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感悟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5:09

阅读教学的感悟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1

一、找准感悟的“切入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泉水要清澈要有源头活水,感悟要有效,同样要找准“源头”。这源头就是感悟的“切入点”,源头找准了,才能顺畅,才能水到渠成。

在本课教学中,感受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习谈迁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等精神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为什么说这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为学习整篇课文的总“切入点”,全文紧紧围绕这个“点”展开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点”的引领下感悟。这样,学生在学习谈迁面对“家境贫寒”、“原稿被偷”这些厄运时是什么表现,就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学生在感悟时,抓住的关键词句都充分表现了谈迁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他们各抒己见,却又围绕主题,“多元”中流露着和谐统一,没有过分的偏颇。

这样的“切入点”在全文的学习中都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既能体现学习的整体性,又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的方法。在学到“原稿被偷”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致命的打击”作为感悟的切入点,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地方读出“原稿被偷”对谈迁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学生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朗读、理解、感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充分感受了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接着,我又以“打不垮”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谈迁是“打不垮”的。打击越大,越是打不垮,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一个厄运打不垮的谈迁跃然纸上。用两个“切入点”串起了整段内容的学习,重点突出,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完整的学习感悟过程,教会学生一个自主感悟的方法。

二、抓好感悟的“动情点”。

古语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阅读过程中,文本是“物”,感悟是“辞”,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情感。情感是阅读的动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品读语言文字动了情,才会有所感叹。因此,要学生自主感悟,必须“动之以情”,要抓好感悟的“动情点”。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想象画面”的方式让学生积蕴情感。因为谈迁离我们这个时代十分遥远,那些为编《国榷》,历尽艰辛的动人场面我们无法亲眼目睹,那就无法由衷地感受到谈迁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因此,我让学生读读句子,想想画面,将语言文字读到心里去,用心去看文本呈现的感人画面。如在教学谈迁第一次编写《国榷》时的情景,我就让学生充分品读文中那些数字所表达的含义后,再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谈迁哪些奋斗的情景?”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头脑中重现画面。因为前面提供了“有一次,谈迁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这样的范例,学生就能想象出无数的“有一次”,在想象的画面中,让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谈迁一次次奋斗的情景,学生的情感更是由于这具体而形象的画面逐渐积淀,慢慢渗透到对文本的研读中,这样的阅读感悟是多么真实、自然而又贴切。

我们还可以采用“体验角色”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利于更加有效地阅读感悟。如我在教学“茶饭不思、夜难安寝”这两个重点词语时,就让学生说说“谈迁在思什么,想什么呢?”将学生置于谈迁当时的情境中,站在谈迁的立场上思考,体验角色的情感,从而从内心感受到谈迁当时受到的“致命的打击”,准确而深刻地感悟到文本内涵。

三、巧用感悟的“衔接点”。

“浑然天成”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教学艺术,“水到渠成”的阅读感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目的,那么到底如何做到“水到渠成、浑然天成”,我想首先要做到自然有序的衔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主导”得亲切自然,层层深入,将学生带入一个完整而深刻的阅读过程。

首先,我认为“衔接点”要顺其自然。我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了每一部分的过渡语。过渡语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能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在这样一种自然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能轻松自由地进入到课文每一部分的学习。真正走入课文了,才能用心去品味,完整地感悟文章内容。

其次,我认为“衔接点”要层层递进。如我教学谈迁第二次编写《国榷》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充分体会到谈迁付出的艰辛,从而进一步体会谈迁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本来感悟到这一层面也是可以了,但是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教学资源,即“更加翔实、精彩”,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更加翔实精彩,离不开谈迁越来越艰辛的付出,越来越坚定的信念。于是我利用这个短语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个衔接:让我们比较读读谈迁前后两次编写《国榷》的情形。通过朗读,学生从两段描写中感悟到谈迁第二次确实是更加地艰辛刻苦、坚定不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谈迁一次比一次坚定,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由此可见,层层递进的“衔接”能带来步步深刻的感悟。

四、精设感悟的“抒发点”。

“有感而发”是阅读教学的自然生成,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就应该让学生“有感而发”。但是,究竟何时而发,何样而发,都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精心设计感悟的“抒发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对课文中心的把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发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朗读、自由交流等。我在教学时,主要是通过写来实现有效的感悟。课堂上,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人人发言,这样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的惰性,认为反正不一定要自己回答。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发展就有欠缺。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时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学生已经掌握如何阅读,这时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人人要划,人人要圈,人人要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下来。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2

一、充分利用感官促进感悟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当然也是阅读教学中启迪学生感悟的首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生动的教学手段,作用于儿童的感官,让儿童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在不断的有指导的训练中变得敏感、完善起来。如,在讲授“月光曲”一课之前,播放音乐《月光曲》,让学生聆听着美妙的音乐,并把音乐的起伏与课文所描写的画面对照起来感受。

学生的感官接受到鲜明的形象、声音时,右脑区域的积极活动,会使学生在瞬间产生一种直觉的反馈,而利用这种直觉反馈,启迪学生的感悟能力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多种媒体的运用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作品的内涵。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的效果尤其明显,因为诗歌的语言非常简练,意在言外,能带给阅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可根据诗意绘制一些精美的图片,上课时先要求学生找出与图片相应的诗句,通过这样一些图片,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美景,然后,播放音乐录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观察、边倾听、边思考,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二、在反复诵读中引导感悟

读始终是学习语文的一扇最重要的窗口,以读为本来进行阅读教学,当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非常重要的手段。在诵读的形式上,教师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时,让学生初读后,围绕“人们是怎样等待总理灵车的到来。”反复阅读第一段,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发现:从“挤满”和“……都……都……都……”这个排比句发现总理受到亿万中国人民的爱戴。又从“焦急、耐心”这对矛盾的词语中领会到老奶奶对总理的敬爱。还从“泪痕满面的少先队员”中体会到人们失去总理的悲痛。最后,能领悟到“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句天气描写,写在此段之首,起到渲染当时悲痛的气氛的作用。这时,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真令人感动。现在我们仿佛也来到北京的长安街,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等待总理灵车的到来。老师相信同学们读得会更加令人感动。”一会儿,学生用缓慢、低沉、悲伤的语调,读出了催人泪下的一幕。这对于远离总理逝世二十七年的当今时代的小学生来说,是自读自悟的效果,是悟的升华。绝不是靠老师讲解分析所能达到的境界。

三、在重点研读中提升感悟

除了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以外,老师还应指导学生在重点研读中提升感悟。重点研读,是以一段课文或一个句子为中心,通过对其仔细的体味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是提升学生课文感悟深度的重要手段。学生的研读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发展过程。而对教师来说,重点研读则是引导学生由对作品的初步印象上升到对其精彩处、细微处的仔细品味的重要手段。

研读活动的运作关键在于确定研读专题。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如果将确定研读专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观潮”这一课时,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有一个学生在读“潮来了!”这个句子时说:“我特别喜欢这个短句子,因为我从这里感受到了人们急切盼望的心情。”接着同学们各自都就这个句子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形成的气氛,仿佛大家就一起站在江边观潮一样。又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有这样一句话:“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有的学生初读这句话时,以为花生米跟平时一样多,没有增加分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来品味这句话的内涵,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把‘好像’这个词去掉,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什么?”

生读了几遍,马上举手说:“我读出来了,没有了‘好像’这个词是说花生米肯定没有增加。”

师:“那么,加了‘好像’这个词读一读呢?”

生:“加了‘好像’是说花生米增加了,但增加得并不多。”

师:“你真会读课文,可想而知,总理平时吃的花生米……”

生:“更少。”

“对,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的生活非常简朴,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夜宵却这么简单,数量又这么少,这真令人不可思议!”

生:“这真令人感动!”

这样,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有了研读专题,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入研读境界。当然,就研读方法而言,可以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可以是朗读、默读,还可以是批注、赏评、质疑等。这里,作为教师尤其要注意的是:要鼓励学生抓住感兴趣的字、词、句及片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从而使全体同学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

四、在质疑和讨论中强化感悟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阅读课上一定要大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勇于发表独立见解,说出自己对课文的感觉。千万不能把学生的一些天真率直的问题当作是不可理喻或毫无价值的,因为往往正是在这些问题里面,体现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如,我在教“五彩池”这一课时,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五彩池可以游泳吗?”听到这个问题,一些学生都笑起来了,但是我知道,这个问题正是他读完课文后的第一感受,于是我问全班同学:“是啊,炎热的夏天,如果能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畅快地游泳,是多么惬意的事啊!那么,五彩池真的可以游泳吗?同学们读读课文,看能不能帮他找到答案?”于是,所有的学生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到课文中寻找答案。但遗憾的是,他们找出了大量的证据都说明了五彩池并不能游泳。比如:“水池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水底”“水里长着许多石笋”等。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五彩池仿佛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触手可及。要下课的时候,我表扬了最开始提问的那个同学,并且告诉大家,不管对课文有什么想法,都应该积极地在课堂上提出来。

国外的教育中,也提倡这种“Brainstorm”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起着“争论的诱发者”的作用。与重点研读不同的是,这里讨论的主题可以不必集中在课文的某个具体片段或某个句子,它可以是所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主题。这样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尝试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理解课文。同时,把阅读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也可以使阅读者和作者的交流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要抱着凡是讨论都要有个确定结果的态度。

五、在主动的语言体验中自主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主动体验语言的机会。例如,每个学期给学生定出阅读书目。然后,在每周星期五的第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要求学生们谈自己一个星期以来的读书收获,谈自己对书中主人公或某一个精彩片段的感受体验,并在学期结束时由学生自己评出本学期的“读书之星”。组织这种交流会的宗旨是给同学们制造主动的体验语言的机会,也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阅读,并使他们习惯于把自己阅读当中的感受表达出来。

语言体验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然而令我高兴不已的是,我慢慢地发现这种积累的效果——学生们已经渐渐形成自主感悟的习惯:如,在教学《冬眠》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动物冬眠的特点,就让他们去广泛阅读科普类的书籍,并举办了一次动物冬眠知识交流会。有一位学生说:“我从书上看到一种蛇,这种蛇有意思极了,它冬眠呀,就是把冰裹在身上,看起来像一根冰棍,很硬。我想,假如哪个人稍不留意的话,就会把它当作拐杖用。”他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在书上看到,蛇是冷血动物,在冬天新陈代谢会变得很慢,所以它只好冬眠了。不只是蛇,很多动物都有这种习惯,它们在春天、夏天就拼命地吃,这样冬天来了,就可以不用吃也不用喝,成天睡大觉。我觉得这真是很有意思,我想人以前肯定也是冬眠的,不然为什么一到冬天,早上就起不来呢?不过后来可能人学会了盖房子,就不用冬眠啦!”……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而且其中很多的看法,明显不是直接从书上得到的。

我们完全不必对孩子们天真的想法作过于苛刻的要求,而应该看到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投入的主观感受、展开丰富联想的良好阅读品质。应该看到,某些时候他们对所阅读的作品已经形成了自主感悟的习惯。这种习惯最终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不管他们以后所学的专业是什么,也不管他们以后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感悟;特征

在《现代汉语词典》查阅“感悟”的解释,即“因感触而领悟”。在“感悟”一词中,“感”与“悟”没有截然分明的界线,它们之间彼此交融,感以悟为归宿,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是感性体验,觅得真趣,悟是理性思考,练就主见。感与悟是相辅相成的,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同理,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但与同类词语“感觉”“感受”等相比,“感悟”的重点显然应放在“悟”上。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尤其是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悟”具有以下特征。

一、它是整体的、直觉性的“悟”

感悟是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反应,它是一种整体的、模糊的、且无法言传的。它的产生会引起多种反应,有时是激烈而狂暴的,比如,在阅读类似于《海燕》等文章时,产生的那种或震撼、或狂喜、或愤怒等强烈的情感;有时它是微弱而轻缓的,比如,在徐志摩等人的诗中所蕴含的或是淡淡的忧伤、或是轻微的喜悦、或是淡淡的平静;有时它是突然暴发的,如醍醐灌顶,有时却如细水长流,感悟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累积。

此外,感悟在阅读中也不是一次性的,它可以是不自觉地获得,也可以是自觉地努力而为之。它不排除阅读中的“二次感悟”或“重复感悟”,在渐进的、渗透式的阅读活动中,感悟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从而实现“顿悟”“颖悟”和“妙悟”。甚至,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或阅历的增加,对同一文本所产生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

二、它是形象性的、带有情感性的“悟”

感悟是一种现场情境体验,它无须借助线性的、严谨有序的逻辑分析,它的产生不依赖于系统的分析,它具有感性的特点,是非常情感性的。它是一种基于生活,对文本中的“事件”“场景”“形象”的现场情境体验。

汉语是复脑文字,是具象的,灵动的。在创造中也讲究“有感而发”,讲究“艺术形象”和“意境”。因此,在阅读中产生的感悟,它不是像做一道数学习题一样只是认知性活动,它还是一种情感性活动,能引起读者对文本中的人物,甚至事物的好恶等情感;甚至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感悟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人”身上,集中在“生活”和“生命”上,它总是不脱离人的感性感受和情感世界,它通过情感、心灵的体验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体验多姿多彩的世界。

三、它是个性化的、带有超越性的“悟”

有这么一句话说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此也可看出,感悟在产生的过程中,它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

一花一世界,每一个学生也是一个独立而特别的世界,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感觉和认识。且不说,每个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所产生的不同的感悟与体验,即使对同一文本,每个学生所产生的感悟也是不尽相同的。

每一个“文本”,都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存在,它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从各个不同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而每个学生,也是大不相同,它们的感情体验,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的世界观、思考角度、认知程度,更是无法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当这两个“不确定性”整合在一起,必然会产生极具个性的“悟”。

四、它是经长期积累的、带有潜在性的“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一个学生可能在一整年里都没有把某种东西弄懂弄会,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懂了,会了。这种‘恍然大悟’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在儿童的意识里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且我们,做教师的人,是在用自己的信心帮助它的积累。”从上述语言中,我们可以得知,有些感悟不是马上就能产生,而是在一定的条件、时机下,才会自然喷发。就如常说,有些事情真的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自己实践了,才会明白。而有些感悟也是如此,你在没有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是体会不到的,只有经过了,才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4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六年级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在教《白蝴蝶之恋》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1)本文中对白蝴蝶高度赞美的语句是哪句?你是如何知道的?(2)你在困难面前你会怎样做?(3)通过白蝴蝶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感悟到了:人在困难面前,要勇敢面对,在白蝴蝶身上,懂得要珍惜生命。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1)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学生说道:通过养白蝴蝶,我认为生命非常珍贵,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哺育自己成长,懂得应珍惜生命,这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报答吧!学生的思想火花在感悟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不断地绽放。(2)白蝴蝶在暴雨之后还努力地寻找新的生活,在阳光照耀下和我的关爱中,正展翅飞翔,我们从中会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在困难面前,要勇敢,不能退缩,这样才能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写作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

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去感受生活。”所以从一年级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潼关衰落的景象,张养浩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再如,盲聋哑的海沦・凯勒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教育下,领会到老师对她的真挚的爱。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心灵的体验。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等,要能心领神会,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内容不再是材料的堆砌了,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例如有学生在描绘水时写道:“斜晖脉脉水悠悠,悠悠流水,一云不回,这本是自然现象,可流水无情,更更象流去的岁月即逝的时光,永不回头……”小作者的笔下流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三、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悟能力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基于这一点,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训练学生写日记、写周记,然后进行交流,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创作的情感。到六年级时每位学生已整理成书,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自豪的事啊!有一位学生在书中写道:“每次看自己的书,都有一份喜悦的心情,一种莫名的满足。或许我的文笔幼稚,或许我的条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会给您带来欢乐。愿我的文章能使您暂且放下所有的烦恼,与蓝天白云一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我不敢说她能使您难以忘怀,更不敢说能使您看后心旷神怡,我只愿您能满意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给我提出不足之处。”这真是他们在用自己稚嫩的笔倾诉啊,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我都很感动。同时,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篇的阅读,要求当堂写出读后感,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六年级下学期时我又让学生每月买两本《读者》在课外读,每周写两篇读后感上交,由老师批阅、讲评。通过这些形式的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更使得学生的感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5

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不能复制,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

一、品词品句中感悟

有时拿到一个文本,粗粗一看,语句平淡朴实,,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细细读读,品品词句,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句子,换一个顺序,才发现没有课文中来得精彩。品评出语言的韵味来。

例如人教版入选的丰子恺的《白鹅》中有这样一段话: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有位教师这样教学:

师:读读这几句话,找一找哪个词连续出现了三次?

生:“一样”这个词语连续出现了三次。

师: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用词不要重复,一个文学大师是不是在这里出现了用词重复的错误?(学生一段时间的沉思。)

师:去掉“一样”我们读读看,味道哪个更好?(学生比较朗读)

生1:我觉得还是加上“一样”要好一点,因为这里作者似乎在特别强调白鹅吃的是这三样东西。

生2:分成三个短句讲,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鹅下饭非这三样东西不可。

生3:鹅就是吃这三样特别简单的东西下饭,但他还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所以常常使我们发笑。

生4:这样简单的东西下饭,鹅还架子十足,还得有人在旁侍侯,真是高傲的动物。

汉语真的是极具灵性,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由于教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之下,品出了文章中的味道,同时也领略了文学大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考究。

二、放飞想象间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可感性,这时可以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有时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意象性,通过想象,创造出更生动地画面,更好的理解、体会文本。这样的感悟是丰富的,是深入的。

人教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有位老师这样设计教学:

师: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这次的大地震中,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他一无所知,此时此刻他的内心还能平静吗?

生:不能。

师:是的,平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台湾青年他的内心并不平静,但是他觉得应该躺在,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学生片断练笔)“这位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会想到哪些亲人,会想些什么?试着写一段话。”

师:能把你写的读一读吗?

生: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现在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很想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正在捐献骨髓,不能离开,很对不起。愿上天保佑你们!

生:亲爱的父母兄弟:我想你们在昨天的大地震中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我正在医院里捐献骨髓,一位杭州的青年需要我的骨髓,我马上就会和你们在一起的,不要牵挂。

……

教师恰倒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未定点.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未定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心灵的空间,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从而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和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也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三、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文章,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使学生感知其意,感悟其情。人教版《长城》中有这样一句话: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怎样来读懂这句话?领会这句话?

1、初步感受读。读这句你读懂了什么?(万里长城的长,这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成的,长城的建筑需要无数的劳动人民)

2、深入文本加深感受读。

(1)从文章的哪些地方看出长城凝结这劳动人民的血汗。(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2)理解重点词语。(数不清、两三千斤、那时候、没有……没有……没有……无数、一步一步)

(3)注入感情地朗读。再次出现“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把你理解的血汗读出来。

(4)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智慧”后,再次深情朗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3、情感的喷发地读。配上凄凉的音乐,教师动情地补充有关长城建筑的种种资料,学生闭目体会。最后让学生聚集的情感如山洪迸发,带着深深地感触,心灵的震撼,来朗读这句话。

从初知到体会,到感悟、到动情。学生的情感在不断地变化,感受在不断加深,通过反复地朗诵,长城从此在学生心中变得更加厚重,更加壮美了。

四、联系现实中感悟

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我们语文老师在处理教材,解读文字的时候就应该在学生容易忽视之处,不能很好地体会文本中隐藏的感情之时,敏感地把握,挖掘生活中情景,唤起学生的回忆、想象,从而更好地理文本,体会情感。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7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的潜能发掘、激活,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可是反思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常有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或以教参的答案为标准,限制学生的思维;或以作者的感受来提升学生的领悟。使得语文课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学生个性的领悟得不到承认,不但使学生对阅读丧失了兴趣,产生了畏难情绪,也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必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一,思维情感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同,学生对课文(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友爱、合作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个性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朗读时尊重学生对课文的不同处理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柳树醒了》一课时,学生对怎样读“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处理如下:生A认为“说话、说着说着”语气读的较大声,她认为春雷说话就是打雷,雷声很响,所以应该读大声。生B认为应该读小声,春雷要与小柳树做朋友,它说话不会大声,大声会把柳树吓坏的,我们好朋友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认为:两种方法都可以,理由1,轻读时,可以理解为春雷离小树很远,所以小柳树听到的春雷说话声就不那么响:重读时可以理解为春雷离小树很近,所以小柳树听到的春雷说话声音就较大。理由2,春雷和小柳树是好朋友,所以说话就轻声细语的;可春雷太急着把柳树叫醒和它一起玩了,所以声音就会大一点。

学生对“醒”的理解和处理也不同,有的学生认为“柳树醒了,指它又活了,又长出叶子来了,长叶子要慢慢来,所以‘醒’要读的慢一点。”有的学生认为,“小柳树和春雷是好朋友,她急着和春雷玩,才不会慢慢醒呢!肯定是一听到春雷叫他,他就睁开眼睛,一下子就醒了,所以应该读的欢快一些。”

又如《荔枝》一课,第三自然“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 ’”教师让学生发表意见,怎么读好。有的同学说,要读出非常恼怒:有的认为,要读得客气(认为母亲说得是客套话);有的认为,要读出既有责备,又有爱意;有的认为,要读出为孩子的孝心而高兴…… 讨论为什么这样读,同学们认为,联系家境贫困,则责备的话气稍重一些;联系孩子的孝心,则爱护的话气多些,责备的话气少些,有点嗔怪就行。

看,学生说得多好哇!“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只有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感悟,我们就应该给予肯定,给予欣赏。

二、理解课文时珍视学生个性的批注及感悟

个性化的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断、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有很强的阅读自。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的发展。

如《麻雀》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作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从态度上说“勇敢,坚定、果断”;有从速度上讲“来的快而猛”;有从感情上分析“一心爱孩子”;有谈心理的“心急如焚”;有下评语的“用词简练生动”;有从读法上说“‘落’字要读得重而快”;精彩极了。

又如《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对“陈庚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学生的感悟多种多样。有的说“明白了小红军是活活累死、饿死的”;有的说:“明白了小红军说自己体力比陈庚强,还要与陈庚比赛跑,说自己要等同伴,说自己青稞面多,全是假的,是骗陈庚”;有的说“明白了他之所以要骗,是因为他不想拖累陈庚”……

再如《三人行》一课,一位学生提出“‘一阵风吹过,树上那几片孤零零的叶子沙沙晌了几声’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的学生说:“表示大家都沉默了。”这时教师引导大家想想:“这三位战士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要通过晌声写沉默?”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黄元庆认为自己不行了,他为能把枪和绑带交给战士,让他和战士们一道去为革命出力而感到有点欣慰,但想到自己要和战友们永别,心如刀绞,不能言语”;有的说“小周面对黄元庆的不幸泪流满面,他为黄元庆,也为自己的遭遇伤心,更为指导员的伤势难过,多么不幸的战友啊,一想到这,他还能说什么呢?”有的说“指导员觉得黄庆元不能怎样做,但又没用别的办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所以三个人都沉默了,战士沉默,便觉得风声更响,以响衬静,更显战士心情沉重,处境艰难。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教师在阅读中注意引导,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力,珍视并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尽情读书,自读自悟,自悟自度,对学生富有创意的理解和感受大加赞扬,就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使每个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都能张扬个性,享受阅读的乐趣,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傅静. 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7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改变“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做法,提倡“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提供学生接触文本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应努力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与思考。

一、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有效阅读的前提。而民主、宽松、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自由畅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对文本的阅读思维和才思才能尽情地流露,并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与求知欲,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种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促进学习。

2、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让学生多作自由讨论,把课堂变成为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探讨。

3、巧用多种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有兴趣时,他才能主动而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改进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1)巧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时要自然、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分析课文时,可摈弃从头到尾分析讲解的模式,经常变换切入的角度,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2)巧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巧设一些疑问,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短篇小说名作《社戏》时,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引入新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文豪鲁迅先生写的,文章里景美、人美、情更美,大家喜欢吗?”顿时,学生学习兴趣陡涨。这是运用的激趣教学法。再如学习《故乡》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提问题,随着阅读的进程,笔者不断地提高、点拨,把阅读引向深入,所提问题愈有份量。从“迅哥儿为什么喜欢少年闰土”、“中年闰土为什么不多种西瓜来致富”到“中年闰土变成木偶人的原因是什么”,以上教学活动类似讨论法,由于经常变换各种方法,阅读教学活动产生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常听常新,从而有效地保持、巩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二、引领学生对本文理解与体验、感悟与思考。

1、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把握人物的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一个沟通的过程,也是学生以自己的语文素养去理解文本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才会使文章的文采精华融化到他们的血液中去,才会使他们口长于言,笔长于写。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坚持让学生阅读文章,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阅读本身。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正反经验、纵横关系等沟通组织起来,促使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看问题,将认识引向深入,在思维的纵横碰撞中获得深刻的、创造性的阅读体验。如,亨利希・伯尔的《懒惰哲学趣话》时,就让学生反复阅读,因为学生个人的文化素养不同,他们的人生经历、理解能力都有差异,没有充分的阅读,学生是不能很好地融入课文所要表达的境界中去,我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再让学生积极地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见解,最后总结归纳,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所以充分地阅读文本,把握人物的情感,快乐地分享文本中传达的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人生路上辛勤劳作的同时别委屈了我们的心灵,真正的快乐来自精神的满足。

2、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展开精神的对话,这种对话并不完全以口头语言的交流为特征,而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评判展开。语文阅读的内容,必须涉及相关作品,而作品均是作者的创作,它体现了作者的思维、个性,阅读作品实际上就是与作者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情感,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感悟阅读 生态教育观

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感悟还是体验,都是一种主要来自小学生内心的学习活动,而要有效且顺利开展这种学习活动,非基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识规律不可,这就自然给小学语文老师提出这样的语文教学命题:怎样建立小学语文感悟阅读的生态教学观?下面,笔者就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和自己教学的体会,通过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浅谈如何建立小学语文感悟阅读的生态教学观。

一、创设丰富开放的教学

语文教学的环境应包括课堂环境和课堂外部环境,语文的课堂环境是动态的、具体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教研活动,利用各种因素,使学习环境呈现出一定氛围、风格、情调、气氛,以帮助学习模拟情景的创设,一般通过图画、录像、声音等媒介,或展示学习内容的背景、来源、相关内容,或创造某种情调、气氛、氛围、风格来帮助学习语文生态教学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兴味索然,表现突出的是学生作文常常无病、脱离生活实际、空洞无物。因此,教师要加强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学校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

二、学生充分张扬自我个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语文教育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更多的体现为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并非某一方面的特点,而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具有的综合特征之和,实施完全意义上的个性化的教学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实践可供操作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张扬,为课堂教学的改革,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还学生个性的张扬,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对课程内容的扩展

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稳定和客观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阐释和灌输,每个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也就是说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新的见解,提出新的话语,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打破原有教学计划,因势利导。对预设教学的内容目标等进行补充和调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挑战与创新,充满气息与情趣。语文教材不应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我们要将视野扩广至广阔的世界,甚至整个世界都是语文教材,惟有学生语文学习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宽阔,对语文学习外部的系统进行延伸,并与内部系统相互沟通,语文才有绽放她无穷魅力的可能。

四、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

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要让学生拥有自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意识习惯的培养,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问答与提问,还表现为欣赏与评价,独自与倾听,交流与探讨,它是一种实践性对话,是在个体经验和人与文本对话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建议性的意义生成过程,教师应当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宽容的态度、发展性的眼光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并从中得到自我价值体现的愉悦。

1.鲜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涉及价值导向的时候,教师应旗帜鲜明地加以引导。因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授《我与地坛》后,为了对学生进行“苦难”教育,安排学生观看影片《活着》。当看到被游街的王医生饥饿之后吃多了馒头而死的镜头时,许多学生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老师严肃地对他们说:“如果不懂得爱与同情,你们就没有资格做一高中生。”学生顿时静了下来,许多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2.客观评价学生的发言

老师善于为学生搭建积极发言和讨论的平台,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章意义,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面对学生深浅不一的感受、鱼目混珠的见解,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抛弃引导的职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抛弃必要的引导,容忍对话活动在肤浅水平滑行,让阅读的教学变成学生自由交谈,听任学生对文本的任意解读,那么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这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并非是无原则认同,而是意味着要把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收获和困惑作为重点和起点,一方面允许重视和严肃对待来自学生的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另一方面允许学生出错,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发表见解。

3.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对话

课堂教学的过程,倾听是一种民主的氛围,课堂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堂,时时使课堂成为精神愉悦的、畅快的交流场所;倾听是一种真诚的谦虚,甚至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谦虚,教师要蹲下身子,敞开心扉,眼睛平视,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姿态;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师生之间心灵的理解、精神的交往、人格的相遇,便创造了也分享了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同时也是师生双方的生活,是他们成长的历程乃至生命的流程。倾听是一种热情的期待,关注每一个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主动地去指导他们,在情感上走进学生,达成心灵的共鸣;倾听是一种尊重和欣赏。

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让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独立的阅读才是显现真实问题的前提。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知,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意义,与文本进行生动的热烈的对话,或者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传统阅读教学往往是把学生看作被动阅读者,即使让学生阅读了文本,教师也同样要按既定的“教学设计”来讲解课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提问与回答看似体现教与学的互动,其实只是学生不断猛烈猜测教师答案的追逐游戏而已,其最终结果还是“引导”出教师既定的“标准答案”。这样缺少阅读主体的真正参与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具有的自由联想、进行创造的力量,剥夺了学生作为被教育者的质疑权,从而也使他们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具体的做法是:1.尝试自己在文章旁边做一点简单的点评,并记下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准备下节课交流讨论。2.自主感悟。让学生再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文章的大体结构。3.通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自己利用工具书去解决。4.三个基本要求,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完全让学生自己不受预设问题的影响直接面对课文。学生有时在默读,有时在轻声朗读,有时与同伴轻声交流讨论,有时也会拿着问题来向老师询问。虽然有些问题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同学,能提出问题至少说明他们在主动地进入课文了。

参考文献

[1]刘素雁,代雪琳,崔秀梅.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构建理想阅读生态[J].当代教育科学.2009(05).

[2]古耀锐.创建和谐的语文生态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9).

[3]曾永成.培育生态人格.优化作文生态――“做人―作文”的生态学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06).

[4]陈隆升.语文课堂生态的深度关注――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三[J].中学语文.2008(16).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9

一、“减负增效”需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人

中学语文教学为何就是一定要硬揪才能获取高效,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因素当是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都是机械性接受的,对那些姹紫嫣红的园圃和美甲胜天的富矿都不是学生去直接感受的,都由我们教师像喂小孩那样,把比较香甜的食物咀嚼得没有了一点滋味,学生根本也就不可能去津津有味地咀嚼。这样的强灌,这样的被迫接受,学生是接受了,可学生接受的仅是知识,而不是方法。学生接受的是对所教文本的感悟,而不是探究其他文本内容的方法。学生所接受的就是听进去的,而不是自己所悟出来的。那我们教师也就拼命地让学生去做练习,再去批阅,再去评讲,所有的都是在学生机械地接受上周而复始着、恶性循环着。对此,必须摒弃这样的理念,阅读教学就是老师去精彩讲授,去机械灌输。所以,在平时力求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人,让学生首先建立起这样的学习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上,无论是议论文的阅读,还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其阅读感悟的权利都完全交付于学生。我们应当看到的现实是,学生受其社会经历和生活阅历的限制,自主阅读感悟往往是不可能去一步到位的,但这并不要紧,万事总是开头难。只要我们诚心让学生去自主阅读感悟,学生也肯定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感悟出点滴后感悟出许许多多的。更为现实的是,学生能够凭借教材文本去感悟,学生也就完全能够去感悟其他的相关甚至就是许许多多的文本。如果我们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上多花了时间和精力,那也就等于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减负增效”需让学生成为创新阅读的主人

阅读是一种凭借语言文字的活动,必须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获取信息,去认识世界,去发展思维进而获得审美体验。针对“减负增效”,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感悟就应当多去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创新阅读。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阅读本身就需要去多角度且有创意性的阅读,也是因为高考语文试卷也有如此意义上的指向,更是因为可持续性的学习、终身性的学习要求使然。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阅读,需要引领学生去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中学语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时多运用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则完全可以实现阅读感悟的创新。当学生阅读感悟达到一定的创新水准,学生的创新阅读感悟也达到相关的境界,那阅读感悟当然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所以,阅读教学的课堂,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更需要学生的创新阅读,“减负增效”的阅读教学也就必须实现学生的创新阅读。在平时学生的创新阅读中,笔者总是经常性的阅读期待,也总是经常性的让学生去阅读反思,也多让学生去进行批判,达到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更有效的拓展,从某些角度讲,比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的创新阅读。譬如教学《祝福》,为了让学生去创新感悟祥林嫂的形象,笔者就让学生去看那祥林嫂的图像,引导学生去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祥林嫂;就让学生看电影《祝福》的片段,建立学生祥林嫂悲剧的印象;就让学生看祥林嫂讨饭时的图片,听狂风雷的声音,体会祥林嫂在祝福之夜的感受。诸如此类的细节处理,让学生得以真实意义上的感受,促使学生能够去创新阅读感悟。

三、“减负增效”需让学生成为合作探究的主人

阅读教学的感悟篇10

应当说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人们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口号叫的比较响亮,但就在平时教学中有着诸多折扣或者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水分,致使小学生语文学习中自主阅读能力未曾得到理想意义上的培养。窃以为学生阅读自主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就喊在口头上,关键必须比较科学地落实于行动。

1 科学落实于行动的自主能力培养需学生有广泛的时空

也许人们会这样去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时空应当是比较宽裕和广泛的,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甚至就把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窃以为这样的理解还显得比较片面,我们所必须正确理解的当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课堂到位和课余延伸的问题。首先是课堂到位,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仅就是简单地让学生去悟,让学生去做形式上的悟,学生不能达成歇斯底里的悟,那自主阅读能力是根本得不到理想培养的;其次是课余延伸的问题,小学生课堂阅读感悟受着诸多的牵制,学生个性化阅读空间比较小,很难能够让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得以比较充分的培养。但我们又必须考虑到的现实是,小学生是相当贪玩的,现代游戏玩具已令他们就是那样的爱不释手,哪有时间进行课余阅读,则更不可能去实现课余自主阅读感悟了。但我们感到其办法也完全会是有的,如我们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杜甫平生以来少有的快诗,学生在理解快诗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阅读非快诗性的作品。学生会比较有兴趣地进行着比较,学生在比较中也获取一定意义上的享受,虽然一些感悟比较肤浅,但学生有了感悟就好,毕竟开始形成点滴的兴趣。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如此之初步兴趣的建立,则有可能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

2 科学落实于行动的自主能力培养需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最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上,比较辩证地讲,学生阅读能力高,对文本感悟就显得比较准确。当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阅读感悟,尤其是自己的感悟能够得到伙伴们的认可或者就是某些层面上得到老师的点赞时,那一个个学生不仅仅增强起自主阅读感悟的勇气,更保持着自主阅读感悟的旺盛精力和可持续性。由此,我们可以也完全就是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落实于行动的自主能力培养需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为了达成学生创新阅读感悟的目的,总期望学生能够获取相当深刻的感悟,尤其高期望值地让学生能够获取创新性的感悟。应当说这是很不符合现实的,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之文本内容,能够让小学生获取创新感悟的毕竟是很少很少,我们不能因为有小学生能够将冰雪融化后是春天就对小学生创新感悟的能力进行大炒特炒,炒到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相关学生基本阅读感悟的能力也会完全意义上得不到充分的形成。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感悟去提出苛刻的要求,也不期望能够从学生的自主阅读感悟中获以比较甚至就是相当惊人的发现,一切顺其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自然。阅读感悟的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顺其学生阅读感悟之自然,学生反而能够多获取成功,有时还会获取惊人的发现,反而那些苛求获取的则是那样的远离我们所预设的轨迹。因此,平时学生的感悟多在学生阅读感悟的成功上做文章,多让学生获取阅读感悟的喜悦。

3 科学落实于行动的自主能力培养需学生有良好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