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化原则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5:09

资源优化原则

资源优化原则篇1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随后又陆续了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若干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时期国家治水思路和理念的改变,文件中出现了部分新名词术语,部分原有名词术语(或计算方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文件中,有一部分名词术语比较模糊。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水资源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水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部分,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

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

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

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部分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

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较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

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

三、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某一生境以外的某一物种;第二是某一生境自身不遭受破坏,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

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的确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四、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

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发展规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若干个五年计划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历史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发达国家用水的经验表明:用水量与人口、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别,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

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及其发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五、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发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则主要体现在环境改善方面。

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明等认为“: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基础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

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佳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则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基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

因此,分析总结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六、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

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合适。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

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

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发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

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自然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工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

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

七、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

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八、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

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

资源优化原则篇2

[关键词]工行;重点支行;资源配置;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53 — 02

一、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可以说,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确实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社会实体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市场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简单而言,优化资源配置就是为了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做的一些合理配置。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也包括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经常所说的“劳动优化组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都是属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范畴。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会显著提高,经济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明显低下,经济发展会受到阻碍。

工行作为金融企业,其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机构资源、人力费用资源、营销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工行资源优化配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降本增效的原则,结合分行所辖支行的不同贡献,将内部资源进行战略性、选择性和倾斜性向经营贡献度大的重点支行配置,实现工行经营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工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工行内部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工行资源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行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工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以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效益原则。工行属于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第三产业,在服务社会中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社会效益原则是由工行和经济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体现的是社会、经济运行各要素之间的依存性特征,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结构特征。

2.绩效性原则。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业绩和效果最终体现在效益上,没有效益的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只能坐以待毙,在激烈竞争中落伍,被淘汰。因此,绩效性原则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是工行经营的根本因素,是工行经营动力机制的核心。

3.可持续发展原则。工行的资源优化配置既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寅吃卯粮,而应该树立长远经营意识,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工行的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必然选择。

4.系统性开发原则。工行的资源系统是各种资源要素以一定方式、一定组织结构组成的复合体,资金、人力、财务、信息资源等都是构成工行资源系统的基本要素。工行资源系统是多阶梯系统,它的多级阶梯结构决定了工行是复杂敏感的社会经济资源系统的功能,因此,资源优化配置时一定要注重系统性。

5.重点性原则。工行内部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经营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已经形成比较成型的模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打破常规,

避免面面俱到作法,要根据各支行、各部门、各项目、各产品的不同发展特点,进行资源的重点性和倾斜性配置,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三、工行实行重点支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

1.推动支行内部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支行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劳动生产率较低,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获得较少的收入以至蚀本。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作为市场主体的支行,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提高和采用先进的应用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引导支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关键之处,发挥事半功倍作用,从而取得最佳效益。市场是支行的“生命”,关系到支行经营效益的好坏和支行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是支行发展的内在要求。

3.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综合竞争力。支行从事经营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迫使支行在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支行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支行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开发新产品,推出新服务,竞争目标客户,进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四、工行对重点支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激励、约束和引导作用,着力优化支行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发展能力,从而促进经营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优化支行资源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经营中的最重要的资源,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坚持与金融资源、价值贡献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配置导向,加大对业务发展快、人均效益高的重点支行人员投入力度。首先,有效开发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继续实施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系统和全局着手,通过调整激励机制等途径,积极推动员工从二线向一线、从后台向前台、从管理向营销岗位转移。其次,进一步完善支行人员配备,通过“增一线、控二线、减三线”和业务流程改造、运行管理改革、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释放人力资源,将有创利能力、有创新激情的员工充实到一线从而确保全行的前台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再次,加强网点营销人员配置。以机构扁平化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支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通过双向选择,促进人员,特别在营销人员在一、二级支行之间的有序流动。将取得afp(金融理财师)资格的员工在支行辖内进行统一配置,进一步充实网点的营销力量,力促网点由交易型向营销型转变。最后,对于新增人员进行倾斜配置,将新增人员的80%以上投入到重点支行,从而保证重点支行新增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优化结构,按照盘活人员存量、提高素质、激发活力的要求,提升支行整体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提升整体营销能力。

2.优化人力资源费用配置。完善薪酬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绩定效,将管理者和员工的收入与所在行、部门的经营成果更加直接紧密的挂起钩来,实现人力资源费用向一线倾斜、向营销人员倾斜,倾斜幅度可控制在5%至20%之间,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激励支行整体提升,突出业绩贡献,提高工资投入产出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辖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3.优化财务资源配置。适应全行经营转型和提升竞争力的要求,在经营性费用和人力资源费用的分配上突出向效益、质量等关键指标和绩效进步的支行倾斜,对某些突出的重点项目或发展较好的支行优先予以考虑,通过提高激励费用与重点产品的挂钩力度引导支行的经营行为。同时,积极完善各支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增加同业占比、日均指标和业务增长速度等竞争力指标,引导支行以高于系统和同业平均增幅为各项业务发展的底线,将财务资源优先投入到符合政策导向和产出比最大化的业务中,争做市场的竞争强者。

4.优化机构资源配置。在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环境、营业网点效益、客户资源状况、周边市场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加

支行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着力提升现有营业网点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通过对低效网点撤并和迁址,对地理位置优越、客户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的网点改建和升级。机构资源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渗透,适度增加渠道资源,机构布局进一步合理和优化。此外,对陈旧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加大人员和硬软件设施的配备,设立离行式自助银行,优化营业环境,切实提高网点的综合竞争能力。

资源优化原则篇3

论文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供电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行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供电企业良好发展的保证。本文在分析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本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研究了供电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供电企业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企业。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供电企业需要引进人才,这就使得供电企业也同时具有了人才密集型的特点,给企业的人事管理、用人制度、人才流动造成很大的隐患。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所有资源中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在供电企业长期企业文化的影响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得到完善。但是,随着时展和电力体制的改革,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够合理,造成人才潜力不能得到较好发挥,人力资源大量浪费。在供电企业中,如果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不到合理、科学的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等,进而影响供电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供电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运用人力资源达到企业战略、战术目标。

一、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结构单一,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供电企业长期的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使得员工大多数属于理工类、技术类,真正学管理、懂经营的人才缺乏。人才结构较为单一。

2.用人制度不完善

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存在文化程度较高、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但是其中存在部分员工专业不对口。企业仍然存在因事择人,强调人适应工作。部分岗位设置未能做到人尽其才,按才录用和因事设岗的原则。用人机制和历史遗留的原因,部分供电企业未能完全做到因事设岗。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供电企业的人才流动和非配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非常少,人才流动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等实施力度不够,缺乏明显的激励机制,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4.缺乏科学的员工开发机制

在供电企业中,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流失现象存在,企业高端人才缺乏。同时,企业管理型、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不够。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和潜力开发不够科学,针对性、实效性较差,未能形成一支扎实的基层技术人才队伍。

对于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亟需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得到解决。合理配置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避免人才的浪费,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

二、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指在具体的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供电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企业内部为主的原则

供电企业在使用人才时,应首先从本单位人才着手。企业内部要建立起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两个机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开发机制,而没有激励机制,那么本企业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从内部培养人才,给有能力的人提供机会与挑战,造成紧张与激励气氛,是促成公司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也并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当确实需要从外部招聘人才时,我们就不能“画地为牢”,死死的扣住企业内部。

2.能级对应原则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目的应该是使企业整体人力资源功能强化,人与岗位相匹配。对于不同能级水平的岗位,安排具有相应能力的人才,做到能级对应。

3.便于调节的原则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的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保证随着企业岗位的变化,随时对人员配备进行调节,保证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能级对应。避免一职定终身的现象发生。

4.优势定位原则

供电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的优势,安置到最有利于优势发挥的岗位上。同时,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确保能级对应,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供电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该根据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

1.供电企业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让每一名职工凭自己的能力竞争上岗。对上岗员工实行三级动态管理,划分为优秀、合格、临时三种上岗身份,根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定期进行考核,给予员工压力和动力。

2.合理调整生产一线,把不适合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人员调整出来,把身强力壮的人员安排到生产一线,保持队伍的强劲。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对一线员工配置一定的辅助人员,确保各项生产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3.避免因人设岗的现象,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合适的人才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促进相关岗位的技术进步。

4.供电企业内部各岗位,应保证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体能结构合理,符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形成职工之间的互补效应,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保质保量各项工作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宋小忠,易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索与研究[j].人力资源,2007,1.

资源优化原则篇4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优化配置 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 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性行为。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 ,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平衡 ,信息的流向与流量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圈平衡。这种平衡是社会经济中市场平衡的真实反映 ,这时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状态。

通过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诸多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措施等内容行了分析,他们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都十分认同,但缺乏具体的实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另外对于网络信息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及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也缺乏相应的研究。

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 ,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 ,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 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 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 a. nardi)和欧戴(vicki l. o' 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 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资源优化原则篇5

作者:吴可杰姜近勇单位:南京大学经济系

线性规划理论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工业、农业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除了这种方法能解决各个部门提出的生产力布局、作业计划、原料配制、产品搭配等实际问题外,还因为线性规划模型本身,以及它们的解题方法和应用分析,能够比较容易地为一般没有较深数学基础的经营管理人员所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的专用程序,不仅能加快运算速度,而且能解决上百.上千个变量的复杂模型;线性规划不仅能求得问题的最优解,而且还可以提供经济分析的数据资料。在线性规划的应用分析中所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影子价格,它是数学规划理论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影子价格通常反映资源最佳利用状况,是对资源的边际收益或衣品的边际成本的一种估价。利用线性规划和影子价格可以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有用的数量信息。本文试图用数学语言来说明线性规划和影子价格,并讨论它们的经济意义以及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一、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是:在约束为:(式略)这是一对具有特殊性的配对的规划模型,我们可以把一个问题称为“原问题”,另一个问题称为“对偶问题”。下表总结出了从一个已知的原问题转换为对偶问题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假设已经有了一般模型的方程式,然后根据这些规律建立它的对偶模型(见表)。对偶问题与原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偶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提供观察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简化运算。在利用单纯形法解原问题时,同时就可以得到其对偶问题的解。反之,求得对偶问题的解,同时也就可得到原问题的解。它们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即是:若原问题与对偶问题均属可解,且原问题最优解为(式略)即:刘.偶问题与原问题的目标函数最优值相等。所谓影子价格,就是指由于线性规划模型中约束条件右端项B的某一分量(比如bi,i二l,2,…,n)增加一个单位而引起的目条件下,’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最优值是相等的,即:(式略)如果bi增加一单位,则目标函数最优值就会相应增加y,’单位,而yj件即为对偶问题最优解Y’的第i个分量。由此可见,第i项约束条件的影子价格就是其对偶问题最优解的第宜个分量。而且从上式还可以看出,只要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不变,其影子价格也就保持常数值不变。影子价格与商品价值没有任何联系,它纯粹是一种计算价格。根据国民经济既定的计划目标及一定时期资源的可供给量和消费需求,可以建立一系列线性规划模型,计算出各种资源的影子价格,然后在影子价格的基础上形成计划价格作为经济调节的工具,以保证资源的利用最大限度地符合计划目标。这样制定的价格在苏联称为“最优计划价格”,这种价格理论突出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合理配置。苏联最优计划价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托洛维奇、诺沃日洛夫、赞多连柯等,他们对最优计划价格理论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1966年11月,苏联科学院经济数学研究所所长费多连柯在其所作的报告中对最优计划价格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假定国民经济分为企业、部门、中央三个层次,具体的价格形成过程为:1.企业将其生产能力与投入系数以实物形式报到部一级,进行汇总,形成综合指标。2.部门将综合指标报送中央,经再一次汇总,得到部门间的生产和消费的约束条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优性标准妥在中央一级求解线性规划,决定各部门的资源消耗与产品产量,并根据资源的影子价格确定相应的资源与产品价格。3.资源与产品的价格下达到部门、企业,部门与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决定自己的生产计划,再次报送上去,到达中央层次汇总。4.中央将自己的原始计划与部门报来的计划进行对比调整,供过于求的资源价格要降低,反之则提高。然后再次下达价格。如此经过多次调整后,一定能找到一组资源影子价格及据此确定的资源和产品价格卜使资源得到最优利用,社会需要得到最大常‘足。费多连柯认为,借助电子计算机,能使这种多次反复的计算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二、区域经济规划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合理.的区域经济规划是高速度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加速实现四化的需要。它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促进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协作,建立其不同水平各具特点的国民经济休系;有利于促进工农、城乡联系,逐步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此外,对于提进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和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巩固和加强国防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区域经济规划,要从国家关斗“长远规划的总体设想这一全局出发,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确定其工业发展的方向,结构、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业的合理布局以及其它各项设施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经济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地区之间,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差别,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曾一度片面追求平衡、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挤体系,造成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经济效益非常差。例如,为了扭转北煤南运的局面,曾在江南贫煤区发展煤炭工业,其结果不仅耗费大量投资,而且问题也没得到解决。如果各地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择优发展,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钢则钢,宜纺则纺,我国经济实力就会有很大提高,生产力布局就会得到很大改善。利用线性规划.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假设甲乙两地分别拥有资金j0千元,甲地每千元投资生产某种原材料,年产量可达300吨,而投资加工这种原材料,则年加工成品量为100件;乙地每千元投资用于生产这种原材料,年产量只有10。吨,而投资用于加工这种原材料,则年加工成品量可达300件。甲地每百吨原材料的净产值为3万元,乙地为2万元;甲地每百件加工成品的净产值为2万元,乙地为4万元。怎样确定两地的经济发展方向才合理呢?对两个不同经济区,分别建立两个独立的线性规划模型‘以文,、x:分别代表甲地原材料和加工成品的计划产量,(式略)分别代表乙地原材料和加工成品的计划产量。用Z、Z”分别攀表甲乙两地的净产值。甲地的规划模型为:在约束为:(式略)求解可得出甲地规划模型的最优解为二二30百吨,x:=。百件,最大净产值为Z二9。万元。‘乙地规划模型的最优解为(式略)“加百件,最大净产值为Z’二120万元、这就是说,甲地专门生产原材料,乙地专门加工原材料,、两地的净产值都达到最大值。又由于甲地资金的影子价格为W=9,乙地资金的影子价格为W’二12,如果要追加投资的话,应优先考虑向乙地投资,即向专门加工原材料的地区投资。当然,扩大加工工业的生产规模,必须要保证原材料的供应。•但是,在上面的线性规划模型中,目标函数中的净产值系数是根据资源和产品的现行价格确定的。而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及其它历史原因,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其中,特别是矿产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偏低。按现行价格计算,生产原材料和能源收益不大,甚至亏损,而生产加工业品则利润很大。例如,开采铁矿的资金盈利率只有5%,煤矿则更低,炼钢、炼铁也很低,而轧钢的资金盈利率有的品种达20%~30%,有的甚至高达如%~70%。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偏低,一方面难以调动原材料和能源开发区努力增产的.积极性,原材料和能源开发区缺少活力。另一方面造成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加工部门相对膨胀,这些部门利用廉价的资源获得高额的利润,而.且由于原材料和能源太便宜,加工部门不重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管理,浪费严重。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原材料和能源供求不平衡、严重短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就能源来说,由于燃料动力供应不足,全国有l/4的企业开工不足,有20%~30%的设备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一年大约要损失工业产值750亿元。因此,不改革现行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就不能正确评价各地区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即使借助于某种科学的方法做出地区经济规划,也还是不切实际的。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原材料价格偏低,造成甲地(资源开发区)比乙地(加工工业区)的资金影子价格低,同样的投资在甲地不如乙地的收益大,势必造成投资向乙地转移。如果将原材料价格提高,使其净产值达到每百吨4万元,则甲地与乙地的资金影子价格相等,都为12,这时如果追加投资,两地的机会就是相同的。又假设乙地只使用甲地生产的原材料,其供应量为10(百吨),且原材料消耗系数为0.5,则乙地线性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变为:(式略)解新的规划模型,可以得到原材料的影子价格为6粤,远远高于甲地百吨原材料的净产值。这就说明,整个社会增加一单位原材料对加工部门净产值的贡献要比对原材料生产部犷1净产值的贡献大。这样必然会刺激原材料的消耗,压抑原材料的生产,造成原材料短缺。如果提高原材料的价格,使乙地加工成品的净产值降为每百件:喜万元,这时原材料的影于价格为3万元,与甲地百吨原「材料的净产值相等。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原材料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因此,我国现行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哑待改革,原材料、能源、矿产品等资源的价格巫待提高。对于资源定价间题,由于影子价格既能反映资源的效能,又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因此要达到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更好地反映社会经济效益,利用影子价格作为我国资源定价的主要依据是可行的。而且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资源的影子价格体系确实客观存在,找到这样的价格体系应该是价格改革的追求目标。还有人将影子价格推广到用各种方法计算出来的非自然形成价格以及由国际市场引进的价格都可以称为影子价格。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以国际市场价格作为可外贸货物这一类资源的影子价格,也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资源价格。线性规划应用于区域经济规划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即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假定某一地区有m个生产部门,利用‘n种有限资源生产,知道各部门单位产品的净产值和投入产出系数,得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求解这个线性规划,不仅能知道现有条件一F各种资源的最优分配,而且可以确定各种资源的影子价格,为计划投资提供信息。影子价格可以反映规划中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影子价格越高,说明这种资源越短缺,增加其投入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总产品。影子价格为零的资源为过剩资源,追加这种资源只会造成浪费。假设某一地区轻纺工业部门生产甲产品(单位为千米)的最大生产能力为]。0,冶金工业部门生产乙产品(单位为吨)的最大生产能力为40。,两种产品都要消耗资源A,其消耗系数分别为0.01和0.03,而资源A的可供量为10。又设在合理的价格体系下甲产品每千米的净产值为5(百元),乙产品每吨的净产值为2(百元)。为了求资源A的最优分配方案和确定投资的轻重缓急,可以把上述问题化为求净产值最大的线性规划模型。设x,、xZ为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在约束为:(式略)用单纯形法求得最优解为:(式略)并得到甲产品、乙产品和资源A的影子价格分别为:(式略)以上结果给出了甲产品和乙产品的最优产量,给出了资源A分配的最优比例:10单位资源A供应轻纺工业部门1单位(100x0.01),供应冶金工业部门9单位(300X0.03)。同样,根据影子价格,资源A的影子价格最大,说明增加资源A的投入可以较大地提高净产值,其次是产品甲,产品乙的影子价格为零,说明增加产品乙的产量,并不会提高净产值,而只会造成浪费。因此,本地区应优先考虑向生产资源A的工业部门投资,一其次向轻纺工业部门投资,暂停向冶金工业部门投资。进一步还可以通过比较资源的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来判断资源投入是否有利。在生产已达最优结构时,如果某一资源的影子价格高于其市场价格,继续投入这种资源就可以增加收益。假定上例中资源A的影子价格高于其市场价格,则应再购进资源A扩大生产规模。相反,如果影子价格低于其市场价格,将资源A投入生产就意味着亏损,这时应卖出一部分资源,其收益要比将资源A用来生产大。‘问题是在某地区某资源的影子价格低于其市场价格,而在另一地区完全有可能高于其市场价格。这样,通过物资的调配后,整个社会从宏观上讲就会有更好的效益。可见,应用线性规划和影子价格,可以使资源达到最合理的分配,纯收益达到最大。

三、在我们前面所分析的例子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生产资源A的工业部门、轻纺工业部门以及冶金工业部门中,优先向生产资源A的工业部门投资,其次向轻纺工业部门投资,那么投资数额为多少最合理?又如果资源A的影子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则购进多少资源A扩大生产规模为最优?反之,如果资源A的影子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则应卖出多少资源A才能保证有最大收益?要解决这些问题,可用灵敏度分析加以精确计算。灵敏度分析就是当线性规划模型的参数变动时,分析其对最优解结果的敏感程度和范围。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模型中某些参数会随着情况变动而产生波动,因此就必须对这些参数变化所引起的结果有比较精确的估计。灵敏度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涉及到约束条件方程中hi值变化的分析;二是涉及到目标函数中系数C;值变化的分析;三是涉及到约束条件中技术性系数aij变化的分析。在我们前面有关影子价格问题的讨论中,所涉及到的都是约束条件方程中bi值变化的问题。以资源A的影子价格与市场价格的比较为例。假设资源A的影子价格高于其市场价格,我们要确定资源A的最优购进数量。首先,利用灵敏度分析计算出在资源A的影子价格(也即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不变的情况下,资源A约束右端项的变动界限。即资源A的约束在这一界限内,其影子价格不变。然后,让资源A的约束右端项突破这一界限的上限,在新的约束下,求资源A的影子价格。如果这一影子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则原约束右端项的变动上限与现有资源A的数量之差,就是应购进的资源A数量。如果资源A的影子价格仍然高于市场价格,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求出资源A的最优购进数量为止。

资源优化原则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  法制建设  经验  启示

前言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新型丁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一些发达国家把循环经济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并在立法上加以确认、保护和促进。我国政府也提出,要尽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因此,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经验

世界上最早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的国家是德国,早在1978年,德国就推m了“蓝色天使”计划,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和《电子产品的拿回制度》。1994年,德国制定了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该法于1998年重新修订。1998年以后.德国政府根据《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又先后制定了《垃圾法》(1999年)、《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1999年)、(2oo1年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命令》(2000年)、《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及垃圾处理场令》(2001年)、《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2002年)、《森林繁殖材料法》(2002年)、《再生能源法》(2003年)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另外,其他欧洲国家也制定或修正了自己的废物管理法,如丹麦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挪威政府于2003年修订了《废电子电机产品管理法》,扩大了有关主体的循环经济责任;瑞典于1994年通过了关于包装、轮胎和废纸的“生产者责任制”法律,并先后制定了关于汽车和电子电器的生产者责任制的法律法规。

其他许多周家也不同程度地制定了相关的环境立法,充实了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例如,美国1965年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先后经过1976年、1980年、1984年、1988年、1996年的五次修订,完善了包括信息公开、报告、资源再生、再生示范、科技发展、循环标准、经济刺激与使用优先、职业保护、公民诉讼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法律制度。又如,日本是一个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长期以来,其资源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因此,日本特别重视资源的节约使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从而构建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日本于1991年制定了《回收条例》,1992年制定了《废弃物清除条件修正案》,2000年通过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的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环保食品购买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是各国循环经济法的共同价值。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主要借助于预防优先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合理处置原则、适当分责原则渗透于循环经济法规范之中。预防优先原则强调废物的事前控制,体现的是积极防控的资源环境思维;作为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循环利用原则的实质在于“物尽其用”;合理处置原则要求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无法通过循环方法予以消除的废物的环境危害;适当分责原则旨在使不同的循环经济参与主体承担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法律义务。

1、预防优先原则。在生产、服务、消费中充分利用原料、能源和产品,尽量减少弃用物、副产品的产生,以从源头控制资源环境问题。预防优先原则要求法律规则的设计有助于促进产品体积的小型化、产品质量的轻型化、产品功能的增大化及产品包装的简化,以减少废物的排放。环境法的预防优先原则表明,环境法不仅限于抗拒对环境具有威胁性之危害及排除已产生之损害,而是预先防止其对环境及人类危害的产生;对具体产生的危险立即做出反应不是该原则的主要目的,其首要功能为,在根本无危险出现或有出现可能时预防性地对“人”加以保护或对生态环境加以美化。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循环经济法。现代资源环境问题凸现以前,就存在各种降耗、抑废的理念和实践,不过,其主要着眼于资源和产品的经济效用,而现代法律制度同时也突出环境安全。设备内物质循环、生产少废产品和引导消费少废、少害产品是贯彻预防优先原则的重要途径。预防优先是将危险控制于未来、并创造规划和保存未来世代的环境空间及资源的原则,它是循环经济法实现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首要依托。

预防优先原则蕴涵有积极实现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理念。与事后处置相对应,预防优先原则强调废弃物的事前控制,是一种积极防控的资源环境思维。初形成时,环境法突出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破坏的恢复;而现代环境法,特别是循环经济法,不仅观念上而且制度上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2、循环利用原则。对于在生产、服务、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废物要尽可能地继续予以使用,直至失去利用价值。“3r”和“4r"原则中的“再利用、再循环、再回收、资源化、无害化、重组化”体现的正是循环利用原则。作为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循环利用原则要求循环经济法的制度安排应有利于“物尽其用”,特别是能使原料和产品在反复利用中实现功用最大化。

3、合理处置原则。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无法通过循环方法予以消除的废弃物的环境危害。废弃物的利用优先于处置,但是,当某些废弃物无法进行再利用、再生利用、热回收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弱化、甚至去除其不利影响,或者进一步挖掘其利用价值。合理处置原则是指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应有助于及时、恰当处置废弃物。环境安全兼顾资源效率是废物处置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4、适当分责原则。循环经济法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实现依托于循环经济法的实施,而其有效实施离不开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参与循环经济法实施的主体可分为政府、经营者(包括代表性组织)、公众(包括代表性组织),但不同的循环经济参与主体承担的法律义务应当合理区分,此即适当分责原则。该原则体现于各国的法律安排中。日本法强调,“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必须使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合理承担各自责任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并使其公平合理地负担采取措施所需的费用”;而且,还具体划分了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循环经济法既然是各国政府促进本国循环经济法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那么,其相应的制度安排就要遵循这一精神,把政府、经营者、消费者的行为限定于适当的范围,使其互相配合,互不干扰。

三、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对策

1.绿色gdp核算制度。绿色gdp是在传统gdp核算中扣除包括城市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水污染、铅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造成的污染损失、酸雨损失等。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的货币折算在世界上还没有公认的方法,因而绿色gdp等指标的核算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但仍然可以从比较的角度,在每项经济活动的经济增长数值后面列上该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升降、生物多样性增减、资源开采或消耗总量、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防治投资额度等事项。

2.计划、规划和布局制度。一般来说,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各地方要针对区域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实际,对地区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确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名单,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如对于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在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的前提下,应规划为保护性有限开发的区域;在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把伴生矿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规划为接续产业。

3.有效管理和监督制度。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循环经济的综合指导、协调、监督和专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二是有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市级环境资源保护垂直管理改革的力度,试行大区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巡视员制度,提高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权威性和效率;三是施行全新的政绩考核标准,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在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方面的干扰,确保循环经济的模式的实施能落到实处。

4.法律义务和责任制度。为了全面明确消费者、企业和各级政府在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国际上除了坚持“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原则外,还逐渐发展了“消费者最终承担、收益者负担”和电子产品的生产、经销者负责回收等原则。如日本2001年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的基本法》把义务主体划分为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经营者和国民。英国1995年《环境法》规定了国务大臣的条例制定义务、义务者类型、企业回收符合标准的义务、经济代价义务等。一些国际条约甚至明确了成员国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对于这些义务与责任机制,我国有必要借鉴、吸收或完善,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制度。

资源优化原则篇7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图书馆管理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图书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知识和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人们需要快速,及时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变化的环境下,图书馆也受到深刻的影响,数字图书馆的出现符合了这一变化的要求。数字图书馆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并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方便信息的存取。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并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并使信息得以标准化的组织和分布式的管理。但是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馆数据库,以及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的出现,数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由于这些数据资源是有不同的公司采用了各个不同的系统开发的,就使得这些数字资源的数据结构和系统平台各不相同,以至于,这些数据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信息孤岛的形式存在。当用户对信息进行检索的时候,必须面对各种不同的搜索接口和检索方法。随着资源的增加,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对这些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统一的检索接口访问的所有的资源。

 

1 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的必要性

在网络和数字时代,数字资源在图书馆的比例在逐渐增加。数字资源的优点在于信息检索和分享的便利性。但是随着数字资源的类型和数量的增加,伴随着不同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内容的重复,知识之间的无关联,数据格式和存储方法的多样性,都大大的影响了数据资源的应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用户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时候,他需要进入不同的系统,重复相同的操作,以至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2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原则

本节,我们给出资源整合的一些原则,以方便指导资源的整合工作。

1 基本原则

资源整合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保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

一个整合的系统应该覆盖各个子系统的内部功能,反映数据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2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包括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描述语言的标准化,索引语言的标准化以及通信协议的标准化,安全机制的标准化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和硬件的标准化以确保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分享。

3 优化的原则

资源优化原则篇8

【关键词】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经济优势;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2-0089-03

一、西部地区资源开发战略原则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生物资源、矿藏资源、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使这些丰富资源长期沉睡在深山荒野,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西部地区的当务之急是找准经济发展的切入口和着力点,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得以顺利实现。也就是说,要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即使单位数量的资源耗费产生出最大效益,或使一定经济效益的产出使用最少量的资源。为达到此目的,首先必须正确地认识资源。所谓正确地认识资源,就是要从开发利用的角度去认识资源,就是要在对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与科学分析,从而得出各种资源的数量与品质、开发条件要求的高与低、市场前景的好与坏、投入与产出比率的大与小等等符合实际的结论。总之,要认清自己拥有的资源是否是优势资源,能否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这是我们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战略和发挥资源优势的前提,也是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顺利转化的基础。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战略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市场导向决定资源开发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下,开发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开发出的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成为商品,才能获得经济效益。资源开发不能先开发后找市场,而是要找到市场再开发,或是一边开发、一边拓展市场。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决定资源开发,由市场定位决定产品定位,决定资源开发的方向、种类、规模、利用方式等等。市场定位要全面考虑市场需求,坚持以需定产。

(二)坚持资源开发集约化的原则

资源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必由之路。粗放经营的特点是技术加工层次低、经营规模小,从而造成消耗大、浪费大、质量低、效益低。要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水平,必须逐步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不应再鼓励一户一灶、村村冒烟、遍地开花的经营形式。理论和实践一再证明,发展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创新,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提高城乡就业率,提升城市化水平,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推动区域经济总量扩张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坚持资源高科技开发的原则

西部地区只有坚持资源的高科技开发,才能为今后步入技术导向型的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最终实现经济的腾飞。现代自然资源的开发,技术是手段,又是催化剂、加速器、增值剂。科技对资源开发的投入,是建立资源集约型产业体系的关键,既能提高开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更可以创立名牌,增强竞争力。

二、六盘水市自然资源优势分析

(一)发展中的六盘水市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总人口302.7万。这座城市是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以煤炭采掘工业为基础,冶金、电力、建材、矿山机械工业综合发展的能源型重工业城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锌、石灰石、煤层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六盘水市是贵州最大的炼焦煤资源产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用煤生产基地。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通过不断建设,已建成贵州、也是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

六盘水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市中心建成区6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0万,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00.64亿元,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5.5l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9.24亿元。

(二)六盘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1.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贵州是我国南方的煤炭资源大省,居全国第五位,超过中国南方11个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截至2005年末,全省煤炭累计探明资源量587.29亿吨,保有储量529亿吨。其中,六盘水市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探明储量166.22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28.3%。六盘水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全煤田产出煤层多,厚度大,煤质较好,有可采煤层1~27层,可采厚度最大逾44米。盘县与水城煤质优,是全省低硫优质炼焦煤的集中产区。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对全省煤层气资源所进行的评价,测算埋深2000米以浅的全省煤层气资源量为3.151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煤层气储量的22%,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二,煤层气资源主要集中于六盘水市(储量1 4236万亿立方米,占45.18%)。按照中国煤层气目标区分类,六盘水煤田、织纳煤田属大型富气区。

2.良好的发展大环境。中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仍有巨大需求,资源消耗较多的重化工业正处于大发展之一。目前,我国95%左右的能源、80%以上的T业原材料均取自矿业,矿业支撑了占我国GDP70%的国民经济运转。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分别占77%和69%。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能源问题日趋紧张,能源需求不断增大,煤炭的战略地位还会进一步的提升,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据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测,到2020年,全球煤的耗量要超过石油,煤炭将再次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在《泛珠三角区域能源合作“十一五”专项规划》中对能源需求预测的情况显示,预计到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能源需求将达到13.1亿吨标煤,煤炭需求量将达到9,4亿吨,电力需求量达到2.1万亿千瓦时。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泛珠三角区域能源供求的严重缺口将会继续存在,能源产品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3.良好的区位优势。六盘水一攀西地区与贵州乌江干流沿岸地区、南北盘江一红水河沿岸地区均为能源、矿产的重点开发区。同时,六盘水也是国家国土资源开发规划确定的“攀西一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及“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贵(阳)昆(明)铁路、长(沙)昆(明)快速铁路、株(洲)六(盘水)复线横贯东西,形成东西大通道;内(江)昆(明)铁路、南(宁)昆(明)铁路、水(城)红(果)铁路相互连接,形成南北大通道。境内铁路里程达666.7公里,铁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6.73公里,高于全国和西南地区平均水平,拥有西南较大的铁路编组站——六盘水南站,已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10266万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11.2公里,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网络已经形成,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

三、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战略对策——以六盘水市为例

(一)做强做大现有支柱产业

市场经济的规则要求,谁先占领市场,谁就拥有发展先机。六盘水市在当前市场容量有限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双重因素影响下,要实现产业的积极发展,就必须要坚持市场导向决定资源开发的原则,坚持资源开发集约化原则。既要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育优势产业,加速融合产业集群的发展,又要率先占领市场,赢得主动。同时,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应该积极扶持相关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做特,以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发展洁净煤产业,提高煤炭洗选加工率。发展洁净煤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六盘水市能源产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节省运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加煤炭资源的产品附加值。

2.围绕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产业。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目前,中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而直接液化,美国已完成第二代技术,第三代技术正被试用。中国目前也正在进行液化煤的性能、工艺条件试验和商业化可行性研究。煤变油技术的突破,可以将煤化工产品向石油化工产品方向发展,进一步生产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按照中国目前的研发水平,烯烃类石油化工的下游产品多达两三千种,而每一种新品的衍生,就是附加值的一次大提升。六盘水市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我国已研发成功的煤炭气化、液化及水煤浆技术来生产煤炭气化、液化产品,发展煤化工产业。

3.以优势煤田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在大型煤矿附近,水资源充足的地方,规划大型火电厂。同时,在大型煤矿、选煤厂附近,规划中小型综合发电厂,主要利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煤层气,选煤厂洗出的煤矸石、煤泥,以及焦化厂生产的焦炉气为燃料。这样既可以做到废弃物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二)完善有关政策,积极提供优越的综合发展环境

鉴于六盘水市这一区域煤炭、电力、煤化工等产业在长江以南集中,对华南、西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实际特点,应主导建立区域协调联系机制,可考虑由云贵两省建立黔西一滇东能源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这一区域的产业引导和扶持。建立有关产业政策机制,统筹区域规划,创建区域开放、市场规范的环境制度,构建区域交通、信息互通网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予以适当的政策支持,比如将这一区域统一纳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等。妥善解决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积极促进区域产业聚集。

资源优化原则篇9

[关键词]管理;激励作用;实际问题

前言

人力资源是企业众多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 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始终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 ,始终在不断探索中发展。 所谓人力资源,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它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和根本保障。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受重视程度。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不仅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即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还要对人力资源进行质的管理,即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达到组织目标,其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当前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原则性问题

1.科学性原则。作为企事业单位人才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完成日常工作,创新工作管理体制,科学实施人力管理目标的重要部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科学规划、科学分配、科学管理,并将科学性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2.合理性原则。面对企事业的合理分配人才问题,资源管理必须贯彻合理性,一要针对工作目标设置岗位;二是针对岗位确定需求人数;三是从需求出发,合理招聘人才。真正做到岗位、人数、人才三统一,将合理性贯彻始终。

3.激励机制原则。企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地推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这就必须制定激励人力资源发展、壮大、创新、奖励、批评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通过政策的导向与制约,引导人力资源向科学性、合理性方向发展,做到用人优化,发挥人的特有效能,促进企事业工作的全面开展与创新。例如,人才市场单位激励机制不健全,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明显,缺乏科学系统的晋升机制和淘汰机制, “大锅饭”问题的表现突出,人才市场就不能优化壮大和发展,其用工单位就不能与其合作,非劳动力人员就不可能参与本单位的招聘

工作,其业务范围就不可能进一步壮大。

4.系统性原则。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有一整套的培养、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以保障人力资源工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单位人才不流失,建立一支长期的、精干的人力资源保障队伍。例如,如果某企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人才不进行定期培训,或者说对培训认识不到位,没有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那么这个单位的人力资源就得不到提炼与发展,会使得整个人力资源队伍思想僵化、知识守旧、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严重破坏了自身人力资源的发展。

5.前瞻性原则。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除加强科学性外,在系统性原则的指导下,要有前瞻性,即做到对本单位人力资源的壮大、发展,做出预测、规划或设想,并逐渐纳入企事业人力综合管理范畴,要从事业发展、经济需求、管理科学化、人才智能化、学历提高化、思想进步化、创新化等诸多方面考虑,全面面向市场、面向时代、面向科学、面向创新发展与建设进行人才培养、建设规划,为企事业单位做好后续人力资源保障。

6.创新性原则。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集科技、人才、知识、能力和思维于一体,需要全方位的智力、思想、业务和职业素养支持, 如果离开了系统性这个原则是根本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要突破陈旧的思想,僵化的行为举止,已有的管理模式,形成的制度和政策,大胆创新管理体制,通过对人的人性化、个体性、和谐等方面管理,达到创新与发展的目的。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性的探究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全面注重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一,倡导和谐管理这个主题,事事处处体现工作这个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自身的作用。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因此,企事业单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把人看作是本企业最具活力、 最具能动和创造性的第一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事业单位要认识到,人力是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而不是机器, 因此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开发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工作上,不断挖掘人的潜能,使人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效益。同时,要注重员工的利益需求,变控制为尊重,变管理为服务,从而留住和吸收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使人才优势成为竞争优势。

2.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创新性观念,即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树立不唯资力看能力的观念;破求全责备的观念,树立看主流、看发展、看潜力的观念;破平衡照顾的观念,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观念。全面引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通过公布职位编制、岗位申报、民主推荐、民主选举、民主测评、公开选拔等方式竞争上岗。实行人岗相宜的优化配置。从实际出发,本着因事设岗、按岗选人、人岗相适的思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科学配置。既盘活资源,又突出特色,使人尽其才、岗适其人。

3.建立有效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企事业单位在用人问题上要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大胆选拔和启用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企事业单位内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各级组织要真正看到人才的作用、成绩,并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和奖励,使人才感到自己的知识和人格受到尊重,从而使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4.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事业单位文化氛围。 创新精神是人的可贵品质,也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保持长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人才都有创新意识,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墨守陈规者很难称其为人才,因循守旧的企业必然被淘汰。创新让人才感觉到工作是美丽的。因为创新能够为人才带来真正的成就感,对壮大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5.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源只管理不开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只取不施,就会枯竭。对人力资源进行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培训,建立职称、职务、技术等级晋升前的必训制度,才能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要切实转变观念,不应将其简单视为人工成本的支出,而应看作获取单位竞争优势的一项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应积极创造条件为职工提供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包括在职或短期脱产免费培训、公共进修等,并给予可靠的经费保障。

资源优化原则篇10

关键词:小学;后勤工作;原则

学校后勤管理的质量对于整个学校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其直接关系到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在现阶段,如何优化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是后勤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第一,全局性原则。开展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的全局观念,要明确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展工作中要基于全校的整体开展,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方针及理念开展后勤工作;要明确后勤工作的开展是为学校其他工作奠定基础,进而发挥后勤工作的整体效能。第二,服务性原则。开展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的服务性观念,要明确学校的本质是教书育人,要基于此中心开展后勤管理工作,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并且,要对本学校的教学规律及后勤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基于教学工作的具体需求与目标,综合具体的状况,合理进行后勤管理工作,从而保障相关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提升小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第三,综合过程与目标的原则。开展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要明确整体的工作目标,提高对细节工作的重视,只有重视细节工作、完善细节工作才可以提高整体的后勤工作质量,为小学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效能。第四,资源优化原则。各种资源是有限的,后勤部门如何合理配置及优化资源是后勤管理工作的重点。后勤部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资源,充分优化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第五,人本原则。小学后勤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工作,工作人员是后勤工作的主要人员,因此,在进行人员的管理时,要彰显人本原则,要通过各种方式与策略全面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从而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第一,构建完善的制度规范。要提高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就要构建完善的制度规范,明确人员分工与界定,规范岗位职责,使工作人员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只有这样才可以明确具体的工作范围,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开展后勤管理,是小学后勤工作开展的基础。在详细的制度规范构建过程中,要明确重点,始终明确工作开展的方向,要对具体的议事制度、工作制度以及岗位责任进行科学的规范,要始终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及集中管理的基础原则;要提高后勤部门的核心凝聚力,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同时,要对具体的工作行为以及范围进行适当的约束与管理,从而保障相关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在根本上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最后,岗位责任制度就是对具体的工作进行细化的分工,明确具体的责任,进而保障后勤工作全面、细致、有效的开展,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小学相关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完善现有后勤工作,提高后勤工作队伍建设。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工作量较为冗杂,范围相对较为广阔。对此,如果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后勤管理工作就会丧失凝聚力,导致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下降,因此,要构架专业的后勤工作队伍。首先,完善小学后勤领导班子。完善的管理人员、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后勤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也是后勤工作队伍构建的基础,可以通过上岗制度,优化完善现有的小学后勤队伍,保证在岗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利用岗位责任制度,精简后勤工作人员,在根本上提高整体的后勤工作质量。第三,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勤俭节约。在进行后勤管理工作时要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如学校的资金。因此,在开展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时,要提高对资金及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倡导勤俭节约,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要在各种基础教学设备中合理地节约资源,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细节上节约资源。

三、结语

在小学校园中,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后勤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对于工作的持续发展以及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影响。对此,相关工作者要提高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根据学校的发展与规划,及时调整后勤工作,优化工作质量与效率,进而为小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杨力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江南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