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优缺点十篇

时间:2023-12-15 17:54:02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1

十报告指明,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就资源面临的形势来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都在快速上升。我国的GDP总量不到世界的10%,能源消费总量已占世界的20%。能源和矿产资源固然可以进口,但也不是无限制的。水资源是不能进口的。全国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城镇人口刚刚过半,但657座城市中就有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解决城市缺水,无非是两条路。一是调水,这自然可以缓解少数城市缺水状况,但无助于缓解全国水资源总量不足矛盾,且易带来其他地区未可预知的生态系统问题。二是超采地下水,但会带来地面沉降及其未可预知的地质灾害问题。全国地下水超采区400多个,超采区面积已达19万平方公里。全国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地区达到7.9万平方公里,发生地面沉降的城市超过50个。北京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面积占到北京平原面积的1/3。如果我们再不警醒、再不自我约束,仍是不断扩大资源消耗量,今后要面对的,很可能不再是简单的资源短缺问题,而是经济社会的灾难问题了。

就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来说。虽然“十一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减排目标实现了,但全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水污染仍然严重,城市灰霾天气增多,土壤污染面积很大,因环境而起的频发。生态已出现系统性退化严重,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的情况都很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灾害频发,部分国土不仅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甚至成为动物、植物难以生存、生长的空间。

出现资源约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但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很多地区在推动发展中主要立足于速度,实行速度优先,没有切实确立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没有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从而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所致。“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约优先的原则,对限制开发区域提出了保护优先的原则,但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

党的十强调提出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十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自然就包括把这一方针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中,都必须遵循这一方针,投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都要坚持这一方针。经济发达地区应当如此,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应当如此。

什么是节约优先?很多人可能认为,单位产出或单位GDP资源消耗强度降低就是节约。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节约,就是省减、限制、约束。资源的节约,一是要降低资源消耗强度,二是要减少或控制资源消费总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全面节约、全过程节约,才是真正贯彻了节约优先。“十一五”规划执行的结果证明,仅仅提出能源消耗强度这一指标是不够的。因为这一指标的缺陷在于,只要加快速度,把GDP这个分母做大,能源消耗强度就可以降下来,但能源消费总量还是控制不住。“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基本完成了,但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却由计划的2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32.5亿吨标准煤。基于这一认识,十报告提出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在节约能源方面,既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更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在这里,删除了“十二五”规划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合理”两字。表明了十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决心。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2

【关键词】可再生资源;建筑;经济政策

我国有大量的可再生资源,但是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少。通过将可再生资源和建筑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可再生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也专门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来支持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例如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经济政策的作用比较明显但是还需要大规模的推广。

一、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不够完善

政府在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中的配套措施和政策还不够完善,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支持力度不够。有的政府部门虽然提出了一些支持性的文件,但是缺少政策的完整性和关联性,仅仅就某一个方面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制定的支持政策,缺少必要的操作细则,或者在现实中难以操作,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西方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中都经历了财政刺激的政策,在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提高适当的经济政策来规范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在可再生资源的建筑应用中还缺少足够的立法保障和政策引导,仍然处于建筑设计标准建立和完善的阶段,配套政策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操作性比较差,影响了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2.相关的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

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可再生资源建筑的效果技术措施,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设计应用,以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等技术措施,对于促进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标准和图集不完善,缺少对高层建筑可再生资源应用的一体化设计标准等,影响了可再生资源建筑在市场中的应用。同时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可再生设备的安装和应用,建筑开发商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应用不够热心,也影响了可再生资源的推广。

二、可再生能源建筑中的经济政策分析

1.加强财政补贴

国家可以通过对技术的投入来支持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推广、示范以及研究单位提供相应的费用补贴。为了促进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当通过优惠贷款的措施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为了对可再生资源产业的支持,从2001年开始对利用生活垃圾来生产电力、以及利用其它工业垃圾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实行了增值税退税的政策。对于利用煤泥、风力进行发电的企业也实行了减税的政策。目前在可再生资源的经济政策激励中大多是采用低息贷款、税收优惠以及补贴的形式来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国外是通过对购买可再生资源设备的个人给予税收优惠的措施来实现,和国外相比由于我国的个人税收的方式不同,这种方式在我国难以实现。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我国在2006年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了政府应当设立财政资金来支持可再生资源的应用。

2.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可以增大增值税优惠的范围,将优惠对象扩展到生产可再生资源设备和技术的企业中。同时按照我国的企业税收办法,对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的政策进行细化,对于开发可再生资源应用的建筑项目进行免税,对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在计税时应当给予优惠。对于消费者来说,当购买可再生资源的业主可以按照投资的比例进行税额优惠或者减免,对于固定资产可以进行采取加速折旧的部分。对于购买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的消费者可以给予契税优惠,为了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可以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部分优惠金额。为了保证政策的公开和透明,建筑开发商一定对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应用中的成本进行公示。

国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来促进可再生资源建筑的应用,通过设置专项资金达到对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在资金方面的稳定支持,同时又可以促进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在市场成熟之后,资金可以由逐渐的转向购买可再生能源的消费者,可以通过采用便于操作的定额补贴的方式来带动市场的发展。贷款贴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激励政策,贷款贴息是由企业或者个人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时,由政府财政来支付其部分或者全部的贷款利息,投资者复杂贷款和剩余利息的偿还。贷款贴息政策具有引导性好、风险低以及激励效应大等优点,可以避免财政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的初期可以给予开发商一定的优惠贷款,通过培育市场,当市场中有足够多的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工程之后,可以对于低收入家庭在购买可再生资源建筑提高贷款贴息,使政策逐渐的转向市场上的消费者。

三、结束语

为了使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由初期的示范阶段逐步的进入到大规模的推广阶段,其中的经济政策刺激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其它国家在促进可再生资源应用和发展中的政策,大都是通过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实行。因此我国在推动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的过程中也应当做好政策的配套操作,制定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细则,不断的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经济刺激政策。完善对可再生资源企业的认证和建筑应用标识制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应用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3

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其中《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与实施对于从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另外,我国还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约束性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低碳发展的决心,也为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

但是,我国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首先,中国的有关立法在体系上并不完善,如石油、天然气、原子能等主要领域的能源单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时也缺少能源公用事业法,这会导致能源与环境相协调的作用领域不够全面;其次,由于中国法制建设中“易粗不易细”的传统,现有的能源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这也是导致中国目前环境执法(包括能源领域)效果不佳、环保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另外,法律、规划规定的执行措施上虽然也涉及到税收优惠、补贴等奖励手段来激励公众与企业自愿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但是却没有规定细化的奖励手段与程序,导致在现实中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我们认为,我国的低碳经济法律体制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制定法律法规,限制高碳产业。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分类别制定法律法规,如《绿色采购法》、《家用电器回收法》等。对高耗能产品设定强制性的节能标准,严格限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确定地区性温室气体总的排放上限,列出排放实体清单,分配给每个部门或企业在相关承诺期的配额数量。这些措施会将产品的资源环境成本内化到市场交易中,严格限制碳排放高、污染较重产业的发展。

其次,实施财税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中国将实施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办法”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实施细则。4月1日,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对于众多新能源企业来说,该法最大的亮点在于,相比2005年2月份的版本,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国家将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再次,建立认证制度,改善消费结构。实施“绿色证书”制度,由国家电网管理局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的企业,认可后颁发认证证书,达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能源认证制度的实施,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将起到重要作用。

从完善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目标来看,我国在立法上将会一定程度上借鉴发达国家关于低碳经济的立法,可能集中体现于以下3个方面:

一、碳税。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碳税是一种混合型税种,它的税率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发热量不同,会有不同的税负,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近几年,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发达国家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开征国家碳税,如英国对与政府签署自愿气候变化协议的企业,如果企业达到协议规定的能效或减排就可以减免80%的碳税。

二、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英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采取一系列财政补贴措施。如英国的电力供应者被强制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由2005-2006年的5.5%提高到2015-2016年的15.4%)。与此相应,英国政府对电力供应者提供了一定补贴。丹麦在能源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包括对绿色用电和近海风电的定价优惠,对生物质能发电采取财政补贴激励。加拿大自2007年起对环保汽车购买者提供1000~2000加元的用户补贴,鼓励本国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4

关键词: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和严重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优化水资源利用已成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0x1018m3,其中淡水仅占3%。由于绝大多数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其总量的1%。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十分严重的水问题,如印度的孟买、埃及的开罗、墨西哥的墨西哥市、巴西的圣保罗以及中国北京和上海等。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量仅2,400~2,500m3/d,列世界第110位,为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而且,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可用水资源量占天然水资源量的比重小,水污染及水浪费现象严重,使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水资源紧缺,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年缺水量6.0x10gn?,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北京、天津、长春、大连、青岛等大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我国水源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太湖、滇池、巢湖水质均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和氮、磷污染。太湖湖体水质均劣于Ⅲ类,Ⅳ类、V类、劣V类水面积分别占湖体水面积的7.4%、11.4%和81.2%。滇池V类水水面占33.3%,劣V类水水面占63.7%;巢湖总体水质为劣V类,“三湖”均全湖处于富营养状态。七大水系中,黄河、辽河、淮河、松花江和海河5个区水质较差,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只占42%~30%。其中,海河、辽河劣V类水的河长分别占61.4%、51.8%。2008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无锡市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巢湖、滇池也不同程度出现蓝藻。水源水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提高节水意识,严格控制水体污染,研究、开展城市污水资源化再利用工程。

二、污水资源化与再生利用的意义

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就是回收淡水资源以及污水中的其他能源和有用的物质。“污水资源化”将污水作为第二水源是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情况看,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主要是以回收淡水资源为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次序是地面水、地下水、城市再生水、雨水、长距离跨流域调水、淡化海水。目前,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短缺导致出现水资源危机,城市再生水的开发利用由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大力开发城市再生水、提高循环用水率,即进行污水再生利用已是当前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首选措施。

城市污水资源化是将污水净化处理后予以回用,使之成为城市水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污水资源化之所以具有可行性,原因主要是:1、城市污水量大且集中,水量水质相对较稳定,不易受季节、雨旱季、洪水枯水等影响,是水量、水质变化幅度小,可恒量供水的水源;2、城市污水厂一般建造在城市附近。与外流域远距离输水相比,大大减少了输水管线,降低了取水构筑物、输水管线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3、与新建水厂相比,只需要污水厂一次基建投资和运行费,降低了新建水厂造价和制水成本;4、污水回用于工业用水,不仅就地可取,而且水量稳定,与工业用水量要求变化小的特点相符:5、城市污水回用开辟了第二水源,减少了城市新鲜水的取用量,减轻了城市供水不足的压力和负担,缓解了供需矛盾,这对缺水城市来说意义尤其重大。综上所述。城市污水资源化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对于解决我国缺水危机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三、国内外污水再生利用发展状况

(一)国外污水再生利用状况。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沿海和西南一些缺水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川崎、福岗等市即开始考虑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工业或生活杂用(以冲洗卫生设备为主)。20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厂直接回用水的出水已达3*10m3/a,虽不及总取水量的1%,但已成为城市中的一种稳定、可靠的水源,并制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在日本,污水再生利用的主要目标是将再生水用于居民区、商业区及学校杂用,包括回用于厕所冲洗、绿化灌溉、景观性湖泊、美化环境。据文献报道,1990年日本以东京为主遍及全国建立了1,369座中水工程,回用量为22。8x103m3/d,回用率达到生活用水的0.6%。美国20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建设污水处理厂,随后即开始了再生污水的研究和利用。目前,美国有357个城市的污水进行回用,再生回用点多达536个。美国城市污水回用总量约为9.4x109m3/a,其中包括污灌用水、景观用水、工艺用水、工业冷却水、锅炉补水及回灌地下水和娱乐养鱼等多种用途。其中,灌溉用水为5.8x109m3/a,占总回用量的60%,工业用水占总回用量的30%,城市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再生水不足10%。目前,以色列全国需水量达20x103m3,已超过了其水资源总量,因此以色列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根据地区条件和社会经济结构采取不同的水回用原则。至1987年,以色列已有210个市政污水回用工程,城市污水回用率达72%。

(二)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状况。我国污水再生利用起步较晚,因资金有限,结合我国国情发展以回用于农业、工业、市政为主要目标,采用不同层次的人工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系统。我国再生利用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1985年前的“六五”期间是起步阶段;1986~2000年的“七五”、“八五”、“九五”,这十五年是技术储备,示范工程引导阶段:2001年以“十五”纲要明确提出污水再生利用为标志,国家进入全面启动阶段。从“七五”到“九五”十五年间,全国科

研技术人员完成了大量试验研究,经国家鉴定验收。许多成果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也达到了国际水平。但由于受管理体制及工程资金的限制,全国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很少,污水再生利用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四、沈阳污水资源化与再生利用现状

沈阳目前已经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5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17万吨。但中水回用率很低,仅北部污水处理厂每日有8万吨中水回用至康平电厂,其他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污水均排放到水体,如果这些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全部回用,一年可为沈阳市节约相当数量的自来水。目前沈阳市正在加大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预计到2010年,沈阳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数将达到15个,总处理能力为185万吨,日;中水回用工程达到700个,回用率将达到30%。城市污水将最大限度地得到处理和回用,辽河流域地表水全部达到水环境功能保护标准,污水处理率稳定在90%以上,化学需氧量削减11.17万吨,年。

五、沈阳污水资源化与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

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和一定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可作为水资源加以利用,利用应以不直接与人体接触为准。主要可回用于:(1)城市公共事业用水,如园林浇灌、喷洒马路和补给市政景观水域、冲洗用水(如洗车、厕所的冲洗):环境用水,如改善恶化的环境(通过湿地改善水质)建设新湿地、补充河流水量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维持湖泊的审美价值。(2)工业生产用水,缓解工业用水矛盾,特别是循环用水,占工业用水70%~80%,如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冷却水占90%以上。对再生水工业回用,一是要确保供水的保证率,决不能因再生水断水而停产;二是要保证工业产品的卫生质量、工业用水系统的卫生质量:三是作为冷却水补充水时,必须确保工业冷却水系统不会因为污水水质硬度、微生物等指标达不到要求而受到影响。(3)农业灌溉用水,污水用于农业灌溉既可以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用量,又可以成为农作物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城市污水厂处理后出水,用于农业灌溉的范围确定为适宜污灌区和控制污灌区中的一般污灌区。(4)地下回灌水,城市污水经过强化二级处理后,就近排入市区或市郊湖泊、水库,以地表水渗漏方式补充地下水,维持地下水的含量平衡,防止地下水水位降低。目前,沈阳污水资源化与再生利用情况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相对滞后,主要问题有:

(一)受经济发展严重制约。沈阳是东北地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受地域等条件限制经济发展速度不及一些南方及港口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却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在污水再生回用方面投入过多资金,势必会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污水处理费用过低。目前,沈阳市生活用自来水价为1.9元/吨,其中包含污水处理费0.4元/吨,低于一座二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吨水费用,尚难满足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更谈不上进行中水回用的深度处理。

(三)污水再生设施和再生水输送管网建设滞后。由于可使用再生水的用户比较分散,用水量都不大,处理后的再生水输送管道系统是当前需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沈阳市仅北部污水处理厂供给康平电厂的8万吨中水建设了配套的管网。其余污水厂处理后的污水均排放至地表水,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目标是达标排放,没有考虑污水的大规模再生利用。在道路和市政管道建设时未考虑修建再生水管道,因此施工难度很大。

(四)技术法规和配套政策体系不健全。污水资源化的推进亟待建立法律和制度保障。完善的立法和技术标准,是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规范发展、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制定科学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出合理的指导性和强制性要求,确定相应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是推进污水资源化快速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五)污水处理不彻底,需进一步升级改造。目前,沈阳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GBl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按照回用水要求,至少要达到一级A标准才能有较为广泛的回用性,因此各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作需尽快实施。加强脱氮除磷、消毒等深度处理,合理建设污水再生回用设施,才能使污水达到再生回用水标准。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5

【Abstract】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of water-loop heat pump system which is used in HVAC system is preferable when there is plenty of remainder heat in the building.The heating-peripheral is boiler in water-loop pipeline of traditional water-loop heat pump system,the energy is not utilized absolutely or the waste air occurs in boiler.hence,we should purse new recycled resourse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heat source.I will discuss the actuality,prospect,principle,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recycled energy in water-loop heat pump system briefly in the following paper.

【keywords】 energy saving;recycled resource;water-loop heat pump system

【关键词】 节能;可再生能源;水环热泵

中图分类号 TU83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可利用的外部能源有太阳能、水(井水、河水、湖水、海水)、土壤能、空气等。这些能源具有资源无限、可以再生、与生态环境和谐的特点。因此提出可再生能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对解决暖通空调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就有很多把可再生能源作为低位热源应用到水环热泵当中,其中土壤源作为水环热泵的低位热源是在二战以后就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对土壤源水环热泵进行各种理论和试验研究,瑞典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生产专供冬季采暖的土壤源热泵机组并已商品化[1]。我国的暖通空调工作者近年来对土壤源水环热泵开展广泛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水源热泵在欧美国家的建筑中也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日本早在1932~1955年间就装设35座深井水为热源的水环热泵系统[2],近年来,在我国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开始广泛采用以井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为冷热源的空调系统,我国的青岛还曾提出建造以海水为低位热源的大型热泵站的方案。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居世界第二位,年日照时间大于2000小时的地区占全国面积的2/3,处于利用太阳能较有利的区域。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曾进行过太阳能水环热泵系统的模拟研究。在空气源利用方面进来我国也进行了双级耦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这种系统就是利用空气/水热泵和水/空气热泵的耦合,把空气/水热泵作为水环热泵的辅助热源。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外商投资的项目中开始采用闭式环路水环热泵空调系统,20世纪90年代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据统计,1997年国内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共52项[3],到1999年,全国约有100个项目,2万台水源热泵机组在运行[4]。进入21世纪水环热泵将得到新的兴旺发展,同时21世纪人类也面临着能源问题的严重压力,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探讨新型可再生能源在水环热泵中的应用。

水环热泵及可再生能源在水环热泵中的应用

1.1 传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

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低温热源)流向高位热源(高温热源)的节能装置[5]。那么所谓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是指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的一种应用方式,既用水环路将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并联在一起,构成以回收建筑物内部余热为主要特征的水泵供暖、供冷的空调系统。该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现,故也称为加利福尼亚系统。该系统于1955年在美国申请专利,很快传遍美国并早已商品化[5]。

在夏季建筑物的内区和周边区都供冷的情况下建筑物内部的余热通过水/空气热泵机组由水环路散发到室外。首先,室内侧的空气与制冷剂换热(此时室内换热设备为蒸发器)使空气冷却下来,热泵机组里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后进入循环水和制冷剂侧(此时的换热设备为冷凝器)此时制冷剂把热量传到循环水中。在冬季建筑物内区需要供冷而周边区需要供热,内区排向循环水中的热量就可以通过循环水带到需要供热的周边区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往往在冬季内区向水环路中散发的热量小于周边区需求的热量,使循环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小于13℃时就需要外加的辅助热源向循环水加热以补充周边区的热需求。而夏季由于热泵不断把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循环水中,循环水的温度就不断升高,当循环水温升高到32℃时就需要辅助的散热设备向外界排热以保持循环水温在13℃~32℃范围变化。传统的散热和加热设备是冷却塔和锅炉(燃油、燃煤、燃气、电热锅炉)。采用这种高位能(电、燃气、油等)通过锅炉转变为循环水的低位能,再有室内水/空气热泵提升后向室内供热的方式不符合按质用能的原则,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

1.2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太阳能是21世纪人类可期待的能源,我国的的太阳能资源又十分的丰富,因此把太阳能应用到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就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主要是将太阳能代替传统的锅炉等辅助加热设备。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又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种, 在闭式系统中当冬季水温低于13℃时就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板式换热器对循环水加热。开式系统又包括三个子系统,既太阳能集热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热水供应系统。三系统通过建筑物的消防水池为蓄热水池连接起来。这样可以解决太阳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当循环水温高于32℃时打开冷却塔散热,当循环水温低于13℃利用蓄热水池中的水作为循环水给系统供热。

1.3 土壤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土壤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就是利用地下埋管换热器作为辅助热源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地表浅层是一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它收集约47%的太阳能[1],尽管其中有一半能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但剩余的能量也十分丰富。在缺乏地下水或者利用地下水源不经济的地区这种形式尤为显得可观。该系统有两个环路组成,即一次环路、二次环路。当冬季周边区供热量大于内区向二次环路中排热量时,至到二次环路温度降低13℃时开启二次环路从土壤中吸收热量以保证环路水温。当夏季机组都处于制冷工况时,机组向二次环路中不断的放出热量,至到温度达到32℃时开启一次环路,此时一次环路向土壤中散热,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水温。

1.4 井水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根据地下水循环系统和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水环路(建筑物内循环水环路)是否分隔开,可以分为闭式和开式二种。闭式就是通过板式换热器把地下水环路和建筑物内循环水环路分开,如图1.4.1所示;开式就是直接把地下水和室内的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连接起来,如图1.4.2所示。之所以应用地下水作为低位热源是因为地下水终年基本水温维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是很好的天然热/冷源。

在闭式系统中,夏季制冷工况运行时当水环热泵循环水温度高于32℃时打开井水源循环系统,二者通过板式换热器把热量散发给地下水。冬季当水环热泵循环水系统的水温低于13℃时打开井水源循环水系统,二者通过板式换热器把地下水的热量传给室内循环水以保证室内循环水的温度。开式系统同闭式系统原理相同,不同的是开式系统中室内的水环热泵循环水就是直接应用地下井水。(附加我国不同地区深井水温度如下表)

东北北部 中部 南部 华北 华东 西北

深井水温(常年) 4℃ 8℃~12℃ 12℃~14℃ 15℃~19℃ 19℃~20℃ 18℃~20℃

1.5 双级耦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该系统是空气/水热泵和水/空气热泵机组的结合供暖,与传统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相比,差异在于是用空气/水热泵机组代替传统系统中的锅炉。

夏季制冷工况运行:当水环热泵空调室内循环水系统的温度高于32℃时打开冷却水系统,室内循环水系统和室外开式冷却塔系统循环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实现散热的。冬季制热工况运行: 当循环水温度低于13℃时带开室外的空气/水热泵机组,此设备也是通过板式换热器把热量传给室内循环水系统以达到加热循环水的目的。

可再生能源在水环热泵应用中的优缺点

2.1 太阳能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

优点:①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可用空间大。②太阳能水环热泵拓宽了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范围,使内部余热小或无余热的建筑物也可以运用该系统。③用消防水池做蓄热池既节省投资又解决了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同时多余热量还可以供生活用水。缺点:①太阳能热水供应不足或阴天时需要设置辅助加热器。②夏季仍需冷却设备

2.2 土壤源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

优点:①地表浅层土壤源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蕴含巨大天然能量。②省去传统的辅助加热(锅炉)和散热设备(冷却塔)。缺点:占地面积大,如果埋设浅了土壤温度和受热特性易受季节等因素影响,深埋时施工要求和钻井费用高。

2.3 井水源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

优点:①我国大部分地区常年地下水温度保持稳定,冬夏均可利用。②省略辅助加热和散热设备节省投资。缺点:①钻井时费用高,抽水井和回灌井的维护要求高。②在采用开式系统时管道容易堵塞和腐蚀。

2.4 双级耦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①空气的利用没有污染,有利于实现能源、供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②有利于降低室外大气温度避免“热岛效应”的产生。缺点:①整个系统仍需要冷却设备。②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空气/水热泵机组容易结霜。

可再生能源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太阳能水环热泵利用方面

①太阳能的利用具有间歇性和不可靠性,因此设计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时应设置蓄热曹。②可以将太阳能和其他热源共同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使热泵的低位热源多元化,例如将太阳能与土壤源结合。③太阳能是稀薄的能源,在地球表面上的能源密度极低,因此利用太阳能与目前所利用的矿物能相比需要较大的设备投资。

3.2 土壤源水环热泵利用方面

此系统最关键的就是土壤源热交换器的埋设问题,在使用该系统前首先应对现场进行勘测,先确定热交换器是采用竖井还是水平方式布置,其次应考虑建筑物的高度,最后还应考虑垂直式或水平式热交换器的预定位置[6]。地下埋管设计中应注意几个问题:①土壤的传热性能取决于土壤的热导率、密度和比热容。②地下埋管换热器中各管内水流量要分配均匀。③注意换热器的承压问题,尤其是垂直埋管,设计中应注意系统最下端管道的静压在管路最大额定承压范围之内。④注意管沟回填材料的使用。⑤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最小埋设深度也应在冻土层以下。

3.3 井水源水环热泵利用方面

该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地下水的回灌, 回灌一般都存在堵塞问题,也就是说不能100%的回灌,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悬浮物堵塞,因此回灌前要控制悬浮物的含量。二、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要回灌前去除水中的有机质或进行消毒杀死微生物。三、化学沉淀,在碳酸盐地区加酸改变PH值防止化学沉淀生成。四、气泡阻塞。五、粘性颗粒膨胀或扩散,在水中可注入氯化钙来解决。另外腐蚀和水质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3.4 双级耦合水环热泵利用方面

该系统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室外温度过低造成室外的空气/水热泵机组压缩比过大问题,压缩比过大最终导致供热量急剧减小,系统性能系数变小。另外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室外的空气/水热泵机组也存在结霜问题。

结束语

能源和环保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主题,是全球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的是常规能源的过度消耗与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就显得尤其宝贵。可再生能源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达到了即节能又保护环境的目的。是新世纪我们应该大力探讨研究和应用推广的新型节能措施,但对于目前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应该深入研究,本文就太阳能、土壤源、井水源、双级耦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理论给予了介绍,加深了对这方面理论理解的同时也为更深一步研究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上述我们应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方的实际经验和模拟理论分析选择利用那种可再生能源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参考文献

[1] 马最良.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蒋能照.空调用热泵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 汪训昌.水环热泵系统的热回收特性及其设计方法[C]. 殷平.空调设计(1).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1-72.

[4] 谢汝庸.我国水源热泵机组应用的现状与发展[C].现代空调(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6-77.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6

2、通风除湿:向潮湿空间输人较干操(含湿最小)的室外空气,同时排出等里的潮湿空气。优点:经济、简单。缺点:保证率较低,有混合损失。备注:适用于室外空气干操、室内要求不很严格的场合。

3、冷冻除湿:湿空气流经低温表面,温度下降至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析出。优点:性能稳定,工作可靠,能连续工作。缺点:设备费和运行费较高,有嗓声。备注:适用于空气露点温度高于4℃的场合。

4、溶液除湿:依靠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v与除湿溶液表面的饱和蒸汽分压力Ps之差为推动力而进行质传递。由千Pv>Ps,所以,水蒸气由气相向液相传递。随着质传递过程的进行,空气的含湿量减少。优点:除湿效果好,能连续工作,兼有清洁空气的功能。缺点:设备比较复杂,初投资高,再生时需要有热源,冷却水耗量大。备注:适用于除湿量大、室内显热比小于60%、空气出口露点退度低于5℃的系统。

5、固体除湿:利用某些固体物质表面的毛细管作用,或相变时的蒸汽分压力差吸附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优点:设备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低。缺点:除湿性能不太稳定,并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需要再生。备注:适用于除湿最小,要求露点温度低子4℃的场合。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7

[关键词]优质教育资源 特征 稀缺性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步走向教育大国,据2007年统计,我国拥有66万所学校,学生数为3.2187亿,教职工数达到1675万,教育人口比重为25.8%。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政府正在思考如何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六十条建议》中提到要使人人受高质量的教育,让城市支援农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等建议,这些建议无疑对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义务教育全覆盖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所达到的教育公平程度还只是低层次的,提升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还需经历很长时间。因此,要真正成为教育强国,必须在保证教育资源总量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必须认识优质教育资源的本质及特征。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主体构成

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资源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精英部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一般教育资源的提升与超越,与其他资源一样,都是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一般是指作为组织机构的优质学校,作为个体的优秀教师,以及作为媒介的各种高质量的教学设施、教材等。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征

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优质教育资源既具有一般教育资源的普遍特征,又超越其母体具有自身的个别特征。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时代性

时代性和前瞻性作为教育的两个重要特征,直接决定了教育资源要成为优质必须与时展密切联系起来。优质教育资源的时代性表明优质教育资源不是亘古不变的,它随着各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因素、教育内部评价标准的发展而改变。通常,我们评定教育资源是否优质之前,需要参照社会发展程度和需求来制定一个评价标准,只有当教育资源在符合此标准以后才可能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例如。在应试教育时期,我们倾向于结果取向的评价模式,评价优质学校的主要标准是升学率和考试分数,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也是注重教师学历和学生成绩。因此,在社会学视野下,只要符合这两个标准的要求,它们就是优质的。如今,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取向也开始转变,升学率、考试分数不再是唯一评价指标,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对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增加,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不断走向复杂,教育资源要走向优质、已成为优质教育资源要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时代性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首要特性和教育资源的一般特征决定了其他的诸特征。换言之,正是因为其时代性,才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具有了发展的空间,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指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它不能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只有少部分优势群体能够享有它。分析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总体上是呈正态的,即优质和劣质教育资源占少数,一般教育资源占大多数,而且,这种正态分布的特征是恒定的。虽然政府一直加大教育投入创建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并通过适当政策鼓励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我们只能改变其峰度,使正态分布曲线趋向扁平化,缩小优质教育资源和一般教育资源的差距,而不能消除这种差距使曲线变成直线。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发展的差异,在我国1675万教职工中,成为优秀教师的数量只占少数。据统计,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443104人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人数是306953,占21.2%;普通初中专任教师3464296人中,中学高级职称人数为305047,占8.8%;小学专任教师5612563中,中学高级职称人数为34001,小学高级职称人数为2671043,比例分别为0.6%、47.5%。这些优秀教师一般分布在城市或重点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性使得大部分农村受教育者更加感觉到其稀缺的特性。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既源于外部因素(如政府投入),又是由其内部构成要素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和能力是呈正态分布的。因此,作为教师群体,必然存在着正态分布的特征,即优秀教师和不合格教师占少数,普通教师占大多数。优秀教师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又抑制了优质学校的数量,从而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更进一步说,教育资源因为其自身内在限度也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普及的重要因素。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最优秀的没有差异的个体,然而,我们在评价受教育个体时,总是以一种标准来衡量学生,从而,学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相应的教师、学校也被内隐地划分出相应的等级。稀缺性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属性之一,我们不应该考虑如何消除它,而是在承认稀缺性的基础上采取多元评价标准,重点支持一般教育资源的成长,从客观上来缩小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

(三)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

任何一种社会资源都是生成性的,而且在生成的时间长短、过程简繁等方面存在差异。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是因为:教育资源从产生走向优质首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其次是优化的过程,再则是接受检验评价从而最后成为优质的过程。毋庸置疑,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正如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熟手型教师再变成专家型教师,在理想状态中,至少需要10年时间,我国普通初中专任教师群体中具备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个体的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反思教学实践,而且需要以培养出社会认可的优秀学生或取得同行认同的优质教学成果来实现。然而,这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依靠长时间的积累。作为一所优质学校,发展历程同样是漫长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不仅是―创造的过程,更多的是―个接受社会检验和评价的过程。教育自身的滞后性也决定了区分和创造优质教育资源的时间不是短暂的。由此我们知道,正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我们才倍感其稀缺的特征。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启示我们在教育规划中,要注重前瞻性,合理制定投人计划,切实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社会事业。

(四)优质教育资源的非独立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非独立性是就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关系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需要获得其他资源的支援。一所普通学校要发展成为优质学校,必须依赖于所在区域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

等,没有政府的财政投人,缺乏优秀教师的支撑,完全依靠学校自身的发展,很难成为优质学校。同样,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外部的指导,只依靠自身的不断探索,其成长历程也是缓慢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需要依靠其他资源的增长,特别是经济资源的影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不仅城乡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就很说明问题。总体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不仅需要优化内部结构,更需要依靠社会各种资源的支持,缺少了任何一种资源,都不能和谐地发展。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创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必须在优化自身结构的同时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资助。

(五)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主要是指优质教育资源在空间上不是总聚集在一个地方,而是动态变化的,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师层面上。在我国,教师流动的趋势大致为农村的优秀教师往城市学校流动,城镇学校的优秀教师流向优质学校或大中型城市,这种单向流动与其说是受外部诱惑所影响,不如说是人的先天本质决定的。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动,优质学校也开始逐步向城镇和大中城市转移。本来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对于教育均衡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这种单向的流动性不但促进不了教育均衡发展,反而造成了教育资源之间差距的拉大。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教师队伍的质量,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对农村学校的发展是致命的,由于得不到新的优秀教师的补充,学校竞争力急剧下降,直接造成生源质量和数量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发展进入不良循环的怪圈。然而,获得优秀教师的学校却走人良性循环,逐步走向优质的顶端。如今,我们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立优秀教师流动机制,正是为了转变优质教育资源单向流动的状况。

三、优质教育资源特征之间的关系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8

关键词:西方资源环境经济理论 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 乐观的李嘉图模型 最优耗竭率

资源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能源、粮食、水、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应用边缘经济学科。但是这一相对年轻领域的许多研究方法、思路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甚至经济学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本文将西方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古典资源环境思想、新古典资源环境思想、近代资源环境理论和当代资源环境理论四个阶段,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介。

古典资源环境经济思想

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所谓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土地和矿产资源,他们讨论的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有无限制。

亚当•斯密像重农主义者那样,认为农业具有超过其投入的产出,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不是土地稀缺,而是资本积累规模和劳动投入量。

集中体现古典经济学家思考资源环境问题的理论成果是“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和“乐观的李嘉图”模型。

“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也称作绝对自然资源稀缺理论。该理论假设可耕地存量有一个绝对界限,而整个经济体系又依赖于这种核心的自然资源,一旦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可耕地的绝对数量界限,持续的人口增长将形成对可耕地存量的压力,进而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乐观的李嘉图”模型又叫做相对自然资源稀缺理论。该理论否认可耕地存量有绝对界限,但认为可耕地在质量上逐步降低,其边际产出递减。相对于经济体系的需求来说,可耕地是相对稀缺的资源,可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暂时的影响,但不至于形成绝对意义上的制约。

上述两种理论的区别在于:马尔萨斯假设可耕地质量上没有差别;而李嘉图认为可耕地在质量上存在差别。两种理论的共同之处是假设无技术变化因素的影响 ;经济增长受到稀缺效应的制约。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李嘉图的理论可被视为是对马尔萨斯绝对增长约束条件的放松。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约翰•穆勒比较清楚地表达了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在长时期内,经济增长必然受到农业收益递减的影响,并引起利润下降、地租上升以及工资上升,最终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停滞状态。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不同的是:穆勒比较明确地注意到了技术进步对停滞趋势的阻碍作用;考虑了煤、铁等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限制;探讨了经济增长对对环境质量的不良影响。

杰文斯在《煤炭问题:对有关国家的发展和我们煤矿资源可能耗竭问题的探讨》一书中着重分析了矿产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限制。他认为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煤)被耗竭的可能性是制约工业化国家(如英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

新古典资源环境经济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家观察到,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种种悲观预测并没有成为现实。于是他们着重从市场机制角度对资源环境问题作了重新探讨。

马歇尔的资源环境思想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意古典经济学家有关土地收益递减的分析,认为土地肥力的降低会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但不认为这一稀缺效应会制约经济增长。在马歇尔看来,趋于上升的农产品价格将刺激农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减弱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限制。认为不可再生资源不存在收益递减规律。因为矿产资源的开采能力不仅与开采的投入和逐步加大的开采难度有关,而且与矿产资源的耗竭速度有关。如果开采初期就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资本以较快的速度开采,则同样储量的矿产只能持续较短的时间。因此,矿产资源的稀缺程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远较农产品复杂。认为自然环境的价值不容忽视。在人类生产的许多产品价值中,环境所提供的服务并未计算在内。认为自然资源稀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得以反映,并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得到消除。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人类的需求相比较,资源永远都是相对稀缺的。在市场经济中,相对稀缺的资源通过价格机制进行分配。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量的增加,资源质量品级随之降低,开采难度也相应增大,为维持或提高原有产量,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劳动和资本,开采的平均成本相应提高。但是在最优化的动态经济条件下,必然会刺激旨在提高开采效率的新技术、新发明的出现,促使人们寻找能够降低成本的替代品,或是对已有自然资源深加工、回收和更有效率的利用。因而在长时间内,不存在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的限制。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这一基本观点可以看作是对“乐观的李嘉图”模型的进一步放松,并且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被推崇为正统的资源环境经济思想。

近代资源环境经济理论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一系列非经济因素如资源环境保护运动、热动力理论、生态理论等对于突破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资源环境思想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资源环境保护运动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引起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重视。它使人们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和经济扩张同样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例如如何使可持续发展更切合经济实际;如何对环境保护的价值作出经济分析;如何看待生态系统与环境功能的经济地位等。

生态学家们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生态系统和进程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并且提出了在人类活动干扰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持稳定和持续能力的条件,特别是对可控生态系统如农业生态系统保持其满足人类需要能力的条件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热动力理论则为一些经济学家思考经济过程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上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及“能源危机”、“矿产资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生活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学家开始反思新古典资源环境思想。他们对资源的最优耗竭率问题、污染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对市场机制在资源环境方面的作用能力产生了怀疑。

最优耗竭率。在假设相对价格会自动反映自然资源稀缺程度的前提下,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试图确定自然资源的最优耗竭率。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着重分析了决定最优耗竭率的经济条件以及在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趋于最优耗竭率的过程中实际价格与最优价格的变化关系。对于可再生资源最优耗竭率的分析,则考虑了一些其他相关因素,如资源的再生率、开采程度和过程等。对于自然资源最优耗竭率的研究为确定影响自然资源存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和优化利用的条件提供了分析的工具。

污染问题。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沿袭了马歇尔和庇古的观点,把污染当作与最优资源利用无关的一个外部性问题来看待。他们认为由于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激励消除污染的经济行为因而超出环境吸收能力形成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部分经济学家主张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征税,以便在价格中恰当地反映出这种行为的社会成本。科斯主张对产权进行界定,制约污染行为。激进经济学家则认为消除污染的前提是消灭资本主义的私人利润制度。另外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还对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管制政策作了大量探讨,引起了人们对环境吸收能力、公共物品、外部性、市场失灵以及自然系统保护等问题的关注。

环境保护问题。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经济行为造成的环境成本;二是强调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不可替代功能。这一认识超出了单纯把自然环境作为经济过程物质和能量来源的观点。在估算环境功能的价值方面,“影子价格”理论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并导致了大量关于消费、积累与环境质量之间最优选择的理论研究。

当代资源环境经济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主要是针对60―70年代的经济学家在资源环境问题认识上的不足而展开的。因为60―70年代的经济学家仅对一些“微观”的资源环境问题,如资源耗竭、污染控制、环境保护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源环境理论则着重揭示资源环境系统的“宏观”问题。其主要观点是:

经济过程在物质上依赖于环境,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环境成本。

环境整体上是一种稀缺“资产”,它有三种主要的经济功能:环境为经济过程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流量和存量的价值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得到反映;环境为经济过程提供吸收其排放废物的功能。这一功能不仅会由于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发挥这一功能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而被排斥在价格机制作用范围之外;环境的服务功能。环境为人类提供的服务依赖于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

区分了长期稀缺与短期稀缺概念。当环境被过度地作为物质和能量来源而导致质量下降时,就会产生短期自然资源稀缺。长期稀缺则是指持续扩大的环境退化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生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遭到破坏,经济及其增长的持续能力受到绝对的稀缺限制。由于维护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是被排斥在市场机制之外的公共资源和生态系统,没有正确反映其成本大小的价格信号,因而经济的环境稀缺限制不能被经济系统内部的创新自动消除。

某些创新可以延续环境质量的退化。这类创新有,但是由于环境质量问题外在于市场机制,因而这类创新是没有保证的。为保持环境质量和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旨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制度设计和政府政策干预是必要的。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政府干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政策的总体框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代经济学家所推祟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要在动态的权衡过程中,找到生态和资源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的最优水平。

从对西方资源环境经济思想的历史回顾中不难看到,贯穿着这一领域经济思想的主线是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古典经济学家肯定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并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这一限制的忧虑与思考;新古典经济学家则以对市场经济的绝对信心否定了这一限制,但也不得不为如何摆脱这一限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说明,并对摆脱这一限制的途径进行探讨。近、现代经济学家也未能跳出这一基本的关系范式。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问题具有更加强硬和长期的特征。这一方面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实力相关,不容易做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完美地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更为主要的是,在我国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还与人口的硬约束交织在一起,加深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程度。可以肯定,在我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研究,将会比西方经济学家对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研究复杂得多。

参考文献:

1.邵赤平,李慧凤.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9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颁布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这一概念。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个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为各个协议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在2008年7月召开的G8峰会上,8国元首就“节能减排”,经过商讨达成了一致目标:各国共同努力,争取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以降低温室效应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理念,意指通过制度变革、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新能源创造与开发等多种手段,以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降低温室效应为宗旨,实现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最终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与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的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政策相一致的,符合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二、我国现行财政政策无法有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

    (1)财政政策体系不健全,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主要税种基本都划归给中央政府管辖,仅留一部分小税种归地方政府管辖,形成了典型的财政分权体制。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仅限于一部分小税种,不仅税源零散,较难征收,而且税收缺乏稳定增长机制,最终必然引起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的不匹配。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就会通过过度开采矿产资源、设立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及生态破坏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现行的分税制是不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投资额在GDP比重已达到1%~2%,其中德国投资占比为2.2%,美国为2.1%,日本介于2%与3%之间。从国家统计数据可看出,2003~2009年,我国的低碳投资绝对额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其在GDP中的占比是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出现缓慢增长情况,但总的来看,其占比始终在1.2%~1.4%之间徘徊,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投资力度显然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受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另一方面在于各级政府对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不够,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其长远发展。

    (2)相关税收体系不完善,调控力度不足。我国当前缺乏一个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而且现有的税种调控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未针对节能减排设立专门税种。现行税收体系只存在于环保相关的税种。其次,现行相关税种优惠政策过于简化,规定不全面。例如增值税,针对“变风为电”产品实行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而对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产品,缺乏相关优惠措施,不利于调动企业进行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低碳产品应用的积极性。最后,税收优惠政策作用滞后,征收方式不合理。针对新能源技术研发投资风险大,周期长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作用会出现滞后,效果不明显。资源税的计征方式不太合理,对于企业未利用的资源不课征税收,导致了资源的囤积和浪费。

    (3)政府“绿色采购”机制存在缺陷。目前,我国的“绿色采购”机制发展还不健全,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法律措施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现有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对于“绿色采购”程序、范围、竞标方法和实施细则缺乏明确规定,政策导向作用不强;二是政府“绿色采购”只针对购买的最终产品,而忽略了产品的研发,制作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未对购买产品的相关生产过程制定一个绿色标准。三是政府“绿色采购”缺少评价体系和指标。政府只注重利用财政资金购买环保产品,但却缺少相关指标对采购过程进行评价。

    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考

    (1)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现有财政政策体系,就要在现行财政分权框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征税职责和范围,适当补充地方税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当前,我国增加财政投入,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财政直接投资、政府补贴和转移支付等。一是增加财政直接投入。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又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这些资金需求单靠企业是难以满足的,因此,需要财政投入的大力支持。为了加快我国新能源技术进步,推广风能,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可直接引进国外的节能技术和环保设备。二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一方面可对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和企业增加低息或贴息贷款额度,支持节能项目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可对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进行补贴,扩大政府补贴范围。三是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主要依靠中央的一般转移支付来支持地方低碳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环保投入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财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低碳产业的进展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因此,中央应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主要用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的节能减排,缩小区域间差距,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可再生能源优缺点篇10

设计的模型已通过实际应用的验证,应用于某大型化工联合企业。

关键词:流程企业 生产经营决策支持系统 市场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77-03

1 市场预测模型的研究

该公司的基本生产系统互供关系复杂,在局部工艺环节上具有“回流”状况,产品的个别直接消耗系数是变量。生产的动力系统有自备电厂和计划统配电等多种价格体系,因此这类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型必然是非线性模型。

市场预测主要是对产品售价和销量进行预测,预测的产品售价作为生产经营优化模型确定产品价格的主要依据,所预测的产品销售则作为市场约束的上、下界(bi与ai)取值的主要依据。图1是该公司的市场预测功能模块图。

本系统采用的基本预测模型有:移动平均加趋势分析预测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和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在考虑季节因子的作用和使用以上3个模型预测后,再采用组合预测模型,因此需要以下时间序列。

时序序列:

3 系统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的设计

3.1 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的设计

生产、经营决策优化功能模型采用IDEFO图描述参见图2。

(1)层次模型生成:由于化工联合企业的生产系统虽然存在回流环节,但它基本上还属于递阶生产系统,在层次模型生成模块中,生成的是保持基本递阶关系的层次模型。

(2)灵敏度分析:在总体优化,以公司作为整体进行优化得出“最佳产品”结构和“最佳效益”后,当总体优化模块中有关约束方程松弛(或剩余)变量为0时,则分别将这些方程的有关边界(上界或下界)按相同的标准放大或缩小后再进行优化计算,以了解对效益增加比较敏感的限制,从而指出改变那些现有条件对效益的增加最有利。

(3)局部优化:为了更有效的发挥各生产厂的生产装置的效益,模拟市场环境,对各生产厂的互供原料以市场价计算,进行产品结构的优化。

(4)调整:优化的“最佳”产品结构实现是对模型而言的,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满意的生产、经营方案的产生,还要考虑许多非结构化问题的影响。如市场变化的趋势,政策的变化,突发的事件等。因此最佳的生产、经营方案还需满足生产工艺平衡要求的前提下,对最优解进行调整。

3.2 模型的应用

由于生产系统的互供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把整个生产系统按后系列不消耗前系列资源的原则,划分出有序的逐次调整系列。调整时在上层系列调整平衡后再转入下层系列调整。

在系列内对最优解进行调整时,为了使调整方便、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调整,在每个系列内,又划分出系列最终产品和系列中间产品两大类。系列最终产品可能是前系列产品所需资源,当在本系列中他们相互间互不消耗,只作销售。系列中间产品本身也可直接销售。这样,合理的调整逻辑测试首先调整最终产品产量,然后再调整中间产品产量。在调整中间产品产量时,往往由于互供关系存在,为使调整路线清晰,有必要按消耗关系,事先设定中间产品的递阶序列,然后按序调整。

然而,在调整后,因模型中约束条件的制约常常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短缺状况,一旦出现这种状况,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就要按产品单位资源效益从小到大的顺序,再进行排序,依次作为一个优化排序准则。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出如图3所示的各系列统一的调整流程。

从图3中可以看出:

I为i系列产品产量初步批处理调整(I=1,2,…11);

C1为对本系列资源短缺的最终产品产量进行调整;

C2为对本系列资源短缺的中间产品及消耗该中间产品的最终产品进行调整;

A1为初步调整后资源短缺状况判断;

A2为执行C1后资源短缺状况判断;

A3为执行C2后资源短缺状况判断;

B为各类调整序列生成;

A1C1为本系列最终产品资源短缺;

A1B为本系列最终产品资源不短缺,但中间产品资源短缺;

A1I+1为本系列资源不短缺;

A2B为执行C1后中间产品资源仍短缺;

A1I+1为执行C1后本系列中间产品资源不短缺;

A3C2为执行C2后所需平衡的中间产品产量仍短缺;

A3I+1为执行C2后本系列中间产品资源不短缺;

A3B为执行C2后被平衡的中间产品产量不短缺,但还有资源短缺的中间产品。

由于不同系列的调整过程均基于图3的框架,而且在B环节,生产各类调整序列时的推理机制完全一致。

设计的模型已通过实际应用的验证,应用于某大型化工联合企业。

参考文献

[1] 肖筱南.现代信息决策方法[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Snyder R D,Koehler A B,Ord J K.Forecasting for inventory control with exponential smoo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2002.

[3] Kuo R J,Xue K C.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ales forecasting through fuzzy neural network with asymmetric fuzzy weight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1998.

[4] Ishii H,Konno T.A stochastic inventory problem with fuzzy shortage cos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8

[5] 秦学礼.大型流程企业CIMS的建设和策略[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6(1).

[6] 秦学礼.过程系统工程与集约化经营的现在和未来[J].微计算机信息,2001 (12).

[7] 吴连生,刘子详.企业数学经济应用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