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影响十篇

时间:2023-12-16 16:33:22

校园暴力的影响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1

关键词 社会环境 青少年 校园暴力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61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Campus Violence

JIANG Yueqing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314000)

Abstract "Majiajue" case, the whole nation was shocked; Fudan University poisoning again shocking, it seems that, without any doub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th violence, fortunately, all kinds of news media have done. 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incidence of school violence among young people, this phenomenon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from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experts and the media. From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on human behavior, especially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ampus violence, for the study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 on campus.

Keywords social environment; youth; campus violence

1 概念界定

1.1 社环境

社会环境,是在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范围中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上的社会环境是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的文化体系,狭义上就只是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在本文中,社会环境取狭义,主要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下,就必然会与社会环境发生联系,那么二者主要是什么关系呢?龚晓洁、张剑等学者在编写《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书中认为: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人类不一样的行为,一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共同的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人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有着特殊的影响。在理解人类行为时就必须把人和环境结合起来,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特定的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在情境中”不能孤立、不能分割。

1.2 青少年

青少年,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它的宗旨是让孩子能够自己做好向成人角色转换的准备。在这一段时期内,孩子在生理上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在心理上也正在成长改变。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极易出现认识能力、控制能力与其心理、生理发展水平不协调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极易发生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

1.3 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外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本文中的校园暴力是一种学生一族在校园或校园的周围地区用言语、物体或者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发出的侵犯他人身心以及对他人财产的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校园暴力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一般暴力行为是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其次,校园里一切事物,包括教师、学生及其财产等都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但都是以学生一族为主;再者,损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公共财产以及导致心理伤害,并因此引起自杀、跳楼等行为都是校园暴力所导致的。最后,常常会被有关部门忽略。

2 社会环境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教育会对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虽然现在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还是不乏一些极端的家长,没有为孩子带来良好的家庭教育,溺爱、打骂、放任自流等都对孩子的成长和行为带来了不良影响。相关资料记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 其中过半是因为轻视家庭教育或是因为家庭缺陷。第一,家庭经济过好或者是过差,这两个极端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对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马加爵”一案,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马加爵的室友均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从骨子里看不起来自农村的穷人(马加爵),在对马加爵进行“奴才”一样的使唤时,校园暴力已经形成了。第二,家长的不良行为对校园暴力形成有影响,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说明了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引导和榜样作用。在耳濡目染的共同生活里,孩子没有正确的是非判断观念。父母的优良行为,孩子会继承学习;父母的不良行为,子女一样会模仿。如果家长脏话连篇,总是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是在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做人做事只要简单粗暴,一切就能“迎刃而解”了。第三,单亲家庭对校园暴力的形成也有影响,由于离异、死亡、分居等原因,造成孩子只与父亲或母亲一方单独成长。这些都容易促成家庭氛围的紧张和矛盾,从而又会引发争吵,最后子女会因为缺少父亲与母亲的关爱和家庭的归属感,他们觉得孤单,迷茫,内心煎熬,情感受到创伤,最终形成了一种攻击性人格。他们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衡。而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实现这种心理平衡,这也正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导火线。

2.2 校园因素

学校管理对校园暴力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不善,就会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学生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性格,许多学校认为校园的暴力事件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一旦出了事情就选择息事宁人,态度不够强硬,这让校园暴力更加猖狂。第二,学业成绩对校园暴力的影响,学校搞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盛行,忽略了培养学生为人处世,关爱他人以及如何理智地把握自己的行为,这些思想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会演变成极端的暴力事件,从而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除此之外,当前社会上的腐化之风也给青年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迫害,象牙塔里面的青少年也深受其害,例如校园周边小商贩之间的脏话和暴力行为,校园周边的理发店、游戏厅等不良场所等。这一切对三观还在发展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时期发生猛烈的撞击,一旦发生矛盾,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想到用暴力来解决。

2.3 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正之风的留存,毫无疑问也指导了校园暴力犯罪的发展。模仿理论认为:一切违法行为以及犯罪行为都能在后天学会,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开放,社会不正之风也越来越严重,青春期的少年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因此常常随大流跟风。如果社会不正之风盛行,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影响,加剧了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此外,新媒体的泛滥,让一些不良信息填充了青少年的生活,让青少年在英雄主义崇拜的过程中,错误地认为暴力就是解决事情的最好方法。一些血腥暴力、复仇杀人的影片大量生产,把黑帮老大刻画成受人膜拜的“正派”角色,他们的杀人手段也被美化。在网游世界中,暴力更是不会受到批判和制止的,反而成为一个惊喜的卖点,以暴制暴是其中通用的情节,长期接触这些,青年不仅不会觉得暴力有何问题,反倒会不自觉地去尝试和模仿,最后运用于现实当中,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

3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

根据对青少年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分析,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

3.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寻找正确的教育途径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思想形成,后续作为都有重要影响,对孩子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认知。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做刻板威严的父母,而应做一个具有民主素养、懂得倾听的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中找到正确的教育途径。父母不仅仅是一个角色,还应是良师和益友。在平常繁忙的工作之后,积极参加社区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活动,及时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表现和动态。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孩子,将校园暴力扼杀在摇篮中。

3.2 防范校园暴力,学校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首先,学校必须要改变其办学宗旨,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升学率只是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定时检测而已,而不是所有。只有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教育才可以避免内容上的局限性、行为上的短暂性、目标上的功利性。其次,发挥良师作用,营造良好班风。最后,因为学校是校园暴力的首选发生地,所以就需要快速作出正确应对措施。这就急切需要我们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树立正确的风气、及时压制邪气。对个别难以管教的学生严加管理。更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由于学校附近店铺人口比较复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配备校园警察,这既维护了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能规范管理,防止不法分子跑进学校带坏学生。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3.3 充分利用教育和宣传的优势,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控制网络、动画等不良因素的传播,禁止孩子接触到关于暴力的文化。从报纸和舆论上,国家和政府应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尤其是电视和电影上可以多播放励志和健康的内容,禁止播放过分血腥和暴力的内容。

3.4 提升自控能力,加强自身修养

当家庭、学校、社会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时,这时也需要青少年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控能力,自觉远离社会中的不良文化和行为,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和冲突。其次,也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不是一味逃避,提升自我的抗挫能力,多看一些励志电影和有益书籍,提升道德修养。

4 结语

总的来说,校园暴力的存在和解决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我们还是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关键是要找其源泉,对症下药,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及r采取措施,让青春期迷茫的青少年得到及时的引导,身心健康成长,这样我们的家庭将会更和睦,学校将会更加文明,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陈雨亭.浅谈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J].大众科技,2006.3.

[2] 库少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大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7.

[3] 王小青.校园暴力的类型、原因及对策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2

本文阐述了校园暴力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形式,分析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对策。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发挥家长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加强学校教育,净化社会环境。

【关键词】

高职学生;校园暴力;原因;预防对策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备受社会瞩目和期待。但由于高职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其中校园暴力的发生正是异常心理和行为的表现。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并因网络之力而广受关注。在昆明,某高校女生因怀疑舍友偷内衣,邀来同伙殴打舍友,强迫其脱下裤子暴露下身,并用手机拍下施暴与受辱的照片和视频。在广东,某高校七名学生结成“七姐妹”,邀四个男生同班同学,并把殴打和场面录制下来传到网络上。在杭州,某高职院校女生遭同学围殴的视频被上传到土豆网,而上传这个视频的正是殴打事件的幕后“导演”。在这段15分钟的视频中,一名女生被她的同学们堵在了学校附近,七八名身穿校服的女同学轮番对其掌掴,并撕衣、辱骂。现场,一位男生充当起了这场打人视频的“导演”,不停的发出指令,指挥“要这样打才方便拍摄”。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见诸互联网和报刊,甚至越来越多的女生已经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角”。让人们在愤怒和痛心之余,也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形式

校园暴力就是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的各种刑事、治安案件,主要以在校师生为主要施加对象,由各种人为因素对在校师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并导致其身体和心理伤害以及威胁其财产安全的行为。根据暴力对象不同,可将校园暴力划分为三类: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有的学生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加入一些不良群体,以此来反抗校园暴力侵袭;有的学生为了自卫,不得不带上棍棒、刀具,以防不测;有的则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暴力不是近年来的产物,只是这种暴力行为已经从一般的打架斗殴发展成为杀人、抢劫等刑事犯罪案件。这一趋势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校园师生之间的暴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经常进行体罚,动手打学生耳光,用脚踢学生,对学生身心发育造成很大的伤害。此外有些道德品质恶劣的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批评教育怀恨在心,纠结社会闲散人员一起对老师实施暴力,辱骂、动手殴打老师。三是校外人员与在校学生或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校外的一些社会非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勒索钱财,弄得这些学生往往害怕而不知所措的报道。学生上学受到社会非法势力的勒索和敲诈,已不是某所学校所独有的现象,而是某些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犯罪现象。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身体暴力。身体暴力主要是指用打架、斗殴、勒索等暴力行为,损害他人的身体及财产,这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二是心理暴力。心理暴力指的是主要通过孤立或者侮辱人格等手段对学生精神造成严重伤害的侵害行为。三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指的是主要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带有侮辱、歧视性质的语言,给他人心理及精神上带来极大的摧残和损害。对于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不仅仅是教育一方面的原因,而应把它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虑。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出发做整体的考虑,使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网络,共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个人原因

高职学生正处于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即青年期,大多处于18―23岁这个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但由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呈现出:法律意识淡漠、道德情感缺失、人际关系协调性差、自尊心强、心理比较脆弱,遇事不冷静,易冲动,遇到压力、挫折、委屈时,也不与他人沟通,而是自己默默承受,因此很容易为了一点小事走极端,引发校园暴力。高职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往往因为自己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而感觉到自己比其他考入到二本院校甚至考入到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要低人一等,加上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其貌不扬等产生自卑心理,当受到外界刺激后易出现暴力心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他们刚刚通过紧张的高考阶段,同时把大学生活想象的过于完美,而步入到大学校园以后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很大,很难承受压力和挫折,这时候自己往往意志消沉、做事情缺乏理性,自暴自弃,易冲动从而产生过激想法。当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在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通过暴力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这在高职院校相当普遍,甚至在女生当中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这种靠暴力解决问题的手段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让个人处于孤立和焦虑之中,担心事情一旦暴露被家长知道被学校知道会产生严重后果。当问题再次出现时,继续选择暴力,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家庭氛围、家长行为以及家庭周围的环境。不良的家庭教育、家长的素质和不良行为,父母离异都会对孩子成长造成影响。目前的在校高职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对于孩子所要求的一切都给予满足。长期以往,这种无人约束、任其发展的教育,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特征。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在校园里一旦受到一点委屈或者受到挫折往往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很容易在校园发生暴力事件。通过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凡是经常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大多属于问题家庭,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现象严重。有些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由奶奶爷爷照看,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根本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从而造成了孩子从小就缺乏管教、性格叛逆等特征,在加上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青年沾染一些不良习气都容易诱发校园暴力行为。

3、学校因素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不够,一些教师不注意自身的师德修养,随意打骂学生和体罚学生,使得学生的道德不健全仇视周围的人,为校园暴力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些学校和老师对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区别对待,对学习好的学生偏爱有加,对学习差的学生采用错误的态度,讽刺、挖苦学习差的学生,甚至使用驱赶的手段劝这些学习差的学生转校或者退学,这无疑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引发厌学情绪,对学校及老师产生反感,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在他们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暴力信息的影响、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游戏的影响、不良社区环境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等都对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有些学生便会形成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的看法。部分大学生与网络、暴力游戏接触时间过多,缺少人际交流以及与父母、老师缺乏沟通,助长了他们的暴力主义,这些都应该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

1、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校园暴力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职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首先,高职学生应学会正确面对心理问题,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养成经常与家长、老师沟通的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主动向家长和老师诉说自己内心当中最真实的想法,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开导和帮助,化解心中的不满,从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其次,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有利于高职学生同校外恶势力及不良社会青年划清界限,从而自我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再次,增强高职学生法制观念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一名学法、懂法、遵守法律法规的好青年。最后,加强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大学生时常感到孤独无助,受人排斥是发生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排斥感,使他们能更好的投入到校园生活当中。同时高职学生应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课外兴趣,合理宣泄自己的精力,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远离校园暴力。

2、发挥家长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所接触的最早的教育,对人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避免其心理上、性格上出现偏差。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素质,端正自己的行为。凡事讲道理、举止文明、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教育,这样就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加强学校教育

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学校要加强老师责任心与爱心教育,使他们对学生不区别对待、同等关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懂法。加强对学校安保方面的建设,定期进行巡逻,特别是夜间巡逻,防止社会上不良青年混入学校,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4、净化社会环境

在不良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便会形成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的观念。因此政府和社会应担负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打击不良社会风气、净化网络环境,文化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禁止含有暴力、色情的影视作品发行,学校周边不得存在网吧、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政府和社会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正确利用媒体优势,在新闻报刊、公益广告、网络中去宣传社会公德和人间正义,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远离暴力,自觉从心理上抵制暴力,从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高职学生校园暴力因其形成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对该问题的处理必须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入手,并且这四个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从而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波.高校校园暴力诱因及对策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1(12).

[2]王琴.校园暴力的分析和防控[J].法制与社会,2012(21).

[3]邵晶.远离语言暴力 构造文明校园[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

[4]王美娟.高职院校学生校园暴力的心里成因[J].江西教育,2011(27).

[5]朱晓春.实施体育育人功能 完善学生的人格[J].黑龙江教育,2011(10).

[6]宋艳丽,王余.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社会学分析[J].才智,2011(35).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3

关键词: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成因探析

正文:

校园暴力的话题异常沉重。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一界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侮辱、群殴、虐待甚至喋血、行凶、杀人这些只有在小说、影视里才出现的字眼和画面,却在校园里时有发生,既让人触目惊心,又让人倍感痛心。为从源头上治理校园暴力,很有必要探究分析其形成原因。

1、家庭教育失当和监护关爱缺位

1.1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教育孩子:“谁打你了,你也打他!”以牙还牙和以暴制暴已经成为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最直接的办法了。现在中小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严重的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和自私、冷酷、虚荣、任性、偏激等性格,一有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与同学产生矛盾时,往往不是息事宁人,而是主动挑起事端,扩大事态,以拳头,刀棍作为解决矛盾唯一的途径,难免酿成校园暴力。

1.2 家庭疏于管教子女。很多有暴力倾向的中小学生,都生活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他们因为经常见到父母争吵和家庭暴力,极易形成极端的攻击性性格,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大部分的离散家庭在父母离婚时相互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随着各自家庭的重新建立,对孩子的管教则相互推诿,或者干脆“野生放养”,任其自生自灭。孩子的心灵本已遭受重创,再加上疏于管教和引导,其后果可想而知了。许多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或忙于工作和生计,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对孩子放任自流。这部分学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信任,就会心藏怒火,且容易把怒火转移到打人上。这些都是产生校园暴力的因素。

2、学校管理疏漏和教育保护不力

2.1 学校管理不善。一方面,一些学校管理者安全意识不强,导致校外不安定因素影响学校。另一方面,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违纪,要么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要么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得力精干的管理人员,从而导致学校暴力事件频发。还有不少存在校园暴力的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讳疾忌医。尽管他们已经发现了校园暴力在身边的存在,也认识到了其危害性,但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不愿将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以寻求帮助。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个别已经发生过严重的校园暴力的学校,甚至包庇施暴者,而移罪于受害者。这无疑助长了校园暴力的发生。

2.2 少数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个别素质低下的教师以讽刺、挖苦或形形的体罚替代教育,“言传身教”,学生中发生的矛盾就容易用用暴力方式去解决。有的教师对学生中产生的矛盾和纷争不是用积极的态度去排解,要么听之任之;要么简单粗暴,以至矛盾越来越尖锐,结怨越来越深,从而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

3、社会的纷繁复杂和消极文化的影响

3.1 不良文化的侵蚀。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不容小觑。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我国无论是对影视剧还是网络,针对暴力和色情的监管都显得力不从心。不可置否,当前的不少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小报小刊、网络游戏等世界里刻意渲染、传递着“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等观念,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得青少年经不起诱惑,相信“用拳头可以打出一片红彤彤的新世界”,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

3.2 不良思想的诱惑。当前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愈来愈明显,导致了生活中出现许多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严重扭曲,助长了少数中小学学生贪慕虚荣、及时行乐的思想。由于需求和经济支付能力的差距,少数学生就铤而走险,采用暴力索要、抢劫。一些游戏厅、歌厅、网吧等娱乐休闲场所,唯利是图,从事不法经营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影响极大。大量的校园暴力行为与这些不良场所的诱惑有关。

3.3 不良群体的引诱。不良的同伴群体的影响,是许多中小学生走向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冲动和幼稚以及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大量的社会闲杂人员混迹于学校四周。他们有的是学校的往届毕业生,有的是各种商品的推销者,有的是娱乐健身场所的伙计,有的干脆就是犯罪集团的成员。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在学生中拉帮结派,搬弄是非,敲诈勒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是学校暴力事件的重要根源。

4、学生心理的脆弱和性格缺陷

4.1 有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由于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思想以及价值观的急剧转型期,加之面临考试、升学等诸多人生选择的压力,很小的琐事与摩擦也容易让他们情绪失控,遇事往往不冷静、易冲动、敢冒险,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容易丧失理智从而走向暴力的歧途。

4.2 有的学生存在性格缺陷。一部分中小学生的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整日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互动来往,对别人的施暴行为一味地容忍、迁就,忍气吞声,便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甚至会使暴力行为升级。还有一部分学生性格暴戾、偏执、过激,考虑问题过于钻牛角尖,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同学间矛盾或语言摩擦,也会使其难以承受或丧失控制力,就会演化成极端的暴力倾向,催生出一起起校园暴力事件。

4.3 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不完善,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仍是“应试教育”。中小学的课程中,几乎没有普法教育的内容,学校对学生只是有一些零星的枯燥、抽象的法制说教。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一方面少数学生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甚至违法犯罪尚不自知,一方面受害的学生大多乖乖就范,不懂得寻求保护自己的途径。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4

关键词:媒介暴力;大众传播;校园暴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32-02

一、媒介暴力

格伯纳将暴力定义为“有意伤害或杀害的公然武力表现”。在该定义中,暴力的发生是以双方肢体接触为前提,由此将暴力的定义局限在行为上。随着人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暴力的表述方式变得多样化,包括了财产暴力、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媒介暴力等。

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可从两方面进行解释:一方面,媒介暴力是指媒介内容暴力。指在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大众媒介内容传播过程中暗含暴力情节,并对受众的现实交往产生影响的一种现象;另一方面,媒介暴力指媒介本身,这种暴力体现在大众媒介利用其特有的话语权对涉及相关媒介事件的双方当事人实施的一种“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概念,理论界目前并没给出明确定义,可以查证的相关文献中,大致可从“校园”和“师生”两个主体进行解释。因此,“校园暴力宜界定为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侵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1]。

上述概念主要从暴力行为发生的结果的角度来理解。一方面,被害人或施暴者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暴力行为的区域扩大到了学校周边区域;另一方面,校园暴力也包括施暴者或受害人对学校的管理秩序和制度的暴力行为。由于笔者在本文中所要分析的校园暴力事件是以学生或学生勾结校外人员组成的群体为主体对在校学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因此,笔者将媒介暴力定义为:在校园内或周边辐射地域,所发生的行为人个人或勾结社会人员主观故意,客观上造成他人心理或生理伤害或受到威胁的行为。

三、校园暴力事件特征分类及原因分析

根据乐思网络舆情检测中心对2015年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事件数量进行检测,仅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曝光就有42起。笔者从阶段分类、男女生参与比例和施暴者人数三方面,对42起事件进行分类汇总,对媒介暴力事件特征进行梳理并得出如下结论。

1.校园暴力低龄化

微博视频的曝光以及各类媒体的报道中,施暴一方为初中生的占所有事件的69%,目前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园内或周边地区,主体多为中小学生。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学习能力强,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并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伯格纳的涵化理论认为,接触电视较多者比接触较少者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媒介产品中暗含的暴力内容对青少年有诱导和培养的作用,甚至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对待社会的方式。

2.校园暴力女性化

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是温婉、知性、善良等,在日常认知中也常被当做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但是近年来,女性成为施暴者的案例数量却在上升,根据数据显示,女性暴力逐渐成为目前校园暴力的主要形式。

女性校园暴力相比于男性,形式更加多样化。女性自身生理上处于弱势,因此与男性单一化暴力解决方式不同,女性暴力一般会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结合进行。生理方面多与性相关联:拍、被扒光衣服殴打……上传受害人视频或照片,给其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则是与心理方面有关。

青少年在生理与心理上逐渐成熟,进入叛逆期的他们开始追求标新立异,树立自己的榜样,力求使自己与理想的榜样相结合。大量反映女性英雄主义或女性暴力题材的影视作品进入他们的视野,很多女性便受其影响,将自己代入到影视作品角色中。在这一类影视作品中,施暴者的角色充满着正义色彩,暴力行为的产生只为正义之事,因此,这类影片忽略了对施暴者行为惩罚以及受害中在暴力事件中疼痛感的描述,再这样的气氛渲染之下,青少年女性群体更容易将自己的暴力行为与电影中的女性英雄主义相结合,从而产生暴力行为。

3.校园暴力群体化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主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方在人数上都存在绝对的优势,而受害方通常势单力薄。对2015年上半年所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分析发现:施暴者一般会采用轮流暴力攻击受害者或者一人主导的暴力方式,其余人员全程拍摄其暴力行为并于网络,成为暴力旁观者。

“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的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绝不会考虑和做的,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信息的交流佐证并加强了彼此的观点,他们因而更有可能走极端”[2]。在校园暴力中,施暴方的群体化使个人的理性思考被淹没,加之青少年在网络中与游戏伙伴协同作战进行暴力攻击,使得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暴力行为表现得更加残忍和难以理解。

4.校园暴力网络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网民中初中学历占比为36.5%,高中/中专/技校学历占比为30.5%,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网民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使得校园暴力网络化成为可能[3]。校园暴力网络化指的是,施暴者本人或群体其他成员将含有施暴内容的视频上传于网络,给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的行为。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指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对于施暴者来说,拍摄视频上传到网络是对他们暴力行为的延续,依靠人们的猎奇心理对受害者产生二次伤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娱乐消遣的新方式。网络暴力游戏场景设计逼真,代入感极强,青少年在虚拟世界的破坏与虐杀中体验,使真实社会和网络游戏中的社会混淆,在现实社会中表现的更为暴躁,稍有不顺心,就会选择暴力的方式来解决,

此外,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集中报道优势。媒体对各地的校园暴力事件进行披露,微博中的知名大V和反校园暴力的一些自发性组织在自己的微博对暴力视频进行数次转载,校园暴力话题一时间成为媒体头条。作为传播者,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呼吁相关部门严惩施暴者,但却使得青少年群体认为校园暴力具有普遍性,并对类似事件的发生产生麻木感。另外,对于事件的细节性披露也会造成其他青少年的模仿,从而产生新的校园暴力事件。

四、从校园暴力中看媒介暴力现象的启示

1.媒介对策

(1)媒介从业人员恪守“把关人”职责。新媒体时代中,受者与传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打破传统意义上传播者的限制。新媒体以较强的时效性,吸引了大批受众,很多传统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信息加以简单修改便形成自己的新闻报道。但网络信息门槛较低,加之匿名性的特征,使大量的虚假信息在网络中泛滥。这时,就需要信息的加工者以自己的专业素养作为基础来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辨认,恪守“把关人”的职责,防止虚假信息的产生造成受众的恐慌和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在影视作品制作方面,媒介相关人员应加强对影视作品剧本的筛选,在以受众是青少年为主的作品中,应在文本内容上加强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使其对社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2)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合作发展。在新闻报道方面,传统媒体更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报道题材以深度报道为主;新兴媒介更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多以短消息为主。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须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形成互利共赢的格局,才能更全面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防止因信息的不全面导致更严重的人肉搜索行为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2.政府对策

除了媒体行业自律之外,政府方面更应该完善现有的媒介管理制度,来对大众媒介中的媒介暴力现象进行预防。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对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进行审查,将一些暴力内容细节严重披露的报道以及暴力情节严重的影视作品排除在大众传播的范围之外。其次,对暴力画面过于血腥的网络游戏加强管理,甚至限制其在市场的准入。最后,政府应完善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行业规范,限制不良媒体在互联网中进行信息的;建立后台审核机制,对在互联网中要的信息做好媒介的把关作用,防止不良视频在互联网中的扩散。

3.受众对策

由于本文中所探讨的媒介暴力现象是从媒介暴力角度出发的,因此在受众对策中,仅以青少年受众作为受众主体给出建议。一方面,青少年应合理使用大众媒介,防止媒介依存现象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对现实社会的认知能力;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运用媒介的优势完善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青少年应加强媒介素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媒介的认识,对新闻内容的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多方位多渠道地接触媒介信息,做到不以偏概全。

参考文献:

[1] 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4).

[2] 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3] 前瞻数据-中国宏观_行业产销_行业经济_全球宏观数据库 - 前瞻网[EB/OL].http:///.

[4] 王玲宁.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 范红霞.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2013.

[6] 林秀娟.从涵化理论的视角分析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5

【关键词】暴力;问卷调查;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6 B848.4 B 845.6 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72-03

校园暴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比一般的社会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随着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校园暴力作为不可回避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探讨唐山市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4-5月,整群抽取唐山市4所高校一~五年级大学生,并对其进行调查。在3所非医学院校分别选择文理主干专业各一个,每个专业每个年级各抽取2~3个班级;医学院校以临床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调查4~6个班级,对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 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7份,有效回收率为90.2%。年龄为17~29岁,平均(21.4+1.5)岁;其中男生1233名,占41.7%;女生1724名,占58.3%。大一学生782名,占26.4%;大二717名,占24.3%;大三922名,占31.2%(包括医学院校大三、大四学生);大四536名,占18.1%(包括医学院校大五学生)。1.2方法和内容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向学生详细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保密方式,集中以自填式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近1a内暴力发生情况:施暴情况、受暴情况、暴力发生的时间地点、暴力的应对方式,以及学生期望的暴力干预措施等。

1.3相关定义(1)校园暴力。根据WHO对暴力的分类方法,校园暴力是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的导致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暴力包括①身体暴力:拳、打、脚、踢等可导致疼痛、伤害或损伤的暴力行为;②心理暴力:恐吓、恶意中伤或诽谤、威胁、歧视、索取金钱或物品;③性暴力:性骚扰、犯、待、被迫观看等。本调查将“凡对他人施加过1次或1次以上暴力事件者”定义为1例暴力事件的施加者。(2)不良行为。吸烟、酗酒、看武打电影或玩网络暴力游戏。(3)暴力经历。包括家庭暴力经历或校园暴力经历,遭受过父母的打骂或遭受过校园暴力等。(4)暴力环境。生活或学习环境中存在暴力行为,目睹父母间经常吵架、推搡或撕扯衣服、进行强烈的躯体攻击或者目睹过校园暴力行为。(5)暴力观点。支持暴力行为的态度或观点,即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拳头比语言管用、武力是力量的象征、反对“无论什么理由,使用暴力都是不对”等观点。

1.4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描述暴力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e回归模型对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近1a内,有575名学生报告曾遭受或对他人施加过暴力,校园暴力发生率为19.4%,其中躯体暴力146例,发生率为4.9%;心理暴力547例,发生率为18.5%;性暴力73例,发生率为2.5%。施加校园暴力者193人,发生率为6.5%;遭受暴力者499人,发生率为16.9%。暴力发生的类型中以心理暴力最多,遭受暴力发生率高于施加暴力发生率。

2.2学生施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2.1个人因素对施暴行为的影响不同学校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26,P=0.008)。男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为9.9%,高于女生的4.1%(X2=39.314,P

2.2.2家庭因素对施暴行为的影响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不同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3倾向因素对学生施暴行为的影响有不良行为、有暴力经历、持有暴力观点、暴露于暴力环境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均高于无不良行为、无暴力经历、无暴力观点、未暴露于暴力环境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4施暴行为的多元Logistie回归分析将施暴行为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对学生施暴行为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学校(1=医学类,2=理工类,3=师范类,4=综合类),性别(1=男,2=女),父、母亲职业(1=知识分子,2=工人农民)。父、母亲文化程度(1=本科及以上,2=专科,3=高中及以下)。家庭结构(1=双亲,2=单亲及其他),家庭收入(1=15000元/月),家庭关系(1=和睦、2=不和睦),不良行为(1=有,0=无),暴力环境(1=有,0=无),暴力经历(1=有,0=无),暴力观点(1=有,0=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e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家庭收入、家庭结构不完整、有暴力观点、暴露于暴力环境、有暴力经历学生施加校园暴力的危险性高,见表3。

2.3施暴对象及原因

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为6.5%,施暴对象主要是本校学生,占33.7%;此外为校外青年(11.4%)和校外学生(7.3%)。主要施暴原因前几位为语言摩擦(23.9%)、

为了朋友(11.4%)、饮酒(11.4%)、恋爱(7.7%)。

3 讨论

从暴力发生的类型来看,不同类型的校园暴力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青少年中分布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唐山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19.4%,以心理暴力发生率(18.5%)最高,其次为躯体暴力(4.9%),性暴力(2.5%)最低。与荆春霞等…报道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大学生施暴发生率有性别差异,女性暴力的发生率低于男性,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与女生相比,男生天性活跃好动,易冲动,做事往往不计后果,男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于女生,且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彼此之间的包容和谦让较差,易引发语言摩擦,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等事件有关。可见,校园暴力重点预防对象应为男生。

家庭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本研究显示,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施暴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国外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容易发生校园暴力,可能与东西方文化环境及教养方式差异有关。所以对学生要加强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在生活中不攀比,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家庭结构与子女校园暴力行为也有一定关系。随着单亲家庭及不稳定家庭的增多,父母长期争吵或离异,使孩子承受着心灵创伤,易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叛逆心理;此外,不和谐家庭的父母往往无法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任自流,父母支持的不足又增加孩子学业下降、行为不端和缺少自尊的概率,这些均是可能引发许多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原因。由此导致单亲家庭的学生施暴率高于双亲家庭的学生,与徐树勋的研究结果一致。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6

关键词: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反思

曾经发生在我县的一起校园暴力案件,至今还在影响着学生。学生申某和王某放学时,遇到张某并向其要钱。学生张某因为没有钱被打,当时只是鼻出血,后内脏血管破裂致死,学生申某、王某被公安机关逮捕。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和教育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力培养、性格爱好与习惯的养成具有巨大的影响,然而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难免会存在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造成校园暴力。近年来各地学校不断出现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因此,研究校园暴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原因

1.父母教育不当。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教师。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父母、家庭中找到原因。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如:家长从小就向孩子灌输在外面不能吃亏的错误观念,等孩子上学后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很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2.家庭本身存在问题。有调查显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或家庭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去世,或是留守儿童。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3.独生子女被过分溺爱引发问题。孩子被溺爱使得其心理成熟期推迟,自控能力差而好奇心强,容易情绪激动、争强好胜,导致突发性、随意性和无目的性的暴力事件。而且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以个人为中心,养成了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暴力行为。

二、学校原因

1.社会不良文化冲击校园。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受社会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影响,盲目地模仿和崇拜。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过分渲染暴力、色情的内容,使得青少年并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

2.学校过于重“智”轻“德”,法制教育不到位。在升学率和就业率指挥棒的引导下,学校只片面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都被忽视了,结果是只要学生成绩好,便一俊遮百丑了。同时,法制教育的滞后,使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不懂法、不守法,法律维权更是奢谈。另外,有些家长未能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还有的家长自身就行为不端,采取错误的教育方式。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偏执,极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问题,而不是依照社会公德、法律的规则。

3.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一些校园“小霸王”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尚不自知,受害的学生或者乖乖就范,不懂得寻求保护自己,或者找校外的朋友帮忙,以暴制暴,结果两败俱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事实上,冷静下来后,他们大多都会为自己逞一时之快的行为感到后怕和悔恨。

三、社会原因

1.学生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风气较重,伦理道德被轻视,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学校周边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形成不良风气,学生在离校后、到家前暂时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很容易进入这些场所而受到腐蚀和影响。

2.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体有意无意地渲染暴力,过度或过细地再现犯罪分子的作案经过和具体情节,极有可能让青少年产生模仿意愿的负面效果。而且,目前社会上流传的“江湖文化”“流氓文化”等亚文化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社会原因。

四、个人原因

1.道德法制观念淡薄。自尊心强,对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有强烈的表现欲,不易受外界拘束,做出成绩时自高自大,产生较强的虚荣心;失败时则灰心丧气,易自卑,自暴自弃。同时,他们又渴望成熟,不受现实羁绊,但是由于受自身知识及社会经验匮乏的局限,他们又容易盲目蛮干,缺乏自制力。因而在外界诱惑刺激下,无力用正确的道德观、法制观调控自己。

2.青春期心理知识缺乏,没有系统健康的性观念,这是性暴力犯罪发生的关键原因。青少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性意识开始萌发并走向性成熟,而在这个过程中性冲动也逐渐增强,对异性的好奇心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其性心理的不成熟,又容易受网络色情影响,很容易产生性暴力。

校园暴力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们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预防,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共同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安宁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7

一、归因方式与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相关性

归因是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研究的焦点在于个体如何对行为的原因作解释。归因可分为自我归因和人际归因,前者是对自身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后者是对他人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在学生问卷问题9中,给被试提供了一个模糊的社会冲突情境――遭受到一个意图不明的伤害,此时对对方行为意图的解释将反映出归因方式上的差异,包括偶然性归因、敌意性归因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不明确归因三种方式。学生问卷第9题设置了一个受到不明原因攻击的情境,以此来调查被试的归因方式。将暴力行为综合指数=1.00作为分割点,把被试分为无暴力行为组(暴力行为综合指数=1.00),计算两个组的归因方式的均值与标准差,结果如表1-1。从表中可以看出:有暴力行为组的归因均值大于无暴力行为组,有暴力行为组的归因标准差大于无暴力行为组,说明有暴力行为组在一个模糊情境中遭受一个意图不明的伤害时,他们普遍偏向于作敌意性归因。且有暴力行为组对模糊攻击情境归因的个别差异相对要大于无暴力行为组。

将归因方式与暴力行为综合指数作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2。结果表明归因方式和暴力行为之间的确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即在模糊的冲突情景境中,对对方行为意图的解释越倾向于作敌意性归因,就越倾向于采用校园暴力行为。但敌意性归因与校园暴力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部分作敌意性归因的被试并不表现出具体的校园暴力行为,在归因和行为反应之间移情和后果评估起到很大作用,在下面的调查分析当中会有具体体现。

二、移情的影响与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相关性

移情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学生问卷第10题设置了一个校园暴力行为的旁观情境,此时对暴力受侵者的情绪感受能够反映出被试的移情差异。计算无暴力行为组和有暴力行为组的移情的均值与标准差,结果如表2-1。由表可知:无暴力行为组移情均值大于有暴力行为组,两组的移情标准差没有太大区别。即是说,在移情方面,无暴力行为组较有暴力行为组对受害者有更多的感觉体验,且两组的移情个别差异大致相当。

另外,将移情与暴力行为综合指数作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2。结果表明归因方式和暴力行为在.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即对受害者的有越多的感觉体验,则暴力行为综合指数越低。

三、后果评估与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相关性

后果评估是在反应计划形成后,还要对其进行比较评价,预测各种反应的效果。对反应计划的评价将决定采取何种行为反应以及将达到的效果。评估受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学生问卷第11题设置了一个暴力反应计划已形成的情境,对计划实施的效能预测可以反应出后果评估的差异性。计算无暴力行为组和有暴力行为组的移情的均值与标准差,结果如表3-1。由表可知:有暴力行为组后果评估的均值大于无暴力行为组,两组的移情标准差没有太大区别。即是说,在后果评估方面,相对于无暴力行为组,有暴力行为组对以暴力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后果预期更为乐观,且两组自后果评估方面的个别差异大致相当。

另外,将后果评估与暴力行为综合指数作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2所示:后果评估和暴力行为在.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即对以暴力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后果预期越乐观,则暴力行为综合指数越高。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8

令人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

这是一段长达7分19秒的暴力视频,如今在很多网络论坛上都能够找到,与网友恶搞或是作秀的视频不同,这段视频带有明显的“纪实性质”。摇晃的DV镜头下,一群初中女生将一名身着绿色T恤的女生围在室外楼梯口“死角”,她们统一操着闽南腔。起初,仅仅是被围女孩与对方发生争吵,接着双方便大打出手。

厮打中,被围女孩很快便处于下风,先是被一名喊着“你是怎么对待我的啦”的蓝衣女生踹得贴墙不动,随后又被一名白衣女生拽着头发猛踢面部和下体,在此过程中,其余几名女生还在旁边扮演着“人墙”和起哄的角色。被围女生被打得瘫倒在地之后,蓝衣女生还上前掀起了她的T恤使她当众露出内衣……

被围殴、羞辱,使那名女生彻底丧失了抵抗能力并开始涕泪滂沱地求饶,但围殴者们仍不依不饶,白衣女生甚至在被围女生站起后再度对其腹部、下体进行猛踹。哭声伴着笑声,拍摄者还进行旁白:“被打的女生叫××,她很×,被好几个女的围着打,现在要单挑,现场转播……”

这段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后,立即引来网友的评论和媒体的跟进报道,一位网友留言:“很难想象,当她们的家人看到自己女儿这么做时会有什么感受,中国青少年教育正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前不久,记者在吉林省延吉市采访中甲联赛时就曾亲眼目睹了一幕校园暴力:体育场外的公共厕所旁,一群身着校服的初中女生将一名女生围在中间啪啪作响地扇耳光,当她们发现记者手中的相机时才互拽衣袖有意识地散开。

此事亦表明,触目惊心的“厦门中学女生自拍围殴视频”及其链接下的“东莞女生群殴视频”等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如今国内的校园暴力范围之广已经达到了一种不得不令人关注的程度,许多网友纷纷在网上跟帖发表言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发出了“世风日下”的感慨。

从本质上,暴力视频反映的就是校园暴力事件。这样的事件在现实中存在着,人们或许不知,或许习以为常。但是,一旦当暴力事件以视频的形式,通过网络在人们面前真实显现时,暴力事件的严重程度就将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是,知晓暴力事件和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并不需要直面暴力的形式实现。从人们的接受能力,尤其是那些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看,他们可能并不具备平静看待校园暴力视频的能力。他们会感到惶恐,他们会感到刺激,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

校园暴力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校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网友对暴力事件的关注也值得肯定,他们对暴力事件的深恶痛绝可以理解。但是,直面暴力不是直视裸的暴力,不是让所有人来直视裸的暴力。有时候,对人们产生强烈冲击,让人感到普遍不适的暴力是不宜呈现的。这也是电影为何分级或电影为何审查的原因之一。既然连虚构的电影都需要对暴力的场面进行控制,为何反映现实的视频不需要控制呢?何况,暴力视频的传播还可能引起严重的二次伤害。

校园暴力

是“人格”的体现

1991年,周星驰主演的《逃学威龙》不仅席卷了票房、奠定了无厘头艺术路线,更为影视剧本与校园寻找到了新的契合点――暴力。随后,《逃学战警》《逃学英雄传》等一系列反映校园暴力题材的荒诞剧集开始备受青少年喜爱,到了《古惑仔》《我的野蛮同学》等电影问世时,其暴力渲染几乎已达到了裸的程度。

《古惑仔》中,曾有老师在大街上被自己的学生蒙头殴打、学生上课欲与老师单挑的片段,《喜剧之王》也用讽刺手法刻画了一群崇尚砍人、收保护费、敲诈他人的学生形象。“不可否认这些影视剧对青春期孩子的影响,尽管他们的生理已具备成人感,但是心理还是非常不稳定的,当他们的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的时候,就会以影视剧为蓝本做出位的举动,”吉林省妇女儿童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宋菲告诉记者。

在社会,书本、网络、影视作品中不乏刀光剑影的暴力场面,宣扬“以暴制暴”的江湖规矩,在潜移默化中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一些网站为了赚取点击率,纷纷把场面血腥的校园暴力视频放在醒目位置;在校园里流行一时的《死亡笔记》小说,描写的竟然是一名学生通过咒语杀死他讨厌的老师和同学。青少年好奇心重,模仿力强,很容易被这样的精神鸦片所毒害。

宋菲指出,最近十几年来,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动画片都对发育中的青少年形成了一种崇尚个性魅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正值青春期发育的孩子影响尤为突出。她说:“如今,由于学校素质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单纯化,使许多孩子往往出现心态失衡且缺少宣泄渠道,青少年持从众心态的越来越少、标新立异的越来越多,这无形中为频发的校园暴力埋下了隐患,归根结底是因为爱的缺失。”

在学校,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老师们过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成绩,而对其心理健康重视远远不够。不少学校没有心理课,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干预。2007年5月15日,广东电白发生一起校园凶杀案,起因就是几名同学曾向凶犯索要“保护费”,凶犯向老师反映问题,但未获解决。试想,如果老师重视学生的反映,第一时间过问,这起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宋菲认为,目前国内中小学校的健康心理卫生课非常滞后,不能将课程真正落到实处,而且应该对授课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宋菲认为,如今的青少年第二青春期普遍提前,甚至出现5岁女孩月经初潮、7岁男孩初次遗精等极端个案。虽然青少年们的生理发育提前了,但国内目前的性启蒙教育却一直没有及时跟进。尽管大多数小学已经开了健康心理卫生教育课,但基本形同虚设。

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教师秦喜亮认为:“校园暴力的出现不是偶然,就目前来讲,这些现象主要发生在90后的中学生中,虽然家长对他们宠爱有加,但是真正的心理关怀是很少的,加上他们自身世界观的迷茫和性格不健全,使他们的偏激特质被放大。此外,重应试教育、轻人性教育的学校同样是校园暴力的‘间接导火索’。”

“校园暴力实际是‘人格’的一种体现,这与病态心理无关,”宋菲说,尽管校园暴力是社会推进中的一个侧面表现,但如不加以重视并及时解决,它不断产生的负面后果甚至是难以预料的。

中国校园生命教育亟待补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郝麦收指出,校园暴力在国内中小学频发的现象背后,除了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外,同样暴露了当前家庭、学校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家长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调整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需要了。塑造子女健康的人格,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才是整个社会需要提倡的。”他说。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在诸如火灾、溺水、触电、爆炸、害等各种各样的意外突发事件面前无法应对,他们或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或缺少安全逃生知识和应急生存的技能,甚至出现小灾酿成大祸的悲剧。反思现在的中小学校园,不止一次地发生过楼梯踩踏伤亡事故,中小学生因为不堪各种压力而轻生的事情时有耳闻,校园暴力以及未成年人伤害他人性命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家庭、个体心理以及精神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否认的是,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或者是生命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学校教育对生命教育既缺乏应有的重视,也缺少有效的教育策略、教育方式。对广大中小学学生来说,生命教育是急需补上的一课。

如今从全国范围而言,大部分学校都是单纯地通过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的优劣,这直接导致所谓“差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相当一部分老师的变相体罚、言语讥讽等软暴力行为,也严重损害了部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在自我价值被否定的时候亟须给自己一个“冠位”――校园暴力亦大多出自这个群体,从这一点而言,马加爵、硫酸泼熊的大学生与他们具备相同的特质。

对此,郝麦收呼吁:“不要让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心理教育不仅应从学生抓起,也应从学校领导、老师抓起,毕竟他们的心理状态、对优劣的判断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因此,在整个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完善青少年健康人格,关注青少年的人性化教育,才是解决校园暴力的关键。”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9

关键词:亚文化;后进生;转化

中学后进生是指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以及行为表现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中学后进生主要包括三大类:学习后进生、思想品德与行为表现后进生、双差生。随着文化多样性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制度主流文化和校园亚文化都对中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社会学者波普诺对“亚文化”的定义为:“从广义上来说,亚文化通常被定义为更为广泛的文化的一个亚群体,这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亚文化的某种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中学生亚文化,即指在校园这个场域内,由学校制度主流文化与社会流行文化互动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内心诉求以及外在行为表现。对于中学后进生的影响主要从健康亚文化、中性亚文化与不良亚文化三个角度来探析转化工作。

一、中学校园亚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

(一)中学校园健康亚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

1.社团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变迁的逐步深入发展,时代和社会对于新的青少年一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国的教育目标和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社团活动是由学生自主管理,并按有关社团的章程来规范成员的行为,从而达到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实践能力和素质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迎合第二课堂的要求,社团文化在校园里蓬勃发展。

后进生对于社团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尤其表现为娱乐和体育性社团组织。在社团组织中,通过非强制性制度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后进生的高雅情趣,以及逐步认同规章制度,从而实现自主教育和同辈群体的互相教育。

2.节日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

校园节日文化包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外国传统节日以及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性的主题节日。校园节日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表现出来,有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集中参观活动以及集体。在校园节日文化中,外国传统节日即洋节文化作为校园亚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是显著的。如,愚人节、圣诞节、狂欢节、感恩节等,这些充满着异国风情的节日深深地吸引着后进生,有助于后进生发挥自己的潜质,开阔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二)网络中性亚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应用环境。网络文化是一种中性亚文化,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网络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文化给学生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学习手段,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以及非制度化约束的宽松学习环境。网络是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增长知识和才干以及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瘾的存在、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等。

由于网络文化的吸引、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后进生自身的原因,网络成为后进生新的生活领域。网络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素。如果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不进行及时的引导和不采取教育辅助手段,就会使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变得困难和复杂。

(三)暴力不良亚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

暴力文化属于不良亚文化的常态表现,以冲突和犯罪为主要内容。校园暴力是指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行为人,在校园背景下实施的暴力行为,包括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暴力攻击行为。

通过对兰州市4所中学后进生问卷调查的反析,后进生参与暴力行为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后进生在校园主流制度文化中难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内心诉求难以表达,在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后进生逐步参与暴力行为。正如丹尼尔・贝尔提到的:“如今,最大的压力被转嫁给年轻人。小小年纪就被迫要做出坚定的选择:在学校要考个好分数,进一所好大学,选择一个好职业。在所有阶段,他都被评估,而且,这种成绩评估成了他一生要携带的身份证。如果在变迁阶段(也就是说,升学指导、就业咨询时)不能提供充分的引导机制,就会造成明显的紧张压力,并促成年轻人脱离现有的体系。”其次,随着暴力传播媒介的越来越发达,如网络暴力文化、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暴力场景和画面,后进生获得暴力内容的几率增大,使其行使暴力行为的机会增多。最后,校园暴力行为的代价低,表现最明显的是师生关系之间的暴力行为。

二、结论与反思

重视影响后进生的校园亚文化,认真辨别与分析校园亚文化的性质,积极发展校园健康亚文化,实时有效地引导中性亚文化,抵制和有效应对不良亚文化。从制度和思想意识上,保障后进生转化的物质条件。

以后进生的生活场域为切入点,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转化合力。发挥各自的优势,给后进生的转化提供健康的现实环境。

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后进生进行合理分类,做到因材施教,走符合后进生自身特点的健康成长道路。

参考文献:

[1][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胡疆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校园暴力的影响篇10

【关键词】 校园暴力;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近年来,媒体报道全国各地的校园接连发生了很多打架、群殴等暴力事件,主要手段是扇耳光、拳打脚踢、用烟头烫、将女生衣服拍等,有的甚至将整个施暴过程拍成视频在网上传播。施暴者和受害者大多是在校学生,手段残忍,影响恶劣,让人震惊和气愤,引起了多方的关注,总理对此也做出了专门的批示。许多人发出这样疑问:学校是知识的殿堂,学生成长、成才的地方,为什么会频发如此残暴的行为呢?

一、校园暴力原因浅析

经有关部门调查,校园暴力事件多发生在初一到高一,尤其是初中阶段最为高发。分析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家庭教育缺失

如今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等长辈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成长,性格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显著,受不得委屈,脾气暴躁、自私、霸道、缺乏包容心,不懂得感恩,稍有不顺就大发雷霆。尤其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精力充沛,心智不成熟,敏感、叛逆心理比较强,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容易发生冲动行为。中学生的成长和青春期的平稳度过需要家庭教育的细心呵护和引导,但有部分家长没有重视中学生特殊时期的教育,往往只把照顾安排好他们的饮食起居放在首位,对他们的心理成长缺乏关注,和子女沟通交流较少。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传统的家长式管理,不能和孩子平等对话,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学生家长无法了解孩子的真实思想状况,造成误判。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思想、行为异常,没有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及时采取心理疏导等措施帮助孩子解决思想疑问,导致了孩子孤僻、偏执性格的养成。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家长教育简单粗暴或者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甚至有些家长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给孩子身心造成伤害,极易使其性格扭曲,产生暴力宣泄的心理。

2、学校教育单一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目前残酷无情的淘汰式教育,唯分数评价机制,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学生的命运和前途。学生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像进了竞技场,尤其在中学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竞争压力交织重压之下,学生容易造成情绪紧张、低落,厌学、压抑情绪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及同学之间的交往。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得不到学校、老师、同学、家长的肯定,就会产生自卑感、挫折感,对同学、老师怀有强烈的敌意,以小的矛盾和争执引发事端、施行暴力,宣泄不良情绪,通过极端的行为来引起大家关注和一些同伴的认可。学校的升学率是竞争的硬指标,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无力,大多数的中学也没有设立针对青春期的心理疏导课程和专职老师。老师面对在家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学生,惧怕管教学生时学生可能产生过激行为发生意外被家长追责,不敢对调皮捣蛋、行为不端的学生严厉管教,在他们犯错时往往迁就忍让,从而缺少了学校对校园暴力的严管重惩,助长了校园暴力的产生。

3、社会环境干扰

现代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思想活跃,他们热衷于网络,很多网络渲染的黄赌毒和暴力的不良书籍、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侵蚀着中学生不成熟的心智,部分学生模仿影视作品和网络虚拟的“侠客”、“英雄”、“古惑仔”’,争强好胜,置法律于不顾,崇尚暴力,对同学的言行稍有不满,轻则辱骂,重则群殴,感觉这样很酷、很社会,及大地满足了自己的控制欲,个别地方甚至发生群殴教师的恶性事件。有些报纸、网络媒体为迎合观众与读者追求感官刺激的口味以赚取商业利润,过分频繁地报道暴力、色情新闻,并且对施暴细节作详细描述,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更易仿效,极易导致校园暴行的发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现有法律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处罚不够严厉,特别是关于校园暴力界限不清,受害学生害怕被打击报复,往往忍气吞声,不敢向老师、家长报告,可能会遭受长期欺辱、殴打,反复的勒索、敲诈。被媒体曝光的暴力事件,虽然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学校的重视,但由于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往往得不到有效法律制裁,使得受害学生得不到安全有效的保护,发生的事件也起不到应有的社会警示作用。

二、校园暴力预防

1、家庭教育要到位

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第一教育场所,家长应顺应时展,为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关爱不溺爱,放手不甩手,对孩子加强爱和挫折教育,让孩子学会关心、包容他人,学会感恩,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沟通交流,如何摆脱逆境的困扰。针对学生青春期这一重要特殊成长阶段,家长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留心孩子的日常行为,发现异常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困惑,在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出现问题无力解决时,有条件的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摆脱烦恼,坦然面对问题和困难。

2、学校教育要全面

学校除抓好文化课程的同时,应把素质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行教育并重,学生的成人要重于成才。针对校园暴力的问题,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们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学校针对学校暴力应制定相应的校园制度,明确对该行为的处罚,老师要敢于对有品行不端的学生大胆管理,和家长加强沟通互动,让双方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在家里的所作所为,以便双方采取措施。针对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学校应开设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聘请心理专家授课,及时答疑解惑,加强学生心理的关注与疏导,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走出困惑。

3、社会治理要有力

校园暴力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为避免校园暴力带给未成年学生的身体尤其是心理不可估量的永久伤害,政府要强力净化网络、书籍、报刊,坚决杜绝暴力、色情等对学生的毒害,加强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取缔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出售不良报纸杂志的书报亭。针对校园暴力要制定的相关法律,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打击惩罚力度,让学生有对法律有足够的敬畏。对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暴力事件媒体不能只报道事件的过程,还应对事件的处理与惩戒结果及时报道,充分发挥媒体的正面舆论引导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谴责校园暴力的氛围。公安部门要对校园周边加强警力,重点巡逻,坚决维护校园周边环境,让学生的安全有保障,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会贤.校园暴力,是时候立法干预了[N].公益时报,2016-03-15.

[2] 孟庆林.一则《通知》引起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