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十篇

时间:2023-11-30 17:45:10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1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举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实践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它主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实践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高职院校一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精品课建设,是实践教学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一般要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突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特色,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课程建设成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境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总体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高职特色,“要精,要管用”。我国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努力把我国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总的目标是“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为主线,以培育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为核心,遵循高职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引导高职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需要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品质,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正确理论导向

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力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理论联系实际

课程建设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实际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学生所关注、接触和理解的学习生活事例开展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理论,达到“内化”的程度。

(三)正面疏导引导

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启发自觉,避免简单粗暴、消极禁止、压服强制、强迫行动。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四)强调统一连贯

统一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避免矛盾和脱节,以增强教育的合力。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的变化,注意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使学生能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6.实施因材施教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方法。尤其要注意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高职学生的特点,注意积累资料,观察发展变化,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2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新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

2005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下一步的初中政治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纲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新课程改革能否最终实现原定的目标,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核心,把握好新课程改革的精髓,真正做到一切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属点。

一、新课程标准是在旧课程标准基础上的创新

新修订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旧课程标准的优点,同时又在一些关键性方面上有不少的创新和突破之处。

一是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人文意识。以往的初中政治课教学,非常强调其政治性,而缺乏足够的人文意识,新课程标准则在许多方面给以彰显。在其前言中强调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尤其在九年级专门设置了《融入民族文化》一课,主要就是要用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来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从而达到人文化成、浸润益深的目的。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实现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二是更着眼于品德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是个人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形形的问题,帮助他们顺利通过一个个的“雷区”,圆满实现个人的社会化,都需要在政治课程中加大品德教育的权重和力度。从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适宜的德育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应当代社会生活,适应时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在品德教育方面,新增和突出了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等12个方面的内容。

三是强调政治课程教学要面向生活,逐步拓展。学校德育向社会生活回归的价值取向已经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加拿大学者贝克认为:“不应该把道德看成目的本身,而应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他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具体而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别是德育的真正任务就应该是教会学生怎样去理解、认识乃至获得美好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新课程标准认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初中学生非常看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以及自己的感受。政治课必须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真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去学会学习与生活,学会交往与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及生存,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这样思想品德课才会显示出其“有用性”和“有效性”。

二、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和精髓

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9年6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确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这一点也正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与灵魂所在。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实践,其核心是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素质教育,要以“德”字当先。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如果把政治教学仅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就会割裂德育和智育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才。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课,要以德育人,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传授,并让学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相统一。

其次,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实践过程,它把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职能,要求教育加速社会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在每一个人身心组织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素质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创造一种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和空间,突出教育活动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以及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再次,素质教育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素质教育不仅仅重视智力因素的教育,而且更加强调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强调了外部环境的教育功能和个人内在品质、意识的培养和塑造。素质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面对全体学生,充分利用每个学生个体的先天条件,提高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质量和水平。而应试教育则主要偏重于智力因素的训练,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对于成才的影响。

三、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指归,强化可操作性

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在目标设置上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但要实现其目标,关键就在如何做到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强化可操作性。

一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要重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实现综合的人文心理教育。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为心理,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各个心理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才能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通过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努力整合心理健康学习,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推动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二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决不可忽视。《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依然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通过教师、学生的有效互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就在身边,用思想政治课所教授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并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意识。一方面,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强化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其中,要特别突出“议”,通过“议”来发展学生思维、加强学生的互相学习,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要真正能把“说”引进政治课堂。要鼓励学生多说、敢说,加强对话和交流。

三是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在生活中运用和巩固知识,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还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去调查采访。请进来,就是据课题需要,请人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四是要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应试教育把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对现有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的制约下,形成了以模仿、重复训练和机械背诵为特征的学习模式,割裂知识内有的本质联系,忽视应用和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认为:“从学生时代起便养成创造性思维方式,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可能超越前人。”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一方面,要坚持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另一方面,要坚持书本知识与时事政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3

关键词:德育;爱国事例;政治素质

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目前,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一是爱国意识,以“五爱”教育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公民意识,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忠于职守的品质;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包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这些内容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因此,如何加强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引领学生将从过去的生活中通过体验和感悟而获得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升华为真正的道德智慧,并将其内化,为中学生一生可持续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每一个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该课题有效开展的几点看法。

一、把握起点,深刻理解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定位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系统的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因此,思想品德课本质上是一门道德课程。课程改革方案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实,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以及它在学校德育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使命,决定了实施这门课程就是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简言之,首先,思想品德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要有作为一名公民、一个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普遍性的道德素养。例如,文明、礼貌、自立、公平、正义、诚信、责任、尊重等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做一个优秀的自我,即“成己”。思想品德课应该成就学生个性化的人格,这是“做人”的更高一种境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几”的过程,或者说,是主体德性自主建构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立足基点,教师要注重自身道德修为的提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少数中学教师因社会、学校和自身的原因在师德方面出现一些不良倾向与问题,特别是近一段时间来不断爆料的个别教师、校长女学生的案例,无不拷问师德状况。“欲立人,先立己。”重构师德良好形象是每个教师共同的责任。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把道德规范内化指导为人处世的要求,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才会发自内心地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才能赢得广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其次,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教材近几年都在不断充实、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不变的。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学习“十”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素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的工作中,积极引导十精神进课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克服消极思想的腐蚀,自觉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培养“四有”新人作贡献。再次,思想政治教师更要要重视反思,即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使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断形成、夯实、提升、逐步达到慎独的崇高精神境界,实现塑造“新的自我”的

飞跃。

三、抓好着力点,充分发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侧重与培养学生的个体的良好品德,八年级上册学习怎么与人交往及交往中应该把握的原则,下册学习权利与义务观念,初三则侧重与国情国策的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可见,人教版初中教材从品德培养、融入社会、承担责任、建设祖国的四个层面构建出德育的科学框架,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引导他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首先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挖掘教材德育内涵、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使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德育要点的展开要选取那些学生感同身受的例子,而非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例如,讲到爱国,要从普通人的言行出发,更要从学生生活周围选取事例,而不能只举名人的爱国事例。要使学生认识到,其实伟大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高不可及,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实践高尚的道德精神原则,这样会使学生从认真搞好教室、家庭卫生,维护生活环境的清洁,注意自己外观言行的得体,在帮助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个人的过程中,身心得到锻炼,精神得到升华。时政结合的德育教学要紧贴时代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如汶川、玉树、雅安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在这时政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帮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其次,思想品德教师善于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模式,可以采用讨论法、事例分析法、情境创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道德学习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坚持“学”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到情绪和情感同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教材中去,让教材的内容感染学生,让思想品德教材中德育的内涵真正走进学生的思想,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

四、拓展延伸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德育效果

新课程政治教材的德育要点仅靠课堂教学并不能得到有效巩固、内化与升华,为此,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首先,结合福州每年的读书月活动,要求学生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学会在读和摘录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要闻。提升学生的视野与时政分析能力。其次,组织板报、组织兴趣小组、演讲比赛、小论文征文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与思想要与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如:针对一些学生抵制不良诱惑能力差的问题,举办“、危害图片展”;针对环境问题,组织环保小组在行动,针对十进课堂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组织“我的梦―学校梦―中国梦”演讲比赛等。再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不但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针对90后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教师应开展志愿者活动、献爱心活动、捐款赈灾活动,教育学生关爱社会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各种行式,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如上初二法律课,可以组建少年法庭、听取讲座、采取警校共建的形式,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初三在讲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的神十飞天展、3D技术成就展等,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自觉性,直观理解邓小平的科学论断。只有思想品德教师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在第一课堂上所接受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之中,达到巩固德育的成果。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4

[论文关键词]萌芽;探索;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两课;98方案;05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既是一门传统学科又是一门新兴学科,既是一门交叉学科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基础”课的学科建设经过多年探索、突破、改革、创新和不断完善、整合而走上今天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基础”课是2005年由原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整合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立为标志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初期正式开设并命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提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研究开始关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探索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的新内容、新机制、新手段和新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此也进入了改革探索的新阶段。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科学化的同时,教学研究开始关注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问题。如1980年大连工学院率先开设“思想修养”课,后来全国各高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开设了类似课程的讲座和专题如思想品德教育、人生哲理、人才成长与修养、职业道德、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道路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WWW.lw881.com与此同时,有关方面的教材、著作和刊物相继出版,相关的学术讨论和论文纷纷发表,党和国家宣传、教育部门也在加大研究规划力度,不断制定、出台支撑其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方案。

1982年l0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通知》指出,有计划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通知》还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由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组织实施。主要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讲课,电可请校内外其他同志讲课。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专门的教研室,设立少量专职人员。至此.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课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人生观教育的重要途径。90年代中期逐步得到完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起,简称为“两课”。

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除规定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机构等,还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应纳入教学计划并考核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课和形势政策教育平均每周两学时,由各校根据情况统筹安排。思想品德课教学时间不得任意挤占。”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课堂讲授与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相结合”等。

1985年国家教育部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两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教育,其中,思想教育课程包括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课。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提出了“因校制宜地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开设五门课程:《形势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这五门课程的开设基本上确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完整课程体系。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对我国高校“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提出了进一步对“两课”教学进行改革。会议报告提出:“两课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改革,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目标和要求是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针对性’’“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邓小平所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神应成为‘两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国家教委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四所国家教委直属院校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三所部委或地方院校作为改革试点联系学校,全国各地有近四十所院校被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各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依靠广大教师,经过充分准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进行了积极努力和艰苦探索。提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教学试点方案。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加强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和理论家。

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品德课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两课’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意见》提出,“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意见》还对“两课”的主要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意见》对高校“两课”教学时数做了调整,提出了各级各类院校四年制本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数为教学计划内不少于85学时,专科不少于68学时。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合理确定上述各门课程的学分,切实保证规定的学时。”

1995年12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保证高等学校德育有效实施,根据《教育法》制定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纲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大纲规定高校思想品德课应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和形势政策课程。

1996年3月在全国高校“两课”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新的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两课”教学改革的指示,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方针,全面总结和吸取1985年以来“两课”教学改革的经验,特别是改革试点的重要成果,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性,要对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做出统一规定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保证“两课”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1997年6月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步伐。

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正式提出了高校“两课”教学的课程体系即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在内的八门课程的设置即所谓的“98方案”。1998年6月,、教育部联合颁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1993年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1999年7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至立对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新方案实施工作的领导。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入第一线,了解和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第二,要加强对教学中热点、难点的研究,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感。第三,要大力坚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为贯彻会议精神,高质量地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1999年12月3日,教育部社政司印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在充分肯定“两课”教师队伍整体情况较好、工作富有成效的同时,指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应改进的地方,关键是要提高“两课”教师自身的水平。为此,该通知提出:为改变“两课”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的状况,要在1999年致2004年间,使3500名左右在任“两课”专职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获得硕士学位。

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评选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设置新方案,决定从2000年到2002年分三批进行“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的评选和制作工作。2000年下半年,教育部社政司根据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和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决定启动教学基本要求修订工作。

2001年7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要把贯彻《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目前正在进行的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的工作结合起来,同“两课”教育教学中正在进行的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两课”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现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也对高校特别是“两课”教育教学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2003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在内的“两课”应全面地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用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全面修订“两课”教材,切实抓好“两课”教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培训。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之后,、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凋研,为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可行基础和经验准备。

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意见》还指出,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5

一、“德育”与“育才”,辨证统一性

广义上,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上,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育才”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与“育才”辩证哲学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育才”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于学生主体之中。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教师在研究道德观思想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坚持辩证地看待青少年群体,要摆脱传统观念对中职生发展的约束作用。

二、“德育”是“育才”的发展基础

为了摆脱传统德育教学模式的不足,中职学校需引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向学生构建更具多样性的学习平台。基于德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趋势,总结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信息化角度探讨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当前,我国中职教育体制步入深化改革阶段,新教学方案实现了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体制。中职德育是学生接触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德育可以回顾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对人类世界有了更加客观的认知。由于德育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尚未重视,导致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兴趣不足,影响了最终的课堂教学成效。基于创新思维指导下,教师要懂得应用新方法展开教学,为学生构建更为有趣的德育学习平台,深入认识中职德育教学的新方法,针对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德育”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变革动态,学习德育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文明素质、文化涵养。中职是学生参与文化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重视中职德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有着多方面的促进意义。基于早期思想下,德育教学效率达不到预定的状态,限制了德育教学模式优化改革。现阶段,德育教学开始走向创新思路,采用新方法辅助课堂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本质性转变。创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坚持创新理念才能提升德育教学质量水平,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面对传统教育思维存在的问题,德育教学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教学,为学生构建更为稳定的知识学习平台。

三、“育才”是“德育”的终极目标

专业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专业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专业活动经验。学生是专业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专业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新教育体制深化改革,专业精品课堂理念得到了深化发展,以新思想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了中职专业教学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阶段,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教学思维,按照新理念准则提出可行的方案。此外,引导学生步入精品课程过程中,要懂得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精品课程”是中职教育的新思想,利用精品理念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可不断优化中职专业教学模式,创设更为生动有趣的学习平台。结合精品课程内涵,提出符合中职生学习需求的专业教学方案,为专业教学体制改革提供指导依据。新理念实施以来,教育部门对中职教学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结合现有教学平台设定专业教学方案,可进一步激发中职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深入理解精品课程概念内涵,及时调整原有的专业教学模式,引导中职生掌握更为科学的学习方式。

四、“教育”与“思政”的相互融合

一切社会研究必须融入现实,只有尊重“务实性”才能体现道德观的价值,有学者不仅从理论上提出道德观念,还在社会实践中倡导“务实为本”。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着许多实质性的问题,现实主义、拜金主义是社会思想品德扭曲的表现,解决这些问题是中职生道德观特征的具体表现。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懂得凭借自己劳动创造预期的财富,而不是盲目地拜金;要求青少年群体做好人生规划,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因此,要立足于青少年群体的实际情况,对现实人生重新思考与规划。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少年群体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重视中职生人才培养及教育是国家改革之根本,也是提高中职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条件。培养中职生人才不仅是国家党政体制建设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我国党政体制改革要依赖于青少年群体,推动中职生参与思想政治学习,为老一辈政治家补充足够的后备力量。其次,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源需求量大增,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专业人才作为补充,才能进一步创造经济效益。因此,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既要引导其掌握科学的价值观念,也要倡导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指导思想,辨证看待社会道德观也是德育的一大主题思想,代表着青少年一代的发展需求。学会辩证地看待中国青少年问题,这是推动青少年群体发展的关键措施。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6

【关键词】基础课整合发展

“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并从2006年秋季在大一新生中实施。黄冈师范学院为了应对新的变化,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和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对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整合与发展。

一“05方案”实施5年来黄冈师范学院基础课教学的整合

1.教学内容的整合

(1)整合的原因。“05方案”的实施必然带来基础课教学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其原因包括:一是课时的大幅度削减。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一共为72个学时,现在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仅为48个学时(如果将新生军训和节假日的课时去掉,课时更少了,如有的入学新生基础课教学实际上课只有39个学时);二是基础课内容多。WWw.133229.CoM虽然两门课合为一门课,表面上看门数少了,法律部分的内容也大为缩减,但8章加上绪论几乎等同于9章内容,内容涉及道德和法律两大领域,范围仍然很广;三是两课合并后,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如法律部分不强调法律知识的普及而是法律意识的灌输;四是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存在差异。虽然教育部为基础课指定了全国统一的教材,但是进行教学,必须进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即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安排学时并确定重点。

(2)整合后的内容。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以及教育部领导和编写教材专家对该课程教学要求,我们根据总课时为48学时的规定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解。具体情况是:课堂教学学时44学时,实践课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内容与学时的安排为: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4学时)。主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特点、意义、方法、主要内容,大学生要尽快适应人生新阶段,重点介绍思想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与法律素质等几组核心概念、当代大学生肩负历史新使命、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4学时)。重点介绍理想、信念等基本概念、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6学时)。重点讲爱国主义概念;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的问题;关于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问题;关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问题;关于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问题。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学时)。重点讲在什么意义上理解教材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关于“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如何理解“人生环境”。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6学时)。介绍道德的起源、发展、本质、功能、作用,重点介绍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4学时)。重点介绍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4学时)。重点讲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大学生择业和创业;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6学时)。重点讲如何正确认识学法、知法与护法;如何理解和区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以及结束语(8学时)。重点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程序法法律制度;大学生要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教学师资的整合

(1)整合的原因。提高基础课教学必须对教学师资进行整合。整合的原因包括:一是“05方案”实施以前,学院原来的师资存在交叉重复,如社科部(黄冈师范学院专门从事全校公共课教学的独立的教学单位)有专门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而政法系(政法学院的前身)也有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而且政法系的学生的基础课教学由政法系自己的老师垄断),这样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存在交叉重复;二是法制教育部分的师资显得薄弱。

社科部尽管承担全校的公共课教学,但毕竟术业有专攻,从事法制教育的老师和政法系从事法学教学的老师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三是原来很多老师只带一门课,没有同时讲授过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两课合并以后讲好基础课存在一定的难度。

(2)整合的方法。一是师院进行院系的重新组合。原来从事全校公共课教学的社科部进行分家,在社科部从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和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调到政法系。政法系则变为了政法学院;二是政法学院设立了法学系、思政系和行政系。基础课教学由法学系的老师担任。他们不仅从事法学专业课教学也从事基础课教学。

3.教学手段的整合

(1)整合的原因。整合的原因是: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要求整合教学手段。之所以对原有的教学手段进行整合,一是因为原有的教学手段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体现为不能普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几乎是教师讲,学生主动参与,体悟性和内化性不够;二是实践课课时缺乏,学生难以通过实践去感受教材所写和教师所讲的内容。

(2)整合的方法。整合的方法有: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目前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有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二是强调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快乐学习;三是开辟第二课堂坚持实践教学。黄冈师范学院作为黄冈市唯一的高等学府,一直得到市政府、人大、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有着良好的政治保障和社会基础,建立了许多实习基地,同时黄冈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都为基础课开辟第二课堂坚持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05方案”实施5年来黄冈师范学院基础课教学的发展

基础课教学的整合为基础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法学部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推进基础课教学的发展。

1.打造科研平台为基础课教学提供科研支撑

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必须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尽可能以科研来带动和促进教学。为此,承担基础课教学的法学部教师一方面坚持申请各种科研立项,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科研公关;另一方面,政法学院单独组织成功申报了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是目前基础课教学的最高的科研平台,可以鄂东地区的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进行研究,从而为基础课教学提供科研支撑。

2.建设精品课程为基础课提供发展动力

要搞好基础课教学,让基础课教学攀层次上水平必须将其打造成精品课程,为基础课教学提供发展动力。从2009年开始,学院开始了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力争先把基础课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

基础课精品课程的建设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的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践报告、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践建设。要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践,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障精品课程建设等。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向导重在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促进基础课的改革和创新。

3.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提高基础课教学的水平和影响力

为提高基础课教学的水平和影响力,法学部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

(1)参加培训。如2010年7月9日至7月13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示范培训班”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班,此次培训由、教育部主办。按照教育部确定的名单,我院吴光辉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2010年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于7月22日至8月24日在武汉举行。通过培训这个平台,我校教师与其他高校教师互相交流了教育、教学、科研的经验,结交了新朋友,传播了友谊,扩大了学校知名度。

(2)和地方院校交流。如2010年6月19日下午,咸宁学院经管学院院长(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主任商文斌一行5人来我院开展交流学习。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居继清,副院长李红卫、周青鹏、吴光辉等在政法学院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与来访客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重点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法改革、图书资料建设、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整个交流会气氛热烈。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7

关键词:影视作品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 对策

     影视作品,特别是弘扬主旋律题材的影视作品因其在塑造国家精神、民族认同、伦理道德方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致性,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较为常用的课堂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这种教学手段虽乐于为教师、学生所接受,但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却不理想。笔者尝试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供有益思考。

一、影视作品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影视”源于英文“movie and television”一词的直译,内容不但包括了电影和电视剧,还有动画等通过拍摄,绘画,等手段制作出来的,带有故事性的影片。我国1987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提出作品创作要反映社会进步总潮流的时代精神。“同时会议还提出了影视主旋律要坚持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统一”。[1]与此同时,适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倡优化教学过程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变革时期,影视作品逐渐进入课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笔者认为影视作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应用价值:

1、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于灌输式教学法,教学内容多是理论知识。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激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信息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播放影视作品配合课堂讲授,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列宁曾指出“影视作品是最能教育人的艺术”。因而,影视作品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内容丰富、制作精良,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课堂得到延申,同时还拓展了学生视野。例如在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笔者播放了近期几部建国题材影视作品片段,意图重现当年的革命氛围,拉近了学生同革命年代的距离,使学生感同身受。在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章节,笔者截取播放了有关青少年犯罪题材的电影片段,配合课堂讲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强调情绪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知、情、意、行有机整合的过程,而情绪体验是刺激学习的直接动力。影视作品将深刻的理性内涵用直观的影像、声音反应,运用影视作品创作手段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所强调的抽象要求通过影视作品具体表现。将说教式的思想理论教育表象化、通俗化,可以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影视作品通过对重大历史题材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再现、对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的弘扬、对各种英模或者普通人物的精神发掘,激发学生对道德模范、英雄人物的敬佩和对犯罪分子的愤恨,这样的情绪体验过去很难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

3、活跃课堂气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借助某些形式的教学行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信息形式传播给大学生的过程。其中受教育者自主选择信息的能力是影响其课堂信息的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将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可以打破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较为封闭的语言环境,通过观看主旋律影视,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性,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过去说教式的道德要求被形象化为真实的生活实例,条文式的法律规章变成了身边鲜活的案例,学生同教材,学生同教师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变的更乐于为学生所接受。

二、影视作品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为了了解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应用效果如何,笔者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研究环境,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调查对象全部为大一学生,涉及物理、计算机、中文、英语等专业。从调查数据以及统计结果看,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并不理想。

调查中,在问及是否喜欢观看影视作品时,有66.1%的学生选择了“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占总人数的22.5%,选择“说不清”占总人数的11.4%。关于“是否乐于接受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的问题,选择“乐于接受”占88.5%,选择“不喜欢上课播放”占9.4%,选择“无所谓”占2.1%。关于“你是否会在课下自主选择主旋律影视作品观赏”的问题,选择“会主动选择观看”占37.2%,选择“接受别人推荐观看”的占33.8%,选择“不会主动观看”占29.0%。由此可见,在大一学生群体中虽然有较高比例学生喜欢影视作品,但主动观看比例却相对较少,在课堂播放影视作品受到学生欢迎。在关于“影视作品中你最关注什么”的问题,选择“故事内容”的占35.2%,选择“演员阵容”占39.3%,选择“作品的深层寓意”占25.5%。大学生对于“主旋律影视作品对自身和影响”问题,选择“丰富知识”为17.2%,选择“激发爱国情怀”为31.5%,选择“提升思想认识”为39.5%,选择“无影响”占11.8%。关于“教师播放的主旋律影片是否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相联系”问题,选择“紧密联系”的为35.5%,“有相互联系”的为41.8%,认为“无联系”的为22.7%。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受到学生欢迎,对丰富知识、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思想认识都有显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虽然有较多的学生认为影视作品对其有影响,但影响力并不大。同时,学生们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播放影视作品与课程联系紧密度不高,他们更容易被影视作品中的演员阵容、故事情节等因素吸引。这反映出,学生对教师运用影视作品的教学方法、手段并不十分满意,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影视作品在思政课教学中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1、高校审美教育缺位

   “一个人的审美素质是其文化修养、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的集中体现”。[2]为培养、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而采取的教育措施称之为审美教育。大学生虽可以通过各种课程获取专业知 识与技能,但对于真善美的内在认识上缺乏自我接受的能动过程,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播放影视作品时,学生更关注于故事情节、演员阵容、制作水准等表象因素,却不乐意思考其中与德育的相关性,不能很好的从观赏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审美实践中捕捉到德育的信息,难以感受美、体验美,进而在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基础,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时,学生不能产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非但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会引起学生审美疲劳和心理逆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2、观影的娱乐化倾向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课堂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喜爱程度远高于课下自主观看。很多学生把课堂放映主旋律影视作品视作是一种课堂小憩,将课堂视作电影院。同时笔者注意到,影视作品的演员阵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以《建国大业》和《开国大典》为例,同样是是建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学生更乐于接受有着众多明星参演的前者。这种有娱乐化倾向的观影有悖于课堂播放主旋律影片的初衷,甚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严肃感消退。另一方面,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忽视影视作品本身的德育功能,把放映影视作品作为填补课时空白的手段。进一步造成学生对观赏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课堂放松与休闲。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灌输为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问卷调查发现,有68%的学生表示思政课教师在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之后没有设置讨论环节,42.1%的学生表示教师播放的主旋律作品与课程结合不紧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听课的大一学生面临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生活阅历、思想理论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不能很好的理解主旋律影视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教师若未设置讨论环节,往往使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停留于表面,不能很好的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加之,主旋律影视作品播放时间较长,其中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只占整个影视作品的一小部分,如果不加剪辑的播放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使教学失去内容的连贯性,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

4、影视作品题材、内容和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影视作品作为大众传媒,其生动形象的影视艺术在大学生过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需求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不能忽视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内容复杂性,需要加以甄别和选择。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播放影视作品处于教师自由掌握状态,缺乏统一的选择标准。加之影视作品的题材、内容和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保证内容与课程衔接,一些影片中不适合的情节、镜头运用和对白也并不适合在课堂播放。某些国外影片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偏见,很容易误导学生。如果不加选择与审查,势必会造成与思想政治教育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提升影视作品在思政课教学中实效性的对策

1、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影视作品结合的紧密性,应首先把其视为一种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笔者认为,首先要审慎选择在课堂播放的影视作品。教师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而选取一些时下热播的商业大片,要围绕教学中心恰当选择能够将教学中的重难点与主旋律影视作品较好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识记与掌握。其次,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收集、整理影视作品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广泛收集教学资源。同时,要积极学习影视编辑技术,对于过长的影视作品要进行剪辑,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最后在课堂运用时,尽量控制影视作品的播放时间、频率。教学实践表明,过多的播放视频资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视作品终归只是教学辅助内容,不可取代讲授教学。

2、科学规范教学行为

目前,影视作品在课堂运用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教师对于如何选材、整理、运用这种教学资源还没有形成共识。部分教师认为在课上播放影视作品是娱乐学生,另一种观点认为影视作品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用分一半的讲课时间来放映。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播放影视作品提出指导性建议,这种观念上分歧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播放影视作品缺乏统一管理。笔者认为,学校教务部门应出台相应规章制度,对教师课堂播放影视作品提出具体要求。对于需要占用整节课时进行放映的,要提前申请,并将其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指导与服务。期末,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作为教学效果考评的一项指标予以考核。学校教学技术部门应开展教师视频处理培训班,专题培训教师利用网络获取影视作品的能力和视频剪辑能力,列入教师培训计划。通过这些制度,来约束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在运用影视作品授课的能力。

3、着力营造审美氛围

黑格尔指出:“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培育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审美取向是促进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是具有审美特性的,是需要教师用心去思考和营造”。[3]影视作品将深层次的理论思想、道德要求寓于美的形式、艺术形象之中,营造赏心悦目的心境,目的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在播放这些影视作品时应协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深层意境。在观影后开展小型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讨论。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种那些情与美结合的鲜活形象,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冲动,产生共鸣。鼓励学生在课下开展审美实践,在现实中寻找道德模范并加以学习,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

4、课堂教学与课下观影相协调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利用课堂完整播放影视作品并不现实。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教师可以将要求学生观看的影视作品列出清单,作为课程作为布置给学生观看,再利用上课进行观后感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影视作品可以为学生轻易获得。这种“轻松”的作业形式即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也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学校主管部门还可以将观看影视作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主题观影活动、组织学 生撰写影视作品观后感、开展演讲比赛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视听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惠林.国产主旋律电视剧的主题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1(3)

[2] 刘思智.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4)

[3] 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8

---------------

------------------------------------------------------------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8

关键词 雷锋精神 思想政治教学 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雷锋精神的内涵及时代特征

1.1雷锋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

1.2雷锋精神的时代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今天我们把雷锋精神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一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把爱国精神融入到学生们的一言一行中。二要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不断培育包容的胸怀和厚德的品格,努力成为受学生们爱戴的好老师。三要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努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将这种精神传导给学生。四要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五要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坚持把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知识、提升多项思维方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当前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2.1情感培养的缺乏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生理上虽然已经成人,但心理上还不成熟。绝大多数同学的道德情感和意志还没有形成,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传授,不去真正深入学生的思想实际,没有真正摸清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2.2学生主体的忽视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新的、甚至意外的情况。因此,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针对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行为或突然出现顿悟、反省的时机,及时地采取多变的教育教学措施,做好品德的引导工作。

2.3主观引导性过强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从本位主义出发,为了管住学生,利用各种教学管理手段,制定学习、生活和卫生等各种奖罚制度,要求学生无条件地听从自己的教导,忽视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心理需求,以要求、教化取代学生品德教育。

2.4实践活动的缺失

教师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化,偏重于向学生传授固定的道德知识,强调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规则和纪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内化,缺乏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情操的陶冶及意志的锻炼,使学生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相脱节。

2.5教学方法的单一

目前,教师对学生品德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单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管理与矫正,遇到问题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的多层次和多样性,忽视了学生的内因,经常用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方法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不能随时代的变化和工作对象的变化而改变。

3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现时代性需求

3.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讲授法为主,灵活穿插使用其它有益的课堂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着理论性强的特点,完整的理论体系,再加上有限的教学课时,以及启发式讲授法的特点,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以启发式讲授法为主,其它教学方法为辅。如:讨论法、问答法、阅读法和教学互动法等。

3.2采用各种媒体教学

教师在讲授理论时,运用直观教具来进行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电化教学的先进方式,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电影、电视、录像或相关片断。让学生充分感受视觉、听觉给他们带来的印象,牵动学生思维神经,理论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便于学生深刻掌握理论知识。

3.3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渠道,但仅依靠它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实践性,而课堂教学只是传授理论知识,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拓展教学渠道,尽量将理论传授环节与实践环节结合起来,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3.4采用大量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多,巧用案例,抽象、深奥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选择有代表性的、跟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理论,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判断和表达愿望,培养大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9

关键词: 传统典故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应用

一、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学生培养坚韧的毅力、强烈的责任意识,促进其自由健康全面发展。崇高的道德精神是中华传统典故的特征之一,我国素以友好邻邦而驰誉天下。《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中华传统典故与思想政治教育将人作为直接教育目标,二者在目标的最终指向属性上都一致归于政治属性。传统典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形成了求真务实、崇德善人、修己慎独、笃实宽厚、包容进取等内蕴渊博的社会价值理念,我们理应承袭批判与继承的立场区别看待和运用它们。

(二)坚持发展原则,树立自我完善理念。

从教学思想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易忽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交互式的引导作用。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以说课法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应该引导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传统典故穿插到教育过程中,增强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教材内容老套枯燥,缺乏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及学生所关注的社会舆论和焦点热点问题,不能从学生所面临问题的根源处寻求解决方法,很难满足学生需求,难以让学生在情感上达成共识。

(三)坚持引导原则,构建科学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高校教学应该不断探寻教学方法的新思路,促进教育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陶染与教化,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稳步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育生机,将大学生凝拢在中国革命旌旗下,通过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要坚持将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强大精神依靠,通过课堂引导,指导大学生认识国家的发展和前途与他们实现崇高远大的理想密切相关。大学生对于精神文化需求较为迫切,要求我们做到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不断满足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教学过程中,老师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品德素养、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和行为活动等方面取得优良的效果,对于先辈们的经验教训要学会继承和创新,老师要利用新媒体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彰显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学习者的创造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拓宽视野,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教育活动是双向的,只有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在备课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将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教学内容相融;第二,坚持科学精神,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突出学习内容的重点性、层次性。

二、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一)传统典故的真实性,使教学内容科学化。

传统典故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浓缩,大到治国安民,小到为人处世,在一个个故事中,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背水一战”让我们见识了韩信的诱兵之计,背水布阵使士兵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略方案;“齐人有好猎者”告诉我们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定要不畏艰难险阻;“将勤补拙”让我们学习到白居易认真负责、拼搏奋斗的精神;“千里送鹅毛”的真诚情义值得我们深思。这些经典的传统典故中蕴含的哲理具有科学性,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内容之一,中华传统的历史文化为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真实的理论指导基础和理论依据,使学生可以学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道德修B与法律基础”的教育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会更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二)传统典故的趣味性,使接收方式简单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主要是关于锤炼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的内容。一些传统典故具有趣味性,例如《史记・魏世家》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魏成子和翟璜是魏文侯选相时的两名优秀人选,魏文侯不知道该选谁为妙,踌躇不决。李克对魏文侯发表了看法,说道:“平日观察与他交往密切的人,享有荣华富贵时观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观察他引荐的人,窘迫贫困时观察他不做的事,艰难贫窭时观察他不要的东西。”李克为魏文侯选拔人才的方法提出了见解,即看一个人的品性德行如何,主要是看他面临贫寒与富有、卑贱与发迹时为人处世的态度。只有言行一致、表里相符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使之安定,才能担负起拨乱兴治的重任。同样的道理沿用至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落实到每个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肩膀上,努力提高个人道德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君子,担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传统典故的渗透性,使教学要领多元化。

一些传统典故具有渗透性,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法律体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管子・明法解》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较为深刻,“法者,天下之程序也,万事之仪表也”[2]。可以讲述《史记・秦二世》中的典故“约法三章”。刘邦受命,西征暴秦。刘邦进入咸阳后,贪恋好色,尽享荣华富贵。樊哙、张良劝说:“秦皇荒淫无道,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你为的是替天下扫除残贼。你却在宫室中享乐,这岂不是助纣为虐?”刘邦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是一时糊涂,便“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3],诸吏人皆安堵如故。历史的发展具有真实性,真实性让学生以史为鉴,记忆更加牢固,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内化。

三、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一)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目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4]。教学目标是帮助受教育者通过领悟书本知识,增强自身的判断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创造性地进行教育,中华传统典故中蕴含着追求理想信念、崇德尚仁、脚踏实地、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等优秀传统思想,面对每一章节的核心思想,有针对性地选取传统典故,开发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理性精神、育人功能。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亚文化思潮的作用下,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漠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模式单一枯燥,使得受教育者对于学习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将中华典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让学习者化被动为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遵循“三贴近”的原则,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解决内在诉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当做课堂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降低知识点的记忆难度。

传统典故具有叙事性、趣味性、形象生动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具有趣味性的历史事件容易被牢牢记住,我们总是给学生讲述一些课本当中生硬的内容,他们很难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缺乏关联,导致学生对重点知识难以铭记于心。传统典故作为课本知识的扩充,起到桥梁的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叙事的方法简化教学重难点,而且可以使学生树立以史为鉴、严谨做事、诚恳待人的态度。

四、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典故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我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的各种道德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最高的思想目标是“仁”,指引着万千中华儿女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志士仁人。“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具有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成为一种价值趋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尚中贵和”、“贵和持中”的思想。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某些学生丧失了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些中华传统优秀典故的使用,要善于取其精A、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二)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的核心思想是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授课时可以讲述《宋书・宗悫传》中著名的“乘风破浪”,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5]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牧羊北海,《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一》中李白曾这样形容过苏武,“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6]苏武饥吞毡,渴饮雪,与牛羊共度十九个春秋,这种民族气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终身受益。在授课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将传统典故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极具引导性。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赢”。

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育人为目的,教书育人离不开所处的文化环境。在新的时期我们有必要、更有责任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阐释清楚[7]。中国的“德性文化”与西方的“智性文化”有所区别,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教化人、锻炼人、培养人,注重道德教化。中华传统典故拥有深厚的道德色彩和道德特征,为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营造了良好的“以文育人”、“以文砺人”、“以文服人”的文化学习环境。两者不断交融、渗透,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管子.李山,译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司马迁.韩兆琦,译注.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篇10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存在问题;特点;创新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当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呢?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的去死记硬背知识点,成绩普遍不高,教师也没有制定出符合新课程教改要求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教师和学生缺乏教和学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如下:

1.1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一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基本上是以灌输式为主,这无疑促使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且灌输式教学缺少必要的教学灵活性,也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点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二是教学脱离了实际应用,像教师常常将思想品德理论简单地视为一种抽象的,静止的思想知识,没有将社会中人们损人利己或是缺乏科学认识等行为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也就失去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意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

1.2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一是在绝大多人看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就更加被人们所忽视,其中也有不少教师存在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只要将本节课的内容阐述完就意味着教学任务结束,缺乏教学该有的责任心,所以这样的教学观念让那些为了获取高分的学生,再一次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二是教师的教学身份没有得到转变,同样的有些教师认为考试点主要针对重难点知识,学生也只要掌握这些即可,根本没有认为自己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真正的教学主体是学生,而且也忽视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教学目的。

1.3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学校多次变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方式,从闭卷到开卷再到闭卷,由于考试方式的转变,考核的内容也要得到适当的的调整,但在这种调整的状况下,由于教师不能正确理解教改的真正精髓,也导致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

2.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长远性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上不能用传统的数字指标来对其进行评价,这是一门思想上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科目,所以,传统的试卷只是对所学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来进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学生的行为及思想观念是影响是无法通过这样的测试就能了解到的,思想品德知识的影响在学生平时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中能够窥探一二,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甚至是一生的时间去学习,所以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的初始阶段,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非常的重要,具有长远性。

2.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主体多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思想品德知识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度,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初步的成形,只有通过正确的指导方向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不是唯一的传授者,学生的家长,平时接触到的社会中的成员这些所有的人事物都会对给初中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因为长期的接触到其他的人群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上去,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还需要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去。

3、如何上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

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必须采取以下举措:

3.1要健全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育体系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根据中学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实施方法(科学地安排各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教材、读物,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一以贯之。

3.2要加强政治课优秀课程建设

要以课程科学化、规范化及其结构、体系、内容、方法的优化为目标,下力气摘好优秀课程建设和其他德育类的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3.3造就过硬的德台师资队伍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既应当成为理论功底较深厚、知识较渊博、教学艺术较精湛的“经师”,更应当成为以身示范、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师”,因此,必须精选高素质的人才担任德育教师,并在业务培训、师德教育、社会考察、教研活动、晋升职务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以全面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

3.4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促进中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自身素质的中心环节和动力源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农村劳动,到工厂参观访问,到部队受训,参加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和参与社会实践基地等建设,不断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方针得以认真贯彻执行。

4、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情感教学法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4.1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

4.2故事渗情,吸引学生

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时传祥,我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粪桶,不怕脏臭和讥讽,感动得学生啧啧称赞。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讲徐洪刚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象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

5、创建初中思想品德创新课堂的有效途径

5.1鼓励质疑,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后的“质疑”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第一步。因此,为了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难,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创新的意识必然要求具备问题意识。作为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民主博大的宽广胸怀,客观公正的政治立场以及高超启发引导技巧,要允许学生有各种思想。对同一个问题,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条件以及不同程度去回答,允许答案的多样化。在辩难质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从而发掘出学生的智慧潜能。

5.2提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创新式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将传统的学生听、教师讲的单一授课形式,变而为丰富多彩的现代教育模式,如大力开展电化教学,教学中穿插使用PPT、音频、视频等现代技术。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使课堂信息量大大丰富,而且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激发,提高了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学生正值青春期的初中阶段,他们感情丰富,思想新颖,乐于接受新事物。并且独立意识正在急剧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许多学生所盼望的授课方式。抓住其这一心理特点,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

5.3创设情境,着眼于广阔开放的教学视野

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这首先体现在在教学设计的创新上。对初中政治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从内容、形式、过程及手段诸方面都要不断改良、创新,以体现新课改理念,使之更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成效提升,多采用演讲、辩论、小组竞赛、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再次,在设计课堂核心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视野的开放性,突出问题的生成性。组织学生讨论时,一定要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关注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得出客观公正的答案。此外,新课堂教学还应打破封闭,超越目标预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式地吸纳弹性灵活的成分,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甚至可以超越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开放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

6、结语

如何教好初中思想品德,是每一个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教师与学生一定要和谐相处,教师要爱学生,学生也要爱教师,处于一种平等互敬的关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一定要推陈出新,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不管是课堂前的导入方法,还是教学间的教学方式,都不能迂腐不化、生搬硬套,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师者,育人也,首先自己一定要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否则,也难以教育出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邓初民《新政治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出版

[2]武进《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10期

[3]吕庆东《政治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