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十篇

时间:2023-11-17 17:20:43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1

1.过分重视篮球教学的技术性。

篮球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与其可以带给人们的娱乐性有很大关系。目前的高校篮球教学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影响很大,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十分重视篮球技术的教授,课程比较传统,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时展。过分强调篮球教学的技术性,必然使其所拥有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降低,不仅使课堂氛围比较沉闷,也使得这门篮球技术课失去了其对于学生所具有的真实意义,包括其艺术性和美观性,因而,不能真正掌握篮球的内涵和意义,从而使得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篮球教学发展。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分数不仅是评判学生的标准,更决定了教师的质量和学校的声誉,这是传统教学观念所带来的后果。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以及成绩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其他体育课程的学习可有可无,甚至有些学校取消这样的课程,仅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搞其他课程,正是这种思想观念使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事业缺乏正确认识,不论是设施完善方面还是师资培养方面都不够重视。篮球教学亦是如此,设施落后、教师数量少、时间不充裕等原因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降低,阻碍篮球教学的发展。

3.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缺陷。

课堂教学应顺应时展,与时俱进,但目前的篮球教学课程仍然是老一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思路影响,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老套,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这都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个课堂安排几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没有发挥个性的空间。这些原因都大大影响篮球教学的发展,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篮球教学的改革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改革篮球教学,首先应该明确,高校的篮球教育并非仅教授学生技术、技能,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它有其自身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有助于整体综合素质的改善。特别是在进行篮球团队的学习时,更需要让学生理解到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的团队精神,理解这种运动的的真正内涵和意义;针对教学模式问题,学校应该不仅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设计,突出其特色性,还应注重考虑学生的需求,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和情况进行分组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在理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而且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也应该格外关注,如: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自练等能力都应该成为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能力培养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需要教师能够在比赛或训练时注意观察学生,分析学生的情况,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来及时改变战术或打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在篮球的课程教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体验多种情况,提升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裁判工作来使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临时情况和巨大的压力的同时,做出正确决策,提高他们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可见,教师的有意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不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体验到除了单纯篮球技术之外的其他有趣事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3.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2

关键字 高校篮球 教学现状 改革探索

一、引言

篮球运动强度大,其活动涵盖跑、跳、投等多种身体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由于篮球在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如何使篮球教学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如何将篮球运动的教育价值和篮球丰富的运动内涵融入到平日的实践中,达到学生身体、心理互相结合,是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二、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中,以“体质加技能”为理论基础。将传授技术动作、增强运动素质、完善自身技能和提高竞技水平作为教学中心环节,以篮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娱乐性与竞技性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但在篮球教学实践中,篮球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理念思想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落后、教学方法呆板单调、评级体系机械等原因造成了“爱篮球,不爱篮球课”的现象。

(一)重技能、轻教育

篮球自身具有竞技性、群体性等特征,作为高校常规体育教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篮球技术、技能的学习,要求技术动作的美观性和准确性,但却未能在教学中体现其体育价值,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单一

大多数高校篮球教学只是教授简单的传球、投篮、运球等技术学习,教学内容安排较单一,在难度和观赏性方面欠缺,一些相关的内容得不到学习,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教学缺乏创新性

在当前的高校篮球教学中依然延用着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一般都采用传授式、练习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教,而学生是被动的学,而在其教学模式上,更多采用的是示范、讲解、领做、练习的传授方法,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不强,被动式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手段欠合理

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仍然集中在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中,过于强调技能,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应坚持多元化原则,将多种评价机制相结合。

三、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思路

(一)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终身教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50年”等体育教学理念的确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目标,既要重视学生的技能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需要,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参与意识,为实现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高校篮球教学应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在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强调篮球运动的游戏和娱乐功能,弱化竞技功能。改变过去单纯意义上的技术与技能的学习,而是把篮球运动的休闲、健身、保健等现代观念转变成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培养大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得大学生通过篮球教学的学习而养成科学锻炼和健康行为习惯。

(二)重视学生参与

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过程都是以认知活动作为核心的复杂的信息交流系统。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能实现教学过程认知活动信息交流系统的畅通。

(三)注重因材施教

高校篮球教师要根据篮球的教学时数,大学生的篮球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学校篮球场地及器材的配备等各方面情况,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详细的篮球选项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条理清晰,目标明确,使大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主要基本的技术与战术,并能在教学比赛和以后的比赛中进行合理的运用。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大学生具有刻苦锻炼、能吃苦耐劳,有团结协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勇于拼搏的品质,培养大学生热爱篮球运动,愿意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和习惯。高校教师在安排一些具体的实际篮球教学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围绕篮球教学目标有针对性进行教学,以避免出现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是检验和评价高校篮球教学效果的手段,我们要改革以篮球运动技术评定和运动成绩达标为主的评价方法,将篮球的理论知识、篮球技术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各种能力发展列入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之中,这也是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新的篮球选项课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做到全面衡量,综合评价,真正通过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篮球教育的综合水平。

四、结语

高校篮球运动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通过规则,维护良好的竞争环境来培养健康的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更能够调整、维护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篮球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以科学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宿彦峰.试论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2]张元通.浅析新时期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J].都市家教.2011(12).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3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思路

1.引言

篮球作为三大球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深受高校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占了很大比例。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改革也随之加快,篮球运动作为主流运动之一在高校中已成为一种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以基本技战术的传授和练习运用为主,已难以满足学生对身心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这种形式极大的推进了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脚步,而如何进行改革,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其成为娱乐性及专业性都能更好发展的体育项目,值得我们在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思考。

2.目前高校篮球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存在明显缺陷

篮球运动及虽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热爱,但在高校的篮球课堂上,学生真正喜欢的往往是这项运动,而对该课程缺乏足够热情。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传统项目,技战术及规则多而复杂,常规的篮球教学大纲只注重篮球技战术及规则的讲授,忽略了篮球的娱乐性,使多数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打消参与篮球教学的积极性。另外,高校中的体育课程一周只有一次,篮球课程安排的次数不多,而篮球是一种技巧性特别强的运动,对于没有篮球底子的学生而言学习相对比较费力,很多学生都对篮球抱有很大的兴趣,而在经常达不到讲解的标准动作之后会逐渐放弃,丧失信心,所以单纯的技术训练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再者篮球教学一般的过程是讲解———练习然后再讲解———再练习,课程较为单调,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教师往往也不愿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太多激烈的比赛和自由活动时间,造成许多学生偏向于课下时间参与篮球活动而不喜欢篮球教学的课程。篮球运动缺乏了比赛就失去了篮球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合作作战讨论战术的活跃能力,影响了篮球教学的目的。

2.2篮球教学考核的局限性较大、评价方式片面

高校中体育课程考核不同于其他课程,主要以学生参加运动训练后所达到的运动成绩为主,但很少考虑运动训练所到达到的效果,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篮球同样如此。篮球教学考核过于注重技术技能的考核,一般仅以学生的运球、传球及投篮作为考核项目,这对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十分简单,几乎不用太多练习就能取得较高成绩,而对于基础较差甚至零基础的学生而言即使长时间练习也不一定得到显著的提高,有的学生更是为了取得高分,只练习考试内容,对篮球其他方面则不管不顾,最终成为“高分低能”的代表,没能掌握篮球的真谛。这种单一不合理的考核办法往往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偏离了正确的教学目的。篮球教学在评价方式上同样是以上所讲问题,“应试”成分太多。教师大多以学生最终的技能考核成绩为依据对学生在篮球课堂上的表现给出评价,忽略了学生在情意体验、学习态度及进步幅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过于片面单一,没有利用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起到反面效果,缺乏对能力较差学生的认可,导致个别学生出现厌学不满等情绪,影响教学。

3.高校篮球的改革思路

3.1篮球教学应更新教学理念

因为高校篮球教学一直以来受重视程度在高校教学中占比例不高,所以篮球教学的目标也没有准确定义,而目前社会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高等学校的篮球教学改革,在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练习的同时要兼顾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篮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将科学锻炼和系统锻炼融入到高校篮球教学中,将篮球的团结性及合作性发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篮球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适应能力,提高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改革篮球教学中,应注重篮球运动的特点,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不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有游戏性和娱乐性,让学生们在娱乐中竞技,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将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单纯技术技能教学转变成集趣味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为一体,培养他们的锻炼兴趣,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3.2明确教学目标,强调因材施教

高校篮球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篮球技能和水平,结合学校场地及器材配备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来达到高校篮球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到不同的技术和战术,能在比赛中得到发挥及利用。在对技能和战术要求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篮球的专业知识、规则以及裁判规则,让学生以专业眼光欣赏国内及国际化的篮球比赛,且有自发组织篮球比赛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性及刻苦锻炼、勇于拼搏的品质。高校教师在安排具体的实际教学内容时,应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篮球运动中,切身的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与学生们融为一个团体,然后进行教学,积极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篮球的热情及参与的意识和习惯。

3.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随着当今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旦停止了学习就意味着落后。高校的实际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挥的人才培养。在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同样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及技术水平,使其跟得上时代的进步,拓宽其专业知识领域,提高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分析最新的体育科学理论和掌握篮球运动研究成果,吸收篮球运动的新概念和观点,将最新的技战术以及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及时的运用到教学中。教育部门也应当加大投入的力度,将篮球技术技能编写成教科书和图本,多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内容要丰富有趣具有吸引力而不缺乏专业知识。学校应注重与外交流,与兄弟院校之间相互观摩学习,使篮球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更加优化。学校应增加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不断接受新兴知识和理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3.4篮球教学考核和评价要科学合理化

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措施,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及时的改进篮球课程的成绩考核方法,不仅将篮球的专业知识考核和技术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核列入学生成绩评价内容中,还应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个性能力列入到学生成绩的评价内容中,使教学改革和考核改革共同发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应顺应时代,注重学生的个性能力培养和团结意识,将以往的运动技术及运动成绩达标的传统观念意识打破,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做到全面衡量学生技能和成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个性能力,采取团队合作考核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更主动自觉的去参与篮球运动,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3.5以榜样培养学生兴趣,增加篮球课外活动实践时间

每个高校学生对篮球的热爱都不缺乏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作为他们的动力和榜样,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榜样,培养学生欣赏和观摩实际性的篮球比赛,分析他们的技术战术,使学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中共同提高专业技能,另外应当提高学生课外活动时对篮球项目的实践时间,可以组织年级或班级甚至校际的篮球比赛,增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篮球的热爱程度,让同龄人互相交流进步,让教师们参与并且引导,共同发展我国的篮球教学和篮球水平。

4.结语

篮球作为学生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它的魅力无可阻挡。我们在改革高校篮球教学时,应更新教学理念,着重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提升他们的技能和专业水平,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和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个性和集体团结能力挖掘出来,为我国的篮球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明明.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J].社科体育2013(10).

[2]高林州.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思路与对策[J].社会科学教学2011(02).

[3]潘前,朱俊荣.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2):55-56.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4

关键词 高职 篮球 教学 改革

一、高职院校篮球现状和不足

篮球运动作为学生们选择最为广泛的课程,学习的人数广泛,热情也高涨,为篮球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也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的定位的相对滞后,也没有使篮球教学运动真正的实现体育课程中所倡导的“心身健康”适应社会参与以及运动技能等目标。那么究其原因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呢?改革高校篮球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技术轻理论

首先,大部分高校,篮球教学内容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技术而忽视了理论,在部分的高职院校中也没有开放理论课,即使有的部分高职院校中开展了篮球技术和理论教学,但是其中也存在理论开展不完备的现象。

(二)传统的模式老式化教学

高校篮球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存在方式老化,让一个单一的僵化的问题教学,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效果,同进还影响到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三)教学活动有限

在课内外教学篮球不是很完整,教学活动是有限的在课堂上,忽视课外辅导;在篮球教学中,学生活动管理足够的时间,没有老师和课程安排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忽视个性

大部分的学生对篮球很感兴趣,希望能够学习加强体育锻炼,但是目前高校篮球教学关注的分组教学,从而忽视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的愿望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五)学生意志薄弱

现代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虽然比较的强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爱上体育课,但是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也较为的薄弱,根本不愿意参加剧烈的运动,

二、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

篮球教学改革,首先应改变一次性单项技能的教学目标,建立一个以篮球游戏、娱乐游戏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篮球知识、理论、素质、教育等能力。同时,突出娱乐特征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篮球意识以及综合能力等,全方面发展,建立一个全新的篮球教学模式。

(一)加强深化管理

建立内部和外部的课堂体育教学,加强篮球课教师们的在职培训,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训的机制,提高教师的整体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关部门应当定期举办各类校际学术交流和篮球比赛,增加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篮球课教师评价和监督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加强高职院校体育篮球课优化的研究,注重篮球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游戏化教学

把专项技术与游戏结合的篮球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的技术得到了提高,也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游戏化为篮球教学提供了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况满足了求知的欲望,快乐的投入到篮球课程学习中去。

(三)改进教学方法

篮球教学是为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也抑制了学生的学法,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严重的缺乏主动性,很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发挥学生的特有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同角度多元化地切实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

(四)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结合场地器材设施和学生实际的篮球水平,开设篮球选修课,给篮球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能更有效地提高篮球水平,更能推动学生喜欢篮球从而活跃校园篮球氛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篮球选修课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和老师的肯定,篮球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学校篮球教学改革。

(五)调动学生篮球兴趣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有效的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是直接影响篮球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具有新颖性、娱乐性、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三、总结

篮球教学改革要做到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调整课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合理地开发对篮球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教育,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金卫星.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06).

[2] 刘成永.高职院校篮球选修课程教法之探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02).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终身体育 篮球教学

篮球运动历来就是我国大中专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各高等学校也都把篮球列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篮球教学一直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篮球教学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参与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多年篮球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个教学班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教学之后部分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参与这项运动的积极性消失了,甚至有的同学缠身了逆反心理。所以怎样上好高职体育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真正学会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就成为了我们高职院校体育老师急于解决的问题。

总结传统体育教学进程,其中的篮球教学仅仅局限在了三步上篮的技术掌握阶段,无法满足学生对自身篮球综合水平的提高,磨灭了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爱好的热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篮球项目的兴趣,也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篮球项目成绩甚至体育课成绩的下滑。通过近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深深体会到:体育教师在做好备课的前提下,要高质量的完成好一节体育课,最理想的是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实现课堂上师生互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训练的组织方法,且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训练方法作出评价,遴选出最好的教学训练方法和实现手段,使教学训练的强度更大,效率更高,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勇气、信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本人对于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意见和思路。

一、开设篮球选修课

出于篮球运动在校园内存在的普遍性,作为平日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最多的体育活动项目,通过体育课堂上屈指可数的几次三步上篮教学课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篮球技术水平提高的需求。

由于篮球运动水平的制约,造成了许多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逐渐消逝,对篮球活动的积极性的下滑,把业余时间更多的投入到了网吧,投入到了虚拟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之中,对学生的身心都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学院为了推广篮球运动在校园的发展和推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开设了篮球选修课程,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反应。选修课开办之初,就受到了学生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即使在课程中间也时有学生申请加入,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篮球运动的氛围,提高了学校学生篮球综合水平和技战术,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调动了学生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热情,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吃苦拼搏精神的培养。

二、大力开展校内篮球赛事活动

在学院领导的支持领导下,我院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各项篮球赛事:例如每年一届的学院篮球联赛,各系组织的篮球比赛,学院社团间的篮球比赛等等,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篮球运动的蓬勃开展,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力支持校园社团的建设

大学社团是现今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各高等名校,下至中小学,无不存在各式各样的社团形式。它是展现学生特长爱好的奠基石,是丰富学生生活的平台,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一个良好的校园社团结构,是体现一个学校综合素质,办学水平的重要砝码。

而篮球社团则是校园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老师和体育骨干力量在学院教学中和平时的发现,吸纳有基础和有兴趣的同学加入社团。从学生业余时间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数也不难看出其存在的必要性。篮球社团汇集的是一批对篮球痴心热爱,并掌握了一定篮球技战术水平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成长带动了整个学院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关注和参与性。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能更好的推动学院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

四、组建校队,积极参加各级校外篮球赛事

以目前媒体最为关注的项目为例,大家都知道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却鲜有人知足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大学生联赛,这正说明了篮球运动的优越性所在。

1.篮球运动的场地普遍性。每个学校可以没有排球场,没有羽毛球场,但不能没有篮球场,同时一个学校可以有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等,但是最多的必然是篮球场,这正是篮球运动普遍性的体现。

2.篮球运动的观赏性。相对足球,排球的集体项目,篮球有着高频率,高得分,而且开展起来在校园内,从事人数最多的优势;相对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隔网运动,篮球又有着,参与性强,参加比赛队员多,掌握技术更全面,更具备观赏性的优势。

所以大势所趋,加大了社会对篮球运动的关注度。

在学校组建自己的校队,代表学校参加校外比赛,无论从学校内学生对这一运动的关注和热爱,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还是在校外通过运动员精神品质的体现,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都会在社会上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无形中,对我校的声誉,和综合办学水平都是一个良好的表现平台。

五、作为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转变思想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将增进身心健康目标和终身参与目标相结合

传统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注重技战术的教学目标,已于当今时展不相适应,建立与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将终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培养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篮球课具有人多、球多、场地大的特点,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多练习,一定要精简教学内容。根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和高校看球课教学目标在新形势下的确立,篮球课只要对比赛使用或者可以举一反三的项目进行练习就可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诱导和促使学生在课外参加篮球锻炼。同时我们要彻底改革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将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抓好篮球教学的点点滴滴,从课程结构,活动开展,社团建设,队伍组建,教师自我完善等各方面着手,加以改革,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课不仅仅能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同时也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良好锻炼。

参考文献: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6

[摘要] 篮球选项课在高校中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目前的篮球课程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难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篮球选项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析。

篮球运动一直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选择最为广泛的课程,从事篮球学习的人数多、热情高,为篮球运动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教学中, 教师应力求采用有效的方法、手段,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学到知识, 掌握技能。

1.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现状

我国的篮球课程教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固定模式,具有较大的惯性和稳定性,仍然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 过分强调以技术为主的教学观念, 忽视学校篮球的“普及”、“娱乐性”与“因材施教”的教学特征, 忽视了教学主体心理与生理同步发展的基本需求,加之各选项课的考核标准不同,所以,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逐步下降,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在学习篮球运动技术时不认真投入, 不能积极参与。

现代学生不愿意参加剧烈的运动,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薄弱,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好奇心强、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最多一个或者两个学期,是为了使学生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和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重复枯燥的技术练习往往使学生失去兴趣,容易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2.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改革思路

2.1兼顾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同步发展,丰富学生篮球运动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系统,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

没有学生主观认识的提高就不能实现较高层次的教学需求和教学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能实现教学过程认知活动信息交流系统的畅通。因此,从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过程得到娱乐性心理感应作为切入点,兼顾学生生理与心理同步发展的基本需求,不断丰富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系统,提高他们主动参与意识和需求层次,是实现篮球教改目标的基础。

2.2突出篮球文化与篮球实践的有机结合,延续学生再学习的惯性,实现终身参与篮球运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篮球运动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游戏、娱乐活动、竞技运动以及人类文明财富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将篮球文化与篮球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宏观认识,使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了解篮球运动所包含的教育文化、强身文化、健心文化和娱乐文化,进而提升篮球认识、丰富篮球情感、尊重篮球道德、追求篮球价值、树立篮球理想,从而实现促进学生终身参与篮球运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2.3发挥篮球教育功能,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观等内在条件的强化和提升,求得学力增长与人格成长的统一。

从学校篮球“普及”和“娱乐”的认识角度出发,篮球运动实际上是一项比谁更少犯错误的游戏,某场比赛谁犯的错误少一点,谁将赢得这场比赛。因此,篮球教育过程就是一个纠正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活动应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习惯”作为教学中心。通过篮球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和文化熏陶,使学生明确,在篮球实践中哪些思想、意识、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掌握判断正误的标准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将篮球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素质培养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观等内在条件的强化和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求得学生学力增长与人格成长的统一。

3.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改革举措

3.1理论教学分散化

传统的理论教学大多是安排在雨雪天或单独安排,造成理论与实践课间隔时间长,达不到理论及时指导实践的效果。在教学中,及时进行理论教学,并以此指导实践,能使教学效果得以增加。 技术水平可在自我检验

3.2准备活动多样化

灵活多样的准备活动能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增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并大大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防止出现恐惧心理。所以在篮球课的准备活动中, 切忌单调, 做到每次课变换内容与形式, 合理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竞赛性练习、小游戏、多球练习等, 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较快进入适宜的兴奋状态。

3.3教学方法游戏化

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篮球魅力在于它能使自己享受比赛的各种乐趣,达到强健身心的目的。游戏化教学就是把某些篮球技术的练习按游戏的法则编成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术动作。

3.4信息反馈及时化

教师运用有意识的观察、提问、检查等方法,不断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接受能力,从而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手段;而学生则可以从教师的语言、表情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3.5考核方法合理化

首先,篮球选修课的考核标准应与其它选修课的考核标准相统一,减少各选修课评分标准间的差异,不要造成有些学生因追求体育分数而在选项时放弃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其次,建立过程性考核形式,通过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和教学比赛的形式进行,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7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笔者联系高校篮球教学实际,就高校改革的有效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1.影响高校教学改革的因素

1.1教学方式单调

篮球是竞技类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都喜欢看篮球比赛,在课外组织开展一定的篮球比赛,从这个层面上,高校篮球教学所具备兴趣基础是比较好的。但是,从高校教学的实际来看,其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兴趣并不是非常高,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示范演示和讲解相关内容后,安排学校进行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本来趣味十足的篮球运动变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

1.2教学过于笼统

从高校大学男生来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篮球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自行阻止开展篮球比赛,篮球基础比较扎实。从高校大学女生来看,她们大部分对篮球的了解不多,热爱篮球运动的较少,篮球基础知识技能几乎是一窍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篮球教师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差异,而采用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是统一的。由于这种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忽略男生女生的差异、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如果教学内容太难,则会让篮球基础较差的学生望而生畏,感到篮球学习难度太大,久而久之就会使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如果教学内容难度过于简单,则会使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感到学习内容过于简单而兴趣不高。

1.3教学评价不足

评价是教学的风向标,教学评价能否到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高校篮球教学评价工作中,篮球教学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教学改造中,对篮球教学的关注度不够。在高校篮球教学评价考核中,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一个学期只在期末时进行检测考试,而平时很少注意适时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在期末考试中,一般只是考核学生的投分成绩,而对其他成绩的关注不够。这样的教学评价只重视结果,不注重过程。只重视教学的投篮技能,而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篮球技能关注不够。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与新时代的高校篮球教学需要不相适应。

2.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2.1根据改革方向确定确目标

在制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计划时,必须经过科学研究论证,在明确教学改革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一是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高校发展规划和篮球教育教学实事业的发展趋势,来确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二是要明确篮球教学目标。篮球教学改革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故此,必须对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国家教育大纲重新制定教学目标,以此为目标进行改革,该废弃的废弃,该完善的完善,该纠正的纠正,该补充的补充。

2.2立足实际发挥各自优势

一是全面摸清底子,注重课内外结合。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做好全面调查摸底工作,切实搞清自己所具备的优势和所存在的不足。一般高校的篮球运动设施设备比较完善,在教学改革中,就必须加强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应用,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还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强大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课外篮球运动。这样能够突破课堂教学局限性,将篮球课堂延伸的课外,拓宽篮球教学的空间。二是积极开展篮球竞赛活动。可以开展篮球小组赛、男女搭配混合赛,充分发挥其篮球竞技性、娱乐性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篮球运动,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和潜能。这样的教学改革,就能一改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现状,从而使学生的篮球知识技能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3着力打造高素质篮球教师队伍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素质,如果教师的素质越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就越高。反之,如果篮球教师的素质越低,篮球教学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为此,打造高素质的篮球教师队伍,是确保高校篮球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一是选优配强教师队伍。通过社会招聘、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等方式,将篮球基本功扎实、篮球专业教学能力强、篮球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引入到高校篮球教师队伍来,以此充实和壮大高校篮球教师队伍力量,从而源头上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符合教学需要。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科学制定高校篮球教师培训规划,按照时间长短确定长远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确保高校篮球教师培训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坚持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注重长远培训与近期培训相结合,专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培训相结合,狠抓培训过程管理,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结果运用,从而促使高校篮球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不断增强。此外,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高校应鼓励篮球教师敢于创新,注重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应用,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完善教师管理激励制度。将高校篮球教师的专业技术等级、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成果与其个人的工资待遇、奖金福利等个人切实相挂钩,以此增强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4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改掉一言堂的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校篮球教学模式:一是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性格、心理、家庭、兴趣爱好的了解,全面摸清学生的差异,收集学生的想法、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意愿来设计、调整和修改教学设计。二是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分组。教师要从性别、爱好、篮球基础等多个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为一个组,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3.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高校已将教学改革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了促使高校篮球教学取得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是想方设法增强篮球教学的趣味性,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学习篮球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可以最为有效的释放压力,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轻松愉悦的心情。二是更加注重发挥篮球的健身作用。篮球是健身运动,教师要将篮球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喜欢篮球运动,将篮球融入的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变学亚健康状态。

4.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分析原因,切实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的举措。因此,高校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我国社会的需要。作为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篮球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篮球运动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培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1:60-61+66.

[2] 王明.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向研究[J].甘肃科技,2010,15:179-181.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 文章标识码:A

引言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高校是其系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最后一站。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成果对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的目的,即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因此,抓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高职院校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具有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篮球课程是以学生的篮球实践活动为主、身体素质锻炼为辅的实践性课程,是高职院校深受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1]但是,受到传统体育观念、办学力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难以令人满意,教学目标及方法等均存在诸多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篮球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导致篮球教学停滞不前,不能满足“终身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2]

本文对陕西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总结分析,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篮球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过于重视技术的提高,并未将篮球的文化功能、娱乐功能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且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原始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篮球知识的根本出发点。[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篮球技术的传授,要求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但却未能在教学中体现出篮球的群体性、竞技性以及娱乐性等特征。对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关注度不够,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4]

2.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多数篮球教学普遍采用讲授、示范、练习等传统教学方法,尤其是在传授篮球技能时,通常采用先讲授后练习的方法,形式较为单一。在该种教学方法中,篮球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即便教师知识储备丰富,备课认真,但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仍限制了教师的发挥,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消磨殆尽,从而出现了“教师费劲、学生不听”的矛盾问题,一些与篮球相关的内容得不到学习,未能针对职业教育篮球课程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教学评价手段不够科学、有效、合理。现阶段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评价方式仍束缚于传统考评模式,难以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而学生表现得不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集中在学生的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中,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整体表现。学生在课中的进步幅度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团队配合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方面均未能得到体现。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应坚持多元化原则,将多种评价机制相结合。

4.课程的学时设置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基础。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保证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但个别职业院校存在学时设置不足和师生比过大的问题。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对30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经网络评审、现场考核、专家小组评议等程序,有4所高校被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大致相似,即体育课没有开设足够的学时,生师比过高,学生的体育课质量难以保证。然而,篮球作为一门综合性体育项目,一周一次的体育课显然是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的。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一个制约篮球课程发展的巨大问题。

对所存在问题的反思

1.在篮球课程中应重视校园篮球文化的育人功能,着重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篮球是什么?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会是一项运动,而在美国,篮球还代表着一种特殊内涵,如同爵士乐和猫王一样在美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国的校园篮球文化是一种具有校园特色的学生群体文化。通过参与篮球活动,学生们体会到了参与篮球运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学习生话和放松身心的方法。众所周知,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篮球的趣味性、集体性、娱乐性、健身性等特点而爱上这项运动。篮球运动也不仅仅是一种校园体育锻炼的方式,它已发展成为一个人一生的运动。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无疑成为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的最好方法。

2.根据高职特点,增加篮球课程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等相关理论的教学,充实职业实用性教学的内容。高职篮球教学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改革过程中也应适当增加篮球课程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等相关的理论知识。首先,需要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特点,了解所学专业可能出现的职业病的类型,选择应对该职业病的篮球训练方法,从而使预防更具有针对性。并加强相应素质的练习。(1)根据职业规划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见线折、打板接力、绳梯等;(2)根据将来职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自身抗压抗挫能力等;(3)篮球运动是体验性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方式,例如参加校内篮球赛、课外练习等。

3.考核评价机制“多元化”。教学考核评价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形式,准确、及时地反馈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效。通过文中的分析讨论,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淡化选拔及甄别在考核中的地位,逐步确立启发式、拓展式、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并加入过程性评价如进步幅度、努力程度以及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等评价方式。

4.明确教学目标,适量增加学时,开拓第二课堂。篮球教学目标是指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实际设施条件所确立的教学要求及应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引导着篮球教学的方向,高职院校篮球课的教学学时有限,而篮球教学时数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成效,故应适当调整这一状况;在总课时数方面,各院校应按照有关要求,保证在校学生的篮球学习时间至少达到三个学期;此外,还应充分发挥课外篮球运动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总课时数不足的形势下,利用篮球运动队、篮球俱乐部等多种课外活动弥补篮球课时数不足的缺陷,有效提高教学成效,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内容以重视身体技能为主,缺乏理论性的科学锻炼方法的教学和篮球赏析等人文性内容,教学内容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需要。

(2)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还在原地踏步,现代化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虽然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应用,但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

(3)高职院校篮球课的学生成绩评价内容不够完善,主要以技术动作达标、身体素质和出勤率为主,而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的重视不够,评价内容相对单一,忽视了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

(4)调研表明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很高,但是由于部分学校开课时间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建议

(1)向“实用性”篮球教学理念发展,改变现有篮球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在原有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校园篮球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自觉性,结合篮球教学的特点,融入学生将来职业的实际需要以及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体能要素。增加室内理论课的比例,在原有内容上增加教学视频赏析等,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比赛。在教学比赛中倡导篮球运动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不断注入篮球运动所传播的正能量。

(2)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合理利用探究式、合作式等现代教学方法,把新的教学方法、科研成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去,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具有职业实用性的高职篮球教学改革过程中,增加篮球课程职业实用性的相关理论知识,充实实践课中职业实用性的篮球教学内容。

(3)改变教师的评价考核理念。学生成绩评价不应仅局限于动作技能考核,更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态度、进步幅度、运动参与度等各个方面,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完善篮球课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4)高职院校应适当增加篮球课教学时数,在保证基本教学时数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大学经验,组建院系篮球俱乐部,以此促进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一方面补充课内学时数的不足,另一方面促进课内外一体化,实现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的有序延伸。

参考文献:

[1]薛海涛、郑爱莲、谢向阳:《关于校园篮球文化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08年第53期,第159-160页。

[2]张巍:《职业实用性视角下高职篮球教学改革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13期,第137-139页。

[3]陈桂兰:《营造校园篮球文化的理念研究》,《科技信息》2012年第10期,第257页。

[4]高峰、王莹莹:《探析篮球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构建》,《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0期,第190-191页。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9

【关键词】高原 普通高校 女生 必修篮球课程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篮球运动是大学生非常爱好的运动项目之一。在普通高校中,课余时间进行篮球活动的学生是所有体育活动项目中人数最多的。而在普通高校中女子篮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选修课中也开设了女子篮球。从对篮球的兴趣和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上看,男生远远大于女生,在高原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为例,学院地处海拔2300米的高原上,在校生10000多人,其中女生有6000多人。在大二的篮球选修课中,女生的选修积极性较低,基本都是无项目可选了才来选篮球;在课余锻炼中,学院19块篮球场中,一般到了傍晚,才能在半块或一块场地上看到为数不多的女生在锻炼。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技能,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爱好。

二、影响女生篮球学习积极性的原因分析

1 生源地不同对学生的影响

普通高校均是面向全国招生,本地学生和高原省份的学生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高原上的体验,更谈不上运动锻炼了。刚刚入学的新生由于对高原知识的缺乏,对高原的理解有所偏差,从而导致心理症结,无法接受体育锻炼,不愿参与篮球运动。

2 对“高原反应”的错误理解

绝大多数新入学的学生都知道“高原反应”这个词,但在理解上出入较大,他们通过影视或者书籍把“高原反应”定位为头昏目眩、呕吐不止、不省人事等,都认为上高原就会有“高原反应”,没有出现高原反应只是暂时的,不管你居住多久随时都可能发生反应,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高原锻炼的恐惧,不愿意参加锻炼。调查得知,一部分高年级学生,还将运动中的正常反应:气喘、脉搏加快、口干等都归咎为高原反应。而其中女同学对“高原反应”更加敏感,使她们更加不愿意参加体育课学习和课余锻炼。

3 对紫外线的恐惧导致女生不喜欢篮球课

在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皮肤容易晒黑。女生较注重皮肤的保养和色泽,使得她们对活动的时间和场地有一定的自我限制。而篮球教学一般都在露天场地进行,并且大部分集中在日光照射比较强烈的时间段,在这种环境下更加重了女生的心理负担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篮球学习效果。

4 中学篮球系统教学的缺失导致学生对篮球学习的误解

中学教学主要以文化课教学为主流,体育课系统教学缺失,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较少,使得中学体育教学处于边缘化,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都未系统学习过篮球,甚至没有接触过篮球,错误的认为篮球运动就是“拍篮球”,这更增加了大学篮球教学的难度。

5 原有篮球课设计的缺陷

在大一体育课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篮球教学占12个学时,学习内容包括运球技术、传球技术、投篮技术和比赛。原有篮球课的教学一般包括:准备活动、复习上次课学习的内容、学新内容、自主练习、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教学过于程序化,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加剧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厌学情绪。

6 考核标准单一

传统篮球课程的考核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统一考核内容,参照同一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逐一考核。导致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考核内容、评分标准都是相同的,没有进行区别对待。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力量、速度、弹跳上都比较弱,再加上身材个体差异明显,在篮球学习上就处于劣势,得到的考核结果其个体间差异明显,且整体偏低。

7 教师的课堂表现不佳将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女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娇气又独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教师在课中一旦有了错误行为,或者有什么令学生反感的举动,会立即招来学生的反感。学生不喜欢老师,就不会配合老师上课,在课堂上与老师唱反调。如果对她再严厉些,她就产生厌学心理,即使老师讲得再好,她也不学不练。所以在上课时,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充分了解女学生,激发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配合教师的教学。

三、女生篮球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 在篮球教学中加入高原理论知识的学习

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AHAD),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在第一堂课中,加入高原反应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明白到“高原反应”不是每个人上高原都会有的,高原反应和个体体质、状态有关,其反应症状也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上高原一周后就能适应,不会再出现高原反应症状。

2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允许女生上课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针对高原气候的特点,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允许女生在篮球学习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戴帽子、涂抹防晒霜,等等。上课过程中,尽量使学生背对太阳,减少紫外线对学生面部的照射。但同时,也要让同学们知道,必要的太阳照射是对人体有益的。

3 课堂设计改革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体育课程改革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在体现体育多功能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其增强体质的基础性。在原有课时和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在课程中融入新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第一次课时告诉学生篮球课的考试方式和评分办法,教学形式主要是将学生分为双数组,配置人数一半的篮球,半个班的学生练习时另外半个班的休息,练习完后交换休息。课程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次课:介绍高原反应及采取的必要措施;准备活动;贴膏药游戏;球性练习(花式篮球的入门练习);自行练习;结束部分。

(2)第二次课:开始部分;准备活动;运球教学(介绍运球相关知识一原地运高低球一体前交叉运动一原地运球干扰对抗一移动运球攻防对抗);分为两组运球接力比赛;结束部分。

(3)第三次课:开始部分;准备活动;分组运球干扰对抗赛(将学生分为两组在一个篮球场范围内各运一球的同时,将场上其他同学运的篮球破坏出场去,最后场上只剩一半的人,第二组也是同样,再将两队的优胜者集中其了比赛出最后一位胜者,比赛结束);运球上篮教学;分组运球上篮练习

(教师逐组逐人纠正动作和姿势);运球上篮比赛(分两组列队在半场内运球上篮相邻三名同学上篮进球组为胜,中间有同学上篮不进,计数清零从新开始);自由练习;结束部分。

(4)第四次课:开始部分;准备活动;运球上篮比赛(分四组列队在半场内运球上篮相邻三名同学上篮进球组为胜,中间有同学上篮不进,计数清零从新开始);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教学;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行进问传接球上篮;自行练习;结束部分。

(5)第五次课: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双人行进传接球上篮(分两组在相邻的两篮球场上进行比赛,一对学生传接返回上篮后下一组接球出发,以此类推,进球多有时少的队获胜);投篮知识讲解和动作示范;双手胸前投篮教学;双手胸前投篮练习;投篮比赛(分组在不同半场罚球线弧底列队投篮,相邻三名同学分别投进篮筐为胜,中间有同学投篮不进,计数清零从新开始);自行练习所学内容;结束部分。

(6)第六次课:考核。

4 考核方式多元化、人性化

原有的篮球评分标准单一,通常是学生的出勤和指定考核项目相结合评出最终成绩,这使得个体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评出的成绩不全面、不客观。改革后的评价标准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积极性、课堂发挥、课堂表现、学习后提高篮球技术水平的多少、课中游戏比赛的表现等来综合评价。例如,每次课都到并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可评优秀;在学习过程中篮球技术提升幅度大的学生也可评优秀(提升幅度主要指的是学生对篮球的认识转变,篮球技术的提高程度等);课堂游戏比赛优胜组可获得相应加分。最终考核时,考核内容包括运球、运球上篮、传球、投篮等或与篮球相关的技术,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作为考核项目,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作出客观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减少了学生对考核的紧张,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使学生更能投入到学习和练习中,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和参与积极性。

5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和自身素养

教学的另一个主体就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教师的表现也决定教学效果。体育课的直观性强,教师言传身教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都有着直观而强烈的影响。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娴熟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改变女生对篮球运动的不正确认识,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提高女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教学效果

1 学生学后评价

通过课程的具体改革实践,女生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对考核的担忧减少,自行练习时参与积极性和针对性加强,与篮球相关知识的求知欲增强,对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表示较为满意。改革后,对上课女生随机抽样调查统计(见表1)。

2 学生脉搏变化情况

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课的班级中,对学生进行脉搏抽样测试,根据脉搏的情况,客观评价学生的运动强度。第一次课学生脉搏抽样,上课时间:上午10点10分至12点(见表2)。

第二次课学生脉搏抽样,上课时间:下午2点30分至16点10分(见表3)。

第三次课学生脉搏抽样,上课时间:上午10点10分至12点(见表4)。第四次课学生脉搏抽样,上课时间:上午10点10分至12点(见表5)。

以上4个表中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个体脉搏有一定差距,在测试过程中不免有些不足,也不排除上下午课温差等因素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但总体而言,课程设计改革实践中,准备活动后学生心率有所提高,表明学生机体准备就绪,心肺功能复苏,已经进入准备工作阶段;在课中达到心率最大时,都是在游戏或者比赛环节,这表明学生对游戏比赛比较投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在课中学生不是长期处于心率较高状态,在教师讲解新内容、新内容分组交换练习和自主练习时,学生心率都有所下降。根据课程的具体改革实践,学生在课中心率曲线图为波浪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一种训练效果。

五、结论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篇10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篮球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58-02

一、传统篮球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入学时,学生普遍都存在篮球基础差的问题。在以往的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熟练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的篮球体育教学主要注重战术的培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与学生都难免陷入为完成教学计划及考核目标而被动教与学的怪圈,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只会技战术方法,按部就班地遵循课本,严重忽略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性,不能够适应学校及社会对现代篮球体育教学内容多层次的要求。目前高校篮球体育教学,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框架,主要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输出方式下,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生就只能学什么,无法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导致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更无法保证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

二、新时期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发展思路

(一)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要着重以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情感为主

篮球运动项目是一项能够全面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行为意志、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等的运动项目。现在的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多重视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其他技能的培养,再加上教学手段的单一乏味,从而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篮球教学中学生多表现出消极怠工,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篮球运动项目的情感培养,而且更易于促使学生自身忽视身心对体育的需要。因此,篮球体育教学应是先培养学生篮球运动的体育感情。运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迅速地捕获教师的教学内容,领略基本动作的要求。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进一步的技能学习,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篮球技术、技能。这样既发展学生自身个性,又使学生掌握从事篮球运动和享受篮球运动的方法,为其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精简化、实用化

篮球体育教学具有学生多,球多,场地大,学生好奇好动等特点。如果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既定教学目的,完成既定的教学要求,那么他们就必须精炼和简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太多太冗长,教学段落划分和各段落之间的转换时间势必要增加,在转换时间里出现混乱和拖延等延迟问题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因此,为了避免延迟问题的发生,教学内容需要精简化。另外,每周一次体育课无法满足健身的需要。如果想要达到健身的需求,除了课堂上的体育锻炼外,课外的体育锻炼也非常重要。在课外篮球活动中,学生主要以半场对抗为主,运用的几乎都是简单的技术动作,复杂的组合的技术运用较少;几乎不见技战术的运用。所以那些复杂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应在教学内容里删减。也就是说篮球教学内容要精简和取舍。

3.教学内容实践化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普通高校篮球课的教学课时比较少,而且又经常受到恶劣天气和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由于篮球课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导致每个学生都迫切希望到球场上一显身手。因而篮球专业理论的课时很难确保充足。一般一学期只能安排一次(二学时)理论课。另外,课上学生人数的增多和学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导致课上有效练习时间缩短。如果教师再到教室里去“纸上谈兵”,不仅难以达到体育理论课的预期效果,还会进一步占用宝贵的体育教学实践时间,最终会对达到篮球课教学既定目标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高校篮球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专业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还是通过在实践中,教师简捷的语言和精准的示范传授。至于一些不难理解且知识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如运动损伤、营养知识以及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等内容,则完全可以灵活地采取理论考试和课后阅读等方式,既培养和增强了学生自学、阅读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从体育教材和其他资料中去自学。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弹性化

篮球体育教学中的运动量大小与技术动作好与差是学生运动方式所体现出的两大要素。并且,由于在现行篮球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数比较多以及学生技能基础薄弱,因而教学中设计运动量的大小和技术动作的难易程度等教学方法就需要更大的弹性。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思考,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练习时间、次数和密度等决定运动量强弱的因素上不应明确具体统一要求,而是一个宽松的范围。第二,对于不能合理有效地完成基本技术动作的学生(如行进间投篮身体不够伸展但没有走步违例)应给予提示而不是强加改正。第三,对于技术动作做得标准和取得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种弹性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仅促使学生向一个大体有效的方向努力练习,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发挥多种潜在能力,进而提高高校篮球教学整体课堂效果。

2.教学手段娱乐化、健身化

篮球运动的两大主要功能是健心和健身。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所体验到的快乐能够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运动行为的主动性,这些行为的主动性又能不断地增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乐趣,从而达到健身和健心目的。然而,篮球基本技术练习本身单调枯燥,学生稍作练习后很快就会厌倦,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到兴趣的培养和健身,这就要求对教学手段必须要娱乐化和健身化。首先,讲授基本技术时,教师应该以幽默的方式,结合生活的例子使学生理解生疏的理论内容。例如,讲解“胯下运球”时,教师可以把“基本蹲姿,基本运球手势和基本落球点”等基本要点比喻成学生平时生活中“脱袜子”的过程,不能“先脱袜子后拖鞋”。其次,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和篮球游戏性和竞争性的专项特点,在学生掌握最低水平的基本技术的前提下(例如有传球、防守和投篮的动作表现,没有过多的违例与犯规),可能多安排一些简化规则的练习(例如三打三,二打二等),使学生直接能体会到参与篮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最后,要结合练习特点施加各种竞争性、趣味性和奖惩性因素,提高教学手段的娱乐性。只有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篮球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从而发挥篮球运动健身和健心的功效。

3.教学手段多样化

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中教学手段应多样化。以篮球体育教学中“分组练习”为例,篮球体育教学按学生技术能力分班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在实践中分班教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难以实现。因此,按技术能力分班上课就只能由按水平分组练习来代替。目前各个高校篮球教学学生人数较多,通常只能按场地状况结合学生自身能力将其分成四组分别练习。技术能力较高的学生表现出自控性强、自觉性好。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交替练习,注意保护”。水平一般的学生对技术基本掌握,但练习时随意性较强。对该组的要求是“紧凑有序,防止凌乱”。水平差的学生因缺乏篮球技术基础,练习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毛病。教师对他们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三)教学测评

篮球体育教学中教学测评应科学化和多维化。由于传统教学目标的偏差,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测评内容多是以投篮、运球三步篮等单一技术的掌握程度为主的测评。测评尺度也过于定量化,例如定点投篮命中率和一分钟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命中率等等。在这些测评中,只有少数人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而那些技术薄弱的学生都成了技能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测评不仅不能有效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还影响学生对技能掌握的信心和兴趣,同时也使篮球运动诸多的特点和锻炼价值全然无从体现。因此,教师应建立科学的测评标准,对学生成绩作多维评价。

三、小结

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新时期教育改革中,高校篮球教学应立足现有条件,结合自身特点,从自身的改革挖掘潜力,通过以情感化、精简化、实用化、实践化为主的教学内容,弹性化、娱乐化、健身化、多样化为主的教学方法,科学化和多维化为主的教学测评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为今后高校篮球教学能够得到更健康和更快速的有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而也促使高校篮球教学更能符合大学生对体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促使篮球教学真正成为高校“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篮球教学理想目标—既育体又育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