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的区别十篇

时间:2023-12-18 17:39:25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1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血WBC;胸部X光片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37-0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诊治实验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2010年06月份至2011年06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患有获得性肺炎的患者共计68例,以其原始医疗病历资料为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依据。采用病例资料回顾分析法对这6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症表现情况、诊断检查过程以及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对比。在这6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的年龄在19岁至61岁左右,平均年龄在47.21±4.18岁;患者的身体重量在49千克至82千克之间,平均身体体重为69±5.25千克。

1.2病症表现:

医护人员对这68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病症观察,了解到患者发病时间在3个小时至11日之间,平均发病时间为2.1±0.54日。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体温升高55例,反复咳嗽59例,胸闷气短58例,咳浓痰56例,其中血痰13例;经过听诊,肺部出现音34例,其中湿罗音24例,干罗音10例;呼吸音较弱26例。以上病症表现具有重叠性。

1.3检测方法:

医护人员对患者主要临床病症表现情况进行了分析,按照医嘱要求对患者开展相应的身体医学检测,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测、病原学诊断以及胸部X光片等医学检测等等。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出现升高,血WBC大于等于10×109/L的患者48例,血WBC小于等于4×109/L的患者20例。在胸部X光片检查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呈现出肺部纹理出现粗乱现象,表现为片状、网状或斑点状阴影,肺部边缘出现模糊。经统计,右肺病变34例,左肺病变15例,双肺同时出现病变14例,胸腔出现积液5例。在病原体学诊断中,采用患者进院当天或次天早晨的病原体作为标本,其中肺炎支原体32例,流感嗜血杆菌9例,链球菌10例,衣原体病菌8例,克雷伯菌7例,其他病菌2例。经检查,确诊68例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1.4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在治疗中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症严重情况,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两个治疗实验小组,分别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这两个组别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吸氧、平喘、化痰治疗,其中莫西沙星组:34例患者,在治疗中加入莫西沙星药物。采用德国拜耳公司制造的250毫升/400毫克规格的莫西沙星注射液,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每日使用剂量400毫克,每日1次,治疗周期为7日。7日后,改用盐酸莫西沙星片,采用口服方式,每日1次,剂量为400毫克,治疗疗程为10日。左氧氟沙星组:共有34例患者,在治疗中加入左氧氟沙星针剂,每日1次,剂量为400毫克与25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7日。

1.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以上两个医学治疗小组进行疗程治疗,经过观察,得出以下结果:莫西沙星组:34例患者中,治愈2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愈率:61.76%,总有效率为:91.18%;左氧氟沙星组:34例患者中,治愈1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治愈率:52.94%,总有效率为:79.41%,此外,我们对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莫西沙星组清除率92.31%,左氧氟沙星组清除率81.24%;患者服药后药物不良反应莫西沙星组:4例,占11.76%,左氧氟沙星组:6例,占17.64%。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指数、平均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原菌分布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过程中,通过在对患者进行吸氧、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莫西沙星药物,能够很好的达到临床治疗的效果,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组的临床治疗体会,我们可以看到莫西沙星组不管在治疗效果方面,还是在病菌清除以及药物反应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高出近9%和12%,不良反应率降低近6%,因此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22(4):199-201.

[2]李晓霞.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新一代氟喹酮类药物-莫西沙星[J].中华内科杂志,2011,40(9):640-642.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2

    关键词:肿瘤;中医治疗;放射治疗;结合;优势;疗效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对于肿瘤的治疗,中医和西医放射治疗各有优势,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各取所长,互为补充,治疗效果更好。

    一、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特点,中医特别强调治病求本、审证求因,重视内因的主导作用。抑制其肿瘤的复发与生长,多用扶正培本、攻补兼施的治法,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活血化瘀,以毒攻毒,达到消减、消失肿瘤的效果。

    西医的三维适形放疗在三维空间各照射的角度、射野形状均和靶区外轮廓投影一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能形成理想形状的剂量分布,增大靶区的治疗剂量,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减轻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最大限度保护重要气器官的功能。晚期肿瘤患者通过放射治疗,可有效的减轻症状、解除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放射治疗不但能治愈肿瘤,而且还能保护正常器官的功能,如皮肤癌、舌癌和喉癌等治疗后可以保留原有的皮肤外貌并保持进食和发声等功能,而其他疗法很难做到。

    二、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

    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早期恶性肿瘤,治愈率比较高,例如早期鼻咽癌、声带癌以及皮肤癌等,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更高。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能做到给肿瘤靶区高剂量的照射而四周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明显减少,进而能达到通过提高局部控制率而提高生存率、减少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最佳方法。

    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乳腺癌的效果也很好。进行乳房保留手术的同时配合全乳根治性放疗与瘤床加量放疗,可获得与根治术几乎相同的长期局部控制率,同时使患者正常或接近正常形态的乳房得以保存,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直肠癌的效果也不错,术前放疗在中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对于直肠癌术后复发或晚期不能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放疗可明显缓解因肿瘤压迫盆腔神经引起的疼痛,减少或治愈直肠出血,已成为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可显着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较高肿瘤控制率和较长生存期,延缓疾病进展。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未来临床治疗的趋势,真正实现肿瘤患者人性化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文华;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潘明继.癌症扶正培本治疗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袁双虎;功能、解剖影像指导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3

求医常见的3个误区

误区一:过于迷信老、名、专

前不久有位患者找我给抄个方子,说是外地某医院一位名医开的,此名医一号难求。我一看方子大开眼界,三张处方写得满满的,草药足有90多味,一天剂量足有4公斤。这是缺失监管的谋财与浪费,是对病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

可叹的是,病人看上去不管学历有多高,人多精明,在这种中医大包药前都显得很盲从,很少有人动脑子打个问号,这就很容易走入误区,甚至花了钱伤害了身体。

看中医找名医、专家没有错,但不可过于迷信老、名、专。中青年中医一般除了学历高,具备中医专业知识外,更具备许多现代医学知识,这往往是老一辈中医不足的。

单就中医而言,名医不等于专家,专家的技艺与医术也不皆然相同,是否名副其实,需要病人通过看病仔细甄别。

中医处方没有说明书,有的医院还不给病人处方,这都值得思考与探讨。

误区二:盲目相信医生的诊断

某年秋天一位年轻女孩因为月经长时间淋漓不断而来就诊,在为她诊脉时,她突然问我:“大夫,我以后还能怀孕吗?”我说:“为什么不能?”

她说,前不久在一家广告上说专治感染性疾病的医院,大夫说她可能感染了支原体和衣原体,还患有严重的宫颈糜烂和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终生不能怀孕。结果就在那里坚持治疗了一个多月,花去了1万多元钱,病依然没治好。

我问她,“医院给你化验单和病理报告了吗?”回答,“没有。”

女人看病没有家人伴随,看上去又时髦有钱,往往会成为黑诊所的猎物。

实际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诚信的医院,好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一个计划,其中包括必要的化验,检查和中西医治疗方案,如果找不对医院,碰不上好的医生,反而会添烦恼。

误区三:偏信中医或偏信西医

曾经有位女性因求二胎看中医两年未果来诊。我看了她的所有检查,化验发现病因只在雌二醇水平一直较低,便嘱其在吃中药的同时,找妇科大夫补充一些雌酚类或许事半功倍。

这位女士却说:“网上说吃雌激素会得肿瘤。我不想吃。”我虽耐心给她做了解释,但她还是不愿改变初衷。

有很多人像这位女士一样,只看中医不看西医,认为西药副作用大,实际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其局限性,有一些中药解决不了的问题,适当吃点西药是没有问题的,不必从思想上一棒子打死。

婚龄不长的先找中医看看,医生会根据气血阴阳先给你调调,按中医阴平阳秘讲,人没有绝对的平衡。或许调理几个月可很快孕育成功。否则要抓紧看看西医妇科,做个基本的化验、检查。至于创伤性的检查,如输卵管造影,尽量拖后,待排除众多因素治疗后再进行。特别是原发不孕者,双侧输卵管堵的概率很小,有的妇科大夫强调不查全了,找不到病因,这时就需要病人自己把握,什么时候看中医,什么时候看西医。

不同情况,对症治疗

求医的过程不只是患者依照医生的嘱托,机械地做检查,吃药,而是一个自我学习过程,根据医生的医嘱,自己多思考,甄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好医生和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对于不孕来讲,不同病因,治疗方案也不同,下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

像上文中提到的那位有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而又想怀孕的女性,单看中医吃中药即可。

这两种原体的感染一般并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可怕,在西方人群中感染率很高,因为它介乎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清除。

阿奇霉素之类用长了对人体肝肾伤害大,怀孕又受影响,而中药有很多长于解毒、排毒的,最大优点是不影响怀孕。

经我治疗的病例中,所出生婴儿无一例支原体是阳性的。

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因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导致不怀孕的女性,可单用中医治疗,绝大多数可怀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单纯闭经

因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单纯闭经而不怀孕的,可用中药治疗,必要时可结合西医促排卵治疗,中西药和人工周期治疗并用可明显提高成功率。

甲亢、甲减

因患甲亢,甲减而影响怀孕的,一般在内分泌专科治疗稳定后,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并可逐步减量直至停服影响怀孕的西药。

如他巴唑类,在中药的维持治疗下怀孕,可比单用西药将允许怀孕时间提前1~2年。已有20多例成功经验均母子健康平安。

输卵管梗阻、粘连

因输卵管梗阻迹象或输卵管伞端粘连水肿明显,单用中药治疗1~3个月仍不能成功的,应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介入治疗或腹腔镜微创治疗后及时配合中药治疗,多数可一举成功。

胎停育

有一部分女性每怀孕到一定天数,胎儿就停止生长(一般多在40~70天)。少的1~2胎,多的3~4胎以上,停孕原因也很难查清,这种情况根据本人经验要从三方面入手:

1尽量提高男方质量,有相当一部分人误认为只要妻子能怀孕,男方就没有问题。

2提高卵子质量。对排卵不佳的,除了用中药治疗,还需配合西医排卵治疗。

3再次怀孕后,在中医中药保胎的同时,一定要看西医妇科大夫,定期检测孕妇的各项激素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治疗。这项很重要,也往往被忽视。

流产后不孕

在继发性妇女不孕不育中还有一种情况,即先前曾顺利怀孕过1~2胎以上,但因主观原因不想要或不能要,这些正常怀孕的胎儿都被“人流”或“药流”掉了,而后计划要时却怀不上了。各种检查化验一切指标又都正常,到处求医吃药,甚至多年未果。这种情况不同于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后者多属于原发性。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4

中医无绝症点燃生命之光

中医,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科学智慧的结晶!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中医与西方之术,在治病原理与治疗手段上,因截然不同,备受争议。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究竟应该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治疗呢?让我们理性分析一下:

西医治病原理:西医领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治病的药,但西医领域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呢?以感冒为例,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但我国西医治感冒一直使用抗生素(西方国家,医生没有权利随便开抗生素,否则会面临吊销执照的处罚)。西医领域,感冒都没有特效药,那别的病呢?如糖尿病、高血骸N饕街瘟菩枰终身服药。这些药能控制血糖血压,但不能治愈,还伤肝伤肾,长期服药甚至引起肝肾衰竭。如果病情严重,西医就会手术,把坏掉的器官切割或者置换。然后就是排异反应,因为不是自身器官人体不接受。这种治疗追求的是几年存活期,如果能存活几年就算治愈。

中医治病原理:在中医看来,没有大病小病之分,疾病症状都是人体系统,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中医能用中药治好感冒,当然也能治好癌症!中医认为:大多数疾病虽然症状表现不一,但其实背后都有共同的病机。解决了病机问题,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中医消除病机,靠的是调理!

中医治病,大道至简!《黄帝内经》上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人体脏腑功能正常,阳气旺盛,气血充盈,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因此,不管大病小病,中医治病设法疏通身体内瘀堵,增补阳气,提升自愈力,让自愈力自己去治病。

中医与西医治病不同区别:西医所谓的大病,看患病的位置。如一个炎症,在皮肤表面,不重视。在肾上就是肾炎,就是大病了。但对于中医,炎症在哪都一样,需要改变患者体内病症的生长环境,提升免疫力。这就是肝硬化腹水、强直性脊柱炎等一些重症疾病,西医无药可吃,而中医综合治疗却可以痊愈的原因所在。

打个比方,一块木板放在潮湿的地方长了霉菌。西医是把霉菌铲除。上面除了,下面长;左边除了,右边再长。中医的做法,是把木板放到太阳底下晒,木板干了,霉菌没有了生长环境,自然消亡。

中医无绝症――根据临床验证,这个说法,确实成立!

癌症患者不用怕

红太阳标本兼治

“红太阳中药抗癌疗法”,历经技术人祖孙三代几十年钻研、上万例临床实践,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和业绩。该疗法不同于西医治疗各种癌症,全部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手段,存在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副作用弊端。该疗法标本兼治,是从调节和提高患者免疫力和内环境入手,攻坚破积、化瘤止痛、祛腐生新、清淤排毒、补血补气、抵制邪毒,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再生。随着治疗深入,强力杀灭癌细胞,将肿瘤化为脓水,然后排出体外,最终消瘤于无形之中,还患者一个健康的身体。

红太阳系列抗癌中药主要成分:猴枣、玳瑁、虫草、海马、斑蝥、甲珠、牛黄等,与其它几十味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清毒消炎的名贵中草药科学配伍而成。

红太阳疗法治疗范围:人体各部位的恶性肿瘤,只要是癌症肿瘤,都在治疗之列。

事实胜于雄辩――中医无绝症!临床实践中,红太阳中药疗法已经治愈各地无数癌症患者。其中,接受治疗的患者,无论肺癌、肝癌、淋巴癌,还是肠癌、胃癌、膀胱癌、宫颈癌,接受治疗后,病情都会得到了有效治疗。特别是有的患者,虽然已经被天津、北京等权威医院宣布最多能活三几个月,生命垂危的晚期癌症患者,接受红太阳中药疗法后,三个疗程下来均出现瘤体收缩、癌细胞消失、食欲增加、体质恢复,不但没有死亡,而且彻底康复的神奇效果!

47岁的郑焕立,河北省廊坊市大城人。患膀胱癌五年多,先后进行了11次切割术。2016年10月,他手术后复发尿痛尿血严重,经沧州市人民医院复查,术后仅仅四十天,膀胱内存在大量癌细胞。医院告知,因手术频繁,必须间隔三个月再行切割。经人介绍于2016年10月16日,接受红太阳中药疗法。服药十天,尿痛尿血的症状便消失。一个疗程后复查,癌细胞也消失了。经患者要求,又继续巩固治疗了两疗程。治疗期间,三次复查结果均正常,尿痛尿血等症状再没出现。2017年3月2日,停药45天后复查,一切正常……

癌症并非绝症!红太阳中药抗癌疗法,是癌症患者康复的保障,是托起癌症患者新生命的太阳!癌细胞的发展和扩散速度是惊人的,只要选择红太阳中药抗癌疗法,就可以挽救生命!

特别链接:1、红太阳中医抗癌疗法诚寻商;2、诚寻各大药厂、投资商、有独到眼光的有识之士,联合创办大型肿瘤专科医院;3、诚寻有经济条件、热衷于医疗健康事业的合作伙伴,联办“肿瘤专科”,共创大业;4、各地癌症患者,可以直接联系治疗。

红太阳中药疗法肿瘤专科

地址: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张庄路179号

电话:0518―80986448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5

2008年3月28日,北京市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政府折子工程(以下简称“折子工程”)正式启动。此工程的预期目标是:到2008年11月北京社区中医药服务实现三个100%,即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设置达到100%,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达到100%,社区中医专家巡诊达到100%。现已离实现预期目标的时间不足两个月,现实与预期的差距还有多远?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获知工程的开展非常顺利,部分区县已经提前完成了三个100%。特别值得赞许的是北京市丰台区,虽然地处北京市西南,是城市功能拓展区,与其他区县相比经济发展滞后,但在折子工程的推进中,已经形成了以“中医推进全科医学”发展的特色示范诊区,赢得了所辖居民的一致好评。

据丰台区卫生局副局长厉将斌介绍,“现在全区2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城镇18所、农村5所)和1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城镇78个、农村49个)都已经能够开展特色中医诊疗服务,2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已经设有独立的中医科,下一步丰台区卫生局决定将‘中医推进全科医学发展’的模式向全区的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

推广先从试点抓起

厉将斌副局长指出,“中医推进全科医学发展”的模式即是,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增设的中医药治疗手段,融入到慢性病、多发病、常见病等全科医学诊疗范围内,以此来扩大全科医学的内涵。例如:中医师与全科医师共同探索开展社区居委会定点“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全科医师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劝慰,中医师辅以中药调节心神,疗效确实很明显。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重视解决由于工作、生活紧张而带来的“亚健康”问题,但“亚健康”是一个较复杂病种,形成的病因很多,西医的治疗方式比较单一,很难适应病种需求,而中医药具有多样性并适应多样性的特点,弥补了西医此方面的缺失。应用实践证明,可将人们的“亚健康”状态调节到正常。

为了规范中医药治疗,使中医药与全科医学紧密结合。丰台区卫生局充分利用并发挥区域内大型医院的优势资源,将社区医疗机构与博爱医院、佑安医院、东方医院(以下简称“三大医疗机构”)大型医院捆绑在一起,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博爱医院负责社区医疗结构医疗、医护人员康复技能进修;佑安医院加强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等疾病的防控培训、指导与转介;东方医院提供社区医疗机构中医特色服务的技术支持。同时,“三大医疗机构”在对社区医疗机构医疗、医护人员培训时,则采用“单病种实践传授法”。现阶段很多培训都是过多地讲解理论,但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实践要远远高于理论,而“单病种实践传授法”则是针对某一病种进行剖析,从检查到诊断再到开方甚至到转诊,都有明确的治疗规则,何时采用西医治疗方式,何时可加入中医药的干预,这样就避免了社区医疗机构出现误诊、延误现象。同时,中医人员的加入也弥补了现阶段全科医师匮乏的现状。

实际上,丰台区卫生局之所以决定,将“中医推进全科医学发展”的模式向全区推广,源于从2006年即已开展的“中医推进全科医学发展”的试点工作。作为“中医推进全科医学发展”示范诊区的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右外医院(一级医院)转型的社区医疗机构,建立的中医科室解决了老百姓看病中不少实际困难,在社区中形成了很好的口碑。2007年底统计数据显示,此社区医疗机构的门诊服务量达到150117人次,其中中医门诊服务量为23118人次,占门诊总服务量的15.4%,平均月增长率约为26%。据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小年介绍,近两年来在大医院专家的指导和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努力下,目前,该中心已有15名专职医护人员从事中医特色医疗服务,其中包括5名“三大医疗机构”下派专家、1名中医博士、2名中医硕士、8名本科中医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加入弥补了全科医师匮乏的现状。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赢得了居民的高度认可,日均门诊量达到60人次,次均门诊费用控制在40元。现阶段,中医门诊开展的针灸、推拿、气功、整脊、刮痧等特色诊疗项目,已逐步纳入该中心慢性病控制与治疗手段之中。

为什么要选择现在这个时机向全区推广“中医推进全科医学”发展模式呢?厉将斌副局长告诉中国社区医师的记者,今年4月北京市开展社区卫生中医药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开展中医药服务,在科室的配备和设备的配备上基本能达到要求,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服务能力”,做到设备和技能并肩齐行。因此,经丰台区卫生局领导商议之后,在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区推广中医学和全科医学联动的做法,“这也是对中药进社区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委钟孟良教授认为,用中医推进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社区医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应当成为当前中医一个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也是带动社区医疗发展的良策。由于中西医学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在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上,有不同的侧重,所以,在社区医疗的建设中应当中西并重,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医疗建设之路。虽然,目前还有人才的培训、资金的筹集等困难,但最紧迫的还是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因此,丰台区‘中医推进全科医学’成功的关键是要把计划的工作落到实处。”

落实更要政策支持

要把计划的工作落到实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医人才的引进:而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如何鼓励大医院带动社区医疗机构的中医师及全科医师共同参与,毕竟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在医疗水平和技能创新上,与大医院相比还有很一段距离,诊疗的规范化更需要大医院把关。据了解,人才引进的开放性和科研合作将为此提供有力的保障。

据厉将斌副局长介绍,在中医人才引进方面,丰台区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以往北京市在引进医疗人才上,必须具备正高职称,接收的医院对新引进的人才要进行半年以上的考核,才能正式享受人才引进的待遇。现阶段,中医人才的引进已经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只要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专业中医人才,都可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获得正规的编制,享受社区医疗主治医师同等待遇。同时,丰台区财政局也加大了对社区中医药事业的扶持,据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小年说,2007年区财政对该中心中医门诊的投入为68891.64元,中医门诊服务量为23118人次,平均每人次为29.8元。

人才的引进和资金的投入都已经为中医药进社区的发展开了绿灯,下 一步是如何使中医师和全科医师之间产生联动效应,此刻大医院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承担起指挥官和训练员的作用。有业内人士分析,吸引大医院带动中医师及全科医师共同参与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这样能够提高大医院自身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通过与社区合作,能建立起固定的双向转诊制度,有利于双方业务上的良性循环。此外,根据2008年科技部“关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88个项目的批复”,“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项目正式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组织实施,国家拨经费近4900万元,其中,老年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优化防治方案研究,国家拨经费高达629万元。钟孟良教授表示,针对“十一五”国家科技中的“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很多具有中医悠久历史及科研实力的医疗机构都在争先申请,并希望能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大型医院,中医和西医几乎没有重叠,各科见到的病例有其局限性,而社区医疗机构不分科,给科研带来了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型医院当然愿意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带动中医师和全科医师一起探讨病种的治疗手段。

虽然有观点认为参与科研会加重本就不堪重负的社区医生的工作压力,但事实上,近两年内,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纷纷主动申请区、市级的科研项目,并积极联系大医院力量寻求帮助。有不少刚分配到社区的大学生对科研课题的热情非常高,他们都希望能在社区一展身手。

专家视点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6

一、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少、价格高、质量低

1.总量少。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特点,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低下,生存环境恶劣,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的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人均期望寿命)为71.4岁,其中处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为78.14、北京为76.10,而处于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为69.87、云南为65.49、为64.37。这与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少密切相关。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城镇居民,西部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严峻,西部农村地区居民仍然是健康意义上的弱势群体。“2008年,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为39.37%,但其享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却占全国基本卫生资源的45.7%,高于其人口比例达6个多百分点,明显处于有利地位。中、西部地区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比例分别为31.64%、28.99%,而享有的基本卫生资源仅占全国基本卫生资源的26.3%、28%,明显小于其人口比例。”[3]中国科学院李日邦等选取4大类内容27个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指标,经过研究发现,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国平均健康指数为36.08,最高的是北京,为60.15,最低的是,仅为10.44。”[4]2.价格高。西部农村地区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极大,但医疗市场价格却是统一的。“实际收入仅为城市居民1/6的农民,却要按照城市的收入水平来承担医疗费用,换句话说,同样的医疗服务,农民要承受城市居民6倍的负担。”[5]导致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力严重不足,抑制了潜在需求向实际需求的转化。3.质量低。西部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差、医疗卫生设备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水平低,2009年,东部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占医院总数比(%)、医院无菌手术感染率(%)和医院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分别为4.65、0.8和96.4,而西部地区则分别为2.72、1.4和93.2。导致医院误诊率高,医疗事故频发,居民信任度差。

(二)市场失灵、地方政府失效

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但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领域,并不是有一个“好的市场”就能够解决问题。市场能配置资源,是因为它有完全竞争的机制———以利润为导向、以消费者满足度为追求、供给双方在市场中进行博弈,最后达到均衡而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市场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其固有的公共产品属性、明显的外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选择的不可逆性等特征,会引发市场失灵。既然市场机制不能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当然就需要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弥补缺陷。但西部农村地区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一方面,西部农村地区政府财政规模普遍较小,财政收入短缺,普遍存在吃饭财政、赤字财政的现象,政府配置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惯性及其所形成旧思维的影响,多数地方政府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政府尚未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等公共服务投入动力不足。即便是在相对有限的投入中,也存在着重“硬”轻“软”,重“短”轻“长”等现象,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见效快、易出成绩的短期项目,比如国家对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政策,落实到地方,多是将全部资金都建了大楼,然后就结束了,至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医疗技能培训、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信息化推进等软件建设几乎无从谈起。

(三)需求大,需求能力小

经济学上所讲的需求基本等于需求能力,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量。但是,对于健康,不应只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还应该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角度探讨。单从人的本性讲,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是没有区别的,对于健康,需求与需求能力完全不同,人们不会因为支付能力的不同,而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向往上有所区别,相反,健康状况越差,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越大。西部农村地区多为历史上蛮荒之地,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导致农民健康水平低下,疾病多发,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多发,中国现存贫困人口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农村地区,“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县总数52%,西部农村贫困人口6191.9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77.04%”。[6]从这一点上说,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大于其他地区,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居民收入有限,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能力小于其他地区。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我国农村基本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发现,经济困难是农民有病不看的主要原因,83%的农民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住院治疗,而且2005—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收入越低的农村地区,居民患病后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重越高。

(四)供给成本高、效率低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成本高、效率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空间可达性差。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可达性,是与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指“从一个区位到达服务设施的便捷程度,与起点、终点和交通条件有关。”[7]西部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村落布局稀疏,人口密度小,且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导致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可达性差,进而导致供给成本高于其他地区,效率却低于其他地区。

二、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改进对策分析

(一)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活动,它是一种可以产生正外部效益的特殊服务,是一项具有福利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伦理行业。”[8]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不动摇,尽管经济底子很薄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很低,但在基本医疗卫生领域,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初级的、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一度视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有效解决健康问题的思路之一。但在1985年之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在处理福利性、公益性和商品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偏差,把商品性提升到原本不属于它的位置,出现了以经济效益为本、以社会效益为辅的本末倒置现象。”[9]面向全体居民提供健康需求的基本医疗卫生是公益性的,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是国际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等价交换”是公平的体现之一,但健康不仅仅是人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更是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乃至政治学等意义上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人道主义”原则应该成为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向需求大但需求能力不足的西部农村地区倾斜,缩小不同人群之间因支付能力差距而造成的健康差距,提高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公平。

(二)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

责任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左右时,全体居民的基本生存性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对于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涉及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医疗保障等多方面,与居民健康直接相关,市场在西部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供给与需求中是明显失灵的,政府对居民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确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政府主导地位。当前,确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政府主导地位,最主要的是加大投入。如前所述,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有限,从健康公平的角度讲,中央财政应该在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中承担主要责任。有学者利用随机生产边界模型的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31个省市的农村医疗卫生政府效率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对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财政投入增加所带来的边际产出较大。”[10]在运用DEA方法测量我国1994—2007年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效率时发现,“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规模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效率的影响显著,且只有该投入在规模上跨越单一门槛值、在结构上得以合理使用时,才能促使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效率在各地区间同步提高。”[11]中共中央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当前,中央政府应该积极调整现有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将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建设费用全部纳入预算支出范围,并应建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经费刚性增长的机制,明确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引导西部农村地区跨越投入的门槛值,从而缩小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7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莫西沙星;序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5-0139-03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是危害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肺炎患者没有典型症状体征,仅在健康体检时发现病灶。本文观察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无症状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莫西沙星在无症状肺部阴影中的鉴别诊断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个医院体检中心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发现的胸部CT检查疑诊为肺炎的患者共88例,男48例,女40例,平均年龄(42.7±13.2)岁。纳入标准:①无肺部基础疾病及肺部感染相关临床症状;②治疗前行气管镜检查,镜下未见新生物,刷检抗酸杆菌及肿瘤细胞均为阴性;符合以上条件的体检发现肺部异常阴影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②气管镜检查见新生物或可疑新生物,刷检脱落细胞或抗酸杆菌阳性;③PPD试验强阳性。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和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组。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肺功能、基础疾病等各项临床指标均衡可比。

1.2方法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44例,给予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股份公司;生产批号:BXCD6B7)0.4 g静脉滴注,1日1次共4天,序贯以莫西沙星片0.4g,口服,1日1次共6 d,总疗程10 d;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组44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1日1次,总疗程10 d。治疗前后行诱导痰痰培养、PCR检测痰支原体DNA。两组患者均无其他用药。

1.3疗效判定

根据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评定,痊愈与显效合计为有效,据此判断临床疗效[1]。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本文所涉数据均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影像学疗效

88例疑诊为无症状肺炎的患者中,胸部CT表现为斑片状阴影的67例,局限性磨玻璃影15例,结节状阴影6例。仅累及1个叶段的79例,累及2个及以上叶段的9例。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有1例患者因呕吐拒绝使用该药而退出研究,该组治疗有效31例,有效率72.1%(31/43);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组有效33例,有效率75.0%(33/44)。两组间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与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有效率比较

注:χ2=0.094, P > 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完成治疗患者的临床转归

2.2微生物学疗效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诱导痰痰培养,培养阳性仅15例,其中白色念珠菌6例,其余9例为多种杂菌生长,考虑取样污染及口腔定植菌,无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诱导痰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出27例阳性,其中序贯治疗组15例,注射液治疗组12例,治疗后再次检测均呈阴性,两组治疗效果无差异。

2.3药物不良反应

1例患者出现失眠、头晕的轻度神经系统反应,未经特殊处理,3日后自行缓解。2例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注射液第1天时出现恶心、呕吐,其中1例患者经减慢输液速度及止吐对症治疗后好转,另1例患者(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拒绝再次使用该药物而退出该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率3.41%。所有完成治疗计划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后的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中未发现异常。

2.4影像学未吸收患者的转归

23例影像学未吸收患者中,斑片状阴影8例,局限性磨玻璃影10例,结节状阴影5例。3个月后所有未吸收患者复查胸部CT,10例患者出现吸收好转,8例无变化,5例进展(2例局限性磨玻璃影,3例结节状阴影)。出现进展的患者均手术治疗,4例为腺癌,1例为隐球菌感染。另有3例无变化患者选择手术治疗,2例提示慢性炎症,1例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未手术的影像学无变化的患者继续随访中,根据是否存在肺癌危险因素及结节大小确定随访间期[2]。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需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依据,并且排除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疾病方可确立诊断[3]。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可发现无明确症状、体征,仅有影像学变化的肺炎。本研究观察发现,该类无症状肺炎面积较小,往往仅累及一个叶段,这也是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的原因。该类型的肺炎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若不治疗可能出现病情进展,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重视无症状肺炎。

本研究入组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留取痰标本,但培养结果考虑为污染菌及口咽部正常定植菌,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为30.68%(27/88)。上述结果提示痰培养对于无症状肺炎的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没有临床指导意义,可选择经验性治疗方案。肺炎支原体阳性占30%左右,故在经验性治疗中应覆盖肺炎支原体[4]。

莫西沙星的抗菌谱能良好覆盖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细菌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5],本研究选取莫西沙星为治疗药物即基于其良好的病原体覆盖能力,且有研究结果表明莫西沙星临床疗效优于同为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及β内酰胺类药物,疗效确切[6-9]。本文中莫西沙星治疗总有效率为73.6%(64/87)。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和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组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该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6,10],考虑与莫西沙星口服片剂绝对生物利用度高有关。88例入组患者中,除1例因不能耐受恶心呕吐要求退出治疗外,其他患者均完成治疗,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证实了莫西沙星良好的安全性。Andriole VT[11]曾在成年人中进行莫西沙星治疗安全性研究,共入组6 270例,未发现莫西沙星有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副反应的增加。尚有研究观察到在脑卒中的患者中应用莫西沙星同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2]。

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对于减少耐药菌的出现以及减少药物副反应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影像学上仅表现为肺部小结节的病灶是否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以改善预后目前仍有争议[13,14]。针对无症状肺部小结节影或小斑片状实变影的患者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必须衡量其是否存在潜在的避免后续过度检查的价值。Libby DM[13]等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80例胸部CT发现的磨玻璃结节和小斑片状阴影的患者在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后有41例患者出现病灶的吸收好转,避免了进一步的随访及有创检查,因此推荐给予磨玻璃结节和小斑片状阴影的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以早期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可疑的肿瘤患者,以减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但Khokhar S[14]等认为给予肺小结节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尚缺乏足够有力依据。他们回顾了143例肺部结节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组中33%的患者出现吸收好转,而在非抗感染治疗组中27%的小结节出现吸收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73.6%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病灶吸收好转,5例治疗后出现进展,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及隐球菌感染,提示莫西沙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方案初步鉴别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性病灶,使大部分患者避免了进一步的影像学随访及可能的侵入性检查。并及早发现可疑肺部肿瘤及非细菌性感染,改善预后。

现有的药物经济学证据表明,莫西沙星是具有良好成本效益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15],且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组,治疗效果与注射液组效果相似,疗效确切,因此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方案可作为无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优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41.

[2] 白春学. 肺结节“三加二式诊断法”[J].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6):401.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11-15.

[4] 刘又宁,陈民钧,赵铁梅,等. 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 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6(1):3.

[5] 侯刚,封辰叶,尹燕,等.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04.

[6] 周凤丽,黄静,李洪涛,等.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AECoPD的对比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1,36(7):553.

[7] 任小平,郑全庆,孙莉,等.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514.

[8] 吴春玲,楼翰健,贾维,等. 莫西沙星对早发无多重耐药危险因素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J]. 医药导报,2011,30(1):46.

[9] Yuan X, Liang BB, Wang R,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ith moxifloxaci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 Chemother,2012, 24(5):257.

[10] 吴伦,叶孟,杨青雅,等. 盐酸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与经济学评价[J]. 医药导报,2010,29(5):686.

[11] Andriole VT, Haverstock DC, Choudhri S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safety profile of oral moxifloxacin in elderly patients enrolled in clinical trials[J]. Drug Saf,2005,28:443.

[12] 孙世中,杨彩凤,梁占华,等. 莫西沙星治疗253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病例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1):6.

[13] Libby DM,Wu N,Lee IJ,et al.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the value of short-term CT follow-up[J]. Chest,2006 ,129(4):1039.

[14] Khokhar S,Mironov S,Seshan VE,et al. Antibiotic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pulmonary nodules[J]. Chest,2010,137(2):369.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8

中医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医学,有着灵活思辨的思维方法,多样的治疗途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有成效的治疗效果,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传统中医思维所体现的整体性、人性化、回归自然等理念,仍然符合人类医疗卫生的要求。可是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西医的强烈冲击,中医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很多人误解甚至怀疑中医,更有甚者有人竟然以"不科学"为由提出取消中医。如今的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社会,西医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人们到医院自然而然会找西医。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用西医的观点、思维方式去衡量中医。就是在中医院校,西医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广大师生,在研究中医问题时应用西医的思路,严重干扰了他们的中医思维,进而使他们对中医传统理论产生困惑和误解。

其实,只要认真加以研究,就不难发现,西医存在明显的思维误区,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那么,西医有哪些思维误区呢?

误区之一:迷信科学。

在当今这个时代,科学早已深入人心,简直就是真理化身,甚至出现了对科学的迷信。西医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以极快的速度汲取高科技的成果,充实到医疗领域。单从设备上说,从早期的听诊器发展到现在的ct、b超、核磁共振等等。这么多先进的仪器,上面还有看不懂的洋文符号,检测出的化验单令人眼花缭乱,让病人打心底里就不得不服。正是由于西医从高科技发展中,源源不断获得新的手段与工具,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有人深深地陷于对科学权威的迷信,简直就认为没有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科学医治不好的病。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医生动不动就给病人开化验单,让仪器来明察秋毫。先进的诊疗设备使临床医生看病变得简单轻松了,甚至免去了自身临床技能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这使得医生看病实际上成了机器看病。长此以往,人们不禁要问,离开了医疗设备,医生还会不会看病?这就助长了西医的惰性思维,还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即便出了医疗事故,还可以拿出检测数据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华丽的外表下,西医的发展其实就是科技的发展,其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它的理论水平还停留在一百年前。况且科学又不分中西,西医能用,传统医学一样可以用。凭什么说中医不科学?中医一样可以与时俱进。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疗效与现代化没有必然的关系。现在的医院设备先进,化验手段科学,却有许多疾病根本不知道病因。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已经很不舒服,可是在医院查来查去,各种费用花去了一大笔,结果是没病。有的人癌症被查出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那么在此之前怎么检查不出来?即便有的病治好了,却常常引来别的病。问题这么多,可是很多人对铁一般的事实视而不见,蛮不讲理地指责传统医学"不科学"。比如有人以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的证据为理由,就说针灸是"伪科学",这种霸道的行为,不只是无知而且恰恰是不科学的。且不说针灸在过去上千年的时间里有无数的临床经验,就是现在依然具有令人叹服的疗效,而且治疗速度绝不是西医能比得了的,穴位选准了立马就能见到效果。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经络现在找不到,不代表将来找不到,更不代表不存在。现在的所谓高科技其实是很不完美的,西医当然也是不完美的,完全没有必要迷信,也许若干年后人们看今天的所谓科学简直太原始了。

误区之二:把人不当人。

西医的思维定势是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寻找致病的根源,已经忘掉了人是有血有肉、有灵魂需要关怀的生命个体。在西医看来,人只是一些细胞、分子、原子的堆砌物,是病菌的承载体,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把人物化是错误的,医学无论怎样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人,只有以人为本的医学才有前途。

1.西医临床实际上把人当成了机器,医生则成了修理工。西医的发展曾经深受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早先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将机械论引入生物界,他将动物看作具有各种生理功能的自然机器,甚至提出人体本身也是一种"尘世间的机器"。后来的法国人拉美特利也持有相似的机械论观点,他写了一部著作,书名就叫《人是机器》,宣称"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甚至认为人与动物并无太大的差别,人只不过比动物"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发条"而已。这种把人理解为一部复杂机器的思路在西医临床简直随处可见,认为人体器官像机器零件一样,可以拆卸和更换。肝不好,换掉;扁桃体发炎,切除;肾坏了,移植……用简单的修理机器原理和办法治疗人的疾病,哪个零件有问题就换哪个零件,仅仅注重局部病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像胆发炎了或者结石,医生会建议病人做微创切除手术,认为这样效果好,可以预防再次复发。但是胆囊毕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不是可有可无的,切除后引起的消化不良、胆总管结石、结肠癌等后遗症更加严重也更为棘手,可怜的病人还得让他们处理善后,真是一日找西医,终身离不开医院。西医根本不考虑生命的整体性以及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虽然一定范围内能解决问题,但常常治标不治本,甚至带来顾此失彼的严重后果。

2.某种意义上,西医竟然把尸体当成了活人。作为西医的基础之一的解剖学,就是通过对各种尸体结构的研究,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大量精确的数据和资料,然后用来对照活人,简直就把尸体当成活人进行研究。现代先进的精密仪器和检查手段,使临床医生可以洞察人体的微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医生征服疾病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但解剖哪怕分析到了基因甚至原子的水平,还是认识不到生命的全部,没有多大的生命意义。医学要面对的毕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死人,更不是死的动物。尸体已经没有思维没有情感,心跳停止血液凝固,所有生命迹象完全消失,与活着的人有天壤之别。所以,解剖得来的数据,尽管看起来很完善很科学,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实的真相,决不是全部。

3.实验室里的动物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当成了人。我们使用的西药都是在实验室中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然后应用于临床,实验的对象主要是小白鼠,还有青蛙、兔子等等。表面上看,这样做非常严谨,非常科学。但仔细推敲,令人疑窦丛生,这样做不是把小白鼠等动物当做人看了吗?谁都知道动物和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动物的生理结构和人体不一样,动物的心理与人的七情六欲不一样,动物在实验室中跟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应该肯定动物实验是必要的,但不能由此推定实验得来的数据当然适用于人类。就算临床应用成功,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异,未必所有人都适用;还要考虑到动物寿命只有短短几年,谁能保证当前适用的药物在若干年后不会遗祸人间?如果一味相信动物实验的结果,那么造出来的药物实际上就是兽药。

在中医的视野里,所有人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体是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的有机整体。中医的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是真正把人当人看待的,实践证明,中医的整体论是一种先进的医学理念,值得西医借鉴。中医教育要秉承自身的优良传统,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努力避免西医的思维误区。

误区之三:对抗治疗。

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的思路差别很大。中医注重调节人体的内在生理动能为主,而西医坚持先找到疾病的原因然后将其直接消灭的思路。西医主要是针对外在的致病源进行治疗,这种指导思路明显狭隘,而且方法单一。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抗性,二是直接性。

1.在西医看来,治疗应当以疾病为中心和出发点,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直接消灭病菌或病毒来促使疾病治愈。于是对抗性疗法成为当前西医最常用的医疗方式,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确实效果显著,但另一方面由于对人体危害极大而屡遭诟病。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抗生素一直被认为是对付细菌的最佳武器之一,自发现以来一直是人类抗击病原微生物最强有力的化学药物,它的应用使许多疾病化险为夷。但不管抗生素的杀伤力是多么强大,治疗效果是多么立竿见影,细菌是不会坐以待毙的,因为生命总会寻找出路。一旦抗生素无法一举歼灭病菌时,通过基因突变、基因交换等方式,渐渐产生耐药细菌。抗生素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类将再次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由于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变异速度,于是一边医生加大用药剂量,另一边研究者忙着开发新药。一场抗生素和细菌耐药性的赛跑正在进行中。

对抗性疗法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滥用药物。我国已成为抗生素使用大国,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过46%。对患者来说,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既浪费了高额的药费,又起不到治疗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显示,全球病死者有1/3 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说白了,这些死者就是被西医连人带病一起消灭的,对抗性疗法真是后患无穷。

2. 西医在对付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时,往往只能采用直接对抗和杀灭的方法,这和中医也是大不相同。直接的方法简单快捷,但未必合适。比如两个点之间的直线只有一条,而曲线有无数条,这无数条的曲线总有适合我们要求的吧?《道德经》里早就提醒我们:"曲则全"。以治疗癌症为例,中医不会以杀灭癌细胞为目的,主要治疗思路就是通过改变癌细胞的生存环境,提高免疫力,使之无法发挥作用。中医的思路是间接的,符合自然规律。而西医对付癌症那一招人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就是直接杀灭,使用最多的就是化疗。但是化疗常"是非不明、"敌我不分",在杀伤癌症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细胞,破坏了病人的健康。西医治疗癌症的效果常常并不理想,甚至还加速了病人的死亡,更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惧。病人有时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精神崩溃。这种直接疗法能够让人在短期内很快见到效果,所以很受一些急功近利者的推崇。这种疗法最大的问题是快速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诱发其他的疾病。一病未了,一病又起,反正是离不开医院了。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9

【关键词】 牙痛;中西医结合;针灸;临床效果

牙痛(toothache)是在口腔类疾病中常常伴有的症状, 大多数患者发病情况较急, 通过患者主诉临床表现为坐卧难安, 疼痛难忍,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牙痛一种由多类牙齿周围和牙齿本身疾病组成的常见临床并发症之一, 如骨槽风、牙宣、牙痈、龋齿等均能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牙痛, 其他类型的脏腑疾病也会引起牙痛。中医认为引发牙痛的病因多由于虫、火、风所致, 临床辨证基本上可分为虚火牙痛、胃火牙痛、龋齿牙痛、风寒牙痛和风热牙痛这几种类型。临床一般的口腔类疾病, 其发病原因多由于牙周局部组织和牙齿病变引起, 如牙本质过敏、根尖周围炎、牙髓炎和龋齿等, 在遇到甜、酸、热、冷等外界刺激时会使患者牙痛感觉强烈。文章通过对蔡东萍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使用传统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的共计154例牙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来本院经外科诊治的牙痛患者15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7例, 其中男39例, 女38例, 年龄17~61岁, 平均年龄为38岁;对照组77例, 其中男32例, 女45例, 年龄为19~64岁, 平均年龄为40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病灶、性别、年龄及临床各方面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 2 方法 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取布洛芬250 mg, 甲硝唑0.3 g, 每日早、中、完各1次, 治疗周期3 d。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中药内服和针灸的方法辅助治疗, 中药选取细辛5 g、牡丹皮10 g、 升麻1 g、 生地黄10 g、 生石膏18 g、 黄连12 g。大便秘结加大黄5 g, 小便黄赤加竹叶10g, 苔黄口渴加天花粉15 g。沸水煎至300 mL, 3次/d服用, 每次100 ml, 共3 d。针刺穴位选下关、颊车、地仓、双侧合谷, 使用碘伏进行一般消毒, 银针插入得气后, 捻转提插, 将针感有效的向病灶区域传导, 得气后滞留针于患者穴位30 min, 每15 min运针1次。风火、实火牙痛采用泻法, 虚火牙痛采用后补先泻法。手部针灸疗法:在患者牙痛穴(位于掌面第3、4掌骨距掌横纹大约1寸处)捻转提行强刺激, 不留针或留针5 min或不留针, 针刺左手治疗右侧牙痛, 针刺右手治疗左侧牙痛。中医按摩疗法:针对长期顽固性牙痛病人可取其正坐姿势, 临床医生站在其背后, 从患者的两耳下部开始, 把过两肩正上方的筋道用两手的拇指为发力点加之全身的重量进几十次地反复按摩, 手法主要以压为主。酌情依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每天进行针刺1~3次, 治疗周期为3d。治疗期间进膳食合理, 主要以清淡为主, 忌烟酒, 忌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1. 3 疼痛判定 对患者牙痛程度的判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数为0~10分, 0分是无痛, 10分是疼痛难忍, 分值越低, 疼痛越轻;反之, 患者的疼痛感越中, 分值也会相对升高。在对患者进行3 d之间的治疗后判定患者的牙痛程度, 同时针对两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坚持随访2个月, 将两组患者的复况分别详细的进行记录。

1. 4 效果评定 治愈:牙痛症状消失, 且治疗2周后没有复发。显效:牙痛发作时的疼痛程度和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在治疗前后患者牙痛没有变化或恶化。

2 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治疗组的治愈率达到90%(69例), 显效5例, 无效3例;单纯采用西医方式治疗的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5%(50例), 显效15例, 无效7例, 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牙痛的过程中, 各有特色。中医治疗, 多以疏风散热, 强肾健齿, 滋阴补肾, 清胃火为主, 将标本兼治的原则体现的淋漓尽致, 作用时间长。而西医则主要采用口腔科治疗设备, 对患者牙齿进行直接、彻底的修复, 显效快, 效果良好。

牙痛一词的由来, 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 如《灵枢》中有云:“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又曰:“齿痈, 不恶清饮, 取足阳明;恶清饮, 取手阳明”。晋·皇甫溢《针灸甲乙经》曰:“口中下齿痛, 恶寒肿, 商阳主之”, 并提出“齿动痛, 不恶清饮, 取足阳明;恶清饮, 取手阳明”等一系列针刺治疗牙痛的方法, 为现代针灸治疗牙痛开辟了先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对牙痛的原因论述为:“牙齿痈者是牙齿相引痛, 牙齿是骨之所终, 髓之所养, 手阴阳之支脉入于齿。若髓气不足阳明脉虚, 不能荣于牙齿, 为风冷所伤, 故疼痛也, 又有虫食于牙齿, 则齿根有孔, 虫居其问又传授余齿, 亦皆疼痛, 此则针灸不瘥, 虫死, 乃痛止[1]。”此论述不仅对牙痛的原因进行了讲解, 也充分说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的牙痛是不能单纯使用针刺所能治愈的。

现代临床针对牙痛的治疗, 西医主要以止痛、抗炎为主, 无法彻底根除病根且有着较高的复发率[2]。在此次研究中, 中药以升麻、生石膏、黄连清热解毒泻火, 生地黄凉血清热、生津养阴, 丹皮活血散瘀、清热凉血, 细辛止痛泻火, 结核病人自身实际情况, 加服大黄、天花粉、竹叶等。上述要药物都有着泻火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针对齿痛可对此穴位进行主要的按摩针灸, 下关、地仓、颊车等穴同属于阳明胃经穴位, 对上述穴位进行针灸可以在治疗患者临床表现症状的时候彻底的根除病根[3]。牙痛临床常见为急性发病、患者疼痛感强烈, 西医抗炎、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 但停药后复发几率较大,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中药内服加针灸疗法, 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减少病人牙痛的复发率, 从而彻底根除牙痛[5]。

4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临床治疗牙痛时, 既能及时、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 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次数, 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小刚.清胃散和玉女煎配合针灸治疗牙痛26例.中国民间疗法, 2010, 18(4):46.

[2] 吴芳芳, 武瑾, 刘拉娣.中西医结合治疗牙痛临床疗效观察.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8(4):26.

[3] 屠亚夫.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痛128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59-1860.

[4] 杨鸿飞, 唐慧莲.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痛120例临床体会. 中医药信息, 2009,26(6):102-104.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篇10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9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4周后3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4.48%、81.82%和98.21%。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西医;中医;针刺

1 观察对象

所选病例均来自郑州市中医院200703~200903神经内科门诊、针灸科门诊及脑病科住院病人,选择其中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依据第5版神经病学教材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

2.2 病例纳入标准 (1)年龄16~75岁;(2)病程15d内;(3)符合诊断标准;(4)签订知情同意书。

2.3 病例排除标准 (2)年龄16岁以下,75岁以上;(2)病程超过15d;(3)有严重的全身疾患,影响治疗方案实施者;(4)排除继发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肿瘤、外伤、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3 试验方法

3.1 分组及样本数 纳入150例,按20%比例可能发生脱落或丢失,实际纳入病例为180例,全部病例来自本院神经内科门诊、针灸科门诊及脑病科住院病人。所有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各组间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治疗前H-B分级平均值)、病程长短,经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3.2 治疗方法

3.2.1 中医组治疗方法:中药以荆防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药物组成:荆芥12g,防风12g,川芎15g,当归15g,熟地15g,白芍12g,白附子6g,白僵蚕9g,全蝎3g。以风寒为主者加藳本12g,细辛3g;以风热为主者加菊花15g,柴胡15g;以风痰为主者加天麻15g,半夏12g;以风湿为主者加秦艽12g,羌活12g;偏重血瘀者加丹参15g,红花6g;有肝郁者加郁金15g,枳壳20g。用法:1剂/d,水煎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共4周。

针刺选穴:地仓、颊车、太阳、阳白、四白、翳风、下关,均取患侧,合谷、风池、太冲取双侧。针刺方法:发病7d内者选穴以远端为主,如合谷、太冲、风池取双侧;7d以后选地仓、颊车、太阳、阳白、四白、翳风、下关,均取患侧,以面部取穴为主,加针合谷、风池、太冲取双侧。选32号l~1.5寸的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行针1次/10min,配合TDP理疗30min。每周针刺5d,休息2d,共4周。

3.2.2 西医组治疗方法:维生素B1 l00 mg, 维生素B12 0.5mg,肌内注射,1次/d,2周后改用维生素B1 片20 mg,维生素B12 0.5mg,3次/d口服,共4周。强的松30 mg/次,1次/d,晨服,共3d;然后15 mg/次,1次/d,晨服,共3d;再减为5 mg/次,1次/d,晨服,共3d。阿昔洛韦0.2g/次,5次/d,口服,共7d。地巴唑10mg/次,2次/d, 口服,共4周。

3.2.3 中西医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同前2组。

3.3 疗效判断标准 按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简称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分级标准详见表1。表1 House-Brachmann分级量表分级程度特点Ⅰ正常面神经支配区域内功能正常Ⅱ轻度功能障碍总体:可见轻度的功能障碍或连带运动。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①前额运动功能良好,②眼用很小的力量即可闭合,③口角左右轻度不对称。Ⅲ中度功能障碍总体:双侧面部可见明显区别,但无严重的外形损害。

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①前额轻到中度运动,②眼用力可完全闭合,③口角有轻度的下垂。Ⅳ重度功能障碍总体:有明显可见的面肌瘫痪,外形损伤。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 ①前额无运动,②眼完全不能闭合,③口角双侧完全不对称。Ⅴ重度损害总体:仅有轻微可见的运动。静止时:双侧不对称;运动时: ①前额无运动,②眼完全不能闭合,③口角轻度的运动。Ⅵ完全麻痹面神经支配区域无运动。

首次评分在接诊开始,以后评分进行1次/周,每次评分均有同一医师完成。参照H-B分级评分,每级评定一分,完全麻痹评6分,正常评1分。治疗效果评定如下:(1)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H—B分级Ⅰ级。(2)显效: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轻微功能障碍;H—B分级Ⅱ级。(3)有效: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抽动;H—B分级Ⅲ级。(4)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和(或)明显的面肌痉挛,病理性联合运动,外形不对称;H—B分级Ⅳ~Ⅵ级。

3.4 统计方法 统计要求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等级资料用Radit检验,组间采用方差分析方法。 表1 各组总有效率比较表2 各组患者治疗后H-B评分变化表3 各组患者治疗后H-B评分变化注:疗程结束第4周3组评分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组和中西医组比较P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比较 共纳入病例180例,每组60例。中医组2例病人未能坚持服用中药;西医组3例病人中途要求针灸治疗,2例治疗中断转外院治疗,1例去外地工作;中西医组1例未能坚持服用中药,3例中途放弃针灸治疗。以上原因致使病例脱失11例。脱失病例各组间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无显著性差异。

实际纳入169例病人,各组间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均做方差齐性检验和χ2检验,均衡性良好,无显著性差异。

4.2 疗效观察 见表1、2、3。3组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3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5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主要是面神经水肿,炎症或轴突不同程度的变性。其神经变性在发病3d内产生,1周达高峰,2周完成1]。依据此病理基础,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功能恢复[2]。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感受风邪而诱发,夹杂寒、热、痰、瘀等特点。用荆防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兼以化痰。

3组在治疗前后1周时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治疗时间段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