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重要意义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5:09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B)―0093―01

一、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一课主要讲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及重要意义。根据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设计与分析及相关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光合作用的发现(了解);(2)叶绿体中的色素(理解);(3)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意义(应用)。

2.能力目标。(1)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解读实体中以图解、图表、文字等形式所传达生物信息的能力;(2)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演示光合作用的发现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 教学过程

教师课前制作好Microsoft 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如下:

1.明确学习任务。(1)光合作用的概念;(2)光合作用的发现;(3)叶绿体中的色素;(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5)光合作用的过程;(6)光合作用的实质;(7)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8)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2.边引导边学习,并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1)提问:光合作用的概念;

(2)多媒体演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①18世纪中期,荷兰赫尔蒙特的实验。②1771年,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③1864年,德国萨克斯的实验。④ 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的实验。⑤20世纪30年代,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在学生观察每个实验之后,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回答实验的原理、结论。

问题1:恩格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有何巧妙之处?

(3)依次投影出示:①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②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立体结构模型图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图。③叶绿体中的色素系统示意图。④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溶解度、扩散速度、各种色素的颜色、生理作用及在条形滤纸和圆形滤纸上的扩散图谱 。

问题2:为什么通常看到的叶片是绿色的?

问题3: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原因是什么?

(4)投影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6CO2+12H2OC6H12O6+6H2O+6O2

问题4:光合作用生成物C6H12O6、H2O、O2中氧分别来自何种反应物?

(5)多媒体演示:光合作用的动态过程,以问题导学,解决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产物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讨论1:光照与CO2 的变化对C5、C3、NADPH、 ATP以及葡萄糖的合成量的影响。

(6)提问:光合作用的实质。(要求依据光合作用的动态过程回答)

(7)提问:光合 作用的重要意义。(依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回答)

(8)演示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讨论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①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注意:光的补偿点和饱和点)。②温度。③CO2浓度(注意:CO2的补偿点和饱和点)。④ 必 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

讨论3:光合作用中CO2 的浓度是否越高越好?

(9)课后思考题:图解说明下述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并指出每一个图解中关键点的含义及基本应用。①单因子影响:光照强度、叶面积、CO2 浓度、温度、叶龄。②多因子影响:当温度分别为10℃、20℃、30℃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当光照强度分别为:高光强、中光强、低光强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当CO2 浓度分别为:高CO2 浓度、中CO2 浓度、低CO2 浓度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2

关键词: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02

牙周病是导致全口失牙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因牙周病失牙的患者较其他原因失牙患者其牙槽嵴的吸收速度更快,部分患者长期失牙又未及时戴用义齿,缺乏功能刺激,使牙槽嵴显著吸收,加之部分患者不科学的义齿修复,因此就诊的无牙颌患者中,牙槽嵴低平的患者占相当的比例,更有的甚至成为极低平的牙槽嵴。下颌牙槽嵴低平全口义齿的固定和稳定始终是修复科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对10年来接诊的61例牙槽嵴低平、固位条件欠佳的老年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通过合理设计、精心制作、功能性修复,经过试戴观察均获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病例为2002-2012年笔者接诊的老人。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51一86岁,平均73岁,其中17例戴过全口义齿5年以上,因咀嚼功能欠佳要求重新修复;12例患者在其他门诊修复过义齿,使用2年内,不能很好行使咀嚼功能,要求重新修复;8例患者未戴过全口义齿。上下牙槽嵴均差者7例,上颌条件差者5例,下颌条件差者12例。

2 修复方法

2.1 取印模:准确无牙颌功能性印模是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第一步

我们采用二次印模法。在上颌,为了保证获得良好的固位力,其一是使义齿基托与组织保证最大限度的密切接触,其二是保证良好的边缘密封以增加大气压力吸附力作用。上颌义齿唇颊侧边缘与移行粘膜相吻合,形成很好的边缘封闭条件[1]。一般在初印模上用双层蜡片制作一个别托盘,利用个别托盘,分段烤软个别托盘的蜡边缘,在口内由前向后依次修整,利用修整好的个别托盘取精确的终印模。

下颌牙槽嵴低平的病例,义齿基托在唇、颊侧伸展几乎不可能,故此类病人在舌侧翼缘区基托必须尽可能地伸入舌下。

具体操作:在初印模上作个别托盘,依次分段烤软个别托盘的蜡缘,做肌功能修整,在做舌侧肌功能修整时,嘱患者舌体左右活动交抬向前上,舌尖向前不超过唇外,两侧不超过口角,抬高不超过假想平面,基托的舌侧在不影响舌运动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伸入舌下,对稳定义齿极为重要。

在已完成的上、下领个别托盘上加少量印膜材料,经充分的肌功能修整后取终印模,检查印模边缘伸展及封闭情况。

2.2 领位记录

是全口义齿修复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应十分注意,反复核对,避免偏错。在为无牙颌患者作总义齿修复时,必须正确定出颌位关系,不仅是全口齿修复成败的关键,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恢复口腔功能及维护口颌系统的健康,对下颔牙槽嵴极低平者,牙合间隙应酌加大至5mm左右,牙合平面可酌下降1—2mm,以缩短下颌义齿之牙合龈距离,有利于下颌义齿的固位与稳定,对原义齿垂直距离过低者,在纠正时增加垂直距离以3mm为限,否则会使患者不适,甚至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2.3 排牙

事先选好成品牙,去除牙齿表面的蜡,将盖嵴面磨粗,按顺序摆回牙板上,在蜡堤上画好上下颌的牙槽嵴顶线。先排上颌牙,注意牙齿排列的弧度,左右的对称,各个牙齿的倾斜角度。各个牙尖距离合平面的位置。横合曲线、纵合曲线一定要谐调美观。下颌先排前牙,再排第一磨牙(确定中性合关系),最后排双尖牙。调整咬合,让咬台紧密,从咬合面观相邻牙间无隙缝。将牙合架的正中锁松开,检查前伸合平衡和侧向合平衡(下颌前伸时切牙能完全接触成对刃状态[2]),无牙合干扰。初步完成基托蜡型。

2.4 基托处理

托边缘要与牙槽嵴黏膜、唇颊黏膜、口底黏膜的反折区相接触,边缘要有一定厚度,呈圆钝状。验证咬合关系时,根据唇的丰满度将烤软的蜡片附在唇侧基托边缘外侧并烫光,使患者和医生都感到满意为止。在双侧前磨牙区基托边缘外侧附上2—3 mm宽的软蜡条并烫光,使基托磨光面在前磨牙区形成凹面外形。雕刻出基托磨光面的解剖外形,喷光,常规装盒成型,抛光试戴。

3 修复效果

61例患者试戴6个月后,57例均示固位良好,能行使一般咀嚼功能,患者满意,满意率93%。4例(占7%)因咬合关系稍有误差,咀嚼时有压疼,通过调整改善咬合关系后患者满意。

4 讨论

患者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功能状态下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性。拔牙后的不及时修复会加重牙槽骨吸收,而牙列缺失可引起大面积牙槽骨吸收,颌骨因之而萎缩变形,影响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牙槽嵴严重吸收使义齿基托与牙槽嵴接触面积明显减少,因此制作全口义齿最关键的是制取准确印模,下颌各区唇颊系带、磨牙后垫舌侧倒凹区要尽量反映出来,适当扩大印模面积,充分利用无牙颌的解剖特点和功能要求,尽量伸展基托,使全口义齿依靠基托与口腔粘膜紧密广泛地接触,利用大气压力和吸附力而获得固位。由于下颌牙槽嵴的严重吸收,造成下颌义齿受力时,因杠杆作用,固位力支点降低。因此,在恢复息止位垂直距离时,不必机械地搬用2mm的息止间隙,以适当加大至2-5mm为妥,其作用可增加固位力,有利于咀嚼运动的稳定[3]。合理的基托磨光面外形及边缘伸展,对义齿固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唇、颊侧基托磨光面做成有利于肌肉扶持固位的凹面外形,上颌基托颊侧呈向下外的凹面,下颌基托颊侧呈向上外的凹面。舌侧磨光面外形做成凹弧形,尽可能恢复基托的解剖形态。充分利用唇、颊及舌的肌肉对抗作用,增强了义齿的固位。

总之,牙槽嵴过度吸收的患者的口腔条件比较差,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临床医生和技工操作诸多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医生和技工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口腔状况,紧密配合,认真做好每一步,通过精心制作,耐心指导患者试戴,病人最后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轩祥主编.口腔修复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3

伴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出现,人类社会早已开始了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目前,电影、电视已经普及,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已在全球逐步渗透,孕育着巨大潜力和动力的信息时代已经降临。信息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要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因此,电影电视文化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林杏光先生1937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市。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校务委员。他眼光敏锐,早在十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对现代汉语研究和中文信息处理的结合研究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经过深思与总结,遂成专著《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语文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该书按照从虚到实,从整体到局部,从小到大的逻辑思路安排内容,条分缕析,以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为重点,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时间和体会,同时也讲述了跟词汇、语义研究有关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特别是计算语言学最基本的知识以及跟计算语言学密切相关的语法领域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呼吁为抢占信息时代的制高点而进行语言研究,处处显示了语言学家的高度责任感。

下面,我们根据对其理论体系脉络框架的个人理解,以《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第一、九章为着眼点,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二、内容要览

《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是一个逻辑思路清晰的体系,内容也十分丰富,但为篇幅所制约,我们只能择其要而概括如下:

1.电影文化和其他文化语言倡导人、机两用,为计算机研究语言

林杏光先生清楚地看到了时代的特点,认为在信息时代,语言研究应该注意人、机两用,也就是选择研究课题时,既要考虑人际交流的需要,也要考虑人机对话的需要。

八十年代末期,林杏光先生就顺应计算机界的呼声,着手进行为计算机处理语言的需要选择课题,不断向计算机处理语言的需要靠拢,以迎接信息革命的重大挑战。后来林杏光先生在《为计算机研究语言》(《汉语学习》,2001年第3期)等论文中又多次倡导了该论点,呼吁语言学界和计算机界的专家采取有力措施,打一场独领的跨越式大仗,抢占信息时代高级阶段的知识处理制高点。可以概括地说,注意人机两用,为计算机研究语言是适应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广阔市场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语言研究工作者的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从计算机研究课题中所存在的大量语言问题来看,我们今天的语言研究工作也应当充分注意人机交际的需要问题。

2.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

林杏光先生很重视方法的总结和提取,提出了一系列方法:要查阅《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要查阅《词汇学论文索引》;要了解词汇语义的研究现状:研究词汇和语义,不但要了解本领域的论文和专著目录以及研究现状,而且还要了解我国语言学界的状况。另外,也要注视世界语言学发展的新潮流,等等。他坚持一条原则:“不能只讲结论,还应讲得来的过程。”坚持“谁的就是谁的”的做学问的态度。他认为“谁的就是谁的”是一种学美德,而且一直认为“学问与品格共存”。从专著的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看出林杏光先生的严谨与认真。

3.电影以及其他计算词汇学的产生与实践

计算词汇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需要大型词典和有科学标注的语科库来支撑,因此词汇便显得特别重要。另外,很多语法理论都强调词汇的重要,主张减少语法规则,把许多信息放到词汇上去描写。面对这种情况,再不进行计算词汇学的研究就会影响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于是产生了计算词汇学。它的一个重要实践就是在学科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活动。在美国、日本、西欧、德国等都进行了实践,开展大型机器词典的研制,出现了一系列计算词汇学的研究工程。在信息时代,不但需要人用词典,而且需要机器词典。林杏光先生参与、领导的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以《动词大词典》、《现代动词大词典》为基础,研制了《现代汉语述语动词机器词典》,可以服务于信息技术、学术研究、语文教育等方面。

4.电影以及其他义类和三个义类系统

义类是林杏光先生多年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字面上看,义类就是语义分类。现代语义学关于语义分类的术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将语义划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林杏光先生所讲的义类不是这种语义类别,而是有一种特定含义的语义类别。词义在词汇中呈现出种种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就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词义,有同义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相关关系等。把意义相同、相近以及相关的词语汇集在一起,即成为一种类别,这种类别就是林杏光先生所研究的义类。他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把所得研究成果编著成了三部书:《简明汉语义类词典》、《四字语分类写作词典》和《汉语多用词典》,并建立了三个义类系统:(1)是《简明汉语义类词典》的分类系统。整个系统分成18大类,1730小类。每一个大类内部的小类排列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小类或小组内部条目与类名或组名较亲近的在前,较疏远的靠后。18个大类包括:人物,品德,智能,情感,感觉,仪容,处境,交往,争斗,语言,信息,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数量,程度,性质。这18大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2)是《四字语分类写作词典》的分类系统。他选取10000余条四字语,从写作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四字语的分类系统。共五大类:表达、写人、写物、写时间、写数量。每一个大类再分若干小类,共1200小类。(3)是《汉语多用词典》的分类系统。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汉语词义分类系统。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自然世界再分为9类:物质、存在、运动、变化、时间、空间、数量、性质、关联。人工世界分为个体和社会。自然世界的第二层分为9类,人工世界的第四层分为29类,共38类,这是义类的纲。每一个纲又分若干目,每一个目又分若干细目,整个系统共有3500个细目。林杏光先生在书中还介绍了鉴别词义分类系统的原则、鉴别义类系统优劣的标准,词义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义类研究成果的用途,等等,具有很大的概括性,也很有启发意义,对电影文化语言和其他语言的运用,产生深刻影响,是林杏光先生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特点评议

从电影文化语言以及社会语言的角度看,《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一书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性。本书严格按照从虚到实,从整体到局部,从小到大的逻辑思路,采取层层推进的方式去行文。即写出了研究任 务、研究方法、研究态度,也讲到了具体问题:即写了词汇,也讲了词汇语义:即写了语义构成,也讲了语义聚合、组合等等。

2.完备的系统性。以格关系为例。格系统是一棵树,经历了由18个格到22个格的完备过程。第一个层次是角色和情景,第二个层次是围绕着述语动词的七要素(如主体、客体、领体等),第三个层次是七要素的进一步的分类,共有22格(如施事、领事、系事等)。另外,最低层次是“格标类”(施事之下分“被”类、“由”类、“φ”类等)。

3.鲜明的创新性。以格关系为例。林杏光先生等人的研究促使格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三方面的进展:把格关系描写成有层级的一棵树;采取层层控制和层层推进的划分格的方法:从理论探讨落实到语言工程。还提出,句子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上分别有各自的成分的观点,即,如果说主、谓、宾、定、状、补是句子的句法成分,那么它也应有句子的语义成分和语用成分,等。另外,林杏光先生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上也有创新,他曾多次指出“不能只讲结论,还应讲得来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4.强大的融合性。该书是林杏光先生十余年心血的结晶,也是十余年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外化。他在研究格关系时,广泛搜集国内外资料,兼收并蓄,取其精华,旁征博引。他的研究工作是在前人时贤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融合了海内外诸家之大成,也运用了交叉学科的方法,把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融为一体。另外,也融合了他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编纂义类词典、搭配词典、动词格关系词典、述语动词机器词典等的心得和体会。

5.平白的深奥性。此句乍看很模糊,但事实确是如此。林杏光先生用平白易懂的话语讲述深奥博大的理论。正如胡明扬先生在序中所说:“因为大部分有关的理论和知识都是作者在工作中经过消化了的,所以写得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林杏光先生用平白的语言介绍了国外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概述了国内外有关领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人对格语法的落实、改进等。林杏光先生也常用精辟的概括来形容人情世态和学问所得。如“我希望你做一个碗,不做一个盘子”,“语言就象一个调皮的孩子”,都在朴素中透露着深奥的道理。

6.敏锐的敏感性。林杏光先生有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当听到人工智能专家说“语言学不能只研究语法形式,还应研究语义的组合”时,竟怦然心动。于是为了适应计算机处理语言的需要,下决心研究词语搭配,终于编著成引起计算机专家注意的系列搭配词典。林杏光先生在寻求新的技术路线的时候,偶遇研究HNC(概念层次网络)的黄曾阳先生,于是便集中精力投入到HNC理论产业化的研究之中。书中各章节也随处彰显了林杏光先生敏感的观察力。

当然,本书也不是十全十美,也有一些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

情态的研究还要加强:槽关系的研究还要加强;格关系完备性的研究还要加强:义类系统完备性的研究还要加强:语言研究和计算机、数学、逻辑的结合研究还要加强;形式取向和功能取向,国内的研究和海外的研究,理论兴趣和应用目标等相结合的研究还要加强;等等。

四、结语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4

油画发展初期的历史条件奠定了古典油画的写实主义倾向。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由于工具材料之限,而油画工具的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古典油画便成为了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

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的戏剧性气氛。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调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

在同一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佛兰德斯画家P.P.鲁本斯在众多的巨幅作品中运用饱蘸稀薄明亮颜色的大笔涂绘,依照人物的形体运笔,留下自由奔放、多呈曲线的笔触,造成体态的强烈动势和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张力。

19世纪有了新的趋向,主要是油画色彩的变革。英国画家J.康斯特布尔最早直接用油画在室外写生,获得丰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细小笔触并置颜色,使之棍合成较鲜明的色块,画面较古典的褐色调子要明亮得多。色彩的补色――色轮两极的颜色在并置时能互相提高明度和强度的原理,在后来被科学认识,但康斯特布尔凭借对自然的观察感性地获得了补色原理,并在实践中部分地运用。他的作品启发了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来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轰动彼时画坛的个人风格。法国巴比松画派的许多画家在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风景写生,认识到景物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色调对于体现时间、环境、气氛,烘托艺术主题,构成画面意境与情调的重大意义。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吸收了光学和染色化学的成果,以色光混合原理解决油画的色彩问题。A.西斯莱等画家捕捉外光景物表面光线变化给人的色彩瞬间印象,由于视觉的作用,并置的色点在一定距离外看去是透明的、有玲暖倾向的色块,并形成微妙的过渡。印象主义淡化景物的体积感,强化色彩因素。印象主义的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与生动,也表明色彩既有综合的、也有纯粹的表现力。

19世纪的欧洲油画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虽主要体现在艺术主题和内容上,但油画技法也相应的各具面貌。如新古典主义注重油画中物象造型的严谨与坚实感,符合古典传统的造型法则;浪漫主义围绕悲剧的主题,力求以色彩、笔触因素和构圈中运动式线条创造画中情节的紧张感;拉斐尔前派注重对画中人物心理情绪的表达,较多画面以青、紫、绿调子构成感伤的、静寂的意境…… 虽然近代油画的面貌已较丰富,但都具有写实的整体特征,它们共同表现为2一幅油画是艺术形式的统一体,色彩的主调统一着画面各局部的颜色,局部色彩在过渡的渐变中互相形成和谐的关系,不存在孤立的色块;笔触基本上是为塑造形象而运用,显露的程度有限,并统一在或曲长、或短促的某种布序倾向中;被描绘的物象在中心焦点的构图中形成与真实视域同构的效果。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艺术;材质;色彩;组合;隐喻

中图分类号:J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53-02

就造型艺术而言,材料有时起着重要的隐喻作用。使用什么样的材质,选取什么样的色彩,怎么样组合,对造型艺术的隐喻价值提升具有特殊意义。对艺术家而言,在选取材料的时候,本身就颇有讲究,具有特殊蕴含,“他们必须能令你感到一种覆盖整个描绘物体的材料,无论你是否了解这种材料。”

一、材质

造型艺术的材质给人的隐喻是质感的某种效果。艺术家对不同材质的选择及其不同的加工方法和思维方式,决定了艺术隐喻的内涵。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竭力要做到的就是要让“他的服装材质必须能够让你想起某件你知道的服装”,就是要让艺术激起接受者“一种质感”,这是起码的视觉要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艺术家赋予艺术品的艺术隐喻理想。

因此,在诸如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中,艺术家必须在质感上下功夫,要使艺术的线条、色彩、明暗能够充分表现对象所应该具有的特殊质地,如皮肤、首饰、质料的特性等。罗中立的绘画《父亲》,就是采用油画的方式,以粗线条的描绘,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通过脸部粗糙的皮肤,透过眼、嘴的神秘,用一双满是老茧和污垢的老手捧起一只了无内含的汤碗,使父亲的渴望与茫然相互交织的复杂内心世界得到充分表现,从而实现了艺术的隐喻价值。

罗丹的《思想者》最初选用的材质是石膏,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地狱之门》而做的,取得成功之后,1904年,罗丹的铜雕作品又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从此确立了该雕塑的最终伟大地位。《思想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形象。他弯着腰,曲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着世间发生的悲剧。在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中,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在该作品中,艺术家最终选用铜材质创作,具有极为重要的隐喻意义,和石膏相比,铜材质更适合于表现粗犷的外形、深邃的思想的作品,而且,《思想者》要表现的是同情、爱惜人类的苦闷心理,它强壮的身体抽缩、弯曲成一团,艺术家通过对雕像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将人物内心的深深的苦闷生动地表现出来,它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凹陷的双目,隐没在了暗影之中,增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使雕塑的隐喻价值得到大大提升。尤其是作品最终选用铜材质,使得艺术的粗犷外形与内在张力得到充分展示,从而有效实现了艺术的隐喻。相比而言,石膏就很难实现艺术的这种效果和理想。笔者认为,《思想者》肌肉所提供给我们的隐喻内涵远远大于脑袋所提供给我们的要多,因而和身体相比,脑袋无形中被缩小了。

就建筑而言,它造型于空间又腾空于空间,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装饰性的艺术,当然这种装饰性不能脱离建筑本身。而“装饰的东西,按其原本的意义,完全是美的东西。”而且,“所有作为装扮和进行装扮的东西,都是由它们与它们所装扮的东西、所依靠的东西、作为它们穿戴者的东西的关系所规定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建筑的装饰是作为某种情感的隐喻而存在的,它往往暗示或赋予了建筑以特殊的隐喻内涵,从而给人们以某种启迪。作为装饰性的存在,艺术家往往在材质上会选用与建筑本身相协调的材料,从而在视觉效果上最大限度地烘托或营造某种气氛,以达到建筑隐喻之目的。

另外,一般而言,亚光或近乎无光的表面更能表现事物的真色,也更能揭示对象的内在本质和真正精神,这当中其实就蕴含着本色隐喻,因而对其绘画材料的关注,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隐喻。

二、色彩

材料的色彩往往也具有重要的隐喻价值。由于人们从视觉中所获得的信息占到人所获得总信息量的70-80%,因而色彩在艺术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把色彩作为实现艺术隐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所有艺术家的必然选择,因为色彩能够直接实现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表现,也即能够最为有效地表现艺术隐喻。

从现象学的观念看,艺术中的一切色彩都是“被给予的”,因此,我们认为,色彩是隐喻的。显然,理解艺术色彩的隐喻,需要对接受者进行色彩敏感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不可或缺。

首先,关于亮光和阴影。可以说,有光就有色,“光是视觉之本源”。艺术家对光的运用,往往就是出于隐喻的考虑。电影《林家铺子》的画面,充满着灰色的基调,隐喻着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灰暗;《大红灯笼高高挂》,充满着青色,隐喻着人生的悲凉与凄惨;《红高粱》的画面充满着红色,隐喻着爱情的浪漫和战争的血腥。这些都是艺术家很好利用光影的典范之作,它以画面语言给人们以隐喻的启迪,让接受者在隐喻的感受中体会到画面的美感和艺术的隐喻内涵。总体而言,艺术中的光影的运用,往往就是某种隐喻所在。因此,接受者在接受艺术的时候,充分关注艺术之光影就显得十分必要。即使文学这样的符号艺术,接受者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语言符号转换成色彩,从而体会其中的隐喻意义。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身居潇湘馆,潇湘馆周围栽满了竹子,接受者可以借此想象出竹子的颜色,竹子的颜色为冷色,冷色与林黛玉的性格恰成映照,其隐喻所在也就得以显现。

其次,色彩对比与强化的隐喻。达・芬奇将简单色分为6种,即白、黄、绿、蓝、红、黑。这些颜色在艺术中往往会被混合运用,出于艺术隐喻的需要,艺术家往往会采用对比或强化的手段。对比往往是出于使某种色彩更加悦目的需要,而悦目则有明显的视觉转移之隐喻内涵。因此,“黑衣裳使人体肤色比原来显得白,白色衣裳使肤色显得黑,黄衣裳使肉色鲜艳,红衣裳使肉色苍白。”黑人之所以喜欢穿白色衣服,是因为他们崇尚黑色,以黑为美,为了反衬出自己黝黑的皮肤的美,他们便对白色服装情有独钟。

第三,色彩环境的隐喻。色彩往往在某种特定色彩环境中增强或者深化其隐喻价值。黑色在阴影中尤能显示其幽深与内涵,白色则在亮光中愈显耀眼与光洁,青色、绿色、棕色在中等的阴影里会将其中性色彩本质的隐喻价值发挥到最大,黄色和红色则在亮光中将其耀眼与火热发挥到淋漓尽致,金色在反射光中愈显其灿烂与夺目,碧绿色则在中间光影中表现出其深沉精神与透亮气质。了解这些色彩因环境而生的变化或隐喻价值的改变与提升,对我们理解和分析艺术中色彩的隐喻价值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也许分析林黛玉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其居住的环境和竹子就足够了。因为就塑造形象而言,艺术替代、相邻或转移的隐喻方式是惯用的和普遍的现象。

第四,了解艺术色彩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色彩之间的相互影响入手,理解色彩之隐喻。一般而言,不透明物体的某部分会因它近旁颜色相同的物体而愈显美丽,这也是采用了艺术隐喻的原理,即相邻性暗示。如书法作品的装饰边框,往往会采用黑色及其相近的颜色,从而使书法作品显得更为典雅与庄重。同时,就艺术而言,对光线和阴影的处理和运用,不仅仅是从光学原理出发的,更重要的是从艺术隐喻出发的,如青色在亮青色光线照耀下显得很美丽,但其阴影却会显得很丑,因为青色的隐喻光是亮青色,而由于青色增亮以后其阴影部分会显得更加灰暗,所以很丑。因而艺术家在利用隐喻时会认真考虑这些问题,会在事物之间的互隐关系上下功夫,从而确保对象的隐喻之美。我们在理解这些问题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正确分析其隐喻内涵。

三、组合

艺术“作为心灵活动的一种构成物”,它执行心灵的命令,心灵的归宿便是隐喻。艺术经过艺术家心灵的重组,它便变成了一种最明白而又最为模糊的东西,而且一切艺术都具有视觉的功能,都可以靠视觉来感受,这视觉的东西就是隐喻的东西,因为“艺术作品就是对象化的精神;艺术作品有能力说出那些千言万语难以述说的东西;艺术作品只能为视觉所感知;艺术作品甚至能揭示人类的生存和万物存在的意义”。

艺术的隐喻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或情感世界,因此,凡属于由宇宙意义向引申意义转移的诸如“展现、选择、注重、展示或强化的那些属性”,都属于艺术隐喻的范畴。组合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实现了从材料到艺术的飞跃,它实现了从记录到隐喻的升华。因此,关注和破解组合的手段与组合思维的流程及其运动趋势,是我们理解艺术隐喻的又一切入点。

艺术属于虚构的产物,艺术家之所以选择虚构,主要是出于艺术隐喻的需要。“虚构、诗意、绘画、音乐、舞蹈和其他各种艺术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用像隐喻那样的非文字工具、像例证和表达那样的非指谓性方法,并且也常常是由对图画、声音、手势或其他非语言系统的符号的运用构筑起来的。”构筑的最大价值就是实现了艺术的隐喻,或者说使艺术变为隐喻的存在,从而实现了材料成为艺术、意念成为隐喻的转变和升华。当艺术家完成了艺术组合的时候,艺术便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这个独立的世界完全是一种隐喻的存在。接受者通过这个具有审美价值的独立世界,在一种静默审视中,往往能够感受到某种独特的隐喻审美价值。

艺术的组合一般采取集约化组合、线性组合、意念性组合等方式。集约化组合是指艺术家在组合材料的时候,在一定范围或局域内塑造更多的人物或制造更多的事件,从而达到艺术隐喻最大化的方法。譬如小说《红楼梦》,戏剧《茶馆》、《雷雨》,诗歌《离骚》、《女神》等,都属于集约化组合的方式。线性组合是指艺术家根据艺术隐喻的需要,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将艺术中的人物、情节或线索有意延伸的方法。如小说《青春之歌》、《家》,电影《红高粱》、《林家铺子》等。意念性组合是指艺术家为了在艺术中实现艺术隐喻,以某种意念来组合材料,从而达到通过一项传达意念的方式。如戏剧《车站》,小说《变形记》、《狂人日记》、《沉沦》,绘画《向日葵》、《格尔尼卡》等。因此,在接受艺术的时候,我们就必须首先搞清楚艺术家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组合方式,惟其如此,也许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艺术的真正隐喻所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760007),项目名称为“隐喻艺术思维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13)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为“艺术隐喻研究”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罗斯科.艺术家的真实[M].岛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德】克劳斯・博格斯特.艺术判断[M].刁承俊,蒋芒,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Ι: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京:商务印书馆,2007.

[4]【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宫颈糜烂;波姆光;微波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1-0022-02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及时治疗宫颈糜烂,是有效防治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有必要探讨一种高效、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法,以利于在妇女病普查、普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站近十年来对宫颈糜烂治疗效果进行前瞻性研究,认为波姆光治疗该病效果最佳,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无副作用,操作简便,不影响宫颈弹性,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共治疗宫颈糜烂6500例,一次性治愈率98.58%,有效率100%。而且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宫颈糜烂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现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的693例重度(Ⅲ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波姆光和微波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门诊接诊及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重度(Ⅲ度)宫颈糜烂患者共693人,单纯型180例,颗粒型391例,型122例。巴式分级排除早期宫颈癌,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493例采用波姆光治疗,观察组200例采用微波治疗,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3~6d。

1.2方法

1.2.1波姆光组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0.1%的新洁尔灭消毒外阴、阴道,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无菌干棉球擦净宫颈表面分泌物,以免照射后粘液形成假结痂,影响照射深度。照射功率14~18W,治疗探头距离宫颈0.5em,照射角度力求垂直,照射时间30s~3min,使其患部组织呈灰白色为好,术后局部涂以复方紫草油,起收敛、消炎作用,并禁性生活及盆浴6~8周。

1.2.2微波组 及阴道消毒同波姆光组,用宫颈专用治疗探头贴紧宫颈糜烂部位,治疗功率40~50W,时间以脚控掌握,使糜烂面变为黄白色为宜,范围从宫颈外口深入颈管0.3~0.5em开始,依次向外一个点一个点移动,直到超过糜烂边缘2mm,术后处理亦同波姆光组。

1.3评定标准①治愈:糜烂面完全愈合,宫颈光滑;②好转:糜烂面较治疗前缩小I度及以上;③无效:糜烂面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重度宫颈糜烂治疗效果为:①波姆光组493例中单纯性119例,一次性治愈119例,治愈率100%,颗粒型296例,一次性治愈294例,治愈率99.3%,型78例,一次性治愈73例,治愈率93.6%,各型之间比较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微波组:200例中单纯型61例,一次性治愈6l例,治愈率100%,颗粒型95例,一次性治愈87例,治愈率91.68%,型44例,一次性治愈19例,治愈率43.18%,与波姆光组比较单纯型、颗粒型宫颈糜烂其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型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讨论

波姆光(POME)治疗宫颈糜烂,是利用红外可见光辐射的光热效应,使局部患病组织蛋白发生凝固、变性、坏死、脱落等一系列组织变化,继而促进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修复创面,糜烂面消失,宫颈变得光滑。两组比较可以看出,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可靠,一次性治愈率高,而且不同类型的宫颈糜烂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亦较高,有报道一次性治愈率在94.12%。本实验证明微波治疗重度型宫颈糜烂效果并不理想,与波姆光比较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6-0103-05

健康的身体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的体现。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连续10年甚至20年下降已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1]。不可否认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青少年的体质和体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与国外青少年相比,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滑幅度更大[2]。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关注,也引起了中央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措施,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省市初中升学加试体育的规定等。但是,上述这些措施、政策主要是从保障学生运动权利的角度提出,并且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落实,导致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只见打雷,不见下雨”,难见实效。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既是学生的权利更是义务。只有提高学生自觉参与阳光体育的思想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生根发芽,才能真正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然而,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思想意识和觉悟仅靠自觉和教化是不够的,必须在自身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强化制度的规范、激励、督促和制约作用。因此,在阳光体育开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道德的约束机制,建立相应的体育道德制度,实现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权利与义务相度结合。

1 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化的涵义

诺思[3]说:“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应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美国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4]认为道德必须依靠强制来实现,“那些被视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当原则,在所有的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具有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当然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故而道德制度“指的是将一部分基础性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经法定程序转化为制度、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等,依靠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加以推广。”[5]因此,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化就是在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中,把某些基本满足社会和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软性、自律的体育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硬性、他律的规章、制度。在这里,体育道德自律是体育道德他律的深化和拓展,体育道德他律是体育道德自律的保障与基础。体育道德教育的他律功能与自律作用互相辉映、约束,从而使体育权利与义务得到了统一和结合。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道德都要纳入阳光体育道德制度中,只有那些体现阳光体育发展要求、反映学生主体体育生活和交往关系的现实的、普遍的、基本的被广大学生所认同的基本的体育道德规范才能置入阳光体育制度中。

2 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的价值

在西方一些国家,人们很害怕“劣迹记录”,哪怕是坐公共汽车逃一次票,这样的劣迹记录,都会对就业、贷款等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都十分谨慎,不敢“败德”[6]。这说明,受强制性制度的约束时间长了,就会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制度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会逐步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然后人的行为就转变为道德“自觉”行为。可见制度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我们学校体育制度中,体育道德不应只被看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软性规范”,我们还要深入研究“硬性约束”的体育道德制度对体育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

1)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

道德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软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而道德制度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硬性”强制性的约束作用。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是通过对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观念的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因为这关系着自身的身心健康,“义务性”的成分较低。而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则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意志和利益,它需要我们广大学生将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因为这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全,“义务性”的成分较高。在阳光体育运动中,道德制度所具有的导向和规范机制,可以强化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因此,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道德制度越健全、合理,对体育道德就越能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就越能激发学生积极自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感。

2)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调节作用。

道德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是“自律”,制度则以“他律”为形式和手段保障和促进道德理想价值的实现。从调节角度和范围看,体育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体育生活中个人对待社会整体利益和其他利益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体育活动和社会关系,它只能“软性”地干预着体育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切行为。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则着重从学生应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角度去调节对阳光体育运动秩序具有较高价值的社会关系,特别是触犯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严重破坏体育秩序时,以及没有切实履行学生应尽的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时,体育道德制度就会去“硬性”地干预。

3)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可操作性。

道德指向在一定社会阶段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完美、崇高、超越性的追求,是比较宽泛、抽象的。道德制度是在道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的明确的、具体的、权威的标准规范,是具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体育道德如果只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人们头脑中,没有形成文字规范公之于众,那么它的内容就将是丰富多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就难以根据行为做出其是否道德的判断与评估。比如说体育道德提倡“公平竞争”,这种概念的单独存在是抽象的,那么《反兴奋剂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谁使用了兴奋剂,谁就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谁就违反了《反兴奋剂条例》,谁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构建相应的体育道德制度、阳光体育道德制度以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道德、行为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3 体育道德制度化适用于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1)我国在传统上习惯于将道德伦理制度化。

古代中国习惯用经、训、规、礼之类的制度形式来制约人们的行为,使整个封建社会的道德、行为处在一个制度调控中。如家训、宗规、乡规民约等都是道德制度的代表。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也见证了制度相对于文化、道德、人性、行为的巨大威力。道德制度能在一夜之间让亿万人裹小脚、留辫子,也能让他们剪辫子松小脚;一夜之间能让千百万青年成了热血沸腾的红卫兵,也能让千百万曾经的知识青年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体育方面,我国近代体育的先驱马约翰在清华大学担任体育教师时,曾经实行“强迫体育”,从而掀起了清华学子“强国强种”的锻炼热潮[7]。这也是中国高校史上一条隐性的学校“体育道德制度”。因此,制度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2)国外学生身体素质高得益于其相关的学校体育道德制度。

不同的人种,身体素质在某些方面会存在差异,人类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没有哪个研究能证明中国人天生的就比同为黄种人的韩国人、日本人的身体素质差。可是如今却眼看着韩国、日本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超越我们,眼看着他们分列亚洲国民体质排行榜的前两位。其原因包括我们的学校体育道德制度与他们不同,比如日本不管春夏秋冬,学生体育课一律要求穿短袖和短裤[8]。就是在种种制度的约束下,在整个道德氛围的熏陶下,在“耻”文化的背景下,日本学生身体素质在完成一定的“体育义务”的过程中得以提高是一种必然。

3)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体育道德制度。

(1)学生道德自律缺失导致阳光体育运动缺乏实效性。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化,社会行为失范、越轨现象到处可见,道德虚无主义泛起。这也不可避免、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出生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学生道德自律的缺失造成了阳光体育这种柔弱的外部强制在消除内部惰性方面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他律”手段、措施,以加强同学们在思想、精神、道德方面的自律性,提高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2)学生完成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需要制度保障和监管。

从个人角度来看,人的体质发展存在“时间差”,青少年时期是打下良好体质基础最佳、最重要阶段,错过这一阶段,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水平具有紧迫性。因此,国家制定种种规章、制度来保障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权利,同时也赋予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但是人天生是有惰性的,“站着不如坐着舒服,坐着不如躺着惬意”。显而易见,对于这种由静态向动态、由懒散向勤快转变很艰难,但为了人类的生命活力进行自律、自觉的体育运动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履行参与体育活动的义务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不过现行法律并不强制学生履行自己的体育义务,因此我们除了完善现行的一些管理性质的体育法律、法规,还应进一步制定更多有关学生体育权利和义务的制度、规范,建立相应的阳光体育道德制度,应使每个学生认识到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是一种法律义务,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尽的神圣职责,从而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道德制度化的基本措施

1)在学校中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

法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10]认为:“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如果说这就是灌输,那么灌输是不可避免的。”道德理论总是与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而发生着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阳光体育应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旗帜,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的道德理念,发扬公平竞争、科学进取、努力锻炼、诚实、协作、不怕艰苦等道德精神。我们要长期开展体育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和动员千千万万的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另外,还要树立体育道德典范,增强体育道德模范的教化力,弘扬社会正气。

2)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化的基本原则。

(1)体现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

制度制定出来是为了约束人,是要靠人来贯彻、落实和执行的,人的行为又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的影响和控制,因此某种道德制度要成为现实的道德力量,就必须以获得人的主观认同为前提。如果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得不到现实道德制度的支持,与现实生活的制度不协调或存在冲突,那么原本崇高的价值和理想追求就会在不讲道义的利益纷争中瓦解。所以,阳光体育道德制度的构建必须以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和发展人”的人本思想。具体来说,体育道德制度首先要保障学生的权益。我们在制定相关制度时,既要表达国家、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意图,还要反映学生的体育意愿和需要;确立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尤其是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学生体育行为道德规范;明确我们的行为准则的重点是督促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体育行为,而不是监管学生有没有积极参与运动。其次,倡导学生民主参与制定体育道德规范,改变传统道德建设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吸引广大学生参与道德规范的讨论、修改和制定,欢迎广大学生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措施,使学生成为自身体育道德建设的主人,使学生能够认可并自觉遵守相应的体育道德制度。最后,要加强对学生体育道德形成规律的研究,使阳光体育运动的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阳光体育道德制度的正义理念。

正义是制度的首要原则和价值追求,是评价制度好坏的关键标准。对于正义之于制度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性,罗尔斯[11]3-4,20曾进行过深入研究和详细阐释:“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决不妥协的。”又说,“作为公平的正义可以说不受存在的需要和利益的支配。它为对社会制度的评价建立了一个阿基米德支点。”正义的制度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而制定的,维护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是它的终极目的与意义。唯有如此,才能建立和巩固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因此,只有正义的阳光体育道德制度才会引发广大学生的认同感,同学们才会自愿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它。

阳光体育道德制度的正义原则应主要表现在“平等自由”和“差别对待”两方面。首先,体育道德制度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地享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权利,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它。学生相对于学校、国家和社会来说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弱者,我们不能容许这些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凌驾于个人之上,或相对于学生个人享有优先权。其次,体育道德制度应允许学生个人天赋素质或后天某些因素不平等的存在,必须使学校体育中处境最不利(比如因残疾,而无法达到正常体育考核要求)的学生获得最大的照顾,不过照顾要有一定的限度。

(3)建立阳光体育运动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人具有趋利性,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导致道德主体有什么样的行为。当人们处于从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之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12]。遵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则,在进行道德教育和执行道德制度过程中,符合道德规范的奖赏和违背道德行为的惩罚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者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适当的奖赏能够激发道德主体的道德自觉,增强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当的惩罚能够使道德主体认识到自己不良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从而防范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当然,从青少年教育的长远考虑,对于违背体育道德的学生,我们还是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过于严厉的惩罚,违背“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不仅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会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和初衷。

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对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精神奖励),但是没有针对学生的任何物质奖励。加拿大和瑞典都已根据各年龄段制定了相关物质激励制度,以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体育运动。比如加拿大实行一系列鼓励青少年健康的退税措施,瑞典政府则实行货币补助政策[8]。

3)完善学校教育督导制度,建立校长问责机制。

在当前,学校教育环境仍然有待改善,应试教育、升学、就业的压力依旧存在,导致学校体育流于形式,学校体育长期的弱势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对于广大校领导和教师来说,学校体育的事情都是“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校长是学校体育第一责任人,只要校长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学校阳光体育工作就会搞得红红火火。所以针对体育工作,应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和建立校长问责机制,增加阳光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的权重,应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作为校长业绩评定的重要标准,从而改善整个教育环境,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3]对学校制度重要性的洞见:“学校的长处全在于制度,它包括了学校发生的一切事。因为制度是一切的灵魂。通过它,一切产生、生长和发展,并达到完善的程度。哪里制度稳定,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那里便一切动摇;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和陷入混乱;而制度恢复之时,一切也就恢复。”

制度是一种比较低的标准,道德是一种比较高的标准。有了标准比较低的体育道德制度,标准比较高的体育道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阳光体育运动需要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的捍卫和保障,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制度的最终存在方式和理想价值是学生主体积极自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道德“自律”[14-15]。青少年学生只有将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转变为“自律”行为,才能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才能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美好希冀!

参考文献:

[1] 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EB/OL]. ,2011-07-20.

[10] 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10.

[11] 约翰·罗尔斯[美]. 正义论[M]. 何怀宏,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2] 杜时忠. 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 高教探索,2002(4):12.

[13] 任钟印. 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2.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 眼外伤;近视;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77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3-0032-02

钝挫伤性近视主要由钝物作用于眼球表面所致,外力通过眼内压的传导,可致眼内各组织受损,引起眼球不同程度损伤,从而改变眼球的屈光状态,形成近视。我们利用动物模型,分别测量动物模型外伤前后各项指标,观察其变化,并分析引起眼外伤性近视的各项因素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10只家兔(2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雌雄均有,平均体重(2.47±0.28)kg。

1.2 主要实验仪器 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RM8000B综合验光仪。天津迈达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ODM-2100s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天津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W-3200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1.3 实验方法 在建立动物模型前2 d,分别检测各实验兔的屈光状态、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并观测实验兔的睫状体情况,记录备用。建立各实验兔眼部钝挫伤的动物模型。以同样方法再次观测各项指标记录备用。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O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以P

2 结果

2.1 外伤前后角膜厚度的比较 外伤后与外伤前比较,实验兔角膜厚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2,P0.05)。

2.2 外伤前后前房深度的比较 外伤前后比较,实验兔前房深度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7,P0.05)。

2.3 外伤前后晶体厚度的比较 外伤前后比较,实验兔晶体厚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外伤后1 d与外伤前比较,及外伤后7 d与外伤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外伤前后眼轴长度的比较 外伤前后比较,实验兔眼轴长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7,P0.05)。

2.5 外伤前后相关性分析 外伤前与外伤后1 d屈光度及各项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外伤前后屈光度及角膜厚度差值具有相关性(r=O.794,P

2.6 活体UBM及组织病理学显示 UBM显示:外伤后睫状体回声带增宽、回声增强。组织病理学显示:外伤后,睫状体部分色素上皮脱失,睫状突基质层水肿。

3 讨论

眼球遭受外力打击后,除了可引起一系列眼部结构的直接损害外,尚可引起屈光系统的变化,从而导致挫伤性屈光不正,其中大部分是近视性改变。Ikeda等对2例眼钝挫伤后高度近视的病例进行了相关研究,显示其存在前房变浅和晶状体前移。Stede等曾对外伤性近视患者利用UBM在比较左右眼后证实了外伤眼晶体厚度增加。本实验首先利用兔眼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然后分别测量动物模型外伤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再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相对以往对人眼的检测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了外伤前后自体相关数据的比较。(2)以外伤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值作为研究对像,消除了实验对像外伤前屈光状态的干扰。(3)利用UBM结合眼科A超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的数值。(4)利用动物模型可以直接利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进行观察,这点是在人眼上所不能实现的。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9

【关键词】 采光;环境卫生;家庭;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 2007)08-0725-02

Investigation on Illumination of Family Study Environment Among Primary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Tongzhou District in Beijing/ YANG Dong -mei, HAN Wei-min, ZHOU Feng-mei, et al. Tongzho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Beijing(10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usage of lighting in the fa mily study environment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 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students' eyesight protection measures. Meth ods A total of 101 students of 3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ere sel ected. Their illumination condition in family study environment was surveyed byfielding detecting. Results About 56.44% of the students used t he desk lamp and usual light; 58.42% used eye-protecting light and only 47.52%put the light at appropriate position.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 n using desk lamp and usual lamp together and using usual lamp only(P<0.05) .The eye-protecting light was better than incandescent light(P<0.05).Conclusion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usage of lighting in family st udy environment.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construct reasonable f amily study environmeat.

【Key words】 Light;Enviromental heatlh;Family;Student health s ervices

视力低下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青 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视力低下也是专业限报的因素之一,严 重限制青少年的升学录取和专业选择。长期以来,政府、教育、卫生部门采取了多项预防视 力低下的措施,但是中小学生的视力低下率并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 ,探讨引起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因素是防近工作的重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及技术指导,完善学生视力保护的措施。为了解通州区学生家庭学习环境照明卫生状 况,笔者于2006年5月对101名中小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照明情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通州区城镇小学一~六年级、初中初一~初二年级、高中 高一~高二年级,每个年级不少于10人。在家长知情同意情况下,对101名学生 的家庭学习照明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

1.2 方法

1.2.1 检测条件 现场检测仪器为TES 1132照度计、8705袖珍型数字温湿度计。参 考《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 5700-85)规定进行检测。检测用仪器经校对准确后使用, 检测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检测时间为2006年5月15-25日的每天19∶00-21∶00,用窗帘遮 蔽窗 户,在无自然采光条件下进行,检测条件温度为22.8℃~25.2℃,相对湿度为20.4%~40.2% 。

1.2.2 观察指标 照明灯类型、摆放位置以及不同光源学习点照度[1 ]。

1.2.3 数据处理 原始资料采用Epi Date 3.02进行数据录入,SPSS 10.0进 行统计,统计方法主要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学习时照明灯使用情况 单独使用台灯率为24.75%(25/101),单独使 用日常照明灯为18.81%(19/101),台灯与日常照明灯同时使用为56.44%(57/101);86.1 4% (87/101)的家庭拥有台灯,完好率为98.85%(86/87);8.04%(7/87)的台灯类型为日光 灯管,17.24%(15/87)为白炽灯泡,6.90%(6/87)为节能灯管,67.82%(59/8 7)为护眼灯;17.82%(18/101)的日常照明灯类型为日光灯,20.79%(21/101)为白炽灯 ,33.66%(34/101)为节能灯,23.76%(24/101)为装饰灯,其他类型的占3.96%(4/101) 。

2.2 光源位置 在学习房间内桌面书写点观察光源位置,101名学生均为右 利手,13.86%(14/101)在正上方,47.52%(48/101)在左上方,16.83%(17/101)在右上 方,13.86%(14/101)在前上方,7.92%(8/101)在后上方。

2.3 学习点照度 在学习房间内桌面书写点按4种情况检测照明水平,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χ2=138.83,P<0.005)。其灯、日常照明同时使用,照度 范围为200~500 lx,与单独使用台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P> 0.05);与单独使用日常照明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5,P<0.0 5);与实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5,P>0.05)。见表1。

2.4 护眼灯使用情况 见表2。

有59个家庭使用护眼灯,功率为9~30 W。在学习房间内桌面书写点检测护眼灯与其他 类型台灯照明水平,照度范围在200~500 lx时,护眼灯与日光灯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χ2=2.57,P>0.05);与白炽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6,P<0.05);与节能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9,P>0.0 5)。

3 讨论

3.1 充分发挥家长在预防近视工作中的作用 近视的病因很多,遗传、环境 和营养不良均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其中环境因素是导致学生近 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学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教学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同时 ,家长也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居室采光照明符合卫生标准。家长的参与和 支持是做好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

3.2 科学合理营造学习环境

3.2.1 宜用混合照明 检测中,只有56.44%的学生在学习时台灯和日常照明灯同时 使用。2004年12月1日建设部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的《建 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规定:起居室、卧室书写阅读情况下宜用混合照明,作 业 面邻近周围(作业面外0.5 m范围内)的照度应达200 lx,非作业区域一般照明的照度值不 宜低于作业区域照明照度值的1/3[3]。考虑到家庭中日常照明灯多为装饰灯,照度 水平一般较低,学习时单独使用日常照明灯,很难达到书写阅读照度水平,此次现场检测符 合率也仅为2.04%;单独使用台灯,往往形成亮度分布不均匀,学习区周围照度快速变化, 可导致视觉刺激和不舒适感。因此,应使用适当辅助背景光源,以使学习点与周围照明保持 和谐,但选择背景灯的功率时,要考虑室内面积以及灯与学习桌面距离这2方面的因素。

3.2.2 灯具位置合理 照明光源应位于学生右手书写点的左上方30 cm左右 ,以实现左侧采光,避免书写时手遮挡光线。在台灯的光源上应有灯罩遮光,避免光线直 射眼睛,造成疲劳。

3.2.3 保持稳定的照度 光源不要时明时暗或闪烁。调查中发现,正 规厂家的品牌护眼灯光源稳定,日光灯管较好,而白炽灯泡和节能灯光源不稳定。也就是说 ,护眼灯的频闪较其他灯具发生率低,建议局部照明采用护眼灯。

3.2.4 保持充足的照度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3],日光灯管、白炽灯、节能灯泡照度<200 lx比例较高,分别为42.86%,50.00%,3 3.3 3%,不适宜做局部照明,只可作为辅助光源。护眼灯照度>500 lx比例最高,为 40.68%,因此做局部照明时选择功率不宜过高,照度过高容易使眼睛疲劳,造成“光源性近 视”。此次调查护眼灯功率为9~30 W,根据检测情况,笔者认为正规厂家的品牌护眼灯功 率11 W即可满足学习照明条件。

3.2.5 选购合格的护眼灯 护眼灯的品牌与照度有一定的关系,功率相同的 灯,照度值可能不同。此次调查中,59盏护眼灯大部分为不同生产厂家的照明产品,建议家 长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知名品牌的产品。在选购护眼灯时首先看是否贴有“3C”标志,然 后看灯发出光线的颜色,微黄色、比较柔和的光线更有利于保护眼睛,而不是发出白亮的高 强度光线。

4 参考文献

[1] 王智勇,袁秀梅,马丹辉,等.不同色度纸张对荧光灯和白炽灯反射的光谱对比.中 国学校卫生,2006,27(8):660.

[2] 叶广俊. 儿童青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2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 计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篇10

关键词:声乐演唱 肢体语言 教学

一、声乐演唱教学的特点

声乐是一门演与唱相结合的高雅艺术门类,在声乐表演中,演与唱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声乐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演和唱双重能力的培养,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体会作品中想表达的含义和情感,再通过演唱的技巧将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一)声乐演唱学习具有先天性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对声乐的领悟力。有些学生天生的对声乐敏感,有较强的声乐学习能力,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着重教学和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声乐的的精髓和技巧,发挥声乐的潜力和意境。但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声乐的先天天赋,导致学习能力不高,这要是大多数学生无法在声乐方面继续前行的主要原因。

(二)实践性

声乐演唱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不同,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只占有一小部分的地位,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只有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才能w现出学生在声乐演唱中的不足,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改正,找到正确的演唱方法。

(三)二度体验性

在学生了解了声乐的学习后,在每次演唱练习结束,都可以通过听录音的方式,重新体验一下自己所唱的曲目,从而从声乐的角度分析自己在演唱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正。同时,在自我欣赏的过程中,还能给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未来敢于登台表演,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二、肢体语言的具体含义

肢体语言是以肢体活动为主,通过手势、姿势、表情等多种方面因素进行表达信息、传递感情的方式。肢体语言的信息表达,往往比语言表达要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在声乐教学中,通过语言教学与肢体语言的配合,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教师和曲目中所表达的含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手势语

手势是人表达自己情感和信息的本能形式,通过手势用来表达含义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声乐演唱教学中,通过对于首饰的使用,可以更好的表达声乐中抽象的东西,将其具体化和形象化,让学生更好的对其进行感知和使用。例如在学生演唱过程中,如果学生唱得好,教师既要鼓励又不能打断,就可以通过手势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如果学生在声调等方面过低,教师可以通过握拳等方式进行力量的表达,让学生提升演唱时的力量。同时,手势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可以做象征使用。例如在演唱过程中用手模拟水流淌的动作,可以引导学生的气息更加平稳,将手抬高可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气息等。另外还可以用手势,表达学生口腔内部的情况,例如通过手势将口腔打开,或抬起舌头等。

(二)身势语

身体姿势能表达的具体含义较少,但相比手势语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这种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影响周围其他人的精神面貌。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身体姿势,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务必要做到抬头挺胸,身子挺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上课更有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变姿势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声。例如在后腰支持声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挺直腰板的方式进行发声,在演唱热情奔放的曲目时,要注重学生抬头挺胸,以保证气息高昂。而有些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低头、弓背等现象,会极大程度的压抑学生的发声效果,因此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对其进行身体姿势的教学意义重大。

(三)目光和神情

声乐演唱是一种演与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感情的表达是极为重要的。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在人的情感表达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光中具有深邃的感情,会给声乐演唱增添色彩,而如果目光呆板、木然,则无法起到相应的感情表达效果。在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积极地目光和神态,让学生打起精神。同时要用生动的表情和目光给学生带来学习热情,让学生正确的体会曲目和作品中所带有的情感含义。启发学生感受作品中所带来的情感变化。如作品中,初时阳光明媚,中间低沉消极,最后重新振作的情感含义,可以让学生通过将自己与作品相结合,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心里活动,从而影响自身的情感变化,再通过目光表现出来,要让学生重视眼神和神情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作用。

三、声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应用方式

(一)运用肢体语言强化学生的发音技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来,提升学习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的使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同时,通过对于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锻炼发音技巧,通过站姿等方式的调整,促进学生发音准确度的提升。在学生演唱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利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演唱过程所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在学生声乐演唱过程中,如果能够更好的利用肢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对曲目中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所有体会,进而理解声乐所表达的意义,在境界上提升学生声乐表演能力。声乐表演过程中,不光教师要着重对肢体语言的运用,更好为学生树立肢体语言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到肢体语言的重要意义,从而让学生切身的对其进行思考,找到独特的使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

(二)运用肢体语言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许多学生在声乐表演过程中会产生胆怯心里,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但由于声乐表演的特殊性,必须要克服这种心理,在公众面前将自身的声乐表演能力表现出来。传统的声乐表演教学中很少会考虑到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导致许多学生理论基础扎实,演唱水平过关,但在众人面前往往会出现不敢唱、束手束脚的现象产生。而通过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除戒备心理,让学生更加放松,减轻在众人面前演唱锁带有的心理压力。

(三)运用肢体语言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声乐表演中的作品大多有其含义和感情,声乐表演中演唱能力是重要方面,但对于作品感情的表达,则是给声乐表演增色的最重要因素。在声乐表演中理解作品的感情具有重要意义,而肢体语言由于具有相应的情感表达能力,在理解声乐表演作品的感情内容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于肢体语言的使用, 可以让学生融入到作品当中,切身感受作品中带有的感情含义,从而在声乐表演中忘我的表达出来,升华学生声乐表演的能力,提升声乐表演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