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中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18-01

前言: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分支之一:中医,如何在市场中不断发扬光大,是一个摆在所有中医院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构建中医院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传统医学,是摆在所有中医院面前的一个难题。

作为社会文化体系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表现方式,医院文化是一种由团队精神和文化积累出的,医院在经营期间及其职工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期间所表现出的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等,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服务过程中所积累沉淀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也是一个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医院文化,一方面,它具有医疗行业的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文化的通性:医院的内生增长性,职工的内部凝聚力、人才的激励奖罚机制等;以及医院的形象所塑造的市场竞争力,如医院的市场形象、外部信誉,亲和力等。

中医学,源远流长,曾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相较于西医,中医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崇尚自然,献身精神等方面。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中医学的传承者,中医院更应该大力建设中医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新时代的中医院。

一、中医院构建医院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一)构建核心价值观:由于历史发展等诸多原因,中医院建院时间普遍较短,大多数是在解放后成立的,由于时间不长,且从建院初始往往就形成中西医并存的状态,建国初期,我国医疗水平比较低,因此吸收西医方面较多的先进技术,技术的引进导致意识形态多样化,有些中医院因此失去了自身特色,在患者看来,并不比其他医院更有特色,而要构建中医院特色文化,则首先需要对中医院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整合,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向心力,进而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发扬光大中医学。(二)提升医院集体凝聚力一个集体是否优秀,是否团结向上,首先就表现在这个集体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当员工在一个彼此拥有同样价值观的团队中进行工作,共同的价值观将会使其形成共同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构建拥有共同文化的员工团队将大大提高组织人员的向心力,反过来,人员的向心力提高了,则对于新成员的溶入又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这样不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遇到什么困难,医护人员都能心往一处使,力向一处用。(三)提高执行效率一个单位的政策制度制定再好,财务细则规定再细,如果没有良好的执行力,则一切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集体没有良好的向心力,则任何制度与任何命令,都将大打折扣,因为人员的心态积极与否,决定了这个集体的执行效率高下,是否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制度控制,物质分配合理外,员工的心理情绪也需要进行调节。因此,构建中医院文化,创造共同的精神、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才能将医院的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进而提高医院制度的执行力,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四)提升竞争力俗话说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下,整个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市场呈现出服务供应迅速增长的趋势,于是酒深也怕巷子深了。如今人们在进行服务消费的时候,较以往更加注重品牌效应,所以,现代医院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硬件的竞争,各类的软实力也成为人们选择的重要指标,树立医院的形象与社会声誉,创建中医院的品牌形象,从而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中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之道。

二、构建中医院文化体系的实施和操作方法

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群众口碑,是当代中医院责无旁贷的责任。建设中医文化,需要中医院通过良好的服务、过硬的技术来实现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建立良性循环,扩大中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仅仅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够的,通过成立院领导挂帅的工作检查小组,将文化建设任务分配到科室,定期检查文化建设工作进度,并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工作目标计划,将中医院建设成为中医文化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土壤。(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中医院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医院就在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专门负责制定计划、确定考核方案、检查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医院各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二)长远规划,持续发展。中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医院对此要有一个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一些文化方面的元素或者艺术手段展现中医院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的氛围,同时在服务理念上展现传统中医文化:杏林春暖、大医精诚等,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使人们在需要就医时会倾向于在中医院接受治疗,从而扩大中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三)加强考核,注重实效。。医院需要将文化建设列为各科室年度考核目标之一,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阶段性评估,其考核科目包括:理念认同度、工作执行效率和文化表象建设进度等,切实把这项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体现医院价值观念的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作者单位:无锡市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18.

[2]唐汉钧.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外科卷[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6.56.

[3]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96-1049.

篇2

不同的举止、不一样的谈吐、不一样的喜好,这些都构成了中西方明显的文化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便形成了不同民族间交流的障碍。这种交流的障碍表现在很多方面。

龙作为中国的图腾,在我们心中以一种威严而神圣的形象存在着。在西方,希伯来文化(Hebrew)中龙本是拥有不限力量的神圣之物,甚至后来的凯尔特人(Celt)也一度崇拜于龙(dragon),直到基督教诞生后,龙被贬为“恶魔”。今天,大多数西方人认为龙是一种富有力量的邪恶象征。这正如我们认为猫头鹰是不吉利的,而在西方人眼中它确实充满智慧的,从“as wise as an owl”这句话中我们便可窥见一斑。还有,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很重视长幼尊卑,我们不会直呼长辈的大名。在西方则不同,他们更注重平等,他们认为父子、爷孙都应该是朋友,而朋友之间直呼其名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在听到儿子称呼父亲“John”时肯定会认为这是儿子对父亲的不敬,实则不然。

由此观之,了解其独特文化也是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必不可少的任务。因此,教学改革改的不单单是方法,内容的改革也是必要的。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中西文化差别的意识的培养更应该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由于中学课时的限制,我们自然不能正堂课长篇大论的谈中西文化差异,但是平时的逐渐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分析单词时,我们不应仅限于告知学生们词义和其在文章中的用法,将单词背后的文化意义传授给学生同样重要。有了文化背景的单词不在是一个个干巴巴的字母集合,而更加饱满。这更能帮助学生们记住单词。就说简单的“dog”一词,在中国虽有忠实之含义,但是更多的却是“狗急跳墙”、“狗咬吕洞宾”等不好的意象。相反在英语中,“dog”却常常含有褒义成分,如“lucky dog”意思是“幸运儿”。“又如我们中国人并不介意谈及“年龄”或是“工资”等问题,但是在西方,这些都是很避讳的。

这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在一堂课内串讲完全,但它们又十分重要的,没有这些基本的文化知识,我们的学生就无法对自己学习的语言有充分的了解,无法很好的使用它,在用这种语言交流时更会暴露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文化的教育,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文化差异,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这不仅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了文化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地道的语言感觉。

比如说我们在接电话时总爱说“我是***”。而在英语交流中,表达为“This is ***.”在接受礼物时我们常会说“真是让您破费了”或者是一些推辞的话语,而地道的说英语的人则是说“Thank you”或者“I really appreciate.”等,多在表达谢意或者喜爱之情。这样的语言差异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扰,或是在做情景对话练习时会被我们自己的文化引错路,不免会说一些不地道的“Chinglish”。这说明我们的同学们还没有养成一种感知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也说明我们更要重视在这方面对他们的悉心培养和引导。

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文化差异这条看似很窄、实则宽阔的鸿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去逾越它,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正是最好方法。这样的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贴近“native speaker”,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们较好的语感,在做练习题时会有很大帮助。

篇3

一、化学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在化学教学中,我常启发、调动学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期盼学生能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渴望学生能互相交流、合作探讨、互帮互学。但这种期望往往被学生沉默不语、随声附和、低头躲避,这充分反映出当前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薄弱。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的内心便产生了失望。我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此类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不会提问

学生经常把碰到的问题当拦路虎,以解决问题为最大快事,而很少从生活实际或学习中自己提出疑惑。学生想当然地认为问题是教师、专家或教材上给的,自己的任务就是解决它们,很少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意识开始的。

2.不敢提问

我国中小学生有了疑惑而不问的情况也很普遍。学生内心的疑问往往是一闪而过的,在解题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学生要么顾不上把内心的疑问提出来,要么潜意识地认为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要么对向别人请教问题心存疑虑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把问题压在心底而不是明确提出来。

3.提问水平不高

我国学生即使有时会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但提出的大多是呈现型问题,而很少是发现型或创造型问题。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多指向学科领域,常常是与课堂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

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解决途径

1.转变教师的角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该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不要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现在的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很多,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答不出来,有时也是很正常的。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另一方面还可以督促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师生情感融洽,教学双方平等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敢给教师说,想与教师说,要与教师说,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启发诱导为主,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答案。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日益被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日趋严重的现象,绝大多数与化学有关。化学在环境污染的治理、预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可充分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知识点,紧密结合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危害,提出其治理预防的措施,让学生深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用一些与化学现象有关的成语,这样既可以恰当的引入题目,又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如在讲“燃烧与灭火”时引入“釜底抽薪”等,由此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来理解灭火。

3.建立积极的课堂评价体系

学生个体间是有差异的,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害羞”“怕说错了”等畏惧心理,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给以鼓励,逐步让他们体验成功,从而使其从“我怕说”,逐步走向“我要说”。有的学生以前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很有可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多用一些期待的鼓励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受其中的乐趣;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

篇4

【关键词】英语;文化意识;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英语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对西方国家文化的学习,养成“跨文化”意识。在实用英语过程中,要养成英语文化的自觉性。跨文化意识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一、文化意识

社会规则、社会价值观、信念等一起构成文化意识。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者能够对显著地文化元素进行了解;第二层次,经过文化的交往,发现文化中存在一些微妙的差距;第三层次,经过对文化的深入理解,能够理解一些微妙又有意义的文化特性;第四层次,通过对文化多方面体验,能够从外语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从外语文化的角度有所思所感。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习的目标为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此外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通过英语文化的学习,应能够对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异同有敏感性,同时在使用外语过程中能形成对语言文化调整的自觉性。

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识是指通过对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养成使用目标语时的自觉调整语言规律和语言理解的习惯。“跨文化意识”可以看成是对个人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的个人独特文化对人的行为和表现产生重要影响。跨文化意识培养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学好英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跨文化意识会对语言的理解产生较大阻碍,对英语的学习不仅仅要对每一个单词进行正确的理解,也要对语法结构进行把握,还要对文化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英语文章的意思。比如,“Amy can be relied on; s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很容易翻译成埃米是可靠的,她既不吃鱼又玩游戏,这中翻译结果显然不正确,这句话正确的意思是埃米是忠实可靠的。” to eat no fish”是一个英国的典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时期,基督教徒以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星期五吃鱼的习俗来表示对政府的忠诚。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非常有必要,文化的障碍直接造成学生对英语理解的障碍。

三、高中英语学习中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文化意识的重视

英文文化知识涉及到宗教、政治、礼仪、习俗、伦理等诸多社会方方面面,经过长期约定俗成的积淀而成。英语老师应通过自己扎实的自身素养,来适应跨文化交流。现在很大一部分老师不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沿用过去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导致老师本本就缺少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

(二)课堂文化教学活动较少

课堂学习是在校学生文化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老师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直接影响着学生英文知识的积累和文化习惯的养成。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缺少文化教学。老师课堂的一举一动都是文化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缺少对文化的对比,从而难以获得一种跨文化的敏感性。课堂的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方式,学生进行语言交流,锻炼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水平。

(三)英语学习缺少文化环境

课堂时间短暂,需要老师为学生创造第二课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体会文化的异同。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引导过程中不重视对第二课堂的引导,观看英文节目和英文文化节目很少。

四、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重视对文化的渗透,用好教材

随着我国对文化因素的越来越重视,英语教材大都配有同步阅读理解和表达类书籍,涉及到英语国家各式各样的文化生活,历史、宗教、政治、日常生活、价值观等。这就要求老师具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完成教学任务。

英语教师需要从教材入手,对文化要素进行解读,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意识。英文词汇中渗透文化,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也承载着大量文化,英语中很多词汇来自神话、传说、寓言等,比如the cat's paw意思是猫爪子,用来比与被别人利用却毫不知情的人。在英语语法中也可以了解文化,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不表示疑问,而是一种礼貌的请求。

(二)重视文化环境的营造

仅仅在课堂进行英语学习远远不够,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收听英文电视节目等了解英文文化,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互联网湖区时代人文、社会信息,通过学生进行英文交流来让学生体会英语文化。

(三)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宽知识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支持、引导学生阅读英文书籍,多种题材文章的阅读,并督促学生认真做好P记,给学生提供交流心得体会的机会,提高学生跨文化的自觉性。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积累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影视节目、学习英语教学网站、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英语报刊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校园英语广播和英语角等形式也可以营造非常好的语言氛围。

参考文献:

[1]展素贤,刘莹雪.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79-84.

[2]谢争艳.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浅析英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114-115.

篇5

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大量的文化产物通过不同的途径涌入人们的视线。网络、传媒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热情更加高涨,各种新颖的舞蹈种类与形式,为大众舞蹈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从幼小的儿童,到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再至已满鬓花白却依然神采奕奕的老年人,大家都积极投身到欢乐的舞蹈中,感受舞蹈给他们带来的身心愉悦。

一、舞蹈的德育功能

舞蹈教育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艰苦的。对于受教育者的学生,正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受到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磨砺练习者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舞蹈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长期、艰苦、枯燥的训练,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往往经过几千遍、几万遍的反复练习。很多舞蹈的初学者因为无法坚持而放弃。因此,在舞蹈技能形成的同时,能够磨砺练习者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

增强练习者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舞蹈一般是集教学、训练、表演等方面于一体,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配合意识和荣誉观念。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城市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一些学生缺乏团队意识,因此,通过舞蹈这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集体舞蹈,是男女合作的群体活动形式。它能有效地促进练习者的心理全面发展,改变一个孤独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情,使心胸变得更宽广,形成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性格,培养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的精神,使练习者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

二、舞蹈艺术在大众文化中的智力开发作用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础。科学和艺术的双重超越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舞蹈艺术的实践性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左右脑平衡发展,强化受教育者的感知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舞蹈艺术在帮助人们形成审美感受和审美兴趣的同时,唤起人的创造热忱,培养了人们整合创新、联系贯通和跨学科迁移的多种功能。舞蹈有助于提高人的创造思维开发。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舞蹈所表现的艺术美、自然美、人格美、文化美往往是启迪心智。舞蹈艺术不仅能培养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人的情感意志、兴趣、形象思维及创造性。舞蹈艺术能促使情商和智商很好地结合,在人生的道路上共同发挥作用。

三、舞蹈艺术在大众文化中的健身作用

自娱性是大众舞蹈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作为闲暇活动来说,人们将大众舞蹈看作是实现与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媒介,看作是心灵沟通与交往的方式,人们自由地、心情放松地、自觉自愿地去宣泄、去追求,从中得到了更能刺激自身感官愉悦的氛,并在这种不断产生的信息反馈中达到自我愉悦的。同时,作为社区成员参与实践的大众舞蹈,体现的实质是一种群体价值,其自娱性也绝不仅仅是给予人们感官层次上的单一,而是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心理活动的多种层次上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参与者在愉悦之中得到高尚的、有益的精神陶冶。

大众舞蹈是一项很具锻炼价值的全民健美、健身和健心运动,它能健美体型、锻炼体魄。舞蹈是改变体能的最佳方法,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已证实了它的功能。经常参加大众舞蹈,进行形体训练,可以改善体型体态,对人的形体进行“生物学”改造,使体态丰满、和谐、匀称,使形体符合一定的健美标准。长期从事大众舞蹈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能使人的心脏得到锻炼,使心肌发达,心搏有力,心脏每次收缩时排出的血量增加,每分钟心跳次数逐渐减少,从而使心脏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同时,当代人们的心理负担过重,就业下岗、考试落榜、升等晋级等一桩桩烦心事,百感交集,如果焦虑过多,心理冲突过大,往往会引起精神疾病。而跳舞却能使人调整身心,逐步消除情绪障碍,以取得心态平衡,保持乐观的心情,以饱满的情绪再度投入紧张的学习和工作。所以,社区大众舞蹈最基本的意义还是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

用大众舞蹈能够表达人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一个社区的精神风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活跃和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升社区的文化层次和品位。要坚持创作编排一些内容健康、富有动感、节奏明快、风格各异、寓教于乐的大众舞蹈,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文化广场。如今,市民已经将大众舞蹈作为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交流感情、建立友谊、增长知识、健身强体的手段,不同层次、不同素质、不同爱好的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天地。我们要找准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个性和方向,通过广大群众对大众舞蹈的认同和参与,尽快建设成群众艺术普及与提高的场所,形成整个社区大众舞蹈的文化氛围。这样的话,大众舞蹈就会成为一道展示市民文化生活的城市景观。

篇6

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企业的优良传统、价值观念、品牌形象、服务理念、经营目标、行为准则等等有关的方面,都融入到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体现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

理想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使员工感到宽松和谐的、有一定的压力也有更多的动力,能够不时取得成功感和成就感的愉悦的工作氛围。也应该是使顾客、潜在用户、周边人群等与企业接触和发生关系的所有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优质服务、细微服务和温馨服务的氛围。

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既要通过有形的品牌、产品、司容、司貌、司徽、服装等予以展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员工的精神风貌、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组织纪律性、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宽松和谐的氛围等各个无形的方面得到体现。

企业文化在本质上属于“人的工作”的范畴,因而必须“以人为本”,围绕人(内部员工和外部顾客)的需求来建立,并根据人群需求的增长而不断予以完善和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的企业规章制度,是优秀企业文化赖以建立、保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必须通过一定的条件培养和打造而成。全体员工普遍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员工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只能在一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干预下形成,在良好的舆论氛围影响下得以巩固和完善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企业舆论氛围,既是衡量企业员工行为的尺度,也是造就优秀企业文化的前提。

但是,企业规章制度实施的对象是员工,推行的效果如何,也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员工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和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因此,就必须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予以落实,才能更有效地使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推行来予以实现。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的和不断予以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既是创造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又是优秀企业文化得以维护、延续、发展和进步的基本保证。因而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地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和员工的各种行为活动、内部和外部等各个方面相互关系的建立和调整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才能确立优良的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提升和创新,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坚持以人为本,吸引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要建立、保持和不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重视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全体员工吸引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要通过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理想追求、是非标准、日常行为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必然需要广大员工的共同参与。

倡导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员工主人翁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协作奋斗的团队精神,使广大员工普遍增强“司兴我荣、司衰我耻”的思想意识,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同时从提升服务品位入手,大力提倡亲情介入和换位思考,组织全司开展大讨论,弘扬诚信、合规、尽职等职业价值理念,切实提高文明规范服务水平。

一个企业内,人的智慧、力量得到了有力发挥,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壮大。作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好人的资源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人的资源优势呢?又如何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呢?

首先,强化培训员工的技能水平,不断开阔视野。在我们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作法,或从优秀的企业中邀请某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帮助提高,从而达到推动全体员工业务技能的目的;或将少数员工送出去到别的企业实地考察学习,学习他人先进技能的同时,切身感受他们的治企管企方略,不断开阔思维,从而发现本企业的治企管企不足,为以后的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及时“调频”,让员工与企业产生共振效应。随着劳动用工体制的改革,社会保险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彻底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再似过去那样无论企业条件好坏与否,经济效益高低与否死抱一个单位不松手。现在的人们思想活跃,“跳槽”的念头在大脑中频现。如果企业效益暂时低迷,员工会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会以满腔的热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共同实现双赢。

第三,相互沟通,让员工时时刻刻融入到家的亲情中。

每当企业有较大举动时,往往是企业高层领导有参与决定权,而占绝大多数的员工就要享受到这种献言献策的权利。作为企业员工只有埋头苦干的份,丧失了为企业大家庭建言献策的机会。长此以往员工们虽有微词却无人理会,大伤其感情,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感情貌合神离,影响着企业的精神状态。

篇7

【关键词】医院;文化建设;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07-01

1 什么是医院的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实践中,集体创造的、逐渐形成的、并为职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是在医院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基础上得到社会公众广泛认可的一个标签。

它的内涵是指医院所独具的一种模式、信念、体系和规范,在继承传统的医德医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把提高职工的内在素质作为研究对象,把医院文化放在一个高层次、高品位、深内涵上来建设,以达到提升职工对医院的关爱感、依赖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职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2 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医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医院管理理论,是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是对医院整体发展更高层次的追求。

2.1 领导者要成为医院文化的自觉者和倡导者。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经营管理的统领,是突破极限的手段。医院文化建设的前提是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医院文化的重要性,善于从文化的视觉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某医院的一名教授,担任科主任职位,他在科室的管理中就提出“文化设计、科室理念、科室环境、科室色彩是什么?怎么样感动患者?”等等,这就是科主任的文化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认识医学科学,应该是严谨的,是求实的,是追求理性的,那么文化是求善求美,是追求精神感受的。科室需要这样的领导者,医院更需要这样的领导者来带动大家进行文化建设。

2.2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建设和谐医院。医院这个特殊的行业,特殊的群体,备受百姓的关注,如何发展医院,让社会放心、让百姓满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医院职工的素质高低及思想认知直接关系到医院文化建设,所以要提高医院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思想内涵,为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期望值越开越高,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解决职工的思想、工作及生活问题,提升职工的认识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引导职工的思想认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树立为人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意识。既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又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医务人员减压减负,激发其内在潜力和主动性,调动和集结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和谐的医院文化。

3 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3.1 文化人的挖掘和培养。医院是一个专业人才聚集的学习型机构,医院文化从更高层上来讲也是‘人’的建设,因此要重视人才建设,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大胆启用学有专长、思维活跃、想干、能干、敢干的专业人才,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行业特点。

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病人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医院优良劣差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服务方向,以患者至上、医德至上、优质服务、合理收费、良好效果为原则,以高超的医术救人,以高尚的医德感人为行为准则,最终目的是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医院文化建设的宗旨。

3.3 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医院道德的标准。离开法律讲道德,必将会使职业道德流于形式,如同摆设,因此要依法行医,依法治院,以德治院,组织职工学习法律,认识法律,以维护合法权利,让法律精神融进医院文化建设中去。

4 在创新中推动医院文化建设

4.1 医院文化建设要有目标,目标设计要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找出优势与问题,以调查研究与分析。

4.2 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要制定实施方案,以便安排预算、进度、考核等,最后制定质控标准便于监督执行。

4.3 创新中贯彻医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同时要正确处理传统的和共性的文化基础,以发挥其创新作用。

篇8

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于艺术设计元素的综合把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学生才能将这些元素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作品中去。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不只承载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情感,而且还要让作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如此,作品才能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持久的、感人的内在力量。因此,艺术设计类院校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艺术类设计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首先学校要必须要重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素质教育氛围。要积极鼓励教师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与目标中融入文化素质评测的相关内容;其次,要为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进修与深造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济支持;最后,加强校园图书馆的建设,为教师的文化学习创造一个优越的读书条件。此外,必须加强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意识的培养,让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全面完善与整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艺术设计类院在建设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平台的过程中,除了开设“中外美术史”、“艺术设计史”、“美学”以及“大学语文”等必修课程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内容多种多样的的文化素质通识课程,比如说“艺术哲学”、“西方文学”、“中国美学”、“艺术设计鉴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等,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与日俱增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深他们的学美情趣,强化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篇9

【关键词】听力教学;社会文化背景;文化教学

听说读写,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把“听”放在了首位。而且Rivers曾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听”在语言技能中的量最重,“说”的量约是“听”的二分之一,“读”的量约为其四分之一,“写”的量约为五分之一。可在实际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上,听力课程所占时间十分有限,学生日常对于听力的训练也并不足够。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沟通交流服务的,因此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了英语很多年却始终处于不能“使用”阶段。

通过一段时间的授课,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听力练习当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虽然不少,但现阶段的学生们由于在词汇,语法等方面有着深入的学习和在解题技巧方面也经过了多年的训练,因此问题比较集中表现为学生在听力练习过程中不是听不懂材料而是听懂了材料却不理解。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随着教材的改革,各方面的学习材料也越来越日常化,现实化,而不是以前编写出来专门用来练习听力的人工材料。因此学生之所以不理解,主要还是对于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文化的不了解。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传递。每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风土人情的综合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学习它的发音、语法、词汇,还要学习用该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去处事,学习用他们的语言反映他们的社会行为。很多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停留在中学的应试阶段,只注重语言的表象,而忽略了它的内在。遇到真实的语境,理解就僵硬甚至出错了。

以笔者教授的《新编大学实用英语教程》为例,第二册Unit2Food/Drink and Housing涉及的话题以日常饮食为主,对话短小,内容朴实,但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之多确实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例如:

Task 1 Waitress:May I have your order,please?

Customer:Yes.I will take a plate of French fries,and a beer please.

“French fries”指的是炸薯条,而很多同学表示只背过单词“chips”表示薯条。看到“French fries”以为是法国的什么菜式。“French fries”常常被简化为“fries”,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驻扎在法国的美国士兵,他们食用当地的炸土豆并把这种食品称作“French fries”。战争结束后,士兵们把这种土豆的食用方法带到了美国,后来随着美式快餐的发展而被更多的人们所熟知。而“chips”在英国较为常用,一般指比薯条要大一点儿的薯片。现在,英国人也开始把炸薯条称为“French fries”,特别是在快餐店里。由此可见,这个名词的不理解,其实还是源于背景文化的缺失。

Task 2 Waiter:… May I have your order now?

Customer:Yes.I’d like the beef steak.

Waiter:How would you like your meat cooked?

Customer:Medium,please.

Waiter:Anything else to drink?

Customer:Yes.A glass of bourbon.

在这个就餐对话中,很多同学对于“medium”这个单词的使用不理解。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西餐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很多人对牛排也颇为喜爱。可受到中国饮食习惯的影响,很多人在吃牛排的时候都是按传统饮食习惯要吃热的熟肉。所以很多人在吃牛排的时候都是要求7分熟,八分熟,甚至全熟。也因此很多同学认为相应的英文表达要与数字有关系。其实则不然,牛排的烹制从全生到全熟应有尽有:全生牛排(blue):feels soft and squishy口感柔嫩湿软;一分熟牛排(rare):soft to the touch;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yields gently to the touch;五分熟牛排(medium):yields only slightly to the touch,beginning to firm up;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firm to the touch;全熟牛排(well done):hard to the touch。因此这里“medium”指的是要五分熟的牛排,而对于国人来讲,帯血的肉通常是没做熟的,无法下咽的。有同学想到这个词还可以做形容词表示中间的,中等的,可不理解在这里的含义。

通过笔者观察,学生在听力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多是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造成的理解错误。社会文化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文化可以划分为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表层文化包括交际文化、知识文化、词汇文化内涵。深层文化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标准、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4]而很多同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听力练习中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词汇的记忆和做题技巧上了。

由此可见,在英语听力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对于英美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知识的了解,把语言真正融入生活来学习。

首先,要求学生平时要多阅读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课外书籍来扩充文化知识,了解外国文化,扩大知识面,为听力学习奠定必要的文化基础。学生对文化的理解逐步全面、完整,在听力理解中会有极大帮助。其次,现阶段高职学生使用的英语听力教材,大多是以每单元一个主题的模式编写。在处理练习之余,布置给学生们任务,要求课下了解与该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以《新编大学实用英语教程》第二册Unit2Food/Drink and Housing为例,通过练习发现问题,笔者就要求学生课下对于西餐文化的相关知识和词汇进行补充学习。第三,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在不同的听力场景中,对表达感谢、关心、对宗教、政治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等方面,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形成习惯,有意识的关注文化背景方面的信息,以达到提高听力效果的目的。最后就是建议同学们课余时间多进行原文视听材料的学习而不是以听力题目为练习对象。

总而言之,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不能只看重学生听力成绩的提高,只关注做题技巧,而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统一起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这种潜移默化的意识为帮助学生听力理解发挥作用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季佩英,贺梦依.大学英语师生听力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4(5).

[2]孙正峰,傅治夷,杨奎主编.新编大学实用英语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篇10

摘 要:当今国际贸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商务谈判,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着非常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将在谈判上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这些文化差异不能得到委善解决,势必引起文化冲突,给双方谈判带来不便,甚至导致商务谈判的失败。若要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要求译者掌握丰富的文化意识,推进商务谈判,使其顺利开展。本文将针对掌握文化意识的意义,提出几条建议措施,解决如何强化商务文化意识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意识 商务谈判 文化差异

在对外贸易大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商务谈判,尤其是商务英语谈判日趋在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对整个商务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商务英语谈判的顺利是开展商务谈判活动中节省费用,抓住商机的关键。考虑到谈判的参与方均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对谈判方的文化意识一无所知,仅仅以本国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来参与商务英语谈判,必将导致文化矛盾,这就使谈判陷入疆局甚至是失败。所以,商务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探究商务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作用有着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深谙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社交活动中的礼仪都受到英汉文化较多的重视和关注,以礼貌用语的使用为例,大体看来英语文化中日常所涉及到的礼貌用语大体上都是相对应的,在社会交际主面都发挥着相似的作用,但是仔细品评,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礼貌用语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成为商务英语谈判进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我们以经常使用的“谢谢”这一礼貌用语为例,它的英语表达是“thank you”,该礼貌用语在不同的国家、不同语境下就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美文化中,该词的使用频率要比在中文状况下的使用频率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关系比较亲密的家人和好友之间很少使用“谢谢”,尤其是在长辈和夫妻之间,这是由我国特定的文化造成的。在中国,熟人之间使用该词会使彼此的关系疏远,进而产生陌生感。在英语文化中则恰恰相反,该词出现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场景中,比较而言,英美国家的眼中,中国人在礼仪方面似乎不太周全。并且,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谢谢”(thank you)的答语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当给予帮助的人受到被帮助的人的感谢时,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答语上较中国人存在着不同。如若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将答语翻译给对方听,则会让对方感到不适。同理,此种情景若出现在商务英语谈判中,将使谈判的场面十分尴尬,不利于谈判的成功。

二、提高文化意识的举措

1.丰富相关的商务文化意识

在商务谈判活动中,即便是再渺小的文化差异方面的失误,也将在谈判中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即便再渺小,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恶劣的,这些影响都可以使贸易谈判以失败的结果告终。商务文化意识是商务英语谈判的重要的构成内容,要想推动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谈判双方都要了解对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习俗,丰富相关的文化意识知识是否对参与谈判的另一方深入了解的敲门砖。参与商务谈判的各方都应认识到商务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加强文化意识的修养。

2.培养商务文化意识

培养商务文化意识是每一个谈判者的必修课。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条件下,商务谈判的参与方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渠道有很多,辟如文化内涵丰富的讲座和与文化意识相关的报纸、杂志以及网络资。除此之外,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最新的商务文化知识,最新的商务文化发展动态,掌握商务谈判的礼仪。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视野拓宽了,商务知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谈判过程中,不但商务语言较以前更加丰富,商务文化意识的敏锐度也得到了提高,对商务文化的运用也更有信心。

3.在案例分析中提高商务文化意识

将案例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中,能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目的在于提高参与者的学习效率。这种案例分析的方法就是在情景模拟中,融入比较经典的商务英语谈判案例,通过分析和探讨,找出成功的原因,总结出在商务英语谈判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但可以增进学习者对商务文化意识重要性的了解,而且能使学习者感受文化差异的不同。,案例分析的使用既能够有效锻炼参与者对文化冲突应变能力,又可以加强所学的商务文化知识。

三、总结

当下,各个国家经济相互融合,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与深入,中国在与其他贸易往来过程中,商务英语谈判的地位亦显得愈来愈重要,商务文化整体意识的加强,谈判双方文化迥异的点滴思量,己成为双方谈判人员的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英语谈判人员应多了解、多学习、多掌握谈判的技巧及沟通方法与方式,增强商务文化意识,充分运用熟练的商务文化知识,从而在商务谈判中达到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高淑英. 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及其培养[J]. 商业理论,2005.

[2]李祥慧. 商务英语语言的特点[J]. 商场现代化,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