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建设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17 18:10:27

景区建设管理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2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

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于年月10日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并根据领导班子变动情况,重新调整充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机构、人员,明确了以管理处处长为组长,副处长王俊、党支部书记段永跃为副组长,洪怡洲、李鹏飞为组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

单位领导与各部门经理签定了党风廉政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党风廉政建设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坚持党风廉政建设长抓不懈,按时准确上报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报表、材料,并向干部职工通报相关情况。

(二)搞好宣传教育,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适时传达中央、省、州、县党风廉政会议精神,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作用,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党员及领导干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自学与集中组织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对干部职工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先后组织学习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和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材料,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遵纪守法的意识,受教育面达100。

(三)以预防为主,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开言路,实事求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纠正存在的不正之风,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做到民主科学决策。

2、认真执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的规则、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公车管理制度等规定,并无违纪现象发生。

(四)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开展纠风治乱工作。

1、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政务公开管理规定,做到工作人员职责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内部财务管理在干部职工中半年公布一次。

2、今年,我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清正廉洁,做到严管自己的配偶、亲属和子女,严守财务纪律,无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及以权谋或变相以权谋私现象,无公款违规请吃请喝、铺张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

二、经验和体会

1、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政治性很强、收效很大的工作,需要用长久的措施来坚持。同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单位实际来开展,要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2、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坚持标本兼治,从思想上、制度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认真落实反腐败“三项任务”,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3、切实加强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领导干部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模范和表率,领导干部必须严以律己,廉洁高效,勤政爱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个别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认识不到位,影响教育学习效果,有待今后加强教育管理。

2、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学习教育和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四、下年工作打算

1、继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文件精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不断加大党内外监督的力度。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3

第一条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是景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旅游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是提升景区品味,打造景区特色,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强对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依照《建筑法》、《城乡规划法》、《风景区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风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风景区民居建设风貌改造规划》等依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景区内的所有单位、民居必须严格遵照本办法进行建设、管理与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第四条县旅游局对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林业局、水保局、环保局、文化局、建设局、国土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乡镇从各自角度配合旅游局履行风景区建设与管理职责。

第五条景区内建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民居)由县旅游主管部门按照风景区《总体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查后,按照国家建设审批程序进行审批,未经批准不得建设。

第二章目标与原则

第六条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规划为先导,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景区档次为主要内容,整治景区环境、打造景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着力推进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努力打造生态良好、风格统一、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的精品景区(点)。

第七条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必须符合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原则;

2、风格与风貌统一,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3、不破坏生态环境与绿色环保的原则;

4、改建和新建结合,前期整治与后期管理结合的原则;

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第三章建设与管理

第八条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要按照景区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要求进行,必要时应另行编制旅游风景区民居风貌改造规划。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风格应突出当地民族民俗特色,避免“百村一面”;要适应小康社会生活标准,努力提升档次和品位;要充分体现保护生态和节能环保的理念,并统筹安排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第九条旅游风景区应按照景观的观赏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不可再生性特点划分为景观核心区、建设控制区和接待服务区,实行分类管理。景观核心区严禁建设与资源保护以及旅游服务无关的各项建设内容,景观核心区内的民居应逐步搬迁、拆除;建设控制区可适应建设为景区接待服务所用的建设内容,原有的民居建筑应根据景区规划要求改造为旅游服务设施;接待服务区的民居应根据景区规划要求,按照统一风格进行改造,开展旅游服务。

第十条本办法颁布前在景区内已建造的原有民居和其它建筑物,由县旅游主管部门统一进行核查。凡不符合景区规划要求,与景观不协调,需要改建或拆迁的民居,应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或拆除。对成片的民居建筑应通过风貌改造打造为旅游服务区。

第十一条在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翻修的各种建筑物(包括民居),其规模、体量、高度、造型和色彩等都应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严禁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

第十二条在景区内施工,必须保护景物及附近的林木、植被、水体和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施工完毕,必须及时清理周围场地,进行绿化,恢复环境原貌。在主要风景游览区内施工应尽量避开旅游旺季。

第十三条对景区内被确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院落,由文化部门牵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对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影响其历史风貌、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及其附属物应予拆除。特别要注意保留散居在村落中有利用价值的旧民居,应作为景观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景区内的古建筑及其文物古迹。

第十四条景区内重要古建筑的修复,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尽量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古建筑修复由县旅游主管部门按照景区规划要求,与文物、宗教部门协商确定,有计划地进行修复。

第十五条景区内的商业服务业网点由县旅游主管部门统一规划设置,凡不适合在风景游览区设置的经营网点要限期迁出。

第十六条景区内的单位和民居都要按照规定的卫生责任区,搞好卫生保洁,严禁随意倾倒垃圾、污水、堆放粪便或其它杂物。饲养家禽必须远离景观和道路实行圈养。

第十七条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和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国土整治、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以工代赈、生态移民等各种项目,支持景区民居搬迁与改造。同时要加大对景区民居建设与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保证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措施有效实施。

第十八条旅游风景区民居管理由旅游主管部门、风景区管理单位和风景区所在乡镇共同管理,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支持,要逐步建立和形成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四章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对违反《建筑法》、《旅游风景区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风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建设详细性规划》和本办法,在景区随意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除由有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土地、森林、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外,旅游主管部门和风景区管理单位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赔偿经济损失,并视情节给予警告、经济处罚。

第二十条负责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的工作人员,因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景区资源破坏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民居建设、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或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旅游主管部门报请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五章附则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4

水利风景区的一大特征是:它的形成是由于建造各种水利工程时,因其独特的工程理念或特性形成了旅游区,或者是在治理河道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由于水利风景区是以水环境为载体依托水利工程而建,水环境的质量是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景区的发展必然就要受到水环境的制约以及水利工程功能的制约。

2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起,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了提高内部员工收入水平、壮大单位自身经济实力、带动地方发展等,开始尝试开展水利旅游,水利工程的价值功能开始产生变化。为了能科学开发、合理规划、有效保护水利资源,2001年7月水利部在综合事业局设立办公室,并宣布成立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2004年5月8日更全面的规范——《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8月1日出台了行业规范《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旅游区按其景观的功能、环境质量、功能大小、文化和科学文化价值等因素,划分为三级,即部级、省级和县级水利风景区。截至2014年9月16日,全国共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658处。

3存在的问题

3.1规划工作滞后

许多景区重申报、轻管理,拿到“水利风景区”称号只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评上后,不按规定对景区进行规划或盲目规划,浪费了不少水资源。还有一些景区在规划时没有从长远考虑,忽略了结构和布局的协调性与合理性,景区建设完成后才逐渐发现问题,往往这时已很难弥补。

3.2执法主体不明

水利风景资源大多分布跨度较大,各地方为了追求利益,都采用自己的管理手段进行经营,造成多头管理的现状,导致景区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景区挂有多种牌子,景区的经营管理受多个部门的干预,影响了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3.3景区缺乏特色

由于水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再加上规划时没有深入考虑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导致景区开发模式大多相同,尤其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景区,旅游产品单一,经营方式大多模仿已有的景区,项目雷同,缺乏创新性。级别相同的景区,由于建设时间不同,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开发规模可能也不相同,导致了同级别景区之间质量的差异。

3.4水环境遭受污染

由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起步较晚,经营理念相对落后,一些景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未对景区资源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再加上地方政府没有对景区管理进行监管,没有考虑到景区的长期发展,导致对水利风景资源过度开发,严重超过了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4建议与对策

4.1科学合理规划

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规划的前提条件。规划时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发展目标,使水利工程的功能开发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不要刻意模仿已有景区的模式,要从长远考虑,高起点,有特色。相关水利部门可以在竣工验收时把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在规划水利项目的同时,也应考虑水利工程周围设施的绿化、美化问题。

4.2确保水环境质量

在开发前要做好调研工作,注重生态效益,建设时必须要把水利工程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监管力度,全面保障水环境质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保护水源、维护水环境质量的功能。在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同时,保护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宁可降低经济利益,也必须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4.3强化动态监督机制

为保障水利风景区的长期发展,应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对部级以及省级水利风景区的检查力度。为避免有些景区只拿称号不建设或盲目开发违规建设,要组织定期复查。对于申报成功的景区设定管理有效期,并建立退出机制。在有效期内,可采取不定期抽查或暗访的方式,对景区进行升降级考核。在原则性问题上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问题的景区,责令其限期改正,否则取消风景区称号。

4.4景区规划融入水文化

水利风景区既是水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具有传播与发扬水文化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融入水文化可以打造水利风景区独特的品味与特色,提升水利风景区的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效益。水文化蕴含的内涵是无法复制和仿造的。因此,在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时,要根据当地特有的风俗与文化,把握好文化对于景区的重要性,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

4.5创新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

创新水利风景区建设思路与发展观念,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妥善处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针对当地的情况制定适合景区的管理体制,综合协调景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一味追求发展规模,而是要打造精品景区。

4.6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的管理团队是决定景区管理水平的关键,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不仅要求人员高素质,还需对相关专业知识足够了解,既懂经营还会服务。引进后可以每年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促使管理人员学习与景区发展有关的前沿知识。

4.7拓展融资渠道

景区的建设可以吸纳社会其他行业的力量,引导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使投资更加多元化,加快景区的建设进度,丰富景区的开发项目,既达到共赢的目的,还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5结语

由于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起步较晚,实际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初期开发建设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早期成立的景区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随着各项措施的完善,近几年的水利风景区建设愈发规范,管理更加合理。但同时新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景区项目缺乏创新、同级别景区发展不协调、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等。水利风景区要想长久且全面的发展,必须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作者:徐言 兰文改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5

景区功能模块智慧化是智慧景区建设和景区电子商务运营的重要硬件基础。按照智慧景区的内涵和规划建设思路,要提高游客满意度和管理水平,必须以服务景区经营管理为根本,依托先进的信息、通信、物联网技术和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完善景区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推动景区可视化、智能化运营,实现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一个完备的智慧景区除WIFI无线网络平台、数据网络交换与安全平台、服务器平台、数据存储平台、基础数据平台等基础平台之外,还涵盖了景区电子营销系统、游客电子服务系统、旅游商户管理系统、景区综合管理系统、智能集成管理系统等子系统。[4]结合荆涂山风景区客流量、技术人才和后续资金等实际,同时参考国内相关景区智慧化建设经验,主要开展景区门户网站模块、停车场智能管理模块、电子门票模块(及销售平台)、游客电子服务系统、旅游信息系统、景区视频监控模块等功能模块智慧化建设,其中景区门户网站模块和停车场智能管理模块是荆涂山风景区智慧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景区门户网站模块建设。由于景点分属市区和下辖怀远县县城,蚌埠市旅游局在对荆涂山风景区进行整合管理时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部分景点级别为4A级,如禾泉农庄,部分景区级别仅为3A级,如白乳泉。蚌埠市旅游局关于景区的资讯较少,通过蚌埠印象对禹王宫、白乳泉进行了简短的介绍,蚌埠智慧全景虚拟游中仅展示了白乳泉、卞和洞、石榴园三处景点,目前主要通过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百度旅游等第三方网站获取相关旅游信息,建设智慧景区和开展景区电子商务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门户网站。(二)旅游线路规划及停车场智能管理模块建设。蚌埠荆涂山风景区南北跨淮河并深入怀远县境内,占地60km2,蚌埠市旅游局应按照整合管理和阶段性开发的思维,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停车场,首先利用禾泉农庄风景区现有的餐饮、住宿、停车场等条件规划禾泉农庄———涂山———禹王宫———圣泉———蚌埠花博园———禾泉农庄线路。怀远县旅游局可主导规划望淮楼———荆山———卞和洞———鲍氏石榴园(王晓山石榴园)———禹王像———大圣寺———白乳泉———启王宫———望淮楼线路,主停车场可设置在望淮楼附近。后期当景区客流量达到一定数量时,有必要建立车辆管理中心对停车场,甚至道路、主要道路口进行实时监控和车流数量进行自动统计,以确保停车场合理利用,实现景区合理分流。(三)电子门票模块建设。为减少景区人园工作量,荆涂山景区建立电子门票模块,推行智能购票和智能验票。智能购票纳入门票预订系统,智能验票方面前期采用手持式验票机扫描客户二维码门票进行验票,后期随着客流量提高将引入智能验票系统(景区通道闸验票系统)记录、汇总和统计门票,以供景区后期使用。(四)游客电子服务系统建设。在荆涂山景区内建设智能WIFI,方便客户通过手机导游APP聆听导游词了解景点历史、文化、传说、现状等,通过导览地图了解景区线路、景点及关键地点分布情况,同时及时了解景区交通、新闻、节庆、演出、广告、促销等资讯并参与互动。后期不断完善基于智能终端软硬件和RFID物联网,实现景区参观导览的自动化,并提供可视化导游机和基于RFID定位技术的专用语音导游机给有需要的客户使用。同时,在景区增设触摸式导览机让客户通过导览及通过景区介绍、景区视频、景区新闻等加深对景区的了解,增强客户旅游消费体验。(五)景区视频监控模块建设。在禹王宫、启母石以及卞和洞等相对偏远的景点加强各种前端监控设备布置,对全景区进行24小时实时图像监控和远程监听。对紧急情况,监控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前端设备发出制止警告,同时通知巡逻人员就近赶赴现场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景区安全。

二、景区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选择及模块建设

(一)景区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选择。景区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第一方电子商务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地方性旅游服务网站模式和移动景区分销模式等[5],其中第一方电子商务模式包括旅游景区自建模式、旅游景区联盟模式和旅游景区区域联盟模式[6],不同模式的服务内容及优劣势不尽相同。通过第一方电子商务模式,以及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和地方性旅游服务网站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荆涂山风景区规模、客流量、资金投入、业务结构等实际,综合采用旅游景区自建模式、支持服务类中间商模式和移动景区分销模式,并将基于微信等的移动景区分销模式作为荆涂山风景区电子营销和游客电子服务的主要模式。(二)景区电子商务运营模块建设。景区电子商务运营既要最大程度地实现景区的利润目标,又要服务于智慧景区建设。荆涂山智慧景区电子商务运营主要应集中在门户网站和微信中总体栏目、新闻系统、门票预订系统、酒店预订系统、在线商城系统和会员管理系统等模块建设上,同时票务、酒店等预订可继续强化与携程、去哪儿、阿里旅行、艺龙、途牛、同城、驴妈妈等第三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1.总体栏目设计。门户网站是景区信息的重要载体,既要展现景区新闻、广告、天气、访问、留言等资讯[7],又要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票务、酒店、商品、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因此门户网站的栏目设计十分重要。建设荆涂山智慧景区要发挥其基础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既要重视门票预订、酒店预订、会议接待、在线商城,又要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培养客户忠诚度。一级栏目可设计为首页|景区新闻|票务预订|酒店预订|会议接待|在线商城|旅游线路|旅游指南|景区风光|荆涂美文|联系我们。建立微信平台使之和门户网站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客户通过微信平台可以直接进入景区主页,对景员中心进行操作也实现与景区门户网站同步处理,而景区导游则借助移动终端定位,为客服提供位置定位、周边搜索、景点线路等服务。2.新闻系统。新闻系统设计为主要管理门户网站中景区最新动态信息,如行业动态、景区新闻、景区活动、产品促销等,这部分内容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系统自动分类推送,也可通过后台进行管理。考虑到新闻系统的活跃性和重要性,新闻系统中增加图文、影视、音乐等多媒体信息综合展示栏目。此外,禾泉农庄、禹王宫、白乳泉、启母石、荆涂山峡、三圣宫、望淮楼等四季风光图片和虚拟旅游模块也同时链接到新闻系统中。3.门票/酒店预订系统。门票预订系统为客户提供荆涂山景区的门票价格及余票情况,系统设计为客户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平台或者第三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选择线路和景点、旅游时间、门票类型、门票数量,填写预订人信息并通过在线支付完成交易并获得票务凭证信息(如电子票或二维码),凭电子票检票进入景区或凭身份证件到售票处换取优惠纸质门票。此外,设计门票预订二维码,微信平台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预订或在景区、景点门口扫码购买门票。酒店预订系统采用门票预订系统类似的方法进行设计。4.在线商城系统。国内景区门户网站在线商城系统主要经营的旅游产品为门票、住宿、餐饮、租车及套餐,景区特产经营门类较少且普遍做得不够成功,这与景区大量出租商铺进行特产经营有关。参考淘宝网、京东商城、小米手机官网商城,尝试设计在线商城系统,通过完善商品分类、搜索、客户评价、在线支付(如手机支付、网银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等)等功能,展示、销售(预订)荆涂山景区门票(还包括朝禹会、登高会、榴花会、采摘节及花鼓灯演出门票)、酒店、套餐及怀远石榴、亚太石榴酒、怀远烧全鸡、沱湖螃蟹、蚌埠玉雕等土特产,并整理景区、景点、产品的渊源、历史、典故、传说并配以图片融入到商品销售页面当中,增强景区宣传效果。同时建立微商城,将在线商城同步到微信平台上。5.会员管理系统。建立会员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在线注册,登录,密码修改,资料修改界面,对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注册的客户信息进行记录、分类和管理,建立购买积分制,对达到一定积分和等级的客户,定期、不定期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通过微信平台、短信猫(SMSModem)和GSM卡,让网站向会员推送商品订单处理进度及旅游新产品、新动态。

三、经费预算

(一)规划设计费。1.智慧景区规划设计费:招标预算经费5.0万元。2.智慧景区电子商务运营规划设计费:招标预算经费3.0万元。(二)景区功能模块智慧化建设费。1.旅游线路规划及停车场智能管理模块建设费:前期规划费用可由蚌埠市和怀远县旅游局承担,后期包括两条旅游线路车辆管理监控中心、管理平台、IP网络和前端监控设备购置费。2.电子门票模块建设费:前期主要在每个景区入园处配置1~2台手持式验票机,后期增设景区通道闸验票系统。3.游客电子服务系统建设费:前期主要包括智能WIFI和可视化导游机配置费,后期还包括RFID物联网、触摸式导览机、智能终端软硬件建设费和基于RFID定位技术的专用语音导游机配置费。4.景区视频监控模块建设费:该模块监控中心、管理平台、IP网络和前端监控设备和景区视频监控模块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配置。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建设,分阶段进行建设,前期计划在禾泉农庄和望淮楼两条旅游线投入预算经费20.0万元,后期阶段性预算投入60.0万元和130.0万元,其中禾泉农庄旅游线的经费可和禹王宫重修进行统筹规划。(三)景区电子商务运营模块建设及运作费用。1.景区门户网站及微信平台设计、模块建设及维护费。2.景区门户网站及微信平台新闻系统、门票/酒店预订系统、在线商城系统、会员管理系统运作费。景区门户网站及微信平台设计、模块建设预算经费1.5万元,拍照设备、短信猫、图片编辑软件等预算0.3万元,此外招聘两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及运作,岗位工资预算0.35万元/月。

四、风险及效应分析

(一)风险分析及规避对策。1.风险规避对策。蚌埠荆涂山智慧景区电子商务运营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特点是需要将电子商务运营和景区功能模块智慧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景区的目标市场定位、客流量及经费预算,在合理确定建设哪些智慧景区功能模和电子商务运营模块的基础上,采取统筹规划、科学分析、实地调研和阶段性实施的方式规避战略风险、系统风险、实施风险和财务风险。2.风险识别及分析。由于规划和建设整体投入较大、周期长且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景区电子商务运营项目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实施质量风险和人力资本风险,可通过实施预算管理、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引入项目监理公司、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转移和员工内部培训等方式规避以上风险。(二)效益分析。蚌埠荆涂山智慧景区电子商务运营项目的建设将为蚌埠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产业促进等带来收益。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提高景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增加景区门票、交通、住宿、餐饮及土特产销售,拉动蚌埠市经济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促进资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低碳化、轻型化、高级化。

(一)结合景区实际设计景区功能模块智慧化建设方案。在明确智慧景功能模块及各类使用者应用功能的实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荆涂山风景区客流量、技术人才和后续资金等实际,设计了景区门户网站模块、停车场智能管理模块、电子门票模块(及销售平台)、游客电子服务系统、旅游信息系统、景区视频监控模块等功能模块智慧化建设的方案,提出景区门户网站模块和停车场智能管理模块是景区智慧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二)明确景区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通过第一方电子商务模式,以及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和地方性旅游服务网站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荆涂山风景区规模、客流量、资金投入、业务结构等实际,综合采用旅游景区自建模式、支持服务类中间商模式和移动景区分销模式,并将基于微信等的移动景区分销模式作为荆涂山风景区电子营销和游客电子服务的主要模式。(三)提出景区电子商务运营模块建设的策略及方案。提出将荆涂山智慧景区电子商务运营集中在门户网站和微信中总体栏目、新闻系统、门票预订系统、酒店预订系统、在线商城系统和会员管理系统等模块建设上,同时票务、酒店等预订继续强化与携程、去哪儿、阿里旅行、艺龙、途牛、同城、驴妈妈等第三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并重点提出了景区电子商务运营模块的建设方案。此外,通过对智慧景区及电子商务运营规划设计、建设、运作等的经费预算以及蚌埠荆涂山智慧景区电子商务运营项目的风险和效应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www.gov.cn/xxgk/pub/Govppublic/mrlm/200912/t20091203_56294.html,2009-12-01.

[2]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www.cnta.gov.cn/xxfb/jdxwnew2/201509/t20150922_747641.shtml,2015-09-22.

[3]梁倩,张宏梅.智慧景区发展状况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2-56.

[4]汪侠,甄峰,吴小根.基于游客视角的智慧景区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4):448-456.

[5]喻光继.关于第四方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139-141.

[6]柴寿升,鲍华,赵娟.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典型发展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9):131-134.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景区安防系统;景区安防产品;智能安防技术;产品设计;设计思维

伴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全面提高与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这是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也是挑战。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必须进入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而景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正是其升级提质的关键基础。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安防已经走向智能化与普及化,景区智能安防建设开始获得业界的关注。多数复合型景区有山有水、有人文也有自然,面临着比智能楼宇更加复杂多变的安防环境,已然不能采用传统大安防的旧思路。若引入设计思维对景区的安防建设需求进行梳理,得出景区智能安防系统下产品设计的一般策略,对于提高景区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更智能、高效、稳定的景区安防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一、景区安防建设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安防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据《2019-2025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安防市场在过去5年内实现了翻倍增长,行业增速保持在13%。近年来智能化的安防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国内外各大安防企业开始致力于扩展安防产品新的应用领域。技术的进步将迎来新的行业突破,这给传统安防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区的智能安防建设逐渐成为业界布局的重点对象之一。(二)景区安防建设现状与趋势。我国景区安防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摄像头加安保人员的传统模式依旧是多数景区的主要做法,如图1所示。虽然智慧安防的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基于景区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一直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更是匮乏。目前虽有利用高清视频等联网技术的案例,但本质上只是部分硬件性能的提升,解决问题的形式还停留在安装摄像头等旧思路。面对复杂多变的景区环境,安防建设在时空上更加复杂、在意外防治上更加难以预测、在突发事件上更加难以把控。摄像头加安保力量的形式已难以适应当下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安防模式不得不向更智能、全面的安防系统转变。基于目前景区智能安防的发展现状,要真正实现景区的安防管理由人防到技防、由被动防御到主动管控、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还需要进一步针对景区场景做相应的安防产品设计研究[1]。(三)景区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当前业界对基于旅游景区安防产品和设施的设计仍是依照智能楼宇等以视频技术为主的大安防模式。现有安防产品类别虽多,但鲜有专门针对景区而设计的安防产品。由于景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起步较晚,虽在技术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一些高技术的安防产品在景区内得到了应用,但相关安防产品和设施所面临的问题依旧突出。目前景区的安防设备普遍存在老化、不齐全、功能落后等情况。景区安防产品的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下的产物,需要重新定义。有效的设计需要满足一大堆限制约束和用户期待,包括形状与外观,成本与功效,可靠性与效用,可理解性与易用性,友好的界面。[2]在智能化安防时代,景区场景下的众多安防需求有待开发,相关产品的设计急需一套新的定义来引起业界的重视。

二、案例分析与问题解构

(一)业界解决方案。随着安防技术在功能上的不断智能化和成本上的持续平民化,旅游景区智能安防建设的需求也呼之欲出。学术界及产业界对景区安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智慧景区、物联景区等概念被相继提出,但真正落地的景区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却是凤毛麟角。业界对于景区安防的研究与建设还停留在把智慧城市通用的一套直接用于景区的安防管理,仅是将其作为城市安防下的垂直衍生系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开发。然而,面对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景区安防暴露出来的问题将越来越明显,如何让传统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适用于景区环境,在人机关系、人机界面、产品自身语言、设计细部,景区特色,文化特征,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到有针对性显得迫在眉睫。[3]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在景区安防场景已有较多的案例,近年来先后在杭州西湖、四川九寨沟等多个著名景区提供了智能安防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相关案例的研究,总结了当前业界对于景区安防建设还存在以下局限性:1.系统缺乏匹配性;初步的景区智能安防系统基本照搬于智能楼宇等大安防模式,在系统匹配性上存在诸多漏洞;2.产品缺乏针对性:采用的高技术安防产品并非基于景区场景而设计,在功能与形式上难以对景区的安防痛点有针对性;3.产品定义狭隘:业界过度侧重视频技术的运用,对于景区安防的定义过于狭隘,导致景区安防局限于监控,难以在其他维度发挥作用。(二)景区安防系统问题解构。业界当前的安防产品开发思路是先有一个技术,再基于技术延展普适型产品的技术导向型思维。相较于技术导向型,设计思维导向型的安防产品开发思路是一种倒推的做法,产品的设计开发更具功能的针对性与使用的人性化。设计思维具有多维度、多方向、易协作、创新性等特点。能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更加广阔的视野。[4]设计思维能为技术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应用,在利用技术之前从问题出发,将复杂混沌的景区安防痛点解构成清晰理性的设计需求后进行清晰的产品定义,再转化为技术层面产品。当前景区安防系统的产品开发便需要利用设计思维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义,用设计来精准定位景区场景下智能安防系统的真实需求,根据真实需求来设计针对性的安防产品。由于影响景区安防建设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本文基于景区安防系统的复杂性,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将其解构为三大板块,如图2所示,分别是景区综合管理、景区的保护和游客的安全三大景区安防建设的关键利益相关方。景区安防便可以三大板块为基础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厘清系统内各要素间的联系,洞悉各要素的设计需求。以景区综合管理、景区保护、游客安全三者为基本板块,景区安防系统的设计问题便可解构成多个维度,如图3所示。在景区的综合管理方面,构成景区综合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在景区的保护方面,影响景区保护板块的主要因素有景区自然资源保护、景区人文遗产保护与景区公共设施保护等;在游客的安全方面,游客安全板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游客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旅游体验与行为规范等。(三)系统分析模型构建。多维度的景区智能安防系统下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景区综合管理与游客安全的关系上,大部分景区将综合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模式的引进上,忽视了游客的作用。对于游客在景区内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也是提高旅游景区综合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反之,景区综合管理也是游客安全的主要保障;在景区保护与景区综合管理的关系上,景区的保护并非由安全管理单一负责,综合管理下的各系统对于景区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反之,景区综合管理系统除了受景区管理水平的影响之外,一个良好环境的景区也能够正面促进景区的综合管理;在游客安全与景区保护的关系上,游客的安全不仅受到景区安保人员的保护,良好的景区环境也能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反之,对于游客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是对游客安全负责的同时,也有利于景区的保护。因此,游客安全、景区保护、景区综合管理三者之间两两互相影响、互相维持,这种互为的关系构成了如图4所示的景区安防系统。景区智能安防建设是一个大系统,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安防产品的多样性。传统景区安防产品的单一性、安防措施的分散性将难以适应新时代下的安防建设需求。针对旅游景区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应基于景区安防系统下的现实问题而构建,以系统各维度间的影响因素为需求点设计相应的安防产品,将景区三个板块下的多个维度串联起来以盘活系统内各个因素。

三、景区智能安防建设痛点分析与设计策略

(一)痛点分析。景区安防建设现处于传统安防向智能化安防的转型阶段,部分建设了智能安防的景区存在现有智能安防设备难以对应其真实需求的问题。这便需要设计思维的介入,以寻找景区智能化安防系统建设下的准确产品定义。设计思维具有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性质,能够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文化语境,能够针对当下问题催生洞察力,进而寻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法,最终能够通过理性分析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5]面对当前诸多景区安防建设上的漏洞,安防系统需要重新架构,系统内产品的设计也需要重新定义。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比对,本文以设计导向的景区安防系统分析模型为问题研究架构,将现有景区安防系统及其产品的痛点放在景区综合管理、景区保护、游客安全三大板块上进行多个维度的需求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关键痛点:1.景区综合管理方面的痛点。(1)在安全管理方面:复合型景区幅员辽阔,工作人员常疲于应对各类安防事件;传统安保力量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反应慢,安防停留在人工排查、事后调查上;现有安防系统与景区真实需求的匹配度低、产品针对性差;现有安防系统完整度低、设备难以布局景区全域;现有安防产品开的发主要以技术为导向,以致产品类别单一、创新性差、外观粗糙、难以满足景区安防的多种需求;现有产品易用性差,技术型产品的操作不够人性化;现有产品性能及稳定性较差,常出现误报、漏报、延报等情况。(2)在信息管理方面:现有景区安防产品难以协同作用,属于封闭式系统;当前景区内信息收集、存储、显示与分析相关设施建设的不完备限制了信息管理的发展;传统景区信息屏幕的传递效率低,难以得到游客的关注。(3)在技术管理方面:当前景区管理人员的从业结构学历普遍偏弱,缺乏专业的景区管理知识;多数景区管理者在景区的建设开发上缺乏独特性、创新性、参与性;旅游业界对于数据收集和应用缺乏认识,景区安防建设有待智能化升级。2.景区保护方面的痛点。(1)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多数安防措施只保护重点对象而景区内其他资源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部分管理者盲目开发景区各项资源,致使其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一些安防措施过于直接,如景区安全防护网不仅成本高还影响动物的正常活动;地质地貌的自然退化无法及时监测与应对。(2)在人文遗产保护方面:多数景区面对火灾威胁时难以做到快速反应和有效应对;游客对人文遗产的破坏行为难以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制止;难以对因年代久远导致的古建筑自然风化提前预警及时反应;一些安防设备的不当应用间接造成了人文遗产的破坏情况。(3)在公共设施保护方面:景区复杂环境下的老旧设备运维成本高、故障率大、难以及时报修;景区公共设施及安防设备难以避免动植物活动的影响;景区复杂的环境挑战着硬件性能的寿命及稳定性;部分素质低的游客刻意损坏景区公共设施;现有设施设计上存在缺陷、安装与建设上存在不合理、不全面的问题。3.游客安全方面的痛点。(1)在游客人身安全方面:人群聚集、争执吵闹等突发事件常有发生;危险的自然环境、建设不当的基础设施等直接威胁着游客的安全;游客经常不顾景区告示作出攀爬、跨越等危险行为。(2)在行为规范方面:部分游客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乱投喂食物、在树上刻字、偷盗珍贵动植物、进入未开发区域等危险行难以及时有效制止;景区安全防范的建设仅是将文字直接印刷在标示牌上,传达性低、作用非常有限;(3)在游客旅游体验方面:在安防建设上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标准,保护措施过于粗糙甚至暴力,直接导致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变差;景区内物品遗失大多难以找回;大多数景区旅游项目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影响游客的逗留时间与消费欲望。(二)设计策略。景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不仅是游客及景区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但业界的解决方案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景区需要一个基于其真实需求的智能安防系统,系统内安防产品和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针对性,该系统可以方便景区的综合管理、保障景区和游客的安全,从而构成安全的旅游环境。随着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在景区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管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已迫在眉睫。[6]本文通过痛点分析及需求转化,得出以下景区智能安防建设的设计策略:1.景区智能安防系统的构建策略。(1)提高安防系统的匹配性:构建一个从景区综合管理、景区保护、游客安全三个板块出发的全方位安防系统,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设置多种安防产品和设备;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构建为景区的管理提供更为科学详细的规划建设策略,让景区的建设发展得以长期可持续;(2)增强系统联动反应能力:建设一个联动反馈的智能化安防系统,充分发挥技防和人防的结合;建设一个能够对景区安防事件进行快速有效反应的安防系统,事件发生前能及时预警、事件发生中能有效配合行动、事件发生后能降低事件的影响;加强安保人员应急演练,提高和安防系统的合作契合度。(3)扩大安防建设的维度;建设多维度景区安防系统,覆盖景区安防的多种需求以提升管理效率;将游客作为景区安防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安防管理进行游客行为分析以增加商业机会,不再局限于安防本身;安防建设将旅游体验考虑在内,优化游客用户体验以提升景区综合竞争力;2.景区智能安防产品的设计策略。(1)提高安防产品针对性:安防产品不再局限于监控设备,针对景区安防各细分场景的需求而设计开发;做全域布局的空间化无死角安防,弥补保卫力量的不足;安防产品与设备的外观形式需对景区环境、人文特色进行适当修饰协调。(2)增强安防产品的易用性:安防设施的硬件和软件需设计得傻瓜化,安保人员得以用更低的时间及认知成本掌握系统内各种设备的使用方式;产品和设备的购置成本、安装成本、检修成本低;利用区别于传统景区分散化的可视化管理方式,使管理更加集中、有效率,节省人力成本;(3)扩大产品智能化属性:安防产品的开发需利用最新安防技术,设计即时反馈和智能联动的智能安防化设备;设备脱离有线的束缚,可在景区复杂地段布局;能够全时无休地进行全天候安防;安防设备可以收集大数据辅助管理决策。

本文以设计导向的景区安防系统建设思路,构建了一个基于旅游景区真实需求的智能安防系统,让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更加适应景区真实需求。通过该系统下各维度上相应安防产品的设计,可构建一个基本版的景区安防系统,系统内其余各类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便可以基于该系统展开,以构成泛在的景区智能安防系统。改变传统景区安防的被动局面,以主动安防的方式,实现安防的智能化,让景区在智能化安防的建设下拥有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党安荣,张丹明,陈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1,27(09):15-21.

[2]唐纳德•A•诺曼,小柯.设计思维[J].设计,2015(12):115-122.

[3]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05):66-73.

[4]卢梦得,张凌浩.设计思维,为改变社会而设计——社会问题的设计解决之道[J].设计,2013(09):185-187.

[5]党向前.以设计思维指导传统手工艺产业摆脱红海市场[J].设计,2017(05):92-93.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一、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在水利风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建设方面的问题,而对于经营管理则缺乏足够的重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基本都是与河道综合治理以及江海湖河堤防达标等水利工程相结合而建设的,最初的建设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提升水质以及防洪等。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对水利风景区的后期维护管理以及经营管理方面则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利风景区在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基本可以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但在经营方面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风景区尚有较大的差距。就水利风景区的经济效益而言,有将近半数的景区可以实现盈利,但仍有很多水利风景区的经济效益不理想,甚至还存在着入不敷出的现象。并且不同的水利风景区所接待的游客人数差别很大,有的景区接待人数较多,甚至可以达到千万人次以上,而有的水利风景区接待人数则相对较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与景区的接待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则与水利风景区的经营管理有关。由于水利风景区的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各项条件设施等不完善,进而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二)水利风景区的品质有待提升。在水利风景区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加强后期的维护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水利风景区的正常经营,才能充分发挥出景观的效益。进行后期维护管理需要不断的投入,而很多水利风景区则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维护管理不到位,这会严重影响水利风景区品质提升,进而导致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缓慢。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缓慢,进而会影响到游客的数量,导致景区的收益降低,这会进一步的加剧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水利风景区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作用不仅是为满足人们的观光旅游需求,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维护水利工程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给予水利风景区一定的支持,但地方政府也会受到财力的限制,使得给予水利风景区的资金支持难以满足景区自身维护管理的需求。

二、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对策

(一)加强对经营管理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使得水利风景区有着十分显著的发展潜力。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推动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转变传统的“重建轻管”的思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水利风景区的相关设施,提升水利风景区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要加大对水利风景区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将其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能吸引人更能留得住人的景区,既要充分发挥出水利风景区的生态作用,也要保障水利风景区的经济效益,做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统一。(二)创建投融资体制机制。资金是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要想提升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但一些水利风景区在资金方面比较匮乏,难以满足水利风景区后期维护管理的需求,因此,需要创建投融资体制机制,为景区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在保证水生态安全以及水利工程安全的基础上,在资源统一支配调度、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将水利风景区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拓宽水利风景区资金来源渠道。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创新投融资模式,例如采用租赁承包、股份合作以及委托经营等方式,这既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利风景区的综合竞争力。(三)加快景区建设完善相关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形势也愈发激烈,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水利风景区要想能够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加快景区建设,不断完善相关设施,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首先要在水利风景区的规划阶段便尽量完善相关服务基础设施,并且在水利风景区建成之后加强维护和管理,结合旅游市场的变化形式制定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不断完善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水利风景区的旅游服务水平,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游客,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例如,水利风景区需要增设停车场、休息厅,甚至有条件的水利风景区还可以将无线网络覆盖景区等。这些措施可以带给游客更好的感受和体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利风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除此之外,水利风景区还应注重加强安全保障设施的建设,切实保障游客和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

综上所述,水利风景区的经营管理对于提升水利风景区的服务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障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乐平,许松华.江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模式研究——以庐山西海水利风景区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35(02):16-21.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8

­2005年,是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某工委、管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文化管理效益年”建设,大力开展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资源保护、综合整治、基础建设、文化研究、宣传促销、卫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全年重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25万余人次,实现非贸易收入9200多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山东省服务业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已进行了公示。回顾全年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新进展:

——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景区可持续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积极构筑规划约束屏障,《景区总体规划(修编)纲要》通过专家评审,为修编工作继续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标志着景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落实,相关调研和资料整理上报工作顺利完成,为构建依法保护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资源保护、规划前置审批、环境因素监测评估及应急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上报”的三及时管理方式顺利实施。景区信息监管系统和电子版景区边界拐点坐标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资源保护规范化、科技化水平显著提升。采石场(坑)关停和恢复计划初步实施,景区内遗留采石坑、被破坏山体等自然景观的治理工作逐步展开。“资源保护宣传月”活动和“爱山护山人家”评选活动顺利开展,社会各界及景区内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共查处各类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30余起,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及设施60余处,有效制止了各类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 ——生态崂山建设顺利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全面开展生态崂山建设,举行了生态崂山建设启动仪式,通过群众参与等多种形式,义务植树6000余株。采取管委出资、村民得益的办法,与周边村庄合作完成雨季造林800亩。加快推进风景林改造,完成巨峰、北九水游览区风景林改造1000亩,新栽植树木2万余株,林业结构明显改善。护林防火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护林防火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景区、各管理处和护林点(员)三级普查、监测和防治体系初步形成,春秋两季病虫害普查任务全面完成,森林病虫害监测能力显著提高。机动喷雾器、杀虫灯、诱捕器等多种防治器械配备到位,无公害防治手段更趋多元化,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能力大幅增强。古树名木标识牌更新工作全面完成,新增古树名木保护设施50余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重新对部分林区边界及界志进行确认,完成三个林区的界志图绘制和47处界志确认工作,林政档案建设更加完善,为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规划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崂山林场被省林业局授予“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先进单位”和“省级绿化先进单位”。

——文化资源全面整合,“文化崂山”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围绕“文化管理效益年”建设思路,紧紧依托“两院一基地”文化研究平台,积极开展崂山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易经文化的研究利用和成果转化工作,《崂山文化研究》、《华严寺与佛教》、《崂山餐霞诗集》等文化丛书编撰工作顺利进行。崂山康成书院教研中心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全面完工,崂山历史文化中心项目已进入规划实施阶段,为深入挖掘和展示景区文化内涵提供了有力保障。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崂山风景区居民社会与经济发展调查研究”、“崂山生态环境容量与自然灾害防治”等研究课题,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充分发挥节会交流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启动仪式、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国际螳螂拳比赛、中华养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学与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高层次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景区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更趋规范。积极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工作,景区旅游质量显著提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顺利通过,加快了景区管理服务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仰口新售检票站建设完工并顺利启用,南北线售检票工作流程逐步实施,优惠签单管理办法更加完善,景区利益维护机制更加成熟。全面推行市场经营准入制度,大力开展“诚实价格、诚信经营”的“双诚”活动,营造了诚信经营良好氛围。积极探索讲解员培训管理新模式,科学控制讲解员总量,进一步规范讲解员管理工作流程,推出景区讲解服务知名品牌,树立了文明导游新形象。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大工作力度,集中对太清游览区的封建迷信活动进行整治,查处封建迷信窝点9个,没收道具90余件。围绕打造“公正执法,真情服务”执法品牌的目标,努力建设流清“四无”示范路精品工程,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年作出行政处罚823起,流清票务稽查站查补票款272万元。建立科学卫生考评机制,实现对景区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的有效监管。认真做好星级公厕卫生设施维护,4所公厕被评为青岛市四星级旅游公厕。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和布局进一步改善。投资200余万元,初步完成了景区监控系统建设,大大提高了景区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化、自动化水平。对八水河至龙潭瀑、内三水至内六水游览路进行综合改造,消除了景区旅游安全瓶颈。北九水内四水、内七水景观型拦水坝建设竣工,增加库容5万余立方米,解决了部分景观季节性缺水、断水问题。太清、仰口、棋盘石旅游市场改造初具规模,旅游市场档次有了明显提升。针对自驾车出游增多的实际,增建扩建北九水观崂停车场、仰口停车场,增加停车面积3万余平方米,增加停车位近千个。采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标识,完成景区六个游览区共500余处标识系统的改造升级任务,自助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

——宣传促销体系更趋完善,景区竞争力不断增强。立足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组成的立体宣传体系,以专题片、专题报道、专版、宣传周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对外宣传报道,景区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积极参与“中国景区宣传月”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国生活类报刊“走近崂山”、“文学名家看崂山”等系列采风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文明崂山”建设的新成果。参加“中国青岛.亚太国际旅游交易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全面介绍了崂山风景区改革创新的优秀成果,树立了文明景区新形象。高规格完成吴邦国委员长视察崂山等接待工作,充分展示了文明崂山新形象,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机制日益完善,景区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通过双向选择等办法,选配确定各岗位人员,确保新用人机制顺利建立。建立AB角岗位工作责任制,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大力开展“爱岗敬业、卓越奉献”主题教育活动,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明显增强,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目标,结合《公务员法》实施及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及时更新了干部信息管理数据库,完善了干部考察工作制度。建立了景区处科级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景区干部职工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完成景区各单位领导班子跟踪考察,并根据考察情况,及时对部分干部进行了调整,干部配备更趋合理。完成景区处科级干部200余人次,组织基层各管理处处长等10余人赴北京参加青岛可持续发展高级研修班,全面提高了干部的培训层次,进一步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组织2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职称计算机、英语及经济、会计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新聘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人,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办理了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资格确认手续,确保了职工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连续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群团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四个阶段,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确保教育取得实效。全年共发展新党员15名,按期转正预备党员15名,组织33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党的知识培训。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推行廉政谈话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申报制度和定期自查制度,着重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财务制度,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景区活动,严把费用支出关,实现了对行政运行成本的有效控制。深入开展“铸造诚信”活动,景区有11个单位被评为“青岛市诚信示范岗”,有力地强化了景区广大职工的诚信意识,赋予了景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内涵。扎实开展团建工作,组织实施“青年读书修身计划”、“九水十八潭杯”读书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北九水管理处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

回顾景区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行政执法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大大制约了景区依法管理效力;应对“城市化”进程破坏景区资源的手段不够多,效果不理想;景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不够充实和丰富;部分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景区整体保护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工作领域的专业化水平不够高,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秩序管理的根源性问题尚未解决,综合整治还须持续深入等等。对上述问题,必须深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2006年工作要点

景区工委、管委确定2006年为景区“资源保护管理年”,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ISO9001和ISO14001管理体系推行为总抓手,紧扣“资源保护管理年”建设这一工作主题,以全面提升景区整体形象为总目标,大力加强“生态崂山、文化崂山、文明崂山”建设,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侵蚀,全面开展旅游秩序综合治理根源性问题的治理工作,实现向全国一流风景名胜区的新跨越,为全市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非贸易收入9500万元;加强文化研究与转化利用工作,培育形成富有景区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服务品牌;社会治安发案率控制在十万分之零点五以内;努力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森林火警控制在5起以内,避免重大山林火灾的发生。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依法保护体系,创新资源管理机制,推动景区管理由责任型向法制型、规范型转变

要按照“依法行政是前提、责任管理是核心、制度建设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资源保护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工作,进一步巩固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面推进“生态崂山”建设。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争取年内完成正式文本,并做好逐级上报审批工作。要制定和进一步完善《崂山风景区游赏和游览服务设施规划》,积极开展景区内用地、人口、产业、开发利用结构的课题研究,为依法有效保护景区资源提供保障。要继续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集中优势力量,下大力气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落实工作,为全面建立起运转高效、执法规范、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景区综合管理机制做好准备,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水平。要按照“依法治景、规划统一、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抓紧出台资源考核管理办法,加大管理查处力度,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对景区资源保护工作的影响。要严格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探索制定“生态崂山”长效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景区生态屏障功能。

二、加强景区资源基础研究,提升社会各界资源保护意识,推动资源管理由行政型向研究型、社会型转变

要积极围绕“深入探索、提升价值、科学利用、公众关注”的思路,强化景区基础性研究工作,深入挖掘景区资源内在价值,提升社会各界的资源保护意识。重点要做好“两项课题”研究,打造“两大平台”,提升景区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着力开展两项课题研究,深入挖掘景区资源价值。要全面开展景区古冰川资源遗迹普查,强化古冰川地质研究,努力做好自然资源调查、利用和保护工作,为建立“崂山古冰川地质公园”奠定坚实基础。要积极探索巨峰深度开发再研究课题,提升景区资源展示价值。要认真开展风景名胜资源动态调查,编写《崂山风景区景点资源现状与评价》和《资源管理宣传手册》,出版《崂山象形石集》和《崂山古树名木画册》,进一步丰富景区资源档案。

积极构建公众参与平台,推动资源保护工作社会化。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完善资源保护宣传体系,通过媒体互动、网络交流、学校教育等新型宣传方式,普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风景名胜区的功能、性质、定位、作用等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资源保护的意识。

加快推进数字平台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快景区边界确址进度,完成景区界志恢复和确认工作。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风景资源管理信息、风景资源管理监测和风景资源规划管理监察三大系统建设,构建集管理、监测、审核和信息传递于一体的新型“数字景区”平台。

三、强化景区森林资源管护,夯实景区可持续发展基础,推动森林资源建设由注重管理向管建并举转变

要突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抚育管理,重点加强“三系两林一机制”建设,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及林业规划建设工作,实现人与森林和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护林防火制度,补充修订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大力加强护林防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森林防火微波监控系统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在条件成熟时,能够立即投入建设。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森林防火监控软硬件建设,提升森林火灾预警、监测水平。

完善防虫控灾体系。要进一步加强防虫控灾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建中心测报点,扩大原有测报点规模,建成林业有害生物检测检疫实验室、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和档案室。做好病虫害防治物资储备和设备更新工作,完善防治设施,提高应对突发林业虫害的能力。加强对松材线虫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控,控制虫害的扩散蔓延,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完善目标管理体系。要按照“目标管理、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原则,健全林业资源管护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搞好景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执法力量作用,坚决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真正实现依法治景、依法治林的工作目标。继续开展景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研究,充实景区森林昆虫名录。深入开展风景林资源调查工作,建立完善景区风景林资源档案,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完成两大风景林改造任务。按照景观规划和树种规划要求,高标准完成1000亩风景林改造任务,确保巨峰和北九水游览区风景林改造达到预期效果。继续开展风景林资源调查工作,建立完善风景林树种四季动态变化图片档案,提高风景林科学管理水平。

形成成熟植树造林机制。要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植树造林机制,推动与周边村庄合作造林工作继续开展,完成在垭口至泉心河旅游沿线雨季造林800亩,进一步改善景区林业资源结构。

四、创新文化建设理念,强化文研机构作用,推动实现文化品牌向文化资源的转变

要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崂山”的目标,以“突出主题、深挖内涵、推动交流、扩大影响”为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文化载体作用,进一步提升景区影响力和知名度。

强化文研机构作用。紧紧依托“两院一基地”,继续组织开展高层次、宽领域、专题性文化课题研究,大力推动崂山文化研究及转化利用工作实现新突破。加快景区文化史料搜集整理进度,组织举行《崂山地域文化发掘与探索》学术研讨会,完成《崂山民俗》的编写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景区史料库。继续深入开展道教、佛教、易经文化的挖掘研究工作,确保《太清宫志研究》、《崂山名胜》等文化丛书及时编撰完成。积极开展文物宗教课题研究,确保年内完成《崂山风景区历史文物遗址遗迹可利用价值研究》。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与山东大学合作,完善康成书院历史文化研究功能,将康成书院教研中心打造成崭新的文化研究、交流和培训平台。做好崂山历史文化中心建设准备工作,完成崂山康成书院“崂山名人与名作”文化长廊建设。

强化景区宗教事务管理。要以打造“全国道教文化中心”为目标,强化宗教事务属地管理职能,初步实现景区宗教事务统一管理格局。华严寺、蔚竹庵、华楼宫等三处宗教场所正式对外开放,宗教活动相应恢复。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等场所的修缮工作初步完成。

五、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丰富景区游览功能,努力推动旅游产品向旅游精品转变

要围绕实现“服务设施人本化、旅游功能全面化、宣传促销体系化”的目标,着力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水平,完善景区旅游服务功能,扩大景区影响力,提升景区亲和力,努力打造旅游精品。

服务设施人本化。要按照国际化标准科学设置,进一步完善景区标识系统体系,提升自助游功能。完善景区停车场所建设布局,增强景区车辆容纳能力。不断完善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旅游功能全面化。要突出景区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将旅游与体育相结合,将观光与体验相结合,将消费与健身相结合,积极进行大河东等集旅游、运动、购物、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筹建工作。传统景点要不断注入文化内涵,同时要注重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提高科技含量,做到常看常新、常游常新。

宣传促销体系化。要继续在《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等报刊开辟崂山景区专版,加强景区景点和工作成果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打造“文明崂山”新形象。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增加景区宣传片播放密度,进一步提升景区知名度。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作用,着力提升景区影响力。做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的参展准备工作,拓展景区宣传营销渠道。

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工作流程,推动旅游秩序管理工作由控制型向引导型转变

要从建设和谐、文明景区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教育培训的关系,综合整治与机制建设的关系,控制规模与引导方向的关系,针对影响景区旅游秩序的根源性问题,全面抓好教育培训、综合整治、市场管理、票务管理四大机制建设,争取实现景区旅游秩序根本好转。

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把经营业户和景区讲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景区整体教育培训计划,强化景区经营业户文明经营、诚信经营意识,提升景区讲解员队伍整体素质,为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好转提供保障。

完善重点整治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机制。要针对景区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以打击封建迷信、治理野导和无证营运为主题的“三大战役”,重点治理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行为。强化旅游秩序治理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开展“综合整治月”、联合执法和动态监管、实时巡查等措施,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切实保障景区良好旅游秩序。强化“四无”示范路建设,将“四无”示范路建设延伸至八水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继续完善安全工作预防机制和全员责任制,确保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全面落实景区卫生百分制考核细则,保持景区良好的环境容貌。

建立规范的市场管理机制。要完善市场准营制度建设,将市场准营与市场规划、市场管理相结合,引入动态监管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和综合评价机制,严格控制市场建设规模,全面提升市场档次。规范经营业主经营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管理。

建立严格的票务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协议旅行社签单优惠管理办法和优惠促销政策,严格落实景区票务管理规定。规范门票领用程序和优惠凭证办理程序,做好登记记录工作。强化售检票管理,严格售检票岗位工作纪律,加强票务督查,确保票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七、大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狠练管理服务内功,推动景区从服务品牌创建向服务品牌经营的转变

要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风景名胜行业发展实际,在党建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中,突出抓好“五个一”工程建设,即:抓好一项建设、完善一套机制、确立一项理念、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一种作风。

抓好党的建设工作。要全面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执政水平。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重点抓好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坚持季度集中学习制度,全年举办2-3次读书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分期分批分专业组织景区科及以上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目标,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工作活力,实现群众满意、促进工作的目标。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工作,发展党员15名。

完善人事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干部交流轮岗等制度,调整充实景区后备干部队伍,组织开展机关空缺处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工作,推进基层事业单位空缺中层领导职位中竞争上岗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标准、程序选拔任用干部,扩大考察层面,将跟踪考察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中层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开展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重点抓好景区副科级以上干部MPA核心课程培训班和处科级干部培训班两个培训班,积极探索干部职工开放式培训的路子,提高培训实效性。完善景区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改革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调动、辞职、解聘、考核等工作流程。将规范化补贴与考核管理相结合,强化月度考核管理,形成科学考核评测机制。规范季节用工、特殊岗位用工聘用程序,制定统一用工协议。积极探索租赁用工制度,对部分驾驶员、导游员等岗位实行租赁用工,降低人力资源费用支出。

确立专业型人才培训理念。要围绕建设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和开拓型干部职工队伍的目标,不断创新干部职工冬训形式,改进培训方法,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冬训内容,系统性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实现景区人才队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继续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促进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提高。

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卓越奉献”的氛围。要创新干部职工冬训形式,改进培训方法,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冬训内容。要继续开展“双学三创”和“爱岗敬业、卓越奉献”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干部职工队伍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意识。组织开展以技能比赛为主要形式的各类竞赛活动,丰富职工文体生活,增强岗位技能。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9

第一条为加强对城市风景区和广场的保护与管理,维护其正常的秩序和良好的游览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城市风景区和广场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风景区,是指在*市城市规划区内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市人民政府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闲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城市广场,是指在*市城市规划区内经过绿化、亮化,配置一定的公共设施,免费开放,供市民进行休息、娱乐、观赏、健身和举办公益活动,具有一定规模的景观工程设施。

第三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市政府负责城市风景区和广场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规划、公安、环保、工商、国土资源、交通、民政、质监、安监、河务管理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风景区和广场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风景区和广场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城市风景区和广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景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和破坏。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城市风景区和广场环境的义务,并有权检举、制止污染和破坏城市风景区和广场环境的行为。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城市风景区及广场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必须制定规划。城市风景区及广场规划由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环保和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城市风景区及广场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

第八条在城市风景区及广场内从事各项建设活动,必须按照规划进行。

根据规划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等项目建设的,必须经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九条城市风景区及广场内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必须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符合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设项目的设计布局、高度、体量、造型和色彩等,必须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第十条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应参与对城市风景区(广场)内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第三章管理与维护

第十一条城市风景区(广场)内的场地、水体保洁、绿化、设施、卫生、安全、秩序统一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环保、水利、河务部门协助做好城市风景区(广场)内水体的水质保护和水量控制工作。

第十二条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城市风景区和广场的管理,保持景观、设施、环境达到规范要求,为游人提供优美、舒适的休憩场所。

(一)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保持景区内道路及各项环境卫生设施的整洁与完好;

(二)加强绿化养护的管理,植物配置要做到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并保持造型美观和长势良好;

(三)加强水面卫生的管理,及时打捞水面漂浮物,保持水体清洁,并视水质情况组织清淤换水;

(四)加强场地、灯光、喷泉、建筑小品等设施的管理,出现破损、毁坏及时修复,保持各项设施功能良好、整洁美观;

(五)加强防汛、防火和安全用电以及水上活动、节假日游览活动和游乐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险要地段和部位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牌,及时排除危树、枯枝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消防和抢救器材并定期保养、更新。

第十三条在城市风景区(广场)内的单位,应服从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其物业管理,按风景区(广场)统一规划自行负责。

第十四条未经批准,禁止车辆进入城市风景区(广场)。特殊情况经批准进入城市风景区(广场)内的车辆,应按规定路线行驶并按规定地点停放。

准许车辆进入的城市风景区和广场应设立明显标识,标明准许进入的车辆类型及时间规定。

第十五条游客车辆应停放在停车场。风景区(广场)停车场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划统一设置和管理。

第十六条城市风景区(广场)内应设置导游图牌和服务标示牌,原则上不得设置商业性户外广告。

确需设置旗帜、条幅、气球及充气拱门等软体广告,应经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城市风景区(广场)内商业经营项目的设置,应服从城市风景区(广场)的游览娱乐功能,并严格实行总量控制。

在城市风景区(广场)内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应征得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依法办理其他有关手续后,方可在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地点和划定的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经批准经营的摊点,设施应整洁规范,标志统一,按批准的时限和经营种类经营,不得擅自改变经营地点、扩大经营场地范围,并保持摊点周围容貌整洁。

第十八条城市风景区(广场)内经批准设置的各项公共设施和游乐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保养,保持整洁、完好。

第十九条城市风景区(广场)内涉及人身安全的游乐项目竣工后,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定期检测、维修保养。

游乐设施的操作、管理、维修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持证上岗。

第二十条在城市风景区(广场)内从事水上活动的经营者,必须配备救生设施。

第二十一条进入城市风景区和广场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应自觉维护城市风景区和广场的公共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自觉爱护绿化,保护各类绿化设施;自觉维护市政公用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完好。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城市风景区和广场场地上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因建设等特殊需要临时堆放物料、搭建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必须经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场地占用费后,方可占用。占用期满后,应及时恢复场地原状。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城市风景区(广场)水体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及工业废渣。

第二十四条城市风景区(广场)内严禁下列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乱倒废弃物及污水;

(二)采摘花卉,砍伐、折损、刻划树木;

(三)践踏花坛或封闭的绿地、草坪,在绿地内堆放杂物、挖坑取土或倚树搭棚;

(四)在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上乱贴、乱刻、乱画、乱涂;

(五)散发广告;

(六)挪动、侵占、毁坏、偷盗果皮箱、路灯及其他公共设施;

(七)焚烧树叶、垃圾;

(八)擅自从事摆摊设点、兜售物品、杂耍卖艺或其他经营性活动;

(九)擅自设置旗帜、条幅、气球及充气拱门等物;

(十)擅自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

(十一)携带犬类宠物进入;

(十二)酗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以及进行宣传淫秽、色情、迷信和暴力活动;

(十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风景区(广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等),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土建工程造价的3%至10%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未经批准,在风景区(广场)内擅自设置城市雕塑的,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七)项规定,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并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一)、(二)项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拆除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以下罚款:

(一)未经审批,在风景区(广场)内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影响市容的,处以500至1000元罚款;

(二)未经批准,擅自在风景区(广场)内堆放物料、乱搭乱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影响市容的,按占地面积处以每日每平方米5至10元罚款。

第二十八条擅自占用或者毁坏风景区(广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环卫设施、园林绿地的,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在风景区(广场)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二)、(八)、(十一)项规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污物、乱倒污水的,处以10元以下罚款;

(二)乱贴、乱画、乱写、乱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的,处以100元以下罚款;

(三)经批准设置的商业网点经营者不能保持周围环境整洁卫生的,处以20元以下罚款;

(四)焚烧树叶、垃圾的,处以5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对擅自改变指定的经营场所,随意在城市风景区(广场)内设点经营,不服从监督管理的,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工商总局《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采摘花卉,砍伐、折损、刻划树木的,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项规定,责令停止侵害,并处以赔偿费1-3倍罚款。

第三十二条擅自向城市风景区(广场)内水体排放污水的,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责令停止排放,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向风景区(广场)内水体倾倒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的,由风景区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九条第(四)项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篇10

2009年是我委切实巩固好××湖环境保护整治工作成果,全面加快推进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确定的女儿国项目、环湖公路、4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重大项目建设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市委、政府旅游强市“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难而上、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肩负起“决战××湖”的历史使命,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实施好阳光政府和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继续坚持“一手抓保护管理、一手抓规划建设、一手抓基础工作、一手抓招商引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方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和谐景区、促进景区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全面加大项目筹融资和创意招商工作力度,女儿国项目己正式启动建设,景区项目筹融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湖公路和银湖岛渡假村建设全面加快,4a级景区创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a评专家组终评,使景区综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序轨道,有力促进了××湖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现将我委一年来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女儿国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

一年来,根据省、市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及要求,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配合投资商搞好女儿国项目修建性详规的调整和地质勘查等各项前期工作,多渠道开展项目筹融资,进一步加快推进女儿国项目、环湖公路和4a级景区创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

(一)女儿国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一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精神,加快推进女儿国项目建设。一年来,我委积极配合投资商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项目规划和地勘等前期工作。2009年7月8日,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的××女儿国投资控股公司,××湖女儿国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女儿国项目建设用地规模为175公顷,总投资约36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与××湖支线机场建设同步完成。7月8日,与上海中帮置业集团、上海米丘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了“××湖女儿国镇项目启动仪式”,邀请十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并对项目情况和启动仪式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二是为了加快推进女儿国项目建设,我委积极争取省、市农发行的信贷支持,共筹措7000万元资金配套建设××湖环湖公路和支持××湖支线机场建设工作。现完成××湖环湖公路3000万元的投资建设任务,拨付××湖支线机场前期工作经费1100万元,确保了××湖景区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成了里格摩梭文化展示中心的硬件建设。

三是为保障女儿国项目建设对供电的需求,积极配合电力部门投资3600万元实施建设了11万千伏的女儿国项目供电线路和变电站。

(二)环湖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环湖公路总长26公里,项目总投资8240万元。共分三个标段:ⅰ标段竹地至四川大嘴,里程10.04公里,已于2009年5月建成通车,完成投资1700万元;ii标段竹地垭口至大渔坝,里程6.28公里,总投资1300万元,现己完成投资1100万元。同时,还投资150万元搬迁建设了总长5.3公里的污水压力管道,力争2010年5月份全面完成;ⅲ标段三家村至山垮,总里程10.32公里,现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确保景区稳定,我委于2009年9月投资80多万元实施了三家村至蒗放的关爱民生保通工程。

(三)切实做好摩梭生态文化村落保护规划等前期工作

一年来,为完整的保护好××湖景区的摩梭生态文化村落,实现××湖景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我委从环××湖和永宁坝公路主干线一带的19个摩梭村寨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50户摩梭母系大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并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环××湖及永宁坝摩梭生态文化村落保护性规划》,该文本己通过市级专家评审。同时,配合市规划局启动了永宁集镇和拉伯至开基桥规划编制工作,计划2010年2月完成。

(四)银湖岛度假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通过我委积极配合投资商协调各方关系,2009年,经过一年的时间,银湖岛度假村总统别墅区2号、3号、4号、5号、6号别墅楼完工,二十八间套房、标房,四十个床位现已投入试营运阶段;总统一号别墅区土建工程己基本完成,并将进入装修收尾阶段。总统一号别墅区总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近1.5亿元。

(五)加强景区美化、绿化工作,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一年来,为进一步巩固××湖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果,我委切实加大投资,认真做好景区美化、绿化工作。

一是完成竹地垭口至四川大嘴及洛水片区植树绿化工程,共栽种柏杨、杜仲等绿化树木35300株。其中:湖滨带沿路种植柏杨树及垂柳3800株;环湖路沿线、洛水、三家村、污水处理厂共种植杜仲树苗31500株;在乌马河至洛水湖滨带购置8条猪槽船种植花卉,里格垭口至索道沿线种植波斯菊30亩。

二是先后租用洛水、红崖子、里格土地280亩,用于种植雪桃、雪梨、梅子等经济果木,同时套种田间矮杆植物绿肥、葵花及土豆。目前己在洛水片区种植雪桃11600株,里格村种植雪桃、雪梨、梅子共1500株,土豆10亩。

三是完成落水湖滨带绿化工程(仿生态水泥围栏)1750m。

四是完成洛水村过境公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为2462.2m2,土方平整890.4m2、绿化种植、绿化养护、木栏杆2296.1m等。

(六)积极配合××湖支线机场建设

目前,××湖支线机场进场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我委正积极配合市、县相关部门开展支线机场建设的相关工作,计划2010年开工建设。

二、景区保护管理和旅游发展取得新成绩,4a创建通过终评

(一)4a级景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终评

按照××市委、政府的总体要求,我委于2008年开始启动4a级景区创建工作。为了成功申报4a级景区,2009年来,我委投资500万元整改完善了景区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主要包括:××湖风光观景台、3个生态停车场、3个星级旅游厕所、游客接待中心、餐饮接待中心、旅游商品购物中心、2处游船码头、医疗救护站、导游服务处、摩梭文化博物馆、摩梭文化演绎中心等设施设备和服务项目。2009年3月,完成了4a级景区创建申报文本及相关文字、图片、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编辑归档工作。2009年6月,4a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评。11月22日,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a评专家,对××湖景区进行了终评,获得总评基准分数870分。××湖景区4a创建工作己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终评,标志着景区旅游接待服务和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旅游接待经营收入情况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委进一步加强景区门票征收管理和对外宣传促销工作力度,积极树立景区品牌形象,使××湖景区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有所增长。2009年,预计××湖景区接待游客50万人次,门票收入13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16%、4.83%和7.56%。

(三)建立健全管理职能,旅游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序轨道

一是组建景区旅游服务管理机构,打造管理团队。为进一步提升××湖景区的整体竞争力,打造女儿国旅游高端品牌形象,促进××湖旅游业健康发展。我委于2009年1月18日,组建成立了××××湖旅游开发公司下属的××女儿国旅游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游客服务功能建设。增设了里格、洛水码头和达巴三个游客咨询服务点。配套建设了××湖景区旅游结算中心,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规范管理旅游团队进入××湖景区,促进门票销售,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资金流向,规避债务纠纷。

二是切实加强综合管理,进一步规范景区旅游市场。为加强景区内所有经营活动的特许准入管理制度,我委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景区各经营户,实地察看是否符合申领《准营证》的相关要求,并建立健全《准营证》审批会议制度,严格按照景区管理处关于市场准入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凡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必须服从景区管理机构的督察管理,从源头上严把经营活动的规范管理关。到目前为止,××湖景区新批办《准营证》28户,换证251户,基本完成了洛水、里格、小洛水、蒗放四个村的《准营证》审批及年检换证工作。使景区综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序轨道。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游客投诉制度。一年来,我委积极组织综合管理科和稽查队人员对黑车、黑导和无证经营户进行严查、严打,严肃处理了7起当地黑车藏带游客逃票事件。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湖风景区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及时完善了景区游客投诉与处理程序,积极为游客提供热情便利的服务。全年共处理游客投诉案件18起,协调处理因划船引发的游客纠纷案件5起,较好的完成了景区旅游投诉处理工作,让外来游客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满意的答复,树立了管委会在游客中的良好形象。

(四)切实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认真处理好××湖旅游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的重要决定上来,我委认真处理了××湖保护管理和旅游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严格景区民居建设规划管理工作。针对景区内出现的民居建筑乱建乱盖和未批先建的违规现象,我委先后多次召开景区民居建设规划审核工作会议,对符合《××湖景区综合规划》和相关法规要求的民居建设户,在接到农户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及时给予批复;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和未批先建的农户,由我委和景区管理处作出不允许修建的明确回复,并及时下达了停建通知书。到目前为止,我委已严格按照民居建房审核流程,在规定时间内,对符合规划审核程序和相关条例规定的31户民居建筑给予了批复。同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依法对洛水、里格、小洛水等村寨的12户违规违章建筑下发了停建通知书,并请求县人民政府和县法院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违章建筑户给予依法处理。通过严格民居建设的规划审批管理程序和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了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增强了景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树立了管委会保护景区环境资源、严格依法治旅的良好形象。

二是严格规范广告招示牌设置等旅游从业行为。一年来,共拆除各种不协调广告招示牌58个,按规范要求设置广告招示牌29个。与市委党校联合,邀请专家在景区举办系列知识讲座,得到了景区干部群众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努力促进环境卫生的有序管理。针对景区环境卫生还存在一些死角、环卫整治工作战线长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管理服务公司的领导,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努力提高人员素质,认真搞好洛水、里格、三家村、尼寨、小洛水等沿湖村寨及景点的绿化、美化和门前三包责任制,认真做到定人、定岗、定线,定期对景区公路、标示牌、垃圾桶、路灯、污水处理设施、绿化设施进行维护,严格禁止在湖边洗衣、洗车、停车及乱扔垃圾,切实抓好节能减排,有效提升了景区环境质量。一年来,共清运及焚烧各种垃圾1345吨,处理污水量26.4万吨。

四是加强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督促××湖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湖景区专职消防队》的要求,结合景区具体实际情况,我委及时组建了由稽查队和环境公司人员参加的景区兼职消防队。进一步加强景区消防安全教育和整治工作,严禁外来游客在景区内生火做饭。一年来,我委与消防部门、海事处共同开展了对里格、洛水、三家村、小洛水等沿湖村寨村民的水上安全和消防安全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共500人次;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与宁蒗县林业、消防等相关部门一道共同带领景区各族群众及时扑救了民居火灾两起,扑灭了森林火灾一起。

五是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宁蒗县西布河乡马龙湾村和红桥乡大梨树村,认真开展扶贫挂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针对马龙湾自然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我委投资3万元与市科协联合实施了马龙湾自然村10千伏通电工程、人马驿道工程和群众人畜饮水工程。同时,配套10万元资金修建了红桥乡大梨树村通村公路。进一步带动了贫困山区的科学发展。

六是为切实解决好在建设污水处理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遗留问题,结合“保稳定”和关爱民生工程的实施,于今年4月份投资50万元实施了竹地摩梭村的通村弹石公路给水管网维护和竹地垭口至女儿国格姆女神山庄的弹石路面工程。9月份,又投资80多万元实施了三家村到蒗放的10.32公里关爱民生保畅通工程,切实为景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景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七是切实抓好景区收费站、稽查队、游客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的服务工作。做到热情、耐心、细致地解答游客咨询,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使各项服务完成率达到100%,游客满意率达到98%,树立了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

三、切实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树立景区品牌形象

一年来,我委通过新闻媒体与网站,及时全面报道女儿国项目和环湖公路、4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使××湖得到了多渠道的对外宣传,为景区品牌形象的树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是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共同关注栏目》和云南电视台、××电视台、攀枝花电视台、《中国环境报》、《旅游周刊》、《云南日报》、《××日报》等对外宣传媒体,全面报道××湖景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情况。

二是利用管委会门户网站和阳光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网站××湖景区女儿国项目、环湖公路和4a级景区创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息信98条。

三是结合中国婚俗文化节在××湖举行闭幕式和××雪山音乐节的举办,积极组织开展了5•1黄金周期间××人游××湖和10月国庆节期间省内外中高端游客游××湖活动。

四是在里格、洛水码头和达巴三个游客咨询服务点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民族音像制品、民族工艺品(披肩、服饰等)和文化书籍的对外宣传促销,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五是利用《玉龙山》杂志出版发行了1万册《中国•××湖女儿国传奇之旅》专刊,通过航空、酒店、客栈、移动vip客户等多种渠道加大景区的对外宣传。2009年,××湖景区荣获“中国十大最美湖泊”、“中国十大生态名湖”等荣誉称号。

四、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落实,促进景区科学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按照中央、省委,以及市委、政府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及要求,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认真落实行政问责办法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确保市委、政府以及管委会一系列重大决策落实到位,确保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和公信力,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大力推进××湖景区生态文明建设,自觉肩负起“决战××湖”的历史使命,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和谐景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成立领导机构,抓好组织落实

根据2009年2月召开的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及要求,我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党组成员、管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管委会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管委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认真细化和分解我委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制定了《××湖管委会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方案》以及责任书,由管委会第一责任人分别与各科室、开发公司、环境管理公司、女儿国游客服务管理公司及项目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了各科室、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做到明确职责,狠抓落实。真正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科室及部门负责人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教育学习,完善规章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管委会干部职工的从政从业行为,落实好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指导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一年来,我委结合行政问责办法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的开展,始终把强化教育学习和制度的完善落实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

一是建立每月一次的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制度,通过有计划、有要求、有中心发言的理论学习研讨,不断提高管委会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的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

二是建立每周一次的景区例会制度,规定每个星期一由带班领导组织召开景区例会,及时传达学习相关的文件,及时收集通报景区工作信息,抓好各项工作的督促落实。

三是健全每月一至二次的管委会党组、主任办公会议和女儿国项目环湖公路、4a级景区创建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指挥部工作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安排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整治等方面的重要工作,认真解决好涉及景区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四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保质保量开好半年一次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通过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中,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办事程序公开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努力实现管委会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五是为切实加强和完善管委会内部干部职工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委坚持实事求是和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针对干部职工在执行景区工作日和开展后勤保障、接待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和漏洞,把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立足景区实际,总结好的做法,提炼好的经验,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先后制定和出台了××××湖省级旅游区管委会《干部职工景区工作日补充规定》《车辆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职工差旅费管理制度》《女职工生育期休假相关规定》等5项制度,严格实行员工上下班指纹考勤管理制度;规范车辆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车辆维护派修审批程序,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建立健全单位财经管理制度、项目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和标准,成立了考评管理督查工作小组,认真开展督查工作。一年来,我委重点对景区工作日执行情况、环湖公路建设、景区门票征收管理、景区美化、绿化等各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公开奖罚。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形成了管理与落实的长效机制。

六是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在开展“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中,管委会干部职工始终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做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注重把作风建设教育活动与创建和谐景区相结合,积极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工作。管委会党员干部分别与景区内10户贫困党员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落实了价值20000多元的生产生活物资。结合“九个一”活动的开展,我委采取了集中学习与自学相集合的方法,邀请云大旅游学院和市委党校的老师到景区举办了为期2天的干部作风教育专题讲座,116名景区工作人员参加了学习,全年累计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培训学习共689人次,推荐干部职工累计参加市级以上培训学习56人次。

(三)结合景区项目建设,注重源头治理

随着女儿国项目、环湖公路和4a级景区创建等重点项目的启动实施,管委会领导班子着眼于强化对权力的制约,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列入××湖景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的重要议程,列入管委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一是对景区在建的所有重点工程项目都签定了廉政合同,同时管委会与每个项目负责人签订了工程项目建设责任书,要求项目负责人严格按国家有关施工管理规范把好质量关,积极配合工程监理单位搞好工程质量监理,发现施工设计与现场不符的地方,应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二是成立项目督查组,对景区在建工程开展不定期的督查,通过深入开展督查工作,全面加强了对工程质量、进度及项目资金运行情况的监督与管理。

三是严格项目工程资金的使用管理。凡涉及项目建设资金的拨付,由项目负责人签字、报财务审计科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提交项目建设指挥部审批同意后方可拨付;凡涉及项目工程量增减确需变更设计、增加资金投入,由项目负责人向指挥部提出书面报告,经项目建设指挥部工程组、技术专家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到实地踏勘、会审认定并报经规划建设指挥部研究同意后,方可进行实施。

(四)认真开展清查单位“小金库”和收入管理情况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认真开展清查市直预算单位“小金库”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委及时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开展了“小金库”自查工作并且请审计部门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管委员会为了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资金管理体系,加强了各项资金的管理,不存在“小金库”,无其他违纪违规的情况。

(五)落实八项工作机制,拓宽党内民主渠道

一年来,我委根据景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工作的实际,不断改革和完善景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并形成了党风廉政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督查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保障机制、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建立和完善管委会决策机制,积极推进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对事关景区发展的相关规划以及项目建设,管委会都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景区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拓宽了党内民主和联系群众的渠道。

(六)切实加强党、团和工会组织建设

一年来,我委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工作。组建了管委会党总支下属的环境公司党支部,积极发展了3名预备党员,正式将5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市流动党员驿站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委结合景区工作实际,认真制定了××湖流动党员驿站服务制度,及时实施了××湖流动党员驿站建设工作,在游客比较集中的洛水和里格村设立了党员流动驿站。认真落实“十有”标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驿站服务党员、服务人民群众的窗口作用。

(七)认真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

××湖管委会既是面向景区和群众的政府职能管理机构,又是面向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服务窗口单位。为了树立好管委会立足景区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全面提高干部职工依法办事正确履职的能力,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行政问责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成立了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办公室,精心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力的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四项制度”。

一是把贯彻实施行政问责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与我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

二是将重大决策听证与搞好环××湖及永宁坝摩梭生态文化村落保护性规划编制、景区门票征管和排污费用征收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决策行为,提高景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三是将重要事项公示与景区村民民居建设规划审核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运行管理体制,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工作落实。一年来,我委按照重要事项公示程序先后对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景区规划要求的4户民居建设申请户下达了不予审核回复意见,对未办理任何规划审批手续便进行建设的12户违规违章建筑下发了停建通知书。

四是将重点工作通报与积极推进女儿国项目、环湖公路和4a级景区创建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我委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增强我委的工作透明度。

五是将政务信息查询与全面加强旅游行业、文化市场、门票征收管理和景区开发建设工作相结合。方便公众获取政务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范政务信息查询服务行为。

六是把贯彻实施“四项制度”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积极组织管委会各科室、门票站、稽查队、环境管理公司、游客服务公司等部门的48名干部职工参与了行政问责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知识竞赛活动。

总之,为确保行政问责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有效实施,我委认真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并配置了5166900,5886009两部“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

(八)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中共××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管委会及时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制定了管委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2009年3月22日,管委会领导班子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学习实践活动,2009年8月31日,管委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结束。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积极行动,突出主题,结合实际,务求实效,确保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扎实深入。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劲,有力促进了景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五、2010年工作计划

(一)搞好服务,切实加快女儿国项目和银湖岛度假村等的推进工作。

(二)继续抓好环湖竹地至洛水湖滨道路建设工程,确保2010年5月1日前正式投入使用。

(三)进一步巩固4a创建成果,努力提高景区管理和旅游服务水平。

(四)切实做好以《花楼恋歌》为主的景区旅游产品打造工作,争取推出一台较高质量的摩梭风情展示节目。

(五)做好门票调价工作,进一步加强门票征管和站点建设,争取景区收入有新提高。

(六)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力度,争取在项目筹融资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方面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