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十篇

时间:2023-11-27 17:30:32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生化实验;生物危害;生物安全及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44-02

1 认识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就是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保证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检验科的每一名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自已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生物安全意识,认真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尽量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2 标本的采集处理及防护

生化室的检测标本主要是以全血、血清、血浆等为主,住院病人的标本由各科室护理人员采集并送检,检验科人员接收标本时要认真核对检查单和标本的份数、科室、病人姓名及床号,发现不符标本要退回临床科室重新采集送检。门诊病人则由生化室工作人员采集,采集标本时要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做到一人一针一根止血带。采血的方法现在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真空采血管,使用方便,交叉污染小,标本的泄漏情况少见。另一种是注射器采集(我们科室就采用注射器采集),使用注射器采样时要注意针头的存放,针头尽量不对人,最好用钳子取针头,取下的针头放入一个固定的锐器盒中(真空采血器的针头也要放入固定的锐器盒),当针头装到锐器盒3/4时应更换,装满针头的锐器盒统一放到一个固定的地点,由医院统一进行消毁。注射器则放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最后由医院统一处理。装标本的玻璃试管要选完好无损的,轻拿轻放,标本注入试管时不要用力太猛,以免血液外溅。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慎被针头戳伤则应立即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禁止用力挤压伤口,受伤部位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

标本离心处理时,为防止标本在离心过程中标本向外飞溅,一定要采用带盖的离心机,离心机未完全停止时,不要打开机盖避免气溶胶污染,如果出现试管破裂,我们将离心筒内的血液倒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离心筒也放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在取样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泼撒工作台面时,我们也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立即进行擦拭。取样滴头和样品杯尽量一次性使用,如果重复使用则放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用烤箱烘干再用。

3 仪器使用的安全防护

生化室中全自动生化仪都是自动进样,并带有自动清洗功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取样和加样的地方有标本和试剂的溅出,污染工作区表面,我们用干净毛巾蘸取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将污染物擦拭干净后,再用干毛巾擦拭一遍,让仪器始终保持一个干燥的工作清洁的工作环境。再有我们科所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采用的是人工加样,在加样过程中我们用一次性的吸水纸在每次吸样完成后擦拭加样针再进行测试,工作完成后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工作区,尽量避免交叉污染和仪器污染。工作间在工作完成后我们采用紫外灯照射消毒时间一般不少于1小时。

4 废弃物处理

生化室的废弃物应按照感染性废弃进行处理,我们生化室的工作人员要熟悉废弃物的管理,并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工作完成后的生化标本我们放入固定的冰箱保存至少一周以上,最后用专门标有生物安全危害的黄色无破损的塑料袋装好放入医院规定的医疗废物堆放点,由专人进行统一消毁。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2

    1.1质量安全管理团队中各管理小组的职责

    (1)医疗咨询小组负责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咨询服务,加强与临床沟通。应定期或不定期向临床通报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医疗服务。

    (2)医疗安全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检验科室的各方面安全,应经常对大家进行医疗安全知识的教育,随时了解各小组的安全情况,如果发现有不安全的隐患要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实验室的毒麻药品和易燃易爆品的管理情况,其次还要注意了解水、电、暖使用情况,菌种标本的保存、污染物的消毒与处理,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通报。

    (3)信息管理小组主要负责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信息管理小组长根据各小组设备情况申请配置计算机的数量和要求,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维修。

    (4)继续教育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检验科教学质量管理。制定每年度的学习培训计划,负责检验人员上岗前的考核。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各种形式业务学习,开展研讨会、学术沙龙、经验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在全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仪器设备管理组主要负责科室内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督促检验人员对仪器要定期保养维护,并做好保养和维修记录。定期检查及纠正各种仪器,每天了解仪器运转情况。

    (6)试剂管理组小组主要负责试剂的请购、验收、入库、保管、使用、发放、报废等工作流程。定期对试剂库的试剂进行核对,每月底负责制定下一个月的试剂用量计划。通报每个月

    的试剂使用情况。

    1.2质量管理小组的实施和考核

    科主任负责检验科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检验质量,内容包括检验报告单质量,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开展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试剂和仪器使用情况等。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反馈会议,解决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个质量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所负责的内容做好检查和记录,把检查结果在质量反馈会上进行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大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后予以实施,并由小组长负责追踪监测,观察改进效果。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3

临床医学检验与疾控中心其他类别的检验工作不同。理化、微生物检验所面对的检验样品为食品、水质、化妆品等产品,所进行的检验为依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的产品检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所面对的是矿山、工厂、企业的厂房、机械等,所进行的检验为依靠仪器采集、监测操作现场的职业危害因素。而临床医学检验所面对的检验对象均为人-从业人员、病人及健康人群,所进行的检验为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生化、免疫、细菌、病原等检验,故而,疾控中心对所进行的临床医学检验更应谨慎。

1.1因过去临床医学检验在疾控中心承担的检验工作中所占份额较小,故而检验人员相对较少。近几年由于卫生事业改革的开展,疾控中心的工作重心转向防病工作,临床检验专业的毕业生慢慢开始进入疾控系统工作,检验、管理水平均有待提高。

1.2已经在疾控系统进行了很多年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工作,仅包含了中心的微生物、理化检验,按照计划定期参加能力验证考核工作。传染病病原学检验、性病、艾滋病、结核病检验每年参加卫生部的盲样考核,麻疹、风疹病毒免疫学检验每年参加省级的考试、考核工作,其余的临床医学检验现均未纳入认证考核工作。

1.3国内多数大、中型医院检验科均已按ISO15189:2003进行了医学实验室认可,而基层疾控中心临床医学检验基本上未以ISO15189:2003标准为基础,实施规范化管理。

1.4由于基层疾控中心的临床医学检验不像医院那样,检验项目全而广,仅进行与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工作相关的医学检验。成本核算、检验项目的局限性等使得大多数疾控中心未如医院般大量购置现代化的全自动血液分析、生化分析、血气分析、免疫分析等大型仪器设备,仅有卫生部配发专用仪器、半自动老式仪器,或借助试剂盒进行手工检测,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1.5质量管理未全面规范开展,参加卫生部、上级主管部门考核项目时能按考核要求进行质控,而未参加考核的检验项目基本上仅按成品试剂盒要求进行盒内阴、阳性对照试验,无外部质控对照,无相应的质量控制规范文件、方法等。

1.6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未在疾控中心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得到全面贯彻,从事临检的检验人员疏于培训,生物安全意识淡漠。

2基层疾控中心临床检验管理模式探索

现今的医疗环境要求实验室的工作应具有有效性、准确性、时效性、经济型和安全性,而实验室的检验项目、检验技术、分析仪器、实验人员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对实验室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1建立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实验室管理文件,定期审核和修订以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完善[2]。

2.1.1依据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国际标准[3],对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完善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积极准备参加ISO15189实验室认可。

2.1.2结合基层疾控中心的工作实际,尽可能的将ISO15189实验室认可纳入现在疾控系统广泛开展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之中,以节约有限的人力、物力,减少浪费。

2.2积极参加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同时完善实验室室内质控,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对实验室从分析前、分析中到分析后的全面质量控制[2]。

2.2.1在疾控中心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主要工作内容为定性试验,工作方式以手工为主,结果的判定有时依靠检验人员肉眼主观判断(颜色变化),容易出现错误的结果。如何避免、评估实验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结果表现和具体设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在检测结果不可接受时采取行动,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和可重复性,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4]。

2.2.2卫生部国家临检中心及省级临检中心每年均举办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项目的室间质评活动,各大、中、小型医院、血液中心的实验室要求必须参加活动,而对疾控系统的临检实验室一直未做硬性要求,仅为自愿参加。基层疾控中心的临检实验室应自觉参加室间质评活动,提高自己的检验检测能力。

2.3在人体健康的评估中,临床实验室是不可缺少的部门。如高血脂、高血糖、HBsAg携带者等往往可早期发现[2]。

2.4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特别是一些传染病流行时的诊断工作也离不开临床实验室的检验。2003年SARS暴发流行时的诊治工作就是很好的例子[2]。

2.4.1基层疾控中心的临检实验室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流感、手足口病、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现在依然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危险因素,因而临检实验室工作在疾控系统应得到充分关注。

2.4.2人群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后对传染病的防治情况如何,接种效果评价是近年来亟待开展的一项工作,疾控中心的临检实验室应尽快开展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滴度检测工作。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57-01

医学实验室主要为医学教学服务,保障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行,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实验,是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基础。目前我国医学实验室在管理模式及理念上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存在很大的差距,该差距将阻碍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医学实验室应该逐步与国际接轨,引入科学的实验医学管理模式。

1 医学实验室的现状

1.1 医学实验室的设置:随着医学实验室精细分工,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医学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效率低下。基础医学院一般设有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实验室、免疫学与细胞工程实验室。临床医学实验室除了检验科是临床检验的主体外,临床科室所属实验室或研究科室也在开展临床检验工作,不同隶属关系的实验单元各自为阵地参与临床检验,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

1.2 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医学实验室现行管理体制是三级管理,存在着争人员、争设备、争资金、争实验室的问题,不利实验室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实验室布点过多,经费投入分散,致使仪器设备配套数不足,实验课过大,学生动手机会少,仪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新的实验项目难以开展,实验动物也由大改小,由多改少。实验室设置模式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教育资源无法共享,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1.3 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由于多种原因,医学实验室一直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缺少一套必要的管理制度,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实验的提高。

2 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2.1 推行医学实验室计量认证管理模式:近几年国内医学实验室的管理者积极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和实验室认可工作,在该工作的实施中,各医院和院校各自为阵的多个中心小实验室模式无疑是阻碍全国质量管理、实验室信息系统建立和自动化工作流程等工作推进的最大障碍。我国医学实验室应该参照实验室认可管理模式,积极参加医学实验室计量认证管理模式。计量认证管理模式是一种适用于中国的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其认证费用低廉,管理效率高,可保持医学实验数据的公正、准确与客观。

2.2 培养创新的实验教学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能力的源头是实验室。实验课应比理论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只有把实验教学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医学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为从事医疗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过多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一般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估:完善实验教学评估制度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制度。对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实验教学时数和大型仪器设备年使用时数,要制定出一套奖惩办法,充分发挥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更新教师和技术人员的观念,保留有价值的实验,摒弃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过时项目,按照检测方法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实施实验项目归口分类,保证临床检测正常进行。

2.4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条例》等。有关制度内容应该包括: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具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利;保证实验判断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对影响检验质量的所有管理、执行或验证人员规定其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由熟悉检验方法和程序、了解检验工作目的以及懂得如何评定检验结果的人员实施监督。

3 医学实验室安全隐患类型与对策

3.1 事故的类型:从大安全系统的角度分析,高校实验室事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6种类型:①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②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失修、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③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④因心理失常者的恶作剧而引发的侵害事故(如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计算机遭黑客攻击等);⑤因犯罪分子的行为而引发的设备被盗事故;⑥因敌对分子的阴谋而引发的破坏事故和失密事故。

3.2 事故的表现形式: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研究的事故主要是人为责任事故、设备设施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高校实验室里,这些事故表现为:火灾性事故:爆炸性事故:毒害性事故:机电伤人伤人事故:及设备损坏事故等。

3.3 安全隐患管理的对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责任学校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认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等并上墙或上台明示,重视做好实验室安全常识的宣传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在加强安全教育时,应分类进行。对教师,要求把安全知识教育贯穿课程始终,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对使用的化学药品、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课前就要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流程及化学药品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医学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有的实验要在高温度、高压力或者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下或条件下进行,与此同时,高校实验室又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大量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存放在实验室。上述情况表明,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复杂性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研究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和十分紧迫的。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38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5

关键词:检验科;医疗安全;输血

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诊治疾病、抢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同时输血可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稍有不慎将可能发生无法弥补的过失[1]。检验科(血库)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科室,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和技术指导,确保供血、储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2]。如何加强检验科输血的管理,确保临床的用血安全是医务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1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办事

1.1加强法制观念,减少医疗纠纷 要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成因主要是医务人员淡薄的法制观念,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根本保障。

1.2 在工作中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用血制度 特别是遵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一步一步的做,并充分做好各种记录登记并归档备查,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完善科室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检验科输血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必要措施。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成立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院分管院长、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通过参考其他医院输血科的工作,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医院检验科输血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如: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急诊输血管理制度,Rh(D)阴性患者输血管理制度,血液入库、贮存、发放制度,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交叉配血管理制度,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ABO和Rh(D)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操作规程,凝聚胺试验操作规程,微柱凝胶试验操作规程,4℃贮血冰箱操作规程、-20℃低温冰箱操作规程、温度记录,普通离心机、高速离心机、低温离心机操作规程、保养等等。

2.2 加强检验科输血的质量管理 加强检验科输血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室管理,加强质量控制,积极开展新技术:严格传染病检查,保证输血安全。建立健全检验科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参加全国临床输血及本省的室间质量考评,确保输血相容性实验检测质量。配备专用血液保存箱和血浆低温保存箱、专用离心机等。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提高输血功效及成份输血。引入输血科网络化管理模式,利用网络平台优化全面管理,通过网络平台控制和规范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效率,实现准确快捷的信息反馈,发挥其在改进工作质量、优化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重要作用。

2.3 科学合理用血 输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必须全面提高输血治疗水平,但输血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必不可少,因此科学合理用血显得极为重要。临床医师要更新用血知识和用血观念,能不输血绝不输,能少输血绝不多输,能自身输血绝不用他人血,能成分输血绝不用全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风险。开展自体输血,合理应用成分血,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输血安全责任重大,事关患者生命安危,作为输血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部门,检验科输血更是要把安全摆在首位,因此加强检验科输血内部管理极为重要。输血科工作者更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3 切实做好与临床、血站、患者的沟通工作

3.1加强临床用血宣传、合理用血。输血是特殊并存在高风险的一种治疗手段,要进行科学、安全的输血,除了加强实验室本身的工作外,还应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减少输血风险。检验科输血应是在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和监督下开展输血诊疗活动的专业科室。应积极参与临床输血方案的制定和输血疗效的判定,协助临床对有关疾病的诊断、输血治疗、科研,推广成分输血和输血新技术,科学输血、合理用血,提高输血疗效。

3.2 检验科输血与中心血站血液供求信息资源共享,中心血站不仅能及时了解医院检验科申请用血的情况、状态、追综;同时,检验科输血时也能及时了解中心血站的库存数量、品种及制品的新鲜度,也有利于医院检验科输血时对临床用血的指导。双方信息资源共享,科学、合理贮血,安全、有效用血,使采供血真正越升一个新的台阶。总之,与中心血站加强业务交流,共同做好临床输血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避免由于沟通不足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失。

3.3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准备制作各种宣传资料向广大患者宣传输血知识;对于门诊患者的用血,不能及时供应时,也要向患者解释并留下联络方式,在准备妥当后第一时间通知患者。

4 加强学习

输血工作不仅要求本专业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减少在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概率,从而减少医疗事故和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3]。要从多个渠道组织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从而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提高我院的输血诊治水平:通过各种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派工作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全国性会议,拓展视野,接收最新的医学信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使我院检验科输血水平向全国先进的医疗水平看齐;更重要是工作中把好质量意识关,强化工作人员对安全输血的思想意识。

输血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服务,一旦出现差错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还增加不少医疗纠纷或事故,因此,值得从管理和制度等多角度进行探讨,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也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世明.加强输血科建设及其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6(6):345.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6

【关键词】安全管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质量对于临床疾病治疗十分重要,而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安全管理能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1]。本文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联合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就此分析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4例,女56例,患者年龄在18~83岁,平均年龄为(54.65±5.84)岁,骨科手术患者4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2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75例,胸科手术患者10例,其他手术患者5例;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96例,女54例,患者年龄在18~85岁,平均年龄为(54.69±5.46)岁,骨科手术患者39例,妇产科手术患者21例,普外科手术患者76例,胸科手术患者9例,其他手术患者5例。两组手术室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分析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1.2方法:对照组中手术室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即对手术室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3观察指标:记录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手术室患者的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手术结束后通过问卷形式评价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情况,问卷采取百分制,患者评分越高则表示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1.4统计学处理:本次实验结果数据采取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结果指标中临床护理满意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结果数据对比方法采取t检验;本次结果指标中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数据,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结果数据对比方法采取χ2检验。

2结果

结果数据显示可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手术室患者的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较低,且临床护理满意评分较高,结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为临床外科疾病治疗的主要场所,手术室护理风险主要包括环境风险、人为风险及管理风险等。为有效降低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操作或行为,减少临床医疗纠纷,应有意识的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安全管理[2]。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安全管理,主要措施为以下几点:第一,环境管理。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管理,排班合理化。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关心,帮助其解决生活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适当减轻患者的工作压力,使护理人员能够保持轻松、乐观的情绪。同时,对于手术室仪器进行合理管理,避免操作仪器时发出不必要的噪音,若不小心被锐器刺伤时,应及时做好消毒及冲洗处理,对于手术器械进行定期的检查管理,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有效预防感染情况。另一方面,做好手术室环境管理,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控制温度及湿度[3]。第二,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仔细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时,应仔细核对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依据合理、舒适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摆放,对于患者受压部位可给予软垫放置,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手术室使用止血带时为避免损伤患者神经,需慎重选择束扎位置,并仔细记录应用时间以避免出现神经损伤事件[4]。第三,落实管理制度。以护士长为组长,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开展会议,分析总结临床风险事件,针对风险因素指定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对于各级护理工作人员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管[5]。第四,提高护理人员素养。通过定期进行培训及考核来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掌握,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而本次试验结果数据显示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了0.67%低于对照组2.00%,护理差错发生率0.67%低于对照组2.67%,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86.54±8.79)分高于对照组(65.45±10.68)分,P<0.05。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采取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可于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9-50.

[2]夏玲蓉,李竞赛.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324-326.

[3]陈茂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91-93.

[4]倪佃芳.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67-68.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7

对检验科的认识误区

现状:许多临床科室人员、部分医院领导认为检验科是辅助科室,全靠仪器做出的检验结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是非常重要科室,对检验科存在严重的偏见。

应对措施:①让其他科室人员了解检验科工作的内容:检验科虽然有了自动化检验仪器,但仪器需要检验人员进行正确操作、维护;需要检验人员把握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需要检验人员做好室内空间质控;需要检验人员认真审核解释检验结果等。自动化检验仪器不能完全替代异常标本的手工复检,需要检验人员手工复检确认。②体现检验科的价值: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检验项目能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做出诊断、治疗、筛查、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对乙肝的诊断、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诊断、淀粉酶对胰腺炎的诊断、乙肝病毒DNA 定量检测用于乙肝治疗疗效的判断、肌钙蛋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预后判断等。这些检验都在检验科内完成,没有准确的检验结果,有些疾病临床医生就无从下手诊治。③加强与临床各科室之间联系与合作,为临床提供需求的检验项目。④不断提高科室技术实力,加强质量控制,培养优秀人才,发表学术论文,有条件可以开展科研课题。

检验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现状: 由于国家实现了药品零差价,政府拨款不足,医院为了生存、发展,促使检验检查增多,使得检验科的工作量很大,而检验人员奖金并没有相应增加;很多医院领导认为临床医生护士就应该比检验人员奖金拿的多,无视临床医生还有部分药品灰色收入,减少检验人员奖金发放;医院对检验科的重视不足,工作得不到认可等导致检验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缺乏,上班得过且过。

应对措施:检验科不仅为临床诊断病情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而且是医院创收的重要科室,医院在奖金分配上按照工作量、平时的考核等合理分配,同时提供员工良好的工作环境。科室实行奖金二次分配,按劳分配,奖罚分明,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镜检水平差

现状:如最基本的消毒操作,一些人员不是把消毒棉球从要穿刺的部位中央由内向外消毒,而是把消毒棉球在穿刺部位上下消毒或将穿刺部位消毒的棉球拿来再次消毒该部位;用微量吸管吸取末梢血20uL,有的吸好后不把外面的血擦去,直接加入稀释液中。一些常见寄生虫虫卵、结晶、血细胞辨别不出。应对措施:加强培训,规范操作,加强检验三基训练。每月利用科内学习时间,增加形态学学习内容。对制定的血常规、尿常规复检规则严格执行,通过镜检,不仅可以防止差错发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不断提高自身形态识别能力。

检验科管理意识淡薄

现状: 基层医院检验科科室人员少,一个人要负责多个岗位,不好按岗管理;领导对辅助科室的不重视,对检验科没有更高要求;检验科主任管理意识不强,能力有限;检验科主任权力不足,没有人财物配置权,不能决定需要的人才、购进的仪器品牌和一定的奖惩资金支持。

应对措施:检验科主任要对现状进行分析,建立符合实验室现状的管理体系。要得到院部领导和各职能科室的支持,在检验科内部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团队。合理配置资源,对员工加强培训,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明确他们自身在工作中的职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质量目标管理,严格执行质量考核和奖惩制度。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做得不到位

现状:检验科只重视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对分析前重视很少。经常出现患者不管吃没吃饭就拿着化验单过来抽血;有的中午12 点后还过来抽血化验肝肾功能, 血糖等; 早上吃了药物、吸烟、运动等情况过来抽血;病房大小便标本不管什么时候放在那边,都送来检验;标本采集错误,如所用抗凝管子不对,采集血量太少或抗凝全血凝固等。

应对措施: 早晨空腹时间太长,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下降,胆红素等升高;剧烈运动可加快机体代谢,引起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异常;吸烟可使皮质醇、癌胚抗原等升高[1],向临床解释其中的原因。分析前因素有些并非检验人员控制,需要临床医师、护士、护工、患者的配合,需要医院领导、职能科室协调与配合。检验科要制定标本采集和运送标本操作规程,平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检验科人员要严格把关,坚持原则,确保患者样本合格。

室内室间质控做得不到位

现状:室内质控做的不规范,有的检验科不是每天都做,有的1d只做1支正常质控品;质控做好没有看,只是完成任务,不会分析质控图。室间质控还有相互沟通、交流、室间质控重复做几遍等。

应对措施:平时对科室人员进行室内室间质控培训,对每天所做的质控及时分析,选派专人负责室内质控,帮助当天操作人员分析质控情况,出现失控的分析和处理,同时定期查看质控图,查看质控图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检验科在做室间质控品时,应与患者常规样本同等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当前检验科的实际情况,才能发现当前检验科检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对室间质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项目,要认真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如果结果某个项目都合格,但所有结果都在平均值一侧等也要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今后出现不合格室间质评结果或发出不准确的检验报告结果。

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能力欠缺

现状:例如有些检验人员能做标本采集、离心、检测、报告等,但不知检验中各项检测原理、干扰因素、临床意义等,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与临床相结合,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在学校学的临床知识少,再加上自己平时没有更好地学习,使得检验结果不能和临床很好的联系,和临床医生交流困难,得不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应对措施:咨询主要来自患者、患者家属、临床医生和护士。咨询服务能使检验信息在诊断、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对临床实验室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检验人员能有很好的检验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平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对检验结果解释和分析中,在不了解患者全部病情时,检验人员不要对患者给出明确诊断信息和治疗意见,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所有检查报告综合分析。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不足

现状:基层医院检验科人员生物安全意识不强,总认为基层医院不是传染病医院,接触传染性血液少,致使有人不戴口罩,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不戴手套。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消毒灭菌知识缺乏、医疗废物处理不彻底等[2]。应对措施: 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采集患者血液和体液时,检验人员要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戴好口罩和帽子。采集患者血液所用的针头按照规定放在利器盒内,不得再次接触。戴好口罩防止气溶胶的吸入。从标本采集到标本转运、储存、检测、处理等均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是预防实验室感染、差错和事故的重要举措[3]。

检验科的发展与独立实验室合作的矛盾现状:医院在发展,检验科也要跟近发展壮大,在做好现有检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新项目,服务于临床和患者。医学独立实验室实现检验样本集中检测,不仅降低检验费用,也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降低错误发生率。解决了基层医院和一些较大医院开展不了的检验项目,同时方便患者就医。近年来独立实验室得到了快速发展、壮大。但现状有的医院为了经济利益,让检验科就开展三大常规检验项目和一点急诊检验项目,其他检验项目全部外送;有的直接把检验科托管给独立实验室管理。

应对措施:让检验科发展与和独立实验室合作相互融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检验科更好、更健康地发展。需要看到各方的不足,独立实验室在国内发展时间不长,管理经验不足;新员工多,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有些独立实验室给医院的折扣约4折, 甚至更低,其检验方法和使用试剂值得怀疑;标本保存时间很短,只要送检他们都做,有虚假质疑;检验标本在长途运输中温度、运送时间、颠簸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检验结果准确性等。基层医院检验科人员相对不足,开展新项目标本量不足,购买不了高端检验仪器等。如果检验科只做基本检验项目,其他全部外送,就可能萎缩了乡镇卫生院检验项目的发展、削弱了乡镇卫生院在检验人员培养上的积极性。削弱了检验科技术力量、也降低了检验科的地位。基层医院检验科要积极提升自身实力,在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新项目;对科室不能开展的项目进行样本外送,解决临床与患者的需求。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8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98-01

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较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较少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检验科室也包括不同的分工,有的分工需要与临床医师沟通。就以检验科技师的工作职责来说,他们不仅负责所用专业仪器设备的调试、鉴定、操作、建档和维修保养,更是需要负责血液质量检查和储备工作,参加发血、实验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成分制备。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与临床医师沟通,具体了解血型等相关问题。有这样一些状况,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中总是指望临床医师能及时跟上检验科推出新检验技术的步伐,而临床医师并不愿积极去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就容易导致不良的医疗合作关系的产生,从而容易出现医疗缺陷并引发医疗事故发生。

1.2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力差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力差是存在的关键问题。很多医院的检验科都设置了相关的质量管理机制,这些机制对于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临床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运行中,并不能够真正落实制度规定的内容,严格最终质量管理制度。比如,在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对血液及成分的化验检查等各项技术进行检查和监督的过程时,需要精确记下相关的记录,但是个别技术人员在数据记录过程中存在着误差。在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制度明确规定,所有人员需要穿上工作装,但是有个别人员不对自己进行规范,而直接进入实验室。

1.3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较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较少是存在的重要问题。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工作开展得好,能够督促工作人员做好质量管理。但是实际上,其更关注的是检验技术,很少会开展这方面的考核。另外,目前临床医学技术质量管理考核制度也不完善,质量管理的考核结果不与技术人员的奖金、职称等挂钩,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2 解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是解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检验科的工作与临床科室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检验科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和其他临床科室的沟通,熟悉不同疾病的试验室查看本色和疾病的诊断标准,理解临床常见病例和高发病例的相关医学知识,进一步积累临床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检验科的重要工作就是为临床一线医生提供里相关的检验数据,能够进一步为决定诊断、判定疗效、查明病因、施行临床医学研究等提供参考[1]。

2.2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的执行力

一般来说,检验科需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技术质量保证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检验科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管理小组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对检验人员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检验工作标准化、流程化、质量化。比如,对于仪器的设备和维护就要严格按照制度来做,在使用仪器前,对仪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不出现问题。在仪器使命之后,对仪器进行维护,把试验中的仪器误差值尽量降到最低。

2.3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考核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考核能督促检验科工作人员做好工作,最好是将考核的结果与其待遇、职称等挂钩,真正让他们能够重视质量管理,并全身心投入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检验科的具体管理,不定期地对检验科人员进行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和监督。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到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2]。

2.4 检验过程中的制度管理

2.4.1 加强制度管理是对检验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的最基本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实验室相应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实验操作考核制度、检验标本送检核对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和科室安全管理等制度,保证内部管理有章可循,并在工作中经常督查,确保落实,赏罚分明,以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心。

2.4.2 对检验室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培训;围绕新知识、新测定办法、新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骤组织学习与技术培训;有计划地派送人员外出参观、进修和学习,介绍国内、外医学检验发展动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使检验室技术人员有更高的目标,推动检验工作跃上新台阶。

2.5 检验报告的管理

2.5.1 利用计算机查询系统可进行检验结果的动态分析,观察患者在某时间段内相同项目多次检测的结果,有利于临床医师分析检验结果与病情的关系,有利于检验技术人员进行检验结果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在发出报告单前,参考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确认报告正确后发出报告单。

2.5.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方法学改进,对于不甚清楚的检验项目数据通过计算机查询可及时了解检验项目的正常值或参考值。在家中可通过上网登录医院、检验科室的网站随时查询某些检验的相关信息。

2.5.3 某些检验结果常受到所服用药物的影响,检验室可与患者的病历纪录包括患者的全部用药史进行联网,检验人员可利用计算机标记可能受到药物影响的病例,以便更好地解释其检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出合理化建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的重要工作,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培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的执行力及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考核等方面进行介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做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检验科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9

关键词:检验科 管理模式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622-02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临床医学、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样我国的临床检验医学也在不断进行着变化。新时代下每个医院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环境建设及信息化的建设的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等软件建设[1,2]。本妇幼保健院的检验科通过近几年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建立了现代化医院检验科的工作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检验科的工作定位

由于各种原因,检验科在临床诊断中一般处于“辅助”地位,在业务、技术方面无主动性,制约了检验科的发展,导致许多项目发展不顺利。随着我国对检验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检验科的重新定位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任务[3]。体液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血液细胞检验等是目前检验科最常规的检验项目,为了建立和谐医院和保证医院以及科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根据检验科的特殊性以及本院为妇幼保健单位等特点,同时本院地处桂西山区,人群在保健、饮食等方面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因此增加一些合理的检验项目,比如妇女人群宫颈癌普查、抗抗体、微量元素检测等项目的检验,提高临床医生对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也为本地的妇幼保健提供了实验室的相关数据基础。

2 检验科工作的规范化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科室,对检验科的管理至关重要,2005年卫生部针对检验科的特殊性制定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所有检验科均按照《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加强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法如下:①所有检验科实验室所提供的检验服务必须以临床需要为主。②实验室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以保证质量、资源共享、方便患者为原则进行布置及管理,禁止多头化验、结果缺乏可比性的情况发生。③检验科的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同时场所、设施、设备必须依据检验项目准备。④实验室开展项目实行临床检验准入管理,并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同时应该根据检验科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全面的管理检验科[4]。

3 检验科的主要任务

我院检验科主要面向临床应用和科研检测方面,以医院门诊以及病房病人的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免疫以及微生物检验等为主。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全面参考依据[5]。主要内容包括如下:①对临床医生需要的检验项目必须准确、及时的完成,避免延误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判断。②检验科必须加强室内质量管理,确保检验质量的准确性,并参加临检中心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提高质量评价评分。③检验所需的设备必须有专人管理,各实验室共用,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转。④检验室人员需要加强培训,提高检验室人员的专业知识,同时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⑤需要积极参与临床科室开展的专题活动。⑥检验科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与讨论,增加学术气氛[6]。

4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检验的命脉,检验科的检验报告必须准确可靠,才能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这需要检验科室将检验质量放在第一位,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的宣传,所以检验科必须加强对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以及室间质量控制[7]。

室内质量控制主要针对检测系统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价,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具有一定的监测作用,能减少检验报告的出错率。我院根据临床检验中心的规定,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执行。每日对检验报告进行记录,每个月整理一次,每年进行总结,对出现错误的情况寻找原因并及时改正。质控品必须按照患者标本的形式进行检测[8]。只有将实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才可以发送检验报告。室间质量评价是指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能力的活动,对检验室的检验水平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只有通过了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才能确保检验科检测项目的准确性[9]。

5 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以及成果不断出现,对检验人员是一种新的挑战。需要检验人员不断加强理论以及实践的学习,才能迅速接受新的技术、新的知识、新的业务,了解我国的检验发展的方向,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业务水平[10]。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阶段,医学水平以及仪器设备远不如发达国家,所以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仪器以及技术弥补我国医疗技术的不足。所以检验人员的外语熟悉程度对学习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检验人员在熟悉本职工作之外,对临床知识也需要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检验工作,熟练掌握新技术,使新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检验技术人员必须具有高等学历以及较强的基础理论,才能更好的为检验科室服务。根据国内外检验科发展趋势来看,检验医师是目前我院急需设立的岗位。检验医师需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才能从事相关工作,通过对检验医师的设立可以更好的控制室内、室间质量,将检验科室推上新的高峰[11]。

6 检验科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同样医院信息化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2,13]。检验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信息化对以后数字化医院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检验科的数据、信息对诊疗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目前医院检验科所使用的大型仪器,比如全自动以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均内置了计算机系统,具有较高的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功能[14]。只有不断适应新的信息化的检验方法才能更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7 总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强检验科管理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检验科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对临床判断具有重要影响,而检验科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检验结果也存在直接影响[15,16]。通过对检验科的科学化管理可以充分发挥检验科人员的潜能,同时通过不断与先进医院的检验部门交流学习,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培养优秀的检验人员,才能使检验结果更快捷、准确、全面,最终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检验技术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科研信息网络化发展,更加促进了检验技术的提高。本院通过建立现代化医院检验科的工作管理模式,更优质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检验数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商新梅,周安仁,商慧.浅谈二级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680-681

[2] 黄晓燕.检验科对血液生化检验的临床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272-273

[3] 龚俊丹.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2,25(12):57

[4] 孔小玲,刘勇安.基层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管理[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Z):482-483

[5] 陈道祯.现代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与发展规划[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4):11-13

[6] 王宏书.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424

[7] 童燕.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防护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41-242

[8] 谭科军.检验科绩效考核方案建立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92-793

[9] 陈桂革.浅谈检验科在预防医疗纠纷中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159-160

[10] 栾建敏.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2):101

[11] 李艮亮,王馥美,张霞.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与对策[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8X):1-2

[12] 孙艳霞.基层医院检验科常见纠纷原因与预防[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2):126-127

[13] 杨桂嘀.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7):2309-2310

[14] 何晓华.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09(11):29-30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篇10

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是理论应用于实践,全面培养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加强教学管理是培养合格的检验人才,确保临床带教质量的保障。规范管理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生教学管理制度、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实习教学质量检查、评议制度、实习生请假制度、实习教学事故的判定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是保障,管理靠制度。只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才能保障实习教学质量[3]。

2 带教师资队伍培养

本院虽然作为教学医院已有很多年,但教学质量有大的提高还是在本院成为重庆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以后。学院成立后,教学管理逐步规范,教学制度逐步完善。在“教师资格”认定方面,按照学院的要求,加强带教教师的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检验科一方面严格施行“三级准入”制度,另一方面选择思想品德好、责任心比较强的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临床带教教师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带教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意识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4],因此,科室由一名副主任分管科研教学工作,还配有一名教学秘书,主抓教学工作;一方面对带教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学习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与改革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带教教师注重自身素质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并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在亚专业的前沿知识,充实实习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3 制定实习教学计划

每年到本科实习学生很多,来自重庆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其中有本科生、专科生。另外检验专业内容繁多、发展迅速,各专业组长应该根据各个医院的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各亚专业的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方法、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及实习考核。这样让学生明白在每个亚专业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也让带教教师知道所承担的带教任务,做到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合格的实习教学计划是保障实习质量的前提[5]。

4 入科教育培训

在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之前,对他们进行严格而规范的入科教育相当重要,也是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前提[6]。大多数学生来实习时,都具有对未来要从事的专业很好奇而又面对陌生环境和教师很紧张的心理,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完成角色转换,进行入科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入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科室介绍包括科室设置、专业分组情况等,使学生尽快熟悉科室周围环境;(2)生物安全培训:检验科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一方面是科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另外也让学生学习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培训结束后并进行考试;(3)制度培训:解读医院和科室规章制度、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比如实习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假销假规定,尊敬带教教师,团结同学,能独立审核检验报告及临床沟通等。通过入科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端正实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5 教学实施

在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严格按照实习计划,首先要求学生学习标准操作规程,然后才进行相关亚专业实习内容的学习;重点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每位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及时地向科教秘书或者科主任提出来,问题和建议汇总后,教学管理组共同讨论,提出最佳方案并及时调整带教内容和方法,观察一段时期,并评价其效果,使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确保实习任务圆满完成[7]。另外,在实习期间,定期举办小讲座,每两个星期一次,时间安排在星期四的下午,时间大约1个小时。内容包括临床经验、前沿知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等方面。通过小讲座的教学和学习,教师和学生受益于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探索新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6 实习考核

考核是检验效果的一种手段。科学的实习考评制度既可考核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可以衡量带教教师的实习带教水平[6]。对实习生的考核,当每个学生在亚专业组实习结束时,均需要进行出科考核。一方面由专业组长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考查学生对所在亚专业的实习内容掌握情况;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最后进行评分。对带教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医德医风、专业水平、教学效果、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等方面。在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表,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汇总后,将考核意见反馈给本人,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8]。

7 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