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利益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4:36

国际贸易的利益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发展利益;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前言

国际贸易发展利益主要是指通过实行贸易的方式,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而想要使国际贸易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则需通过一系列的机制作用来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及其实现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发展发展利益理论

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主要是指动态及静态利益。所谓动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对贸易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的积极影响[1]。而静态贸易则是指,在正式进行贸易活动后,实行贸易活动的双方所能直接获取到的利益。动态利益的侧重点在贸易对生产所产生的促进作用,静态利益的侧重点则在于某个国家通过贸易活动所获取到的一种消费方式。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先提出了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研究。亚当・斯密在当时所提出的动态生产率相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亚当・斯密的基本理念是:能够对产品生产率起到较大促进作用的是分工的发展,而其程度则与市场范围有着紧密的关联。市场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化的标志之一便是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也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最初的发展利益理论。

在亚当・斯密之后,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李嘉图认为,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能够实现工业化的资本积存,而促使经济得以增长的源头也是资本的积累。在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一些生活必备品的价格也会受到影响而呈现增长趋势,劳动力的价格也随之增长。总的来说,李嘉图认为,对一些较为廉价的初级产品进行进动,能够对劳动力上涨、土地收益减少等趋势进行科学控制,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

约翰・穆勒是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进行了较为系统整体化的研究,对于后来的发展利益研究而言,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约翰・穆勒对贸易利益及发展利益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国际贸易其实可以分为两种利益,即直接与间接。而直接性利益又可分为通过贸易分工而获取到的产量及收入;通过贸易方式所获得的自身无法进行生产的材料及设备等物质。间接利益主要是指:通过国际贸易活动,对本国内的生产活动进行完善创新,以此将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同时还通过各种产品的进动,使得市场需求得以扩大化,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最后,来自澳大利亚的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提出了与国际贸易及经济增长相关的研究理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罗默、卢卡斯等人便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只有创新才是有效促进生产率发展的关键。同时还指出,一个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与生产率的提升有着直接性的牵连。

综上所述,国际分工及贸易活动的发展进行,促使人们加强了对国际贸易活动具体作用的认识度,连带着对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也较为熟悉掌握,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相关知识理论得以强化。

二、国际贸易实现机制

1.将市场竞争机制作用进一步发挥

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化,以此对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刺激作用,企业竞争实力得以加强提升。一个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实行科学良好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从深层次而言便是将本国内部的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科学良好的竞争。一方面,进口产品的逐渐增多使得国内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划分,各企业之间的竞争状况极为激烈。本国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不得不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国内企业为了实现更为良好的产品出口,必须与国外的同种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竞争,企业的整体素质必定要进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及其素质的逐渐加强提升化能够有效促进其竞争力的增强,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科学迅速发展。

2.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发展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2]。从进口贸易方面看,在技术及设备等领域进行进口贸易能够有效促进本国内产品生产率的有效提升,达到如创新机制一般的效果,却又省去了创新活动的成本。从出口贸易方面看,出口贸易的扩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创新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并对本国产品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一国的社会经济增长。

3.影响一国的政治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会促使人员之间的交往、文化的传播融合得以极强,会对一国的政治及文化发展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有利影响,从而促进一国经济的进步发展。自我国改革开放工作进行以来,人们在对落后思想坚决抵制的同时,也对一些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先进思想进行汲取吸纳。由此帮助人们逐渐突破因封建思想而受到的精神限制,大范围科学化的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结语

国际贸易活动在其进行过程中,能够在开发人们思想的同时,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及其实现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能够帮助一个国家找寻到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科学出路,从而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宋守金.国际贸易的发展及机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9):18-20.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2

专利强制许可(mandatory permission)制度是对知识产权限制的一项重要制度,通常被称为非自愿许可,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根据各国社会公共健康的具体情况,不经专利权利人的许可,而授予他人实施其专利的一种法律制度。药品专利是专利制度中的组成部分,强制许可制度也适用于药品专利。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的公共健康危机等国家紧急状态或者其他非常紧急的情形日益凸显,如艾滋病、结核病、疟疾以及其他传染病等相关问题等越来越严重,这一现状给发展中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中,给这些国家造成公共健康危机的原因虽然归结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患者无力支付昂贵的医药费用是造成公共健康危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而,因素使得药品专利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的矛盾也日趋突出。其中,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相关国家之间具有明显的利益冲突,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强调专利私权的保护和发展中国家主张的基本的人权的保护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利益矛盾,因此,TRIPS协议以及Doha宣言下有关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条款便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注及争议的焦点。

目前,随着国际社会人本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国际及各国国内的立法都已呈现出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知识产权领域也不例外,从知识产权保护的Trips协议到2006年的《多哈宣言》(Doha宣言)的发展历程表征了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和最不发达国家人权的关注和保护,并逐步实现了专利私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健康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二、专利保护与强制许可之间利益冲突与平衡的进程:从Trips协议到Doha宣言

(一)Trips协议对公共利益的有限关照以发达国家为中心

从这两者之间利益协调和平衡过程可以看出,Trips协议在其谈判发展初期,仅仅表现出了对公共健康利益的有限的关注和照顾。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部长级会议上,瑞士等个国家提出提案,要求把服务贸易、投资保护和知识产权作为三个新的议题纳人谈判范围。当时的美国代表甚至提出如果不将知识产权等问题作为新议题纳人,他们将拒绝参加第八轮谈判并以此为要挟来为其本国的利益考虑。一些发展中国家代表则认为,知识产权问题根本不属于关贸总协定规范和管理的内容,不应当纳人谈判。巴西代表曾指出,如果把知识产权等问题放到关贸总协定中去就如同把病毒输人计算机一样,其结果只会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中已存在的不平衡。但是,国际上的许多问题都远远不是理论问题。如不打破乌拉圭回合的僵局,多数国家的对外贸易实践都会受到影响。从实质来说,Trips协议是带着发达国家的使命诞生的。此外,该协议对公共健康利益的关注还体现在它规定了各成员方实施协议的具体条件、权利限制及过渡性安排中。其中就以权利限制制度最为典型。

(二)Doha宣言及其第6段的执行对两者利益平衡重要意义

Doha宣言的意义是积极的。它确定了公共健康权优先于私人财产权,并且明确了WTO成员充分利用协议中弹性条款的权利。它将使发展中国家在为公共健康目的使用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时,免受发达国家贸易制裁或法律诉讼的威胁,也为发展中国家在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中协商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提供了重要的标准。

Doha宣言第6段承认了在制药领域制造能力不足的或没有制造能力的、成员在有效使用Trips协议之下的强制许可时可能面临的困难,要求理事会寻求一个迅速解决办法,并于2002年底之前报告总理事会。然而,经过艰苦的谈判,直到2003年8月30日WTO成员才达成了实施协议和公共健康宣言第段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该执行决议的形成标志着世贸组织全体成员最终在解决药品专利和公共健康矛盾的问题上取得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共识,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终于能够享受一些特殊待遇,但它也只是一个政治性宣言,且在发生争论时还存在法律解释上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总体上来看,Trips协议和该决议有关立法已明显体现出了对公众健康利益的关注,如《Trips协议和公众健康的宣言》对TRIPS协议第31条的适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规定,宣言指出,Trips协议不应成为也不会阻碍成员国采取措施保护公共健康,同时宣言规定每个成员有权决定何种情形构成了作为强制许可前提条件的国家紧急状态或其他极端紧急的情况。

《多哈宣言》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之间在对公共健康问题解决上的一次初步性的胜利,实现了药品专利私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健康利益的初步性的协调与平衡。它强调了Trips协议在以后的履行中要朝着该协议所制定的有关目标和原则的方向发展和前进,从而保障国际社社遭受公共健康威胁的公众根本利益,以达到各成员权利与义务的真正平衡和一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多哈宣言》仅仅具有在法律上澄清和说明的性质,它并没有从法律上为发展中成员方创设新的权利。此外,它也没有解决没有或缺乏生产和能力成员方如何使用强制许可的问题。因而,两者之间利益的平衡还需要国际社会更一步的努力。

三、知识产权与生命健康之间冲突的适度协调及中国的选择

专利制度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目标,任何成功的专利制度的关键都是在赋予专利权人的专有权和拥有一个开放与竞争性市场的公众利益之间达成精确的平衡,即Steven B.Garland and Jeremy E所说的专利制度需要在发明者的利益和一般公众的利益之间达成平衡。虽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在专利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平衡上有所侧重,并且专利法也不全部限于专利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是最具有实质性的。以专利法为依托的专利制度是建立在利益平衡基础之上的合理、合情的合法垄断制度。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3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秩序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从贸易条件的视角审视国际经济秩序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发展。 论文关键词: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国际经济秩序 一、引言 探讨国际经济秩序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合理、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使世界各国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交流,缩小各国的经济差距,实现共同繁荣。但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背景下,这一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国际贸易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国际贸易的视角来审视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及其未来的发展。贸易条件是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各国贸易利益及世界贸易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从贸易条件视角看国际经济秩序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分析现今的国际经济秩序。 “贸易条件的概念可理解为一揽子商品和另一揽子商品之间的价值交换比率。”多年来,贸易条件的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其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含义包括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是贸易条件的最基本概念,是指出口平均价格指数与进口平均价格指数的比值;收入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出口数量指数;要素贸易条件可分为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本国出口部门的生产率指数,双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本国出口部门生产率指数和本国进口产品在贸易对象国的生产率指数的比值。贸易条件的基本经济含义在于衡量一国在出口基础上的进口能力。价格贸易条件衡量的是平均每单位出口商品所能取得的进口能力,收入贸易条件衡量的是总出口意义上的进口能力,而要素贸易条件衡量的是一国的长期进口能力。贸易条件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指数,影响一国的短期和长期利益,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秩序的最重要特征则在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的位置如何变动。因此,贸易条件通过贸易利益和经济增长影响着一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位置。 二、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一)贸易条件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对抗性 贸易条件不仅反映了一国的进口能力,更反映了不同国家在贸易利益分割上的份额问题。无论是从传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出发,还是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出发,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各国总是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从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份额却不一定相等。在两国开展贸易的条件下,一国的出口正好等于另一国的进口,一国出口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另一国进口价格指数的提高,在该国进口价格和另一国出口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该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另一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一个国家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使其在贸易利益分割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另一国所占的份额必然减少。要素贸易条件同样能反映出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对抗性。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也验证了以上规律。以价格贸易条件为例,多数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从长期看是不断恶化的,发达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是不断改善的。《国际贸易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其价格贸易条件处于总体恶化的趋势。《世界统计年鉴》最新的数据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种趋势的延续(见表1)。这说明,两大集团在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上的对抗性非常突出。 实际上,不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这种对抗性,任意的两个贸易国之间都存在这种贸易利益的对抗性。因为在总体贸易利益既定的条件下,无论多少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一国的贸易利益份额增加,必然意味着其他国家贸易利益份额的减少。当总体贸易利益变动时,这种份额分割问题仍在。徐建斌和尹翔硕的理论模型也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存在着“合成谬误”效应,即当个别发展中国家利用传统比较优势发挥专业分工优势时,可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但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时,各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来越少,进而使其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作用受到限制。 (二)贸易条件影响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当世界贸易的规模有限时,贸易条件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因为此时的贸易条件变动所引起的贸易利益变动反映到GDP中只是很 小的份额: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进展,各国的贸易额都在迅速增加,对国际贸易的依赖也越来越重,贸易条件变动引起的贸易利益变动在GDP中的比重也随之增加,贸易条件开始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也必然影响着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由表2和表3可清楚地看到,由于贸易条件变动而引发的贸易利益变动占GDP的比例已相当高,特别是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三国,2005年由于贸易条件恶化(相比于2000年),损失的贸易利益分别达到38.5%、55.7%和60.7%。由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损失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短期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总贸易利益中获取的份额越来越少,从而影响着其长期的经济利益。 从世界经济格局的角度看,由于贸易条件的作用,现今的贸易条件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变,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只能是越拉越大,从而加速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处于世界经济格局中位置越高的国家,其贸易条件和贸易份额越容易处于有利位置,进而通过国际贸易推动其经济发展;处于世界经济格局中位置越低的国家,贸易条件越难改善,其获得的贸易利益份额越变越小。 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在国际贸易高度发达的今天,贸易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变得极为重要,贸易条件所影响的贸易利益分割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未来及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位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今的贸易条件状况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忽视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两极分化的国际经济格局将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为此,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重视研究我国贸易条件的状况,把贸易条件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实质性变量来对待;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减少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出口价格恶意竞争,通过合作来有效地削弱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4

这在近六七年来的国际汽车、石化、信息等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横向购并,使原来生产同类产品(不同型号)的跨国公司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而进行的产业内贸易,转变为跨国公司内部分支机构之间的公司内贸易。

二、垂直一体化战略

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方式。在直接的股权控制模式中,跨国公司往往自己投资从事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对于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整个世界都会从中受益。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比较优势已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和高级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比较优势已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而利用比较优势的能力,则集中于不同国家具有国际能力等。这样,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市场力量,资源贫富、成本高低不再是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国际贸易格局由公司间、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直接投资中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战略,并因普通、标准零部件,则采用全球采购的虚拟一体化模式,以降低成本。这种战略导致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对应于前者,精密零部件在公司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应于后者,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研发国际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研发已经不再一味地局限于母国,当地研发(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新产品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前那样有一个生命周期,从而使原来用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中产业梯度转移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遇到挑战,并且给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行技术赶超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贸易动态利益取代静态利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衡量标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但国际贸易还有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动态利益,包括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金积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引进和吸收先进理念和制度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动态利益的地位上升,应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重要着眼点。

1.国际投资的收益将逐步超过贸易的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对资本输出国而言,国际投资收益不能再通过国际贸易的利益加以体现。这是因为国际投资活动是跨国公司借助资本这一纽带所进行的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为了利用某一东道国的要素优势(如优质劳动力),它可能到该国投资设厂,但中间零部件、机器设备则可能来自他国而非母国,生产的产品可以就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出口收益则记在东道国的贸易收支上,跨国公司得到的是投资收益(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将利润汇回母国,则资本输出国得到了投资收益。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5

[关键词] 贸易利益 福利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4-0001-06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中美贸易额不足25亿美元,到2006年达到2626.8亿美元,26年间增长104倍。2006年中国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增长十分迅速,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0年中国还是美国第11大出口市场,到2004年已成为美国第五大出口市场;2005年,中国(加上香港),已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2006年,按中方统计,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口592亿美元,加上对香港出口178亿美元,合计为730亿美元,占美国总出口的7.0%,大大超过日本5.8%的比例。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两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取得巨大贸易成绩的同时,双边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美国指责中国通过控制人民币汇率、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实行不公平的贸易政策获得贸易顺差,中国应该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承担责任。[1]诚然,中美在贸易统计方法以及原产地规则上存在一定分歧,双边贸易逆差统计具体数据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贸易逆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争论贸易逆差具体数据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分析贸易不平衡背后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传统的贸易理论从不同角度对贸易利益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与传统的贸易环境相比,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资源配置并实现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国际分工体系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垂直分工转向知识经济年代的水平分工。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业转移改变了贸易本质和流向,传统的贸易差额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顺差不一定获利,逆差也不一定是损失,因为全球化时代的贸易利益具有主体多样性、利益多元性、实现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分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必须考虑到以下的特殊性:其一,中美之间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贸易差额不能反映双方实际贸易利益;其二,美国以对华投资替代对华出口,其投资收益应该计入贸易利益;其三,以加工贸易为主对美出口,中国贸易顺差与贸易利益不对称,中国并没有获得顺差的全部利益。因此,传统贸易利益理论并不足以解释全球化条件下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需要重新厘定中美双方的贸易利益。

中美贸易利益的具体分析

所谓利益(benefit),按照《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的解释为:“促进或增强福利的东西、好处”,

即一种福利。贸易利益是贸易带来的一国福利的改善,具体包括:①政府利益主体,主要表现为政治目标和经济职能的实现;②企业利益主体,表现为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③个人利益主体,表现为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国际贸易所获得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上升;④最终通过各个主体利益的综合形成贸易利益。

结合中美两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利益主体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稳定经济体制的基础、实现政府经济职能、提高经济效率并改善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政府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利益。主要表现为通过全体国民福利的提升来促进社会稳定,以经济控制能力增长来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实现政权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改善民生、巩固政权的国内政治利益。中国通过贸易实现经济增长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并获得人民支持;美国通过贸易手段来改善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执政党继续执政。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内消费不足和工人低工资上,是以抑制国内消费为代价的;美国利用贸易逆差,进口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抑制国内物价上涨,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内经济社会稳定。2005年中国的国际贸易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但是中国国内的消费不断下降,1978年中国国内的消费率为62.1%,2005年下降到50%以下,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消费率2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过分依靠出口,内需严重不足。

(2)地位改善、控制加强的国际政治利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背后是过分依赖美国市场,在贸易争端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美国因为经济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作用在贸易争端中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3]可以获得经济乃至政治上的利益(见表1)。此外,中国与其他国家争夺美国市场,造成中国挤占的假象,不利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团结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联合,并在国际上造成“中国”的口实。随着WTO多边谈判力量的多元化趋势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对于未来多边框架的引导力量。[4]

第二,宏观调控绩效改善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政府合理利用手中资源,通过贸易的手段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降低发展成本,实现利益均衡。绩效改善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资源绩效改善的利益。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基础上,美国的企业通过对华投资将国内一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来生产,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环境并造成中国资源的紧张。中国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大都堆积在市郊,积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多公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单位增加值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高出10倍以上;中国现有45种支柱性矿产,到2010年尚能保证需求的将减少到23种,到2020年仅剩下6种。中国50年后除了煤炭外,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将出现严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 而目前能源利用率仅为33%,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美国的4.3倍。中国获得贸易顺差的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美国的环境问题和资源供需矛盾伴随着对华逆差的扩大而有所缓解。

(2)发展绩效改善的利益。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了大量经济资源向对外贸易部门和具有对外贸易区位优势的地区集聚,强化了二元经济特征并扩大发展差距。[5]而美国通过对华贸易,大力发展西部一些州,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中国的人均GDP地区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在2002年高达0.55,而美国则从20世纪60年代的0.24缩小到2002年的0.11。中国过分依赖出口,受边际递减规律的影响,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明显不足(见图1)。

(3)财政绩效改善的利益。在出口创汇的压力下,中国各级政府给予出口企业大量补贴,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作为世界发展中大国,在国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财政资源补贴给出口企业来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出口顺差越大财政补贴就越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由于价格低廉,美国国内低收入者能从中获得好处,相当于中国给美国人提供了补贴。中国的环境代价沉重,日后环境治理的费用,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政府在未来的财政负担并影响到财政绩效的提高。根据美国专家的估算,2003年美国政府仅以区区20亿美元补贴受贸易影响而失业的工人,却从整个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中获得3800亿美元的收益。

第三,持续发展的利益。主要表现在政府通过贸易的杠杆作用,合理调配资源,占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增强经济未来的竞争能力。[6]持续发展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结构领先的利益。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在于双边经济的互补性,双方通过贸易将比较优势进一步强化。中国贸易顺差导致生产要素大量积聚在制造业部门,形成了中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部门比重偏大;而美国通过占据了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业部门,通过放弃部分制造业来进一步强化服务业的发展。此外,美国还通过向中国直接投资的形式,将国内一部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见表2),并从中国市场获得巨大利润。仅仅在2004年,美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商品销售额就达到了750多亿美元,美国的子公司在向母公司返销的过程中,通过公司的内部贸易、转移价格在东道国获得绝大部分的利润,并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2)便利与低成本融资的利益。中国贸易顺差导致大量的外汇流入,造成了本币投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效果的减弱;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中大约70%以美元形式存在,存在资产缩水的风险,使中国货币政策受制于美国。美国利用金融霸权,通过贸易逆差的形式来获得中国的商品,并以铸币税的形式来要挟中国等拥有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来购买低息美国政府债券,使美国以低廉的成本融资。美国短期国库券利率在1995年为5.51%,1999―2003年分别为4.66%、5.84%、3.54%、1.61%、0.64%;而1999―2005年借款利率为8.83%、7.99%、9.23%、6.92%、4.86%、4.12%和4.34%。尽管有时波动,但是筹资成本低廉非常明显,美国通过低成本来获得资本,再到其他国家投资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2004年美国虽然是净债务国,其净债务达到了2.54万亿美元,但令人惊奇的是,美国的对外净资本收益却是正的362亿美元。为了获得出口优势,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汇率的低估导致出口商品以美元计算的价格相对偏低,而以美元计算的进口商品价格偏高,导致了贸易利益的进一步流失。

因此,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从政府利益主体角度来考察,在增强中国经济实力带来利益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美国虽然是贸易逆差,但是从政府利益主体来考察,美国获得了贸易利益。从当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角度来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利益主体分析

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微观主体,国际贸易利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分工利益。中美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差别决定利益分配的结果。不同位置的企业贸易利益不一,在整个产业链中,研发和销售获利高于生产制造,因此常用“微笑曲线”来表示企业的收益。美国企业控制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以及产品销售,而将中间生产环节放在中国来进行,中国加工企业所得利润相当微薄,美国企业在生产链条上获利远远超过中国。据测算,中国厂商每加工出口100美元的商品到美国,所得到的工资、租金、利润等只有15美元。

第二,产业升级利益。美国的跨国公司将国内一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并在企业之间形成技术差异,保持美国整体技术领先于中国,制约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美国获得产业发展的先机,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根据《2001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的数据,1995―200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3.01%,其中2.97%来自于结构性劳动生产率增长。通过进口劳动密集型中间产品,集中精力发展高新技术,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测算,进口使美国1989―2000年间每个工人产出提高了7.9%。

第三,技术专利收益。美国利用产业分工来获得技术积累和专利权的领先,利用现行贸易体制来获得专利权收益,使用美国专利的中国企业利润被稀释。例如,美国高通公司向中国联通公司转让CDMA手机技术至少收三重费用:知识产权转让授权费用、购买高通公司芯片的费用、支持芯片升级的软件费用等。我国曾是DVD播放机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中国企业每生产1台DVD播放机,需要向由日立、松下、三菱、东芝、时代华纳等公司组成的专利组织缴纳4美元的专利费,向由索尼、先锋、菲利浦组成的专利组织缴纳3.75美元的专利费,还要分别向汤姆逊公司、迪提斯公司、杜比公司缴纳1美元、10美元和4.95美元的专利费,即每生产1台DVD播放机总共要缴纳23.7美元的专利费。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微软、英特尔、诺基亚的利润率分为28%、21.9%、和14.4%,而我国电子百强企业2005年的利润才1.8%。

第四,行业垄断收益。美国在华以投资替代贸易,利用中国吸引外资的机会收购中国的民族品牌,通过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来控制某些行业,获得垄断收益。最典型的是洗涤用品行业。美国宝洁和联合利华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对中国整个洗涤用品市场的控制,目前已控制了整个行业70%~80%的市场份额,中国民族品牌基本消失;此外,美国企业通过收购中国国内在某些行业中技术领先的行业标准制定者,通过控制这些公司来控制中国的某些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最终实现控制中国的技术能力。2006年,美国凯雷收购中国的徐工,就是看中徐工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位,通过控制中国徐工实现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最终影响中国的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长此以往将削弱我国的民族产业并危及国家安全,美国企业获利巨大。

第五,超绝对优势利益。美国借口国家军事经济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来阻止对华的技术出口,在于通过技术制约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使美国长期垄断某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超绝对优势,迫使中国企业在完全竞争的贸易市场中仅获得微薄的利益。超绝对优势商品是按照寡头垄断的方式定价的,出口国可以获得垄断利益,而超绝对优势主要产生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利用技术贸易战略来控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并获得巨大利润。[7]例如,微软公司视窗软件的出口、英特尔公司芯片的出口、波音公司大型喷气客机的出口等等,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第六,成本和利润的收益。美国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方式来制约中国企业的扩张,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增加中国企业的进口成本并摊薄出口利润。2005年美国通过“非市场经济条款”和“特保条款”对整个中国纺织业行业的扩展进行制约。美国通过贸易管制而获得贸易条件的改善,中国为了在美国市场上能够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压低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

企业分工地位和竞争的不对称,导致了美国企业从中美贸易中获利远远超过中国企业,并对中国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影响。

3.个人利益主体分析

个人的福利水平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分析贸易发展过程中对于不同国家生产贸易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变化,进一步分析国际贸易对于社会成员实际生活水平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国际贸易利益分析的重要视角。结合中美两国的贸易实际状况分析如下:

第一,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利益。当前中国贸易竞争的主要武器就是通过低工资来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国际贸易并没有给中国的产业工人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很多父子两代农民工还都是在最初级的加工工厂里从事着简单的工作,拿到的也只是仅够维持生计的工资,低收入水平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对外贸易使美国的生产转向生产效率更高、收益更加丰厚的岗位,这种效应反映在美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上:受到商品出口支撑的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比全国的平均工资水平高13%。

第二,作为消费者的收益。为了保持国际贸易竞争力,人民币长期低估,进口商品价格偏高,在收入预算约束下,消费者消费能力受到抑制;贸易顺差导致外汇流入,本币投入过大而出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在劳动力充裕而普遍工资水平提升缓慢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水平长期无法提高。[8]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从整体上抑制美国物价水平的上涨。受美国对外贸易部门工资水平上升的影响,非贸易品生产部门工资也出现上涨,在预算约束放松的条件下,美国的消费者都能从贸易中获得更高的效用水平。根据摩根斯坦利的估计,大量优质低价的中国商品使得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节省支出200亿美元以上。

第三,职业的收益。进口和对外投资在一定时期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和某些职业的消失,美国利用中国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对美资本输出,以低成本推行财政赤字来提供公共物品,以教育和培训实现劳动者转岗,劳动者获得收入的提高和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测算,在美国每年失去的226000个“高进口竞争行业”工作中,73%的人能在半年内顺利找到工作并获得政府的补贴。中国顺差的实现依靠贸易加工厂里15~30岁的年轻人力资源,这些人从事不需要任何技能的简单劳动,形成不了技术竞争能力,一旦未来中国劳动力竞争优势消失而导致加工贸易的跨国转移或者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这些人将会失去工作的机会和生存的基础。据专家估计,中国从事这种简单劳动的工人就有2亿多。

第四,健康与社会保障收益。中国参与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分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会影响工人的健康,受到美国国内的相关法律制约的美国企业向中国转移这些产业;中国部分出口企业为了获得低价竞争的优势,以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强度的方法来生产,导致工人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中国部分企业和美国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没有遵守国家的相关员工社会保障规定给工人购买必要的社会医疗保险,未来这些工人自己必须承担健康保障和失业成本。

因此,中美贸易给中国工人带来的就业机会是建立在中国工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制约的基础上的,中国贸易产业工人付出巨大代价但没有得到社会保障,形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美国贸易工人不仅获得工资收益,在美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下,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都有提高。

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贸易福利的分配与传统的分配方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多样性、贸易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贸易利益实现的复杂性。传统的通过贸易总额以及顺差和逆差的方式来考察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贸易利益分配考察体系。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差额是客观事实,但是,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背后是贸易利益的流失,[9]而在美国贸易逆差的背后是贸易利益的流入,这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美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国应该反思当前的对外贸易政策,改变建立在出口基础上的顺差贸易利益观,形成更加科学的贸易利益评判标准。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统筹国内外发展的实际,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放弃追求数量的策略,走质量型的道路,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注释:

[1]裴长洪.开放经济新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陈宝森.当代美国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王洛林.2006―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黄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汪海波.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2001―202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隋福民,饶鹏.开放条件下贸易利益内涵的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国际贸易问题,2007(1)

[7]李.论国际贸易中的超绝对利益.国际贸易问题:2005(5)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6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这就是人文贸易主义。在人文贸易主义价值的影响下,新的贸易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人文贸易主义可能会被一些国家作为贸易保护工具来使用,但总体上讲它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通过阐述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和表现以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在这一价值取向下应采取的对策。

一、问题提出

纵观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以人对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占有作为指导思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都是依照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即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劳动、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换取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获取相应的利益。短期内这种贸易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丰裕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利用并通过国际交换克服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贸易模式最少存在三个缺陷:

第一,有些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环境效应,过度利用自然要素禀赋。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所说:“国际贸易的初衷是为了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但并不等于贸易越多越好,贸易不能超过一个国家的资源条件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利益是在宽松的环保要求下获得的,或一味追求比较经济利益,结果很可能是付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这些代价经常是经济利益远远不能弥补的。”

第二,有些国家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且不稳定。而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和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出口技术含量高、价格弹性小、有上升趋势的产品。这种交易模式长期发展下去,将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第三,有些国家打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幌子制定各种苛刻的贸易壁垒。如环境标准、劳工标准、质量标准等来限制进口;有些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采取非法竞争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如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损害消费者利益,不考虑员工的工作环境、不顾员工身体状况、随意加班加点、克扣员工工资。这些都扭曲了贸易的本来面目,妨碍国际贸易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人文贸易主义。人文贸易主义强调国际贸易活动不仅应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应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本文将就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特征、影响等作一些探讨,最后提出我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

二、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及特征

(一)人文贸易主义内涵

第一,人文贸易是“人与人平等”的贸易。以“人人平等”为伦理基础,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如果不同个体或群体无视对方的利益,形成对立和反抗,最终将破坏人与人平等的贸易关系。例如,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组织报道,目前收入水平较高国家基本上都未能兑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做出的承诺,即到2012年之前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排5.2%。但他们却反而要求低收入国家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又如,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出口大国,扮演着另人尴尬的角色,一方面价廉物美,产品遍及全球,另一方面却背负了“倾销”的恶名,但自己却承受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美国研究人员指出,14%的中国废气是由生产出口到美国的货品所造成的,但美国却是对中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这些都表明“人人平等”的贸易关系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真正实现。

第二,人文贸易是“人与地平等”的贸易。以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为伦理基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倡导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地平等的贸易强调贸易带来的经济利益大于或等于因贸易带来环境污染的治理费;贸易不能超过自然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应有利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例如,在国际贸易中,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是最有争议的焦点,有的国家乱挖滥采、无休止地开采自然资源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国家通过对外投资,把夕阳产业转移到外国;有的国家为了节约成本,大量排放没有处理的污水和废气。这些最有可能导致地球失去自然恢复能力,人与自然的不和睦相处。

第三,人文贸易是“人与天平等”的贸易。以“人天合一”为伦理基础,着眼于人类与整个大自然(社会和生态)的平等关系,达到人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共进、和谐发展。“人天合一”的贸易关系是人文贸易的最高层次,但是有些人却对它不屑一顾,结果得到严厉的报复。例如,国际社会将濒危物种的贸易列为非法贸易,但这种贸易禁而不止。非法物种贸易严重破坏国际生态多样性,加速濒危物种灭绝,生态多样化遭破坏,造成生态失衡。又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多出口农产品,加重农药和化肥的用量,造成土地自然肥力衰减、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由于只注重那些市场价值高的物种,对不具商业价值的物种或忽略或消除,使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趋于简单,生态调节功能衰退。

(二)人文贸易主义的特征

第一,在贸易过程中追求新的可持续增长模式。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麦多斯教授,他于1970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认为:以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加速耗竭和污染程度的逐渐加深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属于指数增长型,不可持久。人文贸易主义追求的可持续贸易模式应该是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贸易模式。它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既强调贸易行为的“公平和公正”,又强调贸易过程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在贸易发展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贸易也由此进入环保时代。WTO根据1994年4月15日的马拉喀什部长会议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以此来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反补贴协议》等文件中都规定了与环保有关的内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两批共5个属于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审核方面的标准,后来又陆续颁布了术语、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方面的标准。

第三,在贸易过程中追求非贸易利益。国际贸易过程中的环境、经济、福利、代内与代际公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发展等诸多因素都属于非贸易利益。追求非贸易利益使得知识产权、环境、劳工标准等问题成为焦点,并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追求非贸易利益的盛行使得发达成员渴望将所谓“人文贸易”和非贸易利益“合法”引入WTO体系。比如,非贸易利益关注之所以成为问题,是由于提出者企图将非贸易利益与国际贸易直接挂钩,即违反非贸易利益条款者可予以经济制裁。

三、人文贸易主义的表现

在当代国际贸易价值的新领域,人文贸易主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文贸易主义表现为“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国际贸易能够增加社会财富,但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如果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或以生态环境代价发展对外贸易,“延时”的补偿成本将逐步兑现,贸易可持续性将受到挑战。贸易与生态的和谐要求自然资源要合理、有节制地利用,而不是掠夺式开发;生产过程要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而不是肆无忌惮地将污染排放;环境成本内在化,推行绿色贸易,避免环境恶化和污染国际转移等。

2.人文贸易主义表现为“贸易过程和结果”的和谐。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不计自然环境的经济投入基础之上的,暗含着自然资源不受限制的假设,没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实际上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过程、商品的转移过程和商品的消费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随着人们对非贸易利益日益重视,在贸易发展过程中,贸易活动成本最终必须包括为维护和弥补自然环境的人、财、物投入,通过把这些环境成本内在化使国际贸易达到社会总财富最大化。这就要求贸易主体的整体角色定位要从“经济人”向“经济人、社会人、生态人”三位一体过渡。

3.人文贸易主义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内外同行之间、企业主与员工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国家之间的和谐指各国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平衡,减少贸易摩擦,拆除贸易壁垒,建立贸易和谐发展的平台;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和谐指企业贸易行为要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拆台,扰乱贸易秩序,国内外竞争对手之间应树立“双赢”或“多赢”的理念;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和谐指要考虑员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不能不顾员工身体状况,随意加班加点、克扣员工工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指要考虑消费者的价值最大化,不能只顾企业利润,不顾消费者的安全和感受。

4.人文贸易主义表现为“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和谐。贸易道德规范和谐是指不同国家的贸易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通过贸易资源应该高度整合,达到优化配置;贸易行为规范和谐指企业运筹得当,竞争行为规范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即贸易从业者应该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不能只求最大最快地占领国外市场而恨不得一刀将对手斩于马下,一家企业占领整个国际市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必须注重社会责任。外贸从业者要符合国际道德规范,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在注重自身发展、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等的责任。

四、人文贸易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文贸易主义的出现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人文贸易主义对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产生动摇。自亚当·斯密以来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把“经济人”作为探究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追逐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国际贸易领域人们遵循同样的原则。从微观上来看,如果个人在贸易活动中一味地优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会导致各类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与冲突。从宏观上来看,发达国家一味强调自身贸易利益最大化,就会拉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人文贸易主义强调人的问题不仅是满足简单的生理需求问题,还有如何提高素质、升华精神、维护尊严的问题,国际贸易活动由此获得了道德规范性。人文贸易主义这一思想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

2.人文贸易主义对传统贸易理论漠视自然环境的思想提出质疑。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虽然以不同的方式来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都是建立在不计自然环境的经济投入基础之上的。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都以劳动力为投入的惟一要素,隐含着自然资源不受限制的假设。因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世界处于统治地位,他们除了拥有本国的自然资源还可以从海外获取大量的廉价原材料。赫—俄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各国应出口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些贸易理论的共同点就是为了物质利益的增加而毫不顾忌地掠夺自然资源,但是却没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人文贸易主义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贸易成本除了人、财、物外,还应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等,贸易的结果是综合效应最大化。

3.人文贸易主义对当代国际贸易研究提出新的挑战。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R·弗农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的理论,它克服了以往贸易理论中关于贸易模式一经形成就固定不变的隐性观念。但是,该理论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因为发达国家的确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已淘汰、高耗低效、高污染的夕阳产业,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生态环境问题更趋恶化。格鲁贝尔等人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虽然拓展了贸易理论所解释的贸易现象的范畴,为国家如何创造国际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国家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有益启示和理论依据。但是规模经济导致企业不断合并,国家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约束将更加具有全球性和并发性,极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扩散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人文贸易主义的出现为当代国际贸易研究者更注重人类社会的福利水平和综合效益的提高提出新的挑战。

4.人文贸易主义可能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工具。人文贸易主义的出现预示着今后的国际贸易中,以人文贸易主义为借口的贸易壁垒,即“人文壁垒”将越来越多。国际贸易商品的质量、技术、环保都有国际标准,如ISO9000、ISO14000、SA8000等都反映了人文贸易主义精神。虽然目前这些标准大多以贸易保护主义的面目出现,但也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当它们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后,就变成合理化。一些国家为了稳定就业,解决国内各种矛盾,可能打着人文贸易的幌子,在现有各种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制定更加苛刻、综合、有效的新型壁垒来限制他国产品的进入。这些“人文壁垒”可能涉及到所有贸易品或渗透到贸易品的每个环节,更加防不胜防。总之,贸易人文化倾向与追求非贸易利益的盛行使得全球贸易利益的分配格局以“合法”规则向发达国家加速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借口和新的工具。

五、人文贸易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启示

人文贸易主义是顺应人类发展而产生的,给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有深远的启示。

1.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一种社会形态是否和谐关键在于它能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和稳定的发展前提。国际贸易的目的是积累更多的财富,提高生活水平,只有贸易参与者之间达到双赢或多赢,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果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国际贸易比较利益是在不正常条件下获得的,使一些人付出代价,这种贸易模式违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不可持续的。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7

关键词:贸易政策;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70-02

1 引言

所有学派的经济学家都确信,自由贸易比保护贸易好。传统贸易理论已经很好地证明,自由贸易可以避免保护政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实际上,他们认为对一个国家而言,即使其他所有国家都实行贸易保护,自由贸易仍然是最好的政策。他们提出,如果其他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保持开放的国家从廉价的进口品中所获得的利润仍将大于其在拒绝出口的市场上的损失。尽管经济学界存在支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的倾向,但贸易保护从未消失,能真正做到自由贸易的国家为数极少。尽管许多国家想要利用外国市场,但是他们又通常不愿意开放自己的经济。即使支持自由贸易的论据充分,贸易保护主义仍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

主流贸易理论是将贸易政策视为提高经济效率(或福利)的一种手段,而这恰恰使它在解释现实的贸易政策时面对着一个锁死的怪圈,即如果是追求效率,就要选择自由贸易政策;如果选择贸易干预政策,就不能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率或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这促使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贸易政策的本质,那就是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的另外一个主题。“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正是从这一主题出发为填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奠定了基石,成为近二十多年来贸易理论迅速发展的一个令人瞩目的领域。它将政治学的范式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公共政策决策的具体形式之一,从国家非经济效率的目标或社会利益(特别是收入)分配及冲突的视角去探寻贸易政策产生和变化的政治过程,因而比纯贸易理论更好地诠释了现实中贸易扭曲政策的存在、形式、结构和演变。

2 贸易政策决定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与此相应地,经济学家们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中建立了一些政治经济学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政府的目标是成功地掌握政权和维护政权的稳定而非社会福利最大化。

(1)中点选民模型。中点选民模型假设政府是民主产生的,任何一个政党只有得到了多数选民的支持,该政党才有可能执政,因此,政府在选择任何经济贸易政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如何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中点选民的意见将会代表多数选民的想法,因而政府要尽可能地选择靠近中点选民的意见的政策,越接近中点选民意见的政策越能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2)集体行动理论。研究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种政策是否被政府采纳并不在于受益或受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利益集团行动是否有效。在影响政府政策的游说中,人数较少的利益集团容易统一,从而在集体行动中步调一致,在游说中取得成效。而人多的群体,搭便车的人越多,积极参与的人反而少,意见也不容易统一,集体行动的效率低。

贸易中受损的集团每一分子平均涉及的利益一般会很大,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游说政府限制贸易以保护他们的收入。人们一定以为在贸易中收益地集团会同样尽力去说服政府放宽贸易限制。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和其他大部分国家,在制定贸易政策时,想限制贸易的人比想放宽贸易的人更具影响力。一般说来,任何产业中贸易收益者的集中程度,对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那些贸易受损者。

从政府利益的角度看,尽管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但是当多数人的利益无法形成一种力量对其决策形成影响,而且政府迎合少数利益集团利益泛、而能够赢得更多的选票时,按照“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政府往往会选择总福利水平下降、大多数人利益受损而少数人收益的贸易政策。

(3)次优理论。它最早由理查德•利普塞(Richard Lipsey)和凯文•兰开斯特(Kelvin Lancaster)提出的。他们指出传统的贸易模型只有在其前提条件――所谓均衡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具体到贸易领域,只有在所有市场因素都能得到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自由贸易才是最合理的政策――最优政策。而现实情况是各国或多或少地面临市场失灵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尤甚。这样自由贸易的优势就无法得到最大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主动干预,引进或增强激励机制,才能抵消市场失灵的后果。政府插手可能会扭曲经济信号,但如果运用得当,恰好可以平衡市场失灵的市场结构,此时干预贸易的政策就是次优选择,它比自由贸易更实际也更恰当。

(4)战略贸易理论。它由加拿大学者詹姆斯•布兰德(James Brander)和芭芭拉•斯潘塞(Barbara Spencer)创立,他们认为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比较优势的作用越来越小,而争取“租”(某种要素投入某个部门的所得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变得日益重要。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进而消除“租”的问题。但规模经济理论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强调了不完全竞争的和寡头垄断竞争的存在,认为政府可以采取特殊行动帮助自己的寡头企业。政府政策可以帮助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和将利润从外国公司转移到国内企业,以提高自己的国民收入。

(5)新政治经济学分析。根据新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国家政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私人集团为增进自己的利益而利用公共手段制定出来的,而不是为了促进公共福利而无私地制定出来地。这个学派认为,经济政策是权势集团为了私利进行竞争和执行分配策略的结果。他们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文献(内生性贸易理论)就说明了这种做法,它指出关税和其他阻碍自由贸易的手段完全可以被理解为特定集团的寻租行为。

一国国际贸易政策制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但特定的国际贸易政策不可能公平地满足和实现所有需求者的利益,必然或多或少地损害一部分利益集团和政府部门的利益,至于最后选择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一个利益集团或政府部门的国际贸易政策,这要看这个利益集团或政府部门是否拥有更多的权力资源和谈判砝码,因此国际贸易政策形成过程就是不同利益集团和政府部门在权力资源基础上的利益表达和利益选择的结果。

(6)霸权稳定论。霸权稳定论的最初倡导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查里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他认为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建立和管理自由经济。金德尔伯格说,领导国建立自由世界经济既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也是为了全世界的经济利益,而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和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 Krasner)则认为霸主建立自由世界经济主要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利益,特别是政治和安全的利益。

对霸权稳定论进行最详尽、最系统实证性评论的人是经济史学家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1989),他说霸权和贸易自由化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在比较19世纪的历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之后,艾肯格林得出结论说:“在历史记载中,多边主义取得成功的唯一例子恰恰与某一个大国在经济上占支配地位发生在同一个时期。关贸总协定运作越来越困难恰巧与美国经济相对衰落发生在同一时期”。

根据霸权稳定论,当国际体系中具有超群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的某一突出国家即所谓霸权国家出现的时候,它必然要求并试图建立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这是因为自由贸易体制能够增加其全体国民之所得,提高其经济增长率,增进其在全球的政治影响。但是一旦霸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被削弱从而失去盟主地位,它就可能转向保护主义,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这时稳定的国际经济关系或自由贸易体系就将受到挑战,保护主义可能成为一些国家的选择。

3 国内文献考察

我国很多学者针对具体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仝娜(2006)利用中点选民模型对产生保护贸易制度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保护的成本和收益,并利用布罗克(Brock)、麦基(Magee)和杨(Young)的竞选贡献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化推导,得出贸易保护的水平和结构是需求方(按照行业来组织的利益集团)和供给方(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相互作用的结果。

朱彤、樊茂勇(2000)对GATT/WTO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国内强权利益集团的利益左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国际经济格局的构筑取决于强权国家政府共同博弈的结果,而强权国家的权力则取决于它在国际生产和金融中的统治地位,各国相对经济实力的改变必将引起现存的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

赵君峰(2006)对反倾销进行的分析认为,由于消费者和反倾销的生产者在团结程度以及对政府的影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导致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多是有利于那些反倾销的生产者,而消费者的福利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耿伟(2003)认为如果现实中存在收入再分配成本、信息和投票成本、“免费搭车”问题、不完全信息制和代议制等,那么贸易保护主义会在政策决策中以少胜多。经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政治市场的不完善是影响贸易政策选择的两大因素。经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削弱了自由贸易政策的效率优势,而政治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游说活动发生,使贸易政策被利益集团左右。

王元颖(2004)指出,关税只是一种表象,是收入或财富进行分配的一种手段,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利益之争和利益博弈,由此关税政策成为政治利益集团公共选择的产物。朱启荣(2003)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各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在动机,指出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各国追求自身利益博弈的结果。

朱传杰(1999)认为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内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选择倾向,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个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取向,国际贸易政策不仅是内生变量,而且只要国内市场的竞争不够充分或存在垄断,贸易保护主义就不可避免地像一个幽灵一样飘荡在自由贸易的上空。

盛斌(2001)认为作为收入分配的次优手段,贸易政策可能是“慈善”的政府实现社会福利函数和提供社会保险的途径,也可能是“自利”的政府为了寻求政治支持或竞选获胜向少数利益集团出售的政治商品,也可能是在“民主”的政府目标函数下兼而有之。

周茂荣、杜莉(2004)从静态博弈的角度出发,证明了任何一国试图实施单边自由化的努力都很难成功,短期内各国出于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均会选取保护贸易政策。

4 结语

对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较好地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现实的缺陷,但仍存在几点不足。

贸易政策的中点选民决定论理论上似乎没问题,但在解释很多民主政府选择牺牲大多数人利益来保护少数人利益的贸易政策方面,却遇到尴尬,不如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认为利益受损集团会尽力游说政府实施贸易保护,而这极容易出现寻租现象,滋生腐败,使政策的选择出现偏差,使贸易政策有可能成为体现个人意志和谋求个人利益的糟糕政策,从而消耗了有限的经济资源,造成社会净损失。

次优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鼓励政府干预经济,却有可能导致政府的无效率干预,因为政府干预政策的成功,需要许多限制条件,如完全准确的信息、恰当的政策工具、战略产业的选择、恰当的干预时机、恰当的干预力度等等,一旦这些限制条件无法满足,就可能导致政府的无效率干预,扶持了没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导致资源的浪费,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

霸权稳定理论倡导建立一个由霸权国家领导的国际体系,其将霸权假设为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论断是没有充分证据的,也不能解释霸权衰退之后国际合作的可能性。霸权一定程度上能带来贸易的自由化,但也可能导致单极世界的产生,出现霸权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他国利益,弱小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无话语权的现象。

新政治经济学似乎过于强调利益集团在贸易政策形成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贸易政策是为了换取利益集团的支持“待价而沽”,或者说政府蜕变成了特殊利益的俘虏。这种分析忽视了政府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其实政府在多个利益集团的冲突和博弈过程中可以处于一种相对超脱的地位,它可以选择与不同的利益集团结盟,或是将不同议题捆绑起来,在和利益集团的博弈中更有利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美] 罗伯特•吉尔平. 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美]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国际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 国际贸易[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8

关键词:自由贸易;贸易保护;利弊;政策选择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争似乎是国际经济学中一个永恒的政策主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于蔓延,各国均不同程度的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政策。其实,不管是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它们代表的是不同国家统治阶级或统一国家统治阶级内部集团的利益。因而,两种观点争论的背后,隐藏着不同集团利益之间的斗争。下面,让我们分别对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自由贸易主义

自由贸易主义是指建立在地域分工、比较利益的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遵循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教训,主张经济上的自由放任,反对干涉贸易自由的政府措施。

(一)自由贸易主义理论观点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认为,国际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的成本差异,而引起这种成本差异的因素是不同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绝对差异。各国应从事自己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从而使双方在交换中获得绝对利益。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主张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国际贸易,而反对政府干预。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学说,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斯密的“绝对利益”假说,提出了商品的成本差异来源于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李嘉图高度推崇自由贸易,建立起了古典经济学的完整大厦,其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作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H-O模型,即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要素方面的优势,生产和出口自己要素禀赋较为丰富的那部分产品,而进口那些要素缺乏的产品。

(二)自由贸易主义的利弊

1.自由贸易的利处

(1)实行自由贸易在理论上可使得贸易双方从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促进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自由贸易能够使各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自身所稀缺的商品或服务,使得本国可以从贸易创造中获得利益。而一旦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贸易创造所引起的利益增加须抵消因贸易转移所引起的利益减少,从而使福利的增加量减少。

(2)能够使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使得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在国际间实现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于贸易各国吸引外资,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2.自由贸易的弊端

(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并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即自由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以墨西哥为例,在加入NAFTA后,墨农牧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且随着农产品关税的进一步解除,这一状况还将继续恶化。自1994年以来,墨西哥农牧业所占GDP的比重已由6.34%降至5.5%。享受高额补贴的美国农产品也大量涌入墨西哥市场。

(2)本国民族工业可能受到冲击,国家经济安全难以保证,幼稚产业和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陷入困境,就业水平受到冲击,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二、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

(一)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观点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重商主义;二是现代观点。

1.基于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主义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基本思想是把货币看成财富的唯一形式,财富的源泉来自流通领域,主要是贱买贵卖;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国家应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保证资金的流入。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欧洲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它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在对外贸易上采取国家干预的强制的保护贸易政策。

2.现代主流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在60年和70年代,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以进口替代为主要内容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把联合国贸发会议而不是把关贸总协定看作其改善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机构。一直到80年代,当国内经济善恶化时,发展中国家政府往往采用价格调整、本币贬值、外汇管制及出口限制措施,在贸易政策上是以进口替代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积极地实施单边的贸易自由化改革,重点是实现由非关税措施向关税措施的转变,关税项目进一步合理化,平均关税降低到一般水平,使国内产业与国际竞争联系起来。内外经济政策的改革使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的转变,成为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这就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贸易保护主义。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1.贸易保护的利处

(1)能够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贸易保护措施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能对一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产生有效保护。

(2)根据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贸易保护主义能够有效的保护一国的幼稚产业,进一步缓解该国的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状况。

2.贸易保护的弊端

(1)与自由贸易相反,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一国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会降低世界的福利。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9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成人文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国际贸易的利益篇10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成人文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转贴于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