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8:36:48

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历时性视角;乡村振兴;职业农民

目前,国家对于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以下简称职成教育)。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自2019年起,职业院校需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包括现代农业在内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培训。鉴于此,本研究以历时性视角分析中国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的“来龙”,意欲阐释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经验借鉴,探讨“当前”乡村振兴语境下农村职成教育的可能与可为,揭示未来农村职成教育持续发展的“去脉”。

一、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百年回顾

近百年来,中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历经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这是一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社会改良运动,目的在于通过温和的改良方式实现国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进步。其中,晏阳初倡导的定县模式将中国农民问题归结为“愚贫弱私”,进而提出四大教育解决四大问题:文艺教育治“愚”,生计教育治“贫”,卫生教育治“弱”,公民教育治“私”,提高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1]。梁漱溟主持的邹平模式鉴于中国传统文化失调,指出中国社会复兴的道路应从乡村引发工业,以乡村为本而繁荣城市[2]。为此,他组建了乡农学校试图将一盘散沙的农民组织起来,培养农民的新政治习惯、团体生活和合作精神、锻炼乡村自治能力。黄炎培秉持农民职业教育理念,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标[3],并身体力行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4],实践中,乡村教育率先在南京晓庄发轫。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以“复兴乡村”为己任,在中国农村发起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终因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所限而中止。第二阶段,20世纪中叶至90年代开启的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为了迅速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家在农村大力开展扫盲运动和普及教育,形成了“小学不出村、中学不出乡”的办学格局,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教育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挖农补工战略从农村找钱支持城市工业发展,最终导致没有农业发展的工业发展。“剪刀差”持续扩大的结果是,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三农”问题不可遏制地恶化为“三农”危机。同时,通过教育集资的方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农村青壮年文盲。但在巨大成就的背后,则是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农村凋敝和农业衰败。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职成教育在教育内容和价值层面尚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性”,但到了20世纪中后期,教育理念的“轻农”和教育内容的“去农”越来越鲜明,乡村精英争先恐后地跳出“农”门。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镇化和市场化发展。国家在这一时期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并且加大了农村职成教育的投入力度,职成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然而,进入新世纪,农村中小学的合并浪潮风起云涌,农村学校迅速向城镇集中,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文字上移”。未能幸免的是,农村职成教育自近代以来坚守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目标距离农业、农村、农民渐行渐远,很多农村职业院校甚至停办涉农专业,职成教育和乡村社会之间脱嵌。长期的城市利益优先原则,致使中国社会出现新“农”情:农村方面,青壮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留守乡村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方面,高龄化、高分散、高成本、高污染、高风险的“五高”农业越来越严峻;农民方面,相较于传统小农,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终因土地等制度性约束,现代性依然难以彰显。回顾中国农村职成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在不同发展阶段承载的文化价值、政治控制和经济职能各有所异。究其根源,在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迄今,促使我们思考的现实议题是:第一,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形塑。农村职成教育若要得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合理的价值导向。第一阶段,农村职成教育虽有指向“社会和人”的价值取向但社会基础积弱;第二阶段的社会基础“百业待兴”,职成教育带有明显的政治导向;第三阶段的经济偏好,使得农村职成教育最终在价值和空间层面远离“三农”。那么,当前农村职成教育的社会基础及发展取向是什么?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为空间又是什么?值得考量。第二,教育是促成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第一阶段,由知识分子发起并开展的农村职成教育,缺乏国家的“在场”,因而号称乡建运动但乡村不动。后两个阶段的职成教育侧重于乡村社会建设的某一方面发力,有失偏颇且不可永续。接下来的问题是,职成教育究竟如何运用高度的知识力量影响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村职成教育的走向如何?

二、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基础及发展取向

从历时性视角透视教育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更能客观地认识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及发展取向。本研究以“拐点”事件作为划分“类别与时间”的标准:20世纪初的乡村建设运动;1953年工农关系上的“挖农补工”战略;1993年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2018年一号文件的乡村振兴战略。由此,可以梳理出社会变迁中农村职成教育的社会基础及发展取向(表1)。就现阶段而言,社会基础为职成教育发展提供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发展,致使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与支撑作用依然强劲,然而,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却整体偏低。二是城镇化的比例逐年提高,首次出现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现象,但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这一状况依然显著,农民是边缘人群的现实没有改变。三是城乡关系沿着城乡分割→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的脉络蔓延,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由乡土本位→城市本位→城乡融合的战略定位与演进趋势亦显。四是国家资源给予取向的转变,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与社会空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势必为职成教育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可能与可为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方向。鉴于此,农村职成教育需要回应的是,怎样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队伍,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致富带头人和生产经营者,实现创新在农村、创业在农村、创富在农村。(一)农村职成教育何以可能。基于中国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进入新时代,农村职成教育在人才诉求、技术需求、时代机遇、市场领域、政策环境五方面具有极大的介入空间。一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成教育的人才诉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以往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转变为吸引外出者返乡创业就业。我们应认识到,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城市、农业与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需要跳出农业看农业;农业、农村、农民的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晰。在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情境下,必将对服务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职成教育产生人才倒逼效应。二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职成教育产生信息技术需求。当前,“互联网+”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及不同环节,“指尖上的农业”即是其形象写照。城乡居民出于便捷购物的个性化需求催生了网上消费、创意设计、冷链保鲜、电子商务以及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另外,以“互联网+”为载体,亦能及时掌握科技新信息和营销新商机。这些都需要职成教育设置相应的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产品设计等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三是生产生态生活的并举为职成教育发展提供时代机遇。长期以来,忽视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片面追求农业的经济价值导致“现代化陷阱”:化学化促使生态环境恶化;单作化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连作化使得土地生命力下降;专业化打破了种养业的有机循环;环境的荷尔蒙引发食品安全[5]。有什么样的指导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职成教育秉持绿色生态理念,教育农民成为生态保育的实践者,进而转变为食品安全的捍卫者。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职成教育发展提供市场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呈现生存型→发展型→享受型的转型,关注食品质量的同时也追求农产品的私人定制。作为职成教育,依据各地不同的自然风貌,从土壤认知、绿色种养、田间管理、包装销售、物流快递等各个环节,深耕农产品市场,实施差异化经营;通过组织结构上的校企合作与运行机制上的产学研一体,肩负起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命,满足消费者生活品质提高的需求。五是城乡融合为职成教育发展创造利好的政策环境。近40年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使得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向城市,农村土地大量转化为工业用地或非农用地,农村要素和农业资源净流出现象日益加剧。城乡融合战略的部署,显示出顶层设计对职成教育有所作为的期待。舒尔茨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现代生产要素投入与人力资本培育[6]。对职成教育而言,即是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振兴乡村的人力资本。(二)农村职成教育何以可为。2018年9—10月,项目组前往陕西关中J县开展实地调查。J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俗称关中的“白菜心”。全县下辖8个镇、134个行政村,总面积575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文历史厚重,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优越,黑(茯茶)、白(奶畜)、红(葡萄)、绿(蔬菜)“四色”产业特色鲜明,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县。J县的农村职成教育在培育职业农民和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1.培育对象:职业农民2016年,J县获批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历经两年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县级职教中心为引领,8个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134个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点的培育网络。按照“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园一主体、一户一人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县级层面主抓龙头企业,建成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27家;镇级层面抓示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68个,家庭农场76个;村级层面建园区,全县共建基地和园区123个,占村庄总数的91.8%。逐步走出一条面向“三农”的县域特色职成教育发展之路。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县—镇—村”三级职成教育网络针对职业农民进行分类培育。①县级职教中心主要培育农业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者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三类人员。对于农业大户,根据J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规划,突出创新思维、项目选择与培育、市场经营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培训,使之成长为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者的培育,侧重经济意识、法律知识、产品营销及物流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使之成为链接原子化小农和风险市场的桥梁。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育,除了输出先进的合作理念、合作运营等知识,还涵盖乡村社会建设和社区治理等内容,使根植于血缘、地缘关系的乡村社会组织同时承担凝聚社区精神、重塑共同体意识的职责。②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主要培育农民技术员。着眼于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品种,通过“专家教授→技术精英→广大农民”的推广路径,将高端的“高深知识”转译为通俗易懂的“地方性知识”,成为农业科技对接广大农民的“二传手”。③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面向广大农民,突出专业技能及实用技术培训,促使农业劳动者的职业层次和从业能力得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J县职业农民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人力”培训向“人”的培育转变。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效率、标准等原则渗入农业生产,越来越多地关注劳动者的工具价值,片面追逐产量与产值的“人力”贡献,一定程度上催生人的异化[7]。而J县的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同步开设的社区教育、职业道德等课程,形塑的是完整的“人”,农业生产者同时兼具产业精神与社会文化层面的意义。2.发展定位:服务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这对职成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质量、结构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技能培训为“产业兴旺”输送人力资源。在J县,一是对接“四色”产业,以技能培训促进产业发展。根据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和主导产业需求,通过送教下乡、空中课堂、田间培训、微信教学等形式开展多途径、多样化培训。二是通过职成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孕育出茯茶特色文化产业、郑国渠乡村旅游产业、龙泉公社特色小镇等农业新业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其次,育人理念奠定“生态宜居”的发展内核。当农民的“生存”演化为“生活”时,农村职成教育的育人理念随之由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转型,教育农民更多地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美丽乡村的宜居性,不仅吸引城里人到乡村度假、投资,也为整个社会提供优良的生态和精神文化产品。第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核。费孝通曾将乡土社会的秩序概括为“礼治秩序”[8],但是,近40年来市场化的冲击,曾经根植于乡土社会的农业文化演化为“无水之源”。如何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传承和弘扬乡风文明,践行乡村振兴的“造血式”内涵发展,J县“文化+产业”的探索模式值得借鉴。即,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政府、市场、学校等多元主体合作与共治的办学格局。根据县委县政府“传承历史文化,复兴茯茶产业”的部署,职教中心和县茯茶协会及8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创建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校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文化赋予产业以精神内涵,产业凭借文化提升品牌价值。第四,“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J县,一是通过县级职教中心培养乡村基层社会管理者,提高自治、法治、德治的治理能力和素养,为“治理有效”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通过社区教育教化乡民,既有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和村规民约,也有主流文化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层级的教育培训有效地将自治、法治和德治内化于心。第五,“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生活宽裕主要是满足农民基本的生活需要;2018年,一号文件讲生活富裕是指通过拓宽增收渠道,使得农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还应在养老、医疗、教育、低保等方面向城市社会看齐。在J县,职成教育的效应显示出农民的生活由“宽裕”转向“富裕”。J县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县域职成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价值:一是培育对象的普惠性。三级培训网络下沉至乡村社区,最大半径内惠及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受教育者需求。二是培育功能的适农性。农村职成教育兼具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各类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有效地提升了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三是培育方式的实践性。农村职成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产教合一的实践性特征,课堂所学知识能够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四是培育成效的综合性。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怎样落地?J县的“县—镇—村”三级职成教育网络,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下乡”过程,实则呈现的是“社会重组”,即县域经济、生态、文化、政治、社会的齐头并进与良性循环。

四、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职业教育;教育供给

2013年底,在湖南湘西自治州地区考察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针对区域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是“精准扶贫”思想首次在实际扶贫工作中提出。根据总书记的这一思想精神,中央办公厅在2014年初抓紧制定了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方案,使得“精准扶贫”思想从政策层面得以落实,并开始着手推进实施工作。同年三月,对“精准扶贫”理念在两代会期间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释义,进一步表明了扶贫工作要精准高效的原则与目标:扶贫对象要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要有侧重。2015年初,考察调研云南,作为我国需要脱贫攻坚的重要省份,总书记强调要在云南发动消灭贫困的攻坚战,整体加快云南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族地区生活水平。同年六月,调研贵州省,总书记强调了要做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帮困工作,并争取在2020年之前,完成全部贫困人口的脱贫脱困。在此过程中,再一次阐述了扶贫工作中要防止大水漫灌式的低效扶贫,而是要“精准扶贫”。从一系列的调研考察以及思想观点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扶贫工作风格已经开始转向为重点攻坚式的“精准扶贫”,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特点施展不同的扶贫攻坚战术,实施更加精准的扶贫工作。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人员,这类教育包括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两个部分,其主要职能在于帮助广大的农业从业者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以提高我国农村人口整体的知识技能水平。农村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实际工作能力与工作技能为导向,这与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中对于各行各业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相契合。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发挥着基本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而且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地区产业转型、文化交流等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脱困具有治根治本的作用,农民在掌握更好的职业技能之后,其就业能力与创造价值的能力都会有大的提升,这也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手段之一。基于此,以我国目前开展“精准扶贫”的社会背景为参考,深入探究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调研当前我国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与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和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与路径,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注入动力。

一、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其一,农村职业教育有助于农村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农村职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农民能够从中低成本地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技能与知识,农民能够获得更多成功的经验,有助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农民能够获得积极的反馈,逐渐养成主动学习、学以致富的观念。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投入,以促进更多的农民能够真实有效地加入到职业教育当中,以适当的教育策略引导农民,使得“精准扶贫”的理念能够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得以施展和融入。其二,农村职业教育有助于农村区域的快速发展,区域人口的加速脱贫。通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学习,农民从单纯的传统劳动力转变为有着专业技能水平的人才,从心理上看,贫困农民获得了摆脱贫困的依靠与信心。相较于高等教育而言,农村职业教育更加针对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也比较符合农民群众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更加灵活,例如常见的工学、校企合作等方式,农民群众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这些实践,农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就越快,这也为“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支持。其三,农村职业教育有助于“精准扶贫”精准度的提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许多劳动力人口在适龄阶段由于经济或家庭的原因,未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另外,部分贫困地区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习成本高,因此放弃学业的情况也不少见。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创建,则能够为包含上述人群在内的广大农民群体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与学习环境,大大提升贫困农村地区人口的就业能力。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4年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目的是大力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政府统筹不当,资源整合度低。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推进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从整体上而言,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庞大工程,不仅与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劳动部门有关,而且还离不开工业、农业、科技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但是,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整体规划,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各地职业教育的中长期规划不足。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教育基地、产业布局等方面,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培智,导致出现招生恶性竞争、专业设置重复、基地建设不均衡、发展模式雷同等问题。二是企业、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但由于在各方利益分配上的不合理,导致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整合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欠佳。三是政府、农民、企业、科研机构、院校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在农村职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本应时刻遵循的农科教结合的原则未能很好地遵守,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以此挂钩的“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也就受到制约。(二)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从市场的角度上看,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趋势开展人才的培养,以使得专业性人才能够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要完善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以契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由于大多数农村职业院校领导层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并没有透彻的了解与判断,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时盲目供给,导致供给的人才与实际的社会需求脱节。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科学。绝大部分农村职业院校在设立时,大都没有考察当地的实际条件,而是盲目地抄袭已有院校的专业设置或沿袭过去较老的专业设置。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许多院校的专业与实际产业不匹配,甚至有些已经被市场淘汰的专业仍然存在于农村职业院校中,严重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二是教学内容的更新滞后,不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当代产业技术调整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在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让农民群众接收和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也提升其适应现代产业更替的能力。但是,部分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几乎不更新,许多已经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技能,仍然被当作授课内容,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培训不足。由于绝大部分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多训练基地都没有先进的教学实践仪器。同时,校企合作的机会也比较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比较匮乏,因此,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培训不够。(三)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投入不足。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日益强盛,工业体系逐渐健全,各类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近年来,我国更是加大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以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在分配方面,存在极不均衡的问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职业教育资源十分集中,汇集了绝大部分的职业教育资源。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以及僻远地区,职业院校的数量很少,职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十分明显。因此,在实施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地区最大的问题与障碍就在于职业教育资源不足,其表现如下:一是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资源少,已有的资源质量不高。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很少,而且绝大部分由于经费不足,普遍缺乏教学仪器、设备、教学场地、专业技术资料书籍等。二是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缺乏。绝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没有相应的实训基地,农民群众难以通过实训的机会提高技能水平。三是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由于地区的资源有限,能够提供的薪酬待遇也十分有限,且教学条件往往较差,大部分高水平的教师都不愿意来到贫困地区。既有教师群体的培训等也存在问题,阻碍了教师群体职业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实现精准脱贫,解决三农难题,关键瓶颈就在“人”。而培养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其生产能力和劳动效益,其关键就是要加强和发展能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生产的农村职业教育。(一)强化政府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庞大工程,需要政府的统筹领导,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对于财力较为缺乏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更是需要县一级部门以上来统筹规划与协调。通过政府的统筹领导,设立职业教育领导工作改革小组,以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对本地区的职业教育的规划布局、专业设置、基地建设、招生工作、培训规划、培训目标的制定以及激励政策等工作统筹展开,并出台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文件以提供政策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情况予以考核,将考核工作作为相关部门考核指标并落实到基层,以转变县乡级领导眼中只有经济建设,轻视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情况。除了要政府统筹工作之外,还应该注重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效益。政府应该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重点扶植办好一所具有县级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并联合社会团体、各个行业的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成立职教中心,为农村职业院校提供培训的素材和师资力量,以实现“一站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服务。除此之外,还要扩大专、兼职教师、联络人员队伍体系,以学校的实训中心为依托,吸引各行各业的专业能手来学校指导学员,以使得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二)紧密对接需求,实现精准供给。其一,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应该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够闭门造车,而应该紧跟产业需求,及时地为产业输送具有最新技能的专业人才。在此过程中,应该根据地区的特点与需求,设置富有地区特色、满足当地就业缺口的专业。同时,利用县中职学校(职教中心)的资源优势,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建构本土定向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培养急需人才。除此之外,在专业的设置方面,还要考虑到农民工返乡、农业劳动力富余等情况,结合实际条件,设置能够符合结构需求、农民心理与企业用工需求的专业科目,并推进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的建立,以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就近获取技能培训,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二,创新培训内容。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而言,要紧抓精准扶贫的精神与内容,立足“三农”发展,优化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要根据贫困地区的产业特色培养对应的技能人才,做好农村创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内容,做好相关培训内容的教材编制工作。以职业资格标准设置培训课程的标准,使得职业技能培训的水平能够满足职业资格认定的水平,提升农村人才培训的有效性。其三,抓好教学过程。农村职业教育不能走过场,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过去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应加以改进,要运用现代职业教育中更为先进高效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能。同时,加强培训教育的实践环节,尽可能的创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实践的真实情况。例如,在养殖技术教学中,将授课地点放在养殖场进行,以方便现场教学。其四,强化校企校社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培训而言,最为重要的环节在于培训与实践。其中,实践环节一直都是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要尤其重视校企合作,应该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与标准,学校设置相关的课程体系,实现现代化的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升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同时,还要推动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行动计划”,以使得尽可能多的西部贫困人口通过就业的方式脱贫,并解决东部劳动力缺口日益严峻的问题。(三)探索多渠道投入,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改革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体制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职业教育当中。地方政府应该主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农村职业教育当中,通过职能的转变,逐步摒弃农村职业教育政府全部包揽的局面,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更加多元化、均衡化。与此同时,多元化的社会资本的进入也会带来多元化的理念与经验,有助于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进步。另外,“混合所有制”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值得大力推广,也能更加深入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中,实现资源的联合与优势互补,让更高效的市场运作效率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应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扶贫经费的管理与监督,对农业职业培训院校的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严格的检查、监督、审计,以确保各项经费的专款专项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挪用、浪费甚至腐败的情况产生。

毋庸置疑,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旨在帮助农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有效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这无疑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根本要素。在精准扶贫的战略要求下,应该增加扶贫力度,通过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引进教育保障经费、硬件条件创设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人才培养策略的改革,实现农村人才的综合性培养,进而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锋,侯长林,张亮.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选择—以贵州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7(1).

[2]陈波涌,唐智彬.论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内容与途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3]许媚.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审视与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8).

[4]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5]晓娜.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

[6]张永丽.“教育致贫”悖论解析及相关政策建议—以甘肃省14个贫困村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3

论文摘要摘要: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是降低农村初级中学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新引力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还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我国农村教育目前状况,需要采取的办法有摘要: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做好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工作;实行“双资格”制,建立初级中学的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别的教育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仅中心财政拨出专款大力支持,而且也引起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笔者认为,单纯发展以九年义务教育后为指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当前,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中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一、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吸引力。

辍学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痼疾,已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探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摘要:我国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新华网记者随机对河北省一个“普九达标县”进行的调查发现摘要: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内学生流失率高达60%,其中辍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学。

引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农村初中学校课程和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和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喜好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而家长也失去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初中普教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这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向之一。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从而增加学校和教育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降低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支配人们头脑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民供子女读书的最大心愿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从而“光宗耀祖”,而职业教育学校似乎只是“差生”的“收容所”。所以,大部分家长不去考虑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中途辍学以及毕业没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大多是直接进入社会谋求就业。另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导向上也存在误区,普通中学更受青睐,地方行政部门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也更多。所以造成了一个希奇的现象摘要: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阶段纳入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及早受到职业生涯的指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向着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于大多数辍学或初中毕业即中断学业的农村孩子来说出路无非有两条摘要:一是在家务农;二是进城打工。而进城打工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但文化和技能的缺失,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诸如运输、建筑等体力活儿,他们始终是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人群。尽管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中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可现实的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现在的外出打工者大多持有初中毕业证书,极少一部分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绝大部分还处于盲目和自发状态,如亲属介绍、老乡推荐等方式实现进城务工。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比例差距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有4.2亿,占87.8%。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都在70%以上。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素质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根据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目前状况,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现存的矛盾单靠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够的,解决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前的环节——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缺失的新问题亦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初级中学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其根本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练习。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转变原有的初中单纯实施普通教育的思想,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另外,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劳动力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有关精神的前提下,应把农业技术、进城务工、经营、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内容中,从而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模式。

2.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

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的需要出发,结合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原则的基础上,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例如我国新疆地区2007年开始实行的“职业教育分流班”制度。

初中职业教育分流班仍属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性质,其课程坚持按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要求设置。分流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同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具体的模式有“3+1”和“3+2”式。“3+1”式即在初中二年级进入初中三年级时,在学生自愿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组织一部分学生,单独编班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班,调整普通文化课的学习要求,纳入为期一年的部分职业教育课程,初三毕业后再完全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或者二、三产业的相关技能培训。“3+2”式是针对初中毕业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两年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以上三种形式,使学生毕业后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初步的熟悉和规划,树立起自信心,做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进城有本领”。需要注重的是,要切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班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防止“隐性辍学”现象。

3.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

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理念的教育,可以作为课余或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专门提供技能学习和实践机会。但是,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设置课程时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削减或调整课程门类和课时,利用节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缩减幅度可稍微大一点,但要保证其职业发展所需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科目应多于基础文化课程科目,突出其“职业教育”性。

4.经费、师资和设备保障。

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当由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并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方面。由于发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相对较多,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分配基础教育经费的时候应建立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机制,以提供资金保障。还可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抽出一部分用以资助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教学借助现有普通初中的文化课师资,专业课教师可以借助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学校,也可将当地富有实践经验的农艺师、技师、能工巧匠或者个体户、企业家引进校园。对于职业教育的设备新问题,除了可以根据各地和各校开设课程及专业所需购买一些设备外,也可和当地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开展合作,共享设备,节约资金。

5.实行“双资格”制,建立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别教育的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

建立“双资格”认定制度,给主要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初中学生颁发两种毕业证书摘要:一是普通初中毕业证,表明学生已经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二是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把握的职业技能程度颁发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双资格”制,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升学或就业双重选择机会。根据学生的意愿,既可以申请参加普通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也可以申请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考试,而且还可以凭借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到社会谋求就业。“双重身份”、多重选择,不但可以实现农村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分流,还会大大缓解学生们的求学压力,增强初级中学的吸引力,有利于缓解辍学新问题,促进教育普及。

参考文献摘要:

[117所农村初中调查显示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EB/OL.http摘要:///2004/06/14/61/article220516109.shtml,2007-12-5.

[2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新问题探究课题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探究[M].长春摘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调查摘要:河北初中生辍学率近9成[EB/OL].

http摘要:///05/1109/11/224717HG00290004.html,2008-1-4.

[4李水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新问题和发展策略[J].教育和职业,2004,(21).

[5马戎,龙山.中国农村教育新问题探究[M].福州摘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4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资金缺乏导致办学条件差

现如今,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是: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教育投资总体不足,教育开支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3%(还不如低收入国家平均3.3%的水平),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对于职业教育仍存在一定偏见,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政府的教育投资又偏向城市,全社会的教育开支有77%被城市使用,农村仅占23%,更不用说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教育投资了。[1]资金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资源差,具体体现在:教学设备陈旧,教育实习基地落后,专职教师水平跟不上,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低下,这直接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良好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宗旨,必然要以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和实验实习基地为基本点和支撑点。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成本非常昂贵,需要资金投入远大于普通教育所需要的成本。然而现实情况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再加上政府投入资金缺乏,导致职业教育的仪器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缺乏,师资水平差。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义务教育完成率低导致生源不足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农村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但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许多职业院校却面临着无法招到足够学生的困境。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仅占40%,有些地方不足30%。[2]而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农村,导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义—32—务教育普及率低,流失的学生数量大。义务教育完成率是指期末毕业人数与期初人数之比,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是义务教育与水平巩固情况的具体体现,其公式为:九年义务完成率=期末九年级毕业人数与期初一年级入学人数之比的百分数。[3]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的学业情况分析,发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率在持续走低。义务教育完成率低,导致了每年均有100—200万学生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未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主要来自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欠发达地区,这类地区家庭的青少年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完成率低导致职业院校没有足够的生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3.“双师型”教师缺乏导致教育质量差

很多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体现在对教师素质要求方面,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具备实际动手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教师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少之又少,例如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吉林省农安县,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只占41.5%,而将近56%的教师仍然是“非双师型”教师。[4]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学历层次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人才奇缺的现象。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组织不合理、培养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的发展。

4.专业设置不当导致就业率低

职业教育得到老百姓认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有些毕业生无法就业。这是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业困难归根到底还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脱节,很多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当,直接导致毕业生出口不畅。当今社会,一方面职业院校数量增多,职教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显得供过于求,有人说社会不需要发展职教了。另一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报道:“我国数控机床技工年缺额达60万人”、“中国缺乏‘高级蓝领’”、“好钳工比研究生难找”等等。[5]这看似矛盾的两方面却反应出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问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一方面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导致企业招不到人才,直接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普遍发展缓慢,经济发展基础差,企业相对较少,而且用人信息传递不畅通,直接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缺乏针对性,与当地人才需要脱节,又不了解外地的用人行情而造成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使学生苦学几年的本领就业依然困难。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明确职业教育定位,落实政府职责

政府过去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作为政府,一是确实要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倾斜政策,确保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落实地方政府在兴办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中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农村职教经费与整个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确保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三是政府要督促、落实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针对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参加与兴办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政府在地方发展职业教育起到导向和引领作用,积极促进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使职业教育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保证生源充足

欠发达地区农村要切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为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提供充足的生源。当地政府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第一,树立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政府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积极推动依法治教,让人们充分意识到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并落实法律政策,确保学校依法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第二,政府加大资源投入,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要加大对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对于欠发达农村地区教师的培养,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第三,学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发展,开展校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是十分有效的途径。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公开教学等信息交流形式,促进城乡学校优秀资源共享,不断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吸引力。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教育质量

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不断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拿出相应的教师培训方案,通过在职或脱产学习,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二是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三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注重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聘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方案,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努力做好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才可能较大幅度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优化职业教育的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1)优化专业结构

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应打破现在被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专业结构不协调的格局。一方面,必须立足于特定区域的实际,充分掌握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特点,及时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变化,探索具有欠发达地区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就业,保证出口畅通。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也要立足于周边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为较发达地区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也可以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技术和人才优势。

(2)优化层次结构

职业教育应该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不断升级,这客观上要求面向市场和产业的职业教育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应该是从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两个方面展开。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一方面适度地开展由中等职业教育向专科教育或者本科教育层次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教学质量来提升办学水平。在构建完善方面,一方面应建立初职、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互贯通的“立交桥”,另一方面应建立普职、职教、成教等教育之间多层立交互通。确保不同教育类别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多次选择入口、出口,即就业或升学。

作者:徐晔王秀婷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二篇:农村职业教育对劳动力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机理分析

事实证明,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可分析如下:

(一)职业教育顺应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升级。在“后危机时期”,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第一产业相对比重有所下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得以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而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正好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加入。这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差,尤其是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这时,以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目标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正好顺应了“后危机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顺应了时展的需要,从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缓解了市场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有人力资本供给的配合。我国人口基数大,尤其是农村人口多,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而“后危机时期”就业压力更大。但客观地讲,这种就业压力,更多地是一种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在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失业的同时,市场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与日俱增。根据200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数据,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类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严重短缺。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株三角地区,以及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用工荒问题。高职院校、技校的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抢手货”。从这个角度了讲,在“后危机时期”,职业教育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在降低失业率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三)职业教育提升了农民工群体素质,缓和了社会矛盾。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选择的是“城市优先、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致使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消费支持、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农民进城就业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尽管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求职的障碍有所减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承担的是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累活、苦活、脏活,其工资收入也不高。在“后危机时期”,加上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农民工就业变得更加艰难。多数学者认为,农民工群体素质相对较差,是农民工就业状况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而职业教育则可能成为化解这一矛盾的根本性原因: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还进行民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劳动纪律教育。因此,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提升农民工群体素质、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职业教育帮助农民工获得职业准入资格,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外出求职,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谋求理想的职业岗位,获取较高的劳务收入。但是,城市二、三产业的很多工作岗位,都比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更复杂,科技含量更高,客观上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技术规范知识、安全知识和风险意识。在“后危机时期”,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产日趋标准化,对求职者的“入职资格”要求更加苛刻。职业教育作为就业准备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包括职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指导等。职业院校会结合相关专业的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胜任能力的培训、考核,对于其中的优秀学生颁发相应的职业准入资格证书,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促进农民工在非农领域的就业。总之,在当前“后危机时期”,职业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培训形式,在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促进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帮助农民工获得职业准入资格的同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可以说,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功不可没。

二、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影响因素

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制度障碍、产业结构状况、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和意愿,等等。

(一)在政策制度层面,影响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主要因素,一是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和房屋是农村家庭的主要财产。但是,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且农村不同房屋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价值迥异,致使农村房屋转让很难形成市场;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多为集体所有、农户使用,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土地是农民生活最重要的保障,农民即使获得了稳定的非农业岗位,也不愿轻易放弃土地使用权,致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难以真正形成。二是户籍制度及其与户籍挂钩的相关制度。在户籍制度方面,尽管很多户籍方面的约束条款少了,但与户籍相关的很多条款并没有完全退出。比喻,在就业制度方面,户籍的限制,使得农民工很难进入城市正规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而只能在社会最底层从事临时性工作;在入学制度方面,户籍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很难像城市人一样,获得完全同等的入学机会;在福利制度方面,很多福利或社会保障只面向本地区、本单位户籍人口,各种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也与户籍挂钩。由此可见,政策制度因素,是影响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最主要的因素。

(二)在产业结构层面,产业结构状况影响了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本质是就业问题,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而产业发展的路径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容纳程度。一些学者的理论研究表明,我国二、三产业的GDP产值每增加1%,就可以为社会新增400万个就业岗位。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的过度资本化,尤其是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资本整合,进一步降低了资本积累对劳动力的吸纳,迫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第三产业,尤其是流向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服务业。在“后危机时期”,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面对资本、技术共同推动的产业高级化,就会对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差的劳动力就业形成“排斥”,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工资收入水平低也就在所难免。这时,以培养劳动力知识技能为直接目标的职业教育,也就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的重要途径。

(三)在职业教育层面,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影响了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学科设置也更加完善。但从总体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办学规模上,受发展基础和资金、设施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农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院校招生困难重重;在办学质量上,我国多数高职院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师资约束,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不足,是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同时,实习实训场所的不足,以及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尽管多数职业院校能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来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但受传统计划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市场“灵敏度”不高,专业调整往往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在金融危机过程中,产业结构转型速度加快,在“后危机时期”,职业教育能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提高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将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程度。

(四)在受教育者层面,个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和意愿,对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民是最实在的群体,他们进城务工的最直接目的,是要通过自身的诚实劳动,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收益。因此,一种教育形式如果能够给他们带来好的发展机遇,能让他们获得好的经济回报,这种教育就会得到他们的偏爱。受传统的“官本位”和“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培养“蓝领工人”的“低层次”教育形式而为社会所排斥,职业教育成为某些“错生”迫不得已的选择。另一方面,为便于管理,多数职业院校都是“循规蹈矩”地采用全日制教学,而农民闲暇时间较少、工作较辛苦,如果没有形成便捷、安全、有效的学习培训渠道,学习成本高昂,其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既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证明,职业教育在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受制度、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不仅要推进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还要实施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措施,以保障农村劳动力持续、稳定转移。

(一)强化职业教育制度创新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反,制度如果不能与社会发展相匹配,就会制约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制度约束是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关键,制度创新也就成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

1.完善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投入机制。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我国,职业教育经费被纳入国家教育经费统筹管理的范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以政府为主、多种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长期以来,这种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模式,为职业教育资金的稳定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既有的职业教育经费供给,难以满足日趋增长的职业教育经费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改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和投入格局的基础上,保证职业教育经费的稳定、刚性增长,切实改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当务之急,要重点加大对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职业院校设施设备建设、职业院校师资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专项投入,并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高效利用。

2.健全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障制度。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来讲,我们必须从政策和法律两个方面,确保每一个人都具有同样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并保证所有接有职业教育和其它教育种类的人具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因此,健全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政策,包括完善职业教育助学制度,以及职业教育就业保障制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贫困家庭多,建立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要加强贫困生审核、认定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制度,根据其贫困程度,分别给予助学贷款、学杂费减免、生活费补助等不同力度的支持。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制度和勤工俭学制度,让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缓解经济压力,培养其自力更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就业状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种以就业导向的教育形式,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始终把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坚持订单式教育,强化学生职业资格管理,健全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尤其是农村学生)顺利就业。

3.完善职业教育管理和监督制度。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摸索,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已经探索、构建了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职业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化。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错误倾向:一是部分管理者脱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过于强调规范化发展,缺乏对市场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求大求全,限制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二是管理机构错综复杂,交叉管理、多头管理导致了管理混乱。因此,必须立足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使职业教育管理和发展变得灵活和富有创造性,使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形式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同时,与普通教育一样,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教育评估是有效监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评估不仅要关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培养、专业设置构成。课程体系建设,更要加强对学校经费筹措、经费支出的管理,既要杜绝乱收费行为,更要杜绝学校经费的低效使用、违规挪用、贪污腐败。使学校各方面工作透明化,学校的发展健康有序。

(二)制定、实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措施

制度创新的导向作用是显著的,但仅仅有制度的建立是不够的。任何制度要转化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量,还需要有相应的、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在“后危机时期”,为更加充分地发挥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靳作用,除了强化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还要制定、实施以下对策措施: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只有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认可,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要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优先办好一批在学科专业领域具有示范性作用的职业院校,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带动职业教育全面、系统、规范发展。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考虑,要根据农民的现实困难,构建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采用远程教育、业余教育、短期教育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形式,鼓励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在缓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经济压力的同时,促进其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此外,作为高职院校,要特别强调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生产需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在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培养其形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使其成为农村社会的技术带头人、致富带头人。

2.以县域为中心,实施补偿性职业教育。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转移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能否在城镇立足、实现稳定就业。作为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养,以及受教育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效率,以及社会的稳定程度。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人口稀少地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差。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考虑,政府有义务承担对农村劳动力的补偿性职业教育,帮助其提高在城镇的生存能力,使其顺利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因此,必须以县域为中心,在发展远程网络教育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尤其要加大对人口稀少地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养和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职业培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经费约束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业已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相比,我国“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的参与程度是相当有限的。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力量”的投资能力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而“后危机时期”失业人口的增加,又要求有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经费约束问题也就日显突出。因此,必须把解决经费问题作为解决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首要工作来抓。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改变农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必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能,获得更加理想的就业机会,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提高农民认可职业教育、自觉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师资是关键,不仅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还要注重从社会、从生产一线引进“双师型”人才,更要让学生“走出去”,融入生产实践领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作者:唐瑾工作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第三篇: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改革

一、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审视

从现状看,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主体、办学途径、办学内容、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存在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1.办学主体单一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足从投入与举办的体制来看,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采取分级投入的方式,县级职业中学由县级政府举办,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的事业收入和县级政府拨款;乡镇农校由当地镇政府负责举办,运转经费一般按全镇的人口拨款。此外,农村职业教育会不定期通过项目的方式获得上级政府的拨款。显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是单一的政府举办体制,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农村职业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但过于单一的办学体制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建设途径与方式,大一统的资源供给方式也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由于市场化、社会化职业教育资源供给者发育不足,因此,很长时间内农村职业教育都将只有政府这一单一提供渠道。2.教学模式滞后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将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但是,是由于农村地区在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以及受教人群等方面的限制,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如集中教学、面对面讲解等特点难以适应农村职教教学分散、教学时间难以统一的特征,部分教育教学资源也因为教学模式限制难以得到展现。此外,由于教学模式的局限,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运行成本较高,必须依托固定的师资、场地以及设备才能实施教学工作。对于我国较多地区县以及乡镇而言,紧张的财政状况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开办与运转,从而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必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及受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3.师资队伍薄弱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薄弱主要表现在农村职校的教师难留住、难发展、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等,乡镇农校没有固定的教师编制,机构的可持续性不强。2013年中部某省职教师资调研显示,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性失衡、管理不到位、经费短缺、教师总体教学能力与素质不高等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在当前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已经很难将教师从城市吸引到农村教学,或者阻止教师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出一条适应需求、体现实际状况的新路径。

二、信息化给农村职业教育办不学模式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来说,新形势下的办学模式变革需要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形成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一是由于信息技术在缩短时空距离和实现大容量数据存储方面的卓越能力,使社会成员或组织可以克服地理距离上的鸿沟,实现便捷沟通,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改革。当信息被数字化和共享之后,地理距离对于信息流动而言变得不太重要了,这使得人们在远距离范围内进行远程合作、协同解决问题以及发展高凝聚力的组织能力变得可能。[2]信息技术不断地为现代组织提供高效处理各种事务的现实路径,灵活的事务处理方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此外,信息技术以共享数据库的方式提供了组织存储(包括收藏、组织和提取)的便捷路径,共享数据库可以保持信息总是处于易提取和易处理的状态。[3]就处于农村地域的职业教育机构而言,信息技术使得职业教育资源更容易被获得;与城市职业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更易于实现;教师培训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开展。只要连接了互联网,农村职业学校与城市职业学校在许多资源享有上实现了公平,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二是信息技术在新的层面重组结构的能力,将实现职业教育机构传统组织的重构。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携带结构的,不仅包括了技术自身的逻辑结构,也包括了使用技术的组织结构。技术之于组织的效率就是这两个结构与组织结构的有效互构。[4]巴利(Barley)认为,新技术被引入工作组织之后,首先设定或修改了工作任务、技能以及其他非关系性角色(non-relationalrole),并相应地形塑了新的关系性角色(relationalrole),或改变或强化了既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建构了组织的行动结构。[5]具体而言,信息技术的物质性为职业教育机构建构了新的角色与行动结构,在信息技术介入职业教育机构之后,职业教育机构将生成特定的行为方式与互动模式,行动者就会相应地在观念层面建立起支撑这些新模式的价值体系。[6]近年来,人们利用信息技术沟通的实践证明了网络能够让人们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进行沟通时,实现更为扁平化和线性的沟通机制,降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沟通与信息交换的成本。基于此,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下,农村职教机构的组织架构、结构形态、组织功能都将形成新的稳定模式。三是信息技术在被运用于特定组织或者社群时,将在与组织互嵌与互构的过程,解决组织运行与运作中的核心问题。信息技术有可能翻转组织的规则,却不破坏组织,因为组织的物质基础可以重新设定与调整。[7]职业教育机构的核心问题就是组织教学活动。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而言,传统方式无法实现的教学活动,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得到完善的解决。具体说来:一是通过远程教学方式,如网络空间教学、3G实景课堂或者网络同步课堂等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共建;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消解了教学中的话语霸权,学习者的学习个性将得到最大体现与保护,学习者之间的团队协作更为便利;三是学习方式将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下持续创新,大量的个人终端的出现,使学习资源变得易于获取,因此,个人学习将出现“碎片化”和“泛在化”的特征。

三、“专递课堂”项目对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将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纳入扶贫攻坚的范围,开始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试点。为配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中“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规划,湖南启动了武陵片区农村职业学校“专递课堂”项目建设。从基本运作方式上看“,专递课堂”通过“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学校使用”,完成了网络设施与环境建设,初步建成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农村职业中专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环境,建成区域内人人可享有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平台。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建成区域内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专递课堂”项目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初步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途径,在投入体制、资源建设模式以及教学模式上形成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一是协同创新的资源建设模式。通过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武陵山片区内职业中专学校开设范围最广、最亟需的专业,由省内院校的示范性特色专业主持院校对口为武陵山片区农村职业学校开发建设100门左右基于网络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上传到专门的“专递课堂”机构空间,免费推送武陵片区农村中职学校,形成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中心。集全省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成100名名师主讲的“名师课堂”,通过提高优质资源的辐射与扩散程度,为武陵片区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习提供通道。同时在资源建设模式上,“专递课堂”形成了“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政府评估准入”的灵活资源建设模式,提高了资源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率。二是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为师生配发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空间人人通”,利用服务平台的机构空间、学校平台和教师空间,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利用省级职业教育资源平台,搭建专业教学总体解决方案和课程资源包,利用资源平台提供的学习空间和智能导航工具,帮助教师开展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进一步突破了农村地区在空间上的局限,形成了更为灵活、便利的教学方式。三是构建了需求中心的市场化资源供给模式。农村职业学校是资源的需求方,提出资源需求的数量与特征,由政府根据学校需求向社会招标信息,相关企业和职业院校均可参与资源供给的竞标,政府购买资源服务,并提供给农村职业学校。另一种方式是政府指定有关职业院校,如承担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等基于农村职业学校的需求开发相应的资源并免费提供给学校使用。

四、信息化背景下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策略思考

1.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办学机制

信息化条件下,社会资源进入农村职业教育办学领域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参与办学的途径也可能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应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同时明确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构建由公共财政支持、多元投入相结合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力量多元化,教育资源建设多途径、教育投入多渠道,尤其要强调社会资本在农村职教办学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应强化政府的投入责任与其他责任,如将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重视质量评估与督导结合起来,强化政府的整体主导责任。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的设置上,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通过“项目带动”、城市职业院校对口支持的模式,以短期办班、定期短训的方式,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可持续性。

2.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应采用“以城带乡”的资源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上的优势条件,引导城市职业院校根据农村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需求,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如专业课程视频库、技能操作动作分解视频等教学资源,免费提供给农村职业学校使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竞争机制,由政府购买相关的教学资源开发服务,形成市场化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机制,提高资源开发效率与水平。通过多元化的资源建设手段,逐步构建起面向区域农村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资源中心,城市和农村职业院校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不断互动,提高资源库建设水平,形成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推送至学校。同时,构建区域内职教师资交流互动机制,[8]并利用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开展区域内教师在线培训。通过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城乡教师异地同步或异地异步教研活动,实现点评专家同步点评,以真实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实现城乡教师平等地参与网络互动研讨,[9]在城乡教师交流互动中推动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3.形成“远程交互、多元泛在”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为有效地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可以用多种方式来传输,并且可以运用多种媒体”,[10]这意味着信息技术将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水平。而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将克服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对农村职业教育教学造成的限制。“远程交互”重在解决农村地区接受城市职业院校同步课堂教学的问题“;多元泛在”就是通过学习者利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一方面,通过区域网络职业教育中心的资源优势和各类学习终端的普及,实现基于资源的网络学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视频技术,开发基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平台,推动城市职业院校教师与农村学习者之间、农村学习者之间跨越空间距离,实现异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11]事实上,湖南部分职业院校探索的3G实景课堂就是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从而有效解决师生、生生之间难以及时互动的难题。

作者:唐智彬工作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第四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

1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

农村职业教育是城市教育之外的一种职业教育类型,是依据农村的地理状况、人文特征和经济状况等特征构建设立的一个在县乡村农业技能推广培训、成人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整合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农业中专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教育形式的模块化教育体系[4]。该体系教育层次清晰,有高、中、初三级,与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开发做出强有力的补充;有助于整体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升广大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简而言之,农村职业教育是为“三农”服务的,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输送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服务教育。

2甘肃农村职业教育目前遭遇的困境分析

1)思想观念落后,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但在现实的办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有益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不浓,使原本就轻视职业教育,不愿意为子女选择职业教育的农民朋友更加“望而却步”,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其一,老百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严重,希望通过高考“跳农门”光宗耀祖,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出来也不被人重视。农民如果放弃有望挤进上层社会的教育类型而为子女选择职业教育,就不能实现提升社会地位的期待,这是农村职业教育本身办学功能所局限的必然[5]。从甘肃省宏观发展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会使生产一线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大批增加,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人口素质也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其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家长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回报率较低。尽管职业教育的回报会因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工资结构而受到影响,但老百姓会认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其经济收益率低,因而采取拒斥的态度。其三,由于认知和文化认同的差异,社会还没有形成能力至上的氛围和尊重技能人才的观念,人们对技能人才的认识仍存有偏差,而完成这个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引导过程[6]。

2)办学质量低下,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竞争力不强。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受办学层次所限,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训基地少、课程的学问化,所培养的学生因学历或职业学校本身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缺失等原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获得较少的市场青睐,最后职校的毕业生不得不在次级劳动力市场通过非正规就业渠道选择产业工人这一阶层来谋取一份职业生存,同时,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输入地与就业输出地相互隔绝,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毕业生很难获得及时最新的就业信息,可想而知他们的就业处境何其艰难。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农民子女教育选择的积极性。

3)政府功能发挥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够。由于职业教育的对象和性质的特殊性,社会认可度较低,因此政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落后、信息服务不畅、基础投资欠缺、区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等方面。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的现状,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7]。包括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成人技术学校、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及各类农民工学校。农村职业教育应立足于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对农村劳动力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及职业技术培训,促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按照省政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结构布局,坚持培训与发展相结合,培育有益于产业发展的新型劳动力[8]。同时,还应加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开拓输出渠道。政府应统筹建立劳动力信息资源库与人才供求平台,做好劳动力信息服务工作,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培训,及时提供劳务信息,方便劳动者就业。同时,还应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甘肃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的个体利益需求与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综合要求的错位。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应该正视劳动者的权益,尊重农村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与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要在保障职业教育者个人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提高办学质量。让受教育者能真正从中受益,方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3减少失业和保障就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是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完成的。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有着显著积极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不但会降低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得到体面和有声望的工作的机会,同时还会减少受教育者的失业机会,降低受教育者在最低层次职业中就业的危险性。因此,有学者指出,在评价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时更应当从其减少社会就业不公正和就业危机的方面来分析。由于农村职业教育靠近生源地,大批潜在的劳动力和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需要接受培训,社会也亟需大量的技术工人,因此发展的潜力很大。通过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学生能够获得比未接受专门培训或只是通过个人学徒式职前学习的其他劳动力专门化程度更高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在就业机率较大且去向较好的市场信息回馈下,农民和其子女会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对其个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9]。家长送子女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掌握从业技能,能够顺利毕业,获取一份合适的工作,这也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最终愿望。如果学生看到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一片渺茫,产生悲观情绪自然就会影响选择的积极性。所以说职业教育兴衰的关键是就业率,这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关键,因为它不仅影响着职业学校的生源、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更直接关系着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学校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成长和发展需要”开展,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办学理念,培养出服务社会的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要提高就业率应该有这样的思路:其一,树立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其二,发展多种形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优化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其三,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广泛开展市场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其四,学校加强就业后续服务管理,通过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形式,引导用人单位确立正确、合理的选材标准和人才消费观。其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指导应聘技巧等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虽然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但是在劳动力市场就业准入对职业资格证书越来越重视及技术工人日趋走俏的情况下,作为次优选择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会引起农民及其子女越来越多的关注,增强选择的积极性。另外,目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是呈金字塔型趋势发展,而最终发展为橄榄型,促进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是我们国家孜孜以求的理想。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大都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这是未来扩充壮大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主力军。发展是第一要义,只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才能使生产工人的技术等级提高、技术工人的数量扩充和待遇提升,实现这些是壮大中间阶层的必然选择。

4结语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对农村人口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农村人口职业素质偏低的现实问题与农村城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之间形成直接的现实矛盾,表现为城镇化的推进要求农村人口有更高的职业素质,而农村人口职业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在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对农村人口开展职业教育是解决这一现实矛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和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镇化对农村人口职业素养的要求及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现实矛盾

(一)城镇化对农村人口职业素养的要求。1.职业理论素养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职业素养的保证。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农村人口具有良好的职业理论素养,这是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理论素质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保证。职业理论素养表现为对所从事部门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掌握和理解,是开展具体工作和提升操作技能的理论保证和方向指导。这种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才能得以实现,需要通过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层次的指导和讲述才能成为自身头脑中的理论知识。2.职业专门技能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职业素养的关键。城镇化的发展会形成多种领域的不同工种,需要多元化、多样性的农村人口具有专门的技能开展工作,这种职业专门技能的提升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提升职业素养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城镇化进程的科学可持续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会变得更加具有复杂性、难掌握性和不断变化性。3.持续学习观念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职业素养的保障。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逆转性和不断发展性,因此,自然要求农村人口在职业素养上要树立起持续学习的观念,这既是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农村人口自身职业素养不断与时俱进和提升的科学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的养成,在进行职业教育灌输的同时,还需要营造一种学习的良好氛围,并能够为农村人口的持续学习观念的树立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4.自主创新能力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职业素养的核心。自主创新是城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持续推进的活的源泉,是农村人口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的根本素养,更是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农村人口的职业素养的核心。自主创新意识是农村人口职业素养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是关系其自身职业发展和整个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一环;自主创新能力则是在自主创新意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这同样需要职业教育的开展和实现。(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现实矛盾。1.城镇化的强劲势头与农村人口职业教育滞后之间的现实矛盾。首先,从农村的劳动力情况来看,其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均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其次,从农村人口的技能培训来看,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人员占到农村人口总数的70%以上,而在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农村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是初级水平或者根本没有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与城镇化进程之间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表现为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村人口职业教育难以提升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农村人口技能水平较低,农村人口职业教育难以提升农村人口的技能水平。2.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和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之间的现实矛盾。表现为:一是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学历制度不够健全,造成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机会较少;二是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教育阶段划分不明显,影响职业教育的完整性;三是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中师资力量不高,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丧失;四是农村职业教育与企业和其他类型的学校之间人才接收和衔接机制不密切,难以获得制度保证;五是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缺少必要的实习基地和有关项目的带动,影响农村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3.农村人口低收入的现实状况与高成本的职业教育之间的现实矛盾。这一矛盾既是农村人口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直接性矛盾,也是破解农村人口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关键所在[1]。一方面,农村人口收入较低的情况依然在大部分农村中存在,农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储蓄存款均较低,农村人口的社会负担比较沉重;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的收费较高,加上其他费用,会进一步加重农村人口的负担,同时职业教育的社会出路比不上普通高等教育,就业机会相对来说会更少,并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自然也会影响到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建设。4.农村人才资源严重匮乏与农业类相关专业的萎缩之间的现实矛盾。农村的人才资源存在严重的不足,同时农业类相关专业的严重萎缩又导致农村人才资源的严重匮乏,这种现实矛盾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和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之路。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这种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自然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对与农村人口素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在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中,对于农业类相关专业的设置与培养有逐渐萎缩之势,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在规模和数量上均有所下降,农业人才存在后继无人的现实困境。

三、城镇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农村人口职业教育发展观念。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体需求[2]。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人口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加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农村人口的个体需求,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其一,注重专业教学的因人而异,进行专业的差别性教育。不同的农村人口具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和专业兴趣,要坚持从农村人口的个体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人而异进行教育,充分考虑不同人的不同专业特长,进行差别化教育,保证人尽其才。其二,注重从农村人口实际生活现状出发,考虑不同经济情况,适时给予成本补偿。农村人口收入较低,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成本策略,保证农村人口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其三,对职业院校农村毕业生的就业安排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兴趣等给予科学的就业安排。职业院校农村毕业生面临择业的问题,要加强疏通和引导,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2.坚持多元价值,规划发展战略。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树立多元化价值利益共同体,避免单一利益机制造成职业教育难以达成目标。表现为:一是坚持人本性价值理念,即注重以农村人口为职业教育的根本,注重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注重农村人口的长远发展;二是坚持公平性价值理念,即注重职业教育院校能够为农村人口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能够保证为农村人口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平等公平的就业机会;三是坚持发展性价值理念,即职业教育要注重农村人口的个人发展,包括素质提升和就业方向上的发展,注重职业教育在不同农村地域的发展,保证地域之间的均衡性发展,注重职业教育在推动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多元化价值利益观念的建立,保证农村人口职业教育在城镇化大背景下规划出新的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发挥政府功能。1.出台优惠政策。农村人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矛盾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因此,可以发挥政府的功能,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保证农村人口职业教育有效开展。例如,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人口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接收机制,保证更多的农村人口获得职业教育,出台农村人口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定向就业政策,保证农村人口职业教育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等。通过此类优惠政策的出台,不仅实现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保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2.加大职业教育投入[3]。政府不仅要保证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现实矛盾的有效解决,还需要加大对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保证农村人口职业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一方面,从内在看,政府要能够保证职业教育院校在硬件设施、引进教师、专业实训、培训基地等领域的资金投入,从而为农村人口的职业教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支持;另一方面,从外在看,政府要在不同乡镇、不同农村之间的职业院校的均衡发展上加大资金力度,通过资金链条的运作,实现不同地方之间的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有效连接和密切联系,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这有助于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三)加大职业院校自身建设。1.要加大对职业院校自身建设的改革。改革职业院校,以适应城镇化对农村人口素质的现实要求。这种改革表现为:(1)要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人口职业教育发展机制。要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和评价人等角度进行改革和创新;要对课程、专业设置机制进行改革,保证所学课程和技能能够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求;要建立健全教师资源的整合机制,通过与丰富经验的工厂师傅等合作,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建立。(2)要拓展多元合作渠道,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等机构有效联系和密切合作。农村人口职业教育需要加强与普通高校、乡镇企业等机构的合作,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3)加强市场监管,健全职业教育的市场机制。对农村人口进行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农村人口的职业素养,满足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市场需求,因此,不论是职业院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还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都应该坚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及时准确了解市场动态,以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就业机会。2.坚持质量取胜,创新服务方式。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有更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群体,因此,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培养一批经得起市场淘汰的、具有高超技能的劳动就业人员,而这既要坚持质量取胜,又要创新服务方式,软硬并重,才能取得良好的职业教育效果。其表现为:一是农村人口职业教育并不能够只注重院校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更要注重44农村人口职业院校培养的质量,质量取胜的观念是农村人口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专门技能的新型农村人员,才能推进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和农村人口收入的与日俱增;二是农村人口职业教育要能够创新服务方式,在学生的入学报到、专业设置、课程讲授、专业实训、毕业指导和就业等方面都能够做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要保证给予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学生的学有所成。(四)开发农村人口职业教育资源。1.开发和利用农村物质环境资源,为农村人口职业技能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其一,开发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资源,比如,图书借阅室,能够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较多的优质图书和阅读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人口的文化需求,从而有助于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开展;其二,通过建设农村教育活动站,实现农村人口与职业院校教育之间的有效连接,实现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开展;其三,建设农村人口职业教育实践基地。2.开发和利用农村良好的人力资源,为农村人口职业知识素养的提升提供人力支撑。其一,企业精英。企业精英能够更加了解市场对于人才素质的需求,因而通过企业界骨干对农村人口进行教育,有助于帮助农村人口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二,相关专家学者。可以通过引进专家学者给予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支持,或者在专家学者去基层开展实地研究的过程中,与其合作,开展专家学者的农村人口职业教育的专题讲座,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素质水平。(五)加强农村人口素质的系统化提升。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农村人口首先需要不断地学习职业理论知识,懂得不同领域的关键性知识,理解工作中多种形式的理论基础,掌握工作中所涉及的关于技能操作、自身安全等具体化、详细化的理论知识,为不断提升职业专门技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加强实训操作和技能训练。农村人口需要在职业教育的实训操作和技能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专门技能,同时与自身的理论学习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理论和生产、理论和市场的有机统一,保证农村人口的职业专门技能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3.学习观念的树立和学习氛围的营造。处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口应该具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观念,认识到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的观念对于城镇化发展和自身适应城镇化发展以及自身生存的重要意义。而这种观念的养成,不仅需要职业教育的灌输,还需要营造一种学习的良好氛围,并能够为农村人口持续学习的观念的树立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4.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表现为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两个方面。自主创新意识是农村人口职业素养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是关系其自身职业发展和整个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一环;自主创新能力则是在自主创新意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是对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创新、工具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而这同样需要职业教育的开展和实现。

参考文献:

[1]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16-124.

[2]张涛,邓治春,彭尚平.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3):5-8.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逻辑必然;实践困境;支持策略

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这也是为了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变化的重要对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城乡关系的重构、农村产业的繁荣、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农村秩序的重塑密切相关,因而相应地对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和从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推动力量,应根据乡村振兴的具体诉求来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然定位,以扭转“离农”等异化倾向,进而重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一、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逻辑必然

(一)推动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所在。产业兴旺是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中心,集不同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于一体而形成的价值创造体系,在横向上要求开辟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在纵向上要求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内生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对新型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结构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农村职业教育联结着产业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三者之间呈现相互制约又彼此促进的关系。因此,农村劳动力是否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能否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的需求,无疑要取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水平。(二)助推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修订)》共包括十个部分,而其中有七个部分论及扶贫脱贫问题,并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减轻贫困的有效方法。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状是贫困人口基础差、脱贫难且返贫率高,因而尽管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在持续减少但相对贫困仍可能长期存在。而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具有一般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对贫困人口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实现限时扶贫“消化存量”,并通过精准招生和精准就业帮助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改变命运,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进而促其形成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三)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封建迷信和恶俗陋习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滥,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并成为阻碍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且在农村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前,乡村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势必会影响到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农民素质的高低与其责任意识、道德信仰和法律观念等密切相关,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文化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双重教育功能,因而能够有效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细微环节,有助于改变农村人口的行为习惯,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

二、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

(一)教育观念落后。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更应体现出价值理性优先于工具理性的属性。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和任务是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然而,当前在自我发展或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观念障碍,如将学生升学、发展非农专业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严重背离了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资金和政策往往倾向于弥补基础教育的“短板”和建设高等教育的“一流”,而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则很大程度上成为“边缘者”,兼之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具有功能的迟效性和价值的潜隐性等特征,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村家庭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投入主体单一。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而受制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多地区无法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导致县域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甚至在个别地区出现了挪用和取缔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问题。同时,据来自于《中国教育报》的数据显示,我国职业教育的生均办学成本约为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而经费投入却为后者的六成左右,因而现行体制下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明显的类型差异性,这种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严重缺项,投入增长水平滞后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且社会性筹资渠道不畅,加之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自我投入的能力,因而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紧张。总之,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实训条件落后,严重制约了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三)供给结构失衡。从经济角度而言,衡量供给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在于供应主体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与需求端相契合,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短缺并存。一是无效供给过剩。表现在部分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项目设计不合理,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内容过多而实践内容过少,有些基层政府为了完成任务将培训与福利挂钩,只要召集到“开班”人数就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开课,这种供给自然是无效的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有效供给短缺。针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的教育供给明显不足,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回应。同时,对于农产品的加工、储藏和销售等方面的知识也较少提及,以会代训的培训模式不利于学习者的消化吸收,也无法满足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由此可见,整个供给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无法实现与需求端的有效衔接。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持策略

(一)以“向农”为基点。因为受到人力资源数量降低、质量下降的双重负面影响,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动能有所衰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农村农业的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归宿,理应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方向,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要凸显适农性特征,以提高农民的从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当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予以支撑,尤为重要的是对农村职业教育内生性动力的充分挖掘,科学界定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改进职业教育体系,以“向农”为基点扭转脱离农村实际单纯为城市和现代工业输送人才的错误导向,让农村学生能够真正地扎根农村,即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不能偏离甚至损害这个目标,否则“三农”问题永远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二)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要破解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应从资金保障入手。在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预算投入力度的同时,适度地向农村职业教育倾斜,通过建立长效的扶持机制以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短缺的掣肘,同时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以确保经费合理有效地使用;二是拓宽渠道。在依靠政府扶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以打破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主体过于单一的局面。近年来,在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民办职业院校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且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改革探索也方兴未艾。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建立投资与回馈的互励机制,加大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同时,民间资本介入之后,不但有助于解决农村职业教育运转困难的问题,同时由于拥有足够的办学自主权,也能够推进职业教育体制的创新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三)改善职业教育质量。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推出了“乡村工匠”等培育项目,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应针对这些培育项目进行精准定位,以有效提升时效性。一是针对性。农民比较注重自我探索和自我导向,其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特点与适龄学生迥异,同时农民在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在扩大有效教育供给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获得感;二是时效性。农村职业教育成果相对于投入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投入绩效不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真实值。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设立培训项目清单,并根据乡村振兴各类项目的实施进度,不断进行同步的修订、完善、淘汰和更新工作,以有效提升培训的时效性,弥补传统职业教育的缺陷和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继而对涉农人员的从业技能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将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深入分析当前农村社会的人才供给状况,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大力培育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各类乡村人才,化解“三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参考文献

[1]刘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13):12-19.

[2]马建富,郭耿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及支持[J].职教论坛,2018(10):18-24.

[3]高俊梅,李峰.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职业教育,2018(4):22-25.

[4]张旭刚.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困境与治理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10):59-64.

[5]沈霞.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研究[J].农业经济,2019(1):78-79.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7

我国农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曾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农职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已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很难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有关资料衣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2000午我国第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午限仅为6.79午,初中及以下水平的人数超过95%,而日本同期同行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午限却是10.67年。另据资料,我国职业高中招生中,农林科人数所占比例逐午下降,1984午为38.7%,1990年为24.13%,1992年为12.19%.1997年为9.6%.2000年为7.8%.且呈继续人幅度下降趋向。如甘肃这相对落后的农业人省,在2004午的职业高中在校生中,农业类专业人数仅占1.16%.许多农职业学校的农业类专业因生源小足而无法开班。这不仅和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不相适应,和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情况也是少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笔者在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东等一些地区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农民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态度和鄙薄熟悉,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生源不足,规模萎缩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农民及其子女。但是,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民不愿自己的孩子再上农村职业学校,认为职业教育是非正规教育,是升高中、考大学无望的孩子不得已的选择。孩子初中毕业后,绝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上高中,考大学,实在上不了的,宁愿让其回家种地也不愿让孩子上农村职业学校。据笔者对’("户有初中在读学生的农户家庭的调查,有,160的农户希望自己的孩子升高中,考大学,有86.7%的农户认为考不上高中,就让其回家种地。只有4.1%的农户认为,孩子若考不上高中,他自己愿意上农职业学校就让他去。事实说明,目前的农职业学校对农民及农民子女是没有吸引力、感召力的。

政府对农职业教育的关心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其任期目标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地方的县、乡两级政府将其精力主要集中在抓当地经济建设、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稳定、扶贫帮困等所谓的中心任务上,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熟悉不足,工作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扶持,致使国家规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政策办法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加上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够扎实,地方政府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将职业教育向市场一推了之,任其自由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校舍破烂不堪,师资严重不足,经费得不到保障,实训难以正常开展,农民从农村职业教育中得不到实质性好处,自然就不会让孩子选择上农职业学校。

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的人才类型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培养的应是农业生产一线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和中初级实用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和要求。应通过构建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仍以学科教育为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加上学校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所必须的实训场地和条件,学生花了不少钱,学了二三年,却学不到什么谋生的本领和致富的技能。据笔者对68所农村职业学校的调查发现,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只占教师总人数的6.2%。绝大多数教师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后分来的,既缺乏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又没有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技能,在课堂上就只好传授学科知识。

农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实际毋庸置疑,农村职业教育应是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教育类型。因此,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符合当地主导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着眼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符合生产实际,顺应农民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市场优势。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雷同,没有地方特色。选用的教材不仅文化课完全相同,专业课也一模一样。教材内容和生产实际出入很大,适应性很差,学生难以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中接受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致使农村职业教育变成了普通的学历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

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选择面窄,没有吸引力农民花钱让孩子接受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好职业、好归宿,以求获得较高的货币收益和身份收益。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工商企业少,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的组织化、商品化、工业化程度很低的传统农业为主,除极少数有门路、有关系的农职校毕业生找到工作外,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仍然回到了农村,依旧过着和父辈没有多大差别的生活,依旧靠承包的土地和粗笨的体力劳动赚钱谋生,没有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对上农职业学校不感喜好。

设备、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困扰农职业教育的发展县(市)、乡政府是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但由于我国县(市)、乡财政基础薄弱,大部分县(市)、乡仅仅是保住了教师的档案工资,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公用经费基本没有拨款,学杂费收入成为学校收入的主体,学校建设主要是依靠借款和欠款支撑。据笔者对68所农村职业学校的调查,生均校舍面积10.6平方米,生均图书15.2册,仅相当于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合格标准的一半。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更是有限,达标率普遍很低。68所学校开设36个不同专业,价值达标率仅为18.4%,项目达标率仅为32.6%。教师培训经费更是严重不足,2001-2004年,教师的人均培训经费只有168元,其中学历教育培训就占了60%。许多学校因为经费短缺而没有单列教师培训经费。许多教师因生活待遇低,工作条件差而不安心本职工作,而是千方百计跳槽。

那么,怎样才能使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转变观念,提高熟悉,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熟悉。政府是发展农职教育的主体,农职教育能不能走出困境,关键是要看政府的态度。山东省的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办得红红火火,就是因为山东省的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省长韩寓群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摘要:“重中之重就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必须积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和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分管教育工作的王军民副省长明确指出摘要:“山东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要解决好‘三农’新问题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都需要一大批能留在农村的应用型人才,而这批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农村职业教育。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把发展和办好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要像抓普通教育那样抓好职业教育。”山东省的青岛、济南、寿光、平度胶南等地之所以都做得很好,就是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能急农民致富之所急,想农民致富之所想,政府扶持引导学校,学校着眼农民需求,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家和致富能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作为教育对象的农民和农民子女也要转变观念,提高熟悉。必须明确个体有差异,社会也有分工,期望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考入大学是不现实的。要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农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党中心、国务院已把“三农”新问题提到了首要位置。只要肯学、肯钻、肯付出,在农村一样能有所作为。

建立政府目标责任制,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必须明确,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职业教育的非凡性,决定了振兴农村职教关键在政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教育部门主管,农业和科技部门参和的办学原则,把县、乡职工和劳动力总数中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科技贡献份额等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工作成效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地方政府应从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负责的高度,充分熟悉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功能,努力做到五个到位,即领导熟悉到位、行为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政策办法到位、责任目标到位,真正将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1)认真做好农村职业教育规划。(2)增加对农村职教的资金投入,尽快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3)制定非凡优惠政策,为农村职教引进人才。(4)做好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工作,包括生源的发动、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等,以便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积极推进学校转制,引入民办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县级政府除依法办好示范性农村职业学校外,要下决心对其他公办农职业学校进行转制,坚持办好一批,放活一批。必须明确,转制不是改变所有制,而是改变农职业学校的筹资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国有资产不流失,只要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发展,什么体制、什么机制都可以试。另外,要广开筹资渠道,鼓励民间集资办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功能。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扫除不利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障碍,当前的重点是要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国家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和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如何落实《决定》的精神,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已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的现状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1996年达到高峰,此后十年来一直处于滑坡状态,全国县镇农村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入中职的由1996年的26.9%下降到2001年的7.7%,2002年虽有所上升,但与升入高中的增长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且部分毕业生又通过考试进入普通高校。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萎缩,农村职业教育形势开始走下坡路,出现急速下滑,1996年农村地区职业高中招生人数29万,2000年下降到21万,从200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占7.59%,小学文化的占到30.6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49.3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9%,而大专及以上的仅占0.56%,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1],义务教育实行的20年后,农民子女教育程度还达不到义务教育的年限。从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四大难点,即招生难、办学难,农学类毕业生就业难和农村干部科技培训开展难[2]。

从农村学生受教育年限来看,不同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也有较大的差别,江苏、浙江为7.45年,湖南为7.4年,甘肃为6.9年,贵州为6年。这与城市市民接受教育年限有较大差距,说明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比较落后。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现象更为严重。以安徽省为例,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比1999年下降了25%,全省职业高中农林类专业2001年比2000年招生人数少了90%,2001年只招到847人,有8所农林中专只完成招生计划的20.9%,其中个别学校只招到10多个人[3]。

从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到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则高达76.4%[4]。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较文化素质更差,在抽样调查的46076个劳动力中,接受实用技术和一技之长的培训人数仅占总数的16.4%,而无一技之长或缺乏实用技术的人数高达83.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占调查总数的2.2%,获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只占5.2%[5]。根据国家统计局对6.7万户农民跟踪调查,总的结果是受教育多的收入高于受教育低的,文盲户、小学文化程度户、初中文化程度户、高中文化程度户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户年人均收入分别为442.8元,529.4元,616.3元,639.8元,740.9元[3]。从江汉平原五县市的考察情况看,非农活动从事者文化水平越高,其收入越高,文盲年收入只有1685元,而小学文化程度的要高出800余元,高初中又比小学文化的高出1100元,中专比高初中的高出2300元,大专则高出中专近1倍,达到13023元[6]。这一统计与J市农民调查统计一致,底层农民工月收入一般在500元以下,这些人普遍文化素质低,小学文化及以下占到43%,自身素质差,多为靠纯体力挣钱[7]。因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必由之路,对于农民子女来说,职业技能培养与提高更为重要。

二、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

1.地方经济与传统观念因素

职业教育的发展依靠地区经济的支撑,在一定意义上,地区经济状况是职业教育的晴雨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形势较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情况较差,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最差,这从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就可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八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农民子女上不起学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接近1∶3,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另一方面农副产品价格低廉,纯农业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农民难以承受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消费。

传统观念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表现之一是“重普教轻职教”。地方政府重普教轻职教,对职业教育投入少,致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招生困难,留不住人才,甚至有的到了名存实亡地步。表现之二是农民的身份地位。从户籍管理来看,农村户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身份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近期浙江省全部取消农业户口,实现农民从身份概念向职业概念的转变,是人口管理制度的全新变化,为全国各省区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开了一个好头。

2.政府投入不足与政策导向因素

经费不足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经费投入比例很小,如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的贵州省,大部分地州县因经费紧张仅能满足人头费[8]。在目前条件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在许多地方,一旦财政吃紧,农村职业教育首先成为牺牲品。从1998~2000年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中,高等教育、普通高中和小学教育阶段所占比例均在21%~33%之间,而对职业中学的投入比例只达到3%左右,技工学校最高只达到0.6%,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村职业教育因经费不足、设备简陋、生源锐减,直接导致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萎缩。如果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就只能是一种空想。

教育政策导向直接影响农村职业教育,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一是本科扩招,二是高职高专发展过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之城乡差别的拉大和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上偏见,以及择业观念变化,致使本来条件较差的农村职业中学出现萎缩。三是高校扩招对就业产生极大的压力,使人才市场出现高学历求职者“扎堆”的情况。四是普通高中升温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冲击很大,因而有的县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形成一块牌子,甚至有的县将职业学校改为普通高中[3],这些因素成为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专业设置与农民收入多元化格局因素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如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管理人才、农村经贸人才等等。这些人才培养除高职教育外,主要依靠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关键在于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但从农村职业学校开设专业来看,一是专业设置单一,涉农专业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设置不灵活,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格局的需要;三是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如市场营销、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以及城市建设发展急需的专业或培训项目较少。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呈多元化趋势。从浙江省2003年农村居民收入比例来看,人均纯收入的48.1%来自工资收入,44.1%来自牧渔业收入,当然还有一些新型的财产性收入和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的收入也占一定的比例。在农民经营收入中,传统的农业收入仅占32.3%。这说明农民收入呈多元化格局[9]。农业与非农产业收入差距,从1990年的3.93倍扩大到2000年的5.29倍。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和趋势,也必然影响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

4.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日益突出。由于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农村职业中学普遍存在着资源短缺,条件差,教学设施不齐全,以及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陈旧,实验条件赶不上去,不适应教学实践课的需要,加之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赶不上去,导致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较差,动手能力低下,适应市场能力弱等现象。归纳起来,一是实验设备条件不足,老旧的实验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换,不能适应专业技能培训需要;二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够,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差异较大;三是教师待遇差,留不住人才。

职业教育的定位在于职业性与技能性,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办学形式上应该是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在校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和劳动力转移,并以劳动力转移技能性人才为主要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农业方面。然而农村职业中学定位不够准确,办学形式单一。办学以专业为主,不注意对农村青年进行短期培训。没有把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极大地限制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

5.教育成本与就业因素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育成本偏高与就业率低的矛盾。从教育成本来看,农村职业学校的学费一般在1800元/学年左右,加之食宿、生活费,三年学习成本生均在15000元以上。如果按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计算,三年的收入接近8000,而这只是一个学生三年消费的一半,而对于年学费4000元以上的高职或大学来说,许多农村家庭是难以承受的。从农民收入情况来看,1997年到2003年这7年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4%。但同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过去有所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教育成本逐年提高,其幅度远大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致使他们教育支出的愿望降低。

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工作选择面窄,没有吸引力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重要因素,农民花钱让孩子学习技术,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工作和职业,以求获得较高的货币回报,但目前广大农村职校毕业生由于多种因素未能找到工作,或工作回报率低,导致农村孩子对上职业中学不感兴趣。

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从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因素入手,认真抓好中央农村政策和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下大力气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增加农村收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伟大工程,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状况,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出路所在。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村职教发展指导思想的创新

我国有八亿农民,占我国人力资源的绝大多数。传统思想往往重视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经济发展指标的软指标,没有把职业教育纳入农村整体发展规划,这样就必然形成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充分证明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先导和基础性作用。只有依靠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情况也充分证明,人力资源的投资具有较高的回报率,是见效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投资。近年来,进城打工农民进入第二代,他们与第一代不同的是,一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二是具有相应的专业或技能;三是要求更高的经济回报;四是他们的思想、目标更趋同于城市人,更想在城市发展。在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形势下,政府要把投资重点转移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使农村人力资源由资源型向资本型转化。而农村青年到职业学校学习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正是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这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指导思想创新的关键。

2.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实现农村职教投资体系的创新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把职业教育作为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项伟大工程,并提出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县级职教中心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10]。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做到认识到位、行为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和目标责任到位[11]等五个到位。明确地方政府职责,做好普教、职教和成教的三教统筹,加强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引导、服务、规范和保护工作[12]。

促进农村职教发展,除政府投资主渠道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引进民办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民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科技教育,政府应首先实施免费培训,解决“三农”问题,工业反哺农业,资金要用在刀刃上,用在提高农民科技教育上。鼓励企业参与到职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1.5%~2.5%用于职业技术培训或将其部分直接投资到职业学校用以培训员工,可以减轻政府的教育负担。在政府的统筹下,探索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联合办学的新体系,明确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在发展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把职业培训(不仅仅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人生不断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独办农村职业教育的局面,只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才能形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师资、实习基地等一系列问题[13]。

3.科学定位、办学务实,实现农村职教办学形式的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脱贫致富,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科学定位、办学务实。首先要转变观念,科学定位,由面向农村办学改为面向城乡办学,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职业学校的主要定位与办学目标,人才流向不仅仅限于农村建设、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建设、工业生产方面;其次要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变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目前职业教育倾向于学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存在许多误区,对农村子女来说,这种方式有许多弊端:(1)接受教育时间较长,投资大,农民花费多;(2)强行灌输的有些理论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果较差;(3)职业学校毕业生是以打工或农业生产经营性质为主。因此不能把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要与普通教育区别开来,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追求务实办学,首先是办学与培养人才目标务实,重在培养职业性、技能操作性,工农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其次是教学与培训内容的务实,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以1∶1为好,改善实验设备条件,突出技术操作性、职业技能性和教学实践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方式上必须改变以往黑板上生产、种田、种菜、养猪、养鱼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到职业领域亲自操作,老师要在实践性教学课堂上亲自指导学生。为了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内实习基地成为验证知识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主要场所,校外基地用于学生服务性锻炼或阶段性学习提高。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14],使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再次是教学安排与教学管理的突出实用,如先安排实践课程,其程序为实习——理论——实践,第一次实习是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种植加工基地实地考察,使其有所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论学习打好基础,第二次实习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只要办学定位准确,专业设置灵活,培训形式多样,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性,职业培训体现技能性,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能适应市场需要,就能为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而有用的人才。

4.实行劳动准入制度,实现农村职教就业准入制度的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农村职业中学生源锐减、发展滞后是就业难造成的,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招生形势。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就是要以就业率作为衡量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标准,建立完善创新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尽快制定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加强执法力度,除从事农业生产技能人才外,严禁城市允许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进入劳务市场,严禁企事业单位使用不具备相应资格人员,要求从业人员走进课堂,先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使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由生活需要变为工作需要,促使职业教育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学校一是要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二是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按需培养。学生实习阶段就直接到单位实习,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三是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改造一些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四要加强就业指导与劳动力市场协调沟通与联系;五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学生就业服务的专业队伍。

5.运用市场规律,实现农村职教体系的创新

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创新管理体制,放活办学体系,政府由直接参与改为宏观指导,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用人机制、教学方式等;其次要打破由政府办教育的传统模式,鼓励私人企业和社会力量办职业学校,形成市场调节竞争的办学机制,再次要改变单一的学历教育体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把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多样化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农村青年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形式的创新。其四是办学形式的创新,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随到随学,进出自由,可以办两年或三年的学历班,又可办不定期的技术提高班、职业资格培训班。农村职业学校要和当地劳动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当地劳动部门应给予农村职业教育相应的政策,大力支持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资格认证工作。其五是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创新,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优胜劣汰,迫使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质量上下功夫,促使农村职业学校为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使农村职业学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做些实际工作;其六是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促进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办实、办活、办大,办出特色,闯出一条农村职教新路,探索农村职教的新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旨在利用教育和科技为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服务,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实现宏观管理,微观搞活,在办学形式上围绕市场需要创新,既培养农业技术需要的人才,又培养城市建设需要的人才,为城乡一体化搭起人才之桥。在教学管理上围绕技能创新,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围绕学生成才创新,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下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并通过学历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与资格培训,提高当代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一方面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打工农民和进城个体户的收入;另一方面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扩大农民经济来源。

6.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实现农村职教资源配置的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城市学生的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城市职业中学的教学资源相对闲置,这就为农村劳动力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比起农村职业中学来说,城市职业中学办学条件较好。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正是从这点出发,开展对口支援,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基地,对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实现优势互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城乡职教资源,首先是打破“农”字格局,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格局,城乡职业教育联合,可以采取多种联合办学方式,县级职业中学招生,城市职业中学培训,技术培训课程与实训课程可安排在城市职业中学进行;其次是充分利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如将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设在企业等;其三是公办职业学校的转制[15],重新确立公办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公办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任务,创新公办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整合农村职教资源,县级职教中心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其私立职业学校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必要的重组,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做好三个衔接,一是职业教育要与初中教育实现有效衔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或实训环节都应与初中教学相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求学习效果;二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职业中学要深入到初中学校讲解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向与就业情况,增强职业中学吸引力使一部分不能升入高中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走进职业中学学习;三是职业中学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使一部分愿意上高职继续深造的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

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联合办学、城乡一体办学和三个衔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实现农村职教资源配置创新。搞活农村职业教育,为八亿农民真正办件好事和实事,使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并深受城乡普遍欢迎的实用性人才。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要抓住机遇,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推进科技致富兴农工程,以改变农民职业身份为目的,从而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05):40-43.

[2]张德元.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06):20-22.

[3]吴正.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5):54-57.

[4]马俊哲.对现阶段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01):53-54.

[5]陈肖安.透视中国农业的软肋——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1,(12):54-57.

[6]张传玉.底层农民工群体基本境况调查——以J市农民工调查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6-11.

[7]肖艳芬,陈风波.农户非农收入的影响因素:对江汉平原五县市的考察[J].人口与经济,2005,(04):42-46.

[8]郭召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5,(04):9-10.

[9]皮江红.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5,(28):33-36.

[10]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GB/1026/3843469.html.

[11]许开录.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01):26-27.

[12]张春,黄育云.试论政府在加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01):22-23.

[13]叶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2006,(03):113-114.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新型农民;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志,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型农民素质提升需要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于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高产环保农业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意义。

一、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

(一)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都有所改善。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要使农民具有不断增收的能力,前提是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这块主阵地。目前由于农民知识水平低下,技术水平和科技素质不高,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只有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出适应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

农业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单一的高产型农业向多元化的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型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素质的体力型农业向高素质的智力型农业转变的过程;更是一个由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向现代的高科技知识型农业转变的过程。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有较好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和更多的农业生产技能。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需要切实抓好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使农村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与发展优势。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培训。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村现有1.5亿富余劳动力,此外,每年还要新增600万。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更是凤毛麟角。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专业技能,因此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只能出卖廉价的劳动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有的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只好呆在农村,靠天吃饭。所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培训。

现在,国家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在输出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短期技能培训,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在一些地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们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推进农民素质培训的“阳光工程”,开展“订单”培训,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尽可能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依靠二、三产业和城镇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早几年外出打工的农民中,有一大批带着外出务工所得的资金、技术、企业管理经验,回乡创办企业,带活了一个地方的经济,改变了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轻视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各级领导、办学单位和农民的思想观念里存在错误的认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不力,接受职业教育不主动,已成为阻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各级领导,特别是大多数县、乡领导,对农村职业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我国的大多数农民是现实的,他们耕作的方式,主要靠人力、天力、蓄力,落后的生产方式一代又一代传送,使他们认识不到农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许多农民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希望自己的子女读书做官、跳龙门、有出息,走普高——大学——城市就业的路子,想办法让孩子上普通高中,而对于学习成绩不好、升学无望的孩子,则让他们外出打工挣钱,不愿让他们参加职业教育学习。对于经费不足的办学单位来说,他们把举办学校职业教育当作创收和有效途径,既可弥补经费不足,又可为职工谋取福利,乱办班、乱收费,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结构不合理。

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中,由于地域、财政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农职院校只有教学机构,缺乏实践场地和实践设计,而农村的技术推广部门有培训教师和实践场地,但大多数县、乡没有培训机构;科协、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开办的农业职业技术培训都有自己的体系网络,但没有自己的教学机构,也没有实践场地和师资,呈现出资源分散的特点。在农村教育体系中,初、中、高三级职教很难真正衔接,特别是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尚未真正结合;农科教统筹机构形同虚设,甚至无人过问。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一协调的运作机制作为保障,各自为政,优势不能互补,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整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学校定位不明确,教育模式不适应。

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在社会普遍的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从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为根本目的,转变以为农村学生的升学、就业提供帮助为导向,逐渐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方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农职院校压缩甚至放弃农类专业,转而以财经、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为主,专业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文化课和理论课成为教学重点,技能培训退居次要地位,存在着严重的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重文化基础,轻职业技能的现象。这背离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宗旨,难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目标。

三、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重视,转变观念,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当作政府的重要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依法治教,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实行分级办学,从根本上改变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新政策,改变输血投入(扶贫投入等)为造血投入(人力资本投资等),打破农村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治贫先治愚”,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发行教育债券、等,开辟多元筹资渠道。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教兴农”的战略观念,切实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把“科教兴农”的基础工作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协调,统筹安排,齐抓共管。

(二)统筹安排,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全新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面对大量急需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大多数地区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师资和农村中学校舍都有潜力可挖,有的现在就可以利用,有的对教师稍加培训,即可适应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的要求,设备也不需要大量购置,在较短时间内便可投入使用。还有一些地方可以通过调整合并,腾出部分学校专门用做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场所。另外,随着各地中小学撤并,原有的校舍也可以作为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基地。要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农业部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扩大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方式和覆盖面。这将有助于建立完整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三)以服务“三农”为根本,调整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农村职业教育要始终以服务“三农”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始终把农类专业作为稳定的长线专业来办,围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准确、合理地设置专业,尝试以专业学科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同时,坚持技能培训为突破口,突出农村职校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生产示范、社会服务的多功能作用的优势,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使农村职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乡镇企业劳动者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服务组织,成为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N].

人民日报,2005-10-19(1)

2..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福建日报,2003-09-14(1)

农村职业教育范文篇10

一、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1.制定颁布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0年的时间由政府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达数10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2.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大约70%的职教经费来自政府。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一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国家干预职业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目前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新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澳大利亚从90年代开始逐步对各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标准,颁发统一的资格证书。英国1986年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创设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文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几乎覆盖了英国所有的职业领域,在英国境内都得到承认。1992年又实施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该资格既可作为就业的依据,又可作为升大学的依据,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具灵活性。在法国,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学制和专业不同,法国大学以下有五种证书: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准备上大学)。

4.实行普职分流英国的义务教育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实行普教与职教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分别为42%和58%。法国的义务教育也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普教职教是在16~19岁这4年逐年分流.重点是在16岁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比例分别为47%和53%。

二、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上述国家和地区,除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在西德,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企业提供的职教经费达155亿马克,是各级政府支付额的7倍多。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冬长夏短,学生不能在漫长的冬季进行农田作业,在短暂的夏季为了抓紧农田作业,就不安排课堂教学,而采用季节制;农村职业中学以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年为对象,利用2~3个冬季,每季有4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为便于农民子弟就近上学,这些学校的位置都距家近,学校规模小但分布广。

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也都十分重视多主体举办职业教育,私立学校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美国培养技术人员的五年制高等专门学校有23%是私立学校,韩国这一类的学校甚至超过90%。可以说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是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过程的改革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逐步超越了传统的“为经济服务的”的思想,而被认为是实现人们“在就业、地位和个人发展上创造公平机会”的途径。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狭隘的职业教育观,而逐步确立了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并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观念主导下,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革。

1.增强受教育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止受训者狭隘的专业化,德国要求获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受训者熟悉7~8个工种所要求的岗位技能。

2.调整专业设置一是针对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和与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装潢园艺、农业供应、农业机械、农业设备、农业市场等;二是打破行业、企业界限,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如德国已将12种工业电子专业的职业学徒培训合并为4种。

3.改革课程内容一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强调能力本位的同时,普遍强化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为学习者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效能,以及升入高等学校提供更广泛的准备;三是强调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把这方面的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看待;四是更加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受训者更有效地运用对外交往的工具。目前,德国、法国、英国等正采取拓宽专业的措施,重新安排培训内容,编制“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为受训者提供更宽的知识面和职业能力。

4.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类型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如韩国从1945年到60年代初,主要是个农业国,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扫盲和基础教育上,职业教育发展较慢且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1960年,全国职业高中279所,其中农业高中129所,占46.2%。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职业高中由279所增加到1970年的479所。其中,农业高中减少到123所,而工商等其他职业高中达356所,占74.3%。70~80年代是韩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形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实现在技术密集型基础上的工业和科技升级。因此,该国在持续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以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专科学校在校生人数1970年还是零,1980年增到16.5万人,1990年增到32.3万人。90年代后,为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要求,韩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一是调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68∶32调整到1995年的50∶50,并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课程等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专科学校和开放大学,1995年这两类学校学生数为1990年的1.84倍。三是鼓励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在职人员,灵活办学,对劳动者进行更广泛的继续培训。四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开设升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与爱好提供多种选择。

四、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一些国家为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制定了保护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如英国1948年通过立法规定了学校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服务有四项任务:一是传递工作信息;二是给予工作选择指导;三是毕业生职业安置;四是保持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联系。日本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制订了《就业保障法》,使招工过程成为一个在法律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竟争,企业招到了满意的人才,学校做好了就业服务,学生树立了刻苦的学风,国家收到了职教的投资效益。

五、保护农业职业教育一些国家和地区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保护。

1.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如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让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我国台湾地区,70年代初期以培养农业经营者为目标,制定了培养8万“核心农民”的计划,先后在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农业专科学校试办农场经营管理科。

2.对农业职业教育学生实行优惠政策如我国台湾地区,对要求学农者,由基层农会审查推荐,对其家长实际耕作面积水稻在1公顷以上,蔬菜、花卉0.6公顷以上,毕业后志愿从事农场经营3年以上的学生实行优惠政策:保送农会每期给学生发给奖学金4000新台币;学校组织开展示范作业,收入60%归学生;减免学杂费、实习实验费1/3;毕业前返家实习优先办理贷款;毕业后经营农场1年以上,成绩优良,推荐进入农业专科学校的经营科或农场管理科学习。这些优惠政策,使台湾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从事农业本行或创办农业企业者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