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规划原则十篇

时间:2024-01-05 17:46:45

景区规划原则

景区规划原则篇1

一、引言

高校景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最开始部分具有独特校园景观的高校为实现高校的社会功能和宣传目的向公众开放,到越来越多的高校为美化校园,向师生提供宜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校园景观质量,传承校园文化,参与国家A级景区评审,从而进入国家A级景区行列。但高校校园景区建设中也存在着为建设而建设、为评A而建设,忽略校园文化传承、影响校园育人功能、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景区建设在规划设计时忽略了校园景区建设的特殊性,违背了校园景区建设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生搬硬套,“创造”核心吸引物

部分高校景区规划设计没有与自己的专业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也没有与地方文化和特色较好融合,而是为了达到景区创A需要,凭空“创造”核心吸引物,比如,建设一个并非当地特色的园林,或者建一个跟自己校园相去甚远的微缩景观等等。

2.总体定位不准,偏离教育核心功能

高校校园景区建?O不能为建设而建设、为创A而建设,必须在体现高校核心功能--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总体定位。校园景区应该建设成为集专业教学实践、修学体验、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体验和景观观赏等功能于一体的、针对特定市场群体的宜学、宜游、宜居的旅游教育综合体。

3.功能定位模糊,影响学校和景区管理的协调性

从校园景区规划中的定位来讲,其总体定位的前提是将校园建成一个以育人为主体的校园,而非以游客游览为主的景区,因此在功能定位上,要围绕育人和教学展开,同时兼顾旅游休憩的功能,而非相反。从目前不少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来看,这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部分影响了学校管理和景区管理的协调性,有时,景区旅游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开展和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强调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校园历史与现状,突出学校专业特色,立足校园整体氛围打造,建设出既体现校园传统优势和专业特色,又具有时展精神的优美校园文化景观,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又能满足旅游功能的校园景区是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关键。

1.校园文化传承原则

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要对大学校园的气候、环境、地理和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艺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尊重与发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校园内外环境特色和校园文化内涵,从整体上确立校园景观的特色,坚持景区规划与传统校园文化的融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教育、治学环境。通过景观节点、建筑造型、环境小品等承载要素的设计,传承和强化校园文化气息,同时突出时代特色,满足校园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2.特色专业融合原则

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与景区建设的融合,甚至,很大程度上,学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些优势特色专业,将他们作为核心吸引物进行打造和建设更能体现高校景区的独特之处和魅力。纯粹的景观建设打造出的高校校园景区将失去校园景区固有的特质和应有的特色。

3.以人为本原则

校园的规划与景观的打造是把社会、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本着为师生、游客服务的思想,利用空间结构、建筑艺术和生态景观,打造特色鲜明、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优美校园,为师生营造学习、交流、创新、娱乐、生活的静谧美化的空间和良好的校园生活、学习氛围,为游客提供观光休憩、康体健身、修学旅游、教学实践体验的优美校园景区。

4.生态建设原则

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贯穿生态性,充分利用植物的元素,通过植物语言,如立体绿化、植物小品等来营造校园氛围、凸显主题文化,建设生态校园,是规划设计的又一重要原则。

从整体上来说,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布局优化生态环境,融合各个单元,达到校园生态环境整体优化、校园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创造一个高水平、高品质、多层次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平衡的校园环境,体现“人――校园――环境”三者和谐共生。

5.功能分区原则

校园景区首先是校园,是教学场所。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满足师生的教学、工作、生活的物质功能和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需要。如在校园内多设置桌、椅、凳等,为师生的学习、休息、交流提供方便。

其次校园景区也是景区,是满足游客观光休憩、康体健身、修学旅游、教学实践体验等功能的景区。在景区规划设计中,也应该考虑游客的的需要。

因此,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应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区,将教学功能放在首位,通过科学的游线设计以及用色彩或植物隔离等方式,将教学区域和旅游区域适度分开却又有机结合,使教学与旅游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即互为补充,又互不影响。

6.安全原则

学校是人员密集之所,景区是人流汇聚之地,安全对高校校园景区来说至关重要,是规划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和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则。

6.1安全制度健全

规划设计中,必须按照公安、交通、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安全法规和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并落到实处。

6.2救援机制健全

规划设计必须将医务室纳入方案之中,并对专职医务人员的配备做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健全紧急救援机制和完整的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6.3人防与技防一体

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消防、防盗、救护的需要,同时注意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危险地段标志明显,并且必须设计安装齐备、有效的防护设施。与此同时,在管理制度设计上,在特殊地段要有专人看守,不得有安全死角。

景区规划原则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发展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1.1 规划设计目标

从环境管理学出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区域与城市的生态系统观念,对景观资源、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的研究,谋求城市地区人工与自然景观的良好融合,环境要素的合理循环、流动,资源的最优利用,建立自然环境生态化规划体系,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探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适宜途径,从而使环境管理、景观塑造与城市建设等方面能在一个协调机制中进行,做到环境、社会、经济的效益统一,创造可持续的人类环境。(2)重构生态链结,优化景观格局,使人居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格局、过程相一致,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满足生活生产等各种要求。

1.2 规划设计层次

(1)宏观层次:宏观层次主要是对区域尺度整体景观的研究,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管理景观及周围区域的天然景观等,为下一层面的不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宏观层次研究较多以市域或县域行政区划或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为范围,区域层面的景观规划遵循生态内在机制,以环境格局与过程的完整连续为原则,一般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格局所要求的空间范围而建立。(2)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郊区的总体景观,以城市规划区为范围,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农田、水系及山脉等。以市域景观环境格局为基础,保持市域自然环境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性,并在城市内部进行景观环境综合建设。(3)微观层次:城市建成区是以人工设施环境为主的景观镶嵌体。这一层次以宏观与中观的环境格层为基础,通过对建成区景观的空间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结合,增加自然要素,改善人工环境生态质量。内容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及公园等地段的景观设计。

2 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途径

2.1 建立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机制

自古以来,人居环境建设对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占领与改造的一个过程。而区域也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了解其演化过程,尊重自然格局,保护对维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与部分,进而认识生态环境平衡的内在机制,使城市建设地区纳入这一环境体系。一方面,人居环境的生存依赖于区域自然环境系统提供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健全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居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环境倒退形成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都对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生存构成不利的影响,形成了人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形成了低劣的环境景观。因此,环境安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力图维持规划区域及城市的环境安全机制。

2.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适宜途径在于尽量增加城市中的自然组分,增强城市景观异质性,以平衡城市环境收支,提高环境质量,消除过多人工硬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景观环境综合建设模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适宜途径主要包括:

(1)进行土地环境管理规划,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与环境战略点:确定城市建设的适宜用地与适宜利用方式,建立环境管理区,如饮用水源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2)以“开敞优先”原则进行生态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规划:使城市内部绿地与外界林地系统保持连续,保持大环境的生态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与完整,同时增加城市环境的自然组分和异质性斑块。(3)建设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包括以河流为主的蓝道和以绿化为主的绿道,保持城市内部的各种自然与人工生态流的连续。

2.3 地段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具体的城市地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应尽量提高“自然”组分在城市用地构成中的比重,进行生态适宜技术层面考虑: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地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预测规划对周围的影响,制定对策。(2)进行城市绿地、公园及滨水区具体环境景观设计:结合区域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廊道系统,提高各种绿地的生态功能,用廊道相互连通,构成绿地网络。

3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3.1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学理论等为指导,既要维护好人类生存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内涵及目标,要作好城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环境敏感区保护优先原则;(4)景观地域性与文化性原则;(5)生态平衡原则;(6)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7)生态美学原则;(8)最适功能原则;(9)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应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城市环境的视觉景观形象设计、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城市景观的环境生态效应的体现(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多样性生境、合理利用边缘效应、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保持种群一定的数量、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与重建、结合地域自然条件等)、达到城市环境的适宜性(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

结语

从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上可以看出,用以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体系是一个不断补充新元素、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多目标的规划体系已经从“社会——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一环境”重心上来。如果说城市规划侧重研究人类聚居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经济作用,那么城市环境管理规划则是更广泛地探讨两者之间及其自身的互动作用关系,从中探寻一种客观上的动态平衡。它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都是可持续规划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城市环境管理规划理论研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是可持续规划的多目的之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吕留根,孙克春.《建筑环境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0.

[2]相欣奕,张美华,李元庆,等.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

[3]张明义.浅析武当建筑风水的伦理观[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景区规划原则篇3

植物是景观的核心部分,中央提出任何建设项目都要将生态和环境放在首位,植物景观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出来。在高校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更是如此。本文阐述了植物配植在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结合高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特点,总结出在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配植的原则及配植模式,旨在为高校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提高人们对高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重视,促进高校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植物配植 景观规划设计 高校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2-0126-02

十九世纪美国风景园林学奠基人、著名风景园林师奥姆斯特德首先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这一概念,它涵盖了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同济大学刘滨谊老师在其著名的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中指出,现代的景观规划设计应涵盖三大方面即: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景观规划设计越来越关注生态与环境,造景植物的合理配植成为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随着高等院校的蓬勃发展,高校作为主流文化的导向,它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缩影,如何利用植物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景观,如何促进植物与人、植物与建筑、植物与环境的融合,已成为高校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

一 植物配植在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高校作为各类文化激流交汇的场所,作为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组织,应借助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的优势,在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师生建设生态园林式高校的意识,让高校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力量。

高校的任何建设项目均要求将生态和环境建设放在首位。这样,在高校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更是凸显出来。硬质景观是高校景观规划中所必须的,它可以改善环境,服务师生,提高资源利用率,但它并不具备生态效益,若硬质景观过多反而会增加热岛效应,使高校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硬质景观的规划应要掌握一定的比例。高校的景观规划建设在满足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更应重视环境的改善,以和谐的生态环境促进高校景观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营造。植物维持着自然界的碳氧平衡,有降温、增湿、减尘、涵养水分等作用,植物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占有尽量大的比例,这也是评价高校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 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配植的原则

园林植物是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材料,如何合理的选择与规划利用是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这就要求高校景观规划工作者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首先要做好各方面的调查工作,要充分了解高校整体或局部的绿化任务,了解师生的需求,以近期为主,远期结合考虑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做好绿化植物的选择,做好景观规划方案,避免盲目。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配植可遵循以下原则:

1 适用性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有着不同的气候带,也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不同区域适宜生长的植物不同,不同的海拔也有着不同的植物景观,植物景观规划的核心就是“师法自然”,即在进行植物配植时悉心请教大自然这位老师。

我国各个高校处于不同的地域,在对高校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注重校园所处的地理气候特点,选择适合该区域生长的植物进行造景。体现造景植物的适用性,选择高校所属区域的优势种,首先勾画出高校景观规划设计的外轮廓线条。如低纬度高海波地域可选用冷杉、水杉等杉类植物,处于热带、亚热带的高校可选用榕属植物等。总之景观规划设计者要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不能单纯地追求艺术效果而忽略植物的习性要求。

2 科学性原则

高校植物景观规划的科学性要求规划者根据高校的性质特点、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因素,深入了解适合上述因素的植物资源,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多种功能的植物种类。兼顾各高校的类型及性质,满足绿化植物的综合功能,适当的选择已驯化的外来树种以增添校园特色,注重乔灌花草、攀援植物的搭配为所营造的人工植物群落提供丰富的素材,常绿、落叶、速生、缓生树种的合理搭配以体现高校景观的多样性。另外,在进行高校景观规划时要充分挖掘植物的内涵,结合校本特色在打造良好景观观赏度的同时构筑深刻的人文意境,突出高校校园文化。

3 艺术观赏性原则

高校植物景观规划同样遵循着绘画、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

统一原则可体现在高校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的规划。在对高校植物景观进行统一规划时,首先应确定几种乡土树种作为校园的基调树种,形成统一的基调。如电子科技大学普遍选用银杏树作为行道树,四川师范大学则主要选用香樟作为行道树。同属树种的选择同样可体现高校景观基调的统一,因同属植物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能产生统一感,它们的合理搭配可以既生动又和谐统一,基调树种的选择可凸显一个校园的特色。而高校的各个区域因其功能的不同也可选择不同的主景树种,如武大的樱园、梅园等。高校景观规划中的一般树种则表现在种类多但量少,色彩斑斓,起变化的作用,在变化中求统一,可体现一所高校的活力。

调和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在进行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协调,也要用差异与变化产生对比效果。调和的植物景观使人平静、舒适,如教学区域内宜采用该种手法造景,而对比的手法让人形成兴奋、热烈、奔放的感受,适合高校的学生活动区域。在对高校建筑物周边进行植物配植时,要注重体量、重量、视觉等比例的协调。如在行政办公楼、教学楼等高校的主要建筑物四周可用冠径较大的树木与其协调,林下可用矮的色彩不同的灌丛形成色块,体现变化的节奏。而植物色彩的搭配可参照色彩构图,红、黄、蓝为色彩三原色,它们中任何一种与其他两色搭配都能组成互补色,我国造园艺术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鲜明的例子,这样的植物配植可产生跳跃、新鲜的对比效果。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合理搭配植物色彩,可突出造景主题,突出校园特色。

均衡原则是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植物配植的一种布局方法。采用均衡原则进行植物配植的校园景观可显得稳定、顺眼。如高校各主道上树形、高度一致的行道树,校园广场上整齐的树阵都是规则式均衡的植物配植,而在学生休闲活动区域的园路两旁分别种植大乔和数量较多,单株体量小的花灌则是自然式均衡的植物配植。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是指在对高校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在植物的配植上有规律的变化,产生韵律感。如校园中灌丛色块高低不同的配植,行道树中落叶与常绿的重复运用,这样延径行走时就不会感到单调,会感到有韵律的变化。

三 高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几种模式

在高校的规划建设中,常常将学校分为几个功能区,各个区域的功能不同,植物造景的模式也不尽相同。

1 整体、开放模式

整体、开放的植物配植模式主要体现在校园的入口景观中。高校入口至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往往是人流、车辆集散地,入口景观因突出校园风格、文化特色,高校的入口景观对所在城市形象都影响甚远。因此,基于这些特点,高校的入口的植物配置应简洁、明快、自然、烘托主题,突出高等院校的文化氛围。若高校入口所在位置比较宽敞,入口处应设重要景点为主景,避免一览无余,所植植物应注重横向与竖向的对比,配植植物应低矮、整齐。

2 简洁、大气模式

简洁、大气的植物配植模式适合于高校的主体建筑物区域、如图书馆、体育馆等。高校的主体建筑一般位于中心景观的中轴线终点,是景观中的焦点,而这些区域的植物造景使主题建筑“隐”于其中或其上,与主题建筑相融合。故该区域的植物选择不易太复杂,以简洁为主,植物群落简单,层次分明,若要种植行道树或树阵,则应选择高大、冠幅较好的大乔,以烘托主体建筑物的大气。

3 优美、安静模式

高校的教学科研区域的景观适用优美、安静的配植模式。该区域的植物造景应营造优美、安静的环境,不能影响室内的采光。植物配植采用自然式布局,可运用水景、修建花架、亭廊、坐凳等,各种园林小品与植物景观相结合。以紫藤、三角梅等攀援植物或较高大的腊梅围绕花架以创造幽静的环境;以雀舌黄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冬青等常绿灌木高低配植形成半封闭的的学习空间;以高大香樟、大叶女贞、天竺桂等乔木与校园大道、运动场等区域连接过度,形成防尘、防噪的空间。

4 简单、有序、流畅模式

学生生活区域、公共活动区域的植物配植易用简单、有序、流畅的模式。该区域环境安静、卫生,硬质铺装比较多,人流较为集中,学生活动频繁,对该区域的管理强度较大,所以该区域不易配植珍稀植物。易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配植方式,可砌筑花池,其内种植低矮修剪整齐,形状统一的花灌木,较宽敞的区域可种植冠幅较大的落叶乔木,这样在提供大量绿色的同时也不影响建筑物内的通风透光,学生在大树下活动时还能遮阳、乘凉。

5 整齐、开敞模式

体育馆馆、运动场的景观规划可采用整齐、开敞的模式。可以大量的草坪及高大乔木形成区域的基调,突出该区域的特色,起整齐统一的作用,周边配以四季能交替开花的小乔或矮灌以寻求景观的变化,这样能为体育馆、运动场创造出热烈、运动的氛围,具有内涵的模纹花坛的配植亦能赋予景观意义深刻的情感。

四 结语

景区规划原则篇4

【关键词】武汉新区、现代景观规划、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概况

武汉新区由长江、汉水、京珠高速公路合围而成,规划面积368km2,涵盖武汉市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蔡甸区、汉南区的一部分,新区规划人口100万,建设用地约160 km2。新区总体功能定位是以实现武汉三镇均衡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为总体原则,将武汉新区建设成为辐射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生产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和风貌独特的现代化商业新城,成为展现武汉现代制造业及滨江滨湖自然山水特色的窗口。武汉新区发展目标定位:现代新区、人文新区、生态新区。

根据武汉新区总体规划:新区由汉江组团(59 km2)、四新组团(46 km2)与沌口组团(94 km2)三大特色功能组团与两大片区(生态敏感控制片区、重点发展片区)所构成。

2.新区景观要素分析

在武汉新区368km²的规划区域内,有着丰富的环境景观要素。例如:山系、水系、城市景观城镇、田野等众多景观要素。概括起来有这样的要素:自然景观、城市硬质景观、人文景观。

(1)自然景观

武汉新区内的山系、水系等为主要的软质景观载体,主要分布在318国道两侧区域内的星罗棋布的众多湖泊及湿地。

(2)城市硬质景观

武汉新区城市硬质景观分布主要体现在两大区域:汉江组团、沌口组团。城市硬质景观主要包括城市建筑、道路、构筑物等要素形成的视觉景象。构筑武汉新区硬质现状景观的两条主轴是:汉阳大道与318国道。

(3)人文景观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高山流水遇知音”汉阳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存有许多历史古迹构成众多历史人文景观,主要分布集中在汉阳区旧城内,如龟山、晴川阁、古琴台、归元寺、显正街、西大街、大禹治水神话园以及誉称为“中国角”的南岸嘴等。

3.武汉新区景观规划原则与方法

前面论述了现代景观环境规划内容、景观构成成分以及粗略地分析了新区所具备的多样性的景观要素。强调景观视觉形态首先需要的是鲜明的形象;强调环境生态,首先要有足够的绿地和绿化;强调群体大众的使用,首先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的空间设施②。这既可作为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内容,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规划设计原则;下面就“武汉新区”具体情况,将其景观规划设计作较针对性的指导原则,进而引伸出方法。

3.1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1)在总体规划中体现景观原则

在 “武汉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中,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明确提出了“两片生态控制区”------这为城市景观的生态性及多样性提供了保障;而其中又以“六湖水系连通”工程为实施重点内容予以支撑。

(2)突出软质景观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过去景观规划设计中往往只注意硬质景观的建设,而忽视软质景观的营造。在当代的景观环境设计中应特别注重软质景观,生态、生理以及环境维持的综合审美作用。

(3)景观人文化、体现地域特色

对于历史典故、文化内涵、遗迹遗址的景观设计,应改变简单树一个雕塑,修一座建筑等简单化的景观设计手法,而是深入挖掘内涵,让观者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特定的文化场所精神,而这又是最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者细致深入地去了解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4)景观“立体化”原则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视觉景观立体化。把建筑学中空间原理运用到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中,形成景观层次丰富性,空间形式多样性;②景观规划设计思维立体化。

3.2武汉新区景观规划基本方法

(1)城市设计法

把新区的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城市设计的原理方法,即把景观规划设计纳入到城市设计较宏观的范围中去考虑。例如,武汉新的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规划就要考虑到四新组团的整个格局;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去运筹。

(2)环境生态法

首先正确解读该环境下的各种规划图纸、航片、卫星图片等,尊重环境的地表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设计,以体现环境生态性,从而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

(3)网格控制法

把“武汉新区”置在1:2000地形图上,然后按500m×500 m或1000m×1000m网格放样,以确定重点景观建设区域,研究与其相关周边环境状况。具体来说,就是在区域或更小范围内针对那些具有独特风貌的建筑或景观予以的一种保护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4.武汉新区人居环境景观规划设想与建议

4.1景观规划布局

从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以及“新区总规”的整体思路来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武汉新区景观规划可总的概括为:“两江两轴、三心、四片、六湖”这样一个总体景观结构与布局。

(1)两江两轴

“两江”系指长江、汉江。从景观规划角度看均系滨水及河道景观,现在已开始了“江汉两岸的概念性规划”工作。“两轴”系为汉阳大道与318国道武汉新区段应按区段作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可构成“武汉新区”的两条重要的景观视觉走廊。

(2)三心

所谓“三心”,按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三心”应为武汉新区的三处重要的城市节点,也是重要的商业服务中心。依据现状,汉阳钟家村、王家湾这两处区域已成为城市副中心。另外一处则是在沌口组团内的“万达-湘隆中心”。

(3)四片

汉江组团、四新组团、沌口组团、生态组团均可形成各自不同的景观区域,获取不同的心理体验。汉江组团景观规划重点在于旧城人文景观修复与创造上。

(4)六湖

武汉新区内墨水湖、龙阳湖、三角湖、后官湖、北太子湖、南太子湖等湖泊水系的相互联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网络,同时形成具有水乡特点的景观环境。

4.2对新区景观规划的几点建议

(1)关于“四新组团”规划

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该组团为新建区。主要培育新的城市功能,为“武汉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是武汉新区新形象、新特色、新功能的集中展示区……”。问题在于“五纵五横”的道路骨架网中“四新板块”的二环路、三环路、芳草路、梅子路以及四新大道等如何组织。

建议1:可否将其设计为江南水乡式的城市道路呢,如苏州等。

(2)住宅区开发与景观资源共享

目前的情形是:开发商将有景观价值的地块批租到手后,着力进行开发,从而形成“条块分割”,景观被垄断的局面,损害了景观资源公共性原则。

建议2:可否将城市道路(局部)规划到“蓝线”边缘;若有一定困难,将沿湖临街建筑开口,满足一定的岸线开敞率。

(3)景观工程细致化

目前无论是道路景观、滨湖(湖畔)景观,还是植被景观等均存在着粗放、单一的缺陷。例如,开发区内几乎看不到高大乔木树冠的行道树;湖边岸线多未经整治。

建议3:将比较重要的、具有一定游览观赏价值的湖进行景观化处理,尤以三角湖为实施重点。

(4)住宅区景观化与法定图则

结合目前“武汉市883”计划,在武汉新区范围内将各个小区进行景观化处理,与不同“社区文化”结合形成“一区一景”。

建议4:将新区景观规划纳入到控制性详规或城市设计导则等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的文件中,最终形成法定图则形式。

江大机建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机建JZ005「2013)

参考文献:

[1]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齐康. 现代环境规划与设计.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景区规划原则篇5

关键词: 风景区建设现状规划意图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92]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风景区建设、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日益激烈,“开发越快,破坏越严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实践中,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因为其宏观性特征,难以直接指导风景区详细规划阶段规划的编制及规划管理工作,许多地区由于开发建设的需要,开始借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法编制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而城市控规编制的方法与程序主要是针对城市开发而制定的,难以体现风景区“严格保护”“保护为先”的特征,只有开发指标,没有保护指标,对于“景观控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指导实际建设中存在大量问题,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健康发展。

1我国风景区建设的现状

1.1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有法难依、执法难严、违法难究的状况相当普遍。各地同志普遍反映,《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原则性的规定多,规范性、程序性的规定少,处罚无力,不便于操作和实施,给实际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条例》的问题也影响到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和执行不力。加之各地抗法队伍不健全,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不能确保法律法规的执法效力。有些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缺乏统一性,加大了执法难度,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完善。

1.2乱搭乱建破坏景观。景区“城市化”,风貌失色。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风景名胜区人口迅速增长,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修建房屋和各种公共设施,办厂开店,发展乡镇工业和商业服务业,景区内繁华的街区涌现,原有的村庄、居民点迅速扩大,新的集镇不断形成,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严重,风景名胜区自然风貌黯然失色。有的已引起国家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密切关注和重视。

1.3人造景观大煞风景。主要是凭借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采用古代或现代的表现手法在景区修建一些雕塑或建筑,制作粗糙,文化品位不高,与自然景观极不协调。有的在景区克隆仿古建筑或新开景点,修建亭台楼榭,建筑形式及其位置、体量处理不当,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1.4开山、毁林、取水风景名胜资源受损。由于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开发与景区保护的关系,一些乡镇企业和农民在景区开山采石,毁林种田,超量利用水资源,种种人为因素造成风景名胜资源的大量消耗,山体,植被受损,水源枯竭,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有些著名景观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有的举世皆知的极其珍贵的风景资源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1.5规划工作跟不上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需要。规划编制滞后,审批周期过长,形成无规划指导的开发建设;也有规划编制审批之后,仍自行其是,不按规划实施,监管不力;对规划的实施缺乏监督。监督的制度和队伍从上到下未建立,对景区违规建设,不能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四是旅游设施过量增加。有些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为了扩大经营,吸引游人,增加收入,在景区内大量修建各种游乐服务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影响到景区的整体风貌。

1.6规划编制的水平不高,规划的内容中,指令性条款和指导性条款不明确,可操作性和监督性较弱,缺少对自然景观要素和风景空间的认识和把握,往往套用城市规划手法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方案,常常出现建筑物主体化、入口广场化、环境花园化、游人中心集市化等建设败笔。

2风景区规划时应坚持的原则

2.1保护优先原则。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产,风景名胜区的价值首先是其“存在价值”,只有在确保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多种功能。因此,保护优先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2.2综合协调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资源充分有效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虽然保护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核心,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将保护与利用割裂开来。只有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2.3突出自然原则。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维护景观的地方特色,强调回归自然,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

2.4环境承载力原则。承载力原则意味着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极限的,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用也不例外。当使用强度超过某一阈值或临界值时,资源环境将失去其持续利用的可能。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必须要在其允许的环境承载力之内,这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5分区管理原则。根据风景资源价值与分布,划分功能分区,严格实行“山上游,山下住”、“区内游,区外住”、“区内景,区外商”、“区内名,区外利”的管理原则,在保证风景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6分期发展原则。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遭到破坏的风景名胜区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自然恢复阶段。所以对待风景名胜区规划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近期实际与远景目标的矛盾,从最终目的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风景区的规划管理措施

3.1风景区总规意图在用地与空间上的具体深化与落实,它是针对风景区当前的突出问题,以风景区的某一地段范围为对象,以风景区总规为依据,以规划综合性研究为基础,对规划地段从旅游容量、居民容量、景物保护、参观游览、旅游设施、基础工程、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将研究结果综合反映在各类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中,以数据控制和图则控制为手段,将规划与管理相结合,以实施性技术法规文件的形式,对风景区用地及设施的保护与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

3.2以规划综合性研究为基础,规划管理要涉及到组成风景区的各个子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土地使用、资源保护、旅游设施、政策规定等方面,有些问题在总规阶段或者专项规划中已经明确,成为风景区控规的必要依据。控规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应进一步深化相关具体控制方面,包括旅游容量控制、居民容量控制、景物保护控制、参观游览控制、旅游设施、基础工程等方面。

3.3从规划管理的角度看,当前风景区控规就是要通过“控制建设、旅游容量、突出保护”来协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最终解决这一规划研究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风景区内的任何建设活动,不管是综合开发还是个体建设,其内在构成都包括土地使用、设施配套、建筑建造及行为活动等方面,并且都需要着手控制,为了突出风景资源开发特点,强化保护要求,还应该融入风景保护、游赏控制的内容,应从保护、游赏、用地使用、环境容量、设施配套、建筑建造、景观环境、行为活动等方面进行规划管理控制。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对风景区规划管理的研究刚刚起步,迫切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在今后的风景区规划管理上,应切实与合理地吸收、借鉴城市控规方法,发展适合于风景区的控规方法,是需要反复探索与实践的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束晨阳;;对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有关分区问题的讨论[J];中国园林;2007年04期

[2]陶一舟;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吴承照;;可持续管理——风景管理的科学之路[J];中国园林;2011年07期

景区规划原则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设计;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设计决定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环境装饰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文因素,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要符合发展规律,遵循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在塑造良好城市景观的同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1.1 规划设计目标

从环境管理学出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区域与城市的生态系统观念,对景观资源、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的研究,谋求城市地区人工与自然景观的良好融合,环境要素的合理循环、流动,资源的最优利用,建立自然环境生态化规划体系,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探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适宜途径,从而使环境管理、景观塑造与城市建设等方面能在一个协调机制中进行,做到环境、社会、经济的效益统一,创造可持续的人类环境。

(2)重构生态链结,优化景观格局,使人居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格局、过程相一致,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满足生活生产等各种要求。

1.2 规划设计层次

(1)宏观层次:宏观层次主要是对区域尺度整体景观的研究,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管理景观及周围区域的天然景观等,为下一层面的不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宏观层次研究较多以市域或县域行政区划或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为范围,区域层面的景观规划遵循生态内在机制,以环境格局与过程的完整连续为原则,一般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格局所要求的空间范围而建立。(2)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郊区的总体景观,以城市规划区为范围,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农田、水系及山脉等。以市域景观环境格局为基础,保持市域自然环境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性,并在城市内部进行景观环境综合建设。(3)微观层次:城市建成区是以人工设施环境为主的景观镶嵌体。这一层次以宏观与中观的环境格层为基础,通过对建成区景观的空间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结合,增加自然要素,改善人工环境生态质量。内容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及公园等地段的景观设计。

2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途径

2.1 建立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机制

自古以来,人居环境建设对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占领与改造的一个过程。而区域也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了解其演化过程,尊重自然格局,保护对维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与部分,进而认识生态环境平衡的内在机制,使城市建设地区纳入这一环境体系。一方面,人居环境的生存依赖于区域自然环境系统提供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健全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居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环境倒退形成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都对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生存构成不利的影响,形成了人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形成了低劣的环境景观。因此,环境安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力图维持规划区域及城市的环境安全机制。

2.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适宜途径在于尽量增加城市中的自然组分,增强城市景观异质性,以平衡城市环境收支,提高环境质量,消除过多人工硬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景观环境综合建设模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适宜途径主要包括:

(1)进行土地环境管理规划,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与环境战略点:确定城市建设的适宜用地与适宜利用方式,建立环境管理区,如饮用水源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2)以“开敞优先”原则进行生态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规划:使城市内部绿地与外界林地系统保持连续,保持大环境的生态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与完整,同时增加城市环境的自然组分和异质性斑块。

(3)建设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包括以河流为主的蓝道和以绿化为主的绿道,保持城市内部的各种自然与人工生态流的连续。

2.3 地段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具体的城市地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应尽量提高“自然”组分在城市用地构成中的比重,进行生态适宜技术层面考虑: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地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预测规划对周围的影响,制定对策。(2)进行城市绿地、公园及滨水区具体环境景观设计:结合区域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廊道系统,提高各种绿地的生态功能,用廊道相互连通,构成绿地网络。

2.4 建立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环境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更加新颖,城市的旧面貌都已被翻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环境设计慢慢向多层面发展。

(1)建设多层次的道路公交系统

在许多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多层次的道路公交系统非常普遍,效果也非常明显。在城市规划中,它主要是解决因人口和建筑物的密集而造成的拥挤状况,这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因为人口在不断的增加,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这样的现象,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应该采用分散人流量的方式来解决。例如将我们现在的道路建设成一般汽车通道、地铁和高速公路三条线路合一的状态,有效的减少了交通系统拥堵的难题,为城市规划作出贡献。

(2)合理建设高架步道系统

高架步道可以分成三种类别:露天式、有顶式和全天候式。在这三种步道中,露天式的步道投资是相对于较少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全天候步道的设置一般是在温度比较寒冷的地区。所以对于步道的设置,这就要求步道的设计者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不要一味的生搬硬套,要对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负责。

3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3.1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学理论等为指导,既要维护好人类生存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内涵及目标,要作好城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环境敏感区保护优先原则;(4)景观地域性与文化性原则;(5)生态平衡原则;(6)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7)生态美学原则;(8)最适功能原则;(9)可持续发展原则。

3.2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应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城市环境的视觉景观形象设计、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城市景观的环境生态效应的体现(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多样性生境、合理利用边缘效应、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保持种群一定的数量、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与重建、结合地域自然条件等)、达到城市环境的适宜性(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

4结语

从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上可以看出,用以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体系是一个不断补充新元素、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多目标的规划体系已经从“社会――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一环境”重心上来。如果说城市规划侧重研究人类聚居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经济作用,那么城市环境管理规划则是更广泛地探讨两者之间及其自身的互动作用关系,从中探寻一种客观上的动态平衡。它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都是可持续规划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城市环境管理规划理论研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是可持续规划的多目的之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徐伟,张北艋.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与生活,2010(03)

景区规划原则篇7

关键词:景观风貌;形象定位;风貌体系;风貌节点;控制导则;湛江市

1.景观风貌规划

1.1总体定位

通过对湛江市自然生态景观条件的梳理、城市人文历史景观资源的发掘和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的研究,提出湛江市景观风貌总体定位:“海湾生态名城、现代活力港城”。

1.2景观风貌系统控制

景观风貌系统控制从绿地系统、开敞空间、道路交通系统、城市色彩系统、建筑景观系统、夜景照明系统、环境标识系统等7大系统,根据对湛江市现状及未来城市发展的调研预测,针对7大景观风貌系统提出控制通则,为景观风貌各个分区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1.3景观风貌分区控制

根据湛江市风貌现状及发展需求,分为东部新城风貌片区、中心城区风貌片区、西部新城风貌片区、现代工业风貌片区、生态海岛风貌片区等5大风貌分区,根据对不同风貌分区的研究提出其景观风貌主题与理念,并进行风貌区空间结构整合,依据景观风貌系统的要求对景观风貌分区提出控制要求,展现不同风貌分区景观风貌特质。

1.4重要景观风貌节点控制

本次规划针对湛江市近期重要建设项目进行调研,针对建筑风格色彩高度、开敞空间、城市夜景照明等七大景观风貌系统提出控制要求,景观风貌提供设计依据。

2.规划构思

2.1规划目标

(1)满足需求。延续城市文脉,继承历史传统,展现湛江历史文化魅力,满足城市的精神特征需求。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对扩展城市空间、提升建成环境的空间质量的需求。(2)体现特色。强化和体现湛江在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城市文化上的特色,突出城市个性和海港城市特色。(3)解决问题。针对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建设中的文化、人的关怀等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2规划原则

2.2.1总体构思依据原则。确立以城市发展总体构思为景观风貌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在上位规划中确立了“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国南方大港和重要海洋服务基地、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环北部湾地区中心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魅力海湾城市”的城市主要职能决定了规划的方向,规划通过高质量的设计把湛江塑造成为“特色突出、空间舒适、品质优越”的海湾城市。

2.2.2以人为本的原则。场所精神是城市空间具有凝聚力及吸引力的根本所在,规划要运用一些视觉环境设计的技巧,创造空间美学效果,更要从以人为本出发,构建城市活动场所的领域圈,探索其中的场所精神。

2.2.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机组织城市环境与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促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城市长远的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条件,同时也为市民提供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

2.2.4可操作性的原则。强调宏观、中观的控制与微观指引的相结合,注重超前性与长效性,兼顾开发与建设实际,注重城市发展的决策过程及设计方案与建设管理的密切结合。

2.3规划重点

2.3.1立足未来发展趋势,定位湛江城市特色,建立景观风貌控制体系。在对湛江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符合城市发展建设需要的用地功能和空间布局。

2.3.2研究湛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文化。在充分研究湛江历史文脉、自然景观以及湛江城市形象塑造要求的前提下开展规划工作。

2.3.3打造城市新貌,提升湛江城市综合竞争力。规划将重点研究提升湛江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求和要素,并以此为标尺,制定景观风貌的标准和准则,塑造城市新貌。

2.3.4制定景观风貌导则指导城市建设。规划将通过制定多层次多角度景观风貌导则的方法,引导景观风貌的落实和实施,有效协助法定规划落实景观风貌总体目标。

2.3.5明确景观风貌与各层次法定规划的有效衔接方法。规划通过设计要素分级控制,将景观风貌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指标和设计要点落实到各层次法定规划中。

2.4设计构思

湛江总体景观风貌设计与山、水、海湾等景观要素统一考虑,将自然的景观引入城市,经城市景观融入到更大范围的自然景观之中,结合湛江组团布局的形态特征,将自然景观作为城市组团的天然分隔。

景区规划原则篇8

Abstract: in the park construction in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stress unity, harmony, with its natural freehand brushwork in traditional landscape design a world-renowned landscape design field, but along with society's unceasing progress,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cept of continuous subjected to external shocks,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garden design style and principle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present diversified, personalized needs, design principles to be updat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elabor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ore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design principle

关键词:公园建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加大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的过程中,环境等规划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园等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便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城市环境改造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因缺乏城市公园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经验,采用西方元素而向西方风景园林设计风格上靠拢,使得对符合我国公园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理解与应用存在问题,影响了我国具有传统风格的风景园林的建设工程的发展。

公园建设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理念的改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公园等风景园林在拥挤的城区中给人们提供了更为健康方便、更为接近自然的场所,高品质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身体、心灵等各方面的享受,还是城市中人文素养的承载体和综合反映,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但在目前的公园等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中,既能让居民满意又能成为经典的公园风景园林并不多,各个城区之间的相互借鉴,给人们带来浓重的雷同感,而西方元素的过多添加和对西方风格的模仿,减少了我国传统的写意式风格,增加了陌生感。学习借鉴是对原有经验的补充,不能是完全的拿来主义,这样不仅使公园建设中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忽视了各地的人文特征、气候环境,忽视了原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文化底蕴,往往会造成自己的建筑景观等被破坏,新的建筑和景观又无法完美的融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公园建设中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还有就是对公园建设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理解不够深入、应用不够得心应手。

公园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公园有利于城区市民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彼此间沟通,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城区人口密集程度相对较大,休闲娱乐场所相对较少,生活、工作在城区的人们,在结束紧张的工作之后,需要走入自然环境,去消除疲劳、调剂精神、体会自由放松的感觉,公园就是居民较为理想的休闲去处。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走入公园、接近自然,从而达到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对于缓解日益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消除环境及心理各方面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园这类公共场所的使用,可以让人们走出生活、工作的小圈子,能与更多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结交朋友,沟通交流思想、加深感情可以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对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有很好的防控功能。

公园有利于市民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有利于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积极作用。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已经有意识的进行文化氛围创建,在公园中进行文艺活动汇演、图书会、电影公放以及面向中老年人的太极拳、舞剑等集体活动,使市民在紧张、单调的工作之余,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使中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能更多的融入集体,减少孤独感;在公园中举办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科普知识,帮助青少年培养起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公园有利于在城区内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市民对公园的使用率增大,游客数量增多等给公园带来的新的发展商机,适当的进行招商引资,开发出如花卉市场、体能乐园、野战营等各种模式的合作经营项目,可以明显的拉动各市区的经济发展,通过采用开源创收方式,能为公园乃至市区、城区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等。

公园建设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分析与应用

景区规划原则篇9

关键词:城市滨水绿地;生态;佛堂江北绿地;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rban waterfront green land ecological planning design of some note links and design concept. In the urban waterfront green space planning design, can not blindly pursuing surface brilliant engineering, deal with the urban waterfront green space fo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and finally reach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Key words: the urban waterfront green space; Ecological; Situated jiangbei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建设风起云涌。然而,表面辉煌的成绩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遗弃历史文化为代价。所以,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怎样维护,城市环境如何改善,是当前即将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上述需求与挑战,对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不应仅滞留在守旧简单的考虑空间的物理特性和功能作用,设计理念上,应当从更深、更宽层次去掌握,充分利用水活之特性来激发城市,特别是要以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为出发点,以景观生态、人与自然共生为基础去分析,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应重点考虑滨水绿地的建设,充分展现滨水区的生态功能。

1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与生态

1 城市滨水绿地概述

城市滨水区(Urban waterfronts space)是指城市范围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城市滨水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用地区域内,与水域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公共绿地。其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亲水性和快适性。

我国的滨水区的发展是在地价上升时期,这些地区没有明显的经济衰退。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改善和改进滨水区的环境,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城市居民争取更多的生活空间。

1.1城市滨水区综合开发现状

国内许多滨水城市,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背山面水的自然条件对滨水区进行规划整治,使滨水区绿地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开发了旅游资源,把滨水区建成城市标志性的景观,同时成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1.2城市滨水绿地景观建设的特点

(1)标志性建筑依水而建,带动了滨水区景观规划建设的发展。

(2)滨水绿地自然景观与河流的自然过程协调发展。

(3)滨水区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4)滨水区景观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各具特色。

(5)为市民提供多种功能的滨水开放空间,满足不同人群对滨水景观的要求。

2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

2.1生态规划的引入生态规划可以追溯到l9世纪下半叶自然保护主义形成时期。2O世纪60年代景观生态学的出现,使生态规划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景观生态规划引入了3个基本的景观要素,即斑块(patch),廊道(conidor)和基质(matrix)用来描述景观的空间格局。从而形成了景观生态学中重要的“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景观规划还是景观生态学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二者的El益融合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导致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出现。

进入20世纪80年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景观规划与设计逐步走向系统化和实用化。景观生态规划发展成为综合考虑景观的生态、社会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知识及原理经营、管理景观,以达到既要维护景观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又要满足持续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生态规划途径。

2.2城市滨水生态规划模式

2.2.1景观规划学

1969年,在((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麦克哈格建立了一个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生态规划模式— 整循自然的设计模式。其核心是根据区域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特性,对其生态适应性进行分析,以确定利用方式与发展规划,从而使自然的利用与开发及人类其他活动与自然特征、自然过程协调统一起来。

2.2.2景观生态学

1995年,福尔曼提出了一个基于生态原则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利用格局优化方法。其核心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原则与不同的土地规划任务相结合,以发现景观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生态学途径。福尔曼的格局优化方法,为把景观生态学理论落实到规划所要求的空间布局中,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理论依据。

2.2.3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景观生态规划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它特别强调对空间概念的设计以及多种规划策略的采取——保护性的、防御性的、进攻性的或机会主义的。

2.3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的含义和目标

城市滨水绿地整治的生态规划就是在规划中运用城市生态学原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城市滨水退化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在规划中贯彻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既要划定、预留完整的滨水自然生态发展空间,防止城市滨水生境的丧失和片段化,保护城市滨水生物多样性,将其纳入城市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又要根据城市滨河地带的自然环境承载力,布置满足不同需求的市民活动空间及设施,创造人与生物共生的滨水开放空间。

2.4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的规划原则

2.4.1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即必须保证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同步发展,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对绿化环境的生理、心理的需求,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2.4.2自然生态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功能要求决定了对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江河岸线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以绿化为主体,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创造自然生趣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应恢复水生动植物栖息生境和维护城市生态品质的自然生态发展空间,以恢复城市滨水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

2.4.3亲水原则

人有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水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能够提高身心的舒适度。作为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绝佳去处的滨水绿地,亲水设计成为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

2.4.4超大空间尺度原则

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以建筑体现园林,以园林烘托建筑,因而决定了设计注重设计空间与大自然空间的融合。在广袤空间中创造佳品,以达到“人在画中以作画”的效果。

2.4.5立体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立体设计涵养了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方面:软质景观注重植物的分层,高低立体种植;硬质方法则运用上下平台、道路等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的创造。

2.4.6文脉延续原则

自然景观整治与人文景观保护相结合,是城市滨水绿地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滨水绿地文化内涵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对一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名城,要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2.4.7观赏性与功能性并举的原则,既要美化环境,又要考虑其可利用性。

4 小结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不但是景观和艺术的结合,而且生态处理手法的运用在整个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在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不能一味追求表面辉煌的工程,应当以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为前提,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改善城市环境和美化人民的安居环境。以因水而变的生态化设计为理念,从城市整体布局、功能分区、景观结构、植物群落和生态驳岸6个方面对城市滨水绿地展开演绎,对城市滨水绿地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建设,建立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吴岩.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理念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 王燕.基于格局分析的滨水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以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为例[D].长沙: 中南林学院,2004.

景区规划原则篇10

关键词:健康;生态;规划设计;景艺华苑小区

Planing and Designing of Jingyihuayuan Residential Quarter in Jinningof Yunnan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opography and Location for the high-end fashionable, this study put forward the design concept of “Ecological health, quiet leisurely and comfortable” designed the area .

And from the design concept and idea, the plan layout and planting design three aspects to introduc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whole area .

Key wordsHealth ;Ecological;Planing and Designing;Jingyihuayuan Residential Quarter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背景

晋宁县景艺华苑小区位于晋宁县昆阳镇永乐大街东侧,交警大队以西,属晋宁县西城核心区中心位置。规划区东西宽约78.73米,南北长约88.86米。总面积为5976.33平方米。周边道路已基本形成,城市公共设施较为齐备。现状为空地,地势平坦。

2.设计理念、构思及原则

2.1理念

以“健康生态,宁静闲适”为核心理念来进行构思和规划设计。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了居住区健康舒适的环境,来营建“高于自然”的生态景观,提供住户“共享”空间及舒适的公共环境设施,创造安全有趣的步行空间。因此,本方案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种良性的生态环境。

2.2规划原则

①注重环境的营造,从“一切以人为本”出发,营造人性化的居住场所。

②强调地域性原则,小区规划在满足日照、采光、通风、防灾以及管理需求的同时,整体环境及建筑群体规划布局,突出小区的标志性和地方特性,体现了晋宁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③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现状,结合晋宁当地实情,注重节能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尽可能地利用本土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投资。

④合理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将小区各功能建筑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3规划布局

3.1总体布局

由于项目的用地规模较小,其主要的配套服务功能由城市提供,规划区主要功能为居住。

3.1.1建筑布局

建筑沿道路按规划条件退让后布置。整体建筑布局呈“品”字形,其中西侧建筑一、二层为小区配套商业与文化服务设施,三至十八层为居住;东侧建筑一层为小区配套商业网点与文化服务设施,二至十八层为居住。

3.1.2场地布局

规划场地被建筑自然分为两部分,其一为绿化环,即建筑与城市道路之间的用地,为到达规划区人流提供休息、集散场所;其二为南、北、西建筑围合形成的庭院场所,通过景观及种植设计,为住户提供了一定的的休息和集散场所,满足邻里交往、休闲娱乐需要。

3.2空间组织

整体空间根据小区中各空间的位置、性质、功能的不同,从不同使用对象出发,采用绿化进行空间的灵活分隔,创造出不同氛围不同形态的室外空间。

3.2.1内部空间

即由建筑围合而成的住户庭院空间。主要包含中心广场、景观绿化。

中心广场:与小区住户人行入口结合,形成中心集散广场,满足住户邻里交往的同时,也为消防车提供回车场所之用。

景观绿化:结合中心广场以及单元住宅出入口,以不同色叶灌木、花草自然搭配,形成丰富的中心庭院景观。

3.2.2外部空间

即整个规划区沿道路控制的建筑退让空间,设计充分结合小区底商的使用特点,合理布局场地绿化,打造人流集散空间,以提供休憩、驻留场所

3.2.3建筑空间布局

整个规划区范围建筑大致呈“品”字型布局,建筑整体布局与用地形态、特征很好地吻合,充分利用土地,实现集约用地。

3.3景观结构

环境是人聚居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由“人与自然”与“人与人”的活动体系有机组合形成,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

本次规划形成“一心、一廊、四节点”的景观结构。

3.3.1“一心”

即规划区住户中心庭院。

综合考虑晋宁的气候及小区地块特点,本规划尽可能积极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在这里中心庭院作用尤其重要,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同时对于各个单元的采光通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心庭院”的设计充分考虑人与场所的心理关系。区内庭院采用木坐椅、中心集散广场、特色景观绿化等等相结合设计,为住户提供一个和谐交流场所,达到赏景游憩、休闲娱乐的目的。

3.3.2“一廊”

即整个规划区沿道路红线与规划区建筑之间形成的环状廊道。

该部分设计主要体现功能的实用性。以草坪、灌木、乔木相结合的植物配置,营造出生态景观,并与城市景观很好的协调,同时也满足规划区功能要求。乔木的选择要求树干高超过3米,灌木以整形球状为宜,高度低于1.2米。这样可以将小区配套商业网点尽可能地展现出来。

3.3.3“四节点”

指小区住户主要人行入口节点(西侧)和三处景观雕塑节点。其中:

人行入口节点主要营造小区入口标识。

景观雕塑节点则主要是增加区内景观元素,同时也起到不同的功能作用。如庭院西侧景观雕塑,一方面塑造小区入口氛围,营造庭院景观,另一方面则起到屏障作用,避免人流在区外一眼看通庭院,给住户带来相对的私密空间。南北两侧雕塑邻地下车库入口,主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同时丰富小区环境景观。

4.种植设计

根据小区总体布局和场地特点,进行具体的种植设计。植物配植以生态性为原则,考虑整体氛围的营造,以及视觉和环境功能使用上的特点,创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在树种选择上主要采用适宜晋宁土壤气候的草地、灌木、乔木,并加入适量景观小品,营建出“高于自然”的生态景观。

规划区以常绿植物为绿化的基调树种,配置开花乔木、色叶树和各类草花,形成不同的季相景观。

小区内部空间:由于空间地下为车库,植物选择以灌木和花草为主,适当点缀乔木,以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景观。其中花草主选六月雪、四季海棠、鸟巢厥;灌木主选云南山茶、米兰、金叶女贞、红花木、杜鹃;乔木主选冬樱花、四季桂、红枫。

规划区其他景观:沿街部分要考虑与街景协调,上层绿化采用大乔木香樟、栾树为主景树,中间层选择叶子花球、冬青球,下层选择四季海棠、六月雪、鸟巢厥、鸢尾、金叶女贞、混播草等种植,形成乔(高层)、灌(中层)、花灌(下层)相结合的错落有致的空间景观。同时达到商场入户人流空间与绿化空间的完美结合,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刘世恩,陶勇,高全.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规划[J].山西建筑,2007

(12):31―32.

[2]赵利毅.洛阳市高层次人才居住区环境设计.. [J].山西建筑,20007(12):

49―51.

[3]刘兴华,王琼博,李瑜.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特色营造.. [J].基建优化,

20007(10):135―136.

[4]魏士宝,胡维平.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4):17―20.

[5]张庆明.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特色营造.. [J].甘肃科技,2007(12):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