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论文(共4篇)

时间:2022-06-24 09:55:52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共4篇)

第一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资金缺乏导致办学条件差

现如今,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是: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教育投资总体不足,教育开支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3%(还不如低收入国家平均3.3%的水平),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对于职业教育仍存在一定偏见,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政府的教育投资又偏向城市,全社会的教育开支有77%被城市使用,农村仅占23%,更不用说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教育投资了。[1]资金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资源差,具体体现在:教学设备陈旧,教育实习基地落后,专职教师水平跟不上,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低下,这直接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良好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宗旨,必然要以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和实验实习基地为基本点和支撑点。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成本非常昂贵,需要资金投入远大于普通教育所需要的成本。然而现实情况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再加上政府投入资金缺乏,导致职业教育的仪器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缺乏,师资水平差。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义务教育完成率低导致生源不足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农村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但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许多职业院校却面临着无法招到足够学生的困境。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仅占40%,有些地方不足30%。[2]而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农村,导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义—32—务教育普及率低,流失的学生数量大。义务教育完成率是指期末毕业人数与期初人数之比,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是义务教育与水平巩固情况的具体体现,其公式为:九年义务完成率=期末九年级毕业人数与期初一年级入学人数之比的百分数。[3]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的学业情况分析,发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率在持续走低。义务教育完成率低,导致了每年均有100—200万学生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未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主要来自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欠发达地区,这类地区家庭的青少年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完成率低导致职业院校没有足够的生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3.“双师型”教师缺乏导致教育质量差

很多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体现在对教师素质要求方面,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具备实际动手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教师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少之又少,例如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吉林省农安县,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只占41.5%,而将近56%的教师仍然是“非双师型”教师。[4]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学历层次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人才奇缺的现象。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组织不合理、培养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的发展。

4.专业设置不当导致就业率低

职业教育得到老百姓认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有些毕业生无法就业。这是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业困难归根到底还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脱节,很多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当,直接导致毕业生出口不畅。当今社会,一方面职业院校数量增多,职教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显得供过于求,有人说社会不需要发展职教了。另一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报道:“我国数控机床技工年缺额达60万人”、“中国缺乏‘高级蓝领’”、“好钳工比研究生难找”等等。[5]这看似矛盾的两方面却反应出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问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一方面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导致企业招不到人才,直接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普遍发展缓慢,经济发展基础差,企业相对较少,而且用人信息传递不畅通,直接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缺乏针对性,与当地人才需要脱节,又不了解外地的用人行情而造成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使学生苦学几年的本领就业依然困难。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明确职业教育定位,落实政府职责

政府过去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作为政府,一是确实要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倾斜政策,确保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落实地方政府在兴办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中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农村职教经费与整个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确保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三是政府要督促、落实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针对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参加与兴办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政府在地方发展职业教育起到导向和引领作用,积极促进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使职业教育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保证生源充足

欠发达地区农村要切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为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提供充足的生源。当地政府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第一,树立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政府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积极推动依法治教,让人们充分意识到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并落实法律政策,确保学校依法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第二,政府加大资源投入,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要加大对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对于欠发达农村地区教师的培养,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第三,学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发展,开展校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是十分有效的途径。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公开教学等信息交流形式,促进城乡学校优秀资源共享,不断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吸引力。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教育质量

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不断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拿出相应的教师培训方案,通过在职或脱产学习,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二是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三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注重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聘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方案,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努力做好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才可能较大幅度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优化职业教育的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1)优化专业结构

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应打破现在被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专业结构不协调的格局。一方面,必须立足于特定区域的实际,充分掌握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特点,及时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变化,探索具有欠发达地区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就业,保证出口畅通。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也要立足于周边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为较发达地区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也可以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技术和人才优势。

(2)优化层次结构

职业教育应该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不断升级,这客观上要求面向市场和产业的职业教育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应该是从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两个方面展开。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一方面适度地开展由中等职业教育向专科教育或者本科教育层次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教学质量来提升办学水平。在构建完善方面,一方面应建立初职、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互贯通的“立交桥”,另一方面应建立普职、职教、成教等教育之间多层立交互通。确保不同教育类别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多次选择入口、出口,即就业或升学。

作者:徐晔王秀婷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二篇:农村职业教育对劳动力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机理分析

事实证明,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可分析如下:

(一)职业教育顺应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升级。在“后危机时期”,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第一产业相对比重有所下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得以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而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正好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加入。这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差,尤其是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这时,以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目标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正好顺应了“后危机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顺应了时展的需要,从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缓解了市场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有人力资本供给的配合。我国人口基数大,尤其是农村人口多,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而“后危机时期”就业压力更大。但客观地讲,这种就业压力,更多地是一种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在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失业的同时,市场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与日俱增。根据200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数据,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类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严重短缺。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株三角地区,以及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用工荒问题。高职院校、技校的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抢手货”。从这个角度了讲,在“后危机时期”,职业教育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在降低失业率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三)职业教育提升了农民工群体素质,缓和了社会矛盾。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选择的是“城市优先、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致使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消费支持、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农民进城就业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尽管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求职的障碍有所减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承担的是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累活、苦活、脏活,其工资收入也不高。在“后危机时期”,加上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农民工就业变得更加艰难。多数学者认为,农民工群体素质相对较差,是农民工就业状况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而职业教育则可能成为化解这一矛盾的根本性原因: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还进行民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劳动纪律教育。因此,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提升农民工群体素质、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职业教育帮助农民工获得职业准入资格,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外出求职,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谋求理想的职业岗位,获取较高的劳务收入。但是,城市二、三产业的很多工作岗位,都比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更复杂,科技含量更高,客观上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技术规范知识、安全知识和风险意识。在“后危机时期”,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产日趋标准化,对求职者的“入职资格”要求更加苛刻。职业教育作为就业准备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包括职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指导等。职业院校会结合相关专业的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胜任能力的培训、考核,对于其中的优秀学生颁发相应的职业准入资格证书,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促进农民工在非农领域的就业。总之,在当前“后危机时期”,职业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培训形式,在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促进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帮助农民工获得职业准入资格的同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可以说,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功不可没。

二、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影响因素

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制度障碍、产业结构状况、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和意愿,等等。

(一)在政策制度层面,影响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主要因素,一是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和房屋是农村家庭的主要财产。但是,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且农村不同房屋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价值迥异,致使农村房屋转让很难形成市场;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多为集体所有、农户使用,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土地是农民生活最重要的保障,农民即使获得了稳定的非农业岗位,也不愿轻易放弃土地使用权,致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难以真正形成。二是户籍制度及其与户籍挂钩的相关制度。在户籍制度方面,尽管很多户籍方面的约束条款少了,但与户籍相关的很多条款并没有完全退出。比喻,在就业制度方面,户籍的限制,使得农民工很难进入城市正规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而只能在社会最底层从事临时性工作;在入学制度方面,户籍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很难像城市人一样,获得完全同等的入学机会;在福利制度方面,很多福利或社会保障只面向本地区、本单位户籍人口,各种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也与户籍挂钩。由此可见,政策制度因素,是影响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最主要的因素。

(二)在产业结构层面,产业结构状况影响了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本质是就业问题,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而产业发展的路径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容纳程度。一些学者的理论研究表明,我国二、三产业的GDP产值每增加1%,就可以为社会新增400万个就业岗位。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的过度资本化,尤其是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资本整合,进一步降低了资本积累对劳动力的吸纳,迫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第三产业,尤其是流向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服务业。在“后危机时期”,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面对资本、技术共同推动的产业高级化,就会对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差的劳动力就业形成“排斥”,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工资收入水平低也就在所难免。这时,以培养劳动力知识技能为直接目标的职业教育,也就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的重要途径。

(三)在职业教育层面,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影响了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学科设置也更加完善。但从总体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办学规模上,受发展基础和资金、设施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农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院校招生困难重重;在办学质量上,我国多数高职院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师资约束,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不足,是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同时,实习实训场所的不足,以及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尽管多数职业院校能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来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但受传统计划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市场“灵敏度”不高,专业调整往往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在金融危机过程中,产业结构转型速度加快,在“后危机时期”,职业教育能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提高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将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程度。

(四)在受教育者层面,个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和意愿,对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民是最实在的群体,他们进城务工的最直接目的,是要通过自身的诚实劳动,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收益。因此,一种教育形式如果能够给他们带来好的发展机遇,能让他们获得好的经济回报,这种教育就会得到他们的偏爱。受传统的“官本位”和“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培养“蓝领工人”的“低层次”教育形式而为社会所排斥,职业教育成为某些“错生”迫不得已的选择。另一方面,为便于管理,多数职业院校都是“循规蹈矩”地采用全日制教学,而农民闲暇时间较少、工作较辛苦,如果没有形成便捷、安全、有效的学习培训渠道,学习成本高昂,其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既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证明,职业教育在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受制度、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不仅要推进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还要实施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措施,以保障农村劳动力持续、稳定转移。

(一)强化职业教育制度创新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反,制度如果不能与社会发展相匹配,就会制约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制度约束是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关键,制度创新也就成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

1.完善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投入机制。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我国,职业教育经费被纳入国家教育经费统筹管理的范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以政府为主、多种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长期以来,这种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模式,为职业教育资金的稳定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既有的职业教育经费供给,难以满足日趋增长的职业教育经费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改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和投入格局的基础上,保证职业教育经费的稳定、刚性增长,切实改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当务之急,要重点加大对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职业院校设施设备建设、职业院校师资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专项投入,并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高效利用。

2.健全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障制度。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来讲,我们必须从政策和法律两个方面,确保每一个人都具有同样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并保证所有接有职业教育和其它教育种类的人具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因此,健全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政策,包括完善职业教育助学制度,以及职业教育就业保障制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贫困家庭多,建立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要加强贫困生审核、认定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制度,根据其贫困程度,分别给予助学贷款、学杂费减免、生活费补助等不同力度的支持。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制度和勤工俭学制度,让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缓解经济压力,培养其自力更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就业状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种以就业导向的教育形式,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始终把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坚持订单式教育,强化学生职业资格管理,健全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尤其是农村学生)顺利就业。

3.完善职业教育管理和监督制度。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摸索,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已经探索、构建了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职业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化。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错误倾向:一是部分管理者脱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过于强调规范化发展,缺乏对市场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求大求全,限制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二是管理机构错综复杂,交叉管理、多头管理导致了管理混乱。因此,必须立足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使职业教育管理和发展变得灵活和富有创造性,使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形式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同时,与普通教育一样,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教育评估是有效监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评估不仅要关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培养、专业设置构成。课程体系建设,更要加强对学校经费筹措、经费支出的管理,既要杜绝乱收费行为,更要杜绝学校经费的低效使用、违规挪用、贪污腐败。使学校各方面工作透明化,学校的发展健康有序。

(二)制定、实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措施

制度创新的导向作用是显著的,但仅仅有制度的建立是不够的。任何制度要转化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量,还需要有相应的、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在“后危机时期”,为更加充分地发挥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靳作用,除了强化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还要制定、实施以下对策措施: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只有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认可,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要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优先办好一批在学科专业领域具有示范性作用的职业院校,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带动职业教育全面、系统、规范发展。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考虑,要根据农民的现实困难,构建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采用远程教育、业余教育、短期教育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形式,鼓励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在缓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经济压力的同时,促进其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此外,作为高职院校,要特别强调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生产需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在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培养其形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使其成为农村社会的技术带头人、致富带头人。

2.以县域为中心,实施补偿性职业教育。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转移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能否在城镇立足、实现稳定就业。作为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养,以及受教育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效率,以及社会的稳定程度。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人口稀少地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差。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考虑,政府有义务承担对农村劳动力的补偿性职业教育,帮助其提高在城镇的生存能力,使其顺利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因此,必须以县域为中心,在发展远程网络教育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尤其要加大对人口稀少地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养和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职业培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经费约束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业已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相比,我国“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的参与程度是相当有限的。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力量”的投资能力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而“后危机时期”失业人口的增加,又要求有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经费约束问题也就日显突出。因此,必须把解决经费问题作为解决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首要工作来抓。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改变农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必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能,获得更加理想的就业机会,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提高农民认可职业教育、自觉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师资是关键,不仅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还要注重从社会、从生产一线引进“双师型”人才,更要让学生“走出去”,融入生产实践领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作者:唐瑾工作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第三篇: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改革

一、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审视

从现状看,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主体、办学途径、办学内容、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存在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1.办学主体单一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足从投入与举办的体制来看,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采取分级投入的方式,县级职业中学由县级政府举办,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的事业收入和县级政府拨款;乡镇农校由当地镇政府负责举办,运转经费一般按全镇的人口拨款。此外,农村职业教育会不定期通过项目的方式获得上级政府的拨款。显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是单一的政府举办体制,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农村职业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但过于单一的办学体制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建设途径与方式,大一统的资源供给方式也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由于市场化、社会化职业教育资源供给者发育不足,因此,很长时间内农村职业教育都将只有政府这一单一提供渠道。2.教学模式滞后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将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但是,是由于农村地区在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以及受教人群等方面的限制,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如集中教学、面对面讲解等特点难以适应农村职教教学分散、教学时间难以统一的特征,部分教育教学资源也因为教学模式限制难以得到展现。此外,由于教学模式的局限,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运行成本较高,必须依托固定的师资、场地以及设备才能实施教学工作。对于我国较多地区县以及乡镇而言,紧张的财政状况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开办与运转,从而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必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及受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3.师资队伍薄弱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薄弱主要表现在农村职校的教师难留住、难发展、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等,乡镇农校没有固定的教师编制,机构的可持续性不强。2013年中部某省职教师资调研显示,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性失衡、管理不到位、经费短缺、教师总体教学能力与素质不高等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在当前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已经很难将教师从城市吸引到农村教学,或者阻止教师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出一条适应需求、体现实际状况的新路径。

二、信息化给农村职业教育办不学模式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来说,新形势下的办学模式变革需要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形成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一是由于信息技术在缩短时空距离和实现大容量数据存储方面的卓越能力,使社会成员或组织可以克服地理距离上的鸿沟,实现便捷沟通,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改革。当信息被数字化和共享之后,地理距离对于信息流动而言变得不太重要了,这使得人们在远距离范围内进行远程合作、协同解决问题以及发展高凝聚力的组织能力变得可能。[2]信息技术不断地为现代组织提供高效处理各种事务的现实路径,灵活的事务处理方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此外,信息技术以共享数据库的方式提供了组织存储(包括收藏、组织和提取)的便捷路径,共享数据库可以保持信息总是处于易提取和易处理的状态。[3]就处于农村地域的职业教育机构而言,信息技术使得职业教育资源更容易被获得;与城市职业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更易于实现;教师培训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开展。只要连接了互联网,农村职业学校与城市职业学校在许多资源享有上实现了公平,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二是信息技术在新的层面重组结构的能力,将实现职业教育机构传统组织的重构。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携带结构的,不仅包括了技术自身的逻辑结构,也包括了使用技术的组织结构。技术之于组织的效率就是这两个结构与组织结构的有效互构。[4]巴利(Barley)认为,新技术被引入工作组织之后,首先设定或修改了工作任务、技能以及其他非关系性角色(non-relationalrole),并相应地形塑了新的关系性角色(relationalrole),或改变或强化了既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建构了组织的行动结构。[5]具体而言,信息技术的物质性为职业教育机构建构了新的角色与行动结构,在信息技术介入职业教育机构之后,职业教育机构将生成特定的行为方式与互动模式,行动者就会相应地在观念层面建立起支撑这些新模式的价值体系。[6]近年来,人们利用信息技术沟通的实践证明了网络能够让人们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进行沟通时,实现更为扁平化和线性的沟通机制,降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沟通与信息交换的成本。基于此,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下,农村职教机构的组织架构、结构形态、组织功能都将形成新的稳定模式。三是信息技术在被运用于特定组织或者社群时,将在与组织互嵌与互构的过程,解决组织运行与运作中的核心问题。信息技术有可能翻转组织的规则,却不破坏组织,因为组织的物质基础可以重新设定与调整。[7]职业教育机构的核心问题就是组织教学活动。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而言,传统方式无法实现的教学活动,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得到完善的解决。具体说来:一是通过远程教学方式,如网络空间教学、3G实景课堂或者网络同步课堂等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共建;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消解了教学中的话语霸权,学习者的学习个性将得到最大体现与保护,学习者之间的团队协作更为便利;三是学习方式将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下持续创新,大量的个人终端的出现,使学习资源变得易于获取,因此,个人学习将出现“碎片化”和“泛在化”的特征。

三、“专递课堂”项目对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将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纳入扶贫攻坚的范围,开始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试点。为配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中“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规划,湖南启动了武陵片区农村职业学校“专递课堂”项目建设。从基本运作方式上看“,专递课堂”通过“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学校使用”,完成了网络设施与环境建设,初步建成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农村职业中专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环境,建成区域内人人可享有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平台。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建成区域内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专递课堂”项目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初步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途径,在投入体制、资源建设模式以及教学模式上形成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一是协同创新的资源建设模式。通过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武陵山片区内职业中专学校开设范围最广、最亟需的专业,由省内院校的示范性特色专业主持院校对口为武陵山片区农村职业学校开发建设100门左右基于网络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上传到专门的“专递课堂”机构空间,免费推送武陵片区农村中职学校,形成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中心。集全省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成100名名师主讲的“名师课堂”,通过提高优质资源的辐射与扩散程度,为武陵片区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习提供通道。同时在资源建设模式上,“专递课堂”形成了“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政府评估准入”的灵活资源建设模式,提高了资源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率。二是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为师生配发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空间人人通”,利用服务平台的机构空间、学校平台和教师空间,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利用省级职业教育资源平台,搭建专业教学总体解决方案和课程资源包,利用资源平台提供的学习空间和智能导航工具,帮助教师开展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进一步突破了农村地区在空间上的局限,形成了更为灵活、便利的教学方式。三是构建了需求中心的市场化资源供给模式。农村职业学校是资源的需求方,提出资源需求的数量与特征,由政府根据学校需求向社会招标信息,相关企业和职业院校均可参与资源供给的竞标,政府购买资源服务,并提供给农村职业学校。另一种方式是政府指定有关职业院校,如承担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等基于农村职业学校的需求开发相应的资源并免费提供给学校使用。

四、信息化背景下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策略思考

1.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办学机制

信息化条件下,社会资源进入农村职业教育办学领域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参与办学的途径也可能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应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同时明确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构建由公共财政支持、多元投入相结合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力量多元化,教育资源建设多途径、教育投入多渠道,尤其要强调社会资本在农村职教办学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应强化政府的投入责任与其他责任,如将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重视质量评估与督导结合起来,强化政府的整体主导责任。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的设置上,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通过“项目带动”、城市职业院校对口支持的模式,以短期办班、定期短训的方式,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可持续性。

2.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应采用“以城带乡”的资源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上的优势条件,引导城市职业院校根据农村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需求,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如专业课程视频库、技能操作动作分解视频等教学资源,免费提供给农村职业学校使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竞争机制,由政府购买相关的教学资源开发服务,形成市场化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机制,提高资源开发效率与水平。通过多元化的资源建设手段,逐步构建起面向区域农村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资源中心,城市和农村职业院校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不断互动,提高资源库建设水平,形成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推送至学校。同时,构建区域内职教师资交流互动机制,[8]并利用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开展区域内教师在线培训。通过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城乡教师异地同步或异地异步教研活动,实现点评专家同步点评,以真实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实现城乡教师平等地参与网络互动研讨,[9]在城乡教师交流互动中推动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3.形成“远程交互、多元泛在”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为有效地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可以用多种方式来传输,并且可以运用多种媒体”,[10]这意味着信息技术将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水平。而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将克服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对农村职业教育教学造成的限制。“远程交互”重在解决农村地区接受城市职业院校同步课堂教学的问题“;多元泛在”就是通过学习者利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一方面,通过区域网络职业教育中心的资源优势和各类学习终端的普及,实现基于资源的网络学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视频技术,开发基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平台,推动城市职业院校教师与农村学习者之间、农村学习者之间跨越空间距离,实现异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11]事实上,湖南部分职业院校探索的3G实景课堂就是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从而有效解决师生、生生之间难以及时互动的难题。

作者:唐智彬工作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第四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

1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

农村职业教育是城市教育之外的一种职业教育类型,是依据农村的地理状况、人文特征和经济状况等特征构建设立的一个在县乡村农业技能推广培训、成人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整合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农业中专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教育形式的模块化教育体系[4]。该体系教育层次清晰,有高、中、初三级,与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开发做出强有力的补充;有助于整体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升广大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简而言之,农村职业教育是为“三农”服务的,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输送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服务教育。

2甘肃农村职业教育目前遭遇的困境分析

1)思想观念落后,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但在现实的办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有益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不浓,使原本就轻视职业教育,不愿意为子女选择职业教育的农民朋友更加“望而却步”,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其一,老百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严重,希望通过高考“跳农门”光宗耀祖,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出来也不被人重视。农民如果放弃有望挤进上层社会的教育类型而为子女选择职业教育,就不能实现提升社会地位的期待,这是农村职业教育本身办学功能所局限的必然[5]。从甘肃省宏观发展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会使生产一线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大批增加,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人口素质也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其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家长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回报率较低。尽管职业教育的回报会因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工资结构而受到影响,但老百姓会认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其经济收益率低,因而采取拒斥的态度。其三,由于认知和文化认同的差异,社会还没有形成能力至上的氛围和尊重技能人才的观念,人们对技能人才的认识仍存有偏差,而完成这个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引导过程[6]。

2)办学质量低下,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竞争力不强。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受办学层次所限,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训基地少、课程的学问化,所培养的学生因学历或职业学校本身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缺失等原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获得较少的市场青睐,最后职校的毕业生不得不在次级劳动力市场通过非正规就业渠道选择产业工人这一阶层来谋取一份职业生存,同时,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输入地与就业输出地相互隔绝,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毕业生很难获得及时最新的就业信息,可想而知他们的就业处境何其艰难。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农民子女教育选择的积极性。

3)政府功能发挥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够。由于职业教育的对象和性质的特殊性,社会认可度较低,因此政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落后、信息服务不畅、基础投资欠缺、区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等方面。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的现状,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7]。包括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成人技术学校、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及各类农民工学校。农村职业教育应立足于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对农村劳动力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及职业技术培训,促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按照省政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结构布局,坚持培训与发展相结合,培育有益于产业发展的新型劳动力[8]。同时,还应加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开拓输出渠道。政府应统筹建立劳动力信息资源库与人才供求平台,做好劳动力信息服务工作,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培训,及时提供劳务信息,方便劳动者就业。同时,还应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甘肃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的个体利益需求与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综合要求的错位。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应该正视劳动者的权益,尊重农村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与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要在保障职业教育者个人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提高办学质量。让受教育者能真正从中受益,方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3减少失业和保障就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是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完成的。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有着显著积极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不但会降低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得到体面和有声望的工作的机会,同时还会减少受教育者的失业机会,降低受教育者在最低层次职业中就业的危险性。因此,有学者指出,在评价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时更应当从其减少社会就业不公正和就业危机的方面来分析。由于农村职业教育靠近生源地,大批潜在的劳动力和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需要接受培训,社会也亟需大量的技术工人,因此发展的潜力很大。通过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学生能够获得比未接受专门培训或只是通过个人学徒式职前学习的其他劳动力专门化程度更高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在就业机率较大且去向较好的市场信息回馈下,农民和其子女会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对其个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9]。家长送子女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掌握从业技能,能够顺利毕业,获取一份合适的工作,这也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最终愿望。如果学生看到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一片渺茫,产生悲观情绪自然就会影响选择的积极性。所以说职业教育兴衰的关键是就业率,这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关键,因为它不仅影响着职业学校的生源、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更直接关系着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学校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成长和发展需要”开展,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办学理念,培养出服务社会的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要提高就业率应该有这样的思路:其一,树立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其二,发展多种形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优化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其三,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广泛开展市场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其四,学校加强就业后续服务管理,通过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形式,引导用人单位确立正确、合理的选材标准和人才消费观。其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指导应聘技巧等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虽然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但是在劳动力市场就业准入对职业资格证书越来越重视及技术工人日趋走俏的情况下,作为次优选择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会引起农民及其子女越来越多的关注,增强选择的积极性。另外,目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是呈金字塔型趋势发展,而最终发展为橄榄型,促进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是我们国家孜孜以求的理想。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大都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这是未来扩充壮大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主力军。发展是第一要义,只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才能使生产工人的技术等级提高、技术工人的数量扩充和待遇提升,实现这些是壮大中间阶层的必然选择。

4结语

甘肃省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农村劳动力技术能力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影响城镇化建设或其它非农产业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在就业选择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工作的机会非常有限。甘肃省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备,教学力量和技术水平和城镇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甘肃省的农村职业教育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引导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还应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我省的职业教育发展,为甘肃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杨玉萍张小华工作单位:兰州工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