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创新十篇

时间:2023-03-17 04:45:05

组织管理创新

组织管理创新篇1

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公司党委在卢湾区和淮海社区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从梳理党员信息、调整充实骨干、搭建工作网络入手,公司的党建工作逐步步入正轨。2006年6月,党委根据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党员人数不断增多,公司“头脑在**卢湾,四肢在天南海北”,大多数党员长期出差在外的特点,以“党委依托本部、支部进入部门、小组跟随项目”的组织模式,搭建起分层、分类、动态的组织管理网络,并运用社区开设的支部网站、e-mail等,构建起通达每一组织层次、覆盖每个党员的信息化党建工作平台,探索和实践着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具有工作实效的党建工作新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公司党委在聆听和学书记报告中讲到的基层党组织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这段话后,既深受鼓舞,因为这句话是党委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的;同时又信心大增,因为这段话符合基层包括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

一、党委依托本部,在沟通协调中发挥引领作用

外资企业党建工作要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关键要有一个与企业运作方式、员工管理模式相适应的,能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引领党员的强有力工作班子。相对于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和党员人数,原来公司的支部建制显得十分薄弱,支部总是忙于事务性工作,全局性工作考虑不多,基础性工作也做得不深。

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功能,密切与企业高层的沟通协调,更为优化党组织设置创造条件,党委依托公司的业务架构,将党委建在公司本部。经过上级党组织物色和企业党员推荐,一批党性好、工作能力强、有热情和责任心的管理层党员进入党委班子。党委副书记和7名党委委员中有企业合伙人、高级经理,在公司高层中有一定影响和话语权,便于党组织了解高层意向,促进相互交流、沟通和协调。党委班子性别比例较平衡,平均年龄30.5岁,思路开拓活跃。同时,党委委员也是各个支部的书记。党委着眼企业发展全局,从强化企业、党组织、党员、社区之间的沟通协调入手,对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整体统揽和方向引领,努力实现“为企业和谐发展服务、为党员提升形象服务、为员工成才创业服务”。如,为帮助学生党员顺利完成学校到职场的思想过渡和组织过渡,公司党委委托人事部门在开展新员工培训时,及时告知党组织关系转接的有关事宜,并专门制作书面材料发送到每一个党员;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引导党员将工作视为事业,自觉做好“经济卫士”;为搭建企业与社区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积极动员党员和员工参加社区“冬日阳光淮海温情”慈善募捐、“百家企业帮千户家庭”、“捐建长征路上红军小学”等活动,党员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从原来的影响不大,到获得外方老板的认可,企业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少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

二、支部进入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自转功能

外资企业党建工作要适应企业特点,有创新有活力,基础在于要有一批贴近企业实际、了解员工需求,能够攻坚克难、富有朝气的基层党支部。为科学分解党员教育管理等基础事务,有效落实党的工作,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公司党委将党支部建在业务部门,选举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他们在部门中具有影响力,便于党委决策在基层支部有效传达和落实;一批党员骨干进入支委班子,支委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分工动态联系相关党小组,努力实现工作自转。如,为强化组织管理,各支部书记对支部党员信息进行详细梳理,形成一份中英文姓名对照,注有手机、部门电话、家庭电话、e-mail地址等多种联系方式的党员名册,并及时做好预备党员转正、新党员发展和积极分子培养等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各支部在淮海社区综合党委的“党员”网站建立支部网页,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开展支部工作意见征询、实行党费收缴提醒等;对一些必须集中的会议,各支部采用“分次召开,合并结果”或利用电话会议方式,“同时间、分场所”进行,避免因出席人数不足而影响会议。为增强工作实效,各支部结合部门特点开展专题学习,内容上力求联系实际,丰富实用;时间上力求随时随地,业余灵活;形式上力求不拘一格,简便有效。一些支部还安排部门内党员找新员工谈心,指导新党员转接组织关系等,并注重了解员工的出差意向,协调人事部进行人性化派遣。这些工作顺应了企业党员、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效缓解了企业规模庞大、党员分散难管、活动集中不便等矛盾,规范了党员管理工作,也激活了企业党组织的活力。

三、小组跟随项目,在动态运作中实行自我管理

企业服务要树形象、出效益、建品牌,直接动力在于一线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由于公司所接的业务项目分散在全国各地,员工常年出差在外,党员教育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欠缺。

组织管理创新篇2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社会管理 创新 核心 服务

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基层党组织与群众感情渐淡、距离渐远、关系渐疏。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目前,党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是积极向上的,但也要正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部门的党组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所滋长,党员干部对群众疾苦漠视、干群关系冷淡;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的以权谋私、违法违规现象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一些地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增收、致富的期望和要求;一些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不浓,出现做样子、摆架子现象,工作找不到方向;部分基层干部过多关心自己的权益和仕途,对群众诉求很少过问,对群众困难很少关心。正如曾说过的:不少基层党员和群众反映,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离群众越来越远了;通讯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就会被弱化,党群、干群的血肉关系就会被疏远,社会管理和社会和谐的目标难以实现。

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弱化、方式僵化、作用虚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发展多元化,群众需求多样化,群众的需求度与党组织的满足度差距越来越大,群众的自主性、独立性愈来愈强,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附、依赖、依靠程度逐步降低。另外,部分基层党组织因循守旧,拘泥于传统思维框架,停留在老路子上,抓农村党组织工作靠经验办事情,对农村党组织工作没有预见性和规划性,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创新性,工作难以推动和完成。长此以往,群众有事不找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缺少抓手,公信力和领导力就会下降。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基层党组织将难以承担服务和治理的工作任务,不能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基层党组织对群众的民情难知晓、诉求难应答、矛盾难排解。基层稳则社会安。社会的和谐稳定,重点在基层,核心在群众。目前,在我国“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共存的时期里,社会融合与社会冲突并存,这就要求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但在一些基层和偏远地区,存在“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传”的现象。同时,我国现行的压力型行政运行模式与村民自治的民主化治理模式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又存在运行逻辑上的错位和相悖,所以两种模式的矛盾点就集中在作为两种模式联结点的基层党组织身上,集上传、下达两种矛盾于一身的基层党组织不得不摇摆于政府和地方之间。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缺少良好、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一些富民、惠民政策了解不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关注较少,甚至出现个别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损害群众利益,导致党群关系恶化。民情诉求渠道如果不畅通,日积月累,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

加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领导核心责任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处于社会管理的第一线,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基层党组织作为党领导、管理社会的最基层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起着龙头和骨干作用。

注重基层领导班子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基层尤其是农村领导班子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是具体决策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他们个人的能力、魅力和导向力直接关系着基层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与否也是直接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和社会管理成效的基本标准。因此,必须立足各个地区社会管理的实际问题,把提高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化解社会纠纷的本领和密切党群关系的水平作为新时期干部任命、培训和考核的主要内容,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首先,经济发展是社会管理的根基和保障,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各个地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保障和后盾,否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终会因缺乏后续供给和支撑而没有成效。其次,社会管理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和重要支撑。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摆脱“唯GDP”思想,打破社会管理是经济建设“副产品”的观念。如果单纯谋求经济发展,轻视社会管理,忽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偏离了经济发展的目标。历史证明,生活质量的低下是产生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对河北30多个乡镇的调研发现,经济条件相对富足、集体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状况普遍优于落后地区,人民生活更祥和,社会关系更和谐。基层党组织在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夯实为民服务经济基础的同时,还要运用利益平衡机制,促进地区和谐。

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民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转型发展是中国现展的最大特征,在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甚至变异,使社会发展存在较大风险。目前,村民自治的民主化治理模式与中国传统的压力型行政运行模式存在一定的错位。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自由度和灵活度要求越来越高,沿用指令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已行不通,很多地区对基层民主自治没有有效办法,从而引起群众的不满,这必然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而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强弱很大程度取决于群众对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所以,当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让老百姓相信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完善基层选举制度,选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和组织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目前,国家建立乡镇领导班子的直接选举试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基层民主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避免“贿选”现象,保证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妥善解决社会矛盾;各个地区的基层党组织也应注重在选举之外的基层民主建设,实现基层的民主和法治,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民主建设和落实中的主导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公信力。

完善基层党组织维护和服务群众利益的骨干作用。一个地区是否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交换能力的博弈态势和交换结果的成功与否。在广大农村,农民作为单个主体难以抵御市场的风险,难以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所有难题,因此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帮助和引导。通过对河北的调研发现,在西柏坡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征地拆迁、新农村改造的问题,民众更多地寄希望于基层党组织对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合理分配。但是,目前全国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生存资源缺乏、决策权力减少、对上负责的机制,使得一些基层党组织在维护和保护群众利益上无心为民、无能为民;甚至出现部分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对国家惠民政策的截留。人民对社会管理现状的不满,更多源于对干部为民服务、为民办事能力期望与现实状况的落差。因此,干群互信关系的重构和良好治理秩序的恢复,有赖于在互利、共识中建立。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的作用必须完善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群众利益上的骨干作用,把基层领导干部的权力观、责任观和政绩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维护群众权益、为民谋利,提供公共服务水平,矫正社会不公,平衡分配利益,促进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结语

组织管理创新篇3

根据书中的定义,所谓创新是指以打破传统的新的方式进行的生产活动,通过这类的生产活动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大环境下的创新的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比如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等。正因为如今创新已经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如果想要对创新给出一个准确的的定义似乎比较困难。但是可以根据创新本身的特点出发,深刻理解创新的内涵。大致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首先谈及创新主体。对于创新来说,可以使一个人完成的,也可以是两个甚至多人完成。不论是什么样的组织或者团体,只有整个内部都想着创新才能达到最好的创新能力和效果。其二是创新动力或创新起因。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同样的,对于创新来说,也不是毫无原因就能产生的,大部分创新都来源与原有的事物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三是创新作用面向的对象。上文已经提到这个方面的问题,不论是社会发展的哪个方面都是需要创新的。其四是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不是一蹴而就,创新的产生必定是由于发现现有的事物已经满足不了或者无法解决问题,然后想办法克服直到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其五是创新的目的是实现价值。由上面几条也可以看出来,创新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其目的性很强。

二、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创新

1.创新的综合性。针对创新本身的特点,其不是简单的某项技术的产生或者是某个工艺的出现,而是因为发现目前的事物已经满足不了问题的需求,这时候就要考虑各种可能相关的因素来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解决成功了,换言之,创新也就出现了。所以创新不仅仅涉及到知识、技术,同时也和制度和组织紧密相关。

2.创新过程的长期性。可能大部分人会认为创新是灵感火花的迸发,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其实不然。不论是创新精神还是能力甚至是创新氛围都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积淀下来。而要实现创新,不仅仅需要知识文化的支撑,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的配合,需要良好的机制来保证,而这些众多因素都是需要长期形成。而且创新一次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创新过程就可以停下来了,可能这一次的创新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在不断发展中可能还会出现很多的新问题,所以不能急功近利,而要长期保持创新的心态,时刻想着创新。

3.创新的高风险性。任何一种创造性的行为都是在打破传统的前提下开展的,这也就意味这要原来所有的成熟的机制、制度或者组织,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就要想着如何通过创新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又不能保证通过创新就一定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同时,除了创新本身的复杂多变,其他外界因素都是在随时变化中的,这各种因素就决定了创新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

4.创新成功的条件。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做前期计划,不能盲目展开行动,否则会导致快速失败。对于创新来说,要想取得成功就首先要考虑可以取得成功的条件,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知识水平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这样一个创新团队才有活力。二要知道自己创新的目标,即要满足国家目前发展的需要,有的放矢才能更快成功。三要在开始之前进行大量的调研。四就是要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五是这个团队要有良好的创新氛围,这样才能鼓励每个人积极创新。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对于创新来说这三者都是必备条件。

三、如何做到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创新

1.完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制。对于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来说,不仅仅要做到工作人员及时创新,同时不能缺少的是对组织管理机构的管理。这就要求管理层加强对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服务和应用,并且要做到坚持机制创新,只有做到完善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制才能服务于管理水平的创新。

2.优化组织机构代码办证流程。对于传统的办证流程,在很久之前可能还能满足当时的需求,但对如今要求高效率的一个社会,可能原有的流程就显得不合时代了。所以为了提升代码登记服务水平,缩短办证时间,结合组织机构代码业务,这就要求组织代码管理机构优化组织代码办证流程,与其他部门密切联系,实现数据信息交互。

3.搭建组织机构代码基础信息交换支撑平台。以往的组织机构代码服务都是由一个部分办理完成之后转到另一个部门或者机构,但是这无疑就拖长了办理业务的时间,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就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搭建组织机构代码基础信息交换支撑平台,实现组织机构代码及其基本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共享”目标,同时通过这个手段也能够进一步拓展组织机构代码应用领域。

4.构筑组织机构代码基础信息更新机制。对于任何一项组织机构来说,要想保证创新思维,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其中的基础信息及时更新。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来源于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的业务信息,具有基础性、基准性和标识性等特征。而组织机构代码平台为核心,在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起信息交换和信息更新长效机制,是为了能够及时反馈信息,以保证组织机构信息的准确、及时及完整。

四、结语

组织管理创新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扩大了,再加上本身水资源就缺乏,就使得已经就贫乏的水资源更加短缺了,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所以我们的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在管理和运作水利工程项目的时候就要从该水利工程的基本点出发,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还有可持续发展观,从而确保我们的人民群众有充足干净的水源使用在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1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

我们要研究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就得从国家和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对水利工程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才是相对全面的。建立职能清晰、责任明确的水利工程的项目组织管理体制对我国建立科学的水利工程的承包施工企业的运行机制的建立,还有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监督机制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1.1我国国家的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

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是依照这样一套程序的:首先是国务院授权给国家的水利部进行一个统一的集中管理,同时国务院的相关组成机构还要参与其中进行一个协同管理的办法。等任务分发到各省各市中的水利厅时,他们就既要听从省市政府的指挥,还要同时接受国家水利部的指挥,最后再来旅行各省市中的水利局应该履行的管理职能。国务院管辖下的部门有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建设部、各省市整部等部门又分工管辖流域机构、部办公厅、规划计划司、规划管理司、水资源保护司、水保司、农水司、防总办公室等。

1.2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

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形式是非常的多样的,也正是由于它的多样性,就致使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单位企业在管理内容上的差异。详细情况我们可以见下图,对比之前国家管理体制之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水利工程项目的承包企业单位在项目的组织管理办法上与国家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是大同小异的。主要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别分管辖了企业的职能部门还有直属单位部门。职能部门包括了工程管理、计划财务、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综合生产、技术管理等部门。直属单位有:水工维护、机电维护、运行管理、观测维护、通讯网络、水质监测、水政监测等单位。

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的内涵与意义

我们都知道组织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水利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水利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发展还有变革,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组织所管理的目标。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还是一个动态的、工程的管理者的一个逐渐的自我调整的过程。

2.1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的内涵

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内涵是指要密切的关注组织目标、组织的结构、组织的流程、组织的部门之间的职能等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赋予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的内涵。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正在打破传统一般的工程的管理体系与方式的界限,正在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这种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上的再造与借用现代国际上组织管理体系的成熟的理论,进而作用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利工程的项目上,细化了可以考究的更仔细的内容还有指标,再进行管理流程的稳步推行与实施。

2.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的意义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是水利工程实行现代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这里的创新指的是项目工程随着外部环境的急切变化后还能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组织管理里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的内容简单的来说指的是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设计上还有在项目组织管理的社会变革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的创新问题上要积极的运用新的理念与新的方法模式来指导项目组织管理的设计与变革,从而使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的结构更加的合理化与科学化。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只有从项目管理内部高效率的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保持好与其他各部门、各企业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态度。我国水利工程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才能最大化的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3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中所要遵循的原则

我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水资源的管理上因为经济体制的问题,还有水利工程管理者思想意识上的不先进,所以在水的问题上,矛盾一直是比较突出的,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城乡供水不平衡、污水处理不恰当不合理、节水设施不先进、水资源配置的难度大上面。我国长期以来的水资源有效保护不到位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现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使用的战略的进行了,也越来越不能适用我们现行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所以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体系已经到了必须深化改革的层面上,具体索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要正确的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还有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提高其组织管理体系,从而降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正确的处理水利工程项目中工程的施工与工程的管理的关系。二者要同时重视,缺一不可,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者在加大工程施工的投资时,还要加强管理方面的资源的配置,从根源上面解决水利工程项目中重施工轻管理的问题。再次,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还要正确的处理好各部门在责权上的关系,我们既要明确水利工程各部门和水利工程的管理和施工企业在责任还有权利上的利益的分工,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内部建立起有效又合理的机制,使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上的更加透明化。最后,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应该始终坚持在改革中求得稳进、在稳进中提升发展的原则。我们既要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探索和寻求更新更有效的管理体制,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和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还有步伐,在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时又不至于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展前行在市场的危机隐患中。

4结语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新也是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力量的源泉。全面的推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逐步的建立起符合我们国家的经济现行情况的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大使。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应该站在道德机制之上用非常理性的眼观去看待中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中所遇到的困难还有各种任务,也时刻应该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举措。要改变现阶段我国水资源使用不足且分布不均的现象,我国水利工程的相关部分与相关施工企业就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上面,这就不仅要在水利工程的平时的养护和维修上面下功夫,更重要的还要不断的创新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模式,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可持续利用为第一目标,加快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上的重心的转变与调整,从而缓和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铺垫好道路。

参考文献

[1]郭永.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刘双.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3)∶179.

组织管理创新篇5

关键词:知识 知识管理 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是一门新型学科,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它的定义和内容。如对知识管理概念的描述:“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学问”;“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一个项目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如何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管理过程。”本文认为,要凸显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知识管理是组织创新的基点,借此研究知识管理到底管理什么和怎么管理的问题。本文从知识的特点入手,阐述知识管理的内容和实务。

知识的特点

“知识”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体现在它已变为经济要素中的首要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特点如下:

(一)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源

从资源性特点看,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有本质区别。首先,物质资源是可以用尽的,知识资源则可以生生不息,取之不尽,这是知识资源最本质的特征;其次,物质资源的扩张是有限的,知识资源却可以无限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人们对物质和财富的量的需求,但人们对它们的质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而这种无限性的需求正体现在知识需求的无限性上,只有无限扩张的知识才能满足人们对质的无限追求;第三,物质资源只能是物理上的换位,知识资源则可以充分共享。

(二)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

从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原理看,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知识资源的以下特点使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

一是共享性。知识资源可以共享,允许众多使用者同时共用同一知识资源,而且共享者越多价值则越大。二是反复应用性。知识资源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再生应用的能力,可以反复使用。三是累积性。知识资源在其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可以累积,知识在人类系统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都是累增的,且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四是渗透性。知识资源具有极大的渗透性,一种知识资源可以渗透到许多领域而产生影响,大量知识资源相互渗透使智能呈指数式迅速膨胀,造成“知识裂变”。五是时空相对性。知识资源的空间可以虚拟,无法用感官去度量知识资源在载体中的空间和形状。另外,知识资源所占空间可以压缩,所以,同样的空间所储存的资源是不同的。知识资源的时效性特征也是很显著的。有些信息一旦,就会使另一些同类信息毫无价值,而有些信息迟早都不会影响其价值。知识资源时效的长短也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知识资源经常被创新淘汰,在淘汰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再创新,所以,知识资源就是创新资源。

(三)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从知识存在的状态看,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是可表达的,有物质存在的,可确知的,已被文本化了的知识。所以,显性知识是知识管理明示的对象,是知识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动力。隐性知识则是未被文本化或难以被文本化的知识,因而有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复制的特点。它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即它不易用语言表达。另外,也包括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价值观、心智模式等,这些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会深深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方式。隐性知识属更深层次的、由个体拥有并控制的知识,是组织进行知识创新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

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学问。它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是根据知识的特点及知识经济研究领域的认识阶段来进行的。知识经济认识领域分三步进行:一是知识价值论,核心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的价值;二是知识创新论,主要探讨知识创新的机制和过程;三是知识转化论,主要着眼于知识的转化和知识如何参与分配和共享。其中,知识的价值已在人们中达成了共识,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知识转化和共享并在转化与共享中创新。

(一)促使组织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转化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多方位的,一般包括:

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这个转化的目的是推动内部的显性知识交流,以减少信息流的摩擦,降低运行成本,是发挥知识外部性的直接方法。显性知识间的转化是知识管理明示的对象,是知识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动力。

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步转化的意义在于:由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后,再通过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机制使其创新知识被企业共享,从而建立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机制,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来达到这步转化。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转化的核心,是知识生产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

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而隐性知识本身也需要不断的积累、更新,如果隐性知识停滞不前,显性知识也将被定格并很快就会落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员工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素质培训,建立学习机制来鼓励员工的自发转化行为。

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是知识管理中最高层次也是最难以实现的。因为隐性知识具有隐匿性、不易传播的特点,如何进行隐性知识间的转化,其根源在于其知识所有人的知识隐性维度、观点、情绪及所处的环境氛围。人类掌握隐性知识的动机、多少及使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隐性的维度下潜意识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由此可知:首先,学习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干预的效果有限。其次,个人的所知比所表达的要丰富的多。组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将个人蕴藏的隐性知识向外展现,转为他人隐性知识的来源,并发挥其乘数作用,去伪存真,创造具有价值的知识。所以,隐性知识间的转化速率、范围及深度,取决于一个个体的工作氛围和激励机制。

(二)促使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由于知识从本质上来说是可以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而且使用的越多就越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因此,知识产品就与具有排他性、有限性的物质产品有着天然的区别,但由于先进知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给拥有者带来丰厚的收益,所以拥有者会极力维持知识的垄断性。所以,知识是不能自动实现共享的,必须通过鉴别知识范围和类型,创造一定的途径才能达到。

1.从知识共享范围看,有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和企业外部知识共享。组织的知识管理应先从内部知识共享开始,然后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接口,再向外延伸。对于组织内部知识应在坚持平等性原则和开发性原则的基础上,畅通知识共享的渠道。如改善与重构组织结构,建立对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等软件措施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等措施来实现。 相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来说,组织外部知识游离于企业的可控范围之外,不为组织所左右,但它对组织的经营与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组织外部知识共享可根据其外部知识与组织的密切相关程度和外部环境的复杂程度,依次采取经营策略的变化去影响,或是预测知识走势去主动适应等方式去实现。

2.从知识共享类型分,有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是伴随着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近年来,磁介质和光电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不仅使人类知识的存储和传播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也提供了渠道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加速了显性知识的可获取性和共享性。

隐性知识的共享一般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个体因素。知识独占能产生垄断利润,所以知识拥有者为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会阻碍隐性知识的共享。二是组织因素。组织环境与氛围影响隐性知识的共享。如在传统的层次机构设置下,员工的思维和工作能力受制度和岗位的约束,员工之间缺乏超制度以外的直接接触和互动交流,难以推动隐性知识的共享。三是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途径与程度是有区别的。如东方人的谨慎、含蓄、内向的性格使得东方人在与人的初步交流时会产生一些障碍,但东方人却善于使用非正式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也许是隐性知识共享的一种“隐性”力量。

3.从共享方向来看,知识共享分顺向共享、逆向共享和横向共享。知识的价值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无形形态,即知识的认识价值;另一种是它的物质形态,是知识的认识价值通过实践实现的,即知识的实践价值。认识价值主要反映知识生成的主观意识性,它既可能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也可能是人们发挥能动性对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加工和再行思考的结果,所以它是一种隐性的潜在价值,当人们在它的影响和指导下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它来改造外面的主观和客观世界时,它将变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实践价值,实现了知识的价值目的。

这种实现有三条途径:一是顺向实现。即由认识价值到实践价值的共享。先有少数人或企业的新的认识发展为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低成本、高价值的产品供大多数人共享。二是逆向共享。在现有技术和产品基础上,解剖其“生成”方式、“还原”其结构原理,重新认识它的价值,以便再取得新的突破。三是横向共享。首先是认识价值的形态的共享。一般说,知识的认识价值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共享是互动的。因为人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能,当他遇到新的知识时,经常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死板僵化地全盘接受。事实上,当人们收到新的知识信号时,经常受其启发,会有意识地加以改造和发展成新的认识价值;再则,由于人们思维的差异性,对同一种原理性的认识价值,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知识的认识价值在人们之间的横向共享,往往表现出由小到大的趋势;另外是实践价值之间的共享。由于知识的实践价值能够使其物质和精神在实践中体现它的产出效能,这使得知识实践价值的横向共享效果更加便捷和有效。

(三)促进组织知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了组织成功的基础,具有新的特征和要求:

更加开阔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差异直接导致创新方式及效果的差异。传统的“内部独立研制创新”模式受制于研制力量,致使创新效率低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及知识共享范围的扩大,创新必须建立在 “开放性”思维的基础上,即知识创新与其价值转化必须通过社会性协作过程中互相沟通交流并加以“研制”来实施。

创新方式互动化。随着知识共享平台的进一步建立,知识产品的加速发展及社会对知识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大,个体和组织只靠独自的创新能力来完成大型的、关键的创新项目日见力不从心。所以,创新已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有关社会知识创新、技术知识发明和应用系统的创造相互作用的产物,已具有了一种整体的、协同的、互动的系统特征。

知识流动因子多元化。过去的创新一般集中于投入和产出分析中,大多表现为静态性和线向性的特点,而新时代创新系统的运作效应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和联系性。所以,新时代创新系统是由诸如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这些创新因子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建设成相互联系的机构网络,在这些因子之间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的活动。

创新机制的转移。现在的创新机制大多是重点控制和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内容和处所的累积机制,应主要控制和影响内部知识源和外部知识源之间平衡的界面机制。

现阶段知识管理的实务

(一)更新企业经营理念

建立共生的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或个体开发新知识的相对能力越来越小,局限于企业或个体的知识创新的潜力及研发绩效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同的社会与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进行知识共享、合作开发,才能达到合作方双赢、社会共赢的目的。

建立文化吸收理念。据统计,在广东深圳的不到经营期限中途解散的三资企业中,大约有34%的企业是因为文化冲突解散的,这就充分说明了不同经济主体合作中文化融合的重要性。知识的转化与创新是在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下完成,而这种互动完成必须在其行为主体间的文化融合的状态下才能完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任何组织都需要认真对待文化性质与结构的问题,对内应建立组织的文化,对外应容纳与借鉴外部文化。通过组织内外部成员间的文化认同推动知识的发展与更新。

建立垄断与共享结合的理念。知识的组织垄断有利于本组织竞争优势的形成,知识共享有利于行业或社会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而使本组织受益,所以,组织并不需要限制所有知识的对外传播,相反,应以共享为主、垄断和保密为次。首先要做到在不损害本组织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与他人共享知识;其次,也应认识到,组织在向社会提供优势成果的同时,应不断地向社会吸收知识,进一步增加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组织间的知识合作

组织间进行知识合作可以产生三种效应:

知识的聚合效应。通过组织间的知识合作,使组织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联合与补充,汇合成为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这将使得各自知识优势得到叠加与延伸、强化与巩固。在未对组织进行专门性优势知识追加投资的情况下,通过这种知识聚合来实现优势知识的发展与完善,既可加速知识成果的转化,又可避免专门知识过度投资的倾向。

知识的重组效应。在知识合作过程中,知识超越了组织的边界,在组织之间不停地传递、交流,为知识突破原有使用的限制或者路径依赖性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知识要素之间的重组。

知识的激活效应。知识合作可以通过互动增加知识激活的机会,形成原有组织所不具备的新知识。来自不同组织的知识合作,可以彼此相互交流与分享、彼此沟通与对话,在这种开放的动态的知识互动中,新知识得以产生。

(三)建立企业间的知识动态联盟

进入工业经济后期,“竞合”的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种“竞合”的关系就进一步发展成另一种更为高级的形式,那就是在组织之间建立动态联盟。动态联盟的基点在于:一是实行的是动态联合,而不是刚性联合,使组织间的“竞”与“合”变得更为兼容,既可保持竞争的活力,又可避免两败俱伤的过度竞争;二是动态联盟构筑在集中各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因此能做出快速响应市场机遇的决策;三是实现的动态联盟可以解决如何利用社会现有存量知识,实现知识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打造知识生成和价值转化的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生成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学习。这是因为:一是知识有积累性的特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有效地组合、配置并创造知识;二是知识有一个老化的问题。随着各个领域的知识爆炸,知识的有效期会不断缩短,因此,组织必须不断更新、补充、增添和创造更多的知识,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

建立知识生产和转化的机制。包括物质手段基础与有效的制度机制。完善物质基础能为组织学习提供一个完好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配置因特网设施,建立较完善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料等资料库。利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大量可编码的知识,人们能够随时查阅、学习、分析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整合和创造新的知识。

有效的知识管理制度机制指建立有利于组织成员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和激励组织成员参与知识共享的制度机制。内容包括:一是要建立组织学习的制度,二是要设立知识主管,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精神环境基础。精神环境基础是指创造一个借助组织力量来形成一个创造型组织视野的组织文化氛围。这种组织文化应有利于组织知识创新的作用有:首先,它能展示一个愿景。这个愿景的功能就如雷蒙德•迈而斯所说的那样:“展示伟大愿景的企业文化,就是力图准确地定义组织将要探寻的知识流,然后向它们看齐”。同时,这个愿景应是一个共同愿景,力图把组织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及发展方向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共同愿景。其次,它能鼓励创新。即这种组织文化能鼓励员工以创新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以不同的观点来处理问题或机会,以便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机会,得到新的理解或学习。

(五)实施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施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管理模式。因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知识人的管理。人们掌握多少知识,为了获取某些知识需要付出多大的投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能够转化等等,都是由掌握知识的人的动机和组织所能提供的动力决定的。人文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性化的管理,其基本特征体现为:一是作为个体的人,自尊、自立、自信、自爱、自强;二是作为群体的人,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成熟人、创造人。人文管理的内涵体现了新时代人类的主体性需求,实施人文管理将奠定知识管理的基础,拓宽知识共享的范围,为人们的互动学习提供条件,同时,也指明了知识管理的目标趋势。

参考文献:

1.吕国良.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18(3)

组织管理创新篇6

关键词:企业组织资本 财务管理 创新体系

组织资本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起到增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扩大了工作范围。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哪种运营模式才能够使组织资产在企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问题,已经成为了相关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文章针对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提出了要对对组织资本进行财务管理可以在企业内容建立起其价值的评估体系以及预算的管理体系。

一、企业组织资本概述

一个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都会遇到财务管理的问题,这一问题是保证企业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最大化的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而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组织资本的影响,这是因为组织资本的存在会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范围扩大。当组织资本不存在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仅仅需要管理的是有形的企业资产,而组织资本一旦存在财务管理就要将无形的企业资产资源进行那个管理。但是组织资本也会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而,企业组织资本的多样式使得财务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自身的工作体系,从而使企业朝着更加长远的目标向前迈进。

财务管理部门要想创新出科学有效的运行体系必须要对企业的组织资本进行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部门更好的为企业的运营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撑。首先,企业组织资本中的“组织”代表了其具备实体性、结构性、效率性的特征。实体性是指企业组织资本的形成前提是要有特定的实体才能进行发展,这个特定的实体可以是企业也可以不是企业,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不是真实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有实体的情况下。结构性是指作为无形资产也和有形资产一样也是需要由众多要素组成起来的。效率性则是指每个企业会因各自的结构特征不一致而产生不一样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组织资本的财务管理创新应用

(一)建立价值评估体系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价值判断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内容。企业要想把财务管理落实到日常的经营中,就要建立起完善的组织资本价值评估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价值评估的方法。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两种方法是市场价值评估法和账面价值评估法。这两种价值评估方法在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市场价值评估法能够将其中的管理要素提出来。然而,市场价值评估体系并不能独立存在,账面价值评估法又不适用于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业内相关专家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在这里也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认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对组织资本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内容。第一点,要将组织资本的财务管理进行整合性和拆分性综合价值分析。因为组织资本是由多方面内容组成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组织资本中的每方面内容进行价值评估,然后还要将其整合到一起,使其体现出整体的价值。第二点,由于组织资本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其内容的变动情况就多。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还要注重对其预期变化的控制、内容可持续性的控制以及内因变化的控制。第三点,是将财务管理的可操作性纳入到价值评估的体系中。可操作性是指价值评价体系是否能够将实用性体现到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特性。企业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就可以实现对组织资产的财务管理。

(二)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预算的管理是保证企业资金长期实现稳定性的关键。而在企业中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首先,企业要确定预算管理的目标。这样一来,组织资本就会企业的发展起到更加良好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使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然而,由于组织资本是无形资产,企业很难对其目标的实现进行严格的控制。所以,建立预算体系时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进行模拟处理,这是保证预算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其次,就是要对组织资本中的各项要素进行一定的量化和描述。最后,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这一过程企业要充分考虑其实际的运行状态,如负责预算管理体系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具有掌控大局的能力、合理管理组织资产各项因素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对所建立的预算管理体现制定出合理的运行制度。在这一制度中一定要包含这两方面:一方面是使组织资产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体现出其应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使预算管理体系中运行制度能够明确管理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制度中应该体现价值评估的方法、主体以及目标等。而且企业应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与之对应的监控措施和考评手段,以此来规范预算管理工作内容。

三、结束语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在谋求新的发展方向的过程中,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运营管理措施。组织资本企业在这一时期所研究出的运营管理方式之一,而由于其具有无形和组成因素众多的特性,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一些管理阻碍。企业要想在组织资本这一管理方式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对其的财务管理工作上下一定的功夫。组织资本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将其无形的资产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使其具有提高员工凝聚力、增加信誉度、强化行业知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鱼浩.企业组织资本与财务管理创新刍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260

组织管理创新篇7

社会组织在我国又叫“民间组织”,在国外有人称之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还有人称之为“第三部门”。社会组织是非政府、非营利、志愿性的组织。它涉及的范围广泛,数量庞大,大概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维护其成员利益的组织,如工会、协会、商会、社区组织等;第二类是利益协调组织,如各种中介组织;第三类是纯公益性志愿组织,如形形的扶贫、慈善、公益基金、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组织。其中第三种类型应当说是社会组织的核心,是现代社会组织运动的标志。

社会组织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自主性。社会组织是与政府、企业相并列的独立组织,具有自主性,在人事、财务、机构设置、内部管理等方面享有自。第二,志愿性。自愿合作与积极参与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组织的成员一般都是以志愿的形式加入,具有比较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主动、自愿地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宗旨是服务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组织的服务就不收费,不核算,而是说,社会组织在运作过程中不得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不得损害公共利益。第四,组织性。社会组织的所有团体都是依法建立的正规组织,有一整套行为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组织的要求行动,其行为不能违反所在组织的规范。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社会组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了结社浪潮,尤其是发达国家其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对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组织的多寡兴衰及其功能作用发挥的好坏,已经成为公民社会成熟与否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一般分别超过50个和10个,如德国120个、法国110个、日本97个、美国52个、阿根廷25个、新加坡14,5个,巴西13个,我国香港25个,而我同大陆只有2,4个。全球范围的结社浪潮,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都在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

社会组织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都与社会组织直接相关。实现社会协同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要以一定的社会组织为中介,把公众组织到一个个社会组织之中,才能更加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效能。

第二,“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需要社会组织。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正在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的自由度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呈现出明显的“无组织”结构特征,特别像进城的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和各种类型的临时工,其无组织特征更为明显。这种状况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非常不利,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一定社会组织来为自己提供服务,社会也需要一定的组织来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与稳定。而在一个“自由人社会”里,社会组织则会使绝大多数“自由人”在其中找到为自己服务的“组织”,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管理。

第三,社会组织能够充当国家与个人矛盾冲突的“减压阀”。在我国,个体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政府侵害后,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找关系,二是上访,三是走极端(如自焚、伤害他人、闹事等)。由此造成社会规则失效和社会动荡不安。如果公民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而组织起来,由组织派代表与政府沟通协商,就能有效缓解政府与个人的直接冲突。因为有组织,双方就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协商,就能逐步生成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在国家(政府)与个人之间铺设一条缓冲地带,从而减少社会振荡。

第四,社会组织能有效地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公共需求增多与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的矛盾在我国长期存在并不断激化,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政府虽然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渠道,但相对于社会急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仍然难以胜任。在这方面,社会组织发挥着政府难以替代的重大作用。它会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的需要。

第五,社会组织能有效规范和矫正组织成员的社会行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组织,尤其是正式的社会组织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宗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运作机制,这无疑会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个人行为产生导向和规范作用,尽量减少成员越轨行为的发生。社会组织的这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功能,是实现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的唯一现实途径。另外,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随着各种自愿性、公益性、互的社会组织的出现,会有大量的公民参与其中,无论是帮助别人者,还是受到帮助者,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全民族、全社会的道德水平都会得到提高。

社会组织既然对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加快发展。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发展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挖掘和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促进我国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

第二,积极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应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出发,大力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组织,特别是积极促进以志愿服务、慈善公益、老龄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联合性、专业性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发展适应市场化进程的行业性社会组织;鼓励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农村专业性经济组织。

第三,推进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一是推进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引导社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二是促进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项目运作、策划组织、协调服务等方面能力;三是促进社会组织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财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

第四,健全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组织管理创新篇8

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1]。统一的登记管理机关和分散的业务主管单位容易导致权责不清,造成社会组织的日程管理混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的登记工作,在法律上是社会组织的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同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与社会组织业务范围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授权的单位,作为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也要行使监督管理职能。这样,统一的登记管理机关和分散的业务主管单位在同一行政层级上分别对社会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虽然这两个部门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存在协调和沟通,但部门视角和部门利益的不同,以及两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监管能力上的差异,使得社会组织在面对两个部门的同时,因部门政策的不同而无所适从;或因隶属的监督管理部门不同而享受到不同的政策待遇,引发社会分歧与矛盾,不利于公平的社会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2],还可能因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衔接造成监管上的漏洞。资源在社会组织间分布的极端不平衡。依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统计部门公布的2009年的相关数据,经统计发现,中央级的社会组织占全国社会组织总收入的一半还多,收入排在前六位的地区的社会组织收入之和占到了2009年全国社会组织总收入的96%,余下23个地区总计所占比例仅为4.2%。总体来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呈现了两个不平衡。一个是地区间社会组织发展水平的极度不平衡,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绝对数量、人均数量、组织规模显著高于欠发展地区的数量和规模。第二个是社会组织个体间发展的极度不平衡,表现为中央级、全国性组织的能力极大的强于地方性社会组织①。可以看到,无论在日常性还是突发性的社会捐赠资源的流向上,管理政策都深深的影响社会组织的收入,如玉树地震后,民政部门严格限定了可以接受公众捐赠的社会组织为其指定的15家等。

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经济变革和本世纪之初凸显的政治社会变革改变了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设计基础;从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本身来看,入口登记管理和日常过程管理的重要程度发生了变化。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昭示着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管理理念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并以国家政策文件的形式确立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背景下,传统双重管理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设计亟需改革。双重管理从本质上将社会组织与政府置于相互对立的关系上[3],与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依靠力量、协同对象参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供给的公共治理理念不相适应。双重管理制度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刚刚经历一次思想大辩论后的中国刚刚确定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基本国策,并不是所有人都从思想上理解、认同、支持这一发展方略。而能够发起成立社会组织并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的人群,也多寓于体制或与体制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的人群。这就决定了那时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设计理念偏向保守一端,以限制、监管为主。此外,业务主管单位的设置有利于从专业性角度弥补纯粹登记管理部门的人力与专业管理上的不足,提升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这不仅是双重管理制度的历史功绩,在当今也是需要加强研究和完善的重要功能。但是,业务主管单位并不总是提供给社会组织足够的资源支持,特别是在与其业务范围或单位利益不是很相关的情景中[4]。在逐步取消业务主管单位,逐渐引入直接登记备案制度后,社会组织管理的重心由入口后移到日常性的流程管理。但由于社会组织的活动领域广泛,从环境保护、妇女儿童发展、扶贫、基础教育、社会服务、政策倡导、应急管理、野外救援、行业咨询与服务等等,再加上部分领域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如野外通信、紧急救护等,单纯依靠登记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是很不够的。一方面,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力量现在就不足以应对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简单扩大政府力量又不符合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政治改革趋势。在民不举官不究的治理思路下,一部分社会组织违规运作,影响了社会组织整体的公信力,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如2011年涉及红十会、中华慈善总会、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欠规范管理事件。二是在群众高度信任政府的社会心理背景下,一旦社会组织的运作与管理出现问题,群众仍然会将矛头指向政府,认为政府管理缺位是导致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这势必影响我党和政府的社会形象,不利于党的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因此,亟需改革传统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三、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政策思考

(一)变单纯重监管为管理与支持并重,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

加紧推出修订后的三个社会组织管理相关的政策文件,通过政策和资源引导构建一套支持性组织体系,通过购买服务和能力建设等方式发挥政府在社会组织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变革传统社会组织管理理念的具体路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三个条例的修订在管理部门、学术界、实务界已经讨论了数年,积累了很好的基础;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实践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更好的整合了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力量参与公共管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与效果也更好,这已成为值得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的数据统计显示在全世界41个国家的社会组织雇佣了近5400万全职人员,其中3300万有薪酬,2100万是志愿者,平均占到了这些国家经济活跃人口的4.4%,为提升这些国家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效率与供给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5]。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岳认为,三条例的修订方向就是逐步实现社会组织的直接登记,同时为改变传统重监管、轻扶持的思路[6]提供法律政策依据。三条例经过了专家审议、公众评议等环节呈递给国务院法制管理的相关部门,应尽快正式出台。从国外经验来看,一套包括鼓励性政策、公共财政资金供给和支持性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支持体系,不仅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提升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的水平,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如美国的基金会研究中心提供了98000家基金会和170万个基金申请的详细信息,设有5个向草根和执行性社会组织免费开发的学习中心,提供内容丰富的免费搜索工具、社会组织报告和随时更新的公益文摘等②。英国全国志愿组织联合会拥有5000多个会员组织,每年募集的公益资金占英国第三部门资源总额的一半,极大地支持了英国社会组织的发展[7]。日本的参与国际行动以低于市场价格30%的价格租赁给有办公场地需要的非营利组织,为入住的社会组织提供项目信息、活动指南、志愿者招募、人员招聘,为改善日本社会组织人才不足、财源薄弱的发展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8]。从国内的实践来看,2007年成立的南都公益基金会和2006年成立的公益组织发展中心(NP)I分别代表了资金支持与能力建设型组织的理想类型。此外,上海、深圳、成都、南京等地通过免税资格认定、服务购买和能力建设等方式在内的多样化鼓励性政策,为改善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总之,鼓励发展公益孵化组织、公益项目支持中心、公益组织倡导类机构、公益组织网络联盟以及政策倡导性公益组织,为小型的操作性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资源供给、项目管理与培训等软硬性立体支持,构建政府主导下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创新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主要路径。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生产者的角色分离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中,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不生产公共服务,是政府积极履行职能而非推卸责任的方式也逐渐取得共识[9]。中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一方面源于全球公共治理新思潮,即引入市场的效率机制,希冀破除政府科层制下导致的低效率与官僚化,化解社会大众的不满,满足日益增长且多元的公共需求。另一方面源自中国自身的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调整。现有体制下出现了政府一元化管理思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重要的公共服务责任与相对匮乏的行政资源之间的矛盾;严格的政府考核与有限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之间的矛盾等。上海、深圳、北京、珠海等地区出现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深圳将60项政府职能转移给百余家社会组织,资助的47个公益项目金额总数达到2200万元。上海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孵化园,成功孵化了60多家组织。珠海将23项政府职能转移给21家社会组织,积极推动了该地社会组织的发展。北京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为其所联系的组织提供业务指导、能力建设等服务。这些探索中,有成功经验也有不足的教训。鉴于此,我们可以在如下方面继续探索:明确购买范围,将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应放权;明确购买标准,公开购买内容、申请条件、申请流程、评审程序与评审结果;规范服务供给的标准;建立便捷可达性的社会监督渠道;促进政府纵向、横向间的协同合作[10]。最后,也可将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与人民团体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我国政治改革的整体进程统筹考虑。

(二)进一步加大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力度,完善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提升社会组织日常管理的力度与水平

在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形成深圳为代表的以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实现直接备案登记的一元登记模式,以北京为代表的由枢纽型社会组织替代传统业务主管单位形成新二元登记模式,以海市为代表的成立社会服务局构建三元登记管理模式[11]之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心后移,由入口管理转变为日常管理后,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中协同行动,以公信力为抓手,才能很好的堵住政策调整衔接阶段中可能造成的管理漏洞。公信力之于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公信力的缺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如招致公众的不满,资源的减少,损害公益活动所追求的社会公益目标等。“5•12”地震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极大的唤醒了国人的公益意识,震后的公益捐款出现井喷,然而震后社会捐赠的“三看不见”,即捐款人看不见、灾民看不见、灾区政府看不见的现象[12]极大的挫伤了公众的捐赠积极性。有社会组织负责人称2010年西南大旱中社会组织参与“缺失”,正是公信力建设积弱之负面后果的显现。2011年自6月始,又连续发生的涉及几家知名大型社会组织的项目运作和管理的公信力危机,再次将社会组织公信力问题推到前台,充分说明加强以公益项目规范管理和监督问责为公信力建设手段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组织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公益活动信息、公益工程信息、与商业组织的合作行为信息、以及与公益相关的其他活动信息等内容在内的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等级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规范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特别是商业组织的合作行为,如公开社会组织与商业组织合作的具体项目信息,构建以重大项目和年度检查为基本内容的信息公开制度体系等。加大民政与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科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同行动,提升转型期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地方在政府部门协同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以深圳为例。《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实施方案(2010-2012年)》对社会组织管理中的部门协同的内容做出了如下规定:公安部门依法承担社会组织的治安管理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承担社会组织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价格监督检查责任。财政部门依法负责监督管理社会组织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税务部门依法负责检查监督社会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再以民政和税务的协同工作为例,两部门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共同开展税收政策法规宣传、讲座,共享机构登记数据和诚信数据等,加强了对社会组织的纳税服务,督促社会组织按要求办理税务登记,同时也有利于及时按规定收缴税收。截止到2011年2月,深圳税务部门共认定通过644家组织的免税资格认证。2010年深圳市所有民政主管单位增值税缴纳合计55286.4元,所得税合计23518305.85元,有力地推动了深圳社会组织管理和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③。在地方探索的基础上,国家可以逐步扩大部门协同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部门协同的体制机制、工作办法与流程;在地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部门协同的级别和范围,并将协同机制形成可操作化的具体程序,创造性继承传统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优势部分,最大限度的消除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后可能带来的管理漏洞。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专业人才政策,构建社会组织管理改革与我国公共管理创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组织管理创新篇9

关键词: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

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项一体化管理对于社会上各个行业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针对于这种现象来说,就要求我国现在进行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能够全面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对铁路运输的相应组织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在对目前铁路运输物流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其自身还存在一定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铁路运输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对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进行有效创新。

1传统铁路货运模式

要想保证铁路运输能够有一个全面创新,除了需要对铁路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创新之外,还要求对传统铁路货运模式有一定了解,这样对于促使其得到有效创新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传统铁路货运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中,发现其自身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以下笔者就针对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1.1铁路货物列车类型。传统铁路货物车类型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有效选取的,其自身在很大程度上会收到铁路的制约。在这个时期中采用的货物车裂性也比较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主要采取分类的方法进行管理。但是这种分类的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比较复杂,而且对货物本身相应信息也不能全面体现,这就为铁路运输行业的组织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1.2铁路货物运输产品。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市场上对各项货物的需求也有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货物运输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铁路运输进行的。在采取铁路运输方式进行货物之间的运输时,还需要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运输效率有一个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的角度上保证铁路货物运输的顺利实施。

2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入背景下,我国现代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这一增长为铁路货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于此,除铁路以外的货物运输方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与铁路运输产生了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再加上现阶段我国铁路货运企业不断面临着外来货运企业的冲击,如此一来对我国铁路货运发展亦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全面铁路物流运输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理论不断实现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如何进一步促进铁路物流运输事业有序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建立全新营销体系。在对传统的铁路物流运输进行深入研究中,了解到在进行铁路运输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多个部门同时参与运输而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提升整个运输过程的工作效率还产生很大的阻碍。另外再进行铁路运输的时候经常是生产部门直接参与相应运输,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也没有设立营销部门,这就导致铁路运输行业的营销政策并没有全面落实。针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在进行铁路运输的时候建立有效的营销部门,并将市场销售与营销部门进行有效结合,设立统一窗口,促使营销部门在整个铁路运输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对现阶段各部门全面人员、业务展开优化整合,设立货运营销部门,开拓货运市场,生成门户网站、客服电话等相关受理平台。该货运营销部门,对外是一个统一窗口,用以满足消费者货运需求、提供货运服务;对外是一个独立职能机构,用以配置运力、处理订单及制定实施营销对策等。经由客服人员、货运业务办理人员组成营销部门,很好地发挥其连接市场需求与铁路生产的桥梁作用。

2.2改革收费管理模式。要想全面保证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除了要保证其自身相应质量,还需要对整个运输过程的经济方面也进行全面考虑。也就是说保证铁路运输行业在同类项目中有一定价格优势,这样对于促使铁路物流运输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改善铁路收费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起自身涉及的三个方面有一个详细的说明。第一,要想保证铁路物流运输的收费合理性,就需要对整个运输过程的收费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保证这项收费规定能够与现在社会上规定的收费决策一致。第二,尽量减少在进行运输过程中收取费用的次数,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相应工作效率,实施一次性收费。这样不仅仅能减少人们在进行铁路运输时投入的资金,还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运输过程的便利性。另外在现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铁路物流运输行业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网上物流运输交易,大大提高铁路运输的便利性。第三,在进行铁路运输收费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收费标准进行合理分配。一般可以按照科学定价的方式对整个物流运输过程实施有效定价,保证定价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同类企业自身制定的价格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在进行收费改革的时候还需要对整个企业自身运输自有一定掌握,促使铁路物流运输的利润最大化。

2.3优化物流运输模式。在进行物流运输的时候还需要保证整个物流运输过程能够符合社会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运输,还需要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物流运输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促使铁路物流运输得到良好的发展。

2.3.1保证铁路运能供给。开展好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经由对机车车辆等铁路运输资源的合理运用,减少车辆停站时间,进一步减少车辆周转时间,确保空车供应;强化调度指挥能力,充分利用通道能力及其他相关运输资源,改善运输效率。

2.3.2推出多元丰富的运输产品。伴随货运市场化的发展,货运被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需求,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依据市场实际情况,推出多元丰富的运输产品,提供配套的运输服务,实现对市场货运需求的有效满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铁路部门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切实开展好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出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的重要作用。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传统铁路货运模式,充分认识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重要性,“建立全新营销体系”、“改革收费管理模式”、“优化物流运输模式”等,积极促进铁路物流运输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作者:杨光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站

参考文献:

[1]周建勤,米晓芳.我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模式探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10).

组织管理创新篇10

1.1普及性课外制作活动的开展。对参与学生不做任何限制,由学院动员学生自主报名组队参加,作品题目和类型由学生自主拟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参与课外制作的次数也不做任何限制,只要学生愿意参与均可。参加课外制作流程:(1)提出申请,审核并登记;(2)将项目开题报告交给老师审核并修改完善;(3)具体设计制作,并进行考勤;(4)提交作品并结题。

1.2开放实验室的课外开放实验项目的开展。所有专业实验室均对学生进行开放,学生可以利用实验设备完成课外实验项目,也可以完成研究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更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放实验项目。参加开放实验项目的流程:(1)向实验指导老师提交实验预习报告,由老师进行审核并修改完善;(2)由指导老师、实验员、学生预约实验时间;(3)完成具体实验过程,并考勤;(4)提交实验报告。

1.3学院级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人才培养计划的第六学期专门设立一门科技创新课程的学位课程,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位课程挂钩,从而将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到学位课的高度,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学院每年组织一次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具体流程:(1)从每学年第一学期9月动员工作;(2)10月组建学生创新小组并拟定项目题目;(3)11月完善开题报告;(4)12月开始购买元器件与设计材料;(5)第二学期3—5月完善设计与制造作品;(6)5月中旬第一次检查;(7)6月中旬第二次检查;(8)6月底提交作品、并召开评奖大会。

1.4学校级科技创新训练的开展: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每年组织一次科技创新训练,参与对象为全校范围学生,所有项目需要经过专家组评定,择优评选150项,开展时间为一年,原则上所有申报项目应该为学院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初步成果,进一步完善或具有一定创新性,有一定锻炼能力的项目。学校科技创新作品中完成较好,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创新性的作品,则推荐申报省市级和部级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2、科技创新活动的监督与考核

科技创新需要有效的监督与考核,由指导老师、学工办以及学生部来共同监督完成。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由学院科技创新专家组依据作品实物与设计报告来评定,并给予相应的成绩、学分及奖励。

2.1平时考勤。每学期由科技创新管理小组在学生的科技创新考勤记录本上登记一次,考勤依据为学生平时进入和离开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时,学生刷卡,由实验室管理系统记录并统计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的时间。要求四年内总考勤时间至少120学时,其中每学期不得低于8学时,在参与科技创新制作时间不得低于16学时。

2.2课外制作与开放实验成绩评定。由课外制作指导教师和开放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给出学生所做工作或实验的学时数与成绩。

2.3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的成绩记录。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由竞赛组织者在学生科技创新记录本上,登记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作品名称、成绩、学时数、并对作品做简要评述。要求大学四年必须至少参与一次科技竞赛活动,并达到合格以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