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十篇

时间:2023-12-15 17:32:56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1

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充分应用在高职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树立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强化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现就对教育心理学理论如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1调整学生心态,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经验和阅历都比较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差,在面对挫折时难以保持良好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的依据,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为了自身的目标不断努力。仔细分析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活动是学生整个心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学生认知发展、情感发展、意志发展甚至性格和能力形成的整个发展环节。但是,高职院校却对学习活动存在着十分片面的认识,认为学习活动只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关系的心理素质却予以忽略,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心理认识,情绪和情感发展很不稳定,甚至出现思想畸形的现象,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学生的责备和批评,而是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身心发展水平、性格和环境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及时和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挫折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在老师的教导下,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逐步增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从而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1.2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使期望和效能保持在准确而较高的水平,避免出现由于目标过高使学生力不从心和目标过低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督促作用这两种现象。良好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辅助学生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并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目标,以便树立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心理学理论认为,与外在鼓励相比,内在学习成就更激发人们的学习热忱,强化人们的学习动机。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进行结合,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1.3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环节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要参考认知学派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以及心理结构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从学生的角度来尊重和理解他们的言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教师要善于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导入,通过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采取教学手段,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照顾到每个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避免和降低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隐患的可能性,从而使学生保持平衡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结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2

关键词:互动;认知;沟通

教育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施教的方式、观念、内容、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作为受教的学生群体也因为个性、认知、生活环境等的差异对于同一个教师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因材施教”等,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更愿意和随和的老师进行沟通或者互动。此两者并不存在根本上的差异,从教育的目标上来讲,不同风格的教师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都会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由此可知,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长期从事学生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者并没有很好地重视这一方面,包括一些教学业务能力很突出的教师在内,能够主动花费时间、精力研究教育心理学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教师仍然是很少一部分。为达成教学目标,大部分的教师专心于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或思考,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很好的施教,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只有深入了解教育心理学,清晰认识学生的阶段心理和性格特点,并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调整,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标。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生共同特点就是学习基础差、自我意识比较突出、个性差异较大等,另外此类专业对于就业性要求更直接,学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和调整。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够完成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转变,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是需要重视并推广的课题。不少职校辅导员就反映学生难教,管理上做不到得心应手。在这方面,就更应该强调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了,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教育问题,从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并进行修正;能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个理论,把学习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类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以此为依据,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此阶段正是价值观确定及对自我认识要求强烈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差异进行认真分析与疏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上的困惑,让每个学生充分认清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开阔的眼光看待即将进入的社会环境。思想问题解决了,学生自然对于学习有了新的认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内而外的一种求知。

2.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有助于教师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熟悉教育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它也是在教育领域中很被推崇的一个教育理论。通过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做实验被肯定的学生得到了教师更多的期望与欣赏,老师正面的、积极的态度鼓励了这些学生,由此学生的信心得到加强,成绩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当前的职校学生而言,欣赏与肯定是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这些学生大部分在校成绩不甚理想,信心不足,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是学生学好学习任务的前提。欣赏和肯定则是增加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途径。

3.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应用为如何修正学生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内容是关于行为主义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学过程也经常涉及,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后果会对行为发生作用,所以通过对影响行为后果的办法来改变或者修正行为,教育中常常称作正强化或负强化,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那么学生下次进行同样行为的几率就会有所增加,通过不停的强化从而使良好的学习行为变成学生固定的学习行为。正强化的方法一般为表扬、改善学习条件、安排重要事情等,负强化则主要实施为批评、降级、处罚等,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这些方法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与修正。

4.促进教师的教学提高

教师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实践,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一方面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另一方面使教师对于自身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拓宽了教学视野。

所有的老师不可能以同一个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根据个人情况,教师可以确定自己的教育特色或者风格,或严师型或亲和型等,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

作为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基本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研究的课题,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的有效工具,只有运用好这个工具,教学过程才能是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学相长的过程。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施教或者是学生的学习将不再是压力或者烦恼,教师教中有乐,学生学中有趣,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教育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鲁茜.“罗森塔尔效应”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2011.

[2]耿丽巧.浅谈斯金纳强化理论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2011.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3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努力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

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体育锻炼的实践性、进展性、竞争性、广阔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三)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过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百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因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的融洽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据甘肃心理学研究者杨永龙先生进行的一项针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承受力差48.57%:适应不良37.14%;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与偏执31.43%。情绪不平衡28.57%;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是:心理承受力差47.06%;适应不良41.18%,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32.35%。偏执29.41%。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三重任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4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

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体育锻炼的实践性、进展性、竞争性、广阔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二)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三)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过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百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因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的融洽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据甘肃心理学研究者杨永龙先生进行的一项针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承受力差48.57%:适应不良37.14%;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与偏执31.43%。情绪不平衡28.57%;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是:心理承受力差47.06%;适应不良41.18%,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32.35%。偏执29.41%。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三重任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5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心理 教育 研究

现代社会是现代人的竞争,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是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大学生在适应、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和精神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教育部对12.6万大学生调查表明,有20.3%存在心理问题;天津市对5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有26%的存在心理问题;云南师范大学调查发现有26.7%的存在心理问题;北京16所大学统计因心理疾病休学的逐年上升;山东医科大学统计:14年的休学者中精神病患者占首位;同济大学对15年学生死亡原因分析自杀占首位。从以上事实看出,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严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任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都必须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支撑。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基本组成部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活动即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学校的条件即学生、教师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等。还有“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教科书、资料等”。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课程理论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理解要更上一个层次,树立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1.1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加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能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使课程的内容更能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1.2促进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课程资源的开发将突破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不只是停留在课本或者教材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向学生宣读心理健康的知识,而是向更深层次的活动课程和体验课程方向发展,能够极大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1.3促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和发展,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必定以人的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特征

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重视与加强了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

2.1利用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在学校中开设选修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普遍的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缺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教科书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的物体。而这些客观物体本身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就难以确定。开发一定的活动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过邮箱、信件、电话、讲座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或活动周等活动。这些资源的开发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2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许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多种途径培养和建设教师队伍,如心理讲座、学校研讨会、参加各种机构的培训等。客观地讲,心理健康教育“普通学校好于职业学校”,之所以如此,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3.1对大学生的研究

现代课程关注学生自身身心状况、学生生活和兴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而要使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特别是高职院校。从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有所不同的,而现有的资料都笼统地讲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一般特点和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定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心理特点。

3.2资料的搜集与整合

随着国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成果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果越来越丰富。这些研究成果为职业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课程资源。但是,由于职业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并非任何研究成果都是可以直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对待众多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时候,我们应该对材料有一个选择、取舍和整合的过程,从而使经过加工的材料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强的针对性。

3.3教育活动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开发专门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即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二,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职业学院在开展活动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方面。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学会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调节好自己的意志品质。

3.4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积极因素

“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确定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不仅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是指学校全部教师、教育工作者。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不仅要着重研究学生、开发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和整合材料,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教师有更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同样也体现在教师的为人处事。从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角度出发,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自身的形象等问题。

4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策略

在学院范围内举行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讲座可以解决一些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开设心理卫生教育课程,系统讲授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定期开展心理卫生方面的咨询活动,以利于促进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求助动机。正确地对待心理咨询工作,咨询就其本身来说就是商量、建议、帮助、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咨询的目的就是咨询工作者帮助求访者认清他们的问题实质,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版.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6

关键词: 教学心理学 大学教学 运用

一、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励大学生学习动机,首先要了解动机的内涵。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转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指向某一目标而进行的。而学习动机则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从中学进入大学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更多地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约束能力,外松内紧的学习氛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这就要求教师能掌握和灵活运用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这对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成绩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以英语教学为例,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随时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学习英语时,学生最爱问老师的问题就是:“背单词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多数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都是以“多读、多写、多用”或“没有捷径,就是死记硬背”等回答搪塞。这样的答案不仅解决不了学生的问题,反而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利用年轻人的积极向上、争强好胜的心理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早在上世纪,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1949―1936)就提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他的著名的狗的条件反射实验给当今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探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托马斯・费兹科(Thomas Fetsco 2008)给我们列举经典条件反射在学校中的一些实例。

1.约翰(John)只要在别人面前表现不佳,就会感到紧张。过去他曾多次在数学作业和测验方面表现不佳,现在只要数学老师说大家拿出纸来测验,他的手心就会出汗,开始感到难受。

2.在成人赞扬和支持萨莉(Sally)时,她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满足。她的老师很温和而且善于鼓励人,所以当她谈起或想到学校时就会很开心。

3.在小学时,萨拉(Sarah)曾参加过两次演出,但两次在舞台上她都忘了台词,这使她感到既紧张又尴尬。现在邀请她参加表演她会感到很紧张。

4.约瑟夫(Joseph)先生在读高中时遇到很多麻烦,而且表现非常糟糕,最终他感到在学校很不舒服,于是退学了。今天,他作为家长来校参加家长会,一看到学校的建筑,他就感到很不舒服。

这些实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教学中老师应重视学生对教学行为的种种反应,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以学生能通过思考、通过努力而完成问题为原则。教学时不应按自己的习惯数年如一日地一成不变,或仅仅局限于教材,或以教材的局限性为理由使学习沦为枯燥、机械似的训练,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按经典条件作用的观点来看,如果某人或某物与其他引起正面或负面情绪反应的刺激一起出现,那么这些人或物最终会使人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约翰 麦克卢尔 2008)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前首先对课程教材作精细的评估,以便使学生不接收负性的刺激。即使是无意中造成了这种刺激也应及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修正。

二、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这是个心理学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是“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问题。老师要求学生完成其布置的作业,正确答出所提问题是外部动机(外因)。而如何完美地完成,如何正确地回答则是内部动机(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以音乐学院钢琴教学为例:学生觉得练琴枯燥无味,特别是遇见某些乐曲音乐性不强,但技术却很复杂的时候,更易产生厌烦情绪。那么,如何使学生不但不厌烦,反而有兴趣地练习呢?首先教师应找到使学生厌烦的原因(乐曲枯燥,无调性,技术复杂且不断重复,长期无法更正坏旧习惯而受到同学的嘲弄等),然后对症下药,比如乐曲枯燥时,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力,把乐曲描绘成一幅图画,创设出情境,让音乐活起来,变抽象为具体,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兴趣。再如:学生练习无调性的现代派音乐时,会产生厌烦情绪。这时老师应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析,在无调性的乐曲中找出它的调性,找出乐曲组成的规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集思广益(brainstorm)。同时给学生们规定时间,看哪个小组找得快,找得准,用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会立刻对这些枯燥的乐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内部动机有了,内因起作用了,还有什么问题难以解决呢?

三、综合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定期举办一些小型比赛式的表演,特别是对学习语言的学生来说效果甚佳。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心理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对每个参演者进行打分,排名。这会激励学生的争先欲望(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对每个参赛者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褒奖以保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注意对落后学生进步点的发现、肯定、褒奖。(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定)。因为每个学生能力的差异,让他们上台表演的内容难度也应有差异,让每个上台表演的学生都能充分自如地展示才艺,这对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对演出不成功或有不足之处的学生,及时帮他找到原因,分析结果归因,对症下药,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切忌讽刺嘲笑,挖苦打击,这会让学生产生厌恶、逆反的不良心理。(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四、结语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同学科、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灵活运用好心理学这门科学,不仅有利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7

【关键词】学校心理教育 传统德育 关系

引言

传统德育简而言之指的是教育者向学习者传达一定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意识,从而力求对学习者起到品德形成方面的积极影响。其方式多种多样,且所谓的“教育者”也并不单指教师,其范围非常广泛。德育是无处不在,因为德育在整个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精神文明建设。例如,母亲告诫自己借东西必须归还;受人恩惠必须言谢;做人必须诚实守信等等。或当自己走在街上,将垃圾随手乱丢,却看到别人将垃圾投掷到垃圾桶里,自己心中产生波澜和愧疚感,并暗暗下定决心改正,这便体现出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仅仅靠着社会的道德约束力或家庭教育已不足以达到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效果。故而,德育便升华成了学校心理教育,走入了校园,旨在弥补传统德育的缺憾。

1 传统德育与学校心理教育的内涵

引言中谈到传统德育具有广泛性和零散性,大体上隶属于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约束的范畴。虽然在小学教材中,传统德育就以“思想品德”的形式出现过,然而,内容大多浅显通俗,并且都以小故事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与学校心理教育相比,缺乏专业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学校心理教育的兴盛和流行是以心理学本身的兴起为前提的,学校心理学在走入人们视野之初,是以一种服务职业和服务模式出现的,其服务形式主要体现在“校园心理咨询室”上。即学校根据其规模聘请一位或多位心理学家“坐镇”,为学生提供免费或象征性收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当学生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且此种困难难以向家人或朋友启齿时,便可来询问专家老师,以得到解决办法。通过倾诉,学生能够减轻压力,放下心理负担,从而一身轻松地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学校心理教育较之德育的差异和优势

2.1 学校心理教育更加细化

学校心理教育较之传统德育更加直接,更加直观而具有针对性,例如,当学生满心惆怅来到咨询师面前,抱怨自己与好朋友绝交的时候,咨询师便会耐心而细化地询问原因,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并提出方案,例如这件事是你的错,你不该把她的小秘密告诉别人,你应该向她道歉。这样便能更直观地给予求助学生以导向。而传统德育不能起到“矫正”作用,只能宏观而泛泛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例如,只能告诉他们“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这样的大道理有些空泛,并不能深入且实际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在他们被烦恼所困扰的时候,倘若听到这些大道理,甚至会产生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抵触情绪。甚至在他们满心郁闷的时候,会产生迷茫焦躁心态,根本分不清对错,也找不到方向,此时,他们自我思考能力处在低迷状态,道德的约束对他们而言无关痛痒,则需要学校心理教育的“针针见血”。

2.2学校心理教育更加“人性化”

通过前面的论述,大家可总结到,传统德育运用的是来自社会与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约束力来起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作用。换而言之,传统德育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是不可一步到位一气呵成的。纵使学生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仍然具备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整个安抚过程都是孤独而自我的。而学校心理教育是让老师与烦恼学生面对面交流。试想,是学生自我调节的效果好,还是专家老师面带微笑的倾听和春风化雨般的安慰的效果更加卓著呢?答案无疑是后者。并且,无论是何种学龄段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身心都处在“半成熟”状态。即已经具备一定独立思考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然而由于思考问题不全面,性格叛逆等原因很容易陷入困惑并比较容易被周边或好或坏的事情所影响。普遍具有情绪化、冲动的特点。故而,注入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学校心理教育对他们的帮助不言而喻。虽然有专家提出,如果过分依赖学校心理教育,就会使学生丧失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然而,从全面大局来看,学校心理教育仍是利大于弊的。

结论

从全文的论述可看出,道德教育与学校心理教育之间的差别巨大,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是用一种宽泛宏观上的约束力来潜移默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出正面影响。而学校心理教育是前者的升华,用一种直观化人性化的方式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然而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德育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基础;学校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升华。两者殊途同归,不可分割偏废。

【参考文献】

[1]蔡韦龄.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S1).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8

一、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理论

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理论指出,习惯是不断重复训练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个体行为。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追求更显著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自主性、倾向性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大量重复练习而发展并形成的,是一种具有主动性、持久性、自觉性的自我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对学习策略的制定、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使自己在学习中获益,对未来的学习发展和人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忽视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能够帮助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目标的实现。在课前预习时应首先熟悉课程内容,将新知识与之前掌握的知识的进行比较分析,勾画出重点和难点,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大致了解新知识后,将理解模糊或无法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录,在之后课堂学习中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2.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部分同学认为课堂上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教材中有,下课后可以自己看书。这样的想法往往导致在课堂学习中不认真,听课走神,无法把握重难点知识,这不仅浪费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课堂上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导致课堂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形成越听不懂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

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是高效学习的关键。在行为心理学中明确指出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对象,是具有动力特征的心理过程。注意的指向性,可以使人可以在每一瞬间对反映事物做出心理选择。注意的集中性,则能够让事物在人的脑海中呈现出深刻和清晰的反映。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特征,使得注意能够保持和选择思路,并具有监督和调节心理活动的功能。

在课堂学习中,思路是指思考问题的路径及线索,常说的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师的思路,就是学习老师讲课状态下的思维模式、思维规律以及思维方法,其目的在于学会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使自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必须保持听课注意力外。还应该在课堂学习中明确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听教师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思维模式与规律。尤其是对于预习时未理解和难理解的内容,在听课时应比较老师讲解和自己理解的不同之处,然后认真记录,从而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方法。此外,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还包括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堂笔记在精而不再多,即对于老师讲解和板书内容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抄录,而是选择重点进行摘抄,这有利于将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听课上,并对课下的复习和练习具有指导性作用。

3.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课后复习习惯的养成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以及新旧知识的结合与挖掘以及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具有重要作用。课后及时复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整体课程内容的复习,二是章节内容的复习。整体课程内容的复习是指将课程所有内容与老师讲解的重难点知识及思维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知识的规律和性质制定学习策略,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章节内容的复习是指对特定内容的整理和巩固,复习的内容可由自己进行选择,将遗忘的知识点或是疏漏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加深印象。

4.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是巩固知识和自我检测的重要手段。第一遍的课后练习必须独立完成,以检测学习的效果、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然后根据练习结果,整理出哪些是已掌握的知识、哪些是未掌握的知识、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然后在针对学习中的遗漏和不足,通过与同学合作探讨或是请教老师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技巧的运用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建议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本专门的错题集,将练习中经常性犯错的题型和知识点进行记录,然后针对知识体系中的缺陷进行专门的强化练习,真正实现课后练习的效果和目的。

三、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70-02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定义为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且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和美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说道,“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二、高校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在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日趋低龄化的发展态势,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研究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其热点、难点、重点仍然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研究生这一高层次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还需加强和改进。

某高校调查显示,研究生群体中轻度心理问题者占32.18%;中度心理问题者占11.04%;重度心理问题者占0.95%。从单项因子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及抑郁三项因子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结果表明,高校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比例较大,不少学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需要面临更多的来自学业和就业上的问题和困惑,还要承受经济方面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强迫、自信心下降等问题,与此同时,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研究生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凶杀和其他犯罪案例日趋增多。而形成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内外因两个方面。

第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过大。包括来自学术科研压力,为了完成规定的科研论文、课程论文、课程考试及英语水平考试,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和科研中,毕业前论文的写作、发表、论文答辩也会造成学生的恐慌和焦虑。这种紧张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就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及来自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也促使部分研究生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加之沉重的经济压力,由于高校研究生学费制度的改革,自费研究生在研究生群体中还占有相当比例,他们要支付数目不小的学费、住宿费及日常生活费。还有一部分已婚研究生,负担家庭开支,以及经济困难的研究生会感受到沉重的经济压力;最后研究生还面临着来自人际交往的压力,研究生课程紧张,学习形式、生活环境相对独立,交际圈相对本科生要小得多,学生忙于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忽略交往交流,缺乏相互信任。在同导师的交往上也欠缺情感上的积极有效沟通,经常会导致研究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

另外,社会支持不够也是影响研究生心理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当代研究生群体如何调节压力,如何应对心理问题困扰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而现实情况是社会及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还不够,有的高校甚至未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计划,更谈不上针对研究生的心理辅导与帮助了。

第二,成长过程中的缺陷。在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常偏重智力教育,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较少,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研究生群体往往被称为高学历高素质人群,有着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在学业生涯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长期处于顺境之中,没有经历过艰苦磨砺,因自此他们面对失败、挫折时的承受能力较差。加之独生子女群体的扩大,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较强,且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良好的集体协作精神也极大地影响着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给人蒙上一层消极、阴暗的色彩。一些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缺陷也是导致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因。例如回避性人格缺陷,包括由于害怕批评、不满意或被拒绝而回避他人;不会与别人保持很密切的关系,除非确定对方很喜欢自己;很害怕在亲密关系中,被羞辱和嘲笑;对批评和拒绝极其恐惧;由于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很沉默;认为自己不行、社交无能;由于害怕尴尬,而拒绝各种活动等等。边缘性人格缺陷,拼命努力以求不被抛弃;人际关系既热切又不稳定,常常不是把别人理想化,就是诋毁别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象长期不稳定;行为冲突,具有毁灭特性,如乱花钱、吸毒、性乱等;频繁表现出自杀的倾向,或威胁,或自伤;情绪极度不稳定,如短期内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怒等;持续地感到空虚;容易生气或发怒;在压力作用下会变得偏执、抑郁或有分裂症状等等。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心理健康工作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集中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成长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于被动和片面。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以是否有心理问题去看待学生,这种关注学生缺陷和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反向的心理暗示,会导致部分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消极面,形成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定势思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关注的主要人群是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对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则缺少必要的关注与引导。但正是这些学生才更需要心理帮助,以帮助其挖掘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1.树立积极评价取向的教育理念

针对研究生当前的心理状况,面对普遍存在的亚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工作应该转变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念,采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也意味着拥有积极而丰富的心理体验,并发展起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在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帮助和治疗,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乐观的人格、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意志品质等,包括自信心、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培养,真诚、正直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引导研究生构建积极的压力认识,锻炼积极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以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和巨大的潜能。

2.注重研究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自身的积极方面,相信通过积极品质的培养人有依靠自身潜能走出困境的能力。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既是一个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积极的心理学注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对于研究生来说,研究生相对大学生更加成熟,有良好的自主性、自制力和较高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且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较稳定的价值观,因此应该积极引导研究生群体采用自助式的教育方式来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例如采取多种主题式自助式心理辅导活动,包括意志品质的培养,情绪调控的方法,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等等。

3.朋辈心理互助辅导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以自助研究学习为主,组织形式也转变为以研究课题小组为单位,同本科阶段的班级集体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加之研究生不再严格要求集中住宿,导致研究生同学之间交往减少,集体活动也相对变少,人际接触面缩小带来同学间归属感相对缺失。加之生活习惯、年龄层次、生活阅历等不同,也会导致同学之间人际交流和沟通出现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充分认识到朋辈互助、朋辈辅导的意义,通过同辈、朋友的互助行为来增进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得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进而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淡漠的情况。学校可以在每个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在每个学生宿舍设立一名“心理信息员”。以班级心理委员和各宿舍的“心理信息员”为骨干组成团支部心理互助小组。团支部互助小组通过举办各类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素质拓展活动等心理健康服务,使研究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心理健康知识,在活动中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紧张的学习工作中。

4.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应当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学校可以建立起点面结合的校、院、团支部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各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渗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2).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篇10

论文摘要:多年来,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在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和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对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高职院校日益普及,如何使高职院校利于不败之地,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积极性。现代管理理论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管理的科学化。本文在心理学理论在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1.1“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诱因

诱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即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因此,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教师的需要特点,满足其合理需要,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wWW.133229.COm

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往往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教师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育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使得他们兢兢业业于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力求在自己专攻的领域有所建树,对科学有着长期、稳定、执着的追求。这种成就需要激发的积极性,往往比较强烈、持久。

1.2应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所创。他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也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将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要求我们在校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肯定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现在很多高校也根据这一原理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正确评价和对待教师;绩效挂钩,公平奖励教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心理学理论高校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2.1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该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息制度,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并非自觉自愿的行为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班级管理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这种模仿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因此更具积极意义,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增加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2.2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高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及特点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怠慢的情绪,因此,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

目标是一种刺激,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所以,从激励理论出发,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

2.3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静态)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动态)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

(2)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3)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挖掘创新潜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传播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成果,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冲击,作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完善,还要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心理学的应用将日益现出该学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2.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7月

4.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5.卡肖,阿格尼斯,《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6.车文博,《人本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