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十篇

时间:2023-11-30 17:27:52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1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归纳和总结,任何事物科学认识的进步和变化,都是通过各种概念来总结和概括的。我们知道,概念本身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武术概念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尽管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武术概念的称谓不尽相同,但是它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一直以技击为主线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延续和发展。武术概念是武术理论的基石,是武术理论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是做出正确判断、推理的重要环节,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武术学科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通过收集近二十年的著作,检索、查阅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1990—2014)、万方数据库(1993—2014)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查阅《全国中文体育期刊名篇目录》(1980—2014),将与武术概念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

1上世纪30~40年代对武术概念的表述(1930—1949)

1932年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提到,国术原为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以作锻炼体格之工具〔1〕。1949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术名家张文广等代表武术界参加会议。在会上,他发言:“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身自卫的特点。”〔2〕从以上对武术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出,1932年的概念指出了武术属于体育范畴,但是没有界定为我国的传统体育,也没有界定其技击技术,而是界定为“我国民族固有的身体活动方法”且具有技击、防身的价值,但没有明确其内容和形式,且在武术概念中延续了以前的看法,把民族体育看成武术,有所偏颇。而在1949年提出的武术概念中肯定了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虽然以上概述对武术概念认识有些不足,缺乏应有的理论规范,但这些概念的出现对人们加深对武术的了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上世纪50~60年代对武术概念的表述(1950—1969)

1957年3月16日,张之江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作了“不要忽视国术的研究整理工作”的发言,指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重要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民族自卫以及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3〕。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中提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体育形式,它具有强筋壮骨、增强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文化遗产〔4〕。从上世纪50~60年代的概念可以看出,由30~40年代属于体育范畴发展成为属于体育属性,强调了武术的健身功能,如“强筋壮骨、增强健康、锻炼意志”。在1957年的概念中提到了武术健身功能,未提及武术的运动形式,在1961年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中就提及了武术的运动形式,还涉及武术的民族性、文化性,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的“左倾”思想的影响,武术界对“唯技击论”的批判,淡化了武术的技击特点,所有在概念中对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并没有提及,这也是当时武术发展的一个烙印,是武术在当时开展的实际情况的反映。

3上世纪70~80年代对武术概念的表述(1970—1989)

1978年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中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体育运动〔5〕。1983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中定义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角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6〕。1989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武术》中,武术定义为: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体育〔7〕。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再受上世纪50~60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淡化武术技击特点的观点,人们重新认识到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于是在概念中都突出了武术的技击性,提到了武术的编排规律、表现形式,同时提到了武术的健身作用、培养人的意志品质,肯定了武术的多样性,同时强调了武术的民族性。

490年代至20世纪末对武术概念的表述(1990—1999)

1992年,《关于武术概念的探讨》一文提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劈、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组成的套路,对抗和单式练习的民族体育运动〔8〕。1997年,《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一文认为:武术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是民族文化载体之一〔9〕。1997年《体育院校函授教材·武术》中把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归属于传统的民族体育,又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广义的武术,是一种包含实用技击的人体文化;狭义的武术,应称为武术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主要包含套路和搏斗两种形式〔10〕。1997年,《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一文认为: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书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是由套路到散打,以接触性技术攻防进行的技击类体育项目〔11〕。在这一时期,既有教材对武术概念的表述,又有专家、学者对武术概念的研究,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表述更加精确,基本上包括了武术概念的内容,为人们以后研究武术概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既是武术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专家、学者研究的见证,如在1997年武术专业教材中强调了武术的两种运动形式,同时注重内外兼修,修身养性,也体现了武术的德。但是在表述上还存在一些逻辑性的问题,且概念中“注重内外兼修”是具体性语言,不具有抽象性。

521世纪初至北京奥运会对武术概念的表述(2000—2008)

2004年,在《武术概念之研究》一文中,李印东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练习内容,以身体练 习为基本手段,以追求个人安全和保卫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中华民族传承的个人军事实践活动〔12〕。2005年温力在《中国武术概论》中提到:武术是由中国古代的技击术发展而成的,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运动形式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13〕。2007年《武术概念新论》一文提出:武术中应该也包括军事武术现在余绪的试用武术和明清传统武术产生前的过渡形态民间武术〔14〕。2007年季电力在《武术概念新探》一文提出:武术是以中国哲学为主导,兵法、医学为理论基础;锻炼身心,防御自卫为目的;以多种手段训练攻防格斗、擒拿跌摔、点穴击要、比技斗智本领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搏击体育运动〔15〕。2008年杨建营在《武术概念之研究》一文中认为: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运动技术体系〔16〕。在这一时期,基本上都是一些专家、学者在期刊论文上对武术概念的论述,基本上所有的学者都按照“属性种差”给武术概念定义,既找出武术的上位概念,又找出武术等其他种概念的差别,即本质属性,遗憾的是还有一些学者仍把武术的概念局限于技击为核心来进行简单的填充,仅仅把武术限制在体育的范畴,限制了武术概念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术文化性的发展。

6后奥运时代至今对武术概念的表述(2009—2014)

2009年7月在“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上对武术这样描述: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17〕。2009年邱丕相在《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中这样定义: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身体运动〔18〕。2010年崔文学在《论武术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文中认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技击特点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体育形态、军警形态、艺术形态为主要存在方式,以保持和发展人的身心潜能、杀伤和制伏敌人以及反映实战技击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19〕。2010年《武术概念新论》一文认为:武术是以套路、格斗及其功法为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技击之道的传统体育活动〔20〕。2011年《寻觅武术产生的历史足迹——兼谈中国武术的概念问题》一文这样认为:武术是以身法、步法、手法、眼法等为基本元素,以套路为主要表现形式,以虚拟(或称假想)和自我体验为主要特征,以身心双休为主要目的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21〕。2013年廖钰珊在《中国武术概念的评析》中提出:武术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技击为主要内容,起源于中国的体育项目〔22〕。在这一时期,有关武术概念的问题仍然是武术理论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在不同的期刊、著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如2009年7月在“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上对武术概念的描述是至今比较权威的武术概念。相对以前的概念,尤其是具有权威性的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会上的概念有了新的见解,1.在表现形式上增加了功法运动,弥补了原概念中的不足,2.在传统体育中去掉了“项目”,使武术的文化性归属于社会性。但是即使是这一权威性的概念,仍然不能概括当今武术的全部内容,如在概念中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表述就不能很好地涵盖武术的发展现状,因为当今的武术不仅仅是中华文化,如竞技武术就是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另外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不同的学者在对武术概念的定义上同样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武术的全部内容,而是从某个层面来表述,同样具有片面性。

7结语

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武术概念也一样,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武术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代,由于视角、方法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对武术的概念到底准不准确,是否符合各种武术现象存在的客观事实,应该用实践去衡量,武术作为一个包括现行的各种形式的武术总概念,它应该达到既能排除非武术的内容,又能包括现在的各种形式的武术。如果仅仅站在某一角度、层面来定义武术的概念,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而现行的各种武术概念,包括权威性的教材对武术概念的定义,同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很好地把现在社会上客观存在的武术形式表现出来,笔者认为应该把现行的各种表现形式都融入进去,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武术。

参考文献

〔1〕北平市国术馆?郾体育〔J〕?郾1932(1)?郾

〔2〕中央国术馆史编辑委员会.中央国术馆史〔M〕?郾合肥:黄山书社,1996,6:75?郾

〔3〕周伟良?郾中国武术史〔M〕?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郾

〔4〕体育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1,10:1-10?郾

〔5〕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武术》编写组?郾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9:2-8?郾

〔6〕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武术》编写组?郾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1-5?郾

〔7〕高师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郾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武术〔M〕?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1-10?郾

〔8〕汤庆华?郾关于武术概念的探讨〔J〕?郾岳阳大学学报,1992,5(1):74-76?郾

〔9〕邱丕相?郾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2):7-9?郾

〔10〕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武术》教材编写组?郾体育院校函授教材·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10?郾

〔1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郾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基础理论〔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1-10?郾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2

生物安全防护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防护设施、相关仪器设备、物品和管理体系[1,2]。近年来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的发生[3~5],再一次给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敲响了警钟。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是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标本集中场所,也是医院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6,7]。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现状,探讨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专题教育的可行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医学院校高职3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二年级学生90名,其中男生29名,女生61名,年龄为19~24岁,平均21岁。

1.2 调查方式

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前,先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和要求,以无记名答卷的形式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对回收的问卷逐一检查,剔除2份不合格问卷。

2 结果

结果显示,学生仅对医院感染的概念有较好的掌握,认知率为85.2%;对标准预防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哪些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这些知识的认知率极低,见表1。表1 90名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

3 讨论

医学实验室的主要生物危害因子是病原微生物,如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1],这些因子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4],尤其是检验科室工作人员必须频繁接触各种危险生物因子,如HIV、乙肝病毒、各种细菌等,所以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7~9]。近年来所发生的严重实验室感染事件,无一不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有关。因此,医学院校作为医学实验室工作者的培养、输出机构,更应该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意识,降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率。

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医院感染的概念有较好的掌握(85.2%),但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知情况很差。(1)关于标准预防概念的认识仅有1.1%。标准预防的含义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无论何时接触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研究显示,检验科实验台面、试管架、盛血盘等工作设施HBsAg检出率分别高达40.0%或58.3%[10]。一些学者认为,标准预防在医院未得到有效落实,标准预防执行不力是导致实验室工作者感染的重要因素[6]。(2)有53.4%的同学没有接受过生物安全防范教育,这直接导致对生物安全防护所涉及的具体事务及操作认知率较低,如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的级别、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哪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哪些操作可产生气溶胶、哪些操作应穿防护衣、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清楚者仅为0~14.8%。(3)对实验室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具体事务,如六步洗手法、实验室废物的正确处理,相对于生物安全防护所涉及的具体事务被调查者的认知率较高,不了解的仅占23.9%、34.1%。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和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增强预防意识,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作为检验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对教师亦需要进行系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此外,虽然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在现行的教学中,授课时老师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只言片语,或者实验课教师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强调不够。调查结果表明,有必要开展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到临床检验科见习规范的样本处理过程及重视各种法规文件的学习。总之,如何在学校有效展开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丛玉隆. 临床实验室管理[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231-257.

[2]申子瑜. 浅谈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3): 134.

[3]孙巍, 许欣.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发展现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9):1147-1149.

[4]王鲜平, 侯世科, 高进,等. 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预防[J]. 中国医院管理, 2004(12): 56-57.

[5]张正. 检验操作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二例报告及建议[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6): 383-384.

[6]邓云清, 罗碧茹, 李艳华. 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 现代预防医学, 2005(6): 670-672.

[7]梁建群, 宾利. 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思考[J]. 临床检验杂志, 2006(2): 148.

[8]ZielińiskaJankiewicz K, Kozajda A, SzadkowskaStańczyk I. Protection of hospital workers from risk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iological agents[J]. Medycyna pracy, 2005(5): 367-373.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3

关键词:武术概念

本质属性

逻辑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05-03

关于武术的概念的争辩一直不休,各持己见,百家争鸣;各种观点和视角层出不尽,这为学术研究和探讨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武术概念以及武术本质属性是关于武术是什么的研究,也是在哲学层面关于武术的探讨,弄明白武术概念和本质属性,为武术的其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从武术本体上探讨武术的概念和本质。

1 关于武术本质的两种主要观点

在武术本质上,目前学术界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多质论,认为武术的本质是多种的;一种是单质论,任务武术的本质只有一种。

多质论者认为技击是武术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技击通过套路和搏斗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也决定了武术的多样性及武术本质的多样性。他们认为攻防是武术的初级表现形式,是武术一个方面的本质。对人身体健康的促进,对体格对抗能力的增强,对人的教育功能是武术本质的进一步表现,武术本质还表现在修身、医疗、观赏、经济等方面。为此,武术本质是以攻防为核心本质的,其次,武术本质特征还在于促进人的本质发展,促进人自身以及与环境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多质论者通过不同侧面论述分析,并认为武术的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单质论者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特征的运动技术体系,对武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质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武术的本质就是攻防,并无所谓的其他武术本质存在,如果将其他所有的都看成是武术的本质,那么武术就不存在本质属性。为此单质论者认为武术的本质属性就只有技击,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教育等等都是武术的衍生特征,而不属于武术的本质特征。

多质论和单质论各自从不同的视觉探析武术的本质,为进一步探讨武术的本质,提供了可贵的参考意见,同事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的争辩,观点的相互碰撞,为学术理论创新提供了智慧的思考。通过对两种观点进一步深入探讨,不难发现单质论和多质论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就是双方都是侧重武术的功能,未曾探析武术的本体内涵,未能从武术的本体来分析武术的本质特征,只注重武术的功能性;其次就是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都没有区分本质和本质属性,在哲学视域中,本质和本质属性是截然不同的。为此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都不能对武术本质做出科学合理的回答。

2 武术概念回顾

明晰武术概念历史沿革,为更为准确地探讨武术的概念提供理论思路,同时借鉴现代武术争论的各种观点,分析历史,辨析现代武术概念的争辩,为探求武术概念提供更为理论思考和思路。

1932年《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将武术定义为:“武术是国术,是民族身体活动方法,主要具有自卫技能和锻炼体格的功能。”

1957年在北京举行了关于武术问题的研讨会,将武术定义为武术主要目的是防身,属于体育范畴,武术具有技击性质和特点。

196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讲武术定义为民族形式的锻炼方式,主要包括拳术、器械、套路,属于体育范畴,主要的功能为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

1978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将武术定义为武术主要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内容,根据攻防、动静、刚柔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编制各种投手讨论,主要具有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

1988年的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术定义为是以技击动作所构成的套路和格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004年出版的体育院校教材,沿用了1988年武术学术研讨会关于武术的定义。

以上各种观点,是关于武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观念,反映了武术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武术概念的发展变化,是武术概念本身丰富完善,是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概念也在发展变化,更甚是曹・国正在《博弈经典》中认为概念是前卫的、新颖的、潮流的,有未来的趋势,有背景有画面。武术概念也在历史的车轮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概念。近年来,对武术概念的探讨从未停过,主要的观点如下:

邱坯相认为:“武术是以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他认为武术主要内容是技术,技术通过套路和搏斗表现出来,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传统体育项目。

谭炳春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主动内外兼修,武德兼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他承认武术以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心平和武德的修养,同时还强调了武术的教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曾于红、肖红征认为:“武术是以攻防为主要内容,以体现人体格斗能力为核心,以套路演练、搏斗对抗、艺术反应为表现形式,注意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艺术项目。”他们将艺术作为武术一个特性,也是作为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杨建营认为:“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投手和持械的运动技术体系。”他认为武术是一种运动技术体系,技击是武术的属性。

上述的各观念为准确地把握武术概念内涵提供了可贵的参考。同时历史沿革和各种观点也表明,武术概念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概念。

但是无论是历史上关于武术概念的论述,还是现代武术的争论,都存在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武术概念外延过窄。武术博大精深,承载着民族文化并传承民族文化,不容质疑,在我国也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项目承载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主要载体。但仅仅将武术归为中国或者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显然是不能概括武术概念的全部外延。如泰国的泰拳,如果按照武术拳种分类,它肯定属于拳术的一种,拳术属于武术。由此可知,泰拳也是武术的一种,但是泰拳却不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是泰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再如截拳道,则是李小龙根据中西方武术精粹白创的一门拳术,创立于美国,融有中西方武术精粹,显然截拳道属于武术。为此我们承认武术的民族,陛,但不能仅仅将武术的概念仅仅定义在中国,将其定义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第二,武术本质屙『生的认识存在滞后性。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求生本能以及古代的军事,武术在冷兵器时代,对军事和人类生活,对军事攻防和人类自卫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武术在冷兵器时代,攻防性是武术最为本质的特征。而现在,先进的武器,法制的社会,使武术的攻防功能进一步弱化,显然已经不再是武术本质属性,核心的功能。武术本质属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了变化,概念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攻防本质属性的退化,但武术其他本质属性在新时期得到发展。为此仍将攻防性作为武术本质属性或者武术的首要功能,显然滞后于历史的进程。

第三,对武术概念定义的功能性人手,而不是本体。通过以上概念可知,在对武术概念定义是攻防、自卫、锻炼体格等显然都是从武术的功能对武术进行定义的。功能是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本质只有一个,而本质属性则有多个,本质属性决定事物外在表现得功能。从功能论述武术的概念显然存在本能反映武术的本质。为此只能通过武术本体,探求武术概念,才能透析武术的本质。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并从以上各种武术概念萃取精华,为认识武术概念、本质属性和本质提供了参考。正是在对诸学说进行分析考察、吸取诸学说共同点的基础上,对武术概念定义如下: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

3 武术本质与本质属性

关于武术本质和本质属性的问题,首先需要区分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关系,何为本质,何为本质属性,在没有理清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是无法辨清武术的本质和本质属性,也将会使武术的探讨浑浊不清。事物的本质,既指该事物是什么,决定事物是什么东西,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就是他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事物所具有必不可少的特征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亚里斯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事物的说明方式中所包含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表现事物是什么的东西叫作属概念,而那一事物的诸属性质叫做种差。亚里斯多德的论述对全面把握区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引用学者周爱光所列举的关于水的实例对本质和本质属性进行进一步的认识。第一,事物的属概念反映该事物的本质。例如,根据“水”的定义,“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里的“液体”就是水这一物质的属概念,他反映了水的本质,即水是液体而不是固体或者气体。水只有具有“液体”这一形态才能存在,否则“水”就不能存在。第二,事物的种差反映了该事物即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水的种差“无色、无味、透明”就反映了水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无色、无味、透明”决定了在同一概念中水这一种概念与其他种概念的区别。例如,“墨水”不同于“水”,“盐水”又不同于“墨水”。虽然“墨水”和“盐水”的属概念都是“液体”,但内涵和外延已经超出了“无色、无味、透明”的种概念,为此我们将“水”、“糖水”、“酒水”三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由此可见,事物的本质由本质所决定,既属概念所决定,只有一个,而本质属性取决于事物的种差,可以有多个。

通过分析明晰了本质和本质属性区别之后,运用逻辑学来分析武术本体,进而分析武术本质和本质属性。首先,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根据属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本质决定事物是什么,显而易见,武术的属概念是“体育”。因此武术的本质不是技击,也不是防身,更不是人的解放和增强体质,而是体育。这就从属概念上划清了武术与艺术、农业、军事、商业和宗教等的区别。

其次,由于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显而易见,武术的种差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根据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中,种差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逻辑学原理,可以认为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因为只有“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武术可以区别于体育范畴中的其他概念,即田径、游泳、球类等项目相区别的本质属性。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艺术熏陶、军事属性等都不是武术的本质属性,而是武术的偶发属性。

综上所述,武术的本质是体育,武术脱离了体育就不能成立,这反映了武术的“体育性”。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以区别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离开了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武术也将不复存在。为此武术的本质属性为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的体育。

4 武术的本质属性与功能

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能区分武术的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将其混为一谈,通过逻辑学范畴的思辨,武术本质并不等于武术的功能。武术的本质是武术本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项目、其他事物的诸属性,而武术的功能则是属性的外在表现,是武术本质通过现实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是武术的各种作用。

武术本质与武术功能并不是毫无关系,而是密切关联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功能,事物具有相应的本质属性,才能具有本质属性相对应的功能。例如,由于木材具有其特殊的“硬度”和“可燃性”的本质属性,木材可以用来造房子、木头可以造船,也可以用来燃烧等。但是水就不具备这种功能,因为水没有木头的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水是液体,具有溶解性等特性,固可以用来洗刷等,而木头不具备水的特性,因为也不能具有水的特性。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某事物功能主要取决于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本质属性决定的功能,事物的功能正是该事物本质通过现实表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外在反映。

殊归同路,正是因为武术本身具有“身体技击活动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武术才具有“攻防功能”,具有“强身健体、促进健康”,具有“培养人的功能”等等。因此,武术的功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从武术的本质属性来看,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体育的“直接”,而其他功能则是体育的“间接”。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4

一、实施国防教育是地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在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一直是地理课程价值的追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自1904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将地理确立为学校课程起,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价值的问题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但不同时期人们强调的地理课程价值内容不同,如:20世纪初的培养“爱国心性志气”价值、30年代的国防教育价值、50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当我们阅读比较国外一些国家的地理课程时,也可以发现国防教育或者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地理课程不可忽视的价值组成。在今天,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同样是地理课程的价值追求目标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版)在“前言”部分就指出,从地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来说,要“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可见,在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国防教育是实现地理新课程价值追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1.地理新课程性质的体现

地理学科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地理的教育内容更具有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当前中学生必须接受的人口教育、环境教育、国情教育和国防教育等内容都与地理教育内容有密切联系。地域性的特征不仅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还包括地理事物时间的空间联系。被西方众多政治家和战略家奉为圭臬的“地缘政治学”,体现的即是地理学科的地域性特征。美国著名学者斯皮克曼给地缘政治学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依据地理因素对于安全政策的统筹规划”。而另外两名美国学者佩尔蒂尔和潘赛则把地缘政治学看作是“运用地理学为政治目的寻求指导方针的艺术或科学”。显然,这几位美国学者把地缘政治学视为战略地理学,也就是研究国家的对外政治战略(包括国防和外交战略)决策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所以说,地理课程的性质决定着地理学科与国防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

2.地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地理新课程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以及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什么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其中就包括运用地理常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现代公民素养还必须包括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强大的民族向心力等。地理新课程理念要求提供给学生“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等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用。比如说台湾岛作为“祖国神圣的领土”,它既是历史的自然延续,也是当今的现实存在,它就是我国的领土!这些内容体现的就是“生活中的地理”;而且,通过对台湾地理位置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地理分析、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终身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学习“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最强调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表明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的“回归”。

3.地理新课程目标的追求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部分共列有四条具体目标,除第一条外,其余三条都与国防教育有关,都有对培养未来国家公民国防意识的目标追求。这不仅体现在“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目标中,也体现在“增强对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的目标中。我们强调“全球意识”,但不能将之窄化为“国际合作”,还应包括全球视野下国家利益的维护,包括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国际争端、各国间权益的碰撞、国家海权的捍卫、能源运输的安全等。

二、地理课程中的国防教育资源优势

地理课程中包含很多与国防相关的内容,为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国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1.领土、邻国与国防

这部分内容包括国家的位置、领土的组成、邻国的分布等。其中领土的概念不能仅限于陆地部分,还要拓展到领海和领空。就中国的邻国而言,有14个陆上邻国与我国唇齿相依;同时还有6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众多的邻国一方面固然有利于我国的国际交往,另一方面由于众多复杂的原因,也使得我国与一些邻国间因领土存在的争议而影响了双方的正常交往,使得我国的地缘政治压力较大。我国素来有“守土有责”的古训,领土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

2.海洋权益与国防

我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国国民的海洋权益的意识不强,有许多人可能将我国约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等同于国土面积。我们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陆地国家一直以来海洋意识比较淡薄,导致许多人不知道我国拥有约37万平方千米的领水面积,同时管辖着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如何守住我国这么辽阔的“蓝色国土”,对其中的资源实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我国有较强的海权意识和国防意识。有了这些意识后,就不会再出现“荒岛”的错误认识了。

3.自然环境与国防

自然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军事行动和国防建设。所以正如我们都知道的情况,美国在2003年3月20日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对该国特殊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环境作了充分的研究和充足的军事准备。我国是个面积辽阔,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国家,各种自然条件给我国的国防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多样的自然环境一方面使我国的国防建设具有复杂性特点,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国防建设的有利条件之一。

4.交通建设与国防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交通运输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历史上许多的战例,交战的双方都是将对方的后勤供给、运输线路作为重点打击目标,比如奠定项羽军事天才一战的巨鹿之战中,项羽能够以少胜多就是因为突袭了秦军的后勤补给线,从而予其以致命一击,拉倒了整个秦帝国大厦。现代战争无论是兵力投放还是后勤补给等都越来越依赖于交通运输建设。我国地域辽阔,交通运输建设规模大,交通运输方式多,交通运输工具和线路建设的速度快。交通运输建设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以外,也有力地保障和支援了我国的国防建设。许多国家的一些交通线路在满足民用的需要时,也充分考虑了国防建设的需要。

5.地理学科国防教育资源的外延

上面所呈现的地理学科内的国防教育资源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国防教育的资源有了新的外延和拓展。比如航天发射基地选择、信息安全、金融安全、资源供给、生物入侵等都是地理学科的内容,也都与国防安全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成为地理教学中国防教育的课程资源。

三、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策略

地理课程拥有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是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有利条件。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国防教育,则需要一线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出一条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路径,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在概念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讲清一些概念,有力渗透国防教育。比如,在学习我国疆域和国土面积时,将领土的概念讲清讲细讲透。让学生理解领土是指在一国管辖下的区域,包括该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土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如我国的渤海、大陆海岸线外的大陆架都属于领土的范畴。

2.在内容拓展中渗透国防教育

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来渗透国防教育,以此弥补教材的不足或不便。如上,学生虽知我国应管辖的海洋国土大约300万平方千米海域,但对其中部分海域因国际法缺陷、历史沿革、现实政治等原因而造成的与有关邻国之间存在争议并不十分了解,这就需要通过补充、拓展相关内容使学生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比如对于“专属经济区”的概念,教材中一般表述为“沿海国家在领海之外还包括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其范围从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的范围。它是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沿海国家有该海域自然资源的。”其实,现实情况远远复杂于上述文字表达,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查看地图,探究一些隔海相望邻国之间的海域宽度可能小于400海里,那么双方主张的专属经济区上就可能出现重叠,从而引起双方之间的争议。那么如果当事国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捍卫本国专属经济区上权益就属于国防教育的范畴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补充拓展时要做到“有度”、“有据”。所谓“有度”就是指我们的拓展只能是适度的,不能超越中学教学的需要,不能煽动负面情绪;所谓“有据”就是指拓展的内容,必须站得住脚,有权威性、有正规来源,杜绝道听途说或未经证实的观点,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严谨可靠。

3.在时事地理解读中渗透国防教育

地理新课程理念强调回到“生活中的地理”。如今的信息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自外于现实世界,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焦点和热点事件都可能会引起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广泛关注。我们紧贴时事,结合地理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地理教学回归“生活中的地理”。比如,我们有时会看到关于某沿海国家或岛国不惜巨资加固无人礁石的报道。那么就此可以让学生查看地图,了解该礁石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理解专属经济区的概念,探究该国家如此作为的目的,以及此举是否可能会给相邻国家海洋权益带来损害。

4.在乡土课程中渗透国防教育

一些地区可以结合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利用特殊的资源优势,如地处边境地区、海滨地区,或者是曾经的古战场等,我们都可以在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中有意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来渗透国防教育。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海安县为例,位于该县黄海之滨的角斜镇就因民兵组织建设、民防演练出色而被中央军委命名为“角斜红旗民兵团”;明朝时该县东部沿海地区曾经是抗倭的古战场,留下了位于该县西场镇的抗倭纪念牌等遗迹。那么,南通市或海安县在编制乡土教材时就可以利用好这个素材,在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尤其是海防教育。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国防教育既是课程价值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余高达.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国防教育学科分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5

[关键词]基础医学概论;免疫系统;教学设计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医学概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整合课程。其内容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涵盖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药理学、遗传学等十门课程[1],通过对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基础医学概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涉及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医学免疫学等学科,其教学内容深奥枯燥、概念抽象繁多、机理复杂,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笔者以此章为例谈一下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中的体会。

1 教材分析

笔者所讲授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基础医学概论》[2]第18章“机体的免疫系统”。目前的理论学时为10个学时,要完成教材整章的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结合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密切联系特异性免疫应答两条主线(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对面面俱到的教材做一个大幅度的修剪,达到“够用”为度。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免疫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作自学内容。

2 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①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②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③掌握重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功能;④掌握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⑤熟悉T、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分子;⑥熟悉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学生在高中生物时接触过免疫系统,对其分类、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认识,对该部分知识的加深与拓展也较易理解,因此本章的难点在于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2.2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2.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3 教学方法

非医学专业招生大多是文理兼收的,有些学文科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对涉及较复杂机制的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极易形成思维疲劳,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比喻法、讨论归纳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等,提出问题找到基础与临床与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循序渐进将科学知识的讲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时,首先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种有“世纪瘟疫”之称的疾病——艾滋病,对艾滋病,同学们有多少认识?同学们知道艾滋病患者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结合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的形象比喻:把免疫防御功能比喻成国家的国防部队抵御外敌入侵,把免疫监视功能比喻成人民警察监视内部“突变”人群,把免疫自稳功能比喻成清洁工等,使学生能更好的形象理解,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在师生讨论、互动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4 教学过程设计

4.1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以及开启创新思维的第一步[3]。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温故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如讲“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章绪论时,首先通过口头提问:人体的“国防部队”是什么?一个国家需要有自己的军队来抵御外来的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的稳定,那么人体的“国防部队”有什么功能?以此来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导入新课。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又提出新问题:人体的这个“国防部队”是怎样运作的?这时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了新学习情景中,既激发了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求知欲,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在讲“补体系统”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置疑,“异型输血会出现什么后果?”,“溶血”;“而在血型检测试验中,A型血与A标准血清体外出现凝集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人体内有溶解红细胞的物质——补体”;“为什么正常时不出现溶血?”,“为什么体外很容易失去活性?”等等。这样的设问使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2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第一节授课中,笔者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入免疫的概念,通过对一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经历,从而提出抗原的概念、免疫的概念以及免疫特异性这一重要特点;采用比喻法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的指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讲授中枢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和组织学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临床骨髓穿刺的部位;利用课堂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骨髓和胸腺的功能。最后利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4.3问题小结,引发思考

⑴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得过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一般不再患流行性腮腺炎,为什么?

⑵无偿献血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胸腺在机体免疫中起什么作用?

4.4课程总结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索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免疫系统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中的整合,实现了基础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了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整合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上的复杂性、特殊性,授课对象的特定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教学过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昌洙,刘卫东.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6-77.

[2] 李利兵,朱大年,汪华侨.基础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魏宏聚,李瑞.课堂导人环节与情感目标达成的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12(4):29-33.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6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概念分析 存在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22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251-01

近年来,流行疾病如禽流感和猪流感等疫情不断爆发,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疾病的不断深入,加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更加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在学术范围内还没有一个严格意义的基本概念。同时,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 疾病预防控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涉及到整个卫生防疫工作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涵盖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管理学、临床医学等重要领域,讲疾病、健康纳入重点研究对象并以疾病的群体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内容的特殊工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保护公众健康、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其在发展中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1 具有公共卫生的基本属性,是卫生防疫的发展。作为美国医学研究里程碑式的研究报告,《公共卫生的未来》中,明确规定了公共卫生的评价、政策以及保障三个核心功能。此外,我国著名学者在研究中也指出:“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具有促进公众健康的公共事业的基本属性。

卫生防疫主要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其研究对象主要为外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记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但是,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在卫生领域将传统的防疫工作发展为了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也可以说,卫生防疫的工作是包含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

1.2 既是一门学科,也是新卫生革命的产物。在大众印象中,疾病预防控制主要是预防医学指导下而进行的社会实践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与各种疾病预防机构有着紧密的联系。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有着自身学科体系的重要学科。

在医学领域,卫生事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革命。1998年5月召开的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拉开了第三次卫生革命的序幕。这次变革将促进全人类的健康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等重要内容纳入了变革的重要举措。所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现了新卫生革命的基本要求。[1]

2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科研经费不足。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原先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求。全国真正的大规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不太多,而且许多地区在诊断方法和专业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迫在眉睫。

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我国卫生与保健方面的科研机构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基地建设在科研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与医院和综合性的医疗机构相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基础研究十分薄弱,另一方面国家在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方面也相对不足。[2]

2.2 缺乏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专业人才。在疾病预防控制中,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来规范机构的管理。但是,目前国内的这些机构中真正管理的人不多,很多机构甚至出现人员涣散,管理不善的局面。另外,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人才缺乏和管理有限造成很多机构很难适应现代医疗对疾病预防工作的要求。

2.3 健康教育不到位,疾控网络不健全。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可以说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健康教育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许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仅是在国家规定的宣传日做一些简单的健康知识宣传,这些只是皮毛的措施根本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全国大范围内的人对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缺乏常识性的了解。

3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防治结合,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同治疗同等重要的工作,二者任何一项都不能偏废。在管理中,必须转变观念,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重视防治结合的措施。同时,要不断加强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机构建设。

3.2 加强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专业性技术人才。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工作的关键。疾病预防工作必须有技术作为保障和支撑,所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贯彻科技发展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开展的发展战略。同时,要为相关机构配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3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疾控工作的规范化。疾病预防控制关于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和政府需要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为地方疾控中心配备相关的设施,不断完善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为保障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对疾控机构实行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

3.4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推行全民健康教育。疾病的传播在流动人口中非常严重,特别是流行性疾病更是难以控制。针对这些情况,就需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同时,要开展全民范围的健康宣传教育。教育人们在疾病爆发期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同时普及相关的卫生预防知识,培养大众健康合理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

4 结语

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开展中需要不断加大防治力度。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更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国家必须不断加大投入,推进相关体制建设,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黄留玉.疾病预防控制概念的探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年第29卷第7期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7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防护技术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U201302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8-02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专为大学新生开设的研讨课程。新生研讨课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观念,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根本性地转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使其由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知识探索者[1, 2]。该类课程始于1959年哈佛大学开设的Seminar试点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大学迅速发展。近年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已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大学则继续扩大规模,力争让每位新生都有机会参与新生研讨课。2009年的调查表明,87.3%的美国大学都开设了新生研讨类课程,且成为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3-5]。

新生研讨课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2003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首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首批开出31门课程,涉及文、理、工、管、法等各个学科,百余名知名教授和学者参与,课程实行师生之间零距离的交流、沟通和研讨[1,6]。继清华大学之后,国内又有数所高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如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

2010年春季学期,国防科技大学为了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适应,首批开设了21门新生研讨课,本文作者开设的《矛与盾的对抗――抗侵彻防护技术概论》即为其中之一。本文根据该课程实施6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改革,总结几点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程定位与目的

本课程定位为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学术型研讨课;目的是通过展现武器与防护(即矛与盾)相生相长的斗争,使学生了解防护技术的发展历史、主要防护技术的防护原理,发展防护技术的方法与措施,帮助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开拓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并在研讨中培养合作交流、交叉思辨的人文品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今后从事相关研究打基础。

二、教学实践与体会

新生研讨课是由各学科领域的教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科研成果为基础,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选题,进行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授课方法等方面与以往教学有很大突破和不同。作者针对《矛与盾的对抗――抗侵彻防护技术概论》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改革,总结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合理的课程设计(包括题目)激发兴趣

大一新生没有任何大学课程基础,且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这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把课题的背景、现状及发展前沿展现给学生,并能准确地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课题实质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因此,合适的课程内容设计是互动研讨得以开展的保证。另外,新生一般可以跨学科自由选课;学生选课时第一眼看到的是课程名称,课程名称是否有吸引力决定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因此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内容(包括题目)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点:1)题目和专题应有吸引力;2)以高中的数理化和常识为基础;3)课程适用面广。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以多年来从事防护工程研究成果和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选择与武器相辅相成的防护技术作为研讨主题。该主题是国防和装备建设的重要领域,既突出了军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具有鲜明的军事特色;并选定“矛与盾的对抗――抗侵彻防护技术概论”作为本课程的名称,并包括了以下六大研讨专题:1)人类战争与防护技术;2)现代防护技术原理;3)防护材料技术;4)防护结构技术;5)主动防护技术;6)新概念防护技术。

防护技术是一门涉及材料、力学、物理、化学、机械和信息等学科的先进技术,为适应本科新生的基础水平,并让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提炼出与防护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通过理论讲授的方法,讲清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重点设计需求(即现代武器作用特点和效能)分析,较清晰地给学生提供防护技术发展的基本要求;合理设计和运用视频、图片和课件等资源,帮助学生对研讨主题产生浓厚兴趣;研究好各个主题的研讨问题,从技术、基础理论和人文层面逐步展开、深入,充分体现在研讨中达成教学理念的目的。学生除了能学到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能与其他专业的同学共同研讨、交流,拓宽了视野。此外,本课程的专题能照顾到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自主性学习,并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研讨。

(二)灵活的教学方式启发互动和研讨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教学内容和课堂组织相对固定,课堂上讨论和互动较少。而新生研讨课可以有多种教学模式,但都离不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研讨形式。作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靠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目的,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方面,改革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相结合,学生研讨为主的模式。讲授部分主要涉及课程基础部分,使学生掌握涉及防护关键技术的基本理论;案例分析主要着重分析现有防护技术原理;研讨部分将依据精心设计的系列问题,让学生以基本理论、技术原理为基础,发挥能动的理性和创新思维,对相关技术问题有所深入认识,并对可能的创新方案和实现条件进行探讨。

教学手段方面,由于没有枯燥繁琐的公式推导,强调交流与讨论,因此氛围较为轻松,但不偏离主题。教师讲解基础和背景知识,介绍进展和前景,综合采用课件、视频、图片以及网络等教学手段,并安排对相关实验室以及科研项目实验过程的参观,以及让学生运用图书馆、数据库等完成资料查询和自我学习、研究等方式,达成教学目的。

(三)分组的学习方式培育主动探究和团队合作意识

传统课堂常常“老师埋头讲,学生埋头记”,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较少,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新生研讨课注重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题,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并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形成书面的研究报告在小组专题讨论会上演讲,同时接受老师与其他同学的提问。

在《矛与盾的对抗――抗侵彻防护技术概论》课程中,作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专业特点,自由组合,一般以3人为一个团队,在六个注重学科交叉、前沿内容的专题中选定一个作为团队大作业,引导团队内成员合理分工;通过查找文献,自主性学习,分析整理问题,最终形成团队专题报告并以PPT的形式作公开演讲。同时,教师与其他团队的成员可以进行质疑,相互辩论,相互研讨,不断完善专题报告。在研讨中每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接受别人的新知识,这种积累的知识是生动的,再思考过的,鲜活的。通过不同专业的学生自由组合,并团队专题报告,在这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团队分工合作意识得到初步培养。

(四)多元的考核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培养

目前任课教师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是通过闭卷百分制考试,即“一考定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如下问题:考试内容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尽管也有将平时表现和作业等计入最后成绩,但考试仍占很大比重),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注重死记硬背的知识,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可以在最后一周突击学习和复习,通过考试。新生研讨课不同于传统课程,上课没有固定教材、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上也不应进行期末闭卷考试,而应该代之以灵活的、以能力评价为主的综合考核方式。

在《矛与盾的对抗――抗侵彻防护技术概论》课程中,作者将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平时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最终成绩可由出勤情况、平时提问情况及期末报告等组成,通过者可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多元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重视课程的口头报告、小论文、PPT演讲、小组研究报告等每一个培养环节,从而达到培养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进一步改进建议

通过该课程的逐步探索和总结,就作者所教班级而言,课后的访谈和问卷的跟踪调查表明:新生研讨课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学生的反馈也为优化新生研讨课提供了改进方向。

一是控制选课人数。学生反馈30人一班人数较多,平时上课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少;即便进行分组,组次也较多,时间分配上也不利于深入和广泛地研讨。建议应每班以12~18人最佳。

二是上课地点应多样化。尽管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但上课地点仍以教室为主,外出参观、观摩和实践等环节少。这需要学校从实践场地、经费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统筹解决。

三是与后续课程的衔接问题。学生反馈新生研讨课后,后续课程又回到了传统的课堂。因此,后续课程可以试点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研讨课与新生研讨课相衔接,从而将研讨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后续课程中逐步、适度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文雪,刘俊霞.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39-143.

[2]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中国大学教学,2005(8):58-59.

[3]朱克勤,任仲泉.关于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的流体力学新生研讨课[J].力学与实践.2005(27):78-80.

[4]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96.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8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学;渗透;培养;实践

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未来提出的化学新概念。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自然、和谐、生动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使学生增强“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全面提高科学素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出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而对污染物的处理,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杜绝污染源。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对教学的要求,将绿色化学这一重要新信息传递给学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1 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化学的教育教学,面对的是接受启蒙化学教育的中学生,贯彻绿色化学内涵,推广绿色化学成果显得尤为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从小培养具有绿色化学意识的人。21世纪是绿色文明的世纪,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已使人类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传统化学工业为绿色化学工业。建立了与绿色化学相一致的概念。现行初高中化学教材从不同角度建立了与绿色化学内涵相一致的基本概念。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等概念,在介绍概念的同时还分析了有关污染的成因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危害。从减量、减废的角度介绍了循环操作、交换剂再生、催化剂中毒等概念。将绿色化学教育融入到中学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就会让全民逐渐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在工业中发展绿色化学工业,在生活中选择和使用绿色产品,用绿色化学来造福人类,逐步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在课堂讲授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学任务的主载体,是我国中学教育的基本构成部分,课堂讲授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绿色化学素材,将绿色化学教育“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其中。例如,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原子经济论、绿色反应、绿色能源等,引导学生建立绿色化学思想。

绿色化学涉及的内容众多,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实施时需要更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论证,更需要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尤其在化学实验中贯穿绿色化学思想。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的善后工作等,都应贯穿绿色化学的思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绿色化学意识的人,他还将影响周围的人及后代。尽力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将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这也是我们从事化学工作的公民对于地球――母亲应尽的义务。

3 用绿色化学思想设计、改进化学实验

传统的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污染问题,因此利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已成为化学教师的共识。根据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学化学实验的目的、特点和意义,应加强绿色化学实验设计。在教学中,可把一些有碍于绿色化学理念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为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绿色实验。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内容应从改进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改进实验方法、循环使用开始。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将硫粉用量从常规的0.5克减少为0.02克,就将二氧化硫生成量从l克减少为0.04克,减少了排污量,另外还可以在集气瓶中装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减少了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4 开展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显然无法达到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绿色化学的目的, 学校应定期举办与绿色化学有关的讲座,邀请环保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宣传环保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绝不意味着污染,绿色化学作为更高层次的化学值得大家去学习,去探究。虽然环境污染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共识,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并没有从感性上认识到环境污染到底有多严重,因此,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学校负责联络社会机构,指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自然,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亲自体验绿色化学问题。例如安排学生对居住的周围环境、工矿企业、大气、土壤、山川等进行参观考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而且还会增强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一再发生如四氯乙烯干洗剂、“三氯生”牙膏、三聚氰胺牛奶、苏丹红辣酱、“铅铬绿”绿茶、烧碱膨发、甲醛保鲜的鱿鱼、过氧化苯甲酰馒头、吊白块腐竹等不正确使用化学制品而导致的毒害事故,正说明了进一步开展公众化学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向公众宣传,重点向我们的学生宣传化学在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进人们身体健康等各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它在科学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开展化学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和未来的社会生活,避免和减少消极影响,能够帮助人们对如何应用化学作出明智而负责任的决策。

绿色化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绿色化学的提出为化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化学教育中的环境保护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时代的需要,绿色化学必将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很显然,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绿色化学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当前素质教育,把绿色化学教育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 余,陈迅,陈蓓,代思师.学校呼唤“绿色实验”[J].中国教育报,2001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9

摘 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组建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师生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举办各种自然科学讲习班,推广汉字识字教育及文字扫盲活动,进行抗战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促进了西北地区广大民众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的方式,在抗战期间更好的服务于西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建设西北的作用。

关键词:西北联大;社会教育;抗战时期

一、西北联大举办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的形态多种多样,可被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人最早接触的教育,学校教育则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社会教育是对人一生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即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与河北工学院)三所院校于9月10日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太原失陷以后,西安临时大学又迁往陕南,不久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这时全校共设6院23个系,教学开始步入正轨。组建后的西北联大进行了开放式的社会教育,对抗战时期的社会教育做出了贡献。

1.进行注音汉字的基础国语教育

举办社会教育,就是要让大多数民众认字习文,懂的最基本汉字知识,只有懂得基本的汉字才能够识文断句,读懂文章。为培养社会民众的文化素养,在广大民众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黎锦熙的《社会教育和民众组训中中间的桥梁》指出“社会教育,应尽量利用注音汉字刊物,以缩短学习期限,增加阅读效能,使民众对与民众之组织与训练有真切的认识与信念。注音汉字是社会教育和民众组训中间的桥梁。”[1]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教育的识字教育就是要通过注音汉字的方式,让民众能初识基本的汉字,读通一些通俗的基本的文章。西北联大师生组织成立了国语注音符号讲习班,规定“学生为凡不识字之男女,在八岁之四十岁之内,皆得入班讲习,不收学费,地点在西北联大校本部,每期为一个半月,教学方法采用比声法,变通拼音法,课外读物训练之前的教学成果”[2]注音汉字,以辅助识字为主要目的,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不必追求过于精准的读音,以最短的时间训练拼读,只求识字教育之简单化。通过对民众的注音汉字的训练,可以普及民众的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2.针对当时的战争局面,举办防空防毒讲习班

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向民众普及防空防毒知识,西北联大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还专门成立防空防毒讲习班。讲习班由文理学院院长泛弛担任指导,指派文理学院物理系、化学系三、四年级同学具体负责办理。制定了防空防毒讲习班课程大纲,课程大纲则对讲习内容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精神讲话、防空常识和防毒常识三部分。精神讲话部分讲述民族英雄史,鼓舞民众爱国心。防空常识主要讲述飞机种类、功能及辨认法。防毒常识主要讲述毒气概论、防毒措施、治疗、消毒及防火常识。”[3]这样的讲习班通俗易懂,也比较实用,在抗战的风火年间,让普通的民众的普及了防空防毒知识,让普通的民众今后见到敌人的飞机轰炸知道该怎么使用防空洞保护自己。使人们具备了防毒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3.举办自然科学讲习班

向民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是西北联大社会教育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宣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社会教育推行委员组织成立了自然科学讲习班。该讲习班由文理学院物理、化学、生物三系的系主任共同负责办理,由三个系的三、四年级学生具体讲授。自然科学学讲习班所编的教材大纲:“由物理、化学、生物学三部分组成,物理部分讲述内容包括飞机之原理及简单构造;枪炮概述;炸弹及手榴弹之构造及用法。化学部分则讲述食物营养及维他命;食物保存法;毒气的种类、性质及其防御法等。生物学部分主要讲述健康与疾病,微生物,人体寄生动物,传染病之范围及感染,传染病之预防等[4]。联大自然科学讲习班的内容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碰到的一些问题,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能够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西北联大举办社会教育的意义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兴起的各种教育运动,如职业教育、平民教育、生活教育、乡村建设等,都把教育与解决中国社会各种问题联系在一起,所倡导的是一种教育救国的思想,这些教育都可以归结为社会教育的范畴。西北联大师生们在战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仍努力推动社会教育,体现了联大师生们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觉性,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与西北社会均有深远影响。

西北联大师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西北联大“发扬民族精神、融会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西安临大一经成立,就已认识到所担负着的“发展整个西北教育之责任”。西北联大分立为国立西北五校后,仍秉持这一办学宗旨,力求做到“学成致用,各尽所长,经营西北,固我边疆”,以此完成“发扬民族精神、融会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5]西北联大社会教育在抗战期间,对普通民众而言普及了基本的汉字,普及国语教育。由于联大的社会教育是在抗战中进行的,中国的抗战是全面性的,持久性的,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从根本上让全国民众认识到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因此宣传抗战、增强民众长期抗战的信心,唤起民众积极投身抗战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推行社会教育的重要目的。社会教育要为当时的全国抗战服务,通过汉字注音的讲解,让人们认识基本的汉字,再进一步普及人们的阅读能力,之后通过思想的教育和各种自然科学讲解,最终要激发和培养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黎锦熙.社会教育和民众组训中中间的桥梁[J].西北联大校刊,1938(2).

[2] [3]西北大学西北联大研究所.西北联大史料汇编[M].《西北联大校刊》第11期.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

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篇10

一、PCK 研究的意义

PCK 是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的缩写,即学科教学知识. PCK 这一概念出现于 1986 年美国舒尔曼教授在《教育研究者》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中,主要研究分析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些职前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报告中,舒尔曼教授把 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 定义为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学科知识内容及教育学学科的特殊结合. 教师需具有所教授学科的概念原理知识,以及把专业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学习的知识. 为了实现学科知识转变为教学内容,舒尔曼教授开展了教师知识发展的探讨,把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分成学科内容、学科教学与课程方面的知识.随着对于学科知识问题探讨的深入,关于学科知识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明确.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身,教师只是在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有效地理解学习,并且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认知水平. 可见,PCK 是将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的内容进行特殊的整合,可以明确区别出什么是学科专家和什么是教师.

二、数学概念和数学概念教学

1. 数学概念概念是客观存在事物的基本内容和思维形态的反映.数学概念就是真实世界的三维形态和数量关系基本特征的反映.

2. 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在于把原本文字化的东西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学习. 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为前提,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心理发育,指导学生规划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数学学习上更加长远的发展. 数学概念教学现在备受关注,实现数学概念教学实践的系统化,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数轴时,教师可以用温度计来表示数轴,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数轴,明白数轴的含义,并且让学生会用数轴来表示有理数.

三、数学难点概念教学的研究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是: 准确说明概念的本质和外延,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地掌握运用学习的概念. 学生能否准确理解数学难点概念是学好数学的重点,教师需要把数学概念讲准确清楚,让学生明白概念的意思及能够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这才算真正学会了数学概念.

1. 对概念进行深入分析数学概念有时候需要纯文字性的描述,有时候会用公式、符号及数字来表示,难以理解,对于这类概念,教师需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字进行详细分析,把每一个词语、公式符号的意思都揭示出来,让学生从概念的根本去理解并掌握.例如,在讲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时,只能归纳为 y =kx ( k0) ,而不能归纳为yx= k( k0) ,因为这样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缩小了,所以教师在分析难点概念时要精准深入地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记忆概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