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十篇

时间:2023-03-18 14:37:40

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篇1

1、考试的科目内容有英语、政治就是教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2、基本上设计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也属于教育学的大类,初试都一样,参加的是全国的统考。

3、考研科目包含两方面,一是公共课,政治,英语,这是全国统考。二是专业课,就是你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专业课,这个是由学校来命题,所以选好学校后才能知道专业课考些什么科目。

(来源:文章屋网 )

教育学考研篇2

积累了25年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来全国已有一亿两千万人参加了自学考试,平均每一万人中就有56人是高自考的考生。人才培养层次也由中专、大专发展到本科、独立本科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即使在高等学校大扩招的情况下,每年仍有600万人左右参加自学考试。“高自考”已为国家输送本、专科毕业生400多万人。

实践证明,高自考教育出干才。成千上万的自考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显示了突出的才干。例如:燕京啤酒集团、多灵多集团、TCL集团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李富成等,获得国家设计优秀奖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设计师创建业,全国十佳母亲《妈妈的心有多高》一书的作者赵定军,北京十佳青年教师张忠明,扎根山区的优秀教师支来风,他们都是自学考试的毕业生。大批自考毕业生已经走上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领导岗位。根据北京密云县前几年的统计,全县处级以上干部有120多人是自考毕业生,他们正成为那里真正留得住、用得上的干才。可见“自考”确实是条广阔的成才之路。

根据2004年各地统计,在参加自学考试的600万考生中,25岁以下的青年约占70%,他们大部分是高中阶段的毕业生。这就是说,目前仍有约400万青年在这种高等教育形式中学习,或参加全日制学习,或参加业余辅导班,为获得知识并争取高等学历资格而努力。按一个中等规模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为5000人估算,如果这些学生都进高等院校学习,国家要再建800所大学才能满足需要。由此可想而知,高自考教育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多么巨大。

1998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法》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定位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中,从此高自考教育的法律地位确定下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战线上出现的最大的一个新生事物。对照国际上一些国家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属于“宽进严出”类型的高等教育。其主要特色是继承中国从科举制度以来的考试选材功能,把局限在校园的“宽进严出”教育推向社会,成为以政府教育部门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学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式。不但是在中国,这一教育制度也适合许多发展中国家情况,是一项有重大发展意义的高等教育形式。

当前在我国,从政府到社会、家庭,人们对它的重要地位仍然认识不足。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有人认为高自考教育是可有可无了。笔者认为,这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是一种传统的思维习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十分不利于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沿着适合我国国情的形势创新发展。

如果说“高等教育法”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实践经验推到了国家法律定位,那么民办大学(包括培训机构)则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自学助考推到了全面助教,形成了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中国式“宽进严出”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在教育实践中铸成了一种“自信、自立、勤奋、求成”的十分可贵的优良学风。

笔者认为,站在中国教育走向未来发展选择的十字路口上,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高自考”的价值定位,促进它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这将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二、自学考试发展成为自考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由同样8个字拼成的词组。但把前者的教育2字移到后边,就改变了意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考试—高等教育水平的自学考试(准确地表述是“国家学历考试”),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则是一种教育—以国家考试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一个是“考试”,一个是“教育”,其各自代表的意思当然就不一样了。把我们常说的“高自考”当成一种考试来办,还是当成一种教育来办,那自然是截然不同的工作思路一了。

以笔者的观察和实践体验来看,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大众化条件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

从教育观点看自考,无论是助考还是助学,都有一定的教育局限性。自考对人才的考核只重视结果,不重视培养过程;只能考核专业水平,难以考核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教育,它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如果要克服高自考教育的局限性,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助学”功能,把“助学”变成“全面助学”或“助教”,从而实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全面育人。而这一要求,对全日制助学机构来说,只要从总体上,明确其教育定位和责任,对原有的助学形式进行改革,精心安排,都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来,北京城市学院培训中心在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转化为“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方面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其基本的改革思路是:在已有的自学、助学和国家考试这一构架基础上,把发挥学生的自学精神与“高自考”灵活开放的管理机制和院校文化的育人优势结合起来,扩展“助学”功能,经过整合安排,形成一种“宽进严出”教育模式。具体地说,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1.为了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自考计划规定的政治理论、法律与德育等必修课的基础上,健全了党、团组织和“学工委”工作体系,由党、团组织定期组织主体教育活动,系统地开展党课教育;定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开设就业、职业和成才教育课;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配备班主任,实行跟班负责制,加强日常的思想指导与管理;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的指导;坚持开展创“四好班集体”和争做“三好学生”的活动,并定期进行评选。

2.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目标,学校教学管理实行“双证书制”,为学生开设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和训练;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实践能力型社团活动,广泛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同学利用假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学校从2004年开始为学生安排“小学期”,主要是结合专业,开展实习和实训,从教学制度上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培养一定的工作和实践能力。从2002年开始,学校建立了“特长生评审制度”,对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发挥,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定,符合条件者发给特长生证书,等等。

3.为了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提高的成绩,学校从2005年开始正式推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量化考评》制度,就是把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步的可量化部分尽可能的实行量化,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学考试只注重结果,不顾及过程,只能考专业,不能考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缺陷。目前,我们正在一年级新生中做一个课题试验研究,即把综合量化考评成绩按一定比例,如30一35%的权重,反映到学生平时和学期的总成绩中。使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成绩能同时反映学生本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的情况。这样,我们的毕业生既是专业素质达标的毕业生,也是以思想道德为重点的综合素质达标的毕业生。这样,就使这一教育形式更加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会进一步鼓舞自考生向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以上教育实践探索的结果表明,这些毕业生更受社会用人部门和单位的欢迎。近年来,北京城市学院培训中心的自考生获得国家颁发毕业证书者,100%能就业;获得学校发给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91%就业。

从总体上把“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加以比较,除了“教考分离,宽进严出”的特征外,在培养过程上人们很难找出它们之间有其它方面的本质区别。相反,高等自学考试教育,由于它实行“教考分离”,因而培养了学生自强、自立和勤奋、求成的精神。学生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风也比较好。而这一点正是近几年来普通高等学校的校风建设中所缺乏的。

当前,做这一实践探索的不但是北京城市学院培训中心,在北京、陕西、浙江、天津、江西、重庆、辽宁等地都有一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做这样的探索,这几乎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成“自学考试教育”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四点意义:

一是按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模式“全面助学”,更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它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实际工作能力较强。

二是定位在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高自考”,按这一模式运行,配套以国家政策支持,它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再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将有利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三是目前有大批这样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全国至少有600所,已经有了一定的办学基础,积累了一些助学经验。这批学校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成为具有自己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大学。把这批学校纳人“宽进严出”教育的轨道,设置标准可以降低一些,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也使这批学校各就其位,各得其所。这有利于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四是从一个教育体系的组成结构来看,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应该既有刚性部分,也有弹性部分,刚柔结合才能够形成更好的外部适应性。它符合事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说不论公办、民办,凡具有自己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高等学校是刚性体,那么按“宽进严出”教育模式办学的教育机构则是弹性体。这样的刚柔结合的高等教育体系才是最有适应能力,最有效率、最少浪费的教育工作体系。

三、管理机构在自学考试教育中的作用

助学改革离不开考试管理部门的领导,离不开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上下配合,同步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助学机构在助学过程方面的教育改革对专业定位、国家考试、课程结构设计及成绩统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上是自下而上对自考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1.“国家考试”和对“毕业生的成绩评定”不能只反映一次专业考试成绩,也应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提高的成绩。这样就必须把助学机构在助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德育与能力提高的量化成绩及平时的学业成绩在毕业成绩中以一定权重得以反映。德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助学机构可以做定性化评定。这样,才能从考试导向上反映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2.要给助学机构以一定的发挥其教育职能的空间。助学机构要进行思想和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要组织学生完成一定的实训性教学环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让同学完成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训练与考试。这些都要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去做。而现在,在国家教育计划总安排中实际上没有给助学机构留出这个空间。因此,现在需要精心研究和调整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的高自考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组合要彻底摆脱学科型教育的影响,以就职能力培养为中心,该压缩的压缩,该补充的补充。专业理论部分以“少而精、拿到手”为尺度。现在有必要把专业课程分解为校本课程、行业课程和国家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德育课、职业与就业指导课、实践环节的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等应由学校来组织教学与授托组织考试。这部分属于校本课程,其总课时的比例应占到接近40%。一些专业课程及区域性、行业性较强的课程,应由省市业务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确定课程门数与教学大纲,并由行业提出考试命题要求。这部分属于行业课程,其总课时比例应在30%左右。政治理论课、法律课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应由国家考委组织教育专家确定课程大纲、规定教材,提出考试命题要求。这部分属于国家课程,其总课时比例应接近30%。

3.以上问题的改革与实践,实际上是对自考管理机构管理工作改革提出的同步要求。其中每一项改革措施都离不开国家和省市自考委的支持和帮助。实践说明,这仍然是关键性问题所在。省市自考办公室既是一个考试机构,也是一个进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常设的行政管理机构。它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和考试方针,把握好政策导向,以其行政管理职能,促使本地区高自考教育在方向、质量和规模上协调而健康的发展。要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中心组成有行业代表、主考院校和助学机构代表参加的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咨询和参谋作用,推动自考教育事业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国家自考办和地方自考办应加强对助学院校的业务指导,求真务实,及时总结和吸收助学机构在助学过程综合教育改革对考试责任分级、课程结构改革做出的积极成果,支持和指导助学院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素质量化考核试验,并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的综合素质量化成绩以及学习过程的阶段学习成绩吸纳到国家考试成绩中,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走上“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注人发展活力。各级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应同自考管理机构互相配合,对民办助学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加强规范管理,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要帮助各类、各种规模的助学机构,使它们能符合规范要求,胜任助学职责,让社会满意和政府放心,并有持续发展力。

四、应提离对商等自学考试教育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当前讨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时刻,有必要重新认识“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前程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还要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高等教育规模要继续增长。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要从现在的2000万人增加到近40()0万人。大众化程度要从现在的20%增加到35%左右。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怎样发展,是依靠国家扩大投资,建设传统的大学校园,按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发展,还是依靠社会力量,以多样化形式,按市场模式来发展?按前者的习惯方式发展,国家没有那么多经济力量,还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规定,到20()0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而实际上,到2003年也仅仅达到3.28%。近年来,政府对地方院校的资金投人比例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到位率只有50%。以2002年为例,中国高等教育所需经费是2500亿,而政府实际只投人了1200亿,资金有一半缺口。由此,地方公办学校,特别是高职高专学校,主要靠收学费支撑办学。这就导致许多地方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乱办学、乱收费之类的问题由此而生,很难根治。如果以后仍按这种习惯思路走下去,那么可想而知,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将走人更大的困境。

因此,我们认为今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进一步调整思路。以主要依靠大众化、社会化、市场化、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来发展高等教育,这必将是保证我国今后高等教育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现成的符合以上所说的“四化”标准的高等教育,是最现实最有基础的发展之路。政府只要制定积极政策,加强引导,平等地对待高自考助学机构及其学生,它的发展潜力很大。在现有规模上增加一倍,没有很大的困难。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力量,用好政策杠杆,管好教育定位,“高自考教育”就能以最小的投人、最高的效率发展起来。

政府的作为应放在全力支持义务教育,确保国防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的人才需求,保证基础学科、战略发展和边缘艰苦行业人才的培养上。同时支持办好“国家队”。而把可交给市场调节的那部分高等教育,制定可行政策、规则,引人最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必要的竞争机制,做出必须的监控和管理。

教育学考研篇3

关键词:体育中考;初中体育教学;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地深入关注,物质条件的优越,使我们广大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缺乏一定的体育锻炼,因此,在青少年群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肥胖症、体质弱等现象。而在初中教学中引入体育中考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促进青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成长。同时这一体育中考考试政策的提出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体育中考的基本内容

体育中考是通过统一测试的形式对初中毕业生作出体质评价的一种统一测评的模式,主要测试学生的运动成绩和现阶段的身高、肺活量、体重等基本状况。其中主要包含的运动项目有立定跳远、跳绳、长跑、掷实心球等,其中对于男女的要求有所差别,另外,对于不同的地方采用的考试项目也会有所不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将体育纳入中学考试项目,不能片面地只追求中考考试的体育成绩,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促进我们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不仅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去不断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体育爱好,在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从而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二、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1.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视

在过去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广大家长和老师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对其体育兴趣的培养,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没有将体育教学落实到实际中,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课的存在只是名副其实的,因此,对其的成长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随着体育纳入中考项目,体育教学得到学校的重视,增加了体育经费投入,积极添设体育设施,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基本需要;同时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并且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而对于中学生来说,体育成绩直接与毕业入学考试挂钩,因此,中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训练和锻炼,从而将体育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对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

影响。

2.转变体育教学的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现今,生活节奏较快,升学压力较大,我们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就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足,锻炼的时间和强度都不够。而我们的体育课程教学自身也存在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是一门技能实践性的课程,在于学生体能的增强,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个人行为态度等方面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体质的训练,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技巧,从而得到能力上的提高和成绩上的进步;同时,还要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转变学生关于体育的一些想法和心理误区,让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学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锻炼和实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够片面地只是追求体育考试的项目,要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3.促进中学生能力的提高

体育中考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主要的影响还在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进步。首先,由于作为一种考试项目,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丰富了课余生活;其次,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健体魄,更好地去面对学习生活;最后,体育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一种终身锻炼的思想观念。关于初中体育教学,其中主要的体育项目包括耐力和力量项目,在运动过程中学生的爆发力、耐力、毅力等都会受到无形的影响和提高。另外,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中学生排解内心压力,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体育中考对中学生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中考政策的实施开展,对初中体育教学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在如今的教学工作中,人们逐渐加强对体育的重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随着体育中考的实施发展,积极改革发展,转变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思路;最后,在最终目的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学考研篇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045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学者是

A.培根 B.笛卡尔

C.康德 D.赫尔巴特

2.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始点,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顺序查找的文献检索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跟踪法 D.直线法

3.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构思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是

A.表述问题、界定概念、形成思路 B.查阅文献、制定方案、选择方法

C.提出假设、形成思路、选择方法 D.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制定方案

4.教育的历史研究中,外部评论是确定史料的

A.完整性 B.客观性

C.适用性 D.真实性

5.历史研究中的史料一般可分为

A.思想史料、制度史料、实物史料 B.物质史料、精神史料、制度史料

C.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传史料 D.文字史料、图片史料、音像史料

6.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曾对小群体互动行为进行过观察研究。他采取的观察方式是

A.参与性观察 B.非参与性观察

C.实验室观察 D.间接观察

7.教育测量调查中,统计上适用于次数统计、百分比、列联相关等的是

A.定距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名测量 D.比率测量

8.若要从问卷调查资料中得出研究结论,其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至少应达到

A.30%以上 B.50%以上

C.70%以上 D.90%以上

9.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A.教育观察法 B.教育比较法

C.教育实验法 D.教育统计法

10.教育实验设计模式为OlO2O3O4O5O6O7O8的设计是

A.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B.循环实验设计

C.时间序列设计 D.多因素序列设计

11.在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中,理论检验的两种方式是

A.假设检验和实证检验 B.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

C.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 D.实践检验和逻辑检验

12.教育研究定性分析的资料审核中,资料与研究课题的一致程度表明了资料的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可靠性 D.有效性

13.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数据特征值。其中,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是

14.基于标准正态分布,常用于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是

A.z检验 B.χ2检验

C.t检验 D.F检验

15.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意义评价、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 B.个人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

C.通讯评价、网上评价和会议评价 D.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教育科学研究

17.历史研究法

18.间接观察

19.剩余法

20.地位量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22.教育调查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有哪些局限性?

23.简述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

24.简述定性分析中的内部效度的含义及其分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教育学考研篇5

关键词:任职教育 课堂教学 设备教学

随着任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任职教育院校大力开展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大胆创新任职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什么是适合于任职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教学方法呢?如何适应岗位任职能力形成的规律呢?在近期任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过程成中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给我们任职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任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面临的问题

1.课堂教学习惯思路与课时缩短的矛盾

在以往长期的学历教育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逻辑性定时思维,也就是课堂教学习惯思路,其主要路向一次是定义、原理、特点、举例、结论。这种习惯思路是基础教育特点的反应,使系统传授知识的要求,并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做保障,而任职教育学员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各层次任职教育时间又长有短,并且相差很大,这种课堂教学习惯思路根本不能适应这种强调岗位能力培养的任职教育,然而这也是在改革创新中一时不能摆脱的习惯性教学思路,有板有眼地环环相扣。而时间又不允许,经常会导致降低授课知识起点增加学时或降低课程要求。

2.专业教学惯用教练法与岗位目标要求的矛盾

在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员习惯于针对特定设备进行三段式教练方法,原理讲解-示范演示-操作练习。这种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好地培养学员对设备的操作技能。但是,由于目前的岗位人才目标要求发生了变化,不仅要学会所学设备的操作维护,而且要求对于其他设备的岗位具有适应能力,还要学会设备的管理和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校内演练与实战要求的矛盾

由于认识水平、设备、场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往往在校内创设实践教学环境和组织实践教学,带着很浓的校园色彩,岗位特色突出不明显,不逼真,很难使学员得到贴近实际岗位的真实体验。

二、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1.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打破在学历教育中的逻辑性定时思维,以问题或目标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启发思维-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研讨解决,逐步深入,是授课过程成为一个问题牵引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不但教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牵引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突出目标的岗位性、授课的针对性和学习的高效性。此设计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要注意:一是设置的问题要与岗位紧密联系,从岗位实践中提炼问题。二是要依据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牵引出必要的知识,有针对性地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三是要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以往的教员讲授式为主的教学,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实现讲、学、做一体,学中做,做中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设备教学方法的思考

设备教学要突出岗位综合技能培养,按照操作基础教学、模拟式训练、实装化操作、综合化演练、过程评价的步骤顺序来组织实施,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遵循由知识到技能的互相转化规律。

操作基础教学是指教员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设备原理特点、操作的一般方法和程序,特别是要提出注意事项、操作安全技术规则,引导学员自行学习课程内容,阅读使用说明书,根据原理分析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操作使用程序和方法等。此阶段要突出技能目标,进口能力要点,主要引导学员设计好学习的思路、方法,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模拟式训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模拟仿真器材,组织仿真练习,并采取自主讨论、研究探索、互助互学等方法进行组织。此时,要注意利用现有条件,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使其适应新型设备的发展,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还要注意教员的及时引导,及时纠偏,为下一步上装操作打下基础。

实装化操作是指利用实际设备进行组织的教学练习,由于实际设备操作要求不同于模拟器材,模拟器材模拟操作是允许有误操作的,而实装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在此阶段必须强调教员的指导作用,根据前阶段学员总结归纳的操作方法与正确的操作相比较分析,突出正确的操作程序,方法要领等,采用讲解示范与学员体验型结合的方式。

综合化演练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按照实际岗位工作程序、分工编组进行的综合操作演练,突出设备的综合运用。在此过程中可以设定多种紧急情景,如出现某一故障,让学员根据所学的原理分析原因,并进行紧急处置,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教员要注意创设好情景,使学员身临其境,感觉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增强实感体验,同时创设紧急情景要恰当,能够真正体现综合运用能力。在组织方式上要强调学员的自主解决处理过程,教员适当引导启发。

过程评价强调的是过程的评价,在每一步都要及时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教员的指导作用,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一步的训练效果。

三、小结

课堂教学方法上打破在学历教育中的逻辑性定势思维,以问题或目标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岗位针对性,使教学不再是泛泛的理论,同时增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实现讲、学、做一体,学中做,做中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设备教学方面突出岗位综合技能培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遵循由知识到技能的互相转化规律,符合学员认知规律和岗位能力生成规律,适合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5.

教育学考研篇6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现存问题 改革思考

我国专业研究生学位设置以来,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学位数量逐渐增多,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办学设备和条件滞后性等因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要求不符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拔标准与职业要求不符

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的实践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然而,目前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更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而且,在复试时,由于测试方法的落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对学生的发展潜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考查,复试程序不够科学和规范。许多职业发展潜力较高的学生往往无法取得入学资格,而被选的都是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却不具备专业素养的学生,影响教学效果。

(二)培养方式缺乏职业特色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然而,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与学术性研究生几乎一致,并没有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设置专门的课程,而忽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需求。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来源是不同的,他们对于课程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有的学生需要提升职业水平,这就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师缺乏职业经验

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外,还要具备岗位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导师要具备丰富的职业知识。然而,目前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导师大多是学术型教师,他们虽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却缺乏职业方面的经验,无法成为学生的职业领路人。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职业型教师的比例。

(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缺乏衔接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将专业学位和职业资格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和职业资格的衔接性较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依然偏重于学术化,学生在完成学校的课程后,往往还要参加一系列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才能踏上职业岗位。这样就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容与职业的实际需求严重不符,学生在迈入社会后无法直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策略

(一)重视地域性特征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不同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统一的选拔方式和考试内容往往不能满足每个地区的需要。这就需要各个地区根据本地特点,设置不同的专业学位,采取不同的考查方式。教育部门在确定考试内容时,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地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考查方法。

(二)采取分阶段培养模式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采取从实践到理论,最终落实到实践的分阶段培养模式。当然,在实际教学时,不能将三个阶段看做独立的部分,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采用学习和实践交替的方式完成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

(三)根据职业需要设置专业课程

如今,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在工作能力方面,还表现在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方面,学校在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时,要体现职业需求。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建立职业基础模块、职业发展模块和职业前沿模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职业基础模块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通过职业发展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职业前沿模块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发展趋势。另外,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还要考虑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在教学模块中适当渗入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

(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选择合适的合作项目,校企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让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在进行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定期派导师去企业参观和学习,也可以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授课,实现学术和实践的双面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学术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

三、结语

近年来,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招生范围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我国人才培养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依然存在选拔标准、课程内容等与职业要求脱轨的问题,阻碍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合理策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增强教育效果,为国家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旭,辉汪,敏生.关于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6).

[2]胡娟,金红,方玉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动力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9).

教育学考研篇7

       近代化学及其衍生的化学教育诞生于18世纪的西欧社会。我国学校制度化的化学教育直至19世纪后半叶才初步建立,并由于诸多 历史 与 政治 因素的制约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现实的差距催引着一代又一代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开阔眼界,力图把握国际化学教育的脉动来探寻我国化学教育发展的理想图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吸纳新源、借鉴先达的工作更是得以围绕着一条有章可循、轨迹清晰、国际主流的线索而展开,即通过探察国际化学教育会议(IC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主题的内容和趋势来反思与改进我国化学教育研究发展的现状与路向。然而,通过现有 文献 检索我们发现,国内学界对于极具代表性的ICCE主题的分析与思考尚缺乏整体研究,最早的相关报道和介绍也仅从1977年第4届开始。 [1]因此,我们通过查阅相关信息,对近40年20届的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主题予以全面分析和梳理,试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国际主流化学教育的趋势,并结合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现状对化学教育研究的路向进行思索。 

 

一、ICCE的概览与主题回顾 

 

ICCE是基于全球背景的当代大型国际主流的化学教育会议,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办,举办国化学学会及相关教育部门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办。会议通常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具体操作上,由IUPAC的下属机构化学教育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Chemistry Education,CCE)负责组织与协调。作为全球性化学教育的盛会,ICCE 的核心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沟通化学教育信息和协调化学教育活动,建立国际交往和促进相互了解,以发展世界各国的化学教育事业。会议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专题讨论会(Symposia)和研讨会(Workshop)。期间,还将提交 论文 以口述或墙报(Poster)形式予以呈现。 

为了明确大会讨论和交流的指向与范围,并给下一时期各国化学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导,每届ICCE都会预先设定大会主题(Theme),并围绕主题拓展系列相关具体议题(Titles of Sessions)。大会主题作为每届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立足当时社会 经济 背景,紧密把握化学及教育科学与技术动向,适切关注时代的发展,拟定和遴选出具有高度前瞻性和概括性的内容,并在会议召开前的一段时间公布。历届ICCE具体信息详见表1。 

 

二、ICCE主题梳理的方法与结果 

 

从表1看出,作为历届ICCE核心口号的会议主题通常是以指导性的纲领式呈现,少有具备明确指向性的化学教育领域内的具体内容。而通过对会议相关议题的研究发现,其中较多包含了各届ICCE研讨内容的具体信息。例如,即将召开的2008年ICCE主题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时代中的化学”,而其具体议题则细致明确,分列为:“文科与化学教育、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中等教育中的化学、高等教育中的化学、化学教师教育、化学与社会、化学奥林匹克、信息与通信技术和化学教育、绿色化学、微观尺度的化学、化学教育中的 现代 技术、面向化学与化工的 网络 、工程教育、化学的公众理解、化学教育中的研究、初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其他相关化学教育的议题”等。由此可见,通过对议题所涉化学教育内容范畴的研究更有利于详细了解ICCE的主题轨迹,进而对国际化学教育的研究热点领域和趋势形成整体、有效的把握。鉴于此,现对历届ICCE的具体议题连同大会主题一起进行梳理与分析。 

 

我们在文献检索和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出第6~20届ICCE议题123条,加上第1-5届主题5条(由于时间较早,仅掌握到主题),合计128条。根据各议题或主题所涉的化学教育研究的内容范畴,分别归纳为12个领域,依次为:公民素养、科学教育与化学;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与交流;化学理论及前沿研究;化学与交叉学科研究;化学与STS教育;化学与环境;化学教育与信息技术;大学化学教育研究;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化学实验研究;化学教育评价研究;化学教师教育研究。并使用Excel软件按届次对议题涉及上述12领域的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三、基于ICCE主题分析的思考 

 

根据表1和图1分析共20届ICCE的主题与各类议题的发展脉络,我们对我国当前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路向作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坚守优良传统,稳固发展化学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 

建国后,我国的化学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双基”的训练,即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化学教育一直大力提倡教师的高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其突出表现为重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练习,注重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原来倡导“双基”的基础上又扩展到提倡学生的“三维”发展,并着力以“课程”的研究为突破口,整合“课程”“教学”“评价”三者的联系,形成了一体化的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并逐渐呈现繁荣局面。 

分析ICCE主题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及“化学教育评价研究”共占议题总体的18%,具有相当的比重。同时,从届次和时间上看,自1979年第5届开始,此两项研究的议题基本从未间断,形成了国际化学教育界持续的、相当力度的关注。这样的特点恰恰与我国化学教育中一贯重视“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脉络契合。例如,第十二届ICCE以“化学课程与教育方法的演变”为分主题,提出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适应学科发展、就业和社会需要,教学内容应注意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在评价领域占有很大比重的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研究几乎在每届大会都会提及,而这更是我国为之自豪的强项,参赛选手均取得优秀成绩。可以看出,我国化学教育在化学课程、教学、评价这三个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持续热点领域上一直具有良好的研究传统。现阶段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化学教育研究工作首要的无疑是在继续坚守我国的传统领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固发展化学课程、教学、评价的优势。 

(二)把握国际动向,积极开展科学素养教育与STS教育研究 

源起于上世纪末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一开始便立足广泛的国际考察, 参考 与引鉴了若干国际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域和兴奋点。在化学教育领域,同样也吹来了新的气息。以新课程理念为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着眼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新提法。根据目前国内化学教育研究情况来看,科学素养(包括化学素养)教育和化学与STS教育不能不说属于新兴的热点领域。 

结合上文的统计结果分析,“公民素养、 科学 教育 与化学”“化学与STS教育”在整个国际化学教育会议涉足的议题上也占有重要分量,其比重分别高达10.16%和9.38%。另外,加之与“STS教育”联系甚密的“化学与环境教育”“绿色及微型化学实验研究”的份额,这两个领域在当今国际化学教育研究中占据的比重更大,例如,2002年在我国举办的第17届ICCE提出的“环境化学教育”“公众化学素质教育”“绿色化学与微型化学实验”主题,第18届ICCE提出的“化学的公众理解(Public Understanding of Chemistry)”等。从时序上看,“化学素养”主题在第9~13届即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早期零星出现,90年代中期后渐成趋势,进而演变成化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又一热点。这恰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化学教育领域的情形暗合。 

与国际研究状况相比,尽管我国化学教育研究在“科学素养教育”“STS教育”上起步较晚,研究质量相较于下,但在当前国际国内研究方兴未艾的氛围下,也已具备了一定层次、不同视角的研究。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更应进一步奋起追赶,紧随国际脉动,积极开展科学素养教育和STS教育,形成我国本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三)着眼未来 发展 ,努力拓展化学教育的理论化与信息化研究 

相对于强势的纯化学研究而言,化学教育研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专业化学人才对此领域少有涉足,而由于学科壁垒又少有教育学者问津。因此,作为研究化学领域内教育问题的化学教育长期依附其两门上位学科——化学与教育学,使得自身研究主要处于演绎借鉴的阶段,研究理论化程度低下,缺乏独立自觉的理论研究基础与体系。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化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日益影响,以国际权威性的首次ICCE召开为标志,化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化与交流工作以这样一种形式被固定并渐受关注。时至今日,虽然仍鲜见颇具影响和标志性的化学教育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但其研究领域已在逐渐形成,研究工作逐渐丰富。如图1结果所显示,“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与交流”的议题比重已位居首位。例如,第18届ICCE就提出了“化学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Basis of Research in Chemistry Education)”的议题;又如近年出现的从“符号的—宏观的—分子的”三角构型的化学教育与学习理论演变为以“人类要素”为着重点的“人性的—符号的—宏观的—分子的”四面体化学教育理论构型。 [2] 国外学者已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而国内学界能够堪比的研究至今寥寥无几。可以这样说,我国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依然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化学教育必然要借助最为先进的工具实现自我的传播和发展。考察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关于ICT与化学教育的研究早已在国外展开,第20届ICCE已明确将大会主题拟定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时代中的化学”。我国由于受 经济 社会发展条件所限,ICT与化学教育研究多在大中城市的重点学校与研究机构中开展,普及性不够;研究内容多是单机或局域网内个别软件的应用与简单程序的开发,研究应用的交互性与高效性欠佳,使得我们离真正的基于ICT的化学教育尚需时日。 

教育作为着眼未来的事业,新课程作为着眼未来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化学教育研究不能总是步国外先进经验后尘,处于长期滞后的局面,而应聚焦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眼光,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保证我国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知新.IUPAC CTC与ICCE[J].化学教育,2002(7-8):95. 

教育学考研篇8

一、目前自学考试存在的问题

从1981年开始的自学考试制度,迄今已走过30年的历程。在这期间,自学考试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的学习热情,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步,现阶段自学考试的发展不断受到冲击,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实施过程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重考试形式,轻教育过程。以考促学是自学考试这一教育形式的显著特点,国家考试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还是衡量社会助学机构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考试的重要作用似乎掩盖了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目前的自学考试过分关注考试形式,忽视教育过程,以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考试内容注重死记硬背,轻理解运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少社会助学单位盲目追求自考通过率和考试成绩,把正规的“助学”变成纯粹“助考”,把对自考课程的总体辅导简化为猜题、押题和应试技巧的培训,而放弃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社会助学的根本任务与宗旨,从而影响与限制了自考制度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2]

(二)重经济效益,轻教学质量。为保证自考的公平公正,国家制定了“教考职责分离”的基本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高校助学的权利,把助学辅导的任务推向社会,其直接后果是助学主体虚化,社会助学处于零散的自发状态。[3]致使社会助学机构以民办教育为主。由于自学考试助学单位盈利空间大,许多社会培训机构、高职院校纷纷涉足于自考助学领域,一味谋求经济效益,置教学质量于不顾。在具体的教学辅导上缺乏有效的引导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基本办学条件、规范管理、师资队伍的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各助学机构间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违规办学、虚假宣传等问题比较普遍。这些严重影响了自学考试的教学质量。

(三)重知识教学,轻素质培养。虽然自学考试制度不同于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它们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造就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自学考试这种教育形式不仅要使考生获得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助学大多以知识传授为宗旨,以通过国家考试为目标,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更缺乏实践操作性质的练习,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品德和心理需要。自考生在课堂上只学到静态的书本知识,没有能力的提升,更缺乏人文素养的陶冶。

(四)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目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还没有固定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支持和推动作用的普通高等学校,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自身也面临着师资匮乏、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致使普通高校在社会助学中的角色有所调整,资源投入不断下降。社会资源方面,随着现阶段多种高等教育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许多社会助学组织走上了办独立学院的道路,继而把有可能利用到自学考试中的教育资源转向其他方向。长此以往,必然对自学考试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自学考试与社区教育结合的优势

学习型社会,教育不再是特定年龄的特殊活动,它已超出了传统教育的范围界限,在时间和空间上,日益向着个人终身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方向发展。目前,自学考试不仅有学历性质的教育活动,也包含了非学历性职业证书考试,不仅大大满足了人们的教育需求,开辟了社会成员学习的宽广渠道,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学习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与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一脉相承。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学考试在教育资源、目标以及对象上都有很大的交流和共享空间,这是两者结合的基础,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供了可能。两者的结合不仅拓展了自学考试的发展前景,也给社区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共享教育资源,壮大社会助学力量。就自学考试而言,开放的报考条件,灵活的学习环境,多元、弹性的学习方式是其具备的先天优势,这与社区教育的特点相契合。因此,淡化自学考试与社区教育的界限,逐步建立两者的沟通机制,共享教育资源,利于不断改善自学考试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要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特别是高等院校,民办和职业院校,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打开共享通道,向社区开放,并参与自考助学系统,从深度和广度上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应挖掘企事业单位的物质及信息资源优势,把部分闲置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到社会助学中来,逐步把一些企业发展为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的实践基地。同时,要发挥社区的人力资源优势。社区中不乏退休老教师、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也有一些高校在职教师、研究生等高素质人才,社会助学机构可以挖掘这些潜在的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共享文化资源,加强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由于自学考试没有固定的学习环境,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学生来说,自考生的校园活动相对匮乏。但是,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自学考试的宗旨来说,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利用社区教育开展社会助学,可以使自考生享受校园文化,促进人际交流,提高人文素养。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人际关系将出现新的组合,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将会更加紧密,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不断加强,从而极大地改善居民的精神面貌。自考社会助学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自身的校园文化,这不仅可以弥补自考制度对考生校园文化熏陶方面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更重要的是克服自考生中存在的纯应试的社会偏向和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强化自考生对助学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学校、教师和自考生之间的和谐关系。[4]

(三)共享实践机会,提高自考生的实践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方面,自学考试更有必要整合社区教育,共享实践机会。社区教育包含各种职业技术培训、转岗和就业培训;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和电大、老年大学、计算机专修学院等机构的资源,为社区居民学电脑、学外语、学各种实际技能搭建了平台。这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居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目前,我国的自考系统中包含了各行业的职业准入和职业技能考试,也涵盖了计算机、外语等非学历证书考试,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培训实习条件可以有效弥补社会助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对于培养自考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自学考试与社区教育结合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自学考试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既有利于促进自学考试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制和学习型社会的题中之义。那么如何整合这两种教育形式呢?笔者认为可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发挥政府统筹协调的作用,构建资源共享体系。自学考试和社区教育的良好发展及规范运行离不开政府在资金和制度上的支持,两者的沟通与衔接更离不开政府的协调与引导。在国外,社区学院的投入有40%来自政府,加拿大甚至达到60%以上;同时政府倡导社会团体参与投资和管理,并为投资教育的社会团体和机构提供免税优惠。[5]以此为鉴,我国需改变过去那种将教育投资主要投向学历性高校的做法,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资力度,用于添置一些必需的教育设施以及开展公益性的培训和文化活动。同时,政府应扮好自学考试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中间人和服务者的角色。在政府指导下,双方组成合作团体,共同研讨发展规划,探讨和制定符合时展的政策、法规,构建统筹协调的发展机制,使自学考试和社区教育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统筹协调各种资源,形成新的合力。

(二)在社区内创建自考助学点,成立独立的社会助学体系。在社区内成立独立的社会助学领导机构,制定和完善社区与自学考试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规章制度,对各助学机构进行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可下设自考助学点,为自考生开设各种学习中心。在这里各级各类学校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得到有机整合,各类形式和各种层次的教育得到有效的衔接与沟通。根据自考的类型,将学历教育放在专门的助学机构实施而非学历教育主要由各种学习中心承担。这种学习中心既包括正式的学习场所,也包括一系列服务设施,既可以正规教学,也可以自由活动。只有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自考助学点,才能为自考生和社区成员搭建一个学习平台。要通过助学点的建设,努力促进自学考试学习途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的多样化,不断完善社会助学体制,对自学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让更多的自学考生在社会助学中得益。

(三)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课程体系,促进自学考试社会化。教学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载体。设置一套内容多样的课程体系,使其不仅满足自考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要满足社区居民接受教育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自学考试在满足社会成员的学习文化、提高能力方面有很大优势,而社区又是自考生了解社会的窗口,也是学生服务社会的实践基地。因此,自学考试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及社会对人才、知识和技术的需求方向,并因地制宜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根据“需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的原则,开设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专业和课程,把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为所有社区成员的人生发展各个时期的教育需求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6]这样,既可以加强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四)依托社区资源,拓展社会助学的渠道。社会助学既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独有特色,更要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学辅导。首先,为提高自考助学机构的师资水平,可以根据办学的实际广泛聘用高校有关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分批分层次地对各助学机构的师资进行培训。其次,自考与社区内的技术部门合作举办职业技能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考应将社区内的企业和团体发展为自身的社会实践基地,加强社会助学的实践环节,不断修正自学考试的封闭性和自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建立网络助学系统。从国内外各种教育形式的经验看,引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整合多种资源,还可以共享一流的师资,打破时空局限性,使两者的发展潜力倍增,从而为学习者创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条件。

教育学考研篇9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标准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它要求教师打破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有助于扩大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有更多的表现、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氛围中主动学习。因此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合作学习的分类、使用及注意问题和建议。

首先,谈一下合作学习的分类与使用。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两个好朋友搭配是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种典型的合作学习形式,好朋友关系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因此这种形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比如,广播体操、武术教材的复习课,就可以让学生自由配对、互相学习,最后共同展示学习成果。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第一,稳定分组。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的小组区别对待。第二,阶段分组。阶段性的小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其特点是技能相同而爱好不尽相同。2.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是爱好相同技能却不尽相同。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3.按技能水平的好坏搭配分组,其特点是体育技能、爱好均不同。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发挥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第三,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

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9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分组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2.按技能水平的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的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

其次,谈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建议。

从当前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看,还存在着理解与执行上的一些普遍性问题:1.未能很好地使用教材,未能把教材与其它课程资源结合起来;2.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不够;3.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4.课堂的交流与生成不够,学生收获不大。

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加强方法的研究。教师应根据教材针对性地选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合作前的准备,小组的结构,合作的方式,过程的监控、指导,成果的反馈、评估等。教师只有选择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考虑周全,才能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出更高的优势。

二、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比如如何确定小组长、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等等,指导学生有组织、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三、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部分,必须体现达成课程目标的功能。因此,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形式上,也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目标上。通过合作学习,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下列素质的培养: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积极主动配合,协调他人开展活动;独立思考,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勇于克服困难;助人为乐,甘于奉献。

教育学考研篇10

关键词:元教育学;回顾;反思

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元教育学是一个新兴的、极不成熟的学科领域。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元教育学的关注和研究虽然是潮起潮落,但始终有学者致力于元教育领域的探索和求真。在此,笔者欲追溯我国元教育学研究的缘起与演变轨迹,并对其成果作简要评析,以求对元教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一、从元理论到元教育学

1. 元理论

元的西文为“meta”,意思是“……之后”“超越”。元理论就是超越理论,是关于理论的理论,即以某一理论或科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对于元理论的基本特征,唐莹和瞿葆奎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体现了学术领域“自我意识”的萌动。某一学科的元理论,就是某一学科对自身的反省和思索,这种反省和思索是痛楚的,但又是学科成熟的必经之路。第二,是一种超越的视界。元理论是更高层次的研究的结果。它以语言形态的理论为对象,而非指向现象领域的问题,是对整个学科理论作整体性的反思。第三,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元理论具有形式化的特征,需要暂时抛开具体内容,语言分析在元研究中尤为重要。第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元理论不能停留在零散的思考层次上,它是对学科进行系统的反思,将成为该学科中的一支,并有可能形成一个分支群,如科学学。

2. 元教育学

对元理论的解析,为我们认识元教育学的内涵创设了思路和条件。参照元理论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把元教育学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从性质上看,元教育学是一种方法论元理论,是对教育学陈述体系的逻辑的形式化研究而不是对教学问题所作的实质探讨,是“站在各派教育学之上,从一种客观的、公正的和总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教育学”。第二,从对象上看,以理论知识形态的教育学,即教育理论或教育学的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来,元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研究的认识论标准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教育研究的社会学问题、教育科学的发展史问题以及教育研究的价值规范问题。第三,从方法上看,按照语言的形式理论,把科学语言重建为形式语言,对之作语义和语形的逻辑分析是元教育学研究最为重要的方法。

二、我国元教育学研究的兴起

在欧美,真正意义上的元教育学研究萌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和教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和论争,可称得上是元教育学研究的开端。我国教育理论界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元教育学研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二:

1. 国外元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引入

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教育分析哲学的影响下,德国教育家布雷津卡由当时德国教育理论的混乱状态开始考虑到教育理论的“清思”问题,他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立场出发,对精神科学教育学进行批评,在论论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元教育理论体系,1971年首次提出了元教育理论、元教育学、元教理学等概念,布雷津卡的理论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呈体系状态的元教育学或元教育理论,这也标志着元教育学的诞生。而我国在“文革”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教育理论界的思想和行动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许多学者逐渐摆脱左倾主义思想的羁绊,把目光投射到教育研究发达的欧美国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西方教育思想理念被介绍到我国,教育分析哲学和元教育学也随之进入学者们的视野。从我国元教育学的发展进程来看,国外元教育学理论的输入,为我国元教育学的兴起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 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回答现实对教育学的挑战,也是我国元教育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教育学的教材和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从总体情况看,这些教育学的教材和著作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明显缺陷:其一,简单移植了前苏联或欧美国家的理论框架,没有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其二,在内容上存在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问题,在体系上缺乏明确清晰的概念体系,章节之间往往缺乏逻辑一致性。由此,在西方元教育学理论的影响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教育理论界以反思当时教育学教材和著作的缺陷为基点,拉开了以教育学中国化和教育学逻辑起点为序幕的元研究活动。

从实践进程来看,我国早期的元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元教育学的下位领域的研究,例如,教育学的元分析、教育学体系论、教育学逻辑起点论等。

三、对我国元教育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他们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暴露出研究本身的一些明显的缺陷。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推动了我国教育学发展的科学化进程

重经验体系、轻科学体系是我国教育学发展进程中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开展元教育学研究,使得我国建立教育学科学体系的两个重要前提性条件得以改进。首先它促进了教育学概念的科学化,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围绕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教育学体系、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概念展开了热烈的论争,这些探讨大大深化了学者们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其次,促进了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有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元教育学研究对我国传统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对国外先进教育研究方法的引入和改造,都有助于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 推动了我国教育学发展的特色化进程

割裂传统、盲目移植是我国教育学百年来发展演变的主要缺陷之一。通过对教育学中国化问题等问题的探讨,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重大意义。它促使教育理论界在对待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等问题上,能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能够以扬弃的方式去对待传统教育观念,能够用批判的精神去反思外来教育理念。

3. 研究方法单一,理论研究主导

从方法论来看,西方元教育学研究主要借助于分析哲学。对于我国的元教育学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研究方法多样化的主张。例如,瞿葆奎提出要综合运用历史学、现象学、解释学、社会学、统计学的方法,等等。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元教育学研究依旧没有摆脱方法单一化的囚笼,多以纯理论研究为主,方法上讲求思辨,在语言表述上抽象晦涩。

4. 研究结论泛化,随意性较大

运用发散性思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鲜明特点,但在追求思维发散性的同时,达成理论上的共识对学科的成熟同样十分重要。在元教育学研究中,一些学者从自身的主观立场出发,研究的随意性较大,以致出现研究结论泛化的现象。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在学者们对教育学还没有形成较统一认识的背景下,探讨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很难得出统一的认识。多数学者都热衷于否定别人证明自己,以致出现了教育学逻辑起点层出不穷的现象。在有关教育学逻辑起点的论争复于平静之后,反思论争本身,似乎只是在原本困惑的基础上增加了几许茫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