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缺失十篇

时间:2023-12-15 17:54:01

死亡教育的缺失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1

一、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背景的呼吁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的来临,流行病的肆虐、自然灾害的侵袭,死亡成了人们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常态”。此外,失业率的逐年攀升给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使得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天灾人祸的突然造访,让人们和死神不期而遇。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死亡。然而,在我国,从古至今死亡总是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国人都把死亡视为不可触碰的禁区,避而不谈,更别提开展死亡教育了。实际上,死亡是每一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生存事实,对死亡的不同意识和领会,决定了人们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进而规定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场所,有责任,更有义务对医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是生命的重要内涵。一种健康的死亡意识,将帮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生的意义,更懂得劳动、艺术和爱的价值。在医学院校,正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之际,死亡教育使医学生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树立科学的死亡意识,进而逐步形成理性的死亡观。一种冷峻的死亡意识,让学生在对生、死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当下的校园生活,发奋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医学院校更加迫切地需要开展死亡教育。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医学生职业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是与生命和健康有关的工作,他们既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者,也是生命终结的送别者,更是生命健康的维护者。换言之,医务工作者是常和生与死打交道的人,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唤起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有助于矫正其对生命的不良认知及态度,提高他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生树立健康和科学的死亡观,克服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掌握处理死亡事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尤其是要学会对临终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临终关怀,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缓解医患关系的迫切要求。能够培养医学生的人道主人精神,提高其职业道德感,进而加强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屡见媒体报端,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患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传统生命观旨在强调医学活动中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而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可以使未步人临床的医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及可贵性,从而使其对生命产生敬W及爱惜之情,并能将这种感情转化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地建立一个健康、疾病和死亡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服务模式,以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以便于学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现状

(一)内容单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虽已广泛开展死亡教育,但总体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课程占据大半壁江山,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如死亡教育)却备受冷落,死亡教育的存在似乎是可有可无的。

从课程的开展形式来看,死亡教育的开展多是依托于某门专业课程,而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教材。如在医学院校中,只有在生命伦理学、护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有相关章节涉及到死亡教育的内容。

从课程的载体来看,即便是开设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课程教材也比较陈旧,规范性和针对性不强,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关注,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课程评价体系来看,对课程的考核只涉及到医学专业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和公共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如英语、政治、心理学、体育、就业指导等课程的评价,死亡教育不在课程评价之列。如此一来,因死亡教育不在成绩考核之列,医学生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对其自然不会重视。

(二)师资匾乏,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而死亡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需要有专门的师资队伍。死亡教育课程师资需满足以下条件:具备死亡学与死亡教育知识;具备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有同情心并热爱生命;具备临终关怀的实践经验;具备倾听、讨论、沟通的基本技能。阎可是,在我国的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甚完备和成熟。正因为如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没有接受过专业和系统的死亡教育知识,也不具备实践经验。

二是,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避讳有很大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影响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高校也不例外,这使得死亡教育这门课程更加不受关注。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虽涉及有死亡教育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内容单一、流于形式,师资匾乏,效果不佳。因此,我国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

三、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

(一)建设师资队伍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整个教育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在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能否收到实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而且也是医学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就死亡教育的开展而言,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首先对死亡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侧重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总之,医学院校的领导层应切实重视死亡教育,并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多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丰富教师有关死亡教育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教师到医院参与顶岗实习等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死亡教育对于医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增强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

(二)规范教育内容

在开展死亡教育的众多途径之中,最为有效和主要的形式莫过于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把死亡教育列人教学课程的时间比我国要早很多年。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教育内容有待规范。

为了让医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接受死亡教育,医学院校可以开设多种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死亡学、死亡哲学、死亡社会学等。此类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死亡意识,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化解对死亡的无谓恐惧,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心理和死亡尊严等,为以后的职业奠定理论基础,如医务工作者对病危患者的临终关怀,对器官移植的正确认识等。

作为“向死而生”的存在,生命的不可逆性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这种“由死观生”的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珍视时间和生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命质量。与此同时,也会使他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为以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三)丰富教育形式

1.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主题班会是指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教育教学或班级管理的有关需求,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为重要的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的组织者既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是学生。学校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开展死亡教育。例如确定一个与死亡教育有关的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辅导员或学生十部总结讨论内容,并记人班级日志。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会活动中。

2.以校园文化为依托

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和贯彻学校的发展理念;体现和贯彻文化发展的规律;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可见,关爱生命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理应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首先应该是一个尊重生命、推崇健康的地方。因此,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充分彰显这一学科特点,把死亡教育融人到校园文化之中。例如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和文化走廊的作用,将死亡教育融人其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职业素养。

3.以社交软件为平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青少年成了网民中的主力部队,网络媒体成为这一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手段。目前,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人手一机,机不离手”。在众多的社交软件中,学生最为青睐和常用的APP便是微信。学校可以“投其所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信息平台向医学生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还可以此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死亡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着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3

关键词:生死教育;生命;死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32-02

人的一生仿佛一场旅途,日日行进中,常常忘记了生与死这两个路标。偶然间由于亲友的离去或是灾难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被迫重拾生死的话题,然而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如何更好地生和死,皆为一般知识所不及。面对物质化的社会、无常的生命,当代中国大学生出现了生命困顿,主要表现在生命价值的缺失与生活意义的迷惘上。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被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却并未被视为身心都要获得成长的“生命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解复杂的数学题目,却难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生和死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须对死亡忌讳甚至避而不谈。生死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和死的探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生死并找寻生命的意义。在生死教育匮乏的今天,以生死教育为切入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唤醒大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需要

近些年来,从马加爵到药家鑫,从杀人到自杀,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的早逝及对生命的体验都在警醒人们不要忽视死亡,不要漠视生命。

生命是最基本的载体。人生的恩爱情仇、人生的理想抱负、人生的幸福苦痛都需要生命这个最基本的载体。而生命无论对于哪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这逝者如斯夫的时空之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之旅,没有人可以重新来过。面对遗憾的生命的选择,人们只能留下“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的唏嘘泪水。一旦失去了它,没有人能再活过来,没有人能活第二次。这里的生命不仅指自己的生命,也包括他人的生命;不仅指人的生命,也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生命。

生命原是人的最珍贵的价值。但一个活着的人的生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权力,是名声还是地位?面对死亡,人到底应该怎样活?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耗尽毕生心血、用尽一切手段去追求权力、地位、金钱、名声等等,甚至把这些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淮南王书》把这方面的思想概括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庄子也一再强调要“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相反的情形则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在庄子看来,生命与物欲是对立的,被物欲控制住的人是与生命的本性背道而驰的,因而是颠倒的人。我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上,人人必须为生存而奋斗,这一点决定了生命本身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忽视的必然性。但这些是不是真正生命所需要的?得到这些后真可以没有遗憾地面对死亡吗?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被自然界赋予了欲望和需求,正是由于这些欲望与需求社会才会前进,科技才会发展,作为拥有了生命的人,当然有权享受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但是,正如周国平所言,生命欲望和物欲是两回事。生命的欲望不仅在于物质的满足,更有安全、健康,特别是情感等需求,而物欲倾覆下的情感追求在今天尤为重要。

孔子说“未知死,焉知生”,我们也会有同样感触,那就是在看到有人生命消逝的时候,总是感触良多,生发出对“生活”、“生命”的感慨和重新认识。这种认识和感触,是正面的劝导和讲授所难以实现的。而现在大学生中常见的感觉生活无聊、肆意地挥霍生命等现象,也正表明着“生死教育”缺失。死亡是可怕的,但死亡教育不仅不可怕,而且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教育价值。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死亡教育也就应该得到正视,得到重视。通过生死教育,学生将学会思考生命,珍惜生活,承担其生命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义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使个体接受、认同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力求使外在于人的各种准则、规则内化为个体的一种需求。生死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当代教育应该注重和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更好适应“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专业技能传授,而缺失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生死教育通过探讨死亡甚至体验死亡的方式激发大学生注重生命价值,重塑生命意义。

生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促使大学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帮助大学生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问题,加深大学生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生死教育无疑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生命是顽强的、倔强的,可以在坚硬的石头上绽放生命花朵,而与此同时生命又是脆弱、无助的:疾病、车祸、自然灾害会须臾夺取鲜活的生命,此事古难全。当死亡悄然而至时,能否有正确的、积极的心态?能否为了生命未完成的、未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与死神进行殊死的搏斗?即使面对别人的死亡,我们也不会无动于衷,生命中爱的情感会被激发,除了对死难者的哀思、同情甚至帮助,我们还会反思自己的生命,什么是生命中被忽视而又不能舍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死教育为契机,以生死教育引发的情感感召学生对家、国感恩,唤醒学生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社会的爱,引导学生最终接受、认同外在的准则与规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于情感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理性理论的接受和认同比单纯理论说教更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三、应对国人(大学生)精神困境的需要

中国实用理性的精神使我们从来都不会忽视脚下的事情,由于信仰缺乏、有一段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社会经济的转型,我们今天看到触及道德底线的事情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是人之为人的责任与义务观念确立。20世纪80年代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人们开始强调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伴随经济体制转型而来的是文化视野的开拓、网络社会信息的爆炸,传统文化逐渐消亡、被人们遗忘。传统文化被丢弃后,道德滑坡日益显现,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举手之劳的善举在今天竟变成一种奢望:比如摔倒老人要不要扶的讨论,比如路过受伤的小悦悦却不施以援手的18个冷漠的路人……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的调控下,毒胶囊、毒酸奶让人们流着泪自娱着“2012皮鞋很忙”……当国人发出“中国,请慢些走,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等一等你的人民”的呼吁时,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道德的重建于今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传统文化在一段时期被割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仍然很艰巨、正在进行;完全以经济为主导的弊端日益显现;那么,在今天,什么可以担此重任,成为中国人新的精神支柱呢?在此背景下,感性、情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给予人们新的启示。李泽厚的思想颇具代表性,如其所描述:“‘不知何事萦怀抱,醉也无聊,睡也无聊。’如此偶然人生,如此孤独命运,怎能不‘烦’、‘畏’?但与其去重建‘性’、‘理’、‘天’、‘Being’、‘上帝’、‘五行’等等‘道体’来管辖、统治、皈依、归宿,又何不就皈依归宿在这‘情’、这‘乐’、这‘超时间’、这‘天人交会’,总之这‘故园情意’中呢?”[2]

生死教育实际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生特别是死为切入点唤醒高校学生的情感进而升华为道德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具有个性解放、情感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并超越时空的局限,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死的恐惧进而引发的对生的珍惜的情感嵌入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在《与梁燕城的对谈》一文中,当李泽厚被梁燕城问及最后的信念时,李泽厚回答曰“是情感”。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情感,包括人与上帝的关系,最后还是一种情感问题。”[1]这种观点可能有所偏颇,但其对于今天思想道德教育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今天社会转型期间,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传统美德正在被一部分人遗忘;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方面的教育也不完善。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则可以促进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针对的是科技发达、物质富裕时代“人生观的虚浅与道德的沉沦”的一味精神良药和情感的寄托。人们对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我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死问题,常无法真正了解,而衍生出许多不尊重他人生命与自我伤害的事件。生死教育的推广虽因自杀、杀人而始,但其最终目标却并非偏重于“自杀防治”的主题,而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

参考文献: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4

鲜花是灿烂的,人生是美好的,可是,再美的鲜花也有枯萎的时候,再靓丽的人生也有终结的时候。既然人的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应当学会正确面对它。

不可否认,中国是一个讳言死亡的国家,好像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而西方一些国家,常常会让小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这就是一种“死亡教育”。于是,西方人面对死亡总显得坦然,会提前写好遗嘱,把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相对于他们,我们的“死亡教育”,却是一片空白,人们除了直观地从生活中接受一些死亡实例的感性教育外,很少有其他的“死亡教育”,这对公民整体认知世界,全面认知人生,无疑是个缺憾。

四季更替,新陈代谢,这是社会的正常现象,通过对公民进行“死亡教育”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让公民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伤亡事件的发生。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正如鲁迅所言,让孩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乃至敬畏生命,是为人父母者应当尽的责任,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甚至全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其次,在时空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标示和衡量生命的指数除了长度,还有宽度和内涵。当遭遇重大疾病和自然灾害,生命回天乏力时,了解了人生的要义,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减轻家人因失却亲人而带来的痛苦。

“死亡教育”又是一个敏感话题,在具体教育中,要注意方法。可以通过讨论死亡话题、开展死亡游戏以及渗透临终关怀等形式,让公民认识生命、领悟生命、珍惜生命。一些学校和组织通过举办烛光晚会来悼念此次汶川大地震中的亡者,就是进行“死亡教育”的一个好形式。震灾过后,还要在更大范围和更多人群中开展这项教育。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5

【关键词】生命观;教育;校园;意外事故

所谓生命观,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对自然界生命的态度,包括对自己生命的态度,和对他人生命的态度,甚至包括对自然界一切存活生命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存在论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根本与基础就是个体存在,但是个体存在的意义在于生命,只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发挥个体的最大价值。我们立志实现社会主义的最高形式--共产主义,在那个社会,每个人才能达到一种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境界,彻底解放人性思想,生命观的体现,追求生命的最大价值化,生命的状态与生命质量达到极致。我们都在追求这个理想的社会,追求生命的自由,生命的质量。

一、“象牙塔”里生命观教育的缺失

就中国的教育而言,我们一直都是应试教育,一个学生的素质高低往往是以这个学生的成绩为主,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加强,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是教育内容还是以升学而展开,基本上忽视了对生命本身的教育,所以校园事故越来越频繁,孩子们的心里越来越脆弱,面对社会的压力不得不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对待生命,生命的陨落让我们痛彻心扉,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一大遗憾。慢慢的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生命观教育,这是血的教训提醒我们的,我们应当重视。据教育部,公安部队北京、上海等十几个城市的调查,全国约有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这一数据让我们为之一震,我们对中小学生的生命观的教育缺失使得这些孩子丢失了自己的生命。联合国公布统计,2006年至2011年间,日本大学生死亡原因最高的为自杀,占全体死亡人数的51.6%。2007年5月23日的一份生活报曾报道,“哈尔滨20天内39人自杀 至少四分之一是大学生”。大学生自杀的消息频频发出,这骇人听闻的消息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我们一直在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观念教育--生命观教育,这本应该是从娃娃抓起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因为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不懂的活着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质形态,面对社会的压力,极大的心里不平衡的发展让他们觉得活着了无生趣,选择自杀,高空坠落或者割腕自杀,亦或用安眠药解决了一切。这固然是逃避,没有社会负责,对自己甚至父母负责。这给我们带来的是血的教训。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的呼吁:生命观教育是对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必须加强的教育。

在我看来,生命观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不懂得珍惜生命,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主要原因,生命观的缺失让大学生觉得在这个压力山大的社会,走向社会很难,在社会上闯出一片立足之地更难,死亡或许更轻松的解决一切,因为他们不知道,生命除了挑战还有机遇,还有情感的牵绊,活着才有希望;他们不知道,在绝境面前也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所以我们等待;他们不知道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工作岗位的缺失让他们竞争的头破血流,于是出现了复旦大学的饮水机投毒事件,北大的铊中毒事件,北科大女生酒店内杀害同班同学事件,他们极端的认为投毒杀死对手,可能只为少了一个竞争者。这不单单是生命观缺失的表现了,更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面对这种种事件,我们怎么能不痛心疾首?

二、加强生命观教育迫在眉睫

生命观不能自发的形成,即使自发形成也是不完善的,大学生是即将面对社会的群体,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大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医疗压力、情感压力以及各种竞争的压力等等。2008年,一个高校学生曾经在广州15间高校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当问到有没有轻生的念头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承认有过自杀的念头,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那么那些自发形成的生命观或许就不能解决大学生目前面临的问题了。因此进行生命观的教育就成为了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呢?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首先是一个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以人为中心,充分认识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转变思想和观念不仅应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应该加强实践性教育。一是以学校为主,增加思想政治课关于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带领学生认真研究马克思生命存在论。二是应该开设各种形式专门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体会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生老病死的发展,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生存,必须认识这个社会的生存的定律,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存的能力不仅仅限于自己这一块小的天地,生存的压力固然大,可是总有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善待挫折,勇于面对困境。生活幸福的人往往都会觉得生活的美好,因为他们有奋斗的目标,热爱生活掌握生活技能树立正确的目标,有奋斗目标是一生的财富。三是利用媒介进行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参观监狱,与刑犯交流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死亡接触,感悟死亡的可恶。

三、结论

生命观教育的缺失让我们承受了血的教训,历史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压力会增大,我们不能等到生命受到自己威胁的时候才知道生命观教育刻不容缓,“象牙塔”里的生命观教育已经滞后了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命是存在的,独特的,是需要负责任的,超越生命,在未知或者已知领域活出精彩,因为人生下一个转折谁也说不定,总之希望教育观缺失这一问题能够引起业内人士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戴曦.高校生命教育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5.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6

关键词:死亡教育;原因;内容;意义;途径

生命是脆弱的,尤其是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成千上万条生命在顷刻之间便会消失,留下的只有亲朋好友无尽的伤痛与悲哀。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在与自然的战争中成为胜利者。既然如此,人类所能做的一方面是应该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的紧急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具有面对生命和死亡的正确态度和观点。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珍惜生命的想法,但应该如何珍惜生命则是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究其原因,和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关系。死亡教育,又称优死教育,是指“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当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简单地说,死亡教育就是在全社会普及死亡知识的过程。死亡教育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并由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为了现代中国人的共识。死亡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需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死亡教育依托于死亡学这门新兴学科,而死亡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因此死亡教育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虽然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但根据国外死亡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我国死亡教育还处在开创时期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死亡教育还只适宜在基本的层面上展开。

死亡基本知识教育。死亡基本知识主要是指,死亡的概念、定义和死亡判断标准,死亡的原因与过程,死亡的不同方式及死亡方式的选择,人类死亡的机理,死亡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思想家对死亡问题的基本探讨,与死亡现象有关的人类活动等。死亡基本知识教育可以让人们初步认识和了解死亡,近距离接触死亡,形成对死亡的客观、一般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死亡不可怕的观点。

死亡与生命辩证关系教育。人们习惯于把死亡看成外在的、陌生的和对抗生命的东西,但这样的认识割裂了死亡与生命的辩证关系,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死亡现象及其本质。正如德国现代神学家云格尔所说,“就人的生存而言,死不仅是全然陌生的,它同时是我们最切身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生命与死亡是辩证统一的,有多少生命现象,就有多少死亡现象。我们成为人类生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必死的命运,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死辩证统一的观点,以生来看待死,以死来看待生,坦然面对生与死。

死亡心理教育。死亡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死亡态度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不同群体的死亡态度,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二是临终死亡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帮助人们了解人类个体在临近死亡时心理的变化过程,帮助人们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三是家属居丧悲伤与辅导,帮助死者家属尽快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四是对“死后世界”的教育,使人们明白死后世界在物质转换上和在精神上存在的意义,消除人们因为死亡产生人生无意义的心理。

优死教育。死亡是属于生命的,优死与优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优死教育就是要求人们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死亡。优死教育一是帮助人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二是要人们优化人死后的仪式活动,尽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避免出现因个人的死亡而损害和降低其他家庭和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情况。优死教育要人们以良好的心态来关注死亡现象,正确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死亡。

死亡权利教育。生命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因此人对生命的处置权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人的死亡权利是相对的。死亡权利的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到,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人们不能随意行使死亡权利来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人们死亡权利的行使恰恰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如在患严重疾病导致生命质量严重下降,而根据现有医疗条件又无治愈可能的病人,行使死亡权利是维护生命尊严的有效方法;行刑者处置死刑犯人,也是对他人生命和财产的有效保护。

死亡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生命。死亡教育“帮助个人了解死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死亡教育不仅仅在于要人们认识到死亡对每个人类生命的真实性、客观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还要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和现在。死亡教育对于健康的生者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临终者来说,死亡教育仅具有“死”方面的意义,而已经无助于他们的“生”;只有对于生者,死亡教育才具有“死”与“生”的双重意义。

死亡教育促成人们对死亡本质的正确认识。死亡是什么,这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关于死亡本质的难题。原始死亡观把死亡归结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自然死亡观把人的死亡等同于其他事物的消亡;宗教死亡观和唯心主义死亡观则否定死亡的终极性,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转换的中间环节。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回答死亡本质问题上,虽然肯定了死亡的客观必然性和物质消亡性,但由于他们不能科学地、合理地把握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因此也没有正确地回答死亡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与精神、社会与的人辩证关系角度出发,主张通过死亡现象去认识和把握死亡的本质,提出了死亡本质社会性的基本观点,为我们认识死亡的本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死亡首先是一种物质现象,但其最重要的却不是物质性,而是社会性。死亡的物质性只是它的表象,社会性才是它最深层的本质。死亡教育使人们正确把握死亡的社会本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和死亡现象,从而把死亡理解为一个社会性的事件。

死亡教育是使人们完整理解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人来说,生命只有一个。因此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在个体的层面上,每个人都有唯一的生命,这唯一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在这一点上,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多只有量的差异。但在社会层面上,人的生命是却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一旦与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高质量的生命,应该是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多而大的生命,其社会价值为正;反过来,低质量的生命是个人索取大于个人的社会贡献,其社

会价值为负。死亡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死亡教育还要使人们明白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确定一个人生命质量高低的标准和工具。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凸显生命存在的意义,也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死亡现象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死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死亡观是人们正确处理与死亡有关的各种关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人们才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也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有限生命的价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死亡教育有助于消除和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常见、最深刻的恐惧之一。人类为什么恐惧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死亡。当我们不了解死亡的时候,它就是悬挂在人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使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而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认识和把握了死亡的本质后,人们就可以想办法去超越它,否定它,甚至坦然地接受它。死亡不应该是一个人们恐惧的对象,它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死亡,生命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明白了生命和死亡的包含关系,人类也就最终会像对待生命那样来对待死亡。

死亡教育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每个生命的普遍教育。死亡教育应该成为人生的全景式的教育,因为人在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机会面对自己的死亡,但却在人生的所有阶段都要面对无数他人在不同时期的死亡,并且我们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死亡。因此死亡教育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它是一种准备,可以避免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死亡教育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的针对性,这也就决定了死亡教育不可能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具有多样化的途径与方法。

死亡课程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数以千计的大学将死亡教育列入教学课程。死亡课程教育应该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在中小学,我们可以开展生命基本知识和死亡基础知识的常识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热爱、珍惜生命的生命观和死亡客观性、必然性的死亡观;在大中专院校,我们既可以开设死亡学、死亡哲学和死亡社会学等专门课程,让大中专学生系统地接受死亡教育,也可以把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中,让大中专学生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死亡机构教育。机构教育是死亡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其对象是广大社会成员。机构教育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建立的死亡教育的管理和宣传机构,并由国家提供资金、人员、物资等开展规范性的死亡教育活动;另一种是非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一般由民间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组成,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社会的捐赠。根据教育对象和紧密程度又可分为四类:一类是针对健康者的死亡教育组织,比如日本的“生与死思考协会”;第二类是针对临终者的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临终关怀机构;第三类是针对临终者的非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民间组织的抗癌组织等;第四类是可以设立死亡教育方面的咨询机构,建立死亡教育电话专线,聘请死亡教育专家提供死亡教育方面的服务。

死亡舆论教育。舆论教育是现代社会死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死亡教育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借助于舆论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死亡教育的舆论阵地。报纸、杂志要约稿或积极刊发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文章,出版社要积极出版死亡教育方面的专著,广播电视也应该制作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专题节目,其目的就是要使更多的现代人接受“死亡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并同时认识到死亡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真正使死亡教育成为现代人受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7

[关键词] 家庭暴力;女子教育问题;问题归因与解决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025-1

中国的女子教育发展之路可谓百转千回,历尽艰难,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笔者发现了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深入的剖析家庭暴力的成因,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关乎女子教育问题的成因。本文将以家庭暴力为切入点来研究女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及解决的策略。

一、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

家庭暴力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女性,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精神肉体受到摧残。这其中又突出显示出了我国女子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女子教育目标期待的偏差。在倡导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今天,女子教育的目标仍然是培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全能式女子,并且要有“从一而终”的观。这两点还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女性的,多少家庭暴力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女子教育内容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女子人格认知教育的缺失;2.女子地位认知教育的缺失;3.两性生活教育的缺失;4.死亡教育的缺失。

(三)教育方法不当。经常听到“要听话”、“要省心”。这种“听话”与“省心”的教育方法抹杀了孩子“初生牛犊”的“闯劲儿”以及对新奇事物的探索,使之过早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归因

家庭暴力的成因多种多样,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父权制”、“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造成的。

从远古的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女性开始沦为男性的奴隶和附庸,受到社会的种种限制,比如“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汉代班昭所撰写的《女诫》与刘向撰写的《列女传》就是对“三从四德”“和“从一而终”的标准的具体阐述,这使得当时的女性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

辛亥革命以后,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思想体制才逐渐形成。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宣布了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也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渴望解放天性,向往新生活的女性走出家门,勇敢的争取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妇女尽管走上了劳动岗位,在法律上拥有了与男子‘同工同酬’的待遇,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在思想观念的深处,男人依然将妇女视为自己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大部分的妇女也依然对此予以认同。”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已经使她们不认为这种教育是对自身的一种禁锢,一种毒害,一种不公平的存在,而是一种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规范和要求。

三、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他人教育。1.家庭教育策略。我们经常听到“某人真没教养”,这里的“教养”就是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孩子的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顽强拼搏的精神。2.学校教育策略。女子教育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学校教育就要做到:积极构建性别平等观念;将减压、生命与死亡教育融入教学,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与人沟通及自我调节的能力。3.社会教育策略。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社会提供有别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学习平台,供人们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都需要学习者将其内化为适应其自身的一种认知模式。在接受外在教育的同时,女性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1.女性自我地位与人格认知教育。女性自我人格教育关乎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女性要从了解、接受及肯定自己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依附他人;在家庭生活中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经营好婚姻,处理好家庭矛盾。2.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重视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对解决婚姻生活中的家庭暴力问题至关重要。“生命教育强调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就必然无法回避生命的另一极――死亡,有生有死,人生才算完整,我们可以通过生命孕育、成长、衰落、死亡的自然历程,体悟生命的珍贵,意识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权力,同时还负载一定的责任,从而使个体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与赞叹,唤醒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只有当婚姻中的个体意识到生命弥足珍贵时,才会更加的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3.终身学习。中国有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朴素的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女性更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点亮生活。在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完善中,女性会更有勇气向暴力说“不”,更有智慧的去处理家庭矛盾。只要坚持下去,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的那句‘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就会被现实彻底。

参考文献: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2]吴艺.生命视域下死亡教育反思[J].学理论.2010,(3).

[3]乌尼日.性别文化中的冲突与嬗变[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5).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8

关键词:生命;道德;教育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多种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机会增多了,任何一个国家都将遭遇文化多元的境况,都会面临如何构建多元文化境遇下的社会伦理问题。其中,生命道德教育的伦理问题凸显出来。

一、生命道德教育的理论定位

(一)生命道德教育的含义

所谓生命道德教育,就是进行整体人生的塑造,是回到生命之中,追求生命真谛,帮助人们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有限性、开放性、感动性,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培养人的个性、完善人的人格,实现生命价值,形成生命理想,绽放生命意蕴。它决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知识的教育,而是上升到人文关怀层面的伦理教育,是对当今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

(二)生命道德教育的特征

1 人本化

道德的人本特征决定了生命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理论。倡导符合人的生命本性的活动,尊重人的生命与尊严,强调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都是对此的尊重。”生命道德教育关心的是一种新的存在主义,一种能对加强自我治疗提供支持的人的存在主义,他能在人们面对现代生活的困境及其焦虑时提供支持和指导。

2 体验化

体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也是追求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焕发生命动力、走向生命超越的方式。“体验不到生命活动释放的和意义所在的人,就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表现;而愈是感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人就愈会热爱生命并使生命表现出最大的意义。”由于体验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生命道德教育就有义务提高学生的体验能力,帮助学生发现、挖掘这种体验,并逐步引导学生生命体验的升华,生成新的生命感悟。形成人生的智慧,净化成人生的幸福。

3 生活化

任何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最终都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通过人的自主、自觉的实际道德生活才能体会到道德对于个体的重要意义,使人充分领略、享用道德的价值。正如陶行知所说“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0生命道德教育,从生活中取材,用学生身处其中的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富有生命道德意义的生活事件来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引发道德思考,进而催生出相应的道德行为。

二、生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人性化的事业,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了解生活,丰富心灵,培育灵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事例并非如此。

(一)人生前途、人生信仰的缺失

许多学生的人生意义已经迷失,不少学生产生了自杀念头,甚至有些学生曾经试图自杀。有一项针对某市516名高中生的调查显示:对于自己目前的状态。有9.32%的学生感觉“郁郁寡欢”,7.45%的学生“深感自卑”,35.40%的学生感觉“忧虑担心、心事重重”,9.32%的学生感觉“苦恼烦躁、行为反常”,只有24.22%的学生感觉“心情愉快、无忧无虑”,还有1.429%的学生是其他感觉。对于他们的前途,只有53.37%的学生“充满信心”,而“感到渺茫”“悲观失望”或“担心害怕”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9.82%、3.07%、1.963%,还有1.043%的学生“没有考虑”,另有3.68%的学生选择其他。而另一项针对上海市24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被调查人群总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4.39%,认真的自杀意念为15.23%:而且,自杀意念随年级上升而升高。小学五年级为18.16%,初中预备年级为19.77%,初一为23.69%,初二为23.44%,高一为31.88%,高二为37.93%。以上表明很多青少年人生信仰的缺失,生活无目标。

(二)人生价值观的迷失

人失落了,我们就无法找到一个固定的支点去建立文化与人性的平衡。人以外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形成文化与人性的真正的和谐。只有人以及人的历史才是我们走才出文化苦旅与文化困惑的唯一途径。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0年的调查,有14.2%的青年崇尚“有钱就有一切”,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手段,能挣到钱就是好样的”青年占6.6%,另有9.3%的青年认为“人生短暂,当及时行乐”,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青年为5.2%。以上表明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青少年巾于价值观的功利化,带来人生意义的危机和人生价值的贬损,这些都导致了生命存在的无根感、孤独感、漂泊感等。

三、生命道德教育的伦理建构

(一)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是生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一些有关生与死的哲理分析和实例,引导青少年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经历,体会生的可贵,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凡是有过亲人或朋友死亡的痛苦经历或个人曾亲临死亡边缘的青少年,对生活的态度更乐观和蔼,更懂得如何去善待他人,珍惜身边的人,更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亲情、友情的温暖,尊重他人的存在,甚至爱屋及乌地普及到其他动物的生命。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死亡教育”引导学生感悟思考,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有所认知。介绍死亡知识,体验死亡感受,让青少年亲自扮演死者、伤者、孤儿等,从情感上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景,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爱生命。让青少年认识到所有的人都是大自然运作的一个微粒。也可以让学生参观殡仪馆和医院临终关爱病房,让学生体验生命与死亡,生死经验是完善青少年人格修养的一剂良方。

(二)情感教育

生命道德教育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工作,因为它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需要情感关怀的人;它还是一种良心工作,因为它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都很难以明晰的、标准化的方式进行控制和评价,需要教师同自我的道德意识去加以调控,加以自律。对学生而言,教师情感的流露可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和畏惧心理,从而走向成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最好的例子。教师充满期望、赞许的眼神和微笑的表情,对学生而言都是莫大的激励。教师的微笑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生命本身具有智慧和力量,它需要一定的条件给予支持方能显现.生命道德教育就在于为之提供有效条件,通过赞美、肯定式激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近年来,大学生轻生、自伤事件时有发生,生命教育由此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方兴未艾的话题。

当今社会受到急功近利的文化、应试教育的体制及升学主义的影响,学校、社会重视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轻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与引导,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生命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学生对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存在种种片面、零乱甚至矛盾错误的认识。高职学生是被普通高校淘汰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成绩不佳。当成绩成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时,对于学业成绩不理想、不善于知识学习的高职生而言,学业的失败、人性的压抑使其看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觉得生活是无趣的,生命是受压抑的。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生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开始自觉地思考人生,感受生命存在之价值。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何价值?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成为他们经常拷问自己的话题。矛盾和冲突由此产生,部分高职生迷茫、困惑、挣扎、颓废,漠视生命乃至践踏生命。因此,对高职生尤其需要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人的一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笔者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形式——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包括阅读、角色扮演、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想象、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通过师生间的分享与讨论,产生碰撞与共鸣,使学生学会转化、战胜消极的情绪体验和错误认知,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生命的意义因人因时而异,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生活于宇宙之中、世界之上,要靠自己的实践发现生命之真,领悟生命之善,体验生命之美,不能靠他人的说教。学生的生命及其体验的生成基于学生生命活动、生命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展开。只有通过学生切身体验获得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与传统的说教相比,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互动分享——觉察反思——整合运用”的技术路线,由教师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亲历,产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通过师生间的分享和讨论,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转变认知、改变行为的目的,其鲜明的亲历性和自主性、独特的个体性、丰富的情感性,使体验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心灵。这是一种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引导、自我成长的过程,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验式教学是生命教育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内容

人生包括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两个层次,因此,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应包括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两大层次。

(一)生存教育

生命存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载体,生命活动创造价值的前提是生命的存在。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只强调创造人生价值而忽视生命存在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加之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业之中,根本无暇领悟生命之重、欣赏生命之美,因而漠视生命,对生命缺乏敬畏之情,进一步导致践踏生命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生命教育首先应是生存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主要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命意识教育的实质是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具体包括两个层面:(1)主体生命意识,即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2)客体生命意识,即敬畏、尊重他人乃至世间一切生命体。应通过生命意识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要热爱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诞生是个奇迹,要敬畏生命;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世间一切生命体是共存的,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他人乃至世间一切生命体。

死亡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的话题一直是被避讳的,这种回避态度使得学生对死普遍缺乏科学认识,充满恐惧感或神秘感。有的学生将死视为解脱,碰到一点挫折就轻易选择轻生;有的学生则因为害怕死亡而导致各种神经症。因此,对高职生开展死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很有必要。死亡教育包括三个层次:(1)了解死亡及其意义,既明白死亡之重,又能正确面对死亡,懂得死是生活的终止,但生命可以永存,消除恐惧、焦虑等消极心理;(2)当面对重要他人死亡时要有心理上的准备;(3)向死而生,要为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而努力。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背景;途径

Analyse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ZHEN Cheng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Qingdao Shandong 266427,China)

【Abstract】The primary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people's lif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 reform feel that education should respect for life, care about life. How to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more knowledge of life and the ability to save lives.

【Key words】Students;Life education;Background;Way

0 引言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研究发现,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近年来,各地高校也相继发生多起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2004年2月,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忍杀死四名同学,震惊全国;2011年3月17日,广西某职业学院大一男生符德壮割喉自杀身亡……

一连串的危机事件,暴露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增强高校德育的生命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当务之急。

1 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1.1 从生命角度透视,教育应关注生命价值和人性的完善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遗憾的是,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一些大学生生命情感发育不足,容易陷入精神迷惘和意识危机,从而处于和自然、社会、人自身矛盾的困境焦虑中,导致大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1.2 受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缺乏对死亡的理性认知

我国现行的教育中,死亡教育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而对死亡教育的理论探讨更为薄弱。对于死亡,学生普遍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也使大学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

2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阶段仍是确立人生目标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然而每个人最需要的生命教育,却一直被严重忽视。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当前的第一要务[1]。

生命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生命教育。从家庭方面,任何一个父母都无法接受孩子的离世,所以学生选择不负责任的自杀,会对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从社会的角度讲,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及精力是巨大的。所以一个大学生的流失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害。

2.1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一些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2.2 开展生命教育是由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期”,大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耐挫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实际,从而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

3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近十年来我国的生命教育涵义、生命教育的途径、生命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还需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2]

3.1 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效。高校可通过法律讲堂、法制观念宣传片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主体及法律至上等意识,使学生知法、懂法,从而有效降低甚至避免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

3.2 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中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孝德教育、道德教育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促进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

3.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逐步锻炼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模仿先进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深入社会体验民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培养生命情感。

3.4 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

教育工作者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新的知识和方法,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使思想道德教育更易于学生接受,更有实效。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