使命的实现就需要大量法律从业者具有一定的法律素养。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法学教育的变革方向应该是更加注重法律学习者的法律素养的培养,毕竟相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其在不具有“意识”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较高的法律素养,不可能进行法律职业活动中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行为,自然难以实现法学所承载的使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法律职业工作。

二、人工智能时代法律素养的培养与法学教育的改革

法律人的法律素养是其法律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替代的原因,法学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面对的人工智能的职业挑战,“突围”的方式应该表现在注重于对法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培养,毕竟“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受教育者养成‘法律头脑’①”,这个“法律头脑”就是要具有“社会的常识、剖辨的能力、远大的思想、历史的眼光②”,而这里的“法律头脑”和法律素养有异曲同工之意。人工智能在缺乏“独立意识”下,其所能替代的只是法律职业中初级的、机械的的法律工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从业者在职业过程中不仅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还要去积极的拥抱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法学教育应该在这方面的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建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并进行价值纠偏。同时要明白普通人的法律素养和法律人的法律素养的区别,法律人的法律素养应该比普通人的法律素养更加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突出其不可取代性。1.法律素养的逻辑层级建构。(1)一般人的法律素养与法律人的法律素养的思辨。法律素养按照最通俗的理解是指一个人认识、运用法律的能力。主要包含三层:第一是拥有法律知识;第二是具备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第三是拥有法律信仰。一个人的法律素养的高低,可以通过其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素养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可以分为一般人的法律素养与法律人的法律素养,通常来说法律人的法律素养要比一般人的法律素养要高,毕竟法律人的法律素养经过法学院的系统训练,法律人对于法律的意识和信仰应高于没有经过法学教育培养的个人。较高层次法律素养的取得需要法学教育的培养,法学教育是法律素养获得的最常见、最高效的途径,成功的法学教育可以促使个人快速形成法律素养,而不同于其他方式。(2)法律人在人工智能时代存在的价值。法律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养主要为:第一,具有广泛渊博深厚的法律知识素养;第二,具有明辨审慎的法律判断能力素养;第三,具有理性严谨的法律思维技巧素养;第四,具有公正严明的法律道德操守素养;第五,具有以人为本的法律人文关怀素养③。这些法律人的法律素养和普通人的法律素养存在的差异也是法律人在人工智能时代“安身立命”的技艺所在,尤其是后四种能力是有别于人工智能不能独立进行法律思考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取代的关键所在。正如上述所言,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的基础性、机械性初级工作,但是在缺乏意识的情形下,人工智能不可能进行富有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工作,其内在的技术工程设计在没有突破这个设计之前,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工作也只能局限于普通的、相较于没有技术和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基础工作。但是要明晰的是人工智能在可以从事基础性工作,如掌握广泛的法律知识,法律人就不需要进行基础法律知识的掌握,这种思维是有误区的,要知道在法律素养培养种,法律知识掌握是法律素养培养的基础,法律人只有在掌握广博深厚的法律知识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培养,才能获得法律判断能力、法律思维技巧、法律道德操守、法律人文关怀的法律素养,法律知识是这些素养建立的基石,毕竟一个不懂法律知识的人在大谈而特谈法律素养在一定意识就是一种无知的显现。法律人的法律应该是法律人在人工智能时代存在的价值所在。(3)一般人的法律素养与法律人的法律素养的差异及构成。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不是只会法律知识的法律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的是在拥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拥有相对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法律人。一个只拥有一般人法律素养的人在拥有法律知识的基础对于法律意识和法律的信仰相比于专业的法律人要少,而高层次的法律人之所以被称之为法律人是因为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一般人的法律素养并不一定来自于法学教育的专门培养,可能来自其掌握的通识教育的渲染,表现在没有经过专门的法学教育的熏陶和锻炼,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耳熏目染学到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但是这种学习的内容往往比较零碎,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层级的建构,知识结构的天生的缺陷性让其在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培养上出现了断代的裂痕,这也是在法律职业的过程中法律就业市场对于专门经历过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人比一般没有真正经过法学教育的人要喜欢的原因所在。当然对于这里的问题的探究是基于大概率的情况进行展开的,排除那些那些特殊的情况,而且这也法学教育所给予法律的思辨能力的法学素养一种表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转型期对于法律人的法律素养要求必然很高,法律人要想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法律人专业素养。结合相关学者对于社会转型期,法学教育要培养的法律人才的叙述,法律人可以根据其法律素养划分为:大众法律人才、职业法律人才及精英法律人才①。这些法律人才的数量根据其法律素养的高低不同有又不同。如下图所示①大众法律人才里面包括具有一般法律素养的人,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人法律素养的人。这些大众法律人才主要从事的法律工作为法律辅助性工作。如法院的书记员、执行员等或从事技术、经济、社会和管理工作等。这部分人员的构成最为庞大,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法学教育的培养,严格的来讲不是法律人才,只是职业等需要熟悉和掌握法律。对于专门从事辅助性或者缺乏创新性的法律人来说在人工智能时代被取代的几率最大,因为其法律素养的相对最为薄弱。②职业法律人才囊括的人数比较众多,正规法学教育所培养的法律人才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一个区段,主要指生活中常见一般的律师、法学学者、公司法务、政府法律工作者等。这部分人群中原来的一部分工作会可以人工智能所替代,其可以很好的理由人工智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自身的法律素养的培养,争取达到更高层次的职业水平。③精英法律人才区间的人数就相对较少,其具有较高的法律人的法律素养,拥有广博深厚的法律知识素养、审慎思辨的法律意识素养、远大和坚定的法律信仰。这部分人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担当,在传统与现实中带领社会大众进行法治事业的建设,同时也可以与国外进行交流,可以清楚的看清世界的趋势。精英法律人才也是法学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要更多的精英法律人才来引领法学教育的变革,以法学教育的改革来迎接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与法治化的时代挑战②。同时在对法律人才分级的情形下,不应该忽视的是法学教育培养人的目的并不是以后都培养成司法、执法的法律人才,也应当培养出具有法律素养的社会治理、管理人才,这样就更需要法学教育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中加强法律素养的培养的精细化与系统化方式的融合。实际上在法律人才的各个级别中都包含了各类的司法、执法等法律人才,也包括拥有法律素养的社会治理、管理人才。2.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探索。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学教育应该定位于素质教育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法律专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法学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公民、一个高素质的法律人③。这里的实现教育出高素质的人的法学教育目标与通过法学教育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人的改革目标是不矛盾的。通过良好的法学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法律人,一个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法律人必然也是一个高素质的公民。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的变革的方向应该坚持对于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法律素养是法律人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之所在,法学教育应该教会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养成法律意识,形成法律信仰,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法律人,在人工智能时代不断转型和发展的时期形成良好的法律之“道”,而不是仅停留在法律之“技”或者法律之“术”的层面。(1)法学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法律素养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存之道”。“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①”,在《黄帝四经》中将法律定义成非得失曲直之标准,认为法律发生的本源根据是“道”,即“道生法”,这里的“道”可以理解成自然、规律。霍姆斯的《法律之道》中对道的理解为“万物演生的轨迹、达臻同情而理智的理解的途径,和生活本身之规程也②”,对法律之道也可以理解成“生存之道③”,这里的法律是社会发展选择的结果。法律的“道”应该是顺应时代的需求而变化的,在人工智能时代法律人的生存之道。但是并不是对于法律的“技”与“术”进行排斥和摒弃,而是要在法律的“技”与“术”上进行升华和凝练。法律之道是建立在对于法律之“技”与“术”学习与实践基础上的。如果将法律基础知识比作法律之技,将法律之术比作学习法律知识的“术”,那么法律之“道”将是在基础知识上研习、思考和实践后形成的良好的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法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的过程形成了学生了终生学习、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学生对于法律职业真正的热爱,树立对于法律崇高信仰,使其树立为国家法治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法律之道是法律人的学习之道、成长之道,同时也是法学教育的变革适应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成长之道与生存之道。(2)法学教育应重视对于学生法律素养培养方式的转变。①加强法学教育与人工智能科技的融合。法学教育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大潮的冲击,应该在坚持其优秀的教育传统基础上积极的拥抱科技,让科技的发展的成果、思想等为教育所用。法学教育在教授学生法律知识的基础,更应该教授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方法及运用法律知识的方法。法学教育在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积极的融合,采用先进的教育科技来为法学教育服务,将法学教育与教育科技的结合贯穿教育培养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法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强化学生对于科技的认知和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在学习中熟悉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为将来的科技立法打下基础。加强法学教育与人工智能科技的融合,教会学生在对于法学“技”与“术”的学习之上追求法律之道,积极的拥抱人工智能等时代科技带来的学习便利,形成学生终生学习的良好法律素养,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虚拟科技与现实传统的融合中增强学习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②在坚持法学教育优秀传统中需求时代的教育革新,增设“人工智能+法律”的课程设置。“人工智能+法律”这一课程设置已经在国内外很多高校开展开来,诸如国外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乔治城大学、爱丁堡大学等都已经开设了法律与科技结合的课程,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天津大学等高校均在人工智能与法律结合的课程设置或者研究领域已经开始发力④。在法学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专业的法学思维方法、深厚的法律知识素养⑤”,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断更新课程设计,强化对于学生的法学与人工智能方面结合的实习引导,丰富人工智能与法学结合的学科建设等方面教育革新,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社会需求打下基础,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开创一条变革之路。③法学教育目的的革新。法学教育在坚持传统培养的目的同时应该注重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培养应用化、实践化的转向。法学教育突破原有以人为主体的研究对象及研究主体,需要将人工智能等科技产物纳入法学规制的视域之内,同时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需要人应用科技去探究原来忽略的却应该纳入的领域,通过教育的目的的转变与革新,让法学工作者在学习与研究过程自觉的使用人工智能科技进行法学研究,也是法学教育的应有之义。第一,对于法学教育中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应该继续优化并坚持,更加注重学生和教师在教育中的互动,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法学和法律的分析框架、机器学习无法替代的隐性知识,克服人工智能格式化、形式化知识传播局限①”,在传统法学教育方式的基础加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融合,改变单一的教学目的,克服人工智能时代法律人知识的恐慌。第二,将人工智能科技应用于法学研究中。注重法学教育的应用教育,在教育中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不仅仅是应用与课堂教学,更应该应用于日常的研究、以后的司法审判的决断过程中。法学工作者可以利用云计算的数据资源及虚拟技术定制符合法学研究的特定模式,通过对全部的法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比利用抽样统计方法更精确的结论②,譬如现阶段应用广泛的法学大数据研究。教育学生在司法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科技来辅助进行思考,例如人工智能在审判实践领域的运用体现在阅卷智能化、归纳整理智能化、文书生成智能化、审判结果科学化,利用人工智能科技提高司法审判工作人员的效率,让其更加注重于法学研究与自我法律素养的提升。3.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变革中应注意的问题思考。加强在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中法律人的法律素养的培养是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法律素养的培养中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学习、适用人工智能等时代科技的能力的培养。法学院虽然不是学生的实践的地方,但是是学生掌握实践必备的法律知识和思维的地方,只有在具有法律知识和思维方法前提下,实践教育才有意义③。(1)在法学教育的变革注意价值纠偏。法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但不能完全进行实践而忽略其他法律素养的学习。在法学教育的变革中应该注意法律素养培养方式的价值纠偏,对于在教学中过分注重教育实践而忽略对于基础法律知识教授的行为应该进行纠正,对于只注重课本讲授而“照本宣科”和脱离现实的教育方式也应该进行调整,对于教育中没有法律思维体系阻碍学生法律素养养成的方式也应该注意纠正。(2)在法学教育的变革中明确人工智能运用的主次之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应该注重人工智能等时代科技的教学运用,但是教学中的科技运用应该明确教育地位的主辅地位,要知道谁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谁是教学中的辅助地位,不能再适用中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在人工智能科技运用中,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人工智能的运用只是辅助教学和学习进行。同时不能过度的依赖人工智能,从而造成法学教育中学生在法律知识掌握中出现疏漏,从而影响后续法律素养的养成。正如前文所述人工智能不能取代法律人的原因是法律人的法律素养,法律素养的获得是以建立在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之上的。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2

一、人工智能会计的发展历程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1941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1950年,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能》书中提出了人工智能机械化的可能性;1955年,Newell和Simon制作的“逻辑专家”程序,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程序;1956年,“AI”一词首次在Dartmouth学会上提出,这一领域也被正式命名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基本方法是搜索法和逻辑法,初期搜索主要用于机器翻译、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1959年的跳棋程序已经能够击败人类最优秀的棋手,而机器翻译至今依然是人工智能主要要的应用领域之一;1966年,斯坦福研究所研发出了第一个能够根据环境来自我判断移动的机器人;20世纪70年代,知识专家等系统迅猛发展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进入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也由主要针对单一个体的研究过渡到了基于网络发展的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逐渐与数据库、多媒体等主流技术相融合,变得更加的实用化与生活化;1997年“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2016年“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均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已经发展成为怎样表示知识、怎么获得并使用知识的学科,也是研究如何通过计算机去做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的学科。(二)新基建时代下人工智能会计教育的必要性。会计行业未来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从会计核算角度来说,首先不能脱离会计专业性,也就是基于会计准则记账。基于会计核算具有通用性,比如一项费用,在两个公司记账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反映到报表项目也是一致的,但针对每个公司业务的独特性是不可替代的。例如房地产开发公司,需要在成本上有更多的二级科目核算要求,就是更多的分类,比如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而广告公司需要按每一个客户核算毛利,首先就有增加按客户辅助核算的需求,不同特性的业务就要求进行事前的人为设置。所以在机器记账之前,需要专业人员能够去定义软件的科目使用,而不是一个模板或者几个模板可以通用在不同行业。原因是在实际使用场景下,每个公司的需求不同,有的没有那么高的管理要求,而有的公司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实现管理数据需求。这就是专业人员在此发挥的作用。所以高校培养的新兴会计人才就是复合型会计人才,要具有多方面的业务能力,比如数据分析能力、交流谈判能力、跨领域信息处理能力等,确保他们在社会上的价值。

二、新基建时代下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及高校会计教育带来的影响

财务机器人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使用,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渗透进了会计工作领域。由于会计事务里包含了大量的重复性、标准性的工作,所以会计行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也是十分强烈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出路在哪里,会计人才在未来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与能力才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如何培养这样的会计人才,这也是全体会计职业教育者需要思考和探索,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所以说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冲击大,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如现金结算、支票结算等,而被更快更安全的网络支付、网络转账所替代,现金出纳甚至会在未来的某天变为历史,这对会计岗位的构成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同时新基建时代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财务云的进步,间接改变了会计核算工具,因此也需要对财务流程进行重塑;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使得传统会计从企业核算中逐步脱离,也会导致会计组织形式随之改变。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就意味着未来会计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与之前不同:人工智能的准确、耐劳、高效能够极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与会计信息质量,基础的会计核算岗位必然被不断压缩,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也相应改变。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也要随之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授课程等各方面进行改变,调整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面向人工智能高校会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一)新基建时代下人工智能会计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人工智能目前已经可以自动处理简单的财务工作,随着新基建时代的到来,资源的大量投入,人工智能必将迅猛发展,这足以使一家公司的财务部门人员结构随之改变。基层财务的岗位很可能减少,标准化、重复化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比如企业食堂采购产生的费用支出,每天虽然有变化,但支出金额较小,变化区间不大,有大量重复内容,并计入同一会计科目,那么食堂采购相关的财务处理就可以用人工智能来代替,不需要人工处理;反之,财务工作中同样有很多非标准化的、非重复性的工作,依然需要由人来做出判断并处理。比如工资的发放,虽然看起来重复,但实际核算中需要考虑诸如员工的考勤、绩效、相关工作对未来收益的作用,需要跟本人、主管领导等核实确认,这就需要由人来处理。另外会计工作中人力资源使用最多的是核算环节,它包括了审核报销凭证、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大多项目短短期内难以完成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而发票、会计凭证各式各样、各地不同、也很难制定标准化的审核程序。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在未来一定可以自动完成会计行业的多部分工作,但却不可能全盘取代:会计业务里只需要熟练工操作的基础工作,也就是会计低端业务,一定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而诸如财务分析、税务筹划、融资筹资、投资项目规划等会计业务需要灵活性和针对性,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由于低端会计业务可以预见的未来,未来,决定了未来紧缺的必然是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摆脱埋头做账的思维,不能仅仅把关注点放在财务监督、控制成本预算等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任理事兼,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将关注点放在财务思维与业务思维的融合上,真正考虑会计在业务上所能起到的正面作用。所以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注重的是更深度的业务培养,在抓牢会计基础知识的背景下增加业务难度与复杂性,培养有综合素质的高等会计人才。(二)新基建时代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当前网络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对社会的供给存在很大缺口,这也凸显了实践操作在会计教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高校承担着高质量会计实践人才的主要培训和输送功能,教师质量则决定着人才质量。随着大数据、智能化在财务会计业务中的推进与普及,系统信息化也要与之相适应。急需系统学习大数据新系统信息化操作,后续信息化相关课程的开设势在必行。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队伍对新系统掌握能力应用实践能力有限且不能胜任这些课程的授课工作。原因一是有些教师在本人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担任教师工作,没有实际数据信息化相关的工作经验;二是全国开设财务信息化处理课程的学校不多,每年的毕业生很少,走进高校的更少;三是网上会计实训实践操作课程资源极为稀缺,无从学习和借鉴;四是对应大数据及信息化系统繁杂琐碎,如果不具体学习操作很难掌握的得心应手。因此,急需培养相关授课教师,快速将相关课程承担下来,掌握系统也以便于讲授新课。鉴于上述情况,高校应考虑安排教师到高校、到企业挂职学习。一是教师通过进入相关培训学校课堂听课,将这些课程录音,掌握实际操作,掌握新兴会计信息化知识,并把课程PPT等资源带回学校供全系教师学习。二是教师深入校企合作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以工作实践印证理论知识。补上会计理论知识授课缺少实践这个短板,解决各高校“双师”问题和理论实务脱节问题。(三)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培养社企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会计理论长期就是引导会计实践方向的砝码。可有人认为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学科,它是由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构成,并不需要形成理论来对其论述或论证。尽管持类似观点的人很多,但对会计理论的探索从20世纪初开始以来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步不前。在中国,现代的、系统的会计理论研究虽然起步比国外较晚,但依赖于国内近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进步却是迅猛而积极地。多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会计理论需要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归纳,最后又体现在实践之中。只知理论不做实践,自然是纸上谈兵;只知实践而枉顾总结理论,做起事来也是事倍功半,所以才需要我们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二者不断相互印证又互相促进,让会计学科更好的传播与发展。学校要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的机会,同时与实习公司达成合作,在校内建设一个会计实训项目中心,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通过实践再反之印证会计理论,让二者融会贯通,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引用出处

[1]王来志,王小平,冯礼益.职业院校物联网工程实训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物联网技术,2019(9):116-118

[2]李四平.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控制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9(2):74-77

[3]许敏.钱一奇.人工智能在高校财务治理中的应用探索[J].《会计之友》,2019(14):29-31孟樱.2018.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的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新教育;问题意识

自2006年以来,再次兴起的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正在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与人才的竞争。创新作为人才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作为一项人类智能创造的技术,人工智能不仅正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深度嵌入,突破了技术在社会场中的被动地位,通过神经网络算法的不断完善,智能技术建构了具有类人“智慧”的新型人—机互嵌的知识创新模式。机器学习已实现了以自我学习为特征的知识运用与创新,比如,Gamalon公司运用BayesianProgramSynthesis(BPS)技术突破了深度学习的大数据瓶颈,实现了机器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概率编程的编写。甚至还有科学家预测在未来的强人工智能中,机器也将具有一定的心智。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主动介入,使其不再是被动的、为人所驱使的技术形态,原有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路径不得不寻求新的模式。知识创新将迎来新的范式,人们必须重新认识知识创新及创新教育的本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也需要根本的变革。

一、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学习与创新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学习与创新面临的挑战,来自于从稳态的工业化社会向后信息化社会过渡的诸多知识传递与创造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发轫于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其与社会结构的高度融合,人机反馈机制的内在矛盾在信息时代已初现端倪,比如知识和信息分享机制与人类隐私之间的矛盾等。知识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随着智能技术对人类社会介入程度的深入,原有的、创造了该项技术的知识学习和创新的路径已为自身的创造物所颠覆。不论是学习者的地位,还是学习场景和知识创新的路径,都在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一)知识学习主体与客体地位的不确定性。作为人类对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适应策略,知识的传递与分享一直是人类习得技能、获取生存机会的重要途径。从古至今,知识作为人类得以发展的重要工具,一直以物化客体形式与人类主体共存于人类社会之中。在“人”与“物”的对立中,传统知识学习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是学习与被学习的固化关系,即主体以单向递增的方式完成“知识学习—集成—创新”的过程,而作为客体的知识成为主体学习、集成与创新的内容,以显性的符号或文字被记载与传承。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的参与,在颠覆传统教学组织模式的同时,也打破了教育生态体系的均衡态势[1]。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能力正在改变知识客体的被动状态,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客体地位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人类的学习路径一直是以知识为核心,以技能为目标。不论是远古的结绳记事,还是后来“师徒制”中的口口相授,再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传授知识一直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与重要过程。这种学习策略将人类知识进行编码,然后以显性化的形式实现技能的传承,其内核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的熟记、领悟与集成创新。现代医学中的医生,需要熟悉相关疾病的病症,在结合自我临床经验和医学检查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动参与,模糊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随着谷歌公司在智能医疗领域的积极探索,经过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快速辨别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并定位癌细胞,其准确程度和临床价值甚至已大大超过了大夫多年的经验。虽然谷歌公司将其称为“助人的产品”,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成为合格医生的前提不再需要熟记繁杂的疾病病症和影像学特征呢?人工智能技术以“主动”的方式介入主体操控的领域,在此过程中,知识客体不再是一个恒静态的被操控与被参照的“物”,而与主体形成了准静态的对立博弈格局。主体则可能从完全主动状态转变成局部被动状态,重新审视并接受人工智能更“高级而精准”的分析或“更智慧”的策略指导。马克思曾断言工具“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学习的介入可以说是人与物从经典的恒静态关系转变为准静态关系的指示器,突显出知识学习、传递和创造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定位的不确定性。(二)学习场景转移的可能性。学校和家庭一直是人类习得技能、获得规则的最主要的场所,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人际互动的形式内化知识。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承与规则的习得深受个体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家庭状况与社会氛围的束缚[2]。长期以来,社会学者相信人的社会化历程只有在自然的社会情景中才能真实、有效。因而,家庭和学校一直被视为人类培养心智、训练技能的主要场所。康德认为,文化的进步来自人类的理性的创造,尤其是学校的设立,其贡献最大[3]。其背后的逻辑则是,真实的社会情景对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让人在此过程中形成条件式的应答,达到学习的目的。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趋势,使人的大脑训练过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再需要真实的人类社会环境。人类学习必须的社会场景,面临着被转移与迭代的可能性。一方面,基于智能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可在某些特定场所替代真实场景,完成对人类技能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等。比如,飞行员在模拟机上的训练虽不“真实”,但是安全高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为个性化的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个性化培养与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但在学校教育场景中,个性化的学习和培养却难于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则使其成为了可能。例如,在著名的人工智能展演者“阿尔法狗”大获全胜之后,不少围棋爱好者已开始尝试以人机对弈的方式替代传统的提高棋艺的方式。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手段被运用于教育实践。比如,个性化的机器作业评阅和作文辅导。学校场景与教师介入,都在此过程中被弱化,数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学院型的“人—人”授业模式正更迭为“人—机—人”的协同模式。(三)知识创新路径的多重性。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是在理性思考前提下的知识内化与转化,人工智能对知识学习和创新活动的介入在一定程度弱化了人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加了知识创新过程与结果的多重性。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4],为理解知识创造提供了动力学视角。人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学的显性知识,必须通过内化过程才会转化为创新的源泉。因而,人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库恩在言及知识创新时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指出科学家们“通常会发展出许多思辨性的和不精确的理论”,而“这些理论本身为发现指出了途径”[5]。经典的由人主导的从试验到创新的单一路径正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呈现出路径的多重性。人的主观能动性贯通于知识创新的始终,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在创新领域的运用,知识创新的路径与效率发生了突变式的革新,人的角色参与度也发生了转变。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后期的探索性试验的相互印证建构了知识创新的常规路径,但在人工智能环境中,人机主体地位的不确定性将使人类知识创造的效率与结果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技术。比如,在新材料的研发中,研究员的知识储备与专业敏锐度直接影响着研发方向与进展。而最近,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将第一性原理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锂离子电池的新材料开发中,实现了在资料和数据不全的情况下更多材料结合的有效性验证,大幅度提升了锂电池材料的开发速度。在此过程中,人类的创新效率获得了提高,而人类主体地位从传统的“全程式”参与进化为“环节式”或“节点式”参与,深刻地改变了知识创新的传统路径。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教育的本质与动力源

创新,是人通过不同知识的重构,发展新的技术或形成新的认知,以解决未曾解决的问题或矛盾。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论是作为创新基石的知识学习,还是创新活动本身,都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困扰,因而,厘清知识创新与创新教育的本质,探究其背后的驱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知识创新与创新教育的本质。人工智能发展的起点是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人类智能的起点是社会化,这是二者区别的根本。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曾经由人主导的实验过程,但是,程式化的技术难于突破问题意识的局限。作为人类的实践行为,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是人类应对外在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从这个角度看,创新在本质上是人类对知识的再加工,是对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与再组合。人类所使用的劳动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致的进化过程,工具、技术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人类智力对自我发展的理性适应。因而,创新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人对科学问题的发现及再创造。知识创新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对人类未曾涉足的理论或应用领域的发现,对已知现象的科学解释,对已有理论的应用研究,对已知理论体系或应用体系的融合、完善与发展等。所有的创新都是基于人的实践,也就是说,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对未知领域的逐步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创新教育是人类在适应过程中的文化创造和生存艺术,是人类社会化的重要形式。人在改造自然世界和社会的过程中,不仅习得规则,更创造和发展了知识,以应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介入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但其内生的不确定性将使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自然而然也越来越高。作为对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学习和创造挑战的积极响应,人不仅需要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拥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而,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方法,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形式进行社会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学院式的教学场景,知识内化的模式也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学校一直是教育的重要情景,其职责是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基础上,使学校更好地成为培育学生的基地,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递。米德认为,应该把全部的教育努力倾注在训练学生的选择能力上[6]。创新教育应当把学生的创造潜能还原到成长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培养其对社会变化的响应能力和效率,锻造其选择和组合知识的能力,激发其获取和传递知识的乐趣。虽然,人工智能对于知识的传递和内化途径带来了变革,但以“线下”互动为特质的学校教育依然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类的自我定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递和构建过程,将技术和知识的传递约束于学校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制度安排。学生文化人格的形成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的内核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内化文化和塑造人格。只有认识到创新的文化传递属性,才能意识到创新教育的创造性适应。从长远来看,知识传递中的工具性部分,将逐步为技术所取代,而文化传递和人格塑造将决定人类智能的未来。只有尊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积极面对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让真正的创新思想服务于人类生活,让科学发现具有广泛的可能性,创新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教育的价值,践行知识创新。(二)知识创新的动力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人文情怀是创新的源动力。随着工具性技能为智能技术所取代,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内化为了人的特定人格和精神情怀。创新是在实质上不同于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本质上是观念的创新。创新活动作为一种适应行为,是具有特定目的的行为。科学探索是以某个群体或个人的得失为目的,还是以服务人类社会发展为目的,必将显现出对待探索、创新的不同态度。创新是研究的灵魂,不同于重复性或规律性的劳动,创新本身具有必然性与偶然性,二者相辅相成,既存在对经验、知识的总结与升华,也存在着对现有知识体系的发展与突破。人工智能对知识学习和创造过程的强势介入,模糊了人在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随着创新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失败亦将伴随整个创新过程。只有怀有对科学的热爱,才能克服主观上的失意,潜心总结失败的客观原因,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在不断试错中发现科学规律。人工智能可以为创新路径提供诸多创新的可能性,如何抉择则成为考验探索者的真正难题。故此,创新需要的不仅仅是正确的探索方向,更需要对探索的执着追求与不妥协的科学态度,这才是实践创新的动力之源。因而,创新人格的养成是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人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学习和传递上,也体现在其社会外部性上。随着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深度互嵌,人格的瑕疵将放大其社会负效应。班杜拉发现人们常常忽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强调社会模仿在学习新习惯和破除旧习惯上的重要性,认为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7]。马克思曾敏锐地指出,人本身是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正是其内心的外在呈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了其实践行为的方向。对于探索者来说,应减一分功利,增一分淡泊,少一点短视,多一点创新研究大情怀。

三、人工智能环境下培养创新人才的难题

人工智能的外部性一直是哲学家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尚且在社会场中“毁誉参半”,已突破工具限域的人工智能将如何参与公众的社会活动以及如何嵌入当下的社会结构之中,成为科学家、工程师、社会科学者及大众共同的困惑。具体到创新领域,人工智能不仅影响着创新的过程,更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影响着人的思考和行为。(一)人在创新活动中主体地位的阶梯式消解。人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将出现阶梯式消解,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人工智能环境下创新活动面临的首要难题。虽然,爱默生将人体视为“发明的储藏库,是专利局,所有的窍门都来自于其中的模型。所有的工具和引擎都只不过是其四肢和感官的延伸”[8]。但随着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嵌入,作为技术主导者的人的主体地位却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温纳甚至把科学与技术形成的环境称之为“第二自然”,认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促使人类面临的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则与规定,更多的是其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使得人的主体因素在人与环境的对立与消融中与朴素的“人与自然”的主体角色呈现完全不同的定义[9]。也就是说,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本质上是改变了“人”与亚里士多德时代朴素“自然”的协同依存关系,从主体发现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转向为“改造”自然,形成与朴素“自然”相对的对抗性“第二自然”。人工智能技术介入社会领域,将人与物的关系从传统的恒静态关系推向了准静态关系,即从稳态走向了暂态。在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引领下,作为主创的“人”的主体性在人工智能的介入下,在创新各环节中呈现出阶梯式稀释与消解。人工智能与知识创新的互嵌,在消解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将进而弱化人的创新动力。在科学与技术形成的“第二自然”的环境模式下,第二自然的“技术性”增殖与人类的固有能力亦形成明显的对比。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是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走的实践路径。因此,创新必须从“提出问题”出发。在创新的初始环节,人的主体作用毋庸置疑。而在创新过程中,随着人工智能介入程度的增强,不难发现,人的主体性比重是相对下降的。人,或许需要重新适应自我的地位。埃吕尔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必须调整自己,仿佛世界是新的一样,去适应一个他并非为之所生的宇宙”[10]。甚而,人工智能的强力介入亦可能使得主体在某环节下产生对技术的惰性依附,自我创新意识消失,把人类的发展和知识的创造交由智能技术。(二)智能化生存环境中人文情怀的缺失。人工智能带来了人类智能化的生存模式,越来越多原本需要人际互动才可完成的需求由人人互动变为人机互动,人的社会属性正遭遇严峻挑战,人文关怀面对强势的技术正在失去吸引力。人类从队群到部落再到酋邦和国家,组织类型在不断扩大,这是人类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存策略,即依靠群体获得在自然界的生存。因而,关心社会成员,获得群体归属感,是人类基本的人文情怀。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在生存中对群体和他人的需求,正在转变为对机器和技术的需求。比如,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与人类生活的深度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智能技术的嵌入正在弱化人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人不自觉地成了技术的“附属品”。对社会与人的漠视,是智能化生存环境中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这将使得创新丧失内生的驱动力。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力介入,亦可能使社会结构发生嬗变。人类“受制”于智能技术,并最终变成“技术”的依附体,缺乏作为人应有的情怀,成为“城市野蛮人”。霍克海默在《理性之蚀》中强调,“当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渐渐变得更为复杂和具体化时,对这类手段本身的认知也变得越来越困难”[11]。这种担忧虽然较为极端,然而在低阶的自动化阶段已现端倪,如自动流水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呈现出物的被动性。而在相对高阶的“人—机—人”协同模式中,人类在知识的传递、信息的获取、技能的培训上对智能机器的依赖已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社会关系网无疑会出现淡化的趋势,人的“技术型非社会化”孤岛模式导向会加深,接踵而来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人类在社会行为的参与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属性会被消解。凯斯特勒在《创造的艺术》中尖锐地指出,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享受物质成果的同时,缺乏人文情怀,不仅不关心技术成果背后的科学原理,也不关心其生存的社会环境,“过着一种城市中的野蛮人的生活”[12]。实际上,在技术专门化、分工精细化的现代社会,人类主体的“环节式”参与创新对人类的社会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是社会性物种,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创新行为绝非个人行为,没有人文精神为后盾,缺乏对生存社会的关怀,创新只会沦为空中楼阁。(三)评价机制的功利导向与问题意识的培养之间的矛盾。功利导向的评价机制扼杀了作为创新萌芽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缺乏,将可能使人成为人工智能的附庸,而非主导者。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都折射出我国部分研究者和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人工智能改变了知识传递的路径与学习策略,突出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是建立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之上的。创新活动强调推陈出新,这就要求研究主体要善于观察,有一颗好奇心,并善于不断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敏锐的观察力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好奇与质疑精神是培育研究问题的催化剂,而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是将问题转化为创新的最强有力的助推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为主,导致部分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为“题海战术”所磨灭。创新是人类的本性,人类活动具有天然的创造冲动,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吸引人们不断用创新的方式去应对[13]。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传递越来越多地依赖在线学习或虚拟场景的学习,这虽然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但无疑忽视了人际互动过程中社会规则的获得,使“问题”缺乏生长的土壤。部分高校评价机制的功利导向在有效推动知识创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关键技术的有效突破。比如,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SCI大国,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诸多关键领域仍受制于人。此类急功近利的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异化了科学研究的探索本质,并使得部分研究者既不能以“坐冷板凳”的精神专注于自身的研究,也不愿意选择有难度的课题开启探索之旅。可以说,这种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功利主义评价机制,将教育活动与知识创新物化为技术的副产品,成为量化指标的“追随者”。

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包括环境的创新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个体而言,人文情怀是内在动因,直接决定了知识的吸收和转化的效率,外因则包括知识内化、角色重构等。这些因素相辅相成,交互影响,最终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下图所示)。(一)情怀濡化: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保持创新活动纯粹性的第一要素。人工智能依托数据训练而成,人文精神变量在其驱动模型中的缺失,使得人的主体不断被疏离[14]。人文情怀一旦缺失,人将很难保持创新必须的理性思考,将创新视为名利场。培养创新情怀,其本源在于激发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对知识的热爱,“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功利导向的创新教育过分强调技术的物质属性,忽略了科学知识的纯粹性。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人工智能思维,关注教育活动本身,尊重人的社会属性,真正理解学习的发生机制[15]。只有以更大的人文情怀为基石,才能突破实用主义的桎梏,对知识和现实及未知世界充满激情。人工智能技术的外部性源于技术的功能导向,内生于实用主义的哲学局限性。人工智能所展现出的强大能力与潜能,势必加速其对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嵌入,在社会层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会挑战人类既有价值体系,还会冲击传统的伦常关系,产生新的社会不平衡[16]。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可以增强人类的幸福,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比如,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机,在战场与通用领域的不同运用,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社会效应。霍金斯提醒人们,不要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应该保持必要的谨慎[17]。如果创新者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滥用人工智能技术,无疑会给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造成巨大的伤害。(二)知识内化:问题意识的培育与科学方法的训练。问题意识的培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预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创新活动遵循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人工智能以计算主义为起点,有效延伸并强化了人脑的机能[18]。人类智能能创造人工智能,是由于目前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还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知识内化,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重要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与科学预见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比如,只会设计实验还远远不够,应更进一步通过理解每一个科学数据的科学含义,发现科学规律。只有经过此阶段,创新者才可能完成从技术层面的积累向科学层面的感悟,才能培养出自觉的“问题意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引导者因材施教的倾力培养,也需要被培养者的全心投入,从而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研究方法的训练,则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运用知识的水平。科学创新需要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研究方法的训练。研究方法的训练可以架起从形象思维升华至抽象思维的桥梁,是学生内化知识认知,提升其创新全局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对于初入研究领域的人来说,对创新怀有朴素的热情,对知识创新仅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真正要去解决问题时,常常深感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研究方法的训练就是要从技术层面培养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会在面对一个难题时,知道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与解答。在创新者的成长过程中,研究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是完成知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实施的重要转化手段。(三)角色重构:主体角色的自我觉醒。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传递知识的角色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色均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显性知识的传递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的参与提高了知识内化的效率与效果。由于智能技术对知识学习和创新过程的介入,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机械的“传授”与“被传授”的角色分立。教师更多地是扮演知识创造的启发者,社会情怀的引领者与科学方法的培训者。学生作为知识学习的主体,借助教师与技术的力量吸收知识,强化科学认知,增强问题意识,收获人文情怀。主体角色的“自我”觉醒,在师者,在学生,都是一个严肃而宏大的课题。海德格尔说,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沉浸在世界之中,是认识活动和工具的整个语境的一部分[19]。无论教师与学生,都是人工智能社会中的非独立角色。在泱泱技术世界中,无论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社会角色认知上,即便作为“授业者”的教师也面临着“相对无知”的困境。在许多高校,教师大多是博士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学校任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在业界实操与社会实践参与的经历。拓宽教师走进业界的渠道,完成教师专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自我重构,可以让教师的“科研智慧”“社会智慧”有的放矢,使教师“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完成从“相对无知”到“相对智识”的质变。对学生而言,主体角色的自我重构,需要突破的则是“技术”学习与培训的狭区,除了专业技术的学习,更应增加创新自觉性,收获问题意识,完成从技术学习路径依附到自我觉醒意识的建构。(四)机制保障:评价的包容与科学。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20]。科学的评价机制,应向着包容与科学的方向发展,成为创新教育的有益助力。海维特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科学研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对探索研究多样性的容忍[21]。给探索者更多的沉淀时间与思考空间,对他们成长中的付出给予肯定与包容,让真正热爱研究的人能潜心知识创造,是对知识创新者的人文关怀。教学科研评价机制不应成为学生、教师和创新者的掣肘利器,而应该是探索者成长与成熟的有力保障。有宽容才有大爱,有大爱才能大兴。评价机制的多元与包容,可以提升大众创新的热情,培养研究者的科研情怀,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构建科学、包容的创新环境,就是要客观看待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教学科研评价机制要关注研究者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的创新和突破,激励知识创新者追求科学发现的真谛。同时,正确认识探索过程中的挫败,不放弃,不妥协,始终抱有不懈的信念,用“工匠精神”将创新潜力发挥到极致,将理性的科学智慧与感性的科学使命高度融合,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

五、结语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4

一、疫情影响下的传统教育出版发展状况

(一)传统教育出版遭受重创

教育出版业在疫情发生之后,从内容创作到生产印制,到线下发行销售,各个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疫情对实体书店、书展冲击巨大,出版社整体图书销售降幅达到二至五成。疫情期间全国有90.7%的实体书店被迫停业,全国实体书店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85%-95%。[1]各家出版单位聚焦抗疫主题出版的公益性出版物,社会效益为先,经济效益基本忽略不计。面向教育系统出版发行的教育类期刊,因疫情防控和去年上半年延迟开学等因素影响,征订发行普遍出现下滑,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出版的教育教学类期刊为例,2020年同期发行量下降近20%。

(二)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被加速”

疫情期间,教育出版单位积极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号召,主动采取融媒体出版形式,把出版资源通过网络送到千万读者手中,赢得社会良好口碑。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在疫情期间的出版物多以融媒体电子版为主,通过网站以及移动终端传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教育出版社、大学出版社都积极落实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主动开放数字教育资源。清华大学出版社免费开放文泉学堂,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3万余种;免费开放多功能教学平台文泉课堂,支持微信端、移动端进行在线课堂教学应用。

(三)在线教育异军突起

教育出版行业中,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全世界数亿师生接受在线教育,全国多家头部、知名教育机构与央视、学习强国等官方主流平台合作,持续赠送公益课。阿里巴巴的“钉钉”下载量突破10亿,成为首选上课平台,一度上了“热搜”,猿题库APP的“全国百万人在线大模考”气势惊人。疫情造成的长时间停课,世界各国政府迅速开展线上远程教学,选择电视、网络平台、传统纸质材料等学习方式,从技术设备配置到社会经济援助等各个层面创造条件,以恢复教育教学,并且大部分国家将远程学习时间统计为正式学制时间。

二、技术驱动出版行业发展与教育改革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健康码、行程追踪、机器人测量等让我们近距离地体会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在交通出行、疫情监控、疾病诊疗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疫情突发使整个社会对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于行业发展中的影响有了明显感知和了解。

(一)人工智能助力疫情期间

学校教育教学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教学从线下搬到线上,以维系学校的正常运行,其中人工智能+教育表现出色。根据美国教育主流媒体开展的调查发现,疫情封校期间,许多学校采取了灵活丰富的人工智能手段促进教学。“肺炎疫情导致的远程学习,在客观上会促使教育者更多采用人工智能的工具和做法,远程学习支持自适应教学,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自动反馈和支持等,将会助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3]“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二)人工智能开启智慧教育新阶段

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看,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对学习方式变化、学习质量提升、学习资源供给、个性化学习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先后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多个重要文件,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思想、目标和方式。近年来,智慧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的教育将以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开启智慧教育的新阶段。

(三)智媒时代教育期刊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痛点

专家分析,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更多行业深层次的影响和变化将在疫情之后逐步显现出来,传统期刊脚跨传媒、教育与出版,后疫情时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教育期刊行业迫切需要寻求改革突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技术驱动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庞大的用户需求是构成教育出版产业链的核心,在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教育期刊出版形式已无法满足现实发展需求,用户全方位、个性化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被数据化,通过内容创造、技术支撑、设备生产、运营服务等各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实现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出版,将极大地影响其转型发展的进程。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内容的创作、审核、流量预测、运营、推荐、交互等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出版流程方面正在发挥更大作用,将大大提升出版效率,实现出版流程的智能化。”[4]

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期刊出版的现状与趋势

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主导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力量,从产品类型到经营模式,人工智能为教育期刊未来转型注入新的活力,重塑发展机遇,教育期刊应主动寻求技术赋能着力点,重构价值生产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一)赋能出版流程:数据把关算法推荐,实现流程再造

传统教育期刊从采到编到发,版面空间有限,审稿流程多,刊发周期长,许多热门教育话题价值因为时效问题,被严重消减。在网络媒体挤压下,教育期刊一些鲜活的教育话题经历从策划到出版制作到印刷装帧到运输送达读者手中,却早已成“明日黄花”。随着5G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的再造方面将提供更多便捷和可能,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已达98%,机器写作也逐步渗透进现实,今日头条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新华社等媒体已开展机器写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语音录入、机器协助校稿、机器写作等技术必将显著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不仅可以向作者自动推荐符合要求的刊物,编辑部还可以对投稿的排版格式、摘要、引用文献等信息进行设置,既方便编辑初审,又可以有效简化作者投稿流程。教育期刊编辑部应逐步建立人工智能稿件处理平台,稿件文字复制比、数据是否准确、提法是否科学、观点是否新颖、引用文献资料是否合理等都依托技术识别,通过技术显著减轻编辑日常工作量。在期刊审稿环节,不仅可以由技术平台根据稿件主题、关键词、摘要等进行自动鉴定、审核、筛选,还能协助编辑进行加工校对,自动选择匹配的专家审稿。在内容生产的重要环节选题策划中,数据分析将是未来选题策划的重要基础,根据互联网热搜、热点词汇、传播热度等,对选题进行智能分析,依托技术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根据阅读平台、论坛、阅读数据、评论内容及数据,还有传播数据等,帮助编者掌握真实信息,由编辑把关转变为数据把关、算法推荐相结合方式,为教育期刊科学策划和评判提供支撑。龙源旗下人工智能平台“知识树”,目前已可以根据编辑的定义,依据数据库数千万文章的积累,自动组织生成内容。在“知识树”下,编辑可以用一个半小时编辑一本书,再用一天时间去发行。[5]

(二)赋能资源处理:激发资源活力,推动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生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出版单位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积极寻求专业、精良、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融合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疫情期间,受众在接收教学资源时,除硬件条件不足造成障碍之外,优质的内容资源紧缺是主要难题。越来越多的家长通过作业帮、喜马拉雅、少年得到等APP搜索视听教育类资源。在线教育、知识付费正在席卷各行各业,内容是持续生产与服务的核心,精品、专业的教育出版内容生产,正是传统教育期刊的优势,也是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赋能的着力点。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化出版机构都在不断地通过提高资源建设和产品开发的水平,构建数字出版资源集成系统,提高传统期刊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服务效能和商业价值。“早在2004年谷歌就启动了数字图书馆计划,用扫描方式将全世界1.2亿种图书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但之后计划中止。”[6]因为资源数字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对数字资源的数据化处理之后进行资源的“多级生产”,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满足用户个性化、碎片化需求。当前阶段的教育期刊与大部分传统报刊一样,数字化融合转型只是将书刊的文字内容进行扫描,作为电子版存储,通过简单的电子版呈现来体现“数字化”,未进行数据化处理,更没有多级多层次开发和深度挖掘使用,所以也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和个性化需求。无论是面向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的专业期刊,还是面向师生的学科辅导类期刊,在长期办刊过程中,教育期刊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专家资源、作者资源、渠道资源,技术的创新和智能化为教育期刊未来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教育期刊单位应着力建立完善专业的内容数据库,围绕用户需求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与开发。以教学类期刊为例,当老师研究某位名师的教学设计案例时,仅从一篇课堂实录文章并不能全面理解这位名师的教学设计意图、课堂授课实践、教学主张、教学风格等。而未来教育期刊应通过长期积累的资源,以该老师为中心,将与之相关联的著书论述、课堂实录视频、研究实践、成长历程、社会评价等汇集成库,使读者在极短时间和极便捷的渠道获得全面信息,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内容及咨询。建设教育专业数据库与知识服务平台是教育期刊出版未来升级创新的关键。信息时代,资源泛滥,信息碎片化弊端明显,通过数据切片和智能标签,变单纯的信息积累传播为有效知识关联传播,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激发资源活力,形成充满生机的教育数字出版生态系统。

(三)赋能出版形态:全景体验、专业服务与个性需求智能匹配

传统教育期刊历来重视内容,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新媒体阅读终端已经在改变受众的阅读方式。对于期刊阅读,一项统计显示,90.74%的人选择电子阅读,只有5.56%的人选择纸质阅读。读者的流失对于传统教育期刊来说无疑冲击巨大。4G时代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在线阅读或者下载后阅读,而面对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如彭兰教授所说,“对场景的感知和信息适配是移动传播时代的本质”。[7]移动传播的大环境下,人工智能与数字出版融合应用,将以场景植入为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场景的创设满足用户不断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感知需要,为用户提供场景下的个性化服务方案。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类刊物,多媒体内容呈现形式丰富,文字内容融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为受众阅读增添更多乐趣。5G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使用户对实时场景进行感知,还可以使用户在产品使用和体验过程中,进行沉浸式交互体验。《尼奥环球旅行》是央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AR绘本,借助AR+3D实时渲染技术,“让书中的内容活起来”,使儿童读者获得更直观丰富的阅读体验。流利说少儿英语在场景设计上有海滩、实验室、公园等,有效提高用户的学习兴趣。教育期刊的出版形态发展,经历了传统纸质、数字化,正在走向智能化时代。近十年间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期刊出版,将是围绕用户这个核心,创设不同的时空和场景,注重对于用户服务的实时捕捉和推送,实现服务与需求的智能匹配。让读者在立体、真实而又多维的场景中,实现全景感知,阅读对于读者不再是一种视觉上的收获,更是全景式的享受。咪咕阅读,“1000个读者读出1000个哈姆雷特”,[8]这正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体现,全面提升青少年教育阅读展现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人工智能将不断升级未来阅读方式,打造一种全新的服务体验,未来传统期刊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

(四)赋能传播发行:智能分发人机交互,让智慧教育落地

传统期刊出版以编者为中心,“出版什么,用户看什么”,普遍存在“用户连接失败”的问题,用户思维缺乏,导致受众流失、发行量下滑、商业模式坍塌。人工智能与教育期刊深度融合,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发和算法推荐,使出版智能化和服务个性化成为可能,重塑内容分发机制,实现个性化阅读、精准服务。北大方正正在建设的“超融合媒体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媒体与出版实现全面融合,赋能智慧媒体新时代,构建媒体新生态。方正已与多家传媒单位合作,在选题策划、内容分发、营销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让媒体人实现更贴近用户的选题、更便捷的内容创作、更准确的考核管理、更全面的影响力评估、更科学的分析决策”。[9]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期刊出版中运用的深入,智能化、交互式的教育数字出版产品将成为传统期刊融合转型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报告强调,“人工智能将对学习方式、学习质量、学习机会、学习能力和教师发展等产生直接影响。”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技术中识别技术、语言理解与语义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对学习状态的捕捉和分析,对减轻学生无效课业负担,有效提升教辅类期刊服务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期刊出版机构利用数据与算法技术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考查,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既保持传统出版优质资源提供商的优势,更实现优质精品内容资源生产、服务与新产业价值链的构建。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正逐步深入影响社会各阶层的改革和运作。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本的主要方式,更应该高度重视。EDUCAUSE四月的《地平线报告(2019高等教育版)》,预测了2019-2023年间可能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六大趋势、六大挑战和六项技术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未来高等教育技术发展将影响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推动课程建设改革和分解、学习空间和混合学习设计等方面,高等教育将戛来越重视学习效果和学习体现。[1]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那么,高等学校该如何应用新的智能技术,以更好地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效率,节省教育成本,是高等学校管理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是基于计算机的研究,用来研究开发并模拟、延伸人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多学科的新兴应用科学,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主要利用计算机能实现社会发展中更高层次的应用。[2]人工智能从1956年诞生发展到现在,经过了起步发展期、反思发展、应用发展、低迷发展、稳步发展和蓬勃发展六个时期60多年的发展。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专家智能控制理论和模糊逻辑控制论等若干分支理论。[3]人工智能研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从简单的单项功能应用到多功能复合应用,正深度与社会生产各方面融合。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支撑未来将更深入地应用到各种社会需求当中。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提出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影响:1.在教学方法环节和教学设计方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者体验水平。2.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和管理模式:提倡在各阶段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以培养具备软硬技能的人才为目标,同时在教学管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效率。自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不断削减教育经费,一些院校开始尝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经费不足及与学生沟通等方面的问题,比如海洋郡学院借助善于交谈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缓解了入学率连续下降的问题。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正在影响着美国教育的发展,也将影响世界教育的发展,也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根据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来划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化教育;毛入学率在15%至50%之间为大众型教育;毛入学大于或等于50%则为普及化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两次扩招之后,毛入学率到2018年已达到48.1%,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已增至790.99万人,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时代。从2009—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招生数据来看,高等教育结构也已发生了改变,本科、研究生及网络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网络教育本专科人数增幅最明显。而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到2020要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目标,网络教育层次学生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其他层次教育的教育形式也将跟随时代的要求,日益重视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环节和管理方面的应用。由此,未来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技术方面的发展空间很大,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深远变化。

三、人工智能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的改变。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历来居高位,经费不足大大限制了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投入和发展,进而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教育成本与教育经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经费不仅包括教育经费,指可以进行统计的资本成本和物质成本,还包括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其他可能带来收入的机会成本。从这一角度来看,受教育者选择在校接受高等教育所付出的教育成本要大于实际支出的学费及其他费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生产的融合发展,高等学校管理者应该转变教育理念,不仅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身管理效率,同时也要注重受教育者的学习体验。1.提升自身管理效率方面:学生日常及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都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这些事务性的管理工作智能化,降低人员开支,减少繁琐的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通过智能技术还可以对管理方法进行智能决策,提高高校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的利用率。2.提升学习者体验方面:以人为本,重视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终身化;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面向学习者打破学科界限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多维学习空间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注重为毕业生提升在就业市场上的比较优势,鼓励产学研融合为学生者带来不于传统教育的学习体验;重视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让受教育者更好地平衡工作、家庭与学习间的关系,为学习者带来更优质地学习体验。(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首先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根据需要和实力建立人工智能专业或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建立“人工智能+X”复合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学生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的课程作为必修课,注重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大力建设在线课程模块化,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其次高校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高校的教学活动将以学习获得为中心,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个体学习为主,而非传统的集体学习。通过课程分解将课程教学细化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与课后巩固三个不同阶段,利用强大的智能技术平台,改变传统单一化教学方法,借助AI技术和人机友好交互手段,冲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高校教师和学习者能够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结合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最全面的测试,并能够为高校教师提供学习报告,以便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高校教师如何使用更复杂的混合方法已成为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高校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四、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突显。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并加快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同时应该结合时代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教师、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互联网、移动设备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国帅,郭倩,吕彩杰,等.“智能+”时代智能技术构筑智能教育——《地平线报告(2019高等教育版)》要点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3):22-35.

[2]黄秦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及应对[N].中国教师报,2019-06-19(003).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6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教育

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016年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在共同制定并《“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人工智能技术定位为国家实现信息技术强国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教育(AI教育)是当今人工智能时代最有发展潜力的教育内容。所以,推进中小学校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学习模式就是当今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任务。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与相应的评价模式都应该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需求进行改变。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的演变

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学者提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以此为契机,国家教育部开始进行计算机选修课实验,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技术教育开始出现。1994年国家教委文件《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年后颁布实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文件中要求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规划入从小学至高中的课程体系中。2000年年末国家教育部举行重大会议,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教育,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与此同时,课程名称也正式确定为“计算机课程”,这表明我国计算机教育已被纳入国家正式基础教育之中,因为名称的确定,课程的定位也更加清晰,确定从小学起,正式开始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同时,教育部也明确规定,争取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从信息技术教育程内容的发展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被称为“计算机教育课程”,专业化教育占主要部分,大致分为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程语言、软硬件结构、数据库管理等几大板块。而算机课程内容也出现变化,课程内容由最初的偏重专业化教育教学逐步转向为大众化教育,具体是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用,包括对文字表格的处理、如何制作幻灯片、如何进行信息的检索与收集等,培养学生掌握相应技术知识,形成实际操作能力,达到简单操作计算机的初级水平。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所以在2003年提出的“信息素养”是当今学生甚至全体社会公民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之一,同时,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的教育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掌握信息的收集、加工并管理的方法,使学生能在交流过程中有效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探究和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认识信息技术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近些年开始,教育部越来越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教育,提出并构建三好创智编程。三好创智编程具有五个全国首创特色:第一,“硬件+软件+情境+三好成长评价”的教学培养模式;第二,契合国家当今高考信息技术科目考试的知识点,使孩子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第三,提供人工智能机器人,培养孩子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第四,采用“老师+学生+家长”三者联合互动机制,从而保障课程的实施进行;第五,采用“三好(好习惯、好成绩、好素养)”的评价体系,属于全国首创。另一大突破是编写《三维创智编程校本课程》,《三维创智编程校本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教育逐步进入主流教育行列。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

对不同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进行比较后,可以清晰得出小学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内容变化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内容的变化。右表显示的是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内容。由右表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教育的定位。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内容的定位为“个性塑造”,课程设置为拓展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同时,找到学生个人的兴趣点所在,从而为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涉及:在小学阶段,此类课程主要要求学生初步接触机器人和相关程序的设计,逐步形成感性经验,注重塑造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在机器人教育的相关领域内,小学阶段仅仅要求学生了解机器人及相关程序制作设定。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就需要学习相关课程,所以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1.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与感知思维在计算机教育初级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单纯重视学生运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技能,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被学生使用。但是因为时代在发展进步,当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的重点已逐步转向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培养的目的也与之前不同,当下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新时代公民。2015年,教育部颁布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中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培养,包括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2.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侧重在AI技术及其运用在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文件中,对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做出明确说明,教育内容分为四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属于“技术与工程”部分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兴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中也有所体现,要求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与操作能力,小学阶段的主要教育内容是体验AI技术产品并学会操作。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人工智能,视觉交互,学习的可见性,个性差异,精准优化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重要的服务系统,在考核评价、智能辅导、分析预测、个性化自适应系统等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小学教育进入到“线上教学发展阶段”,钉钉、腾讯课堂及其他大量的互联网企业都推出自己的教育类App,表面上属于教育类软件的使用范畴,但实际上背后涉及一系列的人工智能互动技术。目前,我国正进行“人—智”互动技术研发,取得大量的基础研究成果,在“5G”技术全面发展后,百度与华为提出《5G+人工智能工业视觉解决方案白皮书》,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视觉交互发展指明方向。

1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形态

1.1人工智能教育基础形态分析

了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形态,必须要充分考量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功能指标。Bakeretal(2019)认为教育类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如下:智能虚拟现实、协作学习智能支持系统及私人导师等。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在基础教育功能上具有多样化特征,能够计算、感知、存储、表征以及衍生的推理、识别、表达等。通过教学实践的分析,结合目前技术发展条件,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教育基础形态可能概括为:智能工具、智能环境、智能教师、智能管理者、智能学伴等等。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智能内核,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基础教育应用领域创新已经开始出现质变。例如,小学生线上教学的钉钉、腾讯课堂;猿辅导、作业帮等提供解题的App以及小七学伴等打卡神器等。对于基础教育而言,人工智能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革,能够让教育更具趣味性、多样性、实践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合和适应智能环境。

1.2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构成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可以分为智能工具、智能环境、智能教师、智能管理者、智能学伴等类型,不同应用有着不同的适用性。(1)智能环境。智能环境是指通过对信息整合和环境感知,为学习主体提供最适宜的体验场景。如在小学教室内安装光线感知器,在光线刺眼或其他不适宜用眼环境中,能够自行调节光暗度;同时,外置传感器也能够获取空气、温度等指标,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2)智能工具。小学生线上教学工具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打卡、视频、提问、举手、讨论等等,只需要点击相应的按钮,就能够进入到对应的场景或环境中,完成相应的操作。(3)智能学伴。学伴功能是极为强大的,以往只能够提供简单的翻译、记录、检索等功能,如今已经升级到“对话”、解题、求助、陪伴等功能,小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如果家长不能参与辅导,可以向猿辅导、作业帮等软件求助,从而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过程和结果。

2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视觉交互方式

视觉交互是智能系统感知、边接、识别的过程,通过视觉交互,增强应用的效果,以期达到该模式的最佳应用效果。

2.1教育主体融合

人智交互形成具有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的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认知、情感、行为等维度,而交互同样需要涉及上述维度。(2)系统交流动机存在差异,一般可以分为被动互动与主动互动。(3)交互本身涉及知觉存在差异,例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不同交互模式与传感器相关。(4)交互存在位置差异,受交互双方位置差异,可以分为异地或“面对面”两类。(5)人智交互依附实体不同,依赖软硬件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可能会向人性化方向发展,如同目前的小爱同学、小度音箱、车载智能语音系统及其他各类智能设计,能够与教育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2.2视觉交互方式

从视觉交互方式分析,小学生基础教育是“人—智教育”的重要体现,同时人工智能与教育主体的交互必须要充分考虑交互时机、交互方式等。交互方式决定交互的效果和体验,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视觉体验进行交互,例如机器人“小胖”(Fabo)主要被用于基础教育、服务、娱乐、家庭等场景,同时兼具导航、监测、智控、报警等功能,而其与人的主要交互方式:人脸表情、视频投影、图像显示、远程文本等。从上述要素可知,图像、视频是视觉交互的主要因素,通过投影、摄像、播放完成基本的交互功能。再例如,武汉泰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治趣(CureFun)医学虚拟诊疗云平台”依托虚拟软件、仿真模型设备等建立沟通体系,形成新的视觉沟通方式。

3人工智能教育视觉的应用策略

注重理论向实践转化效果,提升学习的可见性。由于人工智能具有大数据分析内核,具备极强的纠错功能,能够通过分析推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并且通过反复测算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可见性、可变性和智慧性是人工智能教育视觉应用的通则,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教育当中引入人工智能,在视觉系统帮助下,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去粗取精,去伪存在真”的过程,很多依赖于理性思考才能够识别的问题,人工智能就已经完成。简而言之,人工智能交互系统能够帮助小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直接教授准确率最高的知识,减少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试错成本”。另外,在人工智能教育视觉系统的应用上,模仿不是最终的目标,而“超越”才是系统建设的方式,人工智能未来是要取代人类烦琐工作的,最大量、最集中、最简单的工作都将由人工智能完成,人类只负责完成生活中情感主导内核的工作,也就是具备思考能力的过程。虽然,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需要全面提升系统“智慧化”属性,在传递功能、创造功能上下功夫,让视觉交互成为支撑实践转化的前提和基础。突出个性差异精准优化,提升主体教学有效性。早期的人工智能是批量化生产的,其所有的一切都是共性化的,例如“思考方式”、回答内容、信息数量和种类等等,在问及同样的问题时,它们回答的答案往往是相同的。随着信息流不断补充和完善,人工智能将会迎来“自由思考”时间,即按照内部计算规则为需求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视觉交互系统能够根据微表情、语气变化调整自己的答案,以便于更好地符合心理变化特征。从小学基础教育来看,人工智能的整体功能不需要太复杂,仅需要完成对应的设定即可,因为知识内容属于固定范畴,是有限的,如果能够通过视觉捕捉系统精准确认目标主体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支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基础教育领域,“有效”是最高的评价标准,而不是“高效”,因为人工智能系统在辅助上的功能评估不具备可量化属性,在意见获取时,仅能“是不是”、能不能“作为评价标准。因为在小学教育中必须做到个性化支持,保证小学生教育能够得到足够的数据资源支持,但现有的辅助类App大多都是通过信息对比完成操作的,而非视觉系统交互实现的。融合智能内核,适应人—智交互的新环境。人类社会对于人工智能充满期待,大多都是以“智能理想”形态存在,围绕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设计,推动逻辑推理、自动设计、语言理解、模式识别及智能检索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基础教育中,人工智能可能会突破“辅助”属性,成为现实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可以为“人—人”互动提供支持,还能够实现“人—机”“人—智”互动,为教育协同提供新的智慧起点。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能够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替代教师完成那些烦琐、重复性的操作,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系统获取基本知识。由于系统本身程序优势,能够为小学生学习提供提问、纠错、回放、快(慢)放等功能,让小学生学习有更多的选择。但也必须要关注“机器道德”建设,人工智能发展赋予程序更多的智慧属性,让他们可以独立地进行“思考”,但这种基于程序分析基础之上的选择是否“合规”仍然有待商榷,是否需要为人工智能设定“红线”,如何设定都是需要深刻思考的课题。简而言之,当人工智能越来越人性化时,人类与机器和谐相处就会成为新的课题,因为人工智能将取代很多工种,对人类社会形成实质性的“入侵”,必须要引起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4人工智能教育视觉的应用效果

4.1提高视角空间可变属性

“懂”是人工智能视觉交互的重要属性,需要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转换成为可理解的数据信息。一是帮助主体明确重点,确保其能够关注焦点。二是帮助主体掌握全面,保证视觉的完整性、连续性。三是帮助主体把握本质,看得通透。而由“看”到“懂”的过程就是通过视觉交互完成的,“看”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懂”则是交互转化的过程,赋予人工智能更多的“人格化”特征,形成“形义一致”的视觉空间是人工智能进化的重要表现,也是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4.2增强意向对象可见效果

视觉交互是以“视觉”为基础的交互技术体系,帮助主体更好的看见、看准、看清目标,从记忆规律来看,“直观地看到”能够促进思维记忆发展,让看不到的能够被看到,让看得到的更清楚。人工智能教育中应用视觉交互能够更好地体现“可视性”要求。一是海量的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大量的“可见”内容,通过对比进行交互确认。二是通过对比、识别、过滤等方式,进一步丰富材料的“展示方式”。三是根据交互内容、场景、信息进行综合,提升可视过程的精准特征。

4.3提升交互赋能智慧内核

视觉智慧化是人工智能视觉交互应用的高级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融合,让主体由“会看”到“看到”,再到“看懂”的发展过程,无论技术如何创新,一定是为使用者提供方便。从教育目标思考,视觉交互系统智慧化发展涉及视觉的应用与迁移、分析、评价,而这就是人工智能视觉交互系统对照比较、多元多维、理解知道的全过程。随着系统内部交互信息越来越庞大,人工智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从而建立智慧化思考模型。

4.4优化人智交互辅助功能

全世界人工智能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对于未来充满预期,但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其必然能够在辅助领域发挥作用,尤其是辅助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支持。但目前,大多数的交互功能都体现在“内辅”上,通过人工智能的快速处理能力,为需求主体提供支持。从“外辅”视角来看,即动作、表情的互动,而上述两项内容是情感的表达,虽然也是程序性设定,但如果真有一天将人类的所有情感全部录入,那么可能真的提升系统的教育功能。

5结语

我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发展取得深远的发展,大量的教育载体和技术面世,为基础教育提供极为重要的支撑。但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视觉交互成为教育领域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一岩,王杨春晓,郑永和.多模态学习分析:“多模态”驱动的智能教育研究新趋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1(03):88-96.

[2]权国龙,顾小清,汪静.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视觉交互“赋能”效应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04):111-120.

[3]张磊.全智能教育空间建构——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分布交互式视景仿真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1,9(05):34-43.

[4]吕恺悦,孙众.“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现状、动态与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1):114-120.

[5]刘龙坡.面向在线教育应用的视觉交互关键技术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7.

[6]董艳,李心怡,郑娅峰,翟雪松.智能教育应用的人机双向反馈:机理、模型与实施原则[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02):26-33.

[7]陈丽,郭玉娟,高欣峰,谢雷,郑勤华.人机协同的新时代: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与趋势[J].开放学习研究,2019,24(05):1-8.

[8]祝智庭,彭红超,雷云鹤.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04):13-24+42.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发展前景

当前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呈现融合发展态势,进而推动整个世界进入了智能时代和智慧时代,以致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认知图式和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范式、实践方式和创新路径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制约作用。但是,人工智能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绝非一种单纯的技术工具,它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技术依托,而且其现实应用与未来发展都隐含着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分析人工智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前提,进而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特点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前提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是1956年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约翰•麦卡锡最先提出,至今经历了60多年的演化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最大热点和前沿技术,广泛渗透并应用于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制造等各个场景,几乎涉及和囊括所有学科及领域。总体来看,人工智能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减轻了人们繁杂性和重复性的劳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人们思维的革新和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的集成创新,是对人的思维和意识的一种仿真与模拟。从技术维度来看,人工智能在本质上以大数据、深度学习和算法为运行逻辑与技术基础。其中,大数据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并从中获得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深刻见解,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实现了从小数据到大数据、从微观到宏观、从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转变;而深度学习是通过对抓取的海量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和探究某一事物的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进而预测未来发展和动态趋势的过程;算法则是实现将大数据用于深度学习的中介,它在本质上是以数学符号或计算机代码的形式来表达意见,是人工智能进行决策的逻辑结构,也就是只有通过强算法才能对采集的大数据进行高速计算和精准预测,从而摸清规律、展望未来。探讨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现实应用和未来发展的一个前提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和把握好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人工智能是在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在功能上对人的大脑进行模拟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自主感知、认知和决策的能力,在推动社会逐渐向智能社会和智慧社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人工智能的技术依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1]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实践过程。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因为它能够以大数据的形式揭示、分析、预测人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规律,显然,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的和任务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与契合性。具体来看,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就是将人的思想意识视为一种算法,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们通过各种行为产生的数据痕迹,进而对人们的思想动态进行全样本、全过程、跟踪式的“画像”,也就是以大数据的方式挖掘和把握人的思想动态与变化规律,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精准性和针对性,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也正是因为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强大功能,使得人们对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乃至人类自身发展产生一种担忧。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个基本类型,但就基本发展状况来看,目前还处于弱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还只能按照人们预先设置的程序解决一些特定领域的、相对封闭的和确定的问题,并不能胜任人类所从事的所有工作,更远远没有达到代替人、超越人甚至控制人的智慧的程度;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还只是单纯的技术属性,是一种纯粹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编码,它的活动是一种机械—物理过程,而人类的思维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显然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并不具备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不能完成思想的生产,更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诉求,尤其在语言沟通理解这一方面,人工智能只能理解话语的表面含义,而对其中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很难把握。目前的人工智能只能与人类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因此现在还只能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如学生自主在线学习平台、自动化测评系统等方面,用于了解受教育者对信息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对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等进行相应的调适与改变,其创新创造能力、沟通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综合学习能力等都处于缺失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围绕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进行工作的复杂的、动态的政治实践过程,意识形态性是其根本属性,因此,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还不存在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二者的结合程度还很有限,人工智能暂时只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技术工具和数据支撑,其主体和核心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时,既要注重它的科技属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的政治属性,也就是说,对人工智能的探讨始终离不开对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讨论,而这其中也必然蕴含着意识形态的属性和色彩。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呈现,那么当“技术成为物质生产的普遍形式时,它就制约着整个文化,它设计出一种历史总体——一个‘世界’”,[2]这意味着在人工智能的设计和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承载着设计者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如果掌握了一个国家人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轨迹,那么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就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要实现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就必须对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和时代价值进行审视,必须关注其背后所蕴含和表征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人工智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前提。

二、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真”“假”交织。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是以抓取和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空间场域产生的行为痕迹,并以可视化和模型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而对人的思想动态、认知规律和行为趋势进行预测为前置条件,能够获得真实有效的大数据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决定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建立有效链接的关键一环。然而这一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并非所有都是大数据,只有那些“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3]得来的数据才是大数据,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法和全样本的数据链接,具有容量大、种类多、速度快和价值大的特点,这是大数据与小数据的显著区别。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之间关联性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也正是因为大数据的使用,才使以往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转向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由此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化方法研究的新范式。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的采集和抓取一般在网络空间开展和进行,而网络已经深度嵌入和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医疗、消费、运动、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行为轨迹都可以在网络中通过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但是限于当前网络空间中的复杂社会环境、个人信息安全和意识形态风险等问题,人们会产生本能的防范和心理的戒备,行为与思想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弱相关和负相关,甚至还会刻意隐藏自己在网络上留下的各种“痕迹”,同时还会存在一些对人们信息进行收集的相关法律法规问题,以至于通过大数据所采集的信息也存在一定的失真和失当的可能。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将大数据作为自身资源时,既不能将大数据作为顶礼膜拜的万能真理,也不能将其看作一种单纯的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而是要看到大数据本身的混杂性以及海量数据中所隐藏的程序设计者和数据分析者的价值理念与意识形态,甚至可能会出现数据造假、修改和控制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大数据从技术和思维两个层面进行解读。2.“冷”“暖”重叠。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冷冰冰”的计算机编码符号的集合,它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并没有实质性和根本性的意义,也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任何的改变,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数据挖掘背后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反映出人们的一切社会心态、情绪心理、思想波澜及性格差异,这就导致数据表象与真实状况之间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同时学界也一直对人的思想意识能否全部还原为数据和算法还存在较大争议,但是尽管如此,人们在使用各种自媒体过程中无意识和自发留下的行为痕迹,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把握一段时期内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解读人们思想意识的依据,并且也正是因为人工智能能够对海量数据以完整、即时、动态的分析、反馈与预测,才给予我们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可能。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数据和算法,其本身并不具备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进行主流价值观灌输和引导的工作,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性的存在,其中夹杂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那么,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意义的解读就必须放置于“关系”的背景中进行,就如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一般,对于同一话语来说,在不同的场合、空间和条件下,其意义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无论哪种含义的存在都绝非字面信息的简单语义组合,并且由于个体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性格旨趣、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同一语言的理解也会存在不同的看法,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对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解读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必须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情感倾注,进而避免“唯数据论”、“数据崇拜论”、“数据异化”等各种错误倾向的产生,才能正确处理好“冷数据”与“暖情感”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应有的“温度”。3.“动”“静”共存。人工智能之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是作为一种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而存在的,因此,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下努力寻找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点,使人工智能能够真正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人工智能虽然能够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取向进行搜集、分析、反馈和预测,但是这种分析结果的生成却总是在一系列行为过程产生之后进行的,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却总会因一定的历史情境、关系场合、社会心态和知识结构等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那么人们行为产生的数据也会处于实时更新的状态,这就造成对相关大数据的获得、分析和预测总会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而且人工智能本身不具备反思功能,如果作为核心的大数据出现运行偏差,那么依靠云计算和深度学习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将会把人引向歧途,[4]尤其是一些错误社会思潮会在不触发主流意识形态大数据警戒阈值的前提下肆意传播,同时数据分析者和解读者还会依据自己的日常思维、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甚至主观偏见对数据结果进行演绎、推理和想象,将得来的大数据链条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价值观念进行组接。现在的大数据采集基本处于割裂式、离散化、碎片化的多样服务体系当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完善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和服务体系,而现有通过不同的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基本处于孤立和静止状态,如果不实现数据之间的集成共享和融合链接,就很难获得精准和丰富的大数据,更难就单一某个方面的行为数据来对人的错综复杂、动态不定的思想意识进行精准地分析、监督和预测,其进行大数据搜集、提炼和整合的价值也很难得以充分发挥,这都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效性关联建立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将“静”的大数据与“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形成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统一、“动”“静”相宜的数据链,达成数据的整合和应用的集成,实现“人—机—网”三者间的交互性合作和无缝隙对接,最终目的在于增强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智慧化的提升。

三、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转型。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但是这种融合并非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相互间的深度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工智能的运用也并非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技术和工具,而是应该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对自身的结构内容、内在体系、运作逻辑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并且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变革,也并不是仅仅限于表面的精准化和可视化,其本质性变化在于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图式和行为习惯带来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如果简单地就数据量化、效果提升、人机关系等角度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势必会严重矮化人工智能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宗旨和目的如何贯彻与实现这一根本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工作,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其任务和目标。不管未来科技的发展能否赋予人工智能以类似于人的情感、直觉、想象和潜能,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对脑科学、神经科学和思维意识等方面的研究逐步走向更加深化,但在本质上它始终摆脱不了作为高级智能工具的命运,而且只要我们在设计、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时,始终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本质规律,让人工智能服务于人,而不是反客为主、本末倒置地使人依附并受控于人工智能,这才是未来人工智能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所在。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担当。智能教育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点方向,而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者从常规的知识传授和宣传教育工作中解放出来,而致力于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进而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展、教育思维得到了优化,但是由于现有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处于并不完善的阶段,它的算法推荐对受教育者可能形成“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和“回音室效应”,并且人工智能的运作原理是将一切都简单地处理为数据,并不会考虑到“后真相”语境下人们情绪和情感高于事实的信息接受方式的变化,这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境与挑战。人工智能实质上还是一种工具性和技术性的存在,其首要功能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工作,因此“人工智能短期内不会专门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已经采集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一经人工智能的分析也会迅速展现出意识形态效应”,[5]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个性化和精准性,但是在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和政治动员方面却不占优势,在这些方面还远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必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之间合作融合的态势,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高度依赖人工智能。3.构建精准思政和智慧思政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工作,应始终以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的提升为重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各种日常生活场景重塑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如果“脱离了人及其所在社会的价值本性,无限放大大数据的效应及其影响力,就可能本末倒置,最终产生许多难以预期的后果”,[6]诸如算法歧视、数据滥用、数据冰冷、数据垄断等问题,这些仅仅依靠人工智能本身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规制与引导,这就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具体来说,首先,要树立大数据的理念和思维。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整体性、动态性和关联性思维,从而不断增强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性与契合度,并且还要具备通过挖掘和掌握大数据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取向进行分析、预判和追踪的能力。其次,要提升及时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的能力。当前受教育者通过以自身行为转化为算法所处理的数据的方式来进行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思想表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借助大数据收集全面、真实和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抓取、研判和聚集受教育者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从而对受教育者进行个体画像和群体画像,因材施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再次,要增强多方合作共享的意识。人工智能是一个集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元学科于一体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人工智能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研究必须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和智慧,建立大数据协同共享合作机制,将不同部门的数据进行沉淀和组接,致力于构建精准思政和智慧思政的工作体系,这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2][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译者:刘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37.

[3][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译者:盛杨燕,周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9.

[4]武东生,郝博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3).

[5]常宴会.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前提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8).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智慧教育;人工智能;计算机教育;推动;变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洗牌和转型升级。教育朝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今,智慧教育成为了当下教育行业的潮流。当前的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或者专家学者都表态对于智慧教育充满着信心。智慧教育得以发展的依托还是基于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能够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学生的历史数据中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于性格特征,分析出学生适合的发展方向,因材施教,并结合学生的兴趣于意向为其制定学习计划,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于他们的个性化教育方案,让教育过程更加具有智慧性和科学性。此外,智慧教育还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状态,及时针对学生做出调整。智慧教育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智能科技发展的先进方向,是先进科技的实际应用的探索。

一本文相关基本理论概述

(一)智慧教育内核和特征。智慧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宏观的教育系统,里面包括万象,形成一张巨大的智慧教育网络,这个智慧教育体系里面包含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服务等一系列与智慧教育相关的板块,共同打造出智慧教育这样一个智能型的体系。智慧教育的发展依托于当代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基于强大的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智慧教育完全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具有一种智能化、个性化、可感知化以及实用性强大的教育服务系统,体现了数字化媒体教学的高级阶段的特征,也具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内核。(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科学技术,简称为AI,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他能够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将人们置身于虚拟的世界,并完美还原一定的逼真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人工智能技术包含的学科很多,是一种多学科融合,跨领域的一种应用型技术,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图像识别、语音智能识别、机器人系统、高度仿真模拟等一系列应用,实现超越人类智慧的一种高科技。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一)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教学政策等信息为计算机教育教学提供决策、制定教学目标于教学方案的系统。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计算机教学可以为学校提供多种决策模型以及教学方案,节约了教师的时间,也为教师提供了参考,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进度,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智能决策系统的应用也使学生们更加适应学校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上教学进度,对学习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智能决策系统是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要改革,为我国大量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提供了发展助力。(二)智能教学专家系统。智能教学专家系统能够模拟传统的授课环境,并在其中加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提供影视播放、文本展示等多媒体功能,让学生们既能于教师进行交流,又能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自己体悟于感知。简单来说,智能教学专家系统能够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成果。通过这一系统,学生不仅能够与智能化的教学专家交流,获取自己想了解的内容,还能够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反省。智能教学专家系统还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三)智能导学系统。智能导学系统使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的辅助系统,它能够协调各类教学资源,为学生方便快捷的获取想要的知识提供便利。同时它还能帮助了解分析学生的现状,掌握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与短板,同时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分析、管理,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由此可见,智能导学系统是人工智能应用于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支撑,没有它的存在,学生和教师无法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功能为自己服务。(四)智能仿真技术。近年来应用智能仿真技术开发CAI实验课件将有望为打通远程实验教学的瓶颈开启方便和智慧之门。智能仿真技术IST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仿真环境促成和推动的一种技术开发,是人工智能与仿真技术的高度集成。IST力求克服以往传统仿真的模型及建模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建模艰巨、界面单调和结果费解等方面的问题,重点研究广义仿真模型、仿真模型生成、智能仿真算法、智能仿真界面、仿真结果分析、多库仿真软件、综合仿真语言、仿真信息预处理等仿真技术。IST在输入信息预处理、仿真模型生成、仿真算法的灵活性有效性、仿真结果的分析解释等方面,体现智能性、适用性和友好性。由于智能仿真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可替代仿真专家完成建模、设计实验、理解及评价仿真结果这些本需专家来完成的步骤,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运用智能仿真系统来开发实验教学课件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开发成本,加快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五)智能网络组卷系统。无纸化考试是教学考核的重大改革,也是考试发展的方向。无纸化考试技能节约资源,又能很好地杜绝作弊现象。无纸化考试过程包括题库建设、选题组卷、考试、以及考核结果判定于展示等环节。智能网络组卷系统能够以题库为基础进行组卷,节省了教师出题的时间,并且能够形成自动化的考试流程,减少考试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降低作弊几率。智能组卷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教师对试卷的要求,且具有保密、高效、一致性强的优点。同时,各高校教师也可联合起来建设题库,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易错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记录,保证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与可参考性。总之,智能考试系统能够极大的减少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学评价的真实性,为学生们日后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三人工智能应用于计算机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学生学习知识碎片化,系统化程度不高。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于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相对来说还是不是特别的成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实践和优化。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在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只是比较零散、系统化程度不够。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学生们很容易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学习,而对于不感兴趣的就忽略,学生们选择上的自由导致学生学习知识不系统,过于零散,不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二)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管理难度增大。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们拥有更加多的自主权,课堂的上课模式也由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转变成了学生学习为主,老师只是扮演一个引导和答疑解惑的作用。这种新的模式对于那些有主见,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充分给与了他们自幼学习的时间,课堂的学习效率变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但是对于那些自主性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新型的上课模式不一定特别适合他们。一方面,他们的自学能力较差,在课堂上让他们自主学习,完全摆脱老师的干扰,他们往往就比较迷茫,不知道怎么学习,导致上课的宝贵时间被浪费;另一方面,他们的自律性往往比较差,不能够很好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学习,而是用来开小差、玩游戏、聊天等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严重影响了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对他们的管理难度也增加了。(三)人工智能的应用引发人们的担忧。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教学系统需要获取学生的详细数据,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们对隐私泄露的担忧。不法分子有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窃取学生以及学校的数据,对学生和学校而言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解决数据安全问题是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一大障碍。此外,人工智能虽然有强大的分析能力,但是其结果依赖于数据的支持,而对于学生而言,存在许多不能用数据明确显示的因素,例如家庭情况、性格、爱好或者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等,这些因素将会造成分析结果的失真,进而对学生的教育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准确性与改进程度也是人们对人工智能信任程度的影响因素。人工智能能否顺利应用于智慧教育仍需进一步探索于研究。

四人工智能对计算机教育的推动和变革

(一)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智慧教育是未来信息化教育的一种发展阶段,智慧教育的出现带领和引领新的教育模式,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改革,促使教育活动跨越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发展成为智能化、自主化、现代化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智能化的融合使得人工智能广泛的应用于教育行业,实现了教育行业质的飞跃。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人工智能能够打破学生在学习阶段遇到的问题,突破空间上的约束,实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习教育多位一体的复合式教育,实现计算机教育的大突破和大发展。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将智慧校园和学生的学习空间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们量身制定一份专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并且不断地进行跟踪和监控,保证学生学习后的效果,不在仅仅依赖于学校这个媒介进行学习,让学习可以无处不在,自由掌控,从而达到建立起终身性质的学习体系。(二)推动教学内容的变革。智慧时代下人工智能推动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变革,实现了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计算机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进和追踪,为下一步对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或改进教学内容做好基础,所有的反馈结果教师可以轻松做到实时的跟进,达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完全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改革。此外,人工智能还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以计算机技能学习为主的针对性平台,在平台上师生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这个平台不局限于线下,在线上也可以轻松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时间来进行答疑交流活动。其他时间,机器人助理就可以轻松回答学生们存在的问题,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效率。此外,人工辅助智能教学系统还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来生成专门的计算机教育内容,其质量与真人编写的相差无几。(三)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智慧教育时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时代,人工智能的介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等各个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大大节省了老师的时间,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老师解决很多繁琐型的工作,老师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花费在学习前沿性的知识和研究,不断给自己充电的过程中,对于老师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比如说,以前的传统模式下,老师一般是亲自批改作业,或者叫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忙批改作业,人工的劳动比较辛苦。现在,在智慧教育模式下,老师完全可以把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作业批改机器人,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根据教材和教学进度编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但是,在新的智慧教育时代的背景下,老师完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良,建立起交互性的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利用该系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和内容。课堂也由传统的老师教课为主,转变为了学生们上课索取知识为主,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智慧教育的兴起是时代进步的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应该顺势而为,利用好人工智能这一强大的科技手段,助力于我国的计算机教育,大大的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渗入到了教育行业的各个方面,推动了计算机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的改变,将会给教育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的教学能力,不断为自己充电,这样才能够在人工智能来临的时代,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而不被机器人轻易取代。此外,还需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前沿的最新的知识,锻炼自己大脑具备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穆艳玲.中美高校本科计算机教育现状比较与探索[J].学园,2011(11):15-16.

[2]陈晓娟.国内外智慧教育建设成功经验及对南京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3(8):14-15.

[3]高朝营,王波.智慧教育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对计算机教育的推动与变革[J].教育现代化,2018,5(21):157-158.

人工智能教育范文篇10

1当前计算机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资源的共享性非常强,所以它可以被认为是连接世界的工具,这样计算机就成为了世界各个角落中供人们交流的窗口,而这一窗口又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还存在着不同的版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每个版本的不同、系统操作的不同在计算机网络教育支持的过程中会产生漏洞,无法将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全面的呈现在“窗口”上,再加上计算机网络教育在对学生的导学及答疑方面本身就较为落后,师资数量少、学生又多,很难实现对学生问题的一对一的解答来完成教育工作。(2)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的空间利用不合理,过分散,时间的利用上也较为碎片化,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同时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缺乏自主性,如果单一从理论教学来讲是和传统教育毫无差别的。(3)计算机网络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它存在着一定的开放性、共享性,它可以确保每个人在学习中的公平性,但是对于学生教育教学后的具体成果认证,计算机网络教育是无法解决的,它与传统教学中的考试测试的客观性、公正性保证不同,认证的成果是存在一定权威性的,由于计算机网络教育自身特性,很难明确教育的准确结果,更不要说保证测试后的公平性、客观性,即便有了结果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4)辅助教学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教育中核心的支撑系统,但由于较为简陋很难满足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实际需求,所应用的也只是常见的幻灯片、图文等课件,虽然也有采用网络视频教学的,但是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也较为陈旧,达不到现代学生的潮流感,所以计算机网络教育做不高实时更新,学生也难以接受。互联网是一个潮流产业,其技术需要定期更新,而网络教育达不到就无话可言了。

2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优势

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其包括高速性、实时性、动态性等等,所以在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灵活性。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不确定的问题,它可充分运用自身较强的处理能力去解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较为模糊的逻辑运用到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当中,使其具备模糊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网络系统的应用效率。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对底层的信息及时解答,也可以达到对高层概念推理的目的。此外,人工智能所占资源较少。人工智能的运算速度极快,一次性就可解决,有益于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处理技术。

3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3.1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智能决策系统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最为显著。决策者通过智能据测系统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来帮助决策者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及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并以此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决策支持系统还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建立不同类型的决策模型,为网络教育提供更多的方案,帮助师生节省更多的时间,从而促进教学效率提升。但是以目前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智能决策系统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并且潜力及应用前景也十分可观。3.2智能导学系统的应用。目前在各大高校中计算机网络教育环境问题越发明显,很多不良因素导致了网络教育环境逐渐恶化,因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智能导学系统来为改善计算机网络教育环境,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服务。智能导学系统的建立在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的同时也为师生的工作、学习需求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网络资源。如利用Agent技术,各个高校可以通过该技术的引入,让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建立智能导学系统,不同学习类型、层次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来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导学服务,这样就从很大程度上计算机网络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以智能导学系统为辅助基础,其可以结合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来制定及实施科学性的导学方案,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完成系统中生成的各种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对计算机网络教育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优化计算,以此充分体现出该系统的诊断分析功能。此外,智能导学系统还可以结合学习者在进行网络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出具改正方案,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学习方法,以此更有利的保障学习内容及方法与学习者的认知和专业知识相符。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应用,要把握其优势为网络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服务。3.3在系统评价中的应用。系统评价一般应用于新开发或改建后的系统,然后根据预设的系统目标进行系统分析,从经济、技术、生态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对系统所涉及的各类方案进行选择与审核,从中评判出优胜劣汰等级别的系统方案。系统评价在以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常常被用户忽视,因此其评价较为复杂,并且效率不高。而人工智能技术却为系统评价授予了新型的技术职称。如人工智能,它可以通过专家知识库、问题求解技术合理管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可以结合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总结来完善资源同时录入到有关的系统当中,继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评价,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系统评价效率的提升。

4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我国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发展,改善了网络教育环境,延展了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服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未来的计算机网络教育个性化的发展,实现网络教育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茆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9):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